五四精神

2024-09-24

五四精神(共12篇)

五四精神 篇1

五四精神是指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期内一直沿用的时代精神,它也是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强主义精神等等。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山东青岛,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是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是绝对不可以低头。这些话语出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是五四那天唯一的印刷品,由北京大学学生罗家伦执笔书写。而五四运动这一名称也是由罗家伦最早提出来的, 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我们每年都会去纪念五四运动,反思中国这几十年来的革命与发展,贯彻落实弘扬五四精神,这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四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在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新时代精神。五四运动就是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一群革命知识分子的领导下的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1919年5月3日,北京大学和其他十几所高校的学生开始游行示威活动。他们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在整个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街道游行,直至赵家楼卖国外交官的府邸。这是一群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一腔青春的热血在心中激荡,终于喷薄而出。五一运动乃顺应民意,很快上海、天津、广州等各地的中国学生纷纷站起来响应和支持北京学生。由于政府一再倒戈,不但不争取领地,维护主权, 还到处捉拿游行的大学生,这更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 所以全国各个城市的工人联合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从五四爱国运动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爱国青年甚至不惜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也要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之心。爱国之心是一种情感,我们都是炎黄大帝的子孙,是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爱国精神同时代表着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使命感。在面对外来侵略侵犯我们的领土完整的时候,如果这时中国人还熟视无睹,坐立安稳,那么我们也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了。事实证明,我们的国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表达出自己那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五四运动开始的萌芽。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因为新文化运动是大多数人民很大程度的拜托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的中国在治国方面一直显得软弱不堪,尤其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显得一蹶不振,这样才引来了其他国家的侵略。这些事情的发生,在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思想也是空前高涨,在沉重的屈辱和巨大的忧愤中上下求索,寻找救国真理和治国的方针。那是一个各种思想错落交杂在一起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思想大传播,百舸争流、充满生机的时代。所以,通过五四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震荡,那就是思想解放。

五四精神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民主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而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所谓的爱国主义,顾名思义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有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精神, 他是中国人民在不断地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演化不断提炼而形成的一种对祖国高度的责任感的深厚感情的情感。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现在能发展得如此之快,也正是由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都想着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建筑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思想堡垒,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北京大学生之所以要游行示威,就是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所以, 中国学生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就是要阻止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协定上签字,把青岛的主权交给日本。在五四运动中,各地大学生纷纷开始组织游行,不顾高压奔走相告,而且得到了相当多的知名人士的鼓励与支持,全国的工人也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人们做出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大家心中这一颗救国救民、敢于奋斗的心。

五四青年节已经是中国的法定节日。五四精神也已然成为中国亲年心目中的骄傲,一直闪放着它耀眼的光芒。五四运动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断的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五四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五四青年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唤起了整个民族的觉醒,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的道路。那么今天新中国的青年们, 更是要大力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存在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是应该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努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它具有的正义性,所以它得到了正义力量的支持和拥护。面对当时政府的压迫,甚至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广大人民为了追求正义,抛头颅洒热血也绝不皱一下眉头,反对强权奋不顾身, 努力和黑暗势力作斗争,敢于伸张正义,表现除了中华人民顽强的反抗精神。五四运动开创的思想和精神,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发展,所以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历史。也正是由于五四精神,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会早日的实现。

五四精神 篇2

到这时,中国人民已不再幻想了,我们知道只有增强自己的实力,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力,提高科学技术,这才是唯一的出路。此时此刻,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率先站出来的是青年学生。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聚神圣的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他们身上流淌着的中国人的血在沸腾,他们的信念非常坚定—为国出力。这份爱国之心被无数人复制—粘贴,很快便遍布了整个中国。上海的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随之产生的是三罢: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三罢如同一阵清风,萌发了无数中国人心中的芽—爱国。三罢又如同一阵飓风,给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以巨大的压力。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游行示威,没有丝毫做作,却是代表一种精神传播开来。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精神。

如今,五四精神已经穿到了我们这一代新青年的身上,中学生作文《五四作文:五四精神 五四征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滴小水珠,能把五四的光辉折射的更加动人。我们热爱国家 我们嵩尚科学民主

我们再学习中运用科学的理论与亲身的经验,辩证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我们追求民主。我们渴望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我们渴望参与政治生活。我们自觉地屡行义务,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我们积极地陪养自己的政治素养,主人翁意识,为了以后更好地走上政治舞台做好准备。我们勇于创新

二十一世纪,缺的就是创新型人才。社会需要发展,发展许要创新,创新许要人才。我们是初生的牛犊,天不怕,地不怕,前方没有路我们就闯出一条路来。我们的思维就像一缕白云,随心所至混然天成。我们不怕失败,我们知道成功就在失败后面。

传承五四精神 担负历史重任 篇3

编者按: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在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5月2日上午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

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教育事业的亲切关怀,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

讲话首先回顾了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指出“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和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感召下,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讲话强调,“2008年,面对筹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向祖国和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

讲话进一步指出,“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历史都充分表明,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有志青年的伟大理想。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重重困难,当代青年应该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传承五四精神,以告慰五四先驱。”

最后,胡锦涛勉励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要继续弘扬五四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勇于担当,并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在当代中国,继续发扬光大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步伐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呼唤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青年人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注重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仅要认真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要注意掌握科学方法。只要大家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就一定能奠定人生进步的根基,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第三,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五四运动昭示的青年运动正确方向,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对青年学生来说,要健康成长、茁壮成才,就要到基层一线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磨炼意志、汲取力量。一线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近年来。不少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工作,作出了显著成绩,加快了成长成才步伐。希望更多同学以他们为榜样,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切实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五四精神 篇4

如果从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倡议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的那天算起, 青年节已经历经70年寒来暑往。对于人来说, 人生七十古来稀, 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70岁的青年节来说, 也当是它厚重、深沉、绵长的历史时刻。

然而, 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 青年节的内在质地在今天并非像期待中的那样光芒四射。世俗理性昌盛而价值理性式微的景观投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亦现之于青年节。一个必须提及的细节即是, 曾经的五一黄金周对青年节的全面湮没——在时间上覆盖, 在价值上被抽骨吸髓。于财富盛宴的狂欢中, 青年节显得那么寂寥。

现在, 黄金周概念走入了历史, 节假日分解到各个传统节日, 人民的休息权得到更多的尊重。在我看来, 其实这也是一个契机, 通过剥离附加在节假日身上的经济因素, 使青年节真正还原为它们的本色。

青年节放假半天, 可以被视为还原其本来面目的一种努力, 或者是创造一种条件。假期只是一种象征, 意味着青年节受到应有的尊重, 从中我们能切近、清晰地感受到青年节的存在, 涵养感恩心态并愿意为它做一些事情。

半天的假期因短暂而珍贵。除了休息休闲, 可能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走近这个带给我们休息权利的节日, 释放我们的“温情与敬意”。

毫无疑问, 相比于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 青年节的传统底蕴与历史积淀既不深厚也不润泽。这正是需要我们正视并极力改变的现实。依靠3亿青年的努力, 钩沉青年节的历史内涵, 重建它的当代价值, 使之成为引领社会上升的一股坚强有力、云集景从的力量。

青年节是“五四运动”的不朽果实, 过青年节就在于续接“五四精神”。务必从“犬儒化”的藩篱中逾越出来, 以滴水穿石的信念, 让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法治、公正、多元、博爱、理性、和谐等普世价值在我们身边熠熠生辉。唯此“入世”之精神, 建设之事功, “历千万记, 与天壤而同久, 共天光而永光” (陈寅恪) 。某种意义上, 今日之青年, 都应该成为“五四一代”的孩子, 并以此为莫大荣耀。

五四精神 篇5

为了使青年团员更好地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感受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提升青年团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我校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于2012年5月9日下午2:30我校在B301举行了“五四精神,青春飞扬”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观摩课。

本次团日活动是以学前系同学代表授课的形式出现,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全校各系的青年团员代表,体现了我校同学高涨的热情。

活动开始是讲述了有关五四精神的知识,鼓舞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激发同学们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豪情壮志;其次,让学生根据五四精神的知识进行问题抢答,输者要有感情的朗诵五四精神的诗歌,让我们深刻懂得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担子与责任,让我们慷慨激扬的向着我们的梦想迸发。接着,以“三种青年过新年”的相声表演视频来讲述青年要富有创新精神,不仅要在本职工作上成为行家里手,而且要敢闯敢干,勇于担当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主力军,展现了我校学生志存高远勇往直前的决心。最后,以“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本次活动,旨在激励同学们以更高的热忱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扎实自身的基本功知识。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篇6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91年来,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感召下,无数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谱写出一曲曲华美的时代篇章。新时代呼唤新青年,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弘扬五四精神,继承光荣传统?四位高校管理者做客本期校长论坛,就此展开“论道”。

肩负时代使命弘扬五四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

在新的历史阶段,弘扬“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对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弘扬五四精神,要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培养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回应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责任,提高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从容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开拓创新,报效祖国。

弘扬五四精神,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培养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志愿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服务社会发展中书写亮丽的青春。

弘扬五四精神,要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要充分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利契机,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承担起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做好准备。

弘扬五四精神,需要更新观念,更需要实际行动。要胸怀祖国,坚定理想信念。大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扎实的爱国行动,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弘扬五四精神,要刻苦学习,掌握真才实学。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要珍惜大好时光,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刻苦学习,夯实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领域。努力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充实提高自己,掌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勇攀知识的高峰。

弘扬五四精神,要勇于实践,提高能力素质。实践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了解国情、砥砺品格的最好课堂。大学生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的本领。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今天还在校园中接受教育的大学生,明天将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接班人。希望当代大学生接过先辈手中熊熊燃烧的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

坚持爱国奉献弘扬五四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杜玉波

高校作为知识密集、人才云集的思想文化高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意义重大。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从四个方面弘扬五四精神:

一是坚持爱国主义,涵养大气品格。“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面对筹办奥运、抗震救灾、60周年国庆等重大事件,“80后”“90后”大学生迎难而上、奋勇担当,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当代大学生要在爱国热情的感召下,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信、从容、大气、担当,在为全民族共同理想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是坚持严谨向学,追求一流学问。“不能则学,不知则问”。“五四”以来,李大钊、邓稼先、钱学森等思想先驱、科学巨匠为国家民族殚精竭虑,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在危机中孕育,青年学生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精勤求学、奋发有为,积累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培养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知行合一,创造精彩事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发挥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作用,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国情民情、磨炼意志品质、增长才干本领,是青年学生实现理想、改造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当代学生要深入基层,围绕民生热点组织社会实践;要开拓创新,瞄准学术前沿开展科技实践;要拓宽视野,响应国家号召就业创业,到西部、基层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创造精彩事业。

四是坚持服务社会,践行责任人生。“人生是给予,不是索取。~五四”以来,一代代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心系民族、关注国家、奉献社会,将个人幸福与国家进步融为一体。当前,青年学生很好地传承了爱国、责任、奉献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奥运会、世博会等大事喜事,还是社区服务、灾害救援等琐事难事,处处活跃着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当代大学生要继续无私奉献、热心公益、知荣明辱、弘扬传统,在奋斗和奉献中点亮责任人生。

与时俱进弘扬五四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负面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既是当代青年人的使命,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90后”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我认为传承五四精神就是要做到四个“弘扬”:

一是弘扬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精髓。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要始终保持对国家和人民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看望中国人民大学师生时指出,“只有对国家和人民爱得越深,我们的这种责任感才更为强烈。这是我们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动力,也是将来工作的动力”。总理的这番话指明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道路。

二是弘扬志存高远的理想主义精神。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有高远的理想。只有不断追求真理,做一个在精神上不断自我提升的思想者,才能将实现自我价值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民族复兴与社会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是弘扬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精神。当代大学生在坚持仰望星空的同时,还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伟大的事业历来都源于点滴的积累,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踏踏实实的耕耘与奉献。人民大学倡导的“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处事原则,就是希望同学们保持追求卓越的态度,踏实地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不图虚名,不骛虚声,严谨学习,务实工作,严格要求自我,深入群众实际,逐步实现

自己的理想。

四是弘扬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五四青年正是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代中国,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创新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立足、发展的根本。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品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品质,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

弘扬五四精神积极奉献社会

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

91年前,面对祖国的内忧外患,热血青年们走上街头,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最强音;91年后,我们的祖国正以民主和科学的姿态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昂首前行。

今天的大学校园中,行走着一大批“90后”,他们距离“五四”岁月已经相当遥远,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ZIN精神却在他们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汶川地震后,他们踊跃为灾区人民献血、捐款;北京奥运会上,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加入到火炬传递和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西南大旱,他们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为灾区人民捐资捐水……或许他们的力量很微薄,但他们的行动正是对五四精神的最好诠释。

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五四精神,首先,要深刻认识和学习五四精神的要领和内涵。五四精神最根本的就是爱国主义。当年,为了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革命青年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奔走呼号,奋不顾身,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他们的爱国精神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要主动关注社会,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为宗旨,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潮中来。五四运动的历史证明,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同群众结合、同时代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关注社会,就是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支教、假期实践、社会调研等方式,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岗位适应性,促进全面发展,为社会多作贡献。

再次,要坚持倡导和践行创新理念,以创新的精神和姿态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崇尚科学,是五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青年学子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探寻创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五四精神 篇7

一、高中生对五四运动整体的了解情况

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各个方面的把握是其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前提,因此在当代社会背景之下,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理念之下,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程度是其继承五四精神的根基,以下为本次调查中H示范高中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情况:

(一)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知晓率较高,但不能整体把握“五四”的历史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对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解程度,但是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五四运动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表面,对于这一段历史的发展乃至这一段历史中发展的内涵,代表人物等重要细节尚未把握住。具体的情况如下:

1.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有79.5%的高中生表示了解五四运动。根据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高中生中,自己认为对五四运动很了解的仅占8.4%,比较了解的占48.6%,基本了解的占22.5%,而认为自己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的比例也高达20.5%。并且27.1%的高中生并不知道五四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

2.对五四运动性质的把握。87.5%的高中生知道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这说明高中生对五四运动发起的主体人群有较高的了解度,对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这一基本性质也有较好的认识。

3.对五四运动相关人物的把握。在问及与五四运动有关的人物时,对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李大钊,其了解的准确度并不高:认为陈独秀与五四运动有关的高中生比例仅占71.9%,对李大钊的准确认识的比例更低,只有61.2%。高中生对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位人物的不全面认识说明部分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整体历史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了解的不够全面。调查中还涉及五四运动起因的两个人——即曹汝霖和章宗祥,但认为他们与五四运动有关的比例仅有42.4%和28.5%。这说明虽然大部分的高中生自认为了解五四运动,但对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并不够,大部分高中生对这段历史没有完整的认知。

(二)高中生较好的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但没有完整的把握五四精神内涵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主要精神,其中爱国精神是五四运动的核心,这是江泽民同志对五四运动核心精神的概括。对于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精神内涵,高中生人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住了其核心精神,但是对于五四运动体现出来的“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7%的高中生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要义,但仅有很低比例的高中生能完整的把握“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对其他精神的把握依次降低,只有43.4%的高中生认为“进步”是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主要精神之一,43.9%的高中生把握到了“民主”也是五四精神的要义,而对于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的认识程度更低,仅23%的高中生认为“科学”也是五四的思想精髓。能完整的把握五四精神,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高中生比例明显偏低。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中生虽认为对五四有所了解,但其了解的只是五四本身的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对五四的精神要义能够准确把握的只是少部分青年。

(三)高中生对五四的了解主要限于学校的书本教育,媒体的影响很低

在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途径方面,表现出比较单一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书本教育方面,其他途径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具体数据如下:

74.6%的高中生是从学校书本教育中了解五四运动的,从大众媒体中了解关五四运动的高中生仅占7.4%。高中生自己阅读相关读物了解的比例也超过大众传媒的影响,占11.4%。而从长辈那里获得这一信息的比例最低,占2.2%。这说明学校的书本教育是高中生人认识五四运动的最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发挥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显著。在当今传媒技术已经飞速发展、几近于信息社会的今天,在大部分高中生对五四精神要义把握的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发达的传媒技术,提供更多的途径再现历史或宣传其精义主旨,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四)当代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缺乏深刻认识,但重视五四精神的当代作用

虽然大部分被调查高中生对五四的精神把握的不够完整,但对五四精神的影响力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调查显示,92.8%的高中生认为五四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当代高中生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88.5%的高中生认为五四运动并不过时,对高中生依然有重大的影响。84.3%的高中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非特定时代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下依然值得珍视。

(五)高中生对共青团组织有基本认识,但参与度和认同度不高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领导全国青年的组织,在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那么,当代高中生对共青团的认识程度如何呢?

大部分高中生对共青团的明显属性比较熟悉,83.7%的高中生明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80.6%的高中生清楚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是对于共青团的其他性质,被调查的高中生则相对陌生。58.5%的高中生知道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59.5%认为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共青团另外的一个性质——共青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的社会支柱,被调查的高中生知之更少。调查发现,仅14.63%的高中生能完整的把握共青团的这五个性质。高中生对这些属性的不完整掌握,说明对共青团的性质的了解还是模糊的、不深刻的。

在共青团活动的参与方面,高中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调查显示,在最近一年内,参与4次及以上由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活动的高中生的比例只有16.3%,29.5%的高中生一次都未参加过此类活动。其中,参与此次调查的高中生中,共青团员有278位,但只有49位在最近一年内参加过4次及以上的团活动,其比例只占17.62%。

二、高中生五四精神现象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并不全面,但是却比较认同五四精神对当今时代而言仍有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高中生对精神有一种简单的认识,即国家提倡的对社会都是有用的,但是却没有抓住其内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体制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教学体制对高中生学习五四精神的影响有两点体现得比较明显:一是重理轻文,认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忽视了人文修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应试教育,即学生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则是为了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压制了德育的发展。这两点一方面使得高中生在面临文理分科时倾向于理科学习,由于缺乏历史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就比较薄弱;另一方面,高中生仅仅把所学限于书本上,很少阅读其他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为这认为是与考大学时无关的,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表面。此外,学校注重自己升学率的问题,很少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课程与活动,这一切都限制了高中生对于五四精神的学习。例如顾诗倩等人就认为应试教育、重科学轻人文就导致了五四精神的衰落。因此,改良教育体制,注重德育在学校之中的发展就变得极为重要。

(二)社会价值观念对高中生的影响

当今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导向下,人们更加注重物质层面的发展,而忽视了精神健康的发展,在高中生中同样也是如此。高中生现在的观念逐渐倾向于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虽然不耻于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社会中传统价值观念的衰落,例如“扶不扶”等现象的出现,高中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质疑,即是否应该学习传统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是否适用于当今社会,这都影响了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的学习。

(三)信息获取缺乏引导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日益发展,从广播到电视,电脑,互联网仅仅走了几十年的历程,但是在面对着大众传媒中五花八门的信息时,高中生仅仅限于获取表面的信息,获得直接的、主观的感受,即寻求一种短暂的刺激,而五四运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对高中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高中生在面临信息获取时,会直接排斥那些无法满足感官刺激的信息,不止是五四运动及其精神,很多有用的信息都被排斥了。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不管是父母还是学校都没有对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进行引导,而共青团也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因此,对于五四运动的全面了解也就很难做到了。

(四)共青团组织与高中生共青团员联系不够紧密

在第一部分中,高中生对共青团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表现在性质认识不全,参与活动不积极。这实际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一方面共青团没有明显的把其成员纳入组织中去,因此也就没办法吸引其他高中生;另一方面高中生中的共青团员参与活动不积极,无法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无法影响其他高中生加入到共青团中来。此外,共青团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五四运动及其精神也是在其之内的,因此,加强共青团与其成员的联系,对于高中生了解五四运动也就变得极为重要。

三、重铸高中生五四精神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及其精神的了解比较有限,在当今社会的社会背景及其教育体制之下,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及其精神的理解受到了一定的掣肘,因此,根据上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高中生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加强高中生的五四精神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虽然高中生们普遍认为五四精神符合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五四运动的深刻内涵依然还是高中生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指路明灯,但高中生对五四精神的解读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了表面,丢弃了五四运动的精髓。从上面的数据结果来看,虽然高中生对五四运动基本了解,但却无法把握五四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主要是在起因,经过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有些零碎的记忆。尤其是在对五四精神、历史方面,高中生们能准确把握的比例仅维持在百分之十几水平。因此,加强党团员共产主义革命历史教育,特别是党、团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及精神要义的教育不仅必要,在此时此刻更显得必须。

(二)共青团员对团组织的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加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工作,提升共青团员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共青团员在高中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高中生中的共青团员对团组织活动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并且众多高中生还认为,共青团在提供具体的帮助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实际上,这主要表明了共青团并没有与高中生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在这些方面给予足够多的帮助,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共青团员自身的奉献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其德育教育,严格进入机制。也就是说,共青团组织应该时刻关注高中生的实际利益,并加以正确的导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高中生也不能紧盯着团组织提供的帮助,同样应该积极献身到团组织中去。

(三)学校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打破应试教育体制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无可指责的,但是这个“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自己精神境界的升华。学校注重的不应该是完全是升学率的多少,而是为社会培养了多少健全的人。五四运动及其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学校里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学校应该适当的定期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和历史剧观影活动,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例如刘沁萌等人认为高中学校课堂教学、学校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及其精神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样也是如此。

(四)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

高中生对于生活中五花八门的信息倾向于获取感官刺激的,而对于五四运动之类的内容却兴趣乏乏,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社会信息转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学校以及家庭对此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没有不良影响的信息进行了忽视,这使得高中生的精神生活出现了极大的匮乏。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丰富高中的精神生活,使其能够健康的发展。

摘要:受教学体制、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信息获取缺乏引导等因素的影响,虽然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知晓率较高,也能较好的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但对五四运动缺乏深刻认识,不能整体把握“五四”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对五四的了解主要限于学校的书本教育,媒体的影响很低。因此,通过加强高中生的五四精神教育和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工作,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是提升高中生五四精神的可行途径。

五四精神 篇8

1 当代体育精神与武侠精神

一般认为,当代体育精神主要是指在世界体育界占主导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萨马兰奇认为奥林匹克主义是世界人民的文化财富、人生哲学,它将身体与精神的各种品质融为一个整体,并使之提高。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体育与文化的结合,以及在一种寻求相互了解、友善待人、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导下参与没有任何歧视的体育运动,对青年进行教育,以期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以人为本,奥运会首先是对人性的发扬,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对人进行“野蛮”和理性的双重锻造,使人成为身体健康而且富有“博爱、忠诚、尊重他人、勤奋、谦虚、友爱和友谊”等品质的人。二是教育,奥运会对人的教育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和平、科学、环境、进取、协作、艺术等等。三是“立法”与公平竞争意识。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一项贵族化向平民大众化发展的文明演进过程,其中立法与公平意识突现了参与者地位的平等,含有正义的因子,因而决定了其它两个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武侠精神?简单说来,它是武术伦理的外在表现。人类社会早期,在与自然搏斗的历程中形成了崇尚力量与勇猛的尚武风气。这股风气赋予了人们战胜自然、树立自信的力量之源。当拥有武力的人随之增多、并有武力泛滥的趋势的时候,便逐渐衍生出规范勇武之人行为的社会准则,也一度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经由时代的沉淀和武术界理论与实践的检验,最后形成了被武术界公认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武侠精神衍化为武术伦理的一般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武侠文化传统意识,则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着社会秩序并作用于其他社会道德标准。在尚武崇德的古代体育界,深受墨家、儒家文化影响的武术界,习武之人对武侠精神的坚守与传承,一直是教化社会风气、维持社会正义的重要规范。抽象出二者对行业主体利益的维护与行业发展的规则性规范,我们可以看到,在正义的诉求与保护上,它与现代体育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进取的体育精神产生了共振。

2 武侠精神正义特质的文化渊源

古代武侠行为和武侠侠士,是武侠伦理的结合体和载体。在古代武侠中,“武”是一种手段,“侠”是一种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来行侠以达正义的目的。按照现代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说法,侠就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正义的行为”(梁羽生《从文艺观点到武侠小说》),然而实际在古代武侠中,侠的意义很明确,大到保家卫国、为国为民之士,小到锄强扶弱、济困扶危的个体,都在侠的范围之内。侠义其本质是“替天行道”,是正义诉求引发的主体抗争。以下从对武侠精神的形成影响最深的几点加以阐释。一是从墨家来看,它更符合于下层生产者和劳动人民的普世观念。综合文史资料,最早的侠士起源于战国时代的墨家。墨子提倡“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提出攻守兼备,以武靖国;“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从墨家弟子的社会结构和行为规范来看,墨家具有武侠的雏形。按照钱穆的四分法,他把中国文化划为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山林文化和江湖文化,并指出:“中国古代有游侠,富流动性,山林人物富静定性。在山林而具有流动性者,则谓之江湖。”侠士本质上的特性是强调独立人格、个体尊严,它不单纯为正义而正义。二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侠士们追求的是绝对的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并为此目的而不断前赴后继。这不是仅仅像金庸小说中郭靖之口阐述的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武侠阶层的正义特质却并未因此而消失。侠士们以鲜见的血性,大义凛然、率性而为、勇于担当,并把这种气质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性格的主流之中,逐渐成为上到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认同的高贵品质。翻开史册,在西汉以后的士大夫阶层中,尽管见不到五大三粗的士子提枪上阵锄强扶弱,但他们在朝堂之上,面对专制的皇权和君权据理力争、为民请命,甚至出现“死谏”、“尸谏”(指官员以自身性命为代价唤醒君主以求改变某一政策)等极端的行侠义举。唐朝的魏征、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无不以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品质诠释着侠士的侠义精神。

武侠精神具有一种悲剧之美。以武力论高低的时代里,似乎注定了践行武侠精神的侠士的一种悲剧结局。为了维护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安全,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如同孟子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不能不说是正义规则在侠士的骨子里支配着他们的行动。武侠精神成为内化为中国人性格的一种民族性格,它成为普罗大众和士大夫骨子里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在西汉以后,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到来,先前以墨道为主的武侠精神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印记。与先秦墨家不同的是,儒家强调武侠精神的社会调和作用。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君子”文化,它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标准,希望人们去努力达到。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所提倡的“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思想一直以来对武术界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儒家伦理道德的主线条为“仁爱”,强调“仁”为“爱人之本”、“忠恕之道”,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以“仁爱”为基本伦理思想所派生出的“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论语》)等道德标准,一直以来都作为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使武术这一战斗的力量、伤人的手段被纳入了道德伦理的法规之中,使武术不光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了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因此,“在仁爱的伦理道德法则中,追求文武双全,提倡仁勇兼备,是武术中儒家思想的主要文化内涵”。

3 武侠精神正义特质的社会功用

“侠”是道义的一种体现,是对“王法”———社会法定规则的一种补充,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心理的“不平之气”的一种凝聚。侠和武侠精神得以有广大受众,得力于国人“人格崇拜”的心理,以维持社会正义为己任的具有武侠精神的侠士成为人格神的象征。他们替天行道,代表神的使者坚守和弘扬正义,向人间的不平之事及其背后的邪恶势力开战,并由此而成为行侠仗义的救世主的榜样。以近代武术改革家霍元甲为例,他在内忧外患的时候竖起弘扬国术的旗帜,时刻以国家民族为念,强国人体质,扬眉吐气。表现的就是一种弘扬社会民族正义的武侠精神。正义在不同的社会,它的形式具象各异,但经过抽象却具有同一性的正义。所谓同一性正义,是指按同一原则或标准对待处于相同情况的人与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视同仁,它包含着平等的意义。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基于人的同一性的正义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指相同的人得到相同的对待”。对于古代武术练习者,搁置人的财产地位的社会属性的差异,考量原初的人的自然属性,他们也自然地期待实现正义“得到相同的对待”。当出现强势者凌驾于弱者,弱者岌岌可危之时,而社会法规对强者又无所作为时,往往有侠士挺身而出“主持正义”,以第三者的外力来维持社会个体力量的均势。在这里,侠士们朴素的生命个体同一观起到了支撑武侠精神的作用。同一性原则主要是一种个体之间基于类同一性的比较关系:你是人,我也是人,所以我们要平等对待。当同一性的某一主体受到非正义的对待时,侠士们就以自身的力量遵循着侠士精神向非正义的主体发动报复,从而期望社会总体正义达到平衡。从《史记·刺客列传》中,我们可以见到一群侠士对“正义”的坚持与维护,荆轲刺秦王,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而刺杀赵襄子。荆轲为赵国的集体利益而图穷匕见,豫让为实践与他人相保的诺言而替死去的智伯复仇,即是侠士们对同一价值的领悟与坚守。在弱势个体与强权对垒的时候,侠士们“替天行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诺千金,纵然赴汤火亦坦然”。这恰好对应着当今在竞技角力中的拼搏精神,在集体赛事中为团体争得荣誉的动力和恪守规则的契约意识。

4 从武侠精神观照当今体育人文精神的正义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影响,无论是武术的运动形式要领、训练过程,还是拳理律法、道德规范,都反映了依附于武术的武侠精神的涵养和维系正义的光辉。正因为武术有致人于死命的威力,侠士可以用它来惩恶扶正、伸张正义,奸佞也可以利用它来行凶作恶、伤害善良。因此,武术家们在选择门徒,传授武技时都要把考察学习者的道德正义感作为首要标准。武当拳派中就有“五不可传”的规定:“骨柔质钝者不传、心险者不传、好斗者不传、狂酒者不传、轻露者不传”,中国武林各门各派都强调了应该将武艺传授给重义的正派人士,不能传给品行不端的恶人歹徒而助其危害社会。即体现了武侠精神所寄托的社会正义在武术界的承传,这是对人的同一性的承认和肯定,反映出人对正义的无条件维护,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呼唤和平、制止战争、追求平等、公平竞争的人文内涵异曲同工。这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作用下对人的行为的评价一样,都有着严格的准则。只不过西方判断人的正义与否是从外到内,注重其社会影响,即个体的社会价值,是向心式的;而中国评价正义与否,则专注于内在素养,“内圣外王”,是离心式的。

奥林匹克精神源于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它宗义开明地指出,奥林匹克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人生方式”,它高度重视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认为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通过与体育相关的人文知识教育和运动本身的人文教育价值,培养人们的坚定性格、善良心地和崇高理想等人文精神。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目的,也不仅仅是推动竞技运动的普及,而是将它纳入教育范围,即通过科学的锻炼和平等的竞争去实现教育的目标,以提升人文群体素质,从而达到正义的彼岸。

西方现代体育理念滋生于商品经济社会,它深深打上了这一社会的竞争特质。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提高、在竞争中求完善成了人们的普遍心理,竞争机制必然进入体育领域,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竞争性强的运动项目成为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体育竞技中,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只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人们利用公平合理的竞争,表现自己的体能及体验征服对手(人、自然和社会)所带来的良好心理感受。西方近代体育的竞赛规则,是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性文件,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构成的,从而保证了人们以一种契约的正义形式相联系。契约观念是对封建等级特权的否定,契约特别强调缔约者地位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契约关系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凭借特权和地位来获得这种满足。因此,西方近代体育竞赛规则的核心是对等,它由个体正义延伸到了社会正义的范畴。在这种规则制约下的体育竞争中,人们之间由社会赋予的差异消除了心理距离缩短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进行和平、友善、既符合人性又符合人类社会理想的交流,体育精神正义特质的功能得以凸现。

武术是体育之技,“侠”是体育中凝聚了个体正义、社会正义的“力”和“勇”的延伸。因此,我们体育人在现代体育精神的传承中,不能没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作支撑,不能在体育精神的建构中抛弃它的正义特质,具体来说就是:不能没有“侠”气!不能没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不能没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般的铮铮铁骨!与“体育文化是一种竞技文化、有序文化,更是一种道德文化”一样,武侠精神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精神,一种正义特质的沉积。当代体育精神除了为己的个体正义外,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它的社会正义,即规则的执行范围、体育规则与体育权益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问题。当今体育界浮躁不正之风愈刮愈烈的形势下,重提中国古代武侠精神的正义,对于体育职业之风的转变,是有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毛明春.奥林匹克与中国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4).

[2]冯友兰.原儒墨,载《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321、354.

[3]徐岱.论武侠文化——关于金庸小说的人文思考[A].廖可斌.金庸小说论争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219.

[4]倪南权.浅议武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1999(1):1214.

[5]易小明.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J].哲学研究,2006(8):116119.

[6]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4.

[7]杜舒书.武术人文精神论释——中国当代武德的失范与构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 篇9

一、大学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 譬如哈佛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以真理为友”, 斯坦福大学是一切“指向前方”的求异创新精神, 牛津大学是经历近千年不易的理想主义、博大、宽容、同情失败者的精神特质, 剑桥大学是任凭举世中风狂走, 我自卓然独处的孤傲和镇定的剑桥性格, 耶鲁大学是“书比钱更重要”的“爱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 莫斯科大学是“学术为上”, 柏林大学是独立自由之思想, 巴黎大学是争取师生自治的斗争精神和对知识、真理的无私追求精神, 北京大学是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为民的使命与牺牲之精神, 清华大学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国奉献的实干精神[1]。大学不同, 大学精神亦不相同。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学精神呢?

关于大学精神,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2]。有人认为大学精神应该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其本质和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3]。还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社会声誉、人际关系、师生心态、校风校貌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等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和活力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大学精神是大学人的精神, 也是大学文化的精神, 是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和凝聚力、感召力和号召力的反映, 是大学人整体心里状态的反映。大学精神的表现形态与内容有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4]。也有人将大学精神分为广义和狭义的, 认为广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开放包容精神、服务社会精神等。狭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一所特定的大学所独有的最能代表其文化积淀的价值观念和主导意识,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精心培育、逐步形成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5]。

总之,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是这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 不断积累、沉淀、修改、体验, 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 它体现着这所大学的独特气质、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反应着大学的精气神, 是被人们普遍认同、自觉践行的行为指南。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图书馆精神

关于图书馆精神, 依然是见仁见智。早在1988年, 程焕文先生在《论“图书馆精神”》一文中, 对图书馆精神从五个方面阐述: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精神;强烈的自爱、自豪与牺牲精神;大胆的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6];

1992年, 他又在《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中, 把图书馆精神进一步提炼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7]。2005年, 程焕文先生再次谈到《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将图书馆精神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图书馆的事业精神 (原则精神) , 这是最基本的, 也是图书馆人必须具备的;二是图书馆的职业精神 (理想精神) , 它是一种崇高精神, 是通过图书馆员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三是图书馆的科学精神 (学术精神) , 这是一般的、学者的精神。程先生认为, 图书馆精神主要指事业精神和职业精神[8]。

肖希明先生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对应的范畴比较中论述图书馆精神, 他认为图书馆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是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9]。后来他在《论图书馆职业精神》中, 将图书馆职业精神概括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文精神;尊重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敬业乐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10]。叶继元先生把中国百年的图书馆精神概括为:敬业精神、爱书精神和利人精神[11]。

总之, 众多研究者从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精神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 从不同的层面对图书馆精神进行阐述, 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这些反映了人们对图书馆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也说明图书馆事业在不断发展, 图书馆精神也在不断建构之中, 与时俱进, 不可能凝固不变,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三、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之相互关联

“图书馆是大学的地标, 它是大学的象征, 它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守护者[12]。”每到一所大学,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宽畅明亮的教学大楼外, 就是最能代表大学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体现的是一种大学精神。从图书馆的馆舍、馆藏、以及馆员的精神风貌上, 就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学术水平。在教育部对大学评估中, “图书馆状况”是测评一所大学的教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主要观测点之一, 有明确的评估指标, 而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系统有三大支柱: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主要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 是以知识教育的效能和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为主要标准, 以协同教学需要和师生需要为主要目标[13]。

2008年中国图书学会发表了《图书馆服务宣言》, 强调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 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的权利, 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希望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知识与信息的中心, 能够向读者提供平等、高效、专业的服务, 体现人文关怀, 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全民阅读, 愿意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与个人真诚合作, 真正体现图书馆对社会普遍开放, 平等服务, 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14]。

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导言中指出:“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 图书馆则是将这种记忆转移到人们意识之中的一种社会机构”。巴特勒对“知识的社会积累”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上进行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来说, 需要把知识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而教育的范围要扩大, 不能局限在学校中, 在这一点上, 图书馆应该承担其重要责任。从个人角度来说, 需要个人取用公共知识储备, 在这一点上, 社会通过阅读和学习联系起来。“图书馆学的基本要素在于社会知识的积累及其对世代人连续不断的传播”[15]。因此图书馆在学习和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原复旦大学校长杨家福在同济大学做《大学使命与大学精神》的演讲时说,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university, 它的词根是universus, 这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 大学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精神。大学是群英汇聚的殿堂,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和老师相聚在一起, 在人类世界的宝库里探索奥秘, 追求真理, 付诸实际, 实现梦想。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 关键是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 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 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是严谨求实的文化, 是大度包容的文化, 是具有极强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一种共性、核心、灵魂[16]。现代大学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即通过教学传播知识, 培育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科学研究, 提高知识水平, 创造学术氛围, 促进学术交流;以人才和知识两方面的优势, 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来体现大学教育的精神。

图书馆精神, 不仅体现“图书馆权利”, 也体现“图书馆教育”。沈祖荣先生曾说过:“图书馆的使命, 辅助教育, 发扬文化, 以期在今后建国大业中, 尽其重要的责任”。德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陆衡等译) 中说:“假如世界毁灭了, 图书馆还在, 很容易重建世界。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 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黄静先生认为, 现代图书馆教育“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广阔的、自由驰骋的知识资源空间和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也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由发展机会。”“致力于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供获取评价、利用知识的多种渠道和方式, 放手让他们主动寻找、发现、获取、驾驭知识, 并通过文献流通服务和参考咨询信箱服务以及阅读辅导、读者培训等教育服务, 给他们充分的专业化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现代图书馆具有受众的社会性、时间的全程性、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全面性等有别于学校教育的特点, 正如刘国钧先生所说:“图书馆在教育上的价值有时竞过于学校”。图书馆教育, 体现在人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等方面, 是通过图书给人以启迪、帮助、教育教化,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曾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 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 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 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受用。”当人们每一次走进图书馆, 都是在朝拜人类文明的遗产;每一次走进图书馆, 都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智慧赐予的慰藉;每一次阅读, 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心灵的净化!今天我们提倡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 构建学习型社会, 就需要人们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样, 图书馆教育为人们的终身学习, 社会知识积累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总之, 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尽管各有侧重, 不尽相同, 但它们有其关联之处, 它们指导人们通过学习, 接受教育, 提高素质, 掌握技能, 适应社会, 服务社会。同时它们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同体现传承文明, 公平正义, 扶弱助残,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积极进取, 提高素质, 奉献社会。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是彼此相连, 相互彰显。

摘要:学术界对于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的讨论, 始终没有停止, 大家各抒己见, 众说纷纭, 见仁见智。尽管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各有侧重, 不尽相同, 但它们共同体现传承文明, 公平正义, 扶弱助残,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积极进取, 提高素质, 奉献社会。故此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是彼此相连, 相互彰显的。

从阿Q精神看人文精神流失 篇10

一、阿Q精神的特点和表现

在《阿Q正传》里, 鲁迅塑造了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一个贫困潦倒、自得其乐、自欺欺人、赖皮无耻、欺软怕硬、投机耍滑等无一是处的家伙, 用一句话概括, 阿Q形象就是典型的精神胜利, 即以自欺自骗自以为是而达到自慰。

1.出身卑微、贫困潦倒, 却又自尊自负的未庄农民。

本来在那个年代, 穷人多, 穷困潦倒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但是这却成为影响阿Q性格的的主要因素, 也是他一系列性格特征的导火索。“阿Q没有家, 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 只给人家做短工, 割麦便割麦, 舂米便舂米, 撑船便撑船。”阿Q没有固定职业, 穷得只有一条裤子。说阿Q出身卑微, 是因为他无姓无名, 从作者给他命名“阿Q”就可以看出来, 就连他说姓赵就被打了几个嘴巴子。阿Q的自尊自负体现在: “所有未庄的居民, 全不在他眼睛里”, 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 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 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 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 都是“可笑”的。

2.欺软怕硬但又自得其乐、自欺欺人的阿Q。

他欺软怕硬, 对于有钱有势的“假洋鬼子”、赵太爷, 他是站在哪儿缩着脖子等着被揍, 而一旦对手是无钱力弱的王胡子、小D和小尼姑时, 阿Q的气焰就嚣张了。他主动挑衅王胡子, 打不过就撤退, 还替自己解嘲“‘君子动口不动手’”; 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 骂小D是“畜生”, 小D让着他, 他却不依不饶, 进而动手抓小D的辫子;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 扭住她的面颊, 说“和尚动得, 我动不得?”大肆轻薄。阿Q自得其乐、自欺欺人,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 被人揪住黄辫子, 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 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站了一刻, 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他被关进牢房时, 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 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 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 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 阿Q“永远是得意的”。

3.质朴愚味但赖皮无耻、投机耍滑的阿Q。

阿Q靠出卖劳力聊以度日, 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几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生活。然而面对尼姑抓他偷萝卜的现行, 阿Q居然强词夺理赖皮地说:“这 (萝卜) 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阿Q 的投机耍滑表现在他厌恶革命, 但是在革命到来之际, 看到那群鸟男女们慌张的神情时, 他便想:“革命也好罢, 革这伙妈妈的命, 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 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 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我喜欢谁就是谁”。 他马上想到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想到了复仇, 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 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 当他的“革命”要求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 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 好让他满门抄斩。

4.麻木健忘却又敏感禁忌。

阿Q的麻木健忘表现求爱不成被痛打, 却跑去看自己惹祸导致的热闹场面;被判死刑画圆后, 还在遗憾自己没把圆画好;临刑前还在想着如何去博得观众的喝彩。真是令人感到震惊。然而, 阿Q又是敏感的, 对于自己头上的癞疮疤, 就很忌讳。

二、人文精神实质内涵与阿Q精神的关系

1.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等优良品质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 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人文精神实质上就是儒家的教化天下的思想, 也就是主张通过诗书礼乐等来塑造符合儒家社会理想的人。 具体说来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肯定人的价值, 强调人的尊严, 以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二是主张享受人世的欢乐, 注重人的现世生活的意义, 以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三是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级观念;四是崇尚知识、智慧和理性, 喊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以反对教会的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

2.摈弃消极阿Q精神, 弘扬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从中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来看, 都主张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对人尊严的维护。而阿Q精神表现出来的特征则是完全丧失了人文精神,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阿Q精神一直被人唾弃、被人嘲笑, 被人称为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就是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最终使人变得麻木愚昧。长此以往, 真的将会国将不国。弘扬人文精神, 是时代的呼唤。

三、阿Q精神原因探究

1.人的自身心理需要而出现的精神胜利法。

儒家思想希望人们通过诗书礼乐等来塑造符合儒家社会理想的人。但是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碰到不如意时, 有可能借助另外一种方式来化解和摆脱, 比如通过幻想、健忘、低估别人等等方式, 阿Q的种种特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米亚西舍夫在他的《心理治疗问题》里就说过:“自尊心受辱……是很大的精神创伤……使得他只好采用一些幻想中发展起来的自卫措施。”。而鲁迅也说:“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 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 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 大概都被厚厚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 适者生存, 还能欣然活着。”因此, 阿Q精神中所包含的幻想、健忘和妄自尊大等, 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无力或者不知道如何摆脱困境时的一种变态心理表现, 这时人的心理是扭曲的。它是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惰性力量。

2.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产物。

儒家思想弘扬的人文精神, 让人们谦虚礼让。可是这种谦虚礼让却成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麻痹自己、欺骗人民的借口。在中国的封建社会, 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清朝政府用精神胜利法来掩盖自己的失败而欺骗人民。统治阶级在无力抵抗外来侵略时,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对外做帝国主义的奴才, 对内却欺压百姓。清政府常常妄自尊大, 以中国地大物博自居, 夸耀中国是文明古国, 把割地、赔款当作家常便饭。

3.统治阶级的毒害和影响, 是阿Q精神产生的主要根源。

当时社会的农民, 他们同阿Q一样, 愚昧、无知、落后、保守。在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时, 无可奈何, 反抗又屡遭失败, 找不到出路。他们虽然不甘心受屈辱, 但又无法脱离屈辱的境地。为了逃避痛苦, 自解自慰, 也会产生阿Q精神。流浪雇农阿Q, 除了具有一般农民的这些特点外, 还有自己特殊的条件与经历。他赌博、打架, 沾染了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 所以他的阿Q主义就表现得更为严重, 更为复杂。

摘要: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阿Q精神表现出来的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 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大相径庭, 探究阿Q精神产生的个人心理意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深层次原因, 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阿Q精神,人文精神,心理,封建社会,农民

参考文献

[1]巫春华.略论精神胜利法的自我教育功能[J].嘉应大学学报, 1998 (5) .

[2]孟祥林.“精神胜利法”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意义[J].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9) .

五四精神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四精神;意义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17-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借助和挖掘一切形式、方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其中蕴含的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统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源泉就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2],它不仅是五四运动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现代中华民族精神中最积极的组成部分。五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指导和实践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四精神的当代体现,二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

首先,爱国、进步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五四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主旋律。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演说中发出号召:“我们今天应该把国际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痛史,细数从头,把五四运动的精神,牢牢记住,誓要恢复国家的主权,清洗民族的耻辱。”[3]这种争主权、雪国耻的五四精神,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仍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不仅包含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一般内涵,还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在五四运动中得到集中体现。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文艺理论家周扬曾高度评价了五四进步精神,他指出“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这样一个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4]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打破旧思想、旧道德、旧伦理,广泛介绍各种新思潮,探索改造旧中国、旧社会的途径,从遵从旧礼教到崇尚新道德,从习惯旧观念到接受新思想,从信奉君主专制到崇尚自由民主,从以欧美为师到崇尚苏俄,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场变革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孕育了现代社会进步最需要的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因此,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精神发展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

其次,民主、科学精神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灵魂。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和批判封建传统,同时广泛宣传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力图改造陈腐的旧社会,创造一个“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5]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从“民众的势力是现代社会一切构造的唯一基础”[6]的认识出发,强调一切权利归人民,谋求“最大多数人至最大幸福。”[7]因此,建立民主政治,成为五四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成为“五四”高扬的一面旗帜。这种政治理想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五四运动的另一面旗帜是科学,这种科学不是提倡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而主要在于提倡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反帝反封建的不断探索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导爱国主义继续前进的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将它变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随着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8],一批革命知识分子成长起来,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社会、改造社会,马克思主义也成为了五四运动中后期的主流思想。回顾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因此,五四时期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五四精神的继承超越

五四运动以西方民主与科学为武器,对封建主义展开了彻底批判,引进并初步建立了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为中国社会及其思想文化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开启了最初的历史性转换。时代在变迁,新的环境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并在党中央概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加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它是对五四精神的超越式继承。这种超越式继承,不仅促进了五四精神的延续和发展,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动力。

继承和超越爱国、进步精神,就是要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和凝聚一切力量的内核,爱国精神在五四运动中得到生动的诠释和展现。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又形成了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不仅继承了爱国主义传统,而且将爱国精神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最伟大的民族精神。而五四运动作为新旧思想和新旧文化的分水岭,也开启了思想大解放的先河。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探索,就是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体制上的每一次重大创新,政策上的每一条重大调整,实践上的每一步重大发展,都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进入全面攻坚阶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起更大的勇气,付出更多的艰辛,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在全社会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文化支撑,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继承和超越民主、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五四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就是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项制度逐步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但是我们仍要看到,在民主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我们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各项机制,将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而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国家大力发展繁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科技领域硕果累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创造条件。

此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超越。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对五四爱国、科学精神的直接体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五四民主精神的间接阐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变了五四时期对旧道德、旧文化的全盘否定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重新审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优秀内容加以发扬光大,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期指导和引领我们社会精神生活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对五四精神的超越式继承。

三、弘扬五四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而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弘扬五四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充分贯彻全会意旨,响应时代号召,把握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大力弘扬五四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一)弘扬五四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

早在五四时期的探索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就已逐步认识到一个国家的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看社会经济图表中的统计数据,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精神面貌[9]。五四先驱们大胆地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在改造国民性的基础上,重塑人的灵魂,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的精神动力。我们应该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才能对其加以认识。纵观历史,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对后来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人们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近代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新的伟大斗争的序幕。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五四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其保留下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历史依据。社会实践揭示了五四精神的巨大价值,历史经验证明了五四精神的正确性,人民群众肯定了五四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弘扬五四精神,必然会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

(二)弘扬五四精神,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氛围

回顾波澜壮阔的20世纪,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发扬着五四精神,把自己的一腔热血一片挚诚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民族的振兴献出青春、智慧和力量。其中爱国主义一直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2009年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10]这一讲话精辟概括了五四时期的主题。每当我们回忆或提起五四运动,脑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内忧外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国将不国的旧中国,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聚集在“爱国”的旗帜下,一起砸碎旧的枷锁,蔑视反动势力的淫威,发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呐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勇敢地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洪流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史诗。在五四运动营造的爱国主义氛围中,我们感受着眼前整个中华民族的激动与热情,重温近代落后挨打的沉痛教训,那种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更加热烈而深沉。缅怀历史,触景生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在不同领域激励和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用心体会五四精神的实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时刻准备着接过革命先驱的重任,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

(三)弘扬五四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五四时期,为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方案,先进知识分子们采取开放的态度,引进西方的各种学说、思潮,经过反复思索、比较,并加以实践检验,才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特别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战中,正确认识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最终发现马克思主义才是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最理想的思想武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国内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凸显,主流与非主流思想并存,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在多样思潮共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借鉴五四时期面对各种思潮的历史经验,解放思想、悦纳异质,厘清多元思潮的相互关系,明确各种思想的本质和目的,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从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因此,弘扬五四精神,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异质思想,在多样化观念中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2]杨生平.五四精神是伟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兼评种种五四精神观[J].红旗文稿,2011,(7).

[3]李大钊.这一周[J].北大经济学会半月刊,1924,(24).

[4]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N].光明日报,1979-05-08.

[5]郑振铎.《新社会》发刊词[J].新社会,1919,(1).

[6]李大钊.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N].晨报,1920-08-17.

[7]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J].长城,2004,(2).

[8]沙建孙,龚书铎.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0.

[9]赵永福.五四精神在新世纪的发扬光大[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

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校园精神 篇12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关怀与维护, 是对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珍爱与尊重,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一句话,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 有人情味。大学教育如果仅仅是专业教育, 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与人的责任, 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 必须具备两种精神:其一是科学精神, 即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二是人文精神, 要懂得尊重人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权利。大学不能仅仅是一个知识工厂, 拥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常规视角, 大学正规教育中必须有引领学生自觉维护、弘扬普遍道德准则和价值的人文教育, 以提升人性境界, 塑造理想人格, 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所以, 大学既是传授知识之所, 又是人性教育之地, 我们应使大学成为“社会良心的发生地”。

2. 大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

清华大学著名学者李燕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大学要避免培养“人文残疾人”。现在, 常有媒体披露一些高学历者的犯罪事件,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大学只是教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 却没有成功地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 有学者指出:忘了人的灵魂, 教育也就失去了灵魂。在这里我们要强调:忘了人文教育, 大学也就失去了他的精神和气质。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 其需要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熏陶, 需要在广博的文化知识里滋养, 还需要深刻的人生体验, 学校要提供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环境。这不仅仅是多开几门选修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认为人文教育只是人文学科的教育, 这是一种误解, 它把人文教育简单化、机械化了。人文教育是用深厚的人文积淀、高雅的文化氛围, 潜移默化地让心灵滋养、觉悟, 使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得以提升。我们应该用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观来看待人文教育。

总之, 教育再也不能发生偏颇, 再也不能培养那些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人。大学培养出的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养:人文素养和技能素养, 也就是“做人”与“做事”, 这两者缺一不可。大学是文明之所, 也是产生文明人的地方, 一个文明人的标志是:具备同情心、恻隐心、尊敬心、自尊心等, 如果缺失太多, 就成为“人文残疾人”。如果这还是一种病态的残疾化的, 问题就更大, 它的潜伏期很长, 何时爆发难以预料, 危害相当大。人文是灵魂里的东西, 人文素养很难量化考核,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如何, 常常体现在琐碎的生活与点滴的行为里, 一时半会儿你无法去评价, 得到证明也是在多年之后。由于教育最终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滞后性, 我们现在的人文精神缺失之痛, 是在为过去的失误买单。同样, 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 现在再不去做, 将来的情形会更为严重。一些学校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长期的应试教育、就业压力, 使人们的目光功利而短视, 教育中缺失了人文精神, 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就失落了, 教育者没有把对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而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学生走向社会后缺乏持续发展的创新后劲, 缺乏合作精神, 最终导致不利于自身也不利于社会的结局。

我国著名的学者潘懋元教授尖锐地指出: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习惯于不断增加政治课、德育课的门数与时数, 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在我们的教育中, 知识与人文精神是分离的。只有在一些科目中充盈合作互助、尊重理解、关爱宽容、执着奉献等人文精神, 润物细无声地将种种情感内化为深刻的信念, 我们才能实现知识与精神的整合, 才能实现大学的教育目标。

中国人文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教训是极为惨痛的。有些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 但人格扭曲, 心理阴暗或极端自私、封闭。忽略健康人格的养成, 悲剧也就难以避免。从现在起, 学校教育就应该从如何做人上下功夫, 让每个人都怀着希望去生活, 学会珍爱生命、尊重他人、悦纳自我, 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 对这个世界也就越宽容、越欣赏。人文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如何将学生引到阳光下, 让他们能感受温暖、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尊重他人, 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大学是一个人群集中之地, 而在人群集中的地方, 应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 抓好人文教育, 让我们的教育充满规则和美。一个有情趣、乐观、爱好广泛、喜欢琴棋书画的人, 多半也是有着健康人格的人。

3. 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

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尼尔·陆登庭指出, 大学教育并不专门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 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和进一步学习做准备。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 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中国青年报》, 2002年7月25日) 。在谈到教育时他指出:“最好的教育不只使我们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率, 而是使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富于洞察, 成为健全完善的人。”所以, 专业能力是生存之本;科学文化知识是学业发展的基础, 而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灵魂。人之所以为人而有别于动物的是因为人有一种精神价值。许多调查表明,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80%取决于“情商”、“德商”等非智力因素。可以说, 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 一个人很难达到事业的高峰。如果你有较深的人文底蕴, 也就具备了可以自由全面发展到基础。

东南大学最先提出: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他们不断邀请一些知名的人文学者来校给全校师生开讲座, 比如请余秋雨作有关“现代人的阅读与阅读困惑”的讲座。教育达成的共识是:不应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树冠上, 而应放在树根上。人, 既是一种物质存在, 又是一种精神存在, 而由精神存在, 可追寻自身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理念是以人文科学来解决精神世界中的所有问题的。一个好的大学, 重视两种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有两种素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现实的尴尬是, 大学里一些青年教师学位很高但授课索然无味, 他们既抓不住重点, 又找不出难点问题, 症结就在于缺失人文教育, 这样的老师自然也不可能给学生以人文教育, 没有底气的授课将最终误人子弟。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有位大学教授这样说:“我想不出比读书更好的方法。”他倡议:“建立书香校园。多读书, 多读一些文学书籍, 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对人文科学知之甚少的理工科青年教师及学生, 都应抓住一切机会抓紧阅读。

《中国教育报》 (2004年2月19日) 上有一句话特别精辟:“一个民族的阅读史, 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将这句话引申到个人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歌德说得好:“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我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同样, 大学生也不喜欢说教, 而能丰富且加快行动的事物, 一定是打动人的内心的事物。人性化的现代教育, 探索的就是遵从人类情感, 融快乐于理性, 广泛涉猎, 在忙碌中充实, 在艰难中执着, 在安逸中探求。阅读常常能起到启发、感染、熏陶的作用。一个高品位的大学, 应善于指导学生阅读, 欣赏那些优秀的富含人文精神的作品, 让学生自己体味人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让其游走于经典和前沿之间, 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探索。所以, 一个大学的品位正是体现在校园阅读生态、校园学术气氛、校园文化积淀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实现的。高品位的大学, 人文荟萃, 图书信息丰富, 校园人文气息浓厚, 人类精神财富积淀于浩瀚的书海之中, 且学校善于有效利用这些资源, 并形成一种氛围, 使师生在此氛围里养成阅读、探索习惯。高等教育阶段, 正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高尚的人文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的爱憎荣辱观、坚强的意志、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宽容善良的行为方式, 都是在人文教育的熏陶下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的。大学的教育品质, 最终将在那些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的身上得以体现, 一个校园的人文精神也将为社会所验证。

摘要: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呼唤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密切结合, 强调重视理性精神的培养。但大学现状是人文教育普遍缺失, 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 专业知识教育被认为是实用的, 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老师, 都从极为功利的角度出发, 对人文教育有着粗浅的认识, 这不利于提升人的精神、不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大学没有了人文教育, 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育人的责任。

【五四精神】推荐阅读:

上一篇:网络机房安全下一篇:创新教学思路与模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