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代驾

2024-08-18

酒后代驾(精选12篇)

酒后代驾 篇1

市场好问题也多

酒后代驾市场虽说正呈现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势头, 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其背后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消费者对该行业的认识和信任程度也不高。

酒后代驾市场要想真正规范化,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法规的出台刻不容缓。

今年5月1日, 刑法修正案 (八) 实施, 这意味着醉驾正式入刑。据了解, 经确认机动车驾驶人有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的, 将以涉嫌危险驾驶罪予以刑事立案, 处以拘役一至六个月, 并处罚金。据分析, 对酒后驾车惩罚力度的加大, 是催生酒后代驾公司的重要原因。

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副秘书长崔东树介绍, 中国第一家酒后代驾公司是2004年在北京诞生的, 而在这之前, 一些大城市早就有在酒楼外“趴活儿”的出租车司机已经开始兼营这项工作。专门的酒后代驾公司的成立, 意味着把这一工作公开化。

我国家用车的逐年增加也是酒后代驾行业出现的一个重要前提。许多酒店提供酒后代驾服务, 一般从客人有酒后代驾需要直接联系饭店前台, 由前台联系代驾公司, 再到司机到位, 全程往往不会超过半小时。在这种背景下, 现在很多大中型酒店都会有酒后代驾服务公司的电话, 酒后代驾的需求随之上升。

目前, 酒后代驾的需求量之所以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暴涨, 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价格较高。目前省会城市酒后代驾的价格一般都在50元以上, 这比打车要贵得多, 这就使得很多车主宁肯把车放在饭店门口打车回家, 也不去找代驾。由于代驾经营成本比较高, 司机工资要承担、想通过酒店宣传还要付费, 所以目前酒后代驾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降。

事实上, 代驾租车是目前存在于国内汽车租赁企业中常见的一种违法经营方式。据悉, 自驾租车和代驾租车虽只有一字之差, 却在法律性质上有着天壤之别:自驾租车是一种财产租赁, 从行业属性上看应划入汽车租赁业范畴;而代驾租车实质上是一种客运经营, 本质上属于出租汽车业。

目前的酒后代驾市场还处于一个无相关法规监管的状态, 有很多没有提供代驾服务资质的公司及个人充斥在这个市场上。这就使得该行业欠缺规范性, 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 价格的制定更是随行就市, 没有标准。

目前, 省会市场上从事酒后代驾服务的司机多为兼职。由于酒后代驾的工作时间比较特殊, 多为晚上9点之后, 所以很少会有人专门从事此项职业。

酒后代驾司机多为兼职这一现象本身也是一个安全隐患。由于兼职司机大都在白天还要工作, 一天八个小时下来还要继续在晚上加班, 疲劳驾驶的问题很可能会存在, 这本身就很不安全。

另外, 除了一部分专业的代驾公司会规定司机资历外, 一些个体经营者的驾驶技术并不十分过硬, 这也是一项安全隐患。

代驾公司在提供酒后代驾服务时, 最头疼的就是遇到烂醉如泥、神志不清的消费者。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名喝多的消费者在打电话约到代驾司机后, 说不出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和电话, 导致这名司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将消费者送到家, 而事后消费者却将责任推到了代驾司机身上。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车主在第二天发现汽车剐蹭却无法认定责任人是谁、车主因表述不清导致代驾司机送错了地方、车内物品丢失等。在没有相关法规出台的情况下, 不光是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代驾公司也有可能因此吃亏, 这也是酒后代驾的弊端之一。

宽严相济规范市场

酒后代驾这个新兴的运输业务要健康发展, 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 应当设定严格的准入。在国家统计局归纳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 无“代驾服务”这一行业。在《中国职业分类大典》里, 亦没有“代驾”这一职业。连个正规的名分都没有, 其准入门槛几乎为零, 这为制度设计者出了一道新的考题:究竟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此才有资格进入该行业呢?门槛是高些, 还是低些呢?只有把好准入这第一关, 让欲入该市场者知道“代价”, 才能从源头上最大程度的“纯洁”酒后代驾队伍, 将“黑代驾”及其他不符合准入要求者挡在门外。

其次, 应当设定保障性的监管。某汽车驾驶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某抱怨说, 他的公司从营业代驾服务至今也不知道主管单位是谁。在“多部门管不住一头猪”这种多头监管的模式面前, 什么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是无法避免的。那么该由谁去监管这一新兴服务业, 又该如何去监管呢?无论是工商、交管或是旅游部门作为主管部门, 都应当做到宽严相济, 以严为主, 对于“黑代驾”以及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应当给予严厉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以及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是应当设定高成本的违法。由于目前关于酒后代驾的法律法规是一片空白, 很多酒后代驾的案例找不到法律依据。违法成本总是与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成反比, 成本越大, 权益受损就越小。目前人们对代驾的认可度较低, 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保障, 车主不放心将车交给代驾公司。因此, 笔者建议, 相关部门应当成立一个代驾行业管理协会, 并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此行业。对该行业的准入门槛应当有所设定, 对其运行操作流程应当细化, 对其违法追责应当明确。

第四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事实上, 代驾并非无成功案例可循。韩国约有1万多家正规代驾公司, 司机超过15万人, 每年产值超过3兆韩元 (相当于240亿元左右人民币) 。韩国的成功来自模式的开放和严谨:韩国代驾业务由韩国代驾协会运营, 该协会由韩国国会社会委员会监督, 是一个正规代驾公司的联盟体, 共享软件平台、资讯、订单和客户。强势的监管部门, 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以及代驾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 成就了韩国代驾产业的平民化、普遍化。

另据资料显示, 租赁公司同时提供自驾和代驾业务几乎是通行的行规, 美国、日本、欧洲、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都是如此, 因为代驾租车的确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不过, 代驾租车如何与客运包车区别管理, 代驾租车的驾驶员管理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酒后代驾市场的预测

首先是正规公司将逐步增多。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 专门从事酒后代驾的公司数量将逐步增多。另外, 随着审批手续及相关法规的规范化, 一些原先的个体代驾也将步入正轨。

现在的酒后代驾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很多从业者根本没有走入正规化的门道。而随着这一市场的逐渐扩大, 相关部门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会增加, 法规制度的建立也将加快, 很多个体从业者也将以更加便利的方式进入到正规队伍中来, 酒后代驾公司的队伍将日益扩大。

其次是计价标准会更加完善。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 竞争也将日趋激烈。酒后代驾的价格很可能会随着代驾公司数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 计价标准也将日趋完善。

现在酒后代驾价格一刀切的方法其实有些不妥, 代驾1公里和代驾10公里都是一样的价钱, 这难免有点说不过去。所以, 依据公里数或者代驾时长来分类计价是很可能出现的形式。这样一来, 大部分市内的短距离代驾价格肯定会有所降低。

再次是出现事故责任会更加明确。那么在行业不规范的情况下, 如果代驾过程中出了事故究竟谁来承担责任?近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 明确规定了代驾事故谁担责问题:为机动车使用人提供泊车、代驾等服务过程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 由提供服务方对超出交强险责任限额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接受服务方确有过错的, 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酒后代驾也应该成为文明城市的一种标志, 规范“酒后代驾”行业, 无疑是给饮酒驾驶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其他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安全的“曙光”, 目前, 我国尚没有对这种新生行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希望有关部门对“代驾公司”提供的代驾服务进行政策上的规范, 尽快制定相应法规对“代驾公司”进行约束。代驾服务确实是一项利己利人的新、好服务, 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期盼着“酒后代驾”规范化的发展。

酒后代驾 篇2

酒后代驾合同性质研究

作者:刘向兰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2期

【摘要】2011年醉酒驾驶开始被载入刑法,对酒后驾车的惩罚程度达到了一个制高点。酒后代驾合同是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合同,清晰、合理的代驾合同既可以有效的规范酒后代驾这一新兴行业,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争议和纠纷。

【关键词】酒后代驾;代驾合同;合同效力

一、代驾合同的性质认定

(一)专业代驾公司提供的酒后有偿性代驾

该种类型的代驾服务是由专业的代驾公司提供的,是在饮酒者与代驾公司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对于这一种法律关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是雇佣合同说,二是委托关系说,再就是承揽关系说。

首先从合同法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来看,我们知道雇佣合同是自然人或法人雇佣自然人的关系,该自然人通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给雇主提供满意的服务,而如果说饮酒者(自然人)去雇佣代驾公司(法人),这明显是说不通的。而且在雇佣合同中,雇员必须按雇主的要求进行劳动,没有很大的自由度,而在酒后代驾合同中,代驾人具有相对独立的判断权。被代驾人在喝酒的情况下一般意识会不清醒,如果仍然要求代驾人在这种状况下按被代驾人的指挥行事,那行车安全就会得不到保障。所以饮酒者与代驾公司之间的合同不属于“雇佣合同”。

其次,对于委托关系说,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是指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定的事务而达成的,事务被处理之后的后果由委托人承担。委托合同的意义在于合理利用他人劳务,避免事必躬亲。[1]但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人必须拥有合法有效的驾驶执照才可以合法行车,也就是说受托人在驾驶车辆时只能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委托人的。而且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要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而代驾人在履行合同时却不会与第三人发生关系,所以说该合同显然不属于委托合同。

再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

[2]承揽合同有以下特点:[1]交付的工作成果必须是合同指定的,满足定做人特殊需要的行为或物,合同完成的标志必须是实现一项工作成果。[2]承揽合同的标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劳动成果是承揽人自己完成的独特的劳动成果。[3]承揽人依据自己的技术、设备和努力,自己承担制作风险来完成承揽合同。代驾人为饮酒者提供的服务是“把饮酒者和车安全的送回目的地”这一事先双方约定好的行为,代驾人依据被代驾人的要求,如事先约好的时间、地点以及要把车和人送到何种地方去等等,通过这一行为的完成来交付承揽合同的成果。而且,在代驾的过程中,代驾人要运用自己的驾驶技术来完成这一合同义务,上述特点与承揽合同是相符合的。其实在法院判决中出现过这样的判决:客户是定做人,代驾公司是承揽人。承揽合同说也得到了判例的支持。

(二)个体司机提供的代驾服务

个体司机是一些个人代驾人员如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在酒店、餐厅或娱乐场所外等候客人,有时与饮酒者达成的代驾的口头协议,要求由个体代驾人安全的把饮酒者及其车辆送回目的地,个体代驾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个体司机与饮酒者因酒后代驾这一行为而成立劳务关系,该口头协议可视为劳务合同,饮酒者为接受劳务一方,个体司机为提供劳务一方,以个体司机为消费者提供代驾服务、消费者支付劳务费为合同内容。

(三)酒店、餐厅或娱乐场所等作为一种延伸服务而提供的代驾服务

本文认为餐厅、酒店或娱乐场所提供的代驾服务是消费行为的一种延伸,是消费合同的组成部分,不论该种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的。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酒店及娱乐场所所提供的酒后代驾多是和专门的代驾公司之间签订的代驾服务,但是不论是酒店或是代驾公司之间发生法律关系,其代驾费用已隐形地包含在了酒店的其他消费中。其实餐厅、酒店或娱乐场所退出酒后代驾服务,其实质不过是向消费者多提供了一项服务内容,使营业额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值,以这种手段来促进餐饮业的发展,但双方仍旧是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二、酒后代驾合同的效力问题

(一)醉酒前签订的代驾合同

有的饮酒者可能考虑的饮酒后自身安全,在饮酒前提前签订代驾服务合同。此时饮酒者是一个无比清醒的完全民事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如果饮酒者所签订的合同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那么他提前签订的代驾合同毫无疑问是有效地。

(二)醉酒后签订的代驾合同

有一种观点认为,饮酒者签订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在严重醉酒后签订的代驾合同需要得到饮酒者时候的追认才有效,否则视为无效合同。本文认为这种说法是行不通的,若以上述所说的话,那么代驾人的权益将会处于极大的不利地位。在我国,醉酒者被推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推定饮酒者对酒后所发生的行为是能够认识到他的性质和后果的,所以说饮酒者在酒后所签订的代驾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除非饮酒者在严重醉酒的情况下,已经对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的判断能力,但醉酒的人应提供证据证明在签订合同时确实存在上述情况,则可以申请撤销或变更合同,否则合同就是有效的。[3]

(三)他人代签的代驾合同

现实中,常会有清醒的同伴代醉酒的同伴与代驾方签订合同。有些学者认为,该合同视为效力待定的合同,需要醉酒者的事后追认才能确定该合同是否有效。本文认为,当客户在醉酒的情况下,代签人与饮酒者之间并不存在真实授权与代理的关系,但饮酒者实际上与代签人有某种特殊关系,如亲戚、朋友或职场上的特定关系等,在这种情况下,代驾人有理由相信代签人有权利签订合同,这可以被认为是民法代理中的表见代理。因此,代签的代价合同一旦成立,代驾人与饮酒者都要受该合同的约束。由于代签人是帮助行为,所以一般不承担事故责任。

参考文献:

酒后代驾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酒后代驾;法律问题;代驾合同

代驾是指代驾方通过向被代驾方提供代驾服务,被代驾方支付报酬的一种新型的服务行为。顾名思义,酒后代驾是指被代驾方在喝了酒的情况下,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由代驾方驾驶机动车所有人的车辆,将已喝酒的车主连车带人送回家。

我国法律已经将酒后的驾驶行为规定为违法的行为。根据我国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肇事案屡见不鲜,因此酒后代驾服务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公安部交管局一直很重视酒后代驾这个问题。但是酒后代驾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也有其发展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代驾准入监管机制,导致代驾服务不规范,准入条件不明确,代驾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无相关的法律调整等。因此,我国的代驾服务还处在发展初期。

一、酒后代驾的现状

(一)没有建立代驾服务的监管机制

代驾服务由于不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范围内,因此无法进行归类,导致代驾服务出现无人管、争着管的局面。那么代驾服务到底属于哪个部门的管理范围?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代驾服务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因为代驾服务属于一种服务行业。也有学者认为应当由公安机关的交警部门监管,因为代驾服务不同于普通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提供驾驶技术的特殊服务,因此应当由交警部门监管。还有学者认为应当由行业自身靠自律来保证服务的质量,由其自身来监管,最终靠合同来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于义务。由于代驾服务监管不明确,导致代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纠纷后不知找哪个部门投诉和处理。

(二)没有建立代驾行业的准入机制

在我国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做支撑,并且代驾行业的准入资格不明确。因此,对代驾服务的公司注册资本、服务性质、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代驾人员的资格等都没有作明确的说明。比如:设立代驾服务公司需要多少注册资本、应向哪个部门登记注册、驾驶人员的年龄、代驾司机是否必须具有本地户口等问题都没有做统一的规定。也就是说,并没有建立代驾服务行业的准入机制,导致各地酒后代驾服务无法可依、五花八门、差别很大,有的公司有正规的代驾服务,也有的是以出租车挂靠,还有酒店免费提供服务。但是,这些代驾服务经营者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登记注册。

(三)法律空白导致代驾无所适从

酒后代驾服务目前在我国并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因此涉及到代驾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都要通过订立合同来明确,若合同有明确规定,则双方之間的纠纷会较少,但在实践操作中,一些合同中的细节问题尚未解决,由于驾驶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和法规约束,在双方进行交易时,难免会心存疑虑,若不明确驾驶员和车主之间的法律关系,则容易产生纠纷。

二、酒后代驾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代驾人与顾客之间形成何种法律关系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酒后代驾合同的性质。我国理论界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一认为代驾司机与被代驾方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代驾司机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其二认为,在酒后代驾的法律关系中,被代驾方和代驾司机之间是委托和受委托的关系,代驾司机按照代驾方的委托,将车主及车辆连车带人送到约定的地方。因此属于委托关系。其三认为他们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雇员按照雇主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行为,雇主给雇员一定的工资。第四种观点认为他们之间是一种承揽合同关系,一方是定作人,即代驾人,与此同时,另一方是承揽人,代驾司机完成 “将车带人送回目的地”这一劳动成果。

本文认为他们之间属于承揽合同的法律关系。第一,承揽合同是一种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以完成一定的任务为目的,它使用的是我国的民事法律法规,而代驾司机主要的目的就是把醉酒者送回家,也属于完成一定的目的,使用的也是民事法律法规。第二,在承揽合同中,承揽人只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定做人(醉酒者)只关心是否安全送回家,而不是工作过程,承揽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地点完成工作。第三,承揽人给他人造成损害了由承揽人自己承担,除非他造成的损害是由定作人造成的。在酒后代驾法律关系中,代驾司机造成损害了,本文认为应当由他自己承担,因为被代驾方已经喝醉了,处于没有意识的状态,除非被代驾方自己在车上不安分或者车有问题,这种情况下是由被代驾方承担,与承揽合同是惊人的相似。针对酒后代驾服务,代驾者的目的是把醉酒者和车辆都送回约定的地点,显然车辆也属于其合同中标的一部分。并且在代驾过程中,代驾司机具有独立人格,不可能接受酒后人员如何开车的指挥,我国民法的基本有原则公平与意思自治原则,若将其认为是雇佣关系,本文认为与此原则是相矛盾的,消费者签合同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安全,怕出现意外交通事故,如果发生意外还让消费者承担,这就和顾客签订合同的目的背道而驰。

(二)代驾人与顾客之间所签合同的效力问题

当事人双方意思达成一致后会发生两种法律上的法律效果。一种是当事人合意符合相关条件,这样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有效合同,另外是无效的或者可撤销的。本文认为,喝醉酒的人往往都神志不清,不能意识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由此其实施的行为也应该认定为无效。然而,我们国家对行为能力的功能做了两方面的说明,第一种是保护意思能力不足之人;第二种是保障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应当首先保障交易的安全。黑格尔说过:“法的基本命令是自以为人并尊重他人为人。”可见,人与人的尊重是整个法律秩序的最高原则。他们的法律地位不容剥夺,应保障他们的交易安全。所以,对待醉酒者的行为不能以无效为标准,但也不能全部都认定为有效,认定此类交易为可撤销合同更为合理。

nlc202309040837

(三)代驾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损失赔偿问题

代驾服务不同于其他的服务行业,处在运动状态中,具有不安全性,在代驾过程中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于这种发生事故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两种: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于刑事责任,刑法已有明确规定,本文重点探讨的是民事责任。针对其民事责任,应当按照上文所述的合同性质(承揽合同)来处理,即承揽合同的承揽方造成第三人损害的,应由承揽人自行承担,定作人只是在对定做指示和选任有过失的,才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综上所述,在代驾合同中如果代驾者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其责任应由代驾方承担,被代驾方只是在对定做指示等有过失的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这种规则原则会不会阻碍代驾服务行业的运行呢?本文认为,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首先,目前在我国代驾双方的法律责任是不明确的,并不是双方责任孰轻孰重。其次,这种归责方式会使人们更加相信代驾方的能力,有利于人们出行更加安全、便利与经济。所以不仅不会阻碍代驾行业的发展,反而会让其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势头。再次,现代社会中都有车辆强制险,这种保险已经强制化,并且普遍化。因此,这种归责原则,不会影响代驾行业的发展。

(四)被代驾方在车内发生物品丢失的责任问题

醉酒者通常都是在醉酒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代驾,在代驾行驶过程中如果被代驾方财物丢失应由谁负责?有观点认为由代驾司机负责赔偿比较合理,因为从酒后代驾合同本身来看安全到达目的地不仅包括人身安全,也应包括酒后顾客所随身携带的财产安全。也有观点认为应由顾客自行承担,因为若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只规定将醉酒者送达某地,并未规定车内物品或醉酒者身上物品也要安全送达,那么车内物品或醉酒者身上物品丢失代驾方没有责任。还有观点认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责任,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醉酒者若能证明某物品丢失确实是代驾人造成的则应由代驾方赔偿,若代驾者能证明是醉酒者自己中途将物品丢了,就应自行承担。本文认为,车内物品丢失的责任认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若酒后顾客与代驾司机之间有约定,应当根据当事人事先的约定来确定责任主体。若双方没有约定,对于确定车内物品丢失的责任赔偿主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车内物品是在代驾司机接管期间丢失的,则由代驾司机赔偿较为合适,因为安全到达不仅指人身安全到达,也应包括酒后顾客的财产安全到达,如果是在代驾司机接管期间外丢失的,则应由酒后顾客自行承担。

三、结语

酒后代驾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它的蓬勃发展说明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国酒后代驾中,对于被代驾方权益的保护、代驾双发的法律責任以及建立平衡的关系不可缺失。所以对于酒后代驾,我们应当规范行业的运行,建立行业协会,并且充分发昏国家的宏观调控,给代驾双方一个安全的代驾环境。

参考文献:

[1]龚鹏飞.《代驾问题探析》,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何正华.《酒后代驾法律问题探析》,载《法制论坛》,2011年03期.

[3]鲍俊红.《“酒后代驾”行业法律问题分析及对策》,载《知识经济》,2011年第15期.

作者简介:

王叶(1986.12~ ),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学法学院在职法律硕士,行政法方向。

酒后代驾合同性质研究 篇4

(一) 专业代驾公司提供的酒后有偿性代驾

该种类型的代驾服务是由专业的代驾公司提供的, 是在饮酒者与代驾公司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对于这一种法律关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一是雇佣合同说, 二是委托关系说, 再就是承揽关系说。

首先从合同法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来看, 我们知道雇佣合同是自然人或法人雇佣自然人的关系, 该自然人通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给雇主提供满意的服务, 而如果说饮酒者 (自然人) 去雇佣代驾公司 (法人) , 这明显是说不通的。而且在雇佣合同中, 雇员必须按雇主的要求进行劳动, 没有很大的自由度, 而在酒后代驾合同中, 代驾人具有相对独立的判断权。被代驾人在喝酒的情况下一般意识会不清醒, 如果仍然要求代驾人在这种状况下按被代驾人的指挥行事, 那行车安全就会得不到保障。所以饮酒者与代驾公司之间的合同不属于“雇佣合同”。

其次, 对于委托关系说, 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 是指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定的事务而达成的, 事务被处理之后的后果由委托人承担。委托合同的意义在于合理利用他人劳务, 避免事必躬亲。[1]但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驾驶人必须拥有合法有效的驾驶执照才可以合法行车, 也就是说受托人在驾驶车辆时只能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委托人的。而且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要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 而代驾人在履行合同时却不会与第三人发生关系, 所以说该合同显然不属于委托合同。

再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 交付成果, 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2]承揽合同有以下特点:[1]交付的工作成果必须是合同指定的, 满足定做人特殊需要的行为或物, 合同完成的标志必须是实现一项工作成果。[2]承揽合同的标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劳动成果是承揽人自己完成的独特的劳动成果。[3]承揽人依据自己的技术、设备和努力, 自己承担制作风险来完成承揽合同。代驾人为饮酒者提供的服务是“把饮酒者和车安全的送回目的地”这一事先双方约定好的行为, 代驾人依据被代驾人的要求, 如事先约好的时间、地点以及要把车和人送到何种地方去等等, 通过这一行为的完成来交付承揽合同的成果。而且, 在代驾的过程中, 代驾人要运用自己的驾驶技术来完成这一合同义务, 上述特点与承揽合同是相符合的。其实在法院判决中出现过这样的判决:客户是定做人, 代驾公司是承揽人。承揽合同说也得到了判例的支持。

(二) 个体司机提供的代驾服务

个体司机是一些个人代驾人员如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 在酒店、餐厅或娱乐场所外等候客人, 有时与饮酒者达成的代驾的口头协议, 要求由个体代驾人安全的把饮酒者及其车辆送回目的地, 个体代驾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个体司机与饮酒者因酒后代驾这一行为而成立劳务关系, 该口头协议可视为劳务合同, 饮酒者为接受劳务一方, 个体司机为提供劳务一方, 以个体司机为消费者提供代驾服务、消费者支付劳务费为合同内容。

(三) 酒店、餐厅或娱乐场所等作为一种延伸服务而提供的代驾服务

本文认为餐厅、酒店或娱乐场所提供的代驾服务是消费行为的一种延伸, 是消费合同的组成部分, 不论该种行为是有偿还是无偿的。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的酒店及娱乐场所所提供的酒后代驾多是和专门的代驾公司之间签订的代驾服务, 但是不论是酒店或是代驾公司之间发生法律关系, 其代驾费用已隐形地包含在了酒店的其他消费中。其实餐厅、酒店或娱乐场所退出酒后代驾服务, 其实质不过是向消费者多提供了一项服务内容, 使营业额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值, 以这种手段来促进餐饮业的发展, 但双方仍旧是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二、酒后代驾合同的效力问题

(一) 醉酒前签订的代驾合同

有的饮酒者可能考虑的饮酒后自身安全, 在饮酒前提前签订代驾服务合同。此时饮酒者是一个无比清醒的完全民事民事行为能力人, 因此, 如果饮酒者所签订的合同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 那么他提前签订的代驾合同毫无疑问是有效地。

(二) 醉酒后签订的代驾合同

有一种观点认为, 饮酒者签订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 在严重醉酒后签订的代驾合同需要得到饮酒者时候的追认才有效, 否则视为无效合同。本文认为这种说法是行不通的, 若以上述所说的话, 那么代驾人的权益将会处于极大的不利地位。在我国, 醉酒者被推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即推定饮酒者对酒后所发生的行为是能够认识到他的性质和后果的, 所以说饮酒者在酒后所签订的代驾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除非饮酒者在严重醉酒的情况下, 已经对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的判断能力, 但醉酒的人应提供证据证明在签订合同时确实存在上述情况, 则可以申请撤销或变更合同, 否则合同就是有效的。[3]

(三) 他人代签的代驾合同

现实中, 常会有清醒的同伴代醉酒的同伴与代驾方签订合同。有些学者认为, 该合同视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需要醉酒者的事后追认才能确定该合同是否有效。本文认为, 当客户在醉酒的情况下, 代签人与饮酒者之间并不存在真实授权与代理的关系, 但饮酒者实际上与代签人有某种特殊关系, 如亲戚、朋友或职场上的特定关系等, 在这种情况下, 代驾人有理由相信代签人有权利签订合同, 这可以被认为是民法代理中的表见代理。因此, 代签的代价合同一旦成立, 代驾人与饮酒者都要受该合同的约束。由于代签人是帮助行为, 所以一般不承担事故责任。

摘要:2011年醉酒驾驶开始被载入刑法, 对酒后驾车的惩罚程度达到了一个制高点。酒后代驾合同是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合同, 清晰、合理的代驾合同既可以有效的规范酒后代驾这一新兴行业, 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争议和纠纷。

关键词:酒后代驾,代驾合同,合同效力

参考文献

[1]苏号朋.合同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456.

[2]郭明瑞, 房绍坤.合同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331.

无穷大代驾酒后代驾服务收费标准 篇5

距离10公里以内,预约24:00前出发,起步价80元。

晚24:00以后出发起步价100元。

每超过一公里加收3元,等候超过20分钟以上加收20元/小时,夜间等候加30元/小时。(以上报价均不含税)

无穷大代驾长途代驾接送报价

收费标准:800公里以上每百公里70—80元;800公里以下每百公里100元左右,(以上价格不包括服务专员的住宿及交通费)并且根据车型、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确定具体价格

无穷大代驾商务 旅游代驾

酒后做爱危险不亚于酒后驾驶 篇6

可事实恰恰不是这样,性生活也和开车一样,要想安安全全、健健康康,还真的不能酒后进行。专家告诉我们,酒适量喝点确实可以助性,但是喝醉了以后过性生活的话,会让男人很受伤。

醉酒后,大脑意识并不十分清醒,性中枢也处于抑制状态,性欲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勃起状态也不会达到最佳。这时就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想要完美性爱而做爱,相信酒精刺激与性刺激是能完美结合的,从而忽略了身体状态不佳这个事实,在心理上觉得酒精助了性,而实际上性生活的质量是非常低下的,长期这样,可能会降低性器官的敏感度,引起性机能减退。另一种是容易忽略酒精对性生活的影响,一味硬来,这时伴侣往往会很难受,对双方的感情也会造成伤害。

此外,由于是酒后“作业”,情侣双方的配合恐怕不像平日里那么协调,而此时很多男性又没有平时那么注意,力度较大,动作幅度也较大,在进行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状况,甚至有人因此而发生生殖器挫伤。

酒后代驾 篇7

律师称,酒后代驾分四种情况:无偿代驾:按帮工关系处理

无偿代驾通常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代驾者和车主是一种无偿帮工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使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故一般情况由车辆所有人负责,但当代驾者存故意或重大过失时,也会承担连带责任。好心帮他人开车,从而减少亲朋好友饮酒后的风险,但最后却要和车主一起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无偿代驾者是否太过残酷? 法院认为:驾驶是一种存在安全风险的行为,高速行驶的机动车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代驾者必须尽到高度注意义务,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实保护自己、车主以及第三方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代驾者故意或重大过失发生车祸自然要承担起相应责任。如果代驾者违规驾驶引发车祸而不需赔偿义务,对于受害人来说非常不公平,而且客观上将降低代驾者的谨慎驾驶义务,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廖老板开车, 搭乘李先生等老同学,到荣昌县万灵古镇赴宴。廖先生喝了酒,返回时便让滴酒未沾的李先生代为开车,李先生爽快答应了。当车行驶至荣昌县高速路口附近,意外发生—————李先生开车撞上了人行道上的行人, 导致行人脑部、锁胸关节等处受伤。交巡警认定李先生承担全部责任。

李先生无偿为廖先生代驾,属于帮工行为,廖先生是被帮工者。李先生在无偿提供劳务的过程中, 给受伤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当由被帮工人廖先生承担。又因李先生驾车过人行横道,遇路人没有停车让行,有重大过失,法院判决,对行人蒋先生的赔偿,保险公司赔付后,不足部分应该由李先生与廖先生共同承担。

雇人代驾:按雇佣关系处理

车主临时花钱雇人代驾,双方之间形成雇佣关系。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除按照车主投保的险种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外,超出的部分一般由车主负责。但是,如果代驾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元旦期间,肖先生参加了一个好友的结婚喜宴。宴会上,肖先生遇到了很多久违的好友,一时高兴,喝了很多酒,回家时已微醉。本想打车回家,但考虑到第二天取车不方便,于是肖先生向出租车司机提出,由出租车司机将自己的车开回家。途中,出租车司机为赶时间闯了红灯,将一名横过马路的行人撞倒致死。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死者的家属将肖先生和出租车司机告上了法庭。

法院设立认为, 车主临时找人代驾,双方之间形成雇用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用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 可以向雇员追偿。本案中,出租车司机受雇于肖先生,死者家属的经济损失本应由肖先生承担。但由于出租车司机为赶时间闯红灯,主观上具有重大过错,因此肖先生仅需承担连带责任,事后可向出租车司机追偿,出租车司机为最终买单者。

公司代驾:按委托合同处理

车主事先和代驾公司签订代驾服务书面合同,双方系委托合同关系。如果发生交通事故, 首先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保险不足以赔偿的,赔偿责任由代驾公司承担。

年终聚餐, 刘先生请全体员工吃饭,席间喝了很多酒。回家时因醉酒无力驾车,经电话联系后,某代驾公司派司机魏某为刘先生代驾,双方约定:连人带车送达目的地,代驾费90元。没想到魏某将车开出不到5分钟,便因操作不当将车撞到了路边的水泥墩上,车子受损严重。刘先生向代驾公司索赔遭拒,将代驾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代驾公司为车主提供代驾服务,双方系委托合同关系,代驾公司应保证车主在行车途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合同法》第406条规定: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要求赔偿损失。另外,代驾公司司机的职务代驾行为,应由代驾公司承担责任。本案中,魏某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致刘先生车辆受损,主观上具有过错,应由其所在代驾公司负责赔偿。需要指出的是,代驾公司和车主之间的约定不能对抗事故中受害的第三人,如事故致第三人受伤,那么车主仍负有赔偿责任,但可以按照约定向代驾公司追偿。

酒店代驾:按消费合同处理

某些酒店会专门为喝酒后的顾客免费提供代驾服务,属于餐饮消费的延伸服务,是消费行为的延续,是消费者与酒店之间的消费服务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酒店提供的代驾发生交通事故,表明酒店没有尽到自己将顾客安全送达目的地的义务,违反了服务合同的约定。如果事故车辆没有保险或保险不足,应当由酒店承担赔偿责任。

“酒后驾车”必须依法界定 篇8

前不久, 我开着农用车给别人送货。路上, 我被几名交警拦下, 交警给我做了酒精含量测试, 酒检显示我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16.40毫克。交警跟我说现在正在开展严打酒后驾车专项行动, 对于酒后驾车的一律实施行政拘留, 遂决定对我实施行政拘留。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喝多少酒, 而且神志也很清醒, 这样的处罚过重, 于是便跟他们理论, 但他们说, 只要喝了酒就属于酒后驾车, 一律实施拘留。请问他的说法正确吗?

读者:杨江

杨江读者:

日常生活中, 我们一般认为只要喝了酒驾驶就应认定为酒后驾车,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交通事故中的酒后驾车包括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两种。何谓“饮酒”和“醉酒”?2004年5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阀值与检验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即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 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 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 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根据上述法律规定, 只有在“醉酒”驾车的情况下, 交警部门才有权利对交通违法者实施行政拘留。从你所反映的情况来看, 你每百毫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只有16.40毫克, 尚没有达到“饮酒”驾车标准, 更不属于“醉酒”驾车。因此交警无权对你进行处罚, 更不能对你实施行政拘留。

规范汽车代驾靠什么? 篇9

汽车代驾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 在发展初期, 由于法律对酒驾处罚的相对宽松, 代驾行业诸多矛盾并未凸显。但随着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入刑”, 以及随后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 加上私家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 代驾业得以快速发展,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如何规范代驾行业的运营, 引起社会关注。

现状及问题

据向杭州市工商部门了解, 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可从事代驾服务的企业有七百余家, 工商资料显示其共同特点是:多为从事汽车或旅游相关行业的企业, 在原有经营范围基础上增加了“代驾”业务, 作为其主营业务的补充。也就是说, 真正以“代他人驾驶汽车赚取营业收入”为主业的公司并不多。专业性公司少, 兼营类公司多, 是代驾市场的特征。在行业规范上, 迄今为止, 国家并无对代驾行业设置市场准入或者行业规范的法律、法规、规章。据查找, 唯一涉及代驾处罚的是《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第五十条规定:“餐饮、娱乐场所等服务单位, 指派或者聘请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为其服务对象提供机动车代理驾驶服务的, 应当登记代驾人和服务对象相关个人资料、目的地及车辆资料”。对于违反该规定的, 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千元罚款。

对于缺乏有效监管的代驾行业, 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收费标准较为混乱。通过对杭州代驾市场的调查, 代驾收费低则三四十元一次, 高的一两百甚至更高, 价格确定主要靠代驾司机和车主协商,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在车主酒后无法移动车辆的情况下, 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面对代驾公司可能开出的远高于成本的价格, 消费者并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

(二) 对“黑”代驾缺乏监管。目前代驾公司工商登记注册没有任何与行业有关的审核和限制, 属于“零门槛”注册, 行业起点低。且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没有注册过的“黑”代驾公司。这些公司对代驾员的招聘相当随意, 缺乏对个人诚信、驾驶技术、城市道路熟悉程度的考核和标准, 很多公司仅以有无驾照作为招聘代驾司机的标准, 背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 事故理赔矛盾多。代驾过程中一旦出了事故, 理赔难将成为困扰车主的大问题。很多代驾公司都和旗下司机签订免责协议, 一切损失和赔偿由代驾司机自己承担, 当出现比较严重的事故, 代驾司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 车主的利益将无法保障。如2013年11月浙江湖州李先生的宝马车在由一代驾人员驾驶时, 出了车祸, 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李先生向保险公司索赔维修费等共76万多元, 但因代他驾驶的司机属醉酒驾驶, 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同年12月10日凌晨1点多, 杭州体育场路中山北路口发生一起事故, 一辆宝马车突然冲上绿化隔离带撞倒人行道上的交通信号灯, 宝马车受损严重, 车上三人受伤、其中最严重的, 手臂和鼻梁骨骨折。当时的驾驶员就是代驾司机, 但驾龄不足一年。交警部门认定该事故为单方事故, 事故原因系司机路况不熟所致。

纳入行政管理或立法规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究

针对代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引发各界对于规范代驾行业的呼声。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倡导业内企业抱团自律;二是主张明确行业主管部门, 或针对代驾行业立法, 进行纳归管理, 此类意见又多数倾向于将代驾行业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笔者通过对代驾行业的调查, 认为代驾行业确需规范, 但并不必要将其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也没有专门进行立法规范的迫切性, 主要原因如下。

(一) 行业纳管存在现实问题。分析代驾服务的过程, 其本质属于“提供驾驶服务、换取劳动报酬”的一种劳务交易行为。司机依靠本人驾驶技术和服务、完成被代驾人要求地将车辆驾驶至某地的工作任务, 从而获取报酬, 两者之间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 结算费用属于劳务费, 不属于运价。而所使用车辆也隶属被代驾人自身, 不涉及营业性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 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 (场) 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因此, 代驾行为从法律关系上不属于严格意义的“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 不受目前交通领域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的调整。在于法无据的情况下, 目前难以将代驾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二) 立法推进纳管缺乏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代驾行业的调研, 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行政管理体系“简政放权”的改革趋势, 笔者认为, 对代驾行业管理进行专门立法纳管的可能性较小。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指出“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 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 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也规定“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可以不设行政许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 各级政府更是加大了审批制度改革力度, 将大量原属于行政审批的事项取消, 让市场竞争来真正选择和促进行业规范。以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 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在这一趋势下, 要通过立法, 对代驾设置市场准入、制定行业标准和明确主管部门, 应与当前深化改革的总体趋势不符, 难以实施。事实上, 代驾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属民事合同关系, 其本身受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约束。在没有特殊问题的情况下, 管理可以利用现有的法律手段和监管体系, 而并不应当轻易地诉诸于立法。

如何规范代驾行业

通过对代驾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 笔者认为, 当前代驾服务业可以从市场竞争、行业自律和相关管理部门依职责协同管理三方面来规范。

(一) 充分市场竞争和加强规范化宣传。通过对代驾行业代表性企业的调查, 事实上, 目前在行业中已然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趋势。专业性公司如E代驾、爱代驾等, 以互联网APP技术为依托, 专注于散客业务, 通过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打消顾客安全顾虑, 以期在市场中做大做强。此类企业有较严格的司机筛选程序 (包括驾龄、笔试、面试、路考、临危处置、签订协议、星级记录等) , 价格上标准明确, 服务步骤统一规范, 结合便捷的投诉和评价机制, 利用互联网信息公开的特点, 由顾客选择代驾司机。这种模式适应了行业发展趋势, 在短期内已经获得大量顾客认同, 目前在全国几十个城市迅速发展, 正逐步排挤“黑代驾”和“不规范代驾”的生存空间。仅杭州地区, 虽然此类专业性代驾公司少, 但其日接单量远超其他不以代驾为主业的兼营公司。可以认为, 市场选择已经明确了专业化道路和移动互联网运用是今后代驾行业发展的主流, 从业单位在竞争中想取得优势, 将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代驾行为。政府部门应尊重和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规范化宣传和引导, 让健康、正规的代驾服务更为群众所认可, 逐步淘汰“黑代驾”。

(二) 行业自律。为了维护和规范行业发展, 各地代驾行业协会纷纷成立, 在规范代驾行为上也起到了一定作用。2011年12月20日, 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代驾服务行业协会。2011年11月, 重庆渝诚代驾公司等5家代驾公司, 成立了代驾联盟, 积极致力于行业标准的统一, 推广代驾人员“着装、工作牌、协议、礼仪、收费”的“五统一”。上海代驾协会则以“道路运输行业协会驾驶服务专委会”的名义, 逐步统一服务平台, 使信息共享、评价通行, 让优秀司机业务稳定。通过这类行业自律行为, 代驾市场正逐步趋向规范化发展。

酒后撞人逃半小时落网 篇10

案情就是命令, 值班民警立即赶赴现场, 在保护现场的同时, 根据逃逸车辆散落物, 确定肇事车为一黑色轿车, 且车左前角损坏严重, 民警分析因车辆已被撞坏, 继续沿国道逃逸的可能性不大, 很有可能沿乡村公路逃逸, 于是, 把排查重点放在驶入乡村公路的岔路口处, 在连续排查了3处路口时, 终于在一岔路口发现了一些轿车零碎配件散落物, 凭着职业的敏感, 果断沿该乡村公路追击, 当追出大约5公里处时, 发现一左前保险杠、大灯及前挡风玻璃破碎、左叶子板有撞痕的黑色帕萨特轿车斜停在路边, 驾驶员慌张的神色引起了民警的怀疑, 于是, 民警立即对驾驶员进行控制, 经现场讯问, 驾驶员王某交待了肇事后逃逸的犯罪事实。

王某, 莒县峤山镇人, 11月1日晚, 驾驶黑色帕萨特轿车, 从县城办完事酒后回家途中, 沿国道206线由南往北行至肇事地点时, 由于酒后驾驶, 车速过快, 对路面情况判断失误, 没有采取有效的避让措施, 当场将一骑自行车横过公路的妇女撞死, 宋置死者于不顾, 竟然连车都没下, 心存侥幸地驾车逃之夭夭, 没想到, 交通民警仅用半小时就将其抓获归案。

酒后低血糖 篇11

“我难受,送我去医院……”张先生无力地叫醒了家人,30分钟后,他被送到医院救治。

张先生患糖尿病5年,血糖一直控制得比较平稳。当天,一位十多年不见的老战友前来拜访,两人非常高兴,一起吃晚饭。席间畅谈,回忆起年轻时的往事,两人都是感慨万千。已经戒酒5年的张先生这回破了戒,频频举杯,话说了很多,饭莱却没怎么吃。之后张先生回家,并没有难受的感觉。而就在当天夜里,发生了上述情况。

诊断和治疗

张先生在医院检测,即时血糖为2.0mmol/L,被诊断为低血糖症。

张先生的低血糖发生与其饮酒有关。饮酒为什么会引起低血糖症呢?

酒精可以抑制体内糖原异生与肝糖原分解的反应。这两个反应,是在人饥饿的时候通过体内储存的肝糖原或脂肪合成葡萄糖而保持血糖恒定的反应。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喝酒,特别是空腹喝酒,会抑制糖异生反应,从而产生严重的低血糖。

所以,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使用磺脲类药物和晚上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更应避免空腹大量饮酒。

低血糖一经明确诊断,须立即治疗处理,以使血糖浓度尽快恢复正常。

静脉输注葡萄糖是有效治疗手段。可立即给予50%的葡萄糖50~150ml静脉推注;也可静脉点滴5%的葡萄糖;合并急性酒精中毒者可加用纳洛酮;如果患者昏迷时间较长,则应加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防止脑水肿及颅内高压。

大多数低血糖患者经治疗能迅速恢复,无永久性后遗症,但如果由于就医较晚或延误诊断,有少数患者会由于长时间低血糖导致脑水肿、中枢神经损害,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预防

预防的关键是饮酒应适量,最好不饮酒。尤其是肝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更不能饮酒。

糖尿病患者饮酒并非绝对不允许,但要了解饮酒对人体有哪些害处。适量饮酒有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但酒精能产生大量的热能,高过糖类所产生的热能,长期饮酒就会因摄入的热能太多而导致肥胖,一次大量饮酒会引发严重低血糖,发生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饮酒时需注意:

1.可选用低酒精、低含糖量的葡萄酒。

烈性酒含酒精度高,一般都在30%以上,有的高达60%。长期嗜酒易合并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异常等。

2.控制饮酒量,一天之内摄入的酒精不宜超过30克,每周不超过3次。

3.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特别是晚餐喝酒时一定要吃主食。如果晚餐时喝了酒,睡觉前要测一下血糖。如血糖低于4.0mmol/L,要加餐,如吃面包、馒头、饼干等,以防止出现夜间低血糖。

世界各国的禁止酒后驾车邮票 篇12

鉴于酒后驾车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世界各国都将其列入整顿交通秩序的重点打击对象,不但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极限规定,而且还给予严厉的处罚,违章罚款、吊销驾驶执照、直至判刑坐牢。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广为宣传,用血的教训向人们敲响警钟,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为了宣传交通安全,一些国家还发行了以禁止酒后驾驶为主题的邮票,这些邮票构思独特,设计新颖,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司机酒后驾车的严重后果,深刻地揭示了禁酒在驾驶生涯中的重要性,借以引起社会、家庭和司机对禁酒的共鸣。

土耳其:“禁止酒后驾驶”邮票

土耳其发行的《交通安全》邮票中,其中有一枚是“禁止酒后驾驶”,画面以高速公路为背景,一个倾斜的酒杯被撞得支离破碎,红色的碎片如同鲜血一般,让人触目惊心。也给司机朋友敲响了警钟,如果经不起美酒的诱惑,饮酒之后还要驾车,其后果必然会导致魂断轮下的血淋淋的惨剧。

法国:“喝酒还是开车,请君选择”邮票

法国发行的《交通安全运动》邮票上,喝醉酒的司机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稀里糊涂地开着飞车,一头撞到巨大的酒杯上,用夸张的手法揭示了邮票的主题:“喝酒还是开车,请君选择”。

匈牙利:“严禁酒后驾驶”邮票

在匈牙利发行的《交通安全》邮票中,其中一枚是“严禁酒后驾驶”,票图中间是一个盛满红酒的酒杯和一个直立的酒瓶,背景是行驶着的汽车以及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一名驾驶员的手伸向酒杯,而另一只手果断地拦住了这只“违法之手”,制止了他的冒险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酒后驾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邮票上鲜红的标语和醒目的红色箭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告诉人们酒后驾驶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上一篇:形象价值下一篇:煤矿采煤技术优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