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

2024-09-15

借题发挥(精选12篇)

借题发挥 篇1

[案例]

那天早晨,我刚批改完学生的作业,拿起书本,心想:今天该让学生们练练笔了,写什么好呢?写事?无非是让座、帮邻居打扫、做家务。写人?还不是慈爱的妈妈、严厉的爸爸、敬爱的老师。想象?想象些什么呢?不经意间,我看见办公桌上摆放着当天的《信息时报》。信手翻了一下,一眼看见了报纸上一幅漫画:《还我金葫芦》。我被画家笔下滑稽的画面吸引住了,禁不住笑了来。对,就写它!

上课铃一响,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实物投影仪,画面马上出现在屏幕。同学们一下子被漫画吸引住了,不禁发出阵阵笑声、议论纷纷,嘀嘀咕咕:“老师要干什么?”“为什么让我们看漫画?不是上语文课吗?”看到同学们充满疑惑的眼睛,我于是对同学们说:“看了这幅漫画,你能想象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的话可多啦!

一个学生说,那是同学们做好事,抢着去给“创卫”的环卫工人送防暑的凉茶。另一个同学说,学校开展环保教育,发动同学们收集可回收再用的物品,有一个同学把家传的金葫芦抱回学校。连平时一听见要回答问题就低下头的小欣也站起来说:“那是为了支持市政府和交警部门开展的‘畅通工程’,同学们抢着去给在烈日下指挥交通的警察送解暑的清凉茶。学习委员的回答使大家的话题更广了。她说“流感”“手足口”肆虐,某凉茶铺的老板为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着想,找到了一处秘方,熬制出预防“流感”的凉茶,可老板那惟利是图的儿子非要趁机哄抬凉茶的价格。于是就出现了:老板高呼“还我金葫芦!”追赶抱着葫芦直跑的儿子的画面。还有的说,某同学误以为家里凉茶铺的金葫芦很值钱,想把它卖掉,捐给贫困山区的儿童……

看到同学们说得那么起劲,话题这么广,我心中暗暗高兴:“你们不是常常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吗?今天大家说得多好啊!把它写下来吧!这是今天《信息时报》上一段社会新闻的插图,记者把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记下来了,画家用他的笔把当时的情形描绘下来。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也许就在你身边发生,却在你不在意间溜走了。明天我再把这篇报道读给大家听!”

作文交上来了,我翻阅大家的作文,觉得比平时的作文好多了。每一篇作文就是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有的曲折生动,有的感人至深,各有精彩之处。当我把新闻的内容告诉大家时,大家发出了一阵惊叹声:原来故事是这样的!我趁机引导学生: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读书、读报,了解更多大事、小事、天下事,在身边寻找写作的素材。

过了不久,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把家里订阅的《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带回学校在课间休息、午休时间相互传阅。而学校里无人问津的《岭南少年报》、《现代小学生报》也变得抢手了。在课间同学们谈论的话题更多了,他们讨论“神舟十号”、“广州创文复检成功”、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不正是学生们平时缺少的吗?金葫芦跑掉了,同学们关注身边人和事的心却开启了,他们缺乏的作文素材增多了。

[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古人亦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就强调了灵感对作文的重要性。那么,灵感源自何处?从生活中来!学生作文时,常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究其根源就是不会认真地观察生活,生活的积累不够丰富导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或为应试要求的得分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的思想而编,或为体现某种写作技巧而写……但却失去学生个性化的真情、真话。有人说,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了,生活内容太单调,每天往返于学校、家庭。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们的社会体验。因此,学生们缺少生活经验,缺乏写作素材。其实,学生的知识不仅限于课堂、书本,现代资讯发达,学生们的知识来源还可以来自社会、家庭、各媒体(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他们并不缺少生活,他们缺乏的是开启他们关注生活的钥匙。常言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

当代课程观早已把课程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经验,而且把“生活世界”也纳入了课程内容的范畴。将学生的学习看成主要是掌握人类共同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显然与当代的课程观相龃龉。而这样的看法,也不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以往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信条早被当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观念打破了。只有把自己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做一个有抱负、有责任的现代人。

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外,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中接受书本以外的教育,同时写作素材也随即丰富起来,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来。这样,既能感染别人,又能教育自己。

借题发挥 篇2

[成语出处] 王衡《郁轮袍》第二折:“我随分划几划便罢;这个原是借题发挥。”

[正音] 发;不能读作“fà”。

[辨形] 题;不能写作“提”;挥;不能写作“辉”。

[近义] 小题大作 指桑骂槐

[反义] 大题小作

[用法] 凡借某一场合或某一事情来说一番话;而从侧面表达他自己的意思;可用此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教材例题之“借题发挥” 篇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二元一次方程一节内容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某球员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共得35分(其中罚球得10分),问他分别投中了多少个两分球?多少个三分球?

设他投中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那么

2x+3y=35-10,

即2x+3y=25.

请你设计一张表格,列出这名球员投中的两分球和三分球的各种可能情况,根据你所列的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这名球员最多投中了多少个三分球?

(2)这名球员最多投中了多少个球?

(3)如果这名球员投中了10个球,那么他投中了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

本道例题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二元一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实际上,2x+3y=25在这一章节中称为二元一次方程,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也是一次函数.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授课时是可以“借题”发挥的,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借题”发挥一:不定方程的思想

“二元”即这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不可以像一元一次方程一样直接解出方程的解.但是如果我们赋予其中一个未知数一个具体的值,即可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样的方程有无数个解,亦可称作不定方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试着代入数据去体会这样的方程的解的特征,并且告知学生一般情况下,解方程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未知数的个数应和方程的个数相同.这为以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打下一个伏笔,有几个未知数就应该找几个等量关系.

“借题”发挥二: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这道题又是个实际问题,对于未知数的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投中的球数必然是正整数,即x、y都是正整数.教师继续指导学生在得到的数据中进行筛选,找出这个问题中的解(注意要引导学生找全).除了上述代入求值的方法外,其实这样的方程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变形,迅速地、准确地求出未知数的值.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方程变形,由原方程可得:

2x=25-3y.

易知2x是偶数,那么3y一定是奇数,所以y可取1,3,5,7,因此相应的x的值等于11,8,5,2.可列表如下:

这里变形的作用是将两个未知数“分离”到等式的两侧,用其中的一个未知数去表示另一个未知数,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2x的特征,从而y的值也相应地缩小了范围,减少了机械的、无目的的代入过程,使得整个解题更具条理性和技巧性,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同时也为下面的代入消元法的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借题”发挥三:变量思想,函数思想

列出表格后自然可以看出问题的答案,但在此时教师仍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当y在逐渐变大时,x的值如何变化?进一步,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去发现x、y的值有何自身的变化规律?在教学中,学生会自主地、轻松地去发现当x的值最大时,y的值是最小的,而当x的值最小时,y的值是最大的.x、y值的变化也是有自己特定规律的,这样无疑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此可以简单地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思想,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中的最多和最少是有一定帮助的.

“借题”发挥四:最值思想

第二小问中,最多投中了多少个球?2x+3y的值是一个定值,而两分球的分值比三分球的分值小,因此尽可能让二分球的个数越多投中的个数就越多(这在教学中学生能自主探索出结果).这种思想在很多决策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学生易于掌握.最后可以回到在表格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变量和最值的思想,投中球的总数与二分球的个数有关,x的值越大,投中的球的个数也就越多.学生在经历了计算、筛选、探索、寻找规律,最后再次回到表格中这样的过程.每一位同学应该都有所学,且有所获.无疑这样的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学生既有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又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借题”发挥五:整体思想

学生在经历了上述过程后,教师当然不应放过最后升华的阶段,最多投中的球数实际上求的是(x+y)这个整体的值.在解决问题时,是不是可以将(x+y)看成一个整体,原方程如果变形为2x+2y=25-y,提取2得:2(x+y)=25-y,要求(x+y)这个整体的最大值,即只要求出y的最小值.巧妙地将方程变形,把x+y看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也不妨一提,可以强化学生解题时的整体的意识,体会一题多解的乐趣.整体思想可以化繁为简,在数学学习中随处可见.

可能在这里借题发挥会冲淡主题,喧宾夺主,可是我个人认为数学思想方法是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和渗透,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体会、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有所学,有所获,更有所乐.所以我认为适当的、合时宜的借题发挥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借题发挥开启有效教学 篇4

一、借学生之题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系统论告诉我们,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而学生思维活跃, 每名学生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有最活力的源泉,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准确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和思维盲点。

教学展示1:

上课开始, 教师首先通过投影给出引例:

今年是我校建校20 周年, 某校友向学校捐赠了一株名贵的树苗。已知现在树苗的高度为1 米, 第n年树苗的高度记为an, 如果这棵树的生长规律满足an + 1-an= (1/2) n", 则50 周年校庆时这棵树的高度为多少?

教师先把题目通读了一遍, 然后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学生看到题目的反应先是相视一笑, 有的还小声耳语了几句, 但马上就转移到问题上, 开始动笔尝试解决。教师在学生中间观察学生的解题进展之后, 提问一名学生回答。

师:你是如何考虑的?

此时教师除了注意听取他的回答之外, 还留意着其他学生的反应。

师:那么考虑如何从上式中得出通项an?

师:很好,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到底在我校50 周年校庆的时候, 这个树能有多高了。

生2:要求树高, 就是当n = 31 时, 求出是多少。

生3:好像前面做过这样的问题, 叫什么方法?

生4:累加法。

师:对, 那么对于什么形式的数列我们在求通项的时候用到累加法呢?

生5:an+1-an=f (n) 。

……

本教学过程中, 该校友赠树的树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提问之下, 很快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已知, 求通项an。于是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也不断地被调动了起来, 回顾、建构、自问自答等, 教师的角色似乎被学生所借用, 学生们成了这节课堂的主角, 也同时充当了教师的部分角色, 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同时教师成了搭建课堂舞台的先行者, 教师的调控和点拨, 使学生们产生了更好的学习热情。这就是一个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来借题发挥的典型例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强调, 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要贴近生活, 注重现实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所以借题发挥的策略之一是:可以强调要生活化地创设情境, 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明确与他们所学的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借题发挥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略知识的本质, 不能牵强而不求实效。

二、借教材之题发挥它的可探究性与可编性

问题延伸,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体会发现的快乐。以课本为本, 认真研究课本的例题, 抓住其具有示范作用的结论与解题方法, 去解决一类问题, 并进一步举一反三。拓展联想, 深入探讨。将其推广为类似的或更一般的命题, 应是素质教育中解题教学的精髓与高层次的要求。下面以边叙边议的形式, 再谈谈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实践。

教学展示2:

如图1, 在圆上任取一点P, 过点P作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 当P在圆上运动时, 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笔者和学生一起运用转化代入法解决了问题, 结果是一个椭圆, 方程为, 这时, 有学生站起来问:如果M为PD的三等分点, 那么点M的轨迹还是椭圆吗?笔者顺势让学生进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 结果仍然是一个椭圆!从学生的眼神中笔者看出他们的得意和满足。停顿片刻, 笔者又提出了一般化的问题:点M为线段PD的一个点, 并且PM = λDM (其中 λ 为非零常数) , 那么点M的轨迹还是椭圆吗?请证明!

随后学生进行了证明, 同时教师让学生们了解了椭圆的作法之一———双圆法。

……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笔者抓住学生的“合情推理”, 最终通过问题的一般结论和双圆法画椭圆, 让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 例题的教学价值较好地得到了提升!

笔者在课后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这节课感觉学到了很多!是啊, 给学生想要的知识和能力, 那就叫“实在”!相对于教师而言, 学生缺乏的是知识上的联系和归纳, 那么通过例题的可探究性及可编性, 恰时恰点的借题发挥, 往往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深刻冲击!

其实, 例题的教学价值如何一直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课题。由于例题是人为设置且条件控制严格 (如上题中M为线段PD的中点) , 因而使科学教学情境的原始性 (如点P和点M的关系) 受到一些破坏, 使学生的解答及认知心理行为表现存在层次上的不同, 这样就削弱了例题的使用价值。笔者认为, 在借例题发挥时, 应该重视它的本质, 用生态学的思想来说, 就是把问题移植到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 既不同于习题教学强调推导和演算忽略能力培养, 也不同于研究性教学为探究牺牲知识传授效率的特点, 要尽量做到使我们的例题具有下面的功能:使学生的大脑充分开放。一个思维系统只有开放才能形成有序, 教材中的不少问题, 往往与科学现象、生活现象相脱离, 使学生处于模型和模块的保卫中, 不知其源头, 感受不到真实和鲜活的一面, 久而久之便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所以我们的借题发挥也应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包含推导和演算, 更重要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把数学的美感、新颖性、复杂性等, 在这些解决过程有序地渗透给我们的学生。

三、借生活之题点燃应用数学的理念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阵地在课堂,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要求我们数学的教学也应该树立大数学观,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去发现数学问题, 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积累好的适合自己学习的思维方法。

教学展示3:

北京2015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 在坡度15°的看台上, 同一列上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 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米 (如图3 所示) , 旗杆底部与第一排在一个水平面上若国歌长度约为50 秒, 升旗手应以___ (米/ 秒) 的速度匀速升旗。

在进行这个教学之前, 笔者做到2015 年市一模中的第13 题, 感觉自然新颖, 于是在资料夹中记下这道题目, 没想到刚过几天, 就碰上了学生们的“需求”, 兴奋之余就有意无意地发挥了它的引题作用, 从北京奥运会结束中升国旗速度问题, 带领学生进入正余弦定理的知识体系。

我们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在鼓励学生应用数学问题的同时, 自身要积累一些生活问题, 这些问题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强大, 合理科学地用好生活之题, 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的要求, 也是学习知识的最大目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 积累问题资源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四、借“意外问题”体会学习的曲折和愉悦

许多时候, 课堂上会出现一些意外问题, 看似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进度, 或是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但是只要教师对这类事件采取的态度是见怪不怪, 因势利导, 则可将之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

教学展示4:

师:刚才我们回忆了直线方程的基本知识, 下面……老师的话还末说完, 这时全班同学被黑板上的“小亮斑”及其制造者所吸引。

师:这位同学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 只见老师顺手从黑板上拿起一支粉笔, 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目:如图, 太阳光AO经镜面l反射后成OB, 已知AO所在直线方程为3x + 2y + 6 = 0, 镜面所在直线方程为x -y = 5, 求反射光线OB所在的直线方程, 并在镜面“l”上别有用心地画了一只手。

接下来, 教师带领学生对该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讨论涉及求直线方程的多种解法。

在该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冷静地审时度势, 对偶发问题机智地调节转换, 出了一道难题一语双关, 既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又十分含蓄地对该生进行了批评, 并在镜面l上面画了一只手, 既增加了题目的趣味性、生动性, 也再次无声对捣蛋同学予以批评, 这样看, 这位教师的“借题发挥”是多么成功。

利用课堂偶发问题,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靠自己对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认识, 敏感细致地观察课堂中出现的变化, 准确迅速断其性质, 果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顺水推舟”“借题发挥”等, 赋予各种偶发事件以教育价值, 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 以服务于课堂教学。

五、借“错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个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时也会无意识地出现了一些错误, 这些错误在许多情况下, 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引自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他认为, 人们在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在调节人的行为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对自己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就是自我效能感。学生能主动去纠正解题错误, 勇于战胜困难, 而且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较强, 正是自我效能感的一种表现。

教学展示5:

这是高三一轮复习中的一节数列复习课, 在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复习, 也进行了相应的巩固练习后, 笔者给出的一个题目:已知数列{an}中, a1= 1, Sn是它前n项的和, 并且Sn + 1= 4an+ 2, 令bn + 1= an + 1- an, 求证:{bn}是等比数列。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 如何去证{bn}是等比数列?生1:这个简单。只需证明对于n∈N, 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即可.

师:很好, 思路正确, 下面请大家动手证明。

同学们开始埋头做题, 只听得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 一片静默。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这个题目证明不出来呀?”“对啊, 证明不了, 是不是我错了啊?”“怎么可能啊?应该是题目错了?”又有几个同学在附和着。这时候课代表的手举起来了, 她涨红着脸, 鼓足勇气, 婉转向我陈述题目似乎有些不对, 是不是老师笔误了。高三的同学已经相当懂事, 很能照顾老师的面子。

我看了一下教案, 再看了一下黑板, 不由得吃了一惊, 真的是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抄错了, 将bn + 1= an + 1-2an误写成bn + 1= an + 1- an了。刚想纠正过来, 瞬间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脑际:何不将错就错呢?于是我装傻翻了下教案说:“没错!”这句话就像打翻了一锅热粥, 教室里一片沸腾。“错题”果然“不错”!性急的同学已开始举手, 于是我趁热打铁提问生2。

生2:肯定是题错了, 我可以证明的。

师:那好, 你来板演给大家看。

生2:bn+1=an+1-an=Sn+1-Sn-an= (4an+2) - (4an-1+2) -an=3 (an-an-1) -an-1。

因为a1= 1, 所以{bn}不是等比数列, 这道题目错了!

生2很肯定地坚持着自己的意见。这时, 我微笑着点点头, 表示对生2的肯定。

师:同学们, 生2的做法是对的, 这道题确实错了。同学们, 错了的题我们能不能把它改成正确的呢?我们可以试着自己来编题目呀?

我赶紧抛出话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下子学生们的热情就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议论纷纷, 个个跃跃欲试。

师:同学们, 能否讨论一下当an与bn具有什么关系时, {bn}是等比数列?

一阵讨论过后……

生3:可以设bn + 1= an + 1- kan, 假设{bn}是等比数列, 确定k的值就可以了。

师:很好!那你能详细讲一下吗?

生4:老师, 我可以。

师:很好!但是不是哪里还不够严谨呢?

生5:以上做法只有当4 - k≠0 时, 才能成立。

师:很精彩!这位同学想问题很严密。那么当k =4 时, {bn}是否是等比数列呢?

生6:k=4时, bn+1=-4an-1, bn=-4an-2, 此时{an}若是等比, 则{bn}就是等比。

师:太棒了!同学们, 请再想想{an}能否为等比数列呢?若能, 公比q是多少?

学生立刻又开始动手证明了。

学生们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此时下课铃响了, 但学生们意犹未尽。

师:同学们, 这节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们在纠正“错题”改编新题的过程中收获很多, 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严谨性。大家课后再思考{an}与{bn}之间是否还具有其他关系, 也可得到{bn}是等比数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 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教师的借题发挥, 目的就是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

借题发挥从某个角度来说, 还仅仅是个教学方法, 重要的是时刻要记住, 因材施教, 因生施教。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素养, 有更多的素材储备, 我们有这份责任, 也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丁良之.注重课堂问题设计优化学生思维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 2012 (13) .

[2]李静.精选合作时机焕发课堂活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 (6) .

[3]易中建.数学教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6 (1/2) .

《杨子荣借题发挥》教学反思 篇5

1、根据本文收集相关资料。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试着找出课文中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他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4、你认为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战士?你最想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他?

课件也是根据预习导航的问题来设计幻灯片的,课件的内容是把杨子荣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找出,还把杨子荣的思想动态都设计到幻灯片上,如:杨子荣一听,刷地全身冷下来,心脏紧张地跳动,内心一阵苦思:“怎么?二零三首长真的这样冒失吗?真的随着匪徒的脚印袭来吗?如果真的这样,战斗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现在怎么办呢?一阵大肚匣子和手榴弹先消灭自己跟前的匪首吗?”杨子荣面对群匪沉着思考,正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又如:他默默地确信自己的判断:听枪声就不是小分队的战术,小分队对匪徒的袭击向来不喧哗,也绝不会这样远距离射击,这一点我深信战士们的.军事素养和白刃拼杀的勇气。二零三首长即便袭来,也绝不会从夹皮沟方向,因为他的虚张声势,就是为了把匪徒的注意力吸引到那里去。表现了杨子荣的.冷静分析,准确的判断…

然后照搬这些来上课,结果自己上课时才发现,这样生搬硬套使得自己上课很被动,而且不知怎样用语言组织,使课堂连贯起来。学生对自己的指令也无所适从,学生的反应就差了,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呢?课后我又给这篇课文设计了预习导航如下:

1、杨子荣听到枪响后他是如何反应的?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2、划出描写杨子荣心理的句子,体会他的反应?

3、从这些反应你感觉到杨子荣是怎样的人?

4、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想了解有关这篇文章中的其他内容吗?为什么?

我想,根据自己的这种设计,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课文,也比较好汇报他们的理解,自己也不用再把答案强加给学生,因为预习导航的1、2题基本上学生能从可文上找到并汇报,学生能汇报第1、2题,第3题也就不难回答了,第4、题是引导学生读了这篇课文后去读课文以外的读物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题发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篇6

一、引申例题,探究“知识缝隙”

例题教学具有传授新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完善数学认知结构等多种功能。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引申,不仅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例如,“找规律”这一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材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第一课时例题的童话场景分为三部分: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小兔、篱笆和木桩。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部分里两种物体的个数各是多少,分析、交流它们个数之间存在的关系,让学生发现规律:当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地间隔排列时,如果两端都是某一种物体,那么这种物体的个数就比另一种物体的个数多1。练习“试一试”让学生结合操作,数一数小棒的根数和圆的个数,进一步讨论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与上面的规律比较,从而使学生对规律的普遍性得到认同。在得出上述规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把篱笆围成圆形需要多少根木桩? ”学生的探索热情又一次被激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在看情境图思考;有的学生用笔画一画;有的用小棒做木桩,圆片做篱笆摆一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篱笆个数与木桩个数相同。教师又问:“你有什么想法? ”有学生立即提出:“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间隔排时个数相同?什么情况下一种物体个数比另一种物体个数多1?”让学生讨论探索后发现 :前者这个规律发现的前提是这些物体都排成了一排,排出的图形是不封闭的情况下得出的;后者排列出的图形是封闭的。通过对例题的引申,弥补了封闭图形物体摆放规律这一知识缝隙。在做“想想做做”第4题时,学生很快就会联想到:柳树和杨树这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围成一圈时,它们的棵数是相等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例题的用意,充分挖掘例题的价值,让例题作为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开发问题,探究“问题空白”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开发设计,把原问题进行拓展,弥补“问题空白”,提供现实情境,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在强烈的思维冲突中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把一个六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讨论解决:问题(1)由顶点出发考虑,问题(2)由棱入手,问题(3)由面来解决。在学生讨论后,教师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发。有学生提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教师趁机问:“怎么解决?”这样就把对思考题的探究又一次推向高潮,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激发、提升。

三、利用习题,探究“答案缺失”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课本中的一些习题看似平常,但却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应善于寻找、发现这类习题,引导学生多向剖析、拓展引申,通过挖掘其潜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知识的深化、视野的开阔,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

例如,“找规律”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要放多少盆花?走廊的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讨论问题时常见的答案是:

两端放花:24÷3=8(个),8+1=9(盆);

两端不放花:24÷3=8(个),8-1=7(盆)。

事实上,两端都不放花,则又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离走廊一端不到3米处放一盆花,以后每隔3米再放一盆花,则花的盆数和间隔的段数同样多,即24÷3=8(个)、8×1=8(盆)。

第二种情形:离走廊一端正好3米处放一盆花,以后每隔3米再放一盆花,则花的盆数就比间隔的段数少1,即24÷3=8(个)、8-1=7(盆)。

对于第一种情形“离走廊一端不到3米处放一盆花,以后每隔3米再放一盆花,则花的盆数和间隔的段数同样多”,学生是难以考虑到的,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讨论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学生又提出一个问题“一端放花,一端不放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教材中的练习是专家、编者精心设计的,教师应认真钻研、善于思考,合理使用练习,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提高练习的使用价值。

四、延伸实践题,扩大探索空间

数学实践活动题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为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

例如,有这样一道探索实践题:任意画一个长方形,再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2,先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延伸:任意画一个长方体,再把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增加1/2,先算出现在长方体的长、宽、高,再算出现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体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课本问题解决后出示延伸题,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进一步动态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思考交流后对数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充分使用教材教育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立足点,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应用领域,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更要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借题发挥 篇7

问题教学法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点设置到问题情境中, 通过学生的合作和师生的互动, 帮助学生在寻求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活动中, 既获得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 又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活化学生思维。

一、借题导课, 启动思维

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能否在一堂课开始时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是能否上好这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精心设计导课, 不仅可以衔接新旧知识, 或者直接揭示课题, 而且可以吸引学生注意, 启迪学生思维, 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 好的导课能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和最快的速度向课堂的重点发起冲击, 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导课方法:或复习旧知导入, 或开门见山导入, 或生活实例导入等, 但都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实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新的角度浓缩为若干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 而且可以把他们的思维直接引向问题, 以便于探索更多的新问题。如在复习“减数分裂”前, 可以设置“21-三体综合症形成原因”的问题;再如, 在复习“植物细胞工程”前, 可以提供这样一道题目: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 甲高产, 乙耐盐, 如何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高产、耐盐的植株?学生通过思考和互动, 总结出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等方法, 从而顺利地进入相关内容的复习。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把学生带入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中, 从而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 去思考相关问题和进行新知识的主动构建。

实践证明, 教师提出与复习内容相关的有挑战性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未知的、能与学生认知结构发生矛盾的等问题, 并不容易, 但很重要, 它能指引学生向问题目标努力思考, 探索解决方法。

二、借题授课, 深化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有梯度的问题, 能引导学生参与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其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陷, 采取有效指导, 能促进他们不断达成探究目标。这一互动过程也就是所谓的“问题串”教学, 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浅、过深和过偏。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和考纲、认真批改学生学案的基础上, 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紧扣教学目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 在备课时设计好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高效“问题串”, 帮助学生在相关知识之间牵线搭桥,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如在复习“自由组合规律”时, 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自交后代都会出现9:3:3:1的比例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双杂合子自交后代都会出现9:3:3:1的比例吗?如果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其后代的分离比又如何?从而得出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和实质及后代出现9:3:3:1比例的条件。再如, 在进行“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内容的二轮复习时, 先设置一对染色体上一对基因的遗传题, 再设置两对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题;然后, 拓展到一对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题和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题。

实践证明, 合理的“问题串”可以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和技能以一定的方式串起来, 连点成线、连线成网, 从而深化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

三、借题结课, 发展思维

在“问题串教学”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 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时, 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整理内化知识的思维路线, 总结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规律, 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途径提出更多相关的问题, 从而把学生引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借题结课, 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结课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将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认知结构, 形成系统认知结构而进行的对所学新知识新技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实践等教学活动。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 但也可以是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时进行。如在结束“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二轮复习教学前, 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基因定位的问题:如何确定一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如何确定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再如, 在结束“减数分裂”相关内容的复习教学前, 可以让学生思考XYY、XXY和21-三体综合症的患病原因。这样, 不仅能让学生巩固知识, 并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还能呼应开头。

实践证明, 结课手段的高明与否极大地影响复习课教学效率的高低。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 从高考真题和各地模拟题中精心选择例题和变式训练题, 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 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 可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和发展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借题发挥” 篇8

一、对基本概念的发挥

概念是学科的基础, 复习时要特别注意那些重要的彼此有关联的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

【例1】 计算: (-5) 2.

分析:本题是一道基本概念题, 考查的是a2=|a|这一知识点.

a2=|a|进行发挥, 可得 (a-b) 2=|a-b|, 进一步给出下面的例子:

计算或化简:

紧接着又类比联想到和a2=|a|相似的公式 (a) 2=a, 这两个公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定义域不同:第一个公式中的字母a可取任意实数, 而第二个公式中的字母a只能取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为了让学生能够区分, 又可以举例如下:

(1) (a-3) 2=______;

(2) x-5+5-x+ (3-x) 2=______.

由于a2a都属非负数范畴, 可以进一步发挥, 得到另外两种非负数的形式, 即|b|和 (c) 2 (某数的绝对值和完全平方) 以及它们的一般题型,

并可举例如下:

(1) 若|a+4|+b-3+ (c-5) 2=0, 那么a+2b-c=______;

(2) 已知实数m、n满足m+1+n2=4n-4, 则mn=______;

(3) 若|2003-a|+a-2003=a, 则a-20032=______.

二、对同一知识点考查形式的发挥

数学中有许多的题目虽然样式各异, 看似考查不同的方面, 却形异神似, 可用同一方法解出.

【例2】 如图1, 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BC, AD<BC, P是AD上的一个动点 (不重合于点A、D) , ∠BPC=∠A, 求证:△ABP∽△DP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线三等角时的相似”这一知识点, 做此类题目可从外角等于两不相邻内角和入手.

对本题进行发挥, 可以举例如下:

(1) 如图2, 在等边△ABC中, △ADE沿DE翻折, 点A落在BC边上的F点, 求证:△BDF∽△CFE.

(2) 如图3, 在矩形ABCD中, △CDF沿CF翻折, 点D落在AB边上的E点, 求证:△AEF∽△BCE.

(3) 如图4, 在△ABC中, 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 过点D作EF⊥AD交AB于E点、AC于F点, 求证:△BED∽△DFC.

【例3】 若方程x2-4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m的值.

分析:这题考查的是根与系数的关系, 只需要利用Δ=0即可.

对本题进行发挥, 可出现如下变题:

(1) 已知二次函数y=x2-4x+m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求m的值.

(2) 已知二次函数y=x2-4x+m的顶点在x轴上, 求m的值.

(3) 已知二次函数y=x2-4x+m, 无论x取何值, y的值始终大于等于零, 求m的值.

三、对典型习题的发挥

典型习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典型习题的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4】如图5, 在△ABC中, AM⊥BC于点M, 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其中EF在边BC上, 点G、H分别在边CA、AB上, BC=12, AM=8, 求正方形EFGH的边长.

分析:本题来源于课本例题, 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以及相似形的性质.

对于本题, 可改变一些条件, 举例如下:

(1) 在△ABC中, AM⊥BC于点M, 四边形EFGH是矩形, 其中EF在边BC上, 点G、H分别在边CA、AB上, BC=12, AM=8, 且EF∶EH=3∶2, 求矩形EFGH的面积;

(2) 在△ABC中, AM⊥BC于点M, 四边形EFGH是它的内接矩形, 其中点E、F、G、H分别在边BC、CA、AB上, BC=12, AM=8, EH=x, GH=y, 矩形EFGH的面积为s. (1) 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 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以及当矩形EFGH的面积s取得最大值时, x和y的值.

对于这种三角形的内接矩形 (或正方形) 问题, 进一步推导可得一个基本的关系式.如图5, 若三角形的底边BC是a, 高AM是h, 内接矩形的长EF是x, 宽EH是y, 则有成立, 学生掌握其推导过程并熟记此关系式对做题无疑大有益处.比如例题4, 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 根据关系式可得进而得出

上题虽然是对例4进行发挥, 但是还没有改变其内接矩形 (或正方形) 的形式, 还可以继续发挥, 举例如下:

(3) 如图6, 在△ABC中, AM⊥BC于点M, BC=12, AM=8, △DEF是△ABC的内接等边三角形, EF∥BC, 求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借题发挥 篇9

一、知识与技能维度———拓展知识

在知识与技能维度, 讲评课的“借题发挥”就是要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内外交叉。由于受考试卷面、考试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命题或选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 教师讲评时应从这一“点”出发, 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结构化。

案例一:据海关统计, 1914至1918年, 我国入口货价值较大战前减少, 其中1915年竟比1913年减少20.3%。再加上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到20.5%, 故历来入超严重的情况获得很大改善, 由每年两亿多两减至年约三千万两, 1919年更减至一千六百多万两。这一现状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 )

A.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的激励

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明显减少

这是一道考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题目, 难度不大。老师在讲评时千万不能就题论题, 而应对中国近现代史上涉及到的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专题的相关内容作一系统梳理和构建, 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或网络。为此, 老师在讲评时可设计如下表格, 按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27~1936年) 、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 (1949~1956年) 几个阶段列出每个阶段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阶段特征、深层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其中前三个阶段还要引导学生列出不同时期创办民族工业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企业名称) , 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虽然遭受到各种压迫, 但毕竟在夹缝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逐渐发展起来, 并改变着中国人民的政治追求、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 最后又被中国共产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举一反三, 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案例二: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美国的消费, 中国的投资。”中国的投资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万一中国投资减缓, 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

A.生产的全球化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

讲评此题时, 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 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原材料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通过国际分工, 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呈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对这一重要历史概念外延的讲解, 教师要将其与区域集团化这一概念进行对比分析, 既让学生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共性特征, 又要理解其区别, 让学生明确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概念既有质的相同, 即区域集团化本质上是全球化的表现, 又有量的差别, 即区域集团化是局域的全球化, 是不平衡的全球化。我们还可以设计如下两个知识结构图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

这样的讲评充分发挥了讲评课的知识辐射功能, 以题目为桥梁, 有意识地把学生可能遗忘、与本题有关而题目又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强化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与融会贯通, 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高效达成讲评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归纳技巧

很多老师讲评试卷时, 往往偏重于让学生核对答案, 而不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讲解, 虽然学生知道了此题应该选什么, 但却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选, 怎样才能这样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去找到这种方法, 并利用这种方法来找到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教学和考查的内容是有限的, 而试题是无限的。笔者以为, 我们要通过对有限试题的讲评, 引导学生达到解答无限试题的能力, 就必须提炼解题方法, 归纳解题技巧, 梳理解题规范, 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可以通过“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和分析同一历史问题, 打破学生认识的局限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可操作的历史方法。

案例一: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此题可以从评价工业革命的一个角度即生态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工业革命,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巧用多元史观解读工业革命的影响。 (见下表)

案例二: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 图左至图右的变化反映的道路是 (C) ;从革命史观的角度看, 图左至图右的变化反映的道路则为 (A)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 图左至图右的变化反映的道路则为 (B)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 图左至图右的变化反映的道路则为 (D) ;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 图左至图右的变化反映的道路则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A.是殖民掠夺之路B.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C.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D.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之路

案例三: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对罗斯福新政作一评价。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配不平衡的状况。新政既保证企业家的利益, 也保证贫困失业者的最低生活水平, 有利于缓和危机时代的阶级矛盾, 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 恢复美国人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 使美国避免像德、日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三:从指导思想来看, 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 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新政以后的历届政府, 虽然仍有关于政府管制还是自由放任之争论, 但分歧已不是政府是否应当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而是干预程度多少的问题。

对此问题, 我们在讲评时还可以设计如下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 他实行的新政必然是为了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作为美国的国家元首, 他在实施新政时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国家的安危;作为民选总统, 他还应平衡各阶层的利益, 通过解决民生问题, 来刺激就业和消费。

罗斯福新政期间, 一些人激烈抨击罗斯福, 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有一首歌唱道:“USA再加上一个S, 变成美利坚苏维埃。USA变成USSA。”———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 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 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美) 简·爱德华·史密斯《罗斯福传》

还可以通过“一题多变”, 即对那些有较高区分度和适当难度的典型试题进行深入挖掘, 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强化学生对一些重难点问题的掌握。如可以对试题的设问方式和题型进行改变 (改一改) ;对试题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 (扩一扩) ;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 (变一变) ;把试题因果关系倒过来 (反一反) ;把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或把某一试题分解为几个小题目 (合一合, 分一分) 等。这样的讲评让学生感到别开生面, 饶有兴趣, 思维活跃,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案例四: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是 (A)

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的振兴③中国的崛起④不 结盟运动兴起⑤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⑥欧元单一货币的出现⑦经济的多极化出现

A①②③④B⑦C⑤⑦D⑥

变式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B)

变式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是 (D)

变式三: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的原因有 (C)

在讲评的过程中通过对试题的变形,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试题和知识的理解掌握, 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灵活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正如达尔文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制约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只有“会学”才能不断地“学会”。

在讲评中, 教师要紧紧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 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 总结解题的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通过老师的讲评点拨, 让学生明确不同类型的选择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审题方法。如一般型选择题———要善于用你的眼去发现题的眼;组合型选择题———让每个拿得准的小圈发挥作用, 不要在拿不准的小圈上下结论;逆向型选择题———一定要抓住“不”字;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一个“这”字;而优化型选择题———不选对的, 只选最对的。通过老师的讲评点拨, 引导学生明确材料型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思路, 以实现“讲一题, 会一类, 通一法”的过程与方法讲评目标。以审题能力的培养为例, 让学生明确分三步走:第一步, 审问题。明确答什么、怎么答、答多少。第二步, 审引导语。有的材料解析题在题目前面往往有几句导入性的话, 看似多余, 实际上却包含着主题等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第三步, 审读材料。材料的类型多样、来源广泛, 无论是什么材料都要仔细阅读, 了解材料的出处、作者等, 把握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 厘清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与问题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养成规范

讲评课的借题发挥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答题和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这是讲评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应该达成的目标。每次考试, 总有些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失分, 这也是我们在讲评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非智力因素的种类很多, 有麻痹大意造成的, 有看错题目造成的, 有写字潦草、卷面差引起的, 有不按要求答题乱扯“电线”而失分, 答题没有条理和层次, 书写乱失分。讲评试卷时, 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答题的规范。

借题发挥 篇10

一、借用反衬性素材,以对比突出概念的要点

有的小学数学概念,看似表述一般,实则措词严谨,不易为小学生精确洞察,敏锐捕捉,深入推敲。有比较,才有鉴别。基于概念的内涵特点,相机引入反衬性素材,将学生置于正反素材的对比情境中,以反求正,就能敏锐发现概念隐含的本质要点,进而主动加以品析、揣摩,深刻理解概念内涵,建立准确、科学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的精确性。

二、借用一致性素材,以类比促进概念的同化

数学概念与数学概念、数学概念与生活经验之间往往存在着“形异质同”的天然联系,且这种一致性的天然联系往往散落着、潜藏着,不易为学生直接发现。教师精心选择、适时引入一致性素材,形成同类式结构性素材,有利于学生类比思考,整合沟通,串点成线,进而促进概念之间的沟通,引发认知同化的发生,实现概念教学的增值。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用乘法口决求商”时,在练习了乘、除法题组的口算训练后,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入与乘除法之间关系相一致的、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学习的加、减法题组素材(如前页图),让学生通过对两者的对比、观察、类比、沟通,从而明白乘法与除法、减法与加法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相关的除法算式,一道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积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正如加法算式中的和相当于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在加减法题组算式一致性素材的助推下,学生对乘除法关系理解深刻,掌握牢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乘法交换律”时,在引导学生结合植树情境初步理解乘法交换律后,可引入“同桌交换座位”、“左右手交换物件”等与乘法交换律相一致的生活素材,通过两者的比较、沟通,让学生借助熟知的生活经验,促进对乘法交换律内在关系主动认同与深刻理解,实现数学认知同化的发生。

三、借用相邻性素材,以变化促进概念的沟通

相邻概念之间往往存在着特定的关系,或并列,或递进,或包含,等等。概念教学如果只局限于静态的单一性教学,往往难以让学生吃透概念的特定内涵,更难以理清概念体系的发展脉络。相反,若能适时引入与原概念相关的邻近概念,并引导学生动态的眼光揭示概念之间的变化,则有利于学生在变与不变中,进一步明晰原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之间关系,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锥”时,可借用学生已学习的圆柱素材入手引入新课,即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将圆柱削切成圆锥,展现圆柱上面削成的一个顶点,侧面变成了曲面,底面不变的过程。因为圆锥上面只有一个顶点,与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一条,所以与圆柱有无数条高不同的是,圆锥的高只有一条。这样,借助相邻概念的动态变化,突显了圆锥的个别特征,有利于促进圆柱与圆锥相邻概念的沟通,进而实现立体图形概念的网格化。再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哪个班投球水平更高”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学习的一般性分率进行比较、判断,并思考:“怎样才能快速作出比较?”从而引入百分数的意义。这样从一般分率这一相邻素材入手,动态展示百分数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基于实践应用的需要,只是分母为100的特殊分率而已,从而深透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厘清百分数与一般分数的相互关系,实现数学认知的正确建构。

四、借助相似性素材,通过辨析促进概念深化

道越说越清,理越辨越明。小学生思辨力差,易受到形同质异的相似数学概念的干扰,产生“想当然”的概念认知误区。对于学生潜在的概念学习的“盲区”,仅通过教师对概念的反复讲解是难以扫除的。而若适时借助相似性素材,创设思辨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辨析,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引发思维的碰撞与观点的交锋,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

借题发挥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 篇11

一、借题发挥,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如在高二年级讲授“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时,学生对教材中所阐述的道理,似信非信。于是,我借题发挥道:“一外国人给一个中国姑娘写求爱信,说‘亲爱的姑妈’信被退回,百思不得其解,中国人称‘母亲’为‘妈’或者‘娘’,既然妈就是娘,那姑娘就是姑妈。”通过这样的发挥说明,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了,学生心悦诚服。

二、借题发挥,有利于德育渗透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借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避免空洞说教,学生也乐于接受。如在讲授“要尊重的关心人”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要去苏州的年青人在三岔路口迷了路。他看到一位放牛的老人,便问:“哎,老头儿,从这儿到苏州去走哪条路?还有多远?”老人回答说:“走中间那条路,到苏州还有六七千丈。”他奇怪地问:“老头儿,你们这地方怎么讲丈不讲里(礼)?”老人说:“自从来了不讲礼(里)的人后,就不再讲里(礼)了。”这一故事使学生懂得了要别人尊重自己就必须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道理。

三、借题发挥,唤起学生的爱国激情

如在高二年级讲授“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讲到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时,说道:“1932年刘长春成为第一个走上奥运赛场的中国人。2008年北京成为东道主。……尽管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但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而资本主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于受基本矛盾的困扰,必将走向衰亡。”此时,学生情绪激昂,表示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做贡献。

四、借题发挥,产生幽默感,使学生明白事理

如在哲学中讲“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时,我正话反说:“我真诚希望自己是个唯心主义者通过自己的‘观念’,随心所欲地使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都考上大学。然后,再借助‘意念’聚集成飞机或小轿车,欢欢喜喜地送大家到遥远的大学去报到,从而使大家免受学习和长途旅行之苦。”一番幽默的话语,惹得全班学生大笑。在笑声中,学生很快明白了人的意识是受物质条件制约的,懂得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五、借题发挥,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是教学中常见的事。但只要教师巧妙地借题发挥,就可以很策略地叫醒学生,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我在高一年级讲授“职业道德”的含义时,发现一位学生睡着了,便大声问道:“假如现在有同学在睡觉,大家说这位同学道德如何? 为什么?”大家盯着那位睡觉的同学一阵哄笑,并异口同声地说:“不道德。因为他没有尊重老师的劳动。”这一笑一答,既唤醒了睡觉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消除了学生的疲劳,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道德”的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借题发挥,激励学生互相帮助,不断进步

每次评析试卷及公布考试成绩时,我常说:“同学们考试成绩的高低,一般与付出的有用劳动成正比,也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我们大家都不希望班上出现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先富’的同学要带动、帮助‘后富’,‘后富者’要追赶‘先富’的同学,力争达到全班同学‘共同富裕’。”如果考试成绩是100分的话,我在总结时便说:“这次测试有的同学还‘没脱贫’(不及格),有的只解决了‘温饱问题’(及格),还应奔‘小康’(80分),尽快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00分)。”这样,借助我国的经济制度的特征和特色理论的有关内容,来类比学生的考试成绩,既产生幽默感,加深学生对我国分配制度和特色理论的认识和记忆,又激励学生互相帮助。

七、借題发挥,化解矛盾,融洽师生关系

借题发挥 篇12

几轮高考复习下来之后, 我的感受是:专题复习的成功并不是完全在于知识点整理得滴水不漏, 面面俱到, 而是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借题发挥, 捕捉时机进行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反思教学过程, 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那就是教师必须形成对教材、专题处理的价值判断, 高屋建瓴地把握专题, 基于专题, 又高于专题。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 更要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要运用普遍联系的原则, 借题发挥, 达成以下的目标和效果。

一、以点带面, 贯通中外

世界近代史的核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要了解资本主义, 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其次要科学地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情况。这一专题面上的知识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确立和基本定型的历史, 而我要借题发挥的点是宗教, 宗教因素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其切入点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 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和开拓市场, 而传播天主教, 使其他非天主教徒皈依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受好战的基督教影响, 基督教宣称自己是世界宗教, 好用强有力的方式传教, 这种好战性和努力改变“异端”信仰的精神, 是海外扩张的动机之一。传播宗教的狂热, 已经沉淀为欧美基督教国家的价值观之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如美国仍然遗传了这种好战的基因, 且将其美化为普济众生的普世精神而在全世界加以推销。几年前布什总统访问中国, 也在其演讲中推销了这一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与基督教的好战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挥舞着大棒, 充当宪兵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宗教好战理念在支持着它。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 不难发现宗教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复习上的新的生长性的知识点, 同时也引导着新的价值判断的建立。

在进行了上述纵向分析之后, 再进行中外横向比较。与基督教所谓的强烈的普世精神、好战性相比, 东方的佛教则讲究忍耐顺从, 个人救赎, 一心向善, 与世无争。传入中国后, 更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成为安民的有力工具、精神的鸦片。向外和向内两种巨大的反差, 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国民性的形成方面。中国几千年的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 无不与佛儒道多管齐下有关, 形成了懦弱胆小、安于现状的国民性。

失去了进取心的中国, 在近代无可避免地挨打。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死亡”, 沉默是懦弱, 忍耐是麻木。正因为如此, 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 以笔为武器, 唤醒沉睡的思想, 刺痛麻木的灵魂。以宗教作为切入点, 从新的角度观察, 通过比较, 在情感体验方面会有新的收获。

二、论古议今, 古为今用

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为例。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许多民族迷失了本民族的文化, 找不到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定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弘扬民族精神已成为世界上各民族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传统文化的茫然无知将影响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 爱国主义情感更无从谈起。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不论是涉及的领域、达到的高度, 还是历史的久远、领先于西方各国的时间, 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中国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世界公认的巨大贡献。公元前6世纪, 无独有偶, 中外都出现了震烁古今的思想大家, 他们的思想已达到了后世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孔子, 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 形成了一个“儒家文化圈”。“仁者, 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人际关系, 这对于治理国家和处理人际关系, 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缓和社会矛盾, 求得社会的协调发展, 古人早已经给了足够的启示。“中庸”, 不偏不倚, 不走极端, 寻找矛盾的平衡点, 乃是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折射着这一思想的光芒。解读当代的一些重大政策举措, 不难发现其实我们已经被古人的思想深深地浸润着, 要想突破或超越其思想的框架是多么地困难。对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热爱源于了解, 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我们除了因了解传统文化成就领先于世界而生自豪感外, 更应对近代中国文化的衰落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历代统治者长期奉行愚民政策与奴化教育, 禁锢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思想, 使整个中华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逐渐萎缩。自满保守和天朝独尊的心理, 使国人缺乏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动力, 而闭关自守又使中外交流夭折, 使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只是去了比中国落后的亚非国家, 根本不了解和不知道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着巨变。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取营养, 才能永葆青春, 具有活力, 否则就会变成僵死的文化。古代中国的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 但始终没有取得质的突破。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人类文化史表明, 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 与其他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 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而长盛不衰。对外开放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爱国热情, 更要有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启迪智慧, 提升素养

1.启智读史使人明智。历史能提供给人许多的政治智慧、人生智慧等。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而众多的专题都可以找到借题发挥的着力点。以中日关系的专题为例。应该说, 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题材。从课堂教学体验来看, 课堂气氛都较好地调动起来了, 每次都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我都注意联系时政, 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从日本的右翼势力篡改教科书、否认侵略的历史, 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到当前的中日关系政冷经热, 日本争常等, 侧重点各不相同。今年更是注意了价值观层面的引导, 把重点引向对历史发展大势的把握、思考。

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过程中, 世界霸权国美国与力图主导东亚国际体系的强国日本一直虎视眈眈, 其遏制政策从未拿下案台, 中国与它们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亦时有发生。老百姓, 特别是青年们因此产生一些焦虑、愤恨, 甚至暴力情绪冲动, 也可谓源头有水。这就是“愤青”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引入了“愤青”这一概念。“愤青”者, 愤怒青年也,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与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关系密切。“愤青”极端爱国, 非常关注国计民生, 特别是祖国统一与强大, 因而在中日关系上发言尤多, 颇多民族主义情绪。“愤青”这一社会力量的成长与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国民的自信心日益增强, 而近代以来中国所遭遇的屈辱历史, 特别是邻国日本的侵略, 塑造了国民的“悲情”特征, 或者说, 那一直是中国人的心头之痛, 国力增长后, 发泄一下积怨以久的情绪, 何其自然。另一方面, 中国的快速成长并没有塑造出足够自信的中国国民性格, 自信与自卑, 确定与不确定糅合在一起, 让中国老百姓, 特别是敏感和易冲动的青年具有鲜明的羡恨交织的特点。青年之所以愤怒, 核心问题是中国定位的不确定性。然后我再把问题引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引向中国的定位问题。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 但中国崛起之后将如何在世界上给自己定位?

20世纪初, 刚刚崛起的美国人迫不及待地向仍是欧洲人主导的国际社会提出包括“国际联盟”在内的“美国观念”, 其结果是, 美国不仅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美国诸多好的观念也只能通过欧洲人的过滤才得到部分释放。今天的中国不是美国, 但在发展阶段的很多方面, 确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颇为相似, 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改革实现国家发展的内外转型。改革开放20多年, 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斐然, 政治改革也在艰难前进, 而当前的社会改革更具实质意义, 其内容涉及医疗、保险、住房、税收、教育、文化, 乃至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节约型社会等等, 几乎无所不包, 这正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外, 中国也正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寻找平衡, 既不是美国人崛起之前奉为圭臬的“孤立主义”, 也不是美国人崛起之后追求的“国际主义”, 而是“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一种更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积极的地区主义”。中国周边外交的成功转型及所取得的成效, 充分证明中国给自己一个比较冷静的定位———“区域性大国”。关于中国定位问题的提出, 基于专题, 又结合时事政治, 从而把专题复习引向了价值观的培养。

2.在某些与政治斗争有关的专题里, 我有意识地突出斗争策略方面的介绍, 灌输一些战略战术思想, 以提升学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素养。比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探索史专题中, 介绍无产阶级的斗争时, 我就进行了这样一些处理: (1)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 游击战是武装斗争的基本形式。游击战的基本原则是避实击虚, 诱敌深入, 各个歼灭。按照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 游击战术就是间接路线的战术, 它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的基本作战方法, 其最大的特征就是间接、迂回。为了达成目标, 可以采用间接的手段, 这不仅适用于军事, 在政治等其他领域里更是可以广泛采用。 (2) 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的一场政治较量。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是以时间换空间, 假和平真内战的一种策略, 而中共代表毅然赴会不仅是有深入虎穴的大无畏气概, 更是因为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 有通过谈判赢得政治主动的信心。以谈判求得和平自然好, 但同时还需做好战争的准备。在谈判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以坚决的回击打退敌人的军事进攻, 粉碎敌人企图在谈判桌之外捞取谈判筹码的阴谋, 这是有正确斗争策略的表现, 是斗争方法和手段灵活性、多样性的体现。联想到处理中日关系时, 我们同样要坚持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 不走情绪化的极端。日本美化、否认侵略固然让我们愤怒, 但实力不如人时, 我们是需要韬光养晦的策略的。从历史上看,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军事占领的耻辱下重建了经济, 到如今能与美国分庭抗礼, 这何尝不是忍者的精神和勇气。虽然中日不可类比, 但如果敢于从对手中学到这种精神, 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3.新课标指出,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的理解。历史的进步性往往不是以道德的标准来衡量的。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靠的是血腥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是建立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落后的基础上的。殖民主义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使命, 评价时要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和实践的标准。

在国际关系史专题中, 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世界格局, 了解社会发展的大势, 正确看待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美国的“911事件”, 可以说是恐怖主义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一种回应和挑战, 但恐怖主义是不得人心的, 因为它以无辜者的生命为代价, 是对生命尊严的严重挑衅, 是不为世人所同情和接受的。反对恐怖主义、善待生命是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是新课标的一个要求。

摘要:专题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本内容之一。专题复习不仅运用了较多历史基础知识, 也拓展了思维空间, 并且在体验与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和效果。在专题复习时作适当的发挥, 历史教学能达到海阔天空的境界, 从而实现其教育功能, 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专题复习,体验与培养,境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沈毅.高中历史教学备要.人民出版社

[3]袁鹏.中国的定位.看世界

【借题发挥】推荐阅读:

上一篇:服务体系建设下一篇:保险转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