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

2024-10-10

《思修》课(共7篇)

《思修》课 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思修》) 课作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大学生的重要阵地, 是一门充满理性和思辨色彩的学科, 在《思修》课教学中, 思政教师可以运用充满了美感的诗歌去丰富课程内涵, 将诗歌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情境, 使课堂成为诗情洋溢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命的课堂, 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奠定精神基础, 找到精神追求, 完善人格操行。

1《思修》课运用诗歌教学的可能性

1.1 充满了美感的诗歌能丰富课程内涵

古今中外的诗歌, 尤其我国的诗歌, 是人类传统精神文化的载体, 具有先进、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道德指向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文和科学两方面的教育功能。正值青春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某种意义上, 诗歌就是青春的象征, “诗”的年龄, 需要诗的滋养。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 《思修》课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诗歌, 能有效丰富课程内涵。利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大学生, 把诗人的情感和大学生的自身情感相结合, 让大学生在想象中体味千载之下的诗人情感, 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和激情, 再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并陶冶自身的性情就水到渠成了。如此, 教学事半功倍。

1.2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诗教

《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古往今来, 人们以诗言志、以诗抒情, 运用诗歌这种鲜明的语言艺术生动地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 表达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抒发对自然和他人的真挚情感, 反映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塑造健全人格的理想等等。我国有运用诗歌教学的传统, 大教育家孔子利用《诗经》宣行教化, 孔子曰:“入其国, 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 诗教也。”是说到一个地方, 看这个地方的人民在礼教方面的表现, 如果人民温柔诚实淳朴, 那肯定是《诗经》教化的结果。即是说诗教具有改变人的性情, 使人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作用。以往人们注重运用诗歌来进行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 培养学生立身处事、济时应变的能力, 如今, 诗歌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1.3

有助于实现《思修》课教学目的《思修》是一门特殊的课程, 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 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观点之理, 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 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其教学效果同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个性密切相连, 讲究情感和感悟, 必需架起情感的桥梁, 才能使大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 继而升华他们的灵魂。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的形成源于情感, 源于内心的感动。《思修》课堂上, 适时引入美好诗歌, 触动学生的动情点, 把握他们在接触诗歌时的那些感动, 将它逐步升华为一种深刻的理解, 一种情感的熏陶, 一种心灵的共鸣, 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并使其从中得到人生的受用, 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大学生通过优秀诗歌这股“清泉”的浸染, 更容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继而坚定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信念。

2《思修》课中引入诗歌的具体做法

2.1 运用诗歌的智慧, 唤醒灵魂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 大学生难免会急功近利、感情淡漠, 甚至价值沦丧。唤醒大学生的灵魂,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诗歌美妙的意境, 能吸引大学生积极、灵动地参与《思修》课课堂, 诗歌凝练的语言, 能触发他们的诗情;诗歌高深的内蕴能唤醒他们的灵魂, 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使他们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的教学中, 我引入著名现代诗人于沙和流沙河关于理想的诗, 用隽永的诗句引导学生认识理想, 告诉他们,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 人生是小船, 人生要是没有了理想, 就像失去船桨的小船, 在人生的大海中随波逐流, 随时面临沉没的危险。激励他们顺应时代进步潮流, 追求远大理想, 激发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 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使理想之花结出成才之果。

2.2 运用诗歌的哲理, 启发感悟

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许多青年大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优越, 经历尚浅, 所以不懂生活也不会生活, 甚至很少去思考生活、生命这样的命题。在讲解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一节时, 我引用圣哲苏格拉底的箴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警醒学生珍惜生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他们, 作为人, 必须有思想, 有思维, 要去思考生活, 反思自己的人生, 感悟自己的人生。在感悟中走过最美丽的人生风景, 到达最美好的终点。上完第三章的第二节, 我在进行小结时提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并把臧克家先生的那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诗———《有的人》作为回答, 让学生在隽永的诗意中领会人生的意义———个人只有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 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为了启发学生深刻思考人生, 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思考人生及人生价值并以此为主题写一首小诗, 题目自拟。学生们认真积极地思考着、写作着, 当作业交上来时,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许多美丽的思想火花, 这些学生个人情感的真实、自然流露, 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考和成长的痕迹。这种诗意的课堂交流不仅满足了青年大学生追求新意、渴求交流的需求, 更能使我们思政教师深入学生内心, 深度互动, 进而更好地完善与改进教学工作。

2.3 运用诗歌的情感, 激发情感

“情感这东西, 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一节时, 我为学生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为导入, 讲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启发学生体会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 体会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理解爱国主义;通过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学生领会了民族英雄心系天下、造福万民的浩气丹心;通过岳飞在《满江红》中面对备受欺凌的半壁江山, “怒发冲冠”, 发出的“还我河山”的呐喊, 和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 仍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通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启发学生热爱祖国, 矢志不渝。

在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二节时, 我通常领唱一首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以歌曲那诗意、雄壮的歌词, 震撼学生们的心田, 澎湃起学生们胸中赤诚的爱国情怀, 抒发我们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我适时叮嘱他们要时刻铭记我们是中国人, 都有着同样的中国心, 我们要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要为祖国的不断强盛共同奋斗。

2.4 运用诗意的至理名言, 升华境界

至理名言富有哲理,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给人启迪, 是陪伴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良师益友。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 或者摘抄下来, 将其作为自己成长的终身伴侣。在讲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的第一节时, 我适时设问:几年后, 当同学们离开校园时, 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再引入爱因斯坦的名言:“青年教育的目标, 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 富有创造能力, 而且思想、心理、人格和谐发展的人才。”“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作为回答, 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确立成才目标。引用“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以及《弟子规》中的“朝起早, 夜眠迟。老易至, 惜此时”等诗句, 启发学生珍惜少年时光,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授课中有机运用古今中外的思想巨人、科技伟人和文学名人的至理名言, 能有效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 刻苦成才, 修炼人格, 提升境界。

参考文献

[1]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 2013 (1) :144.

[2]侯晓华.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7) :7.

[3]高春燕.运用古典诗歌的现代教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2) :133.

[4]张丽.浅谈诗歌教学与素质教育[J].丝绸之路, 2009 (24) :113.

《思修》课 篇2

本学期我们开始接触了一门新的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本以为这门必修课是和中学的政治课类似,讲的都是一些有关社会形态和人文道德的内容,如今已经上了一个学期思修课,发现与政治课不尽相同,内容上丰富了许多,更加注重讲述像人生观的建立,人生理想的确立,就业方向的选择等问题。其中在提到与人交际的问题上,还涉及到了中学从未接触过的爱情,在课上让我们讲述自己的爱情观,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性。所以,对于思修课,我从不缺席,盼望着能在课上学到更多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处事方法。

在所上的课程中,让我最有感悟的是关于如何建立正确人生观的那部分内容,永生的人不一定活得快乐,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命运的齿轮便开始转动,直至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命运的齿轮才会慢慢停息,我们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在我们受着周围万物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在影响着周围的一切,齿轮带着齿轮共同转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便出现了社会。在运作过程中,总有齿轮会生锈损坏,但也总有新的齿轮会被换上,这样,人类的文明便会永不停息的向前发展。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着社会,改变着世界。虽然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有着各自特有的人生经历,但是他们都只有一个结局,终归尘土。在人世间,无论你富有还是贫困,出众或是平庸,始终都逃脱不了死亡,每个人都只能有一次短暂人生,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满意义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始终相信人生唯一不变的价值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个人丰富多彩的经历和自己本身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人的一生会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同时又在不同的阶段经历着不同的事情,而且活在各个相同阶段的人又组成了社会中的一个个特色群体,如儿童,少年,青年等。人若要活得精彩,就得在各个阶段留下令自己无法忘怀的经历,这样,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回想起如此充实的人生,不舍之意也便会渐渐淡去。在生命的旅途中,有的人能走到最后,有的人却在中途倒下;有的人死于非命,无可奈何,有的人却一时糊涂,自行了断,这便使我想到了轰动一时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无论他们是工作压力过大,还是另有幕后隐情,他们应该做的都是寻求生存之路,就算是实在无可奈何,要死也不应该死在自己的手上,因为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自己让生命丧失了尊严。我们要相信活着就有希望,无论在生活之中有多大的打击,活着就是一切,活着总比死好,只要活着,我们还可以体会生命的酸甜苦辣,还能有着丰富多彩的的经历,还能做一切能做的事,能获得更多人生的价值。人难得在世间走一槽,为什么要匆匆而去呢?我想自杀的人是不会想到这的,他们一时之间被冲昏了头脑,如果他们能及时开窍,他们就不会成为自杀的人。要知道,一个齿轮的毁灭会影响到多少个齿轮的工作,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我觉得每个伟人的生命都是充满意义的,因为他能引导很大一部分人向更好的未来前进,能够很大程度上维系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可是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伟人总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平常的人也就没有了伟人。我们活着除了尽可能让自己活得愉快,同时还要推动社会进步,让别人也能够幸福的活着,古今中外受人称赞的英雄能够做到这点,所以他们被记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去忽略普通人生命的意义,要知道打天下的是兵,不是一个将军;养活百姓的是农民,而不是君王,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懂。这个社会正是因为普通人们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发展,伟人们仅仅是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不管你是哪一种职业,农民,工人,士兵,职员,商人,还是领导,如果要实现自己人生意义,就应该更多的帮助别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如果人人都能为别人,为社会考虑,那么社会会是多么美好。可是如今许多人受着自身经济利益驱使,思想正受着腐蚀,善人被视为傻瓜,善心被无耻的利用,这一切直接导致了善人不敢做善事,社会成员之间情感上的相互疏远与行为上的相互防备,这是非常可悲的,这也是一个社会的综合病,并不是只抑制一部分便能够得到缓解的,需要多方面共同下手。如果人们能够在思想上得到净化,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就可以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让社会更美好。

综上所述,我人生的价值观就是竟可能获得更多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而且奋发图强,成为有能力为别人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人。

《思修》课 篇3

[摘 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修资源,有较大的思修价值。教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目标理解与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有关理论,这是大学生学理论时由“知”到“行”之间“情”“意”转化的具体途径,对大学生情感、理想、信念乃至实践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思修分目标的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方式的设计,有利于避免教条主义式地教或学,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价值充分发挥。

[关键词] 概论课;思修资源;分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91-03

一 “概论课”与“思修课”在思政教育目标方面的区别与联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设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2]。两门课程似乎有着明显的分工,前者侧重承担思修理论阐释、品德培养的任务,着重指导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后者侧重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阐释、政治教育的任务,着重指导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相关的方针政策。前者试图解决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的问题,后者试图解决政治认识、政治素养的问题。这样的印象往往容易导致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孤立看待两门课,忽略两门课在德育功能方面的内在联系,削弱“概论课”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作用。课程资源是可挖掘的,课程价值是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进一步创造和丰富的。“概论课”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修资源,有较大的思修价值。教师在“概论课”教学目标理解与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运用“概论”中的有关理论,这是大学生学理论时由“知”到“行”之间“情”“意”转化的具体途径,对大学生情感、理想、信念乃至实践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处引导学生在认知理论的同时,借助相应的学习资源,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意图,即所谓思修分目标。

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本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篇幅,也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部分内容,同时具有思修资源价值,且可以在教学目标体系中设定思修层面的分目标。

二 “概论课”之思修资源与思修分目标列举及其实现路径

此处“思修资源”主要是指“概论课”中蕴含的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较高价值的内容。现选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中的部分要点,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探讨结合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引导其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而运用于提升自身修养中,以利于实现“概论课”思修价值。在表1中,“课程内容”指“概论课”中蕴涵思修资源的部分知识点(不完全列举);“分目标”指相应课程内容的预期教学目标之一——思修层面的目标。

为了有效地实现相应的分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比如,对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教学,一般教材、教辅书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的阐释,提到“这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通常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明白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并使其得以形成和发展。若课程中仅点到这一步,则与学生思想实际还是显得疏远了一些。若将“学生更易于养成求真务实的思想品质,坚持尊重实际、踏实做事、诚信做人”这一思修层面分目标纳入该部分教学目标体系,则可以贴近学生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检索、阅读中国历史文献中有关“实事求是”的文章,了解毛泽东等人坚持实事求是的事迹,从而让学生知道,实事求是原先是就个人(刘德等)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而言,所以,请同学们理解,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路线、思想路线,也应成为个人学习研究的应有态度。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个人学习实际,思考各自或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与好高骛远或固步自封等表现及其利弊,力避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思维。又如,对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内容,纳入分目标:学生更愿意尊重他人、敬爱人民,尤其理解、尊敬普通工农群众,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富有同情心;以好逸恶劳为耻,以热爱劳动为荣;同时,做好融入普通群众进行艰苦劳动的情感心理准备。为达成该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班集体、学校集体中,广大师生是班级、学校的依靠力量,值得尊重;每一位同学又是“学校依靠力量”的一个分力,应当注意保持自己言行合理、合法、有益。所以我们在集体中应该尊重同学、团结同学,在社会上,应当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人民。在思考与讨论中,让同学理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普通工农群众的艰苦劳动;我们应该以好逸恶劳为耻,以热爱劳动为荣;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人民,我们也属于人民。

三 “概论课”之思修资源与思修分目标探讨的意义

以上思修分目标的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方式的设计,有利于避免教条主义式地教或学,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价值做充分发挥。“概论课”的实施过程,不仅仅要学生站在局外去解释或了解理论体系,还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经典作家的思想方法,并借鉴其方法,更进一步主动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反思个人、认识社会、发展自身(学生个体与班集体),在日常观察、思考与实践中活用。引导大学生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个人与集体切身利益,结合个人、集体发展的某些方面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相似、相通之处,去理解有关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则易于消解理论的宏大性同大学生生活的平常性之间的落差与隔阂,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亲近感、认同感,进而易于实现理论学习的情感化与审美化,为真正切实地信仰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筑牢思想情感基础。

“如果教育者能够及时正确地加以引导,那么教育者的目的和意图便会内化为人们内心强烈的信念。信念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价值认同,……促使人们用心专一,排除杂念,形成强大的心理定力,为达到心中的目标去拼搏进取,使其兴趣、爱好、情感、愿望等精神活动统一到同一方向或思维上,使其行为定格于为实现心中目标而奋斗的活动过程中。这种行为的多次反复就培养出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3]前述分目标设定与试图达成的引导过程,意在改造学生个人认知结构、思想状态,有望形成个人信念,融入日常生活,革新生活方式。而学生从理论学习到生活实际贯彻先进理论的精神,更有望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者、实践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看,在“概论课”中明确思修层面的分目标,也有其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思修课”教材的主线,而“概论课”教材除了有特定部分直接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外,其主要内容在一般地阐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实际地注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重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也隐含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导向。在“概论课”中明确思修层面的分目标并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在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达到对其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目标理解上的贯通,以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体系恢宏,为全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概论课”对大学生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更有效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实际上,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经过适当的资源发掘、理论阐释、目标引导,对学生个体提高身心修养、促进全面发展,可以有重大启示。而如此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将会形成学生个人品德修养与理论学习往返观照的过程,就是让“概论课”更切实地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先进理论更易于入耳、入心,也是增强该课程实效性的途径探索。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作为认知、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之外的分目标,“概论课”教学目标体系之思修分目标的探索与落实,并非要以“思修课”角色取代“概论课”。除在目标层次体系中体现分目标的特点与地位外,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内容与时间所占比例也无需过大,至于占百分之几,则取决于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当然,课程的实效性还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的具体运用有很大关系,“引导方式参考”所列内容,要根据师生特点、课堂情境而进行取舍。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王前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人本主题及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3(5).

思修课实践性教学初探 篇4

一、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 一方面指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知识来源于实践, 又应用到实践, 因此要求学生既要学会从生活走进课堂, 更要学会从课堂走向生活。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应是实践性人才, 并不是纸上谈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实践中发展, 将自己培养成实践性人才。在实践中检验教学的效果, 这样的方式尤其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

在这里不仅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而言, 实践性教学对于思修课来说同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思修课的性质和学习方法所决定的。由于思修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要想学好它并用它来指导人生, 特别需要注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比较和鉴别中学习。在掌握好思修课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 还要特别注重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点对于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运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分析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并在比较和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活动的开展和总结

在讲到打造合格职业人,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部分的内容时, 笔者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展开了实践性教学活动。针对这部分知识, 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关于“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辩论赛。

课堂上这个问题一提出来, 班里的学生马上就自发的形成了两种观点, 笔者就能很自然地将比赛活动引入, 学生听到这样的比赛显得很兴奋, 活动的热情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了。下面笔者将从程序上和内容上对本次活动进行分析。

程序上, 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全国大专辩论赛的流程进行。首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摩往届比赛情况, 按照正式比赛的要求进行赛前准备。分别设置了辩手、主持人、评委、记分员、摄像师,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还设置了现场的“热心观众”, 争取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这次活动。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由学生来担任。辩手们准备材料, 主持人查找资料准备台词, 评委仔细研究比赛规则, 记分员认真负责, 摄像师借来了比较专业的相机, 尽量向正式的比赛靠拢。

在这次赛前的准备活动中, 有几点值得一提:首先是学生们的独立性, 比预计的要好。这次活动的准备时间为一周, 之前笔者曾询问过, 学生没有举办类似活动的经验, 因此在准备期间, 会经常询问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事情, 每次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独立, 表示要自己完成, 不让老师帮忙;其次是创新性, 除了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准备之外, 学生们对自己还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实际比赛时, 双方队员分别换上了统一的服装, 甚至有自己队伍的统一坐姿, 班里有文体特长的学生还对班级教室进行了布置, 为双方队员制作了名牌, 主持人不是死板的照抄台词, 而是结合本班的实际串词, 使得比赛现场气氛活跃, 没有出现笔者担心的程式化、冷场的问题, 班里条件有限, 没有正式比赛现场的计时器, 学生们竟然利用课余时间自制了计时器, 这些都让笔者喜出望外;再次是主动性, 本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 在班长的组织和协调下, 克服困难认真准备, 没有出现消极和懒惰的现象, 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是学生们的学习性, 网络时代, 从互联网获取知识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本次活动很好的检验了学生们由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此期间, 笔者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作用, 并不仅是游戏和娱乐的工具, 对锻炼学生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赛结束时, 还进行了评委点评和颁奖活动, 不管是获胜方还是输了的队伍, 都颁发了奖品进行鼓励。

内容上, 这次比赛的主题贴合学生实际, 大家在课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赛场上引经据典, 一次一次地反驳对方, 不仅引来“观众们”的叫好声, 甚至激起了观众的热情, 在热心观众提问的环节, 本来每人限提问两次, 可是有的观众太激动, 连问四五次, 几乎成了第二场比赛, 最后主持人不得不出面阻止, 可见学生们对比赛的认真程度。这些值得表扬。可是不得不说的是, 由于学生们知识阅历有限, 很多时候问题说的不透彻, 有些辩手甚至出现了答不上来的情况, 这些都反映了学生们有待提高的综合素质和有待开阔的视野, 这些问题学生们自己在比赛中也有所察觉, 有的甚至为自己的表现懊恼。在最后的总结点评中, 笔者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 辩论赛不同于其他活动, 它对选手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当严格, 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想在比赛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驳倒对方, 需要的是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这些也都是将来在职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就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样的要求, 学生们听起来不再是简单的说教, 而是他们从实践中切身体会到的, 接受起来也非常轻松。

思修课作业 篇5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在政治上

1.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2.“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得到转变,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和增强。4.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5.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完善。6.利益关系得到调整,社会和谐不断显现。

在经济上

1.国民经济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2.经济结构大调整,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呈现出由粗放向集约和节约的重大转变 3.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提高,实现了从短缺到总体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折 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加强,实现了从制约到有力支持经济发展的显著转变 5.对外经济大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6.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大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7.社会事业大发展,呈现出由社会发展滞后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突破性转变

在文化上

1.文艺创作日益繁荣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4.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5.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6.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7.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在社会发展上

1.教育事业成绩显著。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2.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

3.公共卫生事业成效明显。以农村为重点,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4.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体育事业连续跨越。体育和健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间体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投入到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国民体质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经济总体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经济上两级分化已到危险边缘、经济总量大但竞争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大部分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资源透支严重、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环境污染居于世界之最,公共管理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导致社会精神文明开倒车、部分人极端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导致豆腐渣工程、有毒食品、假药泛滥成灾,人人自危;社保体系不公平,普通民众生存压力大、对富人、特权阶级仇视日益加剧、某些政府部门与民争利加上腐败盛行已经积累了很深的民怨。国内矛盾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

国际环境也不安宁、资本世界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从意识形态和经济领域双管齐下;与此同时、在美国的操纵下,周边国家在领土问题上乘机作乱、印度边境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上同时发难。分裂势力也没有闲着,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都不安宁,当前之中国,和谐表面下蕴藏着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一些小的外科手术所能解决的了。中华民族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塔、让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让先进的文化、共同信仰凝聚十四亿中华儿女。

2、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在现阶段,要按胡总7.1重要讲话精神、逐步改革政治体制、严惩腐败、打倒特权、建立监督机制。让老百姓真正当家作主、政府成为真正的人民公仆。让党和政府真正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拥护。

3、改善现有分配制度、提高工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高危行业工资待遇、缩小各行业工资待遇水平、公务员待遇应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当。建立真正独立的工会,维护工人利益。清除血汗工厂、打倒无良资本家、黑心矿主等一切吸血鬼、害人虫。

4、鼓励发明创造、提倡科技兴国、实业强国,坚决打击投机倒把和泡沫经济。

5、清除共产党内的腐败分子、投机分子、汉奸、民贼。使共产党真正恢复为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伟大政党。

6、精简政府机构、分流冗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县、乡、镇等基层政府官员的基本素质、道德修养、公共管理水平。扫除官老爷习气、庸俗价值观。坚持毛主席的群众路线,在行动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才能真正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7、改革教育体制,包括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模式、高校教育和科研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模式、多生产真正国家栋梁、少些书呆子、奴才、学术骗子。

《思修》课 篇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设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2]。两门课程似乎有着明显的分工,前者侧重承担思修理论阐释、品德培养的任务,着重指导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后者侧重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阐释、政治教育的任务,着重指导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相关的方针政策。前者试图解决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的问题,后者试图解决政治认识、政治素养的问题。这样的印象往往容易导致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孤立看待两门课,忽略两门课在德育功能方面的内在联系,削弱“概论课”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作用。课程资源是可挖掘的,课程价值是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进一步创造和丰富的。“概论课”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修资源,有较大的思修价值。教师在“概论课”教学目标理解与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运用“概论”中的有关理论,这是大学生学理论时由“知”到“行”之间“情”“意”转化的具体途径,对大学生情感、理想、信念乃至实践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处引导学生在认知理论的同时,借助相应的学习资源,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意图,即所谓思修分目标。

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本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篇幅,也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部分内容,同时具有思修资源价值,且可以在教学目标体系中设定思修层面的分目标。

二“概论课”之思修资源与思修分目标列举及其实现路径

此处“思修资源”主要是指“概论课”中蕴含的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较高价值的内容。现选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中的部分要点,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探讨结合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引导其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而运用于提升自身修养中,以利于实现“概论课”思修价值。在表1中,“课程内容”指“概论课”中蕴涵思修资源的部分知识点(不完全列举);“分目标”指相应课程内容的预期教学目标之一———思修层面的目标。

为了有效地实现相应的分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比如,对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教学,一般教材、教辅书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的阐释,提到“这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通常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明白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并使其得以形成和发展。若课程中仅点到这一步,则与学生思想实际还是显得疏远了一些。若将“学生更易于养成求真务实的思想品质,坚持尊重实际、踏实做事、诚信做人”这一思修层面分目标纳入该部分教学目标体系,则可以贴近学生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检索、阅读中国历史文献中有关“实事求是”的文章,了解毛泽东等人坚持实事求是的事迹,从而让学生知道,实事求是原先是就个人(刘德等)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而言,所以,请同学们理解,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路线、思想路线,也应成为个人学习研究的应有态度。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个人学习实际,思考各自或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与好高骛远或固步自封等表现及其利弊,力避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思维。又如,对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内容,纳入分目标:学生更愿意尊重他人、敬爱人民,尤其理解、尊敬普通工农群众,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富有同情心;以好逸恶劳为耻,以热爱劳动为荣;同时,做好融入普通群众进行艰苦劳动的情感心理准备。为达成该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班集体、学校集体中,广大师生是班级、学校的依靠力量,值得尊重;每一位同学又是“学校依靠力量”的一个分力,应当注意保持自己言行合理、合法、有益。所以我们在集体中应该尊重同学、团结同学,在社会上,应当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人民。在思考与讨论中,让同学理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普通工农群众的艰苦劳动;我们应该以好逸恶劳为耻,以热爱劳动为荣;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人民,我们也属于人民。

三“概论课”之思修资源与思修分目标探讨的意义

以上思修分目标的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方式的设计,有利于避免教条主义式地教或学,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价值做充分发挥。“概论课”的实施过程,不仅仅要学生站在局外去解释或了解理论体系,还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经典作家的思想方法,并借鉴其方法,更进一步主动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反思个人、认识社会、发展自身(学生个体与班集体),在日常观察、思考与实践中活用。引导大学生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个人与集体切身利益,结合个人、集体发展的某些方面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相似、相通之处,去理解有关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则易于消解理论的宏大性同大学生生活的平常性之间的落差与隔阂,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亲近感、认同感,进而易于实现理论学习的情感化与审美化,为真正切实地信仰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筑牢思想情感基础。

“如果教育者能够及时正确地加以引导,那么教育者的目的和意图便会内化为人们内心强烈的信念。信念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价值认同,……促使人们用心专一,排除杂念,形成强大的心理定力,为达到心中的目标去拼搏进取,使其兴趣、爱好、情感、愿望等精神活动统一到同一方向或思维上,使其行为定格于为实现心中目标而奋斗的活动过程中。这种行为的多次反复就培养出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3]前述分目标设定与试图达成的引导过程,意在改造学生个人认知结构、思想状态,有望形成个人信念,融入日常生活,革新生活方式。而学生从理论学习到生活实际贯彻先进理论的精神,更有望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者、实践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看,在“概论课”中明确思修层面的分目标,也有其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思修课”教材的主线,而“概论课”教材除了有特定部分直接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外,其主要内容在一般地阐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实际地注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重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也隐含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导向。在“概论课”中明确思修层面的分目标并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在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达到对其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目标理解上的贯通,以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体系恢宏,为全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概论课”对大学生认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更有效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实际上,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经过适当的资源发掘、理论阐释、目标引导,对学生个体提高身心修养、促进全面发展,可以有重大启示。而如此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将会形成学生个人品德修养与理论学习往返观照的过程,就是让“概论课”更切实地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先进理论更易于入耳、入心,也是增强该课程实效性的途径探索。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作为认知、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之外的分目标,“概论课”教学目标体系之思修分目标的探索与落实,并非要以“思修课”角色取代“概论课”。除在目标层次体系中体现分目标的特点与地位外,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内容与时间所占比例也无需过大,至于占百分之几,则取决于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当然,课程的实效性还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的具体运用有很大关系,“引导方式参考”所列内容,要根据师生特点、课堂情境而进行取舍。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修资源,有较大的思修价值。教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目标理解与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有关理论,这是大学生学理论时由“知”到“行”之间“情”“意”转化的具体途径,对大学生情感、理想、信念乃至实践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思修分目标的设定,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方式的设计,有利于避免教条主义式地教或学,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价值充分发挥。

关键词:概论课,思修资源,分目标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王前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人本主题及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3(5).

《思修》课 篇7

1.1 法律信仰缺乏

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 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 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部分中职学生开始崇尚权力, 迷恋金钱和财富, 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 对法治缺乏信心, 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 有了权力和金钱, 就可以为所欲为, 颠倒是非。

1.2 法律知识不足

现在的中职学生由于深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其法律素质较低, 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 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 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 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殊不知, 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 不仅关系到中职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 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1.3 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 从利益分配上讲, 就是索取和付出的关系, 他们之间具有统一性、平衡性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 对法律的渴求显得尤为强烈。他们深知在法治社会里, 法律无所不在。无论是目前的生活、学习, 还是将来参加工作, 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来自法律的各方面的调整和约束。所以作为合格的中职学生, 就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 使自己在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各方面, 都能成为全社会的楷模。

2 影响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分析

2.1 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 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 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 喜欢用批判的、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涉和约束, 面对着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众多人生考验, 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功利性、自我性、短期性、随意性心理症状混合交织, 客观上会对法律、制度产生心理抵触。

2.2 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

中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状态, 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但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价值观的错位一旦受外界不良因素诱导, 就容易走上违法的道路。

2.3 中职学生法律教育薄弱

一是中学阶段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定位不准确, 重义务轻权利。忽视对公民享有权利的宣传, 使学生产生“法律就是要求公民尽义务”的错觉, 有碍于中职学生健康法律心理的形成。二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导致教育重点错位。忽视了法律观点、法律理念、法律精神的宣传和培育, 致使中职学生头脑意识中缺乏现代法律意识, 行为上被动、屈从地遵纪守法。三是灌输式的知识传输方式收效甚微。法制教育缺乏应有的互动交流和案例讨论, 引起中职学生的普遍厌倦和反感, 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 培养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研究

3.1 培养法律价值的认同感和法律信仰

只有在法律信仰的基础上, 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若社会公众缺乏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规范就不能内在化, 进而落实到自发的行为之中。法律虽然是一些规则和条文, 但法律规则和条文背后深深隐藏着道德关切, 寄托着深切的信仰, 当人们在对法律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律信仰之后, 遵守法律规则和条文就会形成自觉。只有这样, 才能使对法律的感情和其发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 中职学生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最终完成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

3.2 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一方面要健全法律运行机制, 只有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 执法的程序化, 守法的自觉化以及法律监督的制度化, 才能实现依法治国。中职学生思想开放, 其观念具有激进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主观上期望法治, 关心国家法制建设。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中职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在中职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3.3 创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开展学生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使广中职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创建法治校园文化,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守法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等, 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 促进中职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

摘要:中职学生正值善于独立思考, 思维渐近敏捷, 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有较强设计自我的愿望, 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 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快提高的这一特殊成长时期。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技能者和培养具有时代创业技能人材的历史使命, 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有鉴于此, 利用中职教育的思修课加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 而且应当成为中职学生思修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权利,义务,道德,法制,法律信仰,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职道德与法律.

【《思修》课】推荐阅读:

上一篇:自我效能下一篇:防渗处理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