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审终审制

2024-08-16

两审终审制(精选11篇)

两审终审制 篇1

一、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相邻的两级人民法院审判, 案件的审理程序即宣告终结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 实行两审终审制。”,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依据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根据两审终审制度, 一个案件经过第一审人民法院审判后, 当事人如果不服, 有权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审理后作出的判决和裁定, 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二、我国两审终审制的缺陷

(一) 终审法院等级低, 定性不准, 出现了不少的同案不同判决的情形

我国地域辽阔, 交通比较不便, 为了人民群众便于诉讼, 为了减少级别较高的法院的负担, 也为了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 大多数一审案件为基层法院审理。由于各地的差异以及地方法官自身的素质不同, 造成对案件的事实的认定以及法律的适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刑事案件方面, 2009年成都孙伟铭醉驾案造成4死1重伤, 被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而2011年的河南三门峡“1·21”交通肇事案, 醉酒驾车致6死7伤的三门峡交通肇事案司机王卫斌却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相似的案情事实, 然而其最终判决结果的差别却是“天差地别”的。同样在民事案件方面, 如王海打假索赔系列案, 打假名人王海因购买假货, 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双倍赔偿, 在天津市两个区法院得到两次完全不一样的判决。一个法院以王海是知假买假不属消费者为由, 驳回了其双倍赔偿的请求;而另一个法院却支持了王海的诉讼请求。同样的事实, 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判决, 法院判决的不确定性, 难免不引起人们的质疑。

(二) 终审法院过多, 难以保证司法的统一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 包括4个直辖市, 23个省, 5个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有33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 包括275个地级市, 22地区, 30个自治州, 5个盟。根据两审终审制, 绝大多数的一审案件为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因此中级人民法院则为主要的终审法院, 即我国的终审法院有332个。由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地方范围较窄, 各地又存在着地方差异以及法官的个人业务水平的影响, 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不同, 难以保证司法的统一性, 有损司法的权威性。

(三) 地方保护严重, 行政干涉司法审判

随着放权让利的行政性改革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拥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地方化格局的基础上, 我国的政府体系实际上表现出竞争性。地方政府为了争求经济效益, 利用其手中的行政权力, 对其违法行为诸如制假、售假行为, 或者违反环保规定如污等提供保护伞。我国大多数案件的终审法院为中级人民法院, 缺少中央的垂直管理和监督, 市政府为了追求经济上效益, 而忽略了司法的公正, 行政干预司法。对于很多类经济型纠纷, 中级法院碍于市政府的压力, 易造成不公正的审判。

三、两审终审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 提高办案质量, 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根据法院的管辖原则, 在两审终审制度下, 绝大多数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终审法院。根据1997年12月12日颁布的中国法官等级, 中级人民法院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助理审判员:二级法官至五级法官。同时二级法官以下等级的法官晋级在职务编制等级的幅度内:五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每晋升一级为三年;三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每晋升一级为四年。晋升期限届满, 经考核合格, 方可晋升。虽然我们不能完成按照法官的等级来确定其判案的水准, 但是根据法官等级评定方法, 我们至少可以得出法官的等级越高, 其经验就越丰富。在当今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社会中, 法官判案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律功底, 更需要丰富的阅历。阅历越丰富, 考虑的问题就会越全面, 作出的判决、裁定的质量会越高, 越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二) 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维护司法的权威

法院作为解决纠纷、维持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作出的判决、裁定具有司法的权威性, 任何个人、团体组织、行政机关等都不能违背。但是, 在四级两审终审的制度下, 同级终审法院、上下级法院作出的判决有是会有很大的出入, 这让公众对法院的判决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 有损司法的权威性。特别是对于法院的终审判决, 一经作出, 立即生效执行。然而, 绝大多数情况下, 我国的终审法院有332个, 很难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四、完善两审终审制的方式

(一) 对终审法院规模的控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交通尚不发达, 实行两审终审制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 打击犯罪, 提高效率。但是我们不能只为了效率而忽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忽视了司法的权威性。有33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 包括275个地级市, 22地区, 30个自治州, 5个盟, 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有332个终审法院, 数量太多, 易造成适用法律的偏差, 不利于司法统一。因此可以考虑对终审法院数量规模的控制。

(二) 部分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

当今是网络信息时代, 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网络犯罪、网络侵权纠纷、跨地区犯罪等案件层出不穷。中级法院由于其管辖范围和业务水平等限制, 往往会出现对具体特殊的案件定性不准确, 容易造成误判。在这种情况下, 应当许可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的权利,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

我国实行的两审终审制缺少复审, 终审法院又多为中级法院, 层级较低, 数量又多, 对法律的统一适用、提高办案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均有不利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 完善的合乎我国国情的两审终审审级制度,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要求。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关于两审终审制的特殊情况, 包括死刑复核审, 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必须经最高院核准才发生法律效力等, 但是这远远不够, 在完善两审终审制度中, 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摘要: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我国在革命根据地曾经实行过三审终审制的审级制度。建国初期, 根据当时的情况, 我国原则上实行两审终审制, 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两审终审制慢慢显露出了不足。通过层层分析两审终审制的现实缺陷, 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以期中国司法能够更加完善。

关键词:两审终审制,司法统一,完善

参考文献

[1]齐树洁.构建我国三审终审制的基本思路[J].法学家, 2004 (3) .

[2]朱立恒, 李辉.中国两审终审制的理论反思[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 (4) .

[3]黄正桥.对我国民事审判中两审终审制改革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3 (36) .

两审终审制 篇2

申请人:xx,性别,年 月 日出生,汉族,住址。

被申请人:xx,性别,年 月 日出生,汉族,住址。

判决书案号:(2011)xx民终字第号民事判决书

原案由:租赁合同纠纷

承办人: xx、xx、xx

判决书作出时间:2009年12月10日

判决书送达时间:2009年12月10日

判决书生效时间:2009年12月10日

请求事项:

xxxx元整;

2、诉讼费xxxx元整以及延期支付的利息xxxxx 元整;

请求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由北京市xx区人民法院作出(2009)昌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被申请人上诉至北京市xx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xx中级人民法院做出(2011)xx民终字第xx号民事判决书终审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现已过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但被申请人无故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为维护法律尊严及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请求人民法院尽快予以执结!

此致

北京市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莫让“三审制”走形式 篇3

何以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形呢?笔者认为,目前实行的三审制,在细节方面还需下功夫。

1.工作量太大。三审制在客观上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尽管编辑都很认真、严谨,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

2.初、复审职责划分不够明确。虽然制度分别规定了初、复审的职责,但是有的单位却在执行上大打折扣,例如,复审和初审在审查的内容和所承担的责任上区别就不大,实际工作中很难将责任落到实处。

3.复审、终审责任不到位。据了解,现在一个编辑责编的字数一般都在二三百万,多的则在500万字以上,而且不少人还要承担大量的复审、终审以及选题策划与营销宣传等工作。于是,为“履行” 三审职责,准确来说,是为履行发稿手续,多数情况下,复审和终审只好走走过场,草草签字而已,有的甚至是跨学科地随便找人签字。这种现象的存在甚至是大量存在,客观上逐步淡化了编辑的审稿意识,从而使审稿流程趋于形式化。

那么,究竟怎样贯彻三审制呢?笔者认为,可以实行“以审稿加工制(或称一审制)为主,三审制为辅”的审稿制度。

所谓审稿加工制为主,是指对大量的一般书稿,如大学教材教辅、一般科技图书等这些书稿,一般来讲,体系和内容比较成熟,也较少涉及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选题确定以后,重点还在于做好编辑加工工作。再如选题已经确定的汇编稿,如论文集、散文集、诗集、短篇小说集等,或选题已经确定的重印稿,如不需要重新校订的古籍本、古旧小说、文集和经过了版权交易的港台小说等。这些书稿都已经发表或出版,在社会上已有定评,选题的确定就意味着确认了其出版价值,只需在编排和技术上进行处理,等等。对这些大量的一般书稿,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具有5年以上编辑工作经验的人员独立承担审稿和加工工作。但书稿在发排时,须经室主任和总编辑履行必要的把关程序。

对涉及思想政治倾向、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内容以及工具书、重点书或出版社必须进行三审的书稿,严格实行三审制度,并突出其“学术属性”、“权力属性”和“责任属性”。

实行这种制度,对目前的出版工作,至少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可以使图书审稿责任明确到人,完善和严格实施编辑的管理制度,使图书审稿制度从走形式到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和保证图书的审稿质量。

对我国终审制度改革的思索 篇4

一、三审终审制度的提出

基于我国现行两审终审制度的缺陷以及其他国家法律的冲击, 国内许多学者开始考虑, 两审终审制度是否还适合我国当今的国情, 两审终审制度是否能够妥善解决当今司法审判时所面对的问题, 于是便有学者提出改两审终审制为三审终审制度。

所谓三审终审制度, 概括来说就是发生争议的案件经过第一审审判、第二审审判后如当事人仍然对判决不服可以向第三审法院即上诉审法院提起第三审审判申请, 以第三审判决为终审判决。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以两审终审制度为主, 以一审终审及三审终审制度为辅作为补充。并且对三审终审制度加以一定的限制, 试图以这种三审终审制度来解决现今我国面临的法律问题。

二、对三审终审制度的质疑

当今社会实行的两审终审制度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审终审制度也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可是否一定要改两审终审制为三审终审制度, 三审终审制度是否就一定能处理好现行两审终审制所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审终审制度又是不是完美无缺的, 面对我国审判制度的改革大业, 我们不能不静下心来思考衡量。

笔者认为三审终审制度却有可取之处, 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 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压力过大。

实行三审终审制度, 在审理较为简单的民事案件时, 以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为第一审法院和第二审法院, 那么第三审法院即上诉审法院则有高级人民法院来承担。我国现行的审判制度除两审终审之外还有再审程序作为救济程序, 第三审法院即上诉审法院由高级人民法院来承担的话不仅会增加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量,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就成为了再审程序的审理法院, 无形之中也就变相增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若是审理应由中级人民法院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那么高级人民法院成为了第二审法院, 而第三审法院即上诉审法院的工作也就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来完成, 此时也就无法启动再审程序。对于那些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连第三审程序即上诉审程序都无法启动, 也就谈不上再审程序了。

在现行制度下, 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对下级法院进行指导, 高级人民法院在指导下级法院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的诉到高级人民法院的再审和二审案件, 若实行三审终审制度, 则会增加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 影响其现行正常工作的进行。

(二) 诉讼资源过度浪费、影响司法权威。

我国现行的是四级两审终审制度, 改革为三审终审制度, 增加审级的同时也势必会延长诉讼时间。增加一级审判甚至一次审判, 与法院而言, 其调查、开庭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对于当事人, 多一级审判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甚至是费用亦需相对增多。

三审终审制度主要针对那些较为简单的应有基层人民法院为第一审法院所管辖的民事案件。但对于现在那些经由两审终审后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而再审的案件, 在三审终审制度下, 第三审法院即上诉审法院的判决也并非就一定具有正当性, 此时若再启动由最高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再行审理时所适用的再审程序, 当事人势必会对我国司法审判制度以及对审判人员能力的产生怀疑, 这无疑是对我国司法审判权威性最大的审判

(三) 地方保护仍然存在, 司法的公正统一更加难以保证。

三审终审制度的提出主要是由于我国现行审判过程中出现“终审不终”等现象引起的,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 现行两审终审制度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 很大的原因是由于现行审判制度的审级过低。基层人民法院与中级人民法院和争议案件的关系较为密切, 而且行政机关出于地方保护抑或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司法公正。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 采取三审终审制度, 这样的问题仍然存在的而且更加难以解决。

以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为第一审法院和第二审法院审理案件若是受到地方行政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 那么高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三审法院即上诉审法院也未必就不会有其影响条件。地方行政影响司法公正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 不论是两审终审制度还是三审终审制度, 同样存在。况且能够对高级人民法院甚至是最高人民法院产生作用, 想对其纠正甚至是制止也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度。

三、对我国审判制度改革趋势的思考

对于三审终审制度的不足以及我国现行审级制度的存在与运行的立法理由, 也有学者做出如下的概括:第一, 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 审级过多会使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第二, 可以使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摆脱审理具体案件的工作负担, 集中精力搞好审判业务的指导监督;第三, 我国的审判监督制度可弥补审级少的不足;第四, 第三审仅作书面审和法律审, 对案件事实部分不予过问, 因而作用极其有限。

我国自建国后不久就开始实行了两审终审制度, 五十余年来, 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暴露其一定得不足与缺陷, 但两审终审制已经与我国的司法审判制度及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民事诉讼法经历数次的修订与更改, 却仍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一) 四级两审终审制四级法院分工合理。

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四级两审终审制度, 其管理体系与工作分配都已经非常成熟, 由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绝大多数案件的审理, 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对其进行指导与监督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那些在现今审判过程中发生的难以解决的争议案件, 之所以导致部分学者对三审终审制度的呼吁,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两审终审制度的不完善, 而是审判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足甚至是其并没有严格遵守我国有关诉讼审判的法律要求, 致使一些非常简单的案件, 由于人为的原因而无法得到公正、公平、有效的审理判决, 这并非两审终审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二) 诉讼资源利用率高。

与三审终审制度相比, 两审终审制审级少、审判时间短等特点都非常明显, 法院的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 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处理其他案件, 而由于多数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为一审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也就成为了终审法院。与高级人民法院相比, 中级人民法院虽然审级较低, 但是与案件的发生地相对接近, 也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和争议案件的审理调查。由此可见, 两审终审制较三审终审制度而言对诉讼资源的利用和对当事合法权益的及时保护都有绝对的优势。

(三) 终审法院发生错误相对容易更改。

当今的学术界, 提倡以三审终审制度取代两审终审制的学者, 多以两审终审制的终审法院审级偏低, 容易受地方行政等因素干扰为由, 而这些人并没有真的看到事情的本质。外界因素可以干扰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 同样可以对高级人民法院甚至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产生影响, 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出现错误可由高级人民法院抑或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指导更正, 若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是身为终审法院的高级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 那又有谁来指出纠正呢。由此可见, 改变这种现状并不是增加审级就可以达到目的, 而是必须加强法院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与自身素质来改变现行审判制度所面临的不利状况。

四、结语

改两审终审制为三审终审制度, 虽然可以解决现今审判时所面临的部分问题, 同时也会导致新困难的出现, 且其产生的新问题将更加难以处理。究其现行制度的不足, 主要弊端是司法人员本应出于居中审判的地位, 却由于现实原因而无法摆脱外界因素的干扰, 难以实现司法的独立公正。基于此种社会现实, 改两审终审为三审终审制不过是形式上的治标行为, 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今审判所面临的问题的。综上, 笔者认为, 两审终审制度虽有不足却不至废除, 对其程序规定作出相应的修改, 使之能够更好的解决审判时所面临的问题即可, 而审判制度改革的工作重心应是加强司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法制观念, 减少或杜绝审判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以使争议案件得到更好更快的解决。权衡利弊, 与三审终审制度相比, 现行两审终审制更加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参考文献

[1]邢艳萍.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9) .

[2]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两审终审制 篇5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张小梅 北京报道

北京宋庄艺术家与农民的宅基地房系列纠纷第一例案件尘埃落定。12月17日,惟一一例进入审判程序的李玉兰案二审终审判决,法庭裁定画家李玉兰与农民马海涛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裁定李玉兰于判决生效90日内腾出住房。同时,法庭认定合同无效的主要责任在于农民马海涛反悔,画家李玉兰可另行要求赔偿。

这是北京著名的国际艺术区宋庄画家村系列农房买卖案中一例,其他13起诉讼也已进入司法程序,而当地至少有200多名来自全国甚至国外的艺术家在这里购买了农民房屋安家,进行创作。随着宋庄艺术区声名日盛,当地的房价同步飙升,一些早先出售农房的农民和购买农宅的画家的纠纷层出不穷。

剥离国际画家村的艺术光环,近些年,以宅基地为核心的农房和集体产权住房(“小产权”)交易从未停止,而因此引发的纠纷和诉讼也屡见不鲜。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宅基地交易,但如何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解决城市化日益紧迫的土地需求,不仅仅是土地节约利用的问题,更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法院判决

在李玉兰案中,原告马海涛原系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辛店村农民。李玉兰为城市居民,户籍地为河北省邯郸市。2002年7月1日,马海涛与李玉兰签订《买卖房协议书》,李玉兰以4.5万元的价格购得诉争房屋及院落,买后花费十几万元进行整修和布置。同时,李玉兰拿到了房屋买卖协议和土地使用证。但因宅基地土地使用证无法“过户”,只是在变更栏注明,“房屋出售给李玉兰使用”。2006年年底,马海涛要求原价收回住房,遭到李玉兰拒绝。2006年2月,马海涛夫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购买合同无效,撤销合同、收回房子。北京市通州区法院一审认为,李玉兰系城市居民,依法不得买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判决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判决李玉兰将诉争房屋及院落腾退给马海涛,原房主按照评估价给李玉兰9.3万元补偿款。李玉兰不服,上诉至北京市二中院。

北京市二中院认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享有者特定的身份相联系,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权取得或变相取得。法院认为,马海涛与李玉兰所签之《买卖房协议书》的买卖标的物不仅是房屋,还包含相应的宅基地使用权。李玉兰并非通州区宋庄镇辛店村村民,且诉争院落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至今未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变更登记至李玉兰名下。因此,原审法院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之规定,对于合同效力的认定是正确的。

同时,二中院也在判决中指出,出卖人在出卖时即明知其所出卖的房屋及宅基地属禁止流转范围,出卖多年后又以违法出售房屋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故马海涛应对合同无效承担主要责任,李玉兰可另行要求赔偿。

对于买受人李玉兰信赖利益损失的赔偿,应当全面考虑出卖人因土地升值或拆迁、补偿所获利益,以及买受人因房屋现值和原买卖价格的差异造成损失两方面因素予以确定。

位于宋庄艺术区核心的小堡村村委委员李学来表示,判定宋庄房屋的经济价值,要从有形和无形的角度综合考量。有形指购买和改造的花销,而无形的则包括创意产业带动的区域价值提升。“通州新城等周边规划所影响的房产拆迁,近几年的补偿额度已经增长10倍以上。”李学来介绍。

排队诉讼的农房交易

由于拆迁补偿变化、房价上涨等经济因素刺激,昔日将房子卖给非本地户籍画家的农民陆续起诉13名画家,由此形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通州区画家村宋庄房诉案。

13起讨房案,农民起诉的理由相同:根据宅基地不能买卖的法律规定,购房画家不是本地农民,双方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至目前为止,仅李玉兰案进入审判程序并形成终审判决。

此案判决后,有艺术家认为画家村农房诉讼会爆发性增长。目前在宋庄区域内购买农房的画家超过200人。而宋庄所在的通州地区,此类案件时有发生。专家认为,此类案件揭示的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农村宅基地上的农房能否流通的问题。

对于二中院的终审判决,上诉人李玉兰告诉记者,自己还是感到有点遗憾,不过终审结果比一审还是要公平一些。“因为终审判决肯定了多年来土地地价攀升给购房者造成的损失。”李玉兰表示,判决中指出的关于赔偿金问题,可以重新另案再诉,“这点可以让我们主张自己的权利”。

作为一个案例,李玉兰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法庭确认了卖方马海涛“应对合同无效承担主要责任”,这是同类案件中对买方权益保护最有利的案件之一。

王立则是第一宗宋庄房诉案的当事人,同时也是李玉兰案的委托代理人,他认为李玉兰案具有示范意义:“判合同无效,是负面影响,不过判赔偿金问题要考虑地价,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对我们是好的方面。至少给买房人主张自己权利的机会,考虑到了买房人的现实损失,从这个角度看,还是比较公正的。”

国土部定调

与其他农房买卖纠纷性质相同,但宋庄房诉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宋庄画家村文化创意产业区的特殊性。根据宋庄艺术促进会的统计,2006年宋庄镇总投资20多亿元,其中文化产业3.2亿元,高达18%,全年利税3.5亿元,创历史新高。艺术家作品公开拍卖,成交额近亿元。其中小堡村2006年总产值高达3.5亿元,上缴利税1816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元。

虽然地缘位置居于北京东郊,目前宋庄的土地利用已经呈现紧张状态。以通州宋庄画家村核心小堡村为例,现实情况是,共503户的小堡村面积5094亩,已经没有耕地。其中,1200亩为村庄居住地,2800亩为工业区,公用设施、道路、绿地、闲置土地近600亩,另有小堡村委会投资建设的约400亩文化产业园区。而不断进入的画家数量则超过了500人。

宋庄房诉的判决,无疑让寄望宋庄案突破现有体制的专家、律师再次失望。此判决被视作是呼应此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定下的基调。

宋庄镇党委书记胡介报在面对媒体时已显示出谨慎的态度,胡介报表示:“我会有一个关于农民如何处置私有房屋的提案,会通过正式程序提交人大。”

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明确提出: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严禁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土地搞房地产开发。

两审终审制 篇6

审判程森的是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的审判长白波,而这两个同龄人曾分别是北京政法系统“京城名提”和“京城名判”。在12年的轮回里,两个同龄男人的交锋和命运变局让人感叹不已。法官白波在审判台前坐了20多年,而程森的每一次人生飞跃都伴随着犯罪,但任何一次变身都没能逃过法律这张网。

人生奇遇,“京城名提”两度遭遇“京城名判”

2008年3月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法庭上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当被告人程森被法警押进法庭时,审判台前那个熟悉身影让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是本案审判长白波!下面请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当公诉人宣读到“1996年程森因犯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时,程森的眼睛紧紧闭上了。12年前,就是白波作为主审法官宣判了程森的刑期。

12年前,他们都是各自行当里的“京城名提”、“京城名判”。但程森是千变万化阅尽繁华却逃不过一次次被审判,白波永不改变甘于平淡却依然端坐在审判台前。

程森原名程援朝,1955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干部家庭。他几乎在任何时代都是立在潮頭的人物:1971年参军,1975年复员后,当上了警察。

程援朝负责提审工作,由于他思维敏捷屡破大案,一时间在京城政法系统声名大噪,成为小有名气的“京城名提”。但程援朝在审讯一个案件时,接受了犯罪嫌疑人妻子的贿赂。1982年10月,程援朝因敲诈勒索被劳动教养3年。随即,妻子抛下他和女儿程月亮提出离婚。从“京城名提”到身陷囹圄的囚犯,人生的突变让他无法接受。

各怀心思,“社交名媛”与“京城名提”续前缘

1985年,重获自由的程援朝来到北京一家公司担任一个分公司的经理,他的秘书是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美女万筠,但万筠仅仅工作了一年就投奔了演艺圈。万筠的离开,让程援朝怅然若失。随后,他背井离乡去了南美洲,并做了整形手术。中国第一代“人造美男”以全新的形象回国,程援朝摇身一变成为海归富商程森。

回国后,程森发现彩电成为紧俏产品,他收取了9家单位的彩电款261万元,将其中的75万元私自兑换成港币准备倒卖电视,程森因此获罪。此案的审判员就是白波,两位精通法律的行家在法庭上进行了多次交锋。1996年1月30日,程森被以投机倒把罪判处5年有期徒刑,第二次锒铛入狱。

而12年后的2008年3月,程森涉嫌诈骗案件的审判长,还是白波!此时的白波已经是法院系统专家型的“京城名判”,审理过多起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曾与许多著名落马高官、富豪在法庭上面对面。

当年被判刑之后,程森因病保外就医。1998年5月25日程森刑满释放。牢狱之灾不但没让程森受到实质上的打击,他的生意反而做得越来越大,成立了自己的科贸集团公司,下属11个子公司,员工近千人。

1996年年底,刚刚保外就医的程森再次与他生命中重要的女人万筠相遇。此时的万筠已是一家娱乐城的老板。当年稚嫩的小丫头已经蜕变成风情万种的社交高手。程森请万筠到自己的公司担任公关部经理。第二天万筠便到程森的公司上班了。

联手疯狂敛财,“战友”变夫妻同床不同梦

仅仅过了一年,万筠又当上总裁助理。其实万筠的主要任务就是公关,招待各路人马,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然后乖乖掏出钱来。

在程森眼里,万筠是个没有多少脑子的女人,但没脑子的女人最大的特长是忠诚和不用防备,1997年她为程森推销红酒就挣了100多万元。

万筠担任总裁助理后,两人走得越来越近,程森也就顺手折了这枝诱人的红杏。很快万筠与丈夫离婚。2001年3月,两人结婚,但是程森提出3个苛刻条件:不举行婚礼;不对外宣传;不作为集团股东参与集团内政,不分享红利。万筠一一答应了。

这时的程森已挤进顶级中国富豪的行列,身为北京某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注册资金10亿,下设3个集团,近千名员工。

程森自称身价30亿,其财富的标志为:有自己的飞机,他的警卫多达10余人,其中4人为随身警卫。他还有2002年购进的两套位于建国门贡院6号当时就价值千万的两套豪宅,供他和万筠居住。

万筠终于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不免一时得意忘形,她爱好赌博,时常跑到澳门豪赌一番,对此程森十分不满,经常劝她不要沉迷赌博。但万筠常常居功自傲,常常与程森吵闹,两人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万筠之所以敢于跟程森吵架,是她认为没有自己为程森拉来一笔笔资金,就没有程森的一切。她不但随时一个电话就能召集来一批京城金融界的大佬,而且有本事让他们乖乖放贷。在万筠的牵针引线之下,程森以富豪的身份与银行领导接触,大肆吹嘘自己的公司如何有实力,而他要投资的项目优势如何的有前途,在他的宏伟计划和万筠糖衣炮弹的攻击下,不少银行都纷纷解囊给他贷款。

从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程森、万筠指使公司职员采取编造虚假贷款项目、使用虚假经济合同、制作虚假财务报表和伪造其他证明文件等欺骗手段,先后从8家银行骗取贷款共计人民币9000万元。

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程森又采取让公司职员对贷款的公司不予年检、隐匿公司财产、实施资产剥离重组、多次更换财务人员等手段,使下属各公司逃避银行贷款债务,至案发时止尚有8400万元未归还。2003年,程森故技重施,将自己的科贸集团改名为北京某控股投资集团,程森变成了董事局主席。银行找不到他们,于是贷款就变成了呆坏账。

巨骗夫妻反目成仇,冲击国家机关东窗事发

程森能够获得这些巨额贷款,万筠功不可没。为了安慰万筠,程森以万筠的名字先后买了4套房子,包括贡院6号的一套房产。万筠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回报。

2004年程森和万筠多次发生口角。8月份,程森怀疑万筠投毒想害自己,两人大吵大闹了两天。在争吵过程中,正在气头上的程森抓起一个玻璃杯狠狠摔在了玻璃茶几上,玻璃碴子扎伤了程森的手,顿时血流不止。这次争吵,使这对半路夫妻的感情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2004年8月24日,程森向法院起诉要求与万筠离婚,随即将万筠赶出贡院6号的家门。因为万筠当庭提出集团财产应归双方共有,按照法律程序,法院在调查两人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后才能作出裁决。程森担心法院的调查会使自己诈骗的事情暴露,迅速撤回了离婚起诉。但程森再也不打算跟万筠继续生活下去,在公司中开除了万筠。

被程森开除之后,愤愤不平的万筠为了报复程森,2005年元旦向公安机关和税务机关举报程森偷税漏税。顺着这些线索,警方和税务机关对程森进行了调查。

2005年3月,万筠听说程森去上海出差,就带上姐姐和姐夫等人来到贡院6号家中,想取回自己的一些东西,由此拉开了一场闹剧,并最终把自己和程森闹进了监狱。

2005年3月12日晚10点,正在上海的程森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得知万筠闯入家门后,他担心万筠取走了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他先通知北京公司的保安先到家中维持现状,并让女儿立即报警把万筠控制起来。接着,他当晚飞回了北京。

此时,万筠等人被建国门派出所询问情况。怒火中烧的程森凌晨3点赶回北京后,带着司机和警卫来到了建国门派出所。程森和他的警卫对万筠大打出手,并撞坏了派出所的物品。随后带着警卫扬长而去。

2005年3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认定程森涉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对他进行刑事拘留。

而万筠的举报加速了程森的噩梦。警方很快挖出他涉嫌骗取贷款人民币9000万元的犯罪事实。2007年7月12日,万筠因合同诈骗被逮捕。7月14日,程森被逮捕。

2008年3月4日,昔日的“京城名提”程森和“交际花”万筠,夫妻双双因涉嫌合同诈骗罪站在了法庭上。但程森并不认罪,面对熟悉的老对手白波,他斜靠在椅子上,一字一顿地说:“这些指控都不是事实。我不是公司的负责人,我只是法律顾问。”

对于指控,程森认可向银行贷款的事实,但他否认有罪。他说他只在自己刚刚开公司注册时,担任过法定代表人,之后一直给集团做法律顾问。公司的信贷业务和财务工作全由万筠负责,所以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对于贷款的用途和资金去向等问题,程森表示“说不清楚”。

由于程森拒不合作,案件重大复杂,庭审持续了3天才宣告结束,此后,经过多次延期审理。2009年6月1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主犯程森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万筠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4万元。

这份110页码的判决书长达71723字,创下了北京法院审理的诈骗类案件判决书之最。为了这份判决书能够精确,白波用了1年多的时间才制作完成。

其实,在等待判决的时间里,最清楚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判决结果的正是程森自己。当然,程森也许不会想到把自己和白波进行比较,当年程森成为“京城名提”的时候,白波刚刚出道;当程森成为京城顶级富豪拥有自己的飞机的时候,白波依然是个挤公共汽车上班的普通法官。程森的人生一直在变化着,从沉寂到辉煌,始终活得轰轰烈烈,而白波的人生却一直平淡地在审判台前坐了20多年。相同的人物,不同的际遇,程森也许在监狱里会想起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京城名提”,回味在商海中纵横捭阖的大佬生涯,也许他会垂首叹息。一个人的人生,在变与不变之间,如果超越了法律的底线,命运的改变就在一念之间。■

(本文除白波外,其他人物均为化名。拒绝一切形式的转载文摘)

两审终审制 篇7

近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白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正式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终审。本标准由中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起草, 九易其稿, 历时三年。

在终审会上,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陈光指出: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填补了我国白酒企业安全管理的空白, 对指导白酒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具有实际意义。与会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标准, 反复进行论证, 最终一致通过了该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建议尽快形成报批稿, 按程序报批。

会后专家评审团一行20余人, 参观了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 对丰富的馆内陈设及翔实的历史资料表示赞赏。《白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将是我国第一部白酒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标准, 并于近期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今后全国白酒企业都将统一按照此标准进行实施, 它将使白酒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跃上新台阶。

两审终审制 篇8

庭审直击庭内座无虚席,庭外放响鞭炮

早上8时30分左右,笔者在阳江看到,从看守所经325国道、体育路到中院沿途已经实行了交通管制。中级人民法院周边分别有巡警和特警担任警戒,还拉起了安保警戒线。据了解,中院及阳江市有关部门共出动了近400名警力来维持现场秩序。

阳江市中级法院大门两侧,“公检法,为阳江人民打黑除恶劳苦功高”、“恶有恶报,伸张正义”、“今天是阳江南霸天的末日”、“阳江黑社会,你也有今天”、“全市人民拥护人民法院正义判决”等横幅在风中飘动。据中院门卫讲,这些都是群众连夜挂上去的。

宣判现场,法警正在紧张地维持秩序,指挥旁听者接受安检,可容纳300余人的审判大庭座无虚席。

9时35分,43名被告人被陆续带入第一审判庭,“锤头笠”许建强不时向旁听席张望,“卤味钦”林国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有些呆滞,其他人则纷纷用目光向身后搜索自己熟悉的身影。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摘要宣读了长达750页的二审判决书,法槌声再次响起,标志着两个横行阳江地区十几年的黑社会团伙彻底覆灭。听到判决结果,昔日不可一世的“黑老大”许建强用手支撑在被告席的栏杆上,时而顿首,时而扭动肩膀,显得有些垂头丧气,林国钦则是一如既往面无表情,眼帘低垂。

旁听席上一阵骚动,有人用纸巾擦眼泪,有人向被告人招手示意,一名讲当地话的中年妇女大声呵斥着被告人……

庭审刚刚结束,阳江中院大门外,已经响起了清脆的鞭炮声!

终审判决一审54项判决,二审维持46项

去年12月3日,阳江市中级法院对“锤头笠”许建强、“卤味钦”林国钦等4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进行了一审宣判。

许建强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十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林国钦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非法经营罪等八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该组织的主要成员李建定被判处死刑;黄勃、林月允被判处死缓;蓝忠明、冯亨被判无期徒刑。

一审宣判后,许建强、林国钦等30名被告人及2个被告单位以不构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量刑过重等为由,向广东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该案的二审于今年8月12日开庭,关于宣判。

据该案审判长、省高级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李宏建介绍,重点围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二审法院进行了全案审查,维持阳江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54个判项中的46项。对许建强、林国钦、李建定、黄勃以及林月允等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成员的判项全部予以维持。对上诉人蓝忠明的故意伤害罪改判十五年有期徒刑,但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期不变,仍然是无期徒刑。上诉单位阳江市银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及上诉人陈叶庆、张志有等的定罪量刑被改判或部分改判。

“该案既是黑社会性质犯罪又是死刑案,法院采取了最为严格的证据审查标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严格依照立法解释的4个特征进行把握,确保罚当其罪。”李宏建说。

对话法官省高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王在魁一“阳江黑社会案审理经得起历史检验”

广东阳江黑社会案件二审宣判后,南方日报记者随即采访了广东省高级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王在魁。他表示,作为迄今为止广东省涉案人数最多的黑社会性质案件,二审对该案案犯的处理既没拔高也没降格,经得起历史检验。

南方日报:阳江许建强、林国钦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备受关注,您认为本案有哪些特点?

王在魁:一是社会影响大,是公安部2009年公布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七大典型案例之一,共有43名被告人、4个被告单位;犯罪时间横跨15年;二是工作量大,全案卷宗材料多达660多宗,摞起来高达十多米,一审判决书超过60万字,二审判决书超过57万字,像两本厚厚的大书。阳江黑社会案可以说创下多项广东刑事审判史之最,如此重大、复杂的案件,的确是一次“大考”。

南方日报:案件复杂、涉及人员多,时间要求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法律适用的精准性?

王在魁:我们做了严格的要求。首先是庭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对主要的争议较大的事实单独进行调查举证,对其他事实以人为主线来审理,突出重点。其次是列表,在二审审理阶段对上诉人涉及的多宗犯罪事实及证据,采用列图表式上墙的工作方法,直观、清晰地进行比对。

南方日报: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下发文件,要求严格按照法定标准认定,您认为此案二审有没有“拔高”或“降格”?

王在魁:在审理中我们强化了程序意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各项诉讼权利。二审开庭时,合议庭给控辩双方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最多的一个辩护人一轮辩护长达1小时之久,辩护意见被部分采纳。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不但没有因本案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背景而受到丝毫的削弱,而是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所以,我认为阳江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的审理体现出了依法、公正、文明、高效,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审判长释法一许、林两组织是典型残暴黑社会

阳江黑社会案二审宣判后,该案审判长、省高级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李宏建就该案的事实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释法。

李宏建表示,许建强、林国钦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典型残暴的黑社会,他同时强调许建强、李建定的死刑判决将依法报请最高法院核准后方可执行。

李宏建表示,许建强、林国钦黑社会性质组织完全符合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四个特征。

从组织特征看,许建强及林国钦等人已分别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且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且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组织性、有纪律性。

从经济特征看,许、林等通过开设赌场、聚众赌博、强迫交易、偷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它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开设或入股控制了一系列公司、企业,聚敛了巨额财富,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从行为特征看,许、林等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70余宗,在阳江地区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

从结果特征看,许、林等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不同程度地控制了阳江地区部分海鲜、冰条、螺仔、煤气、河沙、三鸟、客运、物流、水泥等行业,严重破坏了阳江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两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主要成员以许、林为中心聚集;在实现组织利益、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均需服从他们指挥。许、林既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又是领导者。

两审终审制 篇9

本次大赛第105号参赛队的作品“MXTOS2-200在四旋翼组合导航中的应用”荣获1等奖, 评审意见认为, 该作品充分利用了姆指型MXTOS2-200导航模块的主要功能和参数。同时作品硬件设计美观, 功能完整实现, 组合导航算法和四旋翼飞行控制算法是本设计核心部分, 其自动控制飞行预设路线的设计是本设计的亮点所在。

本届大赛的颁奖典礼于8月29日在北京举行, 以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转换器”为核心器件的第四届“时代民芯”杯电子设计大赛同时宣布启动。

两审终审制 篇10

但是, 由于国情的不同, 陪审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所起的作用与在英美法系国家所起的作用相比相差甚远。在英美法系, 陪审制度非但对案件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且对程序的其他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可以说, 陪审制是浸润着英美法系的基本法律精神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反过来它又为促进英美法律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大陆法系国家, 陪审制不仅未对诉讼制度产生任何影响, 反而在诉讼制度的限制下失去了对定罪量刑的实质作用, 基本上沦为形式[2。比如, 欧洲许多国家都曾先后采用过陪审团制度。法国在1789年大革命之后, 开始实行陪审团制度, 并在1808年把这种制度推行到拿破仑所征服的国家之中。德国在1849年开始实行陪审团制度, 但是由于人们对陪审团缺乏信任, 这一制度在1924年被废除。十九世纪, 陪审团制度在比利时、希腊、挪威、葡萄牙、俄国、西班牙和瑞士都作过尝试, 但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在亚洲, 除了实行普通法的英国殖民地, 多数国家没有普通法中陪审团审判的概念。日本曾从1923年在刑事案件中使用过陪审团制度, 但随后于1943年又废除了这一制度[3]。

那么, 同样的一种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境遇为何如此不同呢?陪审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能够生存、发展, 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为何就步履维艰呢?求本尚需溯源, 要正确认识某一事物的现实, 就不能不了解它的过去, 它的发展变化, 所以, 本文笔者试着从陪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探求中认识陪审制度的真谛。

一、古代的陪审制度

公元前594年, 梭伦当选为雅典的执政官, 它首创了陪审法庭的新制度, 也就是在集市日的市场上审理诉讼案, 一些有闲暇的公民可以参加。后来, 这种民主制度成为雅典民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使公民具有了参与审判的权利[4]。但是, 那时的陪审制度十分烦琐, 当时设置的被称作“赫里埃”的公民陪审法庭, 通常一次要召集大约六千公民, 通过抽签的方式从中挑选出陪审团成员。刑事案件的陪审团由501人组成, 民事案件的陪审团由201人组成。陪审团不仅由于人数众多而难以组织, 陪审员还可以在审判过程中大呼小叫, 任意发表各自的意见[5]。

陪审团审判也曾是古罗马法律制度的一个部分, 罗马共和国末期也设置了类似于“赫里埃”的陪审法院, 专门处理刑事案件。罗马陪审法院的产生、发展与当时的平民同贵族争权有很大关系;同时, 氏族社会以全体大会处理违反公共规则案件的习惯影响, 也是孕育陪审制度的沃土。到了公元四世纪中叶, 古罗马皇帝觉得陪审团的权力过大, 终于在公元352年废除了陪审团制度。虽然古罗马摈弃了陪审团制度, 但是欧洲其他国家仍然在沿用这一制度, 德国、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都存在着由一群公民对法律上的问题作出决定的制度。其后, 挪威的入侵者占领了诺曼底地区 (大致在今天的法国) , 并在诺曼底推行了陪审制度。1066年, 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在打败了英国人时, “他船上的一个看不见的乘客就是陪审团制度。”[6]

二、现代的陪审制度在英国的产生

我们要想对威廉船上“看不见的乘客”加以认识, 就有必要了解与其“同船”的普通法的发展脉络。普通法是英国三大法律渊源之一 (另外两个渊源为衡平法和制定法) , 它体现了英国法律的最基本特点。

在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格兰以前, 英国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法时期。盎格鲁撒克逊各国没有像西欧大陆上的日耳曼人那样, 采用罗马的立法技术和用拉丁文制定成文法。所以, 在1066年以前, 英国法的主要渊源仍是习惯法,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 没有适用于整个英国的统一法律。诺曼征服后, 这种状况并没有立即改变, 威廉一世宣布盎格鲁撒克逊法继续有效, 以证明他是爱德华的合法继承人;另一方面建立了王权比较强大的、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国家。在诺曼征服以后不久, 诉讼一般向郡法院 (County Court) 、百户区法院 (Hundred Court) 及各种领主法院提出, 这些法院按照地方性的习惯法作出判决。国王只行使“最高审判权”, 他只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才受理争议;国王的御前会议是受理重要人物重大案件的机构。亨利一世时, 把负责财务行政和财务诉讼的财务法院从御前会议中分离出来使其专门化。同时, 设立巡回法庭, 代表财务法院调查和受理地方上的财务案件, 以便把各地诉讼案件吸引到国王法庭。由于许多地方习惯法没有文字记载, 是世代口耳相传的, 而陪审员熟悉各地的习惯法, 他们在法庭上的问答, 使巡回法官得以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法律。当巡回法官们聚集于中央讨论案件时, 彼此承认各地的判决, 将各地法律习惯熔于一炉, 从而形成了通行全国的普通法[7]。

可见, 陪审制在英国的产生与其普通法的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当时的陪审制度, 规定于1166年亨利二世颁布的克拉灵顿诏令中, 即:对于刑事案件, 由熟悉案情的12名陪审员向法庭控告, 并证明犯罪事实。这就是所谓的起诉陪审团, 即“大陪审团” (Grand Jury) 。

当然, 现代陪审团审判的思想是从《大宪章》开始发展起来的。《大宪章》是英国的贵族为了限制王权而于1215年强迫约翰王签署的一项文件。《大宪章》第39条规定:“除非依据其同仁所作的合法判决, 或国家的法律……我们不得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8]1216年约翰王去世后, 《大宪章》的条款通过立法被赋予了新的生机, 在随后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 陪审团审判这一思想被宣布为英国普通法的一部分[9]。后来, 鉴于“大陪审团”实行同一批人既控告犯罪又证实犯罪的做法, 容易使被告陷入危险的境地, 所以, 它被逐渐地淡化。1352年, 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起诉陪审团参与审判, 要求另设一个12人的陪审团进行实体审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陪审团” (Petty Jury) 。至此, 英国出现了两个陪审团:大陪审团负责起诉, 决定是否对嫌疑犯提出控诉;小陪审团负责审理, 决定被告是否有罪。至于构成犯罪后适用法律和处罚问题, 则由职业法官决定[10]。

1933年, 英国取消了大陪审团, 到目前只保留了小陪审团, 又称陪审团或审案陪审团。陪审员的职责就是参加庭审, 然后进行评议, 就诉讼中的事实, 即被告人是有罪还是无罪作出裁断[11]。

三、现代的陪审制度在美国的发展

由上述剖析可以看出, 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产生于英国。然而, 陪审制的发展与完善却不是在英国完成的, 而是在它的殖民地美国完成的。美国是至今同时实行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的唯一的国家[12]。

历史上, 英国人一踏上美洲大陆, 自然而然地将其语言、文化和传统带到了美国, 他们所熟悉的法律制度也便理所当然地在美国开始生根, 包括陪审团制度。但是, 随着殖民地中陪审团独立性的日益提高, 英国法官有时会把通常应当由陪审团审判的案件, 移送到无权进行陪审团审判的海事法院中去。这类案件中最突出的是有关《印花税法》的案件, 这些案件中的问题是, 英国人是否有权向殖民者征收不受欢迎的印花税。[13]因此, 殖民者发动革命反抗英国的统治, 理由之一就是英国当局剥夺人民应当享有的陪审团审判的权利。1776年7月4日签署的《独立宣言》就控诉了英王“在许多案件中剥夺我们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14]这种斗争的结果是, 最初, 《美国宪法》只规定了在刑事案件中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15]并且, 美国最高法院曾判称, 《宪法》的规定仅仅适用于“严格意义上的刑事犯罪。”[16]后来, 经过修订, 扩大了陪审团的权利, 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不仅在刑事案件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上增加了“迅即予以公开审判”的权利, 而且将陪审团审判扩展到了民事案件中。

在陪审团制度的具体实施上, 美国的《联邦陪审团选拔法》、《律师协会陪审团标准》和《联邦刑事诉讼程序规则》等从陪审员的资格、选拔、任期、报酬、回避、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作了十分完善的规定。在诸多规定中值得一提的是, 陪审团对事实的认定 (包括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 , 是该次诉讼中终局的和决定性的裁决。除非审判记录表明, 没有初步的证据可供陪审团作适当的考虑, 或者诉讼中发生法律错误, 或者出现了“陪审团不良行为”, 否则初审法官和上诉法官都不得撤销陪审团的裁决[17]。

四、陪审制在英美的存在基础

通过上述对陪审制起源和发展的考察, 可以看出:现代的陪审制之所以在英国产生, 并在美国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与其特有的历史根基、文化底蕴、法治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 从历史根基上看, 陪审制在英国的产生与其普通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体现了英国法律的最基本特点的普通法, 其本身就是习惯法的汇编。在1066年以前, 英国法的主要渊源仍是习惯法, 没有适用于整个英国的统一法律。所以, 在诺曼征服以后不久, 郡法院、百户区法院及各种领主法院还是按照地方性的习惯法作出判决。正如上述, 由于许多地方习惯法没有文字记载, 是世代口耳相传的, 而陪审员熟悉各地的习惯法, 他们在法庭上的问答, 使巡回法官得以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法律。当巡回法官们聚集于中央讨论案件时, 彼此承认各地的判决, 将各地法律习惯熔于一炉, 从而形成了通行全国的普通法。既然普通法本身就是群众智慧的产物, 那么由他们组成陪审团按照他们所熟悉的普通法进行审判, 也就理所当然。虽然后来英国又出现了衡平法和制定法, 但是陪审的传统已根深蒂固, 同时普通法在英国法律中仍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就决定了陪审制度在英国存在的历史根基。

我们知道,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 是以英国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形成的法律的总称。历史上, 由于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 英国的法律制度便自然而然地被带到了被英殖民者统治的国家, 那么, 作为其法律制度中较有特色的陪审制自在被移植之列。对于像美国这样的曾被英殖民者长期统治的国家和地区, 陪审制在其国家“生根”、“发芽”, 并“枝繁叶茂”, 可以说是“纯天然”的与生俱来, 顺理成章, 因为陪审制就是其整个法律体系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此相似, 这一点也可以解释陪审制在其他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适用较好的原因。

其次, 从文化底蕴上看, 英美文化中包含着更强烈、更深刻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因素, 久而久之, 这类因素便渗透到各种具体的制度与程序之中。正因如此, 英美人更信任和他们一样的普通公民的判断和决定, 而不太信任政府官员所作的判断, 认为允许一个独立的陪审团参加到司法裁判的过程中, 可以防止政府在法律制度中滥用权力。这一点, 从英国普通法的形成和美国殖民者因英国当局剥夺人民应当享有的陪审团审判的权利而发动革命反抗英国的统治也可以看出来。同时, 由于美国黑人与白人在长期的争权中, 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主、平等观念, 促使美国人认为, 通过反映社会的人口特征和价值观念的陪审团的审判, 就使自己通过代表参与到了法律制度的运作之中, 从而, 所有人在这一制度中都是平等的, 他们都将同样接受陪审团的评判。由此也可以解释陪审制在英美法系对案件的审理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而且对程序的其他方面也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最后, 从法治观念上看, 英国在继承原始民主遗风的基础上就产生了朴素的法治思想与传统。由上述, 源于古代习惯的早期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相当高的权威, 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习惯法, 包括掌握和行使国家统治大权的国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习惯法的制约。同时, 由于世世代代法律职业者的不懈努力, 中世纪封建君主制度下的英国一直保持了司法相对独立的特征, 法治思想和传统不绝如缕, 欧洲大陆和东方国家都曾经历过的绝对个人专制局面从未在英国出现[18]。而在美国, 法律首先被理解为是一个社会契约, 一个关于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如何进行合作、如何解决纠纷、如何建立秩序的社会契约, 一个规定公民可以做些什么和不得做些什么、政府必须做些什么和不得做些什么的社会契约[19]。既然法律是社会契约, 任何公民都应该和政府机构一样在法律的规定下行事, 同时, 任何公民也都和政府一样对违反法律这种社会公约的行为具有审判权。

两审终审制 篇11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编辑“三审制”存在的问题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编辑“三审制”流于形式。按照规定,图书编辑中应有初审、复审和终审,但有的出版社却对此进行了“合并”,书稿的初审和复审或复审和终审均由同一个编辑完成,存在着“缩水”的情况,客观上使“三审制”成了“两审制”。

初审工作简单化。初审工作是编辑“三审制”的基础,初审报告不但要对书稿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评估,还要善于发现书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问题的处理意见,但有的出版社编辑的初审报告只有简单的几句话,既没有对书稿的客观评价,也没提出书稿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初审报告甚至将内容提要作为对书稿的评价。

初审报告书写格式不规范,出现了越权行为。初审报告是编辑“三审”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三审”工作的基础。有的责任编辑不知是出于无知还是越俎代庖,在初审报告中写上“同意出版”的字样,令人哭笑不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认为书稿达到了出版要求,提请复审。”

把编辑“三审制”违规外包。编辑“三审制”是出版社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图书出版社对图书的出版导向和质量的掌控,有的出版社在与民营工作室的合作出版中,违反规定,擅自将本该由出版社编辑完成的书稿“三审”工作,“发包”给非出版单位的人员去做,并让没有发稿资质的人员担任责任编辑,使编辑“三审制”处于放任状态,并导致图书质量的问题。如前年总署查处的一本有严重导向错误的图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出版社在与民营工作室的合作中,把责任编辑的发稿权外包给不具备编辑资质的人员。

编辑“三审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一些省市出版行政部门的重视,不少地方的出版行政部门加强了对编辑“三审制”工作的管理,把严格执行编辑“三审制”作为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举措。如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把坚持和强化书稿的“三审制”作为出版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三审制”检查为工作重点,去年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书稿“三审制”检查评比工作,对所辖出版社2003年以来的书稿审读规章制度进行了检查和总结。在检查评比的基础上,该局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有力地推进了苏版图书质量的全面提高。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把抓图书质量检查与表彰激励结合起来,把提高编辑初审报告的质量作为加强编辑“三审制”、提高图书质量的突破口。从前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两届全省图书优秀初审报告评选,从中评出了一批图书优秀初审报告,并对这些优秀初审报告的责任编辑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努力发挥图书优秀初审报告的示范效应,调动了广大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学教材“走出去”尚待时日

张爱民申正平

第十三届BIBF上的中国版权输出合同增长了98.2%,而同期版权引进只增长了6.7%。版权输出与引进之比由0.66:1变成1.23:1。这种变化,被很多媒体称为“历史性突破”。 但是,对大学教材来说,“走出去”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家强社长说,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出版社还没有教材版权输出,“基本上是空白”,他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大学教材外国学生难以适应,另一方面中国出口的教材主要是对外汉语教材方面的,而这一领域已经有几家出版社做得相当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社长认为,以目前的状况,要向国外输出教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学的教材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显然,我们在许多领域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告诉记者,就目前国内一百多家大学出版社而言,教材版权贸易方面,输出的主要还是语言类,输入的教材则是主流。“和前些年相比,引进图书的分量越来越大。以前我们主要是经过翻译和加工,然后出版国外的教材,近年来直接引进原版教材的数量越来越多。总的来说,引进的趋势比较明显。”

上一篇:高速切削刀具材料下一篇:增量预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