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化

2024-07-23

会化(精选12篇)

会化 篇1

一社会化与社会化主体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社会的互动中, 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从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将内化社会文化、学习角色知识, 以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的人、群体和机构, 这些最重要的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主体, 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及大众媒体。

社会化是个人终身都需要不断面对的问题, 但青少年时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 在此阶段青少年将接受文化传递;形成个性、实现自我认知;具备更多的社会属性, 逐渐变为“社会人”。家庭是青少年最初接触的社会化主体, 在入学后青少年将接触到另外两个社会化主体——学校及同龄群体。

二不同社会化主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

1. 学校对青少年社会人格化的影响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的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被视为社会化的代理人并承担为青少年传递文知识的重任。不仅要通过教授知识与技能, 帮助青少年发展为具有创造性的独立个体所具有的潜能, 更要将青少年塑造成为符合社会统一规范的社会人。

2. 同龄群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

同龄群体是由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人自发组成的群体。同龄群体会向其群体成员传递个体间平等相处并建立友谊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是从家庭和学校之类社会主体那里接受不到的。同龄群体会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规范及价值标准, 无论这些规范及价值标准是否符合社会的主流观念都会被其成员当作重要的参照。

3. 校园内同龄群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

随着国民生育、抚养和教育下一代方式的改变, 青少年可以跨越家庭、学校的范围另寻同龄伙伴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而学校中的同学就成为同龄群体的主要成员, 学校也逐渐变成了同龄群体日常聚集活动的主要场所。

青少年在校园中由同学组成的同龄群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正反双向的影响。由于是自由组合形成的群体, 这些群体对内部成员的影响也难以被外部把握和掌控。校园内同龄群体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试探教师对其群体文化的容忍底线, 如果教师反应不力, 群体成员将会进一步试探。这些越轨行为任其发展将会形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如群体成员一起抽烟、喝酒、共同反抗教师的权威, 那些原本被教师认为是优秀的学生也会因群体的影响而参与不良的活动。

但是, 校园内同龄人群体的负面影响可以转变为正面影响。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 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会帮助青少年同龄群体焕发出阳光、向上的动力源, 帮助其成为相互激励、相互督促、学习气氛浓郁, 正向发展的青少年同龄群体。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进程的促进

1. 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内关于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由学校组织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余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植根于校园内部, 由学校主导进行组织管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有意识地增加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传递体育文化为形式, 以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体育情感、明确体育价值观念、树立体育理想、建立学生体育道德为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效果。

2. 校园体育文化将学校与同龄群体融合, 共同作用于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将学校和同龄群体两大社会化主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共同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影响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进程, 其主要体现于:

第一, 校园体育文化由学校主导组织管理, 提供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制定体育运动的规章制度;宣传体育运动精神、价值和道德;规范体育运动行为。以权威者的形象出现, 其半强制性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具有强效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规范、科学的体育运动技能,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使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 在校园内青少年因相同体育爱好会自发地形成不同的同龄群体。在这些以体育为主题组成的同龄群体中, 运动能力强、个人魅力大的青少年往往自然地会成为群体中的领导者, 领导者可以主导整个群体的文化氛围, 左右群体的发展方向, 对群体成员的人格社会化造成影响, 学校可有意识地对群体领导和成员进行引导和规范, 促进同龄群体发挥更多正面的影响。主动发掘和增强同龄群体对青少年的正向影响可以更好、更有力地促进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3. 校园体育文化理念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具有积极作用

在青少年阶段, 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自我角色逐渐确立, 但仍处于认同与角色混淆期, 需要其他社会化主体的引导和帮助。校园体育文化倡导的理性、公平等理念正是青少年角色扮演中需要的优秀品质, 对其人格社会化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 在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要不断认识和扮演新的角色。体育运动中的青少年必须认识理解进行运动的各个角色, 并为扮演某个角色而做准备, 预先感知所有比赛队员的行动和己方团队对他的期望以及完成他自身特定的行动和任务, 体育为青少年提供可量化的指标和评价, 使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将扮演的角色有明确、客观的认识。

第二, 体育就本质而言即是社会化的反映。对于其他制度而言, 体育本身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在强调公平、合作、竞争的现代社会中, 体育能够在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形成过程中强化这些理念。维普在研究中观察到青少年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关注“全力以赴”、“战胜对手”、“公平公正的比赛”等理念。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养成的勤奋、自律、冷静、合作、竞争等优良品质为其在日后更宽广的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结束语

社会化主体是青少年人格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者。当青少年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后, 将会受到来自学校和校内同龄群体的共同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将学校与同龄群体两大社会化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产生合力促进其人格社会化实现健康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秉持的公平、理性、合作、竞争等理念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 建议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校及同龄群体对青少年的复合影响角度出发, 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积极主动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同龄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在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进程中, 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郑航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3、89

[2]风笑天.青少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评述[J].青年研究, 2005 (3) :1~8

[3]陈心想.教师要了解学生同龄群体[N].中国教师报, 2013.10.23

[4]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 2001 (3) :86~87

会化 篇2

一、社会化与法律社会化

(一)个体社会化

新生儿离开母体,尽管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但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自然人,一个仅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人,只是具备人的自然属性与身心发展潜能的生物个体。个体出生以后如何逐渐获得与不断丰富人的社会属性,如何适应人类社会生活?如何成为具有独特个性与行为方式的社会成员,这就是个体的社会化问题。

个体社会化,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通过社会化,习得人类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和价值观,认识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个体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国内有学者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把社会化分为四种:(注: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45.)

1.基本社会化。即个体在童年期的社会化,主要是学习语言、生活知识和培养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发展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等。

2.预期社会化。指个体在学校等社会机构中逐步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3.发展社会化。即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个体随着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

4.再社会化(或重新社会化)。指个体生活环境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或者由于社会化过程的失败而受到严重处罚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或者重新适应社会,需要对自身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做出重大调整,进行重新学习。再社会化有主动再社会化和强制性再社会化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是个体自觉主动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后者是指诸如罪犯、劳教人员等社会化失败者,被强制接受教育和改造,以便重新回归社会。

(二)法律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其中,与个体违法犯罪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法律社会化问题。所谓法律社会化,就是个体把国家法律这一体现统治阶级和国家意志的、具有强制性的特殊社会规范,变成自己所理解和接受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进而内化为个人心理品质的过程。简而言之,法律社会化就是个体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意识的过程。

就个体而言,要实现法律社会化,其具体要求就是形成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脑对法律现象的反映,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观点、态度的总称。国内有学者按个体法律意识的功能结构,将其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亚结构:(注:罗大华,何为民,解玉  敏.司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7,59,51,55,54.)

1.作为认识功能的法律知识,它是个体形成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2.作为评价功能的对法律的态度,它是影响个体实施合法行为或违法行为的关键性因素。

3.作为调节功能的守法行为素养,这实质上是个体的一种抗诱惑能力、对行为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完善与否,表明个体社会化的成熟程度,也是防止违法犯罪的重要关口。

二、社会化的缺陷与违法犯罪

(一)个体社会化的缺陷

如果说,社会化意味着人格的成熟,那么,事实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十分完善的社会化。虽然大多数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基本顺利的,但也有少数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即出现了不完全社会化甚至错误的社会化,形成了不健全人格,造成适应社会困难,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在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进程中,法律社会化的缺陷至关重要。如果说其他方面社会化的缺陷导致了生活能力与适应环境的困难,那么,法律社会化的缺陷就直接与违法犯罪相联系。有学者认为,个体法律社会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罗大华,何为民,解玉敏.司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7,59,51,55,54.)

1.没有接受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处于“法盲”或“半法盲”状态。

2.认知水平偏低,是非不分,难以理解和接受法律规范。

3.对法律持轻蔑态度,视法律程序为儿戏,不愿尊重与遵守法律。

4.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轻率地作出决定,不进行法律咨询,以致有意无意地违反法律。

5.缺乏守法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贪图利益,随意行事。

6.不愿履行法律义务,如拒绝赡养老人,拒交个人所得税等。

7.由于法律意识不健全,划不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在理解与执行法律规范时发生困难,造成违法行为的产生,如防卫过当,刑事案件私了,因债务纠纷扣留人质等。

(二)不健全人格是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

社会化尤其是法律社会化的缺陷,必然对个体人格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即形成不健全人格。

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将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健全人格与不健全人格两大类。健全人格就是社会化程度较高或基本上达到社会化要求的人格,它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行为方式与社会规范相一致。健全人格者在社会成员中占大多数。不健全人格是经历了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而形成的不成熟人格、矛盾冲突人格和反社会人格。其主要表现是:

1.价值取向偏离,甚至与社会整体利益相悖。

2.认知水平低,思维偏激,是非、善恶判断力差。

3.需求层次低,欲望强烈,且不善于通过合乎规范的途径予以满足。

4.道德和法律意识淡漠,由于受反社会不良文化影响,不尊重社会道德与法律,行为既不受良心谴责,对刑罚惩罚也没有恐惧反应。

5.品德不良,由自私、缺乏同情心、行为不端发展到冷酷无情、粗野肆虐,恶习难改。

6.缺乏高级情感体验,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水平低;常常被消极不良的情绪体验占据心头,且缺乏必要的情绪调节控制能力,甚至任其宣泄而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

7.缺乏必要的建设能力,只有不利于社会的消极能力、破坏能力。

8.自我意识

的缺陷,不能客观地评价与调节自我。要么过于贬低自己,产生自卑感,进而自暴自弃;要么过高评价自己,自高自大,不可一世。

反社会人格是不健全人格的极端表现,是指一部分人在犯罪集团或其他腐朽思想、不良文化的影响下,完全接受了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观念,养成了恶劣的生活习惯,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不健全人格是产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虽然不健全人格尚不能称之为犯罪心理,但它存在着向犯罪方向蜕变的可能性。在形成不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经过道德上的“下滑”和违法行为的尝试,产生犯罪意向,最后在特定的情境诱因的刺激下,产生犯罪行为。

三、罪犯的重新社会化

既然个体违法犯罪是社会化过程的缺陷或障碍导致的,那么,监狱对违法犯罪者的矫治与改造,就要以促进其重新社会化为核心。

对罪犯重新社会化的强调,始于西方资产阶级刑罚的近代学派。以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为代表的刑法近代学派以主观主义反对古典学派的客观主义,他们从刑罚的目的主义出发,强调行刑对犯罪人的教育改善作用。在行刑上,主要考虑的不是行为产生了多大的危害结果,而是从行为人的人格上寻找犯罪的根源。对犯罪人处以刑罚,如同对病人的治疗,必须消除其病根,使低下的人格改善为良好的人格。为了改善犯罪人的人格,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受刑人的恶性深浅及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气质、性格、性别、年龄、职业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取得成效。德国学者李普曼认为,刑罚本身是一种教育,而不是报应手段,其作用在于使犯罪人改过迁善,复归社会。要使受刑人在道德改善的同时,求得在知识、技艺、身体健康等方面的长进。所以,监狱不再是单纯的监禁犯人的场所,而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学校,是治疗各种疾病,增进身心健康的医疗设施。

近代资产阶级的刑罚思想和矫正制度,对后来世界范围内监狱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以人道、仁爱精神对待犯了罪的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犯罪人进行改过迁善教育,促进其重新社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监狱制度的主流。

新中国50余年的监狱工作中,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在促进犯罪人重新社会化方面创造了人间奇迹。我国监狱始终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创立了以狱政管理、劳动改造、教育改造为基本手段的有中国特色的监狱工作制度,不仅创造了世界上最低的重新犯罪率,而且使无数违法犯罪者改过迁善,重新社会化,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一)罪犯重新社会化的概念

如前所述,罪犯的重新社会化属于个体再社会化的一种形式,即属于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指犯罪者被判刑入狱后,在监狱机关的各种惩罚改造措施的影响下,对自身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进行重大调整,重新学习,重塑健全人格,以利于重新回归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应该说,监狱对罪犯实施的全部监管改造活动,都在于促进罪犯的重新社会化,包括对罪犯思想观念及心理结构的调整,对不良个性的重塑,对不良行为习惯与行为方式的矫正等。罪犯的重新社会化是在监狱这一特定环境中强制进行的,至少在开始阶段带有强制性,这是区别于一般社会公民为适应新环境而再社会化的根本点。

从罪犯重新社会化的结果上看,有成功、不成功、失败三种可能。重新社会化成功,是指个性得到重塑,犯罪心理结构被瓦解,弃恶向善,不再犯罪,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有的甚至成为优秀公民、先进人物;不成功,是指某些罪犯经过服刑过程后,犯罪心理没有得到矫治,释放后在一定情境刺激下还可能重新犯罪;重新社会化失败,是指一些罪犯经过服刑,犯罪心理非但没被消除,反而更加牢固,或者由于交叉感染,从“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反社会意识更加强烈,犯罪手段更加成熟,危害更加严重。

(二)罪犯重新社会化的过程

我国台湾学者蔡墩铭曾经从犯罪心理学角度专门研究过服刑罪犯的重新社会化问题,他在《矫治心理学》一书中,将罪犯重新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注:蔡墩铭.矫治心理学[M].台湾:正中书局印行,1988.637,648.)

1.引导阶段。这是罪犯初进监狱的学习适应阶段。为排除罪犯的焦虑不安心理,要设法激发罪犯接受矫治处遇的欲念及对监狱管理人员的信赖,产生信心。

2.矫治阶段。在这一阶段对罪犯实施的矫正,有两类范畴:一是偏重于对罪犯社会道德或公德心的培养,属监狱教化的范畴;二是对罪犯所实施的治疗,注重人格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医治,属心理疗法的范畴。那些反社会性相当严重的罪犯,不仅社会公德心和道德心低落,而且还有心理或性格上的原因,对他们既要教化,又要进行心理治疗。

3.训练阶段。一方面要训练罪犯谋生的技能,另一方面又要训练罪犯学习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还要培养他们解决在自由社会遭遇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再以犯罪方式解决问题,这属于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训练。

4.释放前阶段。为使罪犯能较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在释放前,要对其在监狱中所过的严守规律的生活逐渐加以放松和缓和,以作为由监狱生活转移到完全自由生活的过渡,以免罪犯一旦进入自由社会后无所适从。

蔡墩铭认为,对罪犯在监狱中促成的重新社会化过程有无效果,还需要他们在自由社会中生活才能获得证实。惟有社会关心出狱人员,设法为其解决困难,才能使其真正适应社会而不再犯罪。由此而言,罪犯的重新社会化,事实上并非完成于监狱,而是完成于自由社会。

(三)罪犯重新社会化的征状

罪犯重新社会化的具体征状,无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性之重建

罪犯之所以犯罪,在于其社会化缺陷导致社会性丧失。那么,通过重新社会化,就要重建其社会性。蔡墩铭认为:“社会性可谓人生活于社会上应有之人格属性……监狱只有一方面设法除去人犯之反社会性,另一方面重视人犯之社会教育与训练,方可使出狱之人犯获得社会性,真正适应社会,不再为非作歹。”(注:蔡墩铭.矫治心理学[M].台湾:正中书局印行,1988.637,648.)

要重建罪犯的社会性,必须以去除其反社会性为前提。反社会性是一种社会心理缺陷,是人格偏离的表现。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反社会性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所显现的蔑视、否定或反抗现行社会所普遍承认的法律、道德、习惯等行为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的人格倾向。(注:张绍彦.监狱法基础理论[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164.)罪犯的反社会性不仅是他们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基础,也是阻碍其重新社会化进程的不良心理因素。反社会性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顽劣性,很难通过罪犯自身的觉悟或一般的教育改造措施得以矫正,必须综合运用包括心理矫治在内的多种手段和方法。蔡墩铭认为,反社会性的形成,与犯人的人格失调有关,只有运用各种检查、测验、咨询、治疗等心理学技术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才可消除其反社会性,重建社会性。

2.健全人格之重塑

如前所述,不健全人格是形成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那么,罪犯要重新社会化,要适应社会生活,不再违法犯罪,必须矫正不健全人格,重塑健全人格。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组合,体现了一个人完整的精神面貌。那么,

什么样的人格才算是健全人格呢?由于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人格理论,关于健全人格的内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罗伊德(S.Freud)认为,健全人格应当是“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均衡协调发展,相互制约,不至于发生困难的人。人格健全的人,“本我”需求适度,“超我”与“自我”稍占优势,三者均衡发展,在内部心理矛盾中,最终能取得平衡,达到和谐统一,不至于产生焦虑乃至神经症。

――心理机能人格理论的代表人物培因(A.Bain)和瑞波(T.Ribot)认为,健全人格者应当是理智占优势,或者是理智――意志型的,而不是情绪型。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外界的关系时,虽然免不了受到某些情绪的影响和干扰,但情绪的强度不至于使人丧失理智,经过内部心理冲突,最终应是理智占上风,意志起决定作用,而不致听任消极情感的发展和宣泄,采取非理性的方式,做出错误的行为。

――人格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凯利(G.Kelley)认为,健全人格的主要表征是对事物有良好而正确的认知,并有力量用这一认知去构建人格,支配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ra)认为,健全人格者应当受到较好的环境与教育的陶冶,养成良好的对事物的反应与行为习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社会与他人有同情心、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社会态度。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A.Maslow)坚持一种精英思路,认为真正的健全人格要从那些在全人口中只占少数,但达到了“自我实现的人”身上去寻找,健全人格者应该是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与自尊需要占优势的人。

――从精神医学角度看,健全人格应当表现出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他们经常具有良好的心境,身心协调一致,精神愉快,不至于因环境变迁和人际冲突发生任何人格障碍,出现反常的变态心理。

――在我国社会心理学界,有学者把健全人格概括为“三良”,即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注:罗大华,何为民,解玉敏.司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7,59,51,55,54.)

综合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我们会发现,关于健全人格,有一些被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特征,这是一些最基本的、核心的特征,我们不妨根据这些特征来确定健全人格的标准。

(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现实、准确的自我知觉,并有这种知觉的敏感性。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

(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格健全者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他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依据上,而不是主观臆测。他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应该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要具有与自己的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主要是处理、解决自己遇到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问题的能力,否则,就不能有效适应环境,满足自己成长、发展的需求。

(4)人格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格结构的各部分之间应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

3.道德行为、守法行为之养成

罪犯重新社会化的征状,最终要体现在行为上,具体而言,就是消除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与行为方式,养成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要求的行为模式。道德行为是在良好道德品质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要注重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出于个人道德心或良心而实施的有利于他们和社会的行为,那些出于获得回报或补偿而从事的行为,不能算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如某罪犯认罪后,为赎罪而向被害人所作的补偿行为,虽然是好的行为,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行”。再如,有的罪犯为获得监狱的奖赏,有的为取得被助者的感激或获得荣誉等,出于这些动机而实施的行为都不能认为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当然也不能作为实现重新社会化的征状。但对这些行为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正面的引导,并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逐渐使之转化为真正的道德行为。

守法行为是罪犯重新社会化的基本表征或最起码的标准,“是指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和虽不完全符合法律精神,但还没有达到违法程度的行为。”(注:罗大华,何为民,解玉敏.司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7,59,51,55,54.)守法行为是守法心理的外在表现,要使罪犯养成守法行为,就需要消除其违法心理,建立守法心理结构。

所谓守法心理结构,是指能够调节和支配行为人约束违法行为、实施守法行为的一系列相关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个体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条件下,守法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有:(注:罗大华,何为民,解玉敏.司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7,59,51,55,54.)

(1)指向守法行为的人生哲学与价值取向,正确的权利观、义务观与利益观;

(2)利他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

(3)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和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守法与违法的界限;

(4)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能力;

(5)守法的行为习惯与素养;

(6)对刑罚的畏惧和对利弊得失的正确权衡;

(7)通过合法途径满足基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信心。

守法心理与守法行为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有些人的守法行为并不是受守法心理支配的,而是因为畏惧刑罚惩罚而被迫作出守法行为,或者虽有犯罪动机但因未得到犯罪机遇而暂时作出的守法行为,或者有意钻法律与政策的空子,作出尚未达到违法程度的基本守法行为等。当然,要使罪犯真正实现重新社会化,不再违法犯罪,还需要培养他们在守法心理结构支配下的真正的守法行为。

社会化网络企业 篇3

执行:本刊编辑部

当“所有公司都是媒体公司”成为一种趋势,当从企业视角将媒体划分为自有媒体、付费媒体、免费媒体成为一种必要且具有实际价值时,社会化网络企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企业从来就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只不过插上社会化网络的翅膀后,其与社会的联系会更加紧密、透明、便捷、直接,科特勒博士眼中的营销3.0时代是对过去企业自利运营哲学的一种纠偏,企业要想做得好,必须踩好利他与利己之间的平衡木。在消费者因为社会化网络团结在一起与企业对话时,过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旧平衡已被打破,企业需要一种新的运营哲学,在这种哲学的指引下,整个组织从战略到执行,都需要改变,现在就是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企业在社会化网络时代的诸多不适,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运营哲学观念的落后导致了行动上的迟缓。

在社会化网络时代,只有无能的企业才需要花钱大量购买媒介,且媒介投资回报越来越低。媒介的本质是信息的流转,好的信息需要好的人才,也许,未来的企业不仅需要一名首席创意官,还需一名首席内容官,从长远看,现在外包给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干的活,大部分不得不由企业亲自来操刀,原因很简单,企业不会放弃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机会,只有掌握了庞大的消费者数据和直接了解、洞察、联系消费者的渠道与媒介,从B2C到C2B商业模式的转变才有可能。

会化 篇4

实现科研院所后勤社会化,不但使后勤工作更加规范化,管理人员结构更趋合理,而且因在后勤服务中引进了竞争机制,后勤人员工作主动性会极大提高,后勤保障得到加强,能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出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后勤社会化后,为解决科研院所后勤临时工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意义。

1. 消除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

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其发展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产生的管理体制难免会打上这个时期的烙印,即管理体制的封闭性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当时却客观上起到了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科研院所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使得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工作的模式的弊端显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社会化”模式,这就要求科研院所的后勤管理部门也要积极融入到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以推动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消除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使得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科研院所发展的需要。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的时期,市场配置经济的能力日益显著,因此科研院所要积极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来为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提供保障。我们知道,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后勤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后勤管理体制的弊端明显,若是继续沿用,那么无疑会给后勤管理的发展带来隐患。基于此,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融入到市场竞争中,这样才能清晰的看到自身的缺陷,有利于后勤服务模式适时向社会化的方向转变,提高服务的质量。

二、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社会化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物业基础条件差

一般而言,科研院所的物业在规模上并不大,大多数都在几万平米以下,这样一来,要对后勤物业进行社会化发展,其发展空间的确显得狭小了一些,想取得规模效益的难度是很大的。除此之外,科研院所的物业建筑还存在结构复杂、陈旧的特点,这样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维修资金,加大了成本的支出。

2. 人员管理难度大

在对科研院所后勤服务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分流出一部分人员来,这部分人员进入新组建的社会化的物业公司中工作,但是人员的管理难度却增大了。这是由于分流出来的人员基本上都属于单位的正式职工,他们会有与生俱来的有优越感,但是这种优越感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却是存在矛盾的。除此之外,正式单位职工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缺乏培训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科研院所物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3. 历史遗留问题多

在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社会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社会化物业进驻时相关工程图纸、资料、文件及配套设备使用说明等不能按物业管理规范及时移交或残缺不全;工程在保修期内涉及到的维修问题各方推诿扯皮,无法做到及时进行维修,后勤物业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三、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社会化及社会化服务的措施

1. 创新共建思路,践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理念

推行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充分考虑科研院所的特殊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社会化不能简单地照搬市场经济模式,而要以“服务科研保障生产、服务职工保障生活、服务院区保障和谐”为主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

对于科研院所后勤服务能够实现服务外包的项目,应积极推进专业化管理,加强合作与监管,采用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理顺科研院所与外包服务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终形成“专业管理团队负责运营管理,行使日常管理权、经营权;科研院所负责监督管理,拥有资产产权、收益权”的共建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科研院所各项工作协同发展。

2. 完善服务模式,优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机制

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是一个单位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有了好的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效能。

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行关键在于理顺运行机制,后勤部门的职能要逐渐实现由服务向管理的转变,即从服务为主到服务、监管并重再到监管为主的三步转变。进一步提升后勤核心治理能力,优化服务管理机制,实现对受托方的有效监督和科学管理,最终实现工作重心向国有资产监管、服务项目招标、服务质量评估等宏观层面的转移,为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3. 强化人才战略,提升后勤服务社会化软实力

第一,狠抓后勤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训教育,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一方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走进来,通过专业理论的讲授完善后勤人员现代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创造条件组织后勤人员走出去,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总结制定出一套符合当前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

第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挖掘科研院所内部优势资源与招聘社会专业人才相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拓宽选拔任用渠道,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走上管理岗位,激励后勤人员在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树林,詹丽香,黄普乐.农业科研院所行政后勤管理创新与发展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3):30-32.

政策社会化 篇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开辟了中华民族新纪元,是中国人民探索发展进步之路、实现民族复兴的60年。新中国的历史巨变

60年历史巨变,有成功的欢悦,有走入误区的痛苦。但总的说来,是神州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

(一)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实现国家独立,成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首要目标。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长期压迫。60年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顶住各种形式的外来压力,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势力的孤立、封锁、干涉和制裁,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

(二)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全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统一的国家。旧中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不仅在大陆空前统一,而且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雪洗100多年甚至300多年丧权辱国的历史。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有很大转机,中华民族和平统一大业呈现新的愿景。

(三)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不断健全的国家。60年来的社会变革巨大,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消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消灭了农奴制度),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稳妥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

(四)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挫败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图谋,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中央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政策,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携手繁荣富强,不断发展民族间的平等、互助、友爱、和谐关系。

(五)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旧中国积贫积弱,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不到679亿元,人均年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08年,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360美元。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

(六)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统制经济国家,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旧中国的经济主要是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所掌控的畸形统制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深化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

(七)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面开放的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八)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巨大发展的国家。60年来,我国城乡全面实现9年义务免费教育,基本扫除文盲,高等教育总规模、在校学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科学技术获得巨大进步,不仅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还在月球探测等工程上取得突破。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体育事业飞跃发展,2008年更是成功地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全民健康水平空前提高。

(九)由一个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家。194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多数人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况。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3亿人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人口死亡率由过去的千分之三十三,降至2008年的千分之七。国民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十)由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基层组织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得到巨大发展。无论是实施重大建设工程,还是面对特大自然灾害,都充分显示出团结奋战的精神风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地抗震救灾,形成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最大限度地抢救被困群众,最快速度积极对口支援重建家园,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得到极大提升。

(十一)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旧中国在1840年后的百余年间,先后丧失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起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强大合成军队,坚决挫败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武装挑衅。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同时,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成为能够抵御任何外来入侵之敌的钢铁长城。

(十二)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国家。旧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外交上无力抗争。新中国的成立,让这一屈辱不再重现。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地与世界各国交往,积极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的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中国60年的历史巨变说明,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大道。

两个“30年”的辩证比较

新中国60年分为两个时期。从新中国建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1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笼统来讲,为两个“30年”。毋庸讳言,这两个“30年”有很大差别。

邓小平同志对前“30年”有过两个评价。一是从新旧中国对比角度指出:“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二是从总结经验教训角度指出:“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这两个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不过对前“30年”的基调是肯定的。

看待两个“30年”的差别,则应当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将两个“30年”对立起来,或以后“30年”否定前“30年”,或以前“30年”否定后“30年”;二是将两个“30年”简单地直线化,认为后“30年”是前“30年”的直线式发展,否认后“30年”对前“30年”有拨乱反正一面,乃转折性发展。其实,对二者作辩证比较,总的来说,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30年”是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一是党和国家实际工作中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事业。四项基本原则是党领导人民艰苦探索富强国家之道的基本经验。作为一个整体,解决了我们国家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国体、由什么政治力量来领导、用什么思想作指导的大问题,是立国、治国的指针,是团结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断奋斗的根本。二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文化大革命”是探索的严重挫折。在这10年间,冤假错案遍布,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的罪恶罄竹难书。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尽管没有成为新中国发展的伟大转折,但在共和国危难之际挽救了党和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前提。

三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之所以没有成为后“30年”历史发展的起点,就在于提出“两个凡是”,基本上因循“左”的错误。1978年5月掀起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反对“两个凡是”,引发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这场大讨论,不仅使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转变,而且为党的政治路线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开启了大门。

其次,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制度基础。这主要是指带根本性的初始基础,即后“30年”历史发展的主要根基。

一是政治制度根基。作为体现立国之本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前“30年”有了牢固基础;改革开放清除“左”的错误后,不断得到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前“30年”也有了基础,后“30年”不断健全和完善。二是经济制度根基。前“30年”公有制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为后“30年”的改革,以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与此相联系,前“30年”建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为后“30年”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是社会发展的其他制度根基。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建设等方面,上世纪60年代前期初步总结制定出的许多条例,是后“30年”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

四是国家安全和外交方针根基。在前“30年”,这方面受“左”的影响少些,制度层面的基础更好一些。后“30年”,不断与时俱进,经过改革和调整某些不合时宜的方针政策,这方面的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安全更有保障,国际影响更加扩大。

最后,改革开放的“30年”是此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校正方向后的历史延续。前“30年”,一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初步基础;另一方面也犯了长达20年“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后“30年”首先要拨乱反正,否定“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发展路线回到正确方向上来。因此,后“30年”的历史延续,不是简单的直线延续,而是巨大转折的延续。

二是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延续。后“30年”的发展,还有极大的创新性,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实践上,开辟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哲学上讲,后“30年”不是单纯的量的变化,而有部分质变。

60年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

对新中国60年的历史经验,可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总结。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指南。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新中国60年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凡是凯歌行进之时,就是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获得的丰硕成果;凡是发生曲折和挫折之时,都是违背实事求是种下的祸根;最后纠正错误、拨乱反正,还是要高擎实事求是的大旗才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建国初期我们在总的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遭受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新民主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进展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建国后的前8年,我们搞得不错,政策是恰当的,发展是健康的。当然,在个别方面也有不实事求是的缺点。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党的指导思想逐渐违背甚至完全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左”的错误越来越严重。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的“30年”,是高扬实事求是的“30年”。一方面,实事求是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被正式确立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论述思想路线时,还强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拓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原则拨乱反正并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之源。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新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过去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归根结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邓小平同志就在思索这个问题。后来,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纠正了过去长期的偏颇思维定势,特别是忽视生产力的错误观念,为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包括没有认识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犯“左”的错误,就是“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胡锦涛同志也明确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创造性回答。

(三)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政治路线。

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那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则主要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基本点之一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作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党的八大决议已基本产生。另一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其思想和观点在党的八大前后也有所提及和论述。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党的十三大对党的基本路线第一次作了明确概括。此后,历届中央不断强调它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是积新中国60年之经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新中国发展进步选择了正确的经济体制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最具创造性的具体探索。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世界现代经济理论的一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有的经济学家对此作了艰苦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逐渐找到了破解这个难题的途径。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理论的创立、实践和完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活力。

(五)科学发展观为新中国发展进步,探索出了正确的发展理念,总结出了正确的发展规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对发展的认识不断地走向全面和日益科学有密切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就包括有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方针政策。不过,在前进道路上仍会出现不少矛盾和问题。为更好地予以解决,我们需要顺应发展潮流,改变将发展仅仅看成是经济增长的陈旧观念,创造新的发展模式,确立包括社会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发展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新的发展观,指明了新时期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采取怎样的发展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实现了由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营销拥抱社会化 篇6

而索尼音乐和迈克尔·杰克逊遗产委员会联合发起名为“Behind the Mask”的活动,通过众包为已故的流行乐天王的一首歌制作一段MV。粉丝们有机会将自己拍摄的场景、器乐演奏、演唱甚至欢呼的视频发给制作方,其中被选中的视频将被剪辑进杰克逊这首歌的MV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社会化营销的进程中,主动与消费者接触,设计让他们更感兴趣的营销活动,甚至直接征求他们的意见,将其融入产品开发或营销过程中。

比如JetBlue,它的社会化媒体策略师Morgan Johnston和他的同事应邀讨论如何让他们的Twitter账号@JetBlueCheeps更受关注,于是他们在Twitter上向自己的粉丝发布讨论话题,征求粉丝的意见。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你可以与你的客户双向讨论。“与粉丝互动是一个能获得即时市场信息的绝佳机会。”Johnston说。

2011年,JetBlue通过Twitter发起送机票活动。为了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JetBlue的Twitter账号发布了几个位于纽约、水牛城和波士顿的 “秘密地点”,如果人们找到这些地点就可以获得免费机票。通过有趣的方式与消费者产生联系,再用丰厚的奖品犒赏那些最忠实和最热情的客户,已经成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武器之一。

不进则退:无法避免的战斗

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金主”,宝洁的广告费用从2009年的75.19亿美元上升至目前的93.15亿美元,不少投资者诟病宝洁“广告费和市场推广成本上升导致业绩接连下滑”。对此,宝洁首席执行官麦睿博表示,要“创建强有力的创新渠道,积极降低成本,努力提高生产力”。

而耐克也一直在加强其数字营销力量,并且表示对于自己的业务策略来说数字渠道的价值大于传统的广告。在耐克全球营销预算每年增长的同时,仅在美国,耐克在过去的3年内削减了40%的电视与平面媒体广告预算。

宝洁“降低成本”曾被理解为降低广告投入,为了避免误会,麦睿博公开表态说宝洁只是要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开发新媒体广告渠道:“我们的广告费占公司销售额的9%至11%,我相信广告支出的增速将会放缓。当前新媒体层出不穷,这一领域有更为多元化的广告渠道。”

比如社交化媒体,2012年8月博雅与VISIBLE发布的《2012年度财富100强公司社交媒体使用报告》表明,财富100强公司平均每家拥有10.1个Twitter账号、10.4个Facebook账号、8.1个Youtube账号和2.6个Google+账号。

与此同时,新浪微博在中国的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超过4.24亿,活跃企业微博超过26万家。

微博上著名的“红衣大炮”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认为:“所有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现在不能只考虑做产品,也要开始学习如何做微博营销的运营,培养粉丝用户。”

爱乐活市场与公关部新媒体传播经理杨泽最早接触微博是2010年年初,现在他在爱乐活专门做社会化媒体营销。“微博和SNS都是主要战场。我们希望通过微博和其他SNS网站,获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大量的用户,而更大的‘野心’是基于交易的尝试,这个可能会对爱乐活未来的‘变现’有一些借鉴意义。”

杨泽认为,现在已经不是企业要不要做微博营销的问题。“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因为用户已经去玩微博了。营销学有一句话,你的用户在哪里,你就应该在那里。他们在看电视,你就出现在电视上;他们等公交,你就应该出现在站牌上;他们在微博上,你就应该出现在微博里。所有率先做社会化营销的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运营社会化媒体的企业,降低了公关和广告预算。当然,它们做社会化营销的投入也不是很低,比如京东、阿里巴巴都是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投入。”

“我觉得该获利的也获利了,该吃亏的也吃亏了,大家就会逐渐回归理性。投入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微博真的不是一本万利的一个平台,它需要你用心、用钱、用精力投入,然后获得相应的价值,企业会逐渐明白这一点。”杨泽说。

对于企业投入社会化营销的收益,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李智认为,核心是企业的社会化营销投入是“不可避免的”。“2012年任何行业都无法回避微博和微信,它们是接触消费者的一个非常好的触点。可能考核的标准或者是考评体系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建立,但总是要开始的。尝试,才能得到一席之地。”

刻不容缓:生态链的形成与规范

消费者和企业都出现在微博上,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三方营销公司。在百度搜索“微博营销”关键词,搜索结果多达1100万个—这就是现状。受益于微博蓬勃发展,微博营销公司近两年层出不穷,甚至连微博大号都获益匪浅。

先看看国外的例子,两位前Google工程师Bindu Reddy和Arvind Sundararajan创办社交媒体营销创业公司MyLikes,主要提供连接营销者和Twitter用户的付费点击广告服务(社会化营销的一种,Twitter用户可以赚外快,营销者只为被点击的链接付费),此外提供让博客主以及YouTube视频制作人通过营销者赚取收入的服务(YouTube上订阅用户数超过1万的视频制作人可以申请加入该项服务,自己设定价码,MyLikes根据视频制作人的视频订阅数量、评论数量等给出一个影响力分数,然后让营销者和视频制作人配对制作广告视频)。

此前,粉丝众多的明星早就通过Twitter直接或间接(通过Ad.ly)赚取广告收入,Ad.ly营销公司的目的就是让普通大众也能分享这块蛋糕。Ad.ly获得了种子投资63万美元,2011年获得来自Khosla Ventures的第一轮融资560万美元。

nlc202309011914

在国内,微博营销公司的数量异常庞大,但就平均收入来说还处于很低的水平,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和微博平台逐渐规范和完善,这些独立的微博营销公司将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比如,独立的微博营销公司变成企业市场部或公关公司的一部分,或者受到挤压而死去。前不久,耐克宣布由位于波特兰的内部社会化媒体营销团队负责其所有的线上社区业务,这些业务之前分别外包给AKQA、W+K、Mindshare与R/GA等代理商。此项行动是由耐克负责社会化媒体与社区业务的资深总裁Musa Tariq推动的,他希望耐克能够对自有的社会化媒体拥有绝对的掌控力。

耐克的对手们也在采取类似的措施。Puma与代理商合作,在Facebook与Twitter上争取更多年轻的足球爱好者。而Reebok则拒绝代理商的提议,转而自己对所有社会化媒体的营销表现进行审计。

关于未来的微博营销,杨泽认为:“我觉得会收口,逐渐越来越小,然后就会有大批微博营销公司倒下。”有草根大号表示,最近与微博营销公司的合作“基本上都停掉了”。

社会化媒体:不可缺少的营销方式

互联网分析师钱皓曾发布了一条名为《新浪微博: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的微博,其中提到了以下数据:1.微博累计注册用户4.23亿,人均好友200多个,每天发送微博内容量超过1.2亿,用户使用时长70分钟/天;2.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超过3万,企业微博注册超过23万;3.每天100多万优质媒体及意见领袖贡献内容、22亿页面访问及内容消费;4.微博开放平台,目前累计吸引34万开发者,超过5万应用和网站可以使用微博账号直接登录,每天超过600万站外分享至微博,超过6000万流量导出。

2012年10月10日,瑞士信贷发表投资报告指出:“广告主对微博广告的情绪好于我们在第二季度和7月份调查的结果。微博的商业化将提高,因而维持该股‘跑赢大盘’的评级。对于广告主,新浪微博的关键吸引点在于:1.高端用户群;2.较高的用户活动水平;3.较高的移动渗透率;4.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不同功能。因此,我们将2013年和2014年新浪微博广告营收预期分别上调6%至9%。由于显示广告营收下滑,我们将2013年每股盈利预期下调11%。但是鉴于微博广告收入增长的前景,我们将2014年每股盈利预期上调9%。”

新浪正在一边规范微博生态环境,一边探索与第三方合作的各种可能。最近,新浪推出微博服务商平台,这是继“微任务”之后新浪微博与第三方合作的又一次尝试。新浪微博服务商平台聚合了第三方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官微运营、活动营销、应用定制、数据分析、培训与咨询服务。新浪微博启用的是二级域名fuwu.weibo.com。目前,该平台已开始接受服务商入驻。业内人士认为,此举除商业化考虑外,也是对微博营销服务商进行规范。

此外,新浪划为门户板块与微博板块,门户板块由杜红负责,微博板块由曹国伟负责,王高飞任总经理。经过此次调整,预计在2013年,新浪营销体系将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与磨合。近期,新浪主打的双平台战略正在营销试水,2013年1月新浪与红牛签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双平台整合营销。

微博涉及的各方力量也在变化中承受着不可避免的磨合之痛,也许以下数据可以让微博营销各方怀揣梦想走向光明的未来。据Curata发布的《2012年B2B营销趋势报告》,有87%的被调查者将内容营销作为企业B2B营销策略之一。剑桥一家互联网营销软件方案商HiveFire调查了近400个B2B市场营销专业人士,发现营销人员越来越倾向于用内容营销代替传统营销。HiveFire发布的《B2B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指出, 选择内容营销投放的专业人士是纸质媒体、TV、电台广告投放的两倍。

营销世界,变化已然发生,你要相信它,并勇敢地拥抱它。

会化 篇7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传统电商,社会化电商,意见领袖,推荐模式,特征比较

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和“web2.0”各种应用的深入, 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和网上购物的迅猛发展:以淘宝网、京东商城为代表的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渐平稳, 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社会化媒体 (social media) , 如社区、论坛、微博、贴吧、社交网站等, 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社会化媒体的工具功效, 从生活娱乐领域逐渐渗透到消费领域;社会化电子商务 (social commerce) 作为电子商务一种新的衍生模式, 借助社会化媒体, 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 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 如蘑菇街、美丽说等, 近年来也成为一大热门。

社会化媒体、传统电子商务、社会化电子商务三类平台, 都为消费者提供了分享和讨论机会和渠道, 并自发形成了一些网络意见领袖, 成为网络口碑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渠道。意见领袖通过网络, 发布自己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感受, 分享自己的经验, 并向大众推荐产品。凭借其对产品的熟识度和专业性, 以及其在网络中展示的个人魅力, 意见领袖成为许多消费者了解相关产品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影响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然而, 不同平台和商业模式下, 意见领袖推荐产品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概念界定

1.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 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某些方面客观信息并加以主观评判的人。

本文所研究的网络意见领袖, 特指那些通过网络等媒介, 发布产品和服务的分享和体验, 并得到大众认可, 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他人态度和行为的人, 又称“网红”、“达人”等。

2.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 是一种包括视频、文本、音频、图像等多样化形式, 能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其本质是传播媒介, 利用它, 人们能够彼此分享信息、意见和观点。论坛、社区、博客、微博、播客、社交网络等是社会化媒体常见类型。

3.传统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

(1) 电子商务, 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

(2) 传统电子商务平台, 是指以产生直接交易为主要目的电商平台, 如淘宝、当当、卓越等。

(3) 社会化电子商务, 是借助社会化媒体辅助销售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 它包括多种类型。本文所研究的社会化电商平台, 是指以美丽说、蘑菇街为代表的购物分享平台。

三类平台意见领袖推荐模式

社会化媒体、传统电子商务、社会化电子商务三类平台, 都自发形成了一些网络意见领袖, 然而, 这些意见领袖对产品的推荐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1.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的推荐模式

论坛、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中的意见领袖, 来源于各产品领域有一定专长和知名度的“达人”、“专家”, 或论坛的版主等, 其推荐产品的领域较为广泛, 其中以科技、电子产品领域最为常见。

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的推荐模式如图1所示。

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较多的追随者和较大的影响力, 因此, 他们在社会化媒体上推荐某种产品时,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人对该产品的看法。

2.传统电子商务意见领袖的推荐模式

以淘宝和京东商城为代表的传统电子商务网站, 近年来也一直在尝试走社会化之路, 除了在已有的电商网站, 如爱淘宝、京东社区上构建社会化平台之外, 还在消费者购物时, 以各种方式向消费者进行产品推荐。

传统电商平台意见领袖, 主要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人, 或者各个领域的专家等, 由于他们购买过某种产品, 故而被商家作为范例, 用于吸引消费者点击, 进入产品销售页面。其推荐领域为电商在线销售产品所覆盖的领域。传统电商意见领袖的推荐模式如图2所示。

3.社会化电子商务意见领袖的推荐模式

蘑菇街、美丽说等社会化电子商务, 将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推荐功能与电子商务购物功能有机结合, 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社会化电商意见领袖是被平台认证为“达人”的网络红人、设计师、搭配师、时尚编辑等从事时尚职业者。目前, 其主要推荐领域为服装、美容、护肤等时尚领域, 推荐模式如图3所示。

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的意见领袖, 主要是通过主动分享购物经验和搭配心得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 并附购买链接, 以此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三类平台意见领袖推荐模式特征比较

1.意见领袖推荐产品的态度与动机

(1) 传统电商平台意见领袖与社会化媒体、社会化电商平台意见领袖比较:前者多是被商家用于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态度较为被动, 推荐的动机是商家用于促进产品销售;而后两者, 则是主动地分享知识或经验, 态度更为积极主动, 因此,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大。

(2) 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与社会化电商平台意见领袖比较:前者是以交流和分享知识与经验、增加追随者、提高关注度为目的, 主动发表自己对某产品的观点和看法;后者则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促进产品的销售为目的, 主动分享购物经验和搭配心得, 如全方位展示商品、商品在各状态下被使用或被穿着状况。

2.意见领袖推荐产品的形式与内容

由于平台性质和推荐模式的差异, 各平台意见领袖推荐产品的形式与内容各有不同。

(1) 传统电商平台意见领袖推荐产品, 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 描述的内容是该产品受意见领袖的青睐程度, 如“某某知名意见领袖或者一定比例的意见领袖选择购买某商品”, 与他人之间不存在互动交流, 属于单向的推荐方式。

(2) 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推荐产品, 是以图文结合为主要形式, 发表的多是自己对某产品的观点和看法, 并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 属于交互式的推荐方式。

(3) 社会化电商平台意见领袖的推荐形式, 是以图片为主、少量文字为辅, 发布的内容最丰富, 主要包括产品信息 (如产品相关具体细节描述、图片展示和店铺链接) 、产品购买或使用的心得等, 并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 亦属于交互式推荐方式。对消费者而言, 该推荐形式和内容有助于他们更方便地了解和购买产品。

3.意见领袖推荐产品的路径与影响力

(1) 传统电商平台意见领袖主要是通过吸引消费者点击、进入所售商品界面, 影响消费者信息搜索行为。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主要影响的是消费者的信息搜索路径, 对产品本身并未涉及太多, 说服力较为缺乏。又由于意见领袖的态度较为被动, 真实度和可信度有待考证。所以, 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一般。

(2) 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推荐产品, 主要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 发布自己对产品的观点和看法, 并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 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这一过程直接涉及产品, 并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 对产品的推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搜集阶段, 并未具体涉及商品的购买环节, 因此, 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就较为局限。

(3) 社会化电商平台意见领袖是通过主动分享购物经验和搭配心得, 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 并附购买链接, 以此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促进产品销售。其推荐信息的全面性, 很好地弥补了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推荐产品中存在的局限性。由于社会化电商平台意见领袖主动参与产品的搜索、购买和使用环节的经验分享, 所以, 对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和购买都有着更大的影响力。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社会化媒体、传统电子商务、社会化电子商务三类不同平台意见领袖的主体差异、推荐产品的态度和动机、形式、内容和路径的差异, 造成了他们在产品推荐影响力上的差别依次为:社会化电子商务意见领袖推荐对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影响力最大;其次为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意见领袖影响力最弱。

2.建议

(1) 传统电商商家们简单地利用名人效应吸引消费者, 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 但这种营销方式存在形式内容欠丰富、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等不足。因此, 该平台意见领袖推荐产品的方式, 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未来商家可通过与意见领袖合作推出产品等方式, 吸引意见领袖积极参与到产品的推广中, 充分利用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 实现共赢。

(2) 目前, 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更多的是影响了消费者对某产品的看法和观点, 在以后的营销工作中, 可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让意见领袖在产品销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较成功的社会化电商平台意见领袖推荐产品, 目前主要集中在时尚产品领域, 如何将该模式推衍到对其他产品的推荐, 拓宽盈利空间, 是社会化电商平台进一步发展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瑜.网络意见领袖对女性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4.

[2]连环.网络意见领袖的营销价值及实现[J].电子商务, 2009 (7) :35-37.

会化 篇8

大力组织农机开展服务。2 0 0 7年以来, 武汉市农机部门围绕农机春耕备耕、“三夏”、“三秋”及冬耕生产季节, 积极组织维修和机械调配, 全力抓好作业服务。全市组织供应储备农机物资7 9.6 3万台 (件、套) 1 0 0 3多万元, 送货下乡4 7 3 0台 (件、套) 705.5万元, 签订农机作业合同13.5万余份, 合同作业面积1 0 0.1 5万亩;全年共组织农机作业服务队418个, 开展下乡服务4394人次, 修理农机具27139台 (套) , 组织新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1 2 0多场次, 投入大中型机械74092台 (套) , 开展机耕、播 (插) 、收获等作业服务, 全年农机服务作业总量达2.0 3亿标亩, 其中:机械耕整266.08万亩, 机播35.51万亩, 机收9 5.5 8万亩, 实现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1 2.2 3亿元。尤其在油菜抗旱促播中, 农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出动宣传车到5 4个乡 (镇街) 3 1 3个村开展宣传, 组织购买抗旱机械1 6 8 0台 (农民获政府补贴资金百余万元) , 新成立农机抗旱作业服务队6 5个, 油菜抗旱面积5 5.3万亩, 抢栽抢播油菜8 4.1 3万亩, 受到了武汉市张学忙副市长的充分肯定。

扶持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众所周知, 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武汉市农机部门全年对各级作业服务组织 (协会、合作社、服务队、大户) 进行扶持建设, 先后注册成立了“东西湖区众成农机合作社”、“黄陂区武湖星光农机服务合作社”、“洪山区青菱花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等1 0个农机合作社, 全市新建农机服务组织 (队、合作社) 37个, 其中在家园建设试点村新建农机服务队2 0个, 全市农机服务组织达到1 3 2个。

积极开展农机跨区域作业。为提高农机具尤其是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 产生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全年, 农机部门组织成立了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1 6个, 组建跨区作业队4 3个, 签订跨区作业合同2 2 3份, 检修参加跨区机收各类收获机械3 0 0余台, 及时收集跨区麦收信息并通过网站发布给机手。全市组织了3 4 7台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机收, 到省内及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收割小麦、水稻, 机收面积达到24.94万亩, 创收997.16万元。并进一步把跨区作业领域引向机械耕整、机械插秧环节, 组织3台机耕船到安徽省开展耕整作业服务, 组织插秧机到河南息县开展机械插秧作业, 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全市开展全方位的跨区作业做了初步尝试。

大力扶持服务龙头企业。依托实施政府购机补贴政策, 支持武汉如意集团、中排粮油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购进先进农业机械2 4台 (套) 。并组织建立农机服务队为企业开展作业服务。东西湖区农机部门引导成立的“如意集团农机作业服务队”, 已累计为如意集团机耕、开沟、播种2万余亩。

武术社会化初探 篇9

关键词:社会化,体育社会化,武术社会化

1 社会化和武术社会化的界定

在讨论本研究时,须表明:在国际上,社会学通用的“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体育社会化,同样是指人的社会化,而不是指国家体育事业的社会化。

1.1 社会化的界定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主题之一,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展人格和自我,这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化才能够实现。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讲,人的生命全过程是在不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由此可见,社会化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因此,社会化是指作为社会个体的生物人在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促使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使得社会结构得以维护和发展,人的个性才得以形成和完善。

1.2 武术社会化的界定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体育项目,广义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它融合儒、道、阴阳、八卦、人文哲理等,形成为体系庞杂、传统文化色彩浓厚的拳术运动。武术社会化是指社会人对武术文化内化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促使中国武术发挥其功能,在当今文化竞争中,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使中国社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自觉学习掌握的程度,是对优秀的传统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过程。

2 武术社会化的内容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地球村”的日益突显,世界范围内各国呈现出以文化竞争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世界范围的文化竞争过程中,以西方的强势文化在世界各国参透,对我国造成巨大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道德失范、价值丢失、文化失衡、人文精神失落。尤其是青少年对拜金主义的倾向以及人身观、价值观的迷茫和人文教育的缺失、民族精神的淡薄等方面。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党和国家在社会转型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它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武术是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结果并跟中国文化整体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关系”,武术“包含有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考虑,武术社会化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导社会人掌握武术基本技术和技击内容,主要以套路和格斗为主,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同时注重内外兼修,实现自身“内化”,从而达到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功效。(2)武德是武术的价值核心,教导社会人遵守社会规范,培养尊师重道、勤修苦练、重义轻利等儒家仁学精神。现代所提倡的武德应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社会规范是现代社会保持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武德的教育使社会人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美德以约束个人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3)武术中反映的刚健有为、入世进取的精神,可以教导社会人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个体是有理想的,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指导社会人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和理想以达到社会整合之目的,指明社会人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4)武术培养社会人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社会化内容之一是使其成员按社会角色的要求行事。

3 如何实现武术的社会化

3.1 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在现阶段文化竞争过程中,中国社会出现“异常现象”,尤其是青少年的拜金主义倾向以及人身观、价值观的迷茫和人文教育的缺失、民族精神的淡薄等方面凸显。如何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纵观中国文化,其有着悠久的历史、非凡的气度、刚健宽厚的进取精神等,是其他国家文化不能比拟的,我们应该对自己文化要自信。1988年全世界75位若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前途时说:“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作为中国人应该为之而自豪,应该自觉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更应该加以保护和继承其中优秀的文化精髓,使中国文化走向繁荣昌盛。

3.2 对武术的认识

对于武术我们应该给以正确的定位。邱丕相教授指出:武术是体育,是技击术,更是一种文化。栗胜夫教授在《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项特殊的体育运动。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武术从一种简单的生存格斗技能演变到融合儒、道、阴阳、八卦、五行、人文哲理等体系庞杂的,带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拳术运动,有人甚至称武术为‘哲拳’。中国传统武术因具有独特的健身机理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而有别于现代体育运动。”武术被国家誉为国宝。武术专家、学者们一再呼吁,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但是在社会现实中还有大部分人不了解武术,对武术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它的技术层面,而很少有人重视武术的文化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发挥武术文化的价值功能,使武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3 武术社会化的途径

基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对中国武术的深入理解。针对武术社会化的途径有两方面内容:

3.3.1 为武术社会化创造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武术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实现武术社会化的基础。同时,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据医学研究表明:人脑有大约1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各种神经网络,是自然界最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不仅使人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及经验,而且使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武术的社会化,应该从青少年抓起,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为做好武术社会化应做一个长期的计划,为武术社会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发展跆拳道的成功经验。张继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武术科学报告大会作讲座时提及:韩国发展跆拳道也是从青少年抓起,要求每一位青少年都要学习跆拳道,并且有相应的要求和规定;韩国的国民对跆拳道的练习,已经上升到了自觉理念。

3.3.2 武术社会化的载体要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重群体轻个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中国社会最大的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是构成社会的本位和本体。个人对家族应该承担无限的道德责任。作为单独社会人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武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对武术的理解,对孩子的教育和武术社会化的进程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对儿童武术技能的培养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学校对武术社会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人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因此,学校的武术教育对武术的社会化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第三,武术在社会中的宣传也很重要。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所以,现代媒体传播应该对武术文化作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武术,使武术文化深入到社会每一个人的心中。

第四,具有武术专长的武术人,应该积极为武术的社会化做好本职工作。包括在学校从事武术教学工作的武术教师和学习武术技术的学生;在社会里民间武术艺人及所招收的徒弟和以身体锻炼为目的,以武术运动为主要方式的武术爱好者;从事武术科研工作并为武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以及在国内外从事武术传播,推广的工作者们等等。在武术推广工作方面要走在本项工作的最前列,为武术社会化发展做出无私的贡献。

4 实现武术社会化的意义

武术是体育运动,更是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武术的社会化,不仅可以使社会人通过对武术运动的练习,增进身体健康,掌握一定的防身技术;更能通过武术运动为载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人对中国的优秀文化有长足的理解并接受它,在现阶段文化竞争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能立于不败之地起着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4.1 武术运动可以传授一些基本的生活技术和能力

武术最初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古代军事战争、宗教祭祀、节日庆典、风俗习惯等。可以说武术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能、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和综合,更能体现与民风民情水乳交融,成为民族风情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武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社会人掌握了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对社会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甚至能影响社会人的一生。

4.2 武术运动可以培养社会规范

武术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身体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是武术这一特殊运动的鲜明特征。因此,武术传承过程中,确立了明确而细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如《少林十戒》中说:“宜深体佛门悲悯之怀,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各以自卫,切勿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和平温良”,“诚信勿欺,不得恃强凌弱”,“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中国少林寺戒约中说:“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蛾眉枪法》也明确提出“不知者不与信,不仁者不与传”;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也有“五个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各个武术门派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很注重社会规范,在择徒和教育徒弟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武术社会化的过程可以培养社会规范。

4.3 武术运动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

价值观念寓含着一定的文化之中,并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儒学的影响,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价值系统。武术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以武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传统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它根源于羞恶之心,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标准。同时,“义”也可理解为秩序、等级,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然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即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的道德品质。历史上的武术名师总是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因此,通过长期的武术练习,可以使社会人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武术的社会化过程,促使社会人养成与中国传统价值相一致的人生价值观念;更有利于培养社会人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为社会做贡献。

4.4 武术运动有助于社会角色的习得

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通过武术运动的习练,可以使社会人懂得社会角色和社会人群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所谓武术运动中的角色,就是指社会人在练习武术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所处于的地位。如:武术谚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不严,师之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指在这一组的社会关系中,学生要明白自己永远是学生。在习武学艺的过程中,摆正自己在这一组织的角色地位,需要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这一社会关系中,要清楚社会对自己这个角色的期望。

5 结语

武术是特殊的体育运动,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武术社会化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武术为载体,使社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并积极的去接受它;可以使青少年对祖国文化增加自信,在改变中国青少年对拜金主义的倾向以及人身观、价值观的迷茫和人文教育的缺失、民族精神的淡薄等方面能起到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道德失范、价值丢失、文化失衡、人文精神失落的人们找到正确的价值目标,更能为中国文化在现阶段文化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不败之地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2]阮纪正.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C].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论文报告会论文选编,1991.

[3]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论人的社会化 篇10

第一次社会化:顺应

第一次社会化, 是个人逐步习得社会规范、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胎儿期, 母腹已是人生最早社会化的襁褓, 胎教是人生的第一课。

在人生社会化进程中, 母语发挥着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母语是民族文化的乳汁, 获得母语的过程, 就是吮吸融于母语中的文化的过程。例如, “汽车、火车、飞机”等都是三维的, 但在汉人的心目中它们都是二维平面, 与之搭配的动词用“上、下”, 而一般不用“进、出”, 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上”而不用“里”:

上汽车下汽车上火车下火车 上飞机下飞机

*进汽车出汽车进火车出火车 进飞机出飞机

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

*汽车里火车里飞机里

其实, 人是坐在车厢里、机舱里的。然而有趣的是, 汉人却把“车厢、机舱”看作三维容器, 与之搭配的动词用“进、出”而一般不用“上、下”, 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里、外”而不用“上”。用了动词和方位词“上”, 方位就不同了, 比如说“车厢上、上车厢”与“车厢里、进车厢”完全不同, 它要表达的是人不在车厢里面, 而是在车厢上面或是要到车厢上面去。这种“语言几何学”, 是在掌握母语的过程中, 下意识地自然而然获得的, 如果不特意指出, 甚至连母语人也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人获取母语, 更是建造了一条与母语社会永久沟通的信息管道, 能够通过口语和书面语来与古贤时哲对话, 来向周围人和社会反馈自己的所思所感、情趣欲求, 来从事各种语言文化行为。

社会化需要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生教化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 它们具有共性, 但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年龄段所起的作用, 却不尽相同。就当前的情况看, 亟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城市中有些家庭教育过度, 做了本该学校教育做的事情;学校教育过于形式化、书本化;社会教育或是不到位, 或是导向不合适。当然, 在人生社会化过程中, “自我教育”也十分重要, 一切教育, 都需要通过自我教育而内化为信念与习惯。

从宏观上看, 当代中国人的第一次社会化遇到了更为深刻的问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同时也把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包袱丢而弃之, 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成为批判的主要对象。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更是把传统文化一扫而光。当代中国正在与传统渐行渐远, 社会规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化”的目标出现了游移。

近2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 带来了人口大迁移, 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 使得中国由“熟人社会”快速地发展为“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治理, 主要依靠皇权和宗法制度, 生人社会的治理, 则主要依靠信仰和法制。当今中国, 皇权和宗法制度早成历史, 而适于治理生人社会的信仰还不牢固, 法制还不完善, “崇尚法治”的文化还没有形成。这无疑将影响到社会规范认同及社会化的进程。

进一步观察还会发现, 由于人口流动加剧, 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日益普及, 横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纵向文化的传承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过去的时代里, 纵向文化是影响社会化的主导力量, 而今纵横交织的“多元文化”制约着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 也对人生的第一次社会化存在干扰。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汲取人类各文化中的先进成分, 根据国情和世界情势整合、创建当代的社会规范, 树立当代的价值观, 回答何谓当今的社会规范, 对于促进社会成员的第一次社会化是当务之急, 必务之事。

第二次社会化:创新

第一次社会化的进程因人而异, 社会化的水平也各有差异, 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与社会格格不入, 甚至被送入监牢而被强制改造。但是就大多数人而言, 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也就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化。虽然有些属于第一次社会化的内容, 比如父母、教师、编辑等社会角色规范, 需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完成。

第一次社会化是人生最为基本的社会化。对于一些社会精英人士来说, 他们还会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第二次社会化就是“创新”, 为社会除旧布新, 或弥补现有的社会规范, 或提升现有的社会规范, 或破除现有的社会规范建立新规范。

这是反哺社会的一个过程, 也是对社会的“逆反”。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 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次次“逆反”现象, 每一次逆反都预示着一个进步。但第一次社会化的逆反是“天性的”, 而第二次社会化的“逆反”是“理性的”, 是在充分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批判或建设。

“理性的逆反”是创新的核心素质, 体现的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大学阶段的教育, 是培养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 是以创新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 因此也是促使人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的教育。我国传统的教育, 鼓励守成多于创新, 特别是思想创新;我国的社会氛围, 适于守成而较难包容创新, 特别是思想创新。因此, 人生的第二次社会化就更加艰难。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公民的活动半径和文化半径也随着国家的步伐走出国门, 进入异域。加上前面提及的中国正在由熟人社会演化为生人社会, 国家和国人所处的历史方位, 都要求不仅守成, 更要出新。以应试为目标的基础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 以钱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成功与幸福, 皆无益于创新, 皆无益于人的社会化, 特别是第二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整合

就人一生的精神历程和思想境界来看, 极少数的圣贤还会产生第三次社会化。这就如同书法的品位:有的人字写得好, 但只是书匠, 因为字中没有自我, 没有创造;有的人, 字写得不一定好看, 但有风格, 有意蕴, 有创新, 已经进入书法艺术的境地;还有人, 字写真我, 笔行自然, 不求技法, 其字既不能用也不宜用好看不好看来评价, 这就达至书圣的境界。弘一法师、赵朴初先生、启功先生便是书圣。

放而大之, 人生也有类似的三境界:如同书匠的“工匠境界”, 如同书法艺术的“文学艺术境界”, 如同书圣的“哲学与宗教境界”。第一次社会化完成, 达到“工匠境界”;第二次社会化完成, 达到“文学艺术境界”;第三次社会化完成, 达到“哲学与宗教境界”。

《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把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为人处世特点。从社会化的角度看, 所谓“立”, 也就是第一次社会化完成;所谓“不惑、知天命”, 也就是第二次社会化;而“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 讲的应是第三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就是从人类的本源上思考问题, 对人类、人生做终极思考, 犹如哲学和宗教学。第三次社会化是在第二次社会化基础上实现的, 其本质是“整合”。整合古今中外知识, 达到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宠辱不惊的圣贤之境。

论人的社会化 篇11

第一次社会化:顺应

第一次社会化,是个人逐步习得社会规范、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胎儿期,母腹已是人生最早社会化的襁褓,胎教是人生的第一课。

在人生社会化进程中,母语发挥着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母语是民族文化的乳汁,获得母语的过程,就是吮吸融于母语中的文化的过程。例如,“汽车、火车、飞机”等都是三维的,但在汉人的心目中它们都是二维平面,与之搭配的动词用“上、下”,而一般不用“进、出”,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上”而不用“里”:

上汽车 下汽车 上火车 下火车 上飞机 下飞机

*进汽车 出汽车 进火车 出火车 进飞机 出飞机

汽车上 火车上 飞机上

*汽车里 火车里 飞机里

其实,人是坐在车厢里、机舱里的。然而有趣的是,汉人却把“车厢、机舱”看作三维容器,与之搭配的动词用“进、出”而一般不用“上、下”,与之搭配的方位词用“里、外”而不用“上”。用了动词和方位词“上”,方位就不同了,比如说“车厢上、上车厢” 与“车厢里、进车厢”完全不同,它要表达的是人不在车厢里面,而是在车厢上面或是要到车厢上面去。这种“语言几何学”,是在掌握母语的过程中,下意识地自然而然获得的,如果不特意指出,甚至连母语人也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人获取母语,更是建造了一条与母语社会永久沟通的信息管道,能够通过口语和书面语来与古贤时哲对话,来向周围人和社会反馈自己的所思所感、情趣欲求,来从事各种语言文化行为。

社会化需要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生教化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它们具有共性,但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年龄段所起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就当前的情况看,亟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城市中有些家庭教育过度,做了本该学校教育做的事情;学校教育过于形式化、书本化;社会教育或是不到位,或是导向不合适。当然,在人生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教育”也十分重要,一切教育,都需要通过自我教育而内化为信念与习惯。

从宏观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第一次社会化遇到了更为深刻的问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同时也把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包袱丢而弃之,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成为批判的主要对象。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更是把传统文化一扫而光。当代中国正在与传统渐行渐远,社会规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化”的目标出现了游移。

近2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人口大迁移,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使得中国由“熟人社会”快速地发展为“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皇权和宗法制度,生人社会的治理,则主要依靠信仰和法制。当今中国,皇权和宗法制度早成历史,而适于治理生人社会的信仰还不牢固,法制还不完善,“崇尚法治”的文化还没有形成。这无疑将影响到社会规范认同及社会化的进程。

进一步观察还会发现,由于人口流动加剧,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横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纵向文化的传承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过去的时代里,纵向文化是影响社会化的主导力量,而今纵横交织的“多元文化”制约着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也对人生的第一次社会化存在干扰。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各文化中的先进成分,根据国情和世界情势整合、创建当代的社会规范,树立当代的价值观,回答何谓当今的社会规范,对于促进社会成员的第一次社会化是当务之急,必务之事。

第二次社会化:创新

第一次社会化的进程因人而异,社会化的水平也各有差异,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与社会格格不入,甚至被送入监牢而被强制改造。但是就大多数人而言,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也就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化。虽然有些属于第一次社会化的内容,比如父母、教师、编辑等社会角色规范,需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完成。

第一次社会化是人生最为基本的社会化。对于一些社会精英人士来说,他们还会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第二次社会化就是“创新”,为社会除旧布新,或弥补现有的社会规范,或提升现有的社会规范,或破除现有的社会规范建立新规范。

这是反哺社会的一个过程,也是对社会的“逆反”。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次次“逆反”现象,每一次逆反都预示着一个进步。但第一次社会化的逆反是“天性的”,而第二次社会化的“逆反”是“理性的”,是在充分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批判或建设。

“理性的逆反”是创新的核心素质,体现的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培养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是以创新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因此也是促使人发生第二次社会化的教育。我国传统的教育,鼓励守成多于创新,特别是思想创新;我国的社会氛围,适于守成而较难包容创新,特别是思想创新。因此,人生的第二次社会化就更加艰难。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公民的活动半径和文化半径也随着国家的步伐走出国门,进入异域。加上前面提及的中国正在由熟人社会演化为生人社会,国家和国人所处的历史方位,都要求不仅守成,更要出新。以应试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以钱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成功与幸福,皆无益于创新,皆无益于人的社会化,特别是第二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整合

就人一生的精神历程和思想境界来看,极少数的圣贤还会产生第三次社会化。这就如同书法的品位:有的人字写得好,但只是书匠,因为字中没有自我,没有创造;有的人,字写得不一定好看,但有风格,有意蕴,有创新,已经进入书法艺术的境地;还有人,字写真我,笔行自然,不求技法,其字既不能用也不宜用好看不好看来评价,这就达至书圣的境界。弘一法师、赵朴初先生、启功先生便是书圣。

放而大之,人生也有类似的三境界:如同书匠的“工匠境界”,如同书法艺术的“文学艺术境界”,如同书圣的“哲学与宗教境界”。第一次社会化完成,达到“工匠境界”;第二次社会化完成,达到“文学艺术境界”;第三次社会化完成,达到“哲学与宗教境界”。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把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为人处世特点。从社会化的角度看,所谓“立”,也就是第一次社会化完成;所谓“不惑、知天命”,也就是第二次社会化;而“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讲的应是第三次社会化。

第三次社会化就是从人类的本源上思考问题,对人类、人生做终极思考,犹如哲学和宗教学。第三次社会化是在第二次社会化基础上实现的,其本质是“整合”。整合古今中外知识,达到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宠辱不惊的圣贤之境。

人生的三次社会化,第一次是普遍的,第二次是精英的,第三次是圣贤的。作为社会,要保证公民较好完成第一次社会化,创造条件促使更多的人发生第二次社会化,崇敬发生第三次社会化的圣贤。作为个人,要努力走好第一次社会化进程,做合格的社会成员;要努力争取进入第二次社会化,创造新知,反哺社会;要憧憬第三次社会化,饱览人生巅峰的精神风光!

浅谈道德社会化 篇12

(一) 道德社会化的涵义

自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政策以后, 道德教育逐步被提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议程之上。各级政府及其广大民众越发地认识到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性, 促进道德社会化势在必行。但是, 整个学术界对于道德社会化的理解确实不尽相同。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龚长宇教授的定义, 他将道德社会化定义为社会成员通过在社会中的相互交往, 共同来学习已存在的道德规范, 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价值, 这一道德情操的培养过程称为道德社会化。

(二) 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主要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和乔治·迷得的“社会角色”理论。

1.“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 (C.H.Cooley, 1864~1929) 创立了“镜中我”理论。库利的基本思想是:“生命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 就必须从整体观察。生命的意义就必须在过程中发现。”他认为, 自我或道德人格是社会的产物, 是通过社会的互动而产生。这种互动是依赖于比较确定的想象形式, 即“想象他的自我——他专有的所有意识——是如何出现在他人意识中的, 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库利形象地把这种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映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都是他的一面镜子,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成为个体发展和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理论。

2. 社会角色理论。

“角色”原是喜剧领域中的名词, 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引入社会学, 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其中以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 (G.H.Mead, 1863~1931) 的研究最为著名。米德是符号互动论传统的核心, 也是对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思想贡献最大的一位思想家。米德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于持续的对话与交往, 人类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实现的。米德认为, 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 也就是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 并且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社会化过程的实质也就是一个从智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

(三) 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 库班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1. 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创始人是S.弗洛伊

德, 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E.H.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弗洛伊德指出, 精神分析所说的精神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他断言存在无意识的思维和无意识的意志。精神分析强调性欲的本能冲动在精神和心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 履行不同的任务, 共同构成了完整人格。20世纪30年代以后, 以H.S.沙利文、K.霍尼、D.弗洛姆和D.H.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一批学者, 对弗洛伊德理论既有继承, 也作了修正和发展, 他们都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成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其中, 埃里克森的研究更为卓著。

2.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 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L.科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被广为接受的道德社会化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 应该在尊重学生道德主体作用的同时, 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帮助学生发展道德品质。皮亚杰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他的《儿童道德判断》一书中。而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是继承皮亚杰传统的杰出范例, 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 他把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分为三个水平, 每个水平又细分为两个阶段, 整个过程总共包括六个阶段。而科尔伯格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就是完成了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这一庞大理论体系的建构”。

3. 社会学习理论。

以艾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 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改变, 且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概念是“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 在社会情境中, 人们往往通过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得又快又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同。班杜拉更多地强调依靠外在环境的方面——特殊的模式——影响儿童形成这类概念, 他的研究特别提示人们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要注意模式、模仿的重要性。

综观以上理论, 道德社会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关注的一个潜在问题, 它往往隐含在对社会化问题的阐释和探讨中。可以看出, 这几种理论对道德社会化过程、运行机制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的确是难以企及的, 研究者当前更多地只是去认真学习、领会和借鉴这些卓越的理论创造。当我们越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界限, 从道德社会学的视角去考虑道德社会化的问题时, 依然可以感觉到这些卓越的理论贡献的局限性。因此, 在汲取前述道德社会化理论自愿的同时, 我们应从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以及道德社会化实现的途径和手段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对于道德社会化问题的想象和思考。

二、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

与迪尔凯姆对道德的三个构成要素的分析相对应, 道德社会化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素是认同道德规范;第二要素是明晰道德关系;最后要素是形成道德人格。

(一) 道德社会化的第一要素:认同道德规范

规范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 无论是重大社会关系的行为, 亦或是日常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行为, 无不遵循着某种原则。而道德规范是指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要求, 具体体现一定道德核心和道德原则, 并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高一级的社会规范, 当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与偏私的评价时, 便形成了道德标准, 道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强调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要求的客观性, 可以避免在道德实践中把道德规范视为任性的、由人们随意取舍的东西, 从而否认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的价值, 否认社会对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正当性及指导意义。强调道德规范作为“人为法则”的主要形式, 可以防止把道德主体封闭在道德规范体系中, 防止否认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的能动性。

(二) 道德社会化的第二要素:明晰道德关系

所谓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支配下形成的道德意识, 并且具有特殊的、相对稳定的环境, 以某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来维持的社会关系体系。根据主、客体的不同, 能够把“道德关系”简化归并为两类道德关系, 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既然道德社会化就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 因此, 融入既定的社会关系,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确定自己的角色、地位, 明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并且妥善处理好各种道德关系, 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了。

个体之间的道德关系一般是通过特定的社会角色及其规范表现的。社会角色即与人们的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以及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是对具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角色及其角色规范之间的互相关联, 才构成了特定的社会人伦关系。所以, 只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明确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对应的一套权利、责任及其义务的规定, 角色扮演才能“不失其伦”、自觉完美。因此, “社会领域的起点, 即是道德领域的起点”。可见, 不仅要明晰个人与不同群体的道德关系, 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这些关系,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 道德社会化的最后要素:形成道德人格

人格一词的涵义具有非常广泛而又高度抽象的特性, 各学科对于人格的定义又各有特色, 每种定义仅概括出其一部分的特性, 难以反映人格概念的全貌。人格既具有个人独特性, 又具有社会性, 这表明人格不仅是个体特性的表征, 同时也是社会特性的表征。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 它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而道德人格不是一种特殊的人格, 也不是人格发展与构成的某个特殊层级或因素, 它是指当人在加入了伦理关系和参与了道德活动以后所获得的道德性质和表现的道德形象。现实生活中的人, 都毫无例外地会表现出一定的道德人格。我们从道德人格的涵义可以看出, 道德人格与人格是密切联系的。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客观的源泉, 即现实的道德关系, 离开了现实的社会伦理关系, 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能出现的。

三、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道德教育;二是道德修养。

所谓道德教育也就是指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具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 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 对其他人有意或无意施加系统的教育或影响的一种活动。道德教育有两个基本的前提, 一是确认任何道德观念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而不是先天有之的;二是确认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接受一定的道德知识和观念, 他的道德品质是可以塑造的, 并且能够用学习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般须经历帮助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等环节或步骤。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人, 因而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道德教育不是一句空话, 它应立足于现实的基本国情, 积极地吸取中西伦理思想史上的精华, 对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多种有益的探索。而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在道德意识和品质方面的自我磨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培养的功夫, 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情操的水平。道德修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活动;二是在反省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的实质是现实存在的两种或多种不同道的势力的冲突和斗争在人们内心的反映;社会上先进的同落后道德斗争的最后胜负问题, 取决于人们思想深处的理性与欲望、公益与私利的斗争的结果, 取决于人们道德情感和意志的锻炼。道德修养本质上所要解决的是社会道德问题, 其实质仍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 我们在强调道德修养的主观性、个体性的同时, 切不可忘记它是以客观社会性为前提的。要具有很好的道德修养, 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修养方法, 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现代革命的传统修养方法, 还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所以, 只有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相结合, 道德社会化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美) 查尔斯·霍顿·库利, 包凡一.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3] (美) 查尔斯·霍顿·库利, 包凡一.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4] (美) L.科尔伯格, 郭本禹等 (译) .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 (美) L.科尔伯格, 郭本禹等 (译) .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会化】推荐阅读:

上一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篇:英语新闻学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