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

2024-08-07

俄狄浦斯(精选12篇)

俄狄浦斯 篇1

曹禺先生在1936年《雷雨》序中这样评价周萍:“周萍是最难演的, ……演他的人要设法替他找同情, 不然到了后一幕便会搁了浅。”周萍的混账、荒唐、自私、卑鄙等性格和混乱而荒唐的情感有着由社会家庭、人格特点等引起的心理因素, 他是让人同情的可怜又可悲的中国的“俄狄浦斯”。

一.“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源于希腊神话, 故事核心是:俄狄浦斯在命运的掌控下, 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杀父娶母”的罪行。

“Oedipus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儿童心理观点:儿童在3-6岁时会对父母中异性的一方有爱和占有的欲望, 而对另一方排斥, 并有将其赶走甚至让其死去的愿望。在此情结中男孩对母亲是渴望的, 但现实规则又迫使他节制自己的欲望, 抵御母亲带来的诱惑, 对父亲是攻击和排斥的, 但同时又害怕受到父亲的惩罚和报复 (被阉割) , 进而产生内疚感, 孩子就会转为认同父亲, 学习父亲并成长为一个男人, 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二.周萍的两段畸恋的本质都是“俄狄浦斯情结”

周萍的第一段畸恋是与继母繁漪的恋情。周萍出生后一直在乡下生活, 与父亲、继母隔开, 更重要的是与亲生母亲在一岁多后就相离。当繁漪以“母亲”身份出现时, 周萍对母亲的情感一下就有了实体目标。当他察觉到“母亲”受到父亲的压制陷入痛苦与不幸时, “弑父救母”念头就产生了。“你说你恨你的父亲, 你说过, 你愿他死, 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 (繁漪) 这是周萍情到浓时的潜意识的流露, 但事实上周萍对父亲又恨又爱, 从小接受的又是纲纪森严的封建伦理教育, 他不可能真正做出杀父的行为。此时的他生理上已经成熟, 而繁漪虽名为“母亲”实际与他没有血缘关系, 因此他找到了平衡点:与继母产生恋情。这样既达到对父亲的攻击, 又可以拯救“母亲”。事实上“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的繁漪确实被周萍用爱情救活了。

当诱惑、怨恨激起的潜意识 (本我) ———与继母的爱恋, 遭遇现实规则 (超我) ———乱伦时, 周萍就有了强烈的冲突, 他痛恨自己, 喝酒胡闹, 进而他转为认同父亲, 学习父亲, 践踏繁漪———“你是我想不到的一个怪物”、“你真是一个疯子”、“我要你死”。这三句话就如一把刀把繁漪“杀”死了, 就像“俄狄浦斯”在得知真相后持着剑冲向自己的母亲一样。这是他极度痛苦悔恨之后的一种自我防御, 也是作为一个男子最受观众谴责的——自私、卑鄙、无担当。

他与四凤的相恋是为了把自己从犯罪深渊里拯救出来, 他直觉四凤的“活”、“青春”、“粗”, 才是他需要的。但这个直觉又让他掉入另一个不伦之恋的深渊, 四凤是他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第一次的不伦之恋, 他可以痛恨自己, 践踏繁漪, 而第二次的不伦之恋, 他却找不到发泄懊悔打击的对象, 那是命运的作弄, 最终只能用死亡结束一切。

从周萍与四凤的恋爱之中, 我们发现, 周萍是凭着“直觉”在爱四凤, 事实上周萍已经感觉到四凤并不能了解他的心, 潜意识中又认为四凤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有着能够让他抵制繁漪的诱惑甚至能够拯救他于犯罪深渊的巨大力量。而这种吸引力就是他心底的“Oedipus (俄狄浦斯) 情结”———恋母。四凤在外貌和本质上与侍萍极其相似, 周萍虽然不记得母亲侍萍的样子与性情, 但侍萍年轻时候的照片还是一直留在周家, 心底还残留着一岁之前母亲的样子、性情, 因此碰到与母亲相貌相似性情差不多的四凤时, 直觉中就被吸引, 而在现实中四凤是一个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仆人鲁贵的女儿。

周萍的命运有着与俄狄浦斯同样的不幸与无奈, 俄狄浦斯为了避开“杀父娶母”的预言, 逃离养父母, 在无意之中杀死亲生父亲, 在命运安排下娶了亲生母亲, 而周萍在理智回来后, 极力逃离与继母乱伦的关系, 他凭直觉紧紧抓住四凤, 却不料四凤却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他是中国的“俄狄浦斯”。

三.周萍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性格的发展, 而他的性格特点又决定了他摆脱不了命运的摆布, 最终成为“俄狄浦斯”式的悲剧人物

周萍从小生活条件优越, 但生活在封建家庭, 再加上一个很强势的父亲, 因此他的心理年龄远远低于实际年龄, 本能与冲动是他性格的主体, 而父亲的强势与森严的家规又让他性格懦弱与胆怯。他的两次不伦之恋都是他在本能的催动下产生的, 但他又是懦弱的, 因此他在犯下与继母乱伦的罪恶后后悔、逃离。他的懦弱与冲动让他无法摆脱“俄狄浦斯情结”的摆弄, 从而陷入一个又一个罪恶的深渊中, 最终成为“俄狄浦斯”式的悲剧人物。

俄狄浦斯 篇2

命运!到底什么是“命运”呢?所谓“命运”,就是先定的生命过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趋近,这种趋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变的。“命运”就是外在于人且支配人的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不管个人怎么抗争都是无法改变这种力量的命运这个话题已经困扰我许久,人到底是被命运所掌控,还是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向命运发出对抗?总有这样一些时候,命运就像一张无边的大网,笼罩着我们,另我们无法逃离,被命运中笼罩着的我们,拼了命地想去逃脱,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如此,曾欣喜地认为自己以逃离了掌控,却失落的发现,自己只不过在命运的掌控中转了个小圈。诚然,我们也不该感到沮丧,命运其实该是让我们不断去探索的力量,就像一句恶俗的话所说:“纵使风雨兼程,我也要走向远方。”我们何尝不是需要一种像想俄狄浦斯一样,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不断抗争的精神呢

《俄狄浦斯王》主要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淫母,难以逃脱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但是他却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他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

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

看到俄狄浦斯王最后的惨剧,我的心都在颤抖,为什么命运要来捉弄这样一个优秀的人,让他杀父娶母,让他后悔终生,如果真的有命运之神,我真想和他来一份较量!像俄狄浦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最终难以逃脱被命运捉弄的结局足以让我们唏嘘不已,心中不禁会产生无限的惋惜和同情,那么帕索里尼的《俄狄浦斯王》中对人类必定自食恶果,难逃悲惨命运的暗喻,引发的是我们更为深沉的思考和发自内心的恐惧。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然而命运呢,却给了俄狄浦斯王这么高尚的人一张卑鄙的通行证!让他杀父娶母,让他给人民带来灾难然而悲剧的是命运,让俄狄浦斯终究逃脱不了那个预言,从众人高高捧起的神人到千夫所指的罪人。所以俄狄浦斯用金别针刺瞎了双眼,“你们再也看不见我受的灾难,我所造的罪恶了!你们看够了你们不应该看的人,你们从此黑暗无光。”实现自己的惩罚放逐到边远地区。我很佩服俄狄浦斯的承担精神,他刺瞎双眼不是懦弱,是一种反抗,是对于命运的反抗,也是勇敢的承担自己错误的表现,让他从此失去双眼生活在黑暗中,然而,我想他的内心一定不黑暗!

俄狄浦斯情结的裂变 篇3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 拉康 德勒兹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1 从本能到语言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对其的压抑是神经症形成的根源。在阳具欲期向潜伏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性意识到达高峰,力比多开始贯注于外部对象。由于母亲的爱抚和哺乳等照料行为会使儿童形成依恋,因而儿童最初的性欲对象通常会指向母亲。由于父亲的存在总是对儿童想要独占母亲的爱的欲望造成干扰,因此他们会对父亲怀有敌意。刚开始,儿童采取以父亲自居的方式来对付父亲;而当他们逐渐意识到父亲比自己更为强大时,便开始产生阉割焦虑,这使其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性和攻击性倾向,以缓解被阉割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儿童转向认同自己的父亲,将父亲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内投于自身,其结果是促进了超我的发展。随着超我的发展和意识到对母亲的欲望不可能实现,俄狄浦斯情结逐渐被克服,儿童的性欲就转向更为社会所接受的方面。

拉康质疑了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源于本能驱力的观点。在他看来,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种潜意识语言结构,是人类文化和语言世界在潜意识中的结构化联结,俄狄浦斯期是儿童意识到自己和外界的区别而逐渐获得主体性的过程。在儿童从想象域过渡到象征域的过程中,俄狄浦斯情结将一整套象征性的社会规则内化给他,而其对母亲的欲望则被压抑进潜意识中。①与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斯情结视为人生发展的一个心理事件不同,拉康从三元结构的范式出发,将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进入镜像阶段后,随着自我的形成,儿童从与母亲交融未分化的状态开始进入想象的母婴二元关系中。与弗洛伊德主张母亲是儿童的欲望对象不同,拉康指出,儿童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即希望满足母亲欲望的欲望。儿童认为母亲是不完整的,缺少想象中的阳具。为了满足他者的欲望,儿童要认同母亲的欲望对象,即能指意义上的阳具。因此,儿童不仅希望得到母亲的照顾,更希望成为母亲的欲望对象以填补欠缺。②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完整的主体,而仅仅作为母亲的补充而存在。拉康认为,由于主体总是在虚假的镜像中误认自己,因此镜像阶段就是主体异化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儿童借由认同母亲的欲望对象来认同母亲,与母亲之间是一种想象的占有关系。俄狄浦斯期是主体从想象域进入象征域的入口,儿童开始意识到自身和外界的区别,逐渐获得主体性。在这个阶段,父亲作为一个竞争者介入并打破了想象的母婴二元关系,他不仅夺走了母亲,也否定了儿童成为母亲欲望对象的企图。这种否定表现为儿童体验到阉割威胁,父亲的法规以母亲为中介开始对儿童起制约作用。成为母亲的欲望对象和认同父亲法规的矛盾使得儿童对父亲的态度是一种竞争性认同。由于这种认同过程是通过作为父亲法规的语言起作用,因而主体就从想象域进入到象征域中。父亲法规的引入动摇了儿童所处位置的基础,使儿童进入俄狄浦斯衰退期。儿童不仅习得父亲的法规,承认父亲的象征地位,还赋予了这种象征性以意义。他们不再视父亲为竞争者,而转向寻求对父亲的认同,将父亲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将其作为理想和秩序内化进主体,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主体性人格。

2 从压抑到生产

弗洛伊德提出了作为欲望本质的力比多概念,并赋予了它预定的投射对象和表现形式:对母亲的性欲和对父亲的敌意,这一点正好成为德勒兹对俄狄浦斯情结批判的起点。在他看来,欲望是一种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流动之中的生产欲望,而弗洛伊德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屈解了欲望的本质,把自由流动的生产欲望压抑在一个僵化封闭的家庭范畴内,而忽略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此便造成了一种非常狭隘的家庭主义倾向。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这种“父亲—母亲—儿童”的三元家庭结构正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典型形象,这样一来,它把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当作至高的准则,把一切社会关系泛俄狄浦斯化并还原成简单的家庭结构,就使俄狄浦斯情结成为精神分析中的普遍现象。而事实上,俄狄浦斯情结并非客观存在之物,只是精神分析主观解释的结果,是家庭活动投射于社会活动的虚假欲望。精神分析将被压抑的生产欲望屈解为虚假的俄狄浦斯欲望,以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临床诊疗包治百病的良方,本质上是一种支持资产阶级压制的学说,③而拉康对父亲隐喻的强调和对能指的侧重同样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暴政。④

事实上,弗洛伊德和拉康都将欲望视为一种主体匮乏的表现——其结果是欲望的客体最终指向弗洛伊德生物学意义上的阴茎和拉康能指意义上的阳具。而德勒兹认为,欲望是一种自主充盈的、先于个体的生产力量。相较于精神分析对欲望主体的分析,德勒兹则将欲望本身推上了本体论的位置。他认为,人是一架向各个方向不断延伸欲望的欲望机器,欲望本身就是一种不断生成的动态流变,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力量。而正是由于欲望的扩张性和生产性,才推动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在他看来,欲望的革命性使它具有颠覆一切现存制度的力量,总是致力于同各种对象建立新的自由的联结。正是由于欲望对现存社会秩序的质疑和批判才被社会压抑。

3 结语

俄狄浦斯情结对梦、神经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解释力,这源于弗洛伊德将一切行为归因于儿童性欲的普遍性。然而这种解释力同时也是对自身普适性的挑战。首先对于性别差异下俄狄浦斯情结的探索,弗洛伊德实言其解释过于模糊,并不令人满意;其次不同文化背景下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差异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较于弗洛伊德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强调,拉康在语言上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探索显然更突出了主体的社会符号化的性质,这是对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一个修正。但是,拉康对于俄狄浦斯期主体形成的解释却未从根本上脱离家庭三元关系的模式,社会文化仅通过父母间接影响到儿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对于镜像阶段主体异化且受制于他者的欲望的论断虽不乏创新之处,却始终具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论调。我们不难发现,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相关阐述并无本质冲突,而只是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俄狄浦斯情结进行探讨。

德勒兹直接质疑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真实性和普遍性,从根本上动摇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大厦。对欲望生成性的论断突破了简单的家庭三元结构的藩篱,使得被压抑的生产欲望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结流动起来,这无疑具有巨大的革命意义。毫无疑问,一门学科的蓬勃发展往往容易使其忘记自我批判精神,沦为法西斯霸权主义般的理论神话。精神分析发展至今,已经分离出了客体心理学和结构精神分析等不同学派,如何相互吸收各自的理论优势,以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批判反思精神,无疑值得各精神分析学派深深思索。

注释

① 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② Lacan J.Ecrits.London:Routledge,2001.

③ Wicks R.Modern French Philosophy:From Existentialism to Postmodernism.Oxford:Oneworld Publications,2003.

《俄狄浦斯王》命运观讨论 篇4

吕新雨在分析古希腊悲剧时说:“古希腊悲剧中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命运观。可以这么说, 没有命运观就没有古希腊悲剧, 它就没法展开。所以命运观制约着古希腊悲剧的本质属性。而所谓命运, 就是必然之车轮 (The Wheel of Necessity) , 无可逃避, 唯有承担”这充分说明命运在古希腊悲剧诗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命运观对悲剧诗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施莱格尔甚至把西方悲剧分为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和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

《俄狄浦斯王》就是一部典型的命运悲剧, 突出展现了人的意志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冲突, 体现了命运的强大与神秘, 也反映了人物反抗命运时展现的力量与智慧。悲剧折射出作者对人和命运两方所持的不同态度, 倾注了自己对人类与命运关系的思索。这就是悲剧作品中命运观的主要内容。

俄国研究古希腊文学的学者谢·伊·拉茨格说:“根据诗人的剧作来谈论他的世界观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他本人的思想不一定必然与他的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的观点吻合。涉及索福克勒斯这样做尤其困难, 鉴于他表面的客观性, 某些学者认为他是远离实际生活的‘纯艺术’的代表。”但他同时又表示:“不能认为搞清诗人的世界观是没有希望的事情, 但是它要求谨慎, 以求不致把研究者自己的思想强加于诗人。”因此通过作品来分析作者的思想 (不单指世界观) 时要慎重, 而不能以偏概全, 先入为主。

就《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来说, 它的“客观性”使针对它的诠释尤为复杂, 研究者们往往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不仅由于解读文本时使用的理论大有差别, 而且因为剧本中前后内容体现出的思想大有“出入”。实际上这些矛盾的地方不仅是为了构成悲剧情节, 也反映了悲剧诗人思想的复杂性。其中作为他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命运观就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 这充分体现在他的剧本中。

命运在古希腊悲剧作品中是以神的旨意出现的, 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看法根植于对神的态度, 在命运悲剧中人与命运的斗争就是以人与神之间对抗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悲剧中, 神与命运是一组可以互换的概念。命运是不可改变, 不可违抗的, 意味着事件必然要实现, 因此命运与必然又是一组可以替换的概念。探讨《俄狄浦斯王》中体现的命运观, 实际上就是分析主人公对神的态度和必然的态度。

俄狄浦斯对待命运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一开始说“天神不愿做的事, 没有人能强迫他们”, 表明他对天神的态度是敬畏的。天神是必然性的创造人, 在必然面前的反抗是徒劳的, 因而反映出来的命运观是服从的。然而, 俄狄浦斯在猜测自己的身世时却说“我认为我是仁慈的幸运的宠儿”, 幸运是好的运气, 而运气是偶然性的表象, 他分明在说自己受偶然眷顾。但是神的存在是否认偶然性的, 偶然和必然正代表着对待命运的两种矛盾态度, 这就表明俄狄浦斯否认了神的绝对控制。反映的是对命运的怀疑心理。因为命运观是一种对必然性的笃信。对早期的人类来说, 它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探究的。但随着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人类对命运的必然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就会认识到必然性并非源自神力。必然性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偶然性作为事情发展的推动力出现在人们对命运的思考领域, 表明人们开始对神的崇高地位进行反思, 神的主宰地位发生了动摇, 人们对必然性所代表的命运的敬畏也逐渐减弱, 命运观发生了转变。可以说偶然性的提出是命运观转变的里程碑。

作为俄狄浦斯的母亲与妻子的伊俄卡斯忒对命运的态度也是充满矛盾的。她在劝慰俄狄浦斯不必为先知忒瑞西阿斯的预言苦恼时说:“凡是天神必须作的事, 他自会使它实现, 那是全不费力的。”这和俄狄浦斯说的那句没人能强迫天神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前者是从正面肯定了神对事情的掌控力, 神的意志决定的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后者从反面否定了神的意志可以改变的设想。两方面的论述更强调了神意志的不可抗性。不管是在俄狄浦斯心里, 还是在伊俄卡斯忒的心里, 都存在这样一种心理:神的意志是无法用外力改变的, 是注定要发生的, 反抗是没有意义的。这表明了人们普遍对命运怀有敬畏之情。但是她在后面又说:“偶然控制着我们, 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 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地生活。”她承认偶然具有控制宇宙的能力, 也就是否定神的控制力。这表明她对命运是持一种否认态度。她既怀有对神的畏惧, 又否认“命中注定”。

韦伯斯特在《索福克勒斯概论》里说索福克勒斯打算加以戏剧化的故事都要求具有两项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有一个可塑造成伟大人物的男角和女角”。在悲剧中, 俄狄浦斯作为作者倾其全部技巧托出的人物, 他身上体现的疑问正是作者想表达的疑问。索福克勒斯曾说:“我描绘人物时, 总是该把他们描绘成什么样子就描绘成什么样子。”他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很浓的理想主义色彩, 所以罗伯特·布里治评论说:“他刻画人物, 总要求既动人又优美, 而唯一合理的办法, 就是把他认为动人的、优美的色彩加到人物身上去。”伊俄卡斯忒正是作者所塑造的理想的妇女形象代表——具有一种肃穆的高贵精神, 她和俄狄浦斯一样都表现了作者思考的问题:命运究竟是否是由神决定, 是必然的, 还是有一系列偶然造成的。

《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命运代表的就是不可改变、不可躲避的灾祸, 然而这一必然性的结果却是由许多的偶然性的事件造成的。在剧中, 作者通过二者的冲突来表现对命运的思索。神谕给出的只是一个结果, 是必然;但是没有告诉人们神谕的实现过程, 这就是偶然事件的串联。神谕需要依靠几个关键性的事件来实现, 只要任何一件事出错, 神谕就不能实现。但是这一切无一差错地连接起来, 一环扣一环地构成了这个悲剧故事。连他的反抗也成了加速他毁灭的催化剂, 更衬出命运的强大。

总之, 在《俄狄浦斯王》剧本中, 这些偶然与必然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充分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的复杂。他已经开始思索偶然的力量, 既对命运的必然感到无奈, 又对命运怀有疑问。

摘要: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 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 史称“古典时期” (又称“雅典时代”) , 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戏剧中又以悲剧和喜剧成就最高。尤其是悲剧, 它以自身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尊为悲剧典范, 并被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最为瞩目。它作为一部典型的命运悲剧, 较全面地反映了对作者创作有深远影响的命运观。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命运观,悲剧

参考文献

[1]吕新雨.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54.[1]吕新雨.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54.

[2][俄]谢·伊·拉茨格.关于索福克勒斯的世界观问题[A].陈洪文, 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364-365.[2][俄]谢·伊·拉茨格.关于索福克勒斯的世界观问题[A].陈洪文, 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364-365.

[3][美]韦伯斯特.索福克勒斯概论[A].陈洪文, 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187.[3][美]韦伯斯特.索福克勒斯概论[A].陈洪文, 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187.

俄狄浦斯王简介 篇5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

《俄狄浦斯王》 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也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应。

瘟疫肆虐下的忒拜城郊,走投无路的人们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国王俄狄浦斯身上,聚集到王宫前向他乞援。俄狄浦斯娶了先王拉伊俄斯的寡妻伊俄卡斯忒,成了忒拜人心目中天灾和人祸的救星。俄狄浦斯为了挽救濒于毁灭的忒拜城,派出妻舅克瑞翁亲王到阿波罗神庙求神示,究竟怎样的言行才能拯救黎民。

《俄狄浦斯王》

克瑞翁风尘仆仆飞赶回来,带回了阿波罗的神示:把藏在城里的污垢清除出去,严惩杀害先王的凶手,瘟疫方会消除。克瑞翁还提议请来了忒拜城的先知。俄狄浦斯怀疑先王的被害与克瑞翁有关,而先知可能与克瑞翁共谋。先知却预言俄狄浦斯就是他要寻找的杀人凶手。于是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王后伊俄卡斯忒闻声而出,她责怪两人不合时宜的私人纠纷,遣走了兄弟,又以亲身经历为例来劝慰丈夫。原来,当年先王曾经得一个神示,说他命中注定将死在他与她亲生的儿子手中,可现在先王是在三岔路口被一伙强盗所杀,他们的儿子早在出生的第三天就被钉住脚跟丢弃了,可见先知的话不可相信。俄狄浦斯闻言大惊失色。他详细询问了先王的相貌、被杀的地点和出行的人数,浑身颤栗,悸惧不安。他请求王后务必找到那惟一活着回来的侍从。王后不明白俄狄浦斯何以如此,于是俄狄浦斯披露了自己离家出走的一段经历。

俄狄浦斯是科任托斯国王的儿子,在一次宴会上,由于一个醉酒的人骂他是冒名的儿子,他便瞒着父母到阿波罗神庙

去祈神示。神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却预言他将有杀父娶母的可怕而悲惨的命运。为了避祸,他流落飘零,浪迹天涯,旅途中曾来到众人所说的国王遇害的地方,杀过路人。现在惟一要证实的是杀王者的人数,如果是一伙强盗,他就是清白的。王后伊俄卡斯忒并没有派人召唤那侍从,而是亲自去祭求阿波罗指点迷津。

科任托斯城的报信人来到忒拜,给伊俄卡斯忒带来了科任托斯国王死亡的消息。王后高兴极了。她欣喜地叫出俄狄浦斯,告诉他所害怕的事永远不会应验的好消息。报信人为安慰俄狄浦斯,说出了他并非科任托斯国王亲生,而是自己从一个牧人手中得到并转送给科任托斯国王的孩子。这孩子当时两只脚跟被铁钉钉在一起。

《俄狄浦斯王》

伊俄卡斯忒徒然面容惨白,她已经一切都明白了,绝望地冲出宫去。她发了疯,穿过门廊,双手抓着头发,直向她的卧房奔去。她悲叹自己的不幸:给丈夫生丈夫,给儿子生儿女。牧人被带来与报信人对质。在俄狄浦斯把他反绑起来的情况下,被迫说出实情:俄狄浦斯就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为逃避命运,让他抛到山里的那个孩子。一切都应验了。俄狄浦斯疯狂叫着冲进卧房,找他和他儿女共有的母亲,发现伊俄卡斯忒已经悬梁自尽。他从她的尸体上摘下两支金别针,乱刺自己的双眼致瞎。他托克瑞翁照看儿女,并按自己的诅咒,请求克瑞翁将他驱遂出忒拜。后来据雅典的传统说法,认为俄狄浦斯晚年居留和死亡之地是在雅典郊区的科罗诺斯。

专家点评

从公元前6世纪起在雅典兴起的酒神节是这里最隆重的祭祀狂欢活动。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从整个雅典城邦涌来的人们在雅典城进行为时几天的庆典。同其他祭神仪式不同的是,在祭酒和赞美自然时,人们可以尽情取乐,忘乎所以。节日的最高潮是精彩的歌唱和诵读酒神赞歌的竞赛,这就给希腊悲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最初的悲剧表演形式是同歌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演员讲述剧情,他身后的合唱队不时穿插伴唱;后来发展到三个演员同时登台演出,这时的剧情愈为复杂,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登台的演员全部为男性,他们头戴各式人物的面具,女角也由男演员反串。悲剧的剧本都是用诗歌体写成的,有的用一个故事写成一出悲剧,有的则用许多故事构成三部剧,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三联剧或俗称的三部曲。

希腊悲剧的题材大都从神话传说或荷马史诗中来,“宿命”是始终贯穿剧本的最重要线索,用神化的英雄人物与曲折多难的命运的冲突、争斗来反映当时社会日益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

冲突。完整的希腊悲剧形式于公元前5世纪初形成,它的全盛时代也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最杰出的三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他取消了三联剧的形式,将演员从两人发展为三人。他是三位悲剧大家中最多产的一位,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进入了成熟的阶段,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在艺术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结构比较复杂,布局非常巧妙,被文学史家们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古希腊悲剧在索福克勒斯手里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境界。情节集中,结构完整,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质精练,富有表现力。合唱队减少抒情成分而参加戏剧动作,发挥演员的作用。

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充满着特殊情感的张力。剧作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多描写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与命运的冲突,但终究不能挣脱命运的摆布而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索福克勒斯的命运观,有它必然形成的客观基础。剧作家生逢盛世,曾与著名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友善。然而物极必反,盛极一时的雅典城邦,横征暴敛,滥行霸权,直至发动伯罗奔尼撒战争;内部挥霍奢侈,分崩离析,终于迅速没落。索福克勒斯站在民主派领袖的个人立场上,无法理解忠诚的服务、善良的动机、无私的作为、一帆风顺的坦途,究竟为什么全部走向了反面?他迷惑、悲愤而无从解脱,只好归之于“命运”安排。他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民主派志士仁人,与俄狄浦斯王太相像了。这是剧作家创作《俄狄浦斯王》的动机之一。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影射着雅典奴隶主民主派英雄的历史悲剧。《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俄狄浦斯正视现实,刚毅勇敢,体贴民众,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这样的英雄和领袖,下场竟如此悲惨,贴切地表现了英雄意志逃不脱命运桎梏的痛苦惶惑。这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还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在俄狄浦斯王身上,寄托着剧作家对民主派领袖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剧本热烈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对当时流行的命运观提出了怀疑。

古希腊悲剧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俄狄浦斯王》更是其中的不朽名篇。该剧戏剧冲突尖锐紧张,情节发展合情合理,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评价说:《俄狄

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它最完美、技巧最高超,很少有其他悲剧能同它相比。

弗洛伊德认为它是各种心理症的基本点,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欲,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严厉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俄狄浦斯症结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在我们的艺术、流行歌曲、文学、幽默、亵渎神圣和其他许多方面上。俄狄浦斯症结像其他精神分析理论的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身上。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俄狄浦斯(Oedipus或?dipus,有时拼为Oidipous)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杀父取母的故事拉伊奥斯年轻时曾经劫走国王佩洛普斯(Pelops)的儿子克律西波斯(Chrysippus),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oidipous在希腊文的意思即为“肿胀的脚”),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

《俄狄浦斯王》

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Corinth)的国王波吕波斯(Polybus),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俄狄浦斯长大后,因为德尔菲(Delphi)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Sphinx)所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生了两女:分别是安提戈涅(Antigone)及伊斯墨涅(Ismene);两个儿子:埃忒奥克洛斯(Eteoclus)及波吕涅克斯(Polyneices)。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只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

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

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俄狄浦斯王》

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故事集中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究竟谁是凶手?形成戏剧的“悬念”。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他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这样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表现人物的多方面性格。他又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真正的戏剧艺术。由于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的卓越贡献,赢得“戏剧界的荷马”的美称。

作者一方面表现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方面也表现人类心智的局限和命运的强悍有力。俄狄浦斯的遭遇是悲惨的,但他的自我结构上首创倒叙式的范例,剧情从故事将近结尾处展开,在向高潮推进的同时向前回溯,布局谨严,结构紧凑,情节起伏跌宕,发现、突转、悬念等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编辑本段妙语佳句

如果一个人能背叛他的挚友,就等于抛弃了他自己的生命。

论《俄狄浦斯王》的精英文学特性 篇6

关键词: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人文精神

一、精英文学的内涵

何谓“精英文学”?这个问题在学界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从古至今,从西方到我国,都有很多精英文学的代表。比如:先秦屈原的《离骚》,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但丁的《神曲》等。透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可以把握到作为一种文学形态的“精英文学”的内涵。

表面上看,“精英文学”似乎是以文学为志向或职业的这一类“出类拔萃的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那么在文学创作方面同样出类拔萃的金庸、琼瑶的作品是否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精英文学呢?其实不然。精英文学的创作绝非简单的文学语言描述、生活提取,而是文学精英们的一种独特创新之作。他们身为文学精英,有着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向往追求,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作品极高的人文审美精神。正如《俄狄浦斯王》成为精英文学的经典之作并非仅仅是因为索福克勒斯的地位或悲剧的盛兴,而是由于其内容之深刻和对人性的广泛探讨,无论改编成话剧或电影,都透露了它的深刻意蕴与主题思想。

二、《俄狄浦斯王》的分析

关于《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有认为是表现命运与意志冲突;有说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是人类历史上“恋母情结”的反应;有认为是表现“神话崇拜”与“乱伦禁忌”;也有分析说是作者借神话故事来表达他维护民主法制、反对独裁专政政治的主张。其实,这也说明了其作为精英文学的主题的广泛性。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与命运的冲突。故事讲述的是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亲生父亲拉伊奥斯,娶了生母约卡斯塔,并生育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后来在灾难、瘟疫的席卷下,先知提瑞西阿斯揭示了灾难源于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于是真相暴露之际,约卡斯塔羞愧自杀;俄狄浦斯羞愤不已,刺瞎双眼,离开忒拜城,从此行乞涤罪。故事在索福克勒斯的巧妙安排之下,使得人与命运的冲突极力彰显。因为作者自身无力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所以笔下的俄狄浦斯一样无法挣脱命运;但却凸显了俄狄浦斯或自己对命运的不满、愤恨。所以他认为俄狄浦斯并非有意杀父娶母,一切只是命运的捉弄,他是无罪的,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统领城邦的睿智之王,故而他智慧非凡,大公无私。在得知自己可能会杀父娶母时,他离开养父母,设法逃离命运的预言;在面对斯芬克斯时,他勇敢果断地破除其谜语,解救忒拜城。在统领忒拜城之时,他大公无私、热爱城邦,为解救人民、破除瘟疫,他不惜一切追查祸源,而在得知真相之后又敢于承担责任,刺瞎双眼,放逐自己。通过剧作家这样的安排,不难看出作者对神的正义的质疑,对命运的反抗。

整个剧结构精妙,情节整一,布局巧妙,人物刻画深刻,性格鲜明,语言运用娴熟。亚里斯多德把这部剧作称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堪称精英文学的代表作。

三、精英文学的特点

在当今大众文学急剧发展的形势下,精英文化、精英文学已经开始淡化、边缘化。所以,强调凸显精英文学的特点就非常有必要。王一川在定义“精英文化”时,说到“往往是那种具有经典性的审美产品,它往往指向高雅情趣,是审美文化的一种形态,是由少数文化人创造或欣赏的、蕴含着个性化思想趣味的文化。”这里王一川先生强调的是“经典性”、“高雅旨趣”、“个性化”。就对《俄狄浦斯王》的分析来看,它也有着鲜明的精英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俄狄浦斯王》思想上深沉、严肃,使得人生意义的探索更为重要。作品中,通过人物关系的描写、分析,实际上否定了神的预言,肯定了其悲剧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后果。如果俄狄浦斯的亲生父母不抛弃他,就不会有他被收养,不会存在误解,他不会误杀父亲,误娶生母。这是由最初他的生父母的错误抛弃而引发的悲剧,是伦理的错误导致了社会正常的伦理、人生关系之间的错误。可见作者是怀着深沉严肃的思想去创作的,通过人物的复杂社会关系来提示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从而提出他的伦理观,也给广大读者在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定位中指明了方向,这也精英文学所独有的特色。

2.精英文学广为流传,最重要的是其永恒性价值的彰显。这也是大众文学或通俗文学无法与之相比的。就《俄狄浦斯王》而言,其主要人物塑造圆满,性格丰满,有较高的现实性与丰富性。主人公俄狄浦斯有情有欲,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有创造性和超人的智慧能力,真实可信,与生活接轨。从而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与关注,其审美价值就体现出来。所以说,一部作品能否给读者深远的影响和获得广大读者的共鸣,是其能否成为精英文学必不可少的衡量条件。

3.深刻的人性内涵。一般来看,精英文艺、精英文学最重要的是它必须能体现出时代精神,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民族心声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最强音。也就是透过作品凸显人性内涵,显现时代的烙印。《俄狄浦斯王》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关系的构建,把那个时期人性结构特点,即伦理意识强化,对无意识欲情冲动的压抑和控制加强,完整地显现出来。也就是人不自觉的本能冲动与社会伦理的关系之间的冲突。

4.主题的深刻性、理解的丰富性。艾布拉姆斯拉姆斯认为,文学的创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生活(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之间是密切相联系的。《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深刻性是作者透过生活、自身意识、自身体验而在作品创造中表现出来的;理解的丰富性则是读者在欣赏接受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对作品的剖析理解、对作者的了解而展现的。就《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情结”母题来说,自古就有,这是通俗文学难以企及的。

综上所述,《俄狄浦斯王》所具备的思想的超越性、深沉性,内容价值的高度审美性、永恒性,还有人性及人生意义的探索和理想的追求等都成为了精英文学的鲜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英文学还会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我们也不应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对立,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太明确的界限。但还是有责任把“精英文化”发扬光大,以此来促进合理的文学新格局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俄狄浦斯 篇7

一、戏剧情节的典范性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戏剧创作整一的原则, 在亚里斯多德看来, 所谓的“整一”包括完整和单一两个方面, “完整, 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在紧密联系中体现密切联系。而所谓单一就是指一个剧本应该只有一个主要的故事情节, 全剧的情节推动和发展都围绕这个情节而发展。《俄狄浦斯王》在戏剧情节的完整单一上无疑是典范:忒拜王宫前众灾民希望俄狄浦斯王救民于灾难彻查杀害先王的凶手, 这是剧情的开端;妻舅克瑞翁和盲人先知带来了阿波罗神庙的预言这是剧情的发展;俄狄浦斯回忆自己逃离科任托斯后三岔路口杀人和破解斯芬克斯之谜, 这是剧情的进一步发展;科任托斯牧羊人来报信让俄狄浦斯继承王位并道出实情, 忒拜前国王仆人说出俄狄浦斯身世, 王后上吊自杀, 俄狄浦斯自刺双目自我放逐, 这是剧情的高潮也是结局。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追查凶手的这一过程中, 不同的阶段除了主要的行动以外, 还有联动的从属行动, 比如王后伊娥卡斯特劝慰俄狄浦斯不必相信神示时, 互相回顾杀害先国王 (老人) 的经历, 以及仆人和牧羊人的出现等, 在完整单一的中心情节周围有着密切相连的主要情节, 同时还伴随着若干从属的枝蔓般必不可少的小情节 (事件) , 一系列大小情节之间因果相连, 环环相扣, 井然有序, 密不透风, 缺一不可。这种在戏剧创作上应该追求完整单一的创作手法被后来新古典主义大师高乃依吸收进新古典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 即“行动的整一”。

《俄狄浦斯王》剧情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在“突转”和“发现”不断循环出现的过程中推动发展的。突转是处于意料之外的转向, 悲剧主人公的命运处境不是由顺境转向逆境, 就是由逆境转入顺境。《俄狄浦斯王》中的“突转”剧情比比皆是。亚里斯多德指出所谓的“发现”, 言外之意是悲剧人物真实身份的发现。而实际上这种戏剧创作中“发现”与文学创作中的“悬念”一脉相承异曲同工。“悬念”主要指的是读者或观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剧情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迫切的猜测和期待。在叙事作品的创作中, 故事情节的推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作者独具匠心的设置悬念来推动的。善于造成适宜的悬念, 能紧扣读者或观众的心弦, 使其处于一种急切的期待和探求的心境之中, 这是剧作家应该熟练掌握的一种创作技巧。索福克勒斯就将“悬念”与“发现”紧密结合起来, 显示出炉火纯青的戏剧创作技巧。

二、戏剧人物的典范性

悲剧创作的艺术效果其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同情。而这样的艺术效果只有在平凡与伟大, 神圣与渺小等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身上才会产生。悲剧主人公要比一般人优秀, 但比完人欠缺。主人公比完人欠缺, 有着某种程度的优秀品质但是遭遇了不应当遭遇的坎坷经历甚至艰辛苦难, 观众和读者才会怜悯和同情他;主人公比平凡人优秀, 遭遇了不应遭遇的苦难经历, 才会让读者和观众恐惧, ——因为“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形似而引起的”。俄狄浦斯就是这样一个介于完人和凡人之间的悲剧角色。他胸怀城邦, 坦荡正直, 诚实守信, 近乎完人, 救民于危难保卫城邦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不顾一切无私无畏追查杀害先王的凶手, 在真相大白, 确知自己就是杀父娶母的罪魁祸首时勇于承担罪责, 不是一死了之而是自刺双目承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以赎罪;由于他焦躁多虑, 鲁莽无忌, 在三岔路口杀死亲生父亲, 进而不知不觉中犯下娶母生子的滔天乱伦大罪。俄狄浦斯作为一个在完人和凡人之间的悲剧角色, 其命运处境由顺境转向逆境, 既达到了善恶有报的正义审判的道德高度, 也产生了激发怜悯和恐惧的审美的艺术感染力, 从而达到了社会道德教化和艺术审美感染双重效果的高度合一。

三、戏剧效果的典范性

“看到别人遭受了不应遭受的痛苦或损失, 想到此类不幸之事亦可能发生在自己或亲友身上而产生的痛苦感觉。”这就是亚里斯多德认为的怜悯。从《俄狄浦斯王》来看, 我们首先被俄狄浦斯的那种智慧和勇敢, 高尚与执着, 诚实与坚毅的高贵品质所折服, 同时又被他杀父娶母犯的错误而遭受刺瞎双目自我放逐的苦难结局而深感惋惜和遗憾。在俄狄浦斯身上, 我们顿悟了作为人类个体的人的力量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以及冥冥之中命运的不可捉摸和无处不在, 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 为此我们深感苦恼和无奈。“对不幸之事的预感而引起的痛苦或烦躁的感觉”在亚里斯多德看来便是恐惧。这是一种在人性深处产生的与生俱来的具有普遍性质的恐惧, 是一种自我感觉微不足道和无可奈何的懵懂之感, 而不是害怕自己也遭受俄狄浦斯类似苦难的恐惧, 而是对一种无法预知也莫可奈何的审美体验中产生的恐惧, 这是一种幽玄莫测无法知晓但也无法避免冥冥之中操纵着人类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奇异之感。所以, 我们对俄狄浦斯不幸遭遇产生的恐惧是一种具有普世情怀的焦虑和担忧, 而不是自我保护的恐惧。

《俄狄浦斯王》单一完整的戏剧剧情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双壁合一而激发产生的怜悯恐惧的戏剧效果, 达到了悲剧艺术效果的理论高度和完美境界, 从而成为希腊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同时, 戏剧剧情、戏剧人物和戏剧效果相互映证的典范作用对后世的戏剧创作实践和理论总结都产生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2]亚里斯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浅析俄狄浦斯的知与不知 篇8

一、俄狄浦斯的知——徒劳的知

索福克勒斯认为人类无法掌握自己, 一切都要归之于命运, 而命运并不是神诋, 而是一种神秘抽象、深不可测的反人类力量。人类常常处于它的捉弄与戏谑之中, 人类的知多半都是徒劳、荒诞、滑稽和渺小。俄狄浦斯的故事就表现了人类生存极大的荒诞性。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的人, 居然违悖天伦, 弑父娶母, 堕入天底的罪恶深渊。这一切都来自于荒诞的人生命运。

神和先知以谜、咒语、预言的形式, 宣告他们的全知, 也宣告命运的不可逆转性, 他们不看而知。整个俄狄浦斯的命运, 以神最初从他弑父娶母的预言开始, 又以先知的暗示——他即忒拜老国王之子的示言结束, 在这个命运之下, 俄狄浦斯越是努力, 就越是悖离自己的初衷;他越是真诚地为城邦消弭灾祸, 却越是制造自己的毁灭, 从而堕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之中。俄狄浦斯善良忠诚, 长大后当他知道了加注在自己身上的神谕后, 为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而奔走异国他乡, 然而这种尽善尽忠却让回到神谕所示的忒拜国土;他英勇顽强、追求正义, 在与异国人的冲突中, 勇敢无畏杀死敌人, 然而却是应验弑父预言;他拥有聪明才智、坚强意志, 他猜出了所有人不曾猜出的狮身人面兽的谜语, 解除了忒拜国民的恐惧, 以为成功的建立功勋成为忒拜国王并娶得王妃, 然而却是应验了娶母的预言;他正直诚实、大公无私, 在追查杀害老王的凶手一事中, 他表现出舍生求真、对国家对臣民高度的负责的精神, 当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命运的罗网, 却仍然一查到底, 决不逃避罪责, 然而最终依然没能逃过神谕的加注——他就是弑父娶母的真凶。俄狄浦斯力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意志和坚强毅力, 来反抗神谕。然而最终, 他的一切“知”都是“无知”。这是希腊文化里一种悲壮的理性精神, “知”是力量, 但是“知”却不是幸福的, 而是不幸的。但是人必须求知, 索福克勒斯是反启蒙的, 它倡导人们回到信仰上去, 俄刺瞎双眼并放逐, 既是对阿波罗的屈服, 也是对阿波罗的抗议。

二、俄狄浦斯的不知

其一, 俄狄浦斯是无辜的, 子承父罪非他能抗拒。以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来讲,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原罪, 人生就是一个悲剧。这体现了希腊悲剧的基本母题:乱伦。俄狄浦斯需要承担这种原罪的所有责任, 尽管从他知道神谕的一开始就想避开这个罪孽, 但是命运的规定性让他的这种有限的“知”变成一种“不知”, 他一直在“不知”里逃避他的“知”。他虽然知道神谕, 但是这种“知”的后果就是将他带入更大的“不知”中。他不知道独自流浪到的异国他乡正是他出生的忒拜国土, 他不知道冲突中杀死的异族人中有他身穿便衣的亲生父亲, 他不知道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迎娶的王后是他的亲生母亲, 他更不知道苦苦查找的杀害前国王的凶手竟是自己……他不知道, 冥冥之中自己已经应验了弑父娶母的预言。俄狄浦斯的不知是个悲壮的故事。

其二, 俄狄浦斯以有限的“知”去“求知”, 却找到了一个更大的“不知”。首先, 在俄狄浦斯知道了自己身上被加注的神谕后, 善良的他自我流浪到别国企图用自己的能力反抗预言, 猜出了狮身人面兽的谜后成为了忒拜国新国王, 并娶得王后。他以为开辟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其实陷入了更大的“不知”中。他解开了谜, 却不知道同时也完成了弑父娶母的谕言。后来, 瘟疫盛行, 先知预示要找出杀死前国王的真凶。俄狄浦斯以大公无私、高度负责的“知”, 去求知, 最后从他与先知的对话中, 我们看到有眼的国王盲目无知, 而失明的先知却洞察一切。俄狄浦斯的苦苦求知最终宣告, 他就是杀害前国王的罪人。“知”不可能摆脱“不知”, “知”一直在“不知”中, 而达到了最高意义上的“知”。知与不知都是悲剧, 人有限的知永远达不到神的先知, 这就是命运。

摘要: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总是有一种对世界的惶惑不解与人类行为往往事与愿违的沉重感,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正是这样一种人与命运顽强抗争, 最后仍逃不过命运束缚的悲壮故事。本文从俄狄浦斯的知与不知来深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情结,悲剧

参考文献

[1].徐亮.论《俄狄浦斯王》的“隐讳教导”[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2].埃里希·弗洛姆.人性·社会·拯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弗洛伊德著, 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里哲学[M].九州出版社, 2008.

[4].郑州.《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因素分析[M].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7 (5)

[5].陈璐.“俄狄浦斯情结”的中西悲剧比较——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俄狄浦斯王》与《雷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6].刘冬梅.浅论俄狄浦斯的悲剧[J].作家杂志, 2009年 (2)

奥林在《悲悼》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篇9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力比多是人类所有精神欲望和内心能量的来源,而这种潜意识在婴孩时期就有。他断言,如果一个孩子想要成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的话,他(或她)就必须要健全健康的性欲观、男女观,而这种正确的观念要求人们必须成功的控制好俄狄浦斯情结和恋父情结。(如果一个男孩恨自己的父亲却爱自己的母亲,那么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如果一个女孩恨自己的母亲而爱自己的父亲,那么这就是恋父情结)。甚者,这种情结会潜意识地控制着人类的心理行为,进而成为人类行动的来源。

奥林第一次上场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强的俄狄浦斯情结。当他从战场回来根本没有对刚去世的父亲表示哀悼之情,并且还对母亲说,自己对失去父亲一点也不难受。难怪莱维尼亚谴责他是冷血的怪物。

奥林:你还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呢。怎么回事?(随后,当她朝他这边看过来时,他把搂着姐姐的胳膊极不情愿的挪开了)我告诉过你,我不能接受他已经去世的消息。原谅我维尼。我知道对于你来说简直就是惊天噩耗。

莱维尼亚:难道对于你来说不是吗?

奥林:但是——哦,我不知道怎么解释!你不会理解的,除非你在前线。我对自己的死亡和别人的死亡习以为常了……这就是在父亲手下要成为战士的训练内容之一。是他教我的!

莱维尼亚:奥林!你怎么能如此的冷血无情!

很明显,作为一名在前线参战的战士,奥林已经对死亡见怪不怪了。另外父亲也是一位将军,并且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战场上要勇敢,对于死亡和生活要冷漠。这样一来,奥林对于父亲的去世不表现出悲痛就是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事了。

但如果把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引入就会发现,其实奥林并不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人。在孩提时代,他对父亲产生敌意。在母亲记忆中,在生下来时,他就远离了自己的父亲。

克里斯蒂娜:当我在怀他的时候,你的父亲就在墨西哥服役。我必须忘记他。当奥林出生的时候,他就是我一个人的儿子,我因此很爱奥林。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奥林的力比多当然指向了母亲,然后对于父亲是满怀愤恨和杀念之情的。就如他自己所说,母亲比父亲重要成千上万倍。这就导致,在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他没有表现出极度的悲痛。反而可能庆祝自己的欲望得到实现,即杀父娶母。

另外,奥林还担心有人偷取母亲的芳心。然后他问莱维尼亚谁是布兰特船长,此人和母亲之间是否有不可告知的关系。询问中醋意及浓,并且发誓如果布兰特对母亲有非分之想,就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可见,只要是任何一个男人接近母亲,他都会去杀了他。为了确保这个消息是可靠的,他还亲自跑去问母亲,落实这件事。随后,从别人的话语和母亲的回答中得知母亲有情人的事是确凿有据的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赢回自己的爱,并对母亲说:“妈妈!别哭!我确实爱你!真的!……我只是想说,不管你做了什么事,你都是我在这世上最爱的人……你是我唯一的女孩!哦,妈妈,从现在起一切都会变好的。我们把维尼嫁给皮特,这样就只剩您和我啦!”接着,他又一遍一遍的重复道:“妈妈!(然后抓住她的肩膀,盯着她的眼睛,抽泣着)我可以原谅任何事情——任何事!但是妈妈唯独有一件,就是关于布兰特是没法原谅的!”在奥林眼里,他单纯地认为母亲会被他的激情和真爱感动,然后与布兰特分手,离开曼农大宅,和他一起去追寻简单的生活。

奥林杀死布兰特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另外一个例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无理由的,本能的,未知的和潜意识的。本我基于快乐原则,并包括自身的秘密欲望,黑色欲望以及内心的惊恐。超我,扮演的角色是内控,就是让言行道德基于社会的压力。和本我不同,超我基于道德原则并且防止社会和自我按本我行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奥林可以知道,奥林的本我一直把父亲作为敌人,并且希望某一天杀了他。但是这些秘密还有这些黑色的愿望被超我遏制了。所以他的这些黑色愿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可是在他的梦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在他杀死了布兰特船长后,他说:他长得真像父亲啊,我在梦中不止一次杀过他。从这层意思来看,奥林的枪不仅指向了布兰特还指向了他的父亲。在奥林的眼里,杀死布兰特就等同于杀死他的父亲,这样就满足了其内心中的黑色欲望。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如果一个男人有俄狄浦斯情结的话,失去母亲后,他会把力比多转向外貌举止酷似母亲的人,这样他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奥林就是这样的人。母亲自杀后,他和姐姐莱维尼亚一同到一个小岛上度假。可是回来后莱维尼亚简直变了一个人,她的容貌,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克里斯丁。显然,奥林就把莱维尼亚当成了母亲的替代品。只要是有人近亲姐姐,他就醋意大发,甚至有杀人的冲动。

俩人回家后,当莱维尼亚决定和皮特开始新的生活时,奥林不愿意姐姐与其结婚,就如他不愿意母亲和布兰特走到一起一样。他甚至威胁到,如果要和皮特结婚,他就会把家族的丑事全部曝光。当莱维尼亚拒绝他后,他说自己非常爱她。他爱姐姐,把她当做了一个母亲的替代品。他从来没有逃离过俄狄浦斯情结的折磨,最终选择了自杀来摆脱这一复杂纠结的境地。

俄狄浦斯 篇10

的创作过程中,‘自然性’的最可靠的保证在于情感的自然流露顺乎自然,既不故意使用日常语言去表达情感,也不故意扭曲语言手段以获得诗的效果。”[3]p134

柯勒律治在认同华兹华斯“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论断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提炼和增补。他认为,情感不仅来源于自然状态的人和生活,而且来源于“作诗这一活动本身……一种不寻常的兴奋状态”,具体说,就是诗人的创作激情,这种激情是由诗人的心灵迸发出来的,因而也属于自然的流露。拜伦则更加直白地说“它(诗歌)不时以一种狂怒侵袭着我……如果我不动笔倾诉我的内心,我就会发疯。”[6]在雪莱看来,诗人的这种创作激情几乎不受本人自觉意志的控制,奔涌而出。他说:“在创作时,人们的心境宛若一团行将熄灭的炭火,有些不可见的势力,像变化无常的风,煽起它一瞬间的火焰;这种势力是内发的,有如花朵的颜色随着花开花谢而逐渐褪落,逐渐变化,并且我们天赋的感觉能力也不能预测它的来去。”[7]因此,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看来,诗歌中情感既来源于最贴近大自然的纯朴民众,又直接来源于诗人心灵中孕育的创作激情,这两种情感都绝非外在强加的,而是最贴近自然和人性的真情实感。

二、想象力———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柯勒律治认为:“理想中的完美诗人能将人的全部身心都调动起来……他身上散发出统一性的色调和精神,能借助于那种善于综合的神奇力量,使它们彼此混合或(仿佛是)融化为一体。这种力量我们专门用了‘想象’这个名字来称呼,它……能使对立的、不调和的性质达到平衡或变得和谐……”[8]可见,想象具有强大的协调整合能力,具有神奇的创造力,“想象力”,如前文所述,则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9]如果说想象是一种人脑的再创造过程,那么想象力就是这种再创造的潜能。对于诗人来说,这种潜能无疑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论述诗人的想象力时,专门把“想象”和“幻想”作了严格区分,强调了“想象”的创造性,而不是机械地对现有素材进行简单加工。艾布拉姆斯教授对于“想象”的创造性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一切真正的创造———只要不是对现成模式的仿造,也不是将已有成分简单地重新组合成一个样式,尽管新颖,但其组成部分却依然如旧的整体———都来自对立的力量的生成性张力之中,这些力量都毫无例外地被综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因此,创造性诗歌中的想象,是构成宇宙的那些创造性原则的回声。”[3]p140雪莱则直接把诗看成是想象的集中表现,正是因为想象具有超强的创造和整合能力,诗人才浑然忘我于永恒、无限、太一之中。“在他的概念中,无所谓时间,空间和数量。表念,他认为三至五岁的男孩会自然而然地恋母嫉父,并在潜意识中存在着杀父娶母的欲望;不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男孩成年之后往往难以确立正常的恋爱或夫妻关系。

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影响到现代西方各个国家,各种文学流派,各类文体和体裁的作品。而俄狄浦斯情结则在弗洛伊德的整个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个理论是弗洛伊德主义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儿子与情人》概述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早期创作阶段的杰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被众多评论家认为是劳伦斯以文学的形式

示时间的不同、人称的差异、空间的悬殊等等的语法形式,应用于最高级的诗中,都可以灵活应用,而丝毫无损于诗本身;……”[10]拜伦甚至说,“诗歌是想象的岩浆,喷发出来可以避免地震。”因此,诗人是通过想象把情感转化成了艺术的形式———诗。

在诗歌创作中,想象与情感是相统一的:一方面,诗人内心情感的表现和流露需要在具体时刻与客观世界中具体对象或情境相结合而凝化为诗,以文字的形式跃然纸上,所以诗歌是情感的具象化和符号化,这一具象化便是想象积极参与的过程,它整合了主体与客体、情感与具象、流动与固定等多种要素完成了这一具象化,另一方面,想象的过程又都有情感在起作用。例如,华兹华斯所强调的“静谧中的沉思”(contemplation in tranquility)就是一种想象的沉淀,诗人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深沉思索。因为我们那持续不断的情感源泉会受到思想的修正和指引,思想才代表了我们过去所有的情感……”[3]p133事实上,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共同构成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核心因素。正如布莱尔所说,“诗是激情的语言,或者说是生动想象的语言”,“诗人的首要目的是使人得到愉快和感动,因此,诗人是对着想象和激情而说话的。”[3]p108

参考文献:

Authors,Eighth edition,Vol.B.W.W.Norton&Company,2006:

[3]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6]拜伦书信日记选.第五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15.

[7]雪莱.为诗辩护.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78.

[8]转引自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莎士比亚批评.卷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9,166.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第5版:1489.

[10]雪莱.为诗辩护.转引自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4.

解释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揭示了一般人不愿面对也不愿承认的俄狄浦斯情结。

故事以诺汉丁附近的一个煤矿生活为背景。小说主人公保罗的父母莫瑞尔夫妇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缔结婚姻。但是由于出身不同,精神追求迥异,婚后很快便产生了矛盾,丈夫酗酒粗俗,出身于中产阶级的莫瑞尔太太慢慢地对丈夫感到绝望,于是她把时间、精力转移到大儿子威廉和二儿子保罗身上。在小孩成长过程中,她选择把孩子当作情人来爱护。当他们成人时,发现自己无法全身心爱上其他的女人,因为一直以来母亲才是他们的生命中最爱的人。小说主人公保罗与初恋米里亚姆倾心相爱。但是保罗严重的恋母情结以及母亲对他感情的长期支配使得他无法与米里亚姆建立正常的恋爱关系。随后,保罗又遇到有夫之妇克拉拉,但他们也无法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关系。最后母亲的死亡使保罗失去了精神支柱,在复杂的人生面前感到不知所措。

二、俄狄浦斯情结在《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本书中俄狄浦斯情结在主人公保罗的身上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幼年时期的保罗“对别人的感情,尤其是对母亲的感情相当敏感。她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他一清二楚,而且为此显得心神不定,他的内心似乎总是在关心她。”因为母亲的原因,保罗痛恨自己的父亲,他六岁的时候就常常默默地祈祷上帝让自己的父亲死去。除此以外书中还提到“保罗喜欢和妈妈一起睡。……那份温暖、那份心灵的依赖和安宁,以及那种肌肤相亲所引起的令人舒服的感觉,催人入眠,也可以让身心完全康复。他平时老睡不踏实,这时候也睡得很深、很熟,似乎重新获得生活的信心。”这一切都表明保罗恋母情结已初见端倪。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般说来,一个男孩幼时对自己母亲的爱慕到了一定年龄会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并随着自己个人人格的形成和社交的增多而被压制。后来他长大成人选择配偶时总会以自己母亲的优点作为标准去衡量并要求对方。当他把他的感情和爱转移到他自己选择的配偶身上时,他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从第一次爱抚开始的爱情演变或转移就完成了。但是长大成人的保罗对母亲的情感未能得到健康的转移,反而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常常以一个情人的体贴来对待母亲,并为她的处境感到自责。他曾经对母亲说过“只要你在世,我永远不会遇到合适的女人。”保罗始终觉得“自己最深沉的爱是属于母亲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之后的感情生活,使得他在随后的两段爱情中都成为了失败者。

莫瑞尔太太讨厌保罗的初恋米里亚姆,保罗为了安慰自己的母亲这样说道:“你胡说些什么呀,妈妈———你知道我不爱她———我———我告诉你我不爱她”“不,妈妈———我真的不爱她。虽然我跟她聊着,可心里总是想着要早点回来和你在一起。”而作品中提到的母子间最病态的情感表现就是当保罗向母亲道晚安俯身去吻母亲时,她一把抱住他的脖子,把脸埋在他肩上,像孩子似的嘤嘤哭泣起来。他痛苦得身子也扭动了起来。“我受不了。我可以容忍别的女人———但绝不是她。她不会给我留下余地,一点儿余地都没有……”听到这话的保罗立即对米里亚姆憎恨起来。不仅如此,保罗还经常深深地亲吻自己的母亲,像情人一样跟母亲聊天。

有妇之夫克拉拉虽然吸引了保罗,但是他仍然依恋自己的母亲。他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自己的母亲。他采集鲜花,获得奖学金,都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眷恋。保罗完全依赖于母亲的爱,依赖于母亲来确定周围世界的价值取向。在母亲病重期间,“保罗感觉自己的生命正一步步走向毁灭。泪水常常突然夺眶而出。”在母亲的病床边,保罗不停地呼唤着:“我的爱,哦,我的爱,我的爱……”母亲的去世使得保罗再也无法拿起画笔继续自己的创作,他的生活完全失去了方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找一个怎样的女人去一起生活。在《儿子与情人》的最后一个章节《孤魂逍遥》中,劳伦斯的创作主题得到了突现:母亲去世后保罗已经失去了生活的唯一支柱,而成了一个孤魂到处飘荡。保罗迷惘的结局就是这种俄狄浦斯情结的终极体现。

三、《儿子与情人》中人物原型

《儿子与情人》中的人物原型来源于劳伦斯本人的现实生活。他童年生活过的矿区伊斯特伍德变成了小说中的贝斯特伍德。沃尔特·莫瑞尔以劳伦斯的父亲,毫无责任感的矿工亚瑟为原型,而母亲莉迪亚变成了葛楚德·莫瑞尔。这位气质高雅但是生活不幸的母亲对儿子们有一种强烈的爱的依恋。劳伦斯的哥哥恩斯特染肺炎死后莉迪亚伤心欲绝,几个月后劳伦斯也差点死于肺炎,莉迪亚开始全身心地照顾他,最后沉溺对劳伦斯的依恋之中而不能自拔。除以上主要人物以外,小说中的保罗的初恋米里亚姆的原型是劳伦斯的恋人杰西·钱伯斯。劳伦斯与她的恋爱关系遭到了劳伦斯的母亲的极力反对和阻挠,最后两个人不得不中断了关系。这也就是反映在小说中莫瑞尔太太憎恨米里亚姆的原型。劳伦斯的妻子弗丽达与克拉拉一样,年龄偏大,充满肉欲,和保罗有着通奸的关系,是作者创作克拉拉这一人物的灵感所在。

四、恋母情结对人身心的伤害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儿子与情人》中由于保罗的恋母情结使他彻底成为一个失败者。他被完全置于强大的母爱阴影之下,在母亲的怀抱中个性得不到自由地发展。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莫瑞尔太太阉割了儿子,剥夺了他全身心去爱别人的能力。导致了保罗悲剧性的爱情生活。由于恋母,保罗与自己的父亲格格不入。保罗的母亲在精神上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丈夫”,只能从儿子身上寻找情感的慰藉,这种畸形的爱直接导致了保罗在成人后没有办法去爱上其他的女人。米里亚姆虽然苦苦挣扎,但是并没有得到保罗的心,直到小说最后保罗的母亲去世,保罗可以与她重归于好的时候,最后还是狠下心,拒绝了他的求婚,继续做精神上的挣扎。而克拉拉也很快结束了与保罗的关系,回到了无所作为的丈夫身边。

其实在有着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里健康成长的人是不大可能会出现错综复杂的畸形感情的。正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文明使得无数人的感情变得压抑,摧残了人们精神上自然健康的发展,才会导致保罗的爱情悲剧的发生。而对于现代的父母来说应该要正确地引导自己的孩子处理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他们应该加倍地鼓励和引导男孩子去崇敬自己的父亲,女孩去理解自己的母亲,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迅速地摆脱“恋母情结”或者是“恋父情结”的困扰,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摘要: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中的术语。在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这一情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恋母情结的理解并结合劳伦斯本人的生平分析作品,探究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一作品中的完整体现,并揭示恋母情结对人身心的伤害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儿子与情人,劳伦斯

参考文献

[1][美]韦德(Wade,Carole),塔佛瑞斯(Tavris,Carol)著.白学军等译.心理学的邀请(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2][英]劳伦斯(Lawrence,D.H.)著.李蓉译.儿子与情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6.

[3]A.杰弗逊,D.罗比等著.李广成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8.

[4]林骧华.西方现代派文学评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

[5]张中载,赵国新编.文本.文论.英美文学名著重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6.

[6][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7]伊格尔顿(Eagleton,T.)著.文学理论导论(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2007.3重印).

俄狄浦斯 篇11

关键词:母题;时间观;乱伦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有评论将他的《百年孤独》称为是“拉丁美洲的如《创世纪》到《启示录》一般的存在,都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寓言”[1]。以《圣经》为代表的古希伯来文学在《百年孤独》上留下了深深地烙印,循着这样的思路向上追溯,西方文的学另一大源头——古希腊文学,则以其悲剧为精髓,其中最著名的《俄狄浦斯王》中的诸多母题、隐喻亦跨越了几个世纪的距离与《百年孤独》相映成趣,《百年孤独》在整体框架上也对《俄狄浦斯王》有所借鉴。从主题学的角度来看,它研究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手段和形式。本文笔者试图讨论马尔克斯如何用魔幻手法将《俄狄浦斯王》中的诸多类似主题、母题、题材等进行独特的处理。

一、时间观的重构

我们不难从《百年孤独》和《俄狄浦斯王》中抽离出十分相似的整体框架,二者都是循着“预言(禁忌)一一逃避预言(违反禁忌)——预言应验(受到惩罚)”[2]的模式来写。然而同样是对人类命运的隐喻,在时空的处理上却有着鲜明的差别。《俄狄浦斯王》在叙述顺序上采取了倒叙,俄狄浦斯不断求证追索凶手的过程,就是一种倒叙线性叙事的手法的展现,由果追因,环环相扣最终验证了命运伊始的谶语。

而《百年孤独》虽在整体上也采取倒叙风格,但文本内部时间却是循环往复、错综复杂的。小说开头的那句话“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将未来——现在——过去杂糅在一起,奠定了作品的叙述时间观,这种观念明显受到了现代主义作品的影响,通过将主客观时间的混合,打破叙事时空的限制,为小说的艺术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如此时间观的基调下,作者才更加自如地出入现实与幻想,将一幕幕令人匪夷所思的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却又不失其真实。作者给人物起了十分相近的名字,比如每一代男人都叫奥雷里亚诺或阿尔卡蒂奥,女人都叫蕾梅黛丝或阿玛兰妲;且拥有相近名字的人物身上还带有十分相近的性格特点:所有的奥雷利亚诺们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的阿尔卡蒂奥们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这种人物的延续性和复制性,让读者往往产生了先人犹在的恍惚感,在生命的常存状态下,时间更失去了线性行走的意义,终点亦是起点,形成了时间的环形结构。这种记叙时间的方式除了叙述艺术层面的考虑,亦是对现代人时间焦灼感的体现。时间在现代工业文明到来之际,已经成了被表盘上刻度划分好的、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碎片化存在,与此相应的,人的价值似乎也只有在创造出的产业价值中才能得以彰显。为了抗拒这种现代化对人的侵蚀,作者有意打乱时间顺序,让主观时间亦成为现实时间流转的一个维度。

二、乱伦的重新阐释

《俄狄浦斯王》与《百年孤独》不谋而合地讲述了关于乱伦的故事,然而在对于乱伦这一母题的刻写上,二者亦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俄狄浦斯王》中的乱伦是在双方毫不知情的境况下发生的,这种乱伦背后有一只命运之手在操纵着情节的发展,乱伦关系发生的时候并不带有主人公的自我判断。并且受到古希腊文化背景的影响,乱伦是不可饶恕的罪孽,作者始终未对乱伦关系多着笔墨,读者只知道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且在主人公得知如此荒谬的真相后,都毅然选择了最为残酷的方式来惩罚自己。乱伦是故事中最沉重的梦靥,是人物难以逃脱的蛛网。

《百年孤独》中乱伦再一次成为了赏玩的对象。在阿尔卡蒂奥家族迷宫般纷繁复杂的众多人物中,奥雷里亚诺宿命般的找到自己的姑妈并与之结合。但这里的乱伦关系已不再是在无知的状态下发生的,这种血脉的流淌成为了二人间走向爱欲高潮的催生剂。文本中的爱欲描写一直来被目为作家写作张力的集中体现,细腻生动的情爱场面刻画增加了结局的宿命感——爱欲走向极致之时,亦是家族毁灭种子深埋的时刻,至爱之人终于取得了彼此的全部,“他们是唯一幸福的生灵,世上再没有比他们更幸福的人……他们丧失了现实意识、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节奏。”[3]此时此刻,人物在极致的幸福中体验到通向永恒的安宁,灵魂仿佛被释放到无限的宇宙时空,在忘我的境界中触摸到死亡。在这里,马尔克斯通过对这种导向乱伦的狂热真爱的细致描写,向读者传达了死亡中充盈的优美、诗意和幸福,这是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临终前的至福和绝唱。作者用隐喻的方式,警醒世人找回被遗忘的历史,重塑自身的民族信仰,这是唯一自我拯救的途径。

《俄狄浦斯王》与《百年孤独》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和文化的异质,成为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它们都在文本内涉及了人类最古老而普遍的母题,然而各自又有对之独特的处理方式,都在各自的文本内为后人留下了深刻而长久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焮.<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3.

[2]陈众议.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201.

论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之谜 篇12

关键词:神谕,偶然,必然,人性,时代性

古希腊悲剧中创造了一个典型的“弑父娶母”的人物形象——俄狄浦斯。对于这个典型特殊的人物形象,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 不论时代历史如何发展, 我们看待作品、人物都应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评价。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有万千种神奇, 却没有一个比得上人。”《俄狄浦斯王》以“俄狄浦斯”“斯芬克斯之谜”这两个令人感到恐惧而又困惑不解的意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两种神谕:偶然与必然

俄狄浦斯是忒拜城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在他出生前, 忒拜城王怕无人继承自己的王位, 特去神庙问卜, 但是得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神谕: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将要弑父娶母。这个神谕使得国王与王后被迫抛弃了自己的儿子, 派遣自家的一个仆人丢弃他们的儿子。由于这个仆人的仁慈, 俄狄浦斯被送给了一个科任托斯国的牧羊人。更加巧合的是科任托斯国的国王没有子嗣, 牧羊人便把这个婴儿交给了自己的国王。这个婴儿被取名俄狄浦斯, 一直在王宫里快乐无忧的长大。但是事情总会有偶然, 在一次酒席宴会上, 一个酒醉的人说俄狄浦斯并不是真正的王子, 他是一个弃儿。进而引发了俄狄浦斯去神庙求神问卜自己身世的事情。神庙问卜并没有告诉俄狄浦斯真正的身世而是告诉了他会杀父娶母的神谕。这就使得俄狄浦斯与命运相抗争, 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四处漂泊。但是由于偶然, 他却进入了第二个神谕中:斯芬克斯之谜。或许有人不解, 斯芬克斯之谜不是妖兽斯芬克斯所设的谜题吗?事实上, 这是由于天后赫拉为了向她的情敌酒神的母亲塞墨勒报复, 进而打发了一个狮身人面的妖兽坐在忒拜城外的山上, 背诵一个谜语, 问:什么动物有时四只脚、有时两只脚、有时三只脚, 脚最多的时候最软弱。忒拜城中无人可以回答这个谜语, 偶然的是四处流浪的俄狄浦斯解开了这个谜语。他说是“人”, 因为一个人刚生下时是四只脚, 年老时加上拐杖又成了三只脚, 中年时是两只脚, 斯芬克斯听完投崖自杀。

“历史事件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 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 由于两个神谕的偶然相遇, 恰恰又反映了俄狄浦斯命运的必然性。《俄狄浦斯王》不仅在题材上是以谜语展开, 而且它本身就是以谜语形式构成的。可是谜底是十分简单的, 一个字“人”。但是为什么斯芬克斯偏偏选中了这样一个谜语呢?而且为什么迪拜城中无人能解, 致使全城陷入了死亡的恐惧之中?为什么俄狄浦斯可以拯救忒拜全城, 而不能拯救自己呢?这些疑问看似没有关联, 但是细细想来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首先, 我们可以把斯芬克斯之谜与俄狄浦斯联系起来。因为是俄狄浦斯解开了它的谜底。也就是说俄狄浦斯自己的智慧使自己再次进入了这个神谕的陷阱中。接着, 我们把谜语的内容和俄狄浦斯的坎坷遭遇以及文中先知特瑞西阿斯预言他“用手杖探着引进”相联系的话, 便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看似不成立的结论: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就是俄狄浦斯本人。但是, 事实上这个结论是有一系列的根据的。从俄狄浦斯的名字看, “俄狄浦斯”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脚肿的人”。其中还有另外一种隐藏的含义就是懂得关于脚的秘密的人。而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恰恰是一个关于脚的谜底, 这显然不是偶然与巧合, 而是带有某种强烈的必然意味。

从俄狄浦斯曲折的人生看, 他出生不到三天就被自己的父亲用钉子钉住了自己的脚后跟, 最后被抛弃但是很巧合的被救, 进而解开了被钉子束缚的脚后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他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即是四只脚四条腿走路。后来长大成人、离家出走抗神谕, 直至自己当上了忒拜的国王, 他是两只脚两条腿走路。最后, 在自己的悲惨的命运的打击下, 用伊俄卡斯忒的金别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被逐出特拜城境内, 依靠拐杖四处流浪, 所以是应验了谜语中的三条腿走路。各种偶然使得俄狄浦斯实现了可怕的预言。

二、人与神:时代性

剧中代表人的勇敢的俄狄浦斯与代表神的神谕进行抗争, 离家四处流浪。这似乎已经走出了命运的控制, 但是神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个普通的三岔路口, 俄狄浦斯与一队不相干的人发生了冲突, 以致他在不经意间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拉伊俄斯。这使得俄狄浦斯又一次进入了命运的魔掌之中。“悲剧模仿的行动不但要完整, 而且要能引起恐惧与怜悯之情。如果桩桩事件是意外发生而彼此之间有因果联系, 那就最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是的, 俄狄浦斯杀死父亲时他是无意识的, 但是偏偏他又解开了危害忒拜的斯芬克斯之谜, 进而娶了自己的母亲。这一件件的偶然事件, 在一个个人的作用下, 突然间发生了联系, 这就使得小小的事件产生了最大的悲剧效果。无意识的俄狄浦斯在大瘟疫的胁迫下, 进行了理性的搜寻凶手的活动。同时又是报信人的偶然出现, 仆人的无奈言辞, 使俄狄浦斯在人与神的共同作用下, 实现了弑父娶母的悲惨神谕。

悲剧英雄因偱情而宁愿趋于毁灭, 使我们从情感的通俗化中感到超脱的解放, 重尝人生深刻的意味。这的确是悲剧留给我们的其实与价值。有时我们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如果俄狄浦斯在得知自己弑父娶母的神谕时, 他不选择离开, 而是采取有效地办法避开这个神谕, 或许他就真的不会应验这个罪恶的预言。但是, 如果时间按照我们现代人的逻辑思维去想事情, 那么我们就会有这个想法:俄狄浦斯根本没有必要去神庙求问自己的身世, 直接向自己的养父养母询问不就可以了。然而这时我们就犯错误了, 没有用正确的历史观去看待它。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逻辑思考。当时的俄狄浦斯是不可能拥有现代的逻辑思维与方式的。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历史观看待人与事。俄狄浦斯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具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但是, 斯芬克斯之谜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斯芬克斯之谜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答案。这正如伊俄卡斯忒自以为逃脱了命运的定数, 嘲笑先知的话不过如此, 最终面对命运的现实时而发疯自尽。俄狄浦斯认为神已失灵, 神存在冥府, 不值一文钱, 到头来还不是发出了“哎呀, 哎呀, 一切都应验了”的悲叹。理性藐视命运, 却遭到了双重的痛苦。俄狄浦斯的命运已定, 但斯芬克斯之谜仍待后人探索, 这是人类的未解之谜, 更是人类的永恒之谜。人到底是什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2]黑格尔.美学 (第二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罗念生全集 (第二卷)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孟昭毅, 俞久洪.古希腊戏剧与中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5]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上一篇:内在矛盾下一篇:餐厅网络运营服务系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