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1

2024-08-15

三点+1(共7篇)

三点+1 篇1

年度盘点, 是媒体的惯例。作为党报, 如何进行年度盘点?盘点要突出什么主题?以什么方式盘点才能让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满意?2015年1月1日出版的《忠州日报》, 突出“点赞”主题, 通过找亮点、兴奋点和共鸣点, 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对2014年度进行“点赞盘点”, 颇具创意, 效果甚宏。

一、坚持党报性质, 年度盘点要突出“点赞”主题

党报, 代表党的主张和人民群众的心声, 是党联系群众、群众紧跟党的有效载体。

(一) 年度盘点是党报的重要职责

党报要站在党的立场上充分体现党的主张, 更好更全面地反映人民心声。“蛮拼”了一年, 党委政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人民群众得到了哪些实惠?需要党委政府以不同的形式向人民群众“报告工作”, 需要人民群众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党委政府“展示收获”。

五年一度的党代会, 党委书记要向党代表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年一度的年初“两会”, 行政首长要在人代会上向人大代表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参加政协会的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听报告提意见。党委政府通过“三代表”向广大人民群众“报告工作”, 人民群众通过“三代表”向党委政府表露心声。“三会”, 是盘点工作的“规定动作”。除此之外, 还有座谈会、形势分析会、工作通报会等等。但是, 这种“中规中矩”的“盘点”, 有一定的局限性, 生僻的“名词”需要解释, 枯燥的“数字”需要说明, “高大上”的报告不受看, 宣传效果不是很好。但是, 通过媒体盘点, 用群众的语言来解读成绩, 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代表党委政府, 以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方式, 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盘点, 是党报的重要责任。

(二) 党报年度盘点必须突出“点赞”主题

党报姓“党”, 不同于都市报, 要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更加鲜明有力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 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 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 切实履行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能。因此, 党报的年度盘点, 必须突出“点赞”主题, 点赞党和政府, 点赞人民群众, 以此坚定信念、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和衷共济。

“点赞”, 本属于网络语言, 来源于各大网络社区的“赞”功能, 后引申为对某个内容或某人表示赞同、喜爱。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变化, 现在“点赞”一词也表示为“加油、支持”等含义。习近平在2015年的新年贺词中运用了“点赞”一词:“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党报年度盘点, 就是要“点赞”过去一年党委政府取得的成绩, 树立党委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就是要“点赞”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凝聚全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二、坚持党性找亮点, 年度盘点要“点赞”党委政府的工作成效

作为党报, 必须讲党性。讲党性, 就是要站在党和政府的高度, 多报道党委政府的主张, 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播好, 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年度盘点讲党性, 就是要大力宣传党委政府过去一年的成绩, 通过盘点找出亮点, 树立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增强人民群众的自豪感, 凝聚全社会共同奋斗的正能量。

(一) “新年献词”:点赞人民群众, 释放新年信号

新年献词就是一份感召书。新年前夕, 国家主席都要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 发表新年贺词, 在向全国人民和世界朋友致以新年祝福的同时, 释放一些新的信号, 表达一份决心。国家主席的新年献词, 都会引起全国人民和世界的关注并引发热议。

《忠州日报》争取县委书记、县长的支持, 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联合署名的“新年献词”——《你幸福, 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这篇1130多字的新年献词, 由忠州日报社起草, 经县委书记和县长审签后刊发, 并配发县委书记、县长的照片。“新年献词”表达了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干部群众的敬意和祝福, 汇报了2014年全县工作成效, 抛出了2015年县委、县政府要重点抓的特色发展“5件事”、生态涵养“7件事”等等具体事项, 成为新一年县委书记的“执政总纲”和县长的“行政总纲”。标题“内心话”, 事项具体化, 拉近了县委书记、县长与干部群众的距离, 很有亲近感和感召力。

(二) “十大新闻”:回顾重大事件, 展示重要成果

每到年末, 媒体都要评选出各方面的十大新闻, 譬如新华社的“国内十大新闻”、“国际十大新闻”, 《人民日报》的分类“十大新闻”。通过评选“十大新闻”, 梳理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 展示党委政府的工作成效, 有助于唤起干部群众的记忆, 增强自豪感。

《忠州日报》评选出“2014年忠县十大新闻”, 在头版边栏刊发。“十大新闻”不分领域, 突出新闻价值, 体现县委、县政府工作成效, 并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在表现形式上, 每条新闻的标题出现“忠县”二字和核心内容, 正文简明扼要介绍有关情况。分析“十大新闻”, 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忠县有关的2条, 分别是李克强和孙政才;涉及忠县经济社会发展的7条, 都是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中核重庆核电项目址定忠县 (预计投资399亿元) 、忠县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忠县移民新城大道通车 (忠县自建的从县城连接沪渝高速忠县出口的“准高速路”) 、忠县35万吨柑橘加工项目动工 (柑橘加工事关全县50万果农的“卖果难”问题) 等等;涉及忠县党建的1条 (被新华社重点报道的忠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县官当村官”活动) ;另外1条是忠县的镇街行政区划调整。这十大新闻, 无论是事件本身产生的价值还是社会的关注度, 都是“响当当”的, 都将载入忠县的史册。

(三) “点击热词”:集中全民注意力, 引导主流舆论

一年过去了, 有成绩, 也有不足, 成绩要保褒扬, 不足要汲取, 要通过成绩看到主流。各方面的成绩, 年年颇丰, 但不可能面面俱到, 有的不足一提, 有的可以以十大新闻的形式展示, 有的则需要深度解读, 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引导主舆论。

《忠州日报》, 通过充分讨论和筛选, 最后选择了3个热词:四风、卖难、好人, 分别从政治生态、经济发展、人文精神三个方面, 集中聚焦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干部群众广泛关注、工作成效十分显著的三个方面, 图文并茂整版报道。

——热词“四风”。2014年, 忠县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利用8个月时间, 集中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这是全年的首要政治任务, 党员“洗心革面”, 群众广泛关注。在活动中, 县委始终坚持“认真、从严”, 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 被市委督导组评价为“堪称全市典范”。“四风”热词, 从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角度, 展示活动成果, 彰显党建力量, 折射群众满意度。

——热词“卖难”。被誉为“中国柑橘城”的忠县, 有柑橘基地果园35万亩, 年产量22.75万吨, 2014年出现了部分果农“卖果难”。不仅是“卖果难”, “八项规定”导致酒店“门可罗雀”, “淘宝”网购导致实体店萧条, “融资难”导致企业产品积压……针对“卖果难”, 县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 招商引资引进了第三家加工企业;针对“网购冲击波”和企业“融资难”, 县委、县政府出台扶持新政转变发展方式, 酒店、企业、实体店积极转型创新经营模式, 有效越过“寒冬”, 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卖难”热词, 多角度、多领域展示解决“卖难”成效, 增强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

——热词“好人”。“诚信老爹”张绍河、“良心包工头”周泽武、“爱心妈妈”周薇、“白衣天使”陶玉铃、“护路使者”任玉堂、“临危不惧好司机”向光荣、“带父打工”陈玉洁、“手推车丈夫”陈俊周、“孝顺儿媳”欧应淑、“最美彩票女”何燕、“孝老楷模”邓学兰……2014年, “中国好人”忠县有3人, “重庆好人”忠县有11人, “好人”成为2014年忠县的一张名片。“好人”热词, 走进14名“忠县好人”的心灵世界, 展示县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的精神成果, 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三、坚持人民性找兴奋点, 年度盘点要“点赞”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人民性, 是对人民大众生活、思想、情感、愿望等的集中体现。作为党报, 必须植根于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年度盘点讲人民性, 就是找出人民群众的兴奋点, 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精神世界, 反映党委政府的工作成效。

(一) 把评价交给群众, 用群众语言

党委政府的工作如何, 群众自有公论, 不能“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要把评判权交给群众, 让群众站出来说话。

《忠州日报》采用大量的群众评价, 读起来亲切、可信, 有说服力。譬如点击“四风”热词时, 引用了饲养员、政府干部、酒店服务员的“评语”, 肯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评价干部工作作风, 直接引用忠县牧牛源实业有限公司饲养员的话, “以前, 在我的印象中, 干部和技术员都是坐办公室的, 偶尔下下乡也是走马观花, 写总结或报告材料纯粹是闭门造车, 与现实严重脱节。而现在, 这些长期坐办公室的干部, 将我们养殖户的养殖场变成了办公场所。他们简直成了我聘用的专职技术员了。”评价简政放权时, 直接引用官坝镇副镇长的话, “以前为了修一段路, 要跑很多程序, 劳神费力, 现在精简了程序, 我们跑的路少多了。”评价社会风气, 直接引用酒店营销员的话, “前几年 (元旦前夕) 这个时候, (酒店停车场) 连车都停不下——当然是公款消费居多。”

(二) 把收获融入群众, 写群众喜悦

对于枯燥的“数字成绩单”, 很多老百姓看不懂, 也不关心, 没有宣传力。以“讲故事”的方式, 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市场主体的商战收获, 从而折射出党委政府的工作成效, 不仅老百姓爱看, 而且看后印象深刻, 口口相传。

《忠州日报》点击“卖难”热词, 写群众的喜悦, 侧面体现县委、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效。譬如解决“卖果难”, 报道的是永丰镇太阳村果农一年前“卖柑橘还不如卖白菜!”, 现在却“个个喜笑颜开”, 因为他们在县委书记的牵线搭桥下, 已拿到了未来5年的“订单”, “不但不愁销路, 价格还翻了一番”。又如面对“网购冲击波”, 报道的是忠县“猪太郎”野猪和“三峡鱼生态鱼”等, 转变营销模式, 采取“小包装”、“线上线下”交易等分享了“市场蛋糕”。再如餐饮业, 报道的是忠县唯一四星级酒店——海新大酒店, 瞄准大众化消费市场, 推出实惠的家庭套餐、鼎罐洋芋饭, 实现了“自我革新”。

(三) 把版面留给群众, 让群众亮相

作为地方党报, 经常会出现“领导面孔”, 老百姓司空见惯, 甚至反感。若让身边的老百姓登“大雅之堂”, 也许一辈子只有一次, 就会成为亲朋好友和乡邻的“大新闻”, 传播效果好。

《忠州日报》点击“好人”热词, 整版刊登了14名“忠县好人”的照片和内心愿景, 成为送给“忠县好人”的新年“特别礼物”。这些“忠县好人”, 是最普通的农民、社区居民、出租车司机、护士、个体户、好儿媳、孝女等, 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社会风尚, 传承“忠勇、诚信、求实、诚信”的“忠县精神”, 感动了百万忠县人民。见报后, 市民争相传阅, 被亮相的“忠县好人”纷纷收到新年祝福, 报纸也被“忠县好人”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收藏。

四、坚持“两性”统一找共鸣点, 年度盘点要“点赞”党群深情

习近平指出,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就是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年度盘点坚持“两性统一”, 就是要找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共鸣点, 使党的主张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第一信号, 实现党和人民的互通、共鸣、共振、互动。

(一) 围绕中心工作, 找科学发展共鸣点

共同的梦想, 能够产生共鸣。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 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党委政府要带领人民群众抓发展实现“中国梦”, 人民群众要投身发展实现“国人梦”, 彼此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忠州日报》盘点策划, 突出了中心工作。在“新年献词”中, 主要内容是2014年和2015年的中心工作:特色发展“5件事”、生态涵养“7件事”、依法治县“8件事”、“22+6”民生实事、118项重点改革任务等。在“十大新闻中”, 涉及重大项目、交通建设、招商引资、生态文明、产业转型等方面的有7条, 这都是党委政府的“亮点”, 也是人民群众的“兴奋点”, 能够产生共鸣。特别是关于“卖难”的策划, 直接聚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既分析了问题, 看到了成绩, 还明确了方向, 成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风向标”, 坚定了党委政府的决心, 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信心, 为实现“忠州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凝聚了正能量。

(二) 围绕热门话题, 找党群和谐共鸣点

共同的话题, 能够产生共鸣。找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形成强大合力。

群众不一定记得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但都晓得“四风”并深受其害。持续8个月的忠县“四风”整治,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得到实惠, 党员干部触及灵魂刻骨铭心, 人民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满意率达到99.58%。资金链断裂、网络购物冲击、高端消费锐减, 导致果农、企业、实体店、酒店出现前所未有的“卖难”, 人民群众苦不堪言。县委、县政府急群众之所急, 作为“一号工程”出新政、下猛药, 最终实现了转型发展和“双赢”。

“四风”和“卖难”, 是2014年忠县上上下下最集中的热门话题。《忠州日报》分别用一个整版进行深度报道, 产生了强烈共鸣。

(三) 围绕价值取向, 找文明进步共鸣点

共同的价值追求, 能够产生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系国家前途命运, 关系社会风气, 关系个人全面发展, 是国家、社会、公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能够释放巨大的精神力量。

2014年,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忠县各级党委政府的使命,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忠县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命名的州县, 是“忠文化”故里, 在忠县先烈先辈巴曼子、严颜、甘宁、秦良玉等忠臣良将的感召下, 忠县不时出“好人”。《忠州日报》以“好人”为题, 集中展示当年上榜“中国好人”、“重庆好人”的忠县儿女, 弘扬市民“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忠勇、诚信、求实、创新”的忠县精神, 可谓一顿感召世人的“精神盛宴”。宣传效果甚好。

摘要:党报的年度盘点, 要突出“点赞”主题。坚持党性找亮点, “点赞”党委政府取得的成绩;坚持人民性找兴奋点, “点赞”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找共鸣点, “点赞”党群的“鱼水深情”。

关键词:年度盘点,点赞报道,党性,人民性

三点+1 篇2

一、为什么我们的作文教学那么尴尬?

在应试格局中,高中写作教学的现状是非常尴尬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 “不作为”。作文教学以考代教, 写作的量不够,指导更不够。另一个是学生“讨厌写”。 为文造情、为理拉事,无情无思、空话套话的“中国式考试化写作”的现象非常普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尴尬呢? 概括来说就是高中写作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轨。中学生明显感觉到平日的“训练作文”与实际应用的“生活作文”截然不同。因为 “训练作文”不知在什么情境下, 不知写给谁看,不知要实现什么目的,甚至不知“我是谁”。没有这些方面的准确定位,教师不知如何评价,自然不知该怎么教, 只能“无为”了。而学生不能质疑题目本身,不知道写作和真实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就努力“找事” 来证明题目里确定的所谓“最佳立意”(一个空洞的“道理”),胡拼乱凑,无病呻吟。因为那个“道理”可能学生自己也不理解,也不赞成,所以写作明显变成一种 “假写作”。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愿景成了印在课标上的空文。

二、“书信体”作文形式有哪些好处?

2015全国卷作文题,从形式上看是“书信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情境真实,写作目的明确———对于材料中的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个作文题目本身就是真实的,有了真实的情境、真实的问题,学生的写作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写这篇作文时学生有“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内在需求,作文就不再指向说废话和凑字数;而是指向问题的解决,写作不再是“挤”, 而是“交流”,这才有可能培养 “公民”意识。

2.写作对象明确———“小陈、 老陈或其他相关方”。 这个作文题要求“明确收信人”,写作的对象是确定的,学生感觉是在真实世界里对真实的人说话,并且有明确的针对性,作文就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交流,学生需要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华理观、法制观。这样有助于避免滥用文采的虚假表达现象。阅卷者对作文的评价有了依据:这样对 “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说是否合适?交际目的有没有实现吗?交流的方式怎么样?这样评价对象明确,学生也可以自评: 我这样对“他”说合适吗?我的交际目的实现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当学生对阅卷“心服口服”时,他才能重视写作技巧的提高,才不会用“撞大运”的心态对待写作。

3.有助于语体确定和学生自主思辨。情境的真实、目的的明确、对象的确定,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文体的思维方式,对不同的对象必然选择不同的表述方式,学生就会考虑选择合适的语体。另外,该作文题改“要你思辨”为“我要思辨”,就改变了那种“不能质疑,你必须同意我的观点”的霸王条款式的写作,有了质疑才会有独立的思考,才会有真正的创新。这样才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理性思辨。

三、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方向是什么?

这道作文题目反映出我们中学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目前我们主要是训练作文,侧重表达;以后我们应该走情境作文路线,侧重交际。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概括地说,表达是自己说,交际是对别人说。具体来说,“对别人说”是一种“交际写作”,是一种有了真实的生活情境、明确的写作对象和目的的写作,是一种内容、方式、 语体、结构安排都需要遵循确定的评价标准的作文,是一种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真实的语言展现真实的写作技能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让作文和生活接轨,写作不再是空对空的“恶心事”;明确的对象,让学生有表达欲望,易于激发写作兴趣。从根本上解决写作动机问题,变“要我写”为 “我要写”。这样就解决了“不想写”的问题。

2. 让写作真正有话可说,真正培养思维。当作文是“交际”形式时,必然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写作对象和对象“交流”的过程,就是内容的生成过程,我要告诉对象什么,对象有什么需要,对象是怎么想,我还要怎样说更能说服他或对他有帮助。这样就解决了“没的写”的问题。

3. 让作文不再 “假 ”“编 ” “凑”。因为有具体情境和写作对象、目的的限制,作文写得好不好就有了“公开的标准”,胡编乱凑、无病呻吟的文艺作文,为理拉事、堆砌典故的宿构作文就受了限制。这样就解决了“挤着写” 的问题。

三点导读 篇3

《年少的蜗牛没有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少女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心灵创伤并在同龄人的呵护和关怀下得以愈合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没有太多曲折和波澜, 但在作者如泣如诉的唯美语言中, 我们的心灵仿佛被微风轻轻拂过, 充满了些许感动和安慰, 也在内心为这两个少年默默祝福。

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来渲染我孤独的处境和心灵的伤痛, 如第二段中作者看到缩在壳中的蜗牛, 想起自己, 写到“如果有一个温暖坚实的壳, 就可以在受到伤害的时候, 躲入其中, 做一个小梦, 或者聆听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形象地写出了少女脆弱的心灵和寻求庇护的渴望。而对乔与我最初的相识, 作者也形象地喻为“是数学上的抛物线, 看似从同一个寂寞的原点出发, 却是离得愈来愈远, 再无相遇的可能”, 为后文乔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作了铺垫, 让读者感到一种意外的阅读体验。还有“我的视线, 一行行地看下去, 宛若一只飞燕, 穿过濛濛细雨”, 体现出少女在友情的支持下走出苦闷的喜悦心情。文章末尾, 写到“两个少年的孤单, 就这样因为一次彼此深深懂得的外人的伤害, 而融合在一起, 生出一朵粲然的花朵”, 并且“恣意倾情地绽放”这里的花朵绽放就比喻了少男少女的心灵, 从原来的“惧怕、忧伤、落寞”渐渐地舒展开来, 变得“从容、自如、敏感, 又骄傲不羁”。因此结尾告诉我们因为“这段彼此鼓励”, 他们的种种心灵创伤“轻烟一样, 散去”。

总之, 文章设喻准确贴切, 优美传神, 在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使我们在感动之余, 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难点指津

初读这篇文章我们也许只是对作者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欣慰, 然而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 经过反复咀嚼和探究, 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此文的价值取向和爱憎褒贬, 以及藏于字里行间的真切呼唤, 这也正是此文的难点所在。

文章显而易见的是老师对我的歧视, 那种嘲讽和鄙视使少女的心灵深受伤害, 但这并非作者的表达意图, 作者真诚赞美少男少女们之间的心灵抚慰,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 只有乔默默地支持和鼓励“我”, 尤其是在回答老师问题时的“固执地保持沉默”, 以及帮“我”解答问题时画了个微笑的小人儿, 没有豪言壮语, 却让“我”倍受激励。乔身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真切关怀, 决不妥协的坚定执着, 令人动容。

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友情的呼唤, 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渴盼, 当然也暗含着对某些教育工作者的不满, 这里我们无意去评判文中教师的行为, 我们只是希望不要再对少男少女的心灵施加过多的伤害了, 因为“年少的蜗牛没有壳”。

考点训练

1、标题“年少的蜗牛没有壳”有什么寓意?

2、如何理解“两颗曾经怯懦的心, 历经了怎样的风雨的冲击, 才有了今日这般缤纷的颜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附:参考答案:

1、指少年的心灵非常脆弱, 无法承受他人的冷嘲热讽的打击。

2、意指两少年终于走出心灵的阴影, 成为坚强、从容、心灵健全的人。

三点导读 篇4

乍看题目, 简直不可理喻, 但当你深入品读文章后, 你会发现恋爱不仅是一门课程, 而且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课程, 尤其是如何看待少男少女的“恋爱”更是一门极富艺术性的人生必修课。池莉的这篇文章通过育女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作为母亲如何对待女儿的“早恋”问题。作者通过她的文字不仅带给了读者一次心灵的“地震”, 使众多的读者受到心灵的洗礼, 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激起了读者尤其是为人父母的读者的深刻反思, 也给读者以情感美的熏陶, 是献给我们的一道精美大餐, 值得我们细细品赏。其主要美点赏析如下:

1:主旨美。恋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也是一个很美的话题, 但对于少男少女的所谓“恋爱”, 我们成人往往用一种“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甚至视若“洪水猛兽”, 正如作者写道:这种最初的情感, 会受到外界的道德谴责和恶性羞辱, 成年人会以一种阴暗淫秽的心理去揣度孩子们, 一定要丑化他们, 侮辱他们, 以至激发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这等于是用成年人的阴暗心理去教唆他们, 诱发他们性罪恶极具诱惑性的一面。极度的禁锢导致极度的渴望, 以致无知的孩子坠入成年人的性陷阱, 难以自拔。作者认为恋爱是人的一种正常的感情活动, 与生俱来, 拥有爱的能力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健康的标志。正常的孩子就应该懂得爱, 而小男生小女生的这种感情是非常纯洁的, 是幼稚得可爱的, 他们是从纯洁的感动和友爱开始, 笨拙地摸索和学习人类的相爱, 我们应尊重他们的美好情感。事实上这种“恋爱”是孩子们在试探着体验一种更加成熟的人际关系, 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装在心里, 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表现。所以, 我们不要轻视生命, 要用一种纯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种美好的情愫, 要尊重孩子对这种美好而纯洁的情感的享受。这种主旨的确是深刻的、新颖的, 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2:情感美。作者并没有用一个大作家的口吻去教训他人, 而是“我手写我心”, “我心抒我情”, 极富真情实感, 作者选取了对待女儿“恋爱”这件事, 用真实的事例, 真诚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内心真挚的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没有半点遮遮掩掩, 所以读者读着这篇文章就感到格外亲切, 似乎感同身受。从字里行间的流露中, 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女儿的爱, 对女儿情感的尊重, 对儿女自由式的教育, 一句话:就是对女儿享受生命的尊重。作者不像众多父母那样为了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要么一味苛求, 要么糖果式地溺爱, 正如法国作家蒙田所说:“世人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 就是如何享受生命, 在我们所有缺点中, 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纵观全文, 母亲对女儿深挚的爱, 对女儿情感的尊重, 对如何让女儿享受生命都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后倍感文如其人。所以, 本文在情感上没有矫揉造作, 是真情的流露, 是切身的体验, 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难点指津

作为一篇谈论“恋爱也是一门课程”的文章,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难于理解的, 但如果我们真正深入去品读文章, 去感悟作者的感受, 去反思作者的认识思考, 我们就会发现之所以我们总以一种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少男少女的“早恋”, 究其原因, 还是没有尊重孩子对情感的需要, 亦即缺乏对享受生命的尊重。法国作家蒙田的人生经验正是对尊重生命、尊重孩子享受生命美好情感的精辟阐释。如果我们能理解少男少女纯洁幼稚的心灵, 尊重他们享受生命的美好情感, 以童真的心灵去理解他们, 去看待他们, 以博大的爱去引导他们, 也许孩子们会更健康地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看, 恋爱的确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课程。

考点训练

1、作者为什么说恋爱也是一门课程?

2、作者对少男少女的“早恋”持什么态度?

3、如何理解“世上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 就是如何享受生命, 在我们所有缺点中, 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附:参考答案:

三点导读 篇5

钟惺的《夏梅说》是竟陵派诗文作品中一篇新奇隽永之作,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竟陵派“幽深孤峭”之风。该文构思立意较为新奇。

一.选材奇。

古往今来, 咏梅作品不可胜数, 在这些作品中, 有的为梅花的幽香所倾倒, 有的为梅花的傲雪斗寒而赞叹, 还有的为梅花的孤芳自赏而叹惋, 更有的为梅花的冰清玉洁而讴歌。而钟惺则咏吟花谢实落的夏梅。我们知道, 夏梅无花无果, 只有叶子和枝干孤单地厮守着, 在烈日下倔立着, 这时的梅平平常常, 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更何况将其写入文章了。

二.立意新。

《夏梅说》当是一部带有杂感性质的小品文。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文章, 韩愈的《马说》是以马取喻,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以莲取喻,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是因事而发, 揭示说明问题。而本文则是从赏梅者欣赏心理的角度之不同而生发开去, 以赏物的常见现象来揭示社会上层人物中的世态炎凉、趋炎附势之风。

三.结构明。

叙议结合, 由现象到本质, 层次分明。作者由冬至春, 再由春至夏, 娓娓道来, 写赏梅咏梅的冷热, 再谈到人情世态的冷热, 从而批判社会上常见的坏风气。

难点指津

选文自然有些难懂的地方, 如何有效地突破呢?

一.耐心熟读, 感知大意。

可采用陶渊明先生的“不求甚解读书法”。先熟读感知大意, 不必在意某个词句的未知。

二.结合语境, 细读深思。

对难懂的文章, 一般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逐层分析, 结合语境, 细细推敲。如第一段, 写梅花的冷热之候, 冷热相映成趣。“冷”字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梅花盛开的季节是在冰雪之季, 一是说梅花具有迎风斗雪、冰清玉洁的品格。“然亦有极热之候”, 且是“极”, 如何理解?联系下文“故夫看梅和咏梅者, 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至此我们就会明白, 梅花冷热的际遇, 由极热到极冷, 其原因主要在于有花与无花, 有花则热, 无花则冷, 形成了对比, 并且用了“未有”二字与上文之中的“争”字形成鲜明对照。此时自然地思考:为何对比?再结合最后一段的议, 就可推断出, 作者写梅际遇之冷热, 正是暗喻社会中的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处于顺境时, 名实俱在, 巴结、奉迎、攀附者盈门, 热闹到了极点;而处于逆境时, 便“门庭冷落鞍马稀”, 无人问津了。作者通过这“冷”与“热”之比较, 无情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趋炎附势之徒。

往下读, 又要思考为何还要写到张谓、董崇相这样咏夏梅、赞夏梅之人呢?钟惺认为张谓写梅花的诗能写到梅花果实, 已属别具慧眼, 不同流俗, 难得, 但还不满足, 认为还没写到叶子。“况叶乎!”这一惊叹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到了梅树只剩叶和枝干相守时, 花已谢多时了, 就是到了“冷极”之时了。还有谁来赏梅呢?呼应第一段, 进一步深化思想。

考点训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 三四五月, 累累其实

(2) 欲争赴

(3) 舍叶无所夏梅也

(4) 同志者和焉

2.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夫看梅与咏梅者, 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2) 虽与地之极冷, 而有所必辨焉。

3.本文讽喻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附:参考答案

1. (1) 它的果实; (2) 雅人; (3) 称作; (4) 通“嘱”, 吩咐。

2. (1) 所以一般人欣赏梅, 歌咏梅, 从来没有在它不开花的时候。 (2) 即使他目前是处在非常冷的时间和地位, 也一定要分辨清楚。

三点导读 篇6

作者是一位非常老到的写情高手。明明要赞这一池美不胜收的荷花, 但一点也不急于表白。明明在第一段结尾就提及“一潭荷花呈现在眼前”, 却又不顺理成章地于第二段将主角推上台来, 而是宕开数笔, 先写荷花池的修建, 再写荷池的环境, 如是反复, 把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 才引出荷花, 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但如此, 在写这一池荷花之前, 作者又从李渔笔下的荷花以及团湖的荷花谈起, 最后才将眼前这一池荷花呈现于读者眼前, 层层铺垫, 峰回路转, 曲折多致。

细致传神的描写, 是本文的又一美点。散文忌华而不实, 本文的描写真实细腻。初雨后的荷塘, 笼罩在层层薄雾交织弥漫的氤氲之中, 写出了夏日清晨的清新与宿雨之后的迷蒙之感, 表现了作者敏感独到的审美眼光, 写荷花“亭亭玉立”, 写荷叶“一顶顶碧绿的擎雨盖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用“顶”这个词来修饰荷叶, 真是传神独特, 把荷叶在雨后的挺拔刚直、卓尔不群写得细致入微。

联想、对比、衬托等多种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 让文章灵动有致。由池联想到荷花池得名由来, 由人们对荷花的喜爱联想到古人对荷花的种种称谓, 由眼前之荷想到李渔笔下的《芙蕖》, 由荷的品格想到《彦周词话》, 由眼前的伴荷之人想到爱莲的周敦颐, 作者引经据典, 信手拈来, 散而有序, 使文章意蕴丰富, 回味隽永。

“一池荷花半生梦, 不辞长作巴丘客”, 面对这一池荷花, 作者终于悟到, 只有真正懂荷、爱荷之人才会在梦中摇曳着一池荷花。看至此, 时光也似乎在这幅唯美的荷塘画前定格, 在作者的牵引下, 我也一步步走进了荷梦中, 深味作者那半生飘零的梦!纵使窗外依然缥缈潮湿, 纵使周围依然萧瑟黯淡, 但已经有一棵莲, 正绽放在我心灵深处, 亭亭玉立!

难点指津

题目是《一池荷花半生梦》,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但本文并没有花太多篇幅写这一池荷花, 而是花许多笔墨交代荷池的由来及荷池的环境,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半生梦”是什么梦?为什么直到结尾才用寥寥几笔提及“梦”?

要理解作者的谋篇布局, 就必须先把握文章主旨。作者在结尾写道“我开始羡慕起居住在此的人了, 守着这么一方如诗如画的风水宝地, 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荷塘秀色”, 看似是对前文中拥有这种雅致高楼, 拥有江南水乡般的人居环境的羡慕, 但再看看末句“梦是要想的, 如果不是廉溪这样的爱莲之人, 哪怕靠得再近也难以入梦的”, 仔细对比, 我们就会恍然大悟, 作者之意不在莲, 而是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渲染, 对什么样的人能真正拥有“美梦”提出了要求:即使身处优雅的环境, 即使日日面对荷池, 如果心中没有一朵圣洁淡雅的莲花绽放, 一样无梦可寻。

铺陈、浓墨重彩, 这样极力叙写小区的精致、高档以及匠心独运的布局、环境等就是为了说明:无论外界环境多么优裕, 无论你的物质生活多么“一流”, 如果不追求精神上的雅、美, 一样会对眼前的美好视而不见。所以, 前面的不惜笔墨只是为了铺垫出结尾的“半生梦”, 也正因为有前文的“画龙”, 作者只须在此处轻轻一点, 主旨就水到渠成, 意在言中, 含蓄蕴籍。

考点训练

1.作者写“一池荷花”, 但在第二段、第四段花大量笔墨写荷池的由来及环境,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请解释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本文运用了对比、引用等多种手法, 试举一例, 并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

附:参考答案:

1. (1) 说明居住在此的人拥有良好的环境, 引出末段的感慨。

(2) 为凸显主旨作铺垫, 衬托出精神世界的高雅高贵比环境更为重要。

(解析:分析段落的作用往往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考虑)

(高考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

2.如果缺乏对高雅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即使面对这一池典雅别致的荷花, 也不可能绽放出美丽雅致的梦想。

(解析:理解句子含义, 要抓准关键词如“梦”等, 结合上下文, 并联系作者观点态度)

(高考考点: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3.例:对比。第六段写团湖荷花壮观、磅礴, 与眼前的一池荷花形成对比, 衬托出这一池荷花的典雅别致富有韵味, 为赞美荷的“君子”品性张本。

(解析:鉴赏表现手法, 先要举例说明, 然后分析在表现形象、衬托主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点导读 篇7

作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琦君擅长以温润的笔调,在古典情怀的抒发中去觅得一方性灵的天地。对此,《方寸田园》有着上佳的表现。尽管在滚滚滔滔的都市文明的洪流中,构筑一方精神的家园实非易事,但作者还是以一种从容、平和的眼光去审视现代文明,努力为心灵营造一方温馨的家园。

本文虽属短章,但大家手笔仍使本文美点纷呈。首先,结构上层层深入,逐步揭示主旨。作者先由一位自美归国的文友谈起。通过他先是忘情于田园风光,后又“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为例,来说明“田园的幽静,敌不过友情的温馨”。接着用王安石和苏轼的相交,申述“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情温厚”。然后,联系生活的现实,指出面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倒不如安之若命的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最后,以一位朋友将山林古意,移置于案几之中的做法,顺势引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之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徜徉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其次,是作者丰盈的古典情怀。在作者对现代文明看似妥协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她对桃花源式生活的美好憧憬,是她对王安石与苏轼沧桑历尽,却“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的深沉感喟。纵然是“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听听音乐会”等“俗愿”,也无不浸润着东方文化的神韵,彰显出中国传统的雅致。至于将盎然古意,移置于几案之间的“方寸田园”,则更是把作者的古典情怀阐述得淋漓尽致。再次,是作者素朴自然、澄澈蕴藉的语言。本文笔调亲切自然,善于在聊天式的娓娓叙谈中,来阐发自己的看法,在宁静谦和的叙述中,用澄澈蕴藉的语言,来表露自己温厚的爱心。在作者的笔下,诸多诗词典故与作者的人生体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化作温润空灵的文字,读来抑扬有致,从而更好地彰显了主题。

难点指津

如何理解“方寸田园”的深刻内涵,是本文的难点。在汹涌而至的现代化浊流面前,面对愈来愈繁华的物质世界,精神家园的落木萧萧、花果飘零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天、地、人、我的疏离与紧张,面对安身立命之所的失去,作者试图构筑一方精神的家园,在“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之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徜徉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果能如是,“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至于构筑一个灵台之间的方寸田园能否与现代文明实现和解,能否真正地觅得一方自由闲适的都市“田园”,并不是作者担忧的事,她不过想以自己的人文睿智,为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迷路的现代人点亮一盏古典的心灯罢了。

考点训练

1.作者认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所谓的“俗愿”,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2.文中对朋友书桌、书架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如何理解“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的含义?

4.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附:参考答案

1.赞同。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追寻俗愿可以充实心灵,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增添生活的情趣,使自己活得健康快乐,远离都市的尘嚣。

2.引出下文。面对朋友“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顿生感悟,自然而然的引出下文“方寸田园”的立意。

3.在现代文明的喧嚣中,在都市逼仄的空间里,何妨以一种清明的理智,从容的气度,古典的情愫,温厚的爱心,去呵护自己的灵台,营造一方精神的家园。

【三点+1】推荐阅读:

上一篇:分泌组织下一篇:高频滤波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