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

2024-08-19

心搏骤停(精选7篇)

心搏骤停 篇1

心搏骤停为麻醉期间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旦发生常致患者死亡或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障碍。现将我院麻醉期间发生的5例心搏骤停患者的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 女2例, 年龄35岁~50岁3例, 50岁~66岁2例。手术类型:剖腹探查1例, 胆囊切除2例, 异位妊娠手术1例, 肾切除手术1例。手术时间1.5 h~3 h.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4例, 气管插管麻醉1例。心搏骤停发生时间:术中发生4例, 麻醉诱导期1例。心搏骤停时间:1 min~2 min.

1.2 心搏骤停的救治方法

本组5例在术中及时发现, 立即复苏,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压给氧, 气管插管, 保证肺部短时间内高浓度给氧, 充分供氧十分重要。同时迅速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按复苏方法进行。开放足以保证输血、输液的静脉通路, 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 同时予患者头位低于心脏水平, 双下肢抬高15°, 有利静脉回流。

2 结果

5例患者在术中及时发现, 及时心肺复苏, 2 min~4 min内心脏恢复自主搏动,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术中心搏骤停是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应尽量避

免, 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方法, 都有发生心搏骤停的报道。一旦遇到, 绝不能慌张, 予以果断正确的措施迅速复苏, 多数是能恢复的。自1848年首次披露麻醉造成患者死亡以来, 术中由于麻醉造成的心搏骤停已引起特别关注[1]。

3.2 心搏骤停的原因

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较多而复杂, 缺氧是最常见原因, 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呼吸功能监测和管理, 充分供氧十分重要。其他原因有麻醉药过量, 血容量不足, 术中大出血, 神经反射等等。危重患者行麻醉时心搏骤停的发生率比生理状态良好的患者高许多倍, 一旦发生, 复苏困难, 预后差, 常致死亡, 即便复苏成功, 也多有脑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

3.3 预防心搏骤停

预防的关键是麻醉医生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责任心。重视危重患者的麻醉, 术中要避免缺氧, 加强麻醉期间监测及时发现迅速处理, 分秒必争, 丝毫不能拖延时间, 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 加强麻醉医师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训练, 是避免麻醉期间心搏骤停的主要措施。

摘要:目的 提高对麻醉期间心搏骤停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麻醉期间心搏骤停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5例患者在术中及时发现, 立即救治, 2 min4 min内心脏恢复自主搏动, 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中心搏骤停是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应尽量避免。

关键词:麻醉,心搏骤停,心肺复苏,预防

参考文献

[1]张毅.27例麻醉期间心跳骤停的救治[J].云南医药, 2002, 19 (2) :126.

[2]徐启明, 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0-132.

心搏骤停 篇2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急救中心;复苏团队;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53-01

心肺复苏(CPR)是急救医学最困难,最具代表水平的综合技术之一,也最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完善的急救团队,才能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救治,是提高CPR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就市急救中心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救治的47例患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 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共诊断抢救治疗47例心跳骤停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3~89岁,平均年龄47.2+13岁;心搏、呼吸骤停时间为1~42min,平均(11+5.2)min;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有心源性猝死、脑卒中、脑外伤、急性呼吸衰竭、药物过敏、休克、急性中毒、溺水、电击伤、呼吸道窒息以及不明原因的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19例,占总抢救例数的42.5%。

1.2心搏骤停诊断标准: ①意识丧失或突然丧失;②大动脉波动消失(成人颈动脉或股动脉消失,婴幼儿肱动脉搏动消失);③曈孔散大或固定[1];④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⑤心电图显示:室颤、电机械分离或直线。

1.3复苏方法:参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进行复苏,患者送入急救室值班医生在数秒中内确诊后立即召唤并迅速成立一个完善的复苏小组,成员有4~6人组成,其中医生2~3人,护士2~3人,均为经过正规培训、复苏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复苏小组的组长,指挥并抢救,各医护人员分工明确,有两名医生负责人工呼吸循环,一名护士负责巡回,迅速备好除颤仪,连接心电图机及心电监护仪,另一名護士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好复苏药物,随时听用;确诊到复苏小组到位时间不超过1 min,到位的复苏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迅速置患者于复苏体位,解开衣领,松开皮带,女性解开乳罩,清除口、鼻腔中的异物及分泌物,采用仰额举颌法开放气道,先用接高流量氧的球囊面罩给患者通气3~5次后敏捷的置入气管导管,时间一般不超过30秒,通过导管用接有氧气的球囊人工辅助通气或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于此同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成人90~100次/分,婴幼儿采用两指按压,频率超过100次/分,深度成人4~5cm,婴幼儿2~3 cm,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成人均为30:2进行,婴幼儿15:2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复苏药物,首剂给予肾上腺素1mg加血管加压素40U推注,以后每3min重复肾上腺素1~3mg,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或停止抢救,给予氨茶碱10 mg/kg推注,若效果不明显可间隔3min重复首次剂量,最大剂量1g,同时给予纳洛酮2.0mg推注,每30min重复纳洛酮2.0mg推注至自主呼吸恢复;出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给予电击除颤,首次为200J,若无效改为360J,小儿首次2J/kg,若无效可改为4J/ kg,每进行5个循环或2min的CPR进行一次评估,时间一般不超过5秒,反复室颤者应用胺腆酮,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初始负荷剂量为300mg,溶于10~20ml生理盐水快速推注,3~5min后再推注150 mg,维持剂量为1 mg/min,持续静滴6小时,然后以0.5mg/min静脉滴注18小时以上,最大剂量不超过2.2g/日,如出现心脏停搏前的心动过缓、首剂肾上腺素无效和无脉性电活动再给予阿托品1 mg,无效时3~5 min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3 mg。

2结果

经上述全方位综合救治47例心搏骤停患者中有17例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心搏,血压80/50mmHg以上,并出现自主呼吸。抢救成功的17例患者中,9例为心源性猝死、1例脑卒中、1例药物过敏、2例休克、1例急性中毒、1例电击伤、1例呼吸衰竭、1例不明原因的猝死,其中心脏骤停发生在诊疗室中的有8例,电击伤致心脏骤停发生在本院工地,另有3名患者家在本院附近居住,送来较及时,说明复苏的成败与心脏骤停发生的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余5例具体心脏骤停时间不详;抢救成功率为36.17%。失败30例,分析失败的原因可能为心脏骤停发生的时间已超过10min或心、脑等重要脏器已发生不可逆的衰竭。

3讨论

心肺复苏(CPR)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最危急且最难处理的问题,病死率极高,如何提高CPR的成功率是社会赋予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尤其是现从事于急诊急救医学专业医务人员的神圣使命。

急救中心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接待临床死亡患者最多的地方之一,因此,在急救中心培训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复苏团队非常重要。队员尤其是医生不仅要有娴熟的CPR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更要掌握气管插管术、电除颤术及中心静脉置管术,同时还应掌握正确的使用呼吸机等技术操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与死神的较量中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抢救的47例患者均为复苏团队给予全方位的救治。

其次合理联合用药也是复苏抢救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3] 。47例患者在抢救中均联用血管升压素、肾上腺素、氨茶碱及纳洛酮等药物救治;血管升压素可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和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对CPR可能是有益的[4] ,尤其是联合肾上腺素可提高自主循环的恢复[5];早期联用氨茶碱对CPR同样有益,有研究报道在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无效时应用氨茶碱有助于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6];早期应用纳洛酮可解除β内啡肽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7]。另外复苏的成功与时间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抢救成功的17例患者中有8例心搏骤停发生在急救中心诊疗室, 4例离医院很近,说明心搏骤停发生时间越短复苏的成功率越高,在心跳停止4min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救活率为50%,4~6min开始复苏10%可救活,超过6min者存活率仅为4%,10min以上者存活的可能极小。

总之在CPR中,随时组成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复苏团队,争分夺秒有效的给予人工呼吸和循环,同时合理正确的联合用药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秦桂玺,李同义,吴钦志,临床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6.

[2]李春盛,樊寻梅.聚焦2005年ECC及CPR治疗推荐国际会议[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871.

[3]文丹,黄月辉,张达.联合用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2008,28(11):1013-1015.

[4]王天轶,侯云生.升压素及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5):362.

[5]朱华栋,于学忠,周玉淑等.心肺复苏时血管加压素的应用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20(12):688-689.

[6]孟庆义,杜捷夫,沈洪等.氨茶碱在肾上腺素无效的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4):218-220.

心搏骤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中,年龄27~82岁,平均63岁,>60岁的患者65例(66.3%),其中男59例,女39例,合并基础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58例(59.1%),CHD并糖尿病18例(18.4%),高血压25例(25.5%),脑血管病17例(17.3%),病史不详26例。其中初诊“猝死”26例。98例中不含120出诊现场或到医院时已亡故者及创伤性患者。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24例(24.5%),呼吸困难10例(10.2%),胸闷,压榨样痛57例(58.2%),高血糖34例(34.7%),低血糖6例(6.1%),急诊心电图表现:慢速性心律失常17例(17.3%),快速性心律失常81例(82.7%),其中室性异常58例(59.2%)(其中室颤:37例,电机械分离7例,心脏停搏14例)。

1.3 诊断

所有病例符和围心搏骤停诊断标准。

1.4 方法

所有病例均按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心脏紧急救治和CPR国际指南》即《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2000 for ECC and CPR》的A、B、C、D、E、F、G、H、I顺序(或视病情而择先应用)操作,其中13例2005年后结合2006指南操作。必要时予以盲除盲插。

2 结果

即时CPCR(第一时间第一反应的医护人员实施CPCR者复苏(含院前院内)成功率20.0%。(院前复苏成功标准以意识及心电图为依据:心脏骤停表现为心室停搏、室颤/无脉室速或无脉搏心电活动之一者),因环境等的原因,现场人员(社会人员、亲属、医护人员)未实施任何干预方式而120急救后入院救治成功率4.8%。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χ2=4.160(连续性校正),P=0.041<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新近国内一项研究提示: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SCD)总人数为54.4万人。长期以来,心脏骤停急危险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其救治成功率不高,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显示,复苏成功率只有43%[1]。而国内则更低[2],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CPR技术开创以来,历经了大半个世纪的医学实践与理论探讨,虽然有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的总体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院内病死率在55%~67%[3]。成功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一复苏后,心搏骤停导致全身长时间的完全缺血,而机体在复苏成功后相继进入更复杂的新的病理生理过程。由于早期预测病理变化的可靠方法有限,以及新的干预疗法的确切性未能阐明,从而使改善PCAS(心搏骤停后的异常病理状态)的方案未能较好的优化组合。基于对心搏骤停复苏后状态尚存在很大的认识缺陷,奈何复苏功败于垂成[3]。另一原因是在围心搏骤停期:疾病骤然发生、患者基础病史不明、医疗机构距发病现场较远和病方反应不及时等;其中患者发病时能否及时被识别和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他原因譬如近年广泛推崇的“公众启动除颤”(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PAD)(使非医务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使用自动体外除颤术)的普及不足,国家、社会推广和应用L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不足,公众对自身和他人存在及发生的心血管事件认知、重视不够等,造成在猝然发生意外事故时不能作为而坐失良机。围心搏骤停期即是指在意识丧失至心肺骤停之间、患者尚存呼吸与心跳,重要脏器的血供能占时维持的很短的一小段时间。即“灰色区域”[4]。此时作为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的亲属、路人或医护人员常无法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已丧失意识、没有了心跳和呼吸,是立即求助还是观察、还是采取何种措施?这种危重临床表现影响现场人员作出决定的模糊情况是围心搏骤停期的特点[5]。如果第一目击者在此时能及时正确识别、处理,充分发挥现代医疗技术优势的干预措施,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发生心肺骤停。重视此期监测,提高干预水平是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6]。本组病例资料与现有文献相符:发生围心肺骤停期患者以老年人群和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居多,又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此年龄段存在复杂心室异位搏动很常见,尽管许多人通常没有症状。在CHD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是既往冠脉综合症ACS和(或)SCD(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死于突发心源性疾病患者中超过80患CHD,老年人群中,SCD在围梗死期更为严常见[7]。ACS可引发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快速持续性VT或VF引起组织明显灌注不足和意识丧失是心输出量下降的结果,如若不及时纠正将导致SCD[8,9]。如此,可以认为围心搏骤停期也即急性冠脉事件的危重期(暴发型):围梗死期。此型ACS患者的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及危险性差异极大,其临床干预对策也显著不同。基于此,防病于未然,加强早期识别、危险分层并采取积极、合理的干预尤为重要[10]。众所周知,有效地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准确识别围心搏骤停期是CPR成功的前提,倘若在此期第一发现者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CPCR,[包括易行有效的捶击,除颤(同步或非同步,包括盲除),口对口呼吸,盲插,心脏挤压等]就可能提高生存率减少致残率[11,12]。但此期的发现、识别和干预在今天还是个问题,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显示,CPCR之成功率43%,而在心停前一段时间内,84%的患者有可识别的病情变化,如能对即将发生之事件进行预见,发病时能及时识别,即时救治,就能可避免SCD的发生,和(或)为院内ICU对PCAS治疗创造条件。虽然医师在识别何种原因引起SCD的能力有时是有限的。虽然复苏成功与否与许多因素有关,目前还没有这一方面取得真正突破性的进展,虽然目前许多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和治疗效果未能确定,还没有一种方法令复苏成功率及出院率得到较大提高[13]。需要深入认识心搏骤停与复苏过程中病理生理变化与干预措施左右的可逆变化机制。通过改善机体某种过度应激状态,使组织细胞启动死亡程序得以抑制,不仅限于改善CPR时间和质量因素,更应从机体循环、氧合、代谢状态去均衡干预线粒体的能量耗竭、细胞死亡信号通路激活、凋亡程序始动等过程[3]。需要我们做好CPR成功的第一环——围心搏骤停期的工作。

摘要:目的 探讨心搏骤停的病因及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发生的98例心搏骤停病例的围心搏骤停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心搏骤停(SDC)的高危人群。给予及时的CPR能显著地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结论 对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保健,提高社会、公民对围心搏骤停期的认识、普及“公众启动除颤”的概念是控制本期病情、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有效途径。

心搏骤停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ICU 2008年2月—2010年2月因各种病因发生心搏骤停患者38例, 其中男25例, 女13例, 年龄20岁~80岁。根据心搏骤停的不同心电图表现将其分为2组:心室纤颤组17例, 男11例, 女6例;心室停搏组21例, 男13例, 女8例。

1.2 入选标准

(1) 在心搏骤停发生时正在进行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护; (2) 当日有血电解质、血气分析、乳酸、血糖检测结果; (3) 入院时明确是否患有冠心病。

1.3 研究项目

(1) 心搏骤停的判定。心电监护示缓慢心率至心室停搏或心室纤颤, 血压突然下降至血压测不出; (2) 心搏骤停心电图变化的监测。危重患者入住ICU后均进行床边连续的心电监测, 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时描记心脏骤停前后及复苏过程中的心电图; (3) 复苏前生化检查指标。全部血样本为复苏当日采取, 如果当日有多次结果, 以最后一次为准。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后, 使用Bayer 248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低氧的标准为氧分压 (Pa O2) <60 mm Hg, 高乳酸血症的标准为乳酸>4.0 mmol/L.电解质紊乱指血钠钾至少有一项异常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2.1 2组患者冠心病发生情况

例 (%)

2.2 2组患者的内环境比较

见表2.

例 (%)

2.3 2组患者血糖情况

见表3.

3 讨论

3.1 不同原因引起冠脉循环急性障碍时, 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性损伤, 导致与正常心肌间产生不应期长短不一, 容易形成折返激动[1], 是本文心室纤颤组多患有或伴冠心病的可能原因。而心室纤颤组未检出冠心病者的原因是:患有隐匿性冠心病而未能明确诊断, 亦不排除内环境紊乱造成心室纤颤的发生。

心室停搏组也有少部分患者患有冠心病, 其原因是右冠状动脉阻塞时造成窦房结房室结及其传导系统缺血, 梗死区周围非特异性炎症水肿累及房室结及其传导系统;下壁心肌分布较多的压力感受器, 当下壁梗死或受到再灌注血流的冲击时引起该部细胞肿胀, 刺激压力感受器, 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2]。部分学者研究认为还与较长时间缺血后心脏局部环境高钾及腺苷堆积有关[3]。

缓慢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无冠心病的患者。原因是危重患者常常由于创伤、感染、脓毒症等造成氧的需求较正常时成倍增加, 当出现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时氧供和氧利用明显受到损害, 造成机体组织水平处于严重缺氧状态, 此时机体会通过无氧代谢获取细胞代谢所需能量, 在此过程中组织内产生大量的内生性腺苷所致。腺苷可拮抗儿茶酚胺的兴奋作用, 降低自律细胞的功能, 抑制窦房结房室结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和传导[3]。严重的缺氧、酸中毒及机体的代谢产物、心肌抑制因子等对心律也有抑制作用。

3.2 本文心室停搏组内环境紊乱比较明显, 其中在电解质代谢上以高钠血症及低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 显著性高血钠尚可引起心动过缓及束支阻滞;低血钾可致心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引起兴奋性增加, 因此临床表现以心动过速及异位激动发生率增加为主。严重低钾使静息膜电位过低, 使兴奋性下降直至停搏。

心室停搏组有较高的低氧血症和乳酸酸中毒发生率。低氧和乳酸酸中毒表明细胞的氧化磷酸化发生障碍, 三磷酸腺苷 (ATP) 生成减少, 组织内产生大量的内生性腺苷, 腺苷具有拮抗儿茶酚胺的兴奋作用, 可引起缓慢心率, 严重时引起心搏骤停。腺苷受体A1拮抗剂可减弱腺苷对儿茶酚胺的拮抗作用[4], 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本文心室停搏组平均血糖值 (13.63±4.56) mmol/L, 与心室纤颤组的 (9.80±2.75) mmol/L相比明显升高。在应激状态下高血糖发生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兴奋, 促分解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同时, 胰岛素激活信号传导通路的各种分子的磷酸化过程障碍, 进而使相应的葡萄糖转运体功能下降和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障碍, 致血糖的清除速率明显下降, 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除与促分解激素过度形成有关外, 也与炎症反应的关键性炎症递质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有关[5]。高血糖表明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 必然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ATP生成减少, 腺苷大量产生, 引起心肌细胞兴奋性的改变, 严重时引起心搏骤停。

本文观察结果表明:心搏骤停以心室纤颤和心室停搏两种心电图表现形式最为常见, 表现为心室纤颤者患有冠心病比率较高, 但内环境紊乱较轻, 而表现为心室停搏者冠心病比率低, 但内环境紊乱则较重。因此, 我们推测:两种不同的心搏骤停方式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 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心搏骤停的预防和临床抢救提供理论依据, 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表现为心室纤颤和心室停搏的心搏骤停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将我院ICU 2008年2月—2010年2月发生心搏骤停患者38例分为心室纤颤组 (17例) 和心室停搏组 (21例) 。比较2组冠心病及电解质紊乱、缺氧和高乳酸血症比率并检测血糖。结果 2组患者在患有冠心病、电解质紊乱、缺氧和高乳酸血症的比率及血糖值存在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心搏骤停以心室纤颤和心室停搏两种心电图表现形式最为常见, 表现为心室纤颤者患有冠心病比率较高, 但内环境紊乱较轻;而表现为心室停搏者冠心病比率低, 但内环境紊乱则较重, 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电图表现,冠心病,内环境紊乱

参考文献

[1]郭继鸿, 楚英杰.室扑与室颤[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 (9) :520-521.

[2]江建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1, 26 (4) :354-355.

[3]孙继文, 徐江, 袁芳, 等.心肌缺氧时慢速心律失常腺普假说的验证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 1996, 35 (4) :242-245.

[4]Gao E, Kaplan JL, Victain MS, et al.Adenosine A1antagonism attenuatesbetaadrenergicresistant sudden hypoxic cardiac insufficiency[J].Acad Emerg Med, 2005, 12 (5) :389-395.

心搏骤停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 男35例, 女26例;年龄38岁~83岁;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7例, 下壁心肌梗死13例, 高侧壁心肌梗死3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8例。

1.2 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

本组51例均采用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 建立静脉通道及胸外心脏按压恢复有效血循环, 复苏药物的应用及使用电击除颤复律。

1.3 疗效判断及效果

有下列情况者为成功:①心跳恢复、自主呼吸、血压稳定;②需辅助通气者, 恢复自主心律 (血压≥90/60 mmHg, 1 mmHg=0.133 kPa) 相对稳定, 维持2 h以上。效果:本组51例, 成功36例, 成功率达71%, 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7例, 下壁心肌梗死10例, 高侧壁心肌梗死3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6例。

2 讨论

2.1 及时明确诊断

心搏骤停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前提, 如果病人已在心电监测下, 则心室颤动和心室停搏 (心电图等电位线或偶有波动) 的波形就是诊断依据;如未作心电监测者, 只要具备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 (颈动脉) 搏动消失, 即可明确诊断。此两条临床实用性强, 为抢救赢得时间。

2.2 疏通呼吸道、人工呼吸

本组51例均行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可靠途径, 它便于呼吸管理或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 有利于迅速纠正机体缺氧提高抢救成功率。

2.3 建立静脉通道, 尽快恢复有效的血循环

只要没有禁忌证即刻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 频率80/min~100/min, 不少于60/min, 为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提供基本的血液供应。静脉通道建立是复苏药物应用首选的途径, 目前基本摒弃心内注射途径。

2.4 电击除颤应用

为争取时间尽早复苏, 成功心电监测下出现室颤或院外的心跳骤停立即行电击除颤。采用电击除颤时能量开始为200 J, 第2次为300 J, 第3次为360 J, 无效时, 重复应用。本组有51例施行电击除颤, 其中36例复律成功。它是心肺复苏术的最有效措施。

2.5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①病人应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 制订护理计划, 设特护记录单。②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清洁, 室温在18 ℃~20 ℃, 湿度60%~70%。每日紫外线照射20 min~30 min进行空气消毒。1∶2 000优氯净水拖地2次。③遵医嘱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 心电监护, 保持2条或3条静脉通路, 以确保复苏后药物及时输入。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心肺复苏后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 复苏后并发症亦很多, 如低血压、低氧血症等都会加重脑损害。10 min~15 min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 观察尿量、皮肤、色泽、温度、呼吸肌的各种数值以及记录液体出入量, 同时观察药物疗效。⑤正确采集标本, 及时送检,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2]。⑥复苏后低温:治疗性低温能降低基础代谢需要和脑组织氧消耗, 改善细胞膜和离子通道的完整性, 减轻脑水肿对缺血大脑有保护作用。使用冰帽和降温毯进行全身降温, 严密监测病人体温, 直肠温度32 ℃~34 ℃, 头部温度降至28 ℃。病人意识逐渐好转, 出现听觉时逐渐复温。⑦基础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总之, 不管心搏骤停的原因如何, 其处理原则就是立即恢复有效的血循环和呼吸功能。其目的是保护脑组织, 防治并发症。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争取时间和采取有效措施, 重要的是心肺复苏和复苏后的正确护理,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熟练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监测仪的应用、呼吸机使用等各种急救技术。同时相应、到位、及时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搏骤停,护理

参考文献

[1]万巧琴, 王群.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9A) :22732275.

心搏骤停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呼吸心搏骤停病人73例, 男52例, 女21例, 年龄2岁~90岁 (49.34岁±19.86岁;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呼吸心搏骤停22例, 入院时已出现呼吸心搏骤停51例, 其中经“120”急救后送入我科39例, 入科前未实施任何急救措施12例;病人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的原因:车祸伤15例, 高处坠落伤8例, 电击伤1例, 击打伤1例, 重物砸伤1例, 左股骨骨折术后1例, 药物中毒1例, 百草枯中毒1例, 杀虫双中毒1例, 心律失常1例, 脑出血4例, 扩张型心肌病1例, 急性左心衰竭1例, 高钾血症1例, 溺水1例, 自缢1例, 癌症晚期3例, 重症哮喘2例, 其他28例。

1.2 方法

1.2.1 急救方法

1.2.1. 1 院前急救

病人发生呼吸心搏骤停骤停后, 目击者应立即拨打“120”, 获取尽早的救治, 若目击者未经过CPR培训, 应鼓励在“120”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2], 本组51例病人院外呼吸心搏骤停病人, 39例病人目击者及时拨打了“120”电话, 获取了及时的院前救治。

1.2.1. 2 院内急救

(1) 心肺复苏前判断。本组73例病人均符合呼吸心搏骤停诊断标准, 表现为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胸廓无起伏、双侧瞳孔散大、皮肤黏膜苍白或发绀。 (2) 心肺复苏。吸心搏骤停发生后, 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 10s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 4min后将发生不可挽回的脑死亡, 及时有效的CPR是挽救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生命惟一途径[3]。本组22例院内呼吸心搏骤停骤停病人均予立即心肺复苏;51例院外呼吸心搏骤停病人在入科后快速判断为呼吸心搏骤停后也立即予以心肺复苏。对73例呼吸心搏骤停病人均按新指南中强调的“C-A-B”程序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对每例病人首先进行3O次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 然后再开放气道施行人工通气2次。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幅度 (成人) 为至少5cm,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每次按压后胸壁要完全弹回, 按压与通气的比例30︰2;同时, 对无人工气道病人配合医生快速经口气管插管, 进行呼吸机辅呼吸, 高级人工气道建立后仍继续进行每分钟至少100次的胸外按压, 且胸外按压不必与通气同步。本组6例病人因出现心室颤动, 予行双相波200J非同步电除颤, 除颤后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其中2例因反复出现心室颤动, 予多次电除颤。 (3) 复苏药物的应用。选择靠近心脏的粗大且直的血管, 如肘窝静脉、颈外静脉等, 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路, 遵医嘱执行抢救药物, 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碳酸氢钠等。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73例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经积极救治, 恢复自主心搏24例, 收治EICU 9例, 收治重症监护室 (ICU) 10例, 病人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5例, 死亡49例。22例院内呼吸心搏骤停病人中恢复自主心搏10例, 抢救成功率为45.45%。51例院外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有无院前急救抢救成功情况见表1。39例有院前急救呼吸骤停病人不同送入院内时间复苏后情况见表2。

3 讨论

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成功的关键[4]。从表2可以看出, 对于院外呼吸骤停病人, 有无院前急救, 抢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 越早实施心肺复苏, 抢救成功率越高, 本组12例无院前急救的呼吸心搏骤停病人, 因未及时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 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入院后虽给予积极救治, 病人呼吸心搏仍不能恢复。因此, 在社区和学校要普及正确实施心肺复苏的方法, 使目击者在急救人员未到达现场时, 能及早地为病人实施心肺复苏, 提高抢救成功率[5]。

例 (%)

例 (%)

《新指南》强调非医务人员仅进行胸部按压的心肺复苏, 不得停顿, 按压应有力、快速, 有效。这一改变使第一目击者打消了抢救的顾虑, 不再感到心肺复苏有太大难度[6], 使心肺复苏更易于普及, 为更多的病人获得再生的机会。本组39例有院前急救的呼吸心搏骤停病人均由“120”送入, 在入院前已由专业人员实施心肺复苏, 包括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复苏药物应用等, 不同送入院时间病人复苏后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专业的院前急救队伍对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的救治尤为重要。

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抢救的前沿阵地, 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病人的救治非常重要, 特别是心肺复苏, 若不及时更新知识, 仍然按照A-B-C程序, 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再胸外心脏按压, 必然耽误时间, 延误病人的抢救。因此, 科室定期派送骨干护士外出进修学习, 积极更新知识;对不同级别护士进行分层次专科理论及技能培训, 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水平。总之, 对呼吸心搏骤停病人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 对非专业人员深入普及心肺复苏知识,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 强化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3年12月抢救的73例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病人中恢复自主心搏24例, 收治EICU 9例, 收治重症监护室 (ICU) 10例, 病人家属放弃抢救, 自动出院5例, 死亡49例;22例院内呼吸心搏骤停病人中恢复自主心搏10例;院外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有无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心搏骤停病人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 对非专业人员深入普及心肺复苏知识,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及强化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 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呼吸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指南,急诊救护

参考文献

[1]陈永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解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l, 46 (3) :317-320.

[2]黄慧, 胡玉冰, 黄承芳.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6) :564-566.

[3]陈巾, 陈健, 彭军, 等.心肺复苏成功32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28) :412-413.

[4]徐非凡.心肺脑复苏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 2010, 14 (8) :942-943.

[5]王彩琼, 刘玉群, 陈德仪.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1) :62-63.

心搏骤停 篇7

患者, 男, 46岁, 60kg。因左下肢开放性外伤3h左右入院。入院时神清、血压120/7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左大腿、小腿皮肤及皮下筋膜大面积撕脱, 估计失血量800ml。来院后予以积极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90g/L, HCT 0.28, 心肺情况正常, 术前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后送入手术室。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拟用枸橼酸芬太尼、力月西、司可林行全麻诱导。麻醉前补充平衡液1500ml。皮肤弹性尚可, 术前导尿尿量330ml, 血压130/80mmHg, 心率96次/min, 呼吸18次/min。麻醉诱导前面罩预吸氧5min (5L/min) , 给予枸橼酸芬太尼0.2mg静脉注射10余秒后出现胸、腹壁肌肉强直、呼吸停止、心电监护显示心电波呈直线, 诊断为心搏、呼吸骤停, 立即给予双人心肺复苏流程。面罩给氧辅助呼吸, 呼吸皮囊阻力大, 咽喉镜显示声门紧闭, 气管导管无法插入。考虑为喉痉挛立即静脉注射司可林100mg。继续心肺复苏,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10余秒后胸、腹壁肌肉松弛、喉痉挛消失, 经面罩给氧辅助呼吸后行气管插管, 继续行心肺复苏2min后心率恢复, 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150次/min, 血压 150/80mmHg。心肺复苏过程中未使用除颤仪。术中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枸橼酸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维持。2h后手术结束, 术中补液输入林格1500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l。术中尿量300ml, 失血约200ml。停静脉复合全麻药30min后, 给盐酸纳诺酮0.4mg静脉注射, 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 拔出气管导管。观察20min后, 患者神情, 血压110/70mmHg、心率86次/min、呼吸18次/min, SpO2 98%。生命体征平稳送入ICU。术后连续随访3d无不适及后遗症。

2 讨论

2.1 枸橼酸芬太尼为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80倍。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颈、胸、腹壁肌肉强直, 胸顺应性降低影响通气功能。偶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瞳孔极度缩小等, 最后可致呼吸抑制、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搏。中毒解救:出现肌肉强直, 可用肌松药或吗啡拮抗剂。呼吸抑制时立即采用吸氧, 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2.2 该个案的发生与大剂量、快速注射芬太尼有关, 建议辅助用药可采用入壶静滴,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全麻诱导应减少剂量及注射速度。

【心搏骤停】推荐阅读:

上一篇:感受阅人之美下一篇:航海类专业学生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