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精选7篇)
伊维菌素 篇1
1病因
1.1动物伊维菌素用量过大或用药间隔时间过短可引起中毒。
1.2伊维菌素注射液供皮下注射, 若采用肌肉、静脉注射则易引起中毒。
1.3伊维菌素中毒与动物品种和年龄有关, 有的品种的犬对其异常敏感, 药物小剂量使用即可引起中毒, 甚至死亡。伊维菌素对虾、鱼等水生生物为剧毒药物。
2中毒症状
2.1犬、猫中毒犬、猫表现出神经症状, 轻者中枢神经受抑制, 重者中枢神经兴奋, 因中毒程度不同, 犬、猫可出现运动麻痹和共济失调。急性病例用药后6~8 h发病, 其口吐白沫, 头皮、眼睑、咬肌有规律地抖动, 有的病犬倒卧, 四肢游泳状划动。慢性病例较多见, 其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舌发绀, 流涎、呕吐, 肠管痉挛, 腹痛, 排带血丝的稀便, 出现意识障碍, 转圈, 盲目行走, 最后瘫卧在地, 昏迷, 呼吸、心率减慢, 直至死亡。
2.2马中毒马腹中线以下瘙痒, 腹部水肿、僵硬, 四肢水肿、发热, 眼睑水肿, 腹痛, 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共济失调, 步态僵硬。有的注射部位局部化脓, 出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炎。
2.3猪中毒猪步态不稳, 舌肌麻痹, 口腔流出大量白沫, 瞳孔散大, 眼睑水肿, 眼结膜发绀, 共济失调, 前肢跪地, 全身肌肉松弛、无力, 腹胀, 呼吸急促, 头部不由自主颤抖, 严重者昏迷、死亡。
2.4牛、羊中毒牛、羊主要表现为食欲废绝, 精神萎靡, 呕吐, 呼吸加快, 共济失调, 步态不稳, 四肢叉开, 肌肉痉挛, 卧地不起, 头颈后仰, 四肢伸直, 角弓反张, 瞳孔散大。重症病例昏迷、死亡。
3诊断
根据动物的用药史, 结合其出现的神经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检测中毒动物血液、胃内容物及组织中的伊维菌素含量。
4治疗
采取强心、保肝利胆、利尿等对症治疗措施。对中毒动物及时补充体液, 调节机体电解质平衡, 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地塞米松、VC、ATP等静脉滴注, 同时用苯海拉明、复合VB肌肉注射。对口服伊维菌素引起的中毒, 可用活性炭和盐类泻剂促进药物排除, 心动徐缓的可用阿托品, 急性过敏的可用肾上腺素。
经治疗好转的, 辅以中药治疗, 方剂:连翘20 g、野菊花10 g、穿心莲3 g、白头翁3 g、绿豆10 g、滑石10 g、决明子6 g、荆芥8 g、甘草10 g, 药物共为细末, 小动物一次服15g, 大动物服25g, 早晚用温水送服, 连续服用5 d。
5预防
伊维菌素除内服外, 仅限于皮下注射, 不可进行肌肉或静脉注射。临床上应严格控制该药的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用药时要注意动物的品种和日龄, 高敏感的犬种, 如柯利犬、苏格兰牧羊犬等最好不用伊维菌素。未断奶的仔猪、4月龄以下的犊牛、泌乳动物及母牛产前1个月禁用该药。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排泄缓慢, 故食用动物屠宰前应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伊维菌素的研究进展 篇2
1 伊维菌素的性质
IVM是一种新型的由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大环内酯抗生素类驱虫药, 对多种寄生虫均具有驱杀作用, 是人们公认的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残留少、无抗药性的多组分抗生素, 主要含有IVM B1 (B1a+B1b) , 分子量为B1a:874;B1b:860。结构式如图1。本品按无水、无溶剂计算, 含IVM B1a不得少于90.0%, 含IVM B1 (B1a+B1b) 应为95.0%~102.0%。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味, 易溶于甲醇, 乙醇, 丙酮, 乙酸乙酯, 在水中几乎不溶解, 微有引湿性。
2 伊维菌素的药理作用
IVM是广谱抗寄生虫药, 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有良好的驱杀作用。杀虫机理是药物与靶虫细胞上的特异性高亲合力的位点结合, 影响了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 继而引起线虫的神经细胞及节肢动物的肌细胞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 (GABA) 的释放量增加, 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ˉ通道, 增强神经膜对Clˉ的通透性, GABA作用于突触前神经末梢, 减少兴奋性递质的释放, 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弱, 突触后神经元因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达不到阈值而不能进入兴奋状态, 从而引起抑制, 虫体麻痹、死亡。此外, Shu等 (2000) 研究了增加IVM浓度对旋盘尾丝虫ATP酶活性的影响, 随着IVM浓度的增加, 雌性蠕虫体内的镁, 钠-钾ATP酶活性均降低, 使跨膜运输的钠钾泵受到抑制, 通过这个过程导致丝虫体内代谢受到根本的影响, 使其在体内循环所需要的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被破坏, 最终虫体致死。
吸虫和绦虫神经肌肉细胞中缺乏与本类药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位点, 不利用GABA作为外周神经递质, 因此这类药物对吸虫与绦虫无驱虫作用。家畜和其它经济动物的主要外周神经传递介质是乙酰胆碱, 不受影响, 虽然此类药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内的γ-氨基丁酸 (GABA) 有一定影响, 但其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因此在推荐使用剂量下使用对脊椎动物无毒副作用。本类药物进入到体内后极少分布到哺乳动物脑组织, 并且与禽畜脑组织特异性的结合较无脊椎动物如华丽蛇低100多倍, 因此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宿主的体内外寄生虫, 而对动物宿主本身不表现作用。
药物转运蛋白可以明显地影响着该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MDR1 (ABCB1) 基因的产物P-糖蛋白 (P-gp) 是研究最多的药物 (尤其是兽药) 转运蛋白, 许多临床上相关, 但是结构与功能无关的药物都是P-蛋白的底物, P-蛋白在各种正常的组织包括小肠、肾小管细胞、大脑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胆小管细胞中表达, 在这些地方主动运输出药物。在这一点上, P-糖蛋白限制了许多药物通过口服吸收以及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人类患者中发现了MDR1的各种多态性, 其中一些多态性导致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 容易感染某些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肠炎等等。在柯利牧羊犬、澳大利亚牧羊犬群中, MDR1多态性是这些种群对IVM敏感的原因。最近研究表明一个4-bp的缺失突变导致的多态性可以导致动物对IVM以及其它几种药物高度敏感。乙酰胆碱酯酶 (Ach E) C末端14个氨基酸的肽片断是该酶非胆碱能效应的基础, 该肽段在多个系统具有生物活性。该片断α7的同分异构体对IVM具有微弱的抑制效应, 当IVM与该肽段同时使用时, IVM效果不明显, 因此, 认为IVM与Ach E肽的正常结合位点相同, 或者至少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 IVM治疗以后在各种脊椎动物中所见到的副作用可能是由于P-糖蛋白的缺失或者功能缺陷。P-糖蛋白在大脑毛细血管上皮细胞顶膜表达, 限制一些药物进入大脑, IVM对一些牧羊狗的毒性是由于mdr1基因4-bp的缺失突变导致阅读框漂移, 产生过早终止P-糖蛋白合成的终止子。此外, 表达低水平P-糖蛋白的CF-1亚群对这些运输蛋白底物的毒性也增加。传统观点认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肝脏代谢系统来清除药物的, 而上述变化可能通过在血-脑屏障中竞争性结合P-糖蛋白位点导致药物向外渗出减少, 增加了药物毒性。P-糖蛋白是人血-脑屏障中成分之一, 在限制药物进入大脑过程中起到核心的作用。P-糖蛋白的表达或者功能发生改变都可能导致IVM在大脑中浓度升高, 产生严重的神经毒性。P-糖蛋白的遗传多态性以及IVM与一种药物或者食品同时使用都可能导致这种现象。
3 伊维菌素的残留与临床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微量的IVM。用0.05%偏磷酸-甲醇 (7:3 V/V) 沉淀血清蛋白, 然后用乙酸乙酯抽提血清中的IVM。得到的样品4000rpm离心5min, 用旋转真空蒸发仪蒸发上清干燥样品。用0.2m L甲醇溶解干燥的产物作为样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分析。色谱柱采用带有同样类型保护住的phenomenex C18柱 (5 microm, 250 mm×4.6mm) , 流动相由甲醇和水以90:10 (V/V) 组成, 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20 mg/L, 检测极限为0.010 mg/L, 相对标准误差为0.78%~3.82%, 回收率在94.0%~100.0%之间, 平均回收率为97.3%。该方法简单, 重复性好, 准确, 适合于血清中微量IVM的检测。
给泌乳期绵羊皮下注射 (200μg/kg.b.w.) IVM来研究乳汁中IVM的分泌情况。采用带有荧光检测系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药物在血清, 乳汁和乳产品 (乳清, 乳块和奶酪) 中的残量。结果, IVM广泛分布于血液到乳腺中, 给药后30d从乳汁中仍然可以检测到药物, 在乳酪生产过程中, 在乳凝块中药物残留浓度最高, 但是在乳酪制备过程中, 乳汁中34%的残留药物会丢失, 乳清中残留浓度最低。
对30只母羊皮下按照0.2mg IVM/kg.bw注射IVM后33d内每天取奶样分析乳产品中IVM的含量。采用带有荧光检测的HPLC方法分析IVM的成分之一H2B1a在不同乳产品中的含量, 采用该方法IVM的回收率在87%~100%之间, 检测极限为0.1μg H2B1a/kg产品。一般在给药后2d IVM浓度达到峰值。残留水平在5 (次级乳酪) -25 (所有的乳酪样品) d之间下降到低于检测极限。IVM对发酵和热都很稳定, 在乳酪生产过程中, 原奶中35%IVM丢失。结果表明对母羊乳汁的处理并不能根除药物残留。
给水牛皮下单次注射IVM (0.2 mg/kg.bw.) , 研究IVM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分布, IVM在血浆中2.4±0.32达到最大浓度为28.5±1.7 ng/m L, 在乳汁中2.8±0.44d达到最大浓度为23.6±2.6ng/m L, 在乳汁和血浆中药物沉积呈现平行状态, 沉积比例为1.12±0.16。在给药后20d还可检测到乳酪中的IVM。在第3d乳酪中IVM浓度达到峰值 (81.4±3.26 ng/g) 是乳汁中浓度的5倍。
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质谱 (LC-MS) 方法用于确定IVM在猪肝脏中的残留, 将免疫亲和柱用抗AVM多克隆抗体固定, 用其抽提和纯化IVM。纯化的样品采用装有C8柱的HPLC分离, 然后用质谱定量。检测极限为5μg IVM/kg样品。
4 伊维菌素的生态毒性与临床
IVM一般无论通过何种给药途径, 都是通过受药动物的粪便将代谢产物或者母体药物排泄出来。粪便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或者活性成分可能对非靶向生物例如粪便中的昆虫以及草场的动植物产生毒性。但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是互相矛盾的, 因此尽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 几乎没有就该药物的毒性达成一致的结果, 原因之一是给药途径的不同, 包括口服, 注射, 浇泼等等导致药物对外分泌的方式不同。有研究报道该药物的安全范围比较狭窄, 因此准确控制给药量非常重要。在爱尔兰IVM给鱼类按照0.05mg/kg.bw口服, 2次/周, 连续给药4周, 在苏格兰该药物已经被授权在鲨鱼场使用。采用这个剂量对鲨鱼没有毒性, 可以很好地控制海虱。
Davies等 (1997) 研究了溶解的IVM对苏格兰海岸水内的非靶性甲壳动物糖虾甲砜霉素的急性毒性以及贝壳类紫贻贝从溶液中生物累积IVM, 然后纯化的能力。在96h内IVM对甲砜霉素的LC50为70ng/L (44~96ng/L) 。贝壳类6d从水中生物浓缩IVM的能力为699ng。纯化半衰期为22个半工日, 预期环境浓度与预期对环境无影响浓度之比 (PEC/PNEC) 很低 (0.02~5×10-6) , 因此不可能产生急性的直接毒性。鱼塘附近的贝壳积累到的IVM浓度远远低于检测浓度极限。由此可见, IVM对海洋生物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威胁, 因此就海洋生物来说, 对药物残留的处理显得并不重要。
5 伊维菌素的剂型研究
目前伊维菌素生产工艺已经被多家企业引进并投产, 开发出多种品牌和剂型, 有口服液、胶囊剂、糊剂、注射液、乳剂、喷剂、预混剂、浇泼剂、片剂、缓释巨丸剂、粉剂等。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和使用, 发现IVM抗虫谱极广, 共有三纲 (线虫纲、昆虫纲、蜘蛛纲) 、12目、73属的寄生虫在其发育阶段至少有一期对其极为敏感, 它是一种广谱、有效、安全的驱虫药物。但是目前本药应用最多的是普通注射剂, 半衰期一般为4.32±0.25d。但是注射剂缺点是一次给药维持药效时间较短, 多次给药应用即不方便, 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口服制剂, 一般通过饮水或拌料给药, 该方法存在动物摄药不均, 对放牧动物应用不便等缺点。伊维菌素预混剂主要应用于猪, 一般以2μg/m L混合于饲料中, 连续饲喂7d, 对猪体内许多线虫和蛔虫具有良好的驱杀效果。伊维菌素片剂则主要应用于犬, 可以驱杀多种胃肠道线虫以及外寄生虫。
由于伊维菌素常规剂型的有效期短, 需要重复给药, 因而有必要开发长效缓释和控释制剂。在国外已经成功研制出伊维菌素长效控释剂, 并投入应用, 伊维菌素缓释巨丸就是其中一例, 具有良好的抗寄生虫活性, 该剂型利用渗透泵的原理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 稳定释放药物时间长达135d左右, 一般在整个放牧季节只需给药一次。但是对于马和绵羊来说该剂型要比其它常规给药体系毒性更大, 该缓释巨丸的辅料为不可降解的聚氯乙烯, 对宿主可能带来长期的不便。对牛来说, 使用伊维菌素浇泼剂具有方便的优点, 可以单次给药, 药效持续时间较长, 但该方法需要给药量大、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低, 一般不超过15%。有报道应用伊维菌素微球注射剂, 在动物血浆中可维持浓度在2ng/m L时间长达9周以上。
肉牛伊维菌素驱虫的育肥效果比较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本试验肉牛为上海光明乳业在贵州某肉牛场胚胎移植生产的奶公牛和从山东及贵州铜仁、毕节地区购入饲养的不同品种公牛共计20头。
1.1.2 主要药品
试验药品为:1 g/100 ml伊维菌素注射液(强力灭虫灵),由杭州九天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多味健胃散,由四川通达动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百毒净消毒剂,由四川乾兴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寄生虫检查
(1)蠕虫检测:采用沉淀法和漂浮法分别对育肥试验肉牛使用伊维菌素前后进行蠕虫虫卵检查;采用蠕虫幼虫检查法检查蠕虫幼虫[3,4]。(2)螨虫检测:采用活虫体检查方法对育肥试验肉牛使用伊维菌素前后进行螨虫检查[3]。
1.2.2 驱虫
清扫、冲洗舍内地面、护栏、料槽等,用1∶600百毒净消毒剂喷雾消毒。对试验肉牛空腹称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一组为驱虫组,另一组为对照组。适应性饲养15天,按1 ml/50 kg体重分别在3月13、23日和4月23日对驱虫组每头牛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3月13~15日对20头牛每次每头用多味健胃散100 g拌入精料中饲喂以健胃,每日2次,一共5次。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驱虫药物。
1.2.3 饲养管理
每天上、下午清扫舍内各1次。前30天上、下午分别饲喂精料0.5 kg/(头·天)。后30天饲喂精料0.75 kg,与适量酒糟生物料混合。精料采食完毕,加适量鲜黑麦草、紫花苜蓿等,最后添加适量干稻草。
2 结果与分析
2.1 使用伊维菌素前后牛体外观情况
(1)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前,驱虫组的局部脱毛率50%(5/10),被毛粗乱无光泽率60%(6/10),体格发育良好率40%(4/10)、中等率50%(5/10)、不良率10%(1/10)。对照组的局部脱毛率40%(4/10),被毛粗乱无光泽率50%(5/10),体格发育良好率70%(7/10)、中等率10%(1/10)、不良率20%(2/10)。(2)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后,驱虫组的局部脱毛率0(0/10),被毛粗乱无光泽率0(0/10),体格发育良好率70%(7/10)、中等率30%(3/10)。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伊维菌素对肉牛体内外的某些寄生虫具抑杀作用,使用后可降低寄生虫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减少局部脱毛,使被毛色泽光亮,体格发育良好。
2.2 使用伊维菌素前后寄生虫检查情况
2007年3月13日用药前对20头试验牛采取粪便和患健交界处皮屑检查。3月13日和23日分别给驱虫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各1次,4月13日对20头试验牛采样检查。4月23日给驱虫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5月13日检查。结果见表1。
驱虫组在使用伊维菌素后1个月,仰口线虫虫卵检出率从80%降低到10%,犊新蛔虫虫卵检出率从30%降到20%,网尾线虫虫卵检出率从20%降低到0,疥螨感染率从80%降低到10%。4月13日第三次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后到5月13
日检查时,没有发现犊新蛔虫、仰口线虫和网尾线虫的虫卵。疥螨感染率降低到0。对照组胃肠道线虫的虫卵检出率及疥螨感染率没有降低。说明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对胃肠道线虫和疥螨具有良好的驱杀作用,但对吸虫和绦虫效果不明显。建议7~10天重复用药1~2次,以增强防治效果。在每次注射伊维菌素时肉牛只是短暂的疼痛反应,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使用比较安全。
2.3 使用伊维菌素前后育肥牛增重情况
使用伊维菌素前后育肥牛增重情况统计见表2。
驱虫组10头肉牛饲养60天后空腹称重,总增重700 kg,平均每头增重70 kg,平均日增重1 147.5 g;对照组总增重625 kg,平均每头增重62.5 kg,平均日增重1 024.6 g。结果表明,驱虫组比对照组增重12%(70/62.5)。说明注射伊维菌素对肉牛育肥增重具有一定的效果。
2.4 试验牛增重及成本比较
从表2可看出,驱虫组平均饲料成本296.136元,增重成本为4.23元/kg(296.136元/70 kg);对照组平均饲料成本314.112元,增重成本为5.03元/kg(314.112元/62.5 kg)。结果显示,驱虫组饲料成本比对照组节约17.976元,驱虫组增重成本比对照组节省0.8元/kg。说明经过使用伊维菌素驱虫后,可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肉牛生产效益。
应用方差(x2)分析对驱虫组和对照组增重成本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采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的驱虫组增重成本差异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3.1 寄生虫在肉牛体内外感染率较高,在肉牛生产中不同程度影响牛采食、休息和育肥效果。作好肉牛驱虫防治,最关键的是要从肉牛寄生虫病流行的三大环节着手:一是控制传染源,想方设法使其传染源限制在某一范围内或消除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把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感染途径切断;三是增加肉牛机体的抵抗力,饲喂营养全面的饲草,特别是补充足量的蛋白质饲草,制定合理的寄生虫驱虫程序,做到定期驱虫等等。
3.2 伊维菌素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宿主体内外的寄生虫,而对动物宿主本身不表现作用,因此对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5,6,7,8]。
3.3 通过伊维菌素对肉牛驱虫与育肥效果试验,说明伊维菌素对疥螨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驱虫育肥试验期间我们应用伊维菌素对驱虫组局部脱毛最严重0266号的黑安本杂肉牛(1岁左右,初体重190 kg)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前检查所见:被毛粗乱,体格发育中等,体表多处局部脱毛,喜欢摩擦护栏,时常出现烦躁不安,常与邻近牛打斗,头部脱毛最宽地方直径为12.3 cm。3月13日进行螨病检查时发现有活的疥螨虫体,初步诊断为疥螨病。用伊维菌素注射液3.8 ml/次分别于3月13日、3月23日、4月13日三个时段进行皮下注射,4月13日进行检查时没有发现活的疥螨虫体。经过60天育肥饲养后,体重达265 kg,增重75 kg。脱毛面积急剧缩小,摩擦和打斗次数明显减少,采食和休息安静,被毛变得光泽顺滑,脱毛处已逐渐长出新生被毛。需要注意的是,若体内外寄生虫感染严重时宜于7~10天重复给药1~2次。用药后35日内不得屠宰食用。
3.4 本次选择伊维菌素对肉牛驱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既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安全、使用方便、省力省时的抗寄生虫药,又能驱虫育肥增重,降低生产成本,值得在肉牛生产和兽医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西臣,张同新,赵权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第一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4.
[2]阎继业主编.畜禽药物手册(第二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185.
[3]张西臣,张同新,赵权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第一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363~368.
[4]崔中林,张彦明主编.现代实用动物疾病防治大全(第一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92~293.
[5]汪明主编.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10.
[6]闻礼永等.伊维菌素驱治肠道线虫的临床观察[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21(2):112~115.
[7]冯明教等.伊维菌素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6:15~16.
伊维菌素治疗牛螨虫病疗效试验 篇4
1 发病情况调查
2009年11月份以来, 旧城、新城、芒璋、盏西等乡镇的2490头牛进行检查, 有320头牛不同程度的感染牛螨病, 其中:犊牛患病96头, 占30%;成年牛患病224头, 占70%。感染螨病的牛出现四处擦身、皮肤增厚、结痂、瘙痒、脱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用嘴啃咬患处等的症状。为探索最佳药品以取得更好的防治保护效果, 我们选择四川省巴尔集团生产的伊维菌素进行治疗效果观察试验。
2 伊维菌素治疗牛螨病的药效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动物:旧城乡49头、新城乡37头、芒璋乡94头、盏西镇77头、油松林乡73头, 共320头牛, 其中成年牛224头, 犊牛96头。将这些牛作为伊维菌素治疗药效观察试验的对象。
(2) 试试验验时时间间:2009年年11月月至至2010年3月, 共历时4个月。
(3) 试验药品:国产“伊维菌素”, 有效成份伊维菌素2mg/g, 由四川省巴尔集团生产。
(4) 分组治疗:将320头牛分成A、B、C三组, A组成年患牛90头、犊牛50头共140头;B组成年患牛104头、犊牛36头共140头;C组成年患牛130头, 犊牛10头共140头。用药后各试验组在原地饲养管理, 并进行观察。
(5) 治疗剂量:A组采用了稍低剂量为0.2mg/kg、B组采用了正常治疗量0.3mg/kg, C组采用了高于10倍正常治疗量的3mg/kg。
(6) 疗效判定:临诊观察, 刮取患部与健康部间皮屑, 观察活动虫体及其形态结构, 浓集虫体计数5cm内虫体数。
(7) 药效安全性评价:稍低剂量、正常治疗的中等剂量、高剂量分别投药后的症状来进行药效安全性评价。
对牛螨虫病治疗观察情况见附表。
(备注:0.3 mg/kg为正常治疗量)
2.2 结果
各治疗组用药后饮食正常, 均无任何不良反应表现。
治疗后第3天搔痒症状明显减轻, 患牛较前几天安静了很多, 四处擦痒的次数明显减少, 极少再有用嘴啃咬患处的现象;第4天患部皮痂开始脱落;7~8天后 (除4头症状不能全部消失外) 其它316头患牛无一擦痒的表现, 搔痒症状全部消失, 皮痂基本全部脱落, 患部皮肤明显好转, 略见新生生牛牛毛毛。食食欲欲明明显显增增加加;15天天后后新新生生牛毛基本长出一半, 皮肤完全没有粗糙的感觉;至22天患部完全长出新毛, 整体毛皮光滑润泽, 膘情见好, 各治疗组虫体检查均为阴性, 有效率达100%, 治愈率为98.75未治愈的4头牛经第二次投药3mg/kg, 跟踪观察2个月未见再发病, 完全为健康状态。
3 小结与分析
牛螨病的易发季节是冬季和春季, 因此, 我们将净化效果的观察期要求经过冬春季, 这样可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伊维菌素”推荐牛用量为0.3mg kg体重。本试验设了3个剂量组, 结果驱虫效果基本一致, 且均无不良反应表现。
用国产的伊维菌素来治疗牛的寄生虫病, 一次性投药, 驱净率, 螨虫减少率分别为97.14%、100%仍属高效范围, 再次验证了伊维菌素对牛螨病的高效杀灭作用, 这一结果与国外的研究报告相一致。
伊维菌素 篇5
纳米粒 (NPs) 具有控制释药、靶向给药和降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近年来, 将具有生物降解和相容作用的聚乳酸 (PLA) 作为载体材料的纳米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异常活跃。对于脂溶性药物, 其聚合物纳米粒常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 但此法最大的缺点是使用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和高能量设备, 不利于药剂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 而自乳化溶剂蒸发法能克服以上不足, 且操作简单、方便。试验以聚乳酸为药物载体, 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 (IVM-PLA-NPs) , 以期为研制出新型伊维菌素制剂奠定基础。
1 材料与仪器
伊维菌素 (大西农制药有限公司) 、聚乳酸 (深圳市光华伟业实业有限公司) 、马尔文粒径测定仪 (Malvern) 、BS224S 电子天平 (德国Satorius公司) 、JEM-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日本电子公司) 、Nicomp388/Zeta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 (Particle Sizing System, USA) 、UV-9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 。
2 方法
2.1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
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将由丙酮 (溶有适量聚乳酸和伊维菌素) 组成的有机相加到含有一定浓度的F68乙醇/水组成的水相中, 减压蒸出有机溶剂和部分水, 得到带有乳光的胶态混悬液, 4 ℃密封避光保存, 备用;或经超速离心 (12 000 r/min离心3 h) 得沉淀物, 沉淀物冷冻 (-50 ℃) 干燥得白色纳米粒粉末。
2.2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形态观察、粒径及分布的测定
取适量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混悬液置于铜网上, 用2%磷钨酸溶液染色, 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形态并拍照;另取适量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混悬液用纯化水稀释后测定平均粒径及其分布。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适量伊维菌素, 用40%乙醇溶解, 以40%乙醇为空白对照, 在200~400 nm波长内进行紫外扫描。精密称取适量伊维菌素, 置100 mL量瓶中, 加入40 mL乙醇溶解并用纯化水定容;吸取1.0 mL, 用40%乙醇稀释至10 mL制得贮备液;然后分别取贮备液0.5, 1.0, 2.0, 3.0, 4.0, 5.0 mL, 用40%乙醇稀释至10 mL,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45 nm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A为纵坐标, 以系列浓度C (μg/mL) 为横坐标作回归得标准方程。
2.4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载药量是指微粒中药物的质量百分率, 包封率是指微粒中药物量与投入制备体系中药物量之比。载药量=纳米粒中伊维菌素含量/纳米粒的总质量 ×100%, 包封率=纳米粒中伊维菌素含量/伊维菌素投料量×100%。
2.5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试验
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 包括扩散池、接受池和恒温磁力搅拌器。取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混悬液置于释放池的上部, 下部接受池以40%乙醇作为接受液 (内含磁力搅拌珠, 并保持池内50 r/min的转速、保持37 ℃恒温水浴) ;在特定时间取点, 每次取样1 mL, 并补充1 mL 新鲜介质;分别于0.5, 1, 1.5, 2, 4, 8, 10, 14, 24 小时吸取下部溶液100 μL, 并于第2天每隔24 h取样, 同时补充等量的接受液;取样后于245 nm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 并按此波长下伊维菌素的标准曲线计算纳米粒释放量。
3 结果
3.1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形态观察 (见图1)
由图1可知, 试验制备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呈圆形、表面圆滑、粒径均一、纳米粒之间未见粘连。
3.2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粒径及分布的测定结果 (见图2)
由图2可知, 经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 (67.9±2.7) nm。粒度分析表明, <100 nm的纳米粒占50%以上。
3.3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 伊维菌素的浓度在5~25 mg/L时, 其浓度 (C) 与峰面积 (A) 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标准曲线方程为A=0.049 6 C + 0.011 4, r = 0.999。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样品的包封率为98.2%, 载药量为9.4%。
3.4 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体外释放试验结果 (见图3)
由图3可知:在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中药物体外释放存在两相, 前4 h处于突释期, 在此阶段伊维菌素的累积释放量达到35.3%;此后进入缓释期, 14 h累积释放量达42.5%, 24 h累积释放量达到52%。
4 讨论
纳米控释给药系统是运用纳米技术改变制剂结构, 使药物在预定时间内自动按某一速度恒速释放于靶器官和组织, 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 可以大大提高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伊维菌素常用剂量为0.2~0.3 mg/kg, 每周注射1次。制备成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后可减少给药次数, 达到长效缓释的作用。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质量考察指标有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试验制备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外观光滑圆整, 平均粒径为 (67.9±2.7) nm, 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98.2% 和9.4%。这些结果都令人满意, 并且制备工艺简便稳定。
伊维菌素 篇6
1 临床病例情况
1 只3岁雄性八哥犬, 5kg, 在别家动物医院治疗皮肤病, 皮下注射了2m L伊维菌素, 第二天早上发现犬失明前来我院就诊。
1 只1岁雌性泰迪犬, 5.7kg, 两周前在别家动物医院治疗皮肤病使用过大剂量伊维菌素, 失明后
2 周来我院就诊。
1只4岁雄性金吉拉猫, 2.6kg, 发现猫瞳孔散大前来就诊, 主诉前天因猫皮肤病注射过1.5m L伊维菌素。
2 临床症状
患病犬猫均出现瞳孔散大, 冲撞障碍物等视力减退或丧失现象, 并发呕吐、流涎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3 诊断
用裂隙灯活组织显微镜及眼底照相机对患犬猫做前眼及眼底系统检查。
3.1 裂隙灯及前眼照像检查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前眼照像机对患病犬猫进行前眼检查, 发现瞳孔散大如图1、2所示:
3.2 眼底检查
用眼底照相机对患病犬猫进行眼底检查。八哥犬和猫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如图3所示。泰迪犬可见视神经萎缩, 视网膜色素脱落如图4所示。
4 治疗
地塞米松注射注液:2mg/kg, SC, 6h后追加1mg/kg, SC, 第2天开始1mg/kg, SC, SID。
甘露醇:1g/kg, IV, 30~60min内滴完, SID。
胰激肽释放酶片:0.5U/kg, PO, SID。
3d后, 视力功能逐步恢复, 4~5d, 视力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同时其它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5 小结与讨论
5.1 伊维菌素引起视觉障碍的机制
伊维菌素作为驱虫药, 正常用药剂量为0.02m L/kg, 本文中所接诊的病例伊维菌素的用量超过了常用剂量的20~30倍从而导致了伊维菌素的中毒进而引起动物的失明。陈业峤等研究表明, 当对健康犬猫大剂量应用伊维菌素时, 尸体剖检及组织学检查可见犬、猫脑部蛛网膜下腔明显水肿, 最严重的一例, 其蛛网膜下腔有约10m L的积液, 使大脑受压而略显萎缩。镜下见大脑、间脑和小脑实质及软膜下呈现较严重的水肿。
视神经是传递视感觉的神经纤维束, 主要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纤维汇集组成。以巩膜筛板为界, 筛板前部的神经纤维形成视乳头, 筛板后的神经纤维汇集成束, 形成视神经。视神经周围包裹有软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 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蛛网膜下腔, 内含脑脊液, 且与颅内脑脊液相连通。当蛛网膜下腔水肿时就会导致视神经的损伤, 从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量死亡。研究资料证明, 视神经损伤后1~2d,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即开始出现早期凋亡状态, 在视神经损伤后7d左右,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达到高峰, 损伤后14d, 大约70%~90%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出现凋亡, 丧失功能。因此在发生伊维菌素中毒的两周内如果未采取有效解救措施, 将会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引起动物永久性失明。
5.2 伊维菌素中毒后的解救措施
由于伊维菌素中毒引起失明最初是由于蛛网膜下腔水肿导致视神经压迫性损伤, 因此, 在视神经损伤后1~2d及时应用激素疗法, 例如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解除神经水肿, 可以有效的缓解视神经的损伤, 从而使视力恢复正常。
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药, 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有效减轻脑及视神经水肿, 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电解质。
胰激肽释放酶片为周围血管扩张药, 有改善微循环, 增加视神经血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业峤, 等.犬猫伊维菌素中毒临床病例报告和人工病例病理学观察.[J]1998, 12, 16 (4) :28-31.
伊维菌素 篇7
2005年, 在中国-欧盟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交流会上欧盟有关专家介绍, 于牛皮蝇Ⅰ期幼虫在牛体内集中移行期间使用2μg/kg体重剂量的伊维菌素进行肌肉注射, 对Ⅰ期幼虫杀灭率可达100%, 效果与青海省当前使用的0.2 mg/kg体重剂量的国产伊维菌素一致。
为了查清牦牛牛皮蝇蛆病在黄南州的感染强度, 比较常量和微量伊维菌素的预防效果, 在黄南州泽库县、同仁县和河南县进行了常量与微量伊维菌素预防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100mL包装的伊维菌素注射液 (内含1g伊维菌素) , 江苏省鸥柯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牛只
试验用驮牦牛、母牦牛和3岁牦牛均来自泽库县宁秀乡、同仁县瓜什则乡、河南县多松乡。驮牦牛, 体重约400kg, 共282头 (其中常量组253头、微量组29头) ;母牦牛, 体重约200kg, 共878头 (其中常量组789头、微量组89头) ;3岁牦牛, 体重约100kg, 共545头 (其中常量组487头、微量组58头) 。
1.3 给药方法
在11月份给试验牦牛群皮下注射伊维菌素, 常量组按2.0mL/100kg体重 (即0.20 mg/kg体重) 的剂量, 微量组按0.5 mL/100kg体重 (即0.05mg/kg体重) 的剂量。
1.4 效果测定
翌年5月份以触摸方式测定, 计算预防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种剂量的伊维菌素预防牦牛牛皮蝇蛆病的效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3岁牦牛、母牦牛、驮牦牛的常量组预防效果分别为97.54%、96.96%、99.21%, 效果十分理想;而微量组预防效果不明显。另外, 牦牛牛皮蝇蛆病在黄南州的感染强度较高。
3 讨论
1) 由本试验结果可知, 常量伊维菌素对牦牛牛皮蝇蛆病的预防效果远好于微量伊维菌素, 与欧盟专家的结论不符, 可能与用药时机、药物质量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从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 黄南州牦牛发生牛皮蝇蛆病比较普遍, 需要加大防治力度。
2) 牛皮蝇的成虫虽不叮咬牛只, 但追逐牛只产卵时可使牛只恐惧不安, 影响牛只休息、进食, 导致其健康状况下降、生产能力降低, 甚至引起外伤、流产。幼虫在牛体深层组织内移行时, 可造成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在背部皮下集中时,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蜂窝织炎。患牛体表隆起部的穿孔常因微生物的感染而化脓, 并有脓汁或渗出物流出, 脓汁或渗出物干结后形成痂皮。幼虫分泌的毒性物质对患牛血液和血管壁有损害作用。感染严重时, 牛体消瘦, 肉质不良, 幼牛发育受阻, 母牛产奶量减少, 役牛使役能力减退;最严重的损害是, 患牛背部大片皮肤穿孔, 使牛皮经济价值受损。因此, 要发动广大农牧民及时检查牛只, 发现虫体立即消灭;同时, 用常量伊维菌素在每年的11月进行预防注射。另外, 平时要加强牦牛群的饲养管理, 注意圈舍卫生, 饲草要干净, 饮水要清洁, 以增强牦牛的体质、提高其抵抗力。
参考文献
[1]马力克, 阿扎提, 居马江, 等.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试验[J].草食家畜, 2007 (4) :51-52.
[2]夏尼, 班求, 沈延银.久治县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0, 40 (4) :28.
【伊维菌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