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战术创新(共10篇)
技战术创新 篇1
排球是以双方隔网用手相互击球进行攻守对抗的一种球类运动, 集对抗性、集体性、技术性为一体。自1895年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中, 排球运动已由单纯的娱乐游戏活动发展到具有高度技巧性的竞技运动, 其对抗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而技战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1 排球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现代排球共有五大技术组成, 分别为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技术[1]。
1.1 发球技术
发球技术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他人制约的技术, 它既是比赛的开始, 也是进攻的开始。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瓦解对方的攻击策略, 减轻本方防守压力为反击创造有利条件, 还能够鼓舞全队的士气, 直接得分, 扩大战果, 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压力, 起到打乱对方部署和挫伤对方锐气的作用。反之, 如果发球威力不大, 不但会失去直接得分和破坏对方战术的机会, 还会增大本方防守的难度, 形成被动局面。发球失误将直接失分。
随着排球技术的不断发展, 发球也由比赛开始的一种形式发展成为力求攻击性的技术手段[2]。特别是自1999年国际排坛实行每球得分制以来, 所有技战术中最明显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拼发球。各队广泛采用大力发球和跳发球技术, 如跳发平飘、轻飘、跳发侧旋、下旋、轻发落点等, 通过提高发球准确性, 加强发球性能, 合理把握“攻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发球的最佳效果。由于发球的力量和速度明显增强, 给对方组织快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世界锦标赛中, 无论是男排还是女排, 发球攻击性强的队伍的取胜希望明显大于发球威力不足的队伍。发球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大大提高了排球运动的竞技性和对抗性。
1.2 垫球技术
垫球是在全身协调用力的基础上通过手臂的迎击运作, 使来球从垫击面上反弹出去的一项击球技术, 是排球技术中比较简单易学的一种技术动作。垫球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和接拦回球, 是组织进攻的基础。垫球到位可以较好地组织进攻, 丰富进攻方法, 在无法运用传球技术进行二传时来组织进攻。垫球不好则可能陷入被动, 甚至失分。
与其他技术一样, 垫球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相继出现了适合于各种发球、扣球和拦回球的击球方法, 如正面双手垫球、单手垫球、体侧垫球、背垫、跪垫、挡球、跨步垫球、滚翻垫球、鱼跃垫球等。这些技术动作的创新对于组织进攻、促进其他技战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 传球技术
传球是利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去迎击球的一项技术动作, 在排球比赛中起着组织进攻的作用。传球技术好则可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使对方防不胜防。因此, 人们形象地将一支球队的二传手称为球队的“灵魂人物”。
随着发球、扣球等技术的创新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 传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排球发展的早期阶段, 主要以正面传球为主;当排球进入竞技阶段, 背传球、侧传球、单手传球、跳传球等技术应运而生。而今, 传时间差球、传位置差球、传空间差球、传交叉半高球、传平拉开球、传背飞快球等技术大大丰富了排球的技战术打法。同时, 传球瞬间手指手腕的变化越来越多, 越来越隐蔽, 这使得传球已不仅仅是一项防守技术, 同时也具有了进攻的作用。
1.4 扣球技术
扣球是扣球人跳在空中, 利用身体的爆发力和快速的挥臂, 最后以全手掌击球的一种技术动作。扣球技术是排球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进攻技术, 也是得发球权和得分的主要手段, 是一支队伍进攻水平的显现。任何进攻战术最终都是为充分发挥扣球攻击力而创造条件。
70年代以前, 大多采用前排扣球技术, 先后出现了正面扣球、屈体扣球、近体快球、短平快、背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扣球技术, 以及我国创造的空间差扣球技术, 如前飞、背飞、单脚起跳扣快球和快抹技术。7 0年代后期, 出现了后排扣球技术, 并在80年代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现代排球进攻充分利用了网长与纵深, 组成了立体、全方位进攻[3]。目前较为常用的技术有单、双脚起跳扣球, 向上起跳和向前上方冲跳扣球, 主动改变起跳节奏的扣球, 突然改变助跑路线和改变起跳点的扣球技术等。扣球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促进了拦网等技术的发展, 使排球更具有观赏性。
1.5 拦网技术
拦网是前排队员在网上方阻挡对方进攻的一种技术。有效的拦网不仅可以拦回对方进攻和拦起有效球, 更主要的是可以直接得分。
拦网规则的两次重大修改大大促进了拦网技术的发展, 使其由单纯的被动性防御逐渐转化成为具有强烈攻击性的积极防御战术。8 0年代以来出现了直腕拦网、重叠拦网、手臂空中位移拦网、集体拦网等, 对后排进攻的拦网也有了显著提高。在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中拦网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世界劲旅巴西男排在2001-2004年取得了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大满贯, 并于2007年获得男排世界杯冠军。据统计, 该队的拦网得分占总得分的36%, 拦网技术统计得分名列第一;而中国男排队的有效拦网得分率仅占到14.5%。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拦网技术对于亚洲球队的重要性。
2 排球战术的发展与创新
排球战术是指队员在比赛中, 根据排球规则要求、排球运动规律和比赛双方实际比赛情况, 合理运用技术所采用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个人和集体配合行动。排球战术与技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4]。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战术的创新, 战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新技术的出现。在战术体系中, 除发球可以看做是个人战术外, 大多是集体战术。集体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两者互为转换, 不可分割。
2.1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指在接发球和接扣球等防守的基础上, 通过二传传球组织, 主、副攻和接应队员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扣球进攻战术配合[5]。进攻战术已经由过去简单的点、线、面演变为当今全面多变的立体化战术[6]。
进攻战术的基本打法主要为强攻和快攻。强攻是指当没有其他队员掩护及其他战术应和时, 在对方做出拦网的情况下强行进攻的方式。强攻可细分为集中进攻、围绕进攻、拉开进攻、调整进攻和后排进攻。强攻对二传手和进攻队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快攻是指在一传到位时二传与进攻队员配合的各种平快球和各种战术配合。根据场上变化, 快攻又可分为平快球、自我快球、掩护快球等形式。
上世纪9 0年代至今, 世界排球运动的高度、速度、力量和强度普遍增加, 单一的快攻和强攻已不足以应对, 进攻战术重点向全面型、立体化的体系发展。快速多变的战术行动成为最具活力的表现形式, 而前后排互为掩护下快速多变的立体化进攻战术则是今后排球运动战术发展的主导。
2.2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主要分为接发球防守战术、接扣球防守战术、拦回球的保护战术、接传垫球的防守战术等[7], 每种战术又可演化出多种战术配合。高质量的后排防守是反攻的基础, 可以起到弥补拦网的作用, 对于能否再次组织起进攻至关重要, 是顺利有效实施进攻的保证。
防守战术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了应对战术的变化。随着进攻的发展, 防守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 打破了过去清一色的“边跟进”防守的格局。而防守技术的种种创新又引发了新的技战术的出现, 使排球运动在攻防大战中不断发展。
世界排球技战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单一到复合的发展历程[8]。科技的进步为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新的技战术的出现则大大丰富了排球运动的内涵。现代排球运动在技术发展上更加细腻、多样、全面, 体现出了进攻点多、隐蔽性强、灵活性大、组攻范围广、前后融合等特点, 大力推动着进攻战术向快速多变、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技术是战术的基础, 战术是技术的合理运用, 而技战术则是排球运动的灵魂。排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给排球运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使排球运动一步步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白海波.现代排球教程[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朱先敢.我国甲A男排进攻战术结构特征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2 (3) :407-408
[6]郝招.世界排球运动的新发展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启示[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5) :134-137
[7]赵子建, 许瑞勋.现代排球技术发展特点及分析[J].体育学刊.2001, 8 (3) :35-36
[8]孙杰, 张伟.排球教学与训练[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技战术创新 篇2
一、“节约型”经营,“战略防御”时代的必然选项
2005年报业广告增长大幅下滑,首次出现低于GDP增长率的险境, 2006年这种局面仍在持续。这意味着报业从“战略进攻时代”进入到“战略防御时代”,而“节流”成为报业战略防御时代的必然选项。
2006年中国报业在节约型经营方面取得了三方面成绩:一是“细节性节约”,即一方面在日常开支上精打细算,严格控制非必需花费,采取适度从紧的支出政策,如该年度各报社的旅游性会议和观光性培训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从细节入手改进经营模式,减少习惯性浪费,如温州日报集团开展细节节约活动,对发行中的运输路线进行重新设计,淘汰了6辆耗油大、维修费用高的“老牛车”,为集团节约数十万元。二是“创新性节约”,不少报社对内部资源重新整合,如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将所属原来分离的《长江日报》发行部和《武汉晚报》发行部进行合并调整,优化组合后报纸发行量没有降低,却为报社节约数百万元的开支。三是“制度性节约”,通过规范管理,推进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减少浪费和风险。河南日报集团着力落实内部审计,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和集团利益受到损害,避免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有意或无意的违规或违法行为,达到提升集团内部管理效益、增强集团预防风险意识、提高集团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从实验室到市场,报纸“无纸革命”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2006年10月26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新一代电子报纸《宁波播报》,它选择高亮度、便携式的电子阅读器为报纸载体,其形状大小如一本普通32开的练习本,还可存储旧报和相关资料。该电子阅读器实现了视觉媒介和听觉媒介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多媒体报。
我国已是世界上新闻纸耗费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年均新闻纸用量约400万吨,在森林资源日益稀缺、进口纸价格快速攀升的形势下,报纸“无纸化”的技术革命刻不容缓。作为报纸替代品的“电子纸”曾被寄予很高期望,但往昔的电子报存在两大硬伤,一是编排版式仅按报纸原样照搬移植,字迹小且有较大辐射,造成阅读不适;二是电子版的载体以电脑为主,必须在线阅读,携带不便。手机报也因显示屏面积与容量的限制,亦难以具备真正电子报的特质,故而具有现实推广价值的电子报迟迟未能出现。欣慰的是,这一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报纸作为平面媒介的局限,标志着我国在探索数字报载体方面有了新突破。
三、发起网络攻势,报媒网络运营进入“战国时代”
传统理论认为不同媒介之间是共存共荣、互为补益的交融关系,但近年媒介市场竞争表明,报纸的确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强力挤压。探寻报业的网络化生存路径,实现报媒与网络的深层对接与互动,成为当前报业改革的头等大事。国内报纸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触网”,但多数报社网站长期充当花瓶角色,未形成真正有效的市场合力。为抢占新一轮媒介博弈战的高点,2006年报纸纷纷发起网络攻势,主要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投入巨资对传统报社网站进行升级改造,对网站版面、布局等做了大幅度优化调整,如大力培育“社区”、“网评”“博客”等新兴版块,吸引网友眼球。二是由于传统报社网站兼有政府新闻发言等政府门户身份,完全商业化变脸的阻力较大,有的报社选择创办新网站,按照完全的商业网站模式打造新型数字门户,如南方日报集团新办奥一网等。三是尝试网络实体运营,如湖北日报集团荆楚网斥巨资运作“荆楚网络家园”实体项目,在武汉、仙桃、宜城等地经营连锁网吧,力图打造集“健康上网、网吧业主交流、IT人士商务活动”三位一体的新型多功能商务平台。各报社全方位、多层次切入网络运营,报媒网络经营进入“战国时代”。
四、重塑“内容为王”,“报业内容联盟”提升内容价值
我国报刊业有着强大的采编队伍,每日生产出海量原创信息;网络媒体由于没有独立新闻采访权,在内容上靠对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体的信息进行“拿来主义”的汇总或整合。在网络较弱小时,报纸甚至以其内容被网络转载而“自豪”,但在网络媒体高歌猛进,在线广告成为强劲对手的形势下,报业表现出空前的敏感与忧虑。传统媒体的采编成本每年以千万元计,而网络媒体获得新闻信息时,只需要付出几万元低价甚至“零成本”。网络媒体通过报纸提供的内容吸引海量受众,形成“渠道为王”的优势,反过来不仅影响报纸发行,而且对报纸广告形成合围之势,使得报纸“内容为王”的优势大为褪色。2006年年初《解放日报》等39家集团联合成立“报业内容联盟”,共同制定向网络媒体提供新闻内容的定价规范,提高网络转载的门槛,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让新闻内容回归应有的价值。从实际情况来看,报业内容联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报纸内容的使用价值,但这一举措并未影响网络火速发展的势头。
五、向“动众”移动,平面媒体突破时空限制
报刊作为平面媒介,多为室内阅读,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受限。但受众对媒体信息的需求已突破单一媒体、单一方位,向多媒体、多纬度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郊区买房,越来越多的机构在郊区兴建,越来越多的受众每天有大量时间耗费在开车或坐车上。一批年轻的、规模不断扩张的“动众”正在快速形成。为适应动众时代的要求,《广州日报》于2006年做出系列重大改革,一是推出导读和索引设计专页,封一版主要是标题新闻,封二版则对重要新闻的核心内容做了提要,相当于简明新闻,通过视觉设计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一天报纸的精彩新闻,适应移动受众的速读需求。二是针对有价值的地铁“动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联合打造《羊城地铁报》,在广州地铁区域内一至四号线44个站点等场所定点发行,发行时间为7:30~9:30上班高峰时段,影响地下、地上百万上班族及休闲购物人群。报刊向“动众”市场延伸,不仅拓展了报刊市场空间,而且增加了报刊同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竞争的砝码。
六、“非报业利润贡献率”,多元化经营的新标杆
广告收入是我国报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到报社总收入的80%以上。但报业经营严重依赖广告使得报社利润支撑点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不利于报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报业广告市场总量已逐步接近饱和,难以再现爆发式增长。这种形势下,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提出“非报业贡献率”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把集团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一个大型文化传媒集团,以传媒业经营为主,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打造音舞、会展、动漫和影视四大文化版块,在票务网络、剧场经营、艺术教育、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艺术品拍卖、文化体育礼品设计开发等六条业务主线上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为抢占动漫这一高利润高新产业的先机,集团还特别组建了动漫产业有限公司,打造集动画片制作、动画剧本创作、形象设计与创作、平面制品的出版与发行、衍生产品的开发为一体的动画制作经营专业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改造,目前文新集团非报业利润贡献率已经接近30%,是国内非报业贡献率较高的集团之一。
七、做实分众特色,期刊叙写“传奇故事”
我国期刊共有9000余种,长期以来总体上缺乏活力。但最近几年,期刊的分众传播特色日益凸显,在“窄众传播”的轨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古传奇报刊集团是湖北省批准的一家期刊集团,总社期刊月发行总量达到180万册,年销售额达8000余万元。该集团旗下的《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办于2001年,创刊当期销售超过11万份,后一年上一个大台阶,现已改为旬刊,销量逼近百万,叙写了我国期刊史发展上一个独特的“传奇故事”。它提出“全新江湖杂志书”的理念,集杂志与图书之长,凝练成“今古传奇体”的杂志模式,即独特的题材、精彩的故事、明晰的结构、传奇的人物、特定的手法、雅致而简洁的语言、优美的包装,将传奇性、通俗性、大众性和稀缺性熔于一炉,形成其他媒介“学不到、偷不走、难以琢磨”的核心竞争力。该集团还先后创办了传奇、武侠、奇幻、故事、言情、侦探等系列版本,目标是打造一个“满汉全席”的传奇基地,并实现系列版本之间的错位竞争。这表明以“分众”为核心竞争力的期刊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八、深度变革,邮政发行力创服务新形象
邮政与我国报刊业发展密不可分。1985年开始的报社自办发行革命给邮政发行带来巨大冲击,但最近几年自办发行遭遇成本过高之惑,传统邮政发行的优势再度引起关注。2006年11月8日,国家邮政局对各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间互发的共计640种畅销报刊提速。这次提速是在去年对北京等10个区域内实施畅销报刊提速的基础上的再次提速。与此同时,国家邮政局还启动了报刊发行信息系统,集中管理所有报刊征订信息,完成报刊要数、通知印数、分拣封发、投递数据的生成,形成了一个将决策管理、经营分析、业务处理、生产作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完整网络平台,还能为广大报刊社提供实时、权威和全面的数据资料。一系列深度变革的举措表明,邮政发行正由过去的“邮老大”模式向“邮服务”模式转变,这对建构新型邮报互动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九、行业自律新觉醒,报刊发行迎启“无赠品时代”
随着传媒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报刊市场竞争日益惨烈,过去高高在上的精神产品——报刊也走上了赠品促销的道路。但报刊发行中的恶性竞争导致赠品价值不断攀升,有的甚至超过了报刊本身价值,读者的购买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无赠不购”的奇怪现象。在报纸广告收入增长大幅回落的形势下,各地报社逐步觉醒,进而自觉呼唤报刊发行的无赠品时代。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邮政局于2006年9月联合下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要求各地报刊社核算并公布报纸最低价格、禁止有偿促销征订报刊,随后天津、湖北、福建等地报社相继签署自律协议,抵制赠品发行营销。同时,《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服饰与美容》等50家期刊也向期刊界发出倡议,从去年11月起,不在零售时以任何钱物形式附送赠品,不以任何理由率先挑起任何形式的赠品战、价格战等。报业和期刊的共同觉醒开启了一个无赠品发行的新时代。
十、媒校互动,创新报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11月5日,林如鹏和刘年辉两人顺利地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期满离站。为培育高级应用型人才,1998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设立全国新闻战线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由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两个学院派出一流导师,利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平台,联手培养中国新闻高端人才。
现代传媒业的竞争,首先是战略的竞争,战略竞争就是决策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虽然目前新闻教育的理论体系已较为完备,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毕业生也不少,但教育内容落后于新闻实践,教育研究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新闻院校毕业生难以适应业界的需要,被业界斥为“黑板新闻学”。新闻业界有着天然的教育资源和大量的原始资料,但因缺乏理论指导和高水平的研究人才而未能有效提升。经过8年积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在电子学、通信学、计算机科研与应用、报纸印刷与发行的管理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报业集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技战术创新 篇3
1排球快攻战术概述
近年来快攻战术已经成为世界级排球比赛中常用战上,但是很多排球队伍在运用快攻战术时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快攻战术组织较为简单,多人的战术配合较少,“卡轮”问题在战术组织中经常出现,灵活多变的特点没有在快攻战术运用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其次,快攻战术经常受到发球的抑制,进而降低了快攻战术的组成率和扣球成功率。整体上说简洁、快速、力量是一攻战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之相对的是擅长快攻战术的亚洲国家排球的经济实力远落后于擅长高举高打的欧美国家排球队,亚洲国家在同欧美国家的排球比赛中屡屡败下阵来。
这些问题的产生于实际中的很多因素都息息相关,新规则的执行,如新发球区等,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发球战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扩大发球区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发球的针对性和攻击力发福提升。与此同时,当前关于快攻战术的创新和发展还无法满足亚洲国家排球运动水平发展的需求,近些年的比赛中很少有快攻战速的创新,对于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排球比赛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排球快攻战术研究方法,根据相2008、2012年奥运会,男、女排球比赛视频,查阅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相关文献,通过系统理论发分析排球快攻战术下的攻防系统结构和平稳问题。
2排球快攻战术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2.1快攻战术系统的结构与平衡
根据组织实施快攻战术的特点和过程,可将快攻战术系统的基础结构划分为扣球、移动、发球三个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中都存在相对稳定的内部结构特征。运动员之间相对固定的站位关系是接发球子系统的内部结构特征,例如五人接发球的M站位、W站位针形等。连接扣球子系统与接发球子系统的移动路线和移动策略是移动子系统的内部结构特征,例如“进攻战术的前交叉、假交叉、后交叉等”战术组织中心位置和进攻区域的关系是扣球子系统的结构特征。例如一种典型的快攻战术扣球子系统结构,其特点包括:在快攻战术的组织中心中,二传位置在3号位与2号位之间, 二传运动员前方是宽阔的3、4号位区域,进而实现网长组织以3号位为中心的前快战术以及4号位发展的平拉战术的充分利用,这样2号位背快战术能够更加有效的组织[1]。
快攻战术系统具有较高的开放性,通过与防反系统、发球系统的有效配合,能够实现竞技系统的相互对抗、相互抑制、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可知,快攻战术系统能够实现内部平衡,其中竞赛规则、战术对向相克等外调控机制、攻防技术、内调控机制实现系统平衡的维持。发球与防反战术的特点、快攻战术的特点能够通过快攻战术系统结构有效的体现出来,通常情况下这种都能够被攻、防双方接受,在平衡结构在经济、效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2.2快攻战术系统的结构问题
发球区规则改变对竞技系统攻防结构进行调控变产生的快攻战术系统结构缺陷是快攻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球区规则改变后发球区域增加,球运行的距离、运行时间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更为关键的是一攻系统的结构和发球关系发生了改变,原发球站位条件下形成的攻防结构平衡被打破,进而造成了根据远发球区规则构建的以2、3号位之间区域为战术组织中心构建的快攻战术系统的结构性缺陷。现阶段5号位场地后区域发球对快攻战术系统的结构性抑制是快攻战术系统的结构缺陷,其中对二传运动员移动路线的制约、对4号位平拉开战术的抑制较为突出[2]。
从发球方5号位场地后区域向接发球1号位与2号位区域发直线球是5号发球对平拉开战术的结构性抑制。运用这种发球组织快攻战术时,一个夹角大于90度地钝角形成于从接发球站位到二传位置之间,同时有一段较长距离存在于二传位置到4号位平拉进攻区域,这就要求4号位具有较高的平拉开球技术,而这些都会给二传运动员向4号为传出高质量的平拉开球增加难度。在实际比赛中进而这类发球时,即使一传能够到位,也应要求2、3号位区域在二传运动员组织下进行快攻、后排攻、强攻。
4号位平拉开的地位在快攻战术系统中十分重要,拉开拦网运动员在该区域进行防守,是常用的牵制拦网运动员的战术。实际比赛中如果4号位平拉开战术无法打出,那么仅有2、3号位是快攻战术进攻的区域,那么3号位就会逐渐转变为拦网运动员的防守站位,拦网防守此时能够产生区域优势。根据排球竞技网上博弈模型可知,在攻防双方其他条件均不改变时,如果仅限于2、3号位区域进行进攻防战术扣球,拦防4号位的运动员逐渐接近3号位,拦网防守的区域优势就会形成,这种条件下就会降低快攻战术扣球成功率[3]。
2.3快攻战术系统的发展和创新
由于排球具有非常强的直接对抗性,所以互相限制的“对向相克”在其技术和战术的演化过程中较为明显。随着新的、先进的战术结构的形成,就会有另一种与之对抗的战术结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竞技体育能够获得不断发展。新的发球结构在排球比赛发球区规则的影响下发生改变,但从近年来的比赛情况来说,发球的攻击性在这种发球结构得到明显增强,并明显的抑 制了快攻 战术。同时也应当明确在发球区规则的改变下快攻战术的发展与创新开拓了新的空间。发球快攻战术系统结构是在原发球区域规则制约下形成的,在针对5号位场地后区发球,快攻战术组织会向3、 4号位之间区域移动,快攻战术系统存在的结构缺陷能够得到有效解决[4]。
建立新的、具有战术组织中心的快攻战术系统,要求动员具有更高的运动技术和战术水平。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应当以对方发球运动员发球站位为依据,科学选择战术组织中心,即在对方发球后二传运动员应当根据相应的战术组织中心进行移动。此外,其他运动员进行一传和跑动时应当严格执行既定战术。所以,应当将运动员的体能和智能培养作为快攻战术训练的重点,进而实现运动员敏捷性、快速反应、战术配合力的有效提升。
3结语
实况足球技战术研究 篇4
很多玩家在看到一些高手娴熟而高效率的进攻时,往往羡慕不已,十分希望自己也能打出这样的足球来,然而同时又十分困惑,究竟如何才能打出流畅的传球配合、犀利的盘带突破。其实,不论进攻的手段如何变化,效果如何华丽,其基本的原理都是不会改变的。如果能牢牢把握住这些,勤加练习。多多思考,多做交流,就一定可以打出犀利的进攻。
进攻特点
好的进攻都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拨开表面的迷雾,从实况足球的本质上来认识进攻。
进攻的思路和防守有很大不同。防守最重要的是纪律,具体说就是它要求你一定不能做一些事,一定要做到一些事。比如不能拉乱阵型,要保持好防线的完整,要保证每个防守队员各司其职等等。而进攻则完全不同。进攻必须要出乎对手意料,要与众不同,要别出心裁,要攻其不备,要有创造性。这是进攻一方的最根本思路。切忌循规蹈矩,毫无创意的进攻。进攻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对手摸不到你的想法。你关键部位的转身、突破、传球都让他始料不及,猝不及防,等明白过来,一切都来不及了。为了达成这种效果,就需要将各种外部因素都加入你的思考当中,你进攻球员的特点,对方防守球员的特点,对方的防守习惯,自己的进攻习惯,已经形成的有效的进攻套路,球员状态,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的位置等等。尤其重要的是,你必须高度集中精力来思考对方想要做什么,你要如何应对,对方针对你的回应又有哪些举措,你又要如何破解。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后,做出你的选择,或传球,或盘带,或射门,总之,不论选择哪一种,都要尽力做到让对方想不到、防不到。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入各种假动作,盘带技巧,传球技巧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迷惑对方。高水平的实况足球对抗是很费神的,因为不论进攻防守,看似随意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了充分的思考而做出的,尤其在一些关键部位,更是双方斗智斗勇的核心所在。
所以实况足球对战的本质就是双方的博弈。不论进攻防守,双方都要尽力调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力熟悉所有的内外部因素加以利用,与对方斗智斗勇,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双方选手的创造力。试想这样的场景,在一次边路突破中,进攻方需要快速、全面地观察场上的形式,他需要思考的包括自己球员的数值、状态、位置,队友的位置、能力特点,对方后卫的位置、技术特点,阵型保持的如何等,再加入对方可能的防守方式,综合这些情况,然后迅速思考所有可能的进攻线路,并对各种方案作出可行性的大致评估。有经验的玩家会迅速、熟练地完成这些思考,这一步完成后,可以说对于常见的常规性进攻方式和防守对策都有了一个较全面的大致了解。所谓创新源于对本质的把握,在这个基础上,玩家才有可能打出创造性的进攻,因为他已经了解了几乎所有的常规打法,他要在这一环节迷惑对方,就必须有新东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有超乎平常的高明选择,如果对手没有跟上你的思路,那么,当你最终亮剑时。对方多半会傻眼——我怎么没想到还有这一手?你可能会说:这也太玄乎了吧。一次突破在1~2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就解决了,怎么可能想这么多?对,是需要思考很多,时间是很短。这里我来特别说明一下是怎么一回事。人的大脑加工一项任务时,需要一种“智源”的参与,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人的智力资源,大脑智源总数是有限的,如果一项任务没有用完所有的智源,那么余下的智源就可以参与其他任务的加工。当一项任务很陌生时,加工时所需要的智源较多。加工时间也较长,如果这项任务不断重复,熟悉程度提高,那么所需要的智源数量就减少。上文提到的突破时对双方各种数据的思考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对于经验丰富的玩家来说,这些内容是经过了多次的练习的,久而久之就内化成。这种习惯性的动作。很多玩家有这种经验,有时候踢着踢着突然走神了。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是手底下还在动,还在踢。这种情况下打出来的球,就是您已经内化了的东西。不需要专门的意识参与也会打出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顶尖高手一般都已经将常规打法烂熟于心,而将多数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实现创造性当中去了。这样,本段开头所提到的这些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我认为,这是踢实况最理想的状况,但它需要大量有质量的练习。在遇到高水平的对手时,一般来说非常需要这种思维,因为对方也不会被一般的东西所击败,要么你思考的比对方多一步,要么你能想到对方想不到的,唯此才能有效打击对手。如果你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一般的省级比赛,你应该已经很少有对手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进攻的本质。进攻的本质是双方的博弈,优秀的进攻是创造性的进攻。不管你看到的动作多么花哨,多么吸引眼球,它都不能脱离这一基本原理。实况细节的变化有很多,但是基本原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实战运用
如何能将这些东西运用到实战中呢?我们慢慢分析。
好的思路需要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来实现,那我们就先来看技术。我们都知道不管任何一个游戏,一个学科,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实况也不例外。我们从传、停、带、射四个环节入手讨论。
传:首先,我认为传球需要有这样的效果:一要保证球在自己脚下,不被轻易识破传球目的。这是最基本的;二要有灵敏的嗅觉来捕捉传威胁球的机会,给对手致命的打击;三要利用传球来打乱对方的防守,撕开防线,造成机会。要做到第一条很需要对对手的抢断意图进行准确预判,第二条的实现一般来说需要利用阵型来找到对方的一些硬伤,比如边锋的位置经常会有一些空挡,这个是对方无法阻止的硬伤,多利用阵型来寻找这种机会,然后敏捷地捕捉到,最后致命一传。第三条是在没有很好的机会时,多利用传球来拉动对方的防线,创造出机会,典型的例子是2过1。(图1-1、1-2)
停:其次是停球,我认为这是进攻中的核心环节。停球的质量对传球质量、盘带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传球、盘带又决定了最终的射门。实况中的好停球和现实中不一样,它的标准就是要你把球黏在脚上,不能远离身体,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国内国际的大赛,球都是黏在脚上的,这样的停球质量下,传球精准,对方很难从半路截到,看起来好像在球路上,然而却碰不到;盘带质量也会提高很多,因为你每做一个动作所需的空间小。所以同样是10米,别人能触球2次。你能触球3~4次,那你就有了很大的优势,梅西不就是这样吗?高质量停球下的盘带,在有身体接触时也有明显的优势,就是不容易被断下来。要做到这样的停球,关键
是在停球瞬间尽量不要乱动方向键,让球稳稳地黏在脚下,然后再传,第一次停球停好,第二次就会容易一些,然后慢慢传起来,就可以了。
带:盘带是近几代实况的一个关键词。盘带AWE9以来逐步进入强势期,对它的研究也很多。我要说盘带是最能体现创造性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费脑子,最花精力的环节,上文所描述的双方互相猜心理的过程多发生在盘带阶段。你必须熟悉你的球员,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盘带突破,最好能有高敏捷或高身体平衡(两者都有的是妖怪),高盘带精度,速度快的更好,有双足。伊布,阿德,C罗等等突破强人都是这样,能用技术晃过你,能用身体抗死你,能用速度跑死你,这样给对方的压力会很大,在防守时他需要思考的也更多,你就越有利。一些细节:斜方向突破>上下左右四个直方向突破;双足善加利用,它是衔接动作、节奏变化、直接突破几方面的结台体。有双足和无双足的人突破起来绝对是两个概念;如果你的突破强人状态好,那么要多加利用,完全可以强行突破,会让你在和对方的对抗中占据很大优势。但不要脸对脸直接往别人身上撞,大红状态虽然厉害,但还是不能脱离“博弈”这个本质。它不过让你更占优势罢了,要找到平衡点。
射:最后是射门。每一代实况都有一些比较好进球的方法,比如WE9和PES2009的近角,WE10的BUG射,WE8的挑射等等,这些是基础,必须滚瓜烂熟,出现机会要十拿九稳的打出来,当然,能不能进运气成分很大,但一定要有质景地打出来。然后我要说一个关于射门小知识,PS2以来,实况对于射门的理解诠释已经和PS1时代不同了,它强调,射门只是完成一系列配合的最后一击,对射门力量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你不打的很离谱,就可以了。这和现实很像,边路横敲过来,你只需要抬脚一垫,OK了。更强调的是整个进攻过程的完成。对一些比较独立的射门,比如一个精度高的前锋进行的推射,它更注重你的射门过程是否规范,比如射门前球是不是带的很稳,是不是在乱跳,所面对的方向是不是合适,有没有按R2等等,至于力量,除非你按得特别小或者特别大,不然区别并不明显。这是很多玩家理解有偏差的一点,大家可以自己多多尝试一下。射门要说到比较高阶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招,偷偷摸摸藏起来。关键时刻给对手致命一击。这种射门不容易总结出来,需要有灵感和天赋。重庆精英的王浩是这方面的天才,他的远射相当诡异,超乎逻辑,07CEG西安站决赛,他就用阿德在对方禁区左侧横拉后右脚推射远角得手。把大家都震住了,实在是非常的匪夷所思,关键是,这脚射门完全是出于理性认识,而非感性认识。还有一个球,大家可以上网看看,07ESWC决赛,spank用克雷斯波在禁区前正对球门R2推射远角得手,这个球完全骗过了BUTCHER,一点封堵都没有就进了,属于个人绝招的典型例子。
技术的提高需要辛苦的练习。不是某天突然被智慧的闪电劈中就可以茅塞顿开的。比如“善加利用双足”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要做到是必须多多思考多多练习才行的。每一项技术或者技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融会贯通,将它融入到整个进攻体系当中去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
定位球
最后来说说定位球。
定位球是目前实况的一个重要得分手段。和现实不太一样的是,实况的角球得分率远高于直接任意球。大家可以看到lEST2007中,印尼的威利选手角球成功率奇高,作为极端防守反击打法的代表,定位球是他非常重要的得分手段,本人在PES2008中角球命中率也一度到达50%以上,在比赛中帮了不少的忙。
常规角球:虽然角球时禁区里人很多,但一般来说有效得分点有三个,前点,中点,远点、前点一般是命中率比较高的,掌握起来不难,但也容易防守。罚球前首先要观察禁区内的站位,罚哪个点都一样,前点的前锋一般站在近门柱附近,小禁区线一带,一般还会有一个对方的后卫站在他的身前负责防守,这个后卫是罚前点的关键,因为他不是每次角球都会出现在最佳防守位置。有时会跑的很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罚前点的绝好时机。角球力量很关键,而且每一代实况的角球力量要求都不一样。PES2009中罚前点力量不能超过一半,出球的角度要小一些,和地线贴近一些,这样更容易发到门柱和后卫之间的位置。按住上,圆圈键按一次球会传的比较高,适合头球,按两次弧度会比较低,适合直接抽射。打前点的球员身高要求不是很严,有时170以下但进攻意识出色的球员也可以顶到。中点比较难掌握,但是如果罚好威力很大,而且很难防守。顶中点的球员必须有出色的身高和头球条件,因为他经常需要高高跃起在对方头顶将球顶进。出球的角度要大一些,离地线远一些,瞄准对方中路后卫的身前。力量略过一半。这种球如果多加练习可以有比较好的命中率,而且不好防守。后点和中点的原理类似,球员要求类似,出球角度比中点略小,力量略大。
战术角球:PES2009中战术角球不再像前作一样随时可打。因为以前每次角球都会出现在角旗附近的球员不见了,只是偶尔才会在那个位置。如果要打的话只能等这种机会,这种战术如果要有高命中率。那球员站位得有研究,要有命中率较高的套路,需要大家多多练习总结。
任意球:一般来说任意球不直接射门。原因是实况中直接任意球命中率很低,如果打不进,白白浪费一次进攻机会,所以多数情况是利用两人任意球把球拿在脚下慢慢找机会或直接短传到禁区里找机会。如果直接射。一般也是一些特殊方法。比如07IEST中葡萄牙选手近距离任意球用阿德轻点圆圈的射门,或者PES09中按住下+圆圈的地平球射门。或者22米内用力量大或者状态好的球员一拨一射大力轰门。
战术保证
有了好的技术,我们就需要一个良好的战术、阵型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一套完整成熟的战术需要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思路是什么?即,要打反击还是打阵地战?要主攻哪一边?主打哪个球员?等等
2如何有效实现这一思路?一般来说,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专门阵型来完成自己的整体思路。比如要打反击,我就研究一个防守好,反击推进速度最快的阵型。一般来说,这需要一个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最后成功的过程。
3细节上需要仔细研究。球员的站位要细到从什么位置往什么方向走几格;箭头的方向,位置属性都要多尝试—下,找到效果最好的。(图2)有些特定的位置会有一些好打的球。比如前锋的某个站位可以有转身就打而且能进的球。如果发现要多多利用。还可以利用阵型去专门找某一代的某个好用的射门方法,比如PES6时期就有很多人把阿德安排在最方便使用左脚BUG射的位置。(图3)
4要有一些高效率的进攻套路。这个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总结出来,这种套路的特点是命中率高,进攻过程比较程式化,在比赛中容易打出来,不能太复杂。要知道,比赛和平时打是不太一样的。现场的紧张气氛。心理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大大影响发挥,你的进攻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越不容易打出来,而一些固定的,有效地套路会效果很好。多发掘几个这种套路,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什么Sky世界大赛成绩比Moon好?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战术很容易复制,战术的执行效果受心理影响小;而Moon那种飘逸的打法,如果心理有一点微妙的变化,恐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技战术创新 篇5
篮球运动的训练主要包含技术基础、战术意识和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 合理安排、有序开展技战术的综合训练, 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以及通过提高学生对于技术的应用, 比赛态势的把握能力, 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更加深层次的了解。
篮球战术训练与篮球技术训练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技术训练由不同的可分割环节组成, 可以一项项地完成教学实践, 然而战术训练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前授技术基础, 合理安排应用, 从而达成体系的战术训练方案。
1.1 有利于培养综合利用技术的能力
高校的篮球教学主要是以启发式教学作为主导, 并非培养专业的运动人才, 所以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能力的同时, 应该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综合性能力的提升。通过加强篮球教学中的战术训练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在技术学习环节更加用心, 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学生掌握综合使用各种技术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战术思考能力。
1.2 有利于提高个人篮球水平
篮球战术训练的重要核心点在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判断场上情况、应该选取何种技术、如何达成目的等都是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情况, 可以在不同的攻防环节中找到学生适应的战术训练重点, 例如, 针对不同一号位球员在阵地防守的站位、快攻的发起安排不同的战术训练重点, 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 提高学生的个人篮球水平。
1.3 有利于队伍整体能力
相较于技术训练的漫长过程, 战术训练可以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 根据队伍自身情况, 合理安排战术的运用, 使得队伍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可以提高整体的队伍实力。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 也可以提高其团队协作的意识, 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得到更多地启发。
2. 战术训练的应用与创新
2.1 战术训练的基本方式
2.1.1 采用分练与合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分练与合练相结合的战术训练方法是高校篮球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首先, 采取合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分队, 以五人为一队, 进行战术的讲解和演示, 以期让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战术的安排和战术意图, 让学生对篮球战术有了整体的初步了解;其次, 安排局部的分练。针对不同位置、不同技术水平和不同场上情况的模拟, 对个人或者两三人的小组进行战术的演练和矫正;最后, 再安排合练。通过分练中能力的提升, 在最后的合练中强化学生的战术能力, 建立各个队友之间的默契, 调整安排战术的应用细节, 使得整支队伍在遇到复杂的场上情况时能够应对得法。
2.1.2 情景教学法
篮球运动由于其快节奏的特性, 因此在实际的篮球对战中往往会遇到不对称的场上局面, 例如:多打少、矮防高、快打慢等情况。因此在战术训练中应该模拟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使用合理的战术, 能够在不对称情况下完成攻防任务。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 合理地设计安排并讲解演示技战术使用的要领, 然后安排学生反复地演习训练, 以达成能力的储备, 并在以后遇到该类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2.2 创新教学方式
2.2.1 加强理论基础教学
高校体育课往往注重实践课堂, 却总是忽视了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论教育, 篮球教学活动也是如此。然而, 运动理论对于一项运动来说是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总结, 是无数实践综合得到的结果, 因此, 理论教学可以完成许多在实践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 更多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2.2.2 采用数字媒体教学
随着高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越来越多高校有条件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数字媒体的教学活动。而且, 直观的数字媒体教学, 通过影音的方式, 能够使得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能够得到全面的反映, 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开展数字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有教师选取经典的战术片段, 学生一边观看, 教师一边讲解, 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些片段可以是职业比赛的片段, 也可以是在实战教学中摄录下的实景, 以便更好地矫正学生的战术运用情况。
3. 结语
篮球战术教学不同于普通的课堂教学, 它有其独有的实践性, 因此在篮球战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这个特性,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循环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 得到真正地能力上的提升。这不仅仅有利于篮球运动的开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更可以使得学生在未来面对各种问题时, 能够有更加丰富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经验。
摘要: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较高, 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深受广大学生群体的喜爱, 篮球教学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 仍和一种学科和运动的教学开展都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过程, 需要提纲掣领地把握教学的中心环节, 来开展教学活动。而篮球的战术训练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对于篮球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 战术训练涵盖了技术基础了应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篮球运动, 从而得到教学质量多方面的提升。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高校的篮球战术训练和战士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高校篮球,战术训练
参考文献
[1]黄林.现代教育技术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2]宣暄.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篮球战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3:137-140.
技战术创新 篇6
据悉, 此次发布的iPad 4与今年3月发布的第3代iPad的硬件配置很多都相同, 因此业内认为iPad 4是iPad 3的改进版。而有“果粉”表示, 此次发布第4代iPad可能是因为第3代iPad本身就是一个过渡产品, 在第3代iPad发布之后, 不断爆出第3代iPad发热以及电池不给力等问题。而40多天前发布的iPhone 5更被业内称为“加强版”的iPhone 4S, 是让业界大呼苹果已经变成了“系统升级公司”, 而不再是能提供“神机”的神奇公司。
点评:面对谷歌、亚马逊以及微软等竞争对手新品推出的挑战, 苹果已经不淡定了。不能说库克急功冒进, 至少也有点好胜心强。在面对竞争对手们在多个领域的围剿时, 急于证明自己, 也急于奠定苹果在各显示终端领域保持品牌优势的地位, 反而容易迷失方向。
技战术有效教学策略 篇7
1. 技能教学游戏化。
即将技术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达到既学技术又陶冶情操的目的。如, 学习篮球的运球技术, 可在操场上放置多个大小不同的呼啦圈, 让学生逐个到每个呼啦圈中运球, 达到规定的运球数量, 才能做投篮练习, 在一定的时间内, 看谁投篮的次数多。
2. 技能教学趣味化。
即针对技术教学内容, 创编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 学习前滚翻“垫子上滚动”技术时, 可创编“小刺猬”学本领的故事, 让学生扮演“小刺猬”并通过学本领 (垫子上团身) 、练本领 (垫子上团身滚动) 、展示本领 (小组展示动作) 等环节,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技术学习的实效性。
二、巧妙设计, 层层深入, 提高战术学习的针对性
1. 创设体验情景, 提高学生对战术学习的兴趣。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本身的活动经验, 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 其主体是学生本人。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景, 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如, 篮球“二打一”的战术, 包括移动、掩护和投篮等技术, 在进行这一战术的教学时, 可以让防守队员松懈防守, 主要让进攻队员了解战术的方法、传球的时机、无球队员跑动的路线等, 明确战术的意图, 体验战术的机智性与合理性。
2. 模拟教学, 提高战术学习的针对性。
体育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 不是运动队, 一些复杂的战术只能作为了解, 对一些常见的战术则应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练习的针对性。如, 学习篮球“快攻”战术,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快攻”战术是由发动与接应、推进和结束三个阶段构成;其次, 要强调一传是关健, 接应是基础, 推进是保障, 完成投篮 (保证球投进篮) 是结果;然后, 组织特长学生进行示范, 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并分组进行模拟练习, 以教师的讲解、骨干学生的示范引领, 提高战术学习的针对性。
三、实战演练, 学以致用, 提高战术学习的实效性
战术学习到一定的阶段, 要进行分组的实战练习, 在对抗中, 不断巩固、完善战术, 达到配合熟练、运用自如。如,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比赛, 规定在比赛的时间内必须使用2种以上学过的进攻或防守战术, 取得有效的进攻或防守, 否则判比赛失败。这样, 在比赛中, 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战术演练, 强化了战术的应用, 促进了学生对篮球战术的理解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网球发球的技战术 篇8
关键词:网球,发球,技术层,战术层
网球发球是网球比赛中主要得分手段之一, 在网球技术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它既是每一分的开始, 也是向对方进攻的开始, 同时还是双方进行攻防对抗的开始。网球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和接发球战术体系的得分实力高于对手, 正因为发球在网球比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因此它受到了国内外网球界的极大重视, 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每位研究者对网球发球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反映了不同考察发球的着眼点。例如, 有人从生物学角度进行分析, 有人从解剖学角度进行分析, 有人从训练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等。但是, 在这些研究中, 大部分是从技术层面对网球发球进行理解, 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球发球技术进行剖析。我们从网球发球体系的技术层和战术层来看, 单从网球发球的动作本身来说, 是一种身体动作, 是一种击球方式, 因此它是一种技术;而从发球的结果来说, 它包含了发球者的目的和意图, 因此它又是一种战术。因此, 我们应从多个视角对发球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完整、系统地认识发球的本质规律。
一、网球发球体系的内容及关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 我们可将网球发球体系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这些层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技术、体能是战术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战术的思想保证。比赛中发球的技术、体能、心理总是在具体的战术配合、战术行动中体现出来, 并及时充分发挥和良好运用。但是, 先进发球的战术可以反过来积极地促进发球的技术、体能、心理的提高和发展。只有将这些要素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并把他们彼此协调起来, 使其最优化, 才能获得最佳的发球效果。
二、网球发球体系中技术层、战术层的内涵
1. 网球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
对于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 我们可以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2. 网球发球技术的定性分析。
(1) 对发球动作方式的描述。这种方法主要是把网球发球动作合理地分成不同的部分, 然后对不同的部分, 进行合理的描述, 常见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把发球的动作分成准备姿势和挥拍、挥拍触球、随挥动作3个部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种把发球过程分为6个阶段, 即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它们都针对某个阶段, 对动作的目的、技术的要求、动作顺序和描述、动作节奏等动作方式进行描述, 旨在用语言的描述的方式来形象、合理地阐明发球动作。这种方法是对发球技术研究用得最多的方法。
(2) 对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描述。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对发球的过程进行合理描述。如, 通过生物力学分析, 可以认为发球动作是一个协调链。阐述发球力量的来源并非依靠躯干和手臂产生的爆发力, 而先进的发球的爆发力的主要来源于腿部动作中的膝部的屈伸, 正是这一动作产生的爆发力传递至整个链条系统。整个发球的发力过程为蹬腿—转髋—转体—手臂绕肩—肘部伸展—小臂外旋—转腕—随球动作和落地脚, 通过这种发力顺序, 使发球动作合理化, 达到最佳的发球效果。
3. 网球发球技术的定量分析。
(1) 对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借助三维高速录像及直接线性变换 (DLT) 方法, 获取网球选手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参数。从而揭示出网球大力发球的特征, 完整地论证和提出了网球大力发球的基本技术原理。通过对人体动作的定量分析和研究, 使之解释和阐明动作的原因和一些不足之处, 以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发球动作。另外, 利用雷达测速仪和高速摄像机, 对网球发球时球离开球拍的瞬间球速和球的旋转进行定量分析, 从而以客观指标来评价运动员发球的优劣。
(2)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对网球在空气中运动时的受力进行分析, 得出球的运动方程, 经计算机处理, 求解出不同初始条件下球的运动轨迹, 通过改变初始条件, 分析球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 找到提高发球成功率的有效办法。因此,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对不同初始条件下发球轨迹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 并给运动训练实践提高参考意见。
4. 网球发球体系中的战术层。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 掌握了全面实用的技术, 才有可能运用多变的战术。同样, 在比赛中, 只有合理地运用战术, 才能使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般来讲, 战术是技术的组合。但是, 在发球的同时, 它包括了发球者的目的和意图, 它是力量、速度、旋转和发球落点的组合。因此,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 发球又是一种战术。可见, 网球发球体系中应该包括战术层。以下从发球的基本要素对发球战术进行分析。
(1) 落点。在所有的这些基本要素中, 落点是发球中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 发球落点有3种选择, 即内角、外角和追身。其主要目的是让对手在移动中接发球, 增大对方接发球的难度, 并为自己获得主动创造有利条件。
(2) 旋转。关于旋转发球, 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即平击发球、切削发球、上旋发球和侧上发球。每种发球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 然而, 如果在比赛中, 将四种不同旋转的发球有效地利用起来, 将会使对手回接球由于发球旋转的变化不得不做适当的调整, 从而找不到准确的击球节奏。
(3) 速度。很多人认为速度是一个发球直接得分的有力武器。他们错误地认为, 球速越快, 就说明发球越好。能够发出一记快速的发球的确有它的好处, 有时可以直接得分。但是, 如果不和落点等其他要素配合起来, 这种发球几乎是无效的。如果发球落点不加以选择, 快速发球被对方接到后, 回接球的速度也快, 根本没有回接的反应时间, 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因此, 在发球时, 要将速度和其他因素混合起来, 由于速度的变化而使对手很难判断你发球的快慢。
(4) 站位。虽然站位是发球4个要素中最不重要的一种。但是, 如果在发球时, 站位做适当的调整, 可使对手猜测你发球的意图, 使他站在不同的位置接发球 (可能是不舒适的位置) , 而不是平时的接发球位置, 使之由适应到不适应, 增大其回接球的难度。
总之, 在发球时要尽可能将这些基本要素组合起来。通过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让对手猜测你如何发下一个球, 使之很难猜到你发球的目的和意图。以上是通过辩证的关系和组合原理来描述发球的战术从战术的角度让我们对发球体系做进一步认识。
三、结论与建议
1. 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 网球发球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动作, 而且还伴随着战术的应用。它是四种层面的结合。
2. 网球发球体系应包括4个层面, 即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 互相制约而不可分割的整体。网球发球体系中每层面都有自身的内涵。
3. 在网球发球的运动训练实践中, 我们应用系统的观点, 对网球发球体系进行全面, 深刻的认识, 并对发球体系的每个层面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以期在网球比赛中全面提升发球的质量并获得最佳的发球效果。
参考文献
[1]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严波涛.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10) .
[3]刘卉.网球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学力学原理[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8.
[4]蒋中伟.关于提高网球平击发球成功率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0, (7) .
[5][美]K.T.斯把曼.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2010世界杯技战术报告 篇9
笔者在两年前本刊的《欧洲杯技战术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全民451”,这一趋势已扩散到世界杯近半参赛国。根据国际足联公布的资料显示,2002年世界杯仅有六队主打“4231”或“433”,四年后的德国世界杯递增为10队。本届,64场比赛的128个首发阵型,近六成是“451”——淘汰赛32场比赛更是出现了19次“4231”、3次“433”。
众所周知,“4231”阵型盛起于世纪之交的西甲。据西班牙专业杂志《足球训练》考证,有意识起用“4231”阵型的先驱是胡安马·利略(现阿尔梅里亚主教练),他回忆起1991-1992赛季执教第三级别的莱奥内萨时的改革,“我的本意是加强紧逼,从前场开始抢断。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平衡的兼容四名前锋的方式。我们的中场和防线也能随之前提,所有人都能受益。但你得有合适的球员,他们必须非常灵活地跑位,并能把球传起来。切记,他们不是为了抢而抢,紧逼是为了更好地进攻。”
20年后,俱乐部赛事早已遍地“4231”,世界杯也概莫能外。所谓阵型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确保了首发的攻守平衡后,出现在南非的“4231”有着丰富的变化。
世界杯第八王西班牙队因袭了欧洲杯的成功班底,德尔博斯克只是坚定地安排哈维、阿隆索和布斯克茨搭档“双枢纽”保障中场厚度,哪怕前任阿拉贡内斯公开质疑也绝不动摇。半决赛快刀斩乱麻,放弃不在状态的托雷斯,派上佩德罗并将哈维的位置后撤,彻底厘清前场空间——人员和阵型正是借鉴了巴塞罗那的成功方程式。
从未有一支冠军球队赛事全程仅入8球,媒体颇有微词,但西班牙队实至名归,从比赛的第一分钟起就在控制皮球、控制比赛,而非一心指望反击。比起决赛对手,斗牛士才是荷兰“全能足球”的真正传承者,上世纪70年代初的阿贾克斯就惯于长时间控球并将对手牢牢摁在半场。
看看德国的“4231”,卫线除了拉姆偶尔前插,余者皆专注防守。进球数字再度成为悖论,前场四人的跑位和串联确实漂亮,但三场就进12球的德国队知晓防守反击的厉害之处。对英格兰和阿根廷,德国闪击得手,形势非常有利(本届先进球一方获胜场次达78.95%,远高于往届)。他们充分利用了对手扳平心切所留下的后场空间,三支溃败之军又在防守时犯下低级失误,受到惩罚自然难免。德国队另三场如何?整整270分钟,他们只能凭借厄齐尔的世界波收获唯一进球。遇上西班牙,穷于进攻手段的勒夫苦思冥想之后,如同许多低级别联赛球队所做的那样,将中后卫默特萨克调到前场打冲吊。
荷兰和阿根廷队都不像是11人在踢球。球员们在场上的分工过于明确,一部分人进攻一部分防守,中间地带甚少衔接。两队主力散布各国联赛,国家队集训时间有限,简化是必然的。在中场,德容和范博梅尔完美地掩护了荷兰脆弱的四人防线,但马斯切拉诺一人显然不可能覆盖球场68米的宽度。如果攻击手们不回来帮忙(荷兰全队都在积极参与防守),对手中场的突然发力将会导致己队的战术体系崩溃,一如施魏因斯泰格在对阿根廷时的如鱼得水。
华丽的巴西也融入了“被动足球”的因子,防线收缩很深,只在对手过了半场才开始紧逼,并时刻瞄准对手后场的空间。他们的“4231”更加灵活,罗比尼奥在前场的自由跑动让其他队的“4231”疲于一一对位。虽然巴西人在对荷兰的下半场突然瘫痪,虽然他们对于桑巴的韵律有些背离,但通过美洲杯、联合会杯和世界杯南美预选赛,巴西队仍可算是过去四年的最强球队,错过和西班牙的会面绝对是世纪遗憾。
加纳的“4231”又是另一番模样,中场五人密集在一起,与单前锋吉安的关联并不紧密,加纳队3号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的境地。日本在对巴拉圭的比赛中,迫于防守的压力,冈田武史将远藤保仁的位置前移,本田圭佑依旧作为影子前锋,颇似罗马的无锋“4231”。
“4231”的兴起也带来连锁效应:一是单前锋终结了三后卫阵型,二是双边锋对进攻型边后卫的限制,三是中场人数优势迫使“442”反思——技战术上永远都在限制和反限制。
三后卫的消亡和变迁
由1986年世界杯冠军教头比拉尔多发明的“352”,顺应了彼时世界足球的发展和变迁,德国于1990年世界杯、1996年欧洲杯封王,“352”之风日盛,甚至“442”信徒英格兰队也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尝试,包括1998年世界杯。
“352”为何过时?J联赛柏太阳神队的巴西籍主教练内尔辛尼奥·巴普蒂斯塔用模拟软件详细解释了缘由:“A队用‘352’,B队用‘451’,随时可以变成‘433’。所以A队必须拨出翼卫来对付B队的边锋,形成5对3。在中场,双方就是3对3,以往‘352’对‘442’的中场优势荡然无存。锋线上,两名前锋对垒四名后卫,B队多出的是两名边后卫,至少有一人能参与到中场的进攻中去。最终,B队掌握了控球权,且更好地利用了球场宽度。”
出现在世界杯赛场的三后卫阵型,从8年前的13队“主打”(巴西、德国、土耳其、韩国四强全是三后卫)锐减到本届的7队“用过”(墨西哥、乌拉圭、希腊、阿尔及利亚、新西兰、朝鲜、智利;阿根廷没用过什么“343”,请大量业余写手别再YY了),16场淘汰赛更是全无三后卫阵型的踪影。既然三后卫阵型对上“4231”或“433”如此吃亏,这七队的教练在想什么?
答曰两种情况:极端主义的防守,极端主义的进攻。如果只是为了守平,为后防线多上一道保险还是有必要的,乌拉圭对法国就是明明白白奔着0∶0去的,而两大鱼腩朝鲜和新西兰更是270分钟都这么打,大洋洲代表居然还稀里糊涂成了本届杯赛唯一不败球队。
墨西哥和智利的勇于进取值得称道。马克斯是墨西哥后卫线上的自由人,可以自由前提到中场帮助出球或先行拦截,全队上下对他信赖有加,实现了“343”和“433”的无缝衔接。智利队除了前场固定的“1+3”之外,中后卫用两人还是三人全看对手变化——永远比你多一个。首战洪都拉斯,庞塞和梅德尔对付对方锋将帕冯已经足够,下半场洪都拉斯人韦尔科姆和瓦尔特·马丁内斯联袂冲击智利队后防线,贝尔萨遂加派哈拉。
边后卫不再主宰世界杯
1994年世界杯后,英格兰名宿杰克·查尔顿断定:一支球队最重要的攻击手是边后卫。起初这听起来很荒谬,但此后的世界杯冠军果然由伟大的边后卫所导演:1994年巴西的尤尔津霍和布兰科,1998年法国的图拉姆和利扎拉祖,2002年巴西的卡福和卡洛斯,2006年意大利的赞布罗塔和格罗索。
这是巧合吗?对阵“442”或“352”的对手,平行四后卫中的边后卫拥有巨大优势——他们面前的空间最多,处理球的时间最充裕,前插的机遇也最好。然而,当越来越多的球队转投“4231”或“433”的时候,当边锋同边后卫展开贴身攻防对话,查尔顿的论调便开始过时。
以德国队队长拉姆的三场淘汰赛为例,对阵双前锋阵型的英格兰和阿根廷,拉姆在对方半场的传球次数占到一半以上,对西班牙则下降到40.28%,接球也有近2/3只能在本方半场内完成。
E组丹麦对喀麦隆的比赛是边后卫被边锋硬吃的典型战役。“非洲雄狮”缺少边路好手,勒冈首战日本把埃托奥哄骗到右翼,但后者很快识破不干,喀麦隆本场阵型只能是“4312”,边路进攻全赖边后卫助攻。左后卫阿苏·埃克托一心向前,自然成全了丹麦右翼罗梅达尔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反击一打一个准,最终上演本届世界杯仅有的三场逆转之一。
边后卫助攻只是锦上添花,防守本职切不可怠。防线实力由短板决定,萨尔西多再生猛,奥索里奥失误便送礼;迈孔再强,巴斯托斯被打爆也没辙。
“442”退潮
如果说有人比上届冠亚军更惨,那非“442”阵型莫属了。就连职业生涯几乎只踢过这一个阵型的欧文都在《每日电讯报》上撰文扮先知:“我一早就料到卡佩罗坚持‘442’要坏事。”
克鲁伊夫以荷兰人的足球哲学高度概括:三排直线的阵型很难形成多个三角形传接球,而“4231”阵型中场的W形状恰好创造出多个三角形。
一度堪称世界第一阵型的“442”,突然就这么人见人批,不堪一击?非也。克鲁伊夫的理论基于控球和紧逼,但这不是唯一的踢球(赢球)方式。短传渗透、技术为王固然为球迷喜闻乐见,但这也不是国家队层面的教练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只有重视控球率的球队才必须创造传球三角。若只追求破坏,“442”一样有效,中场线和后卫线紧密压缩,只留双前锋不断骚扰。斯洛文尼亚就是这样在附加赛中战胜希丁克的俄罗斯队,对英格兰的世界杯小组赛中,右翼的10号比尔萨几乎是中场和锋线的唯一连接点,饶是这般斯洛文尼亚人差点还偷袭得手。C组成了“442”的大比拼,美国队的两翼登普西和多诺万时刻内收,迫使英格兰的边后卫无法利用宽度。创造世界杯不失球记录的瑞士队,打法亦如是,用防守中场热尔松·费尔南德斯代打左翼,并掀翻了冠军西班牙。
“442”的未来,在于贯彻“被动足球”。球员舍弃个人主义,全心全意投入到团队工作中去。若像英格兰这般各怀鬼胎各自为战,相当于中场真空,注定失败。
排球技战术发展浅析 篇10
1. 高举高打的单一形式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最初只有3号位快球,4号位快球,2号位高球的进攻方式。发球以站立式飘球和勾手飘球,站立式大力发球为主。发球只作为比赛的开始,攻击力比较差,战术单一、粗糙。一传到位打快球,不到位高举高打,枯燥无味。
2. 各项技术向全面型、多变型发展,全攻、全守为指导理念
(1)发球技术从飘球向大力跳发、跳飘、找人、发点、发线演变。从发球是比赛的开始进入发球是第一进攻的开始。
(2)高举4号、2号位强攻进入以速度取胜的“平拉开”战术变化;单一的强攻手段向平快夹三、平快重叠、快球交叉、快球背溜、夹三平快二点五背二等的变化组合转化。
(3)立体进攻融入后三、后二、后四,形成了以往的三点进攻、两点进攻到场上的五点进攻的转变,进攻点增加。
(4)快球由单一的近体快转为平快。近体分为前飞、背快、背溜、平快、长平、短平、背长、时间差、错为差,令人眼花缭乱,变化多、速度快。
以上技、战术丰富、变化多,造成对方拦网的判断困难,使排球比赛变幻莫测,精彩纷呈,更具观赏性。
3. 拦网技术成为进攻型
拦网以防御的手段在当今排球比赛中已成为凶狠的得分手段,在每球得分制的比赛中拦网在每局25分和第5局15分的比赛中拦得4分以上占有取胜的绝对优势。
4. 防、传、垫、扣、发、拦的结合战术
(1)第一进攻发球找人、发点、拦网的布阵组合。
(2)拦网:拦直防斜、拦斜防直线的战术组合。
(3)拦直防直线吊球,拦斜防斜线吊球,使“心眼球”和“边跟球”的布防阵式不断转换。
(4)防守从低重心转化为半高位运用身体面迎球防守。从单一的双手防守转变到单手、双手、脚踢球、双手挡球。肩、头、膝有效的全身部位起球。自由人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起球的有效率。
(5)接应二传的进攻比例加大。接应二传成为重要的进攻点,平拉开、夹三、重叠、背夹、前二、后二、后三、后四、单脚背溜战术全面掌握,成为当今排球比赛各队的重要核心进攻人物。例如,江苏女排接应陆倩,她是全面手,她一人的进攻在比赛中能达到两个主攻手的扣球次数总和。
二、技、战术的发展以全面、快速、高度、灵活、准确、全攻全守的趋势迅速发展
技术全面、进攻速度快、攻防转换快、发球速度快、大型化高度、弹跳高度,队员的灵活性、技战术的灵活运用,二传手传球的隐蔽性、准确性、一传的准确性、防守取位等的技术要求和战术变化对当今排球的体能训练提出了新的高度。
三、体能的训练演变
从单一的力量、杠铃进入了新的理念,专项爆发力、小肌肉群、核心部位的训练、肌肉深层的力量、协调能力、速度等专项体能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排球技、战术特征是队员进入大型化、发球成为第一进攻,网上竞争更激烈,大力跳发、跳飘和多变的战术融入立体进攻,形成五点进攻的特点,平拉开的快速运用,体能的专项素质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摘要:现代排球技、战术多变,竞争激烈,“立体攻”和“平拉开”战术被广泛采用,本文对排球技、战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排球,多变的战术,速度“,平拉开”技术
参考文献
【技战术创新】推荐阅读:
防守技战术08-27
技战术统计08-29
技战术对比分析08-14
技战术运用特点10-03
足球技战术训练08-21
篮球基本技战术与训练07-26
商战中的单一战术和组合战术10-22
发球战术07-15
战术管理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