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战术(共7篇)
发球战术 篇1
摘要:网球发球是唯一由自己掌握而不受对方控制的击球方法, 是当今优秀网球运动员克敌制胜的强有力的武器。网球发球是网球比赛中主要得分手段之一, 在网球技术中占有核心的地位。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 认为网球发球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动作, 还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并阐明网球的发球体系由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四个方面组成。本文从网球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和战术层着重进行探讨和分析, 并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网球,发球,技术层,战术层
网球发球是网球比赛中主要得分手段之一, 在网球技术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它既是每一分的开始, 也是向对方进攻的开始, 同时还是双方进行攻防对抗的开始。网球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和接发球战术体系的得分实力高于对手, 正因为发球在网球比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因此它受到了国内外网球界的极大重视, 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每位研究者对网球发球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反映了不同考察发球的着眼点。例如, 有人从生物学角度进行分析, 有人从解剖学角度进行分析, 有人从训练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等。但是, 在这些研究中, 大部分是从技术层面对网球发球进行理解, 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球发球技术进行剖析。我们从网球发球体系的技术层和战术层来看, 单从网球发球的动作本身来说, 是一种身体动作, 是一种击球方式, 因此它是一种技术;而从发球的结果来说, 它包含了发球者的目的和意图, 因此它又是一种战术。因此, 我们应从多个视角对发球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完整、系统地认识发球的本质规律。
一、网球发球体系的内容及关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 我们可将网球发球体系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这些层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技术、体能是战术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战术的思想保证。比赛中发球的技术、体能、心理总是在具体的战术配合、战术行动中体现出来, 并及时充分发挥和良好运用。但是, 先进发球的战术可以反过来积极地促进发球的技术、体能、心理的提高和发展。只有将这些要素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并把他们彼此协调起来, 使其最优化, 才能获得最佳的发球效果。
二、网球发球体系中技术层、战术层的内涵
1. 网球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
对于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 我们可以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2. 网球发球技术的定性分析。
(1) 对发球动作方式的描述。这种方法主要是把网球发球动作合理地分成不同的部分, 然后对不同的部分, 进行合理的描述, 常见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把发球的动作分成准备姿势和挥拍、挥拍触球、随挥动作3个部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种把发球过程分为6个阶段, 即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它们都针对某个阶段, 对动作的目的、技术的要求、动作顺序和描述、动作节奏等动作方式进行描述, 旨在用语言的描述的方式来形象、合理地阐明发球动作。这种方法是对发球技术研究用得最多的方法。
(2) 对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描述。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对发球的过程进行合理描述。如, 通过生物力学分析, 可以认为发球动作是一个协调链。阐述发球力量的来源并非依靠躯干和手臂产生的爆发力, 而先进的发球的爆发力的主要来源于腿部动作中的膝部的屈伸, 正是这一动作产生的爆发力传递至整个链条系统。整个发球的发力过程为蹬腿—转髋—转体—手臂绕肩—肘部伸展—小臂外旋—转腕—随球动作和落地脚, 通过这种发力顺序, 使发球动作合理化, 达到最佳的发球效果。
3. 网球发球技术的定量分析。
(1) 对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借助三维高速录像及直接线性变换 (DLT) 方法, 获取网球选手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参数。从而揭示出网球大力发球的特征, 完整地论证和提出了网球大力发球的基本技术原理。通过对人体动作的定量分析和研究, 使之解释和阐明动作的原因和一些不足之处, 以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发球动作。另外, 利用雷达测速仪和高速摄像机, 对网球发球时球离开球拍的瞬间球速和球的旋转进行定量分析, 从而以客观指标来评价运动员发球的优劣。
(2)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对网球在空气中运动时的受力进行分析, 得出球的运动方程, 经计算机处理, 求解出不同初始条件下球的运动轨迹, 通过改变初始条件, 分析球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 找到提高发球成功率的有效办法。因此,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对不同初始条件下发球轨迹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 并给运动训练实践提高参考意见。
4. 网球发球体系中的战术层。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 掌握了全面实用的技术, 才有可能运用多变的战术。同样, 在比赛中, 只有合理地运用战术, 才能使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般来讲, 战术是技术的组合。但是, 在发球的同时, 它包括了发球者的目的和意图, 它是力量、速度、旋转和发球落点的组合。因此,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 发球又是一种战术。可见, 网球发球体系中应该包括战术层。以下从发球的基本要素对发球战术进行分析。
(1) 落点。在所有的这些基本要素中, 落点是发球中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 发球落点有3种选择, 即内角、外角和追身。其主要目的是让对手在移动中接发球, 增大对方接发球的难度, 并为自己获得主动创造有利条件。
(2) 旋转。关于旋转发球, 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即平击发球、切削发球、上旋发球和侧上发球。每种发球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 然而, 如果在比赛中, 将四种不同旋转的发球有效地利用起来, 将会使对手回接球由于发球旋转的变化不得不做适当的调整, 从而找不到准确的击球节奏。
(3) 速度。很多人认为速度是一个发球直接得分的有力武器。他们错误地认为, 球速越快, 就说明发球越好。能够发出一记快速的发球的确有它的好处, 有时可以直接得分。但是, 如果不和落点等其他要素配合起来, 这种发球几乎是无效的。如果发球落点不加以选择, 快速发球被对方接到后, 回接球的速度也快, 根本没有回接的反应时间, 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因此, 在发球时, 要将速度和其他因素混合起来, 由于速度的变化而使对手很难判断你发球的快慢。
(4) 站位。虽然站位是发球4个要素中最不重要的一种。但是, 如果在发球时, 站位做适当的调整, 可使对手猜测你发球的意图, 使他站在不同的位置接发球 (可能是不舒适的位置) , 而不是平时的接发球位置, 使之由适应到不适应, 增大其回接球的难度。
总之, 在发球时要尽可能将这些基本要素组合起来。通过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让对手猜测你如何发下一个球, 使之很难猜到你发球的目的和意图。以上是通过辩证的关系和组合原理来描述发球的战术从战术的角度让我们对发球体系做进一步认识。
三、结论与建议
1. 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 网球发球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动作, 而且还伴随着战术的应用。它是四种层面的结合。
2. 网球发球体系应包括4个层面, 即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 互相制约而不可分割的整体。网球发球体系中每层面都有自身的内涵。
3. 在网球发球的运动训练实践中, 我们应用系统的观点, 对网球发球体系进行全面, 深刻的认识, 并对发球体系的每个层面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以期在网球比赛中全面提升发球的质量并获得最佳的发球效果。
参考文献
[1]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严波涛.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10) .
[3]刘卉.网球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学力学原理[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8.
[4]蒋中伟.关于提高网球平击发球成功率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0, (7) .
[5][美]K.T.斯把曼.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7]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4.
网球接发球技术及其战术浅探 篇2
关键词:网球,接发球,技术,战术
网球比赛是双方以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 每方轮流交换发球局。接发球环节是网球运动中三个部分之一, 几乎每一分的产生都要经过这个环节。网球比赛中, 发球方一般是处于主动地位, 所以发球局一般是由发球方获胜。接球方如果要想在整场比赛中占得领先, 就要“破掉”对手的发球局, 才能为最后赢得比赛打下基础。那么, 要想在对手的发球局取得主动, 途经之一就是提高接发球环节的质量。因为, 接发球是比赛中接发球方的第一板球, 是一项在被动中求主动的过程, 有了高质量的接发球, 可以缓解发球方给自己施加的压力, 把比赛带入相持阶段, 使双方在同一条件下展开争夺。当然, 更好的接发球还可以置对手于被动中, 甚至直接得分。反之, 比赛中如果接发球不好, 除直接失分外, 同时还会使自己的技战术无法发挥, 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畏惧, 乃致全局失败。由于接发球在网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以及现代网球运动的迅速发展,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对接发球这一重要环节。
一、接发球技术训练
接发球的技术训练, 强调发球的质量要求, 提供给练习者的发球类型 (速度、力量、落点等) 要全面, 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出过硬的接发球能力。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安排训练时经常轮换练习的同伴, 使练习者能够掌握各种接发球的体会。具体的练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针对某一接发球技术的练习:前文讨论过接发球的技术有多种, 不仅要练习使用频率高的技术, 同时也要训练使用频率稍低的削球, 推球等技术; (2) 针对不同发球落点的练习; (3) 针对不同发球旋转的练习; (4) 针对第一与第二发球的综合练习; (5) 以上各种发球的混合练习。
二、接发球战术训练的要求
1. 要根据场地的不同安排战术训练。
2. 对待每一次接发球练习都要当作比赛中的关键一分来打。
3. 接发球第一重要的是将球有效地回过去。打球时要有攻击性, 但不要失去控制, 力求迫使对手失误。
4. 掌握一种独特的接发球战术, 使之在比赛中成为主要的得分手段。
5. 处理好练习条件的变化。由于网球比赛的每一次发球都不一样, 在练习时必须符合这一特点的要求。发球员会通过各种发球使你跑动、伸展、倾斜或在非正常的位置上击球。练习者要根据来球不同的节奏、旋转和深度做出复杂的反应, 以便在比赛中自信地处理对手诡计。
6. 处理好比赛与练习的安排。练习的效率比打一盘比赛的要高, 但是不能错误地理解练习可以代替完整的比赛。事实上, 在高水平的运动员中, 练习大约占训练总时间的25%, 改编的比赛练习大约占25%, 正式的比赛大约占50%。对于初学者, 练习时间的比例可能会长些。随着对技术的信心提高, 对某种动作组合的技能自动化程度提高, 比赛的时间要增加, 不能因练习时间太多而失去对比赛的兴趣。
三、常用的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根据对手发球后的行动可分为两类:对手发球上网和发球底线。如果根据自身接球后的行动则可分为接发球上网和接发球底线战术。
接发球战术1:对付外角发球——回深的斜线球;目的:瞄准后场深处并打出安全的斜线球。
接发球战术2:对付大外角发球——回直线球;目的:瞄准后场深处并使发球者快速移动去防守直线球, 或迫使对手用较弱的击球来回球。
接发球战术3:对付发向“T”点球——回直线中路球;目的:瞄准后场深处并将球打到安全地打到球场的中间, 增加过网高度提高击球的稳定性。
接发球战术4:对付发向“T”点球——回直线球;目的:瞄准后场深处并或迫使发球员处于防守位置。
接发球战术5:对付浅的低质量发球——打压迫性的直线球;目的:采用进攻性的击球, 攻击对手的弱点并利用对手低质量的回球。
接发球战术6:对付浅的低质量发球——打压迫性斜线球;目的:打进攻性球到对手的弱处, 并利用对手低质量的回球。
接发球战术7:对付浅的低质量发球——削球或打直线球并上网;目的:击出随球上网的直线球, 准备第二拍截击到空当。
接发球战术8:对付发球上网——回球到发球员的脚下;目的:迫使对手在网口下进行第一次截击, 为下一拍穿越创造条件。
接发球战术9:对付发球上网——回直线边线球;目的:如果发球员发外角球上网过快没有分腿跳步或上网不迅速, 打直线球可使对手难以变向截击。
四、结论
接发球是网球运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作为网球运动员掌握网球接发球技术及其战术是全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关键, 在实战中要能对接发球所需的动作要领和技术有自我调节、控制的把握, 还要强化接发球的专门训练, 队员们要把接发球的训练当作是自己训练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增强必胜的信念。
参考文献
[1]陈宏铎.网球双打技术[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1.
[2]纪思超.网球入门捷径[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3]陶志翔.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
发球战术 篇3
关键词:排球,发球技术,战术变化,应对策略
发球技术在球类运用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战略技术运用合理准确的情况下, 掌握发球权的一方往往可以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 在接下来的比赛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掌控比赛的走向, 得到最终的胜利。反之, 发球技术运用的不好, 就会错失良好的得分机会。可见提升发球技术与不断地调整发球的战略技术十分必要。经过无数次的比赛经验可以总结出, 发球技术作为五项基础技术之一, 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和技术, 也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精神战略, 因此, 作为排球运动的相关研究人员, 充分探究排球发球技术的战略变化和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1 我国排球发球技术现状以及进行技术、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从总体来看, 我国的排球技术水平较高, 刻苦密集的训练使中国排球在国际排球比赛中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近些年来, 体育运功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理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对排球技术和战术的调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但是, 在不断变化的排球运动发展形式之下, 我国排球的技术技巧这几年来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中国排球也正在逐渐失去在国际中的排球领先地位。这引起了我国排球工作人员的深思。
发球一直都是球类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质, 迅速、直接、准确的发球可以在比赛的一开始就帮助发球方牢牢占据比赛的先机。因为这种发球技术将会打破竞争队手原有的计划和战术, 导致队手出现一种力不从心的精神状态。反过来, 队手这种不佳的比赛状态, 将会让发球方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欢欣鼓舞, 士气大增, 并一直将这种优势持续到比赛的最后。通过研究分析可知, 从20世纪末期开始, 我国的排球发球通常采用飘球技术, 这种发球技术的突出优势表现为发球速度灵活, 强度大, 但是这种技术对运动员个人的排球运动具有较高的要求, 但是不同运动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主体差异性, 每一个运动员所擅长的技巧各不相同, 因此, “飘球”发球技术在我国进行排球比赛时, 发挥出的水平参差不齐, 效果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因此不难发现, 近些年来我国的排球实力水平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趋势, 究其根本, 可以得出排球技术技巧方面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是导致我国排球竞争能力水平下降的最根本原因。为了重新赢得我国排球事业的辉煌成绩, 保持我国排球在世界范围中的优势竞争地位, 对排球发球技术战略进行研究分析十分必要。
此外, 排球运动理念不断地进步使人们越发重视排球比赛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特性, 为此, 排球运动的相关负责部门也对排球的规则进行了调整以及适当的修改。为了表示对新规则的遵守和尊重, 传统排球发球中的一些技术也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良。
2 我国排球发球战略及技术的变化
发球技术的变化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就是运动员们所需使用的发球技术, 简单来说也就是运动员如何发球。另一方面是运动员发球的战略, 也就是指运动员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将自身掌握的发球技术充分发挥出来。
2 . 1 发球技术的变化趋势
排球运动于20世纪初期传入亚洲, 经过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排球的相关技术突飞猛进。尤其在发球技术方面, 成绩斐然。早在20世纪中期50年代左右, 排球的发球技术可以被简单的总结为“正面上手发球、勾手大力发球”。这一时期内我国主要使用的发球方式为旋转性发球和大力式发球。这种发球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在发球之后的可以充分借用运动员的力量, 使球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力量打破竞争对手的防线;出了运动力量较大之外, 这种发球技术的突出性优势还表现在它的运动速度远远快于普通的发球方式, 运动过程中球体运动的弧度较低且大有上旋。大力发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力量、个人排球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 尤其是在使用大力发球的技术时, 运动员可以通过会动肩臂、收腹、压腕等方式使发出的排球保持在一种快速运转的旋转状态, 如果对方竞争对手的身材比较瘦弱或是运动素质不高, 则会帮助发球方占据一定的先机。但是经过排球运动不断地进步, 相关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了大力勾手发球的弱势, 简单来说, 当对方运动员身材高大且具有较强的运动爆发力的情况下, 大力发球的落点将会被有效的控制和掌握, 这就会使发球方失去发球的优势性条件, 对其运动竞技能力造成心理层面的影响。此外, 大力发球不仅会花费运动员较大的力量, 也是失误率较高的一种发球方式, 这会导致运动员出现一定的精神层面的压力, 在比赛的后半程精神状态不佳, 影响比赛效果。
基于大力发球的种种弊端,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 排球发球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这一阶段内的发球技巧可以被总结为“正面上手飘球、勾手发飘球”。但是大量的比赛经验可知, 飘球技术通常会导致球飘晃飞行, 偏离设定好的发球线路, 这样一来上手传球以及接发球的失误率继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比如:在发球阶段, 球的运动会呈现出运动摇摆的状态, 这对发球者的排球运动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能力都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考验。为了实现准确发球的目的, 提高飘球技术的准确性, 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 运动员通常会采用正对球网的方式进行发球,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运动员获得更加清晰的发球视野, 更好的帮助运动员确认发球的方向线路。各个国家都对排球发球的飘球技术进行了不断地尝试性创新, 因此, 飘球技术逐渐呈现出一种多样性特点。考虑到大力发球攻击性较弱的原因, 相关排球研究者还适当的提升了飘球发球的攻击性。同时, 与大力发球的方式相比, 飘球打球技术更富有技术性的内涵, 更容易帮助发球方占据比赛先机。尤其是勾手发飘球, 运动员通常会采用侧面对网面的一种方式提高发球效率, 这种发球技术利用了运动员转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力量, 增加了发球时的稳定性。而且飘球发球的运动幅度较大, 常会使接球的一方产生一定程度的迷惑, 这几秒钟的迷惑在真正的排球运动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可见勾手飘球的发球技术要比上手飘球技术更加实用。
进入20世纪80年代, 飘球发球的技术水平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一阶段内最为主要的发球技术就是从远距离和高点发飘球。实际上, 这种发球方式是在跳发球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高点平冲的发球方式在发球开始就占据一定的优势性地位, 威力较强而且速度较快, 常常会让接球的一方招架不住。而且, 这种发球方式会使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幅度较为明显的下沉或者是平冲, 与其他飘球方式相比, 平冲式飘球会使球的运动轨迹出现更加明显的变化。因此, 这种发球方式凭借其发球速度快、失误率低、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成为了排球竞技过程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发球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排球发球技术仍旧呈现相互不断地变化趋势。比如:近些年来, 大力起跳发球的技术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大力起跳发球也就是运动员在排球场地端线后方开始助跑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大的力量, 然后向空中弹跳, 将球大力击出向竞争对手的场地范围之内。这种的发球方式与飘球技术相比更具有攻击力度和准确性, 运动员在高点发球可以有效地缩短排球与球网的距离。此外, 排球理念不断地进步使得大力起跳发球的技术的形式也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形式, 比如:跳发平飘球、跳发侧旋球等。具体的发球方式需要根据场地上双方运动员的部署来确定,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发球的准确性, 提高发球效率, 争取在发球的过程中占据主动性的地位, 为整场比赛的胜利打好基础。
2 . 2 发球战略的变化趋势
为了保证排球发球技术充分发挥出技术优势, 在比赛中占据先机。在进行排球比赛的过程中, 教练会与运动员共同商议、探讨, 利用合理的发球策略发挥出发球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常用的排球发球战略有以下几点。
第一, 通过找区的方式确定发球方式。这种发球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一场排球比赛中, 不同运动员存在着不同的优势, 因此, 他们的场地布局位置也会根据打球战术的调整而出现一定的变化。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 通过找区方式进行发球也是非常讲究的, 比如, 当竞争对手的场地上, 有2个运动员的位置较近, 在这个区域发球, 在其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极有可能出现接球事物, 比如:抢球或者是让球, 导致竞争对手失分;再比如, 排球运动员也会利用竞争对手视觉上的一些失误, 将球发到对方的底线或是边线的位置;此外, 发球时将球发到竞争对手场地前方的3 m线之内, 会给对方的接球和传球造成较大的困难, 由此使发球者占据先机。
第二, 通过找人的方式完成发球。这种发球方式的主要原理是由于在同一个队伍当中, 运动员们的素质和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主体差异性, 比如:有的运动员身体瘦弱, 但是比较灵活。有的运动员虽然灵活度相对较弱, 但是对于突发的球具有较高的抵抗力。这种运动能力方面的主体差异, 为发球技术的灵活使用和变化提供了契机。因此, 找人发球的方式应运而生。比如:在通常情况下, 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完成, 取得胜利。双方参赛者都会透彻的分析对方团队的比赛优势和劣势, 对比分析不同运动员的优势和劣势。在发球环节, 发球者通常会把球传给对方中实力相对较弱的或者是心理情绪不佳的一个运动员, 使对方产生一定的心理精神压力, 造成判断的失误。或者在每一小节的比赛结束之后, 为了保证场上的运动员拥有较强的运功体能和理智清醒的情绪判断, 或者是为了有效的应对一系列的突发状况, 双方场上都会安排替换运动员, 在这种情况下, 新上场的选手可能还尚未完全进入比赛的状态, 这时, 发球方可能会将球发给刚上场的队员, 为其施加心理压力, 从而影响其进行比赛的正常水平和能力。此外, 将发出的球传给对方团队中的二传手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战略方法, 因为这种方法会打破对方已经拟定好的比赛战略, 使其团队出现暂时性的无序, 这就加大了发球方的获得胜利的几率。
第三, 发球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可以通过追身的战略技术来完成。追身战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发球位置的变化降低对方选手的接球反应能力。在这种发球站战略技术的指导下, 发球方通常会将发球目标锁定在对方团队中身材高大, 反应灵活度不高的选手, 这样一来, 对方的力量型选手其注意力就会被接球所吸引, 从而降低了进攻能力。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 排球发球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发球技术和战略变换多样。因此, 在确定比赛战略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竞争双方的比赛实力, 并选择合理的发球方式。近些年来, 相关工作人员对排球发球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透彻, 因此, 单一的排球战术和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是团队取得社胜利的保障。为此, 现阶段内, 我国的排球发球方式一定要根据场地上的实际安排和比赛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 将旋转球与飘忽球相结合、将短距离与长距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排球进攻战略的优势, 不给对方留下可以捉摸到的发球技巧规律, 从而增加比赛胜利的几率。
3 目前影响我国排球运动员发球技术战略正常发挥的制约性原因
排球发球技术与战略的合理应用是帮助队伍赢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但是现场实际的比赛过程中各种状况层出不穷, 导致已经制定好了的战略技术无法得到顺利的实施。那么, 究竟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排球发球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呢!
首先, 在排球发球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排球发出之后要具备充足的攻击性。然而, 攻击性对运动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亚洲人与欧洲人在体能、身高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 在一些国际性的比赛中, 我国排球选手在发球缓解中常常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一方面, 作为发球的一方, 攻击性不足从, 对方很容易掌控排球的落点, 将比赛中的处境又主动转换为被动。另一方面, 当其他国家队伍作为发球方时, 对方发球时产生的较强的攻击性, 往往会让中国对的选手应对无力, 造成失误性的判断。从实际的发球技术战略分析情况来看, 我国运动员发球时的平均时速几乎很难超过100 km。因此, 在发球环节, 我国所采取的发球策略大多比较传统和保守, 缺乏攻击性, 因此, 在比赛过程中往往没有得到发球技术所带来的主动竞争的优势性地位。
其次, 由于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进行国际比赛的过程中, 我国运动员的心理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种心理情绪上的波动会导致较多的失误。这种失误会在重新制定的比赛规则中放大化。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 赛场上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而此时球员的内部心理活动也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很多运动员由于心理素质不佳, 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 在比赛过程中畏首畏尾, 心有疑虑, 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排球运动员正常运动能力水平的发挥, 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 使对方选手趁虚而入, 从而影响比赛效果。
最后, 排球技术和技巧以及现代排球运动中运动规则的不断创新是导致发球技术长期难以发挥出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比如:自从每球得分制度推行以来, 发球者如果在发球过程中出现失误同样也会扣除相应的分数。但是有时, 为了在发球环节取得优势性地位, 某些队伍不惜失分, 达到打击和压制对手的目的。这种发球战略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另外球员之间的默契度和配合度也对排球发球技术水平的发挥具有明显的影响。如果团队之间配合程度不高, 就很容易导致战略的失误, 反之可能会提升团队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4 提高我国排球发球战略技巧的主要对策
近些年来, 我国的排球实力有所下滑, 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排球运动中战略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 可见发球技术战略的部署和实施水平亟待提高。笔者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希望可以与同行工作人员共勉, 共同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 各个排球队首先要从思想层面上意识到排球运动中发球技术的重要作用“。意识对思想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 排球队想要将自身的战略技巧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就一定要让每一个团队成员意识到排球技术的重要特性。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下, 团队成员和才能加紧练习, 掌握发球技术的基本功, 增加发球时的稳定性和攻击性。正所谓“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只有在平时加紧练习, 在真正的比环节中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竞争优势, 牢记赛前商议中确定使用的比赛战略, 灵活的运用各种比赛发球技巧, 赢得比赛制胜的先机。
其次, 针对我国排球队在国际性比赛中身体素质水平不占优势的问题。在日常训练中, 团队成员一定要加紧训练, 增强体能体制。不同发球技巧对运动员的灵活程度、力度头有着不同于的要求。比如:飘球发球技术的发球特点在于发球后, 排球运动的轨迹具有较强的变化性, 因此, 就会导致接球方形成错误的判断。但是大力弹跳式发球的发球速度快, 攻击性强, 接球方在一时之间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两种不同的发球技术对运动员的肩臂力量、腿部肌肉力量、弹跳后滞留于空中的长短都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 运动员在日常训两种一定要强化训练, 加强体力。为此, 国家应该为运动员提供充足的营养, 不断地优化排球运动员的饮食结构, 从饮食的角度出发, 提高其身体素质, 使其在国际性的比赛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此外, 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无论何种发球战略和技术, 无论它在今天的比赛中占据着何种优势, 都不可能一直保持优势。因此, 我国排球队应该不断地对自身的战略技术进行创新。虽然在目前的国际性比赛中, 很多国家都会使用综合性的发球技术, 也就是将不同的战略技术融合起来, 导致接球方无法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这种战略技巧从目前来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 这种方式终究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因此, 我国排球事业想要重新占据优势领先的地位, 就要不断地对自身的技术和技巧进行研究和分析。尊重每一个队员的不同, 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球战术,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每个队员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的灵活应对能力, 发球的失误率降到最低, 提高我国排球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5 结语
针对王励勤接发球技战术的研究 篇4
章司路(2005)在《对王励勤48届世乒赛乒乓球技战术弱点分析》中认为“王励勤在比赛中存在的技战术弱点,即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不够积极主动;反手攻球在力量、速度、旋转上与正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对台内球缺少有效的抢攻手段;正手摆短能力相对较弱,接发球摆短效果不理想;随着比赛局次的增加,接抢段及相持段的得分率、使用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比赛进程(局比分的上升),“三段”的得分率呈现上升趋势,比赛中“慢热”现象较明显。并且建议加强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意识;提高挑、劈长和接发球摆短能力以及注重比赛适应能力的培养,克服比赛中存在的“慢热”现象。
杨李丽(2006)《对第48届世乒赛王励勤各项技术统计分析》,作者认为“相持段是王励勤的优势段。主要体现在基本功扎实,技术娴熟,正手进攻技术突出,尤其中、远台反拉和发力拉技术己达到了最高境界,主动搏杀强,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尤其在关键时刻所展示的坚定、果断和从容,标志着他的整体成熟(思维、心理、技战术)。前3板段技战术鲜明,整体性强,已适应了当前的规则变化,主要表现在实效性、主动性和稳健性,这说明王励勤更深刻地理解了比赛的含义,并已形成新的技战术结构。即王励勤基本已形成了近则巧,中则快,远则凶的新模式。”
章司路(2006)在《26届乒乓球世界杯波尔与王励勤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中,通过对波尔参加26届乒乓球世界杯对王励勤比赛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优势所在及不足之处。波尔整体技术实力低于对手,但发球、接发球、接球后抢攻质量全高于对手,主动相持局面较对手多,但相持段劣势较明显,波尔整体进攻实力较王励勤弱,对尾局出现的战机球及关健局的控制与把握能力较对手强。在关键局能有效地保持打法风格,从而使特长技术得到充分发挥。
邵晓春(2007)在《第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前三板技战术研究》中得出结论:王励勤发球落点较单一,主要是以发短球为主。现代的前三板意识是发球长短配合,不但能抢冲下旋球,而且能抢攻对方拉起来的弧圈球,不但侧身抢攻,正反手都能上手。王励勤用侧身接发球,代表了接发球技术的发展方向,使接发球技术更具有进攻性。但是不能削弱反手接发球,要在正、反手都具备接发球能力的情况下,更多地使用侧身接发球,目的在于使接发球更具进攻性,为下一板的进攻创造更好的机会。
刘呈浩,席菲菲,樊恒学(2007)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法国站)王励勤与萨姆索诺夫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中指出王励勤当前在比赛中存在的主要技战术弱点,即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不够积极主动,反手较弱,是对方攻击的主要目标;台内球处理手段比较单一,接发球不够大胆;比赛中进入状态过慢。其中王励勤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意识不强,发球后第三板的杀伤力不够,王励勤发球后第三板,在处理对方控制回来的台内球时,基本以摆、搓等手段回击,回球缺乏攻击力、突然性和变化;在处理出台球时,过于求稳,上手多以追求弧线和旋转为主,特别是在上手机会较多的反手位时,主动失误较多,质量不高,正手和侧身进攻缺乏一击致命的“暴冲”球;这使得王励勤发球后第三板很难给对手造成威胁,难以体现出发球轮的主动性。总体来说,王励勤在比赛开始阶段进入状态较慢。前三板解决战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处理台内球手段不多。王励勤反手实力较弱,极大地制约了正手技术的发挥,已经成为了对方攻击的主要突破点。在遇到困境时,调整不够及时,应变能力不强。
张陶淘,王文成(2008)在《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励勤、张怡宁台内挑打技术运用的分析》中总结出:王励勤在发球与接发球时都能主动进攻,尤其是在台内球的处理上主动意识较强,利用台内挑打技术能抢攻的争取一板得分,不能一板得分的控制好球的落点和长短,使对方也不能抢攻,自己则在对峙的过程中寻找机会进攻,造成得分。
王励勤在台内挑打技术的运用上直接得分较多,在与左手持拍的运动员比赛时相持得分率有所下降,而与右手持拍的运动员比赛时相持得分率较高。主要是王励勤在发球时注意控制落点,使对方没有机会抢攻,迫使其在接发球时大多数只能选择摆短;而在接发球时利用对手的弱点和失误在台内主动抢攻,争取得分。在台内挑打的运用上,能一板得分的不拖到第二板,不能一板得分的争取在相持中寻找机会得分。
赵国成,张连洲,杨旭东(2008)在《第29届奥运会马琳接发球技术分析》中,从接发球的方位、技术运用、落点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马琳接发球技术。并且指出:马琳以正手接发球为主;而反手位正手接发球的比例也非常之高,说明马琳积极主动上手的意识非常强,也体现了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摆短是马琳运用最多的接发球方式,同时摆短技术也是王励勤在所有接发球技术中运用比例最高的。马琳与王励勤的比赛中摆短技术分别占92.9%、45.5%,可以看出在比赛中王励勤的摆短技术运用明显弱于马琳的摆短技术。
以上研究对王励勤的接发球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建议。王励勤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横拍进攻型打法的代表,其运用侧身接发球,代表了接发球技术的发展方向,使接发球技术更具有进攻性。大多数主要集中在对王励勤某一场比赛的接发球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研究。分析运动员技战术使用情况和运动表现应坚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适当结合,同时考虑教育学、心理学因素及对手情况等,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影响技战术使用情况及效果的因素。
摘要:王励勤作为一名乒乓球老将,在中国乒坛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仍能跻身世界前列,与其超一流的技战术水平,顽强的斗志及良好的体能与身体素质是不可分割的。但王励勤在比赛中属于慢热型选手,现代乒乓球技术打法正沿着“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全台无死角”的趋势发展。针对王励勤个人特点对其接发球技战术特点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发球战术 篇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研究的对象为技战术学习对初学者发球成功率的影响, 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 通过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藏图书、电子资源以及参阅网球发球技战术方面的专业书籍。总结和归纳出该文所要支撑理论, 为之后的研究做铺垫、打基础。
1.2.2 访谈法
采用个人访谈法与直接访谈法, 访谈对象主要是武汉体育学院体教学院大一新生网球专选班学生。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球技战术学习应用于发球的依据
网球发球的绩效水平的提高是通过技术与战术相互结合运用来实现的。网球的技术与战术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科学合理的发球的战术可以反过来积极地促进发球的技术的提高的发展, 只有把彼此协调起来使其最优化, 才能获得最佳的发球绩效。打球是从发球开始, 发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 而有效的发球则是比赛得分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 初学者在掌握发球技术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习战术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指导。
2.2 网球发球技术及其对发球绩效的分析
所谓的网球技术是指练习者移动或击球的能力, 对于初学者来说, 他们所追求最迫切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将球发“进”。在网球运动中, 发球技术是特别重要的, 它是唯一由自己掌握的击球方式, 不受对方控制, 在很大程度上能发挥出个人的风格, 同时也是取得比赛制胜分的关键环节。发球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握拍、准备姿势、抛球、挥拍击球通过这四个环节动作对网球初学者发球动作进行研究分析。
(1) 握拍。网球初学者发球一般采用的是大陆式握拍。课上在教练的指导下他们了解了握拍的方法, 但在课后的练习中他们会在不经意间握住的拍面发生了移动影响了发球的效果, 这需要其对正确的握拍方法加强理解。
(2) 准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侧身左肩对网, 在发球的底线外放松站立, 前脚与底线交角约40度, 重心在前脚上, 两脚连线对着发球区, 左手持球并轻托拍颈在腰部, 初学者应严格按照发球的步骤进行, 勤加练习, 使动作自然。
(3) 抛球。抛球是发好球的关键。抛球与引拍是同步进行, 抛球手保持伸直的状态, 掌心向上, 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将球平稳地托起, 球抛在空中的高度不能低于击球的高度。
(4) 挥拍击球。在后摆引拍、屈膝、背弓动作的基础上自上而下依次蹬直踝部、膝部、反弹背弓并向着出球方向转体, 与此同时以肘为轴带动手、拍头摆向击球点, 最后在力的爆发点上击中抛送于空中的球。初学者应注意其发力的要点是自上而下完成击球。
2.3 网球发球战术及其对发球绩效的分析
发球技术是根本, 只有掌握全方位扎实的技术, 才有可能发挥出多变的战术。同时恰当地运用战术, 才能充分体现技术。将落点、速度、目的和意图等各种技术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战术。然而, 当发球的技术与战术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球的绩效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2.3.1 发球战术的原则方法及运用发球战术时应注意的方面
发球战术的原则方法有:第一、尽量提高第一发球的成功率, 第二、强调发球落点的基础上加大发球的力量, 第三、做好上网或者底线击球的准备, 第四、发球的落点选择在对手的弱侧, 第五、变化发球的线路。
发球的首要意图是直接得分, 其次是迫使对方在回球时处于被动, 回球质量低, 给自己赢得抢先主动进攻的机会。这些都是运用发球战术的体现, 但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球不受对方的影响, 可通过力量、速度和准确性达到得分的目的。
(2) 提高发球质量, 将速度与落点变化相结合, 为抢攻创造更多的机会。
(3) 加强第三拍的抢攻意识, 抢攻要大胆果断, 不论对方怎样回球, 都尽可能上手抢攻。
2.3.2 发球战术对绩效的作用
在网球比赛中一场好的发球战术布局将对比赛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同时发球也是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 在网球技术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发球的绩效同义为发球的成功率, 发球方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发球方式, 一般以速度为基础配合各种角度的选择, 达到直接得分或者把对手调动到其防守的正常场区外, 为下次诸如上网、打空挡等战术打下基础。
(1) 发球底线战术。
其是指练习者发球后继续留在底线附近所采取的战术, 是大多数学习者经常采用的战术, 其主要目的以调动对手为主, 为自己争取主动的优势。具体的战术形式有发外角战术, 其目的是将接发球方调动到场外。发内角球战术的目的是减少接发球方回球的角度, 使发球方下一拍的防守范围减小。发近身球战术的目的是使接球方难以舒展接球动作, 造成回球质量低。
(2) 发球上网战术。
发球上网战术是练习者发球后来到网前采用的战术, 要求有较好的网前截击技术作为支撑, 具体的战术形式有发内角上网战术, 发外角上网战术的目的是利用发球的威力, 结合发球方网前的特长, 通过网前战术加快比赛节奏, 使对手在快节奏中产生错误, 并给后续战术提供选择。上网型打法战术的指导思想就是利用网前进攻为主要得分手段, 它的基本战术可分为发球上网、随球上网、接发球上网 (表1) 。
3 结语
影响网球发球绩效的因素有很多, 该文主要从发球的技术和战术方面进行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网球发球的绩效水平的提高是通过技术与战术相互结合运用来实现的。
(2) 网球的发球技术是由运动员自身掌握并完成的, 能够发挥出个人的风格, 其要求对发球的技术动作按顺序依次完成而达到最佳的发球效果。
(3) 发球的战术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同时也是获取制胜分和提高发球绩效的重要依据, 但必须在遵循其原则方法, 控制失误的基础上完成战术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有庆.网球战术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3.
[2]梁浩.网球业余选手发球技术运用的探析[J].运动, 2011 (9) :17-18.
[3]于鹏.网球发球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 (2) :78-80.
发球战术 篇6
1、眼动的含义和特点
眼动顾名思义就是眼球的运动, 对于眼球的运动心理学界都认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眼球运动实质上就是视觉对信息的加工, 然后心理上对于不同的外界环境和条件而表现出来了不同的外在的眼球运动规律。眼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其实都是与心理变化相关联的。眼动的种类有很多, 比如有阅读时眼动的模式, 说话时眼动的模式, 情绪好坏时眼动的模式, 不同场景环境眼动模式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眼动模式是不同的, 而在体育比赛中眼动模式的就是一个较为混杂的一种形式, 在激烈的竞技体育比赛中不同的环境、对手、不同的观众等等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 造成不同的心理变化, 而眼动的变化模式也就不同。而在这么激烈的比赛中想时时刻刻的盯着运动员或者教练员的眼睛是不容易的, 因此对于眼动的研究可以利用眼动仪很好的去捕捉到不同情况下对研究主题眼动的规律, 可以通过眼动仪来很好的收集到相关数据, 来及时快速的反映出运动员或者教练员的心理变化。眼动也具有了外在性, 真实性, 科学性等特点。
2、乒乓球发球的技战术
2.1、旋转球技术
发球的旋转技术一般包括侧旋球、逆旋球、转和不转球, 侧旋又可以包括上旋球和下旋球, 逆选球也包括逆侧上旋球和逆侧下旋球, 转和不转的球又可以包括下旋球和不转球。这些旋转球不同于其他的旋转技术, 这种旋转技术是指球接触球拍一瞬间球的旋转方向与球拍方向刚好相反。还有一种还奔根球, 这种奔根球可包括在上旋球类, 当今乒乓球圈子里旋转发球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技术定义———勾手发球。在我国乒乓球队里张继科和刘诗雯的这项勾手技术比较厉害, 在德国则是属于名将波尔具有这项熟练的技术, 由于旋转发球技术的特点具有隐蔽性, 会使得对手和对手的教练员很难摸清楚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的落点和运行轨迹, 因此在学术科研方面, 对发球旋转技术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旋转的速度带来的落点和运行轨迹的角度的测试上。
2.2、不同发球落点技术
发球落点是指发出的球落在对方的台案上的落点。对方台案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是不受限制的, 一般书籍上将发球的落球点分为网前球和底线球, 在现实训练中比较多正手反手短球和长球之说。乒乓球的发球技术的落点可以分为九个区域正手的短球, 反手的短球, 正手半长球, 反手的半长球, 正手和反手的长球, 中路的半长球和中路的长球以及近网短球, 一般优秀的运动员都喜欢运用近网短球这种发球方式, 但是中路近网短球的使用率最高, 反手短球和正手短球使用的几率相对的少一点, 两种发球方式的使用率比较相近。从运动员对发球技术的喜欢程度上可以看出, 近网短球是比较能控制对方接抢, 也使得自己可以在下一板中提前上手占据主动的地步。长球落点技术使用的几率是比较小的, 尽管使用几率比较小, 但是如果使用时一般得分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因为长球技术容易被对方提前抢攻处于被动地步, 然而使用得当时, 这种技术就是具有突然性, 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使得对方乱了节奏, 夜歌自己创造更多有利的机会并处于有利的地步。在中路短球这项技术中, 每一轮比赛都会被用到, 但是在开局和中局的时候运用到远远比在尾局用到的多, 因为发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一轮比赛的胜负, 所以在尾局的时候运动员可能会更愿意用一些保险而且容易得分的技术。运动员的发球技术不单单要掌握发球旋转的转速还要很好的去控制球的落点, 如果不能控制落点那么球一旦发出就使得自己处于被动的地步, 也会给对手造成很多直接得分的机会。因此如何运用发球落点也是取得比分的重要因素。而且不同的发球落点也会使得对手难以摸清自己的发球技术。因此发球技术是很重要的。
2.3、不同抛球方式的发球技术
在课本上我们可以看到乒乓球的发球在抛球方式上分为高抛发球和低抛发球, 当然有些学者还提出过中抛球技术, 在现实比赛中, 我们更多的认为只有高抛发球和低抛发球两种方式。从名字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 两者的不同只是在高球的高度上不同, 击球的方式和技术可以是一样的。但是有些研究表明。不同的抛球高度是会影响乒乓球发球飞行的弧线的, 比如说, 在同等条件下。抛的球越高, 发球到对方台案时候距离本方台案的距离就越近。但是球飞行的弧线缺失越高的, 所以根据不同的战术要求可以抛出不同高度的球来击球。
2.4、不同站位发球技术
从乒乓球教材中可以看到乒乓球发球技术中站位包括站立时发球和下蹲式发球, 在目前乒乓球圈子里乒乓球运动员更多的是运用站立式发球方式, 在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下蹲式的发球的特点是球旋转速度高, 强度大。由于下蹲式发球技术发出的球转速大, 强度大因此会导致更多的失误, 比如下网或者直接失误。并且在下蹲式发球技术中, 由于下蹲和起立这两个动作, 会使得运动员在接档第二拍的时候会迟疑, 会使运动员处于被动地步。又由于下蹲式发球在动作上比较大, 因此隐蔽性会大大减小。而站立式虽然可以增加隐蔽性, 但是由于发球力度小, 变换性不大, 经常会被对手看出, 也会被对手很快摸清球路。在发球技术上不单单是要求发出的球的旋转速度、强度和隐蔽性, 关键还要迷惑对手, 从战术和心理上战胜对手, 因此在发球时采用不同的站位和发球的多样性, 发球的节凑性都是很重要的。
3、发球战术的眼动规律
我们通过不同的发球技术可以看出在发球时球的旋转、落点、站位等等都是不同的, 这些都可能会根据战术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发球技术, 但是研究不同的技术层面时,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技术看出不同的战术表现。但是在运动员变化战术的初步阶段———心理变化阶段是很难捉摸的, 比如发出不同旋转球、不同落点球等等, 都可能是运动员突然的一个心理变化, 一个突然的想法, 然而在这些心理变化和突然的想法出现时。在运动员变换战术的时候, 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个眼动的信息, 在运动员改变发球技术时, 同样可以提前捕捉到眼动的变化规律, 所以在运动员一系列战术变化的过程中, 我们都可以很好的运用眼动仪去捕捉到运动员眼动的规律, 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眼动仪捕捉到的眼动规律的数据来进行分析。这样在运动员不同的心理变化上, 我们就可以很好的量化这一规律的变化, 并根据这一变化规律去研究对手的战术规律, 以及可以很好的观察对手的内心活动规律, 并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来合理的安排自己运动员的技战术。
4、总结
在研究眼动规律时,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很好的整理出不同的眼动方式都是代表着不同的心理活动, 通过在运动员变换发球战术的前期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中 眼动规律 的表现形式, 并通过眼动仪的捕捉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可以很好地得出相应的心理变化规律, 也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发球战术规律。
参考文献
[1]韩玉昌.眼动仪和眼动实验法的发展历程[J].心理科学, 2000, 4.
发球战术 篇7
关键词:2013法国网球公开赛,小威廉姆斯,发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美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小威廉姆斯在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7场比赛共15盘比赛中的发球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威廉姆斯及7位对手的基本情况分析
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8名选手的基本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到8名女子单打选手的基本情况, 可以看出, 小威廉姆斯在身高和体重方面都比较有优势, 这种身高体重方面的优势造就了小威绝佳的发球速度, 是使她在发球速度方面占优势的基本保障。其次再看世界排名情况, 小威也是排名最高的女子选手。最后是年龄, 小威的年龄是这里面最大的一个, 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 劣势可能在体力方面不及年轻人, 但是优势是比赛经验和临场的心理素质都会更多, 更强, 而事实证明, 小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力克7名对手, 最终获得女子单打的冠军。
2.2 握拍方式的对比分析
由调查可知, 除了小威廉姆斯、库兹涅佐娃和莎拉波娃外, 其他选手均采用大陆式握拍方法, 这种握拍方法的手腕活动范围大, 适合在发球和高压球、反手击球时使用。而半西方式反手握拍方法在发球击球时拍面的转动更加强烈, 因此带动球的旋转, 所以, 比较适合在发球中发上旋球。
2.3 发球直得分率的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看出小威廉姆斯和莎拉波娃的发球得分能力相对较强, 通过观察比赛, 发现小威廉姆斯的发球球速相对较快, 发球的线路、旋转变化多, 让对手无法适应, 进而取得了发球的功效, 而且, 面对对手, 小威廉姆斯在比赛中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有利于其发挥自己的实力。总体来看, 小威廉姆斯通过发球直接得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
2.4 八位选手发球落点及效果的比较分析
发球区内中外角区域的界定:通过虚拟垂直罚球线的垂线将其平均划分为三个区域, 发球的落点在靠近发球中线侧的区域为内角球, 落点在中间区域的为中间球, 落在靠近边线的区域的球为外角发球。内角球过网低, 线路短, 多采用平击球;外角球, 过网高, 线路长, 多采用旋转球, 中间的球难度居于二者之间, 一般在二发保证成功率, 或者变换发球节奏时候, 发追身球时采用。但是发向中间的球对接发球方造不成大的威胁, 因此, 在发球时还要通过内角或外角的发球来调动对手。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小威廉姆斯在身高和体重方面都比较有优势, 这种身高体重方面的优势造就了小威绝佳的发球速度, 是使她在发球速度方面占优势的基本保障。
3.1.2 通过观察比赛, 发现小威廉姆斯的发球球速相对较快, 发球的线路、旋转变化多, 让对手无法适应, 进而取得了发球的功效, 而且, 面对对手, 小威廉姆斯在比赛中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有利于其发挥自己的实力。
3.2 建议
3.2.1 小威廉姆斯发球在落点和旋转变化的同时要注重提高二发的速度, 获取更多的二发成功率;
3.2.2 对我国女子选手而言, 我国女子网球技术应向着“技术全面, 快速多变, 积极进攻”的方向发展, 把积极主动进攻作为获胜的关键因素而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高守东, 赵武.最新网球发球技术分析与训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0 (4) :5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