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体系

2024-08-11

发球体系(精选10篇)

发球体系 篇1

一、引言

网球发球是唯一由自己掌握而不受对方控制的击球方法,是当今优秀网球运动员克敌制胜的强有力的武器。它既是每一分的开始,也是向对方进攻的开始,同时还是双方进行攻防对抗的开始。网球制胜的机制在于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和接发球战术体系的得分实力高于对手。正因为发球在网球比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它受到了国内外网球界的极大重视,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每位研究者对网球发球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反映了不同考察发球的着眼点。这就如同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景物,角度不同得到的映象就不同。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从技术层面对网球发球进行理解,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球发球技术进行剖析。毋庸置疑,发球是网球运动中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当然值得进行深刻的研究。但是,对于发球,我们就像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发球技术一样,也应从多个视角对发球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完整、系统地认识发球的本质规律。其实,当我们从系统论的视角来分析网球发球,可以看出它应是一个体系,单从网球发球的动作。本身来说,是一种身体动作,是一种击球方式,因此它是一种技术;而从发球的结果来说,它包含了发球者的目的和意图,因此它又是一种战术;而从发球者发球时的心理变化来看,它又包括心理因素成分;而对发球者发球时的身体状态来说,它还包括体能方面的因素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97年美网公开赛男子网球运动员、山东体育学院网球队

(二)研究方法:文献法、图表法、对比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网球发球体系的构成

从系统论的角度,我们分析可知,网球发球体系应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技术、战术、心理和体能这些层面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技术、体能是战术的物质基础,心理是战术的思想保证。比赛中技术、体能、心理总是在具体的战术配合、战术行动中体现出来,并及时充分发挥和良好运用。但是,先进的战术可以反过来积极地促进技术、体能、心理的提高和发展。只有将这些要素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并把他们协调起来,使其最优化,才能获得最佳发球效果。

(二)网球发球体系中各层的内涵

网球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 有关发球的技术层,很多教练和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不外乎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方面。但大部分进行的是定性分析。

1.网球发球技术的定性分析

对发球动作方式的描述 这种方法主要是把网球发球动作合理地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对不同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描述。常见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把发球的动作分成准备姿势和挥拍、挥拍触球、随挥动作三个部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种把发球过程分为6个阶段,即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它们都针对某个阶段,对动作的目的、技术的要求、动作顺序、动作节奏等动作方式进行描述,旨在用语言的描述的方式来形象、合理地阐明发球动作。这种方法是对发球技术研究用得最多的方法。

对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描述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对发球的过程进行合理描述。例如,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可以认为发球动作是一个协调链。阐述发球力量的来源并非依靠躯干和手臂产生的爆发力,而先进的发球的爆发力主要来源于腿部动作中的膝部的屈伸,正是这一动作产生的爆发力传递至整个链条系统。整个发球的发力过程为蹬腿→转髋→转体→手臂绕肩→肘部伸展→小臂外旋→转腕→随球动作和落地脚。通过这种发力顺序,使发球动作合理化,达到最佳效果。

2.网球发球技术的定量分析

对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借助三维高速录像,获取网球选手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参数。从而揭示出网球大力发球的特征,完整地论证和提出了网球大力发球的基本技术原理。通过对人体动作的定量分析和研究,使之解释和阐明动作的原因和一些不足之处,以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发球动作。

另外,利用雷达测速仪和高速摄像机,对网球发球时球离开球拍的瞬间球速和球的旋转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以客观指标来评价运动员发球的优劣。如USTA在1997年美网公开赛上,对发球的球速和球的旋转速度进行了测量(表1)。

从表中我们看出,与桑晋拉斯(Sampras)相比,亨曼(Tim Henman)的第一发平均时速为120 mph,和桑普拉斯相同,但发球产生的旋转只有1 548 rpm,比桑普拉斯少很多。菲利普西斯(Philippousis)一发时速虽比桑普拉斯高一点,但是在旋转率方面还是少501 rpm。我们还发现,桑普拉斯的旋转率并不是最高的运动员,一些运动员已经超过了桑普拉斯,但是很遗憾的是他们发球的速度却少很多。通过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桑普拉斯之所以拥有很好的发球,是因为他能将发球的速度和旋转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高质量的速度和旋转的完美结合是其他球员做不到的。

通过这种定量分析,我们可以从发球速度和旋转的关系这一侧面来进一步揭示发球技术的内在规律。

3.网球发球体系中的战术层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掌握了全面实用的技术,才有可能运用多变的战术。同样,在比赛中,只有合理地运用战术,才能使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般来讲,战术是技术的组合。但是,在发球的同时,它包括了发球者的目的和意图,它是力量、速度、旋转和发球落点的组合。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将,发球又是一种战术。可见,网球发球体系中应该包括战术层。以下从发球的基本要素对发球战术进行分析。

(1)落点

在所有的这些基本要素中,落点是发球中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发球落点有三种选择,即内角、外角和追身。其主要目的是让对手在移动中接发球,增大对方接发球的难度,并为自己获得主动创造条件。

(2)速度

很多人认为速度是一个发球直接得分的有力武器。他们错误地认为,球速越快,就说明发球越好。能够发出一记快速的发球的确有它的好处,有时可以直接得分。但是,如果不和落点等其他要素配合起来,这种发球几乎是无效的。如果发球落点不加以选择,快速发球被对方接到后,回接球的速度也快,根本没有回接的反应时间,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因此,在发球时,要将速度和其他因素混合起来,由于速度的变化而使对手很难判断你的发球的快慢。

(3)站位

在论述的这四个要素中,这可能是最不重要的。但是,如果在发球时,站位做适当的调整,可使对手猜测你发球的意图,使他站在不同的位置接发球(可能是不舒适的位置),而不是平时的接发球位置,使之由适应到不适应,增大其回接球的难度。

总之,在发球时要尽可能将这些基本要素组合起来。通过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让对手猜测你如何发下一个球,使之很难猜到你发球的目的和意图。

以上是通过辩证的关系和组合原理来描述发球的战术,从战术的角度让我们对发球体系做进一步认识。

4.网球发球体系中的心理层

前著名网球球星吉米·康纳斯曾说过:“网球比赛的95%取决于心理。”一些顶尖球员和教练员都认为,网球比赛的心理因素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成败。因此,在发球体系中,发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除受运动员发球技术、技能的影响外,还受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影响。

网球发球是网球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因素也直接影响到发球的最终效果。因此,发球体系的心理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定向

心理定向是指动作开始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网球运动员发球的心理定向不是指发球实际达到的行为方向和行为目标,而是指运动员内心追求的发球取向。但其对发球的方向、落点和球性变化及发球攻击性大小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运动员的不同心理定向对发球效能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心理定向于球性的变化。网球发球的球性变化主要体现在球的旋转上。②心理定向于球的力量上。运用在一发上尤为明显。③心理定向于球的落点,即运动员发球时注意力指向于控制球的落点。一般来讲,属于发球战术上的心理定向。④发球目标的心理定向。运动员在发球前心理有一个发球目标定向问题。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发球质量标准,而是内心追求的成就取向。发球目标的心理定向制约着发球质量的高低。影响发球心理定向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员发球的技术水平、临场赛事、运动员的个性心理因素等。

(2)情绪的控制

网球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细且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无法接受教练员的指导,对抗过程中都是运动员凭借个人能力在进行“单兵”作战。随着对抗情境的不断变化和双方比较的改变,运动员会不自觉地产生多种情绪。如果运动员发球时情绪不加以控制,就会产生诸如肌肉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的身心反应。在这种状态下,即使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再好,也无法发出高质量的球。

运动员在发球时,影响其情绪的因素很多。比如:对手的情况、场上比分情况、比赛的规模、面临的任务、自己的训练程度、比赛的经验、临场发挥、教练员的态度与对自己的评价、裁判的执法程度、观众情况、气候条件、比赛环境、赛前心理准备以及运动员自身的参赛动机、个性、意志品质、自我要求、自我暗示、注意指向等等,都可能影响运动员情绪。

5.网球发球体系中的体能层

在网球比赛中,发球的本身会耗费一部分体能,而在比赛的进程中,随着运动员的跑动、击球等运动又消耗了大量的体能。比赛的时间越长,疲劳积累越多,而导致发球速度、准确性及成功率下降。

发球准确性下降产生的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产生的中枢神经疲劳使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产生的外周疲劳使肌肉—神经接点兴奋传递受阻,肌细胞膜受到损伤,肌肉收缩蛋白机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肌肉收缩机能的下降。由于网球发球是一项技术精细的动作,神经和肌肉兴奋能力的下降,必然导致发球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1.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出,网球发球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动作,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多方面要素组成。

2.网球发球体系应包括四个层面,即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而不可分割的整体。网球发球体系中每层面都有自身的内涵。

3.在网球发球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应用系统的观点,对网球发球体系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对发球体系的每个层面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期在网球比赛中全面提升发球的质量并获得最佳的发球效果。

摘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认为网球发球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动作,还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阐明网球的发球体系由技术层、战术层、心理层和体能层四个方面组成。旨在更新网球发球思想观念,加深对网球发球内涵的认识,并建立网球发球理论体系,以期为指导网球发球的运动训练实践服务。

关键词:发球,战术,技术,体能,心理

参考文献

[1]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94-400.

[2]严波涛.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中国体育科技,2001,(10)36-39.

[3]蒋中伟.关于提高网球平击发球成功率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7)41-43.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4-99.

特松加发球赏析 篇2

在图1中,特松加将重心集中在右腿。图2中,特松加将球抛起,同时持拍手开始上升,他没有采用传统的大幅度引拍方式,而是采用双手双起向上的引拍动作。

从图2到图3,我们可以看到特松加的右脚有一个移步的过程,将右脚靠向左脚,并把重心从右腿转移到了左腿。同时特松加的右肩下垂,双膝自然弯曲使得身体能有爆发力地向上击球。此时,特松加的整个身体像一张拉开的弓,已经蓄势待发。

从图4、图5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松加的持拍手开始下降,有挠背的动作,同时他的腿部开始蹬地,以便获得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因为特松加发球有弹跳动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抛球具有一定的高度,这样才能满足击球的时间和空间。

在图5、图6中,特松加的双腿往上爆发,带动身体向上的能量。从腿,到膝、腰、肩,再到手腕和拍面,特松加的身体形成凌空一线,将能量完全传达到球上,实现了极大的释放。在图6中,特松加的左手紧贴身体,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图2到图6中,特松加的面部—直朝上,眼睛始终盯着球看,很多业余选手在发球时有眼睛过早看向对方场地的习惯,这样头部容易带动持拍侧肩膀过早下降,影响击球时的能量爆发。

在图7、图8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松加左脚先着地,右脚自然后摆,保持身体下降时的平衡,能快速回位准备下一拍的击球。

纵观特松加的整个发球动作,他出色的发球时速来自于他惊人的挥拍速度,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发球体系 篇3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不受对方来球影响的唯一环节。在规则的范围内, 根据对手的站位和技术水平, 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战术计划, 将球发到对方不利于接球的位置, 不但可以压制对方的进攻, 同时也为自己接下来的战术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影响乒乓球发球效果的因素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影响乒乓球发球效果有3个层面的内容:技术层面、心理层面和战术层面。技术、心理、战术3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技术是基础, 心理是保障, 战术是有效手段。要想完整的执行好一套富有成效的战术没有扎实的技术水平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实现的。而先进的战术反过来又能使运动员充分的发挥其技术水平和稳定的心理情绪。因此要想获得最佳的发球效果, 就要将技术、心理、战术3个方面相互协调起来。

2 . 1 乒乓球发球的技术层面

2.1.1 常见的几种发球技术及其特点

(1) 正手奔球有着球速快、落点比较长, 冲力强的特点。 (2) 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则有着低弧线, 强冲力大, 容易迫使对方后退接球。 (3) 发短球有着出手快、发球动作隐蔽、落点短, 使对手不易抢攻。 (4) 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两者动作相似, 容易迷惑对手从而造成对方的失误。 (5) 正手发左侧上 (下) 旋球则球的旋转力很强, 对方击球后容易向其右侧方反弹。 (6) 反手发右侧上 (下) 旋球, 则是在对方挡住后, 容易向其左侧方反弹。 (7) 下蹲发球既可以发出左侧旋也可以发出右侧旋, 对对方威胁很大, 在对手不熟悉的情况下, 往往可以直接得分。 (8) 正手高抛发球将球抛高后增大了球对球拍的正压力, 使球的速度、冲力、旋转都大大增大。

2.1.2 乒乓球技术中影响发球质量的三大因素

近几年来, 为了降低发球给对方带来的直接威胁增加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一再的对乒乓球发球规则进行修改。虽然规则的改变一再的在降低发球所带来的威胁, 但是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并不能放松发球这一重要环节。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 在熟练掌握各种发球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发球效果, 即使是在对方能判断出发球路径及旋转的基础上, 也照样忌惮发球所带来的威胁。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发球的内在技术质量——发球的旋转、落点以及速度三者之间的配合。

(1) “发球旋转的变化”。

在发球过程中乒乓球的旋转种类有很多, 常见的旋转有上旋、下旋、左侧旋和右侧旋。在比赛过程中, 采取不同旋转的发球方式, 能够很好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制造对手回球困难, 为自己发球抢攻奠定基础。因此旋转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为了加强球体的旋转, 首先在当击打到乒乓球上的力离球心越远就越容易使球产生旋转;其次在接触球摩擦的同时尽可能的加大撞击的因素;最后, 要想让乒乓球的旋转速度更高, 就要尽可能的加快球拍的速度, 使球拍与球的相对速度更大同时尽可能的加大球拍与球的接触时间。

(2) “多样的落点的变化”[4]。

在发球过程中, 掌握多变的落点对于提高发球效果以及后面的战术运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球的落点有近台、远台、左台、右台和中台。在比赛中往往结合对方的站位及技术水平, 灵活的运用发球的落点, 如果只是发单一的一种落点的球, 即使发的再转落点再好也很容易被对方适应, 长久以来就很难对对方造成威胁。因此在比赛中采用多变的发球落点才能充分的扩大对方的移动范围, 增加对方让位的难度, 紧逼对方的弱点压制对方的长处。

(3) “提高球的速度”[4]。

在保证一定的旋转和准确的落点的情况下, 加强球的飞行速度会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威胁。而球的飞行速度, 与挥动球拍的速度的快慢和球接触球拍的那一瞬间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在球体接触到球拍的那一瞬间所受的作用力越大, 球速就会越快。但也不是一味的强调在触球瞬间发蛮力, 单单追求最大发力常常会遇到球出界或者球弹太高等问题, 因此在击球的瞬间要合理的调配好撞击力与摩擦力的比例, 使球既保证一定的速度又有准确的弧线和落点。

2 . 2 乒乓球的心理层面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平时训练时的大不相同, 在比赛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保持着高度的紧张, 轻微的外界影响就会对运动员的心理情绪造成极大的波动, 尤其是当比赛处于焦灼状态, 任何细小的失误就容易使运动员在心理上产生过大的压力, 产生焦虑的情绪, 从而导致技术动作的变形及战术的运用失败。

以下是对影响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的分析。

(1) 比赛的规模。

不同的比赛级别对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的影响不同, 一般而言, 比赛规模越大, 运动员的心理越容易受影响, 比如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明显要比全运会上的心理压力大。

(2) 对手的实力。

与不同的对手进行比赛时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在与实力明显差于自己的对手进行比赛时容易产生轻敌的情绪, 在比赛中不够专注技术动作比较随意, 战术意识也比较懈怠。一旦对手在关键阶段反超比分, 心理上就容易产生恐慌, 情绪出现不稳定状态, 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使技术动作变形造成失误。

(3) 比赛任务。

在比赛之前, 无论是运动员自身还是教练员都会为比赛制定一个既定目标, 一部分用于检测自己的训练效果及自己的技术水平, 更多的是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战。因此在比赛中容易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比赛中为了集体的荣誉, 激发出运动员的斗志, 产生一种积极的竞赛心理, 使运动员超常发挥。另一种是由于对胜利的渴望, 在比赛中思想压力过大, 出现怯场的情况, 使运动员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平时训练中的技术水平。

(4) 训练水平及比赛经验。

技术水平高比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与年轻的运动员相比在比赛中更容易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比赛中往往能化压力为动力, 越战越勇。而年轻的运动员由于没有参加大赛的经验, 又急于在比赛中表现自己, 稍微遇到一点挫折, 就容易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产生怀疑, 产生减力情绪。

2 . 3 乒乓球发球的战术层面

在掌握扎实的发球技术和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后, 要想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威胁, 就要在发球战术方面做文章。

2.3.1 根据场上比赛局势制定相应的发球战术

在比赛过程中不同的比赛局势有着不同的发球策略。运动员在比赛领先时对发球一般不主动变化, 按照原有的发球策略继续稳固下去。在比赛僵持阶段, 要在稳中求进, 抓住对方的弱点试探性的变化发球, 以打乱对方的比赛节奏。在比赛落后时, 容易使人产生焦虑, 在此时一定要头脑冷静思路清晰, 大胆变化, 敢于搏杀, 以便给自己制造更多的机会。

2.3.2 抓住对方的技术弱点制定发球战术

每个运动员相对都有自己的弱点所在, 一般而言发对方的正手的近网球容易给对方的接球带来困难, 而对于横拍打法来说, 发追身球也是一个很好的发球策略。因此在比赛前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录像, 或在比赛中试探对方, 找出对方的弱点所在, 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发球。

3 乒乓球发球训练

在比赛中要想发出高质量的球, 需要技术、心理、战术3个方面的合理配合, 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在平时训练中针对运动员的特点及训练水平, 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 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自己最佳状态。

3 . 1 对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3.1.1 念动训练法

“念动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 它是以意识本身动作的能力为基础, 通过想象或回忆某种运动动作反复进行思维表象, 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相应的变化, 从而起到训练的作用”。在掌握好发球的基本要领后, 在大脑中反复的呈现发球的各个环节, 通过大脑有意识的建立动作的神经通路联系, 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表象。

3.1.2 多球训练法

“多球训练法是乒乓球技术训练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它有着密度高、强度大、练习次数多等特点,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在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次数多, 且运动员兴奋性强, 比较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 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在发球的训练过程中, 通过多球训练法, 反复的体会各种发球方法的核心技术并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自己的发球质量也要不断提成,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对发球的旋转、落点及力量的标准。

3 . 2 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在乒乓球比赛中, 运动员尤其是年轻队员容易在比赛中受到来自对手、裁判等因素的影响, 产生焦虑情绪, 在比赛中乱了阵脚, 导致无法发挥正常的技术水平。因此在日常训练中, 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3.2.1 “鼓励法”

在日常训练中, 教练员要善于发现运动员的细微进步, 并及时对其作出鼓励, 以此来建立运动员的自信, 激发运动员的天赋与才智。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才能大胆的应用平时训练中所学到的技术动作。

3.2.2 注意力转移法

在比赛前夕, 运动员往往会对即将到来的比赛产生一定的焦虑, 或是期待, 或是恐惧, 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因此, 教练员要适当的安排一些与比赛无关的的活动, 如看电影、玩游戏、唱歌等, 以暂时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 从而调节他们紧张的心理状态。

3.2.3 模拟训练法

在比赛前夕, 通过观看对手的录像, 了解对手的技术风格常用的战术打法, 做到知己知彼, 然后针对对手的技术风格模拟在比赛过程中的应对方法, 或是找一个技术风格相似的对手与其对练, 以提高在临场比赛的适应能力, 尽量避免在比赛过程中由于不熟悉对手而产生紧张的情绪。

3.3 发球战术的训练

3.3.1 单个战术的训练

对于单个战术的训练来说, 首先要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一拿起球拍, 就要想到是比赛, 是对赛中的对手站在对面。其次是善于观察对手, 比如对手的站位, 情绪等等, 根据场上情况选择出相应的策略。

3.3.2 假设性训练

设想自己在比赛过程采用不同的发球方法, 对方有可能的各种回球效果, 以及在不同比赛阶段、对手不同心态的情况下假设性的运用相应的发球形式。如在比赛中侧身正手发高抛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 由于这种球角度大, 长短结合, 故此预判对方不敢侧身, 只能用搓会接, 因此在发球强攻时要积极为侧身抢攻做好准备。

3.3.3 战术分析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 选取一段对手技术打法最具代表性的录像, 组织运动员观看, 在观看过程中, 根据运动员的打法特点, 选择相应的战术策略进行应对, 借助影像设施从而启发运动员的综合分析能力。

3.3.4 实战训练

训练的最终形式是实战, 实战是检验技、战术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 在训练时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实战对抗, 可以选择不同的实战环境, 选择不同的技术风格的对手进行训练, 并在实战后认真进行总结, 积累比赛经验。

4 结语

(1) 一个好的发球的产生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动作所能产生的, 而是有不同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合力的结果。

(2) 发球的好坏往往受3个层面的影响:技术层面、心理层面和战术层面。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会对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3) 在对发球技术、心理、战术层面认识的基础之上, 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从而在乒乓球发球环节中全面的提高发球的质量达到最佳的发球效果。

摘要:发球作为乒乓球前三板技术中的第一板, 在乒乓球竞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在系统论的视野下从乒乓球发球体系中的技术层、心理层及战术层3个层面出发, 分析影响发球效果的因素。并根据这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旨在加深乒乓球发球内涵的认识, 完善乒乓球发球体系, 从而在日常实践和训练中不断提高发球质量。

关键词:乒乓球,发球,技术,心理,战术

参考文献

[1]张玲, 丁玲玲.各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特征分析及新规则下青少年发球技术训练趋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115-120.

[2]陶志翔, 祁兵.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2) :1695-1697.

[3]张良西.发球与接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4]胡勇卿, 李元.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和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7) :20-21.

[5]钱健.念动训练法在乒乓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92-93, 38.

[6]同美珍.浅谈少年儿童多球训练的心理特点[J].乒乓世界, 1990 (2) :36-37.

[7]许靖.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赜[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21) :26-27.

[8]闫志辉, 鲍娜.对乒乓球心理素质的训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2) :218-221.

跳发球的妖人 篇4

布莱恩·巴提斯通有何不凡之处呢?一是他标新立异的发球方式,二是他与众不同的球拍。布莱恩有一个哥哥丹恩(Dann Battistone),兄弟两人使用的同样都是双握把的特制球拍。不过布莱恩身上最引起大家兴趣的还是他类似排球跳发球的发球方式。

布莱恩·巴提斯通很早就加入了职业网坛,但在2000年选择离开。2007年,他重返职业网球圈,并参加了2010年美网的男双比赛。布莱恩的发球方式在ATP球员中可谓独一无二,动作类似排球中的跳发球。虽然是右手持拍,不过在准备时布莱恩会用左手拿着球拍,右手抛球。在向前移动一步大力起跳的同时,再将球拍换到右手,在最高点挥拍击球。布莱恩的发球时速曾经达到惊人的224公里/小时,职业球员一般发球后会落在底线之内几十厘米的地方,而布莱恩发球后的落地位置几乎是在底线和发球线之间的中点。

对于布莱恩的发球动作,一些教练在微博上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他用大力起跳的方式增加了击球高度,但他的动作损失了很多身体转动的角动量,同时由于在空中停顿时间过长会导致肌肉弹性势能的损耗”;“这种发球损失了一定的角动量,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将线动量放大了。不过这种发球方式会对肩膀和背部造成不小压力,非常人之举。”

发球体系 篇5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是排球比赛中唯一不与他人配合的技术。一个队掌握多种进攻性发球,在比赛中又能表现出稳定的发球水平,就会给对方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另外,由于规则的制约,不允许拦发球或扣发球,采用每球得分制,使得发球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研究发球方面的问题就越来越引起重视。

造成发球失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总体来说心理因素是重要方面。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心理因素造成发球失误的占76.14%,而技术方面和身体方面的原因只占23.86%(在少儿运动中,技术方面因素所占比例略大些)。对此,有必要潜心探讨比赛中运动员的发球心理,以便加强针对性的发球心理训练,达到提高比赛中发球成功率和攻击性的目的。排球比赛中影响发球成功率和攻击性的心理因素很多,其中心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平时观察、分析和带队参加比赛以及对一些队员的调查认为:排球比赛中,虽然场上每个队员的身体条件不同,发球的气氛、心情、技术动作掌握等各不相同,但是,发球的心理却是具有共同点的,大体可以分为稳定型的发球心理和不稳定型的发球心理。

二、发球心理

(一)稳定型的发球心理。

稳定型的发球心理,是运动员保持稳定的情绪,心理比较稳定,这样平时的技术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般外在表现为:听到裁判员鸣哨后,进行几次深呼吸或原地拍几下球,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按照动力定型的发球动作充满信心地完成发球技术。拥有稳定型发球心理的运动员,大脑总是比较清醒的,对发球充满信心,对周围的一切似乎视而不见,而在头脑中对发球时的动作有明确的、清晰的形象,明确自己所做动作的目的———发球得分或寻找对方的弱点,破坏对方的战术等。发球出手后,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于是否成功,一旦成功,就会对自己的行动产生满意的激动,从而增加对比赛获胜的信心,同时造成对方接发球的压力。就是发球失误或对方接起,也会主动积极地投入防守之中,争夺再次进攻的机会,带动队友,激起比赛的斗志,打出本队的风格和水平,取得好的成绩。可见,发球队员的心理对所有队员、整场比赛都有直接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这一切都与平时的身体素质、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的程度分不开,特别是运动员发球心理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不稳定型的发球心理。

在排球比赛中,并不是每个运动员的发球心理都是稳定的、积极的、充满信心的,一些运动员发球时往往会夹杂着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心理不稳定,消极地进行发球,是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及心理训练水平不够引起的,有时由于比赛经验少,对比赛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表现为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对方的实力而产生片面性认识,这些都是影响发球心理的重要因素。不稳定型的发球心理主要表现为:发球时情绪不稳定,异常焦虑、紧张,手出汗,对发球成功缺乏自信,造成动作走形,严重者还会面色苍白,手发抖。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员,在发球时,往往会造成发球失误,从而失去得分的机会。

由此可见,比赛中运动员发球心理的训练水平,不仅影响着发球这一过程,还会影响全队队员的情绪,尤其在比分接近时更加突出。

因此,在排球训练中,迫切需要在不断加强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的同时,重视运动员发球时心理问题的探讨,分析产生不稳定消极性发球的原因,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发球心理的功能。

三、对运动员发球心理训练的几点建议

教练员应结合发球特点,向运动员讲授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因素与发球效果的密切关系,提高自信心,达到提高发球成功率和进攻性的目的。

(一)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提高其自控能力。

在比赛场上,运动员的精力易分散,所以,在发球训练时,有意造成紧张气氛,如比赛性发球,把人数分成两组,(基本上人数相等,水平差不多,在发球区后排成两排,相互轮换发球,当一名队员发球时,其他队员在其身后议论有关事件,影响其发球注意力)规定每组发球的力量、弧度、落点、成功次数和不得连续失误,讲明罚则,有意造成紧张气氛,这样可以使运动员心理能适应外界刺激,培养比赛中发球心理控制,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发球上,以适应比赛。加强高强度下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训练中,除了加大发球的强度、密度和难度以外,尤其要加强大运动量后、身体疲劳的情况下,进行高质量、高难度的发球训练。如激烈运动后的发球练习,在一组跑动进攻或防守练习后进行1-3次发球,规定弧度、力量、落点,若出现失误,则进行惩罚(素质练习)。由于比赛中每个队员在六轮次中只有一次发球机会,这样可以培养运动员在激烈运动的状态下迅速调整心理进行发球,提高运动员沉着发球的意志,从而提高发球的成功率和攻击性。

(二)模拟比赛场面的发球训练。

这种训练是把各种心理训练进行综合的一种训练方法,可以充分模拟各种比赛中的情况,如比分接近或落后,本方队员士气下落,技战术得不到发挥,裁判员不公正,场外干扰、起哄等。这种训练可以使注意力、意志品质的培养及自信心的训练得到充分实际运用和进一步提高,以便适应比赛要求。排球比赛中影响发球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难归结成模式,这就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在训练中培养,在比赛中磨练,在加强发球技术训练的同时,重视科学的心理训练,把运动员心理学运用到排球比赛中,提高比赛中发球的成功率和攻击性,以取得满意的比赛成绩。

四、传球球性练习应注意事项

(一)结合练习原则进行练习。

练习原则是指导练习的科学依据,是有效进行练习的根本要求。如练习中的运动量与运动负荷必须符合科学的训练原则,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负荷要求;在练习中,必须遵循练习原则,使得练习方法起到相应的练习效果,达到练习目的,有效建立良好球感。

(二)对排球运动要具有强烈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球性练习中,运动员必须对排球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样对球性的熟悉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练习达到最佳效果。

(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练习。

发球体系 篇6

1、新规则实施每球得分制是跳发球技术成为世界发球技术方法的主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1年1月1日新规则规定排球比赛实行每球得分制。这一规则的实行使比赛的时间缩短,比赛更加精彩,对抗更加激烈。每球得分制对发球技术影响较大,任何一个发球的最终结果将导致比赛的一方得分或失分,同时,发球可以直接得分,也可通过破坏对方的一传间接得分,因此对发球运动员的心理及发球技术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关键局和关键比分中,发球技术的影响更为突出,每球得分制的受益者侧重于主动得分技术突出的队伍,如欧美队以强攻为己长的高人组合队[1]。跳发球技术是基于每球得分制后为满足比赛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新规则实施每球得分制为跳发球技术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

2、发球区的扩大为跳发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场地设施方面的基础

发球区是施展发球技术的一个区域,发球区的范围大小直接影响发球的效果和发球的质量,以及发球技术的发展。1994年发球区由原来的3米扩大为9米端线后的无障碍区,而且无障碍区1980年排球规则规定为端线外8米,边线外5米,空间12.5米(世界性比赛),1994年排球规则规定为端线外9米,边线外6米(世界成年锦标赛,奥运会上)[2]。规则对发球区域从宽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扩大使跳发球技术技术得到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主要是发球区的扩大为跳发球技术提供了场地设施方面的基础。跳发球是发球队员在端线后,利用助跑起跳在空中,像扣球一样将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发球方法,是近几年世界排球劲旅普遍采用的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发球技术,它可以升高击球点,缩短击球点和网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发球的力量和攻击性[3]。发球区的扩大使运动员可以充分利跳发球技术的特点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变化性,突然性,调整球的落点,球的高度和远度等

3、跳发球技术自身的技术特点是跳发球技术能成为世界发球方法的主流的关键

3.1 跳发球技术得分率高

跳发球较原地站立发球得分率高。由于跳发球技术具有力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其技术动作又具有较强的突然性、隐蔽性和多变性,故在比赛中得分率也高于原地站立发球(见表1)[4]。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跳发球的得分率为15%,明显高于原地站立发球的8.2%。

3.2 跳发球的攻击性强

表中虽然原地站立发球的破攻略高于跳发球,但是若将各自的得分与破攻得分率相加,那么,跳发球为21.3%,原地站立发球则为16.6%,跳发球的攻击性仍相对较强。尽管跳发球的失误率高,但是跳发球的一般球百分率53.8%较原地站发球75.7%低21.9%。也就是说原地站立发球比跳发球多出21.9%的没有攻击性的“菜球”,在比赛中发“菜球”就意味着被动挨打。由此看来,跳发球更具有攻击性。

3.2.1 跳发球具有速度快、力量大的特点

有资料表明:高水平的排球运动员发球的平均速度为14—16m/s,而扣球的飞行速度为23—25m/s,特别是前冲型的后排扣球,球速最高可达31m/s[4]跳发球充分利用了扣球力量大、速度快,高度高等特点,因此跳发球的攻击性相对于原地站立发球要强。

3.2.2 跳发球具有动作的突然性、隐蔽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跳发球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势,使其攻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跳发球与原地站立发球相比,击球点较高,据测定跳发球挥臂击球点高出网 (2.43m) 约0.41±0.07m,击球点高,球飞行的俯角越大,过网速度越快,落点越近,突然性也大,攻击力越强[5]。同时,跳发球还可以利用身体姿势迷惑对方,在击球的一瞬间改变击球方向和落点,使接发球一方预判失误,再者,跳发球还具有动作上的多变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助跑起跳的路线多变。排球比赛中,发球时由于双方隔网且距离相对较远,跳发球队员的抛球路线和助跑路线对方不能完全看清楚且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常影响对方的一传或一攻。 (2) 击球力量强弱多变。跳发球借助时空优势,起跳后可根据对方的阵型,队员接发球的特点,使用轻吊、重发、飘球等不同力量的发球技术,进而破坏对方技、战术的发挥。 (3) 击球点高低与时间的多变性。跳发球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发球队员起跳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击球点高低作出调整,击球点高,球成下旋下落,击球点低球成上旋飞行且落点相对较远,跳发球队员可以通过改变击球点来改变球的落点和飞行路线。跳发球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优势,起跳后它具有一个滞空时间,队员可以在这时间里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4) 击球方向、手法具有多变性。总之,跳发球技术动作的突然性,隐蔽性及其多变性使它的强攻击性成为了必然。

4、掌握跳发球技术有利于提高后排进攻能力

跳发球技术与后排进攻在技术上有相似之处,跳发球技术可以促进和提高后排队员的后排进攻能力。

5、建议

5.1 处理好发球的稳定性与攻击性的关系。

5.2 应重视提高学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跳发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奠定基础。

5.3 教师、教练员应更新思想观念,确立以攻为主,先发制人的发球指导思想。

5.4 重视培养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跳发球技术时的沉着、稳定的心理素质,多进行模拟训练。

参考文献

[1]陈中和, 陈少坚.应对世界女排新格局中的中国女排[J].体育.2004第7期52

[2]排球竞赛规则2005-2008[M].人民体育出版社

[3]黄汉升.排球技术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79-80

[4]徐道玉.排球比赛中跳发球与站立发球技术比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3, 42-44

网球发球技术浅析 篇7

网球发球是现在网球运动员克敌制胜的法宝, 它是唯一一个可以不受对方控制而由自己控制的击球行为。网球的发球是进攻的开始, 也是双方攻守的开始。可以说, 在网球比赛中, 发球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 网球发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网球运动员和这方面的专家已经对网球发球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网球发球技术构成

我们这里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网球的发球体系, 网球的发球体系总的来说包括四个方面, 分别是:体能面、心理面、战术面和技术面。网球发球的这几个层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网球发球的技术。这其中体能是整个战术的身体基础, 心理是运动员的思想保证, 战术是运动员发球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技术则是影响运动员发球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技术可以大大促进其他几个层面因素的发展。当然, 这些因素是个有机的整体, 必须想办法全面的把他们协调和提高上去, 才能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发球效果。

3、网球发球各个层面浅析

3.1、网球发球体系中的体能层

在网球比赛中, 运动员的体能会有一定的消耗, 而且随着比赛的进行, 运动员的体能会逐渐的消耗, 比赛时间越长, 运动员体能消耗越多, 而且, 随着运动员体能的消耗, 运动员的发球准度也会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 运动员必须在平时运动时加强自身的耐力、体力锻炼。

3.2、网球发球体系中的心理层

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对运动员成绩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网球运动中更是如此。在运动员进行实际的锻炼时, 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心理素质的锻炼。

3.3、网球发球中的战术层

网球发球技术是网球战术的基础, 只有在灵活掌握发球技术的情况下才能有灵活的战术。技术和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 而良好的战术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战术通常包括速度、站位、旋转和发球落点的组合。这里对以下几个要素进行简单的介绍。

1、速度:速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发球直接得分的有效的方法。但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发球速度固然重要, 但是在发球的时候必须和发球的落点等要素配合, 否则不但可能造成发球不成功, 也可能导致自己接球困难。在发球的时候必须把这几种因素综合起来使用。

2、站位:站位是发球的四个要素中不太重要的一个要素, 但是如果运动员在发球的时候能够选择合适的站位, 并做及时的调整, 就可能给对手带来误判, 增加其接球的难度。

3、旋转:旋转发球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旋转发球既有缺点也有优点, 如果运动员能够把旋转发球的四种方式综合的利用起来, 将会大大增加对手的接球难度。

4、发球落点

发球落点是发球各要素中最重要的, 发球落点一般有三个选择, 分别是外角、内角和追身。发球落点选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对手接球和发球的难度, 并且为自己创造条件。

3.4、网球发球中的技术层

发球是网球运动双方对垒的开始, 是网球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 而且由于发球是网球运动中唯一一项可以不受对方控制的击球方法。因此, 运动员可以借助各种强有力的方法来造成对方接球失误。尤其是在第一次接发球中运动员常常可以依靠非常有力的发球获得分数。网球发球动作需要一系列连贯的动作组合而成, 从技术的层面看, 通常可分为抛球举拍、“搔背”和挥拍击球三个动作阶段。

抛球举拍动作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球抛出的运行轨迹是否合理, 具体来讲就是, 如果在上抛的时候球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 那么只需要运动员判断好一个方向的位置就可以了。通常举拍的动作有侧摆向上举拍和后摆向上举拍两种。而且根据相关统计显示, 这两种摆动技术在结果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通过对对二者耗费的时间比较来看, 向前举拍动作时间比较长, 而“搔背”阶段球拍轨迹较短, 这将造成“搔背”动作不充分, 从而降低挥拍动作的质量。

结论

网球运动是一个集技术和战术、心理、体能等各方面能力于一身的运动, 网球的发球技术在网球运动中至关重要。而网球发球体系的几个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网球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摘要:网球发球技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动作, 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针对网球发球技术从网球的四个发球层次进行了探讨, 从而加深对网球发球技术的认识, 指导网球运动员提高发球技术。

关键词:网球,发球,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庆有, 俞继英, 张忠秋, 艾康伟.网球接发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 (05) .[1]李庆有, 俞继英, 张忠秋, 艾康伟.网球接发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 (05) .

发球体系 篇8

关键词:2013年澳网,李娜,发球,接发球,技战术

李娜被誉为中国女网的旗帜, 最高世界排名曾高达第4位。2011年李娜获得澳网女单亚军和法网女单冠军, 创造中国网球乃至亚洲网球的历史。2013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李娜凭借着底线强大的攻击火力以及稳定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发挥, 职业生涯第三次闯进大满贯单打决赛并获得亚军。在网球比赛中, 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技术, 网球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不但能够直接得分, 还对比赛有很大的影响[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李娜2013年澳网全部7场单打比赛的主要技战术指标的记录与统计, 对其在发球阶段、接发球阶段运用的技战术进行分析, 探究其技战术特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李娜参加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所有7场单打比赛的发球与接发球阶段所运用的技战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与网球比赛、网球技战术分析等相关的期刊文献, 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根据需要, 对李娜参加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所有7场比赛录像运用慢放、回放等方法对各项相关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 从而获取相关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在对李娜参加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所有7场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在对整理后的相关资料和统计分析后的比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归纳的基础上, 将比赛相关数据信息与比赛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加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李娜发球阶段技战术分析

2.1.1 平分区发球技战术分析

在网球运动中, 发球是鉴别、评价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比赛的开始, 更是进攻的开始。发球的好坏是关系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2]。在网球比赛中, 运动员通常会根据对手技战术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发球方式。李娜在平分区一发选择的发球角度主要以外角和内角为主, 但是中路发球的得分率方面高于内角发球, 内角发球高于外角发球 (如表1所示) 。李娜在平分区选择外角发球时, 可以通过较大角度的发球将对手调动到场地之外, 使对手暴露出更大的空挡, 从而为自己进攻得分创造更多的机会。李娜在平分区选择内角发球时, 由于球的飞行路线较短, 留给对手判断和反应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因此更具有威胁性。内角发球是将球发向对方场地的中路, 基本上不会给对手留下太大的进攻角度, 有利于自己下一拍的进攻。此外, 相对于正手而言, 反手是大多数运动员相对较弱的技术, 而内角发球恰恰是将球发向对手的反手位, 给对手制造威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

二发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比分的胜负。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 李娜在平分区二发的角度主要以中路和内角为主, 内角发球的得分率高于中路发球, 中路发球高于外角发球。通过对李娜全部7场比赛录像的记录与统计可以发现:在前五轮的比赛中, 李娜的对手相对较弱, 其在平分区的二发均选择将球发向对方的中路和内角, 而没有选择外角;而在半决赛和决赛中, 由于对手莎拉波娃和阿扎伦卡的实力强劲, 技术均衡、全面, 底线正反手攻击火力完全不弱于自己, 因此, 李娜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二发落点的变化, 主要以中路和内角为主, 时不时发几个外角偷袭对手, 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平分区二发的发球成功率, 而且又增加发球的威胁性, 为自己第三拍的进攻创造更好的机会。这表明李娜在平分区所采取的二发战术是在充分考虑对手打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 即通过内角较深的发球来抑制对手进攻的线路, 缩小其进攻的角度;选择中路的发球则是让球尽量飞向对手的身体, 缩短对手做动作的时间使其难以侧身进攻。

从对李娜平分区一发和二发发球时速的统计 (如表2所示) 中可以看出, 李娜一发的外角、中路和内角的最快发球时速分别为171kmh、173kmh、172kmh, 而一发的平均时速则分别达到163kmh、167kmh、161kmh。这表明, 李娜在平分区一发时通常都会采用大力的平击发球, 力争通过力量与发球速度的结合给对手的接发球制造威胁, 从而为下一拍进攻奠定基础。李娜二发的外角、中路和内角的最快发球时速分别为159kmh、149kmh、152kmh, 二发的平均时速则分别达到146kmh、145kmh、149kmh。这表明, 李娜在平分区二发时通常会采用侧旋或上旋发球, 尽管发球速度有所降低, 但其对球的落点和旋转的控制有所加强, 增加了对手成功回球的难度, 也为自己的下一拍击球创造了更好的得分机会。

2.1.2 占先区发球技战术分析

如表3所示, 李娜在占先区一发主要选择发向对方场地的内角和外角, 而中路最少, 其中内角发球的成功率最高, 外角发球次之, 中路发球最低。运动员在占先区接发球时, 为了保护自己的反手位免受攻击, 站位往往比较靠近单打边线。李娜既可以通过利用内角的发球来攻击对手的中路空挡, 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外角发球将对手调动到场地外, 使其留下大片的底线空挡, 为自己下一拍击球创造更好的得分机会。

与平分区有所不同, 李娜在占先区的二发选择主要以外角和中路为主, 而外角发球的得分率最高, 中路发球次之, 内角发球最低 (如表3所示) 。这表明, 为了避免因发球在力量和速度上有所降低而导致自己的二发被对手攻击, 造成被动防守的局面, 李娜通过加强发球的旋转以及不断变化发球的落点, 来增加发球的隐蔽性, 从而给对手接发球制造更大的麻烦。

在占先区发球时速方面, 李娜一发的外角、中路和内角的最快发球时速分别为172kmh、175kmh、171kmh, 而一发的平均时速则分别达到165kmh、167kmh、163kmh。这表明, 李娜在占先区一发时通常会将球大力发向对方场地内角或外角来给对手的接发球制造威胁。李娜二发的外角、中路和内角的最快发球时速分别为145kmh、153kmh、153kmh, 二发的平均时速则分别达到141kmh、145kmh、146kmh。这表明, 李娜在占先区二发时通常会采用中路和外角的上旋发球来增加对手的回球难度, 创造得分机会。

2.1.3 第三拍技战术分析

在比赛中, 发球的质量直接影响第三拍的进攻, 第三拍的衔接能力对赢得这一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李娜在第三拍击球方式的选择上主要以正手抽球、正手侧身抽球以及反手抽球为主 (如表5所示) 。与反手击球相比, 李娜正手击球的威力更为强大。为了给对手不断的施加压力, 李娜的第三拍击球通常具有一定的进攻性, 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掌握比赛的主动, 而且还能够尽早地拿下比分为自己节省体力。因此, 正手击球是李娜第三拍击球首选的击球方式。此外, 尽管李娜的反手击球威力相对弱于正手击球, 但是通过对李娜全部7场比赛录像的观察还可以发现, 李娜第三拍反手击球的使用率也比较高, 尤其是在对手接发球质量较差, 回球角度较小, 球速较慢, 落点在中场或靠近底线的反手位附近时, 李娜可以轻松的打出反手制胜分或利用加力的反手击球进一步压制对手。

注:“正手抽球”内不包含“正手侧身”数据;“其它”包括高压球、放小球、反弹球等技术。

2.1.4 发球与第三拍衔接组合特点分析

球员第三拍击球方式及线路的选择可以反映出其发球质量的高低和整个发球技战术体系的优劣。球员在发球前就已经考虑好发球后下一拍的进攻线路, 他们常常会使用自己擅长的击球方式进攻[4]。如表6所示, 李娜在平分区发球成功后, 第三拍的击球线路主要以正手斜线、正手直线、反手斜线为主, 而反手直线使用较少。李娜在平分区选择外角发球时, 其正手直线的使用率最高, 这表明李娜通过外角的大角度发球, 将对手调动到场外回球, 使对手的左半边场地充分暴露在自己的攻击范围之下。李娜在平分区选择内角发球时, 其正手斜线的使用率最高, 但与外角发球相比, 正手斜线和正手直线的使用率相差不多。由于李娜的平分区内角发球是发向对手的反手位, 球的飞行线路较短, 比较容易会出现ACE球或是发球直接得分, 即使对手把球回过场地, 其回球质量也不会太高, 李娜可以通过大角度的正手直线或正手斜线击球来充分调动对手, 进而创造得分机会。与外角和内角发球不同的是, 李娜在平分区选择中路发球时的第三拍回球线路 (正手直线、正手斜线、反手直线、反手斜线) 的使用频率较为均衡, 这也表明李娜的第三拍击球的技战术变化较多, 能够出其不意地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威胁。

注:“其它”包括高压球、放小球、反弹球等技术。

球员通常根据发球站位的区域来选择适当的进攻战术[5]。从如表7中可以看出, 李娜在占先区完成发球后, 使用正手斜线和反手直线的频率最高, 正手直线和反手斜线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这表明李娜在占先区发球后第三拍攻击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对手右半区的空挡。正手斜线的使用率较高缘于李娜强大的正手进攻能力, 而反手直线的使用率较平分区有所提高, 主要是因为对手的回球回到了李娜的反手位, 在侧身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反手直线充分调动对手也是不错的选择。

2.2 李娜接发球阶段技战术分析

2.2.1 接发球技战术分析

网球的接发球技术主要是准确的预判和回球[6]。因此, 在网球比赛中, 运动员要做到接好发球并创造接发球抢攻的机会, 就必须从对手的发球动作中预先判断出发球的角度与路线, 从而通过及时准确地移动进行回击球。

由于一发的速度相对较快, 力量、角度较大, 接发方很难通过第二拍的进攻压制对手, 因此不论平分区还是占先区, 李娜在面对对手外角、中路、内角的发球时, 其接二发的得分率均高于接一发的得分率 (如表8所示) 。李娜在平分区用正手接外角发球的得分率较高, 内角的得分率较低;而在占先区用正手接内角发球的赢球率也较高, 外角的得分率较低。这表明, 不管是在平分区还是占先区, 李娜善于用正手抽球和正手侧身抽球技术去接发球, 而反手位的接发效果较差。

2.2.2 第四拍技战术分析

第四拍击球往往是双方球员进入相持阶段的分界点, 如果第四拍击球的质量较高, 那么球员就可以化解对手从发球延续下来的进攻优势, 进而转化被动的局面。因此, 第四拍的击球方式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反应了接发球质量的高低。如表9所示, 李娜第四拍的击球方式多以反手抽球、正手侧身击球、正手击球为主, 而反手抽球的使用率最高。除反手削球和网前截击外, 其余三种击球方式的使用率整体上较为均衡, 这说明李娜的接发球能力较为出色, 从而给对手的发球局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注:“正手抽球”内不包含“正手侧身”数据;“其它”包括高压球、放小球、反弹球等技术。

在得分效率方面, 虽然较少的采用发球上网技术, 但是李娜的网前截击、高压球、放小球、反弹球等击球方式的得分率最高 (如表9所示) 。这表明, 李娜在第四拍击球时还处在相对被动的局面, 很难来到网前, 如果能来到网前, 就说明其接发球的质量相当高, 网前截击的效率相对较高。此外, 李娜的正手抽球和正手侧身抽球的得分率也相对较高, 这也说明李娜正手的稳定性要好于反手, 其进攻能力也高于反手。

3 结论

3.1在平分区时, 李娜一发主要以外角和内角为主, 中路发球的得分率最高;二发的角度主要以中路和内角为主, 内角发球的得分率最高。在占先区时, 李娜一发主要以内角和外角为主, 内角发球的成功率最高, 二发以外角和中路为主, 外角发球的得分率最高。

3.2李娜的第三拍击球方式主要以正手抽球、正手侧身抽球为主, 其中正手抽球的得分率最高。在平分区选择外角发球后, 李娜的第三拍击球主要以正手直线击球为主;在占先区完成发球后, 李娜的第三拍击球主要以正手斜线和反手直线为主。

3.3李娜在平分区用正手接外角发球的得分率最高, 内角的得分率最低;在占先区用正手接内角发球的赢球率最高, 外角的得分率最低。

3.4李娜第四拍的击球方式主要以反手抽球为主, 网前截击、高压球的得分率最高。

参考文献

[1]李庆有, 俞继英, 张忠秋, 等.网球接发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32 (5) :62-65.

[2]张春超, 付降河.世界优秀网球男单选手左右区发球战术运用对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5 (5) :71-73.

[3]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2.

[4]薛萌, 钟小燕.费德勒在四大网球公开赛决赛中技战术运用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3) :130-132.

[5]李庆友.网球战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

[6]张潞霞.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接发球技术水平对比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侧面下手发球教学设计 篇9

排球项目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高和教学意义强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和关注。排球的主要技术由垫、传、发、扣球等组成,本次课针对高一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情况,选修侧面下手发球动作,针对学生抛球不到位,挥臂路线不正确,击球部位和球落入区域不准确等,采取有效的练习和限制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

二、教法设想

1.由于侧面下手发球动作技术含量不是太高,所以采取自主探究和自我尝试的方法,课上以先看图片,学生尝试,师生共同交流和教师示范,建立侧面下手发球的正确动作结构表象。提倡合作精神,相互观察和评价,积极尝试,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2.分解动作结构,抛球、挥臂,抛球挥臂与击球的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建立肌肉的触觉、动觉和本体感觉。

3.本次课以集体提示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语言激励和示范动作相结合,采用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相结合,体会发球动作全过程,通过多种实用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教学比赛,达到抛球稳、到位、挥臂正确,击球和球落入区准确的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学生都来自于农村,他们朴实热情,喜欢排球运动,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排球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较差,运动时上肢力量先天不足,缺乏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重点进行掌握侧面下手发球动作和各种练习方法的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设计亮点

浅谈网球的发球技术 篇10

单从网球发球的动作本身来说, 是一种身体动作, 是一种击球方式, 因此, 它是一种技术;从发球的结果来说, 它包含了发球者的目的和意图, 因此, 它又是一种战术;从发球者发球时的心理变化来看, 它包括心理因素成分;对发球者发球时的身体状态来说, 它包括体能方面的因素等。

1. 发球的基本要领

1.1 稳定情绪

心浮气躁的情况下是很难发出一个好球的。通常的做法是:在发球的位置上做几次深呼吸, 再拍拍球, 然后站定准备发球。各人习惯不同, 因而, 稳定情绪的做法也各有异, 但这一环节最好不要被略掉并且尽量延续至准备动作当中去。

1.2 准备动作

球员在发球之前对球出手后的方向、落点、旋转、速度等都应做个先期的预算, 盲目发球出手无疑是在浪费先发制人的好机会。发球前具体的准备动作是双脚自然分开站立, 两脚的连线根据球员不同的习惯可与底线相垂直, 也可以保持另外一个合适的角度, 身体自然前倾, 球自然着落在持球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三指上, 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屈于球的后部, 切忌用力将球握在手里或捏在手里。

1.3 抛球

准备动作稳定下来以后, 紧接着就是抛球及挥拍击球了。这两个环节能否配合好是能否发好球的关键, 而抛球的质量则又是关键的关键。位置得当、出手平稳的抛球无异于为挥拍击球创造了稳定的条件, 反之则无异于给下面一系列环节制造了一个动荡的外部环境。很少有人能在前后左右飘忽不定的抛球之下发出保质保量的好球, 初学者更是如此, 所以, 学发球的第一步是先学抛球。

1.4 挥拍击球

a.后摆球拍:以准备姿势为基础, 向持拍手一侧转身, 同时持拍手引导球拍贴近身体像钟摆一样将球拍摆至体后。一发抛球, 球的位置较靠前;二发抛球, 球的位置较靠后。

b.背弓动作:球拍后摆至一定高度后, 以肘为轴, 小臂、手、拍头依次向体后、背部下吊, 同时屈双膝并伴随身体后展呈“弓”状。

c.击球:在屈膝、背弓动作的基础上, 自下而上依次蹬直踝部、膝部, 反弹背弓并向出球方转体, 与此同时, 仍以肘为轴带动手、拍头摆向击球点, 最后在力的爆发点上击中抛送于空中的球。发力是自下而上一气呵成的, 其间的快慢由个人掌握, 习惯、素质不同, 速度也就不一样, 但共同的一点是:球拍走势最快、最具爆发力的一点应在到达击球点那一瞬间。击球点时身体已全部面向出球方, 拍面自然地稍向内侧以便击于球的侧后部, 发出侧上旋球或侧旋球。

d.搔背动作:挥拍击球时肘部有一个引导小臂、球拍下吊至背后再以肘部为轴带动臂、拍摆向击球点的过程。这一过程好像在用拍头给后背搔痒, 故被称为“搔背动作”, 其目的是为了使持拍手能有一个足够的获得摆动速度的过程, 为到达击球点一瞬间力的爆发做充分的准备。

e.击球点的位置:球员手持球拍在空中所能争取到的最高一点就是击球点。当然, 屈膝、弓背积蓄力量及蹬地、发力示意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说法, 因为根据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的不同需要, 击球点是相应要有前后变动的, 但“力争高点”却是在选择击球点时最基本的原则。

1.5 随挥

击中球时, 虽然挥拍击球动作已告完成, 但整个发球过程却仍在继续。到达击球点后, 球员应顺着身体及挥拍的惯性做收腹、转肩和收拍的动作, 最终, 拍子由大臂带动收向持拍手的异侧体侧, 结束发球动作。这一过程被称为随挥, 即随球挥动, 与底线击球的随挥异曲同工。非持拍手在送球脱手后不应立即放下或紧夹于体测, 而应帮助身体掌握平衡并在随挥结束时接住已处于末势的球拍。

2. 发球的基本要素

2.1 落点

在所有的这些基本要素中, 落点是发球中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 发球落点有三种选择, 即内角、外角和追身, 其主要目的是让对手在移动中接发球, 增大对方接发球的难度, 并为自己获得主动创造条件。

2.2 旋转

将不同旋转的发球有效地利用起来, 将会使对手回接球由于发球旋转的变化不得不做适当的调整, 从而找不到准确的击球节奏。

2.3 速度

很多人认为速度是一个发球直接得分的有力武器, 他们错误地认为, 球速越快, 就说明发球越好。能够发出一记快速的发球的确有它的好处, 有时可以直接得分。但是, 如果不和落点等其他要素配合起来, 这种发球几乎是无效的。如果发球落点不加以选择, 快速发球被对方接到后, 回接球的速度也快, 根本没有回接的反应时间, 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

2.4 站位

在论述的这四个要素中, 这可能是最不重要的。但是, 如果在发球时, 站位做适当的调整, 可使对手猜测你发球的意图, 使他站在不同的位置接发球, 而不是平时的接发球位置, 使之由适应到不适应, 增大其回接球的难度。

3. 发球的分类及特点

3.1 平击发球

平击发球是指以拍面中心平直击球的后中上部, 使球平直飞行的发球技术动作。平击发球以大陆式握拍法为主, 这种发球几乎没有旋转, 球差不多笔直地下去, 力量大, 往往贴着网才能进入场内, 在绝大多数场地上球反弹较低, 一般用于第一发球, 发球成功时有时能直接得分, 但平击发球失误率较高。特点:呈直线飞行, 落点较深, 前冲力大, 往往能直接得分。

3.2 切削发球

切削发球是指以切削的方法击球的发球技术动作。切削发球是使用率较高的一项发球技术, 它可以用于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 是每个初学者必须要经常练习和掌握的技术。切削发球带有侧旋, 因为它以曲线进入发球区, 发球成功率高, 但它速度往往比较慢。特点:比较容易控制球的旋转、力度的方向。

3.3 上旋发球

上旋发球是指发出的球带右强烈的上旋。上旋发球综合了侧旋的特点, 球的过网点较高, 落地急速, 球落地后反弹很高, 但这种发球难度较大。这是一种以上旋为主, 侧旋为辅的发球方法。特点:飞行弧度大, 落地后反弹很高并偏向对方的左侧, 增大了对方的回击难度。

上一篇:劳动力资本下一篇:产业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