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2024-07-21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共12篇)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1

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 电力系统通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近年来, 我国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电网的规模不断增大, 以光纤通信为主要新式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承载的业务量也日益增加。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承载着关系系统安全运行的各类实时和非实时控制业务。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 电力系统对通信网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 当系统对光纤通信网络的规模提出更高要求时, 应优化网络算法和通信结构, 提高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水平, 满足我国电网规模的发展需求。

1 我国电力光通讯网络现状分析

1.1 SDH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的推广和应用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只包含了各类复杂的电力系统业务, 如:安全稳定装置系统、继电保护信息、变电站自动化信息、计量计费信息、调度语音电话、视频电话会议系统、行政语音电话等。各类不同的业务相应的对光纤网络的通道误码率、带宽、时延、自愈方式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随着我国通信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PDH (准同步数字序列,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由于需要大量的背靠背设备来实现上下网络, 逐渐被分层、分片的SDH (同步数字序列,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所取代, SDH由于一次性提取的信号量大, 可以节省多余的硬件设备, 而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获得了不断的推广和应用。

1.2 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的发展普遍滞后于电网发展

在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展的情况下, 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电力通信网络的施工一般分期分批建设, 因此, 通信网络的路径和结构都受到电网发展的制约。

随着电网的规模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SDH光传输网络也不断复杂,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等各类电力生产信息的传递对自愈环网络在可靠性、传输时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也逐渐暴露出早期建设中存在的网架结构不够完善、运行稳定性较差、SDH系统管理复杂、可扩展性不强等问题。

所以, 在分析现有网架结构和通信特点的基础上, 对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进行组网优化, 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 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的组网优化

对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的优化应该建立在对通信网络需求和SDH光通信网络系统特性了解的基础上, 有的放矢, 逐步推进, 确立合适的系统组网优化方案。

2.1 现有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特性分析

电力系统通信网是一种专用通信网, 用来为电力系统的生产和调度服务, 各种调度关系的变化也使得SDH网承载的业务流向随之改变, 要分析和研究网络结构的优化, 应从深入分析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征入手。

现将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征总结如下:

(1) 电力系统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 电力系统通信网上传输的信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也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 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站点密度大, 同时由于网络传输的实时信息较多, 如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信息, 所以应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

(3) 绝大部分的光纤通信站实行无人值守工作, 对信息自动化程度要求高。

(4) 基于升级和扩容等后期发展考虑, 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网架结构和网路配置应尽量灵活、易于调整。

2.2 电力SDH光纤通信网路的应用

在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后, 认为SDH在光纤通信网中的具体应用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 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自愈功能。光纤的自愈功能是指:当光纤连接起来构成网络以后, 当突发光纤中断或某连接点失效等故障时, 光纤网络应能够进行自动倒换保护, 从而保证现有业务不受影响, 故障被排除后能够再次倒换。SDH光纤通信网络的自愈保护根据实际组网情况, 可以分为单 (双) 向通道保护、单 (双) 向复用段保护、子网连接保护、1+1保护、1:N保护等方式。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 SDH光纤的芯数有两芯或四芯, 一般对于通信业务量不大、节点成本要求不太高的工程, 例如地市级及以下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络, 采用两芯SDH光纤构建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居多。

下图1为SDH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如上图1, 用两根光纤构成S1和P1两个环, 其中, S1为传送业务信号的主环, P1为用于保护和备用的备环, S1与P1的业务流向相反, 通过“单端桥接、末端倒换”的结构, 实现“并发选收”的功能, 接收端选择S1与P1中信号质量较好的一路。

如上图 (a) 所示, 信号AC从A端馈入, 经S1环顺时针方向传送, 经P1环逆时针方向传送, 接收端C选取S1环与P1环送来的信号较好的一路接收。

如上图 (b) 所示, 当节点B、C之间的光缆发生故障无法通信时, 经S1传过来的AC信号无法传送, 此时, 倒换开关从S1光纤倒换至P1光纤, 接收端C接收经P1传来的AC信号, 维持业务信号的持续性。

通过这种方式, 当光通讯网络因故发生故障时, 系统仍能短时恢复通信, 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 实现SDH的光环自愈功能。

(2) SDH网络分层结构的优化。根据“十五”电力通信规划, 我国目前对SDH网络采用两级调度的体制, 即220kV和500kV变电站由地调负责, 而110kV变电站由各区调负责, 体现为三层网络结构:将各地调、集控中心、500kV变电站组成电力系统通信的核心层, 将各区调、220kV变电站组成汇聚层, 而110kV变电站则组成接入/汇聚层, 其中, 接入层主要负责将110kV变电站的业务进行接入, 并传送到汇聚层;汇聚层汇聚各个区调的业务信息, 核心层传送高电压等级的重要调度信息。

上述三层网络结构的存在适用于调度二级管理的体制, 实现了通信传输网络上业务流向的分层。而随着传输技术发展, 电力通信网络承载的业务呈现典型的中心汇聚型特征, 多从上级向下级推进, 而同级节点之间的业务流量很少。SDH网络分层结构的技术正向着扁平化方向发展, 即将扁平化网络分为核心层和汇聚/接入层两层。

3 结语

电力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 对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探索也永无止境。技术的革新必然带来设备的更新和结构的优化。本文针对电力SDH通信网络在发展中存在的组网结构凌乱、各层SDH网络非同期、原有组网方式存在配置复杂, 板卡有线导致可扩展性差等问题, 浅谈了电力SDH光纤通信网路的应用、优化和升级技术。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 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自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 分析了我国光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 并从SDH光纤通信网络的应用、优化和升级三个方面, 分析了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的组网优化技术。

关键词: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组网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智勇.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组网优化[J].电力系统通信, 2010.

[2]梁芝贤, 穆国强.SDH网络的优化与改造[J].电力系统通信, 2007.

[3]姜智坚等.广州供电分公司SDH传输网络结构优化研究[J].光网络, 2005.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2

(建立国调、网(省)调、地调通信网综合管理中心

组成不受地域、行政级别限制的各级通信网管理系统((组成即能分层、分地域,又能交叉互联的通信网管理系统网络

实现对各种通信设备、通信系统的监控、管理((实现各种电源及环境设备的监控、管理

系统具有显著的综合能力

(广泛的包容能力:系统的功能包含实时监测、控制、故障管理、运行管理和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包括各种子网络、系统、设备、动力环境、光缆、电缆、线路、电路、配线等。

(强大的综合能力:各种监控设备、管理功能、管理数据综合在统一平台之下,近百协议。

(各种数据采集系统,多种网络互联能力。

(迅速用户化能力。

系统性能

全面性

从监控到管理,从通信网、通信设备到通信资源,从运行到维护管理统一考虑,周密设计。不像目前网管业界的许多公司采用的临时拼凑的解决方案。

系统的容纳性

高水平的对象化数据库,强大的协议处理能力,丰富的协议转换积累。系统的实际容纳能力较网管业界许多公司有强大的优势。

实用性

符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开发,长期针对电力通信网应用的研究使系统实用、好用,符合电力通信网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较许多电信网管系统更有优势。

持续发展能力

从事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开发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系统自主开发,适应能力、可持续开发能力强。开发队伍稳定,能为用户提供好的服务。

INMS网管平台特点

(完全参照TMN的思想设计,继承TMN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组织性和可扩性的特点;(采用对象化的方法组织数据,定义网元;

支持网管系统的网络化,支持分布式网管系统的结构;((高效率的计算方法,高效处理数据、高效存储数据、高效利用硬件平台;

(优越的实时性能,利用高效的调度算法和有效的内存映射算法,十分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实时性指标;

(增强功能的信息服务接口。

系统的技术特点

自主知识产权

通信网综合网管监控系统是在十多年监控、网管系统应用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基础上完全

由武汉擎天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而成的。

武汉擎天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通信网综合网管监控系统软件是获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注册软件。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优势在于:

(系统符合我国电力通信的实情,产生于电力通信的需要,服务于电力通信的应用,发展于通信技术的前沿;

(研制单位对系统软、硬件结构的清晰思路,提供给系统很强的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可开发性。甚至可以是研制和使用者一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扩展等工作;

(系统扩展所需周期短,成功率高而投入少,每次投入的结果是成功和效益的累计。正是系统的可扩展性,它支持建立各种规模的系统,然后根据发展和应用需要进行扩展,在系统的应用中有的已是它的第三期工程,这充分说明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可扩展性和连续性;(有一批稳定的,一直在从事这个领域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

对象化数据库与网管功能

通信网综合网管监控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作为系统的数据基础,它决定了系统的强大动态网络描述能力和其在管理、控制、分析通信网络方面的强大功能,提供多种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分析,利用这样的对象数据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达到对网络分析的目的,为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实时管理信息服务(OMIS)

网管系统间互联:

网管系统在实时信息数据处理方面与目前大多数监控管理系统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管系统设计了管理信息服务模块(OMIS),专门用于实现实时数据信息的存取、操作、设置、调度及定位功能,支持应用程序、联网接口、协议转换单元对实时数据的服务请求,为网管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实时数据联网功能。

在管理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网管系统实现了各种实时数据联网功能,主要包括:支持网管系统网络化;支持多网管中心分层管理的模式;支持网管系统之间的对象互操作功能;支持通信网络分割的分层监控和管理;可构造分布式的网管系统;可按地域分布将网络划分为若干管理域;支持远程实时数据访问服务;支持通过WEB的实时数据访问服务等。系统的互联包括:实时数据互联、互操作支持、管理数据共享等。

网管通过系统之间的接口转达请求到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实现请求数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同样响应通过系统之间的转达实现。这一技术特点对电力通信网、省、地区建立网管中心和网管分中心,实现网管系统的网络互连提供了条件,并且已经成功实现江苏等省一级别的全面联网。

转换和接口协议

因为我国电力系统内采用的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种类繁多,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和系统的接口和协议是非标准化,给综合接入这些系统带来很大难度。一旦不能成功接入,那么也就不能对本地区的整个通信网络进行监测和管理,这样的网管系统是不全面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系统已接入几乎全部的国内外通信设备和系统,无论是在规约破译、数据转换还是对各个系统的接口类型上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综合接入能力在国内领先于同行。已完成的对部分设备和系统进行破译、转换接入。

扩展和综合集成能力

这些综合接入的系统有:

QTI-EM IP网管系统,实现对网络IP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等进行监测;

光纤光缆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光缆故障的监控管理,预报光缆隐患,统分析光纤网的性能;

通信站动力环境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基站电源和温度、烟雾、湿度、防盗等环境的监控管理;

通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将通信光缆、电缆、杆塔、管道等户外设备的地理位置和各种实时或离线的数据有机的结合在综合网管的数据库内,实现决策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屏幕之间的功能。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3

【关键词】电力;计算机;网络治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34-01

1、引言

由于网络规模的限制,电力通信网实际上是一个小而全的网络。小是指网络的业务量不大;全是指作为通信网所有环节一样不少,而且电力通信网地域广大、数量繁多。由于规模的原因,电力通信网的治理传统上一直都是不分专业统一治理,每一位通信治理维护人员都必须治理包括网络中传输、交换、终端各个环节上的设备,还包括电源、机房、环境等网络辅助设备,同时还要治理电路调配等网络业务。

随着通信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组网的灵活性越来越大,通信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网络治理系统应运而生。

2、电力通信网络治理的设计原则

2.1 全面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治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包括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及Q3标准的互联接口等项内容。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TMN已走向成熟。国际上的许多大的公司(例如SUN,HP等)都开发出TMN的应用开发平台,以支持TMN的标准;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也公布接受Q3接口标准,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配置Q3接口。国内的公用网、部分专用通信网都有利用TMN来建设网管系统的成功范例,例如:全国长途电信局利用HP的TMN平台OVDM建设全国长途电信三期网管;无线通信局利用SUN的SEM平台建设TMN网络治理系统。TMN的优点在于其成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这些问题在网管系统建设中应该加以考虑。

2.2 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

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

SNMP简单网路治理协议所构成的网络治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CP/IP网络的治理标准,SNMP网络治理系统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治理系统。不仅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厂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应该将SNMP简单网路治理协议作为网络治理的标准之一,尤其在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2.3 采用高水平的商用TMN网管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基础

网络治理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非凡是像TMN这样的系统,而综合业务及综合接入功能的要求又增加了系统的难度。依照标准的建议书从基础开发做起的方法无论从时间、经济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取的。高层网管应用开发平台是世界上具有相当实力的厂商,投巨资历时多年开发出来的商用系统,目前比较成熟的有SUN公司的SEM、HP公司的OPENView、IMB的NetView等。每一种商用系统都为建设通信网络治理系统提供了一整套治理、代理、协议接口及信息数据库开发的工具和方法。利用商用TMN网管平台作为核心来构筑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屏蔽了TMN網管系统的复杂性,可大大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分开的成功率。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来说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当然,商用化高层网管应用开发平台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对于规模小、层次低的通信网,采用一些专用的自行开发的网络治理系统平台可能更为实际。

2.4 网管系统的网络化

网管系统互联组成网管网络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从长远的观点来讲,电力通信网管应接受异构网互联的观念,即不同层次、不同厂商甚至不同体系结构的系统之间应不受阻碍的互联,组成一个具有广泛容纳性的网管网络。

规定一种或几种统一的标准互联接口作为系统互联的限制约定是目前网管系统之间互联的最可行的方法,如采用CMIP的Q3接口、SNMP的简单网络治理协议作为网管之间互联的标准协议接口。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限制可能会有所改变,例如:CORBA技术的应用会对目前的状况产生影响。虽然统一接口有系统花费大的不足,但是统一接口在数据互联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2.5 完善的应用功能及客户应用接口的开放性

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完善、丰富,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适应网络的变化,总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能得到用户的认可,是网管系统成败的关键。

应用功能的设置应该能由用户来选择,用户的应用界面应该满足用户的要求。这要求网管系统除了具有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能力外,重要的一点是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接口应具有开放性,应能支持满足应用功能接口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不改变基础系统的情况下不断推出新的应用功能、用户界面,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于电力通信网采用行政划分的治理方式,各级用户的治理功能要求的不一致性更大,应用功能开放性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2.6 网管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

网管系统应实现电力通信网的一体化治理,即各种功能网络治理系统的应用程序统一设计,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采用一致的名词术语。用统一的治理操作界面去操作控制不同型号、厂家的同类功能设备。在同一个平台、界面上监视、处理网络告警,控制网络运行。

2.7 网管系统的人机界面

首先,对象化的思想应该贯穿在网管界面的设计中。将图形上的元素及元素的组合定义成图形对象,将图形对象与它所表示的数据对象、实际的通信设备串联起来,实现实物、数据、表示界面的统一。这种对象化的设计方法保证了网管系统数据和界面的统一,保证了网管系统对被治理系统的变化的适应能力。对象化的设计观念应推广到网管系统人机界面的各个方面,例如:语音申告、媒体治理等。

其次,网管系统的界面应不断采用新技术加以更新、改造。界面是表示一个系统的窗口,界面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对系统的第一印象,影响人们对系统的使用。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系统界面的功能、界面的可观赏性、系统的易使用程度是网管系统成败的又一关键因素。

GIS是目前实用化和技术经济性能都比较高的一项可视化信息技术,GIS采用对象化设计思想,支持地理信息数据,支持多图层控制,采用矢量化图形方式。GIS在信息治理系统的数据表示界面方面应用广泛,在表示与地理信息有关的数据界面时尤其优秀,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可以采用GIS技术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管应用界面。

Web是一种影响非常广的、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用方便的数据浏览界面,Web支持的数据包括文本、图形、图片、视频等,支持数据库的浏览,而且支持的数据种类和数据格式还在不断丰富。利用Web的优势作为网管系统的信息发布媒介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3、结语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4

为提高电力企业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 确保电力调度、继电保护、电网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信息传输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减少人身及设备事故, 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必须有效发挥现代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潜力。

二、PDH光纤通信网存在的不足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要求通信网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通信业务, 通过通信网传输、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将不断增大, 这就要求现代化的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传输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输系统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通信网的发展。。目前传统的由PDH传输体制组建的传输网,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传输容量只能达到140M。从多年现场设备维护经验来看, PDH传输体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复用方式复杂;不利于运行维护;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限制通信网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历程

本段将以丹东供电公司为例简单介绍电力企业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历程。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 对光纤通信的速率、容量等要求越来越高, 宽带业务的出现, 特别是对通信网络的管理要求的提高, 以及丹东供电公司与省公司之间的业务量逐年的增多, 原有的PDH系统已不能满足这些需要。SDH光通信技术的出现, 完全弥补了PDH系统的诸多缺陷, 而电力系统中的光缆也采用了一些特殊光缆。如OPGW光缆、ADSS光缆。为做好光设备更新改造任务, 完成丹东供电公司光纤通信网建设工作等任务, 丹东供电公司完成了省级骨干电路 (丹东段) 光纤通信网改造及建设任务。

四、光纤通信网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案

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高可靠性、安全实用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

4.1光纤传输网改造

传统的PDH设备常用的保护, 一般是点到点之间的倒换, 其工作原理是当工作通道传输中断或性能劣化到一定程度后, 系统倒换设备将主信号自动转至备用光纤系统传输, 从而使接收端仍能接收到正常信号, 而感觉不到网络已出故障。这种保护方式恢复时间很快, 对光端设备本身故障保护十分有效, 但对光缆被切断时 (该故障率远远高于设备故障率) , 上述保护就无能为力了。SDH系统设备保护是将光纤传输网络组成环形, 当通信站某一方向光缆被切断时, 该通信站SDH设备会在极短时间内将所有业务信号自动倒换到另一方向的设备上运行, 在备用光盘的基础上完全弥补了PDH设备的不足, 实现了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4.2光缆线路敷设的改进

在光纤传输中利用高压输电线路、电力杆塔的架设成OPGW光缆和ADSS光缆, 尽量不用或少用普通光缆。这样就能保证光纤能长距离传输并保证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4.3重要通信通道配置

在保障原业务通道正常传输的前提下, 在主干网光系统内增加的重要通信通道应考虑其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并能合理地分配通信资源。

对于重要传输通道, 为了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 在主干光系统内应增加保护通道。对于个丹东供电公司内部的光传输系统也应增加备用通道, 而且保证备用通道在主通道故障的情况下, 按规程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倒换到备用通道上运行。对于构成传输通道的通信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 应保证与通信设备兼容, 而且传输时, 不能因为其它设备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 丹东供电公司合理配置了继电保护电路、自动化信息、会议电视系统、MIS系统、PCM电路和交换机中继电路等新业务接入工作。

4.4光纤通信网建设

省级骨干NEC2.5G电路 (丹东段) 光纤通信网完全能够适应现在及未来各种业务发展的需要。省公司主干线NEC2.5G丹东地区涉及的光缆共有22条。这些光缆大部分采OPGW光缆和ADSS光缆, 只有极少的地区线路采用了普缆。通过特殊光缆延长传输距离, 实现了不同光设备传输线路的互相备用和光缆线路的主备用。

省公司主干线NEC2.5G (丹东地区) 光纤通信网中, 丹东局至丹东变至凤城变至草一变间采用1+1业务方式运行, 其余通信站区间采用1+0环保护方式运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束语

丹东供电公司通信网实现了一公司多站之间重要通信通道传输的高效、安全、可靠, 为公司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强大的传输平台, 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日常工作提供了服务保障, 优质高效的传输能力完全适应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建设一个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通信网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本文首先列举了PDH传输体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作为新一代传输体制-SDH被广泛应用。通过公司对光传输系统改造和建设、重要通信通道配置方面来阐述电力企业现代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光纤通信,PDH,SDH,重要通信通道

参考文献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5

【摘要】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网络安全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安全防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电力行业内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力行业;信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

前言

随着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系统中各类技术的运用与融合越来越多。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以太网逐渐成为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主流趋势,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性能,保证信息通信系统更好为电力企业各类业务提供可靠的支撑,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1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特点

电力信息通信网络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行业专用网络,该网络为电力企业自行搭建,通常情况下与公网是物理隔离的,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行业内的工作需要。②网络地理范围较为广,由于每个地市网络的建设运维根据实际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网络架构有非常强的地域性。③该网络上还承载了在电力系统其它专业的数据通信,数据信息的种类较多,对网络连通和数据传送的稳定性能要求很高。

2当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不够完善

在电力企业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处于不断提升提质的状态,现阶段相关岗位的技术人员不足,制度的落地和执行存在一定问题。事实上每个业务部门都有需要信息部门对其进行技术上的支持,信息通信系统做为企业基础性的技术支撑,在进行信息通信建设的时候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以此来完善系统,避免出现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漏洞。

2.2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有待增强

电力工作人员重视信息通信系统应用操作的学习,却经常忽略了网络安全的问题。意识上的缺乏导致了电力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对较薄弱,对于企业的网络安全防范以及安全管理来说,还难以形成一种自发的共识。系统内对网络安全的隐患缺乏全面的治理,网络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2.3外部威胁的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调控中心、变电站以及用户之间的信息流转越来越频繁,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电力系统控制的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多。在进行技术操作的时候,如果将外部的病毒甚至黑1客程序引入了信息通信系统,则电力自动化系统也有可能遭受恶意攻击,从而造成控制的紊乱,导致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受到影响[1]。

3网络安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3.1不合理的网络构架

当前电力行业在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时,受到投资规模所限,网络构架并不十分合理,主要体现在网络交换机的选择上。为了能够以较少成本实现数据通信的基本功能,基层单位和变电站的信息通信系统在网络构建时,仍存在使用二层交换机作为汇聚交换机甚至核心交换机的情况,导致所有用户处于平等的地位,系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2],这为可能的黑1客入侵和网络攻击提供了便利条件。

3.2恶意程序的侵害

恶意程序,尤其是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威胁,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头号大敌。病毒感染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变得错乱,并且会对文件系统进行攻击或者篡改,从而导致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整体运行受到影响。目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已经形成了大范围的网络连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病毒的传播速度。

3.3数据的失真及泄露

电力行业的信息通信网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已经开始由小范围的数据传递发展成为电力系统业务的通用承载平台。随着各种业务软件的不断推广,用电营销、财务管理等业务系统都已经投入使用,给生产经营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大量的应用系统会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不排除一些非法获取和修改数据资源的手段,不仅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还可能会带来一些难以发现的数据篡改,使业务指标出现错误。业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电子数据的安全性,网络管理人员应该熟悉应用系统的架构,避免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重要数据失真及泄露的情况[3]。

3.4系统自身的安全风险

除去以上影响因素之外,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自身运行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系统自身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系统的`运行错误,这些错误可能给网络带来不可预料的安全风险。从理论上来说,系统内部运行错误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系统出现风险的概率,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4网络安全防护的具体策略

4.1严格的账号管理

从管理层面上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应当是网络安全防护最基础的工作。首先要明确信息通信系统的运维权限,向经过授权的工作人员分配相应权限的系统账号。然后严格账号管理,所有账号都应设置复杂密码,并且不得使用他人账号,确保网络的管理层面处于可控在控、有据可查的状态。

4.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最为常见且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主要用于隔离非信任的网络信号。在进行安全隔离的时候,主要关注点应集中在安全点的检查上,强制性的对需要检查的区域进行较为详细的过滤,从而达到限制一些重要信息进行访问以及储存的作用。在进行电力业务和信息通信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整体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破坏以及攻击的行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4.3防病毒软件

178电力讯息在网络中主机(计算机、服务器等)运行的时候,应该注意进行防病毒保障。病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侵入网络系统,并且借助主机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进行相互感染,这会给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的基础信息数据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主机类型配置不同的杀毒软件,针对不同的服务器型号采用不同的防护方式,对电脑进行实时保护。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对主机中的垃圾文件进行清理,并且要及时对主机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和漏洞修补,保证其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如图1).

4.4数据与系统备份

许多时候,网络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因素。这时候,工作人员在对信息通信系统进行运维的时候,应该注意定期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同时还要建立起规范化的备份处理制度,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以避免重要的数据信息丢失,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5结束语

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网络的安全情况难免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难以完全控制的,工作人员应该通过不断地提升各类防护手段,来持续增强网络安全性能,保障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向险峰.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应用及其安全管理[J].大科技,,14(15):110~111.

[2]黄鑫,陈德成,孙军,等.网络攻击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J].电测与仪表,2017,6(23):68~74.

浅谈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设计原则 篇6

一、全面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包括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及Q3标准的互联接口等项内容。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TMN已走向成熟。国际上的许多大的公司(例如SUN,HP等)都开发出TMN的应用开发平台,以支持TMN的标准;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也宣布接受Q3接口标准,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配置Q3接口。国内的公用网、部分专用通信网都有利用TMN来建设网管系统的成功范例,例如:全国长途电信局利用HP的TMN平台OVDM建设全国长途电信三期网管;无线通信局利用SUN的SEM平台建设TMN网络管理系统。TMN的优点在于其成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这些问题在网管系统建设中应该加以考虑。

二、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

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所构成的网络管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CP/IP网络的管理标准,SNMP网络管理系统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厂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应该将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作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之一,尤其在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三、采用高水平的商用TMN网管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基础

网络管理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特别是像TMN这样的系统,而综合业务及综合接入功能的要求又增加了系统的难度。依照标准的建议书从基础开发做起的方法无论从时间、经济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取的。高层网管应用开发平台是世界上具有相当实力的厂商,投巨资历时多年开发出来的商用系统,目前比较成熟的有SUN公司的SEM、HP公司的OPEN View、IMB的NetView等。每一种商用系统都为建设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一整套管理、代理、协议接口及信息数据库开发的工具和方法。利用商用TMN网管平台作为核心来构筑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屏蔽了TMN网管系统的复杂性,可大大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分开的成功率。

四、网管系统的网络化

网管系统互联组成网管网络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从长远的观点来讲,电力通信网管应接受异构网互联的观念,即不同层次、不同厂商甚至不同体系结构的系统之间应不受阻碍的互联,组成一个具有广泛容纳性的网管网络。规定一种或几种统一的标准互联接口作为系统互联的限制约定是目前网管系统之间互联的最可行的方法,如采用CMIP的Q3接口、SNMP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作为网管之间互联的标准协议接口。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限制可能会有所改变,例如:CORBA技术的应用会对目前的状况产生影响。虽然统一接口有系统花费大的不足,但是统一接口在数据互联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五、综合接入性

网管必须满足各种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的接入要求,兼容各种制式、各个厂商的产品。TMN网管系统本身支持的标准接口有限,能够直接接入TMN网管系统的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并不多,大量通信设备的接入依靠网管系统提供的代理转换机制,网管系统通过协议适配器这样的网管部件,将通信设备上的五花八门的管理数据接口转换成统一的网管系统支持的标准接口(例如Q3适配器,SNMP PROX等),实现网管对通信设备的接入。对于设备种类繁多的电力通信网,这个环节尤为重要。

六、完善的应用功能及客户应用接口的开放性

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完善、丰富,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适应网络的变化,总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能得到用户的认可,是网管系统成败的关键。应用功能的设置应该能由用户来选择,用户的应用界面应该满足用户的要求。这要求网管系统除了具有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能力外,重要的一点是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接口应具有开放性,应能支持满足应用功能接口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不改变基础系统的情况下不断推出新的应用功能、用户界面,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于电力通信网采用行政划分的管理方式,各级用户的管理功能要求的不一致性更大,应用功能开放性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七、网管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

网管系统应实现电力通信网的一体化管理,即各种功能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统一设计,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采用一致的名词术语。用统一的管理操作界面去操作控制不同型号、厂家的同类功能设备。在同一个平台、界面上监视、处理网络告警,控制网络运行。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独立性,系统不应依赖于某个设备制造厂商;网管系统应能保证所有的厂商都得到同样公平和有效的支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通信系统本身的发展,确保不会因网管系统方案选择限制通信系统本身。这一点对于多样化特点十分明显的电力通信网尤为重要。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7

1.1 定性评估

首先要对电力通信光纤传输网络进行定性评估, 主要包括对其有效性、生存性、抗毁性及可控性等方面的评估。

1.1.1 网络有效性评估

网络有效性是网络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测度, 主要指网络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 其中业务性能主要包括误码率和时延等。根据有效性的定义, 结合电网通信业务实际, 对有效性的评估主要是指各业务通道的时延和误码率能否满足各业务对时延和误码的要求。

(1) 时延评估。在端到端通信连接中, 产生时延的环节很多, 主要分为传输媒质的路径时延、数字连接中的网络节点时延、设备典型时延、其他数字设备产生的参考时延和其它因素引入的时延等。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 可得出SDH网络的传输时延 (Td) 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t1为SDH设备的传输时延, 跟设备及传输等级有关, 典型值为0.2 ms;t2为终端设备时延, 典型值为0.6 ms;n为光区间数;t3为中继复用器时延, 典型值为0.09 ms;c为真空中的光速 (3×105 km/s) , L为传输距离 (km) , n1为光纤芯区折射率, 典型值为1.48, 于是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时延约4.9us/km, 再考虑整个系统中再生器和复用器的少量时延, 整个光缆系统所产生的时延可以按5 us/km估算。当专用光纤保护通道的两站之间距离为100 km时, 光纤路径时延大致为0.5ms, 专用光纤保护通道能够满足传输性能要求。当复用光纤保护通道的两站之间距离为1 000 km, 光区间数为14时, 传输时延大致为7ms, 复用光纤保护通道也能够满足传输性能要求。对于安稳系统的通道时延, 其计算同复用光纤保护通道时延, 能满足传输性能的要求。对于远动专线的通道时延, 当通道之间距离为l000km, 经历的光区间数为20时, 传输时延大致为8ms, 因此目前远动专线通道也能够满足传输性能要求。从通道时延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电网光纤通信传输网在时延方面是有效的。

(2) 误码率评估。对于SDH传输网络而言, 产生误码的因素主要有衰减与色散、网络同步等。由于理论上不能对误码率进行计算, 因此只能通过网络实测来评估。实测内容为电网骨干光纤在其工作波长窗口的色散值及传输损伤值, 根据波长窗口的不同, 其数值会有所不同, 但从目前传输网络组网采用的光纤类型与互联距离来看, 应该可以满足通道误码率的要求。

1.1.2 网络生存性评估

网络生存性是网络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泛指网络经受各种故障后仍可维持可接受的业务质量的能力, 是网络运行过程中的网络连通度的量度, 它描述了随机性破坏 (主要是网络部件的自然失效) 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实现环网保护的技术有网络保护和网络恢复, 网络保护通常是利用预留容量, 为失效通道通过备用通道, 使受影响的业务从备用通道到达目的地。网络保护直接切换至默认的备用通道, 无需网管干预, 能快速恢复受到影响的业务, 保护动作在几十毫秒的范围内完成, 是一种静态的保护方式, 且采用这种技术的网络拓扑有线型和环型网络。其中SDH自愈环利用多路由的网络拓扑方式, 可提高网络的生存能力, 而且降低倒换备用路由的成本。SDH自愈环按结构可分为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两大类, 其中通道保护环是以通道为基础, 倒换与否按离开环的每个通道信号质量的优劣来决定, 通常利用通道AIS信号来决定是否应进行倒换;复用段保护环是以复用段为基础, 倒换与否按每l对节点之间的复用段信号质量的优劣来决定, 当复用段出现问题时, 整个节点间的复用段信号都转向保护通道。还有子网连接保护方式, 是指对某一子网连接预先安排专门的保护通道, 故障时专用保护通道取代子网担当在整个网络中的传输任务, 一般采用l+l工作方式。子网连接保护由用户自行定义网络连接中需要保护的对象, 特点是交叉连接在前、路径终结在后,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网络恢复通常利用网络的冗余容量, 依据特定的算法, 为受影响的业务重新分配到达目的地的通道。网络恢复需要网管干预, 恢复动作一般在几百毫秒到几秒的范围内完成, 是一种动态过程, 主要用于数字交叉设备上。实现网络恢复的方法有区段恢复和通道恢复2种, 其中前者需要的备用容量比例约为工作容量的50%, 后者需要的备用容量比例仅为工作容量的20%~30%。网络的生存性除了与环网保护方式选择有关外, 保护域的选择也有重大影响, 即大环保护显然没有小环保护生存性强。因此对相交环的保护处理方式, 建议分小环进行保护, 而不是将整个相交环当作1个大环来进行保护, 因为一旦每个环中都有1个节点故障, 则环保护将失去作用;反之, 分环进行保护, 则环保护仍然有效。

1.1.3 网络抗毁性评估

网络抗毁性是从网络或设备冗余的角度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对通信网的影响, 它是网络可靠性的一种确定性测度指标。影响网络抗毁性的因素很多, 大体上包括通信网络体系、通信网络结构、通信网络设备及其部件、通信网络保护与恢复策略、通信网络运行环境如光缆、机房、电源等。

1.1.4 网络可控性评估

可控性主要指在网络层面对电路生产运行控制度的指标, 主要包括现网电路平均开通时间、网管响应时间、可即时开通电路数及备件的响应时间等。

1.2 N-1评估

电力系统通信传输网络同样也可采用N-l原则进行评估分析。对具体网络评估分析时, 应着重考虑以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调度电话、系统继电保护业务和调度自动化数据业务通道为主线, 逐一分析网络节点、网络路由单点故障对网络有效性、生存性、抗毁性和可控性所带来的影响, 遵循N-1的电路 (光缆) 可靠性和N-1的节点可靠性原则建设或优化光纤通信网络。根据有关调度管理规程和规定对通信网安全可靠性要求, 调度电话、系统继电保护业务和调度自动化业务通道的N-1评估分析如下:

(1) 调度电话通道N-1评估。对通信电源、进站光缆、光传输设备、电缆沟井 (杆路) 、调度交换机、连接电缆、电话录音等环节, 分析是否存在单点故障就可以导致县 (地、省) 调至厂站端的调度电话全部中断情况。

(2) 继电保护业务通道N-l评估。对系统内每条输电线路的每个保护业务通道, 逐一分析是否存在单点故障就可以导致同一线路的所有主保护或所有辅助保护的业务通道同时中断;安稳业务通道可参照分析;至少分析的环节为通信电源、进站光缆、光传输设备、电缆沟井 (杆路) 、电力线载波 (如果采用高频通道) 。

(3) 调度自动化数据业务通道N-l评估。评估通信电源、进站光缆、光传输设备、电缆沟井 (杆路) 、连接电缆、调度数据网路由设备以及其他环节, 是否存在单点故障就可以导致厂站段的调度自动化业务通道全部中断情况, 省调至地调可参照执行。

1.3 动态评估

另外, 在电力光纤通信网络实际运行中, 各指标参数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如运行方式、网络调整、基建投产、恶劣天气、人为事故等, 导致评估指标因素变化较频繁, 故需引入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动态评估, 且其影响表现在变化的大小、快慢、易于变化的程度。因此, 在采用定性评估和N-1评估后, 还需要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进行动态分析, 最终确定光纤通信网络评估等级, 当光纤通信网络等级最优时, 只需局部调整;当光纤通信网络等级较好时, 需要针对网络薄弱点做重点改进;当光纤通信网络等级处于中等时, 网络安全薄弱点较多, 需要全面改进、优化和调整;当光纤通信网络等级较低时, 需要重新构建网络。

2 电力通信光纤传输网络优化方法

就目前的电力通信光纤传输网络现状来看, 评估的结果一般处于中等水平, 基本满足运

行规程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光纤通信系统的要求,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设备配置不合理、业务迂回转接环节多等, 因此, 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优化。由于优化方法太多, 此处只对网络骨干层和接入层给出优化策略。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从垂直方向可以分解为独立的电路层、通道层、传输媒介层。电路层网络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具体物理接口业务;通道层网络支持不同类型的电路, 可分为低阶通道层和高阶通道层网络, SDH光传输网具有管理控制通道层网络的连接能力;传输媒介层网络分为段层网络和物理媒质层网络。

(1) 电路层网络方案。电路与传输设备端口直接相连, 电路优化即两端网元设备端口的优化, 将优化后所接网元串接或支路接入环网, 电路优化接入到设计的网元端口, 其他传输设备不变。

(2) 通道层网络方案。通道层网络优化是在网管上优化高、低阶通道, 利用子网连接保护方式, 手工优化保护通道。随着整个网络带宽和单个网元业务的增加, 将分散到不同VC4中的VCl2优化到同一VC4中, 2网元间VCl2到一定规模后独占1个VC4, 由低阶通道优化为高阶通道;利用智能光网络网管的网管软件制定通道优化策略。

(3) 传输媒介层网络方案。传输媒介层网络优化, 最初将厂家的独立段光传输设备调整到地区网或支线网中, 将主干网由支线网调整优化为环网, 随着网元的增加将网络调整为独立的2层网络。网管、同步、网络保护等随传输媒介层网络优化可同时进行。

摘要:电力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因此, 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 需要对其现状进行评估及优化。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在综合性的提出电力通信光纤传输网络的评估方法的基础上, 简要的提出优化策略, 以促进其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电力通信,SDH,优化,评估,光纤传输网络

参考文献

[1]曹建雪, 李智年.青海电力光纤传输网网络优化方案[J].青海电力, 2008, 27 (1) .

[2]顾维正, 陆军.电力光传输网的结构分析及优化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 2008, 29 (9) .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8

一、电力光纤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原则和目标

为了保证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设计和规划质量, 在设计过程中, 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并制定相应的目标, 以此来推动电力光纤通信网络设计规划活动的有序实施。一般来说,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规划的基本目标在于使通信网络能够满足电网的管理业务需求, 并且本着增进网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原则, 建设一个稳定、安全和可靠的网络。在这个过程中, 保证网络的先进性是通信技术的发展的要求, 而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是通信网络运行的基本条件, 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不得偏废。另外, 为了在系统的设计中, 实现更加经济和高效的运行, 还应该适当的遵循网络的经济性原则, 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

二、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电力光纤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通信形式, 目前已经慢慢的代替了以往的通信方式, 促进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光纤通信技术就一直在向前发展, 现今已获得了相对较突出的发展成果, 同时已逐渐大规模的运用到现代通信的市场当中。可是在运用的实践中大家发现, 倘若不落实好合理的通讯网络规划及设计, 便会造成光纤通讯网络的作业质量的减低, 严重的还形成安全隐患。

1、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问题。我们知道, 电力光纤网络的信息入口为拓扑, 因此它设计的科学性将直接地影响到网络的工作实效, 所以, 在对通信体系的网络进行设计与规划时, 要先以拓扑结构的设计为着手点。针对现今中国的拓扑方式来说, 主要是星型、链型和环形这3 种方式, 不一样的拓扑方式在运用过程中的特性也不尽相同, 因此相关机构在对拓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 应该全面考虑到它自身的一些特性。比如, 星型的网络拓扑, 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完成更为简便性的结构设置, 同时在运转的过程当中, 有着相对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此外, 因为它存有数个对角节点, 便让它可以满足于大量的网络信息传送需求。

2、电力光纤通信设备的选型问题。设备的选型是指在电力光纤的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的过程当中, 要结合网络的真实运用现在, 选择恰当的作业设备。而具体性的设备选取标准, 要从组网特性、容量以及线路的兼容性等多个方面着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容量以及兼容性愈大的设备便愈好, 应该按照线路的作业需要以及通信的特性来选取最为适当的设备, 要不然将会造成设备内存量的搁浅与废置, 致使资源浪费, 同时还加大了维护与管理的费用。针对现在我国社会市场当中, 通信设备而言, 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多个方面的运用问题。第一, 现今我国的大部分通信网络设备都是由通信网来实施设计的, 即通讯网络设备所受到的来自于区域网络的约束相对较多, 导致在是运用当中不能达到一个更为灵活、敏捷的运用; 第二, 不一样厂家以及批次的商品缺乏了一个统一性的网络配网标准, 这样一来, 便无形中造成了的市场中的各类设备以及网络间缺乏连贯性; 第三, 现今很多通信设备有着接十三种类小的情况, 这便造成了在现实的运用过程当中, 不能够达到更大范围内的运用; 第四, 不一样生产厂家之间所生产的商品不具备兼容性, 造成的直接性后果便是作业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

3、电力光纤通信网络专用电缆选择问题。电缆的选用对于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作业质量来说, 其的影响力也是极其之大的, 就现今而言, 我国的电力光纤电缆通信网络当中所运用到的电缆基本是复合光缆 (OPGW) 、无金属白撑式光缆 (ADSS) 以及缠缆式光缆 (GWWOP) 这3 种, 以上光缆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同样具有着不一样的特性, 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及设计人员结合通讯网络的内在需要展开选择。

4、自愈切换时间、切换方式问题。这里的自愈所指的就是电力光纤通信网络在进行作业的过程当中, 能够在故障出现之后自动地恢复到健康的性能及作业状态下, 如此的自愈能力势必能够避免系统故障所引发的所有的安全问题, 因此它切换的时间以及切换的方式便显得十分的关键了, 应该尽量地选择那些切换时间比较短以及切换方式更灵活、敏捷的自愈网络。

三、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网络对通信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在通信网络架构的过程中要对通信技术进行实时更新, 以达到提高电力系统网络可靠性的目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力光纤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原则和目标, 根据对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问题的分析, 我们重要阐述了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 电力光纤通信设备的选型,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专用电缆选择, 自愈切换时间、切换方式等相关问题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电力光纤,通信网络,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毛雪妮.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中国新通信, 2013, (19) :2-2.

电力通信系统网络建设研究 篇9

1 当前我国通信系统存在的发展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加强, 信息交流的渠道中通信系统占有很大的比重。通信系统是在电力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城市配电业务的快速发展, 城市通信系统越来越发达,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瞬间内就可以实现, 这样的发展速度在过去的年代里, 我们是不敢相信的。如今,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为我们的通信发展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通信更加快捷、方便。可是在当前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1.1 通信速度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加强,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电力企业不断的更新技术, 以此来面对人们的需求。可是与人们的强烈需求相比, 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发展速度还是落后于人们的信息需求, 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 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不断的接受新的发展理念, 加大对于新技术的运用, 借助技术手段不断更新通信设备,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人才等等, 所有的这一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当前的通信发展中, 发展速度落后的表现主要有这些方面:电力企业在通信系统方面所运用的方式相对简单, 通信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以及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设备相对落后等等, 所有的这些不断制约着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完善, 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1.2 通信系统在地区间存在差异

如今,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 经济因素依然是严重制约电力企业通信系统完善的最重要因素,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地区对于信息交流的渴望会更大,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流的增大, 同时信息的交流不断实现资源在各地区之间进行流通, 在这样的环境中经济不断发展, 经济的发展为电力企业通信系统带来了充足的资金, 这样电力企业的通信系统就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正是这样, 我们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经济的发展差异带来了通信系统的差异, 正是因为这样, 在地区间进行交流的时候便产生了障碍, 地区间的通信水平不一样造成了我们通信之间的障碍。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 我们需要不断的优化资源, 实现资源在地区之间的流动, 我们可以在政策上有所偏移, 不断的为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地区注入资金, 帮助他们不断的更新通信技术, 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 这样一来, 就会不断的减小地区之间的差异, 进而实现通信技术在地区之间的平衡。

1.3 通信设备老化, 管理体制缺失

我们知道, 通信技术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信技术是不断进行更新的, 先进的技术手段会不断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可是由于资金投入的不及时, 很多时候通信设备一直处于老化阶段, 老化的设备运行速度慢, 对于问题反馈不及时, 环境适应性差等等, 所有的这一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信息交流的强烈渴望, 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及时的引进先进的技术更新老化设备, 对于老化设备进行技术的维修等等。还有严重制约我国电力企业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管理体制的缺失,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主要是国营企业, 由国家控制, 这样的管理机制, 既有优点, 也有缺点。在当今的电力企业发展中, 管理机制很不完善, 例如:对于通信设备的维修主要采用定期维修的方式,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管理不及时, 或者是管理过度的问题。设备使用年限的不同, 会随时出现老化的设备, 可是定期管理、维修难免会让老化的设备出现不及时维修的情况, 而对于一些刚刚安装的设备就不需要维修了, 可是在定期管理的机制中, 还是要进行管理和维修, 这样就带来了管理过度的情况。

2 电力通信系统网络建设的时代背景

为了应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不断的更新设备, 及时的进行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不断的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等, 所有的这一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当前已经处在信息化的时代里, 面对这样的发展环境,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 我们要不断的加强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发展的重点。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 受周围环境制约小, 覆盖面广等特点, 为了促进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我们需要不断的强化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电力企业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有很多的最新设备已经被运用到了通信系统的建设之中, 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SDH、数字程控、光纤环路以及ATM等等, 正是这一些最新设备的引入, 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这样的发展让我国的电力企业网络化建设出现了新的时代面貌。

3 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建设

3.1 不断更新设备, 优化网络建设

我们知道, 电力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设备, 设备性能的优劣、技术含量的高低等等都会严重制约着我国通信系统网络建设的速度。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 我国通信系统使用的设备相对单一, 技术含量较低, 在长时间的使用中, 已经逐渐的老化, 可是由于资金投入的原因, 通信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当前通信系统网络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便是不断的更新设备, 进而优化网络建设。当前在电力企业通信技术的发展中, 很多的设备已经老化, 不能适应网络化建设的需要, 影响了通信系统网络化建设的效率。如今, 我们逐渐由载波通信向光纤通讯转变, 这样的转变需要我们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完善提供基本的需要, 先进设备的引入, 会进一步完善通信的网络化需要, 优化通信渠道, 最终实现信息的更快捷流通。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 我国的电力企业会不断的发展, 满足人们对于信息流通的强烈渴望。

3.2 从整体出发, 有效整合资源

我们知道, 电力企业通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优化, 都会不断的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在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之中, 我们要从整体发展的视角有效整合资源, 只有这样才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生产成本, 最终实现运行效率的提高。在电力企业的网络化建设中, 我们所做的便是在原有基础之上, 构建一个新的通信网络, 这样就可以让光传输、电力线载波、音频以及载波等一系列的通信方式运用到一些不同的接点之上。我们要从整体发展的布局出发, 不断的实现资源之间的整合, 这样一来, 不断节约了资源, 而且进一步优化了运行结构。

3.3 加大对于重点环节的优化

在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网络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对于光纤的优化是重点,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要着重进行考虑, 只有这样才会做到提高效率。二十世纪末至今, 光纤越来愈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我们知道, 无线通信虽然消除了地域障碍的限制, 可是仍然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 例如:稳定性。因为这样的原因, 当前有线通信还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 这就需要不断的优化光纤建设, 光纤有着占地小、信息承载量大等一系列的优点, 为此, 我们需要不断的优化光纤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避免光纤资源的浪费。

4 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交流的渴望。可是如今, 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面对问题和困难, 我们所做的不是置之不管, 而是不断的分析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 然后针对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在信息化的时代, 不断的优化我国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样的发展过程相对较长, 我们任重而道远。

摘要:电力企业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大,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渴望, 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所要做的便是进一步加强我国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在当前的通信系统网络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通信系统网络建设的步伐, 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发现问题, 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通信系统,网络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石坤, 许高杰, 王鹤.智能楼宇通信网络建设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2013 (11) .

[2]戚宇林, 荆霜雁, 翟学明.我国电力通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J].电力情报, 2010 (03) .

[3]焦群.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05) .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10

电力光缆OPGW、ADSS光缆随电力线架设, 电力线路上承载一张通信光纤网, 电力线路进行解口、改塔、更换等检修工作时, 通信运维部门必须相应启动的通信光缆检修流程, 控制随线光缆的运行风险, 确保随线光缆检修作业可控。近年来由于电网基建、线行迁改日益频繁, 如何控制通信光缆检修对通信网影响的风险, 避免光缆临时检修, 确保通信光缆不发生非计划外中断, 避免光缆检修造成大量生产实时控制业务通信通道中断, 通信网络开环解裂, 保证通信网及电网安全, 完成生产实时通道可用率考核指标, 提高通信专业管理水平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2电力通信运行光缆检修的类型

通信光缆检修是指在运行中的通信光缆上进行作业或需要改变其运行状态的工作。由电力线路工程检修引起的通信光缆检修的工作通常有如下几种:光缆更换中断、光缆解口、接头盒消缺;松光缆余缆配合杆塔升高、旧新杆塔间转移、包竹跨越等。

从作业风险来分高风险通信光缆检修为:光缆更换中断、光缆解口、接头盒消缺、松光缆余缆配合杆塔升高;一般风险通信光缆检修为:旧新杆塔间转移、包竹跨越等。

从通信光缆承载业务来分高风险检修:220KV及以上光缆检修、承载保护通道110KV光缆检修;其余为一般风险检修。

3电力通信运行光缆检修主要风险

光缆检修主要风险:计划外中断;计划外检修。

3.1计划外中断又包括误断及提前中断。

3.1.1误断。光缆申请不中断检修, 承载的业务未做临时方式转移, 但施工时不可控造成光缆误断, 导致业务非计划检修中断, 影响生产实时业务通道正常运行, 安稳保护自动化通道计划外退运, 威胁电网安全。

3.1.2提前开断。违反通信调度纪律, 光缆申请中断检修, 但未履行检修申请许可批准手续, 擅自中断光缆, 可能造成临时方式未实施完毕施工单位就中断光缆。

3.2计划外检修包括瞒报、迟报。

3.2.1瞒报。施工单位在线行作业对运行光缆存在影响, 但由于项目建设单位在月度检修计划中未与施工单位充分沟通评估对光缆影响, 未通知通信运行部门, 通信运行未发现施工存在的隐患。

3.2.2迟报。项目建设单位在月度检修计划中未向通信运行管理部门上报光缆检修计划, 在施工时突然上报光缆检修, 促使通信部门临时启动通信检修流程, 风险控制不到位, 由于线路停电时间限制, 通信检修被动接受, 造成通信检修工作被动出现被中调通信管理部门考核扣分。

4.电力通信运行光缆检修风险控制

4.1电力线路检修、工程单位

4.1.1输电、基建部每月底定期向通信部门报送下月通信光缆检修计划。

4.1.2输电、基建部在上报电网月度停电计划前, 与施工单位充分沟通, 将线路工作涉及通信光缆工作内容在停电计划简要注明, 并在月度停电计划讨论会作汇报。

4.1.3月度停电计划下发后, 在上报停电申请单检修内容栏, 注明光缆工作的简要内容, 通信专业会签时, 填写明确是否影响通信业务、是否需通信专业会签施工方案及许可工作的管控意见, 流转至调度台值班员监督施工单位执行。

4.1.4线路检修与通信光缆检修管控要求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计划、同时管控。即线路改造设计同时按规范考虑光缆的设计;上报线路检修的计划同时上报通信光缆检修计划;在控制人身、一次设备安全的同时, 共同控制随线光缆安全稳定运行。

4.1.5基建输变电工程涉及取消运行光缆、改变多条重要业务运行方式等重大检修, 建设单位需提前3个月以上召开专题的会议, 提前3个月上报光缆临时运行方式及检修的方案。

4.2通信专业控制措施

4.2.1通信专业在接受光缆检修计划后, 与施工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 了解检修线路对哪两站之间的光缆影响, 了解光缆作业的内容和风险等级, 必要时会同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监理、项目负责人等进行现场的勘察, 防止报送光缆检修信息与现场实际情况的不对应。

4.2.2根据影响业务的等级每月在通信管控系统填报部门月度通信检修计划, 关联部门月度工作计划, 上报中调及本部门审批后, 正式发布月度通信运行计划并按时执行。

4.2.3通信检修提前15个工作日在通信管控系统申请通信光缆检修所需的临时方式, 转移通信光缆检修影响的重要业务。

4.2.4检修班组提前5个工作日, 在通信管控系统根据通信光缆检修申请单内容要求填报通信检修申请单。

4.2.5检修单的填报审核。班组必须确保现场光缆使用资料与资源系统一致, 确保在通信管控系统检修单填写中断光路与实际中断光路一致。网络运行班负责检查中断光路通信资源管理系统N-1分析与专业网管一致性, 核查影响业务是否准确;通信运行组检查中断光缆前实施的临时方式是否正确有效, 并根据风险等级发布通信检修风险;通信检修组全面检查检修申请是否合符检修管理要求。

4.2.6高风险光缆检修通信管理人员及班组会同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勘测, 分析明确高作业风险管控措施, 施工单位编制作业风险管控表并执行。

4.2.7高风险的光缆检修工作通信管理人员及班组必须到施工现场, 对施工单位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参加人员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队长、工作负责人、班组长、监理、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等, 交底的内容包括:光缆施工申请许可的流程;分析光缆施工高风险环节;重申光缆开断申请手续和开断的位置;保护光缆的技术组织措施、如何防止计划外中断光缆等主要内容, 接受交底人员在交底书上签名,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监督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4.2.8光缆检修许可。通信调度在接到现场工作负责人电话申请许可后, 首先与调度确认线路是否停电;其次与现场通信班组人员确认是否完成光缆的测试、是否具备许可光缆工作开始的条件;再次检查确认光缆检修前临时方式调整工作是否完成;相关专业是否会签同意;通信检修单是否批复;站端通信班组人员配合中断光路试验是否完成等综合风险辨析后同意许可。

4.2.9光缆检修终结。通信调度在接到现场工作负责人电话申请终结检修时, 与现场通信班组人员确认光缆测试是否良好、设备光卡光功率测试是否合符标准、告警是否消失;与线行通信人员确认光缆安装、引下、光缆熔接指标、接线盒安装工艺是否合符要求。通过专业网管核查和电话沟通各专业确认业务恢复情况是否良好, 形成综合风险辨析后同意结束通信光缆检修工作。

4.3施工单位控制措施

4.3.1高风险光缆检修施工单位编制保护光缆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明确作业人员分工、人员到位要求、检修流程、高风险工作管控措施、测试指标、应急保障等内容。

4.3.2安全技术交底闭环管理。施工单位在接受通信专业交底后, 结合人员材料施工条件等实际, 再次细化讨论如何落实交底内容, 对上塔解接续盒送余缆、开断光缆、光缆提升操作等重要环节工作, 项目负责人、工作负责人、队长、组长讨论指定技能优、责任心强人员担任, 并专门进行交底。其余人员队长、组长组织交底并签名。全部人员接受交底完毕,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收拢交底签名情况保存并反馈给通信管理人员。施工项目负责人、通信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监督抽查落实情况。当施工到了高风险环节时段项目负责人、工作负责人、队长、组长、监理、通信人员共同到场监督施工实施, 不允许班组人员自行作业。

4.3.3施工单位负责对外请的吊车司机等进行保护光缆的安全技术交底, 杜绝大型机械施工在光缆提升、吊装等作业损伤光缆。

4.3.4施工单位必须在工作票安全注意事项内注明光缆检修主要安全注意事项, 注明向通信调度申请许可终结通信检修工作值班电话;在工作票备注栏写明经现场监护人及网络运行班同时同意, 才能许可及终结工作的要求, 并在实际检修过程通过调度值班员监督执行。

4.3.5在线路检修工作中凡涉及光缆的工作, 必须由工作负责人向通信调度申请同意后方可开始;光缆工作结束后必须向通信调度申请结束, 同意后方可申请结束线路工作票。

5通信光缆检修质量控制及运维资料提交

5.1光缆更换、解口等改变光缆长度及运行方式的光缆检修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5.2更换光缆到货验收时、运输到达工地施工现场进行架设前、在每一盘光缆展放后及进行熔接前, 均需进行光缆单盘测试随工验收, 使用OTDR, 设定与所用光纤一致的折射率, 以1550nm波长测试盘长和损耗系数, 检测光缆传输指标是否仍然符合光缆供货合同技术条款要求, 储存测试曲线和数据, 并按要求格式作书面记录。

5.3光缆盘测后按光纤的组别标识和色谱, 制定熔接方案。熔接纤芯时应按组别标识和色谱相对应熔接、不得交叉熔接。提供每一个接头塔和接头盒的数码照片。每一条光纤即中继段光纤链路中全部接头的损耗平均值必须小于或等于0.05d B。

5.4熔接过程中, 除了参考熔接机自动监视系统显示的接续损耗值外, 还需在站端用OTDR进行远端监测或近端监测, 监视接续损耗值, 以确保连接损耗指标达到要求。

5.5在光缆接续处, 要留有引至地面外塔身外20米余量光缆, 必须盘绕在余缆架上, 余缆架固定在杆塔上。安装接头盒和盘放光缆后, 必须检查光缆从塔顶引下时, 是否已用引下线夹均匀固定在铁塔上, 使光缆不能晃动。

5.6施工过程中发现光缆及其光纤存在质量问题应马上停止施工, 并及时报告共同解决。

5.7光缆检修工程完成两周内提供:到货验收记录、接头塔和接头盒电子照片、随工检查和验收记录、光缆线路结构简图、光缆熔接配纤方案表、竣工测试记录、施工质量记录, 其格式必须符合通信专业规范要求。

结语

电力通信光缆沿电力线行架设, 电力线路检修往往引发通信光缆检修, 通信光缆检修控制直接影响安稳保护、生产实时业务控制通道通信网运行, 间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电力线路、通信光缆检修是个系统工程, 对通信网及电网影响风险需我们电力系统输电、工程、通信、调度各专业部门各司其责、共同管控。

摘要:电力光缆随电力线架设, 线行光缆运维通常为输电部门, 光缆站端应用为通信部门。当电力线迁改时, 如何及时规范将信息反馈至通信部门, 通信部门启动光缆检修管理流程, 输电、施工、通信共同控制风险, 确保通信网络稳定运行, 避免通信事件发生, 近年我们不断探索。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络,光缆检修管理,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电力光纤通信网络 篇11

【关键词】电网信息;网络技术;数据;SDH;MSTP

1、电网信息网络技术特点

电网信息网络技术是电力系统的最重要的一项技术之一,而电力系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涉及面广: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五个环节;

(2)专业化程度高:除一般的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之外,还包含众多的电力系统专业业务知识;

(3)各地均具有自身的特点:各国、各地区在电网运行、经营管理上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在电网信息网络技术系统上,更难做到完全标准化、产品化;

(4)受国家政策保护,国产化是主要方针。

2、信息业务分析

2.1调度电话及行政电话。属于传统的语音业务,是电力调度及行政工作的重要通信平台,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快速接续速度。

2.2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为了对“四遥”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多采用TCP/IP与10/100Base-T网络接口方式。

2.3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日常业务查询功能,各个部门之间的计算机信息联网均基于电力信息通信专网。

2.4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数据。其作用为调度控制中心采集实时数据,可靠性要求高,并需要较小的时延。

2.5继电保护信号。对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可以通过PCM设备的G.703/64kbps接口接入SDH传输平台。

2.6视频会议业务。基于H.323的运行在分组交换网络的IP视频会议系统,已经逐步被电力企业用户所认可。今后将更多采用TCP/IP的接入方式。

2.7通信支撑网及通信监控信息等附属业务可以通过TDM或IP两种方式进行承载。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正在由基于TDM的语音通信为主逐步转变为承载越来越多的IP数据业务。与此同时,传统的基于TDM的重要业务仍然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

3、信息技术体制分析

随着国家电网改造项目的实施,很多县级电力企业建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基于SDH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但是,目前通信网的网架结构普遍存在薄弱环节。此外,随着网内的IP数据和图像等多种业务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加,以支持单一TDM业务为主的SDH技术体制也难以高效地支持此类业务。

3.1链状网络,可靠性低目前的电力通信网网络拓扑整体上依赖于输电线走向,大体上呈星形或链状拓扑结构,其可靠性很低。根据电力通信网络目前的状况,只能采用线路保护倒换,无法实现环形网保护。

3.2不支持IP业务,在电网系统中,传统的SDH体制主要传输语音等TDM业务。SDH是一个以复杂的集中式供应和有限的扩展性为特征的体系结构,难以处理以突发性和不平衡性为特点的IP业务,无法满足IP业务的需要。

4、技术体制的选择与发展思路

基于以上的技术需求,为了在將来的网络中更好地支持比重日益增加的IP业务,县级电力系统运营者在建设自己的通信专网或对现有的SDH网络进行扩容与升级时,均把目光投向以下的技术体制,即DWDM波分复用技术、RPR弹性分组环和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等。此外,纯IP宽带网络、NGN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对于已经建成SDH网络的地区,从保护投资的角度考虑,应该尽量以现有设备与技术体制升级到适合承载IP业务的通信网络,寻找一种方案,从现在的静态TDM复用模式过渡到动态IP网络模式;对于尚未建设本地电网电力通信网络的地区,应该充分结合业务需求,选择一种适合的技术体制。

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1atform)技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数据业务动态变化的特点,在传统SDH设备上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功能。它将传统的SDH复用器、数字交叉链接器(DXC)、网络二层交换机和I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即基于SDH技术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因此,MSTP既能够兼容目前的TDM业务,又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IP数据业务的要求,同时采用了SDH成熟的组网和保护技术。可以说,MSTP体制为电力通信专网建设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5、电力信息数字化的展望

随着我省电网的不断发展,总公司相关领导提出加强电网结构,提高装备水平,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思路进行电网建设,以提高大电网的驾驭水平。深入开展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运用,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提高各级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水平,逐步实现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重点城市的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4.82小时,城市配电网综合线损率低于4.5%。其他地区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达到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技术导则要求。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守率2012年达到100%。

建立八大业务系统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以业务部门为主体推动业务系统的应用率和实用化,提高信息化系统实用化水平。加强通信主网网络结构,提升主网光通信环网率;综合数据网覆盖全部地区局,主干网千兆到地区局,地区局百兆到分县局;建设光传输B网,与地埋光缆、卫星通信系统构成立体化通信网。建设配电GIS、DMS和配电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配电生产管理信息化。110千伏及以上站点、新建35千伏变电站和分县局光缆覆盖率达到100%,城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逐步实现双环网;光通信网络覆盖全部35千伏变电站。”

6、结束语

电力通信专网最新发展趋势是:在保证可靠传输TDM业务的前提下,支持IP和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对于已经敷设了大量SDH网络的县级及以下电力分公司,MSTP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从而在保护了原有的SDH设备巨大投资的同时,保证了电力专网的可持续发展。第3代MSTP已经针对不同的应用融人多种接人功能,可以根据农电通信业务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种功能的综合应用,对网络实现低成本优化,同时保持其高可靠度。

此外,应遵循环网为主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光纤环网的可靠性,依托电网建设,打破行政管理地域限制,尽量将各变电站都连入环网中。应利用电力系统特有的电力杆塔线路资源进行光缆敷设,优先采用OPGW及ADSS光缆敷设方式,从而根据电网一次网架的建设及通信网的发展需要,使电力通信专网与一次电网结构和管理模式相适应,满足电力通信业务发展需要的骨干网架,提供电网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可靠平台。

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方式现状分析 篇12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电力系统,运行方式

电力通信网的出现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还可以为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自从电力通信网出现以来, 科研人员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 现在我国的电力通信网已基本实现至光纤化, 以东莞地区为例, 光纤通信已基本实现全网覆盖。如果对其运行方式深入分析, 找出问题并进行优化, 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它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这不仅可以减轻通信运维工作的压力, 同时还可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是一个立意深远的研究课题。

1 电力通信网的技术研究

电力通信网可以维护电力通信主干电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它能够为电力生产提供优质的运行保障和信息交互通道。目前, 电力通信网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SDH数字同步技术和软交换技术。下面我们将结合本地实际, 对这两种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1.1 SDH数字同步技术

电力通信网现在最常用到的同步技术是SDH数字同步技术, 自从90年代引入至今, 已经发展为一种成熟、标准的技术。它不仅对光纤有很好的适用性, 对微波和卫星信息的传输同步技术也有很好的适用性。同时SDH技术具有较高的网络管理能力, 功能十分强大。它将核心网中的巨大带宽优势和技术优势带入接入网领域, 拥有标准化的光接口和强大的网管能力, 在网络拓扑的选择上有非常高的灵活性, 在实际运行中也有非常高的可靠性。SDH网络具有链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孔型等结构形式, 其中双环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形式, 在电力通信网实际应用中, 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和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是最常用的两种保护结构。因为其具有自愈功能, 能提供较高的可靠性。

为了基于SDH技术的电力通信网络能够更好的为电网服务, 减轻通信运维压力, 目前南方电网已针对电力通信设备的需求和特性开发一套电子化综合监控系统, 用以辅助现有的肉眼监控方式。当SDH设备或光缆出现告警时, 网管系统将会自动将告警信息反馈到综合监视系统, 综合监视系统通过个性化的方式 (如自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到指定号码) 将告警信息反馈给运维人员, 运维人员再对出现告警信息故障分析和处理。日渐完善的运行保障措施足以说明SDH同步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处于一个及其重要的地位, 应用规模也正在不断扩大。

1.2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技术。软交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为控制和处理。控制和处理之间在连接的时候运用的方法为标准协议, 之后再依靠它的纯软件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测与研究, 这种技术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技术核心, 转交换技术已经逐步由低程度走向成熟,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目前, 东莞供电局电力通信网已经开始利用软交换技术来对行政交换网络进行管理与操控, 目前还处于初期试验阶段。若试运行稳定, 它将逐步取代程控交换技术, 连接计算机网和电话网, 完成它们的转化、信令互通及不同的网管的互操作问题, 实现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的完美结合, 为电力专网通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使网络的可靠性有突破性的提升。目前在东莞供电局的试运行看来, 软交换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成熟的地方, 需要在试运行过程中逐步升级, 以适应专网通信的需要。

2 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探究

由于电力通信网承载着语音图像信息、数据网络业务、继保业务、远动业务等及其重要的业务, 对信息的传递速度与精准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因此, 需要很高的可靠性。

2.1 电力通信网的主要传输内容

现在的电力通信网主要负责一些由电网产出的或是与电网管理有关联的各种语音图像信息、数据网络业务、继保业务、远动业务等数据的传输与运送。语音图像信息如视频会议的音视频双流数据、行政电话、调度电话等。数据网络业务如负荷监控和管理、办公OA网络、电网的营销管理信息等。继保业务如线路的主一保护和主二保护。远动业务如调度自动化和厂站自动化信息等。如此看来, 电力通信网传送的信息内容与种类如此之多, 也说明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一张强大的电力通信网。

2.2 电力系统对电力通信网的依赖性

随着电力系统对通信网依赖性的不断上升, 电力通信网的一些特性的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一是运行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电力通信网建立的基本要求。其二是信息的实时性, 由于相关控制、保护信息对实时性要求很高, 因此通信通道的时延将对继保装置的动作速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乃至电网的安全稳定速度造成严重影响。其三是信息的安全性, 电力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 办公使用的语音、视频、数据通道的保密性便是重中之重, 对于重要通道要使用有效加密的传输模式。为了保证电力通信网的这三种特性得到良好的优化, 首先, 要对通信网进行可靠的设计。其次, 是要建立一套针对本地运行网络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使它能够对通信网络的日常运维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 减轻运行人员压力, 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只有这两种要求都达到了才能够满足电力通信网越来 (下转6 9页) 越严格的要求。

3 电力通信网优化的发展方向

电力通信网是在满足电网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 这要求电力通信网的通信技术有很强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依据如今的电力通信网络构架来看, 基层传输一般采用传输A网和传输B网来承载各电子控制业务。两种网络是互相依靠, 互为保护, 共同作用的。如果需要对电力通信网的运行方式进行一系列的优化, 首先要考虑规划和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数据交换的管理和规划问题。

3.1 电力通信网优化遇到的问题

首先, 在信息传输带宽和数据交方面应该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由于行业发展迅速, 数据调度、信息传输数据量呈突增驱使, 带宽和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MSTP通道由于数据量过大而出现掉死的现象十分频繁。为了更好的为各部门不同的业务运行服务, 及时对此进行更新和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 综合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急需完善。综合监视系统主要对大的方面进行调控与研究, 它实现对动态信息的监控, 遇到问题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资源管理系统则起到资源管理的作用, 辅助综合监视系统将问题迅速找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与机房环境监控子系统以及流程管理子系统相辅相成, 成为通信网运维管理的良好辅助手段。但由于两个系统都需要人工维护设备信息, 并不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备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归类, 功能并不成熟, 因此, 对于综合监视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3.2 电力通信网优化方向

对于电力通信网优化方向的展望, 首先, 要进行完善传输、数据调度和数据交换这三大网络的评估以及优化, 不断更新, 满足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其次, 是对业务的顺畅性能和安全性能上进行不断调整与完善。再次, 要不断完善双平面技术结构, 因为它是电力通信网技术的基础。最后, 要大胆对成熟的下一代通信技术进行引进和试运行, 寻求更加高效可靠的通信技术。

4 结语

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因此, 对电力通信网进行不断的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 电力通信网已经基本实现光纤通信的覆盖, 正在缓慢步入NGN时代,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软交换技术会发挥它的无限潜能, 成为电力通信网的中坚力量, 使通信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对电力系统的信息管理与生产有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范贵侠.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优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6) :89-90.

[2]陈金花.浅析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的优化[J].科技资讯, 2012 (6) :27.

上一篇:抄表采集成功率下一篇:数字一体化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