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

2024-09-27

千篇一律(精选12篇)

千篇一律 篇1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体有万殊, 物无一量。纷纭挥霍, 形难为状……诗缘情而绮靡, 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 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 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 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 说炜晔而谲诳。”意思是不同类型和体裁的文章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为文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因宜适变”。写作是由“意”到“言”的转换, 而阅读则是据“言”知“意”的过程。

因此, 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是感情朗读的前提条件, 否则感情朗读将陷入千篇一律的尴尬局面。那么, 如何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呢?如写景类文章通过写景抒发作者的认识感受和细腻的内心世界, 或对大自然的赞美, 或对生活的热爱。朗读这一类文章应注意情和景的联系, 用赞美、抒情的语气来读, 同时还要根据景物特点采用不同的语调, 如《黄果树瀑布》描写了瀑布的壮美, 就要以雄浑激昂的语调来读;而《田园诗情》描写了恬静的田园风光, 读起来应以甜美、轻柔的语调为主。叙事类文章通过记事体现人物精神风貌或说明事理, 朗读时就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所处的心境来确定朗读语调, 叙述部分的语言要读得自然、畅达、舒展。说明性、议论性的文章, 语言简洁准确, 富有逻辑性, 要求读得正确、连贯、流利, 明明白白即可。

当然, 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有时并不是单一的, 而往往是几种感情的和谐统一。感情基调把握得当, 就会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使作品主题得到完美再现, 就会使读者、听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千篇一律 篇2

千篇 一律 千方百计

其他成语对对子

促膝谈心 拍手称快 装腔作势 捕风捉影 立功赎罪 破旧立新 安身立命 摩拳擦掌

穷源溯流 饮水思源 开宗明义 触景生情 化整为零 集腋成裘 改头换面 察言观色

哗众取宠 邀功请赏 偷梁换柱 移花接木 藏头露尾 空前绝后 逆来顺受 否极泰来

任劳任怨 不骄不躁 遍地开花 寸草不留 前所未有 下不为例 捷足先登 妙手回春

千篇 一律的解析

【注音】qiān piān yī lǜ

【出处】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宋·苏轼《答王庠书》

【解释】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一个模式

【近义词】千人一面、如出一辙

【反义词】千差万别、形形色色

【歇后语】老和尚念经;八股文的格式

千篇 一律的造句

1、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开始新一天,而不是千篇 一律的在每个上午都醒来。

2、爱永远不会是千篇 一律的,通过对爱的选择和体验,你会给爱下一个定义。

3、而他们必须独特,因为在千篇 一律的汪洋之中,要想办法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4、而其他父母可能也同样听够了关于他们孩子潜能的千篇 一律的负面信息。

5、女人们对那千篇 一律的搭讪厌倦了,所以,有些仍然单身着同时寻找着自己的真命天子。

6、还要记住,在对页面进行优化时不要千篇 一律。

7、她们都千篇 一律地十分看重自己的福祉,但对于统计数据所揭示的歧视和结构障碍等问题并不怎么感冒。

8、这些美国人晚上回到家,精疲力尽,打开电视看新闻时,看到的是华盛顿千篇 一律的党派争斗闹剧。

9、那些千篇 一律的广告传单,往往由插页设备塞进信封里,很少有人会阅读。现在有一种可行的方式取而代之,就是为每个客户制作个性化的商品资讯。

10、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房屋的千篇 一律。

11、它还提供专门面向Java平台的称为Metal的交叉平台UI,无论用户使用什么桌面,它看起来都是千篇 一律。

12、那些老掉牙的胡萝卜蛋糕千篇 一律,是不是已经让你腻味了?

13、每年的挂历都千篇 一律,不是美女就是明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14、您将需要全力实现一种更全面的过滤此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需涵盖针对每种数据类型的所有可能测试,而不是执行千篇 一律的任务或重复的任务。

15、他们注意到新星的行为不像以往那样千篇 一律和不灵活,而是表现出一种对大自然探索的愉悦。

16、早餐面条晚餐米饭,千篇 一律。

17、招聘经理想要的是想要那个职位的求职者而不是那些寄出千篇 一律稿件的人。

18、建筑上也是千篇 一律得令人乏味,每五十四个镇都是依照同一张图纸规划。

19、当你开始看见神的手在杂乱无章、千篇 一律、漫无目标的生活中带领你的时候,你便知道自己正日趋成熟。

20、为不同的工作制作不同的简历比那些千篇 一律的简历可以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因为有针对性的简历更能吸引招聘者的眼球。

★ 细致的近义词同义词是什么

★ 惭愧的近义词同义词是什么

★ 休息的近义词和同义词

★ 沉静的近义词同义词是什么

★ 神奇的同义词和近义词

★ 臭味相投的近义词同义词是什么

★ 拖延的近义词同义词是什么

★ 俯视的同义词和近义词

★ 粗壮的近义词同义词是什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篇3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曾一度苦闷于学生作文的千人一面,尤其是记叙文写作时的内容空洞、情节雷同、情感虚假、结构混乱。一次,当我第一次与学生们一起翻开梁思成先生的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特色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之时,曾经的苦闷发生了转机,“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时深深地吸引了我,之后被我迁移到学生的作文指导中,多年以来与学生一起的亲身践行,师生获益匪浅,自认为教者有章法,学者有效果。

一、意义理解

以记叙文为例,所谓“千篇一律”即无论多少篇文章,都必须首先能够建构起“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引发共鸣、引人深思,其次内容方面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再次表达方面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所谓“千变万化”即个性化的认知深度、选材角度、叙事方法、描写手法、语言特色,只要秉承“独立思考,深入挖掘,我手写我心”的原则写作,自可千变万化,妙趣横生。

二、应用策略

1、详细解读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备考作文千篇一律的操作要求:中心明确,切合题意(利用所给条件,归纳出明确的一句话中心);文体鲜明,规范行文(合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写出漂亮的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或散文);字迹工整,文面整洁(题目、字迹、无胡乱勾画);段落清晰,结构完整(5—7段,开头—正文主体—结尾);语言流畅,过渡自然(词能达意,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朴素为文,力求发展(达到基本等级要求的基础上,精选素材,精彩为文——立意深刻,内容详略得当,叙事引人入胜,描写细节生动,议论情理兼修)。

2、明确记叙文写作出彩点,找到备考记叙文千变万化的写作空间:第一,选准角度:第一人称,让主要人物自述,或次要人物侧叙;第二人称,让读者旁观,面对写作对象;第三人称,可以是全知视角,即叙述者无所不知,包括人物心理活动,可以是半知视角,不写人物心理活动。第二,凸显个性:写出能表现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人物个性的事(概括的或具体的),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第三,写出波澜:设计悬念、抑扬、意外、突转巧合、虚实、张弛等。第四,写出深度:挖掘阅历中的平凡事件蕴含的深刻道理,平中见奇,引人深思,促人成长。

3、规范考场作文步骤,让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在记叙文写作中巧妙结合:第一,审清题干:读清题干要求——字数、文体;分析语句,理解题意。第二,构思提纲:围绕出题人意图,联想、想象经验,拟出一句话中心;确定文体,选择与组织材料;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的顺序,确定行文思路。第四,规范行文:按照提纲,从容行文;符合文体,规范行文;发挥特长,出彩行文。

三、实践案例

以“转折”为题的记叙文写作指导

2003北京高考作文题:无论在你的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一)、审清题干:

1、命题作文,题目“转折”;文体,记叙文;字数,800

2、(1)分析语句(词义、句式、语段):

“个人经历”:亲身经历,一手经验;

“社会生活”:阅读经历,二手经验;

“转折”:初始状态——契机——转变后状态

[事物] 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或趋势 历史的转折 ; 文章或语义由一个意思转向另一个意思;讲话时转调;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方向

“所感、所思、所悟”:感受、思考与领悟出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有意义,正能量的道理或行动。

(2)理解题意(揣摩设题人意图):写出某个主体(个人、团体、国家、环境等)由初始的单纯、幼稚、虚假、邪恶、贫困、落后等状态,由于某个契机的出现,而变得成熟、老练、善良、富庶、先进等。

(二)、构思提纲

1、围绕出题人意图,发散思考,联想、想象生活中经历或媒体杂志中的阅读经历,选取素材。

(1)素材举例

①信心满满,历中考、高考而踌躇满志的略有骄傲的学生,来到新环境,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变得能够客观认识自我,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生活

②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小女儿,因为父母离异或亲人辞世,而变得有责任,有担当

③总想靠买彩票发家致富的人,因不理智消费而下岗、贫病,甚至面临家庭危机,从而自食其力,学习一技之长,享受人生付出与点滴收货的快乐

④城里养尊处优的的大学生,因下乡支教,被感动,而成为社会影响力巨大的乡村教师

⑤自暴自弃的学生,因为老师、家人的关怀或某一个自然现象的启示,变成自信自立的人

⑥贫困学生,接受无条件资助,变得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自甘堕落,寄生慈善

……

(2)探究以上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分别确立一句话中心如下:

① 有了成绩不可骄傲,不断进步才是赢家

② 不要惧怕苦难,把苦难当成历练,就能促成人成长

③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自食其力才是硬道理

④经历自己和别人的人生,成就他人,方能创造自我价值

⑤“爱”是最好的教育;即使所有人都放弃了你,你也不可放弃自己

⑥慈善也要有限度,要以引人自助,为目的

……

2、选择与组织材料;

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的顺序,确定行文思路。

以素材③为例,三种人称角度皆可,抓住彩票买得频,琢磨的苦,买时紧张,兑奖兴奋,不中失落的细节,安排因买彩票而下岗、孩子不成器、妻子离异,终于远离彩票站,苦学一技之长,守望在妻子、孩子上下班、上下学的路口,从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情节,便可凸显人性的特质与此前订立的中心。

三、规范行文

经历以上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开放思路,又不失规范地向古今中外,各行各业要素材,向不同的文章写作章法要行文思路,向自我个性的心理体验与语言特色要文字,经历了如是之指导,学生们达到“按计划,从容行文;符合文体,规范行文;发挥特长,出彩行文”的要求变得可望而可及。

四、结束语

总之,文章写作看似操作的是写作技法,实则发散的是思维,纯熟的是思想,打磨的是价值观,要让记叙文的写作激发作者的潛质,引发读者的思考,为人生提供正能量,则要求写作者应将自己定位于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核心,心中应有家国天下;应熟悉各种文体要求,熟练各种文体的操作规程,有独特的应对策略;应能很快进入情境,写人、叙事、论理和抒情均应充满真情实感,情理兼修;应能从思维能力上,要对所观察、所选取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原因的分析能力;要对所写材料的发展过程有整体性观照,要具有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的眼光。

反思学生写作“千篇一律”现象 篇4

在平时批改学生作文时, 我心里就疑惑:为什么学生作文会这么空洞, 无话可说?为什么他们不能从生活中找材料, 内容苍白无力?为什么他们的作文缺乏逻辑思考, 显得可笑?

从他们的作文中, 我读出了成年人的圆滑、世故, 我看到了僵化的思维、死板老旧的观点, 枯燥乏味的语言。属于他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纯真、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挫折、对一切未知新事物的追求与执著……似乎都消失了。

鉴于以上学生写作时缺乏个性、缺少新意的现象, 再反省自己教育过程存在的某些问题, 我有几点疑惑:

一、是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太强调形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详略得当”、“突出主题”“紧扣中心”……至今仍然充斥在写作教学中。刻意地追求外在形式, 当学生真正上考场时, 搜索枯肠, 只能七拼八凑填充内容了事, 这就导致了文章“千人一面”。当然也不能说这些教法完全无用, 不过机械的训练只会让学生过分重视形式, 增加对作文的厌烦感。

二、是否教师的作文教法太单一

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常常一言堂, 学生“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学生写作时尚有激情, 有创作愿望, 但写作时只能按“命题”写作, 创造力受到限制, 导致很多作文“为作而作”, 脱离了实际, 甚至有些人懒得去构思, 顺着教师铺好的思路代入人物、情节, 一篇作文就出炉了, 这从某种意义上又变成了教师在创作。

此外, 过多的“大纲”要求也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写作乐趣, 混淆了写作目的。现在的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满脸苦色, 事实上他们曲解了写作的目的:写作是自己向他人传递意愿和感受的工具, 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或应付作业。理解都错误了, 还有什么创作乐趣可言?

三、是否平时学生学习生活面太狭窄, 导致作文无话可说

目前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我所带的住宿班, 学生一周回家一次, 生活体验和见识相对贫乏。我教他们作文时, 要求抓住事物特征去描绘, 写出个性, 而实践操作起来却有不少难度。譬如写母亲, 大多数学生笔下的母亲都是中年发福爱唠叨, 勤劳善良、朴素持家, 缺乏区别。这是因为他们平时缺少观察, 没有积累素材, 遇到作文, 笔下人物性格空洞不实, 哪怕是写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无话可说。

以上三点是我思考的关于命题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不足。那么, 究竟该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这里也提出几点小建议。

首先, 创作来源生活。

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 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受周围影响, 一切的作文素材也来自生活,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接触生活的过程, 教授他们去感知生活、捕捉灵感的方法, 而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写作方法。

其次, 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书籍。

读书能拓宽学生视野, 让他们获得大量知识和经验, 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针对部分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语言空洞乏味这一现象, 我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有时不限内容, 让他们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有时命题, 让他们思考创作, 一周交流一次。脱离了条框规矩的束缚, 学生阅读兴趣浓厚了, 写作积极性也提高了。

最后,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做到不落俗套, 关键在于创新。

往往命题作文一布置, 学生就习惯性地固定思维, 人云亦云, 作文鲜少个性。命题固然是一种限制, 倘若能将命题作文也写出新意, 不是更令人惊喜么?

同样一篇作文, 如果从主体上挖掘新意, 融入自己的想法, 就是创新。纵观这几年中考、高考作文命题也是这个意思,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写作时不要介意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看法, 用心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描绘生活。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结合、加工成文。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案 篇5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教学目标:

1、理解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

2、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3、体会随笔的文体特点。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文化艺术之美。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教学设想:

整体感知阶段引导学生筛选勾划关键词语、句子,从而把握文意。拓展延伸阶段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图片、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规律在生活中的表现,并进一步从梁思成保护古建筑的远见卓识引导学生的人文思考、启发其人文情怀。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幻灯片、简介作者、简介文题,设置悬念,出示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划出文中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总括句)找出与文题有关的关键词。

2、根据划出的关键句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讨论、明确。

三、重点研读、体会语言

1、作者论述的“千篇一律、千变万化”相统一的规律,在他的文章中也有很明确的体现,大家看课后练习题二。讨论、明确

2、在把握文意基础上,体会随笔的特点 师提示:举例很多,是不是平均用力呢?

语言风格怎样? 生讨论

师总结:①取材丰富、详略得当。②语言平实自然。

3、总结“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体会题目中的通感和修辞中的通感的不同。

四、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本文是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建筑方面的问题有感而发的,针对什么问题呢?

生根据原文找答案。师出示PPT。

五、小结全文

抄袭面前一律平等 篇6

第二点,张平院长对判决“禁止复制、发行、传播”的看法:

原告的<梅花烙》是200多个桥段,被告的《宫锁连城》是900多个桥段。9个点的相似,就让整部剧停播,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二点,张平院长对判决“赔偿500万”的看法:

原告主张21个桥段的抄袭,最后法院认定的是9个。这个比例还不到一半,所以法院是考虑到了量的问题,不会支持原告的请求(赔那么多)。

我们看这个(抄袭)的量,不论是占原告(全剧200个桥段)的比例,还是被告(900多个桥段)的比例,它都是非常小的。从这个比例来看,赔偿额并不低。

第三点,张平院长对判决“赔礼道歉”的看法:

原告起诉的是改编权和摄制权,不包括人身权。在不包括人身权的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去赔礼道歉?我们在各国对知识产权案的判决当中,都是用经济赔偿的方式,很少涉及用这种人身……

对于张平院长的三点说法,作为一个法律方面的门外汉,我是无从置喙的;但作为一个进入影视行业将近20年的编剧,我个人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谨与张院长商榷:

质与量的比对

琼瑶女士人比较厚道,平时可能也很少与人纠缠剧本比对之类的事情,所以只列举出了比较重要的、比较大的21个桥段,但这种比对方式其实不一定能真实描述侵权行为的全部。

我个人认为,對于剧本中的构成元素来讲,大到立意、创意、结构、人物、人物关系、大事件、桥段、情节、情节线(由人物与大事件、桥段、情节等元素构成的贯穿性线索),小到过场戏、细节、台词等等,抄袭面前一律平等,只要有了接触的前提,如果有相似,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抄袭。

在大的故事架构,即立意、创意、人物与人物关系设置、结构、大事件等不相同的前提下,某些细节、台词相同可能是巧合;但在上述大的故事架构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故事对应的发展阶段,类似的过场戏、细节、台词均可归为抄袭之列。

基于以上“抄袭面前一律平等”逻辑,除了琼瑶女士上诉的21个经典桥段之外,其实还有大量非经典的桥段、事件、情节、过场戏、细节、台词雷同,以及“由常规元素构成但是原告所独有的组合方式”雷同。

我们不能认为重要元素雷同要起诉,不重要的元素就不算数了。如果这样想问题,就会被某些人抓住把柄,认为雷同的地方并不多。

下面,我仅简单列举两剧第一集中雷同的大、小元素,以供参考。

两者大元素的雷同部分,可用“一种归纳,两种适用”方式总结:

1,老爷纳新欢将生子对夫人有威胁

2,夫人与心腹商量准备万全之策保住地位

3,偷龙转凤并记下女儿身上特殊记号后遗弃

4,女儿被卑微之人拣走养大

5,多年后大少爷成为优秀青年,二少爷成为次品

6,夫人在心腹警告之下准备完全忘掉女儿

以上6点归纳既是《梅花烙》的情节线,也是《宫锁连城》的情节线,可以看出完全一样。

即使有人认为其中某个桥段或某个设计是公共资源,但是别忘了,用公共资源重新进行创新性组合也是一种原创。比如“孟姜女哭长城”、“荆轲刺秦”、“嫦娥奔月”都是公共资源,但如果我第一个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故事“孟姜女哭倒长城,假装献藏宝图刺杀秦始皇未果,被处死前偷吃始皇仙药而奔月”,这种组合方式就是我的原创,别人再用这种方式就是抄袭。

由此可知,以上的“一种归纳”其实是概括出了多个情节以及这些情节特定的组合方式。如果情节相同,组合方式也相同,那就可以认定为抄袭。 两者小元素的雷同部分,可用“相似与微调”方式来判定:

《梅花烙》

1,福晋生下女儿,姐姐用早准备好的男孩(皓祯)换掉。福晋在女儿肩上烙上梅花让秦嬷嬷偷偷送走。

《宫锁连城》

1,映月生女,换成男孩。看到女孩肩上有一大块胎记。

《梅花烙》

2,秦嬷嬷将孩子放在河边,姐姐将孩子放水上漂走。

《宫锁连城》

2,郭嬷嬷悄悄把女孩放在河边。

《梅花烙》

3,艺人白胜龄与妻子翠华正好膝下无子,发现女孩和肩上的烙伤,收养孩子取名白吟霜。

《宫锁连城》

3,女孩被练唱的妓女丽娘拣走,发现她肩上胎记,并准备把她养成个大家闺秀,取名宋连城。

《梅花烙》

4,半年后翩翩也生了二少爷皓祥,福晋与姐姐、秦嬷嬷悄悄出来看自己抛弃的孩子,发现不是肩上有梅花的,怒问姐姐。姐姐让她完全忘掉孩子才是大家的活路,福晋无比痛苦地接受现实。

12年后,皓祯打猎显示好武艺和好人品,弟弟皓祥显然不受待见。皓祯猎到一只白狐,出于怜悯放走,只留下一撮白毛。

《富锁连城》

4,20年后,大少爷恒泰骑射表演,映月想起弃女难过,郭嬷嬷让她要狠下心忘却。

以上四处小元素的比对过程中,可以看出:

1中的烙印与胎记是同一性质的,属于微调;

2中的“河”是完全相同的元素,孩子放在河里和河边区别不大,属于相似;

3中的艺人与妓女在当年都属于下等人,性质是一样的,属于微调;

4中的骑射表演也是完全一样的,想念遗弃的女儿的状态以及被劝阻之后下狠心忘掉女儿的戏完全一样,属于相似。

其实,个人认为,重要戏份的抄袭能证明抄袭,但那些不重要的过场戏的抄袭更能证明抄袭。重要戏份不容易想出来,抄袭可能是万不得已;连过场戏都懒得改一下,比如以上“把孩子放在河边”这样的过场戏都完全一样,就说明抄袭者的状态:连这种简单的戏都没能力改动;或者,已经狂妄到“老子就是原封不动地抄了,你能咋样?”

我认为,连过场戏都抄的人,无论从人品到能力,根本不能算编剧。

所以,综合以上大、小元素的分析,在短短一集里,至少有六大四小十处相同或相似,能认定为抄袭。

依此类推,全剧雷同的部分,绝对不会只是九个桥段。琼瑶女士基于诉讼的需要,抓大放小便于处置,我们可以理解。但作为旁观的法律专业、编剧专业的人士,应该有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的分析和界定,以便为行业立规,将创作者有可能产生的任何不劳而获的念头扼杀在摇篮里。

基于以上分析,张平院长在第二点里所说的“量”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只要更深入比对,“量”一定会增加的,所以判赔500万不是多了,很可能还是少了。而且,对于非法盗用他人劳动成果的人来说,并不是簡单地以盗用多少来衡量赔偿金额的。因为没有盗用,侵权方就不可能有这个项目,就一分钱都赚不到;而原告却可以继续翻拍她自己的作品(琼瑶就是在做翻拍剧本时发现被侵权的),赢得丰厚的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侵权者其实应该进行惩罚性赔偿,而不仅仅只是“有九个桥段侵权,就以九个桥段在剧中所占比例来赔偿”。

道歉的意义

对于张平院长的“第三点”中说的“原告起诉的是改编权和摄制权,不包括人身权。在不包括人身权的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去赔礼道歉?”这种话,我只能用网络热词“呵呵”来回应。

法律不是僵化的法条,它的最终目的其实是维护人的权益与尊严。如果赔了钱就不用道歉,那相当于在道德上肯定了这种侵权行为。

这个世界上,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花钱办妥的。很多时候,人的尊严比金钱更重要,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动物只需要物质满足,吃饱喝足有个异性传宗接代就行;而人是有思想的,有尊严的,有羞耻感的,做了坏事,偷了别人的东西,如果只把东西退回去就洗白了,又变成了天真无邪的黄花闺女,那就意味着可以一直偷下去,只要偷到的东西带来的效益高于赔偿的数额,就是一桩好生意。

赔礼道歉,是一种道义上的惩罚,是让侵权者被社会所唾弃,让他自己因此自省而改变行为方式,并警告其他同行不要干这样的事情。它与经济赔偿是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单纯只用钱来解决问题,必然导致全社会都充满铜臭气,整天只谈钱,唯钱是标准,可以界定一切对错;唯钱是硬通货,所有人只拥有它就够了;唯钱是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每一扇门……如果真的这样,那我们就忘了作为高贵的人类,还有区别于动物的精神需求;如果法律只是这么个意思,我们不需要这种法律。

以上为个人陋见,可能错漏甚多,但至少出发点是干净的。

此文不代表任何组织。

纯粹就事论事,无意左右任何人的观点和看法。

千篇一律 篇7

一、案例

小班幼儿美术活动, 比较趋向于幼儿的体验和游戏性, 美术活动一般都在一定的情境内进行, 幼儿在游戏中, 或者在情境中获得美术技能, 因此教师情景化的美术语言就能让幼儿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更能让幼儿方便地掌握美术技能。美术活动《理发师》操作技能比较单一, 只要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撕细长条的技能,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获得这个技能, 进行了以下的教学。

实录一:

幼儿在撕贴好脸和五官后, 开始示范撕细细的、长条变成头发。

师:头发是什么样的呀?

幼:细细的, 长长的。

师:看, 老师今天要变魔术喽, 变出细细的长长的头发, 好吗?

幼:好!

幼儿观看教师撕细长条。

师:刚才老师是怎么撕的呀?

幼:一点一点地、慢慢地撕。

师:还有呢?

幼:小手拿住了, 一点一点地撕。

幼:手指贴在一起撕的。

师:宝宝说得真好,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好吗?

幼:好!

幼儿尝试操作。

反思:教师在教授技能的时候, 使用的语言比较简单, 主要是以增加的操作为主, 然后让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在说的过程中, 来指导幼儿撕细长条的技能, 最后通过幼儿的自我尝试, 来掌握撕细长条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美术语言比较平淡, 没有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孩子们的学也觉得比较无趣和单调, 兴趣也不是很大。

实录二:

幼儿在撕贴好脸和五官后, 老师伸出了两只手。

师:宝宝们,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好吗?

孩子们一听游戏, 一下了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

师:看, 我的手要变喽, 变成一只小老鼠。

孩子们一看老师的手变成了老鼠, 也跟着变了起来。

师:小老鼠, 玩了一会儿, 肚子有点饿了, 想要吃面条了。老师说着拿起了一张美工纸。

师:啊呜!啊呜!老鼠开始吃面条。老师边说边用手撕起了美工纸。

师:哎呀!猫姐姐看到了, 马上去追小老鼠。说着把一边拿美工纸的手指拿到了撕的手指一起。

师:小老鼠看到了, 连忙大口吃了起来……猫姐姐也在后面追呀追!看!老鼠把面条吃完喽!

幼儿一看到撕下的细长条, 都开心地拍起手来。

师:小老鼠还没有吃饱呢, 怎么办呀?

幼:再吃点面条!

师:好的, 那请你们来帮忙, 好吗?

幼儿很兴奋地说:“好!”

二、活动反思与启示

第二次活动中, 教师运用的是一个有趣的猫捉老鼠的游戏, 让幼儿在好玩的情境、有趣的语言中, 逐步地掌握了撕细长条的技能, 两次活动, 不同的美术语言, 组织出了不同效果的两次活动, 可见教师在活动中, 语言的正确引导和适当运用对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 教师要运用语言将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幼儿喜欢的卡通角色、动画人物等等的运用, 可以很快吸引幼儿的兴趣, 引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 教师的语言要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对影响孩子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年龄小, 只有运用形象的比喻、适当的夸张, 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小班幼儿, 形象、夸张的语言和动作, 能更好地让他们发挥想象, 理解步骤, 掌握技能。

再次, 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煽动性, 让语言的变化来影响和控制孩子的情绪, 也就是说让孩子的情绪随教师语言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让孩子有真实的感觉, 首先自己也要非常投入, 将情节当成真的, 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孩子, 再配合上生动的语言, 这样孩子才会被教师的语言所吸引, 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 也才能真正做到成功地控制孩子的情绪变化。

千篇一律 篇8

更难能可贵的是, 弗林和他的姐姐—曾任《新闻周刊》驻伦敦专业商业记者的艾米莉·弗林·范凯特合著的《私人订制》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 主要集中展现了欧美近800知名企业开展了“订制化”的发展史进程, 以及“订制化”在未来商业世界中的发展走向。从全书的结构安排和写作诉求看, 它更多是写给欧美的企业者和创业者们看的, 不过我们换个角度, 就两位作者资料搜罗详尽, 将概念陈述与案例剖析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而言, 似乎也可以当作今日中国企业者、投资者和创业者的一部概览来看, 尤其书末还附录了大量有关“全球提供订制化服务公司一览表”。无论是对于从事“私人订制”商业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工作均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在电影《私人订制》中以“成全别人, 恶心自己”为理念的“圆梦”主题曾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然而,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心理需求, 未来的商业世界, 或许唯有掌握、开启“私人订制”的经营之道, 企业的发展才能持续恒久。诚如弗林和范凯特指出的那样:商场里有无穷无尽的商品, 它们固然令人心动, 可“与人撞衫”、“千篇一律”往往总是让人尴尬, 在个性化的消费时代, 这些问题或许都将得到解决了。当然, “订制服务”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在当下之所以能“遍地开花”, 还是归功于大量推陈出新的技术变革、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的数据化。

众所周知, 工业革命之前, “订制化”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因为我们凡事都亲历亲为, 如自己动手做菜、缝制窗帘等。可如今的订制化“并非自己动手做” (DoIt-Yourself, DIY) 而是“创造适合自己的” (Creat-ItYourself, CIY) 。在新千年来临之前, CIY只是某些超富裕阶层的专利。只有精英人士才能吹嘘自己穿着伦敦著名“裁缝街”萨维尔街订制的高级服装, 享用私人厨师烹饪的美味。但是自从进入21世纪后, 工业规模的CIY (学术圈内称之为“大量订制化”[masscustomization]) 终于成为可能。据两位作者分析, 自2000年后, 两大关键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首先,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厂商能够跳过实体零售商, 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此种情况。其次, 网上设计工具的出现使得消费者能够亲自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产品, 比如, 从珠宝到名片, 无须支付昂贵的专家指导费用。

除上述两点之外, 还有第三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因素。大规模生产之所以能在20世纪占据主导地位,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装配生产线的出现, 能够大规模生产数百万件同样的产品, 却无法用于“订制化”生产。不过在数字信息化时代, 装配生产线开始为一种全新的设备所取代:3D打印机。其所打印出来的产品 (由于原材料是从底部层层叠加, 因此也被称为“添加型制造”) , 使得生产100万辆全订制自行车的成本与生产100万辆一模一样自行车的成本相同, 就如同让一台普通打印机打印100万个不同字母, 和让其打印同一个字母100万次, 所消耗的成本是一样的。传统上, 机械设备不擅长生产订制产品, 然而, 3D打印机这种创意机器的出现, 却颠覆了产业格局。

传统思维普遍认为“个性化订制服务”是一种糟糕和不屑的商业模式, 其不仅投入巨大而且收益缓慢, 除非是面向专门的小众市场 (又称利基市场, niche) 的营销者, 否则大都难以为继。然而, 环顾四周, 人们会发现“拒绝千篇一律”的商业订制革命在当下几乎无处不在:耐克的订制球鞋, 博柏利的特制战壕式风衣, 李维斯的订制牛仔裤, 戴尔的订制电脑, 美泰玩具公司的订制芭比娃娃, 贺曼公司根据客户要求订制的故事书, 玛氏特制的M&M巧克力豆, 纽约著名设计品牌Pottery Barn的订制家具—当然了, 还有星巴克根据客户口味特调的咖啡饮品……

美国Cafe Press公司的CEO鲍勃·马里诺曾说:“订制革命其实就相当于‘美国制造业的自我改造’。”诚然, 两位作者所定义的“订制王国”自然主要也只是指欧美国家企业家、创业们的具体实践, 可当下国内的消费者也越来越不愿随大流, “我们所熟悉的戏剧舞台, 往往只能容纳一个主角, 但消费市场截然不同, 它允许人人都争奇斗艳, 别具魅力, 不存在绝对的主角”—从这个意义上说, “私人订制”此种商业模式内涵或许也能为国内的“私人订制市场”带来某种借鉴意义的。

【两位作者简介】

安东尼·弗林

2006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务专业毕业后, 弗林和他的母亲艾娃·比斯一起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订制能量棒的公司You Bar。到现在, 弗林已经将You Bar发展成一家年销售额达到7位数的公司。此外, 弗林还会以订制化如何改变食品产业为主题进行讲课, 他也会接受那些开启订制食品业务的公司的咨询, 并提出相关建议。

艾米莉·弗林·范凯特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英语文学专业, 2006年, 任《新闻周刊》驻伦敦专业商业记者, 负责报道主要的经济动态, 包括国际住房市场、全球奢侈品交易、全球变暖及绿色环保运动对大企业造成的影响。随后, 作为美联社的商业记者, 范凯特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进行了详尽报道, 《国际先驱论坛报》《今日美国》等全球多家媒体都对此报道进行了转载。

农民工进县城落户将一律放开 篇9

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介绍, 农民工进城务工落户问题的有关政策已经制定完成:未来, 农民工进入到地级市, 有三年的稳定职业, 也就是有三年的劳动合同, 能够缴纳社会保险的, 便可以落户;进入到省会城市, 包括副省级城市、大城市的, 要合理控制、创造条件, 逐步落户。

在社保缴费方面, 农民工进到城市企业的, 按照城镇职工缴费;从事家庭副业的, 按个体缴费。

宅基地与进城落户脱钩, 经济承包地、宅基地是否流转, 农民自愿决定。同时, 严格禁止城市居民借此到农村买地。

6部委投60亿培训农民工

在维护农民工权益, 解决新生农民工突出问题方面, 有关部门将按照“十有”的基本要求来开展工作:进城有工作、劳动有合同、上岗有培训、报酬有保障、参保有办法、维权有渠道、住宿有改善、子女有教育、生活有文化、追求有目标。

辩论、舆论攻击与两种舆论一律 篇10

一、在“魔鬼辩护士”的对决中认识真理

在欧洲古代,教会里设有一种特殊职位,叫“魔鬼辩护士”(Advocatus diaboli)。教会提出一个教义,必须请“魔鬼辩护士”提出质疑,罗列论据加以反驳,直到认为无懈可击,才对外宣布这条教义。任何新观点刚一提出都会有窳陋之处, 往往遭到不同意见的反驳,经过辩论的对决与砧斧之后,才能完美无缺。同样,两种公众舆论一旦尖锐对立,街头争论和舆论领袖的议倾坛席,随时都可能出现,这是舆论达到真理境地的必经之途。

这个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姑妄听之, 实为不屑一顾,总是把自己的意见视为万能,强迫人们赞成。一种思想,哪怕是宗教信仰也不能逼迫人们接受,而是靠反复、耐心的说服来争取人们的认同。人们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 都要经过辩论鉴别不同意见的瑕疵, 最后达成一致的合理意见。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清末的守旧与洋务之辩,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后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还是建立一党独裁政府,“文化大革命”中两派群众组织的造反与保皇,这些辩论的孰是孰非,已被历史画上句号。但辩论并没有停止,只要社会在发展、在前进,辩论就会不断出现。在今天,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巨大进步还是走了回头路,是坚持阶级斗争还是建立和谐社会, 是依法治国还是以人治国,这类截然相反的意见仍在某些角落、某些群体,甚至在知识界或明或暗地争论不休。由于信仰和利益、文化背景及社会处境的差异,也由于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出现两种对立意见,并一比高下,是特有的意识现象。

自弥尔顿提出“出版自由”以来,各国发生重大事件或处于历史转折时期, 都伴随着社会辩论的喧哗,有时众议呼啸,民口沸腾;有时舆论领袖各执一词,口诛笔伐。弥尔顿指出,人具有理性,能够辨别真伪。只要让各种观点自由表达、相互交锋,真理就能战胜谬误。“让她(真理)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 她的驳斥便是最好的和最可靠的压制。”[1]不同意见间的自由辩论,如同“魔鬼辩护士”的严厉针砭,使真理更加耀眼,许多人将摆脱愚钝与虚假的蒙蔽。弥尔顿这一观点起初影响深远,为言论自由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后来学者提出质疑:辩论虽然能达到真理,但真理总是战胜谬误的观点却毫无根据。密尔就指出:“若谓真理只因其为真理便具有什么固有的力量,能够抵抗错误,能够面临监狱和炮烙而获取优胜, 这乃是一种空洞无根的情操。”[2]34他以欧洲的宗教改革为例,发出无限感慨:“至于说真理永远战胜迫害, 这其实是一个乐观的谬误。”[2]29在他看来,即便真理存在于意见的自由市场中,也无法通过辩论战胜强权的压迫。

既然这样,是否辩论就不那么重要,甚至不具备舆论意义了呢? 辩论的舆论意义, 首先在于发现真理,完善对真理的认识。当辩论双方陈述己见,反驳对方观点的错误或荒谬,就能把一种观点中的虚假、漏洞和不为人知的一面暴露出来。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 开启人们的心智,“启发参加讨论者的智力和胸襟,开扩他们,而不使他们受挫和遇到困惑”,从而“锻炼出更坚强、更自觉的公民”[2]122。辩论引发人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在不同意见的对决中形成对真理的敬畏,催促人们修正自己的错误。其次,辩论的意义在于一种意见能被广大公众所聆听、所鉴证,固执己见的傲慢态度陷于孤立,避免某种见解垄断观点市场,钳制舆论。不同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公正对待,错误、专横的思想将被扫除,社会随即会开创一个崭新的未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辩论,冲破了“唯书唯上”的牢笼,将人们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随之出现朝气蓬勃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的振兴。中国历史的这一重大转折,起步于舆论辩论释放的巨大能量。

由于人的局限, 仅靠个人大都无法得出真理的意见, 任何个人的见解都不能未经考验而拥有不可质疑的权威。为维护权力或利益的需要,某种意见可能被过度鼓吹,被定义为唯一真理,但“箴言出丑”并非罕见:被舆论美誉为毛主席的好学生的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诡诈早有人揭露,当他叛国外逃、坠机荒漠,才让推崇他的人看清他的真面目;当交警实行自收罚款、自开罚款票据,全社会立即疾呼治安腐败已经打开方便之门;学校实行创收的政策一提出,就争议不断,直到“恶果累累”,有关部门才恍然大悟;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如果有,普世价值究竟是什么? 此类社会辩论都扒掉舆论“箴言”的外衣,提出严峻的社会告诫, 让人更加明辨是非———只有符合实际、从现实条件出发、考虑社会效果,以维护人民的幸福、平等、正义和自由的生活为准绳,才是正确的意见。这既是辩论确定的真理目标,又是辩论追求的崇高目的。一意孤行,凡肆意妄为的观点,都要被历史所嘲弄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辩论为各种舆论提供了自由的呼吸空间, 确保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自由思考, 社会智慧的释放为解决社会难题找到了出路。2009年国外继“中国威胁论”后又出现了“中国崩溃论”,某些国内经济界人士也加入这一舆论合唱。他们罗列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制造业危机等种种论据,断然提出“中国经济已病入膏肓,中国经济的崩溃无可避免”。而国内外的正面舆论却认为,不管外界“捧杀”还是“棒杀”,中国将继续全面改革开放,以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骨干企业的强大实力,能够克服“经济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困扰。党中央、国务院在这一辩论中保持清醒头脑,决定开放垄断行业、理顺财政金融体制、调整经济结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释放和转移巨大的经济产能。这些“深水区改革”使中国经济不仅不会崩溃,反而会进一步崛起,“崩溃论”只能是个泡影。无视中国国有经济的掌控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驾驭能力, 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来判断中国问题, 最终不得不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论。

舆论辩论不是政府的辩论,不是各级干部、企业家放弃中心工作投入辩论, 而是公众与舆论界出现的不同意见的争论。邓小平曾指出, 改革开放允许看,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就是说党和政府的各级部门和各个企业,不要陷入无谓的争论,看准了的改革举措要大胆实验;在改革中完善改革,在探索中找到发展的路子。公众与舆论界的争论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是有益的,因为人们对改革开放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可以听取不同意见,吸取合理、正确的建议,完善各项方针政策。“不搞争论”就是不让群众的不同意见、理论上的不同探讨影响政府的决心,更不要抓住一些观点整人、掀起政治运动。以往年代的全局性的大辩论、大批判和大字报的政治运动,不仅冲击了经济建设,贻误了发展时机,而且伤害了不少人。这样的“左祸”决不能重演。

二、舆论攻击的敌意性与手段性

但是舆论辩论必须把握三个前提:一是区分敌我矛盾、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能把不同意见视为敌人或罪犯加以攻击; 二是不要对是非之外的枝节问题争论不休,转移人们对重要问题的认识;三是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尊重和接受对立见解中合理的观点,自觉放弃错误意见。不顾这三个前提,固守偏见,不仅会陷入毫无意义的争吵,还会把“摆事实、讲道理”的辩论搞成舆论攻击。历史与现实都证明,思想对立容易走向激化,向对立面发起舆论攻击。1978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贸易协议,受到国内企业界人士的普遍赞同,却遭到部分公众和媒体的指责, 说这是“卖国主义”“打击民族工业”“洋奴哲学”和“卖国求荣”;研究蒋介石日记有助于解读隐蔽的史实,搞清某些历史真相,却被一些人指责(或是谬见)是“为蒋介石涂脂抹粉”“为蒋介石翻案”;某企业的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时畅销各地,有人组织评论、微博或博客捏造事实,夸大其词, 攻击其为“劣质产品”“长期使用容易患癌”……此类舆论攻击在网上一旦出现, 无良水军便一拥而上,各大论坛顿时谣言四起。

舆论攻击使用抨击性言辞,伴随谴责、讥讽或愤懑情绪,专注于揭露攻击对象的“恶劣本质”。所以,舆论攻击更像贬义词,涉及的一般不是好事。但实际并非如此,如果攻击的是公共利益的侵害者,它就不再是贬义词了。因此舆论攻击既可能是敌意性攻击或手段性攻击, 又可能是道义性攻击和非道义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是以伤害他人、使之蒙受痛苦和不快为目的,以达到诬陷和丑化不同意见的目的。[3]凡攻击对象是社会公敌或犯罪分子,则属于手段性攻击,是为维护真理和正当利益的道义行为, 攻击的声色俱厉仅仅是一种手段。敌意性攻击则怀有恶意,夸大或捏造事实,甚至以辱骂、诅咒亵渎他人。部分公众之所以被卷入敌意性攻击, 是由于受到媒体议程的蒙蔽,陷入非道义的迷茫。“文化大革命”中部分民众受到林彪、“四人帮”控制的两报一刊的煽动,诬陷正义的群众和干部,后来又歇斯底里地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都是一种非正义的敌意性攻击。

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舆论强烈攻击的周永康、薄熙来和徐才厚们已经身败名裂, 是人们出于捍卫公德和公共利益而进行的道义谴责, 有些民众还公然嘲笑薄熙来一面贪腐,一面唱红打黑的伪善。我们也看到,因为一场球赛而饱受舆论攻击,却深受中国球迷喜欢的米卢, 他的笑容仍清晰地留在中国球迷的心中。这类道义的手段性攻击是来自民众善良的心愿,既不会让寡廉鲜耻的社会败类逃避谴责,也不可能毁坏好人的纯正人格。背离事实的敌意性攻击尽管可能高潮迭起,但在一场场虚张声势之后,最终还是会暴露出舆论阴谋对部分民众的欺骗。同时,荒谬的理论同道义的冲突不可能永远控制某些民众的冲动,对正面事物和善良人们的敌意性攻击,最终都要受到正义舆论的围剿。

在舆论监督中,伸张道义的手段性舆论攻击,激发舆论高涨的效果十分明显, 自媒体尤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下跪的副市长———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李信丑行录》在网上登出后,网络的开放性使其迅速遭到民众的揶揄。传统媒体善于主导、策划和过滤舆论,舆论攻击很难在今天的传统媒体上出现。但在网络维权中,自媒体无一不成为舆论的工具,多被舆论攻击所利用。可以说,舆论攻击尤其吸引眼球,使自媒体成为攻击阵地,同时也捧红了网络。当舆论攻击在网上成群结队地出现,谴责的声音隐蔽于角落,时而向对立方发起进攻, 被攻击的对象看不到攻击者的身影,却能感觉到社会遍布愤怒的情绪。

对不同意见的讨论,舆论攻击毫无价值,注重说理的辩论才更能分清是非,也更能争取舆论的支持。2014年3月崔永元提出反对推广和食用转基因作物的“两会”提案,遭到对立舆论的攻击———崔永元“在两会上造谣,该当何罪”。随后,在都市报和网络上有关转基因作物的骂战再度兴起。崔永元的言辞也十分尖锐:说美国科学界对转基因没有争议,美国人放心吃了20年,统统都是谎言。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广场上,舆论攻击的双刃剑最初总是奏效,但却无助于让人认清真理。舆论辩论重视以理服人,拿出有力的论据驳倒对方,而不是用攻击压倒对方。无论敌意性攻击还是手段性攻击都有可能在网络上言过其实、混淆视听,导致一场场毫无意义的舆论混战。自媒体应成为辩论广场,而不应是舆论攻击的阵地。

三、强制的舆论一律与同化的舆论一律

毛泽东同志曾说:“领导我们的国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方针,这就是放和收。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4]当时,这一正确的舆论方针十分开明,脍炙人口,却被“舆论一律”的原则所破坏, 接连不断地制造了舆论动乱。此前,胡风及其好友对文艺方针和文艺界的领导有意见,提出30万字的进言书自辩,却被指斥为“反革命集团”,以舆论一律的大棒把他们关进牢房。

以“打倒反革命”的手段迫害不同意见,让千万个头脑复制一种思想,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毁灭了,一场场巨大的灾难将随之降临。此后接连出现的反“右派”、反“右倾”“四清运动”(特别是清思想)及“文化大革命”,多因对方针政策持有不同意见,把几千万人视为反革命,对他们进行精神与肉体的摧残。后来各类胡风们被平反,从大狱中放了出来,历史证明他们不是反革命,他们只是因为“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才遭到了灭顶之灾。由此看来,以言治罪的舆论一律是个伪命题,如果持有不同意见者是反革命,那么如何能证明压制他们的言论是“革命”的呢? 没有经过辩论、人民的赞成和实践的考验,自恃自己的言论绝对正确,从而把对方打入大牢,正是一种专横的暴虐。

人们把舆论一律只和权力挂钩, 只有权力人才金口玉言,他们的意见被捧为金科玉律。实际上,民众的意见也有舆论一律, 部分民众的错误看法一旦长久沿袭,也会变成统治人们头脑的舆论一律。2014年12月西安某医院的医生在手术台前拍照一事被登到网上,涉事医生立即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医政和院方随即宣布要严加处罚; 媒体没有对当事人采访就推出报道, 对丧失医德的谴责又一次沸沸扬扬。医患矛盾的主要责任在医生这个舆论一律,早已成为民众的惯性思维, 这次又把手术室的自拍单独放大。几位医生虽然异常紧张, 但他们没有忍气吞声, 而是挺直腰板寻找各种证据自辩, 最终动摇了“医德低下”的舆论一律地位。人们“一旦了解原委,尤其是当患者本人出面澄清事实,很多人气都消了。自拍虽然欠妥,但确实情有可原”[5]。任何观点,如果被置于不允许有丝毫质疑的地位, 就等于一个并非正确的意见垄断了舆论, 舆论一律就被视为天庭戒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影响也十分恶劣。

最近十多年,公众有了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决策权,对公共问题的讨论盛况空前,许多热点问题多有争论。群众代表在各类听证会上针锋相对的辩论,最能说明中国言论自由和民主制度的进步。但在某些地方, 政府部门仍然固守舆论一律的陈旧思维,强行以政府的意见压制群众的意见,继续推行愚民政策。某市一栋高层公寓发生大火,夺走了50多条人命,民众尖锐地批评政府对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对安全施工监管不力。但该市宣传部下了一道禁令,严禁媒体反映群众的这种批评, 只准报道大火是施工不慎造成的意外事故。这个舆论一律不仅没有阻止铺天盖地的网络批评, 几家传统媒体也冲破阻力挖到工程层层转包的利益链, 揭露了肇事的主要原因。统一舆论的这类禁令曾一度盛行,有时一天向媒体下达若干次。权力部门若是奉行话语霸权,任意宰割对社会的解释权,掩盖事情真相,回避官员应尽的职责,各种恶性事件就会不断滋生。

马克思曾预言火炮把封建骑士炸个粉碎, 而今天的网络正在消灭专横的舆论一律, 因为遭遇网络公开反驳的种种愚见立即分崩离析。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控制人们的私下议论, 与之争辩的意见一旦在网上披露,舆论一律的立命自保就会彻底垮台。民众话语权同舆论一律的根本对立, 决定了舆论一律的虚弱本质,最终要被民众的揭露扒光衣服。当舆论一律走向极端,将愚见歌颂为神明,整个社会便激荡着嘲笑、批驳的声浪,舆论一律的末日已为时不远。在依法治国的年代,抵制强制的舆论一律,已成为公民的法律意识,因为践踏宪法言论自由权的专横,越来越不得人心。

舆论多元作为民众话语权的标志,是思想自由、表达自由的象征,在任何社会都无法压制。这种自由培育和发展为另一种同化的舆论一律, 即弘扬主流民意的舆论一律。这不仅是合法的舆论一律,也是合理的舆论一律。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 有腐必惩, 有贪必肃。无人反对这个舆论一律,因为这是广大民众固有的一致期望,早已同化为强大的一致舆论。要不要舆论一律, 要什么样的舆论一律, 这就要看它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和信念。这个命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韦伯看来,由命令和服从构成的每个社会活动,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建立和培养对其的普遍信念。使人们服从某种命令的动力, 主要依据统治系统的合法化程度。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弗兰克·帕金对合法性作了更全面的梳理,提出了“‘经同意而统治’乃是一切统治合法性的最终来源”[6]。只有符合公众意志及宪法的言论自由和共同信仰,才有合法的舆论一律,合法的舆论一律就是民意同化的一律。承认、尊重这个舆论一律,也是重要的舆论方针,它来自人民的心声,是构筑主流民意坚如磐石的标志。

销售“伟哥”一律查封等8则 篇11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随机抽取了该市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通过规范的测试发现34.9%的儿童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其主要原因在于生活都市化和家庭小型化,儿童活动空间缩小,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有关专家认为,这些症状虽不是大病,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应当及早预防和纠正。6岁是最佳预防期,家长应让小孩尽可能多进行自由活动,多做一些户外活动。7至10岁是此症的最佳治疗期,可到医院进行治疗。

销售“伟哥”一律查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久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市场所售的“伟哥”一律查封。通知指出“伟哥”为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生产的药品。这种药在我国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至今,我国尚未批准任何企业进口此药品,也未批准任何厂家生产此药品。目前,国内除有关医院用此药进行临床实验外,市场销售的“伟哥”均为假药。

小孙子试卷难倒王蒙

“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句话加标点。”这是著名作家王蒙近期在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竞赛”的评选时,给在座的其他评委——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7所高校的中文系教授出的一道“考题”。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是生命。”在座的诸位教授,博导们议论了半天,也没得出个“标准答案”。王蒙说,这是他上初一的孙子的语文试题。

小夫妻吵架老夫妻受罪

现年70岁的王老汉是金陵汽车制配厂的工人,儿子也在该厂上班。1993年,王老汉欢天喜地为儿子办了喜事,小两口就与老两口合住厂里分给王老汉的套房。然而从次年起,儿子和儿媳经常吵架,“战火”逐渐烧到老两口身上。为了减少矛盾,好心的厂领导于当年7月份分给小两口一套过渡房。老汉就提出让儿子、儿媳搬到过渡房去住。然而儿媳不同意,吵闹仍在继续。王老汉忍无可忍,于去年11月6日拿着住房证告到法院,法院判令小两口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从老两口的家中搬出。

一老人被拖1800米致死

一日下午近3时,一辆河南货车在武汉四马路路段,将横穿马路的一老者撞倒后逃跑。群众发现老人因衣服挂在车辆的后桥上而被拖行,人们边追边喊,但货车仍未停下。追至很长的一段路,老者掉下,这时他已被拖了1800米。徐家棚交通中队民警拦下一辆出租车,一路猛追,直追到武昌车辆厂加油站附近,强行将该车拦下。老者被送到医院抢救,但告不治,16时许死亡。

忘断闸酿悲剧

不久前,铜山县第四水泥厂一名职工在检修设备时,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停电的设备误运转,发生了一起人身死亡的恶性事故。这天上午,该厂熟料车间的磨机出现故障需要停车检修,该检修人员在只停空气开关,未断开隔离刀闸的情况下就开始作业。他在磨机内工作2小时左右后,磨机出人意料地突然启动运转,造成该职工被磨内石料埋没,窒息而死。

京城浪费水严重

北京属严重缺水城市,但有数字显示,全市一年浪费的水相当于两个昆明湖。水龙头漏水,北京人见怪不怪。

据计算,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内能流掉1至6吨水,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北京市区就有约600万只老化严重的水龙头。有的居民还说,在水龙头滴漏水时,水表根本不走字儿。

自己的孩子也犯法

3年前,孙红梅和邹兆辉夫妻携一儿一女到哈尔滨找工作,日子过得不错。1996年6月,孙又生了一个女儿。邹嫌女儿牵扯妻子不能去打工,女婴尚未满月,他便以500元的价格卖掉她。去年6月,孙红梅又生一个胖儿子,孩子刚刚满月,邹兆辉便托本村杨焕英联系买主,最后以2000元的价格成交。实际上,杨焕英将孩子卖了9000元。

千篇一律 篇12

各地查获“醉驾入刑”第一人面临庭审“悔”声一片

5月1日, 最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 (八) 》正式生效实施。其中在《刑法》133条中增设了新的条款: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处拘役, 并处罚金。同时, 《道路交通法》也相应修改, 醉酒驾车的违法成本大大增加。

在各地交警部门展开的严打醉酒驾驶检查中, 北京、广东、湖南、山东、江苏、四川等多个省市地区先后查获《刑法》修正后当地醉驾第一人。醉酒驾驶成为刑事犯罪, 违法成本大大增加, 也让试法者后悔不迭。

内蒙男子郭术东因醉驾酿成三车追尾事故, 成为北京因醉驾、适用《刑法》被判刑的第一人。在庭审现场, 他曾表示, “希望法庭对我轻判, 我下辈子再也不喝酒了。”

廖某是重庆“醉驾入刑”第一人。受审前, 他说, “我们现在都很后悔, 悔得肠子都青了。以后, 我是1000%不会再酒后开车了。”

而在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成为“第一犯案名人”时, 公众对醉驾的关注度也攀高至顶点。

高晓松5月9日晚醉酒驾车在北京发生交通事故, 致四车追尾四人受伤。经检验, 其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43.04毫克, 超醉酒驾车标准3倍。10日, 高晓松涉危险驾驶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他在询问室亲笔写下“对不起, 永不酒驾”并签名。13日, 高晓松因危险驾驶罪被公诉至东城区人民法院。16日, 高晓松被吊销驾驶证, 5年内不得重新考取。17日, 高晓松被判拘役6个月, 罚款4000元。

各地查获醉驾事件表明, 新法施行得到执法者高度重视。有消息称, 这仅仅是开端, 大规模的查处酒驾行动将于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一旦醉驾被查, 极可能被处以最高6个月拘役。

最高法副院长说法引讨论司法解释亟待出台

针对5月1日《刑法修正案 (八) 》实施以后, 各地严查醉酒驾车行为的情况, 5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表示, 对醉酒驾驶者追究刑责应慎重, 应与行政处罚注意衔接。

“醉驾并非一律入刑”的言论一出便引发社会大众广泛讨论, 醉驾的情节认定、鉴定标准, 法条的理解还是曲解以及处罚的方式, 都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 最高法的表态让治理酒驾前功尽弃, 还有人认为, 这会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松。而一些刑法专家对此则是赞弹不一, 希望尽快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定罪标准。

在公众看来, “醉驾入刑”即为只要达到醉酒驾车的标准, 就是构成犯罪, 酒醉驾车是罪与非罪的标准。也有网友担忧, 在当前的执法环境下, 如果不能以嫌疑人酒精含量为追究刑责的标准, 就等于没有明确的执法标准, 警方难以公平辨析, 势必造成选择性执法, 甚至产生腐败空间。

法律界人士则认为, 公众的理解有所偏差, 张军的提法, 并不是否定“醉驾入刑”, 而是要求对一部分不必动用刑事处罚的醉驾行为, 代之以行政处罚。其实, 对于没有构成危害后果的醉驾行为, 是否一定要适用刑法处罚, 仍然存在着争议。

有评论认为, 对《刑法修正案 (八) 》“醉驾入刑”的“标准理解”应当出自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而在这场广泛讨论中, 不管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 都希望能够尽快出台司法解释, 明确定罪标准, 统一对法条的理解。

专家解读:醉驾入罪须行为对交通安全具危险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苏彩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刑法修正案 (八) 》规定的醉酒驾驶在条文上没有情节的要求, 但是醉酒驾驶是作为一种危险驾驶的行为, 要入罪如果只达到醉酒的标准仍然不够, 必须是醉酒驾驶的行为对交通安全具有危险性。

所以, 苏教授分析, 最高法院副院长张军关于“对醉酒驾驶者追究刑责应慎重”的表述是从这种考虑出发的。“不是看见一个司机醉酒就可以入刑, 还应该判断醉酒驾驶的行为是不是对交通安全具有危险性。具体来说就是看其醉酒驾驶的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素, 不要简单的定义为只要酒精含量达到规定的醉酒标准, 就构成犯罪。”

据媒体报道, 张军“对醉酒驾驶者追究刑责应慎重”表态当即引发众多民众的关注。而随后在民间开展的一次调查则显示, 超过八成的网友支持“醉驾一律入刑”。

“我想, 这是网友的一个误解”, 苏教授解释说, “公众只看到了《刑法修正案 (八) 》条文内关于醉酒驾驶的一个表述, 而没有看到这种犯罪在刑法理论上叫抽象危险犯, 如果行为连抽象危险性都没有, 那当然就不具有可罚性, 所以, 光有醉酒行为和驾驶行为还不足以说明这种行为具有抽象危险性, 还要看是否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如果没有危险, 就不宜作为犯罪来处理。”

“高晓松醉驾被拘”事件引发了部分群众忧虑名人效应对“醉酒入刑”会否构成影响, 苏教授表示, 网友担忧的可能是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因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众人物的行为定罪入刑造成的社会影响力较大, 而且也能带给群众一个更强的规范感。

醉驾入刑颠覆传统“逢宴必酒”呼唤新“酒文化”

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 酒文化历经数千年,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 无论是公务接待、亲友聚会、民间交往都离不开喝酒, 而正是传统的斗酒劝酒陋习助长了醉驾之风。随着汽车逐渐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醉酒驾驶在本质上即是“汽车文化”和“酒文化”的冲突。在历史悠久的酒文化面前, 汽车社会所必需的驾驶文明明显根基不稳。

近年来, 国内多个城市出现因醉驾酿成惨剧的案例, 民众对酒后驾驶所造成的危害深恶痛绝, 普遍要求依法严惩。相关部门也曾大范围掀起过几次整治酒驾风暴,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震慑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然而, 漠视法律规定, 顶风作案的情况依然存在。有媒体调查显示, 有97%的人承认身边存在酒后驾驶现象, 有81%的人认为中国对酒后驾驶处罚过轻, 有70%的人认为“违法成本过低”是酒后驾驶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千篇一律】推荐阅读:

上一篇:多点触摸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