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拍

2024-07-15

二拍(共12篇)

二拍 篇1

一、引言

选择问句是汉语疑问句系统中的重要形式,目前研究者对其内部小类的名称有不同看法。本文采用并列选择问句和正反选问句的分类名称。并列选问句是并列几个提问项目,让回答者选择一种回答,如:“你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若选择项目是一件事的肯定或否定两方面,则为正反选择问句(或称反复问句),如:你去不去北京?”半个多世纪以来,选择问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一些学者对近代专书中的选择问句进行了研究,如:刘子瑜(1994)敦煌变文中的选择问句;刘镜芙(1994)《金瓶梅词话》中的选择问句;傅惠钧(2000)《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李焱(2003)《醒世姻缘传》正反疑问句研究等。本文对《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中的选择问句进行描写研究徐正考(1988)认为,“A,B”式虽是唐五代出现频率最高的格式,但句子一般都很简单,对称性强,语义上也有限制,表达不了复杂的选择问语义内容。“是A,是B”式可以弥补“A,B”式以上诸方面的不足。唐五代并列选择问句中只有后项可以用“还是”、“但是”这类双音节形式,前项只能用“是”。但“二拍”中存在“还是A,还是B”和“还是A,B”,前项也可以用双音节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从唐五代到明代,并列选择问句的形式有所发展。

四、“二拍”中的真性问、假性问

近年来,一些学者引用真性问与假性问观点和方法研究汉语疑问句,为疑问句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系统功能学派的Halliday认为,言语交际中最根本的言语角色只有两个:求取与给予。以此观察汉语疑问句,人们发现,疑问句从表达功能上也分为两大类,一类目的在于求取信息,为真性问;一类目的在于采用问句形式给予信息,为假性问。傅惠钧(2000)曾分析了《儿女英雄传》中选择问句真性问与假性问的分布情况,为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汉语疑问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信息。下面我们对“二拍”选择问真性问与假性问的情况展开分析,具体见表2。

“二拍”中共有选择问句一百七十例,其中正反选择问句一百五十三例,并列选择问句十七例。分析后发现,“二拍”中假性问有八例,所占比例比较小,下面对这八例进行分析。VP-neg-VP都为真性问句,VPneg中有五例假性问句为:

48比尊夫手段有差池否?(初第十七卷)

49男子未娶妻,先娶妾,有此礼否?(初第二十三卷)

⑰头在你家上三家铺架上不是?休要缠我。(二刻第二十八卷)

50旁边一个护身的家丁,慨然向前道:“秀才饮酒不乐,得非为家姬失去否?”(二第二十七卷)

51况严蕊乃守公所属意,即使与交,肯便落了籍放他去否?(二第十二卷)

“可+VP+么”中有一例为:

52又不消自提,享着安乐茶饭,这可好么?(初第二十二卷)

这些假性问句多是出现在对话的形式中,从上下文的内容看,给出的回答也都不是简单的对问句的肯定或否定。例484951表否定,175052表肯定。其中,51中的VP为形容词。

并列选择问句有两例:

34前日有一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是我不是?是他不是?(初第三卷)

53笑他是拖来也,是抱来的人?(初第二十卷)

34是肯定后项,根据小说中上下文的意思,53既不肯定前项,又不肯定后项,只是为了表达对事情的怀疑。

五、结语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对“二拍”中的选择问句进行了描写和简单说明,“二拍”中正反选择问句的基本形式是“VP-neg”、“VP-neg-VP”式,“可VP么”是正反选择问句中带语气词的主要形式,“VPneg”式否定词有“否、无、未、不曾、未曾、不是”。最常用的是“否”,最常用的疑问副词为“可”。“VP-neg-VP”式否定词有“没、不、未”,并且出现了动补结构的正反选择问句,并列选择问句的主要形式是“(关联词)A+(关联词)B”。总的来说,“二拍”中的选择问句形式与唐五代差别不大,句式中的语气词、否定代词与疑问副词变化也不大。假性问在“二拍”选择问句中所占比例很小。

参考文献

[1]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式[J].古汉语研究,1994(4).

[2]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

[3]刘镜美.《金瓶梅词话》中的选择问句[J].中国语文,1994(6).

[4]徐正考.《清代汉语选择问句系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5).

[5]陈金妹.汉语假性疑问句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4).

[6]李焱.《醒世姻缘传》正反疑问句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3(3).

[7]傅惠钧.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6(1).

[8]祝敏彻.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问题[J].汉语研究,1995(2).

[9]何瑛.宋代选择问句句武考察[J].责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0]徐正考.唐五代选择疑问句系统初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2).

[11]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0.

二拍 篇2

《三言二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是明代通俗文学的开端。这是高中时候语文老师对这本小说的评价,大二的一个假期在房间的书柜了翻出了这本书,花了一个假期读完了,现在回想起来,再与现今生活的年代一对比,颇有感触。

读完该书,《喻世恒言》和《二刻拍案惊奇》给我的影响最为深刻。《喻世明言》,内容丰富,大致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婚姻、家庭与爱情,其中积极主题是 赞成自由恋爱,谴责忘恩负义;

二、反映敌冠入侵和百姓痛苦;此外还有歌颂舍生为友的侵和百姓痛苦。众所周知,古代女性的地位相当地下,无论是婚姻嫁娶还是寻求学问都远远比不上男性,特别是婚姻,向来都是门当户对父母指腹为婚的,自由恋爱在当时的社会是无法想像的,与今天开放的自由恋爱观更是不能相提并论。古代的婚姻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女性在家的地位也是比较低的,主要是打理家头细务。书中写到遭丈夫抛弃的女性无论是在男家还是女家都会受到很强烈的谴责,即便是男的很忘恩负义,这一婚姻恋爱观是无法想象的不公平,同时也很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年代。另外该篇还描述到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民群众受到诸多欺压民不聊生的情况。再对比一下现今,我们虽然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多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有待改善。

《二刻拍案惊奇》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后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纷起、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的状况,诸如贫富悬殊造成的心理倾斜,官僚政治腐朽造成的社会动荡,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兴的商人阶层对士农工商

四 民秩序的挑战等等,可以说勾勒出一幅晚明社会日薄西山的惨淡画图。对比今天的社会,繁荣发展欣欣向荣的表面地下也隐藏着许多的社会的不公与民众的诸多不满,新疆**事件透露出民众对东西部贫富过于悬殊的强烈不满;杭州动车事故以及众多塌桥、煤炭事故也反映了盲目追求过快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层出不穷的贪官落马则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治体系的不完善。中华民族的崛起万民期待,举世瞩目,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解决好人民的生活问题,切切实实关心人民利益,不要绞尽脑汁压榨人民,否则后果就只有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和动荡不堪的局面。

中年十二拍(组诗) 篇3

失眠是部 耐读的禁书

微不足道的声响

为寂静扩音

百里之外的车声

对仗 千里之遥的念想

一支没有奏完的曲子

在琴盖掩上之后

挣脱了曲谱 自顾自

回环流淌

当老鼠撬开 黑夜的暗香

你微醺如醉 抱紧自己

就如同抱一截

发汗的青铜

丑时:恍惚

父亲蹑手蹑脚

把罩在你脸上的书 轻轻拎开

提着马灯 去了后院

父亲抱来干草

牛拱着木栏

鼻子哄哄 像见亲娘

你想你可以睡了

如石子落到井里

沉底的那刻 忽然想起

要对父亲说句什么

终究被一股潜流 彻底覆盖

寅时:做梦

如果做梦

当然盼一首彻骨的诗歌

明知 伴随疼痛

如果做梦

当然盼一桩盛大的欢喜

明知 毫无理由

如果做梦

当然盼一场美丽的遇见

明知 是个奢望

好梦刚一开始 就有人

将你摇醒

说你呼噜太大 嘴里

衔了只老虎

卯时:枕边水

微波荡漾 你躺在水边

几百公里的水

从你枕边流过

水晃一晃

从你头顶的百会

晃到足底的涌泉

早起的人

在黎明里摇桨

像惊喜的晨勃

云朵间 擦出火来

辰時:看谁都陌生

镜前剃须

看到一张脸 很是陌生

转而看妻子 也很讶异

儿子宽肩阔背 夺门而出

转眼汇入人流

身影无从分辨

凭着惯性走

身边一晃一晃

上班路上 没遇一个熟人

这初来乍到的感觉

让你迷恋 满怀欢喜

巳时:永远与永远

这个地球

人类用了100万年

这栋楼房

城市用了100年

你把一副

50年的身体

搁在一张

5岁的椅子上

一场爆炸 永远抹去了

100多条生命

去年的身体不同于今年的身体

那边的椅子不同于这边的椅子

你和她 你们和他们

永远 无法奔赴

同一场约会

午时:吃饭问题

近日心情不爽

吃饭是个问题

一个人吃饭 没味

两个人吃饭 沉闷

一桌人吃饭 吵闹

忽然接一电话

某友进了医院

说是癌症晚期

唏嘘半晌无言

回头看看餐桌

米不是米

是一个个春天

菜不是菜

是一茬茬岁月

未时:精致主义

你愿意效劳

这个奔腾的时代

砍掉树 栽新树

拆掉楼 盖新楼

离婚 与新人结婚

堕胎 正确地怀孕

没有人相信宿命

你要才华横溢地创新

要把事情 做得尽善尽美

才对得起 自己的半世沧桑

和这个轰隆隆的时代

从下至上 你站到

漆刷得无可挑剔的梯顶

发现自己 必须踩脏了梯子

才能回到地面

申时:角色

正经坐着 却像进了剧场

看自己讲相声 演话剧

嗓子太粗 不唱歌剧

从台前到幕后

从上一幕 到下一场

从本色上演到浓妆出镜

差点让人刮目

听众说纷纭

唯独你自己

坐落花深处

一声不响

像座雪山

酉时:仰面看天

天空多好

仰面而躺的人

是摘掉面具的草民

解除武器的俘虏

鸟斜飞下来

阳光倾泻 风从容涂抹

作为一个印章

你盖在黄昏的页眉

仰面而躺的人

在花草的香氛中游泳

划动蝴蝶般的手掌

迷失了方向

母鸡领着故乡 融进暮霭

一锅南瓜饭 一碗酸刀豆

小七小七 你妈又在喊你

戌时:上弦月

上弦月很清澈

光束路过窗前

认真地照看

照初时的你我

半生半熟 却格外亲切

上弦月明媚的体内

有个暗号 像生气的人

咬疼了嘴唇

一转身 回到梦中

亥时:幸福的猪

忽然想起猪

恰到好处的饥饿

催生奋不顾身的敏捷

只一下 就捣光了满槽粗食

顺理成章的情欲

酝酿毫不犹豫的冲扑

只一刻 就释放了万千恩怨

忽然想起猪

简单明了的节奏

积蓄无忧无虑的酣眠

只一侧 就沉入了无限深渊

猪的眼睛 眯在混沌里

全世界的赞美与责骂

二拍 篇4

一、坚定自信的从业态度

受明代社会重商思潮影响, “三言”“二拍”一改以往文学作品“以经商为贱业”的论调, 而宣称“经商亦是善业, 不是贱流①” , 书中描绘的各类商贾, 普遍表现出对自身职业的坚定态度,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从事商业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初刻拍案惊奇·乌将军一饭必酬》故事写道, 王生生于商贾之家, 长大后婶母杨氏建议他:“你到江湖上做些买卖, 也是正经!”王生随即“欣然道:'这个正是我们本等。’”② 话语间流露出对经商的自信和自豪。《二刻拍案惊奇·叠居奇程客得助》中的徽商程宰, “世代儒门, 少时多曾习读诗书”, 但由于“徽州风俗, 以商贾为第一生业, 科举反在次着”③, 他便毫不犹豫地弃儒经商。《喻世名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蒋兴哥, 生于商贾世家, 深知经商是“衣食道路”, 所以当新婚妻子不舍得他外出行商, 他说道:“夫妻两口也要成家立业, 终不然抛了这行衣食道路?如今这二月天气不寒不暖, 不上路更待何时!”④ 毅然离别妻子外出经营。从上述言谈可以看到, 商人们本着以贫为耻的想法, 并不羞于谈商言利, 甚至强烈表达了只有经商才能够使生活富足、才是立命之本的鲜明观点。

正是基于这种对职业的坚定信念, 基于兴家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导向, 商人们即便遭遇困难挫折也往往能够勇往直前。王生经商接连被打劫, 本钱屡遭亏折, 但他并未因此灰心丧气, 而是在婶母“大胆天下去得, 小心寸步难行”的鼓励下坚持不懈, “不上数年, 遂成大富之家”。《初刻·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的文若虚也是如此, 最初他做生意屡屡赔本, 但他却并非就此甘心失败, 在别人的指引下, 以仅有的钱买了几篓红桔去海外碰运气, 结果颇赚了一笔, 之后又把捡来的宝物卖给波斯商人而发了大财。⑤ 《初刻·程元玉店肆代偿钱》中的程元玉, 离家千里之遥, 专门在川陕一带运送贩卖货物, 奔波于崇山峻岭之间, 兼须时刻提防土匪强盗拦路抢劫, 常常险象环生, 但他仍不畏艰辛数十载如一日往来奔走, 为的就是获得丰厚利润发家致富。⑥ 有志者事竟成, 这些终能有所成就的商人, 皆是坚持信念, “一贾不利再贾, 再贾不利三贾, 三贾不利犹未厌”⑦ , 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 披荆斩棘、百折不挠。这种勃发进取的商业精神, 对传统中国社会谨小慎微的保守性格无疑是一次猛烈冲击。

当然, 仅是勇于进取并不够, 《醒世恒言》道:“饱衣暖食非容易, 常把勤劳答上苍”;“受用需从勤里得” 。⑧为了取得事业成功, 商人们多能秉持勤勉俭朴、兢兢业业的作风。《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中刘奇、刘方兄弟, 靠的就是“勤苦经营, 家业渐渐兴隆” 。⑨《喻世名言·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李秀卿与黄善聪二人, 亦不惮“风霜辛苦”, “轮流一人往南京贩货, 一人住在庐州发货讨账”, 经过几年“勤苦营运, 手中颇颇活动, 比前不同” 。⑩《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中的过迁, 少时因沉迷玩乐被父亲赶出家门沦为乞丐, 数年后姐夫张孝基将他寻回并责以灌园, 过迁“每日担水浇灌, 刈草锄垦”、“从清晨直至黄昏, 略不少息”, 后来张孝基让他任典当铺主管, 过迁“一照灌园时早起晏眠, 不辞辛苦。出入银两, 公平谨慎”, 而正因为这种勤勉, 他最终使父亲遗留的家业再度振兴。

二、诚信互惠的经营原则

商业经营要持久, 就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而遵守职业道德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诚实为本、信义为先”, “三言”“二拍”中很多商人的行为传达的正是这种“刻薄不赚钱, 忠厚不折本”的理念。《刘小官雌雄兄弟》中的刘德是个开酒店的小商人, 他“平昔好善, 极肯周济人的缓急。凡来吃酒的, 偶然身边银钱缺少, 他也不十分计较。或有人多把与他, 他便勾了自己价钱, 余下的定然退还, 分毫不肯苟取。”可见其经商心存仁厚诚信, 不贪非分之财, 是故“一镇的人无不敬服, 都称为刘长者”;而且, 以诚信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塑造良好商誉, 能使商家拥有更多顾客、招揽更多生意、赚取更多利润。刘德亡后, 两义子秉承其经营原则, “开起一个布店来, 四方过往客商来买货的, 见二人少年志诚, 物价公道, 传播开去, 慕名来买者, 挤挨不开, 一二年间挣下一个老大家业, 比刘公时已多数倍。”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中韦德之父也是如此, 他“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 “做人公道, 利心颇轻, 为此主顾甚多, 生意尽好, 不几年, 攒上好些家私。” (11)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卖油郎秦重, 本钱很少, 所卖之油物微利薄, 但他“做生意甚是忠厚”, 故油坊里人“有心扶持他, 只拣窨清的上好净油与他, 签子上又明让他些。秦重得了这些便宜, 自己转卖与人, 也放些宽”, 如此众人都知晓“他的油比别人又好又贱”, “所以他的油比别人分外容易出脱”, 物美价廉、买卖公道, 对顾客以诚相待, 从而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单单作成他”, 客源众多需求量大, 获利自也可观;后来他接管养父朱老汉的油店, 仍然秉持诚实信誉的品行, 结果新老主顾“见朱小官 (即秦重) 在店, 谁家不来作成, 所以生理比前越盛。” (12)

在与其他商人的商务交往中, 商人们也恪守诚信原则。《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的文若虚, 议价将所捡得龟壳以五万两银卖给波斯胡商, 而那其实是鼍龙壳, 壳内有二十四颗夜明珠, 一颗就值五万两, 同行者后悔这桩交易, 怂恿文若虚再多要些银子, 而他却说:“我们若非这主人识货, 也只当废物罢了, 还亏他指点晓得, 如何还好昧心争论?”反映了他信守契约的良好德行。《初刻·钱多处白丁横带》中的大商张金, 原是领一郭姓商人几万两重本进京经营, 后来郭商之子七郎赴京索讨, 张金见了他不仅“欢然相接”, 更“不待七郎开口, 把从前连本连利一算, 约该有十来万了, 就如数搬将出来, 一手交兑”, 豪爽重信, 并不托词亏欠。 (13) 在生意伙伴间, 商人们更以信义相待、坦诚不欺。《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李、黄合伙做生意, 彼此财物都公开透明, 在交接时, 黄善聪“收拾资本, 都交付与李英;李英剩下的货物和那账目, 也交付与张胜 (黄之化名) ”, 绝无私藏截留, “两边买卖, 毫厘不欺”。正因如此并力同心, 合伙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共同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传统中国社会一直受儒家思想熏陶, 十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这深刻影响和制约着各种社会行为, 商业经营自然也不例外;而道德的声誉能够引发顾客、同行和社会的认同, 又是商家竞争力的源泉, 意识到这一点并能够自觉加以运用, 充分证明了商人们在经营理念与实践上的进步性。

三、灵活高超的经营谋略

“三言”“二拍”赞扬商人们勤苦耐劳、诚信仁厚的职业操守, 也善于刻画他们注重商业信息、谙熟买卖技巧、灵活采取策略, 最终获得成功的形象。《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中的阿寄就颇善经营, 其诀窍在于注重市场调查分析、不墨守成规。他认为“大凡经商, 本钱多便大做, 本钱少便小做。须到外边去, 看临期着便, 见景生情, 只拣有利息的就做, 不是在家论得定的”, 即要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看准市场再行介入。他初闻得贩漆有利便去贩漆, 这时有杭州、苏州两个市场可供选择, 他判断“杭州离此不远, 定卖不起价钱”, 便向苏州发售而获倍利, 但随即他并不拘于思维定式, 而是主动调查市场, 了解到“原来贩漆的, 都道杭州路近价贱, 俱往远处去了, 杭州倒时常短缺”, 于是灵活巧变, 独独贩到杭州, 三两日内即卖个干净, “计算本利果然比起先这一帐又多几两, 只是少了那回头货的利息”, 于是他最终决定还是到远处去卖, 径至兴化地方, 结果所得利息比苏杭两处都好 (14) , 足见其灵活精明、随行定市的敏锐经营意识。《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卖油郎秦重, 也很注意捕捉供需信息、分析市场需要, 并能积极主动寻找生意机会以扩大客源, 当他“闻知昭庆寺僧人, 要起个九昼夜功德, 用油必多, 遂挑了油担来寺中卖油”, 事毕, 他又分析道:“今日寺中虽然不做功德, 难道寻常不用油的?我且挑担去问他, 若扳得各房头做个主顾, 只消走钱塘门这一路, 那一担油尽勾出脱了”, 可谓临事有谋、进退有方, 而寺中僧人因他忠厚也乐与交易, 他便“与各房约定, 也是间一日便送油来用”, 将之发展为长期、稳定的客户。

有些商人则是靠“人弃我取”的独到谋略, 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叠居奇程客得助》中的程宰, 即本着“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原则, 以低价购买他人急于脱手的货物, 再在恰当的时机抛售赚取高额利润。这种商业行为, 并非简单的囤积居奇、投机取巧, 而是要求商人必须深谙经营之道, 要精通商业规律、掌握商业信息, 具有敏锐、长远的商业眼光, 否则就容易弄巧成拙造成损失。此类典范还有《喻世明言·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中的汪信之, 他离家外出寻生意做, “一路相度地势, 直至安庆府”, 当到麻地坡地方时, 看见荒山无数, 山上都是炭材, 便因地制宜, “纠合无籍之徒, 因山作炭, 卖炭买铁, 就起个铁冶, 铸成铁器, 出市发卖。”因这一带地处偏僻, 无人经营铁冶, 他于此独家买卖, 自然生意顺畅, “数年之间, 发个大家事起来”。后来, 他“又打听望江县有个天荒湖, 方圆七十余里, 其中多生鱼蒲之类”, 于是承佃为己业, 开发湖内丰富资源, 再获厚利而“其家益富”。 (15)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 还很注重商品质量的改进, 以高质求赢。《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复夫妻俩, 十分讲究产品质量, “蚕种拣得好……凡养的蚕, 并无一个绵茧, 缫下丝来, 细员匀紧, 洁净光莹, 再没一根粗节不匀的”, 因此销路非常好, “拿上市去, 人看时, 光彩润泽, 都增价竞买, 比往常每匹平添钱方银子。因有这些顺溜, 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 家中颇颇饶裕。” (16)

四、扶危济困的社会意识

“三言”“二拍”中多有济困扶危、乐善好施的商人, 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留心公众利益、周恤孤弱, 倡导“睦婣任恤之风”, 把社会关怀作为自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故事中, 杜子春于三起三落再度致富后, 第一件事便是不惜千金兴办慈善赈济事业, “在两淮南北、直到瓜洲地面, 造起几所义庄, 庄内各有义田、义学和义冢。不论孤寡老幼, 但是要养育的, 就给衣食供膳他;要讲读的, 就请师傅教训他;要殡殓的, 就备棺椁埋葬他。” (17) 热心投身于公益事业, 故“千里内外, 感被恩德”。《程元玉店肆代偿钱》中的程元玉, 看到店主为难一个忘带饭钱的妇人, 围观者不仅不施以援手, 还嘲笑、诬蔑之, 他同情妇人, 慷慨解囊替她付了钱并曲为辩解, 当妇人说:“愿闻高姓大名, 好加倍奉还”, 他则道:“些些小事, 何足挂齿。还也不消还得, 姓名也不消问得”, 可见其施恩不望报的美德。《二刻·韩侍郎婢作夫人》入话中的徽州商人, 遇到一位怀抱婴儿企图投水自杀的妇人, 他及时制止了悲剧的发生, 询知原因后又赠送妇人所需银两, 救出她遭监禁的丈夫, 此一善举挽救了三条性命。 (18) 无疑, 该商人也是真心同情他人遭遇, 不图回报地施以救助, 具有着美好的道德情操。

商人们不仅慷慨地对待处于困境的民众, 也能够真心帮扶同行的商人。《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的张大, “专一做海外生意, 眼里认得奇珍异宝, 又且秉性爽慨, 肯扶持好人”, 他对待文若虚就是如此, 不仅应承携其出海、包其“口食”, 还雪中送炭资助其置货银两, 使得文若虚能够顺利出海并有机会最终获利。《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复, 秉性忠厚良善, 在偶拾得六两多银子后他想:“倘然是个小经纪, 只有这些本钱, 或是与我一般样苦挣过日, 或卖了绸, 或脱了丝, 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 不争失了, 就如绝了咽喉之气, 一家良善没甚过活, 互相埋怨, 必致鬻身卖子。倘是个执性的, 气恼不过, 肮脏送了性命, 也未可知。”于是就忍饥挨饿等待失主, 而失主朱恩确为养蚕种桑的人家, 那银子正是本钱;后来施家缺桑出外采买巧遇朱恩, 朱为报答昔日情义便将自家桑叶相送, 也使施复得以度过难关。《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的吕玉, 偶然拾得二百两白银, 他念及:“倘或失主追寻不见, 好大一场气闷, 古人见金不取, 拾带重还, 我……要这横财何用!”遂经谨慎查实将银归还失主粮商陈某;之后途见客船失事, 他又毫不犹豫地出银奖励水手救人, 更自此“益修善行, 家道日隆” 。

(19) 当然, “三言”“二拍”在称颂褒扬良贾、廉贾同时, 也有着对见利忘义、狡诈贪婪的奸商入木三分的刻画揭露, 这些奸商不择手段地搜敛金钱, 内心粗鄙、人格低下, 散发着恶浊的铜臭。《初刻·卫朝奉狠心盘贵产》中的典商卫朝奉, “平素是个极刻薄之人”, 对顾客有“百般的昧心取利之法”, “假如别人将东西去解时, 他却把那九六七银子充作纹银, 又将小小的等子秤出, 还要欠几分兑头。后来赎时, 却把大大的天平兑将进去, 又要你找足兑头, 又要你补勾成色, 少一丝时, 他则不发货。又或有将金银珠宝首饰来解的, 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数, 便一模二样, 暗地里打造来换了。粗珠换了细珠, 好宝换了低石。” (20) 以少充多, 以次充好, 以假当真欺压典当者。《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里典商矫某, “自开解库, 为富不仁, 轻兑出, 重兑入, 水丝出, 足纹入, 兼将解下的珠宝, 但拣好的都换了自用。又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 就假托变卖过了, 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 以致肥饶。” (21) 《钱多处白丁横带》的郭七郎, 江淮贾客“多是领他重本贸易”, 但“不平心是他本等, 大等秤进, 小等秤出。自家的, 歹争做好;别人的, 好争做歹。这些领他本钱的贾客, 没有一个不受尽他累的, 各各忍气吞声”。更有奸商甚至因图财而害命, 《二刻·迟取券毛烈赖原钱》故事中, 林氏与夏主簿合伙开酒坊, 在资本份额上“夏家出得本钱多些, 林家出得少些”, 林氏负责经营, 几年下来照本得息夏家“该有二千缗钱多在 (林氏) 那里”, 但林氏欺“夏主簿是个忠厚人”, 当他去结算时却分文不给, 夏主簿状告至官府, 而林氏则买通官府, 最终反将夏主簿治罪入狱, 致使其含恨而亡。 (22) 这些奸商为了满足对财富的贪婪欲望, 对他人巧取豪夺, 不仅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 甚至背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 这种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者是人们所极力鞭挞和批判的。

总的来说,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 大多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 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即道德的自律和人格的完善, 从而才能够获得长久的成功。“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 , (23) 作者笔下勤勉善良、慷慨诚信、忠厚仁义的商贾形象, 颠覆了封建社会传统价值观中, 商人皆满身铜臭、庸俗市侩、见利忘义、冷酷刁滑的成见, 对现实中的商人及其商业活动做出重新的、客观辩证的认识和评价, 深刻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商人经营理念的成熟和进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都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6.

[2] (明) 冯梦龙.喻世名言[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6.

[3]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6.

[4]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6.

三言二拍里的对联 篇5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架上麻衣昨日村郎留下当

酒帘大字乡中学究醉时书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

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赵氏孤儿切齿不忘屠岸贾

伍员烈士鞭尸犹恨楚平王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紫燕黄莺绿柳丛中寻对偶

狂蜂浪蝶夭桃队里觅相知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公子笑欣欣喜弟喜兄都入学

童生愁惨惨恨祖恨父不登科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曾先生腰间加四点邦贤士

史小子头上着一横吏部天官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风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白酒红人面

黄金黑世心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不受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 《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

妻贤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 《喻世明言》第三十九卷

要知三更事

掇开火下水 《警世通言》第十三卷

未识花院行藏

先习孔门规矩 《醒世恒言》第三卷

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

不须玉杵千金聘

已许红绳两足缠 《醒世恒言》第七卷

不知精爽落何处

疑是行云秋水中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

朝骑白鹿升三岛

暮跨青鸾上九霄 《醒世恒言》第二十二卷

尘随车马何年尽

情系人心早晚休 《警世通言》第八卷

窗外日光弹指过

席前花影座间移 《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卷

春如红锦堆中过

夏若青罗帐里行 《喻世明言》第十五卷

聪明女得聪明婿

大登科后小登科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道意坚时尘趣少

俗情断处法缘生 《喻世明言》第十三卷

灯初放夜人初会

梅正开时月正圆 《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

冬冬画鼓催征棹

习习和风荡锦帆 《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

纷纷玉瓣堆香砌

片片琼英绕画栏 《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

风定始知蝉在树

灯残方见月临窗 《喻世明言》第二十卷

广寒仙子月中出

姑射神人雪里来 《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

龟游水面分开绿

鹤立松梢点破青 《警世通言》第十三卷

合意客来心不厌

知音人听话偏长 《警世通言》第一卷

合意友来情不厌

知心人至话相投 《喻世明言》第三卷

蝴蝶梦中逢佚女

鹭鸶杓底听娇歌 《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家多孝子亲安乐

国有忠臣世太平《喻世明言》第四十卷

金波不动鱼龙寂

玉树无声鸟雀栖 《喻世明言》第十九卷

金炉不动千年火

玉盏长明万载灯 《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

泾渭自分清共浊

薰莸不混臭和香 《警世通言》第十一卷

鹿迷秦相应难辨

蝶梦庄周未可知 《警世通言》第十三卷

蓦地鱼舟惊比目

霎时樵斧破连枝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鹏翼抟时歌六忆

鸾胶续处舞双凫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片片晚霞迎落日

行行倦鸟盼归巢 《醒世恒言》第十九卷

人逢运至精神爽

月到秋来光彩新 《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

人无气势精神减

囊少金钱应对难 《警世通言》第六卷

三寸气在万般用

一日无常万事休 《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

身如五更衔山月

命似三更油尽灯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生为孝子肝肠烈

死作明神姓字香 《喻世明言》第三十八卷

声飞霄汉云皆驻

响入深泉鱼出游 《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十年受尽窗前苦

一举成名天下闻 《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

时来风送滕王阁

运退雷轰荐福碑 《喻世明言》第三十九卷

是非只为多开口

烦恼皆因巧弄舌 《警世通言》第三卷

受用须从勤苦得

淫奢必定祸灾生 《醒世恒言》第十七卷

树老抽枝重茂盛

云开见月倍光明 《警世通言》第十一卷

虽无华屋朱门气

却有琪花瑶草香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万顷碧波随地滚

千寻雪浪接云奔 《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

未离恩山休问道

尚沉欲海莫参禅 《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

闻钟始觉山藏寺

傍岸方知水隔村 《警世通言》第十六卷

溪深绿草茸茸茂

石老苍苔点点斑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

心忙似箭惟嫌慢

船走如梭尚道迟 《警世通言》第五卷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浅析《二拍》中语气词连用现象 篇6

关键词:概说;罢了;就算了;罢了不成

第一节语气词连用概说

关于语气词的连用,早在先秦时就已十分普遍,是语气词使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两个语气词连用为常,而连用三个或者以上的语气词连用则是比较少见。对语气词连用的认识,许多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分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连用说,较早的是南宋的陈骙,在他的《文则》一书中对诸如《孟子》曰:“寡人尽心焉耳矣。”一类的句子他评价为“凡此一句而三字连助,不嫌其多也。”可见陈骙只是提及语气词连用为“三字连助”而已,并未做任何的解释说明。马建忠在他的《马氏文通》中提出了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语气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充分表达感情,叠字后的助字仍保持本义。

另一类是主次说,杨伯峻先生在《文言文法》(1963)指出,“语气词有连用两个三个的,目的在强化语气,重点一般在末一个。”他认为语气词连用只是语气词在句中依次出现,各个语气词的意义是独立的,连用之后构成一个复杂的语气而已。语气词连用的表意功能指的是表达句子的复杂语气,并且连用后的各个语气词分别承担了各自语气表达的作用,而语气的重点通常停在最后的一个语气词上。王力先生也认同此种观点,他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担负了表达语气的任务……不过语气的重点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同时,语气词的连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齐沪扬先生的《语气词与语气系统》(2002)指出语气词的连用涉及几个问题:其一,位于句末语气词能够连用,位于句中的语气词一般是不能连用的。其二,六个典型的单音节语气词“的、了、吗、呢、吧、啊”,它们是语气词连用的主力军。通常双音节的语气词是不能连用的,其三,语气词可以分等级,1级“的”(表示确实如此);2级“了”(表示已经如此或者出现新情况);3级“吗”(表示可疑),“呢”(表示不容置疑)“吧”(表示半信半疑);4级“啊”(增加感情色彩)。语气词的连用是按照1+2+3+4的顺序排列,中间可以缺项,但不可以错序,逆序的现象很少出现。

在丁恒顺先生根据《现代汉语虚词例释》(1985)在他的《语气词连用》一文论及语气词连用后会出现一些音节融合的规律。例如:“了+啊(Le+a)”连读时总是融合成“la”。同时丁先生还谈到连用的语气词和句子实体的组合层次问题。所谓“语气短语词”,则是根据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1999)的观点,认为语气短语词是大于词的表达语气的形式,它在形式上表现为词组(短语),而在功用上相当于一个词。

第二节《二拍》的语气词连用分析

《二拍》中语气词的连用现象非常活跃,连用语气词有:“罢了”、“也罢了”、罢了不成”、“不成”、“便是”、“便了”、“便是了”、“便罢”、“就是”、“就是了”、“了就是、“不是”、“也不”、“也呵”、“也罢”、“是也”、“者也”、“去也”“了也”、“了罢”、“了的”、“啊(阿)也”、“阿呀”、“哎呀”、“的了”,共计25个。其中有一个是四个语气成分连用,有四个是三个语气成分连用,其余的十八个均是两个语气成分连用,下面依次以三类代表“罢了”,“就是了”,“罢了不成”加以简单分析讨论。

一、罢了

“罢了”是由“罢”和“了”组合而成,它们都是动词,表示“完结”,“结束”。组合成“罢了”仍表示“结束”,“完了”义。

“罢了”是用在陈述句句末,常常表示让步,不得已或把事情往小里说,往轻里说的意味。

1.用于陈述句,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相当于“就是了”。

1)我们若非这主人识货,也只当得废物罢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2)文若虚道:“不情愿,只照前样罢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2.用于陈述句,表示容忍,让步,不得已的陈述语气,含有“只好如此”,“算了”的意思。

3)但只是性命所关,或者希冀老师父万分之一出力救我,事若不成,挟个害病而死罢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4)彼此心照,眼泪从肚里落下罢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3.用于陈述句,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含有“只不过”,“不过如此”的意思。

5)不若且依从了他,到还未见得即时败露,慢慢图个自全之策罢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

6)姐姐不象意,不要看他,拿去还他罢了,何必着恼?(《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4.用于疑问句中,只有一例,表示委屈,让步之疑问语气。

7)难道不认就罢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二、就是了

“就是了”在《二拍》中的用例只有18例,“就是了”用于陈述句句尾,是“就是”和“了”的连用,前者表示事情简单,容易,后者表示确认。所以二者连用表示事情十分简单。

1.陈述句中“就是了”表示肯定并奉告对方不必疑惑,带有“很简单”,“没关系”的意味,例如:

而今就烦兄与小弟做一做,小弟成礼之后,代相恭敬,也只在小弟身上撮合就是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

9)功父看那张纸时,原已写得有字,囚犯道:“只消舅舅押个字就是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2.感叹句中的“就是了”表示奉告对方事情就是很简单,不需犹豫,并附有强烈的感叹意味。例如:

10)只得留下一件信物在此为定,待小生京中回来,上门求娶就是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

11)小弟赌个咒,不与人说就是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三、罢了不成

“罢了不成”是很少见的四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基于孙锡信在《近代汉语语气词》(1999)指出由于“不成”是本来就是“不”和“成”的结合,孙先生采取保留的态度认为“不成”是一个语气短语,那么“罢了不成”就可以认为是四个语气词连用,是说的通的。而在《二拍》中“罢了不成”的用例可谓凤毛菱角,总共两册只出现2例。

两例都是位于反问句中,和疑问副词“难道”搭配使用,按照语气词连用的规律,语气落在最后一个语气成分上,所以这个例子所表示的是强烈的反诘语气。

12)仲任与莫贺咄商量道:“难道便是这样罢了不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13)韩赞卿道:“难道便是这样罢了不成?”(《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

第三节小结

《二拍》中的语气词连用从总体统计来看:一方面有部分文言语气词连用的遗留,但表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另一方面近代汉语语气词连用相当丰富,呈现出复杂的局面。本文对其中三类具有代表性的语气词连用现象各举出一个实例,从句类分析的角度,分别加以简单论述,以小见大,稍作展示《二拍》语气词连用的使用状况。当然这是不足以概括它的全貌,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骙.文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杨伯峻.文言语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3.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丁恒顺.语气词连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3)

解读《三言二拍》中的善恶报应 篇7

关键词:《三言二拍》,善,恶

初读《三言二拍》, 并不喜欢, 觉得其中的小说陷于一种模式。很多都是甲由于贪念或私欲, 害死了乙, 然后丙又无辜受冤屈死, 最后天理报应, 冤屈得雪, 真相大白。这样的小说读多几篇就觉得乏味, 即使中间情节再曲折, 你也总能知道结局就是善恶有报, 没有任何悬念。

笔者就《三言二拍》中有关善恶报应主题的篇目整理了一下, 发现这类主题在《二刻拍案惊奇》中占30%, 在《警世通言》中占25%, 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占22.5%, 而在《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中也分别占到17.5%和12.5%的比重。可见, 善恶报应主题在《三言二拍》中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笔者于是思考, 如此一而再, 再而三地讲述着这样的故事, 在善恶报应的主题上泼墨甚多, 作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何种原因导致此主题在整部《三言二拍》中占据如此大的比重?

善, 似乎是很高的追求。人们总是渴望善, 追求善, 希望社会上充满善。然而, 善, 在某种意义上讲, 却是遥不可及的。善恶的切分基于欲望。善恶, 是道德的标准。如果我们生活着的是一个像庄子提倡的没有是非善恶之分, 超越道德的非道德世界的话, 那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然而我们生存着的社会, 却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人的社会。人生存着, 就是本性和欲望而已, 于是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欲望。贪婪, 自私都是人的本性, 而这些本性就促使人有着强烈的欲望。为了满足这些欲望, 人往往就做出一些恶事。《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就是典型的代表, 仅仅为了一两二文, 就草菅了一条人命, 最终牵涉到其他的六条人命。诸如这样的作品还有《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等。烧杀抢夺, 奸淫掳掠, 乃至统治者对于下层平民的压迫, 这些都是源于人的欲望。于是, 社会混乱不堪。

人太无力了。特别是平民。《三言二拍》是满足市民阶层需要的, 所以它迎合的是市民的品味, 体现的是市民的思想。对于恶, 他们是束手无策的。既然不能有什么实际的行动, 那他们也只能在精神上自我安慰了。所以他们相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他们从不寄望于人, 他们只寄望于天。他们不相信法律, 却希望有道德, 他们相信上天有眼。在《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若不是前世缘故, 杀人竟不偿命, 不杀人倒要偿命, 死者、生者, 怨气冲天, 纵然官府不明, 皇天自然鉴赏。千奇百怪的巧生出机会来了此公案。所以说道:‘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善人欺天不欺。’又道是:‘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这句话在《三言二拍》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人们冀望为善得善终, 为恶有恶果。这一方面是希望警戒为恶之人, 以抑制恶的发生。另一方面, 则是宽慰自己, 让人在这充满压迫和黑暗的社会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他们把一切归之于天, 希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崇尚天的无所不能, 这就更凸现人的无能。

除了天理, 人们还相信有鬼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鹿胎庵客人作寺主剡溪里旧鬼借新尸》中说:“古人说:‘当令死者复生, 生者可以不愧, 方是忠臣义士。’而今世上的人, 能见得死者的能有几个?”鬼神附身是《三言二拍》中洗雪沉冤的一个重要手段。

《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四卷《酒谋财于郊肆恶鬼对案杨化借尸》中说:“人杀人而成鬼, 鬼借人以证人。人鬼公然相报, 冤家宜结宜分。”人口难辩, 要借助鬼神附身道出真相。这暴露的是社会的另一个问题———法制。

二拍 篇8

“二拍” (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拟话本小说集, 可谓明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社会生活, 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思想。“青春男子哪个不善钟情, 妙龄少女哪个不善怀春?”婚恋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 并受到历代文人骚客的宠爱。在“二拍”的78篇小说中, 与婚恋相关的故事有二十余篇, 约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本文将以这些婚恋故事为切入点, 从多方面分析“二拍”婚恋小说的语篇叙事技巧。

二、叙事技巧分析

1、情理模式

我们对语篇的分析通常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即叙事结构, 议论结构和说明结构。从叙事结构方面说, 拉波夫 (Labov) 认为完整的叙事包括以下六部分:点题, 即对故事的简要概括;走向, 即叙述者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环境的描述;进展, 即故事本身的发生、事态的发展;评议, 叙事者或别人对故事中有关情况的看法或态度;结局, 即一系列事件的结束;回应, 即叙事者往往会用一两句话来接应主题。《话本小说通论》把小说话本体制细分为“题目”“入话”“头回”“正话”“篇尾”。话本的“题目”“入话”以及“头回”都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正话”描述事情的走向和进展;而“篇尾”则恰恰起到了评议和回应的作用。话本小说这种耳熟目染的叙事结构让读者或听众感到条理的清晰明确, 更能深受感染。

其次, 就语态而言, 我们可以把上述除“题目”之外的几种结构元素归为两大类:“事”和“理”, 其中, “头回”“正话”属于“事”, “入话”“篇尾”属于“理”。因此, 话本小说的大致结构形态可抽象为“理——事——理”, 并且, 无论其主题与婚恋相关与否, 小说本就是一个事理相套的叙述模式。广大民众要求小说具备“现实性”和“娱乐性”, 文人具有“抖露文才”“发表见解”的习性, 这四方面就正是拟话本小说的基本特质, 无论是冯梦龙还是凌濛初, 都追求“寓教于乐”, 情理结合。这种结构也和语篇研究的说明结构暗合, 即全文围绕一个主题, 其中包含若干个子话题, 文章通过众多事实来支撑话题。围绕着“理”, 作者列出众多的“事”, “事”“理”相套, 表露心声。

此外, 宋代以来, 封建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 以保证封建制度的延续。凌濛初强烈反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 灭人欲”, 背离传统, 认为“情”重于“理”, 将青年男女之“情”和封建统治阶级之“理”对立起来。他坚信“情”能战胜“理”, 男女双方可以突破重围, 牢牢把握幸福。“二拍”的婚恋小说强调男女双方的感情因素和婚姻的感情基础, 显示出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民主进步思想, 淡化贞操、门第等传统观念, 肯定人的“七情六欲”。

《初刻拍案惊奇》 (以下简称为《初刻》) 卷十六《张溜二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中, 陆蕙娘对于丈夫以嫁人为诱饵, 骗抢别人钱财的生活极为不满, 趁做鸽子之便, 暗中物色知音, 当她发现沈灿若一表人才、心志诚恳后, 便在假新婚之夜, 告之实情, 与之私奔而去。身为已婚妇女的陆蕙娘敢于背叛丈夫, 选择自己满意的男性, 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封建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 通常都是男性迎娶女性, 但是在“二拍”中出现了多次男子入赘的背离传统的婚恋故事。如《初刻》卷八《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写道“却说景泰年间, 苏州府吴江县有个商民, 复姓欧阳, 妈妈是本府崇明县曾氏, 生下一女一儿。儿年十六岁, 未婚。那女儿二十岁了, 虽是小户人家, 倒也生得有些姿色, 就赘本村陈大郎为婿, 家道不贫不富, 在门前开小小的一爿杂货店铺, 往来交易, 陈大郎和小舅两人管理。”可见, 赘婿的婚恋形式在明代已很常见, 属于市民新兴的婚恋观, 也从侧面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高。

2、故事格局

自古以来, 文学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语篇研究从经济学那里获取了很多资鉴, 一些文学叙事话语、理论批评术语也来自经济学, 二者在多侧面、多角度的互动中不断发展。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提出了影响较大的叙事学的契约理论。他认为, 在契约型结构中, 叙事可能采取这样的模式来进行:“立约——毁约——复约”。李桂奎先生在《元明小说叙事形态与物欲世态》一书的导论中, 利用契约理论巧妙地阐释了“才子佳人”的故事格局, 即男女双方在一见钟情、海誓山盟的刹那间, 尽管没有作为“经纪人”的媒人介入, 就已经签订了某种契约。契约往往包含男子进京赶考, 以赢得的权力地位来换取爱情婚姻之类的内容。在履行契约过程中, “小姐捐金后花园”是必要的预先投资, 其目的是为了收获“落魄公子中状元”这样的利益回报。期间, 契约的一部分提前兑现与投资者尚未获利的错位造成了故事的曲曲折折和悲欢离合。“二拍”的婚恋故事大多就按照着这样的契约模式, 来展开其故事格局。

《初刻》卷二十九《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中的罗惜惜与邻居张幼谦同日出生, 同在学堂读书, 青梅竹马。他们“私下密自相认, 又各写了一张券约, 发誓必同心到老”, 恰如前文所谓的“签订了某种契约”, 而罗家父母言“除非张小官人中了科名, 才许他”, 这就公布了“契约”的“条款”, 可后来因为罗家父母贪财附势, 又将惜惜许了个“巨富之家”, 但惜惜仍旧对幼谦一心一意, 便造成“契约的一部分提前兑现与投资者尚未获利的错位”, 由此开始上演故事的曲曲折折。幼谦夜夜登梯来相会, 恰似惜惜为自己的幸福做了“必要的预先投资”, 以此收获“落魄公子中状元”这样的利益回报。幽会终被罗家父母发现了, 张被送进大牢, 而就在这时忽有帅府前来报捷, 称张幼谦高中, 遂免罪释放。在知县的撮合下, 两人终成眷属。

3、互文应用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 也有人译作“文本间性”, 作为一种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 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法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 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这里的“另一文本”,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互文本”, 可用来指涉历时层面上的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 也可指共时层面上的社会历史文本;“吸收”和“改编”则可以在文本中通过戏拟、引用、拼贴等写作手法来加以确立, 或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或研究者的实证分析、互文阅读加以实现。

大体说来, “二拍”婚恋小说的“互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1) 吸收和改编前代文本

“二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 这是相对于“艺人集体创作”而言的。在《初刻》的《序》中, 凌濛初提及创作此书是因为当时的书肆中见“三言”行世颇捷而“取古今杂碎事”演而畅之。凌濛初实际上是挑选了一些“古”事者的小说, 赋予其时代的色彩, 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为前人的故事主题和人物带来全新的气息。

如《初刻》卷十《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举姻簿》的故事被考证是出自《辍耕录》卷九《谣言》、《古今谭概》卷五《讹言》, 而这些原文资料仅是提供了当时谣传宫廷点绣女的社会背景, 凌濛初便以此为影子, 引发出新故事“韩秀才乘乱聘娇妻, 吴太守怜才举姻簿”的一幕闹剧和喜剧。

(2) 插入大量诗词

“二拍”小说中有大量的诗词, 其中有不少是引用前人的署名诗词。这样的例子在“二拍”中比比皆是, 几乎每个故事的头尾都会出现以“有诗为证”、“诗云”、“诗曰”等词句为标志的诗词引用。署名诗词在话本小说中的出现都不是单纯的诗体语言形式的运用。因为它们本身已是早已完成的、独立的文学文本, 所以, 它们与小说文本构成了内部的跨文本形成“互文性”, 唤起读者对原诗词背景的记忆, 拓展文学创作与接受的思维空间, 丰富小说作品的文学内涵。

三、结论

“二拍”的这些婚恋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宋、元、明时期, 尤其是晚明时期的家庭生活和时代风貌, 形象地描绘了千姿万态的人物群像, 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广阔的封建社会世俗生活的画卷。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凌濛初在编纂“二拍”的过程中匠心独运, 他背离了传统的封建婚恋观, 通过运用一系列的语篇叙事技巧, 创造出大量美妙精彩的婚恋故事, 由此表达了自己尊情重欲、尊重人性、人欲的思想, 同时也为晚明文学增添了一抹灿烂的色彩。

摘要:“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书的合称, 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拟话本小说集之一, 它的出现标志着话本小说发展的新阶段。“二拍”中的婚恋小说不仅数量最多, 取得的成就也最高。通观这些婚恋小说, 可以发现它们在叙述模式、故事格局、互文特征等方面有一些共通之处, 由此形成了“二拍”婚恋小说的一系列语篇叙事艺术。

二拍 篇9

关键词:三言二拍,寺庙道观,世俗化

寺庙道观就是宗教的活动场所, 是寺庙道观中起引导作用的僧道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 他们吃斋念佛, 阅读经书……, 用来传播宗教思想, 祭祀, 行施礼仪, 不仅如此外教人士也是可以经允许进入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由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所受教育水平的限制, 所以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实际生活考虑。普通民众在这里也只是烧香求拜, 许愿还愿, 求神问卜, 仅仅局限于关心自己的人生, 婚姻状况, 命运等个人私欲。寺庙道观也就成为了民间的信仰中心, 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道景观。文学作品也正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所以这种现象在“三言二拍”中也自然得到很多显现。在“三言二拍”中, 寺庙道观不仅名目众多, 而且遍布城市乡村各地 。根据粗 略的统计 , “在近二百篇小说中仅涉及到的有确切名字的寺、庙、观、庵就有九十多个, 没有名字的破庙颓观废寺更是不知其数。”正是由于有众多的寺庙道观方便了广大的普通民众, 前来烧香拜佛, 求神问卜, 祈福禳灾等来满足个人信仰要求。也正是因为民众经常出没于寺庙道观, 与僧道尼的频繁接触, 及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使得寺庙道观也从过去的信仰中心, 变为了民众相会进行日常生活各种活动及僧尼道士们满足自身欲望的场所, 寺庙道观的世俗化也越来越明显与人们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了一种世俗化、民俗化的社会功能。具体来说, 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 僧道纵欲的场所

翻开中晚明市井风情长卷, 那些贪财好利的僧道形象比比皆是。而明代沈榜就在其《宛署杂记》中就斥责僧众“择粒以食”、“集锦以衣”、“重门华屋比之王者”的寄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 许多文学作品为了迎合市民的欣赏趣味, 都浸染了市民的价值观念, 小说中塑造的僧道自然也都成了追名逐利的市井之徒。当然, 寺庙道观也就自然成了他们敛财, 纵情, 显露财欲情欲的场所。例如《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中的宝华寺和尚悟石平日里放高利贷, 张小乙的本钱就是他的, 到期了还 需要“到 寺里交纳 利钱”。这个悟本和尚还做无本买卖, 他看到杨元礼一行的行李便想“谋了他的, 尽好受用。”杨元礼他们“被宝华寺僧人苦苦留宿。不想他忽起狼心。把我们六七位同年都灌醉了, 一起杀倒。”“那些贼秃们一个个摩拳擦掌, 尽量动手。”对金钱的追逐已疯狂到全然不顾法 纪道德的 地步。再 如《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会》中的郑氏在庵中歇息时, 就在心里想:“我来错了!原来是僧人, 闻得南边和尚们最不学好, 躲了强盗, 又撞了和尚, 却不晦气。”杀人越货谋取钱财的和尚绝不仅仅是悟石一个, 这些僧人和强盗一样令人恐惧。

清心寡欲的寺庙庵堂道观已不再让人信任。作品编著者在小说中也有直接披露或暗涵地指出寺庙庵堂道观里纵欲淫乱的行为, 如《醒世恒言》卷十五冯梦龙在行文中直接叹:“贪花的, 这一番你走错了路!千不合, 万不合。不该缠那小尼姑!小尼姑是真色鬼, 怕你缠他不过。”又如《醒世恒言》第三十九卷《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中宝莲寺的众僧借寺中的子孙堂奸骗前来求嗣的良家妇女, 寺中僧人轮流奸宿, 不知餍足, 其荒淫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得出结论:“那和尚们, 名虽出家, 情欲比俗人更甚。”为了私欲, 尽管披着宗教的外衣, 但照样恶性昭彰。而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中也有一大段的评论:

“你道这些僧家受用了十方施主的东西, 不忧吃, 不忧穿, 收拾了干净房室, 精致被窝, 眠在床里没事得做, 只想得是这件事体。虽然有个把行童解谗, 俗语道‘吃杀馒头当不得饭’, 亦且这些妇女们, 偏要在寺里来烧香拜佛, 时常在他们眼前, 晃来晃去。看见了美貌的, 叫他静夜里怎么不想?所以, 千方百计弄出那奸淫事体来。只这般奸淫, 已是罪不容诛了。况且不毒不秃, 不秃不毒, 转毒转秃, 转秃转毒, 为那些色事上专要性命相搏, 闪人放火的。”

(二) 青年男女幽会的场所

寺庙道观作为宗教场所, 是僧道们潜心修行的所在。然而, 在“三言二拍”中却成了青年男女偷期密约偷欢苟合的场所。在“三言二拍”中, 青年男女在寺庙道观中幽会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喻世明言》第四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中闲云庵尼姑王守长策划安排阮三与陈太尉小姐在其庵内幽会。“那晚, 张远失去期约阮三, 到黄昏人静, 悄悄地用一乘女轿抬到庵里, 尼姑接入, 寻个窝窝凹凹的房儿, 将阮三安顿了。”尼姑慌忙道:“告奶奶, 我庵中绝无闲杂之辈……小姐去我房中拴上房门睡一睡。”又如在《醒世恒言》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明早又起身, 到二郎神庙中……。当下一行人到得庙中。庙官接见, 宣疏拈香礼毕。却好太尉夫人走过一壁厢, 韩夫人向前轻轻将指头挑起销金黄罗帐幔来, 定睛一看。不看时万事全休, 看了时, 吃那一惊不小!”太尉夫人就借机前去儿郎神庙幽会。

(三) 读书场所

我们知道寺观庙宇多建在景色宜人、僻静清幽的地方, 这样也就非常适合文人墨客在这里读书学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 中的临安郑举人就在本处庆福寺读书:

“话说临安有一个举人姓郑, 就在本处庆福寺读书。寺中有个西北房, 叫做净云房。寺僧广明, 做人俊爽风流, 好与官员士子每往来。亦且衣钵充轫, 家道从容, 所以士人每喜与他交游。那郑举人在他寺中最久, 与他甚是说得着, 情意最密。”

同样也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华阴道独逢异客江陵郡三拆仙书》中宁波两书生也在鉴湖育王寺读书。

(四) 避难救济所

当然在刮风下雨时, 人们可以跑到寺庙道观避雨暂歇停留。寺观自然也就成为了出门在外之人的临时避难所。《初刻》卷二十六的故事就以杜氏到太平禅寺避雨为源头。当人们遇到大难时也常常以寺观为避难地。“那个寺院叫做太平禅寺, 是个荒僻去处。”《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中沈襄一家受到严嵩父子排挤而遭难, 闻氏就在尼姑庵住了十几年。“闻氏且哭且诉, 将家门不幸遭变, 一家父子三口死于非命, 只剩得丈夫沈襄。昨日又被公差中途谋害, 有枝有叶的细说了一遍。”、“闻氏离家时, 怀孕三月, 今在庵中生下一孩子, 已十岁了。”在“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也常常是用来布施、救济的场所。如《警世通言》卷七 《陈可常端阳仙化》中“临安府差人去灵隐寺印长老处要可常。长老离不得安排酒食, 送些钱钞与公人”。在灵隐寺布施布施钱财给公人。而灾难发生时寺院常常成为政府救济百姓的临时救济院。《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中因为天气干旱官府就“发米于各处寺院煮粥救济贫民”。

(五) 旅馆及旅游场所

那些出外游客玩家、科举赶考者、商人贾客、远赴上任者等也常常到寺庙道观求助夜宿, 寺庙道观也成为这些在外之人的暂时休息之地。除此, 还有一些寺庙道观很富名声, 或者景色宜人, 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而且很多到寺庙道观烧香拜佛的人也会经常借机游览一番。如《醒世恒言》卷二十七《李玉英 狱中讼冤》 李承祖寻 父途中“随分庵堂寺院, 市镇乡村, 即便借宿”。再如《喻世明言》卷二十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中的沈昱借到京师的难得机会把出名的庵观寺院都看了一遍。“心下思量:‘我闻京师景致比别处不同, 何不闲看一遭, 也是难逢难遇之事。’其名山胜概, 庵观寺院, 出名的所在都走了一遭。”“那校尉恐怕连累自己, 只得把沈昱拿了, 送到大理寺。”寺庙道观作为旅馆及旅游场所的现象在三言二拍中常常见到, 而且寺庙道观也往往成为故事的发生地。

(六) 公共活动场所

寺庙道观有时具有公共活动场所的功能,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的场所, 广大民众们可以在这里举行集会商讨事件、宴饮论事等社交活动。所以寺庙道观也就从清净的所在, 变成了热闹的世俗之地, 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喻世明言》卷二十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中“次日, 钟起只说县中有疑难事, 欲共商议, 备下酒席在英山寺中, 悉召本县有名目的豪杰来会。”钟起就是这样在英山寺大摆酒席招待各路豪杰相会商议事宜。再如《喻世明言》卷十七《单符郎全州佳偶》中就写道:“春娘乃设筵于会胜寺中, 教人请杨翁、杨媪, 及旧时同行妹妹相厚者十余人, 都来会饮。”

总之, 在“三言二拍”中, 佛道两教的宗教场所寺庙道观, , 很少能作为严密的宗教场所, 于尘世隔离。相反的, 这些寺庙道观, 以作为民众世俗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 他们或在此游览、借宿或祈禳祝福, 或偷期密约, 甚至不乏有一些达官贵人, 前来寺庙“占风”, 以此附庸风雅。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非常明显。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寺庙道观的世俗化与佛道两教世俗化和时代风气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姜良存.从三言二拍看佛道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J].齐鲁学刊, 2009 (2) :117.

[2]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611.

[3]钟肇鹏.道教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242.

[4]姜良存.从三言二拍看佛道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J].齐鲁学刊, 2009 (2) :118.

二拍 篇10

一、天命观的趋同

天命观即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是由上天决定的。天命观在中外思想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中西方对“天命”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核心内容都是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三言二拍”与《一千零一夜》在天命观方面,表现出了这种信仰倾向。在面对灾难、人们无力解决的时候,人们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人们无法摆脱苦难,就会将之归于命运。这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也是一种对自身命运的安慰式解说。

在《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中,金老汉集一生之精力,攒了八个大银锭准备传给儿子,但银子幻化成大汉托梦给他,说他们的缘分已尽,要到别人家去了。后来老汉去找寻途中得到一些银子,但最终这些碎银也没落到他手中,这听起来非常奇异。作者感叹“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不该是他的东西,就是三两,也去不得。该是他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推不出。”“莫非前定”是说就连吃饭喝水这样的小事,也是由先前的因缘决定的,这是佛教的因缘果报思想。银子跟你有缘分的时候,手中持有再多也正常。缘分一旦尽了,几两银子也留不住。人们用上天注定来解释它,是一种失去财富的自我安慰罢了。所以天命观后来为人所诟病,就是因为它让人们一味接受遭受的灾难,这其实是逃避心理。在《赵六老舐犊丧残生》中,严娘子在儿子降生前,有人对她说了莫名其妙的话,“求来子,终没耳;添你丁,减你齿!”夫妇二人不解其意,儿子长大后果然将母亲的牙齿打掉,自己为了免牢狱之灾,耳朵被人咬去了一块。这样看来,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出生之前,已经定好了。

从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事情发生之前,已经有预言者将后来的事情告知,等它真正发生时,当事人才能明白之前先兆的意思,而人们更加相信命定论。任何事情都是事前定好的,所以发生了灾难之类的事情也无可奈何,只能用天命观安慰自己一番。天命观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观点,它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有所不同,但作为一种思想,已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子中。天命观有它的不合理之处,但其影响也不是一时可以消除的,古代通俗小说中天命观时常出现。

同样,天命观在《一千零一夜》中也有体现。不过,掌控天命的是真主安拉。在《辛伯达航海故事》中,航海家辛伯达在外出游历经商时遇到了很多磨难,在很多时候都是刚脱离一种危险又陷入另一种危险。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前感叹,“总而言之,一切都是生前注定了的;生前注定了的事是无法逃避的。”辛伯达流落到的地方,国王赐给他一个美丽的女郎做妻子,他为这种好运而感叹。在这个系列的故事中,这样的词句多次出现,全书中更是比比皆是。这与中国人心中的天命观不谋而合。当无法解释的好运或是厄运来临的时候,人们总是将其归为一种未可知的力量的作用。

不过,阿拉伯人的天命观更多的是受他们宗教意识的支配。“信前定即要人们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的。人们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生死寿限、美丑善恶等都皆由安拉的意志决定”,而“信前定”是古兰经教义的一个部分,它让人相信发生的事情是已经注定了的,但是它并未否定人们应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这是比较积极的地方。

二、因果报应的共现

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因果报应的观念普遍存在于各个教义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教义中对此均有所阐释。它认为:我们在世上所作的一切,都会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回报到我们身上。为了自己平安顺利、幸福安康地生活,不能做坏事,这样就不会有报应。这对那些做坏事的人也是一种警策。中国有句俗话“人在做,天在看”,就是一种警告。再比如,人们有时候会说,“你这么做会遭报应的”,其实这都是因果报应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行为。这种观念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心怀善念的人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收获,没有贪念却获得很多财富。作恶的人下场一般都很惨,机关算尽最后只能获得惩罚。三言二拍在行文之中,经常会流露出这种观念,并且类似的句子频频出现。因果报应体现的很明显。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融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果报应的观念影响极深。《警世通言》中《计压番金鳗产祸》文中有一段评论,“但村父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随。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的行为,明处、暗处都有一定的准则在衡量着,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初刻拍案惊奇》十四卷《酒谋财于郊肆恶,鬼对案杨化借尸》丁戌不遵守诺言,图谋卢彊的财产暗中害死了他,卢彊三年后化作鬼魂来报仇,杀死了丁戌。文中插叙了一段诗文,“阳世与阴间,似隔一张纸。若还显报时,连纸都彻起。”在这个故事中,报应并未立即出现,但正如上文所说,恶人一定会得到报应。佛教的报应有生报、业报、显报,就是时间的问题。在这里,报应的实施者往往是鬼神。

在《一千零一夜》中,因果报应的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很深刻,不过这种因果报应更大程度上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当地人让他的同伴帮组辛伯达,并告诉他们这是行善,只要是行善就会有好报,只有当地人确实有这种信仰,他们才能答应这一要求。另外,他们做了善事不收取报酬,船长援救困在海上的人,也是看在安拉的面子上,这是古兰经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的体现。这是阿拉伯人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体现。众所周知,阿拉伯世界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相信真主安拉记录着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到复生之日就会给予奖罚。“行善者的归宿还是乐园,下落是火狱。”当一个人的生命结束的时候,真主就会将他一生的功德罪进行考量,然后决定他是进天堂还是下地狱。当然,这与其信仰中的来世相联系。

三、不同及根源

虽然两书中出现了相同的天命观、因果报应,但二者信仰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中国由于儒释道三者的融合,思想出现了大杂烩的情况,中国的天命观虽然也受到了佛教、道教的影响,但其思想内涵更多的是儒家的,而因果报应则更倾向是受佛家的影响。这种情况同两社会的思想状况是紧密联系的。

中国人的信仰并不像阿拉伯的一神崇拜,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在后来发展成为儒释道合一的情形,而阿拉伯人在九世纪以后走向了独尊伊斯兰教的道路。虽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汉代以后独尊儒术的局面虽然被打破了,但是不可否认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了。

《一千零一夜》的成书过程漫长,在这个时期内,阿拉伯国家政教合一的制度,使伊斯兰教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阿拉伯国家民族众多,但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异教徒改信伊斯兰教。虽然各个民族对教义的理解不甚相同,但对安拉的尊崇是一致的。“安拉周知万物”,安拉是他们唯一的神,这种一神教的模式使伊斯兰教的影响扩大。从伊斯兰教的教义可以窥见阿拉伯国家的人们对于安拉的崇拜是非常狂热的,所以一切都由安拉注定的天命观、安拉决定的善恶奖罚的因果报应的观念同样也深入人心。在文学作品中,对安拉起誓,安拉保佑之类的话语是阿拉伯人的口头禅。

通过“三言二拍”与《一千零一夜》的比较,可以窥见两个民族在信仰上的某些共同之处,即天命观与因果报应的相同之处,这反映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某种共通之处。在探寻其根源的同时,进而发现其差异。这种差异又是由于各自社会思想发展的不同状况而导致的。

摘要:“三言二拍”与《一千零一夜》均是反映某个特定时期市民生活状态的作品,而一定时期的市民生活又反映了其市民信仰。本文试从信仰观角度分析两部作品中人们信仰观,包括天命观、因果报应的趋同,以及相同信仰观的不同根源,从而对两国人民当时的信仰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信仰观,天命观,因果报应,根源

参考文献

[1]纳训,译.一千零一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埃及]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向培科,史希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内衣生产管理的三言二拍(13) 篇11

1加强自身修养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做为管理人员更应该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率先垂范,在任何行业管理人员都要起带头模范作用,只有管理人员自己能做到,才能有效的执行和推进新的规章制度,否则就是在纸上谈兵!

各行各业都有行内的职业道德,我们常说德高才能望重,管理人员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道义:公道,正派,廉洁,堂堂正正的做人,清清白白的做事。管理人员要求别人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出以公心,要公证,讲诚信,不要做表面工作,更不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要严于律己。

2要善于不断的提升自我

管理人员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到精通和熟悉业内知识,不学无术的管理人员怎么会发现人才呢?无论在那行做管理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成为管理界的内行家,必须要具备胜任其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那么这些专业的知识和才能是从何而来呢?这些知识都源于学习,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工作中累计的经验,在管理工作中要善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与其同时还要进行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要不断的吸取新的血液更新自己,只有不断的吸取新的事物才能不断的更新和改变自我。笔者曾有过这样经历:小李和小乐从中学到高中都是很要好的朋友,两个人的学习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也相处得很好,不幸的是小乐到了高二时因母亲得了重病,家庭负担过重而无法继续上学,小乐当时失落了很久,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么的“完”了。(在90年代初,對于农村的一个女孩子来说,在家庭没有深厚背景的状况下,唯一可以跳出“农门”的就努力学习,考取学校,可是小乐的梦想就这样的破灭了,)而小李依然在学校里就读。小乐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来到一家内衣厂做车工,开始了打工的生涯。小乐和小李在学校读书时俩人的思想观念都很相近。随着时间的流失,小李也大学毕业了,在一家公司做文员,相比之下小李上班就很轻松,坐在办公室享受着空调,用当时农村的话讲“摇笔杆子”,吃轻松饭的,而小乐就是做苦力的,车间的工作又累又辛苦!小李从心里也有点瞧不起小乐,慢慢的俩人也疏远了,几乎没什么联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在一次同学的聚会中,小乐和小李见面了,在聊天中大家才得知小乐已经在一家内衣公司任副总,打理着整个公司,薪资待遇各方面都很不错,大家都很吃惊!小乐高中都没读完,怎么可能做到这个职务,有这样的待遇呢?原来小乐在做车工时,努力的学习各种针车的操作,学习了很多内衣知识,公司领导看到小乐比较好学,在很多次的培训中给了她很多机会,很快她就胜任了指导工的职务,随着他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提升,他就继升到了现在的职务。而小李依然在做着文员工作,小李工作后觉得自己的工作很不错,下了班后和同事搓搓麻将,要么约朋友去逛逛街,对自己专业知识这块,没有再继续的去发展和深造,导致了她依然停留在前几年的位置。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管理人员无论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都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

3真抓实干

管理人员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首要的一点就是真抓实干,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必须要考虑到员工“能不能接受”,“赞不赞成”,“高不高兴”做为衡量工作成功与否的依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事例,同样的话,出于不同的人,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力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影响力在做怪!曾经有这样的案例:有一家公司员工洗澡要到一楼打水,洗澡间分别在一,二楼,就有一部分分在二楼的员工不愿意去一楼打水洗澡,二楼有员工喝水的饮水机,有一天员工举报,有人在饮水机打开水后纯凉水去洗澡,第二天在引水机的旁边就有一份通知:“请不要在饮水机打水去洗澡,及清洗其他东西,违者一经发现,罚款50元,以上即日生效!”在这份通知贴出以后,厂长也每天去查看,也开大会督导过,同事也让员工相互监督,并承诺举报者有奖。有一天一名员工举报:6月7日看到车工小玲在饮水机那里拿脸盆打开水,小玲是第一车间三组的员工,(三组的指导工平时自己工作有点懒散,对员工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感觉上好象是在应付上级一样。)三组指导被叫到厂长办公室,后来听说厂长对三组指导大发雷霆,大家都很疑惑!犯错误的是员工,怎么厂长对指导发火呢?后来才得知是三组的指导工说厂长如果今天去处罚了那名员工,就对于那位员工来说很不公平,要厂长合理点!公平点!还说什么以前也有写通知出来,但是也没有人真正的受到处罚呀!那么我们试想一下,三组的指导为什么这么担心厂长去处罚自己组的员工呢?她在担心今天处罚了员工,那么哪天自己没有做好时,肯定也会受到处罚,所以表面上她在拼命的“保护”员工,实际上是在“保护”她自己。果然不出所料,后面就有员工投诉她上班时间经常跑寝室去睡觉,厂里很多规章制度她自己都没有做到,也执行不下去,最终她还是离开了工厂。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管理人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要求员工及下属要做的规章制度,自己本身必须要做到。以免给自己以后的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既然制定了规章制度,就必须去执行,要有敢作敢当,真抓实干精神,才能不负众望。

二拍 篇12

一.偷情的新奇性的敷衍

与其说是代婚导致了偷情, 而让代婚变得更新奇, 还不如说, 是因偷情由代婚而起, 让偷情变得无比新奇。代婚是中间环节性的, 偷情是后果结论式的, 偷情比代婚更严重更醒目, 在整个故事中更具敷衍的分量。因此在实际的敷衍中, 冯梦龙以偷情为首先考虑的铺衍支点, 其次才是代婚。

以偷情为铺衍支点有何好处?我们知道, 偷情作为一种独特的情节材料, 历来为作者喜爱。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偷情实现的方式途径的描写, 可以满足观众的偷窥的欲望, 二是通过偷情场景细节的描写, 让观众实现意淫。三是可以通过偷情败露后, 对偷情者所受到的人的惩罚、天的惩罚 (即果报) 的描写, 来满足人们的正义感, 实现其宣讲教化。

然而, 偷情固然有其吸引观众的本钱, 但更需新奇的支撑。也就是说, 要让偷情的人、偷情的方式途径、偷情的场景细节、偷情的败露方式、偷情败露后偷情者所受的惩罚等, 具有新奇独特之处, 才能真正吸引普遍的观众, 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来看看《鸳鸯谱》中冯梦龙对偷情进行新奇性铺衍的思路:

(一) 偷情人的新奇性

偷情人的新奇性在于:偷情的男子, 是代姐完婚的男“新娘子”, 而偷情的女子, 是代兄拜堂的女“新郎”。如此新奇身份的偷情组合, 堪称旷古所无, 无疑一下子就能勾引观众的眼球。这种身份的新奇性, 在本事中已确定了。冯梦龙如何作进一步的铺衍呢?冯梦龙无非从偷情双方的个人特征入手。一方面, 将男子的女性化外貌, 大肆夸张。说他如何标致, 与其姐姐如何肖似, 化了妆后连母亲都认不出来, “嫁”到男方家后, 女方家如何惊“艳”等等;一方面, 亦将偷情的女子渲染一番, 言其姿容如何艳丽, 意态如何妖娆等等。以致于在加工后的成品中, 前前后后有涉两人容貌的字眼, 总共在数百字以上。

(二) 偷情方式途径的新奇性

偷情的方式的新奇性, 在本事中亦已定其大概, 即:偷情居然不是偷情双方有意实现的, 偷情男子没有作任何偷情的设计和努力, 而是由于偷情女子母亲的安排而导致了偷情的发生。冯氏的敷衍空间在于, 将此偷情方式或途径实现的过程, 加以细致化, 具体化, 合理化。

如冯氏将偷情的直接“导火线”———伴宿的合理性, 作了细致的安排和暗示。为什么偷情女子的母亲非要安排女儿与“新娘子”伴宿呢? (1) 新郎本就虚弱, 不宜与新娘同房; (2) 新郎给迎亲的喜乐一震, 便直冒虚汗, 震晕过去了; (3) 新婚第一夜, 便让“新娘子”独守空房, 是不吉利的。 (4) 新郎母亲坚决安排女儿与“媳妇”同睡, 其实暗示刘母是想防止“媳妇”因发现儿子确实病危而趁夜逃走。这样一来, 女儿与“媳妇”同睡, 变得很合理, 很必然起来。

此外, 冯氏设计了偷情实现途径中的一系列活脱的情节: (1) “新娘子”与新郎之妹见面后的相互倾慕。作为偷情顺利发生的铺垫。 (2) 新郎之妹代哥哥拜堂, 让两个偷情者在礼仪上, 得到某种神允的合理性。 (3) 新郎的母亲安排女儿与“媳妇”同睡时, 冯梦龙又故意设计了两个小阻碍:一个是新郎的父亲怕“媳妇”因女儿陪睡而导致反而“睡不稳便”, 故稍示反对;一是“新娘子”害怕露馅而先自拒绝。当然, 这些偷情的小阻碍, 都必然给偷情女子的母亲逐一化解。

(三) 偷情场景与细节的新奇性

本事中, 对偷情场景与细节的描写, 只字不提。冯梦龙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决心添油加醋, 并力图写出新颖性来。以至于在加工后的作品中, 他慢工出细活, 将两人的对话, 神态、动作写得大胆活泼, 足足写出洋洋两千字来, 并于收场处赋词 (或散曲) 一首。

我们发现, 这种偷情乃至各种情欲场景与细节的描写, 是冯、凌的三方言二拍中广泛采用的敷衍重点之一。这在相当程度上, 固然源于市民大众对此类情节的喜爱。却也反映着作者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可以想象, 作者在进行那些活色生香的情节制造时, 他们是乐在其中, 并不惜煞费脑浆, 全情投入的, 其中难免有意淫的成份。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 情欲渲染是故事敷衍的一种重要手段, 并且很能取得吸引大众的最佳效率。

此外, 我们还发现, 冯、凌二人关于情欲场景与细节的描写, 与狭邪小说是有区别的, 一方面, 他们有节制, 并不是赤裸裸的性欲描写。另一方面, 他们的描写往往能贴合人物的性格, 口吻, 并常有一种自然、活泼, 甚至天真透出。这是其情欲描写不同于那些平庸的、秽淫的、粗暴的情欲描写的地方, 也算是其情欲描写的新奇性的表现。另外, 他们是将情欲作为人之常情来描写的, 并不对情欲进性夸张、变形、非人化。这无疑是一种可取的情欲描写方法。

(四) 偷情败露方式的新奇性

本事中, 偷情的败露的方式亦未提及。有关偷情的败露, 只用一句“及败露, 高 (按:即新郎的父亲高客) 欲兴讼”带过。冯梦龙深知, 偷情的败露是很好的铺张情节的材料, 他自然要敷衍一番的。

凡偷情的实行, 必有其掩人耳目的条件, 凡偷情的发现, 必事出偶然。这算是偷情及败露的辩证法。冯梦龙深得其三昧。他对偷情实行的条件进行安排时, 专门设置了一个偷情的守护神, 即“新娘子”的养娘, 她每天晚上都站在房门口, 防止新郎家的家人路过时, 在门外偷听、窥视或贸然闯入。这个养娘的设置, 冯氏可谓煞费苦心。因为作为偷情的防止败露者, 必须忠实于偷情男子, 同时, 这个人必须是女性, 最后, 得让她可以名正言顺地站在房门外而不至于让偷情女子家里怀疑, 因此, 符合条件的最佳设置便是养娘。可以说养娘这一角色的设置, 其主要目的便在于做偷情的守护者或者防止败露者, 而此前受命承担探望新郎是否病危的任务, 只是冯氏的顺手拈来。由冯氏对养娘这一角色的设置, 我们可以看出他加工时, 费思之深。

而对偷情的败露方式, 冯氏也独出心裁, 他设计了一条败露的小脉络:

(1) 新郎病将愈 (以起床来看妻子为标志)

(2) 偷情者因面临分离, 而焦急伤心

(3) 伤心之下失去冷静, 以至于大白天地在房里抱头哭泣起来

(4) 新郎的母亲路过 (巧合) , 而养娘恰好不在守门 (她只负责晚上守门, 晚上熬夜, 白天该休息一下的)

(5) 母亲审问女儿, 得知实情

(6) 母亲回头去打假媳妇, 假媳妇已与养娘一起逃了。

这样的一条小线索, 设计得颇见心思。乃至连偷情者逃走的方式, 也考虑到了———因为是白天逃走, 所以扮作道士逃跑很合适。一则走出去时, 男方家里即使有人看见, 也不至于太奇怪, 而不会把他当成小偷什么的抓起来。二则走出大门后, 若左邻右舍的人见了, 也不至于诧异, 因为道士进宅化缘之事不足为奇。三则在路上奔走时, 人家见了一个中年妇人与一个道士飞快地赶路, 还以为是那妇人请道士赶去家里驱鬼或者作法事呢。那么, 道袍在哪儿呢, 冯氏把这一极具先见之明的安排, 赋给了偷情男子的母亲 (即孙寡妇) , 让她事先为儿子安排了用于应急脱身的扮妆行当。

(五) 偷情败露后, 偷情者所受的惩罚的新奇性

在《鸳鸯谱》的本事中, 偷情者并未受到惩罚, 而是以“交亲”之法成为正式夫妻, 这等于非但未受到惩罚, 反而受到了嘉赏。这岂不是承认了偷情的合理性么?虽然两人并无家室, 也不是故意要偷情, 但终究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偷欢, 是不合当时的道德与伦理的, 因此必须让他们受到惩罚。此外, 采取“交亲”这种对“生米做熟饭”进行默认的法子, 虽然符合生活的逻辑, 却未免太平常了, 这是追奇逐异的冯梦龙所不屑于采用的。

像这种未婚男女的偷情, 屡见于各类才子佳人式的小说中。这类小说在偷情败露后, 对偷情的惩罚, 往往是偷情女子的父母, 将女子禁锢起来, 使偷情双方从此不能见面, 让他们倍受相思的熬煎, 在精神上受到折磨。而偷情的最终解决, 大多是偷情男子奋发图强, 中个状元, 作个官什么的, 偷情女子的父母, 这才转家丑为光荣, 将女儿嫁给他。

可冯梦龙并没有采用这种离谱的惩罚方法, 一方面, 这种“状元和亲法”太老套, 且不符合市民生活的普遍逻辑。另一方面, 这不是冯梦龙的创作风格, 冯梦龙对于伤风败俗的惩罚方式, 喜欢用果报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果报, 成为作家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载体。正因为冯氏决定用果报的方式来对偷情者进行惩罚, 我们才看到了冯氏最具灵感、最闪光、最幽默的一次创造, 那就是———让偷情者受到报应。

对偷情者的报应, 大多针对男子, 因为男子往往是偷情的主动者。古代小说中, 对男子偷情的报应公式是:淫人妻者, 妻必为人所淫。然而, 这是对已婚男女偷情的进行报应的公式, 并不适合于本事中的未婚男女。现在, 冯氏的幽默感和灵光出来了———他决定让这对偷情男女, 都有婚约在身, 并且马上就要结婚了。这样就在相当程度上, 适合这个报应的公式了———这至关重要的一个设想, 一下子改变了这个故事的性质, 使故事在新奇性上实现了一个飞跃, 使作者获得了敷衍的巨大空间。

冯氏所设的这个报应, 是对原有报应公式的轻松幽默的变革, 他将原有的“淫人妻者, 妻必为人所淫”的公式, 在这个特殊喜剧式的故事里, 偷换成“人夺他人未婚妻贞洁者, 他人必夺其未婚妻贞洁”, 实现这个公式的办法是, 让偷情者结对成婚, 而让偷情者的未婚配偶结对成婚。这是冯梦龙的喜剧式果报。它既与本事的喜剧色彩保持了一致, 又不违反生活的逻辑, 既维护了伦理道德, 又满足了观众对奇异、诙趣的审美需求。

那么, 这个喜剧性的果报是如何实现的?

第一步:冯梦龙得设法让人把偷情的事泄漏出去, 使偷情女子家企图遮掩家丑的期望落空。为此, 冯梦龙决定设置一个告密者。这个告密者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 他跟偷情女子的家里有隙;其二, 他要有获知偷情女子家中隐私的条件。于是冯梦龙设置了李都管这个人:其一, 他因买偷情女子家的房子被拒绝, 而与她家有隙;其二, 他是偷情女子家的隔壁邻居, 可以听到邻居家的风吹草动。可见, 李都管这个人, 是为了将偷情之事告密而设置的。

第二步, 偷情的事经告密者向偷情女子的未婚夫家告密后, 让事情闹大。要事情闹大一点不难。因为其未婚夫家得知消息后的必然反应, 就是退婚。退婚时, 必然满腔怒火, 满腔怒火就好办了, 让被退婚者无法忍受退婚者的羞辱、斥骂, 而与退婚者打起来。打起来后, 退婚者 (即偷情女子的未婚夫家) 必然更加愤怒, 非得告官不可了。既然成了被告, 偷情女子的家里也满肚委屈, 非得把偷情男子家告官不可。这样, 事情就闹得非官断不可了。冯梦龙对这些情理中的事, 敷衍起来自是得心应手。

第三步, 最后, 冯梦龙对主管公断的官进行了设计, 这个官必须和气, 有成全人的美意, 必须有幽默感, 断案灵活机变。唯有这样的官, 才不致于按照死板的律例, 对偷情者严加处罚, 定个通奸罪了事。而是按照冯梦龙先生的旨意, 成全三对夫妻。这个有幽默感的官, 便是故事成品中的乔太守。说穿了, 乔太守其实就是冯梦龙自己, 乔太守的那个堪称经典的断牒, 就是冯梦龙深思熟虑后所设置的喜剧性果报。

至此, 冯梦龙由本事中这个极具新奇性的偷情情节所衍生的情节铺张、推衍, 便大体完成。这些铺衍, 基本上已将整个故事的重心、高潮和结局设计成型。冯梦龙接下来要作的事, 就是结合已成型的这些情节部分, 围绕另一新奇性的情节点———代婚, 作出新的衍发。 (对此, 笔者将另文阐述)

二.以新奇为支点的敷衍思路来观照《珍珠衫》铺衍思路

经考察后我们可以发现, 从总体上看, 《鸳鸯谱》以新奇为支点的敷衍思路, 基本上代表了三言二拍中小说的大致敷衍思路。下面, 我们用这个敷衍的思路模式, 来观照一下《珍珠衫》的铺衍思路。

珍珠衫最奇的事件是什么呢?笔者以为, 仍是偷情。其偷情之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偷情者之奇:偷情妇人与丈夫情深意重, 十分恩爱, 且家教甚好, 绝非荡妇。偷情男子, 亦非浮荡滥情者, 对偷情女子一片痴情, 初见即死心踏地, 别后更朝暮牵挂。偷情女子、偷情男子、偷情女子的丈夫, 都是善良多情, 形貌逸丽的人物。

其二, 偷情实现途径方法之奇:妇人盼夫归来, 误认路人为夫, 路人举体若狂, 老妪精心营划。

其三, 偷情场景细节之奇:妇人将偷情男子当作老妪, 两人偷情时, 老妪同在一房。

其四, 偷情败露之奇:临别时, 妇人将丈夫家祖传的珠衫赠给情郎, 情郎于他乡遇其丈夫, 偏偏不知其真实名字, 结友倾谈, 以至事露。

其五, 偷情者报应之奇:偷情男子病死他乡, 其妻为葬夫而改嫁偷情女子的丈夫。偷情女子被休改嫁, 所嫁丈夫救前夫性命, 并让二人复合。

可见, 偷情正是《珍珠衫》的本事中最为新奇的事件, 全文正是围绕这一事件进行敷衍的。这一事件的各个部件的新奇性, 在冯梦龙的故事成品中, 都得到了充分的铺衍, 并在逻辑上比本事更合理完善。

事实上, 我们对三言二拍中的小说进行粗略分析后都能发现:几乎三言二拍的所有故事, 都符合前述敷衍思路模式。据此, 我们可知三言二拍的整体风格和情节的最突出特点, 正在于其对情节的新奇性的追求。这与社会讽刺小说以描写人性的堕落为追求, 才子佳人小说以描写真爱为追求, 神怪小说以描写怪异想象为追求, 狭邪小说以描写情欲为追求等等, 有着极大的区别, 三言二拍涵盖了几乎各类题材的小说, 但它始终以新奇为最根本的审美追求。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说, 影响三言二拍的加工创作思路的最重要因素, 便是新奇呢?通过具体的分析考察后, 我们发现, 这个结论是基本合理的。笔者认为, 三言二拍的一以贯之的加工思路是:从本事中找出最新奇的事件, 然后将这种新奇性作进一步的铺开与推衍, 最后才是故事整体上的调适与理顺。

摘要:在《鸳鸯谱》的本事中, 有两个最新奇的事件, 一为代婚, 二为偷情。而代婚是新奇的衍生源点, 偷情是代婚之奇的递进, 本文将以《鸳鸯谱》为例, 从其偷情的新奇性角度来分析三言二拍的故事敷衍思路。

【二拍】推荐阅读:

上一篇:提升模型下一篇:85后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