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通用12篇)
松花江上 篇1
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能引起共鸣,而这来源于音乐的情感表达。
学习抗日战争的音乐题材时,教师更要熟悉作品,深入分析,包括表现要素、时代背景、人文内涵等,还要充分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达成与音乐作品情感的对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下面以欣赏《松花江上》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激发,让学生铭记历史。《松花江上》这部作品写于1936年秋,词和曲都是作曲家张寒晖创作的。通过与东北军官兵及其家属的朝夕相处,作曲家深刻体会到埋藏在他们心底的亡国之恨和丧家之痛。他以不可抑制的强烈激情,谱写出《松花江上》这首反映东北同胞和全国人民共同感情的歌曲,在救亡歌咏运动中广为传唱。
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体验当时作曲家所要表达的离乡之愁、家破人亡的悲惨之境?对此我进行以下几点的教学创设:
一、运用情境创设,暗示情感走向
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或者扮演的过程中,模仿特定的情景、片段,融入戏剧化表演,获得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性。
在导课的环节中进行贴切的情境创设,提示学生音乐所要呈现的情感走向。
1)课程导入:播放日本侵华屠杀中国人民、国破家亡的凄惨画面(无声画面)。
师:大家知道今天要学的歌曲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刚刚大家看到的视频背景下,音乐应该是怎样的情绪表达?请选择A或B段音乐。
A段:《喜洋洋》B段:《松花江上》
生:B段
2)请学生认真、完整聆听整首作品,模拟被迫离乡背井的心酸与痛苦。
师:欣赏完音乐后,请同学们根据所看到的画面选一个或者几个词并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或表情。(A.痛哭B.愤恨C.悲伤D.麻木)
生:各自选择,进行演绎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画面的视觉冲击和音乐的听觉感受相结合,初步感知当时人们的悲惨遭遇,拉近与历史的距离。为学生认识情感和感悟历史埋下铺垫。
二、巧用图形谱,感知旋律进行的走向,从音乐要素中解读情感
图形谱,是将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化、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等方式予以表现。运用图形谱可以立体地呈示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结构等,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感知旋律的进行特点,从而领悟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这部作品前后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呈现的是对比的段落,而运用图形谱的直观画面效果能更清晰地向学生展现两者的区别。
前半段音调以每个乐句开始时上行进行为特征,以第一人称诉说着对东北老家的无穷的思念,具有较为平稳的叙述性特点。
后半段音乐具有哭诉的特点,音调以从高到低的回环进行为特征。这一段的调性也从原来的大调性转入色彩更为暗淡的小调性。作曲家从妇女哭坟那种悲惨凄切的下行音调中吸取素材,变化成《松花江上》典型的旋律。
情感体验:两种音乐情绪的直观对比,唤起同学们去体会当时人们心中对美好的期盼与渴望,同时感受历史现实的残酷带来的感伤。
三、实践参与,切身体会,让情感体验更深入
歌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实践手段,是情感外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对音乐理解的综合亮相。这种外化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提升情感的作用。因此在歌曲学唱过程中进行以下环节的设计:
1)在前半段叙述性乐段“我的家……高粱”分成二声部进行演唱一声部同学跟着旋律哼唱“啦”,而另一声部的同学歌唱主旋律。乐句表现家乡的美好,音色较清亮。第二句“我的家……爹娘”全班齐唱,预示悲惨的到来,音色整体较低沉暗淡些,特别是“爹娘”二字略微带着哭泣的声音。2)控诉段落“九一八”运用轮唱的形式强调重拍,用控诉的音调凸显灾难的来临。“从那个悲惨的时候”齐唱,运用哭泣的腔调,较弱的力度表现悲惨的时刻。3)“脱离了我的家乡……宝藏”采用齐唱,中等力度,无奈悲苦的情感来演唱。“流浪”采用轮唱的形式,二声部轮唱力度弱些,类似重复的感叹声,用于表现流浪的凄苦。4)结尾高潮部分:“爹娘啊……才能欢聚在一堂”这个乐段运用典型的“哭坟”音调从全曲的最高音开始作下行进行,使情绪达到了悲愤的高潮,要求齐唱声音洪亮,“爹娘”运用哭喊表现撕心裂肺的痛,最后一句则表现对胜利的渴望与信念。情感体验:歌唱的实践参与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生成体验,同学们在学唱这首歌的过程中,仿佛亲眼目睹了东北军官兵扶老携幼、流落街头的悲惨境况。
四、课堂拓展延伸,情感体验进一步升华
课堂的拓展训练是课程的提炼与生成,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延续。学生的亲身情境表演不仅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也拓展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因此设计合理巧妙的结束环节至关重要。对此在本课中做了如下安排:
全班有感情地歌唱,安排几名同学根据歌词现场表演情景剧:第一幕:美丽富饶的家乡。学生可根据歌词表演对家乡的喜爱与赞美,用舞蹈动作来表现。第二幕:日军肆虐后的故土——哀鸿遍野,一片凄凉。分别有学生扮演日军侵华与民众被杀、被迫分离的场景。第三幕: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何日能相聚?各种期盼的造型,以及相互扶持离去的背影,加上最后缓缓地回望作为结束。
情感体验:在这一环节中,唱,听,演三者的结合,哀怨凄凉的情感浸透每位同学的心灵,忧伤、悲愤的氛围萦绕在课堂上。音乐和表演画面的结合,如诉如泣、壮烈低回,学生仿佛亲眼见证了东北的血泪史,大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铿锵战歌,鲜血谱就。岁月流逝,当抗战歌曲再次在耳畔响起的时候,那段历史又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有艰苦卓绝,有胜利在望,也有无数将士奋勇杀敌的豪迈,这样的历史定能让每位同学铭记不忘。
摘要:音乐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始终都应把“情”字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论在教学内容的组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各方面都应贯穿情感这条主线,深入挖掘情感功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激发,让学生铭记抗战史。结合《松花江上》的教学,进行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究。
关键词:音乐的情感激发,铭记抗战史,《松花江上》
参考文献
[1]梁茂春.《音乐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激发.《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年第8期
[3]朱咏北.《音乐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松花江上 篇2
1、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在说苦难的来临。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松花江上 篇3
这种热爱不是空泛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七千万母亲河流域的儿女们作证,更有她周遭的青山、绿树、草原和湿地作证。
儿女们的繁衍剧增,过多地消耗着母亲河的资源,以至于让今天的母亲河不时发出伤痛与叹息。可历史上的松花江,却以其无比的美丽、优渥而令人神往啊!现在让我剪取松花江母亲河历史上的几个镜头,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来看一看松花江历史上的容颜与魅力吧……
与中原大地神脉相通的松花江
上古时,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约公元前2231年),居住于松花江流域的肃慎族人,到中原入朝,贡献弓和矢。这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次松花江流域子民同中原人民的往来。
北朝魏孝文帝太和初年(公元477年),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勿吉部落,派人南下去京,贡马500匹。使团的首领乙力支, 此前几年曾进京过一次,这次他更熟悉路途:驾船沿松花江向西,至太尔河(今嫩江支流洮尔河),然后沉船于水,骑马南经陆路,去京。这是松花江最早的一次航运史录。当时,松花江流域的人民,要想去中原入京,必须从西部绕行。原因是,如果陆行,不仅有其他的部落藩国阻隔,而且许多地方有浓密的原始森林,难以通过。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生活在松花江流域东部的人,在牡丹江畔的宁安建立渤海国,这是松花江流域第一个有较完善建制的地方政权。建都于牡丹江畔的东京城,是唐都长安的松花江版。
辽代时,松花江流域诸部皆从属于辽帝统领,包括建于松花江流域东部,以牡丹江流域为中心的渤海国,最后也被辽灭掉,改名东丹,成为辽的属国。
辽代皇帝每年春天都要来松嫩两江会合处的地方打猎、钓鱼,其活动名叫春捺钵。那时,在松嫩两江会合处的地方,每年春天都会钩起多尾“牛头鱼”(大鲟鳇鱼),每一尾都重达千余斤。然后举行头鱼宴,饮酒、唱歌、跳舞。当时的大雁、野鸭、天鹅和鹿群,在松嫩两江会合处一带经常出没。由于野兽多,这里熊虎也经常出现,猎熊虎的记录,在《辽史》中时常可见。
这说明八九百年以前,松花江流域的生态和环境,不仅比现在优越得多,其原生态的生物链,那时还没有被破坏。
混同江时代的松花江
辽代时,嫩江与松花江中下游,一直到大海,均称为难河(也称那河,译名略有变异)。在松嫩两江会合处一带,当时水鸟如天鹅、鹤类、大雁、野鸭、鸨等极多,辽人称其中段为鸭子河。辽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圣宗亲临鸭子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这是中国历史上,松花江第一个记于史册上的官方命名。混同江的名字,一直保持到清代。所谓混同江,系指从长白山天池来的松花江南源之水与嫩江之水混合后,一浑黄,一深碧,两江汇合流出一二十里后,才逐渐合而为一。故而混同江就是松嫩两江的合名。辽代每个皇帝都偏爱混同江,自辽圣宗以后,辽皇差不多每年都要到这里猎鱼、射雁,盟会北方部落酋长。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五月,夏雨过大,混同江行洪,“诸河横流,皆失故道”,这是松花江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洪水。
辽大康三年(公元1077年)夏四月,辽道宗“泛舟黑龙江”。辽道宗耶律洪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松花江上泛舟、游玩、巡视的皇帝。当时的“黑龙江”,系指今日松花江中下游而言。而此次,也是中国史书中第一次出现“黑龙江”这一江名,因此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辽道宗极为热爱松花江流域这片土地,寿昌七年(公元1101年)初春,辽道宗再一次来混同江观看猎取牛头鱼,却因病死于松嫩两江会合处北岸,并葬在那里,此即今黑龙江省肇源县新站镇古城村。这是松花江流域中,唯一的一个辽帝葬地。
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冬天,啸起于松花江中游支流海古水、安出虎水(今海沟河、阿什河)的女真人完颜部,与辽军在松嫩两江会合处北岸之出河店,发生了一次以少胜多的激战,这是松花江流域中,古代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完颜阿骨打以不到四千人的精锐之师击败了辽天祚帝的雄兵十万。辽的衰落自此役之败始,完颜女真——金国的啸起亦自此始,所以后来金国改其地名叫肇源,一直到今天。
啸起于松花江中游支流地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畔的女真人,以一役之功便打破了契丹人辽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北宋的杨家将和辽军打了多少年,只留下无数的孤儿寡母,却没有伤及辽军的筋骨,而完颜氏女真崛起,契丹辽这个马背上的草原帝国便急转直下了。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改名完颜 ,在各部落长及群臣的拥戴下,正式称帝,建国号名金,也称金源,定都于阿城,称上京会宁府,位于松花江支流安出虎水之畔。此后,金灭辽,又灭北宋,虏北宋徽、钦二帝,囚于松花江与牡丹江会合口之五国城(今依兰)。
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都南迁至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大兴府——这是中国历史上北京作为国都之始(此前的辽,这里是行都,称南京析津府)。金与南宋以淮河为界,南北对峙。有一次,金使臣去南京之都临安(今杭州),恰逢钱塘江大潮,南宋臣邀金使臣去观看,被金使臣拒绝。金使臣说:“金国有大水——混同江(今松花江),非寻常之水可比也!”其意是说,你们这条钱塘江,不过是一条小河,故而,不屑一看。金时的松花江,即混同江,是金国的象征。
金世宗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在会宁府(今阿城)修建长白山神庙;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在会宁府建混同江神庙;同年,在上京会宁府敕建护国林神庙。三庙的设立,使古松花江流域的长白山、松花江及其流域内的山川林木,得到了奉为神衹的佑护。再加上金世宗完颜雍离京北上,巡视养育了他童年的上京会宁府及其故乡的山河,多次下达对野生动物实行含胎期禁猎令,从而使松花江流域成为中国最早实施动物生态保护(也称护生)的地区。
金代在嫩江以西还筑有金源边堡,又称金兀术长城,它北起嫩江右岸的达里带石堡子,逶迤向南,设有一道或多道堑壕与土墙,一直达到黑水河与呼和浩特西北之郊,蜿蜒万里,壕边植有树林,又设堡丁看守。这是自西北向西南方向的又一道“万里长城”,不过它是由绿树和土墙合成,却是中国古代松花江先民创下的一个奇迹。
成吉思汗是雄起于漠北蒙古高原的又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先祖蒙兀室韦也是松花江哺育的儿女。蒙兀室韦最早的居住地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之间,那里有一片丘陵河谷草原,河谷就是松花江北源嫩江上游左岸的嫩江走廊,以猎牧为生。以后他们溯黑龙江向西,进入蒙古高原,改而游牧,终于勃兴起来,故而,后来由忽必烈于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改国号为元,又过八年,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南宋亡,而由忽必烈统一了中国。忽必然因平息其族侄乃颜的叛乱和另一侄孙哈丹的叛乱,进一步对松花江流域进行经略。经略的办法,其一是稍加开放北来的边垦;其二是建立站赤制度,通畅水站与陆站,冬天还有拉雪橇的狗站。元代的官道,虽仍是土道,通马及马车,但他们最重要的一点是沿路植树,绿树成排,很远就可以树寻路。如今北满地区到处都有路树的遗迹,凡有路处,路边皆植树,这是元代官方对松花江流域生态保护看似无意、却十分有力的措施。元代官方还鼓励农民种树,谁种归谁,不种必罚,这样的政策一出,其绿化的效果便可想而知。元代对松花江经略的结果,当然使环境生态得以保护。成吉思汗的后人,如今居于嫩江左岸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而在嫩江以西,洮儿河中游的重镇乌兰浩特,还设有成吉思汗庙,不久前那里曾发现元代调军的金牌。因有站赤植树制度,故而大兴安岭西侧的森林草原,爱树而相沿成习。
明灭元统一中国以后,官方伸出更长的手臂,它经略混同江大地,直到混同江入海口,并在入海口右岸建镇庙街,勒石立碑于永乐年间,故称永乐碑。明政府对东北方的经略政策是辽河以北以东的地区,山川土地、森林草原与田猎开发都任其自然生发的办法,只在贸易中抽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松花江流域的生态得到了保护。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诏令长白山为神山,是这种保护措施的又一个注解。
松花江——满清帝国的后院
清王朝的缔造者爱新觉罗氏,始祖诞生于长白山天池附近的圆池(即天女浴躬池),他的名字叫布库里雍顺(满语:英雄),据传为仙女吞吃朱果所生。布库里雍顺长大,告别母亲,驾小船沿古老的松花江而下,来到一处河口(即牡丹江入松花江河口,今依兰县马大屯)上岸,正遇二部落纷争,他上岸后,以三寸不烂之舌平息了纷争,并建立若干律条,以天之子的名义做了部落的首领。他的后裔有六兄弟沿牡丹江南行,在其支流海浪河右岸之地(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古城、旧街一带)一度滞留,后来那里取名宁古塔。宁古塔其实没有塔,它是满语:六。再后来,六兄弟与家人继续南下,来到建州,也就是后代努尔哈赤称建州可汗、雄起称满洲的地方。若干年后,努尔哈赤统一松花江、辽河之间的四部:叶赫部、哈达部、辉发部和乌拉部,又征服松花江西南地区的蒙古部落,眼见实力强大起来,便立国称后金——盖以完颜氏金国为前金,自己为后金也。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征服漠南林丹蒙古部时,意外地获取了元帝国的玉玺。于是,在群臣的拥戴下,改国号为清,时间为公元1636年。1644年,清兵入关。入关以后,松花江流域及以北地区,直到外兴安岭,均成为大清帝国的后院。他们重新封关,普通百姓也包括逃避自然灾害的难民,都严禁从山海关那里流寓到关外或关东大地。只有旗人自己,可以凭路谍出入。
这时的关外,特别是松花江流域仍多处于自然生态景况:人工破坏极少,原始森林遍布各地,那时的松花江是名副其实的美丽的大江。笔者在《松花江传》一书中说:“松花江是北方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当她的满族子女掌握了中华大地的皇权以后,她还要养育那些被当权皇族判定有罪的流放者,那些含冤流泪的寄寓者。”在这些流放者中,最著名的是自称江南独步的才子吴兆骞。吴兆骞的《胡笳集》中,记述了他科考案被判流放后,在清兵的押送下,从辽沈地区向牡丹江地区步行,穿越北流松花江和长白山大片原始森林时的情景。他的描写正是17世纪松花江流域原始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森林密布,蔽日遮天,风吼处虎熊出没,穿涧过溪,只有棘林蒿草与波光水影相伴……后来,流放于宁古塔的吴兆骞等人生活稍得宽松,在以教书为业时,他又写下了《长白山赋》及《混同江》、《可汗河晓望》等诗作,他所吟诵的混同江即松花江,可汗河即松花江支流牡丹江。现录《混同江》诗如下:
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
襟带北庭穿硕下,动摇东极蹴天回。
部余石雄风在,地是金源霸业开。
欲问鱼头高宴处,萧条遗堞暮潮哀。
松嫩两江会合处的大江南北是松嫩平原,清初时称郭尔罗斯,流放于卜魁(今齐齐哈尔)的张光藻有诗记于流放途中,诗即《郭尔罗斯道中》,他记述了彼时嫩江驿道一带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景。诗云:
塞外西风乍觉凉,眼前秋色胜春光。
席箕草长千屯绿,荞麦开花一路香。
东过平林飞燕雀,山低夕照下半羊。
只今胡越成中土,天意何曾限大荒!
这些对松、嫩两江地域环境的描述,留下了松嫩两江沿线的一景。17世纪下半叶,康熙大帝突然萌发了东巡的念头。为此,他先派大内要臣觉武罗(也称武默纳)和亲随侍卫耀色等四人北上,先期对长白山天池及松花江进行探望,为皇帝东巡作准备。清代笔记《池北偶谈·长白山》详细记述了觉武罗的长白山之行。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春天,29岁的康熙大帝起驾东巡。在穿过长白山余脉,通往吉林乌拉的驿道上,他们大队人马穿过密林,劈树为路,又从湿地的草丛中,骑马而过,在春风春鸟的伴随下,北上而行。康熙大帝说:“长白山是隆兴之地,祭祀不可废,龙业方能兴,白山黑水是我祖业的神脉,俱当以神视之。”
到了吉林乌拉(今吉林市),康熙听取了北疆抗御罗刹入侵的汇报,又下令在吉林市东郊小白山上和新建的长白山神庙和松花江神庙进行祭祀和巡江,并随手写了两首歌咏松花江的长诗。青年铁腕皇帝的这些举措,为抗击外侵和保护长白山松花江的自然生态和环境,无疑是一道不可抗拒、也不可替代的圣旨。稍后,乾隆帝步其祖父的后尘,也多次来到这里。这些被神化、圣化的长白山、松花江,进一步得到了重申与肯定。自完颜氏金帝国起至满清帝国的两位大帝,他们对长白山、松花江的神化、祭祀,长达七八百年,从而在白山黑水之间凝成了一种对长白山、松花江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之情的深入性与广泛性,以及它的在律定化基础上的民俗化,都是白山黑水流域间最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这一点上说,松花江和长白山要比中原大地上的长江、黄河及其他山水更幸运。
波难的世纪
这种幸运,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中叶。自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之后,帝国列强纷纷将魔爪伸向中国,随之而来的是帝国烈强对满清后院松花江流域土地、森林、黄金、煤炭的开发与掠夺。清政府迫于北疆边防的薄弱,逐渐改变了满洲后院的禁入政策,开始放荒,大批垦民与灾民流入东北各地,疯狂的买荒、占荒,与疯狂的采金、伐木、猎虎、猎鹿、猎鳇鱼、猎水獭、采珍珠、采人参等一起,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给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保,带来了不小的灾难。
进入20世纪以后,沙俄以修铁路为手段,进行经济侵略,沿铁路的原始森林以采枕木为由,被滥砍滥伐;又涌入数十日、欧木材商人,将长白山、完达山、小兴安岭等地的原始森林,特别是红松竭尽采伐,悉数运到世界各地出售。在这些掠夺式采伐中,日本帝国主义获利最多:日俄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中日采木公司事务章程》等丧权辱国文件,使东三省的森林采伐权、贩卖权、木税权等,均为日本帝国主义所操纵。仅1905~1929年的24年间,从鸭绿江水运的木材就达两千万立方米,消耗森林资源六千多万立方米。自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以后,他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全东北,松花江母亲河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践踏和凌辱,森林、煤炭和黄金等各种资源,源源不尽地运往日本。日本为了长久地侵占我领土,又派遣开拓团来北大荒霸占耕地,对肥沃的松嫩平原也伸出了魔爪。
曙光照亮天穹
当这些历史的屈辱成为往事后,新中国的曙光重新照亮松花江的天空。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过垦过牧过度的开发,加上人口骤增、计划经济的硬性指标等等,松花江流域的森林经过几十年的采伐后,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紧迫之境。1998年的特大洪水,突然让国人猛醒:是到该治理松花江流域生态和环境的时候了!于是,还耕于林、还耕于草等有力度的政策开始实施,松花江流域同全国各大江河流域一道,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迎来全流域环保的春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5年10月的松花江甲基苯污染事件,又给人以振聋发聩式的一击。现在,这一事件还没有完全过去,对开江江水的观测还在进行中。然而,随着2006年春天的莅临,又传来了国家投巨资治理松花江污染、另投巨资解决三江平原因过垦而出现的沙化问题……不言而喻,退耕还草、还湿地,是解决三江平原的不二法门。消息传来,令人欣喜。
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波难之后,松花江母亲河的确迎来了她的明媚的春天!
依兰松花江大桥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篇4
拟建的依兰松花江公路大桥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和迎兰乡之间的依兰江段, 隶属于松花江流域。桥段上、下游分别有牡丹江和倭肯河汇入, 为三江汇流江段。牡丹江自上游右岸呈40°斜向汇入松花江, 倭肯河在下游2 500 m处自右岸汇入松花江。桥位处江道属于平原型河道, 受到两岸高地及依兰镇堤防的约束, 主槽稳定。桥址附近的江段为单一河槽, 水面宽由低水到高水为304~601 m, 两岸无滩地, 河势顺直, 深槽偏于左岸, 河水平均流速2.25 m/s, 最大流速3.2~4.0 m/s。
大桥设计洪水频率为300年一遇, 设计桥轴线与左岸深泓线基本正交, 桥型设计方案有连续梁桥、斜拉桥和中承式系杆拱桥3种, 中承式系杆拱桥设计方案总桥长1 056.08 m, 桥跨结构为:16×30 m + (60+240+60) +7×30 m;斜拉桥设计方案总桥长1 056.04 m, 桥跨结构为:13×30 m + (140+320+140) m +2×30 m;连续梁桥设计方案总桥长1 066.20 m, 桥跨结构为:8×30 m + (85+4×125+85) m +5×30 m。3种方案中, 桥长基本一致。为了对桥型方案进行比较, 确定合理的桥式, 进行依兰松花江大桥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2模型设计与验证
本试验按照重力相似准则采用整体定床模型研究几种桥型方案的水流特性, 以及建桥对通航、防洪等问题的影响。在设计中主要考虑了几何相似和水流运动相似。
2.1几何相似
根据本河段演变特征和水流运动特点, 参考类似河段模型设计经验, 结合试验场地情况, 模型比尺拟定为平面比尺λL=500, 垂直比尺λH=100, 变率为5.0。
2.2水流运动相似
根据河段实测资料计算得河床平均糙率约为0.043, 据糙率比尺, 需要采用直径为0.5~1.0 cm的粒径卵石按间距为5 cm作梅花形排列加糙, 以达到模型糙率要求。为了模型水流与原型水流严格相似, 模型必须满足表面张力的限制条件, 模型各级流量下的最小水深大于3 cm, 模型各项比尺见表1所示。
2.3验证试验
模型建成后, 根据依兰水文站的实测资料以及1998年洪痕资料对模型进行水位、流速分布、流向、洪痕点等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实测水位与原型基本一致。
依据黑龙江省航务勘察设计院2005年7月的实测来水资料进行了模型验证。在模型试验区选取对应的表面流向线的起点, 通过施放白色膨胀性珍珠岩粉示踪, 绘制表面流向线图, 在验证级流量下, 天然和模型表面流向线走向一致。在泄放1998年洪水的流量下, 根据反推的洪痕点资料, 测得最大水位偏差为0.11 m, 满足水面线相似的要求。验证试验表明模型与原型在水面线、流速分布及表面流向线等方面基本相似, 各项误差均符合《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 可以用来做桥梁壅水和流量分配等项定床模型试验。
3原河道水流特性试验
为了进行建桥前后的对比, 以便研究建桥对河道的影响, 首先进行了原河道的特性试验。选取27 550 m3/s (300年一遇) 、25 800 m3/s (200年一遇) 、22 790 m3/s (100年一遇) 、19 710 m3/s (50年一遇) 、15 740 m3/s (20年一遇) 及3 000 m3/s、1 500 m3/s (枯水) 7级代表性的流量, 从水位、流速及流向、近岸流速等几个方面开展水流特性试验, 从而全面认识本河段水流运动的规律。水位测量包括水位沿程变化和横向变化;流速测量主要是实测各水文断面的流速变化及流场分布;实测表面流向的走向, 以此来反应本河段水流走向;实测各级洪水下的近岸流速, 分析本河段的近岸流速特性。
3.1水位
水位测量包括水位沿程变化和横向变化。在各级流量下测得, 试验河段水面坡度较为平缓, 随着流量的增加, 各水文断面左右两岸水位差逐渐减小, 试验河段比降基本一致, 说明试验河段地形起伏较小, 水流畅通。桥址上游1 300 m至下游500 m范围内, 流量为1 500 ~27 550 m3/s时, 水位变化在91.51~102.23 m之间。
3.2流速流态
流速测量实测了各水文断面的流速变化及流场分布, 并分析了本河段的近岸流速特性。模型共布置了7个水文断面, 每个断面设置6个测点。经测量各级流量下桥址上下游靠左岸流速偏大, 表明主流偏左岸, 两岸水流平顺, 没有明显的回流。主槽流速在1.12~2.98 m/s之间, 最大流速为 3.25 m/s。
3.3流向线
为了反应本河段表面流向线的变化规律, 试验中选取1号水文断面的测流点2和测流点3为施放示踪珍珠岩粉的起点, 采用逐点跟踪法测量。得出本河段水流表面流向线在桥址以上区域居于水道中间, 桥址以下逐渐偏向左岸, 表面流向线与桥轴线基本垂直, 最大偏角在5°以内。
3.4桥址附近洪水期间近岸流速特性
根据模型试验实测各级流量下桥址附近近岸流速左岸平均近岸流速在2.34 m/s以内, 右岸在1.90 m/s以内, 左岸近岸流速一般大于右岸近岸流速, 最大近岸流速为2.88 m/s, 不会对岸边产生大的冲刷。
4方案试验
针对连续梁方案、斜拉桥方案和中承式系杆拱方案, 分别安装三类桥梁模型进行模型试验, 研究建桥前后各级流量下水面线变化、桥址上游最大壅水高度及回水长度、建桥后流速分布与流量分配和建桥前后洪水整体流向等内容。实验观测到, 桥梁上游在桥址前一定断面出现最大壅水值, 再向上游壅水高度逐渐减小, 直到恢复至天然状态;水流由上游和两侧急速集中流过桥孔, 形成“水漏斗”, 桥址下游水流逐渐扩散, 在下游较远处恢复到天然状态;桥台和引道路堤下游主流与河岸之间产生回流;引道路堤上下游两侧产生较大水位差。
4.1建桥后水位变化
对建桥后的河道纵向水面线、桥址上游两岸堤防水位、引道路堤上下游水位差、桥下水位进行了测量。
根据沿程水位测量, 三种桥型方案在大桥设计流量下 (300年一遇) 的壅水高度, 及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计算相应的回水长度见表2。
由表2中可以看出, 连续梁桥、斜拉桥桥前壅水较中承式系杆拱桥小, 主要原因是由于连续梁斜拉桥主桥相对阻水面积小, 故壅水高度相对略小。
施测设计流量下面的上游两岸堤防边水位变化, 可知两岸测点水位向桥址上游沿程升高, 中承式系杆拱方案两岸壅高值最大值略高于连续梁方案、斜拉桥方案的值4 cm。
在大桥引道路堤流量22 790 m3/s时, 中承式系杆拱方案下引道路堤上下游水位差最大为0.55 m, 斜拉桥方案为0.52 m, 连续梁方案为0.52 m。
对各级代表流量级下实测桥下水位, 得到桥下净空值, 可供大桥设计分析使用, 3种桥型方案下的桥下净空均满足设计要求。
4.2流速分布
试验测量了3种桥型方案在25 800 m3/s流量下的桥址断面的流速分布, 相对于天然条件, 主槽及高台地流速均整体偏大, 在左侧桥台附近, 由于路堤压缩, 在桥台局部绕流部位流速增大明显。中承式系杆拱方案下主槽流速最大为3.10 m/s, 斜拉桥方案为3.04 m/s, 连续梁方案为2.97 m/s。
4.3流量分配及流向
根据流速分布和流量分配结果, 中承式系杆拱桥引道路堤部分阻挡流量为3 212 m3/s, 占总流量的12.4%;斜拉桥引道路堤部分阻挡流量为3 123 m3/s, 占总流量的12.1%;连续梁引道路堤部分阻挡流量为3 064 m3/s, 占总流量的11.9%。连续梁引道路堤部分阻挡的流量略小。
建桥后, 桥址上下游附近左侧流向线比较密集, 右侧较为稀疏。流向线的疏密表示单宽流量的大小, 即左侧河槽部分的过流量较右侧大。连续梁桥流向线摆幅较中承式系杆拱和斜拉桥小, 且桥轴线的法线与水流流线交角基本在5°以内。
综合分析比较3种桥型方案在桥长、流速分布、流量分配以及壅水等各方面的差值均不大, 由于连续梁在主河槽内的桥墩少于中承式系杆拱和斜拉桥, 其桥型在河道右岸的桥墩阻水面积也少于中承式系杆拱和斜拉桥, 因此其过桥水流较中承式系杆拱桥和斜拉桥略为平顺。
通过分析, 推荐连续梁方案, 主桥采用大跨径连续梁方案。
5结语
通过依兰松花江大桥的定床模型试验,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通过施测建桥前后的各项水流参数, 可以得到桥位区河段最高水位值、桥址附近最大流速值、桥址附近两岸近岸流速值、桥址以上区域水流表面流向情况, 为优化桥梁设计方案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2) 大桥设计流量下, 连续梁桥设计桥跨前的壅水高度为0.14 m, 回水长度5 315 m。修建大桥后, 桥位上游的壅水, 对桥位河段的防洪工程有一定影响, 但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仍能满足河道行洪及保护堤防的要求。
(3) 测量大桥左侧引道路堤上下游水位差, 得出大洪水时其边坡会受到横向水流的冲刷, 需要考虑一定的防护措施。
(4) 通过桥下水位测试, 分析大桥设计梁底最小高程是合理的, 能顺利渲泄设计洪水和满足通航要求;综合桥址断面地形, 和水流参数, 桥孔长度及桥长设计合理。考虑通航问题, 研究了连续梁桥在枯水流量1 500 m3/s时, 桥址附近航道水深、航槽宽度情况, 可以满足通航要求。
(5) 试验研究方法可为类似的桥梁模型试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通过依兰松花江大桥水工模型试验, 针对3种桥型方案进行了各级典型流量下的桥区河段建桥前后的水流模拟试验。通过观测对比桥前壅水、流速流向分布及桥位处流量分配关系等水流结构特性, 推荐了连续梁桥型方案及相应桥孔布置方式, 分析了该桥型对通航、泄洪及两岸防洪设施的影响并给出了措施建议。
关键词:依兰松花江大桥,桥型方案,水工模型试验,水流模拟
参考文献
[1]依兰松花江大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R].哈尔滨: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2003.
[2]依兰松花江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哈尔滨: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2003.
[3]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4]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河工模型试验[R].武汉: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
[5]宜万铁路宜昌长江铁路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研究[R].武汉: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
[6]湖南修山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报告[R].武汉: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1.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乐曲《松花江上》 , 感受作品的 音乐意境和作品的悲剧美。
2、通过认真欣赏《松花江上》,真切体会悲愤的情感。
3、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对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进行探讨、分 析,积极参加就欣赏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的讨论并发言。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区,所以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农村学生音乐课上的较少,由于生活阅历所受的限制,音乐修养普遍还不够成熟,因此对于本节课悲剧性的情感,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为此,将引导学生在倾听音乐作品时获得深层次悲剧美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难点来处理。
重点难点
.重点:对歌曲《松花江上》的悲剧性内容及表现这一内容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
难点:引导学生在倾听音乐作品时获得深层次悲剧美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入
1.播放防空警报,观看视频,引出学生说出“九一八”事件。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什么是悲剧? 3.教师: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是最能动人心弦的,它使人们在痛苦悲伤或慷慨悲壮的感受中,得到激励和启示。这就是音乐悲剧美的魅力所在。
新授:
欣赏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
一、鉴赏《松花江上》
1.教师:让我们聆听这首不朽的民族悲歌《松花江上》,去感受那里的人们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播放《松花江上》)
2、介绍创作背景: 在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了我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并随即在几天之内侵占了20多个城市及周边的广大地区。致使东北三省很快沦陷,东三省的人民只好流亡关外,他们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人人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他们要倾吐,要爆发„„当时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傍惶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深刻体会到人们埋藏在心底的亡国之恨和丧家之痛,终于以不可抑制的强烈激情,谱写出《松花江上》这首反映东北同胞和全国人民共同感情的歌曲。
3、探讨:这首歌曲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音乐语言来表现内容的? 学生讨论回答:(主要从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
4、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及音乐表现。
出示课件:《松花江上》歌曲曲式结构是 A.B两部分加尾声,为带尾声二部曲式结构。
教师:从内容和感情脉络上看,可分为哪几个基本层次? 学生:可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基本层次。教师:在每个层次中,你是如何获得悲剧美的情感体验的?(1)、第一层次:怀故。
歌词:采用描写家乡的美丽富饶方法来诉说,再加一声“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悲凄之情就更不能堪!
音乐要素: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构成,均以从容的节奏和流畅而深沉的音乐语言,描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又以级进下行的旋律,表现了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悲痛心情。
(2)第二层次:漂流。
歌词:“九一八,九一八”,反复告示,告诫人们不忘灾难的日子。两个“流浪”,深沉地慢吟,让漂流的情形再现,是仇恨感情的积淀。
音乐要素:旋律在小调上展开,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带有呼号、哀伤的色彩;内在而压抑及悲愤交加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东北同胞对侵略者的愤恨和控诉。
(3)第三层次:呼唤。是歌曲的高潮。
歌词:一声“爹娘啊,爹娘啊”,使苍天为之动容;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诘问,吼出人民复仇的心声。
音乐要素:向亲人声声呼唤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把北方‘娘们’哭丈夫、哭儿子的哭声演变成该歌曲的曲调,形成爆发性的高潮。力度逐渐减弱,在较长的连续下行中将声泪俱下的悲痛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内容的解读,音乐要素的分析,使学生达到情感的积淀,为下一步演唱作品奠定感情基础。)
5、演唱歌曲片段,体会情绪变化 教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演唱?(设计意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师唱:(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2)““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3)“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设计意图:音乐的语言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体会得更深,让学生将情感体验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动情的演唱进一步切身体验音乐的悲剧美。)
二、鉴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1.师:在东方日本法西斯血腥屠杀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在西方,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同样罄竹难书。
提问:回顾历史,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最大的灾难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德国法西斯屠杀500多万波兰人和600多万犹太人,造成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最大灾难。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里就有一个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片段,请观看。2.感受
播放影片《幸德勒名单》灭绝人性的血腥屠杀犹太人片段。师:影片以直观的视觉方式表现作品,那么音乐又是如何表现的呢?(1)简介《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创作背景。
A.作曲家勋伯格创作《一个华沙幸存者》意图简介。
B.作品内容:以一个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法西斯用暴行,将犹太送如毒气室和屠杀场,并要犹太人自己大声报数的残暴罪行。
三、分析讨论 1.通过这两部作品的欣赏,你认为悲剧美的作品有何特点? 情绪悲愤,速度缓慢,直击心灵 2.欣赏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有何现实意义? 团结起来,站立起来
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四、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悲剧美的音乐表现和内涵。
风雪千里松花江 篇6
2005年冬天格外不平静,松花江的污染,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12月5日,刚刚履新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国务院松花江污染事件处置协调小组监测防治组组长周生贤,受国务院领导的委托,奔赴松花江污染防控最前线。临出发前,他对工作人员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松花江污染情况非常重视,环保部门要勇敢地负起责任,为国家分忧解难。要通过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锻炼队伍,抓住历史机遇,全面提升环保工作水平。他要求大家保持热烈而镇定的情绪,开展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从12月5日到12月13日,周生贤一行沿松花江沿线往返千余公里,现场勘察拦水坝址,查看监测站点,考察科研工程现场,慰问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与各阶层群众座谈交流,视察城市供水厂,访问沿江农户,现场指导一场罕见的污染防控大战役。
受命危难之际
从北京飞到哈尔滨后,周生贤与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宋法棠、省长张左己等交换了意见。未及休息,又匆匆坐上奔赴松花江污染防控最前线的佳木斯市。在火车上,周生贤又与同行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一起听取黑龙江省环保局局长李维祥汇报松花江污染的最新进展,研究防控问题。
佳木斯市是我国东北边陲重要城市,位居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的腹地,人口245万,下辖两市四县四区,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哈尔滨因为饮用水源被污染而实行全市停水,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哈尔滨以下,松花江就进入佳木斯市境内。如何保障佳木斯市两百多万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如何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让松花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如何保障松花江两岸群众饮水安全,如何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取信邻国,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也为国际舆论所关注。松花江污染防控成败,佳木斯一役任务繁重!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受命危难之际的周生贤,还没有在国家环保总局熟悉自己的办公室,就紧急赶赴佳木斯。
此时的佳木斯全境早已银装素裹。来到佳木斯的第二天,周生贤一行冒着刺骨严寒,驱车在冰天雪地跋涉400公里,赶往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扶远县。松花江在扶远上游的同江市汇入黑龙江后,黑龙江在此北上进入俄罗斯。下午,周生贤与宋法棠书记一起,在黑龙江边现场考察,研究在此建筑拦水坝事宜。
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后,由于担心可能对境内城市哈巴罗夫斯克水源的污染,俄罗斯方面提出在黑龙江水进入俄境内之前,在中国境内建设一分流水坝,使受到污染的江水绕开哈市水源地。中国政府对俄方的要求给予了认真考虑。因此,周生贤局长与宋法棠书记一起,亲自在现场仔细察看地形,分析工程细节,研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经协商,初步形成了支持建坝的一致意见,并向中央汇报。
集结环保力量
完成扶远坝址考察后,周生贤局长一行自东向西,视察沿松花江设立的各水质监测断面和监测站,以及各科研现场。
松花江污染发生后,国家环保总局派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并从河北、天津、浙江等地区抽调检测人员,到佳木斯前线支援各地监测工作。同时紧急调配监测仪器、设备装备这些监测站点。自哈尔滨以下,设有依兰、大来、佳木斯、桦川、富锦、同江监测断面。在松花江中污水团到来前后,监测人员不分昼夜每两小时取样监测一次,高峰时一小时一次。
除了监测之外,为了对比研究污染前后的水质变化,研究污染事件的环境影响,为今后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国家环保总局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环保研究所、华南环保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院校,抽调多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松花江沿线进行科研工作。同时,还有一部分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承担着另一个特殊任务,即研究削减水中污染物的技术工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技术人员达到70多人,加上当地的监测等环保人员,共有200多环保战士日夜奋战在松花江污染监测和科研现场。
“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环保力量集结!” 国家环保总局的新任局长这样形容。他希望广大环保科研工作者通过研究松花江污染,以松花江为实验室,密切联系现实环境问题,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全面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在同江、富锦、佳木斯等监测站,周生贤与每一个技术人员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慰问。他说:“你们在第一线工作很辛苦,任务很艰巨,希望你们艰苦奋斗,展现出环保监测人员的精神风貌。你们要拿出真实、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为决策服务。”
周生贤还详细了解各地监测设备情况。张力军副局长介绍说,全国各地监测站,大部分监测设备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目前在松花江沿线监测站使用的能分析硝基苯的设备,都是紧急从外地调配到这里的。周局长听后说,环境监测至关重要,拥有先进的设备,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我们一定要把能力建设搞上去。
每到一个监测断面或科研现场,周生贤总是带着大家到结着厚厚冰层的江面上视察工作,问候工作人员。12月的松花江上,寒风刺骨,气温一般都在零下20度以下。周生贤局长与每一个工作人员一一握手,问长问短,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周局长还一再叮嘱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
削减松花江水中污染物工程,是周生贤局长这两天投入心思最多的事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专家在室内和现场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松花江硝基苯削减工程方案。方案提出后,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周生贤对身边的同志多次说,如此重大决策,必须深入一线,现场查看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既要敢于决策,又要慎重决策,坚持民主科学决策。不能在北京办公室决策,而要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决策。这也是他此次松花江之行的重要使命。
12月7日晚上,在富锦市环保局内,周生贤局长听取了中国环境研究科学院院长孟伟关于工程选址、实施细节等方面的情况汇报。之后,他和科研人员一起到工程选址现场查看。周生贤慰问了在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还与正在帮忙的渔民交流江面作业的安全问题。他说,工程的实施必须实事求是,权衡利弊,保证万无一失。
从现场勘察回来,周生贤顾不上休息,立即召开有国家环保总局以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佳木斯市有关领导参加的决策会议。经过反复深入讨论,综合考虑水中硝基苯浓度变化趋势、工程的风险程度及效果,以及其它工程措施等多种因素,最后决定放弃工程实施。这一决定迅速向中央进行了报告,得到领导同志的认可。
会后,周生贤局长一行又接着赶到专家和技术人员集中下榻的饭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见面。周生贤局长向大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到国家环保总局不到一周时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情形下与大家见面,我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和慰问!”他分析了当前环保形势,认为“十一五”的五年,将是环境保护工作大发展的五年,希望大家和全国环保战线的广大职工一起,再接再厉,有所作为!他亲切地拍拍一位刚从国外回来工作的年轻科学家的肩头说,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大有希望!并充满激情地号召大家:“是金子,就闪光吧!”
12月8日,在视察完佳木斯监测现场后,周生贤局长一行来到佳木斯市环保局,这里也是松花江污染防控前线指挥所所在地。一进大门,周局长就被墙上张贴的倡议书所吸引。原来,那是佳木斯市环保局的几名共产党员在全局召开松花江污染防控动员大会后写的,倡议全局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做好表率。倡议书上已密密麻麻地签了许多名字。周生贤驻足仔细阅读,连连点头称好,并欣然提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责任重于泰山
保障松花江两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安全,是污染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方面不能出现任何闪失。除了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政府方面一起交流、合作,不断完善各项防控工作,周生贤局长还不忘倾听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
12月9日,周生贤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佳木斯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农业、水产、企业、郊区、办事处、高校等13名各界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向大家通报了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门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介绍了防控工作的形势和工作进展,请大家对环保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13名代表踊跃发言,对佳木斯市应对这次水污染的举措表示满意,对取得污染防控的胜利充满信心。同时,对评估污染造成的影响、修复生态环境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群众代表发言结束后,周生贤深有感慨地对大家说:“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得到很多信息。我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今天,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华建敏秘书长专门打电话,让我代表他们亲切问候受灾群众和一线工作的环保工作者!”周生贤局长还指出:要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要做到万无一失。群众关心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下一步要坚决作好环境影响评估和生态修复工作。
12月10日,在视察完佳木斯市的主要水厂后,周生贤又踏雪访问了沿江农户。在平安乡群英村,周生贤来到一个叫李传江的农民家中,关心地问起饮用水情况。李传江带着周局长进自己屋内看,几个水缸里都盛满水,地上放着一个硕大的装满了水的塑料水袋。
周局长问道:“这些水一家能用多长时间?”
李传江回答说:“屋外边还储存有冰块,加起来够用半个月。”
周局长又问:“江水被污染了,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你们怕不怕?”
李传江回答说:“政府都有措施,我们不怕。乡里领导天天来,市委书记也来过。”
在村子的另一头,一口深水井已开始向外放水。村干部自豪地介绍说,水井打得非常深,出来的实际上是矿泉水。周生贤局长看后说:“以后要搞一个无塔压力泵,就可以变成自来水了。”
12月12日,周生贤局长一行参加了黑龙江省环境安全大检查活动,对两家重点排污单位佳木斯约翰·迪儿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哈尔滨啤酒(佳木斯)佳凤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检查中,周生贤局长表达了他对松花江污染之痛:“松花江是当地的母亲河,要爱护她,利用她。东北经济本质是沿江经济,没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就没有东北的经济。这次松花江环境污染的教训,是切肤之痛!震惊了世界!总书记、总理会见外宾也谈这个问题,我看电视时心里很难受。”他反复叮嘱企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矛盾,两者对立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经济和环境本质是一致的,应该良性循环,搞好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人有责。他还对随行的环境监察人员说:“我们环保的权威从何而来?就是通过严格执法,来树立环保部门的权威。”
迎来胜利曙光
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头绪众多,受到全国人民关注,也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周生贤局长在视察工作期间,认真研究问题,分析形势,审慎决策。重要问题,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相关领导及时沟通;重要情况和已经形成的建议,及时向中央领导以及国务院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处置协调小组汇报。
在中央的正确决策下,在全国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下,在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下,加之佳木斯市准备措施早,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沿江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秩序得到保障,没有任何因饮用或误用污水而发生人畜中毒事件发生。
松花江水质的变化也令人鼓舞。从哈尔滨到佳木斯,松花江的主要污染物硝基苯一直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哈尔滨苏家屯监测断面硝基苯的最大浓度为0.581毫克/升,到了佳木斯上游的大来断面则降为0.261毫克/升。在佳木斯断面,12月10日上午8时硝基苯的最大浓度已降低为0.173毫克/升,11时则降低为0.162毫克/升。这一浓度已低于俄罗斯国家饮用水和饮用水源地的0.2毫克/升的水质标准。
12月10日上午,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魏山峰报告最新监测结果表明佳木斯断面硝基苯峰值为0.173毫克/升时,周生贤高兴地拥抱了站长。“这是我工作30多年来,最令我激动的数字!”
当天上午,身为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国务院松花江水污染监测防治组组长的周生贤在白雪覆盖、寒风刺骨的松花江边接受记者采访时宣布: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松花江的水污染特别是硝基苯的浓度已经大幅度下降,这标志着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的阶段,将主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测,确保沿江人民饮水安全;第二是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工作的重点转向水污染事件的环境影响评价上,使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早日有个说法; 第三是全面启动松花江污染治理的总体规划。
在连续紧张的几天工作之后,这时候的周生贤局长忍不住激动的心情:“环保部门将会同水利等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统一协调、有效组织社会资源,卓有成效地工作,力争把污染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请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
松花江沿江交通体系一体化规划 篇7
1 沿江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沿江交通现状
1) 越江通道现状。
现有越江通道8条 (不含轮渡航线) , 如表1所示。其中已建越江通道6条, 分别为王万铁路跨江大桥、西四环路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滨州桥、滨北公铁两用桥 (2条, 但现状公路桥已停用) 。正在建设的越江通道有2条:松浦大桥、四环东江桥。
2) 江上轮渡调查。
目前现有国有、民营企业经营的轮渡航线共14条, 其中国有4条, 民营10条。每年4月中旬~11月中旬通航期间, 承担着江南、江北居民通勤和中外游客江上旅游的业务, 年客运量达414.9万人次。设有码头23处, 江南岸12处, 江北岸11处。江上客运船只141艘, 包括国有航线船只34艘, 约6 000余客位;民营12客位船107艘, 约有1 500客位。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沿江交通设施供给规模小, 形式单一。江南、江北两岸间的越江交通需求量较大, 但现状越江通道数量少, 不能满足越江需求。
2) 沿江交通基础设施的交通网络布局缺乏统筹协调。主要体现在沿江区域公交、轮渡、私人小汽车等交通方式衔接不紧密, 换乘不便, 缺少一体化交通换乘枢纽的规划和建设。
3) 沿江区域内快速干道受干扰较大。作为城市二环干道系统的友谊路交通流量大, 机动车道宽, 车速快, 而跨友谊路的分离式人行过街设施少, 受行人过街干扰较大, 同时行人过街困难, 安全性差。
4) 江上轮渡码头数量多, 但规模小, 布局零散, 缺乏严格管理, 且现状沿江游览航线较少, 有待进一步开发。
2 建设沿江交通一体化的规划构想
1) 纵向上构建以轨道交通、水运交通、道路交通、铁路交通等多种方式的越江通道, 优化越江交通格局, 加强两岸交通联系。
2) 横向上构建江南、江北沿岸干道网系统, 完善路网结构, 并充分发挥次干道和支路的利用水平。
3) 规划交通换乘枢纽, 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良好衔接和换乘, 实现沿江交通一体化建设。
4) 实施以人为本、人车立体分离的规划策略, 合理规划布设沿江人行过街设施, 方便步行交通, 保障行人安全。
5) 结合枢纽建设, 合理规划静态交通设施, 并加强停车泊位分区域、分时段的交通管理, 缓解静态交通的供需矛盾。
3 沿江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
3.1 优化越江交通格局, 构建越江交通体系
越江交通体系规划本着“均衡布局”、“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绿色环保”的规划原则, 优化越江交通格局, 规划越江通道6条。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三环路西江桥、经纬街隧道、红旗大街江桥、三环路东江桥, 与现有越江通道共14条。按照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类。
3.1.1 按照运输方式分类
铁路3条, 即王万铁路跨江大桥、滨洲桥、滨北两用桥。轨道交通2条, 即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机动车通道9条, 即西四环路大桥、三环路西江桥、松花江公路大桥、经纬街隧道、二十道街江桥、红旗大街江桥、滨北桥、三环路东江桥、下战备码头环路大桥。
3.1.2 按照立体层次分类
水上13条, 即滨北桥、滨洲桥、王万联络线跨江大桥、轨道交通2号线、轨道交通4号线、西四环路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滨北桥、下战备码头四环路大桥、二十道街江桥、三环路西江桥、三环路东江桥、红旗大街江桥。水下1条, 即经纬街隧道。
3.2 构建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2.1 对外交通
上游郊野段与外部的联系主要以机场高速公路为主, 辅以现有的村镇道路;城区段与近郊段的外部联系主要依靠三环路和四环路及其他越江通道;下游郊野段则主要利用现有的村级道路与外部联系。坝区段因航电枢纽工程同时也是过江通道, 并与风景带南北两侧国道和省道相连, 成为风景带下游的对外交通枢纽。
3.2.2 内部道路系统
机动车道依靠现有的松花江沿江外堤作路基, 并作为风景带内的主干线与附近高等级公路连接, 建议道路红线宽度为18 m, 双向4车道。上、下游近郊段及下游郊野段局部设自行车游径, 方便游客自助式游览, 自行车游径可敷设于湿地及草地之上, 多采用沙石铺设, 局部可采用木质 (如湿地之上) 。主步行道规划在机动车道路两侧, 路宽2~4 m, 并与景区内部各功能区块相连;对于各子景区内部及两侧山林中的景观步道, 宽1~3 m, 注意突出自然生态特色, 减少人工痕迹。
3.3 确立公共交通在越江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加快公交枢纽建设
力争确立公共交通在沿江两岸交通体系规划中的主体地位, 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越江线路 (轨道、BRT) 为骨干, 常规越江公交为主体, 江上轮渡航线为补充的沿江区域公共交通体系。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要求, 坚持遵循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考虑结合沿江区域规划的几大景区、人流集散广场、越江通道及轮渡码头的布局, 规划20处公交枢纽, 江南岸13处, 江北岸7处。
规划越江公交线路将以快速公交线路为主, 主要承担江南和江北各组团之间的联系。车辆配备以大容量空调车为主, 发车间隔高峰时为1~3 min, 平峰时为5~6 min, 平均站距达1.5 km左右, 这些快速越江公交线路主要依托跨江通道。共规划快速越江公交线路7条, 与现状越江公交线路一同, 基本可以满足越江公交客运需求。
3.4 增加沿江区域停车供给, 并加强诱导系统建设和管理
1) 建设沿江20处路外公共停车场。
目前, 哈尔滨市二环路内泊位需求约为2.8万, 而现状供应仅为1.7万个, 仅满足需求的60%, 且沿江停车供求关系尤为紧张, 本次在松花江南岸城区规划14处公共停车场, 规划面积4.7万m2, 提供泊位约1 500个, 北岸规划7个公共停车场, 规划面积3.5万m2, 提供泊位约1 000个。
2) 建设停车诱导信息系统, 加强停车管理, 引导驾驶员停放到路外停车场。
在江南主城区沿江建立停车诱导系统, 范围西到公路大桥, 东至松浦大桥, 二环北路两侧, 共设约10个停车场, 1 000多个车位加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系统分为三级诱导:①区域大型引导屏, 在区域周边主干道上设置动态标志, 提供停车场位置、动态空余车位、行车方向及道路通行状况等信息;②主要路口的中型引导屏, 在停车场周围的1~4个路口提供停车场的动态空车位及方位的信息;③小型信息屏, 在每个停车场的入口设置动态“满”或“空”状态的停车信息。
3.5 创建和谐的步行交通环境
1) 规划以沿江换乘枢纽为依托, 步行景观大道为纽带, 形成连通公交换乘枢纽、沿江游憩集会广场、码头集散广场等沿岸风景园区的沿江步行廊道。步行廊道作为沿江专用景观道, 应本着“以慢行”交通为主, 限制机动化, 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 保障行人交通的安全性和连续性。规划从通江街—松花江公路大桥区段为沿江轮滑道, 以及电瓶车、双人自行车专用道, 禁止机动车驶入。
2) 对于干道上步行交通的考虑, 考虑干道以“快行”交通为主, 本着“快慢分行”的原则, 实现人车立体分离, 给行人步行交通提供安全的通行环境。规划在友谊路、大新街人车矛盾突出的地点建设人行过街通道, 分离人行及机动车交通, 不但保障友谊路机动车交通的畅通, 又可充分发挥其城市二环的交通干道作用, 保障行人与松花江岸线的便捷联系, 规划与现状共形成15处人行过街通道。
3.6 构建一体化接驳的交通换乘枢纽
规划集地铁、公交、轮渡、社会车辆、步行交通的内部换乘和相互换乘功能的交通换乘枢纽, 从平面和空间上设置相互独立的功能区的交通模式, 实现以人行交通优先组织和多种运输方式有序高效的综合一体化接驳的目标。沿江区域江南岸规划13处交通换乘枢纽, 江北岸规划7处交通换乘枢纽。
4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松花江沿江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借助大顶子山枢纽工程建设的良好契机, 加快松花江沿江两岸开发, 构建沿江交通体系一体化的规划构想和发展目标。
摘要: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 为沿江地带开发和振兴带来机遇。结合松花江大顶子山工程实践, 在分析目前沿江交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建设沿江交通一体化的总体构想及规划目标, 并详细阐述构建松花江沿江交通体系一体化的措施。
关键词:沿江开发,沿江交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顾朝林.促进江苏沿江地区协调发展[J].江苏经济, 2001 (8) :50.
[2]王周庆, 陈亿琳, 赵峰.沿江地区景观道路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8 (3) :24-27.
[3]周社.镇江交通在沿江开发中的战略构架[J].江苏交通, 2003 (7) :1-2.
[4]盖星石.建设长江沿江交通体系的思考[J].2003 (5) :46-49.
[5]谢俊辉.构筑沿江交通新格局创建常州发展新优势[J].江苏交通, 2003 (8) :1-4.
松花江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篇8
1 有机物污染较重
有机物污染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工业污染, 另一方面是城市生活污水污染。
松花江沿江城市有1035家重点工业废水排放企业, 主要行业有造纸、酿造、化工、化肥、医药、纺织、采矿。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 化工、化肥、造纸、热电4个行业用水量为77.77亿吨 (其中新鲜水用量为17.29亿吨) , 占全部重点源用水量的91.55%, 是主要的用水行业;松花江沿江城市的造纸、化工、酿造、医药、食品5个行业COD排放量占全部重点废水排放企业的61.56%。因此, 松花江沿江城市COD污染重点是造纸、化工、食品和酿造四个行业。
2000年松花江沿江城市污水排放量为4.7亿吨/年, 城市污水处理量为0.92亿吨/年, 城市污水处理率为19.57%, 处理率偏低, 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地面水域。松花江沿江城市污水处理率远远低于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35%的平均水平。松花江沿江城市污水COD的排放负荷是工业废水COD的排放负荷2.7倍, 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面水域, 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松花江沿江城市现有7座污水处理厂。哈尔滨市1座处理能力为16.25万吨/日, 齐齐哈尔市1座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 牡丹江市1座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 大庆市3座总处理能力为11.4万吨/日, 七台河市1座处理能力为0.5万吨/日。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也不能完全正常运行。
上述情况表明, 松花江沿江城市污水处理还比较落后, 需要增加投资,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并选择一些适合东北地区特点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改善松花江水环境质量。
2 面源污染较重
松花江沿江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夹带农药、化肥的农田径流, 蓄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及农户的生活污水等面源污染源对松花江水质影响很大, 而且难以控制。
松花江面源污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农村主要面源污染源如水土流失及农药化肥的使用说明面源污染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比较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贡献率说明面源污染对总污染的贡献大小。
2.1 主要面源污染现状
在面源污染的监测中, 由于其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的特征很不明显, 所以, 应选择与人类和动植物活动关系密切、在土壤中广泛存在且易沉积和吸附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评价的对象。
2.2 水土流失造成的松花江面源污染
松花江流域6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约500万公顷。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119万公顷, 占松花江流域总土地面积的25.5%, 是6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的2.3倍。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达567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25.2%;草地水土流失面积104万公顷, 占草地总面积的24.1%。水蚀面积1125.6万公顷、风蚀面积76.7万公顷、冻融侵蚀面积142.7万公顷, 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3.7%、5.7%、10.6%。松花江流域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和草地退化等原因, 造成土地沙化, 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和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夹带有机质进入河流, 形成面源污染, 造成COD浓度增高。
2.3 农村农药化肥使用与面源污染
调查数据显示, 农药投放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据统计, 松花江流域农药使用量由1990年的1.28万吨上升到2000年的2.77万吨。单位耕地面积平均施用量由1990年的2.54公斤/公顷上升到3.70公斤/公顷, 施用农药耕地面积由1990年的506万公顷增加到2000年的748万公顷, 2000年施用农药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63.6%。从目前看, 农药的使用几乎遍及所有农作物, 造成土壤、大气、流域水体污染, 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长期在土壤中残留, 污染水体和大气, 造成环境污染, 作物残留农药通过食物链污染动物产品和威胁人体健康, 成为主要的农业污染源。
松花江流域化肥施用最突出的问题和全国一样, 就是没有平衡施肥, 长期以来偏施肥, 加上农民施肥不够科学, 施肥过量, 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 引发土壤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追求高产出的农业生产使得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据统计, 1990年松花江流域化肥年使用量为118.2公斤/公顷, 到2000年达到168.5公斤/公顷 (折纯) , 施用化肥耕地面积由1990年77万公顷增加到2000年的859万公顷。施用化肥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由1990年的68%增加到2000年的73%。
从目前看, 化肥对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主要途径是:经过水土流失进入水体, 是流域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面源污染贡献率
在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畜禽粪便污染物中, COD的含量是较高的, COD对表示面源污染的状况具有代表性。由于氮类和磷类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界中有着与其他物质不同的广泛存在性, 使之更符合面源污染物的形成特征, 而且总磷、总氮的监测避免了它们各不同形态之间复杂的相互转化过程, 因而可以有代表性地衡量水质受面源污染的状况。
松花江冰封期长达4个月, 冰封期期间正处于枯水期, 地面径流很小, 故这时期面源污染对江水污染贡献较小, 以点源为主。我们可以认为冬季冰封期负荷即为此时期点源污染负荷与上游来水负荷之和;而在丰水期, 随降雨的增加, 面源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其他水期区分点源与面源污染较难, 所以近似以冰封期负荷代表各时期点源负荷与上游来水负荷之和, 从总负荷减去全年点源负荷与上游来水负荷即为面源负荷, 从而可得出面源负荷的贡献。
3 上游来水污染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 中国最大规模的化工企业建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市。几十年来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在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 也给松花江造成严重污染。吉化公司的污染排放, 是松花江最主要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源。尽管吉林市已兴建工业废水处理厂, COD去除率也较高, 但对那些难降解的和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类、氯苯类、硝基类等化合去除率并不高, 而恰恰是这些难降解的和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才是造成松花江污染危害的主要有机物。另外, 松花江流域的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由于历史环保欠帐太多, 高能耗和高污染也十分突出, 均给松花江造成有机污染危害。
4 四冰封期较长
松花江地处北方高寒地带, 松花江冰峰期, 一般为5个月。由于冰峰期长, 水温低, 松花江沿江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下降, 排入水体的有机污染物量增大。另外冰封使得水体与空气隔绝, 水体复氧能力弱, 水温低, 水中微生物新陈代谢缓慢或停止, 有机物降解能力低下, 从而使松花江水体的污染特别严重, 松花江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可以长距离扩散迁移, 污染下游水域。
摘要:松花江是黑龙江省工农业生产和全省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水源, 它们的水质状况将直接影响黑龙江省生产、生活和人民健康, 谈谈松花江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松花江上 篇9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位于吉林省松原市, 主桥为95m+3×150m+95m的四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 采用整体式断面, 桥宽为26.50m, 全长640m, 大桥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变高度箱型截面;斜拉索设计为单索面半扇形布索, 采用37Φs15.20高强低松弛环氧喷涂钢绞线, 全桥4*11对。
斜拉桥主梁挂篮施工目前是比较成熟的工艺, 按照主桁形式有多种类型:三角挂蓝、菱形挂蓝、牵索挂蓝和一字形挂蓝等, 分析本桥的主梁设计结构及块段重量确定使用前支点自锚式菱形挂篮, 这种结构满足大桥结构要求而且制作简单, 运输安装方便。
挂蓝设计总图:纵断示意
2. 挂篮的设计
主构架系统:菱形主构架采用钢销轴销接。在主构架上弦杆前端设有前横梁, 用于悬吊各前吊杆, 前横梁上设操作平台及护栏以便于施工及安全。主构架竖杆之间采用中门架连接, 以加强两片菱形架的稳定性。竖杆两侧各设一侧面吊架, 用于悬吊挂篮底托系统及外侧模, 便于挂篮的行走及倒退。后斜杆与侧面吊架采用角钢组焊的桁架连接, 防止侧面吊架在挂篮行走过程中出现失稳现象。
行走及锚固系统:走行系统由4套50吨大行程液压千斤顶及钢轨行走梁组成。每段梁在箱底均设置7根锚点, 锚固位置均在已成梁段前400mm处。
底托系统:底托系统由前后托梁、底纵梁、限位纵梁、平台梁、前操作平台、后操作平台、侧护栏等几部分组成, 浇注混凝土时, 后托梁通过后吊杆锚固于已浇注好梁体的顶板及底板, 前托梁通过前吊杆与前横梁相连。
模板系统:外侧模面板采用6mm厚钢板, 纵肋采用[10#, 背楞采用2[10#, 背楞间距为1米。外侧模提吊梁前端锚固于前横梁, 后端悬吊于已浇箱梁表面, 拆模时放松锚固端, 随平台下沉和前移。内模采用组合钢模, 内部采用腹板及底板可调节型内模支撑架, 外侧模与内模用对拉螺栓连接, 采用内滑梁形式整体移动内模系统。
3. 挂篮拼装和吊装
首先放置滑轨, 在桥面腹板预埋精轧螺纹钢筋位置放置滑轨, 并用锚具及滑轨锚板锚固滑轨。在前滑动铰座处不要有滑轨接头并垫有铁枕和牛腿支撑。在特殊情况下滑轨可进行位置调整, 调整方法如下:用千斤顶支顶主桁滑动铰座左右的牛腿使其稍离开滑轨面 (2mm) , 而后窜动滑轨到理想位置。
主桁片的安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0#段上依次安装各构件;使用高强螺栓连接主桁横联, 安装完成后可在主桁上安装相应的走行梯。
使用销子连接前横梁, 吊装前可将工作平台的附件提前焊接在相应位置上。安装到位后安装工作
平台。安装后吊斜拉带、后吊平杆及后吊平杆斜支撑。将前横梁上所有附件均安装到位。
然后开始底锚及底模的安装, 将七套底锚安装到工作位置并调整到工作长度。
底模拼装:在桥墩下用枕木搭设平台, 平台高度大于1.2米。将前后托梁底向上放置, 而后焊接托梁桁片, 焊好后反转, 按设计间距放平。测平两托梁上面, 调正对角线, 而后安装纵梁、固定底模及固定底模面板。工作梁可同时安装或外侧模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底模面板在完成辅设后与纵梁间施焊。
挂篮桥面部分安装完成后, 在底模安装之前将外滑梁安装到位并将后部锚固。将外侧模坐落在滑梁上用倒链将侧模拉到工作位置。侧模在挂篮灌注混凝土时一定用螺纹钢将翼板上端拉固在边桁片前下斜杆上。
最后安装内滑梁及相应附件, 并辅设内模桁片及组合钢模板。同时安装底模侧工作平台和前工作平台, 挂好防护网及防坠保护。
4. 挂篮施工技术要点
挂篮为高空作业特殊承重设备, 安全问题是首要。技术人员和安全检查人员在挂篮灌注前和走行过程中共同对挂篮进行安全检查及监督。安全检查的对象是挂篮的主要受力构件, 内容包括:受力销及联接部位;受力杆件及联接部位;精轧螺纹钢的联接;锚点的锚固;走行时各联接点及保险锚点。
注意做好预留及预埋项目, 严格遵照挂蓝设计设预留孔、预埋精轧螺纹钢。并保证预留孔、精轧螺纹钢、竖向预应力筋位置准确, 铅垂。预留孔及预埋精轧螺纹钢位置是否准确与铅垂直接影响挂篮的施工及安全, 一定要重视起来采取措施给予保证。
挂篮主要受力件需要做单件拉力试验, 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受力构件材料及焊接的质量及理论计算的验证, 更为重要的是确保挂篮使用中的安全。底锚铰结点及底锚杆必须全部张拉试验不能遗漏, 末试验者不能使用。具体内容如下:主吊杆, 销子及连接件, 主吊带全部及销子, 精轧螺纹钢, 底锚杆。试验方法:现场制作一张拉架, 利用前横梁、底模前后托梁吊耳及张拉架进行吊杆和底锚试拉。拉力到达压力表计算的读数时持载5分钟, 用锤轻击构件主要联接点, 观察无裂纹, 无明显朔性变形及断裂为合格。
挂篮施工时为保障前支点各部位的稳定及安全, 在挂篮前滑动铰座结点处滑轨下部垫原载设计铁枕, 当施工下一节段走行前要取出铁枕放置在下一工作位置。在主桁两边牛腿与桥面之间要用方木或其它型钢分配支撑, 要求支撑稳固。
挂篮在施工中主桁后结点与桥面预埋螺纹钢要求稳固锚固以保证挂篮的施工、施工质量及安全。每只挂篮要求在施工中不少于16个锚点。锚点要锚在挂篮后结点上。挂篮主桁后锚要求是桥面预埋筋通过联接器联接后直接锚固后结点而不允许通过滑轨转接锚固主桁。
挂篮走行过程中后吊轮两端滑轨一定要锚固避免滑轨处在悬臂状态。
挂篮的走行锚点是保证挂篮安全使用中重要的一环而不可轻视。在挂篮走行过程中要保证每片主桁自始至终有保险锚点锚固。当一个保险锚点行至后结点而影响走行时要及时在前部加设另一保险锚点, 加设完成后再拆除后一锚点, 以此轮换。保险锚点位置设在主桁下平杆上。走行时保险锚点与下平杆的锚固要略松不影响走行。
挂篮设计有承吊外模的两根外滑梁和承吊内模的四根内滑梁。六根滑梁在灌注混凝土时均需在已成梁段将滑梁用φ32精轧螺纹钢锚固, 滑梁后部的承重由滑梁后锚的精轧螺纹钢承担而不能由滑梁后吊架承担。滑梁后锚为φ32精轧螺纹钢, 螺纹钢穿过滑梁用锚垫板和锚具固定。
滑梁走行保险:挂篮施工除以上施工锚固及保险锚固外还有滑梁走行保险点。在滑梁后锚桥面预留孔处穿钢丝绳套过滑梁 (钢丝绳处于松懈状态而不影响滑梁走行) , 固定在桥面上。
走行体系是挂蓝使用中的关键工艺, 施工步骤如下:
a.松动外滑梁后吊轮架, 使后吊轮组下落80mm左右。松动外滑梁后锚, 使滑梁缓慢落在悬挂轮上。同时在内外滑梁后锚孔之间加设保险钢丝绳。
b.调整主桁后吊平杆和后托梁之间吊杆, 调整长度应留有约80mm间隙。而后在外滑梁和后桁片之间安装两部10吨倒链;松动底锚, 调整倒链使底模后部缓慢下落, 使底模挂在挂篮两悬吊平杆上。在倒链处加高两道保险钢丝绳把外滑梁和底模后桁片联接起来, 而后拆掉底锚丝杠。
c.在主桁下平杆后端适当位置加设保险锚点, 此锚点要略松。而后拆除后结点所有锚点, 使后吊轮吊在滑轨上, 在走行过程中始终保证每片主桁有一保险点不能松脱。
d.检查挂篮及侧模板与已成梁段是否还有联接阻碍处。加设千斤顶顶座, 利用千斤顶顶推活动支座逐渐将挂蓝前移。前移时要保证两桁片同步进行并且要缓慢避免冲击。可在滑轨面上涂些黄油方便滑动。前移过程中要始终保证后结点有一个保险锚点。挂蓝到位后进行调整锚固。
5. 经验总结
通过宁江松花江特大桥挂篮的设计、制作、吊装、行走等一系列的施工, 积累了一些斜拉桥前支点自锚式菱形挂篮施工复杂截面主梁的施工经验, 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摘要:结合宁江松花江特大桥的实际情况, 主要介绍了前支点自锚式菱形挂篮在矮塔斜拉桥复杂截面主梁施工中的应用、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及挂篮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关键词:松花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挂篮,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斜拉桥建造技术 (范立础) (人民交通出版社)
松花江上 篇10
积极推进松花江梯级开发建设。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量相对紧缺, 人均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松花江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国务院1994年对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意见, 对松花江采用局部渠化和航道整治方案已经启动。随着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 对天然航道进行渠化通航是航运发展的必然趋势。初步规划在松花江中游建设7座航电枢纽进行梯级开发。大顶子山航电枢纽于2004年开工建设, 现主体工程已发挥效能, 2008年完工。松花江梯级开发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高度重视, 依兰航电枢纽建设分别列入省、部“十一五”建设规划, 目前, 该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争取2009年开工建设, 同时开展了悦来等航电枢纽的前期工作, 进一步加快梯级开发建设的步伐。
松花江梯级开发是一项多功能的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工程, 通过建设航电枢纽, 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的同时, 大力改善航行条件, 构建水运大通道, 为流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利用中俄两国共同拥有3500多公里界河的天然纽带和松花江开放水域, 构建中俄运输大通道。利用松花江—黑龙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构建中俄水运大通道, 解决中俄贸易运输“瓶颈”问题, 使我国在全球资源竞争中占有优势, 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需求, 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进一步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利用江海联运通道, 解决三江平原地区粮食运输困难, 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作用。三江平源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我省粮食外运一直较为紧张, 而这一地区正处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干流航道腹地, 加快发展江海联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重大件运输中发挥优势, 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贡献。我省将利用重型装备制造的产业基础, 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集团, 重点发展电站成套设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等优势装备。哈尔滨电站集团生产的产品是我国一流电站设备, 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哈电集团、一重等装备业外运的设备重件多、大件多, 公路、铁路运输困难, 成本高。松花江水运主通道建设为发挥水运通道优势, 发展重大件运输, 促进我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配合“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 开辟松花江能源运输专线。哈大齐工业走廊是我省集中资源优势, 打造带动全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 工业走廊建设的发展必将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建筑材料的需求。哈大齐工业走廊基本是沿松花江、嫩江布局的, 沿江的哈尔滨三电厂、富拉尔基二电厂将随航道条件的改善增加水运煤炭需求量, 上游吉林省松源港建设完成后, 水运至吉林省煤炭将大幅度增长。通过松花江航道梯级开发建设, 改善通航条件, 开辟松花江能源运输专线, 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加快松花江航道建设对促进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对俄经贸战略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松花江污染危机检讨 篇11
11月23日晚6点,张松华和妻子李丽莉挤出喧嚣的哈尔滨火车站,长舒了一口气。
“真和春运一样,何苦呢!”他嘴里嘀咕着,“这回家里就剩咱俩了!”张松华扭头白了李丽莉一眼。
夫妻俩吵来吵去的主题是,停水之后要不要把两周岁的儿子和六旬老母亲送到上海姐姐家去?
“我能将就,几天不洗澡也没什么。可是孩子不行。我们最担心的是,停水之后松花江水质会不会仍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张松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他的担心也是哈尔滨600多万市民这一段时间的忧心所在。
据悉,此次哈尔滨停水事件,其规模和性质(污染)是新中国以来首次,而哈尔滨市伴随着停水的还有方兴未艾的地震传言。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与全市人民一起共渡难关。”11月24日下午1点,哈尔滨市市长石中信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从“月21日起,短短两天之内,当地政府对停水事件原因的解释,已经发生了90度的转折:从最初发出含混的消息,到发布公告宣布松花江水“可能已被污染”,到明确公告市民并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由于11月13日吉林石化发生爆炸事件已经导致哈尔滨市水源地松花江水被污染;其间,哈尔滨市经历了政治、社会生态的大转变。
11月22日,黑龙江省地震局接受黑龙扛电视台采访,对地震传言进行辟谣。宣布“哈尔滨近期内不会有五级以上地震发生”,但“黑龙江省存在地震可能性”。
11月23日下午3点半,黑龙江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局、省水利厅、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分别就哈尔滨停水事件及松花江水域污染情况向与会的全国50余家媒体进行了通报。
次日,哈尔滨市政府宣布,关于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将每天通过媒体向公众进行两次通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危机往往又是改革的机遇和动力,对政府本身来说,应对危机的过程也可以学到很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毛寿龙就此评价道。
停水决策出台内情
“11月21日下午3点多钟,好像也就半个小时的工夫,超市一下子挤满了人。货架上的纯净水、矿泉水、面包、香肠被席卷一空。”哈尔滨道里区经营一个中型超市的王国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整个哈尔滨市的水批发市场都没货了。
黑龙江电视台一位记者用“疯狂”二字来形容当时的抢购场景。“4点多钟我从道外区采访回来,顺便到超市,只抢到了一箱可口可乐,排了快两个小时的队才交上钱,超市的食品都快被买空了。”
当天下午3时开始,哈尔滨市区开始大塞车。得到停水消息的人们蜂拥进入市场,水价迅速被上抬三倍。
当日哈尔滨市政府发出的公告宣称,“由于工程维修,全城将于22日下午停水四天,何时恢复供水另行通知,请市民做好储水准备。”
由于哈尔滨历史上还没有过全城停水的先例,伴随着地震传言以及松花江水源地污染的消息,当夜哈尔滨市区陷入恐慌状态。当地媒体称,有市民甚至在汽车和帐篷里度过了这混乱的一夜,有关停水的真实原因也被一再扭曲。
11月22日,《瞭望东方周刊》从黑龙江省环保局了解到,11月18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吉林省环保局分别将“11·13”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可能对松花江水质产生污染的信息通报了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及省环保局,黑龙江省环保局立即按省领导要求进行严密部署。
“11月19日,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电报,21时污染团进入吉、黑两省省界缓冲区,检测出苯超标二倍半,硝基苯超标103.6倍。11月20日7时,在吉林界内的第二松花江汇入黑龙江省界第一个监测断面即肇源断面黑龙江省水务环保部门检出苯超标,表明污染带前锋已到达黑龙江省;16时肇源断面硝基苯也开始超标。11月21日9时,硝基苯超标达到29.1倍,监测到较高浓度污染带约80公里,流经持续时间为40小时左右。”黑龙江省环保局副局长李平介绍道。
而这意味着,留给哈尔滨的决策时间不超过两天,在这两天时间内,执政者必须做出决断,一方面稳定社会情绪,避免造成恐慌,另一方面还要确保百万群众的生命安全不受到水污染的伤害。
《瞭望东方周刊》从权威途径了解到,11月21日10时,哈尔滨市政府接到松花江水体污染的情况报告后,立即报告了正在外地的省长张左己,张左已中断了检查工作,返回哈尔滨。同时要求哈尔滨市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当日下午2时,张左已主持召开了省长办公会,听取各方情况汇报,下午5时,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宋法棠听取汇报,并连夜向国务院作出报告和请示,并为丰富水量,在哈市限时停水。
在此前一昼夜的时间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向国务院写出了紧急报告,并在21日午夜得到了国务院的回复,同时国家环保总局派来了水事故处理专家;同时向市民公告储水,并启动各项供水措施,连夜组织了2000吨瓶装水入市,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和市民情绪。
在此次应对会议上,黑龙江省成立了应对此次突发重大事件领导小组,由张左己担任组长,省委副书记栗战书负责向国务院进行报告和沟通、协调工作。
11月23日,哈尔滨市政府发布第29号公告:为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11月23日23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市政供水管网向市区供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另行通知。
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已受到污染。
同时,国务院派出的专家组抵达哈尔滨,并决定成立由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任组长的国务院工作组,统一协调、组织、指导做好有关善后工作。而对于市民来说,这些消息都已经晚了。
松原停水七天悄无声患
事实上,《瞭望东方周刊》在黑龙江省水务局采访时,局长董淑华也表示,从11月14日起,关于松花江水污染带的监测方面,吉林、黑龙江两省水务监测部门一直在进行合作和沟通,“业务通报和沟通一直没有中断过。”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李志群则认为,造成外界误解的原因是“这些工作都没有宣扬,只是默默工作”。实际上,松花江水系上下游一直在联手防治污染,保持数据互通,业务联系十分密切。
根据吉林省环保局的通报,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爆炸事故发生后,吉林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预案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而同样位于松花江畔的吉林省松原市早在11月16日起便开始停水,直到
11月23日,连续停水七天的松原市才正式恢复供水。这一时间,恰好是松花江水污染团完全流过吉林市,逼近哈尔滨的时刻,而此前一周,吉林松原停水的消息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两省政府、决策部门的沟通,公众几乎毫不知情。甚至哈尔滨市水文局的工作人员也向《瞭望东方周刊》抱怨,吉林人为什么不把吉石化已经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的情况公开?
11月24日,哈尔滨市市长石中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遗憾:“11·13”吉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开的消息报道中并没有松花江水已受到污染的消息,这就给下游城市造成了被动。
《瞭望东方周刊》在吉林也了解到,“11·13”吉石化双苯厂爆炸案发生不久,吉林省内不少媒体记者已经知晓爆炸造成了江体污染,但并没有公开报道,包括松原停水也是悄无声息,甚少媒体关注。
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邹海峰在当天深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爆炸发生后他们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没有造成大气有毒污染。但邹海峰并未提及爆炸是否会污染水源。
11月14日前往吉林采访爆炸事故的《哈尔滨日报》记者刘治宇,在发回《哈尔滨日报》的文章上也这样写道:“……由于吉林地处哈尔滨市松花江上游,对于哈尔滨市民最为关注的——爆炸是否会影响松花江水质的问题,吉林石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吉林市环保部门连续监察,整个现场及周边空气质量合格,没有有毒气体,水体也未发生变化,松花江水质未受影响。”
而在哈尔滨发布停水公告后,有关媒体的记者采访了吉林方面。吉林市委宣传处一位人士甚至表示,哈尔滨多年来一直抓住水指标的问题,做水污染的文章,这次停水是否因为吉林石化爆炸所导致还不好说。他还告诉记者,自11月14日下午开始,吉林市松花江江北在恢复供水后一直保持正常。
这样的表态意味着:如果不是有人掩盖水质污染对下游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就是哈尔滨市政府小题大做自取其乱,二者必居其一。
甚至在污染带逼近哈尔滨的时候,干扰人们判断的消息仍未完结。吉林省环保局的通报说,截至11月22日,吉林省境内第二松花江干流所有监测断面苯类污染物全部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限值。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因为污染团22日已经离开吉林,吉林省监测断面这个时候的指标当然不会超标,但并不意味着污染团的消失,因此容易造成混淆。
李志群说,吉林境内的污染基本已经过去了,一个省界断面已经达标了。吉林的数据是没毛病的,只是说污染团已经传到哈尔滨去了,吉林说法并非互相矛盾。”
“李斌副省长是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的组长,16日他就提醒我,(污染团)马上就要跨省了,让我们及时与黑龙江方面沟通合作,我21日赶往哈尔滨当面向刘学良副省长汇报了动态,协调应对措施。”李志群说。
另一个可以证明两省间是互相依靠的合作关系的事例是:11月23日晚上,黑龙江省副省长给李志群打电话,要求将上游的放水量提高到800立方米/秒,当时流量为600立方米/秒。李很快找到吉林省李斌副省长商量,吉林方面当即决定将流量提高到1000立方米/秒,“超额满足了黑龙江的要求”。
11月23日,一直对媒体回避松花江水污染问题的吉林方面突然转向。
当日,受吉林省委书记、省长委托,吉林省副省长、吉林市委书记矫正中带领吉林市委、市政府、吉化公司及相关部门领导专程来到哈市,就吉化“11·13”爆炸事故给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各界群众带来的生活、生产影响,表示诚挚慰问和深深歉意,并给哈市送来了71吨矿泉水。
同一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曾玉康专程前往哈尔滨,代表中石油向黑龙江道歉。他表示,中石油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黑龙江解决问题,解决困难。
同饮一江水,应该说吉林、黑龙江两省对保护母亲河松花江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关于此次松花江水被苯化学物污染事件,板子到底该打到谁身上,11月24日已有定论。在当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说,“这次污染事故的责任是非常明确的,应该由吉化公司双苯厂负责。”
流域主管机构成“幕后英雄”
“我们早就采取措施了,14日丰满水电站就开始放流,从那时的300流量,到600流量,再到现在的1000,松辽委和吉林省一直在帮助哈尔滨渡过难关。”松辽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李志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甘做幕后英雄。”
“连刚建成蓄库的嫩江上游的尼尔基水库在今天(11月24日)也开始放流,就是为了稀释降低苯及硝基苯污染浓度,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瞭望东方周刊》从松辽委了解到,11月15日,吉林省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采取措施切断了污染口,同时,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紧急预案,应对这一突发事件。
和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相似,设在长春的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于1982成立,是水利部在松花江、辽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国际界河(湖)及独流人海河流区域内的派出机构,代表水利部行使所在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
“别的不说,污染团何时到达哈尔滨是我们在很早之前就预测到的,然后电报黑龙江方面,并建议他们在何时采取停水措施。” 李志群透露说,松辽委每天都将最新情况通报两省政府、环保总局和水利部。
“早在11月21日,松辽委便已明确电报告知污染团已经过界到黑龙江省了,并且告知了黑龙江省最佳停水时间,即大概还有三天时间污染团高峰将抵达哈尔滨。”
11月18日,松辽委开始通告黑龙江政府预见性的污染团流向情况;11月21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商议。
“就是在那个会上初定11月22日20时停水,后来根据我们推算出来的建议,为市民储水赢得更多时间,延时到23日0点。事实上,我们一直沿程监控,确保老百姓生活用水不出问题。一句话,避免人民群众受到饮用水污染的伤害,我们就胜利了。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同志已经坚持在吉黑断面昼夜工作整整八天了。”李志群的语气中带着一股疲惫的沙哑。
吉化创造的GDP能抵5肖灾难损失吗
对于两省来说,吉石化的爆炸造成的冲击还在继续,对于两个传统工农业大省来说,此次突发事件是前所未有的,老体制遇到了新问题。
而另一方面,《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登录吉林石化网站发现,网站上还挂着7月8日的一条新闻:
7月8日上午,集团公司召开安全
生产“抓培训,提素质”动员会。会议首先对集团公司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要求。今年上牛年,集团公司以“安全生产基础年”活动为主线,扎实开展了创建“无事故单位”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实施了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安全生产的会议召开了,但几个月后,并没有出现“良好的效果”,值得质疑的是,这样的安全生产会议究竟有什么作用?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中石油集团无疑是经济增长的获益者,而开县井喷过去不到两年,吉化就发生爆炸,造成绝无仅有的巨大灾难:严重冲击了哈尔滨等城市的社会秩序,甚至危及了国家稳定大局。有评论认为,中石油集团还应反思再反思。
也有人注意到吉林石化的选址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危险的企业会安排在一条母亲河的上游,在吉化爆炸事件发生后,当地出现议论,吉化为前苏联援建项目,最初,有关方面曾想建在松花江下游的佳木斯,但由于松花江注入的黑龙江是界河,苏联希望将其建在上游的吉林市,这样一来,客观上使工业污染最大限度地在中国境内消化掉。
“当初苏联援建的时候,我们确实没有考虑到环保问题。”松辽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李志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而像这样大的化工厂选址有两个必须的条件:一是要离开水源区和人口密集地区;二是要能充分实现污染的内部处理。吉化在松花江上游选址有很大的问题,这个说到底是环境管理问题。”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杨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杨还提醒记者注意他的另一篇文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该文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伴随着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增加。
“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主要矛盾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
无疑,从吉化爆炸开始,公众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应对大停水事故,政府应该充分协调,及时发布有关消息,而由于种种原因,应对时间被严重缩短,导致哈尔滨等地大恐慌,甚至出现居民外逃的现象。
松花江上 篇12
随着工业的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环境的治理以及修复, 植物对重金属吸收降解的文献报道已有很多。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香蒲、水芹菜、浮萍中所添加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合植物吸收、转化重金属的机理以及结合松花江湿地内重金属污染的情况, 分析了不同植物对Cd、Pb、Zn三种重金属吸收以及富集能力的大小。实验说明植物可以通过吸收重金属以减少湿地内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污染负荷及污染物、植物的种类有关。通过了解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能力, 为修复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 减少化工厂的开发和生活排污对湿地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可靠的依据, 以便更好地设计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松花江湿地的生态、旅游、降污功能。因此, 在松花江实施湿地去污研究, 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植物对保持水土流失和绿化作用的优势, 同时对全国各化工厂区的湿地恢复和保护具有广泛的示范作用, 并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 实验过程
2.1 实验器材。
试验材料:塑料桶20只, 直径30cm, 深度40cm, 塑料盆10只, 直径55cm, 深度20cm, 1000ml的烧杯10个。香蒲, 水芹菜, 浮萍。实验器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电子分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冰箱、电加热板, 便携式PH仪, 真空干燥箱等仪器、容量瓶、量筒、烧杯、移液管、吸管、坩锅、聚四氟乙烯甘锅、坩锅、坩锅钳、镊子等;试验药品:高氯酸, 硝酸, 氢氟酸, ZnCl2, PbCl2, CdCl2。
2.2 实验方法。
香蒲、浮萍和水芹菜栽种后, 将配置好的模拟污染物一次性加入到各个样品中。其浓度按1号到4号逐渐增高, 5号为空白样, 作为参照。添加污染物的浓度ZnCl2、PbCl2、CdCl2、分别是:1.348 g/L, 1.305g/L、2.154g/L, 加入的污染物的体积:ZnCl2加入各种植物的量分别为2, 4, 6, 8ml;Pb Cl2加入各种植物的量分别为0.5, 1, 1.5, 2ml;CdCl2加入各种植物的量分别为0.5, 1, 1.5, 2ml;用四分法采集水芹菜和香蒲表层泥样, 盛于蒸发皿中在室温下风干后研磨, 过0.25mm的筛子后, 放在聚四氟乙烯坩锅中, 然后用HNO3-HF-HCl O4法消解。消解完全后, 冷却, 定容至50ml容量瓶待用。水样用移液管分别从浮萍、香蒲、水芹菜中取60ml水溶液, 置放在100ml小烧杯中, 用HNO3-HCl O4法消解, 之后的操作步骤与泥样的相同。HNO3-HF-HCl O4法的具体过程:称取0.1000~0.5000g样品, 置于坩锅中, 用水润湿试样后, 加入硝酸10ml待剧烈反应停止后, 在低温电热板上加热分解。一直加硝酸直至不产生棕黄色的烟为止。取下, 稍冷, 加入氢氟酸5ml, 加热煮沸10min。取下, 冷却, 加入高氯酸5ml, 蒸发至近干。然后再加高氯酸2ml, 再次蒸发至近干 (不能干涸) , 残渣为灰白色。冷却, 加入25ml的1%HNO3, 溶解残渣, 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 加水至标线, 摇匀, 备测。最后, 配置重金属Cd、Pb、Zn标准溶液, 用AAS200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香蒲、水芹菜、浮萍中的重金属含量。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3.1 浮萍对对三种污染物的吸收情况。
浮萍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见图1~3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 1号及2号样品中的Zn含量略高于空白值, 而3号及4号样品则低于空白值, 而实验过程中添加的Zn污染物含量较低, 最高含量为270ppb。经过一周时间后, 添加的Zn几乎全被浮萍吸收。说明实验中添加的Zn含量低于浮萍的最大吸收量。从图2可以看出, 空白样中Cd含量极低, 因为Cd是生物毒性极大的元素, 应严格控制其在环境中含量。在Cd的试验浓度系列中, 浓度从低到高依次是0.8156, 1.6312, 2.4468, 3.2624ppm, 一周时间后, 去除率分别是84.98%, 69.76%, 52.66%, 48.56%。从中可以看出, 去除率随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是有限度的。同时也说明试验中添加的Cd浓度偏高。从图3可以看出, 对照样中Pb含量较高, 浮萍对Pb的吸收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浮萍样品中, Pb浓度系列为1.3465, 2.6930, 4.0395, 5.3860ppm, 去除率分别是18.24%, 43.71%, 67.84%, 66.94%。浮萍对Pb的吸收率也说明了植物仅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吸收作用, 超过限度, 植物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症状。
3.2 水芹菜和香蒲对三种污染物的吸收。
Cd对香蒲的影响:各个样品的土壤中Cd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也体现了土壤对污染物Cd具有不同的吸附性, 仅有少数土样Pb含量低于空白样品浓度, 反映该样品土壤对Cd的吸附性较强, 而水样则比较富集。Cd对水芹的影响:水样的含量与空白样品的含量大致与加入污染物的浓度关系相对应, 随加入污染物的含量的增加, 水样中的含量随之增加。Zn对香蒲的影响: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虽然添加污染物的量显著不同, 但各土壤样中的含量却差别不大。不同的污染浓度在不同的样品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有些却相反。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用土混合不均所造成的。Zn对水芹菜的影响:实验除个别样品外, 其它水芹菜水样中Zn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低于空白样品。综合实验结果, 水芹菜样品中可能富集了一定量的Zn离子。但是Zn很容易溶解在水中, 所以就能够被土壤溶液所吸收, 存在于土壤中, 但是水芹菜这种植物对Zn的富集能力不强。
4 实验结论
本次植物对重金属吸附的室内试验研究表明, 三种植物对三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吸附能力, 每种污染物的吸收量也有一定的限度, 而且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高于水中, 且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以从底泥中吸收为主。
摘要: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由于长期承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治理和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 了解湿地植物吸收降解重金属的能力, 对香蒲、水芹菜、浮萍降解重金属Cd、Pb、Zn做了室内模拟实验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湿地植物对三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其中香蒲对Zn还有一定的富集作用, 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与污染负荷、植物种类等均有关, 而且吸收量有一定限度, 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高于水中,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以从底泥中吸收为主。
关键词:湿地,植物,重金属,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忠荣, 陈静.底质中总磷的测定方法探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5, 12 (2)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