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优1号

2024-10-08

Q优1号(共3篇)

Q优1号 篇1

Q优6号是重庆市种子公司培育成功的一个优质、高产、耐高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全生育期190d左右, 株高90~113cm, 株型紧凑适中, 叶色深绿, 分蘖力中等, 茎秆粗壮, 剑叶直立, 后期转色好, 耐高温能力强, 大穗型, 穗长24~28cm, 穗平均着粒数200粒左右, 结实率80%~85%, 千粒重28g。米质主要指标为:整精米率65.6%, 长宽比3.0, 垩白米率22%, 垩白度3.6%, 胶稠度58mm, 直链淀粉含量15.2%, 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中抗稻瘟病, 稻瘟病平均6.4级, 最高9级, 抗性频率75.0%。

1 育秧

全面推广旱育秧方式。采用肥床 (每平方米秧田整地时施腐熟细厩肥10kg, 播种前3~5d用尿素40g、普钙60g、硫酸钾30g、硫酸锌2g一次性混施, 均匀施入10~15cm土层, 二叶一心期每平方米施尿素5g作“断奶肥”) 。旱育、扣种稀播 (主要就是少播种子, 一般每平方米播种70~80g) , 促使秧苗健壮, 培育带蘖壮秧, 达到每株带2~3个分蘖。

2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栽培规格为上等肥力的田地行距23cm、株距10cm, 中、下等肥力的田块行距13cm, 株距10cm。秧龄以35~40d, 叶龄以4.3~6.0叶为宜。

3 日常管理

3.1 科学施肥

根据宁洱县自然气候特点, 施肥应遵循“前期施足底肥 (一炮轰) , 早施分蘖肥, 后期喷施粒肥”的原则。一般每公顷施腐熟农肥22.5~30.0t, 水稻专用复合肥750kg、尿素75kg, 或尿素225kg、普钙450kg、钾肥150kg。移栽5~7d返青期施尿素225~300kg/hm2作分蘖肥。抽穗50%时用磷酸二氢钾和云大120进行根外追肥, 促进子粒饱满, 增加千粒重。由于宁洱气候特殊, 水稻生长期间阴雨连绵, 雨量多, 日照不足, 8月份常不同程度地出现低温冷害, 影响水稻产量, 不宜施穗肥, 施穗肥会导致后期贪青较长, C/N比降低, 延迟抽穗期, 不能避过8月低温冷害, 影响水稻产量。

3.2 晒田

晒田能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 集中养分供苗稳健生长, 提高成穗率, 促进穗大粒多, 晒田能促进生育阶段转化, 使根系深扎发达, 茎基部坚韧, 是防止后期倒伏的重要措施。晒田能控制禾苗旺长, 减轻后期阴蔽, 减轻病虫危害, 对防灾有着积极的作用。晒田的标准为达到田间开鸡脚裂, 田边呈白皮, 人走脚不陷, 叶色褪淡, 然后复水。要因田看苗分类进行晒田:对肥力高, 禾苗长势旺的田应重晒, 中等肥力, 秧长势正常的田, 晒田以不留脚印, 冒白根为宜;肥力差, 禾苗长势弱的田, 应轻晒, 以紧泥为宜。晒田时间以栽秧后25d左右为宜。

3.3 病虫害防治

a.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公顷用75%三环唑750g, 对水750kg喷雾防治苗瘟;分蘖末期公顷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 对水750kg喷雾, 或用日本产富士一号乳油1500mL, 对水750kg喷雾防治叶瘟;孕穗末期至齐穗期公顷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g+5%井岗霉素150g, 对水750kg喷雾, 或用富士一号乳油1500mL+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g+5%井岗霉素150g, 对水750kg喷雾, 防治穗瘟。

b.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有:①选用无病种子, 认真进行种子消毒, 用强氯精400~500倍液浸种12h, 清水洗淘后继续浸种催芽。②在秧苗移栽前用20%叶青双600倍液喷雾, 以防将病菌带入大田。③以细菌性条斑病为主的田块, 宜使用90%乙霜青600倍液喷雾, 可兼治白叶枯病;以白叶枯病为主的田块, 宜用20%叶青双600倍液喷雾, 可兼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并发时, 应轮换施用以上两种农药;重病田应施药2次或2次以上, 才能保证良好防效。

c.纹枯病纹枯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流行严重。可用井冈霉素、纹霉清、禾穗灵和多菌灵等均有良好防效。公顷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2250mL, 或12.5%纹霉清水剂1500~3000mL, 或25%禾穗灵可湿性粉剂50~70g, 对水900kg左右喷雾防治。

d.稻曲病是两系杂交稻的重要病害。主要防治措施有:①适量施用氮肥, 特别是穗肥不可过量, 实施浅水勤灌, 适期搁田, 降低田间湿度;②药剂浸种, 50%多菌灵1000倍液浸1~2d, 强氯精400~500倍液浸12h, 清水滴洗后继续浸种催芽;③孕穗末期喷药保护, 公顷用14%络氨铜6000mL, 或20%粉锈宁1125mL, 或12.5%纹霉清水剂1500~3000mL,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 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g+5%井岗霉素150g, 对水750kg喷雾, 均可获良好防效。

e.稻飞虱公顷用25%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30g (有效成分) , 对水1200kg, 喷粗雾或大水量泼浇至飞虱栖息的稻株下部。

f.稻纵卷叶螟公顷用25%杀虫双水剂2250~3000mL, 或5%锐劲特悬浮剂600~900mL, 或50%甲胺磷乳油375~750mL, 对适量水喷雾。

g.稻螟虫稻螟虫的防治, 首先应查明卵孵化进度, 二化螟的用药期一般掌握在卵孵化高峰至高峰后5~7d用药, 生产中常以螟卵孵化始盛期公顷有中心凋萎虫伤株达750个点, 作为必须防治的标准;三化螟的用药期一般掌握在孵化高峰前1~2d第1次用药, 孵化始盛期及孵化始盛期后5~7d第2次用药, 以公顷有卵块1500~1800块为必须防治的标准, 在螟卵盛孵期间出穗的田, 应按早“破口”的田块早用药, 迟“破口”的田块迟用药的原则, 安排防治顺序。常用的药剂和用量为公顷用25%杀虫双2250~3000mL, 或5%锐劲特悬浮剂600~900mL, 或50%杀螟松乳油2250mL, 或50%甲胺磷乳油1500~2250mL, 或45%乐胺磷乳油1500~2250mL, 或90%杀虫单原粉1500g, 对水750kg喷雾;在水稻的分蘖期亦可拌200kg湿土撒施。

4 适时收获

当稻谷85%~90%黄熟时即可收获, 收获后及时晾晒, 防止霉变, 然后放在干燥的地方进行贮藏。

Q优1号 篇2

2009年8—10月, 在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 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Q优12号“中稻+再生稻” (130×667) m2核心示范片的中稻季和再生季产量取得历史性突破。现场测产验收表明, Q优12号中稻667 m2平均产量760.36 kg, 再生稻平均产量477.90 kg。示范片“中稻+再生稻”高产田块两季总产达1291.00 kg, 创造了同纬度的历史纪录。Q优12号水稻与其它类似品种相比, 具有叶片持绿抗早衰、分蘖力强、结实率极高、再生力强等特点, 突出表现是同时实现中稻和再生稻高产。

(来源: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Q优1号 篇3

1 种植表现

1.1 特征特性

Q优6号属中籼晚熟杂交稻, 在安康市海拔600 m以下区域种植, 全生育期约为155 d, 较汕优63迟2~3 d。该品种株高114 cm, 株型适中, 茎秆轻度弯曲, 茎节外露, 抗倒性较差, 叶色浓绿, 叶片略宽长, 剑叶较宽、挺直, 叶鞘紫色, 稃尖紫色。穗长26 cm, 有效穗数为268.5万穗/hm2, 每穗总粒数201粒, 结实率80.1%, 千粒重28.0 g。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该品种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其中整精米率为65.6%, 长宽比为3.0, 胶稠度为58 mm, 垩白粒率为22%, 垩白度为3.6%, 直链淀粉含量为15.2%。

1.2 产量表现

2004年Q优6号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8 947.65 kg/hm2, 与对照品种汕优63相比, 增产幅度达3.41%,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 平均产量为9 002.70 kg/hm2, 与对照品种汕优63相比, 增产幅度达7.53%,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975.18 kg/hm2, 与对照品种汕优63相比, 增产幅度达5.43%。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为8 349.90 kg/hm2, 与对照品种汕优63相比, 增产幅度达9.90%。2007年参加汉滨区优质水稻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平均产量为10 275 kg/hm2, 与对照品种宜香725相比, 增产幅度达9.2%, 产量居第1位。

1.3 栽培试验研究情况

1.3.1 适种区域及稳产性试验。

2008年Q优6号在中原镇联合村、大河镇关坪村、双溪镇兴红村、大同镇民七村海拔分别为700、600、500、300 m的地区进行试验, 以观察其适应性及稳产性, 探索其最佳种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Q优6号在大同镇民七村、双溪镇兴红村、大河镇关坪村3个海拔在300~600 m的地区种植均获高产, 在海拔600 m以内地区种植, 产量随海拔高度提高而降低;在海拔600 m以上地区种植, 减产显著;在海拔700 m以上地区种植基本绝收 (表1) 。说明Q优6号丰产性强且适应性较好, 在安康市适宜在海拔低于550 m的川道平坝区种植, 在海拔超过600 m的地区不宜种植。

1.3.2 密度试验。

2009年Q优6号在汉滨区大同镇 (海拔320 m) 参加密度与品种的二因素试验, 在栽培密度为28.5万穴/hm2 (13 cm×27 cm) 、25.5万穴/hm2 (17 cm×23 cm) 、22.5万穴/hm2 (17 cm×27 cm) 、19.5万穴/hm2 (17 cm×30 cm) 、16.5万穴/hm2 (17 cm×36 cm) 、13.5万穴/hm2 (20 cm×36 cm) 的条件下, 平均产量分别为6 844.5、7 861.5、9 687.0、10 687.5、9 781.5、9 037.5 kg/hm2, 以密度为19.5万穴/hm2 (17 cm×30 cm) 的产量最高, 为最佳种植密度, 当密度升高或降低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Q优6号育秧既可以采用旱育秧, 也可采用水育秧, 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 以3月底至清明期间播种为宜。秧田苗达3叶1心时, 秧床喷施多效唑0.3 g/m2;为了培育多蘖壮秧, 在移栽前7 d, 施送嫁肥[1,2]。移栽时, 秧龄最好控制在40~50 d。该品种生育期较短, 分蘖力中等, 为保证基本苗数达120万~150万根/hm2, 在海拔550 m以下的川道平坝区种植时, 适宜密度为19.5万穴/hm2, 栽插规格为17 cm× (37 cm+23 cm) 。

2.2 科学施肥, 合理管水

Q优6号施肥, 应以前重中稳、补平衡为原则, 施纯氮187.5~202.5 kg/hm2、五氧化二磷60~75 kg/hm2、氧化钾45~60 kg/hm2。在肥料运筹上, 氮肥基肥与分蘖肥的比例以7∶3为宜, 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3,4]。水浆管理方面, 以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深水分蘖为原则, 适时晒田, 当田间总苗数达255万~285万根/hm2时, 开始分次晒田。晒后复水, 进行间歇灌溉, 确保干湿交替。为了不影响稻米品质及产量, 切不可过早断水[5]。

2.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 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动态, 及时用药[6]。为了不影响稻米品质, 在药剂选择上, 应避免施用高浓度、高剂量农药。

摘要:介绍了优质超级稻Q优6号的种植表现, 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级稻,Q优6号,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熊战苏, 陈军法, 邱桂凤, 等.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5) :49.!!!!!!!!!!!!!!!!!!!!!!!

[2]江学海, 罗德强, 周维佳, 等.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精确施氮技术参数的确定及验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 :83-85.

[3]刘祥臣, 卢兆成, 丰大清, 等.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8) :40-42.

[4]王学会.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1 (5) :810-811.

[5]李花艳.兴宁地区超级稻试验示范推广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3) :104, 110.

【Q优1号】推荐阅读:

上一篇:校企合作特色班下一篇:女班主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