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HCG

2024-09-03

血HCG(共8篇)

血HCG 篇1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1]。根据妊娠部位分宫内孕和宫外孕, 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宫内孕和流产。在早期妊娠, 宫内孕与宫外孕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 仅妊娠部位不同, 尤其是宫外孕和早期流产, 易误诊。临床上, 有时候会发现部分妊娠试验为阳性的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 既不能发现宫内孕囊, 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 这称为早期不明位置妊娠[2]。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门诊就诊有“停经史, 尿妊娠试验阳性”, 初次超声检查宫内未见孕囊的52例不明位置妊娠的患者,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变化, 结合血β-HCG, 对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与妊娠结局和部位的关系进行分析, 探讨其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 本院门诊以“停经史, 尿妊娠试验阳性。”为就诊原因, 超声检查宫内未见妊娠囊的5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19~44岁, 平均年龄29.6岁。停经32~45d, 平均停经38.7d。伴或不伴有少量阴道流血, 无明显腹痛。于首次检查后一周内复查阴道超声, 并检测血β-HCG。

1.2 方法

按常规对52例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 记录子宫内膜厚度。于超声检查次日 (需空腹) 上午、间隔48h分别查血B-HCG, 于初次超声检查的第4、7天复查阴道超声, 检测子宫内膜变化, 统计妊娠结局, 询问出现的相关症状。52例中, 发生宫内孕23例, 宫外孕20例, 流产9例。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初次超声子宫内膜厚度对比

A组23例, 子宫内膜厚度为 (17.45±4.54) mm, B组20例, 子宫内膜厚度为 (9.47±2.59) mm;C组9例, 子宫内膜厚度为 (9.21±1.62) mm。A组子宫内膜厚度比B组增厚,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t0.05=2.021, t0.01=2.704, t0.001=3.551, 结果判断t=7.1192, P<0.001) 。B组和C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5=2.047, t0.01=2.756, t0.001=3.659, 结果判断t=0.06482, P>0.05) 。

2.2 初次血β-HCG值

A组 (5793.81±3182.52) U/L, B组 (1192.15±348.42) U/L, C组 (776.80±278.46) U/L。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243, P<0.001) ;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739, P<0.01) 。三组血β-HCG观察, A组病例呈倍增, B组病例非倍增或增加缓慢, C组下降明显。

3 随诊检查

3.1 超声检查

于超声检查的第4、7天复查阴道超声, 询问出现的相关症状。见表1和表2。

表1中有2例于第9天宫内探及妊娠囊。

超声探及宫内妊娠囊的时间最短4天, 最长9天, 与子宫内膜厚度呈反比。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时间最短4天, 最长7天, 与出现临床症状和血β-HCG增加呈反比。

3.2 临床症状与诊断

有生育要求迫切希望保胎者, 知情同意后给予孕酮支持。随诊过程中超声探及宫内妊娠囊回声为确诊宫内孕;超声宫内未见孕囊回声, 出现阴道流血, 血β-HCG显著降低者诊断为流产。20例宫外孕的诊断标准见表3。

程中出现急腹症手术治疗, 组1和组3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

3讨论

本文比较分析宫内未形成孕囊的早早孕22例及宫外孕20例子宫内膜厚度及变化, 来提高宫内早孕和宫外孕的诊断率。宫内未形成孕囊的早早孕子宫内膜厚度比宫外孕增厚, 子宫内膜厚度>14.0mm的宫内孕18例, 无宫外孕发生;12.0~13.9mm的宫内孕2例, 宫外孕2例, 流产1例;10.0~11.9mm的宫内孕3例, 宫外2孕例, 流产5例;7.0~9.9mm的宫外孕16例, 流产3例;分析可能与宫内孕时, 在HCG刺激下, 妊娠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 加之滋养细胞的植入使内膜充血水肿, 利于胚胎发育, 以及滋养层细胞增生均可使子宫内膜明显增厚, 使得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肥厚[2]。而宫外孕时, 孕卵着床于输卵管, 输卵管内膜壁薄, 血运不足, 孕卵发育不良, 激素水平较低, 则子宫内膜增厚相对不明显。宫内早孕病例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与时间延长成正比, 于5~9d出现妊娠囊;而异位妊娠病例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不显著或成反比。这是两组的主要区别。在9例流产病例中, 子宫内膜厚度与宫外孕病例比较差异不显著, 有8例发生在子宫内膜厚度<12mm的病例, 血β-HCG下降显著, 分析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可能是早期流产的原因之一。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对预测妊娠部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但在临床工作中, 测量内膜厚度对预测妊娠部位和结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非唯一指标, 如能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血清β-h CG检测, 结合临床, 可极大地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3]。作为临床医生可将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作为鉴别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根据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如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14mm, 宫腔内未见孕囊, 附件未见明显包块, 患者无腹痛, 可大胆观察, 于7~9d后复查超声[4]。子宫内膜厚度10.0~13.9mm的患者, 要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β-h CG, 根据内膜厚度及β-h CG升降情况判断妊娠部位。一旦发现内膜较薄<10mm, 检查时要注意仔细探查双侧附件区的情况, 及早发现附件区的异位妊娠包块, 特别是那些较小的包块, 使异位妊娠做到早期确诊, 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变化、血β-HCG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2年我院门诊就诊有“停经史, 尿妊娠试验阳性”, 初次超声宫内未见孕囊的52例患者, 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β-HCG, 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宫内孕组 (A组) 、宫外孕组 (B组) 和流产组 (C组) 。统计3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子宫内膜厚度比B组增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β-HCG检测A组呈倍增, B组非倍增或增加缓慢。B组、C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 C组血β-HCG检测呈显著下降。结论 根据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检测结合血β-HCG可作为鉴别正常宫内孕、宫外孕及流产的临床诊断标准。

关键词:子宫内膜厚度,血β-HCG,宫内孕宫外孕,早期流产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1.

[2]陈智毅, 柳建华.阴道超声检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患者子宫内膜预测早期异位妊娠[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6 (10) :776-777.

[3]叶青.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对早期异位妊娠与早早孕的鉴别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 2011, 37 (22) :2707-2708.

[4]宋茜, 柳友清, 黄诚刚, 等.子宫内膜厚度、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与早早孕诊断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6, 22 (1) :48-50.

血HCG 篇2

【关键词】单次肌注MTX;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曲线;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18-02

随着阴道超声及高敏感的放射免疫测定Β-hCG值的应用,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而MTX单次肌注是一种治疗异位妊娠方便、低毒、高效的保守治疗方案[1]。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单次肌注甲氨蝶呤(MTX)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曲线变化及临床疗效,选取2011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以观察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hCG曲线变化规律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下面将本组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8~35岁,平均年龄27.4±4.1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4±1.01次;对照组患者29~36岁,平均年龄28.7±3.9岁,孕次2~4次,平均孕次1.6±0.9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即每次给予口服米非司酮(43130810)50mg,2次/d,连续治疗7d[2];观察组患者给予单次肌注MTX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给予MTX(070403A)100mg进行单次肌注(臂大肌),用药后第4、7d及以后,每周查血hCG一次,直至正常,描绘hCG变化曲线并分析统计重复用药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曲线特点,检测所有病例7d,若第7d hCG比第4d上升或下降<15%,再给予MTX(50mg)肌注一次,严密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美国ACS 180全自动免疫分析必光仪,采用放免法对hCG水平进行测定,治疗后第4、7d为监测时间;应用美国RT-2800黑白实时线阵B超仪,监测包块消失天数,2周监测1次[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曲线分型(注射MTX后,血Β-hCG曲线呈下降趋势,且第4d较治疗前下降>15%为持续下降型;血Β-hCG在第4d呈上升趋势,但第7d下降幅度>15%为先升后降型;血Β-hCG在第4d、7d居高不下或上升,第4d上升>15%,第7d持续上升>15%为持续上升型)、治疗效果(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包块消失,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为显效;血Β-hCG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包块明显消失,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有效;血Β-hCG水平无明显下降或上升,包块存留,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

1.4 数据处理

初步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曲线分型,持续下降型35例(58.3%),先升后降型15例(25.0%),持續上升型10例(16.7%)。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反应滋养细胞的活性、数量及病情,而β-hCG值与滋养细胞的数量、活性密切相关,若血β-hCG值>5IU/L,则呈阳性,表示机体有滋养细胞活动,但不能确定妊娠部位;连续检查β-hCG值的消长情况可确定宫内孕或宫外孕[4]。正常宫内孕β-hCG值的增长速度与合体细胞对数生长、数量直接相关,以倍增的时间计算,最早3周内,分泌增加较快,倍增的时间只需1.7天,6周后倍增时间需3天,按此增加速度仅9周左右则达到血液内的最高水平;异位妊娠时,由于胚胎着床部位环境较差,绒毛发育欠佳,血供不良,血β-hCG值较低,倍增时间达到7天左右,故血β-hCG水平上升缓慢或呈平段,则需警惕异位妊娠的可能;但正常宫内孕与异位妊娠有交叉,应隔日或连续检查,若β-hCG值<2000U/mL,而宫内无妊娠存在,应高度重视可能为宫外孕[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β-hCG值取300~2000U/L,而宫腔内未见妊娠囊,β-hCG值24h下降<15%或增长速度较慢,以排除宫内妊娠病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曲线分型,持续下降型35例(58.3%),先升后降型15例(25.0%),持续上升型10例(16.7%),说明β-hCG值变化规律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监测方法,β-hCG值持续下降表明滋养细胞无活力,且治疗效果较好。

甲氨蝶呤(MTX)是一种滋养细胞高度敏感的叶酸拮抗剂,而米非司酮是一种炔诺酮类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由于两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6]。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3%;观察组患者给予单次肌注MTX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单次肌注MTX治疗异位妊娠,可将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曲线进行准确分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吴芳.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511.

[2] 杨永碧.血清β-hCG、黄体酮和子宫内膜厚度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3):400-402.

[3] 葛爱娟,王军青,王小红等.β-HCG、VEGF 和孕酮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0(4):627-629.

[4] 倪金莲,陈丽华.β-hCG比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预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者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6):403-406.

[5] 尹凤玲,严春寅,沈宗姬等.桂枝茯苓胶囊辅助西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6):317-319.

血HCG 篇3

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 多数为早期流产。早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 约60%~65%患者经休息及治疗后可继续妊娠。但约35%患者结局为流产, 无需继续保胎治疗。本研究联合动态监测血CA125、孕酮、β-HCG定量分析, 探讨其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5~12周内妊娠、有先兆流产症状 (腹痛或阴道流产) 者, 妇查排除外阴、阴道、宫颈出血, B超证实宫内妊娠、排除异位妊娠, 共100例, 有随访结果的93例, 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65例、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28例。两组年龄、孕产次及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孕期均无放射线、毒物接触史, 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1.2 实验方法

对每一例有先兆流产症状者, 抽静脉血查CA125、孕酮、β-HCG, 动态监测 (1、2、3周后) B超及血CA125、孕酮、β-HCG, 随访至12周, 观察记录妊娠结局 (流产或继续妊娠) , 然后总结、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直接概率法分析

2 结果

有随访结果的共93例孕妇, 其早期 (妊娠6~7周居多、妊娠5周及8~12周略少) 均有先兆流产症状 (腹痛或阴道少量流血) 。其中65例随访至12周保胎成功, 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停止、腹痛消失、B超复查胎囊持续生长、胎心搏动正常, 妊娠继续。28例随访至12周保胎失败, 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量多、腹痛加重、B超复查胎心搏动不清或消失而发展为难免流产。两组首次就诊时均未用任何药物 (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 , 其血CA125、孕酮、β-HCG监测结果见表1。

保胎成功组的CA125、孕酮、β-HCG值与保胎失败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P<0.05) 。计算保胎失败组血CA125的95%可信区间的低限为50.52 u/ml, 作为截断值;孕酮的95%可信区间的低限为26.33 nmol/L, 作为截断值。 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于妊娠早期分泌量增长快, 约2 d增长1倍, 增长幅度大, 所以其截断值的价值不大, 故不计算其截断值, 因其正常状态下孕早期约两日2 d增长1倍, 故可动态监测。分别以50.52 u/mL作为血CA125的截断值、以26.33 nmol/l 作为血孕酮的截断值, 其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见表2。

3 讨论

3.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的糖蛋白激素, 受精后第6天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 开始分泌微量HCG, 着床后能在母血中监测出HCG。于妊娠早期分泌量增长快, 约2 d增长1倍, 至妊娠8~10周血清HCG浓度达高峰为50~100KU/L。HCG由α、β亚基组成。α亚基与FSH、LH、TSH几乎相同, 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 故临床利用β-HCG的特异抗血清测定母体血清β-HCG。HCG的功能之一是维持月经黄体寿命, 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 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 能刺激孕酮的形成[1]。本研究中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及保胎失败组血β-HCG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表明, 早孕期测定血β-HCG水平来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价值。

3.2 孕激素

妊娠早期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妊娠8~10周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是产生孕激素的主要来源[1]。母血孕酮值随妊娠进展逐渐增高。但12周前孕酮维持一定水平, 不依赖孕龄[4]。于孕中期后孕酮水平增加较快, 至足月妊娠达到高峰。孕激素可反映滋养细胞功能是否正常。孕酮量的变化是衡量黄体功能和胎盘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可靠指标。正常妊娠过程中, 一定量的孕酮激素水平是维持妊娠的必要条件。孕酮影响子宫平滑肌细胞的通透性, 使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 钠离子浓度升高, 肌纤维松弛, 兴奋性降低, 同时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减少子宫收缩, 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先兆流产时, 孕酮值若有下降趋势有可能流产[1]。当某种原因使妊娠黄体分泌孕酮降低时, 将导致先兆流产或流产。本研究中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及保胎失败组血孕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笔者推荐26.33 nmol/L作为截断值, 其敏感度为84.95%, 特异度为98.92%, 准确度为93.33%。治疗初, 患者血清孕酮水平高于26.33 nmol/L则保胎成功的可能性大, 否则保胎意义不大。结果表明, 早孕期测定孕酮水平来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价值。

3.3 CA125是一种来源于体腔上皮、生殖道黏膜和卵巢的衍生肿瘤抗原标志物。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学者发现除肿瘤病例外的一些非恶性情况, 如:早孕、炎性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良性肿瘤等CA125水平也较高。目前, 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地应用CA125作为某些疾病的生化指标。有研究发现, 妊娠早期有阴道流血并即将流产的妇女血清CA125水平明显增高。提示蜕膜细胞破坏和滋养层细胞与蜕膜细胞分离是母体血清CA125的主要来源[3]。其内的CA125可露出而进入母体循环, 从而使母体血清CA125水平升高。孕12周前发生的流产, 由于胚胎坏死, 绒毛与蜕膜剥离, 血窦开放, 出现阴道流血, 剥离的胚胎及血液刺激子宫收缩引起腹痛。故腹痛往往出现在阴道流血之后, 而阴道流血贯穿于早期流产的全过程。也就是说, 阴道流血越多, 提示蜕膜细胞破坏越多或滋养细胞与蜕膜分离越多, 其内释放的CA125也就越多。据此原理,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来说其血清CA125水平越高, 发生流产的可能性越大[2]。本研究结果显示, 即将发生流产的早孕妇女血清CA125水平将明显升高, 有流产症状尤其是有流血者CA125水平异常升高提示CA125值较高与流产有关。本研究中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组及保胎失败组血CA125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笔者推荐50.52 μ/ml作为截断值, 其敏感度为85.71%, 特异度为74.03%, 准确度为35.48%。治疗初, 患者血清CA125水平低于50.52 μ/ml则保胎成功的可能性大, 否则保胎意义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CA125水平与难免流产呈明显正相关, 故血清CA125水平的测定有助于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

复习文献所述:在预测先兆流产预后的检测中, 联合测定血清孕酮及CA125比单项测定的准确度明显提高[4];联合动态监测血孕酮、β-HCG对于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5]。本研究结果提示:保胎成功组的CA125、孕酮、β-HCG值与保胎失败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P<0.05) 。三者联合检测更具优越性, 可以提高难免流产的检出率, 比单项指标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及早正确判断早期先兆流产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可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避免不必要的期待, 减少盲目保胎、等待造成的凝血功能异常、血象升高、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减少不必要的医源性资源浪费, 即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及经济负担, 又能提高保胎治疗的成功性。各单位可根据各自实验室结果确定本单位的截断值, 以指导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1-32, 85, 391.

[2]Fiegler P, Katz M, Kaminski, et al.Clincial value of a single serum CA125level in women with symptoms of imminent sbortion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JReprod Med, 2003, 48:982.

[3]高新萍, 闫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5, 32 (1) :13-15.

[4]郭海雁.联合孕酮及CA125在预测先兆流产预后的诊断价值.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7) :927-928.

血HCG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孕妇中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头位,已经排除合并前置胎盘以及有宫颈手术史者。将其中50例孕28~30周的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组A,以同样孕周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A;将其中50例孕31~36周的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组B,以同样孕周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B。

1.2 方法

对全部孕妇宫颈情况进行超声检测以及进行β-hCG值检测。超声检测具体方法为:待检孕妇检测前先将膀胱排空,取膀胱截石位,对外阴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开始行阴道超声检查,对宫颈矢状面进行测量,主要包括: (1) 宫颈长度。测量宫颈内口至外口间的距离,以宫颈长度≤30mm为预测值; (2) 宫颈管宽度。测量宫颈管前后径数值,以宫颈管宽度≥5mm为预测值; (3) 宫颈内口楔形区宽度。测量宫颈内口扩张宽度数值,以宫颈内口楔形区宽度≥1.9mm为预测值。孕妇血清β-hCG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进行[2],孕28~30周孕妇以β-hCG>150000IU/L为预测值,31~36周血β-hCG>80000IU/L为预测值。

1.3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研究组A与对照组A,研究组B与对照组B的检测情况,包括宫颈长度、宫颈管宽度、宫颈内口楔形区宽度及血β-hCG值;并对200例孕妇的分娩结局进行追踪统计,以获取检测指标的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例孕妇分娩结局为:对照组均正常分娩;研究组A早产32例,正常分娩18例;研究组B早产30例,正常分娩20例。研究组A与对照组A检测结果统计,见表1。研究组B与对照组B检测结果统计,见表2。数据显示,宫颈超声检测并联合β-hCG值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优于单独检测,并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对于先兆早产的预测中,临床上曾经以指检宫颈进行Bishop评分来作评价,但如果孕妇宫口未扩张时,无法准确测定到宫颈改变,加上主观性差异,预测准确性很难保证,而且反复指检会促进宫缩和胎膜早破,从而加剧早产的可能性[3]。对宫颈情况采取阴道超声进行监测,临床证明安全可靠,并具有重复性好的优点,本文研究表明对于先兆早产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文献报道[4],先兆早产孕妇血清中β-hCG值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可采取血清β-hCG检测值作为早孕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测依据,因此为预测早产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注:*表示与其他检测项目相比较,P<0.05

注:*表示与其他检测项目相比较,P<0.05

本文研究表明,采取超声检测宫颈并联合β-hCG值检测对孕妇早产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准确性更高,能够明显提高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通过对不同孕周的孕妇进行检测,结果相对稳定,能够准确、无创伤地预测早产协助临床医师有效进行早产防治,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阴道超声检测与血β-hCG值检测合计费用每人次约120元,属于大多数人群都能承受的范围,相对于早产造成的后果,有效地降低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阴道超声监测宫颈情况联合血β-hCG值对于临床早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监测宫颈情况联合血β-hCG值预测早产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近年来我院就诊孕妇中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孕周及是否先兆早产分为研究组A、对照组A、研究组B、对照组B共4个组别各5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阴道超声监测宫颈情况联合血β-hCG值, 并追踪分娩结局, 以分析预测早产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超声检测并联合β-hCG值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优于单独检测, 并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早产高危孕妇宫颈情况进行超声检测并联合β-hCG值检测结果, 对孕妇早产情况进行预测, 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性, 对于协助临床医师及时进行早产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超声监测,宫颈,β-hCG,预测早产

参考文献

[1]吴连方.预防早产, 改善围产儿近远期质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5) :321-323.

[2]宿仕萍, 袁幼红, 吴嫒嫒, 等.联合筛查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18) :2490-2492.

[3]苏东露, 王惠香.应用经阴道超声评估宫颈成熟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30) :147.

血HCG 篇5

关键词:早期妊娠,孕酮,雌二醇,β-h CG,先兆流产

发生在妊娠12周前, 非人工干预流产者, 称为早期自然流产。有31%的孕妇在胚胎着床后发生自然流产, 其中有高达80%为早期流产[1]。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因素很多, 胚胎或胎染色体异常因素约占到50%~60%, 余下的大多数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维持到生产, Patel等[2]研究表明, 多数早期自然流产与母体内分泌异常有关, 其中以黄体功能不全为多见。

在妊娠早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 能否继续维持妊娠成为关键, 因此, 如何及时准确的预测孕早期妊娠结局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多数学者认可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监测孕早期血性激素, 其中孕酮、雌二醇、β-h CG最为常见。孕酮、雌二醇、β-h CG水平与早期妊娠相关性探讨如下。

1 孕酮

妊娠早期, 孕酮主要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 8~10周后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接替, 因此孕酮水平反映卵巢妊娠黄体和胎盘的功能[1]。经典观点认为[3], 妊娠7周前, 妊娠黄体产生的孕激素对于是否能够继续妊娠起着关键作用。8~10周是卵巢妊娠黄体和胎盘功能的转换期, 孕激素水平可能稍有下降, 12周后, 胎盘取代卵巢妊娠黄体, 孕激素水平又有回升。妊娠早期孕酮的分泌主要依靠卵巢妊娠黄体, 当某种原因导致黄体分泌孕激素水平不足时, 将可能导致早期自然流产, 合适的孕酮水平有利于早期妊娠的维持。孕酮水平影响子宫平滑肌细胞的通透性, 调节细胞内钠 (升高) 、钾 (降低) 离子浓度, 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性降低, 同时降低妊娠子宫对外界的敏感性, 使子宫收缩减少, 从而保证受精卵的着床生长发育稳定[4]。在妊娠早期孕酮水平相对稳定, 与孕周无相关性, 这个观点在相关学者[5,6,7]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但也有学者通过研究, 认为早期妊娠孕酮水平应随孕周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8,9]。大多数学者同意妊娠早期“孕酮水平相对稳定, 与孕周无相关性”这一观点, 而且总结出了早期宫内妊娠可继续维持的临界值。经典观点认为, 当血清孕酮≥25 ng/ml时, 98%的可能性为正常宫内妊娠, 而且预后良好[10]。杨燕飞等[9]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孕酮≤5 ng/ml时表明妊娠存活率很小[10]。而林守清[11]认为当孕酮≤5 ng/ml时, 除预示宫内妊娠存活率很小外, 也有异位妊娠的可能。但近期也有不少临床报道提出了不同的维持早期妊娠的孕酮水平临界值。俞凤[12]通过对孕5~7周100例先兆流产孕妇 (继续妊娠64例、妊娠失败36例) 和80例正常早孕妇女研究指出:孕酮<13.05 ng/ml作为诊断妊娠预后不良的临界值。蒋小平等[4]认为正常妊娠和出现早期先兆流产后可继续妊娠孕酮的界点为16.8 ng/ml, 低于此值则可能发生难免流产。刘平[13]则给出孕酮值为26.3 nmol/L (1 nmol/L=3.18 ng/ml) 作为截断值。这与高胜海等[14]给出的临界值26.33 nmol/L基本一致。孕酮虽然在早期妊娠和预测早期宫内妊娠结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后者中, 其特异性并不高, 孕酮常常与其它血性激素配合预测宫内早期妊娠结局。

2 雌二醇

雌激素与孕激素相同, 在妊娠早期也是由卵巢黄体产生, 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 雌二醇及雌酮值为非孕期妇女的100倍[1]。有研究表明, 人类黄体虽可生产大量雌二醇, 但胚胎的成功植入需要的是孕酮而不是雌二醇[10]。

曹泽毅[15]认为雌二醇水平在妊娠初期可以反映优势卵泡的质量和卵巢黄体的功能。崔琳琳等[16]认为雌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子宫黏膜免疫系统, 为胚胎的成功植入提供一个不受免疫攻击的环境。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临床报导证实雌激素水平与妊娠关系密切, 虽然具体机理尚不明确。研究表明, 适当的雌二醇水平对于早期妊娠的维持有重要意义[17]。若雌二醇水平过低妊娠则难以维持, 而且雌二醇水平的快速升高反映了胎儿存活正常, 胎盘功能良好[5,7]。李慧敏等[18]通过对72例早期胚胎停育患者和90例正常早孕患者监测雌二醇研究发现, 稽留流产主要发生在孕期第7~10周, 而此期胚胎停育患者雌二醇水平较正常早孕者显著下降, 有意思的是, 杨燕飞等[9]研究发现, 正常早孕妇女在孕7周时孕酮水平也略有下降, 提示发生胚胎停育可能是在妊娠黄体转化为胎盘的过程中, 转化失败使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妊娠无法继续维持。这与Lou等[19]的观点具有一致性, 孕期第7周自然流产者, 雌二醇水平均低于相同孕周可继续妊娠者, 第7孕周是妊娠可否继续的关键时期。魏璐华等[20]对108例6~9周单胎孕妇 (正常妊娠48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30例、先兆流血妊娠失败30例) 研究发现, 雌二醇水平应随孕周增加而升高, 若呈平台 (±10%) 或下降趋势则提示可能继续妊娠失败。杨燕飞等[9]还提出了临界值, 认为孕4周时如果雌二醇≤226 pg/ml时, 应密切观察监测孕妇有无异常情况。易旺云[21]认为, 当雌二醇<242μg/L (1000 pg/ml=1μg/L) , 稽留流产可能性达93.0%;漏诊率为0.058%, 如果雌二醇≥242μg/L, 正常妊娠被诊断为稽留流产的可能性只有5.8%。多数学者临床研究都认同正常宫内早孕或出现早期先兆流产可继续的患者雌二醇水平应随孕周增加而升高, 若呈平台或出现下降趋势则提示可能继续妊娠失败的观点, 但目前关于维持宫内早期妊娠雌二醇水平的临界值尚无定论。不少学者认为, 雌二醇在预测早期妊娠结局方面比传统的孕酮、h CG更有意义, 特异性更高[20,21,22]。雌二醇在早期先兆流产中, 能否替代孕激素进行保胎治疗, 应成为今后研究的新方向。

3 血β-h 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糖蛋白, β-h CG亚基酸基端最后的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为其所特有, 故临床利用其特异性测定母体血清β-h CG。母体受精后第6日滋养细胞开始分泌微量h CG, 第10日即可从母体血清中测出, 妊娠至8~10周浓度达高峰值约为50~100 KU/L, 持续约10 d迅速下降。h CG的主要作用是使月经黄体得以维持并使之增大成为妊娠黄体, 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以促进绒毛发育和胎盘形成, 所以早期妊娠胚胎发育快慢的活力与h CG的高低呈正比关系;同时h CG还可以使胚胎滋养层免于被母体淋巴细胞攻击[9]。由于血清β-h CG值在同一孕周波动幅度较大:受精后7~10 d>5 U/L, 妊娠30 d>100 U/L, 妊娠40 d>2000 U/L, 妊娠10周50 000~100 000 U/L[23]。目前一般通过观察h CG翻倍率来预测孕早期宫内发育情况。多数研究认同正常宫内妊娠4~8周, h CG值应呈快速增长趋势, 约每日增长66%, 若48 h增长速度低于66%, 或增长速度呈平台或下降趋势, 则提示预后不良[4]。杨燕飞等[9]通过对2344例4~12周 (其中>12周46例) 孕妇 (正常妊娠1652例和先兆流产保胎成功692例) 研究认为, 孕期β-h CG呈倍增式增长, 妊娠周数越小, 增幅越大, 孕周为6周以下时, 周间递增≥4.8倍, 7周为3倍, 8周为1.3倍, 9周为0.5倍, 9~10周增幅不明显, 10周开始下降, 从孕10周到>12周均值下降32%。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孕早期预测宫内妊娠妊娠结局β-h CG的临界值。俞凤[12]对孕龄5~7周的100例保胎患者 (分为妊娠持续组和妊娠失败组) 及80例正常早孕妇女单次测定血清β-h CG研究, 提出了临界值为1339.65 IU/L, 其敏感性为70.1%、特异性为79.5%、准确性为75.4%。刘平[13]研究认为血清β-h CG阈值为1 542 m IU/ml。蒋洲梅等[22]认为孕50 d左右血清β-h CG﹤180 IU/L者预测先兆流产结局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 78%。Karin Lautmann等[24]对早孕400例 (继续妊娠组199例, 妊娠失败组201例) 患者研究认为:β-h CG临界值为465 U/L, 诊断妊娠失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100%、14.1%。但是由于血清β-h CG浓度同一孕周的监测波动幅度较大, 目前对于其具体临界值尚无定论, 而且单一检测准确度不高, 临床上大多采用联合孕激素检测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4 联合监测

孕酮、雌二醇、血β-h CG三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唐蓉[25]指出, 孕激素与雌激素在孕早期的作用是相当的, 如果没有雌激素, 孕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也会大为减弱, 雌激素对保持黄体妊娠的期限也有很大的影响;β-h CG通过作用于黄体促进孕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 而雌激素在妊娠早期也是由卵巢黄体产生。

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妊娠早期采用的血性激素联合检测有P+β-h CG、P+β-h CG+E2。Duan等[26]认为, P+β-h CG联合检测, 与只检测一项相比, 诊断早期异常妊娠临床意义更大。黄春玉等[6]认为P结合前后两次h CG值的变化幅度及趋势对于鉴别先兆流产继续妊娠与稽留流产具有明显优势。文献[5, 7]认为, β-h CG, P和E2各有特点, 相辅相成, 动态检测P+β-h CG+E2妊娠早期的水平变化, 可以及早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 对于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血HCG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妊娠早期孕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孕妇情况如下:所有孕妇均为自然怀孕;经过临床统计, 前来我院诊治的妊娠早期孕妇, 均在停经35~49 d后才来我院门诊进行尿妊娠试验阳性。患者确定妊娠后, 抽血检测血P以及β-HCG、B超检测。

1.2 方法:

妊娠早期血孕激素及β-HCG测定的步骤较多, 第一, 确定患者为妊娠情况后, 给予检测血P和β-HCG测定。待48 h以后, 再次检测孕妇的β-HCG, 本研究应用的方式为放射免疫方法检测[2]。从临床上来分析, 血β-HCG每经过48 h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倘若升高66%左右或者是66%以上, 则判定为上升理想[3];如果连续测定后, 孕妇的血β-HCG仍然没有明显的上升, 或者是升高不足66%, 则判定为上升不理想。第二, 对孕妇腹中的胚胎要进行常规的B超检查, 直到可以在监测中见到胎芽以及胎心。值得注意的是, 在检查过程中, 医师如果没有发现附件区见异常包块回声和宫内存在孕囊, 需要有效的排除异位妊娠可能, 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检查。第三, 部分患者的体质较弱, 当有先兆流产的情况发生时, 医护人员要给予相关的安胎治疗, 安胎失败按照早期流产处理。临床判定为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 需住院观察, 确诊后应采取保守治疗。

1.3 宫内妊娠结局判定:

患者被确诊为妊娠后, 于孕妇孕周7、10、12周进行超声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孕囊、胎盘形成、心管搏动和胎动情况。若在超声检查时, 可见到孕囊、心管搏动、胎盘形成和胎动, 将其称之为宫内妊娠结局良好;若超声检查时, 可见到孕囊, 但检查不到心管搏动, 或者部分孕妇在12周时, 胎儿流产或者是胎儿停止发育, 将其称之为宫内妊娠结局不良;而在超声检查时发现超声下宫外可见孕囊和心管搏动将其判定为异位妊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孕酮与宫内妊娠结局的关系:

经过详细的临床检验, 发现血清孕酮值高于20μg/L孕妇为13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为110例 (84.6%) ;血清孕酮值在15~20μg/L孕妇为88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孕妇为60例 (68.2%) , 各组间比较, 宫内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注:各组间比较, 宫内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28, P<0.05)

2.2 48 hβ-HCG变化与宫内妊娠结局关系:

48 hβ-HCG上升理想孕妇为20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为140例 (70.0%) ;48 hβ-HCG上升不理想孕妇为10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孕妇仅有10例 (10.0%) 。β-HCG上升理想与上升不理想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2。当孕妇处于妊娠早期时, 给予血孕激素及β-HCG测定, 对宫内妊娠结局影响较大, 能够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注:β-HCG上升理想与上升不理想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5.45, P<0.05)

3 讨论

孕妇在妊娠早期的时候, 遇到的影响因素较多, 为更好的保护胎儿, 应积极测定血孕激素, 更加准确判定宫内妊娠结局, 为日后的生产及休养提供帮助。就表1的数据来看, 在300例孕妇当中, 血清孕酮值>20μg/L的孕妇为130例, 宫内诊断结局良好的孕妇为110例 (84.6%) , 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孕妇为15例 (11.5%) , 异位妊娠孕妇为5例 (3.9%) 。这充分说明, 妊娠早期血孕激素的测定, 可以更好的了解孕妇情况, 不仅为保胎提供了较多的参考, 还可以减少孕妇的担忧, 提高妊娠结局良好的概率。

微量的HCG分泌起于受精后的第6天, 是由受精滋养层形成时开始分泌的[4]。血清β-HCG测定用于诊断早期妊娠敏感是由于在受

精后最初的3周内, HCG的倍增时间为1.2~1.4 d[5]。从表2的数据来分析, β-HCG上升理想孕妇为20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孕妇为140例 (70.0%) , 宫内妊娠结局不理想孕妇为50例 (25.0%) , 异位妊娠孕妇为10例 (5.0%) 。而β-HCG上升不理想孕妇为10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孕妇为10例 (10.0%) , 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孕妇为80例 (80.0%) , 异位妊娠孕妇为10例 (10.0%) 。这充分证明, 对早期妊娠孕妇, 给予β-HCG测定, 可以更加准确的预测孕妇宫内妊娠结局, 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为保胎、顺利生产、新生儿维护提供较多的参考。

综上所述, 妊娠早期血孕激素及β-HCG测定, 对宫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 并且预测准确率较高。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积极推行血孕激素及β-HCG测定, 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促进医疗技术的提升, 更好的保护孕妇。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血孕激素β-HCG测定对宫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从而制定更明确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妊娠早期孕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尿检诊断, 确定为妊娠状况后, 测定孕妇的血清孕激素, 间隔48 h连续两次测定血清β-HCG。另外, 于孕妇7、10、12周进行B超检查, 确定孕妇的宫内妊娠结局。结果 经过详细的临床检验, 发现血清孕酮值高于20μg/L孕妇为13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为110例 (84.6%) ;血清孕酮值在1520μg/L孕妇为88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孕妇为60例 (68.2%) 。而β-HCG上升理想孕妇为20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为140例 (70.0%) ;β-HCG上升不理想孕妇为100例, 宫内妊娠结局良好孕妇仅有10例 (10.0%) 。结论 当孕妇处于妊娠早期时, 给予血孕激素及β-HCG测定, 对宫内妊娠结局影响较大, 能够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妊娠早期,血孕激素,β-HCG测定,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吴庚香, 杨菁, 徐望明, 等.应用ROC曲线评价胚胎移植后12d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6) :1567-1569.

[2]徐建民, 冉烈, 马桂玲, 等.孕酮、β-HCG、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0) :234-236.

[3]李艳, 项云改, 张梅, 等.胚胎移植14天血β-h CG及孕激素对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3, 32 (1) :9-12.

[4]马小玲, 刘琴.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对妊娠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 (8) :727-728.

血HCG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本中心共收治早期未破裂型EP 46例,年龄19~42岁,停经时间36~82天;初始血β-HCG浓度200~8140 U/L。其中初始血β-HCG浓度200~1000 U/L有25例,1000~5000 U/L有16例, 5000~8000 U/L有2例,>8000 U/L有3例。

1.2 诊断依据

1.2.1 有停经史、无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腹痛、尿HCG阳性、血β-HCG>2000 U/L时,阴道B超检查宫腔未见孕囊,附件区包块见双环征(孕囊)或有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即可确诊;子宫直肠陷凹有或无积液。

1.2.2 阴道B超检查不能确诊时,隔日检测血β-HCG;隔48小时血β-HCG<初始浓度或倍增<66%,单次血孕酮(P)<45 nmol/L可确诊。

1.2.3 对早孕流产经阴道B超、隔日血β-HCG、P检查仍难以确诊为EP时,可行诊断性刮宫并送病理检查刮出物。刮宫后,如刮出物无绒毛,且血β-HCG仍继续上升,即可诊断为EP;刮宫后血β-HCG迅速下降,即为宫内孕流产;故在刮宫前及刮宫后24小时各抽血β-HCG检测1次。

1.3 药物治疗适应证

1.3.1 需要生育或虽无生育要求,但本人不愿意或不适合行手术治疗、要求药物治疗、无药物治疗禁忌证。

1.3.2 血β-HCG≤15000 U/L[1],Fernandez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评分标准<12分。

1.3.3 EP未破裂,阴道B超检查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4 cm,无心管搏动,子宫直肠陷凹积液≤3 cm。

1.3.4 无明显急腹症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

1.4 治疗方法

米非司酮每日125~250 mg(每片25 mg),空腹顿服或分2次口服,其中首日或隔日血β-HCG>1000 U/L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00~250 mg;首日或隔日血β-HCG<1000 U/L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150mg;用药后每3~5天行阴道B超和血β-HCG检查,血β-HCG≤30 U/L停药(正常值<5.30 U/L)。

1.5 疗效评定标准

1.5.1 治愈

血β-HCG<5.30 U/L。

1.5.2 无效

①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输卵管破裂,腹腔内出血多需急诊手术;②治疗7天血β-HCG持续不降或升高、EP包块增大、腹痛加重,最终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为EP。上述2项标准中出现1项为无效。

2 结 果

2.1 治愈40例,治愈率为86.96%。平均治疗12.54天,人均用米非司酮71.31片;用药最短3天,服米非司酮18片(初始血β-HCG 589.5 U/L,隔日血β-HCG 399.7 U/L);用药最长30天,服米非司酮162片(初始血β-HCG 7239 U/L,隔日血β-HCG 6049 U/L,P 36.30 nmol/L)。46例中初始血β-HCG浓度>隔日血β-HCG的有38例,全部治愈;隔日血β-HCG浓度>初始血β-HCG的8例,治愈2例,无效6例,无效率13.04%。

2.2 隔日检测血β-HCG浓度>初始血β-HCG的6例患者治疗无效,平均治疗7.67天,人均用米非司酮67.83片。用药最短5天,服米非司酮42片;用药最长11天,服米非司酮105片。其中有3例血β-HCG的初始值/隔日值为219/223(U/L),350/387(U/L),222/245(U/L),平均治疗8.33天,人均服米非司酮67.33片,7~10天后复查血β-HCG不降反升,患者自行放弃药物治疗改行手术治疗。另3例血β-HCG的初始值/隔日值分别为345/1025(U/L),2570/4004(U/L),5611/7663(U/L),平均治疗7天,人均服米非司酮68.33片,后血β-HCG继续升高,改行手术治疗。6例均在手术中证实为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术后均治愈。

2.3 初始血β-HCG>5000 U/L 5例,治愈4例,均为初始血β-HCG浓度>隔日血β-HCG。无效1例,为隔日血β-HCG浓度>初始血β-HCG。隔日检测血β-HCG>5000 U/L 4例,治愈2例,为初始血β-HCG>隔日β-HCG。无效2例,均为隔日血β-HCG>初始血β-HCG。

2.4 口服米非司酮后8例恶心伴头晕,占17.39%;11例头晕伴乏力,占23.91%;轻度腹泻1例,占2.17%。以上副反应均未处理,服药3天后副反应消失。

3 讨 论

药物治疗EP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治疗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输卵管,为要求生育者提供了更多的受孕可能,且因为不需要开腹,易被患者接受。以往药物治疗早期EP常用甲氨蝶呤,近年来,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早期EP报道日渐增多。米非司酮安全、有效、副反应小,但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化的用药剂量及治疗方案,无明确的技术指标预测药物治疗能否成功。

3.1 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剂量

输卵管部位的血运不如子宫,输卵管组织中的孕激素受体(PR)远比子宫内膜与肌层中PR少,故必须加大用药剂量,局部组织才能达到治疗量。苏放明[2]研究认为只有较高浓度(总量2700 mg)的米非司酮才能与体内的P竞争输卵管上的PR,使输卵管妊娠病灶失去P的支持发生坏死、吸收。用宫内早孕药物流产的剂量治疗EP,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组EP的治疗根据血β-HCG浓度制定治疗方案:①首日或隔日血β-HCG>1000 U/L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00~250 mg;②首日或隔日血β-HCG<1000 U/L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150 mg。

3.2 初始血β-HCG与隔日血β-HCG浓度比较与疗效

高水平的血β-HCG不仅提示滋养细胞具有活性,也是预测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深度的实用指标。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越深,则保守治疗去除与破坏异位种植的滋养细胞也就越困难,故保守治疗EP时在高水平的血β-HCG者无效率高于低水平血β-HCG者[3]。有研究发现:血β-HCG>2000 U/L,滋养细胞主要侵入输卵管壁肌层乃至浆膜层的可能性逐渐增加。因此,血β-HCG介于2000~8000 U/L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选择药物治疗,须及时手术,以免延误而导致破裂。目前文献报道药物治疗EP成功率与血β-HCG浓度有关,但均未指出与第几次检测血β-HCG有关。本研究发现,药物治疗效果与初始血β-HCG浓度高低无主要关系,而与初始血β-HCG与隔日血β-HCG浓度的比较有关。本组初始血β-HCG>隔日血β-HCG的患者,全部治愈;而隔日血β-HCG>初始血β-HCG的患者,大部分治疗无效(6/8),即使治愈的患者血β-HCG下降也较慢。这可能是药物治疗后滋养细胞未坏死仍存活,继续分泌β-HCG,导致血β-HCG持续上升。因此,可根据隔日血β-HCG与初始血β-HCG浓度比较来预测米非司酮治疗EP的疗效:初始血β-HCG浓度>隔日血β-HCG的患者疗效可能较好,而隔日血β-HCG浓度>初始血β-HCG的疗效可能较差。

3.3

文献报道血β-HCG>5000U/L者,药物治疗成功率仅44%,血β-HCG≤5000 U/L,药物治疗成功率为88%[1],故国外将血β-HCG水平>5000 U/L作为药物保守治疗相对禁忌证。但近年一些资料都提示以血β-HCG绝对值作为监测指标很可能有一定局限性:临床基础研究已发现正常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血β-HCG成分不同,提示血β-HCG绝对值仅能反映滋养细胞数量,而不一定提供质的信息。本组初始血β-HCG>5000 U/L 5例,治愈4例,均为初始血β-HCG浓度>隔日血β-HCG。无效1例,为隔日血β-HCG浓度>初始血β-HCG。隔日检测血β-HCG>5000 U/L 4例,治愈2例,为初始血β-HCG>隔日血β-HCG。无效2例,均为隔日血β-HCG>初始血β-HCG。本组样本量虽然不多,但提示EP药物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初始血β-HCG与隔日血β-HCG浓度之比较,而单纯用一次血β-HCG浓度高低来预测疗效则难以确定界限。

3.4 不可忽视低浓度血β-HCG

EP破裂是无法预测的,虽然血β-HCG<100U/L,破裂概率会降低,但破裂随时有发生的可能。文献报道1例血β-HCG已降到10 U/L以下,最终输卵管仍发生破裂[1]。本组有3例隔日血β-HCG>初始血β-HCG,隔日血β-HCG仅为222.5 U/L、245 U/L、386.6 U/L,人均服米非司酮67.33片,用药7天后血β-HCG不降反升,最终改行手术治疗。提示:只要确定为EP,尤其是隔日血β-HCG>初始血β-HCG的患者,即使血β-HCG浓度较低,也应及时、足量、足疗程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隔日检测血β-HCG浓度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EP)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本中心收治早期未破裂型EP患者46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250mg(每片25mg),血β-HCG≤30U/L停药。结果:治愈40例,治愈率为86.96%。平均治疗12.54天,人均用米非司酮71.31片;用药最短3天,服米非司酮18片;用药最长30天,服米非司酮162片。血β-HCG降至正常最短6天,最长30天。初始血β-HCG浓度>隔日血β-HCG的38例全部治愈,隔日血β-HCG浓度>初始血β-HCG的8例仅治愈2例,无效6例,无效率13.04%。结论:药物治疗EP效果与初始血β-HCG浓度高低无主要关系,而与初始血β-HCG与隔日血β-HCG浓度比较有关。只要确定为EP,尤其是隔日血β-HCG>初始血β-HCG的患者,即使血β-HCG浓度较低,也应及时、足量、足疗程药物治疗。

关键词:异位妊娠,血β-HCG,米非司酮

参考文献

[1]林俊主编.异位妊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103.

[2]苏放明.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剂量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11(3):1629-1631.

血HCG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GTN患者,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等。只有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患者才纳入研究:①耐药性GTN;②在本院进行肺部手术 (肺叶切除术或肺部病灶切除术) ;③手术后的治疗和随诊在本院进行。其中耐药性GTN的诊断标准为:至少接受过2个疗程的多药联合化疗, 在化疗期间, 每周监测血β-HCG水平, 至少连续3周出现平台或连续2周出现升高;或转移灶增大;或出现新的转移病灶。另外, 为正确评价手术的效果, 入选的患者不包括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及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患者, 因为这两种类型本身对化疗就不够敏感。

1.2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

1.2.1 化疗

所有耐药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都接受多疗程的多药联合化疗, 所用方案依据耐药前所用的一线化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主要为FAEV方案[氟尿嘧啶 (5-FU) 或氟脲苷 (FUDR) +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EMA-CO[ (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 /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 ]、EMA/EP (依托泊苷+顺铂) 等方案化疗。 在血β-HCG水平正常后, 继续巩固化疗3~4疗程。

1.2.2 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在术前行CT或MRI检查, 确定肺部病灶的部位、数量以及其他部位的转移。对于肺部存在孤立病灶的患者, 不论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转移, 多试图进行肺叶切除术或局部病灶切除术。为防止术中滋养细胞转移, 术前1天开始化疗, 术后第1天继续化疗直至疗程结束。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前, 胸腔内灌注5-FU 1000 mg。

1.2.3 病理结果的判定

病理检查提示滋养细胞残留, 或免疫组化检查提示HCG或血β-HCG染色阳性, 定义为病理阳性。病理检查提示出血坏死、纤维化结节、无滋养细胞残留;免疫组化检查提示HCG或β-HCG染色阴性, 定义为病理阴性。

1.2.4 治疗后的随诊

停止治疗后, 第1个月, 血β-ΗCG水平每周监测1次;第2~3个月, 每2周监测1次;第4~12个月, 每月1次;此后, 每半年至1年监测1次至终生。治疗反应的评价标准为:①每周检测血β-HCG水平, 水平降至正常 (≤2 U/L) , 至少连续6周为血清学完全缓解 (serologically complete remission, SCR) ;②血β -HCG下降 50%为部分缓解 (partial remission, PR) ;③血β-HCG出现平台或上升为治疗无效 (no response, NR) 。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Mann-Whitney检验。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见表1。

①描述方式为中位数

46例耐药患者符合本研究的入选标准, 其中手术时血β-HCG水平已经正常者21例 (45.7%, β-HCG正常组) , 异常者25例 (54.3%;血β-HCG水平的中位数为4.7 U/L, 范围为2.1 U/L~419 U/L; β-HCG异常组) 。患者年龄、末次妊娠性质、术前化疗疗程数、高危患者所占比例、病灶部位以及手术方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治疗疗效

46例患者中, 1例在术后1月出现了大面积脑梗塞而放弃治疗, 1例在术后11天死于脑出血, 该2例患者死亡之前血β-HCG水平在正常范围。2例患者中术前血β-HCG水平正常和异常者各1例。其余44例在停止治疗时, 分别有40例SCR (90.9%, 40/44) , 包括21例血β-HCG水平异常者和19例血β-HCG水平正常者, 以及4例NR (1例血β-HCG水平正常者和3例血β-HCG水平异常者) 。血β-HCG正常组和异常组的S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 (19/20) vs 88% (21/24) , P=0.614]。4例NR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2。10例Ⅳ期患者中2例脑转移患者无效。

2.3 术后病理结果 见表3。

①描述方式为中位数。

46例患者中术后病理阳性率为47.8% (22/46) 。在获得SCR的40例患者中, 病理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47.5% (19/40) 和52.5% (21/40) ;在NR的4例患者中, 病理阳性和阴性分别为2例。血β-HCG正常组21例中病理阳性率为28.6% (6/21) , 血β-HCG异常组25例患者中阳性率为64% (16/25) , 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1。血β-HCG水平正常后并行巩固化疗>1疗程的11例患者病理阳性率为27.3% (3/11) , ≤1疗程的10例患者病理阳性率为30% (3/10) 。血β-HCG正常后进行肺切除患者的病理结果和临床特征见表3。

3 讨 论

滋养细胞肿瘤易于血行转移至肺, 转移率高达70%左右, 其中90%的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达到治愈[4], 小部分患者会发生药物耐药, 此时, 如果肺部病灶局限, 辅助进行肺叶切除术常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因为通过手术切除了因外周包裹机化等使化疗药物难以进入的病灶。但是, 何时进行手术更为合适以及如何进行手术疗效的评价却一直不明确。

已有数篇研究报道, 证实了手术治疗在耐药性GTN治疗中的价值。Fleming等[2]报道, 当肺部病灶孤立和血β-HCG水平小于1500U/L时, Ⅲ期的耐药性GTN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手术后的完全缓解率达90%。Lurain 等[5]报道, 术后1~2周血β-HCG降到正常行肺叶切除的患者有良好的预后, 但是, 在我们自己以前的资料中, 只有在血β-HCG达到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时进行手术, 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6], 我们研究发现, 为提高耐药性GTN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 术前的血β-HCG水平最好控制在10 U/L以下[7]。然而, Newlands等[3]则对血β-HCG水平正常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手术疗效不确定。这样一来, 血β-HCG水平正常后究竟还需不需要辅助手术治疗就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本研究中, 46例进行肺叶切除术的耐药性GTN患者中有40例获得了SCR, 病理阳性率为47.8%。术前血β-HCG正常组和异常组的S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血β-HCG正常组中的病理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异常组。然而, 尽管血β-HCG正常组的病理阳性率低, 但血β-HCG水平正常后又进行了>1疗程巩固化疗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有27.3%的病理阳性率。这就说明, 一方面, 血β-HCG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滋养细胞的活性程度;另一方面, 即使血β-HCG水平通过化疗下降至正常, 仍有近1/3的患者存在活的滋养细胞, 若不对这部分病灶进行手术切除, 势必会引起将来的疾病复发。从而提示, 对于耐药性GTN的肺转移患者, 即使化疗能够使血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 如条件许可, 仍应进行肺叶切除术。Lehaman等[8]也曾报道过4例单纯通过补救手术治疗就获得SCR的耐药性GTN患者中, 切除的病理标本未发现活的滋养细胞。

选择合适的耐药患者进行肺叶切除, 可以成功地使患者获得缓解[9]。与肺部有双侧、多发病灶或其他部位有活跃病灶的患者相比, 有孤立、单侧病灶的Ⅲ期患者更易从肺部手术中获益[2,7]。但本研究中, 有10例Ⅳ期患者, 其中只有2例无效, 有效率达80%。由此说明, 对于具有除肺以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患者, 只要术前仔细评价, 挑选合适的患者, 仍可进行肺叶切除术, 以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至于Doumplis等[10]对于手术治疗后未发现活的滋养细胞就不再继续进行辅助化疗的观点, 我们不予赞同, 因为本研究中发现, 病理阴性的患者中即使在术中和术后继续接受化疗, 仍有2例无效。

总之,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 耐药性GTN肺转移患者确实能从肺叶切除术中获益。对于通过补救化疗能使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患者, 如条件许可, 仍应进行肺叶切除术, 因为即使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患者在进行肺叶切除术时, 仍有近1/3的患者有活的滋养细胞, 这些肿瘤若不予以切除, 很可能会成为将来复发的根源。只是, 遗憾的是, 由于GTN少见, 耐药性GTN更少见, 样本量少, 我们尚不能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阐明血β-HCG水平正常后进行肺叶切除术的必要性。

摘要:目的:探讨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TN) 肺转移患者血清β-HCG正常后行肺叶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的耐药性GTN肺转移4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对术前血β-HCG水平已经降至正常和尚未正常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1例 (45.7%) 患者术前血β-HCG水平正常 (2U/L) , 25例 (54.3%) 术前未正常。两组在年龄、末次妊娠性质、术前化疗疗程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学完全缓解共40例 (90.9%, 40/44) , 4例患者无效;血β-HCG正常组和异常组的血清学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5% (19/20) 和88% (21/24) (P=0.614) 。术后病理阳性率为47.8% (22/46) ;血清学完全缓解的40例患者阳性率为47.5% (19/40) ;血β-HCG正常组和异常组的病理阳性率分别为28.6% (6/21) 和64% (16/2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1。血β-HCG水平正常后并已经巩固化疗>1疗程的11例患者中仍有27.3% (3/11) 的病理阳性率。结论:肺叶切除术联合化疗治疗耐药性GTN肺转移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即使通过补救化疗使血β-HCG降至正常的患者仍有近1/3的病理阳性率, 适时行肺叶切除术可以提高疗效。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耐药,肺叶切除

参考文献

[1]Tomoda Y, Arii Y, Kaseki S, et al.Surgical indications for resection in pulmonary metastasis of choriocarcinoma[J].Cancer, 1980, 46 (12) :2723-2730.

[2]Fleming EL, Garrett L, Growdon WB, et al.The changing role of thoracotomy in gestational trophoblatic neoplasia at the New England Trophoblastic Disease Center[J].J Report Med, 2008, 53 (7) :493-498.

[3]Newlands ES, Mulholland PJ, Holden L, et al.Etoposide and cispla-tin/etoposide, methotrexate, and actinomycin D (EMA)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igh-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s refractory to EMA/cyclophosphamide and vincristine chemotherapy and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metastatic 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s[J].J Clin Oncol, 2000, 18 (4) :854-859.

[4]El-Helw LM, Hancock BW.Treatment of metastatic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alsia[J].Lancet Oncol, 2007, 8 (8) :715-724.

[5]Lurain JR, Singh DK, Schink JC.Role of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J].J Reprod Med, 2006, 51 (10) :773-776.

[6]曹杨, 向阳, 冯凤芝, 等.肺叶切除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的疗效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 43 (12) :928-930.

[7]Feng FZ, Xing Y, Li L, et al.Clinical parameters predicting thera-peutic response to surgical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resistant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J].Gynecol Oncol, 2009, 113 (3) :312-315.

[8]Lehaman E, Gershenson DM, Morris M.Salvage surgery for chemore-fractory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J].J Clin Oncol, 1994, 12 (12) :2737-2742.

[9]Berkowitz RS, Goldstein DP.Current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J].Gynecol Oncol, 2009, 112 (3) :654-662.

【血HCG】推荐阅读:

上一篇:承包经营权下一篇:儒家文化理念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