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文化(共6篇)
母亲文化 篇1
摘要:视觉文化的出现, 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他改变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视觉文化下母亲形象也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
关键词:视觉文化,影视作品,母亲形象
“视觉文化”作为概念最早是匈牙利著名美学家贝拉·巴拉兹提出来的。视觉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视觉因素, 也就是说形象或影像占据着文化的主导地位, 例如电影、广告、绘画等等。在以前, 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靠文字, 靠书籍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影视业等的全球化发展, 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也已出现。在这个时代, 文字的霸主地位让与图像, 越来越趋向于图像的传送, 或者说依赖于图像的传播。视觉文化成为一个文化主因, 也正说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 读图时代这个概念本身也就表明图已经是比文字更具有优势的一个媒体, 或者一个媒介。比如岳母刺字的故事, 改编为电视剧, 通过画面更能刺激观众对其的印象, 引导人们尤其母亲要有大义。在今天, 电影和文学相比, 文学所具有的这种力量越来越不如电影。人们常常是先看了电影之后, 再去读原著的。这些情况都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以前所没有的。就是视觉媒体具有强势, 而文字变成一种次要的角色。
“视觉文化以强大的世俗力量大踏步的向我们走来, 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也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视觉文化下, 母亲的形象也在发生着变化。说到母亲, 映入大家脑中的大概多是伟大的母爱, 为子女甘愿奉献一生的母性情怀。“母性”是母亲的一个基本属性, 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爱护子女的本能”。但是在现代图像社会中, 母亲形象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母亲的自身, 而不是单单只是传统中依附于男权父权社会的贤妻良母。
现代影视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有很多不仅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模式, 还有很多是来自作家为我们塑造的母亲形象。电视剧《悠悠寸草心》中的母亲就是一位非常伟大, 可以说达到了圣母的地步。养育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 一直付出。而冰心为我们塑造的母亲就是圣母形象。李泽厚这样评价冰心“每个人都有童年, 都得到过母亲无私的爱, 都有过上述种种体验和感受” (指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 。但旧文学里就没有这样写过, 是冰心第一次把它们写了出来。兼具中国传统母亲品质与西方基督博爱与一身的近乎西方圣母的母亲, 是冰心作品中或是她心中的最理想的母亲。《超人》作为冰心宣扬的“爱的哲学”的代表作之一为大家所熟知。文中主人公被称为“超人”是因为他信奉尼采哲学。之前他是一位极端者, 爱和怜悯在他眼中则是恶和软弱。而作者却用母爱拯救了他。在影视作品中传统甘于奉献的母亲比比是, 如《小姨多鹤》等作品。
冰心的圣母形象作为“爱的哲学”重要内容之一, 其实是给大众一剂解救苦难的良药。事实上, 母亲长期生活在男权社会和封建妇德的双重压迫下, 要做到像圣母一样无私, 几乎不可能。她们没有足够的权利地位, 话语权, 他们必须从属于封建父权制, 她们更多的只是男权文化的附属, 她们是受害者, 同时也是封建父权制的维护者, 有时甚至达到冷酷自私的地步。萧红的作品重新塑造母亲形象, 并且颠覆性极大。她笔下的母亲多是下层劳动妇女, 这些母亲也多是饱受人间的各种苦难。她们不仅形体相貌比较丑陋, 近于“动物化”。他们的结合并非以爱为联结, 而传宗接代近乎动物性的生育, 也使他们仿佛游走在生死边缘。由于后天生殖的痛苦和丈夫的不疼爱, 母亲对孩子极其残忍。萧红塑造的母亲是小人物悲惨命运的无奈。而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塑造了另一类不平凡母亲形象。在古代“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儒家文化中, 社会与家庭对女性的最高要求也许就是贤妻良母。妇女作为女性文化的主体, 由于其自身主体地位在现实中的失落, 因而女性的精神活动在总体上仍受着男性文化的制约。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中, 后宫是不可以参与朝政的。而武则天毕竟是唯一的女皇。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到极端的宫廷女子更是少之又少。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巩俐饰演的王后母亲为了夺权, 倾其所有去反抗, 甚至是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这在以前是不符合中国文化对母亲神话的建构, 而是消解和颠覆、甚至重建, 这对于观看影片的我们来说冲击力绝对的大。黄金甲里母亲对于父权制反抗到了有些变态的地步, 她有突破的意义, 但是未必可取。有时候面对无意义的反抗可能甚至说是不人道的, 对自己、对儿子、对士兵、对周围所有与之相关的人。但是热播电视剧《母亲母亲》中的母亲金国秀给大家呈现了识大体的不屈母亲形象。剧中的母亲是一个有着大智慧、大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慈母。她是五个孩子的妈妈。她身体力行得为孩子做好榜样, 不管是养子还是亲子, 她都一视同仁, 严苛不骄纵, 送子上战场后, 她又散尽家财收养战争孤儿, 所有的孩子无不称赞她是最好, 最称职的妈妈。这位命运悲怆的女性不是无原则的传统意义上的“滥好人”, 她是一个敢爱敢恨, 绝不黏黏糊糊, 活泼明朗的生命体。
在荧幕上, 母亲的光辉形象感染着每一个看片的人, 这是非视觉文化所达不到的境界。同样是在国家出现动荡的情况下张洁所塑造的母亲, 呈现出的更多的是隐忍。小说《无字》满眼让我们了解了人的出生与成长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情, 尤其是外祖母墨荷, 母亲叶莲子、吴为、女儿婵月她们各自的命运及互相之间的联系。外祖母墨荷出身望族, 却因父母之命嫁到叶家, 最后沦为叶家的保姆, 受到丈夫、婆婆的重重折磨, 最后在大火中丧生同样, 叶莲子的命运也更为凄苦, 染病到别人连寿衣都已经帮她做好了, 但她却坚强的活了下来, 在父亲和继母的淫威之下艰难的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 希望自己能够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也许她想通过婚姻, 改变自己的命运, 却不想走入绝境。孤苦的叶莲子在那个动荡的战乱时代为养活儿女饱尝人间沧桑, 却从未屈服。在平时, 她是一位谨小慎微, 糊里糊涂的女人;在大难面前表现出的超人的勇气和智慧却又是平时难得一见的。而这源自于什么?母亲对儿女的爱。母亲在张洁笔下虽然也苦难, 但是, 她们伟大、奉献、包容。虽然她们也丧失了自我的母性, 造成了人性的缺失, 但在作者笔下, 她们的厚重与包容精神等, 也正是传统自然母性所焕发出来的崇高, 坦荡, 无私的人格。这些荡去了神圣的母性光辉人性缺失的组成部分, 更加现实, 更符合现实。电视剧《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的母亲形象感人至深,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鸣其实很多原因就可以在“无字”中体会, 因为看荧幕, 也透人心。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经提出:艺术和审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之中, 同仁的日常经验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现在影视片中还有另一种母亲婆婆妈妈类的母亲。她们疼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对自己的媳妇却不能当成亲生女儿来对待, 当然媳妇也不能够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妈妈来爱, 于是婆媳战的家庭片此起彼伏, 铺天盖地。在《双面胶》中婆婆与丽娟有矛盾与冲突, 演员演得也非常到位, 在视觉上直观的反映出现实, 母亲婆婆甚至儿子媳妇都应该反省。看了影片, 我们明白婆媳不和可能不仅仅因为她们爱着一个男人, 也不仅是地域差距, 门不当户不对的原因。沟通方式, 尤其是儿子在妈妈和媳妇之间不是仅做好双面胶就行的。婆婆爱护自己的儿子就像丽娟妈疼女儿一样无可厚非, 但是有时婆婆不能一味的要求媳妇做到和儿子一样, 都是母亲, 有时角度不一样, 母亲所呈现出的品行就不一样。可能这才是大部分普通老百姓, 普通的母亲。而金国秀等身上闪耀着光辉的伟大的母性, 是在特定的民族家国存亡下的成长出来的。
在影视剧, 绘画等视觉因素影响下, 我们对母亲的理解在加深。但是文字总有画面所代替不了的功能, 所以, 视觉文化下, 要加强文本的解读。
参考文献
[1][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 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8:4, 20-27.
[2]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 2002 (3) .
[3]肖秀丽.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D].山东大学文学院, 2009.·
[4]萧红.萧红全集 (中卷) [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8.
[5]李少群.追寻与创建[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母亲文化 篇2
2.精华:①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对上孝敬、对下孝慈、对亲友孝悌、对国家孝忠(1分)
②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1分)
糟粕:“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1分)
3.C(2分)
4.举例论证(1分)运用人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一系列道德失范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患上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原因是人们违背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两条约定的观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
母亲文化 篇3
只不过,比起在美国和欧洲轻松可达又舒适自在的文化景点,在北京看“文化”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住在六环之外的昌平,进城本身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不管是开车、乘地铁还是公共汽车,都要花上数小时。有一次由于路上太累,我们在听京剧时都睡着了。活动结束之后,还要再花同样长时间回昌平,为全家准备晚饭……
当然,博物馆、画廊和演出其实更多属于“大文化”范畴,还有许多我们日常体验的细节,属于更生活化的“小文化”- - -比如孩子和同伴在公园里一起玩,跟街上的小贩讨价还价,等等,也最好不要错过。
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带孩子们去爬昌平附近的长城。在寒冷的冬日下午,带着他们在长城上远足,然后去当地朋友家“上炕”。
儿子和女儿常常会抢占炕上最暖和的那一块,在一番吵闹之后背靠背取暖,然后抱怨我们家没这么暖和- - -我想,这些将是他们长大之后难以取代的北京“文化”记忆。
当然,“小文化”还不可避免地与“吃”有关。对我的孩子们来说,课余生活最大的乐趣之一,是在同学祖父母的厨房里帮忙打下手- -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中国小伙伴们大多因为忙着玩电脑游戏或做作业放弃了跟长辈们在厨房里共度的时间。
“小文化”中的“吃”,还指让孩子尝试用当地特有方法做出来的食物,比如鱼。我儿子由于常在同学家“蹭吃”,习惯了中国人做鱼保留头的做法。每当吃西餐时看到鱼只有肉没有头时,他都会大声叹息,指出他们错过了吃鱼的真正乐趣。他们还发现,同一种食物,昌平和延庆的做法很不一样- - -如同他们说不同口音的“北京话”一样。当然,他们还会向美国的朋友热情介绍,北京有别处没有的“驴汉堡”(驴肉火烧)……
关于吃和玩的记忆,是一个人童年回忆中最重要的部分,多半将伴随一生。为此,我愿意创造一切条件,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北京文化”记忆,哪怕这意味着周末得不到完整的休息。
在此过程中,我特别希望北京的“大文化”设施可以更加方便和易于接近。而每次看到周末忙于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的中国家长,我在敬佩他们为孩子的未来苦心经营的同时,真的想跟他们分享也许无用但非常有趣的“文化”记忆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母亲文化 篇4
《科利奥兰纳斯》这部剧备受批评家的赏识。著名莎士比亚评论家布拉德雷认为, “科利奥兰纳斯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遍意义, 相互冲突的力量是构成人性永恒的基本要素”[2]198。英国戏剧家萧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 对这部剧的评价极高, 他认为《科利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的“最优秀戏剧” (the finest comedy) [2]354。艾略特 (T.S.Eliot) 和米德尔顿·缪瑞 (J.Middleton Murry) 被这部剧极大地吸引着[3]227。然而, 维德汉姆·路易斯 (Wyndham Lewis) 在《狮子和狐狸》 (The Lion and the Fox) 中则认为科利奥兰纳斯是他的母亲伏伦妮娅培育的一个自命不凡的势利小人, 在莎士比亚塑造的所有英雄中, 科利奥兰纳斯是最没有感情的人, 尽管他在战场上无所畏惧, 完全有能力胜任战场上的领导职位, 但除了战场上的勇敢外, 他似乎什么也不是, 只是一个小男孩 (school boy) , 热衷于荣誉和社会殊荣, 一贯无知的骄傲, 不懂得灵活自如地变通, 他就像一台机器永远按照方式运转, 因此他认为莎士比亚在这部剧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残忍又愚蠢的孩子[1]。
《科利奥兰纳斯》剧情焦点涉及罗马单亲家庭, 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父亲的位置空缺, 母亲伏伦妮娅是个干预社会事务、忽视“父亲之名”的“强母”。只有科利奥兰纳斯一个儿子, 她没有第二个孩子 (no second brood) [7] (5.3:162) 。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剧中的伏伦妮娅的原形来自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的描述, 但莎士比亚对伏伦妮娅形象的塑造和普鲁塔克有些区别。普鲁塔克对伏伦妮娅的评价体现在科利奥兰纳斯为了取悦母亲, 在战场上赢得更多荣誉从而实现母亲愿望, 普鲁塔克提到伏伦妮娅在自己的儿子被放逐的时候被动而伤心地送别儿子的场景, 还有在儿子事业终点时, 母亲为了罗马的利益见儿子时作为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再次出现, 普鲁塔克并没有强调伏伦妮娅是如何执著地给科利奥兰纳斯灌输古罗马的英勇品质。而莎士比亚对《科利奥兰纳斯》中的伏伦妮娅的描述是在普鲁塔克基础上的创作, 强调伏伦妮娅在儿子事业中起到的作用, 更突出伏伦妮娅作为已婚妇女拥有的权力和地位, 以及对科利奥兰纳斯的影响力。卡普拉·库恩 (Koppelia Kahn) 认为在此剧中“莎士比亚让父亲的位置空缺, 从而放大母亲的角色, 让母亲在每一个关键时刻起的作用最终导致悲剧行动”[4]147。莎士比亚将女性从边缘位置放到中心, 使她成为影响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角色之一。欣赏这部剧的读者没有哪个感受不到这位母亲对儿子与众不同的爱和对他的控制与影响。
一、崇拜荣誉而扼杀母性, 主流文化塑造“强母”形象
《科利奥兰纳斯》的第一幕, 莎士比亚就设计了冲突动机, 一群民众因为没有食物不能填饱肚子, 所以集结到街上闹事, 他们选出科利奥兰纳斯作为攻击对象, 并提到科利奥兰纳斯的母亲伏伦妮娅, 尽管戏剧的一开始伏伦妮娅并没有出场, 然而她的名声似乎人人皆知。
市民乙你特别提出卡厄斯·马歇斯作为攻击对象吗?
市民甲我们第一要攻击他;他是出卖群众的狗。
市民乙你想不到他替祖国立下什么功劳吗?
市民甲我知道得很清楚, 我也不愿抹杀他的功劳;可他因为过于骄傲, 已经把他的功劳抵消了。
市民乙你不要恶意诽谤。
市民甲我对你说, 他所做的轰轰烈烈的事情都只有一个目的:虽然心肠仁厚的人愿意承认那是为了他的国家, 其实他只是要取悦他的母亲, 同时使他自己可以对人骄傲;骄傲便是他的美德的顶点。
在剧情一开始, 莎士比亚就让知情的民众揭示出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和他母亲伏伦妮娅的关系, 以及罗马民众对这位母亲的印象。他曾为国家立过汗马功劳, 但他的骄傲足以让人忽视他的功劳, 他为国家服务的动机只是让自己更骄傲, 最重要的是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取悦他的母亲。令人好奇的取悦自己的母亲, 他丝毫不关心自己的感受, 一切都顺从自己的母亲。正因为剧中科利奥兰纳斯的父亲位置空缺, 所以母亲伏伦妮娅代替父亲的身份, 反映出罗马文化中女性作为母亲时享有很大的权力。“希腊妇女通过养育儿子为国家服务, 而罗马妇女养育儿子被认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基本手段”[4]147。伏伦妮娅在剧中的身份是双重的, 她以母亲的身份孕育并生养自己的儿子, 但在执行父亲角色时, 她遵从的仍是主流意识形态, 好战的罗马文化让她崇尚勇武、崇拜荣誉和男子汉气质, 对荣誉的追求给予她参与国家政治的机会, 她不会错过罗马能提供给她进入政治领域的机会, 儿子就是提在她手中的木偶, 通过对儿子的控制完成自己的心愿, 她说:“我已经活到今天, 看见我的愿望一一实现, 我的幻想构成的美梦成为事实。”[7] (2.1:205-06) 由此可以看出伏伦妮娅教育儿子的目的确定不疑, 毫不含糊, 她想让儿子完成自己的理想。
在第一幕第三场, 伏伦妮娅和儿媳维吉莉娅出场的谈话就提到科利奥兰纳斯, 伏伦妮娅对儿媳讲述儿子的成长过程:
伏伦妮娅:媳妇, 你唱一支歌吧, 或者让你自己高兴一点儿。倘然我的儿子是我的丈夫, 我宁愿他出外去争取光荣, 不愿他贪恋闺房中的儿女私情。当年, 他还只是一个身体娇嫩的孩子, 我膝下还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他的青春和美貌正吸引着众人的注目, 就在这种连帝王们的整天请求也都不能使一个母亲答应让她的儿子离开她眼前一小时的时候, 我因为想到名誉对于这样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所以我放他出去追寻危险, 从危险中博取声名。我让他参加一场残酷的战争;当他回来的时候, 他的头上戴着橡叶的荣冠……
维吉利娅:婆婆, 要是他战死了呢?
伏伦妮娅:那么他的不朽声名就是我的儿子, 就是我的后裔。听我说句真心话:要是我有十二个儿子, 我同样爱着他们, 就像爱着我们亲爱的马歇斯一样, 我也宁愿十一个儿子为了他们的国家而光荣地战死……[7] (1.3:6-26) 。
在此, 似乎伏伦妮娅的荣誉追求和个人情感之间没有一丝冲突迹象, 在和儿媳的对话中, 她违反常情地没有展示女性应有的母性, 她没有一丝一毫给予儿子温柔甜美的母爱。莎士比亚通过维吉莉娅直率的反问强调伏伦妮娅的无情与刻薄, 她把荣誉看得比儿子的性命更重要, 为了获得荣誉宁愿送儿子到战场上接受生死未卜的命运, 也不愿让他享受闺房中的儿女私情。作为母亲的她在自己的孩子还身体娇嫩 (tender-bodied) 的时候, 并不是让孩子留在身边照顾他、保护他, 给予儿子一个母亲应有的温暖, 而是送他上战场。
伏伦妮娅是一个热衷于战争、留恋战场的女性。从社会或文学史角度考察, 母亲与战争的互动源于古希腊。“在西方文化的战争叙事中, 女性通常在家里, 男性出去打仗是为了保护女性, 女性天生需要男性的保护, 而男性天生就好战和勇敢”[4]145。虽然作为母亲的伏伦妮娅在家里, 可她更需要儿子从战争中带回来的荣誉, 她更向往参与政治事务, 她培育了一个实现自己意愿的机器。进化心理学高级讲师兰姆伯特认为, “一个合格的好母亲应该给予孩子安全、爱、温暖、热情、身体接触, 这样的母亲一定会使孩子与母亲及孩子未来的伴侣之间的关系处得更融洽”[5]41。可是剧中的伏伦妮娅不是给儿子提供安全的环境而是在他年龄尚小的时候就让他出去冒险, 并参与战争, 孩子过早地离开母亲的关爱与保护, 只有在自己从战场上凯旋时, 才会看到母亲。弗洛姆曾说母爱是无条件的, 但读者眼前的伏伦妮娅的母爱却是有条件的, 她爱自己的儿子, 可是她更爱儿子为她带回来的荣誉, 科利奥兰纳斯就像一个为母亲积攒荣誉的器皿一样, 用自己身上的伤口证明自己的功劳, 每一次新增加的伤口都让他的母亲感到兴奋, 当儿子打了胜仗即将凯旋, 母亲听到儿子受了伤时, 并不是关心儿子的伤势如何, 而是感到无比欣慰, 她说:“啊!他是受伤的, 感谢天神。”[7] (2.1:125) 对这样的母亲读者也许感到厌恶和震撼, 但不得不佩服她的牺牲精神, 从个人利益出发, 孩子作为自己基因和生命延续的载体, 以及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感情, 对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保护孩子的性命更重要, 并且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幸福。实际上孩子的死亡频繁发生在人类生活中, 甚至在医学较之前几个世纪更发达的二十世纪, 婴儿或孩子的死亡也是很常见的, 但这会给母亲带来比父亲更无法承受的痛苦。可伏伦妮娅是个性极强的母亲, 她如果有十一个孩子为国家光荣而战死也愿意。从社会责任角度来说, 伏伦妮娅无疑是一个伟大无私的母亲, 但她的冷漠无情违反人类母亲的本性。在古罗马, 年轻人就是为流血而生, 为服务国家而生的, 作为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 伏伦妮娅生活在古罗马崇拜荣誉的环境中, 她对儿子爱的反常充分体现了她替代父亲身份反映的罗马价值。这是古罗马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赋予人们的价值观, 他们不顾自己性命而崇拜荣誉, 对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他们的爱超越血缘亲情之爱。作为贵族已婚妇女的伏伦妮娅遵循古罗马的主流价值观, 将儿子培养成一个出色的军人, 通过战场上的非凡表现取得的功绩就可能有机会争取元老院执政的职位。这是一个强势的母亲, 莎士比亚将伏伦妮娅的影响力几乎分布在科利奥兰纳斯出现的每一个关键时候。
二、重温亲情而复活母性, 根植于人类天性的“母爱”
在第五幕, 科利奥兰纳斯被放逐后投靠敌人, 他的母亲作为使者, 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到敌营劝说儿子手下留情, 不要进攻罗马时说:“没有一个人和她母亲的关系更密切了 (There’s no man in the world more bound to’s mother) 。”[7] (5.3:158-59) “bound”一词表明母子之间有具体的道德义务, 她接着以责备口吻说:“你从来不曾对你亲爱的母亲表示过一点孝敬。”[7] (5.3:160-61) 母亲“却像一头痴心爱着她头胎雏儿的母鸡似的, 把你教养成人, 送你献身疆场, 又迎接你满载光荣归来”[7] (5.3:162-64) 。根据母亲的意思, “bound”暗含孩子应该感谢母亲的照顾、培养和教育, 后代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只是道德和法律的义务, 更是一种自然的血亲之间情感上的连接, 这种感情证明儿子的成长受惠于母亲的付出, 因此孩子有义务偿还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子与母亲不但有情感上的连接还有身体的连接。第五幕, 当伏伦妮娅刚出现在奥菲狄乌斯的军营, 科利奥兰纳斯看见母亲带着一家人正朝自己走过来时说:“我的妻子走在最前面, 跟着她来的就是塑成我这身躯的高贵模型 (then the honored mold wherein this trunk was framed) 。”[7] (5.3:22-3) 同一个词mold在第三幕中也出现过, 指的是“马歇斯自己的身体 (This mold of Marcius) ”[7] (3.2:103) 。Frame一词在第五幕重复出现过, 伏伦妮娅倍感欣慰地说:“你是我的战士;你这雄伟身躯上的一部分是我的心血 (Thou art my warrior;I hope to frame thee) 。”[7] (5.3:62-3) Mold一词可以当“模子”理解, 用“模子”可以复制和样品一模一样的东西。科利奥兰纳斯将母亲的身体当做塑成自己身体的模子, 这说明他和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 在此暗含母亲对孩子的孕育过程, 母亲的子宫如同肥沃的土壤, 不但有能力形成胚胎还能让其健康成长。和父亲一瞬间的投资相比, 母亲孕育孩子的开始充满艰辛, 当婴儿刚出生时, 胚胎还没有发育成熟, 新生儿显得非常柔弱, “完全不能自理的人类婴儿要面对漫长的成长和成熟之路, 没有任何一个婴儿可以独自走完这条路……如果没有一个体贴、负责和充满爱的母亲的照顾, 婴儿就不可能存活”[5]28。
从伏伦妮娅一句“却像一头痴心爱着她头胎雏儿的母鸡似的, 把你教养成人”来看,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 她和所有普通母亲一样呵护自己的孩子, 她爱自己的儿子, 她给予孩子安全、温暖、和爱, 像一个走到哪里都护着自己雏儿的母鸡一样, 这种比喻形象地赋予伏伦妮娅母爱的本性。在儿子漫长的成长之路上, 她将儿子“教养成人”, 她培养儿子的目标就是“送你献身疆场, 又迎接你满载着光荣归来”。所有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一生幸福, 伏伦妮娅在儿子稍大时却将他早早送到那生死未卜的战场上, 而自己满足于收获由儿子的性命换来的光荣。
三、嬗变的人性异化的母爱, “强势的母亲”成就“爱哭的孩子”
毋庸置疑, 伏伦妮娅对儿子的爱是变化的, 儿子小时候, 她可以给予一个平常女性本能的母爱, 然而在儿子以后成长岁月里, 没有平等、尊重和自由选择权的母爱是失败的。她只培养了他一身勇气, 使他成了一个“理想的军人”, 就连他的“威严的怒容”和“雷鸣一样的声音也会使敌人丧胆, 就像整个世界在害着热病而战栗一样”[7] (1.4:59-62) 。在伏伦妮娅看来, 她自己就是儿子的模子, 她说“你的勇敢是从我身上得来的”[7] (3.2:128) , 是她遗传给儿子勇敢的品质。然而她对儿子讲到自己的孙子时却说:“这是你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指小儿) 等他长大成人以后, 他就会完全像你一样。”[7] (5.3:67-9) 根据伏伦妮娅的逻辑, 她儿子是她的缩影, 她的孙子又是她儿子的缩影。在父权社会, 显然强调的是父亲的影响力, 孩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似性更多。伏伦妮娅很显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既是母亲又是父亲, 她以父亲的名誉在养育自己的儿子。
罗马通过征服其他城市存活下来并逐渐变得强大繁荣, 罗马人通过征服敌人获得成功和荣誉, 罗马鼓励和赞美个人军事能力, 强大的军事能力让罗马变得更繁荣兴旺, 同时对外来威胁形成一种震慑作用。科利奥兰纳斯身上体现出的勇敢美德, 包括他的对手在内的所有人无不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在罗马对外战争中, 他用自己勇敢的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这种有勇无谋的果敢在国内和平时期是无用武之处的, 因此可以看出她母亲输入给他的一些价值观是片面的。秉持国家大权的元老院执政是他母亲一生追求的最高和最终理想, 伏伦妮娅曾说:“现在只有一个愿望还没有满足, 可是我相信我们的罗马一定会把它加在你身上的。”[7] (2.1:207-08) 由于他在战场上卓著的功绩, 元老院的议员和市民都同意选举他为执政, 如果他被顺利选上, 那么他母亲的一生就没有遗憾了。因此, 为了实现他母亲的愿望, 科利奥兰纳斯被迫走上罗马民众聚会的广场, 参与当选执政官的社会角色。
伏伦妮娅狂热地崇拜荣誉的行为和追求权力的野心使她盲目地对待亲情, 作为一家之主, 她有责任延续她们家显赫的地位, 她要让儿子继承他们先祖的荣耀, 她的欲望源于要适应罗马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人性中由后天习得的文化战胜了人类生而具有的天性, 这种异化的母爱在人类历史上是存在的。美国心理历史学家摩斯 (Lloyd de Mause) 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以前存在杀死和抛弃孩子的例子。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情感除了本能的爱以外, 还受习俗、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伏伦妮娅显然是受了罗马当时主流文化的影响, 迫使孩子过早地离开家庭, 参加战争, 他的勇敢为他赢得令母亲感到光荣的古罗马凯旋式, 他身上的伤口曾带给母亲很多快乐和兴奋, 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让母亲感到无比骄傲。可伏伦妮娅并不关心儿子的心理成长是否健康, 科利奥兰纳斯是一个矛盾体, 他既是一个非凡的勇士, 又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小男孩, 对任何事他都强烈地依赖于母亲的批准, 从不知道、也不承认自己的需求或追求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家鲍比的依恋理论 (attachment theory) , 依恋行为源于婴儿为了适应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特别是与主要监护人即母亲的互动,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连接会持续存在, 而且在决定孩子成人以后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6]。个人作为单个的有机体, 总是不想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和有别于他人的身份, 但同时人是社会动物, 他追求的荣誉与权力必须依靠其他人的评价和同意, 他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和别人的期望是矛盾的, 最终他失败了, 遭到被放逐的命运。科利奥兰纳斯过分依赖母亲, 他的母亲显然代表了罗马的崇拜军事荣誉的准则。然而, 这样一个勇敢的男孩不适合在罗马生活, 在罗马这样一个处处腐败的城市, 充斥着反复多变的市民、自私的护民官、满嘴谎言的罗马贵族, 在这个城市里说谎的人更容易获得权力, 而科利奥兰纳斯这样正直勇敢的英雄却无路可走, 只有接受被放逐的命运。科利奥兰纳斯在战场上能打败敌人, 却不能控制他的命运。他代表的是过去和传统, 在面临变化和新的社会秩序时, 他不能转变角色适应这种变化。他的悲剧在于不是光荣和尊严地死在战场上, 而是悲惨地死在异国他乡的广场上。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爱的最初形式, “强烈的父母之爱是爱的进化的开始”[5]16,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在古罗马文化中, 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文化熏陶下的对荣誉的爱交织在一起。伏伦妮娅爱自己的国家, 崇拜荣誉, 也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对国家的热爱要求她牺牲自己的孩子。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斯》展示了遥远的异国过度膨胀的文化与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情之爱之间的矛盾。他塑造的伏伦妮娅这一个性鲜明的“强母”形象既展示了他对“复杂嬗变的人性”的理解, 又证实了他不可能超越当时历史范畴和所处文化氛围的保守女性观。
摘要: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 从文化角度审视莎士比亚罗马剧《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的形象, 探究其文化渊源。由于父亲位置空缺, 从而放大母亲的角色, 让母亲在每一个关键时刻起的作用最终导致悲剧行动。莎士比亚将女性从边缘位置放到中心, 使她成为影响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角色之一。本文阐释导致这类母亲形象的文化根源, 以及莎士比亚保守的女性观。
关键词: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母亲形象,文化渊源
参考文献
[1]Lewis, Wyndham.The Lion and the Fox.Reuben Brower, ed.New York:Signet Classic, 2002.
[2]Brower, Reuben.Hero and Saint:Shakespeare and the Graeco-Roman Heroic Tradi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 1971.
[3]Traversi, D.A.An Approach to Shakespeare.Reuben Brower, ed.New York:Signet Classic, 2002.
[4]Kahn, Coppelia.Roman Shakespeare:Warriors, Wounds, and Wome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7.
[5]Lampert, ADA.The Evolution of Love.London:Westport, Connecticut, 1997.
[6]Bowlby, John.Attachment and Loss, Volume I.New York:Penguin Books, 1978.
母亲节征文母亲啊,母亲 篇5
香薰的木窗斑驳的烛光,半夜三更起床的小孩,打开窗,透过光。她看到……
雪白的针线,
乌黑的发髻,嘴角扬起的幅度,穿针线,抚发丝。
母亲啊,母亲,你在我看不见的`时候,缝了我心里的疮。
一月的粉雪,腊月的寒风,黎明时期醒来的小孩,玩着雪,迎着风。
她听到……
急促的喘息,
焦急的呼叫,挤在脸上的泪痕,呼着气,直叱骂。
母亲啊,母亲,你在我听不见的时候,泪儿滋润了我的心房。
破碎的瓷瓶,满手的腥血,爬架子偷零食的小孩满地渣,血花花。
她摸到……
冰凉的手掌,
粗糙的皮肤,缀在额角的汗珠,缓包扎,轻抚摸。
母亲啊,母亲,你在我摸不到的时候,用肌肤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氤氲的水汽,凝固的时光,突想帮母亲洗脚的小孩,眼氤氲,血凝固。
她感到……浓黄的老茧,挺起的水泡,眼角微热的液体,触老茧,摸水泡。
母亲啊,母亲,你在我麻木的时候,用痛苦微温着我的成长。
母亲文化 篇6
爱母, 颂母, 讴母, 是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
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甚而决定性的作用。古今圣贤、伟人孝敬母亲的风范, 极具教育意义。
一、现代文化名人与母亲
母亲爱子女、子女爱母亲, 母子情深、母女情深, 在社会大变革的近现代中国, 似乎是个“突出”的存在。
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乡下人”, 但她刻苦好学, 达到了能自看书报的能力。鲁瑞坚强刚毅, 丈夫病逝后, 39岁的她扛着经济破落与受人欺凌的压力, 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她处事通达, 有远见, 在别人迷恋科举时, 她送鲁迅去南京求新学, 还把鲁迅、周作人送到日本去留学;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所有这些都给鲁迅以极大影响。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平凡到连名字都没有, 而以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而名之。但她节俭持家, 深爱并把希望几乎全部倾注在毛泽东等几位兄弟身上。她忠厚贤惠、善良慷慨、勤劳俭朴。母亲的这些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 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吃穿普通, 生活俭朴, 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 尤其是其一贯强调为人民服务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 颇受益于他的母亲。母亲成了毛泽东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周恩来具有文静慎思、机警敏捷、处事缜密的个性特点与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光明磊落、善于团结并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等高贵品德, 无疑跟他从小接受相对多元的启蒙教育有关:生母万氏聪敏精慧、见多识广、处事果断、善于求同存异, 继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善作诗文, 乳母蒋氏朴实善良、勤劳能干。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及宽厚仁慈的精神品质一直激励着朱德, 使其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 没被困难吓倒”。
老舍的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个性软硬兼备, 影响老舍以终生。“我的性格, 习惯, 是母亲传给的”, 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老舍说:“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老舍《我的母亲》) 巴金则视母亲为“第一个先生”, 他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爱:“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教巴金爱一切人, 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人。正是母亲爱心的润泽使巴金受到感染从而形成人格中“爱”的底色, “把我和这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 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 (《我的家·我的几个先生》) 。
鲁迅十分孝敬、深爱母亲。为不使守寡的母亲伤心, 鲁迅牺牲了自己的爱情。鲁迅没有专门写过歌颂母爱的文章, 但在《鲁迅书信集》里保存着他给母亲的五十多封信, 足见他对母亲的关心和敬爱。毛泽东从小就对母亲敬爱、孝顺;长大外出读书, 对母亲非常想念, 或回家看望, 或常写信问候。当母亲去世时, 毛泽东跪在灵柩前, 将对母亲的思念化为一篇催人泪下的《祭母文》:“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周恩来写下了《念娘日记》等文字, 表达了对母亲尤其是嗣母陈氏的深切之情。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 朱德很悲痛。他爱母亲, 感谢母亲, 并发出“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的铮铮誓言, 以“报答母亲的深恩” (《母亲的回忆》) 。作者的拳拳深情一泻如瀑, 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青少年学生。老舍获悉母亲西去, 回忆起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跌足连呼“心痛” (《我的母亲》) 。
语言文学研究
二、现代孟母与岳母
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 认识茅盾、胡适的母亲对儿子的养育、舐犊之情, 进而认识并理解这两位文化巨子对母亲的深爱与讴歌及由此而凝结成的至情美文, 就容易多了。不过, 在此仍有必要花些笔墨介绍一下他们的母亲。
丈夫早逝, 慈母兼严父, 这是胡适、茅盾母亲共同遭受的沉重打击和相同的家庭悲惨命运。鲁迅、老舍的母亲及其家庭几乎有着相似的经历与遭际。
胡适母亲冯顺弟, 16岁那年嫁给比她大32岁的“三先生”胡传做填房。年龄并没妨碍他们的幸福。婚后第三年的冬天, 就生下了叫“穈儿”的小胡适。不久, 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 而后, 顺弟母子去台湾投亲, 在那里度过了近两年快乐的团聚生活。公务之暇, 胡传剪红纸方笺, 用毛笔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上楷字, 教顺弟识字;他们还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胡适识字。老夫少妻稚子三口, 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 顺弟母子刚离开台湾, 即传来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
冯顺弟青年丧夫, 做了寡妇, 经历了人生中的最大不幸。小胡适成了顺弟赖以生活下去的支撑。她含辛茹苦,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将其培养成人。冯顺弟爱丈夫, 尊敬并崇拜丈夫, 丈夫成了她心里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她还虔诚唠叨、叮咛, 要儿子学他老子, 走老子的道路:“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 你要学他, 不要跌他的股。”母亲对胡适管教甚严。她千方百计履行胡传的遗嘱, 送儿子读书, 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 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先生对胡适另眼相看, 认真为他讲书。这表现了她的远见。然而, 在胡适的婚姻上顺弟并不开明, 早早就包办订下了儿子的终身大事。[1]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 出生在岐黄传世之家, 其父陈我如是名满杭、嘉、湖、苏四府的妇科中医。爱珠16岁时与本镇秀才沈永锡订婚, 19岁 (1894年) 结婚。婚后, 夫妻恩爱, 生活过得幸福美满。1896年7月4日, 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 取名沈德鸿 (即茅盾) ;1900年6月, 又有了第二个儿子沈德济 (沈泽民) 。然而好景不长, 爱珠与永锡的幸福何其短暂。1906年秋, 卧病三年的沈永锡因患“骨痨”与世长辞。这样, 抚养、教育两个儿子的重任便落到了31岁的爱珠一个人身上。慈母兼父职, 爱珠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遵照丈夫的遗嘱, 将茅盾、沈泽民昆仲双双抚养成人, 并支持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茅盾母亲知书识礼、性格坚强、思想开明、富有远见, 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2], 也是茅盾兄弟成才的坚决支持者。爱珠四岁时就被委托给大姨母、大姨夫代为教养。她跟大姨父系统阅读了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等著作, 有着较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丈夫逝世时, 她在遗容两侧用恭楷写的一副挽联即可见此一斑:“幼诵孔孟之言, 长学声光化电, 忧国忧家, 斯人斯疾, 奈何长才未展, 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 十年互勉互励, 雹碎春红, 百身莫赎, 从今誓守遗言, 管教双雏。”[3]在丈夫的授意下, 母亲曾以《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自然科学知识, 以及根据《史鉴节要》编成的历史读本, 教育茅盾。
父亲去世后, 母亲顶住了世俗偏见和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压力, 挑起了家庭和教育儿子的重担。她不但让茅盾、泽民兄弟读完小学、中学, 还用结婚时娘家的陪嫁钱毅然将两个儿子送入大学深造。沈泽民是中共早期的一位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革命领导者;他在前苏联留学回国后, 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长、鄂豫皖省委书记等领导职务。然英年早逝, 于1933年11月20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湖北红安, 年仅34岁。老年丧子, 母亲的哀痛是无法形容的, 但她说:“像泽民那样的死, 我倒也没有觉得怎样难过, 他总算做了一点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了, 不过死得太早一点。”这位革命母亲的胸襟多么宽广, 其精神品质又是何等崇高。
与胡适一样, 茅盾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这是茅盾5岁时由祖父定下来、得到父亲支持的, 而母亲自始就反对这桩婚姻。茅盾成年后, 眼见儿子工作顺利, 在商务印书馆甚受重视, 母亲就婚姻问题征询于他:“你如果一定不要, 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女方未必允许, 说不定要打官司, 那我就为难了。”当时, 茅盾将全副精力用在事业上, 又不让母亲为难, 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婚后, 母亲还当起了儿媳的老师, 教她读书识字。[4]此外, 母亲遵照丈夫的遗嘱, 而又不拘泥于遗嘱。由于茅盾自小最怕算术, 不适宜学“实科”, 母亲最终默认他考取进文法商的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5]。茅盾母亲关心并常常与儿子议论国家大事, 谈论民族前途;她还自己订阅报纸, 阅读进步书刊, 一直保持到晚年。
这就是胡适、茅盾的母亲。她们可谓现代的孟母、岳母。她们有着相通之处, 但后者的学养更深富, 思想更开明、更进步。
三、感人至深的现代“游子吟”
胡适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 主要凝结在《我的母亲》[6]一文 (以下简称“胡文”) 中。茅盾则在不同时期的多篇诗文中缅怀、感念自己的母亲。1970年初夏, 是母亲30周年忌辰, 茅盾写了一首《七律》咏赞母亲:“乡党群称女丈夫, 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 敢犯家规走险途。午夜短檠忧国是, 秋风落叶哭黄垆。平生意气多自许, 不教儿曹作陋儒。”[7]后来还把这首诗镌刻在母亲的墓碑上。在自己八十寿辰时, 他又写了一首《八十自述》, 而“昔我少也孤, 慈母兼父职。管教虽从严, 母心常戚戚。儿幼偶游戏, 何忍便扑责。旁人冷言语, 谓此乃姑息。众口可铄金, 母心亦稍惑。沉思忽展颜, 我自有准则。大节贵不亏, 小德许出入。课儿攻诗史, 岁终勤考绩”[8]等语, 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抚养与管教。在其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 则不但以《我的母亲》[9] (以下简称“茅文”) 为题专门追忆和讴歌母亲, 还在《童年》、《学生时代》、《我的婚姻》等章节中写到母亲, 甚至在“序”中也满怀深情地写上一笔:自己“幼年秉承慈训, 谨言慎行”。有学者以为, 在研究茅盾的生活道路和生平史迹时, “不能不涉及他的母亲陈爱珠”, 实为至论。
茅盾、胡适这些颂母、讴母的诗文, 实为感人至深的讴母新篇。本文拟对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茅盾的同题散文作比较与赏析。
两篇文章的主题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两文都通过回忆,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爱戴。但“胡文”侧重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茅文”则重在表现母亲知书识礼, 有着多方面的才能, 尤其是管理大家庭的能力。
在选材上, “胡文”选取了母亲对“我”的管教, 包括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作为当家的后母, 母亲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她与“我”大嫂、二嫂的相处及如何对待她们妯娌间的矛盾;就五叔对她人格上的侮辱所采取的做法, 等等, 既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教之严”与“爱之慈”, 又表现了她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不乏“刚气”的性格品质。“茅文”只写了两个题材:一是母亲自幼就被委托代养, 跟大姨父学会了读、写、算及念古书, 又跟大姨母学会了实用的做菜与缝纫;二是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包括学医的门生、厨子、女仆、船工、轿夫及自家人在内的二十来人的大家庭, 且管理得井然有序。两文取材、选材的不同, 是由主题的相异决定的。也许有人会对后者的取材提出异议:“茅文”中写到的“母亲”其实还不是真正的母亲, 而且文中没有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 当否?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谁说文中写到的不是作家母亲陈爱珠呢?文题是“我的母亲”而非“我与母亲”, 那么, 谁以为非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不可?“茅文”的立意与选材可谓自出机杼, 匠心独运。
好的谋篇布局, 确切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不但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而且使文章新颖别致。“茅文”开篇写母亲, 而又起笔不凡:原来, 母亲的降临并非外祖母所期盼的, 也出乎外祖父脉象诊断之外;外祖父虽然喜欢这个孩子, 为其取名“爱珠”, 但于外祖母的刺激可不小, 又犯起了脑病。正因为这样, 才有下文外祖父将女儿委托给连襟代为教养。文章以时间为序, 重点记述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大家庭的事, 文末还写到沈家托媒人来陈家说亲, 择婿甚严的外祖父却一口答应了下来。“茅文”在构篇上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多种手法的运用。文章以正面叙述为主, 也用了不少侧面烘托。如写母亲的学识丰富, 文章引用老秀才的话:“朝廷如开女科, 我这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又如写母亲的能干, 首先就她能不能管好大家庭, 大姨母信心十足:“能!我担保!”然后说, 爱珠的能干, “首先是几个学医的门生感觉到了”, “其次是外祖父自己感觉到”, 这个那么多人的家, 却“秩序井然, 内外肃静”。此外, “茅文”还用了对比手法, 如爱珠年龄之小, 而她要管理的家庭之大, 人数之多, 关系之复杂。正因为运用了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对比等手法, 一个聪明、知书达理、能干的“母亲”形象便鲜活起来, 丰满而生动。在茅盾著名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里, 塑造了一个王熙凤与薛宝钗似的张婉卿形象, 但其精明能干似王熙凤而又无其之毒, 温柔敦厚似薛宝钗却又无其之伪;婉小姐的精明能干, 治家有方, 学界以为茅盾母亲是其原型之一 (1) 。这是颇有见地的。
相比之下, “胡文”的结构要简单得多。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及她“气量大, 性子好”却不缺乏“刚气”等几个材料。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以表现自己童年生活的贫乏、单调, 为下文写母亲做铺垫:在这一背景上, “我的恩师”一般的慈母“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最后一段, 写母亲对自己影响之深远, 呼应开头 (第4自然段) , 总结点题。“胡文”的表现手法上也更显单一。只有正面叙述, 而无侧面烘托;虽有对比, 如母亲对“我”要求严格, 而待人又极其宽容等, 但没有“茅文”鲜明、强烈。
在语言表达上, 两文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自然, 质朴, 饱含深情。“胡文”语句质朴, 平实中见风趣、幽默, 如写自己性格特点与童年生活的开篇三个段落;有些句子则饱蘸感情, 如:“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等等。而茅盾, 则有着郁达夫所说的一贯的风格特点:“观察的周到, 分析的清楚”;“妙语谈玄”、抒写性灵则非其所长[10]。因此, “茅文”在语言上同样以质朴、自然为主, 但更多地运用文学性语言, 活泼多样。
总之, 本文赏读的两篇《我的母亲》, 一为学者所写的散文, 一乃出自文学大师之手。它们犹如并峙双峰, 各显其妍, 各尽其妙;而倘从写作教学的角度来说, “茅文”给我们的启发无疑要多些。茅盾的《我的母亲》是其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的一节, 这是他晚年精心结撰的最重要的著述。窥斑见豹, 整部回忆录在艺术上臻于上乘极非虚夸。已故著名诗人、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吴奔星教授即肯定其为“杰作”, 是“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兼而有之的读物”[11]。他还说, 它“是新文学史上最好的记事文学,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佳的传记文学, 即使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当之无愧”[12]。至于有人以为学界对这部回忆录的认识“仅停留在功利性学术史料价值上”, 还没有“将它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来看待”[13], 那只能说是无的放矢, 妄言邪说。然而,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掀起“重写文学史”及重排文学大师“座次”等思潮以来, 大师和经典遭到了轻率颠覆。个别语文教材的编选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动辄说茅盾的作品太近政治、“主题先行”, 或理性太强、形象为思想所淹没, 或太“老”太“土”, 纷纷将茅盾的一些经典名篇如《白杨礼赞》、《风景谈》淘汰出语文新教材, 好像茅盾的作品没有一篇是好的, 也没有一篇作品可选作教材“范文”似的。真不知本文所论之茅盾的《我的母亲》, 政治“因素”何在?“老”“土”没有?“主题先行”与理性太强, 是耶?非耶?茅盾的这篇讴母散文与胡适的文章谁更合适用如教材的范文, 明眼人应该不难看出。然而, 那些戴着先锋派有色眼镜的人怎肯作如此比较呢?他们不愿或不屑于这样赏读。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本文将茅盾与胡适的同题散文放在一起比照、赏读, 其意义恐怕要比对文本的比较本身更大些。
摘要:近现代文化名人几乎都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们在当时少有社会地位, 遭遇不幸, 命运多蹇, 但她们宽厚仁慈、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毅刚强、开明远见。她们是现代孟母、岳母, 对子女的成才与建功立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文化名人也深爱、孝敬母亲, 并凝结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的“游子吟”, 讴母颂母。本文对鲁迅、毛泽东等文化名人的母子相爱、母子深情有所爬梳、述说, 以胡适、茅盾为主。文章的重点是对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文学大师茅盾的同题散文的主题、取材选材、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作较为具体的比照分析, 并得出后者给学生的写作启发更多, 也更适宜选入语文教材的结论。
【母亲文化】推荐阅读:
母亲,母亲07-25
母亲的母亲08-28
母亲节赞美母亲的诗歌 歌颂母亲05-15
[母亲节]致母亲09-11
母亲节演讲稿:尊重母亲感恩社会与母亲节演讲稿:感恩母亲07-25
母亲节 关注母亲健康08-01
母亲与母亲节溯源10-10
母亲节致母亲诗歌08-21
感恩母亲——母亲节征文08-29
写母亲诗歌:母亲长诗节选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