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

2024-07-15

《血泪》(精选10篇)

《血泪》 篇1

西班牙这个以斗牛和足球闻名于世的国家, 在西欧漫长的历史进化中几经更迭, 历尽沧桑。大约从十五世纪开始, 西班牙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开辟新航路、建立海上霸权等一系列大动作相继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迸发, 而隐藏在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背后的金融故事则鲜为认知。

开辟新航路及其影响

首先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 1487年他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7年,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向东, 到达印度。1492年, 坚信地圆说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航行, 到达了今天的美洲巴哈马群岛, 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路。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沿着哥伦布的航路, 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和当时的欧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全新的整体中, 欧洲商人起到了主导作用, 在几大洲之间进行商品贸易, 于是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航路的开辟也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大幕。

其次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即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是指商业经营方式、商贸中心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商业规模扩大, 商品种类增加, 商业经营方式从原来简单的商品交易向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复杂的经营模式转化。商贸中心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从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取代。

价格革命与富格尔家族

价格革命是指随着大量的黄金、白银被西班牙等国带入欧洲市场, 欧洲的金银价值下跌, 物价高涨, 货币购买力降低。十六世纪30年代至十六世纪末, 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 英法等国上涨2-2.5倍。随之而来的是对欧洲社会结构的调整, 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从事产品制造和商业活动的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 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 牟取暴利, 实力上升。因此, 价格革命使西欧封建制度开始解体, 帮助西欧资产阶级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价格革命过程中, 西班牙商人介入政治的程度在世界历史上更是罕见, 西班牙王室哈布斯堡王朝背后, 始终有一个难以摆脱的影子——富格尔家族。

富格尔家族最初经营麻纱、铜矿, 在西班牙对外征服过程中开始对王室借贷。国王胜利了要继续胜利, 失败了也要翻本, 总之, 富格尔对王室的贷款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作为对价, 富格尔家族获得了哈布斯堡王朝所有的矿山、农业地产和庄园。究竟是富格尔家族控制着哈布斯堡王朝, 还是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着富格尔家族, 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王权信贷索求过多挤占了本应属于民间的信贷资金, 之后, 王室又不负责任地六次宣布破产, 最终使得富可敌国的富格尔家族衰败。一旦本应属于民间资本的资金被王室挤占, 金融制度就可能成为权力掠夺财富的利器。当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储蓄未来的时候, 财富早就被强势权力挥霍一空。

富格尔家族势力实在是太强了, 强到可以左右王室更迭。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抢劫来的金银主要集中于王室和大商人手里。真正为抢劫流汗出血的士兵, 最终并没有抢到多少财富。这种抢劫来的财富, 未能普惠于国民。

西班牙人投资的方式是借款给别人——通过富格尔家族, 十六世纪开始, 富格尔家族热衷于借款给其他王室和教廷。尽管富格尔家族成为整个欧洲的债主, 也在全欧获得了显赫的声誉, 但是, 西班牙人辛辛苦苦抢来的银子都被弄到国外去了。

最后, 无数西班牙人用鲜血换来的财富辗转流入英法等国, 为别人的资本积累提供了丰足货币。而且在对外投资中, 西班牙也未获得收益。

“两牙”轮替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两个无法分开的共同体, 两国无论从事历史渊源、民族文化还是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斩不断的联系, 讨论西班牙的兴衰必须从葡萄牙说起。

流行于十四世纪的鼠疫夺去了欧洲2400万人的生命, 葡萄牙人以其强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免疫力避免了这次浩劫。免受鼠疫灾害的葡萄牙人口急剧膨胀, 国内种种矛盾高度激化。同时, 由于从东北部西班牙城市运入葡萄牙的商路被限制, 输入葡萄牙人的生活必需品如香料、糖、金银的数量急速减少, 价格暴涨, 生活水平下降。更为严峻的是, 由于欧洲金矿的希缺, 葡萄牙铸造货币的黄金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而黄金供应的不足, 使得市场上货币成色下降, 信用降低, 将葡萄牙的经济逼入绝境, 葡萄牙进入了伊比利亚经济危机时期, 面临着社会动荡的严重问题。

当时马可波罗的“游记”盛行于欧洲, 东方成为欧洲人概念中财富与黄金的同义词, 欧洲各国纷纷谋求与东方的贸易。解决葡萄牙经济危机最需要的是黄金, 因此, 葡萄牙迫切的需要开通东方的航道, 寻求与东方的贸易。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的关系, 在探索新航路方面, 意大利人拥有当时欧洲最发达的航海技术, 然而, 为求取民族的生存, 葡萄牙人在欧洲捷足先登, 最早开始了向东方的扩张。

葡萄牙当时正处于“航海家亨利”统治时代。亨利是葡萄牙历史上最为雄才大略、富有战略眼光的领袖。亨利王子生于1394年, 其父是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 母亲是莎士比亚在《理查二世》中写到的冈特的约翰的女儿菲利芭。

1415年, 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携王子亨利一起, 出动战船200艘、海军1700人、陆军19000名, 突如其来地占领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休达城, 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咽喉, 全面由海路向未知的世界进军。休达城战役标志着葡萄牙向世界扩张的开始, 也正是这一战, 令亨利王子一战成名。

在亨利的关注下, 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不断发展, 葡萄牙人于1420年拓居物产丰富的马德拉群岛, 随后1432年到达大西洋上的亚速尔群岛。1441年, 葡萄牙人到达了非洲, 并在返航时从非洲运回葡萄牙10个黑奴, 这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奴隶贸易, 从此开始了非洲黑人苦难的奴隶贸易时代。1445年, 亨利王子的船长们通过了沙漠海岸, 进入物产富饶的西非海岸, 随后拓居西非佛得角 (绿角) 等地, 1456年又到达佛得角群岛。直到1460年亨利逝世时, 葡萄牙人已经勘探到西非的塞拉利昂, 并且在西非沿岸建立了大批贸易商站。

海上贸易的发展, 迫切需要强大的海军维护其海上霸权。葡萄牙人的海上武装力量也伴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不断膨胀:在岛屿方面, 葡萄牙人分别于1419年、1432年、1455年占领大西洋上的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 完成了东大西洋扩张的海上据点构筑。在沿岸方面, 葡萄牙人分别于1471年、1438年、1488年到达了几内亚、刚果、南非等国, 完成了非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航行, 并沿河侵入到非洲的内陆地区。

强大的海权带来的是滚滚的财富, 东方的象牙、香料和黄金如潮水般涌入葡萄牙。葡萄牙人在非洲用小工业品如玻璃镜等来换取奴隶、黄金, 在西非沿海地区建立了黄金海岸、象牙海岸、花椒海岸、奴隶海岸等, 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几十年间, 传统的农业国葡萄牙一跃西欧最富有的国家。

葡萄牙是第一个向海外扩张的国家, 其原因首先在于葡萄牙是欧洲第一个民族国家, 国内政治稳定, 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探险活动。第二是葡萄牙三面被陆地包围, 要发展, 除了进行海上探险外别无他途。第三是国内面积狭小, 资源有限, 而且由于欧洲封建制的特点, 国王、贵族、平民都有法律保障的权利, 国王不能无限压榨, 只能将目光转向海上。而支持葡萄牙乃至其他国家海外扩展的原因是寻求财富和灵魂, 即为了金钱和宗教而进行的扩张。

在葡萄牙人沉醉于富足和奢华的同时, 衰败的嫩芽也暗自成长。首先是让他们富足起来的香料贸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葡萄牙自己并不出产用来交易的原料, 也不想生产那些工艺品。香料贸易的终点也不在里斯本, 而在安特卫普。香料贸易的经营成本也在逐步加大, 葡萄牙为了东方的战争需要花钱, 为了维持与当地部落的联盟需要花钱, 更重要的是, 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满风险, 海上的死亡率极高。

而随着葡萄牙的日渐衰落, 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西班牙在欧洲最早从封建分裂状态中走出来, 形成了自己统一的国家, 出现了强大的中央政府。资本主义追求金银财富, 绝对主义王权则执行和推动重商主义, 两者结合, 才使西班牙成为近代以后世界上最早的“大国”。

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是重商主义阶段。重商主义是一种经济理论, 更是一种实践。重商主义和后来的经济理论相比, 尤其是和二十世纪以后的经济理论相比, 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思想。按照重商主义理论, 财富唯一的表现形式是贵金属, 简单地说就是金和银。大家都知道金银是货币, 它们不是财富本身, 而是财富的衡量标准或保存手段。可是重商主义把金银看作财富唯一的体现形式, 这样一来, 任何人要想富有就要拥有更多的金银。但重商主义是讨论国家贫富的一种理论, 所以所谓的财富多少, 是针对国家而不是针对个人的。

弄到最多的金银,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实际上无非两个途径, 一是经商、贸易, 二是暴力抢劫。在十五、十六世纪之交, 西方有些国家走出国门开始进入海洋, 做什么?第一经商, 第二掠夺, 经商不过瘾就掠夺。

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飘洋过海到处觅宝, 结果出现了“地理大发现”。没有地理大发现, 这个世界还不能称之为一个“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 不同的地方都联系起来了, 形成了“世界”, 一个世界体系。

地理大发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追求财富, 而且财富的概念非常明确, 就是贵金属, 是金银。这样就能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个时期的所作所为了。尤其是西班牙对所谓新大陆的劫掠极其残暴, 充满了血腥。印第安人90%以上被消灭了。为了填补人口空缺, 就开始从非洲进口黑奴, 这样又造成一种新的类型的商业贸易, 即奴隶贸易。这就是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的情况, 西班牙和葡萄牙代表着重商主义的早期阶段。

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重商主义是早期重商主义, 在这个阶段看到更多的是一种血腥的暴力、直接的抢劫, 赤裸裸的争夺。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残余,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到十九世纪两国残存的封建主义因素仍然相当多, 因此, 它们没有继续发展。

随着时间推进到十九世纪, 西班牙也开始日渐式微, 风光不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 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 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 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 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 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这些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 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 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 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 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 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 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 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 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与此同时, 在与欧洲新兴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的不断战争中, 西班牙作为欧洲最强盛的军事大国也在不断衰落。1588年,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十七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进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到1648年各国为结束这场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时候, 西班牙面对财政的崩溃、国内的叛乱、普遍的贫困而无计可施。紧接着和法国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最终使西班牙在欧洲格局中处于一个相对来说逐渐走向衰落的地位。

致使伊比利亚半岛衰落的更实质的原因是, 经济上一向长期依赖西北欧。它们在开始海外扩张以前是这样, 在那以后依然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 但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 它们缺乏从事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 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 然而, 约1560年前后, 工业的发展停止了, 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 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 这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 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 而在伊比利亚半岛, 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 却并没有实行基本的制度改革。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 他们甚至荒唐地把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这可以视作西班牙繁荣数十年后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赵浩.一本书读通金融史[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1.3-1.

《血泪》 篇2

第二天,王府里炸开了锅,大家都互相传着小姐自杀了,亲王与王妃更是痛不欲生,后悔着,自责着。可,一切都晚了,她听不见了,她走了,带着对生的遗憾,对秦诺的爱,对黑暗世道的痛恨永远的走了。只留下了一封信:

诺,我要走了,去那个光明的世界,这个世界太黑暗,太可怕了,我待不下去了,我不愿嫁给那个阴险的皇太子,于是,我选择了死,诺,对不起,涵儿没法再陪你伤心,陪你高兴,听你谈心,帮你解闷了……

今生无法与君厮守,来世再报你一片深情。

妤涵绝笔

妤涵的父母让秦诺来府拿信,秦诺看见妤涵的遗体了,她眼角的泪珠里有血……秦诺来到他们初识的那片樱花林,只见樱花纷纷凋落,好美好美,诺说这是涵儿在落泪,涵儿的泪变成了樱花雨……

血泪洒外交 篇3

站着死去的是英雄,

永垂不朽的是理想。

活下来是奢侈的偶然,

快把先烈的重担挑上。

——李肇星

金色的秋天,北京最美。秋风中,命运之神保佑我又一次大难不死。

去年我结束在香港外交公署的常驻回到北京,承蒙信任,身负重任,但毕竟已过“知天命”的年龄,难已承受每天仅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最终累倒住院。

由此,我经历了人生感悟的血泪、辛酸和心灵震撼……

热血洒高原

当我苏醒过来后,朦胧中发现邻床的病人似曾相识。此人年已古稀,三次病重住院。数天后,我们都恢复记忆,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啊,小胡!”“刘参赞!”两人悲喜交加……

“老刘,你夫人当年牺牲在玻利维亚,详情我一直不太清楚,能介绍一下吗?”

刘万有,这位为祖国外交事业奋斗了一生的外交官,顿时陷入极度痛苦的回忆中……

拉美的玻利维亚地处海拔4000米的高原,被称为“外交官的坟墓”,缘由是某国的一名参赞履任时刚下飞机,就因缺氧肺部肿裂猝死在这里。许多外交官和夫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1975年4月7日,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召开“钨、锑生产国国际会议”,共有11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当时中、玻两国尚未建交,我国应邀作为观察员参加。

外交部美大司主管玻利维亚工作的奚心华,以贸促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代表团。此前,该团李团长还要参加在巴拿马开幕的中国经贸展览会,而奚心华作为译员同行。3月11日晚,他们乘飞机离开北京,经卡拉奇等地于12日下午抵达巴黎,换机后即飞往墨西哥,13日上午11时到达墨首都,办理去巴拿马的签证,真可谓马不停蹄。

由于时差关系,奚心华两天两夜基本没有睡觉,到了我驻墨西哥使馆后,她仍睡不好,而且头晕脑胀,吃不下饭。

3月16日,代表团到达巴拿马,奚心华随即投入了紧张的筹备工作。4月4日展览会开幕前后,她每天都工作到深夜,陪同团长拜会、接待客人、写谈话记录、发请帖等,忙前跑后,分秒不停。5日凌晨5点奚心华又赶往机场赴秘鲁首都利马。当时她丈夫刘万有在我驻秘鲁使馆工作,见到她满脸倦意、一身疲惫的样子,劝她提出换别人去玻利维亚,但奚心华说:“玻利维亚是我分管的国家,外交部派我出来的目的,就是让我借此机会与玻有关人士接触,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是我的任务,不去怎么行。”然而谁也没想到,此语竟成为她对丈夫的临别遗言。

奚心华对玻利维亚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知道人们到那里会有十分严重的高山反应。她怕丈夫担心着急,所以强作镇静。但20多天的旅途劳顿、超负荷工作,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这种情况下到氧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危险性极大。当时领导劝奚心华留馆休息,但她说:“不,我才不想留下来呢,即使是爬,我也要爬到玻利维亚去。”

4月6日一早,奚心华赶往机场,下午便抵达了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当日,代表团六名成员忙碌着第二天会议的准备工作,因为太累,大家都提前睡觉了。

晚9点左右,代表团成员刘九新被“扑通”一声惊醒,发现奚心华的床位空着,她急忙到卫生间,看见她晕倒在地。经过同志们的紧急抢救和医生的救治,奚心华的病情仍无好转,说话吃力,反应迟钝,四肢松软,并不停地用手抓着胸膛,显得异常痛苦。

4月7日凌晨,奚心华开始全身痉挛。当大家把她送到医院时,她已经不行了……团长忍着自己身体的不适,苦苦哀求医生无论如何也要救活奚心华。但高山反应严重缺氧引起肺气肿,死神还是夺走了这位女外交官仅41岁的生命……

飞机缓缓地在北京降落,空气似乎停滞。刘万有默默地捧着爱妻、战友奚心华的骨灰盒走下了飞机。

“妈妈!我要活着的妈妈!”17岁的女儿虹虹奋力扑了过来……

“老刘,别再说了。”此时,我们两个虚弱的病榻之友已泪流满面。我要给美丽的奚大姐献上一首歌《青藏高原》——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忘的眷恋……

站着死去的英雄

在住院期间,部工会张连佑副主席等人看望了我。他深情地对我说:“老胡,千万要注意身体呀,我的同学李建国参赞才48岁就英年早逝了。”

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憾。

2004年2月9日,乍暖还寒时节,北风依然凛冽。在中国驻几内亚使馆工作了近三年的李建国参赞,陪同大使看望馆员时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病逝,年仅48岁。这时,离他完成任期回国的日子只剩下10天。去世前一天,妻子还与他通电话询问情况,嘱咐他快回国了,要注意休息。李参赞说:“有些累,没什么,请放心。”谁知与家人团聚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噩耗传来,外交部的同志们无不感到震惊和悲痛。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代外交官甘于清贫,肩负使命,远在异国,舍家离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法国是欧洲大国,对其调研一向是该地区的重点。李建国任西欧司(现为欧洲司)二处副处长时,正值人手紧张,调研骨干缺乏。为广泛收集资料,他每天都大量阅读报纸和网页,经常加班加点,带病工作。

在常驻法国期间,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男一号”,每逢重要团组来访,他都担任一号首长的联络员。这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的工作作风,还对外语水平、办事能力有严格的要求。他总是一丝不苟,不怕苦、不怕累,灵活处理现场问题,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2001年3月,李建国抵驻几内亚使馆工作。他分管使馆研究室,同时兼任办公室主任,并负责处理领事和侨务等重要繁杂事务,一向兢兢业业。在几总统大选期间,他不但带领同志们通过多种办法了解政情,还自己开车在首都城内外观察选情,掌握第一手信息。他对每一份调研材料都严格把关、审核。在处理领事和侨务问题时,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尽量提供帮助,多次出面为中资机构排忧解难。

几内亚地处西非,气候常年湿热,生活条件差。许多外交官领教过毒蚊叮咬后患恶性疟疾“打摆子”的厉害,有的年轻人难受得直喊“妈”。李建国平均每半年打一次摆子,生病时,身体忽冷忽热、抽搐难忍。最厉害的是2003年7月,他高烧40度不退,打了15天吊针。即便如此,他只要稍一退烧,就又咬着牙投入工作。

李建国时刻关心他人,有时宁可自己多加班。在去世前一个月内,他作为使馆临时代办,一方面要为新大使到任做大量准备,同时又要跟新参赞进行工作交接,每天还要参加两三场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大量内部事务。在几内亚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长期过度劳累透支了他的健康。

他无声地走了,正如他静静地来。李建国并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他是中国的高级外交官,同时也是普通人。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遗产,却留下了亲情方面太多的遗憾。

三十而“立”

我病愈上班后,组织对我很关照,只让我管管文件、帮人改改稿子、分分报纸以及担任工会主席等。

有一天,我在收发室里意外地遇上了“老王”,不,确切地讲是“小王”,他比我小14岁呢,才41岁。1.78米的大个儿,红红的脸膛,浓眉大眼,但显得有些苍老。一次不小心我碰到他的左腿,他“哎呀”一声,原来那是一条假肢!

又一桩令人震撼的往事浮现在脑海中……

王利明,在第二炮兵部队服役五年后,被挑选到外交部机要通讯处当司机。1996年4月被派往我驻越南使馆工作,6月10日因我国家领导人出访需要,被派去广西采购物品。

6月14日清晨5点,他驾驶着满载货物的卡车与两名同志一起,驶上泥泞的山路,向越南首都进发。从广西到河内有数百公里的路程,使馆命他必须当日返回。

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但当过兵的王利明,全然不怕。他一心想着无论如何克服困难也要按时返回使馆。几天忙碌着采购,吃不好、睡不好……这些他都放在了脑后。

广西和越南同属热带气候,6月的天气更是云雾缭绕。小王驾驶着卡车,在盘山道上行进。四面层林叠嶂、山峦起伏、昆虫飞舞。祖国的山川太秀美了!然而小王无暇欣赏,精心驾驶着卡车。

在下山的路上,王利明发现拐弯处两辆相撞的汽车停在那里,他本能地想绕过去,但突然一辆正在上山的大东风卡车呼啸而来,显然踩刹车已来不及。在千钧一发之时,这个导弹部队锤炼出来的硬汉子,却猛地打轮选择了牺牲自己。“嘭”地一声,他保护了另外两名同志,自己却身负重伤。

三天后,他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广西医院的病床上,妻子哭干了眼泪,看起来倍加憔悴……

原来车祸中方向盘顶压住了他的上身,脚踏板挤碎了左腿。他被送到医院时,几乎没有血压和脉搏了。因亲属不在,院长就毅然签字以便迅速手术。王利明的生命总算被保住了,但被截肢和摘除了脾脏。

“三十而立。”然而,年纪轻轻的王利明在30岁时却只能靠假肢“立”起来了。

回到北京,王利明得到组织的关怀。为报答领导的关心,在收发室工作八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下雪,他都坚持上班,基本全勤,工作从不落后。2005年,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祸不单行!1999年,王利明的爱人下岗了;2003年,父亲患脑血栓,多次住院,瘫痪在床,光医药费就花了数万元,前不久不幸去世;儿子12岁,考上了初中,要交8000元的赞助款。

王利明说:“我感到太累了,机关里工资不高,生活太紧了,恳请组织上让我出国,干什么都行,我要自食其力,不要组织补助。”

……

创业老兵血泪史:一年赔30万 篇4

创业途径很多,在淘宝上开店、回老家包几亩地都算创业。严格意义的创业是指创办一个企业,在此过程中工商、税务、社保等代价比较高,首次创业失败率非常高。我自己首次创业就失败了,代价惨重。

1997年我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系读博士, 那年夏天我的软件作品获得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第一名, 杭州日报宣传后就有投资人找我一起创业。于是,1998年春天我创办了三维视窗系统,但1998年年底用完了30万元注册资金,没有赚到一分钱,公司就倒闭了,历时不到一年时间。

公司倒闭对我打击非常大。一是精神打击,过去我在西电是最风光的学生,多次参加竞赛拿西北地区最好 成绩 ,有一次我参加挑战杯竞赛, 团委书记帮我扛机箱,党委书记帮我开道,这种待遇是很少见的。我在浙大读博士第一年也很风光,被评为浙江省青年英才、全国跨世纪优秀大学生。1997年年底我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和李克强合影。当时不知道他是未来总理,很不在乎,合影照片现在不知道扔哪里了。这么牛逼的人,第一次创业就败得一塌糊涂,相当大的打击,甚至相当自卑。

第二个打击是负债累累。这次创业中,我很冤枉地负了15万元债务 ,成为浙大最大的“负翁”。当时我完全不懂创业,不知道什么叫投资,原先谈好了投资人出30万元资金,我出技术 ,各占50%股份。公司注册期间,投资人对我说:“技术股评估很麻烦, 很耗时间, 咱们等不起。我先借你15万,我再出15万,我们共同投资30万,各占50%股份 ,等公司挣钱以后你再把15万元还给我。这样咱们很快就把公司注册了, 你就可以干事业了。”

这番话貌似合理,我就同意了。公司倒闭时,投资人找我还他15万 ,否则要告到浙大, 那我肯定被开除, 我没有办法,只好重新写了一张15万元的借条给他。我就这样负债了, 我都不敢告诉家里,当时只有周鸿祎(他帮我清理了公司)知道这债务的来龙去脉。

2000年我博士毕业后到上海贝尔工作,不久后就开始还债,还了整整四年。浙大毕业时我结婚了, 年龄不小了要有个家啊,2002年在上海买了房子,每月还贷后工资剩余几千元,但是要还15万元的债务。每次还债的时候我都咬牙切齿地骂自己为什么那么愚蠢, 深刻地反省自己为什么失败。

还债有多艰苦?

我记得2003年利用4天年休假,去广州从兴电子公司给员工们培训《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四整天的培训,上午四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晚上还要陪着客户聊几个小时 , 四天一共40多个小时。第二天声音就哑了,我买药吃,现在还记得那个药叫黄氏响声丸, 吃了声音就响了。第三天第四天,百名学员都累坏了,他们躺着、趴着、打呼噜坚持听我讲课,多么好的客户啊。我估计这样的讲课记录很少有人达到, 常有老师抱怨每天讲几节课很累很累,一副苦逼的样子。我听了特愤怒, 你们讲课算是玩, 我是玩命。

我讲40小时挣了2万元,还没有捂热就还债了,现在讲起来乐哈哈的,当时眼泪流在心里。即便如此,还债过程对我很宝贵, 因为第一次创业失败为我后面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讲这苦命故事, 是想引出一个重要的一个总结:如何对待失败?

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 遭受失败挫折很常见,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错误失败中取得进步, 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如果自己承担了失败的代价,自己改过,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进步,这就很了不起,这种失败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的父母帮你擦了屁股, 你是一点都不会进步的。

面对创业成功 :不张扬、不 挥霍、回馈社会

不要轻易羡慕别人的成功, 你看到的成功全是美化过的表象。同学们,你也不要羡慕我回西电做报告很风光, 我有很多痛苦是无法跟你讲的。

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毕业后很快成为了千万富翁, 学校把他请回来做报告。富翁给学弟学妹们讲讲怎么挣到1000万:我在学校操场上发现一个商机,大家运动口渴要买水喝,在操场上卖水价格比超市贵五毛钱。我跑到超市抱了一大箱水到操场上买, 结果挣了十元钱。

有个同学感叹道:听师兄这么解说,我似乎明白了,一箱水挣十元,后来您使劲地卖水,卖了一百万箱水啊。

富翁说:你明白个屁。你以为卖水容易啊,大家都卖水的话,卖的人比运动的人还多,地痞流氓比卖水的还多。我赚了10元钱之后 ,狠狠心买了一注彩票 ,结果彩票中了1千万。所以我回来给你们做报告。

第二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深刻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建立核心竞争力

要了解自己的优点, 因为你做的事要建立在优点上,要做自己有优势的东西。但是千万不要放大自己的优点。

我在读本科和硕士的时候, 就已经卖自己的软件赚钱了, 所以我的智商和情商都不低。我第一次创业失败,重大原因是我放大了自己的优点,觉得自己牛,妄图去做振兴民族软件产业的大事。我是被自己拥有的荣誉麻痹了, 高估了自己。学霸创业就这点不好,为名所累啊。

要深刻地剖析自己的缺点,这才重要的,因为你将来会栽在缺点上。

不能剖析自己缺点、反省过错的人,不适合创业。因为创业会失败,别人帮不了,所以改掉自己的缺点是多么重要啊。

实在改不了,怎么办?如果你团队里有优点互补的人,那很好,也算改正了缺点。所以找到优缺点互补的战友很重要。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目的是建立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取得成功的综合能力(综合了优点和缺点),而且竞争对手不能轻易模仿成功。

1. 核心竞争力是综合能力,不纯粹比优点多,还要缺点少。当竞争者之间的优势差不多时,此时比的是“谁缺点少 ,谁犯错少,谁改得快”。一家“很牛”的企业由于 犯了大错 误导致迅 速衰败或 倒闭,而一家“不牛”的企业因没有犯错而活得挺好,剩者为王。

2.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优势,而不是绝

对优势。即使我们现在在某方面领先于对手, 也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 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对手通过努力也能培养这种优点,只是对手不能轻易模仿成功而已。

知彼:深度了解目标客户群体

你的产品和服务只能卖给一小部分人,不可能卖给全人类,这一小部分人就叫目标客户群体。

创业之初,要聚集所有力量,用在目标客户身上, 集中精力打造一个客户非常喜欢的东西。其他事情少想, 少受诱惑,不要贪,大却毫无特色,很快会完蛋。网络上有 一个名言 叫“市场大 关你屁事”,精辟。

你一定要研究目标客户群体的特征,才能做出他们喜欢的东西。目标客户群体有三种角色:购买者,使用者,影响者。

学习用品如学习机、点读机,购买者是家长,使用者是学生,影响者是老师 。如果做猪饲料,注意这时客户可不是猪,客户就是农户,养猪大王;使用者才是猪;影响者是经销商、监管部门等。

如果不了 解目标客 户群体就 创业 ,会有什么后果?我再讲一遍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故事,“吓唬吓唬”大家。

97年我的博士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图形学,出于专业和兴趣爱好,我想研制三维视窗系统。我想象,所有用电脑的人都应该喜欢三维窗口,市场真是无比巨大。于是就创业干这件事情。有个化学系老师看到我的软件演示,激动得很,说如果用三维技术来展示原子和 分子的运 动 ,这对教学和科研都很有价值。公司开发了近一年, 我向一些客户演示各种三维效果,除了得到礼节性的掌声,没人买。

公司倒闭后, 我才意识到真正的目标客户是“从事科研工作、对三维技术在该领域应用感兴趣的老师和研究生”。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差钱”,不差钱也不会“花钱”。

所以企业在开发产品之前, 就要深度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否则是盲目开发。不可以基于企业历史原因和人员兴趣来做产品和卖产品,否则既做不好、也卖不好。

第三篇:为目标用户创造价值

一切正当的商业活动,正当的赢利,都源于你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客户从收益中返还一部分给我们。双方共同获益,这是良性的、可以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果收益小于付出,客户会记恨你,生意是不长久的。你为客户创造的价值高于成本,客户觉得“值”,这是企业道德底线。突破这个底线的企业都是短命的。

“专注且倾注热情”, 才能做出让客户满意的商品,吸引更多的客户。最近流行互联网思维,如互联网思维卖肉夹馍、烧饼、牛肉面、情趣商品等。据说互联网卖肉夹馍很火, 故事发生在北京五道口清华大学东门,有人考察了一下,发现那个地方卖啥都火, 卖凉皮都排长队。还有互联网上卖烧饼,有人评价它的唯一特点是难吃,这生意是不长久的。生意做得好,归根结底是东西好,客户满意,是不是互联网思维不重要。

提一个非常正面的例子,76岁的褚时建二次创业种橙子,非常感人。褚时建曾把一个乡镇企业办成红塔集团, 上缴利税几百亿。后来坐牢,女儿自杀,打击非常大。保释出来时76岁,什么都没了,回到云南种橙子。他不作秀,真的是从零开始,自己买书看,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用机制把农民管好了。用了8年种出了著名的褚橙,不仅好吃, 还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寄托,叫“励志橙”,云南学生高考前都买。

他不想让上市,人家给钱也不要,说企业上市后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 种不好橙子,对不起消费者。

最近有人采访问他的愿望是什么?他说有两个:一是种好橙子,二是活着。

80多岁的褚时健是中国伟大的企业家,朴实、动人,他的创业理念,再过几百年都不过时,那时互联网思维已过时了。

专心为目标客户创造价值, 这是创业者的使命。在创业过程中,不要多想与创造价值没有必然关系的东西。

1. 有没有用互联网思维来创业?

刚才的例子, 就是想说明互联网思维不是创业的必要条件。每个行业有它自己的规律, 我相信互联网至少可以作为有益的工具, 能不能上升到互联网思维这个境界视具体情况而定。

2. 有没有颠覆性创新?

这个词太哗众取宠了, 一个毛头小子,能够改良产品就不错了,能颠覆什么呢。我也提倡创新,但是不提倡在你幼稚的时候去颠覆老大,颠覆不成死得快。

3.有多少对手 ,我要干掉谁!

这想法杀气太重。每个竞争者都要专心为客户服务,做好了,自然活得好 ,做得不好,自然被淘汰,根本无需处心积虑地干掉谁。

读孤星血泪有感 篇5

当这些都撞击在了一起时,便铸就了这段凄凄惨惨、却又不乏温暖的命运。

失去双亲在性格暴躁的姐姐的管教下成长的乡下孩子匹普,一次偶然给一个逃犯施舍了一顿早饭和一把锉刀。

后来逃犯被捕,匹普很快忘记了这个人。

接着,他认识了心理扭曲的郝微香小姐与令匹普神魂颠倒的郝微香的养女――艾丝戴拉。

为了让自己配得上骄横刻薄的艾丝戴拉,匹普踏上了成为“上流社会一员”的征程,前往伦敦。

而神秘的资助匹普的人,很多年后,匹普才知道资助人并非郝微香而是那个逃犯。

这令他无法接受。

之后,更戏剧性的是,那名逃犯马格韦契是艾丝戴拉失散了的父亲……而艾丝戴拉那时误嫁给了衣冠禽兽的朱睦。

这是《孤星血泪》的血泪史。

而孤星,则是成为感情囚犯的匹普、把一生封锁在阴影里的年迈贵妇郝微香、白白丧失了青春的艾丝戴拉和不见天日的马格韦契。

最终,匹普与艾丝戴拉在已故的郝微香的住宅废墟重逢,艾丝戴拉不再玩弄别人的情感,匹普也还清了由于自己摆阔欠下的债务。

而马格韦契知道女儿真相后也长眠了。

匹普的姐姐早已病亡,善良的姐夫悲痛后与毕蒂成婚,重新生活。

这便是孤星血泪。

我读它的时候,心中不似《飘》中那种被灼伤的痛,而是像伦敦的大雾一样阴惨惨的凝重。

作者狄更斯,展现了那个年代英伦式晦涩。

奢靡而又迷茫,悲切而又深陷,而能驱散这“雾团”的,不是骄阳热度,而是深远的月光。

就像匹普与已成寡妇的艾丝戴拉在月光下的相遇,那最后的一章标题便是――月光下。

终究还是像绅士那样风度翩翩的,狄更斯点亮了希望的月光。

我唏嘘长叹,很难想出用什么样的语句叙述我读完它的感受。

是风是云是眉是目是雾是月是叹……英伦式的粘稠,在字里行间缓慢流动,却又有极强的感染力与爆发力。

“这部小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确实,它折射出了多年前英国社会的荒唐冷暖,令读者良久才能回神。

回过头来,就会像匹普意义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而这部小说反映的太多,有很多思想甚至是叠加在了一起,所以在暂且只剥开一瓣,专心品味。

郝微香,或许是更甚于马格韦契的悲剧人物,虽然他们的结局都是死亡。

但郝微香这一生的分分秒秒都太凄凉,而马格韦契最起码还沐浴过泰晤士河旁的阳光。

可她,一丝丝阳光都没吸取过。

相反,是心上的冰凌满布,最好碎成了一地冰屑。

她耗尽一生去枯萎、报复,因为她曾受了婚姻的欺骗。

可到头来,只是让她变成了行尸一般的存在,还折磨得匹普与艾丝戴拉好不痛苦。

复仇,复仇,复仇,这是她心中如鬼泣的嘶喊。

而这三个词,被她的唇齿磨砺得更毒辣:“爱她!爱她!爱她!”用爱来复仇!这是郝微香挑衅般与匹普说过的话。

爱是何等博大精深,而当它与仇恨挂钩,就成了万丈悬崖。

然而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郝微香在体会到复仇快感的同时,自身也在堕落与腐朽。

她所抓住的,只有阴霾与孤独。

她的生活,就像那个布满蜘蛛网的结婚蛋糕。

她把所有的钟表定格在8:40分,于是时针不再有生命,悲伤与绝望再也不能流走。

唯一还在改变的是她脸上越来越多的皱纹。

她的心是一潭死水,彻彻底底地死亡。

我皱眉,脑海蹦出一句:好可怕!

是的,虽然这句话比较凡俗,但这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现实生活,我不敢想象,若是一个人有了如此之报复心理、如此之消极绝望,该有多可怕。

前几日就真的有“仇家”找上了我,仇事是因我粗枝大叶的一句话而引发的。

我正心情高涨之时被浇上了一盆冷水,楞了半晌。

仇家不屑我的道歉,情绪激动,口不择言。

我该说的也说了,干脆任仇家咄咄,末了等待风息雨宁。

不料第二天“仇家”想了个法子来报复,我索性装聋作哑……后来一想,倘若我没憋住火气,这事儿怕是越闹越大。

反正是我有错在先,吃瘪又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倒是我的“仇家”,反而对我的淡宁有些气急败坏……我不知这位“仇家”还有什么“锦囊妙计”用来报复,但我懒得再理会,视为儿戏一场――我们本就年少无知。

我更乐意花功夫去品味郝微香的“幽”愁。

放眼看来,令我更觉好笑的是有人“无中生有、自怜自艾”式的复仇,当然,那是别论。

但这却加固了我“复仇实在不好控制,因而动不得”的想法。

伤时又伤神,最极端的例子便是像郝微香一样扭曲了心灵。

我的仇家的报复确实是儿戏――因为戏里的东西才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影响。

倘若双方都当真了,我想我都会为自己感到不寒而栗的。

因而,《孤星血泪》里的郝微香可怕得如同鬼魅,到最后,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可怖。

“我竟能干出这种事!”她悲鸣。

作为匹普,作为读者,无言以对,只剩下连连摇头道:可悲,可悲!

我想:“可悲”之后,我们,拥有阳光灿烂的生活的我们,实在没必要奉送自己这二字。

并购的痛苦与血泪 篇6

并购可以让一个企业快速长大,可以让创业者的财富呈几何级数地递增,但并购不是一块完美的蛋糕,你只要吞下它就可以。作为投资的一种特例,企业并购无时不刻不在面对着风险的包围,从并购进入到并购退出的时光更替的漫漫征途中,惟一全程陪同并购决策者的“随从”就是风险。

因此,如何分析、识别、衡量和调控风险,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并购决策者们必须要越过的一道门槛。

谢国胜:一口气吞掉9家国企的恶果

谢国胜本可在餐饮业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富豪,但在看到国企改制的好机会后,就完全不顾及自己实力与野心的不相匹配,一口气吃掉9家国企之后,他终于颓然倒地。

郑州酒精厂,曾经见证了一个叫谢国胜的年轻餐饮大亨的扩张雄心。如今,它却成为谢的折戟之地。11年前,在国企并购的浪潮中,谢国胜将这家郑州的老牌国企收入囊中,但这位雄心勃勃的餐饮大亨未曾料到,这块烫嘴的“肥肉”成为他始终未曾顺利接管的资产,并且像一团扑不灭的火,终使他身陷囹圄。

今年7月9日,曾被《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认为有5亿多身家的谢国胜,遭到郑州市公安局正式逮捕。导火线即是郑州酒精厂兼并案中的土地转让问题,谢国胜的罪名是涉嫌合同诈骗。“这是一个很重的罪名,严重的话可判无期徒刑。”一位郑州商界的资深人士说。

前后收购了郑州市9家国有企业并且成为河南焦作上市公司ST鑫安第一大股东的谢国胜,多年来因无力消化这些资产而受到重重困扰,他甚至被指责为掏空ST鑫安、导致ST鑫安全面停产的罪魁祸首。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兼并收购开始在中国大陆得到发展,以1993年“宝安收购延中”为分界,此前的并购以兼并为主,此后的并购以控股收购为主,时至今日,中国的并购依然显示出对传统并购方式的某种倚重性。同现代并购方式的多样性和混合性相比,这种倚重性是十分突出的。

据专家分析,近20年来的并购实践表明,中国企业并购的历程虽然较短,但个中滋味却是一言难尽的。就并购实践的普遍意义而言,中国并购企业的苦衷也是有目共睹的。

由于并购的大多数问题及难点并非存在于市场方面,因而并购者可能要为并购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对政府的公关开支、回避要约限制、承担额外的显性或隐性债务等等。

根据对相关控权并购案的并购溢价水平加以分析,可以说相当多的并购案的并购成本显得太过高企。尽管有些并购案表面上看溢价并不高,可内含的隐性成本高得惊人,而它们所涉行业的年平均利润率却是非常的低,如果不能“借壳圈钱”,可能“死起来”比谁都快。

并购的确使有的企业“上了市”,原来的乌鸡变成了凤凰,但靠实质性重组一鸣惊人的却不多见。

夫妻餐饮店

1962年出生的谢国胜是家中老幺,起家于餐饮业之前,谢国胜作为一个个体户,在多个行业摸爬滚打过,不止一个人说谢最早曾在街头卖过羊肉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20岁出头的谢国胜,还倒卖过牛仔服装、卡式磁带,开过小饭馆。经常往返于广东和河南之间的经历,使谢的头脑也相对开放,他还曾经开设了郑州最早的一家咖啡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郑州餐饮业崛起。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政府机关林立的郑州市金水路上,出现了一系列豪华酒楼,它们借助公款吃喝这股风气生意火红,乃至金水路被当时的郑州市民称为“白吃一条街”。

谢国胜不是最早掘金金水路的餐饮大亨。在他之前,已有少林菜馆、越秀酒楼等一批红火的酒楼。1989年,谢国胜向朋友借了几十万元,在“少林菜馆”的对面开办了一家“花园酒店”。起初大半年生意很清淡,这让谢国胜不断反思,他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服务牌。他要求每一位服务员拥有超强记忆力,当顾客第二次光临时,能够记住顾客的样子,并提供热情服务。在砖头似的“大哥大”显示尊贵身份的年代,谢国胜花了十多万元买了10部“大哥大”放在酒店柜台上,供客人免费使用。

谢国胜的花园酒店开业两三年以后,马路对面红极一时的少林菜馆关门歇业了。花园酒店作为郑州餐饮界的一颗新星迅速崛起。很快,它的名气仅次于龙头老大“越秀”。时至今日,当年风云一时的那些酒楼大多烟消云散,只有“越秀”和“花园”至今仍是代表郑州餐饮业的两个响亮名字。

在“白吃一条街”消失以后,谢国胜早已在郑州闹市区打造起了餐饮业的“花园”系:最著名的是位于碧沙岗公园旁、有“郑州名片”之称的“皇家花园”(后改名为西花园),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原地区营业面积最大的豪华酒楼。此外,“花园系”还包括东花园、锦绣花园、全福德等。2000年以后,花园系的年度营业总收入超过1个亿。

3个盖子来盖7口锅

谢国胜给人谦和的感觉。然而,谦和的外表下,是难以掩饰的雄心。1996年前后,花园系已经奠定了谢在郑州餐饮界的地位,并且成为一部“赚钱机器”。谢国胜在这一阶段不止对一个人表达过进军实业的心愿,他告诉他的朋友们,餐饮业的增长空间有限,很难做大。

1996年前后,“做大”的机会涌来,那就是收购国企。作为国企改革举措的一部分,郑州市此时开始施行“抓大放小”战略,将一部分面临困境的中小型国企卖给民营企业家。谢国胜在这股国企并购浪潮中也积极争夺一杯羹。从1996年底开始,他接连并购了郑州市酒精厂、郑州市中药厂、郑州市化工设备厂、郑州市塑料厂等9家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处于停产状态,等待被重组盘活。而它们最有价值的资产往往是其土地。

这些企业土地的商业开发前景,正是一些民营企业家纷纷收购的目的所在。

谢国胜和其员工一道,曾经为花园集团扩张后的主业设计过一个架构:餐饮、地产开发、医药。与谢构想中的主业之一医药相对应的资产是郑州中药厂,这也是谢收购的几家国企里资产质量最高的一块,是惟一至今仍在维持生产状态的企业,它被谢国胜更名为信心药业,体现出谢对医药产业的“信心”。

但与谢国胜雄心勃勃的收购之举相比,他在完成企业重组方面显得不力。大部分被收购的国企资产,都没得到真正理顺。最大问题出在职工安置方面。比如郑州酒精厂被收购不久,政府即以污染为由,勒令该厂将生产基地迁至郊区。

由于不满花园集团的职工安置方式,郑州酒精厂职工对搬迁厂址之事进行坚决抵制,工人还组织成立了“护地队”。谢国胜对该厂土地进行商业开发的计划也一拖再拖。

未能恰当安置职工也引发了另一个后果,当谢国胜将该厂土地开发权转让给另一家公司鑫苑置业时,却在收到对方付款后拿不出土地转让权证书,致使谢国胜陷入又一场官司之中。

在他为自己设计的3大主业之中,房地产开发这一项始终没有启动起来,这被认为是谢国胜失陷的原因之一。“花园集团背负太沉重的负担,却缺乏强大的引擎。餐饮业的现金流毕竟是有限的。”

发展地产曾被谢寄予厚望。2003年谢雄心勃勃地以约6个亿的代价,拿下有“郑州地王”之称的河南省农科院430亩试验田土地开发权。这个极有可能使谢国胜成为地产大亨的机会,最终却由于资金未到位,反而变成加速谢国胜沉陷的“千斤坠”。

一位郑州商界资深人士分析道,类似谢国胜这样带有投机性质的玩家,本身并不具备极强的资金实力。当获得土地资源后,他们一般都要通过融资解决资金问题。

偏偏在谢拿到“郑州地王”开发权后不久,国家紧缩银根,对房地产融资进行控制。惊慌失措的谢国胜,开始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寻找出路。

并购风险的主因

其实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有偶然的原因,也有必然的原因,但是通常不外乎以下4种:

一是对市场和政策的估计过分乐观。一般来讲,并购者的收购战略立意往往建立在当期对远期的预计方面。但由于市场是活的,而收购一旦完成便无法推倒重来。如果收购后发现苗头不对,应变调整又不得法,并购者就注定要陷入失败的泥沼。在中国,收购者收购后却不能主事、并不得不赔钱退出的并购案不在少数,市场以及市场以外的因素以其绝对的权威,一次又一次地教训着对它不惟命是从的人。

另一方面,并购者还常常对并购后的“政策协同”(如税负、利率、股权再融资、市场特许等最惠待遇)寄予深切厚望,不思并购整合之策,一心将“宝”押在多变的政策利好上,结果导致落空落败者无数。

二是多付溢价。在国外,纯粹的并购溢价超过30%即预告并购最终将必然失败。在美国的第三、第四次并购浪潮中输得最惨的并购者大多是那些溢价率为35%-45%的支付者。由于协同效应的陷阱太多,购后的整合其实也是相当难的,实际上超过30%的溢价率已经足以击垮任何一个财力不济者。

此外,多付溢价还包括明码实价外的加价,如标的公司存在资产质量问题和或有负债等。这类多付风险一旦超过某个限度,则肯定使并购者痛苦消受数十年。

三是过度依赖协同效应。高溢价收购者常常自欺欺人地表示:“收购后产生的巨大协同效应将弥补高溢价的不足”,这简直是一派胡言。在市场和法规相对成熟及健全的经济中,协同效应也最终要受到行业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制约,幻想是改变不了并购的真实结局的。即使是中国的并购企业能够创造具有“世界奇迹”般的资本协同效应(如:以上市公司的名义低利低条件贷款、发债、享受最惠股权融资等等),也不可能总有罕见的“反转景象”,更何况任何投资均有风险。所谓因协同效应而导致的高溢价并购的成功,其实暗地里早已被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即“成功”的逻辑是:“上市圈钱——造假——借助内幕炒股牟取暴利”。可以相信,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法规的健全,资本协同效应的并购泡沫将大大消逝,高溢价条件下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将真正被人所正视。

四是并购整合出差错。并购失败的教训一次次告诫春风得意的并购者,当如愿购得垂涎欲滴的标的公司后,真正的并购才刚刚开始。支付收购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整合并购的对象才是真枪真刀的英才攻略。

综观并购失败案,通常是一张美妙的并购蓝图毁在几处不经意的败笔上面。如业务整合问题,即过于强调购方原有的业务经营,而对标的业务的处理失之草率,结果不仅将辛苦并入的业务或市场拱手让人,而且也使被购方的经营者失去可以替代的依托。如财务整合问题,即并购者过度将财务运作的重心偏向购方产业,而被购方有现金流量产出的产业却得不到足够的财务支持。还有就是人才整合问题。并购者不能以征服者自居,对并购过来的高管人员及熟练员工二等对待,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和人心向背。

说白了,谢国强几乎将并购中的风险全部揽在了自己身上,但这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遭遇,谢国强所经历过的,正是现在很多并购者正在经历的。

借脑与借壳

2000年前后,谢国胜认识了一个将对他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席春迎。比谢国胜小两岁的席春迎是河南南阳人,头顶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光环,长期在资本运作方面摸爬滚打。

对于一心急速扩张的企业家来说,一个资本运作团队的支持必不可少。席春迎成为谢的“高参”,而席手下培养出的几位资本运作专家,则成为谢在资本运作方面的实际操作者。

不过在一些接触过席春迎的人看来,席是个典型的学院派人物,显得夸夸其谈,在资本运作实践上,显得眼高手低。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花园集团与ST鑫安共同投资成立一家永媒投资公司,参与河南广电网络改造项目。这曾被视为扭转ST鑫安颓势的一次机遇。“这是一个好项目,但问题是,它的投资额太大,而且收益回收周期太长,不适合花园集团这样的企业。”花园集团一位高管说。这个项目后来以中途退出而告终。

对于资本运作,谢有着典型的投机心态。他曾对一位风格较稳重的合作伙伴说:“你应该借钱发展。不管是国家的钱、还是别人的钱,落到你的口袋里,就是你自己的钱。”

在公司外部,谢国胜也不想与别人分享利益,而是希望独占蛋糕。“以6个亿拿下的郑州地王项目,如果找到几个合作方,分一些利益出去,获得他们的资金支持,也不至于落空。”一位熟悉谢国胜的人说。

谢国胜在认识席春迎不久后,经后者游说入股民生证券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当时席春迎是民生证券董事长。在谢国胜看来,这将帮他实现由实业投资向资本运作的过渡。

但在2003年,席春迎与山东泛海系在民生证券内部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中败北,席失势离开了民生证券。控制权被泛海系夺走后,谢国胜将民生证券当作融资平台的计划落空。

2002年底,也是在席春迎的配合下,谢国胜的花园集团向河南焦作的上市公司ST鑫安注资1.54亿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但此时,四处缺钱、等钱救火的谢国胜所能做的,就是将注入ST鑫安的资金以及鑫安原有的现金流,一次次地倒进倒出,在账目上玩着“猫捉老鼠”游戏,使ST鑫安的现金流成为谢国胜救急的“水龙头”。

危机在2004年第一次大规模爆发。“当时,鑫安没钱买煤炭,就将砍来的木柴扔进锅炉里当燃料。”一位焦作市政府官员说。

曾多次有人劝说谢国胜退出,但即便在ST鑫安已彻底停产的状况下,他仍然坚持要卖一个高价才肯出手,以至于这家上市公司迟迟无法实现重组。

《血泪》 篇7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三维分析法,美联社,“血泪海鲜”的系列报道

0 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CDA)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梵迪克认为CDA研究的动力来源于社会问题,因此话语反映社会并改造社会。他不主张采用大规模语料库分析,应关注具体的语言特征。诺曼·费尔克劳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关注语言所生成的社会背景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在他看来,批评的任务在于探索话语与社会实践中其他成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泰国渔业公司在缅甸、柬埔寨等贫困邻国招工的做法已经持续多年,直到2016年“血泪海鲜”报道获得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引起全球的注意。奴役劳工现象背后不仅仅是一条跨国产业链,还有无数个隐匿的政治和权势群体,基于此目的,主要提出两个研究问题:(1)分析“血泪海鲜”报道主要可以从哪几个步骤入手?(2)“血泪海鲜”报道是否有不同的倾向,原因是什么?

1 理论框架

诺曼·费尔克劳在社会话语理论基础上提出CDA的三个步骤:描写,阐释和解释。描写关注的是文本的表面特征,如词汇、语法、以及句子层面上的衔接。阐释部分包括制度性过程和话语过程。制度性过程在传播学中类似于“把关人”。新闻选择过程中把关人并不只有一个:记者决定着哪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郭庆光1999:162)。话语过程指文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其他话语的吸收和借鉴(刘铮2012)。解释部分从社会语境角度(经济、政治、文化)分析该文本产生的过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描写阶段

此部分主要是对语言层面的分析,如对语篇中描述词的名词化和信源。

2.1.1 词的名词化

本来可以用动词描述的过程却用名词表达,一方面表示事物的特征或属性,一方面是为了模糊行动的施事者。

例一:A year-long investigation led the AP to the island village of Benjina,part of Indonesia’s Maluku chain about 400 miles north of Australia.

美联社对于印尼本吉纳岛的追踪调查本可以用“investigate”动词来描述,却选用名词,强调了美联社记者追踪调查过程的艰难性和持续性。

例二:As the appetite for cheap fish world wide grows,so does the demand for men who are paid little or nothing to catch it.

“demand”突出正因为鱼廉价需要的人多,因此也无人去关注这鱼是谁抓的,才导致了非法奴役劳工现象的猖獗。

2.1.2 信源

例三:Our hearts go out to these men,and we wish them well on their journeys home,”said Wal-Mart spokes woman Marilee Mc Innis

例四:“In the United States we actually have a law that it is illegal to import any product that is made with forced labor or slave labor,and that includes fish,”she said.

这七篇报道使用大量的直接引用,在描述采访对象时,也明晰的指出对方的职位和姓名,因此在信源方面十分具有可信性。

在文本分析层面,报道表现出两点:(1)非法买卖的劳工在劳动过程中遭遇十分惨痛,施事者就是与他们有直接关系的船长或监工。(2)在对待泰国和印尼官方的回应,美联社记者表现出强烈的谴责,而对美国的回应,态度稍微有些缓和。

2.2 阐释阶段

本部分讨论新闻在社会环境背景下如何生产传播新闻报道。参与此报道的共有四名记者。玛吉·梅森是“血泪海鲜”系列报道项目的发起人,于1997年加入美联社,曾处在报道非典、H5N1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的第一线。玛莎·门多萨主要负责美国国内的调查。她在2000年就因报道美国士兵在朝鲜战争初期对韩国平民的屠杀获得过普利策调查报道奖。来自缅甸的记者(艾斯特·图山)第一个赢得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的记者。罗宾·麦克道威尔表示美联社调查小组希望此报道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这次报道大部分是驻外记者,难免会包含许多评论内容,但在整个过程中,编辑的作用不容忽视。

美联社是一家合作式企业,意味着其新闻机构成员如果发现本地或国家的重要新闻,会将信息向美联社提交。编辑再决定是否将这些新闻编发。典型的例子是威尔伯·施拉姆引用卡特里普的研究发现,1953年某五天期限中,约10万到12.5万字的新闻稿流入美联社,美联社编辑选择并签发了283条,约5.7万字。到最后流入读者视野的消息可能只读9条。

尽管很难获知“血泪海鲜”报道的具体筛选信息及最后报道信息的过程,但此新闻是2000多名奴役劳工获救以后才正式发表的,这说明美联社在进行一个长期调查性报道时,无论记者还是编辑或签发人等都做了严格详细的把关。

2.3 解释阶段

2.3.1 经济属性

美联社经营上自负盈亏,它已成为一种为商品经济发展服务的企业型信息媒介,拥有全球超过1700家报纸及5000家广播。2009年初改革后,除了提供传统信息费用,报纸还可根据自需选定娱乐、商业不同方面的报道另外付费。美国大量电台从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等大型新闻机构购买新闻,美联社就是其中之一。博客、网络游戏等新兴业务的出现也给美联社带入一笔不菲的收入。

2.3.2 政治立场

曾有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对美联社100多名记者进行电话窃听。2013年,《华盛顿邮报》前主编伦纳德·唐尼发表报告称,奥巴马在执政期间,对向媒体提供情况的所谓泄密者实施打击并控制,而且是“从尼克松政府以来最严厉的”。说明美联社在做新闻报道时是有一定政治倾向的。7篇报道中提到多个对象,主要是泰印美方。美联社一直遵循的客观原则也的确在报道中得到了体现,但任何一个媒体如果不和官方立场一致,那就无法顺利到达读者视野。报道中发现,泰印方的被采访者的回应理由简短,甚至出现“拒绝采访”的字眼。然而对于美方的被采访者回应都十分官方,要么是美方正在为阻止奴役劳工现象作出努力,要么就是侧面谴责泰方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媒体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撑,美联社除了报纸广播等传统经济来源外,在线视频,博客,网络游戏等新兴业务的创新技术也是一种盈利产品,既满足了自身需要之又迎合了大众喜好;另外,一直标榜客观原则的美联社,依然处以统治阶级的阴影之下,并代表美国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3 结论

本文采用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步骤对“血泪海鲜”新闻报道进行解读分别是描写,阐释和解释三个阶段,结论表明,“血泪海鲜”新闻报道是有倾向的,而且在政治环境这个大背景下主要倾向于美国统治阶级。批评话语分析是解读新闻的一个典型工具,不仅可以了解语言特征,还可以更深刻的挖掘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取向,使读者能正确的了解消费媒体。

参考文献

[1]辛斌,高小丽.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11-16.

《血泪》 篇8

一、坎坷命运成就坚强性格

徐复观的一生和时代命运紧紧相通,他的一生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农村生活时期,求学历程,军政生涯和学术研究时期。这四个时期的徐复观经历了时代的风起云涌和命运的波澜壮阔,乡土世界的经历浸润了徐复观对大自然美的启迪,贫穷疾苦带来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和向往,成为几十年后丢不去、忘不了的情感寄托和感情流放地。求学历程可谓一波三折,8岁开蒙到饱读诗书,徐复观的问题意识和勤勉刻苦为日后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军政生涯对徐复观来说是一次挫伤,更是一场梦,但是也能够让他在理性价值和道德律令中找到现象背后的本质,为找到根源性的问题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和准备。徐复观在港台期间,以学术著作、政论杂文的形式,凭借《民主评论》等进步刊物,将对中国艺术精神和文化根源性的探究达到了极致。徐复观创办的《民主评论》,因其承载的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已经成为一份兼具学术史和思想史意义的重要刊物。《民主评论》从创刊到停刊,共经历了17年的岁月,它在追求民主政治和儒学现代化的探索中做出了许多成绩,其影响至今可谓愈久弥重。

二、文化转向塑造儒者胸怀

徐复观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上,始终保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天下情怀。他曾怀有一个政治救国的梦想,并积极投身其中,如抗战期间亲历娘子关战役等。然而,随着对国民党的日渐失望,尤其是经过“延安之行”,亲眼目睹了共产党的励精图治后,徐复观的政治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根性意识,来探索中国艺术精神,坚持“文质彬彬”,倡导“美善相兼”的艺术追求,彰显中国人充满德性的艺术观;追求虚静之心与自由之境,发掘出审美关照与艺术自由的主体心灵原则,通过主体精神的“明心静性”成就艺术的人生,最终达到人的精神的自由解放。徐复观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命运的珍贵价值。“欲救中国,必须先救学术,必须有人出来挺身讲学,以造成风气”,“以讲学结合有志之士多人,代替政党的作用,为国家培植根本,为社会转移风气。”徐复观的思想开始由“政治救国”转向“文化救世”,开启了全新的学术人生。

三、血泪精神成就华夏文章

徐复观和《民主评论》对于现代新儒家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创办《民主评论》着实不易。牟宗三在《悼念徐复观先生》一文中说:“民四十至民五十,十余年间是民主评论之时代。吾与唐君毅先生许多有关于中国文化之文字皆在民主评论发表。去障去蔽,抗御谤议,皆徐先生之力,那时新亚书院初成,极度艰难,亦多赖民主评论社资助,此亦徐先生之力。所谓新亚精神实以民主评论之文化意识为背景。人不知此背景,新亚精神遂亦漫荡而无归矣。”《民主评论》创办之初就十分注重文化研究对现实政治的指导意义,后来逐渐以谈传统文化为主,后来成为现代新儒家宣扬传统文化的舆论阵地。足见徐复观为《民主评论》成为儒家学术研究重镇做出的不朽功勋。经过与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的激烈论争,徐复观更加坚定儒家思想不仅有安顿人的精神价值,而且还有着充沛的自由精神,“为仁由己”、“威武不能屈”等都是这一精神的表现。

《民主评论》不仅是徐复观进入学术界的安身立命的自留地,对惨淡经营的流亡海外新儒家也是不可多得的思想舞台。儒学大师钱穆、唐君毅、牟宗三等诸位先生,都成为《民主评论》的主要撰稿人。钱穆饱含对中国文化的温情,唐君毅以深纯之笔不断发掘中国的人文精神,牟宗三质朴坚定地发挥道德的理想主义,等等,都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从儒家代表人物的传承人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等人身上还能看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业宏愿与风华伟志,《民主评论》成为现代新儒家舆论阵地的典型符号形象。

摘要:《从“政治救国”到“文化救世”——徐复观创办<民主评论>前后的心路历程》一文以徐复观的心路历程为切入点,将徐复观对传统文化的道德建构与审美品格贯通到“心”的价值探源上,该成果对研究徐复观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传承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徐复观,民主评论,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马林刚.从“政治救国”到“文化救世”——徐复观创办《民主评论》前后的心路历程[J].齐鲁学刊,2015(4).

[2]马林刚.道德与艺术的双重变奏——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75).

《血泪》 篇9

第一次落泪:“即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被阿姆遣归的刘兰芝特意与阿姆道别时依然“念姆劳家里”, 显示了刘兰芝的理智和修养。接着刘兰芝来与小姑道别, 为了丈夫、阿姆、小姑, 为了这个家, 刘兰芝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又饱受阿姆的长期欺辱和折磨, 现在又要被“遣归”, 满含一肚子的冤屈苦水, 面对如同亲妹妹的小姑, 刘兰芝没有, 也不可能大声啼哭, 只有扑簌簌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落下来。含着泪水的刘兰芝向小姑交代了两件事:“勤心养公姆, 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可以看出被“遣归”的刘兰芝没有把责任推给阿姆, 而是自己一人承担, 还托付小姑“勤心养公姆”, 她的涵养之深、心胸之宽广可见一斑。所以我们说刘兰芝是一位理智自尊、注重感情、心地善良、品质贤淑的好媳妇。

第二次落泪:“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余行”。刘兰芝受尽蛮横无理的焦母“夜夜不得息”的折磨, 没有掉泪, 自己深爱的丈夫同意自己被“遣归”时, 她也没有掉泪, 为什么在离开焦家时却“涕落百余行”呢?因为她清楚地知道, 今天踏出此门, 就会“于今无会因”, 昔日和丈夫的恩爱生活, 和小姑嬉戏的情景, 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都将化为灰烬, 她怎能不落泪呢?这泪水不仅表明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也表现出她对将来夫妻重聚的期待和担忧。刘兰芝还想到母亲虽然能理解、同情自己的遭遇, 但做不了主, 而居一家之主、性情暴躁的哥哥只看门第高低, 无视自己的婚姻幸福, 她知道在娘家很难呆得长久, 希望丈夫早点来接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这“百余行”的泪水更包含着刘兰芝对性格懦弱、遇事毫无主见的焦仲卿的埋怨, 对封建家长———哥哥的不满,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刘兰芝是一位既能忍受折磨, 又能顾全礼节, 虑事周全、聪慧勤劳、体贴丈夫的好妻子。

第三次落泪:“阿女含泪答”。被“遣归”的刘兰芝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伤害, 回到自己家还要看兄长的脸色生活, 她盼望着丈夫早点来接自己, 但接二连三来的却是县令和太守家的求婚者, 刘兰芝不为有权有势之家所动, 含泪恳求母亲谢绝。刘兰芝流泪是希望母亲能理解自己内心的痛苦, 支持自己和焦仲卿团聚。母女之间情深意切, 刘兰芝流泪也是她理解母亲苦衷的真实表露, 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母亲是拗不过性情暴躁、贪慕荣华的兄长的。当刘兰芝的人格遭到彻底的践踏、爱情彻底毁灭之后, 她决定以身殉爱, 以死反抗家长的强权压迫, 这是刘兰芝迫不得已的错误选择, 但不能不说她是一位外柔内刚、明晰事理、颇有教养、乖巧孝顺的好女儿。

第四次落泪:“手巾掩口泣, 泪落便如泻”, “晻晻日欲暝, 愁思出门啼”。太守家明日即来迎娶, 回想几年前自己出嫁的心情, 今昔对比, 泣泪愁绝。含泪做了一天的嫁衣, 到“晻晻日欲暝”时, 她那满腔的悲愤、冤屈、忧愁和思念像山洪一样爆发出来了, 惟有出门大哭一场。这是一个弱女子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对丈夫的埋怨和留恋, 最终却只能以死明志。可见刘兰芝是一位忠于爱情、刚正不阿、坚强勇敢的反封建家长和封建礼教的女英雄。

刘兰芝的生活道路是中国封建社会受压迫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 但由于刘兰芝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封建礼教的束缚, 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迫逆来顺受, 还缺乏争取和斗争的勇气, 只能以血和泪来控诉封建家长、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压迫, 最终以死来证明自己对爱情、对幸福婚姻和生活的渴望, 这是她的勇敢之处, 也是她性格中的懦弱和不足之处。

金山的血泪与尊严 篇10

“为修路而死”

为了解决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成本问题,安德东克招募了大量华工。尽管中国劳工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打通了洛基山脉的崇山峻岭,将横跨加拿大的大铁路铺到了太平洋边上,可是他们的一切却被轻轻抹杀,只留下铁路沿线的华工墓地和一位无名诗人的诗句:“为修路而死”。

1867年7月1日,英国在北美大陆东部的四个省组成联邦,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就是加拿大的雏形。之后,陆续有一些省加入联邦,成为了目前加拿大的样子。当时加拿大的西部地区,英属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British Columbia)还未归入加拿大版图。该地区横亘北美最大的山脉落基山脉,与加拿大东部地区的联系几乎被隔绝。相反,它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蒙大拿州之间却交通便捷。在19世纪中期,整个美国都相信,他们命中注定要统治整个北美大陆。1869年,明尼苏达州议会通过决议,要求兼并整个加拿大西部。靠近美国和加拿大边界的北太平洋铁路早就蠢蠢欲动,力图染指加拿大西北地区。1869年,美国修成贯穿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后,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加入美国的意愿更加强烈,提出除非加拿大在十年内建成一条铁路贯穿落基山,否则就脱离加拿大,加入美国。

针对美国吞并西部的威胁,时任加拿大联邦总理的约翰•A•麦克唐纳(John A•MacDonld)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曾经这样说过:“美国政府运用了除战争外的所有手段去谋求西北地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与之对抗,最重要的就是明白无误地向他们表明,我们要修建太平洋铁路。”麦克唐纳预言:“一旦铁路建成,我们才将变成真正统一的国家……它将保证国家的统一并促进它的发展进步,它是未来之车。” 修建太平洋铁路成为了维护加拿大联邦统一的基石。政府答应修建铁路后,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随后加入联邦。

开端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项目一开始并不顺利。麦克唐纳的保守党政府要求由一个私人公司来建造这条铁路,但是,这需要政府拨出三千万加元的补贴和留出五千万英亩土地。

在当时的加拿大,最富有的实业家和运输业巨头休•艾伦(Hugh Allan)最有希望拿下该工程,但是很快自由党议员就发现,他曾经在1872年大选中给保守党候选人共计捐款约三十六万加元,以此来得到铁路建设合同。事件曝光后,铁路合同被迫于1873年重新签订,也直接导致了麦克唐纳的保守党政府倒台。

紧接着,自由党在新一轮的选举中获胜。这届政府认为可以将太平洋铁路作为公共工程来建设。 1875年6月1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直到1878年该政府换届时,才在中部省份安大略和曼尼托巴开始建设了一小段铁路线。

在这三年里,联邦政府光是在铁路勘探上就已花费了五十多万加元。那时候线路的勘查,没有车辆和机器,只靠着人们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跋山涉水走出来的。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那些勘查铁路线的人沿着河谷走,走着走着,四周就全是悬崖绝壁,再也无路可行了。他们只好攀悬崖爬绝壁,走那些山羊都难通过的山崖。举目四望,周围都是层峦叠嶂,阴沉沉地挡在那里,看不到尽头。抬头远望,山巅上覆盖着的都是厚厚的白雪。低头看,脚下是滚滚激流,就连印第安人的独木舟也很难行进。

转眼离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相约的十年期限就快要到了,而铁路修到该地区的承诺却仍然无法兑现。于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又一次发出威胁,扬言要退出加拿大联邦。

1878年,保守党的麦克唐纳总理又一次重新执政。1880年,联邦政府终于与由英、法、美三国的铁路专和财团组成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签订了协议,开始修筑这项浩大的铁路工程——加拿大太平洋铁路。

成本

曾经修筑过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工程师安得翁•安德东克(Andrew Onderdonk)拿下了全部四项工程的修建权。但是工程才刚刚开始启动,安德东克便发现,他必须考虑收支问题。在各项开支中,材料部分无法节省,能够节省的只有工人工资及运输费用。如果完全雇用白人劳工,他要损失150万美元,那意味着他的结局只有一个——破产。加拿大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才3.2个人,劳动力极度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他突然想到当年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时的中国劳工。

当时,安德东克还装模作样地雇用了一些白人。但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3.5万人,没有一个愿意去建筑工地——修建铁路的落基山脉,海拔几千米,冰天雪地、荒无人烟、交通不便、与世隔绝。

最初的十八个月里,铁路仅仅铺设了两英里,照这样的进度,三十年也修不好这条铁路。安德东克再也无法忍受,在取得了麦克唐纳政府的支持后,他开始招募中国劳工。

淘金

在安德东克招募华工之前,已经有中国人来到加拿大。1858年6月28日,第一批三百名的华人从美国旧金山乘坐“加勒比”号蒸汽船抵达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据说其中广东台山人占了九成。对于在加拿大的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是他们的祖先进入加拿大的日子,6月28日因此被定为“华人抵加纪念日”。

他们来是为了淘金。19世纪中期的中国人口增长非常迅速,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尤其以南方五邑地区最为突出。清末台山举人赵天锡在当地做了一个调查,全县一年的粮食产量只够六十万人“支半年”。严重缺粮的台山只能“仰给洋米,倘舟楫偶断,炊烟立断”。粮食供应的不足直接导致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富者骤贫,贫者愈贫。教养并阙,民起为盗,赌盗相缘,而游手游食之辈遍城乡矣”。除了缺粮带来的生活困难,清中后期,这片土地先有咸丰四年(1854)十万红兵起义,继之有长达12年的土客械斗,加之自然灾害频繁,饥荒连年,这里的人们不得不向海外谋生求存。正如在《金山》这部电影中,小虎这一角色所说的那样,在那样一个世道,他们什么都没有,除了贫穷和疾病。要么冒险去过更好的生活,要么留在这里等死。“家里贫穷去亚湾(古巴),为求出路走金山”。开平山塘村在1848到1879年间就有11户14人挥泪告别父母妻儿,远涉太平洋到美国去实现他们的“黄金梦”。

1858年5月,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法瑞瑟河(Fraser River)与汤普森河(Thompson River)沿岸发现金矿的消息甫一传出,立即激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淘金热潮。这一消息,对身处在天灾人祸之中、又急于寻求出路的中国人来说,充满了诱惑。他们把加拿大称为“加拿大金山”,更多来自台山、开平、新会等县的中国人陆续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

华工

1880年6月至1887年7月,有2.5万名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占当时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招募中国劳工一般是由华商承包,最主要的承包商是台山人李天沛,他也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中国劳工的主要承包商。他与同乡族人、维多利亚广安隆商号的李枯芹、泰源号的李奕德和旧金山广华源商号的李天宽,联合组成联昌公司,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和香港两地设立专门办事处,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招募中国劳工。仅在1881年,李天沛就从香港招募中国劳工两千人,用六艘船运送到加拿大,其中1739人抵达维多利亚,加上从美国运来的中国劳工,总数达到2939人。台山另一承包商、广安和商号督理叶春田也为铁路公司招募了七千名中国劳工。来加的大多数中国劳工都来自广东台山、新会、开平、思平几个县。叶春田的广告给人们很大的诱惑:五年内就可以攒下三百加元,而当时三十加元就足够让一个中国成年人在一年内吃好喝好,所以三百加元可算是衣锦还乡了。面对如此诱惑人心的广告,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毫不犹豫地便在契约上按了手印。

中国劳工的吃苦耐劳早就闻名于世。在太平洋铁路修建的中国劳工,他们的工资远低于白人劳工,但干的活儿却是最苦最累的。而且中国劳工温顺、沉默,从不主动去招惹是非,即使是给他们的工资很低,派给他们的活儿非常艰苦,他们也毫无怨言,从不制造麻烦。

那时候,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挖掘机、推土机、铺轨机之类的现代机械,施工全靠人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放炮崩山,或者用锹镐修路,用双肩将铁轨扛到路基上铺好,再一锤锤地把道钉敲进铁轨中去。而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完成的。

“为修路而死”

从 1881年到1885年,总共有一万七千多名华人背井离乡,饱受苦难,参加加拿大铁路修建,他们是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主要力量。数千名华工在三桅木帆船上漂了六个月,历经磨难才登上加拿大土地。当见到落基山脉的崇山峻岭时,他们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山是如此之高,如此之险,迎接他们的是他们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严寒。

广东气候温暖,很多人习惯穿拖鞋,不习惯穿靴子。刚到加拿大时,他们没有靴子,天冷,下了雪,他们只好把装土豆的麻袋撕成布条,将脚裹得又大又笨。他们需要经常爬山,不时有人失足从山崖上掉到涧谷里。

华工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恶劣的程度完全不亚于当地的天气。他们住的情况很差,高山上气温低到零下三四十度,他们只能住在棚帐里。吃的更是简陋,有不少人死于营养不足。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作家威廉在他写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建设者》一书中说:“他们全月的粮食供应是一袋米(50磅),仅足以维持他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消耗一半。……1884年,有两千名华工说是死于坏血病,实际上是因为饥饿而死的。”此外,华工在火药开山时发生意外死亡或因为不满工头的虐待被打死的事时有发生。

中国劳工承担的是最艰巨的西段铁路的建设——著名的法瑞瑟河谷从耶鲁镇到里屯的五十八英里的路段,山体全是坚硬的花岗岩,陡峭无比。深深的河谷中激流飞溅,险象环生。他们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十五条主要隧道,最长的一条有一千六百英尺长。工人们在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绝壁上凿洞,搭上栈道以便点炮崩山。特别艰巨的是雷夫斯托克至温哥华的四百公里的路段,全都是峭壁悬崖,古木遮天蔽日,脚下无一寸平地,只有法瑞瑟河奔腾而过。从1882年到1883年,中国劳工在这个地区凿石爆破,修筑涵洞一百多个,桥梁十座,开凿隧道几十公里。1882年出现了一次塌方事故,几十个台山劳工被活活压死。不少中国劳工死于爆破、塌方、暴风雪、疫病,甚至被出没在荒岭中的黑熊吞噬……

在筑路的五年间,中国劳工究竟死了多少人,实在无法统计。有人说,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铁路下都埋葬着一个中国人的尸骨,是名副其实的“死亡河谷”。也有人说,每修筑一公里铁路就有四个以上中国劳工死亡!1891年,维多利亚中华会馆就从法瑞瑟河谷收集到三百具中国劳工的尸骨,运回中国安葬。

尽管中国劳工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打通了洛基山脉的崇山峻岭,将横跨加拿大的大铁路铺到了太平洋边上,可是在庆功仪式上,竟然没有一个华人的面孔。这些真正的筑路英雄竟然没有资格参加最后的通车仪式。1985年,加拿大政府修建了一个纪念碑,纪念太平洋铁路建成一百周年,碑文上也没有一处提及中国人。太平洋铁路沿线的很多城镇,山峰,河谷都以当时修建铁路的功臣命名,但却没有提到任何和中国人有关的名字。唯一留存的是铁路沿线的华工墓地,和1892年间一位无名诗人写下的诗句。在这首诗里,这位被岁月淹没于无痕的诗人写道:

漂泊者终于被他的同伴放在此地安息,

没有刻下一行字也未见洒一滴眼泪。

在十字架上只是简单地记着:

“为修路而死”。

噩梦的开始

1885年11月7日,在加拿大西海岸的老鹰山口(Eagle Pass)附近的克莱拉奇(Craigellachie)聚集了一大片兴高采烈的人。一名身穿礼服、头戴大礼帽的绅士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拿起铁锤,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筑工程中的最后一颗道钉敲进铁轨。从此,横跨加拿大的铁路大动脉将大西洋岸边与太平洋之滨连通。

这条铁路的开通,最终将西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归入加拿大的版图,使加拿大成为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世界第二大国。这条铁路给加拿大带来了荣誉和自豪,也带来了繁荣和昌盛。但对参加筑路的华人来说,却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恶梦。太平洋铁路修成了,不再需要华人苦力了。他们的吃苦耐劳和勤奋肯干,在加拿大的白人来看是一种带有强烈竞争性的威胁,为此加拿大政府开始关上中国移民的大门,而对留存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则颁布了一系列歧视性的政策,人头税,排华法案,也就一一出现了……

资讯

当时迁往加拿大乃至世界各地的华工,主要有两种形式:“猪仔华工”和“赊单华工”。

“猪仔华工”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东南亚等地。他们大都是被拐骗、掳掠而来,从一踏人猪仔馆开始就失去了人身自由。他们到达外国口岸被拍卖给雇主,被迫签订五到八年的合同,在种植园、矿山、鸟粪场被监视劳动,限制活动范围,以劳动来偿还债务。

而“赊单华工”则稍稍不同:这类劳工自由自主地与雇主就船票、伙食的垫付和偿还签订合同,在得到船票或获得保证后,就去广州或香港住进特为移民开设的客栈,等候启航。这些客栈通常接待同一地区的移民,移民与经纪人多有特殊的关系。“赊单华工”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还债时间限定,多是规定工作确定后用每月的工资的一定比例偿还。也没有规定到外国后,他们必须为谁工作,负责接待、安置他们的主要是侨团。

19世纪50年代,美国多次出现 “赊单华工”拒不执行合同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蔓延,招募公司、船运公司与侨团之间形成了非正式而严格的协定:侨团有义务监督“赊单华工”还清债务,没有还清债务的中国劳工不仅得不到侨团开出的证明去购买返乡的船票,还会受到侨团的惩罚。

上一篇:十七届三中全会下一篇:手术室外来器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