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

2024-07-29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精选12篇)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 篇1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提升了人们工作的效率, 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与财富,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 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在着很多优势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弊端, 会给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 比如说有些非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漏洞, 侵入重要部门的计算机系统, 窃取国家的机密, 或者是侵入其他计算机系统破坏或者是篡改他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 给国家与社会带来难以估算的损失。也可以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网络安全问题关乎着国家主权的安全, 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以及关系着民族的发展, 因此, 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国家、社会以及越来越多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

(一) 加速了不良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计算机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 分布范围广、具有隐匿性等特点, 给计算机网络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 各种不良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 导致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难以形成, 尤其会对处于人生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与危害, 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可能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比如说青少年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产生与社会发展相悖的道德观念, 出现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等。另外, 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广告会误导人们理性分析, 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二) 病毒传播对计算机系统危害。病毒是人为蓄意设计的一种计算机程序, 它寄生在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中或者是操作系统的可执行程序中。计算机病毒是可以自我复制与自我传播的, 通过计算机网络途径进行传播, 不仅传播速度非常快, 范围非常广, 而且破坏性是非常大的。计算机在网络的运行中、下载程序以及接收电子邮件都存在着感染病毒的风险, 如果感染了病毒, 可能造成系统瘫痪或者是崩溃。

(三) 导致信息库被入侵或者是数据破坏。计算机网络发展使人们能及时获取各种信息, 但是有些不法人士受利益或者是对社会仇视的心理, 利用网路设备与系统中存在的管理漏洞, 故意使用非法的手段删改数据、访问资源以及破坏系统, 侵入者可以在受害人没有任何察觉的时候对受害者的数据信息系统进行更改、删除、偷窥或者是复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信息, 导致使用者的利益遭受到损害。

(四) 对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线路造成损害。计算机病毒对于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线路造成的损害主要是对网络硬件设备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这些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对网络线路的破坏主要是对光纤、电缆以及卫星等线路的影响。

二、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因素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从计算机网络窃取数据库信息, 主动攻击造成网络系统故障或者瘫痪, 故意篡改网络数据信息以及伪造网络数据信息, 这些威胁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型威胁与被动攻击型威胁, 被动攻击威胁包括从计算网络上窃取数据信息, 这种攻击的方式很难被检测到, 但是这种防御的方法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加密的方式, 能有效防止攻击者获取到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信息内容, 主动攻击型威胁包括主动地或者是故意人为攻击对网络造成影响的, 比如说:主动攻击造成网络系统故障或者瘫痪, 故意篡改网络数据信息以及伪造网络数据信息等都属于主动攻击, 预防主动攻击的方式除了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加密以外, 还要采取鉴别等多种措施。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网络上的不安全因素。计算机网络上存在着一些敏感的信息, 比如说:有关科研、军事、经济金融等方面的信息, 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士企图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获取, 而采取的攻击手段, 从而导致我国的一些机密数据信息被泄露出去;二是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着缺陷或者是漏洞, 这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三是网络管理者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网络管理者欠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没有对网络安全提高重视。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技术实施的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技术又可以分为主动方法与被动的防范技术, 主动的方法技术可以分为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以及访问控制技术等主动防范的技术措施。被动的安全防控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等被动的方法措施, 仅是采用一种技术措施是无法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的, 应该采取多种防范措施。

(一) 运用访问控制技术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入网访问控制技术的运用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可以通过入网访问环节控制访问网页或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权限, 同时可以限制准许用户的访问权限, 比如说:控制用户的访问时间或者是精确控制用户的访问站点, 从而给每一个用户给予相应的权限, 同时也对他们访问的系统目录与资源文件给予相应的授权管理。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控制可以通过设置口令的方式, 锁定相应操作管理权限, 杜绝非法分子利用不法手段对服务器信息进行恶意的修改、删除以及破坏。可以采取限定服务器的登录时间或者检测管理非法访问用户, 从而实现网络安全的防控目标。网络管理员应该在实践监控上对网络的运行现状实时监控, 并做好服务器访问用户的记录, 发现有非法对网络进行访问的现象时应该通过声音、文字等方式进行警报, 以便引起网络管理员的注意, 从而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防控管理。

(二) 运用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也是网络安全一道很重要的保证, 身份认证技术指的是在网络系统登录时对用户身份认证的一种确认技术。用户在进行访问之前要通过身份认证的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上的识别, 访问控制的系统根据用户身份与数据库授权来决定此用户能不能访问某一个网络中的资源信息。

(三) 运用网络加密技术。运用网络加密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网络系统中使用数据信息、口令以及文件的安全性并保障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网络加密的方式主要有链路、端点以及节点加密方式, 链路的加密方式主要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链路安全。端点加密主要是保护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数据安全。节点加密主要是保护源结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在运用网络信息加密技术时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行状况选择合理的加密方式。

(四) 运用网络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信息在不同网络之间或者是网络安全域之间传输的唯一通道, 通过利用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增强内外网通信时抗击病毒的攻击能力。运用网络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的最经济与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防火墙技术也是在计算及网络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是防止网络外部用户通过非法手段进入内部网络系统。防火墙技术包括了包过滤技术、网关应用技术以及状态检测技术。另外, 在计算机网络接口处可以利用内容过滤技术, 从而对互联网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与非法信息内容进行过滤, 从而净化网络环境, 减少思想意识不强人员以及鉴别力不高人员所受到的损害, 对网络内容过滤净化网络环境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防范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需要加大安全技术建设, 还需要不断强化网络管理员与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需要网络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共同努力, 才能减少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频率。

摘要: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但是也给国家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和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技术实施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1]陈俊生.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控策略分析[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5, 11

[2]乔玉冰, 柳科春, 崔淑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探析[J].统计与管理, 2015, 3

[3]林小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及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5, 3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 篇2

在计算机病毒防控活动中,用户应该对危险应用进行隔离,可以使用杀毒软件对全部软件进行检测,对于杀毒软件不信任的程序,应该采用危险应用沙箱隔离的方式,排除病毒传播的安全隐患。建立可信免疫管理网络安全平台,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查杀和管理。其中,在系统管理安全性建设中,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确立可信任的主、客体,满足用户日常性的电脑操作需要。在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制定可信任的主、客体间的访问规则,防止病毒程序附着于不明来源的计算机文件中对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在计算机病毒防控的审计管理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认真审计主、客体访问的具体行为,并且要监控主客体运行时发生的状态。当运行活动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该及时地地病毒攻击进行拦截。

2.2病毒渗透控制与拓扑结构优化

建立即时的病毒事件信息处理响应机制,强化风险跟踪和渗透测试工作的开展。在病毒蔓延的趋势分析活动中,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渗透性危害出现扩大化问题。采用双向网络冗余设计可以有效地消除网络中的环网,在针对电脑内部网络的优化过程中,通过检查和有效比较,确定这些网络数据源部分是否正确,并且及时将容易遭受故障的数据部分恢复过来,从而达到降低计算机网络故障带来的影响目的。在可信网络方案架构建设中,采用二层交换机接入的方式,完善网络终端接入的渠道。在可信标示网关功能性开发活动中,对所有网络设备的可信任性进行全盘检查。并且在网络输出窗口的病毒防护中,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可信边界网关的局域网络进行边界限制,防止病毒渗透的风险产生。

2.3系统云安全管理平台的建立与高危病毒查杀

在计算机病毒安全防护活动中,建立系统云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对于虚拟网络防护的需要。采用高效率的安全审计方式,对个人隐私和数据进行保护。建立虚拟节点安全防护机制,实现云安全套件中的可信任数据存储系统建设,满足计算机正常稳定运行的需要。在企业日常经营性网络的深度运营维护平台建设中,用户应该积极采用自动化运维管理的方式,防止手动病毒检索造成的遗漏现象产生。建立一体化态势感知系统,将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流程进行全息展现。在事件跟踪流程建设活动中,坚持优先处理高危病毒文件的方式,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处理。积极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日常性的病毒防控活动中,开展深入的风险评估工作。通过采集事件关键数据信息的方式,进行病毒与可信任文件的关联性分析,按照一定的病毒查杀和处理原则进行审计取证。

3结语

在网络安全在线防护平台安全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网络防护和数据防护工作。技术人员要从应用系统防护与移动网络防护两个方面进行功能开发,凸显APT安全防护效果,维护WEB界面安全,显著提升网络系统的病毒防御能力。在计算机核心数据库安全防护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系统盘的安全加固工作,采用代码审计的方式,对数据库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弥补,打造一体化的安全防护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波.浅论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控对策[J].科技资讯,,24:130~131.

[2]叶晓梦,杨小帆.基于两阶段免疫接种的SIR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J].计算机应用,,03:739~742.

[3]杨国文.网络病毒防治技术在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09:172~174.

[4]郭仲侃.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技术实施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02:55~56.

网络安全犯罪防控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犯罪;犯罪防控理念;网络安全犯罪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98-03

一、网络安全犯罪概述

(一)网络安全

我国著名的网络安全法学者马民虎教授在《信息安全法研究》一书中谈及网络安全问题时,认为网络安全更多的应该从网络空间安全的功能视角出发。他认为,网络安全可以理解为“确保企业交易、政府运行和国家防御三方职能所依赖的互联的关键基础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的安全,强调对网络空间安全的依赖性。”[1]而美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对网络空间的界定是,“由众多互联计算机、服务器、路由设备、交换机和光缆构成的用以确保国家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是国家的控制系统”。结合网络空间的功能,网络安全的涵义可以界定为防止意外事故和恶意攻击,保障网络、信息和应用服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認性[2]。其中保密性是指由于采用电子数据处理方式去收集、存储、传输个人数据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加大,旨在保护个人隐私。完整性,包括操作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硬件和软件的逻辑完整性;数据结构和当前值的一致性,及防止信息未经授权被篡改,保证真实信息从真实的信源无失真地到达真实的信宿。可用性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使用者使用,防止由于计算机病毒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系统拒绝服务或者为未授权者所用对授权者拒用。可控性主要是指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不可否认性指保证行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行为。这是网络信息安全文化观的下对网络安全的内涵认识。

(二)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一种犯罪的新形态。它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3]。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包括:用电子手段损害他人网络电子信息系统,非法占用他人电子信道,非法读取或利用他人电子信息,篡改他人电子信息,删除他人电子信息,危害他人电子信息程序或电子信息系统。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则有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煽动分裂或颠覆国家,为境外窃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机密,非法获取国家机密,非法获取军事机密,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授犯罪方法,教唆他人吸毒,引诱、介绍卖淫,销售伪劣商品,泄露金融内幕信息,编造并传播证劵交易虚假信息,做虚假广告,洗钱,窃取金融机构欠款,贪污或挪用公款,制作、贩卖及传播淫秽内容作品,诈骗,侮辱,诽谤,敲诈勒索,甚至杀人害命等。它较之传统犯罪具有犯罪手段技术性强,职能性高,犯罪范围的跨地域性广,犯罪过程的隐蔽性大,犯罪人员的匿名性、低龄化突出等特点。

(三)网络安全犯罪

网络安全犯罪是有关网络安全相关的所有犯罪的统称。所以,对网络安全犯罪的认识应当以网络安全为起点,并考量其背后被刑法的法益所保护的范畴才能准确界定网络安全犯罪的边界。但是,安全作为一种工具价值被人们所诉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安全的诉求种类及高低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在战争年代,人们允许一定的不安全存在,所以轻伤害可以不苛以刑事责任。但在和平年代,人们的安全诉求发生变化,轻伤害将不被人们所容忍,将苛以一定的刑事责任。所以,对安全的认识应持一种辩证的、历史的认识观。那么,对于网络安全也一样。较之其他价值而言网络安全也是一种工具价值。所以,这种不确定的价值边界使得刑法所保护的网络安全法益难以准确界定。所以,这就使得网络安全犯罪的种类一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也是法律存在滞后性的必然原因之一。

但无论如何,网络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例如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遭到不法行为的破坏,对相关法益主体的侵害突破刑法的谦抑性要求时,其必然构成网络安全犯罪。但在安全发展观的指导理念下,弱控制的倾向及刑法谦抑性的要求,被界定为网络安全犯罪的行为,其造成的危害必然是巨大的。

无论如何,对网络安全犯罪的认识一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网络安全犯罪的种类一定不会超越网络犯罪的种类。因为安全价值只是网络空间中众多价值诉求的一部分。(2)网络安全犯罪一定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这里的法益可以具体陈述为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也即网络安全犯罪行为必然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安全价值背后的法益而必须被刑法所规制。(3)网络安全犯罪一定可以划分为两大板块,即针对信息网络和利用信息网络。因为,网络安全的实质应当是计算机网络及其信息安全。(4)网络安全犯罪一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为根据发展安全网络安全法律观的认识,安全的范畴一定会随着人们诉求的改变而改变。

二、网络安全犯罪防控的基本理念

(一)安全发展理念

安全是在发展中提出来的。所以,在网络安全犯罪的预防与网络发展的平衡上,我们应当构建一种不平衡的风险道路,这样才有助于网络的发展。因为只有网络得以发展,我们也才有能力去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即在网络安全犯罪防控体系的建立中,刑法应当保持足够的谦抑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为了发展,而将自我置于高度的风险之中。我们不能追求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发展。发展安全网络法律观只不过是旨在表明,当网络安全犯罪防控与网络发展两者的冲突不可调和时,我们应当选择有风险的发展。并且事实也证明,看似两个不可调和的事物,他们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发展安全网络法律理念也是如此。也只有这样的理由才能解释,虽然网络安全犯罪频发,但是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大数据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依然如火如荼。

(二)相对安全理念

从现实来看,完全的安全是无法实现的。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决定了绝对的安全不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所以,我们只能追求相对安全的网络安全法律理念。同时在法治构建的社会空间中,存在多元主体,法律不可能完全保护每一个主体的完整利益,必然在相应主体之间进行一定的利益取舍。这也决定只能是相对安全的网络安全法律理念。对于网络安全犯罪防控体系的建立同样应理性地坚持相关安全的网络安全法律理念。因为,第一,网络安全犯罪的绝对避免是违背法律的逻辑的。因为法律的滞后性是法律的固有缺陷,是无法避免的。加之执法、司法的适用过程中的偏差带来的影响。第二,网路安全犯罪行为,其所影响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为了保护利益受损主体的完整利益,而去牺牲其他社会主体的法律利益。因为法律要维系的整个社会的利益。

(三)综合安全理念

网络安全问题,涉及到个人、企业、国家等多元主体,同时也涉及到经济、军事、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所以,对网络安全应当采用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法。从而追求一种综合安全网络安全法律观。对于网络安全犯罪防控体系的建立也应坚持而且是必须坚持的理念。第一,网络安全犯罪的侵犯主体是多元的。它既可能是个人数据的严重泄漏,也可能是国家秘密的泄漏,同时还可能是网络病毒的传播。第二,网络安全犯罪影响的领域是多领域的。它可能发生在商事领域,也可能发生在军事领域。第三,网络安全犯罪危害的层面是多层次的,它可能使财产损失,也可能使公民名誉受损,也可能国家核心利益受威胁。

三、网络安全犯罪防控的对策

(一)应将网络安全犯罪预防纳入网络信息安全战略

根据狭义犯罪预防的要求,我们应当确立国家与社会二元主体的观念、在预防的目的上确立情景防御、在预防的对象上,确立广义的犯罪观念[4]。而网络安全又包括结构层面、功能层面和意识层面。在主动预防理念的要求下,我们应当对网络安全犯罪统筹规划,将网络安全犯罪预防与网络建设协同起来。这样就使得了网络安全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协同产生有序,所以在系统理论的要求下,我们应当将网络安全犯罪预防纳入网络信息安全战略。

(二)应确立法律、管理、技术、文化等重手段的综合防范

1.规范网络管理是减少网络安全犯罪的基础

网络的向前发展应当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进行适时的监管。网络技术的飞速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网络安全风险。因为高信息化增强了高依赖性。网络安全犯罪频发的重要原因就是高依赖性,降低了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所以,依据技术的中立性原则,法律应当给予一定的引导。法律的高度抽象性很难再被网络用户或者其他网络使用主体所准确解读,所以一定网络规范化管理机制就必须确立,对网络的良性发展予以引导。从而这也是构建网络安全法律文化的基础之一。但是,规范化的网络管理必然包括网络监控。这时必须注意个人权利的保护,防止公共权利的滥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2.网络警察及专业人才是重要力量

网络安全犯罪手段的技术含量高、犯罪手段隐蔽性强,这就要求网络安全犯罪防控必须配备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的网络警察及专业人才建设工作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的差距。网络警察不仅应知晓犯罪预防的基本理论,还需对网络技术,法律政策、安全审核知识等的掌握。因为网络安全犯罪的犯罪方式不特定,难以依据既有的犯罪记录做出预测,而且犯罪的種类涉及较多。所以,网络警察应当实行专业划分,否则很难做到网络安全犯罪的预防。

3.网络安全法律文化的培养是根本

网络安全法律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组成网络的硬件及软件自身的安全文化、网络空间的安全运行文化、网络安全制度文化、网络安全精神文化[5]。网络安全犯罪预防的理想状态应当是多元参与、各尽其责、网络空间良性运作有序,所以网路安全犯罪预防文化的形成就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根据网络安全法律文化建设的原则,网络安全犯罪预防文化的建设应当确立以下几个原则:(1)国家应以及时和合作的方式采取行动、预防、查明安全事件并作出反应;(2)国家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督促网络最终用户开展风险评估;(3)在引导信息系统与网络的研发方向时,应将安全技术的设计与实施作为至关重要的成分纳入其中;(4)网络最终用户应当采用全面的管理方法;(5)国家及网络用户应当审查和再评估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并对安全政策、做法、措施和程序作出适当的调整。

4.加强网络立法是促进安全和有效打击网络犯罪的保障

我国应加快网络安全立法:(1)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法的基本法及相关的单行法律、法规;(2)实现网络安全监管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与行业自律机制并行;(3)突出网络安全监管协调机构的地位,功能设置参照ENISA;(4)强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维护公民的隐私权[6]。我国网络安全犯罪预防面临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所以在我国网络安全犯罪预防构建过程之中,让法律先行,以便相应工作做到有据可行。

(三)地区及国际间的协同防控是重要手段

网络安全犯罪是国际性问题。例如,当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匿名性跨国实施犯罪行为时,必须经过国际间的协作,才能有效的预防网络安全犯罪。具体措施,可以采用(1)通过生成一组定义良好的国际性最低限度的法规,来定义在全球范围内应被网络安全刑事法律规制的非法内容,特别是在儿童、宣扬暴力、仇恨的演讲以及对少数民族和个人人权的保护方面;(2)提交可能的网络匿名滥用情况、安装国际性系统;(3)与他国积极合作制定相应的公约、协定,例如关于司法协助、管辖权等方面的约定。

(四)重点防控、动态防御

网络安全犯罪行为方式多样并且变化升级极快,所以对于网络安全犯罪的防控工作,需要进行重点防控和保护关键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这样要求我们在整体把控网络安全犯罪的前提下,清醒地指导每一阶段,重要的、关键的网络安全犯罪防控领域在何处。

第二,网络安全犯罪的形式特点主要体现为犯罪的行为模式变化极快,所以对网络安全犯罪防控在理念、法律法规解读上、采用的策略上不能固守成规,要与时俱进,进行流程管理,建立动态的防控理念。

参考文献:

〔1〕〔2〕〔5〕马民虎.网络安全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24,52-66.

〔3〕张远煌.犯罪预防观念之演进与当代预防犯罪政策之确立[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2).

〔4〕卜安淳.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1).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控策略分析 篇4

1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现状与问题

1.1 不良信息的广泛传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但快速发展, 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传播的速度也不断加快, 对于计算机的系统安全来说, 主要是不良信息的影响。一般来说主要的不良信息包括虚假广告、虚假新闻、诈骗信息等。这些信息都会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个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很多信息是违背社会道德及法律, 给人们生活都带来负面影响, 特别对青少年, 在其价值观开始建立的时候接触到不良信息对其今后的成长道路产生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

1.2 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当中, 由于很多的原因系统都很容易被病毒入侵, 主要可能的原因包括操作不当、系统自身故障等。系统被病毒感染之后很容易就会导致相关的文件和数据出现问题, 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计算机当中存储的大量数据的丢失等。一般的病毒攻击计算机的方式主要包括恶意邮件攻击、文件下载、不良程序运行等, 在计算机系统当中病毒具有很快的传播速度, 对系统和文件的破坏往往也是致命的。

1.3 系统漏洞引起的入侵

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当中, 由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漏洞, 如果没有进行及时修复, 就会对计算机的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法分子或职业黑客就会利用该漏洞进入计算机系统, 对其进行系统破坏或对重要数据进行下载等。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相关的保密资料很有可能泄露, 特别是企业和国家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1.4 系统垃圾泛滥

在计算机当中我们往往会存储大量的数据, 在数据存储和删除的操作过程当中就很容易出现系统垃圾, 系统垃圾过多就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及安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就会使系统堵塞, 并且还有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

2 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控策略

2.1 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就计算机系统自身的管理来说, 在进行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相关防控体系的研究时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 主要就是针对计算机系统当中的信息及数据安全进行考虑, 加强信息技术的保密技术处理, 完善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防控体系。从环境的角度来说, 进行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防控需要结合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了的政策和法规, 主要就是针对计算机的系统安全进行相关分析, 目的就是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提升安全防护技术

进行相关的系统检测, 防止入侵系统的入侵。最近一些年以来, 我国的科学家针对计算机主机和网络进行了很多不同的研究, 尤其是针对入侵检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伴随在思想观念上的提升, 相关入侵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更加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相关性能。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有很多的计算机技术都是可以进行系统的入侵的, 入侵之后就可以对计算机的系统及数据进行破坏, 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设置相关的防火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针对防火墙的研究我国的相关研究学者进行了很多的尝试, 主要包括三大类, 在很多的方面都是可以对相关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 同时对系统的安全进行实时的监控。

3 结语

在现代社会当中,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在各个领域当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必备用品。计算机不断给我们带来工作效率提升,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当中, 需要对其系统安全性能进行整体的防护, 在建立健全计算机相关的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对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研究, 也对计算机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复杂性也大大的增加, 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更加的突出。基于此, 结合笔者相关实践经验将系统的安全问题因素分为内外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同时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控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漏洞,系统垃圾,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1]黄骏.计算机安全防控的现状[J].信息与电脑, 2013 (3) .

[2]惠飞, 赵祥模, 杨澜.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控分析[J].煤炭技术, 2011 (8) .

疫情防控安全教育简报 篇5

黎园长向各位提出了本园防控疫情工作要求:

一、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科学防控,群防群控。

三、一切行动听指挥,有问题及时上报。

四、做好线上、线下各项任务传达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结束后,大家一起前往永丰村委会议室,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有:

1.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2.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3.洗手的正确方法(七步法)

4.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口罩

5.疫情防控指引

6.居家日常消毒的方法

7.家庭日常预防指引.

安全生产重在风险防控 篇6

黄河工程·预防同步

王雁飞:“黄河系列工程资金量大,预防任务重,单靠检察院是不够的,还需要联系群众,提前介入。预防部门要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的预防调查,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有关单位加强管理和防范,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黄河金岸、黄河善谷、生态移民……自2012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抓准时机,相继规划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黄河工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能够大幅提高黄河在农业灌溉、交通水利等方面的资源利用,同时改善沿岸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其中任何一项工程都关乎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群众的日常生计。考虑到这些工程规模大、投资多,涉及众多单位、部门和环节,很容易滋生腐败,为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情况发生,宁夏检察机关提早进入“警戒”状态。

宁夏自治区政法委书记王雁飞曾批示:“做好黄河工程预防工作,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加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严厉查办职务犯罪的同时,注重源头治理、防患未然。”为确保工程建设依法有序、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工程质量安全合格、参建人员清正廉洁,宁夏自治区院开展部署“黄河预防工程”专项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自治区院作为组织实施专项预防工作的牵头单位,着重抓好对各地预防工作的监督指导以及分析研究、制定任务分解细化表、完善制度、总结表彰、部署检查、协商解决等综合性工作。各市级检察院为辖区内所涉及的重大建设项目开展预防工作,制定预防工作实施方案,及时研究、上报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对基层单位预防工作的督导。

其中,宁夏中北部土地整治工程是全国最早批复实施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之一。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宁夏中北部的水利条件、灌溉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治重大工程,宁夏自治区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专项预防工作带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全面开展,促进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基层检察院与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商定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规范执行民主监督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工程建设及材料采供招投标准入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预防职务犯罪档案制度等,保障了中北部土地整治工程的廉洁开展,并收到良好效果。

根据宁夏检察机关“黄河预防工程”任务分解细化表,银川市院与神华宁煤集团等大型企业深入检企共建;石嘴山院制定了《“黄河预防工程”实施方案》并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固原市院组织召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现场会;中卫市院利用预测预警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和预防职务犯罪考核机制,筑牢黄河工程管理“防火墙”……宁夏五市检察机关实现了预防同步,扑下身子为黄河工程建设服务。其中,吴忠市院预防处深入建设一线,负责对苦水河防洪治理工程、吴忠立弘慈善大道工程等开展预防工作,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是“黄河预防工程”专项活动中的典型。

深入项目·预防保廉

宋寒松:“始终把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置于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紧扣黄河系列重大工程,针对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重要领域和环节,围绕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适时调整预防工作的重点,不断增强预防工作的实效,为宁夏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法制保障。”

“都盼了多少年,终于看到整治效果了,心里那个高兴啊!看,现在河堤变高了,以后再也不怕洪水淹房子和庄稼了,俺们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近日,吴忠市四支渠村村民吴学军高兴地向检察官们说道。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苦水河防洪治理一期、二期工程顺利完工。苦水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位于宁夏东部,是其境内危害最大的山洪沟道,而四支渠村是受害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由于河道淤积,每逢汛期,河水倒灌,村庄一片“汪洋”,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极大。2012年,吴忠市开始实施苦水河治理工程,这对于饱受洪水之苦的沿岸村民来说是最开心的一件事。苦水河综合治理工程被列为最高检全国100个挂牌督办预防项目、全国“两会”重点督办事项,也是寧夏加大河流治理,确保沿岸村庄、农田及其他设施安全,保障黄河金岸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工程。

根据任务分解细化表的要求,吴忠市院和市水务局联合出台了《“苦水河治理”工程建设专项预防职务犯罪实施方案》,针对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质量检查、工程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建立了职务犯罪预防咨询指导工作机制,并向各个项目基层部门派驻检察联络员,建立常态化的工作联系,提升及时发现、控制和防范职务犯罪的能力。在2012年宁夏检察机关“黄河预防工程”专项活动启动仪式上,最高检预防厅厅长宋寒松曾提出:“黄河预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形成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格局,才能不断地发挥预防的作用、做出贡献。”吴忠市院的检察干警就善于深入到群众中,与群众一同进行预防监督。

“多亏检察官及时提醒,帮助我们堵住了职务犯罪风险漏洞,同时避免了可能引起村民阻挠施工的情况发生。”当地水务局苦水河管理所所长王正忠感慨地说。事情还得从吴忠市院对苦水河防洪一期工程第五、第六标段进行现场查看时说起。那天,预防干警遇到了几个去地里干活的农民,询问他们对苦水河防洪治理工程有什么看法。他们异口同声:“党和国家政策好,花那么大的代价治理苦水河,以后不仅不用担心会被水淹,还能够享受治理好后带来的实惠。”可一位丁姓老汉说:“工程虽好,但我们祖宗的这些坟地恐怕是保不住了。”预防干警听后耐心地向老汉解释国家迁坟补偿的相关政策,可老汉摇了摇头,“国家的政策啥时候都是好的,就是怕那些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干警们立即警觉起来,征地迁坟工作直面群众,出现问题,将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与形象。

nlc202309051428

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后发现,该标段所在范围内涉及征迁的墳地较多。当地水务局作为承建单位,对于苦水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五、第六标段的坟地征迁工作并没有出台详细的方案与补偿款发放管理办法,存在极大职务犯罪风险漏洞,更不要说向当地的村民公示了。对群众而言,征迁政策性强,关注度高,如果不能依法、依规合理处置,则有可能导致不良社会影响。故吴忠市院预防处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水务局及早研究、协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征迁补偿办法,堵上漏洞,同时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发生,确保苦水河防洪工程的进度。收到建议后,当地水务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人进行现场查看,发布了坟地征迁公告并将墓地信息登记造册,随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征迁补偿办法予以公示。

全程监督·预防履职

李定达:“前几年,雁飞书记提出了黄河预防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这符合宁夏的发展实际。自治区院党组下了大决心,花了大力气,经过摸索形成良好的做法,有创新、有突破、有成效。继续实施‘黄河预防工程’专项活动,将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宁夏检察机关的重点。”

没有彩旗彩球,没有鞭炮礼花,没有贵客嘉宾,立弘慈善大道“悄悄”地通车了。驱车沿着大道一路南下,路面宽阔平坦,车辆行驶如梭。“这条路从听说要建直至通车,也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俺村的人都觉得有点不相信。”当地村民杨明说起感受时,一脸兴奋,“今后,俺们上街去,再也不用走小路了。”

该工程是近年来宁夏实施投资规模最大、工作环境最艰苦的道路之一。虽然困难重重,吴忠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洁还是很高兴地表示,“这条道路的建成,是贯彻落实了自治区政府‘黄河善谷’的战略部署,把吴忠市建成慈善产业的先行区。将金积立德工业园区、牛首山工业园区、红寺堡弘德工业园区连为一体,为吴忠市今后工业发展用地拓展新的空间,增加财政收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随着立弘慈善大道工程各项目的全面展开,工程建设的投入日益增加,交通干部面临的腐败风险点也越来越多,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问题。为了确保政府投资安全,加强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在项目开工之前,吴忠市院就与市交通运输局会签了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吴忠立弘慈善大道工程专项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为工程提供专业化的预防服务。

宁夏自治区院检察长李定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要做到工程进展到哪里,我们的反腐防控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不留空当和死角,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在工地附近的立弘慈善大道建设工程指挥部,并不算宽敞的屋内设置了醒目的廉政制度展板。这些规章制度到底执行得怎么样?“工程建设要廉洁,制度建设是保障”,交通运输局纪检书记刘福成一语中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三合同一承诺”廉政巡查制、工程建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建设资金拨付以及领导干部廉政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都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人员的廉洁“保险带”与“安全锁”。“但要说最核心、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我们预防部门提出的‘九大预防重点’保障政府投资安全的措施。”

刘福成书记所说的“九大预防重点”包括:监督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许可证和规划许可证这“一书两证”的审批发放是否符合规定;工程建设的设计与变更是否坚持业主、设计、监理和承包人四家会审;工程建设指挥部中涉及人、财、物的重大事项,是否经集体讨论决定,防止暗箱操作;对不按规定招投标、干预工程发包、违反规定泄漏标、违法分包等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工程建设监理方面,将监理方纳入预防主体,形成协作配合制度,使之成为发现职务犯罪苗头的重要信息来源地;加大材料账务的比价审计力度,通过严格控制材料的价格、规格、质量,以堵塞材料供应过程中的漏洞;在工程款拨付环节建立财会管理制度,实行审计人员跟踪审计检查,防止财务人员利用拨款伸手向收款人要好处;针对行贿财务人员的现象,加大竣工结算阶段监督的力度。

此外,吴忠市院预防处还联合市审计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加强对资金的监管。所有合同签订前都要预先审查,工程结束后出具质量合格报告,财务人员审查复核,主管领导把关签字后,由相关银行支付工程资金。另外,为确保专款专用,还加大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定期对所有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对审计出的问题及时处理。

“检察院全程监督市交通运输局实施的立弘慈善大道建设,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对交通系统干部的政治前途和家庭幸福也是一种关爱。”吴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光金在吴忠市院召开的重大工程预防职务犯罪推进会上说,“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职务犯罪的易发高发区。有些地方工程上去了,干部倒下了,让人非常痛心。”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着力点不仅仅是惩罚犯罪,更应关心怎么预防犯罪,要将预防的关口不断前移,为广大党员干部筑起一道又一道预防职务犯罪的防火墙。吴忠市预防部门在立弘慈善大道工程项目中开展的专项预防,对其他黄河工程的预防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编辑:施杨 shiyang0915@126.com

论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防控策略 篇7

1 计算机互联网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1.1 不良信息的大量传播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也同时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 所以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 存在着很多的负面信息, 导致互联网环境混乱不堪。例如, 虚假广告、网络谣言、诈骗信息、色情信息等, 这些不良信息的大量存在, 很多都是违背社会道德及法律规定的, 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和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尤其是青少年一代, 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 容易上当受骗或受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害, 这将会对青少年一点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

1.2 计算机病毒的恶意入侵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当中, 经常出现信息传递、文件共享、软件下载与安装等情况, 但这些环节也往往是计算机最容易被病毒攻击的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病毒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如果计算机用户存在安全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等行为, 那么计算机就很容易被病毒所攻击。计算机系统被病毒感染之后, 有时候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造成计算机关键信息的丢失, 严重时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 病毒攻击计算机的方式主要包括恶意邮件攻击、文件下载、不良程序运行等,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 对计算机系统和文件的破坏是最直接的, 其传播速度也是惊人的。

1.3 系统漏洞导致的信息安全隐患

在计算机的运行和应用过程当中, 系统出现漏洞是经常遇到的情况, 但是如果计算机用户没有对系统漏洞进行及时的修复和完善, 那么就可能给职业黑客和一些网络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有时候他们会复制、篡改、破坏计算机文件, 有时候会有意泄漏保密资料, 严重时会窃取用户的核心机密以及网络财富等。

2 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防护策略

2.1 宣传教育

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防护, 需要做好安全宣传与教育工作, 一方面要教育网络用户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 掌握更多的安全防护技术, 实现对计算机的正确操作;另一方面, 要教育计算机用户在享受网络技术便利的同时, 要遵纪守法, 做一名讲文明、有道德的网民, 不在网络上做有损他人利益和社会稳定的事情。此外, 要教育每个人都重视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在操作计算机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 定期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安全检测, 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予以修复;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定期升级防火墙软件等。

2.2 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安全防控体系

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 所以单纯采取一种或几种安全防护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就计算机系统自身的管理来说, 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控体系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即结合个人或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 基于信息及数据安全防护工作的现实需求, 对关键信息内容进行保密技术处理, 及时弥补计算机在信息安全防护上的”短板“。而从计算机运行的内外部环境来看, 国家需要对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对于窃取他人信息、威胁他人信息安全、散布不良信息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 从而达到净化计算机互联网环境的目的。

2.3 加强计算机安全防控技术的运用

技术防控是计算机互联网安全防控工作的核心手段,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手段: (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在防范恶意攻击上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 它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数据流量监测, 形成一道有效屏障来确保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目前, 防火墙技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 其在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上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 (2) 访问认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是防范信息被窃取、篡改以及破坏的有效手段, 如对关键文件的访问路径进行加密处理, 对关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与操作设置密码权限等。 (3) 入侵检测技术:该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 当网络病毒发生变异时若软件没有及时升级时, 入侵检测技术都可以及时提醒计算机用户, 有时可以实现自动更新与升级, 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实施实时保护。

结束语

总之, 在网络环境下, 计算机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不良信息的传播、系统漏洞、网络病毒肆虐、黑客攻击等隐患随时都可能出现, 并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 作为一个计算机使用者, 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 懂得如何科学构建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 这样才能在享受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 不至于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摘要:在信息网络时代, 计算机及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但是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自由性, 其安全隐患也大量存在, 轻则威胁到个人、企业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重则威胁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对此, 本文在分析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面临主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防护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黄骏.计算机安全防控的现状[J].信息与电脑, 2013 (3) .

[2]汪海慧.浅议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J].信息技术, 2007 (1) .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 篇8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及特点, 造就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滋生, 由于计算机网络犯罪可以不亲临现场的间接性等特点, 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一是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二是网络色情和性骚扰。三是欺诈。四是侮辱、诽谤与损毁他人名誉。五是计算机网络赌博。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

要打击和防范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打防结合”的方针,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以技术防范。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预防犯罪, 是网络犯罪预防的基本方法。正如SUN公司的首席技术官Broda认为“我们不可能制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系统让罪犯无法攻破, 但我们可以做到让非法侵入极端的困难。”可见, 技术防范是多么的重要。为此, 各国纷纷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技术预防研究与应用, 许多计算机公司也在积极研制并不断推出防范犯罪和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新技术产品。 (1) 是对软件进行保护的技术措施, 主要有:软件加密法;惟一签名法;抵御软件分析法。 (2) 是对访问者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措施,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鉴别访问者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验证访问者是否合法, 从而识别合法用户和非法用户, 阻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 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密。 (3) 是对网络加设密码的技术措施, 根据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的相关安全机制和加密所处层次、对象的情况, 分别设置不同的密码, 保证系统安全; (4) 防火墙 (Firewall) 技术。该技术利用一组用户定义的规则来判断数据包 (Package) 的合法性, 从而决定接受、丢弃或拒绝。其强大威力在于可以通过报告、监控、报警和登录到网络逻辑链路等方式把对网络和主机的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万一因为规则定义不当等原因出现了安全问题, 该软件的记录文件也可以提供佐证, 便于追踪线索。

2. 以法治网。

如果仅从技术层面来防范网络犯罪, 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再先进的技术, 总有破解的方法, 而一旦陷入攻防循环之中, 就有可能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而且达不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把互联网立法提上了议事日程。1996年2月1日, 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由此拉开了互联网法治建设的序幕。此后,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等一系列法规又相继颁布。上述法规的出台, 结束了我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无章可循的局面, 有效地遏制了互联网的种种负面影响, 初步显示了“依法治网”的成效。我国虽然制定了以上一系列的法规, 但在电子数据鉴定、信息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等在程序法上仍是空白。利用互联网实施的传统违法犯罪和新型犯罪行为缺乏积极的立法应对, 对犯罪主体的限定和刑罚设置方面还有一定缺陷。所以, 要更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 还得靠法律, 实行依法治网。首先我认为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使互联网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其次在完善制订法律、法规的同时, 应大力宣传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 使广大网民依法上网, 重点培养人们的法制观念。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可以让相关人员了解什么行为该做或不该做, 从而清洁网上环境, 规范网上行为。

3. 以德治网。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二者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法律主外, 道德主内;法律是外部强制性的管束, 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如果全社会没有较高水平的“德”, 法治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全社会“德”的水平大大提升, 法治就有了基础, 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同样, 如果广大网民都不讲“网德”, 制定再多的法律法规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如果广大网民的“网德”水平能够大大提升, 他们就会自觉地摈弃一切不良的上网习惯, 自觉地远离一切网上违法行为, 自觉地抵御互联网上一切黄色、下流、庸俗、反动的东西。

除了加强对网民的“网德”教育, 我们还应该特别重视对网络工作者的“网德”教育。网民是用网的, 而网络工作者是建网、管网的, 在某种程度上说, 互联网能否健康发展, 管网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比用网的更加关键。当前, 我们应该尽快建立网络工作者岗前培训制度。互联网涉及方方面面, 从事这项工作, 没有技术不行, 不讲政治更不行, 因此, 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 使广大网络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强化。

基于以上分析, 在预防与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方面, 光靠一些单一的传统法律对策和技术防范措施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因为它们永远具有滞后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计算机网络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计算机网络犯罪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过程中, 我们始终要以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犯罪为基础, 以实施各种惩治计算机网络犯罪策略为手段, 以构建网络伦理道德秩序为先导, 在实践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 再辅以法律对策, 同时还不能忽视相关的行政管理对策和网络技术对策, 比如安全技术对策、国际合作对策、跨区域的国际司法援助等等, 至于如何很好地实现这些转变, 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它严重制约了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特点以及所表现形式的剖析, 制定积极有效的防控对策, 以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策

参考文献

[1]许秀中:网络与网络犯罪[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12

[2]张大能:《长城在线》, 网络犯罪及其防范, 2003.9.12

[3]http://www.cert.org.cn/articles/conference/common/2005033122186.shtml

建筑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及防控技术 篇9

目前, 工程中解决软土路基变形与稳定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增大施工预压期, 软土地基的强度随着施工加载有所提高, 使地基的沉降尽可能地在施工期间完成, 二、增大地基排水速率, 即采用在地基中打设砂井、塑料排水板等措施, 使软土地基在给定的施工期内产生排水固结, 加快土体的强度增长;三、减小地基总沉降, 即采用桩体复合地基等措施使地基在给定的外荷载下所产生的总沉降量减小, 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减小工后沉降;四、采用临时过渡路面, 待路基变形稳定后, 再修筑正式路面;五、采用提高路基设计标高的方法预留沉降量。

2 常规沉降计算方法

2.1 固结沉降

在实际工程中, 固结沉降计算一般采用单向分层总和法。单向分层总和法是把地基分成若干层, 求出每一层的压缩量, 然后将各分层的压缩量叠加起来。分层总和法基本假定:

(1) 地基土的压缩变形发生在有限的深度范围内;

(2) 在自重应力下地基土的固结己经完成, 地基土的变形是由附加应力引起的;

(3) 基底附加压力是作用于地表的局部柔性荷载;

(4) 地基任意深度处的附加应力相等, 且等于基础中心点下该深度处的附加应力值。

2.2 瞬时沉降

附加沉降一般随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基础明显的扰动, 这种附加沉降更大。通常根据固结沉降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以反映附加沉降的最终沉降量。日本和中国都提出经验计算公式, 但影响因素是不全面的, 计算的瞬时沉降公式是:

式中:P—路堤底面中点的最大竖向荷载;

E—由无侧限抗压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的平均值;

F—中线沉降系数;

B—荷载面积的直径或宽度。

3 变形防控及其影响因素

3.1 曲线拟合法

曲线拟合分为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和对数曲线拟合、双曲线拟合等方法, 双曲线拟合方法更为常用。曲线拟合方法是假设实际曲线的不符合所选类型的曲线, 选择点的T曲线生成的曲线方程, 确定曲线的形状, 然后曲线外推法是沉降控制的结果。曲线拟合, 因为该方法容易掌握, 已被广泛应用在实践中, 使用短期沉降控制方法往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其缺陷源的随意性较大, S-T曲线试验不同点选择, 最后选定的控制是有一些实验结果。

3.2 数值计算方法

数值计算方法主要是指基于土体的有限元模型, 主要应用邓肯模型、剑桥模型等模型。在有限元法的基础上, 近年来还开发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灰色系统方法, 以及在软土地基中的非正规变形计算方法。由于数值计算方法比较难掌握, 适用范围。在理论上, 数值计算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但由于其建立的概念模型和实际往往有较大的差别, 实际控制的精度相比, 曲线拟合没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3.3 变形防控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到目前为止, 软土变形防控的精度离实际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软土较薄、固结度较高、变形速率较小的情况, 防控结果一般较好;对于软土较厚、变形速率较大的情况, 防控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偏离, 而后者一般情况下是变形防控的重点。笔者认为影响防控精度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

(1) 忽视了观测期与防控期内沉降组成部分的差异。软土沉降由主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及瞬时沉降3部分组成, 在软基处理的各个阶段, 各个部分在总沉降中所占比例不断发生变化。次固结变形速率比较稳定, 而主固结及瞬时沉降随不同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主固结变形速率随固结度的增长逐渐减小, 在软土较薄的情况下, 软土的主固结完成较快, 主固结速率迅速减小, 工后沉降较小, 易于防控。在软土较厚的情况下, 软土下部的主固结速率明显滞后于上部, 主固结速率的衰减较为缓慢, 甚至成为工后沉降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后沉降较大。

不考虑深厚软土主固结的这个特点, 容易在防控时出现较大的误差。瞬时沉降包含软土因侧胀性引起的沉降, 可以占总沉降的15%以上, 某些情况下可以占发生沉降的50%以上。瞬时沉降一般在加载结束后变形速率迅速衰减, 基本不参与工后沉降。但在软土较厚、强度较低、附加应力较大的情况下, 其衰减速率较低, 可以在工后10年以上继续产生变形, 成为工后沉降的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的有限元法防控模型仅在加载时考虑瞬时沉降, 在建立概念模型时已出现偏差。由于沉降组成的比例随阶段不同发生变化, 致使每个阶段沉降的特征是不相同的, 曲线拟合法及数值计算法均是用前期的沉降特征对后期进行预测, 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在软土较厚、强度较低、附加应力较大的情况下, 软土沉降的特征变化更为复杂, 防控的误差就更大。

(2) 沉降观测序列的长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沉降防控的精度与观测的时间长度成正比。设k为路堤填筑完成后观测时间长度与需防控时间长度的比值, 则k值越大, 防控的精度越高。如k值大于2, 则防控值精度较高, 如1<k<2, 则防控值仅在条件简单的情况下, 如软土较薄、附加应力较小的情况下, 有较高的精度, 在k<0.5的情况下, 防控结果仅可以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 不能作为定量防控。除了沉降速率已趋于零的路段可以直接判断外, 以路堤填筑结束后1年左右的观测数据推算未来15年的变形将使防控结果极不可靠。建议工后沉降的防控期限以1年为宜, 最长不超过2年。从这个意义上讲, 目前建筑软土规范用建筑运营15年的工后沉降作为软基处理的标准是值得商榷的。

(3) 车辆动载及路面加铺的影响。建筑软土规范中写明车辆动载对沉降的影响可以忽略, 但据文献介绍及对珠江三角洲的高速建筑实际观察, 车辆动荷载对工后沉降有较大影响。在桥头处, 由于桥头跳车引起的车辆动载的冲击相当于一个额外的附加应力, 增大了桥头段的工后沉降。另外, 为消除桥头跳车而加铺的路面也加大了工后沉降。这些因素也是造成防控结果与实测发生偏差的原因。由于沉降过大, 路面经过多次加铺, 不但加大了工后沉降, 也使双曲线法防控的结果偏大。

4 结语

(1) 用分层综合法计算沉降时, 经验系数m的取值应充分参考本地区类似工程的经验, 并依据计算断面软土的特征参数及填土高度、填筑速率选取不同的数值1。

(2) 在软土较厚、填土高度较大、变形速率较大的情况下, 沉降防控偏差较大。主要原因是未能充分考虑软土变形不同阶段沉降组成及其特征的变化, 以及防控周期太长, 建议防控时间的长度尽量不要超过观测时间的长度。车辆动荷载及路面加铺是造成工后沉降防控与实测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之一。目前建筑软土地基的沉降防控还处于初级阶段。

参考文献

[1]高燕希, 莫志兵, 魏金胜.指数曲线法在软土地基沉降防控中的优化与应用[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 (02) .

[2]孙立强, 闫澍旺, 徐余.软土路基“波浪型”不均匀沉降及其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1 (S1) .

[3]孙晓红, 莫志兵, 李斯洋.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防控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0 (05) .

[4]尹利华, 王晓谋, 张留俊.费尔哈斯曲线在软土地基路堤沉降防控中的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02) .

[5]张明星, 熊磊, 雷美清.汉洪高速建筑软土路基滑移分析及处理[J].土工基础.2008 (04) .

校园内计算机病毒防控技术探讨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控,技术

随着计算机系统在教育系统的不断普及, 校园内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与辅助教学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在提升传统学校办公与学习模式的同时, 防控计算机病毒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负面影响也成为了校园网络的重点工作内容。

1 校园内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现状

基于学校的教学与办公层面, 计算机系统不仅在校园网应用、查询教育教学情况、远程辅导学生学习、外语语音在线学习等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案例, 同时校园内学生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在线使用学校教学资源, 在线选择考试培训报名。在有条件的学校, 学生回家后在线使用校内网完成作业, 计算机会自动得出分数, 并发送到任课教师邮箱内, 方便老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但是随着计算机在校园内的使用越来越广, 网络集成率越高, 那么网络安全的隐患就越大。在所有的网络隐患中, 计算机病毒是最主要的威胁。

1.1 计算机病毒相关背景

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网络相辅相成, 只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 就存在着计算机病毒。所以在所有的计算机使用中, 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控都是必要且现实的。计算机病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计算机程序, 与正常的计算机程序相比,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自动复制, 自动传播, 直接威胁与破坏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程序。最早的计算机病毒是小球病毒, 然后是CIH、灰鸽子、熊猫烧香、时代的美丽莎等病毒。

1.2 计算机病毒的防控难点

计算机病毒最大的特点是自我复制能力强, 且具有隐蔽性, 能长期藏匿于正常程序中, 一旦触发就会进行无限的自我复制。这种特点让计算机用户往往还没有察觉到问题在哪时就已经计算机中毒了。同时,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 只有一个地方感染病毒, 那么所有与它有联系的计算机, 存储设备和网络都会感染病毒。这两个特点让计算机病毒的防控只能处在预防为主的位置, 无法全面杜绝计算机病毒的渗透。

由于新的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 校园网络是一种局域网, 同时它也会连接到互联网。在使用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会把自己的资料上传到校园网上, 一旦有病毒入侵, 其来源是多方面的, 也是不易查找源头的。

2 计算机病毒防治策略

2.1 用户教育为前提

校园内使用计算机系统多为教师与学生, 所以作为校园网络的管理者, 应对学校师生进行教育, 让其树立起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意识。有些师生可能对计算机病毒了解不深, 防控意识也不强, 甚至没有亲身体验过计算机病毒的威力, 一旦中了计算机病毒才能知道其危害。但当校园网中病毒时, 程序与网络的瘫痪, 资料的丢失与不可预测安全风险已经发生, 就已宣告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控失败了。

由于校园计算机使用者分布范围广, 专业性不强, 病毒防控意识弱, 所以校园内的计算机系统很容易发生计算机病毒感染。为了从用户层面上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校园网络管理者应提升师生的病毒防控意识与能力。考虑到校园网络管理者在进行全面的计算机防病毒知识与培训上的可操作性不强, 所以在校园内机房等使用计算机网络较多的地方张贴计算机网络使用要点, 并制定相应的计算机使用标准流程。当然,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用户的计算机病毒防控能力, 可以根据每段时期高发的计算机病毒特征进行相应的提示, 如不使用双击打开文件, 养成良好的计算机网络使用习惯, 不在不安全电脑上上传或者下载资料、定时进行计算机杀毒等等。

2.2 专项防控为重点

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 单机与计算机网络都要求以预防计算机病毒为主, 查杀等手段为次。在很多人眼里, 计算机病毒是不能被预知的, 所以也不能预控。只有等计算机感染了病毒, 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才能根据病毒的类型来采取相应的杀毒措施。因为在他们看来, 计算机病毒的潜入是没有信号, 也没有规律的, 只是在某一瞬间突然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使用。而实际上, 计算机系统对病毒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安装防病毒软件, 安装防火墙, 并定期及时对病毒库进行更新, 以保证新病毒入侵时系统自动报警自动清除自动处理。

当然, 为了提升校园网络安全度, 可以对校园内网络访问权限进行设定, 不安全网站与可疑网络地址自动报警并隔离等等。同时, 为了保证在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情况下最大化地保护资源, 在对已知病毒源进行查杀时, 还要对安全区进行隔离, 停止在感染病毒的单机与计算机系统中使用U盘或者移动硬盘。

2.3 专人管理为关键

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使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而计算机病毒的防控也会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专人管理, 定点治理是保障校园内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 多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 提升其业务能力与防控能力, 为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校园网络环境提供条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 提高用户病毒防控意识, 制定科学、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使用制度是提高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杜志林.计算机病毒的研究分析与防控[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3 (09) .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 篇11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防控措施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为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其能源消耗量是巨大的。矿产资源的开采,特别是矿产资源中有“黑金”之称的煤炭资源的开采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和国家地位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煤矿产业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不断前进,煤矿的需求也是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引发煤矿的加班加点生产,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管理问题,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却难以跟上煤矿产业发展的步伐,时常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矿难事故不断的给煤矿从业者敲响警钟,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本文针对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进行探索和分析,希望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效率,以及保护煤矿生产人员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煤矿的事故安全防范意识不够。煤矿安全生产不只是煤矿领导需要关注的要点,更应该是每一个煤矿一线工人关注的要点,煤矿的安全生产事关每一个产业工人的生命安全,对于安全隐患没有提起应有的重视儿放任不管或者习以为常[1];其次是矿井、巷道设计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对于煤矿产业工人的施工和安全生产存在重要的隐患,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进而影响煤矿的产业和经济效益;再次是“一通三防”问题突出,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能放松警惕,矿井的通风问题、瓦斯问题、煤尘问题和防火、顶板问题是摆在煤矿安全管理面前的头等大事,还有生产过程中的采掘机运通等工作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任何一点的疏忽都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事故,危机矿工的安全;最后是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技术工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煤矿安全制度的建立和管理的实施都需要技术人员发挥主要作用,但是大部分矿区对于老技术人员的关注程度不够,同时新技术人员的引进和补充存在渠道上的问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折扣,导致煤矿生产和安全工作出现了被动的局面。

二、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针对煤矿事故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的问题,应该责令相关人员组织好定期检查制度。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应该每日定期安全检查,落实好具体的安全责任人。将安全设施、安全隐患等内容纳入安全检查的范围之内,安全检查小组要深入到一线矿区、班组,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的环境以及生产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相关规定,提升煤矿事故安全防范意识,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对于矿井、巷道设计问题,需要拿出科学的矿井开采方案,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矿井开拓和开采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是选择井筒的合理位置,其次是开采阶段的划分,再次是煤矿采取的划分还有巷道的位置选定。煤矿矿井的设计师必须实地到达矿区进行考察和监测,在对矿区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掌握的先进技术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矿井开采方案;同时,对于巷道的位置选定要贯彻简单明了的方针,要求产业工人熟悉各个系统的设施以及生产设备的性能和线路指示图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在安全事故来临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控制和撤离。

(三)如何做好“一通三防”问题的防范工作,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局部瓦斯超标还有工作面接近含水层等安全隐患,要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面上做文章同时保证将具体工作落实。首先煤矿企业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机构和制度,上至单位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主人,各个部门落实“一通三防”工作的责任问题,层层把关,将安全生产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其次是制定安全生产、防治“一通三防”的专项制度,推行“一通三防”工作的一票否决权[2],将思想工作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做好员工的工作,让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一通三防”工作的一票否决权这一根本性的原则是不能碰触的,尤其是安全事故频发的生产部门。在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的带动下,真抓实干,将工作细化。尤其是高度重视矿井通风工作,对于煤尘、瓦斯问题的防空意义重大。对于通风系统的管理要及时有效,调整和及时改造不合理的通风口的位置,同时引导煤矿生产一线的工人爱护通风设施,将“通风口就是煤矿工人的生命线”的思想落实到每一名矿工的心中,确保通风口的稳定工作。

(四)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中,要时刻注意发挥技术人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关注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动整个矿区的工作氛围以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尤其需要建立以技术人员为主导的领导班子,让内行领导发展,走科学发展之路,注意新鲜血液的补充和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为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和安全生产创造出一个和谐、健康、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申龙.煤矿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4):192.

[2]吴川、赵宏成、刘刚.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J].企业技术开发,2014(27):152-153.

网络安全防控策略研究 篇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推力,不仅有效融合了线上和线下,更让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功能。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紧密联系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埋下了信息丢失的风险,诸如:黑客、病毒、以及系统内部泄密者等。目前,各国都在不断的丰富系统防控软件和技术,最主要的包括了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以及通道控制机制等。然而,尽管如此,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来自于黑客活动的威胁,而且这类行为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极大的危害了社会稳定性。因此,网络完全的防护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仅针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进行治理,更是提升网络安全的防护水平,保障用户在网络上的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

1 网络安全性危害

1.1 不良网络信息传播

计算机网络可以在其覆盖的范围内进行信息和数据的急速传播,而且具有很大程度的隐藏性特点,这使得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十分困难。而各式各样不良信息和言论的网络传播也会正常社会价值观的养成,甚至误导青少年。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尚未形成的时期,当受到网络言论冲击和误导时,往往难以有效的进行辨别,最终会形成与社会发展相悖的道德观念,进而发生危害社会公众安全的状况。除此之外,网络信息传播还有不少的虚假广告和信息来误导人们的消费理念,或是欺骗用户的资金,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1.2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危害

病毒是人为创造的一种危害性计算机程序,通常会依附在计算机之中,并且通过不断的自我复制和传播在计算机网络中蔓延。这种传播相当迅速,而波及范围大,如果不加干预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破坏。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程序或是文件下载、接受未知电子邮件以及已经感染病毒的U盘等方式,最终造成系统崩溃的结果,同时也会造成信息丢失或被盗用。

1.3 防御信息库被入侵的危害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丰富了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渠道,加快了信息的传接速率。然而,部分不法人士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往往利用技术对数据库信息库进行攻击,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删改。而这些行为往往在受害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进行,从而造成了使用者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2 网络安全防控的具体策略

2.1 计算机网络安全访问控制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访问控制策略是一个很大的范围,需要从包括入网访问、网络使用、目录级安、属性、网络服务器以及网络端口和节点等在内的多个环节进行控制,这也是整个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第一层安全保障。因此,为了保障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用户具有登录、进入服务器并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权利,同时还应对该类准许用户的网络访问时间与具体访问站点进行精准的控制。除此之外,计算机的网络还需要对服务器与用户端的访问申请进行审核,需要对申请用户的身份和全新进行验证,这也是用户在访问中必须拥有身份验证卡和密码发生器等标志的原因,用户则需要在身份和权限被验证之后才能进入到用户端。

2.2 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策略是目前一种比较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可以有效的保护系统网内各信息数据、密令以及文件的安全,并且还能起到规范上传操作的作用。目前,比较常用的网络加密方式主要是链路加密、节点及端点加密等。网络加密方式主要是对连接网络各节点之间的信息链路进行保护,而端点加密则可以有效的保护各个源端用户的信息数据安全,而节点加密用于对源节点直至目的节点间传输链路提供的合理保护。因此,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各个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加密方式,提高整个的安全防护级别,保障信息的安全。

2.3 针对病毒攻击的防控策略

计算机网络所造成的环境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共享性,这也使得该环境极易受到来自于病毒的影响,加速了病毒传播与影响的速度,因此,目前仅仅利用单机类型的防毒软件已经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了。这样就需要防毒软件具有应对网络病毒高速传播和影响的特性,并且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也能发挥应有作用。对于一项长期运行的网络防毒软件而言,在进行杀毒和扫描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系统的网关进行控制,才能提高计算的网络安全防控水准,保障自身对综合配置的定期升级和更新处理。

除此之外,用户在日常管理和应用中还需要养成自身良好的习惯,不仅需要提高对防病毒软件的功能熟悉,还需要减少病毒感染的渠道、及时进行系统软件和防毒软件的升级、减少非法复制的行为等。在进行软件下载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视,不仅需要及时开启反病毒的监控软件,还需要在下载完成后对该文件进行及时扫描。

2.4 系统漏洞攻击的应对策略

系统漏洞是系统在构建过程中是固有的一种属性,因此,通常可以利用需要通过专线监测、系统实时升级和补丁修复等方式来减少系统漏洞。通常来看,计算机网络系统会包含许多不同的服务性功能,而其中对用户开放的功能越多,就会有越多几率产生系统漏洞,可以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的漏洞也就越多。因此,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需求不强的功能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关闭,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系统中存在的不良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于系统防火墙的作用,对于多数端口的外部访问进行有效的隔断,减少来自于多余端口服务漏洞的不良影响。

2.5 针对黑客攻击的应对策略

在面对网络黑客的攻击时,为了更好的进行防护和风险控制,需要综合利用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加密型网络安全控制技术等,结合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构建完整的防护体系。

首先,在网络通信环节需要通过对防火墙控制技术的应用来辨识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在辨识合格之后才可以使之进入系统访问;而其中未能通过身份和权限审核的用户将会被限制在系统之外.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来自于网络黑客的入侵和攻击行为。同时,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对提高对未获授权入侵行为的反应速率。因此,安全防控系统的构建人员需要强化对于审核记录和识别技术的开发,对系统中的不良活动进行有效鉴别,并且尽快限制其中的不法侵入行为,真切的发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保护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必要融入计算机思想混合的检测技术,对具有入侵性和攻击性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甄别。该项技术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网络管理对网络与主机进行同时的行为检测,这使得应对黑客攻击的防御体系变得更加完备而高效。除了将身份和权限不符合的用户隔离在外,还需要对防火墙技术为主的被动防御型网络进行强化,这一想法主要是通过强化数据加密为主的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来实现。而且,该类系统主体在应用了现代化的数据加密技术之后,也可以对系统内部的各用户数据进行保障,强化了对用户权限的审核与匹配,减少了对特殊安全性防护的要求,基本上可以满足网络系统安全对网络服务可用性及信息完整性的充分需求。

3 结束语

防范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仅需要从技术层面采取措施,还需要强化用户和网管的安全责任意识。除此之外,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才能减少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频率。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同时也引发不少的安全性风险,例如:网络银行账户丢失、身份信息盗用以及网络攻击等。面对这样的风险,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防控策略进行阐述,表明了网络安全防控的重要性,希望社会各界可以引起重视,提高对网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防控

参考文献

[1]郭仲侃.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控技术实施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2]赵曼姿.网络安全犯罪防控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于志刚.网络安全对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嵌入态势和应对策略[J].法学论坛,2014.

[4]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

上一篇:光合功能下一篇:学生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