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牛

2024-05-27

婆罗门牛(精选1篇)

婆罗门牛 篇1

摘要:为了比较大额牛和婆罗门牛杂交后代(GBF1牛)和云岭牛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评估大额牛杂交利用潜能,试验选择了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GBF1牛和云岭牛进行育肥、屠宰,采集110个肉样冻存,以脂肪酸组成较好的云岭牛肉为对照,测定了GBF1牛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GBF1牛西冷、尾龙扒、针扒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11个部位肉脂肪含量平均值也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GBF1牛肉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十五烷酸(C15∶0)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6),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低9.30%。GBF1牛肉脂肪棕榈油酸(C16∶1)含量极显著高于云岭牛(P<0.01),油酸(C18∶1n9c)含量高于云岭牛,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高7.94%。GBF1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稍高(0.8%),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比云岭牛稍高,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GBF1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脂肪酸组成比例优于云岭牛,杂交牛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脂肪酸组成明显得到改善。

关键词:大额牛,婆罗门牛,种间杂交,大额牛×婆罗门F1代(GBF1)牛,云岭牛,脂肪,脂肪酸,肉品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肉质鲜嫩,口味好,营养全面、均衡,还要求肉品符合绿色、健康食品的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对肉品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牛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但牛肉中因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SFA) 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SFA增加了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 LDL) 水平,加速了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 CHD) 等的发生; 而含量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则可以降低冠心病等发生的危险性[1]。肉及肉产品脂肪含量的多少及脂肪酸组成不仅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肉品生产者及畜禽繁育、养殖者关注的问题。品种是影响牛肉脂肪酸组成的重要因素,如何选择优化品种,甚至杂交创新种质以改善肉的脂肪酸组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2]。大额牛( Bos frontalis)是半野生的珍贵畜类,其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肉脂肪含量低、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3]。研究大额牛与肉牛种间杂交后代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探讨导入大额牛种间杂交对牛肉脂肪及脂肪酸的影响,可为肉品生产、品种改良、种质创新、杂交育种以及大额牛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利用婆罗门母牛和大额牛冻精种间杂交,产生了F1 代牛( GBF1 牛) 。云岭牛( BMY牛) 具有婆罗门、莫利灰和云南黄牛血统,是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30 多年选育的结晶,已经选育成功,成为国家肉牛新品种。该牛增重快,早熟性好,繁殖能力强,抗蜱能力强,肉质好,脂肪酸组成优,能够产生A3 级以上的雪花牛肉。由于大额牛是珍稀资源,大额牛和其他牛种的种间杂交后代数量不多,相关研究报道也不多,杂交后代的肉质报道更少,未见大额牛杂交后代肌内脂肪酸方面的研究报道。试验以GBF1 牛为试验动物,以云岭牛为对照( GBF1 牛、云岭牛都含有50% 的婆罗门血统) ,进行肌内脂肪和脂肪酸测定,旨在研究大额牛杂交后代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特点,了解大额牛在脂肪品质方面的杂交性能,为肉牛品种改良和杂交优势利用提供依据,也为种质创新、杂交育种及大额牛的资源利用、肉品质改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设计

在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示范牧场,选择年龄相近[( 12 ± 1) 月龄]、性别相同( 阉割公牛) 的GBF1 牛和云岭牛各5 头,于2012 年3 月1 日开始进行15 个月的育肥,然后屠宰、分割,每头牛取11 个肉样,以GBF1 牛肉为试验组,云岭牛肉为对照组,进行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1. 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在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育肥场进行试验,采用全舍饲育肥方式。育肥前期( 8 个月) 每天饲喂精料4. 50 kg /头,粗饲料( 稻草) 自由采食。育肥后期( 7 个月) 每天饲喂精料6. 50 kg /头,粗饲料( 稻草) 每天2. 0 kg /头。精饲料每天2 次定时定量饲喂,自由饮水。

1. 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屠宰、分割按DB53 /T447. 11—2012 进行,成熟:0 ~ 4 ℃ 吊挂6 ~ 7 d。分割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同的GBF1 牛和云岭牛的左侧胴体采集肉样,采样部位为肩峰、牛领、牛胸、肋肉、三角牛腩、上脑、眼肉、西冷、尾龙扒、针扒、枕头肉,均采集0. 5 kg装入洁净保鲜袋中冻存,待测。共采集和测定110 个肉样。

1. 4 测定项目

1. 4. 1脂肪含量肉样脂肪( CF) 含量参考GB / T5009. 6—2003,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

1. 4. 2脂肪酸前处理: 取肉样5 g于10 m L具塞试管中,加2 m L石油醚- 苯( 1∶1) 密闭浸提24 h; 加2 m L 0. 4 mol / L氢氧化钾- 甲醇溶液,振摇后静置10 min; 加入纯化水至刻度,静置分层,取上层液体进GC分析。GC条件: DB - WAX ( 60 m × 0. 25 mm ×0. 25 μm) 石英毛细管柱; 程序升温130 ℃ ,保持1 min,以5 ℃ / min升至160 ℃ ,保持2 min,再以3 ℃ / min升至210 ℃ ,保持5 min,以4 ℃ / min升至230 ℃ 。进样口、检测器250 ℃ ,载气为氦气,进样量为1 μL,分流比为50∶1。

1. 5 数据的统计分析

用Excel 2003 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 17. 0 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平均值 ± 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 1 GBF1 与云岭牛肉肌内脂肪含量比较( 见表1)

由表1 可见: 除肩峰外,GBF1 牛各部位肉样的脂肪含量均低于云岭牛,其中西冷、尾龙扒、针扒显著低于云岭牛( P < 0. 05) ,11 个部位肉样平均脂肪含量也显著低于云岭牛( P < 0. 05) 。

2. 2 GBF1 与云岭牛肉脂肪酸组成比较( 见表2)

由表2 可知,两品种牛肉样的优势脂肪酸相同。棕榈酸( C16∶0) 和硬脂酸( C18∶0) 是优势饱和脂肪酸,油酸( C18∶1n9c) 、棕榈油酸( C16∶1) 是优势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 C18∶2n6c) 是优势多不饱和脂肪酸。

%

注: 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注: 云岭牛总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 17,GBF1 牛为1. 72; 云岭牛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 P/S) 为8% ,GBF1 牛为13% 。同行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 ﹤0. 01)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GBF1 牛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低9. 30% ,其中GBF1 牛肉棕榈酸( C16∶0) 、硬脂酸( C18∶0) 、十五烷酸( C15 ∶0) 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 P < 0. 05) 。GBF1 牛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高7. 94% ,除十五碳烯酸( C15∶1) 外,其他单不饱和脂肪酸均高于云岭牛,其中棕榈油酸( C16∶1) 极显著高于云岭牛( P < 0. 01) 。GBF1 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稍高( 0. 8% ) ,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比云岭牛稍高,但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3 讨论

在长期强度育肥模式下,GBF1 牛肌内脂肪含量有一定提高,但肌内脂肪沉积能力明显不如云岭牛,尤其是西冷、眼肉的脂肪含量低,不适宜开发雪花牛肉,而适合开发低脂肪、高蛋白的健康食品。

日本和牛肉中总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 3 ~ 1. 8,平均为1. 37∶1,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在55% 以上[4]。本试验结果表明,云岭牛肉总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 17,接近和牛下限,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为48. 44% ,比和牛的低,也比王吉吉等[5]报道的云岭牛( 53% ) 低,可能是由于饲养管理条件不同造成的。GBF1 牛肉总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1. 72∶1) 超过和牛平均值,接近上限。说明GBF1 牛可以与和牛肉媲美,比云岭牛好。从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看,GBF1 牛( 56. 38% )超过55% ,达到或超过和牛及云岭牛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膳食脂肪酸组成比例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一般而言,饱和脂肪酸对健康不利,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

本试验结果表明,云岭牛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4. 79% ,比普通牛肉好,对健康最不利的肉豆蔻酸( C14∶0) 含量仅为2. 97% ,含量较高的是棕榈酸( C16∶0) 、硬脂酸( C18 ∶0) ,但硬脂酸对健康危害不大。从饱和脂肪酸组成看,云岭牛肉也是一种较为健康的食品,这与王吉吉等[5]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GBF1 牛肉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低9. 3% ,肉豆蔻酸( C14∶0) 及其他饱和脂肪酸均低于云岭牛,其中棕榈酸( C16∶0) 、硬脂酸( C18∶0) 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 P < 0. 05) ,说明GBF1 牛肉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更好。

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单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在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油酸,它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而且并不降低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三酰甘油的熔点、提高脂肪球的流动性及其代谢能力,对于其他脂肪酸的吸收具有积极作用。

本试验结果表明,GBF1 牛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云岭牛高,其中油酸( C18∶1n9c) 含量高达49. 9% ,高于云岭牛,棕榈油酸( C16∶1) 极显著高于云岭牛( P < 0. 01) ,说明GBF1 牛肉更有利于人体健康。GBF1 牛肉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云岭牛稍高,其中必需脂肪酸( C18∶2n6c) 也比云岭牛稍高,但差异不大。近年来,一些研究者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饱和脂肪酸比例( P/S) 来评价脂肪的营养价值,P/S值高越高越好[6]。云岭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 P/S) 与陈银基等报道的结果相似。GBF1 牛肉P/S为13% ,比云岭牛高5% 。从P/S值看,虽然GBF1牛肉比云岭牛肉好,但P/S值仍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4 小结

GBF1 牛肉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脂肪酸组成比例优于云岭牛( 饱和脂肪酸低于云岭牛,不饱和脂肪酸高于云岭牛) 。说明导入大额牛杂交,可以显著降低牛肉的脂肪含量和改善脂肪酸组成。

上一篇: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下一篇:设计表现方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