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黑穗病

2024-10-28

腥黑穗病(精选11篇)

腥黑穗病 篇1

2 0 1 6年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陆续收割小麦时,光华镇的北家村和西坡村部分小麦田块出现了“腥黑穗病”现象,个别田块比较严重,最多的地块出现“腥黑穗病”占全部麦穗的70%。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镇农民群众的丰产丰收。因此,对小麦腥黑穗病的研究与防治对粮食生产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分类及危害

小麦腥黑穗病是由腥黑穗菌引发的一类真菌病害,又称霉霉麦,乌麦,黑疸等,因其带有臭鱼腥味,故被称作腥黑穗病。引发小麦腥黑穗病的病原真菌主要包括网腥黑穗病菌、光(丸)腥黑穗病菌、矮腥黑穗病菌,前2者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为普通腥黑穗病,后者可单独引起矮腥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病原菌既能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又能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可潜伏3~5a才引发病害,适宜条件下甚至可以保留感染能力近10a。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危害小麦生产,轻者影响面粉质量,重者减产可达25%~90%,甚至绝收,危害后果难以估测。

2 发病症状

小麦腥黑穗病的症状主要体现在穗部,其次在茎、叶等部位。病株一般分蘖较多,比健株矮;病穗比较短、直立。当健穗变黄时,病穗颜色较健穗深,初为灰绿色,后为灰白色;颖片略张开,部分病粒(称菌瘤)外露,病粒粗短,初为暗绿色,后为灰白色,外有1层灰褐色薄膜包裹,内有黑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抱子,厚垣孢子内含有剧毒性的三甲胺,呈鱼腥味。

3 发病规律

小麦腥黑穗病属于系统侵染型病害,苗期受侵染,后期才体现病症,1a侵染1次,无再侵染。因此,幼苗出土之前的土壤环境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3.1 土壤温度对病害的影响

小麦腥黑穗病病菌侵染幼苗的最佳温度为9~12℃,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20℃。土壤温度较低时,病菌更易侵染,同时,麦苗出土慢也为病菌提供了更多的侵染机会。因此,春小麦宜迟播,冬小麦宜早播,减少病菌侵染,减轻病害的发生。

3.2 土壤湿度对病害的影响

水分和氧气对小麦腥黑穗病病菌抱子的萌发缺一不可。土壤湿度较低时,因为水分不足,会抑制抱子发芽;相反,当土壤湿度较高时,氧气不足又会限制抱子萌发。通常,土壤湿度小于40%时,抱子萌发侵染较为严重,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3.3 地下害虫对病害的影响

当麦田内地下害虫为害较严重时,腥黑穗病往往发病较严重。在芽鞘未出土前,病菌可以侵染健全的幼苗;在第1真叶展开之后,病菌只有通过伤口才能侵染麦苗,而且侵入的菌丝,只能侵染新生的生长点和蘖芽。

3.4 播种深浅对病害的影响

播种深浅宜适度。播种较深时,麦苗不易出土;光照时间长,均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率提高。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检疫,选用无病良种

在种子调运过程中,严格执行种子检疫条例,认真做好检验工作。选用无病害的田块留种;播种的种子要在精选后严格进行消毒;杜绝自行留种、串换麦种,选用从正规渠道采购的包衣。

4.2 适时播种,合理施肥

尽量做到适时播种,春小麦避免早播,冬小麦避免迟播。播种时可以选用硫酸铰等速效肥作为种肥,促使幼苗出土,减少病菌侵染。冬小麦播种时,可以施1次长效碳酸氢氨作为基肥,满足小麦生长需求,降低发病率。

4.3 合理轮作倒茬

小麦腥黑穗病发病区应尽可能的实行轮作倒茬,可结合当地习惯,改种马铃薯、红薯、蔬菜等作物5a以上。

4.4 药剂拌种

发病地区可有针对性地选用15%三哩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8%拌种;或1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拌后堆闷6h,随播随拌。

4.5 土壤药剂处理

可选用40%五氯硝基苯1.5k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5)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kg/hm2;加50 kg细干土,搅拌均匀后制成毒土,在犁地后随肥均匀撒在地表,进行土壤消毒,随后播种。

4.6 收割前后防治

个别麦苗发病的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处理;发病较轻的田块,要剪除病穗,加以烧毁,单收单打,烧毁一切病残体;病株率达到20%以上的田块,应集中焚烧或深埋病株;发病较重的田块,集中堆放病株后烧毁,做到全田彻底销毁。

参考文献

[1]王海旺.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天津农林科技,2012(4):39-41.

[2]李丽霞,夏明聪,张玉乐.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及防治[J].种业导刊,2015(10):25-26.

[3]郝青梅.小麦黑穗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2010(12):49.

[4]魏俊侠,杨和平,张渭薇,等.小麦腥黑穗病种子处理药剂筛选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2):94-9.

[5]张新伟,王慧慧,邵文双.宜阳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3):156-157.

腥黑穗病 篇2

寒地黑穗醋栗栽培技术

黑穗醋栗又名黑豆、黑加仑,是虎耳科茶蔗子属多年生灌木,果实为浆果,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很高,可用于制作果酒、果糖、果酱、果汁、清凉饮料等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将其寒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作 者:冯志春 陈静 姜珊 FENG Zhi-Chun CHEN Jing JIANG Shan 作者单位:海林市山市镇,黑龙江,海林,157112刊 名:现代化农业英文刊名:MODERNIZING AGRICULTURE年,卷(期):“”(2)分类号:S6关键词:

北方春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技术 篇3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91-1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灰包、哑玉米。病原为丝轴黑粉菌。该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玉米黑穗病在北方地区发病比较严重,有的地方能达到50%~60%,对玉米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虽然上世纪80年代大面积流行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却有越发严重的趋势,仍然是危害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

近年来龙江县玉米面积一直稳定在400万亩以上,由于一些不抗玉米丝黑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散落在田间的病原孢子和随着病株残体和牲畜粪便、带菌种子等多种渠道的病菌都是第二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初侵染源。其中土壤、粪便带菌传播作用显著大于种子带菌。土壤中越冬菌量大,侵染时间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压老沟子、扣种、早种都是发病重的环境因素。

1 症状特征

丝黑穗病是在玉米苗期侵入,属于系统侵染性病害。具有侵染期相对较长,防治难度较大的特点,苗期无明显症状,穗期症状典型。发病植株出现矮化现象,茎基部膨大,节间距离明显变短,上部细长,下部粗大,株型不直,叶片硬,叶色暗绿,一般玉米长到6~7叶时症状明显。多数品种到抽雄或出穗后才在雌花和果穗上表现出症状。雄穗染病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有的花期变形增生,颖片增多,延长;有的花序被侵染,雄花变成黑粉。雌穗染病要比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有的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如果发病,就会全株无收。

2 发病条件

经过越冬的丝黑穗病原菌随玉米种子发芽并从幼芽或幼根侵入。从种子萌发开始至5片叶期间都可能受病菌的侵染,一般在玉米3叶期前,也就是幼芽期侵染机率最大,发生程度与幼芽出土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关系密切。4叶期以后侵染率显著下降。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25℃,土壤适宜含水量为18%~20%,土壤温度低、含水量少,都利于病菌的侵染。因此,播种时避免覆土过厚,促进玉米快速出苗、减少病菌的侵染几率,可减低发病率。另外,品种特性、土壤的菌群情况、环境气候条件、抗病力强弱等情况都会对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龙江县玉米连作地块多,重茬也是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早播和播种过深,种植感病品种,春季低温干旱年份等都会诱发丝黑穗病的发生。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检疫

龙江县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多数都是从吉林、内蒙等地调种的,因此一定要做好产地调查,防止从病区传入带菌种子。

3.2 选用抗病杂交品种

根据种植区的实际情况来选用品种,品种要具备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

3.3合理轮作

种植结构的调整对于防治黑穗病及其他病害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要尽量避免连作和重茬,尽量减少田间菌源的残留。

3.4 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在施用农家肥时,必须将含有玉米秸秆的农家肥或牲畜的粪便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3.5 拔除病株

玉米病株明显表现症状时要拔除病株,一般在玉米6~7片叶时症状表现明显,如果连续拔除病株3~4次,可以基本拔净病株。另外,可以在玉米穗期发现田间病株在没散苞前及时拔除病穗并集中销毁,可大大降低第二年的发病几率。

3.6 精耕细作

整地要精细,适时抢墒播种或覆盖地膜,促进早出苗、快出苗、出壮苗。

3.7 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在播种前,采用药剂进行拌种,进行包衣处理,能起到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的作用,种子外面包着的药剂也能对周边土壤中的细菌起到一定的杀伤作用。常用的拌种药剂有立克秀、速保利,需要提示一下就是仅含有克百威、福美双的克·福种衣剂对丝黑穗病无效,含克百威、多菌灵的克·多种衣剂防治效果也很低(拌种双对玉米丝黑穗病也无效)。含有烯唑醇(速保利)、戊唑醇(立克秀)的药剂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方有效。

立克秀干拌种衣剂含量2%,是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三唑类高活性广谱性杀菌剂,它内吸性强,用量低,适用范围广,对种子所带病菌,无论是吸附在表皮还是埋藏在种子内部的都同样有效。

立克秀适合小麦、玉米、谷子、糜子、高粱等作物种子处理,不但对禾谷类黑穗病、黑粉病有效,并且对种子传播病害,土传病害,即对玉米根腐病、立枯病、茎腐病也有良好的

兼治效果。对促进分蘖、壮苗以及增产作用显著。

防治玉米、高粱丝黑穗病可以用种子量的千分之四的用药量;谷子、糜子用种子量的千分之三,即5公斤玉米、高粱种子拌20克立克秀干粉,病害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增加药量。

处理方法是:选择高质量的玉米种子,称重催芽后,取250毫升水将20克药粉调成糊状,然后与种子混合,搅拌均匀即可播种。在拌种时拌药一定要均匀,确保防治效果。高粱、谷子、糜子不能催芽,可以适当增加少量水调药,拌种方法相同。

土壤消毒处理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进行药土盖种,按千分之一的比例,即50克药粉拌细土50公斤,播种时每穴用药土100克左右覆盖在种子上即可。

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4

一、危害症状

小麦腥黑穗病是小麦重大病虫害之一。病株主要表现:比健株矮, 病穗较短, 颜色较健穗深, 颖壳略向外张开, 部分病粒露出。小麦受害后, 一般全穗均变成病粒, 病粒较健粒短肥, 初为暗绿色, 后变为灰白色, 表面包有一层灰褐色薄膜, 内充满黑粉, 病粒破裂后, 灰黑色, 散发鱼腥臭味。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当种子发芽时, 厚垣孢子也随即萌发, 厚垣孢子先产生先菌丝, 其顶端生6~8个线状担孢子, 不同性别担孢子在先菌丝上呈“H”状结合, 然后萌发为较细的双核侵染线。从芽鞘侵入麦苗并到达生长点, 后以菌丝体形态随小麦而发育, 到孕穗期, 侵入子房, 破坏花器, 抽穗时在麦粒内形成菌瘿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厚垣孢子能在水中萌发, 有机肥浸出液对其萌发有刺激作用。萌发适温16~20℃。病菌侵入麦苗温度5~20℃, 最适9~12℃。湿润土壤 (土壤持水量40%以下) 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一般播种较深, 不利于麦苗出土, 增加病菌侵染机会, 病害加重发生。

三、发病原因

发生此病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去年小麦播期持续降雨, 土壤含水量大, 播期推迟, 利于此病害发生和流行;二是农民多年自留种子, 利于此病害传播;三是农户播期没有药剂拌种, 白籽下种或只拌杀虫剂, 没有拌杀菌剂, 利于孢子侵染。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小麦宜适期播种, 播深3~5厘米。基施腐熟的农家肥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农家肥) 2~3方, 45%复合肥40~50千克、锌肥1~2千克, 可满足整个生长季节需要, 减少发病。

2. 种子处理。

亩用2.5%适乐时10~20克或用2%立克秀10~15克进行药剂拌种, 用时加少量水调成糊状与10千克麦种混匀, 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的0.15%~0.2%的20%三唑酮 (粉锈宁) 或0.2%的50%多菌灵或0.2%的70%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 或等药剂拌种和闷种。

3. 选择良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发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种植时可选择抽穗一致、花药残留时间短、灌浆速度快的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如:良星99、晋麦22、晋麦84、舜麦1718等。

4.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麦田管理, 适期播种;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前茬作物残体, 整好地;培育壮苗, 配方施肥,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合理灌溉, 确保小麦抽穗开花整齐一致, 搞好后期“三喷”。

5. 做好病害预测预报。

根据天气预报, 若未来有持续3天以上的小到中雨, 必须在雨前3天内进行喷药保护;当雨量超过30毫米时, 也要提前喷药保护, 并且在天晴露水干后再进行喷药防治。

6. 药剂防治。

在小麦返青期、小麦扬花灌浆期可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预防喷雾, 药后若遇高温、高湿天气, 隔5~7天再喷一次。注意对准小麦穗部和上部叶片均匀喷雾, 遇雨补喷, 可结合后期“三喷”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和吸浆虫等虫害。

五、小结

腥黑穗病 篇5

关键词:春玉米;规律;对策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播种后条件适宜病菌即通过玉米的幼芽侵入,3叶期前尤其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絲黑穗病多发生在低温冷凉地区,近年来丝黑穗病的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防治和解决玉米丝黑穗病成为当前玉米生产的主要任务。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丝黑穗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际发病率在3.5~8%,严重者达到15%以上。

二、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一旦发病,首先破坏雌穗,发病率等于损失率。有些品种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苗矮化,节间缩短,叶密集,叶片发亮,颜色深,株型扭曲。但有的品种苗期症状不明显,到抽雄或出穗后才有雄花和果穗上表现明显的症状。病株雄花的部分小花受害,花器变形,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呈灰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果穗外观短粗,无花丝,苞叶叶舌长而肥大,大多数除苞叶外全部果穗变成菌瘿,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即残留的维管束组织,故名丝黑穗病。绝大多数雄花和果穗都表现黑穗症状,少数病株果穗为黑穗而雄花正常。

三、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

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病部散出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在土壤、粪肥上越冬可存活两年以上。丝黑穗病是以土壤和粪肥传病为主,病害的流行决定于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播种时期环境因素以及品种抗病性等的影响。

1、气候条件不利。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条件及播种深度与发病的关系密切。土壤墒情好、土温高、出苗快,发病率低,反之发病率高。播种过深也是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常常发生春旱,许多地区习惯抢墒早播。播后若遇阶段性低温,会延长种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提高病原菌侵染概率。

2、菌源数量增加。玉米栽培面积大而且非常集中,有的地块连续多年种植玉米,导致土壤中的病源体逐年大量积累,只要环境适合就容易发病。

3、感病品种不合理种植。在田间菌源富集的情况下,如果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丝黑穗病一般也不会暴发。但也正是因为多年病害发生较轻,人们忽视了玉米丝黑穗病暴发的危险性。一些感病品种推广面积逐渐扩大,在丝黑穗病发生区域种植,为病害发生埋下了隐患。

4、防治措施不到位。正确选用种衣剂能够有效地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防效一般可达80%以上。但由于目前玉米种衣剂种类繁杂,大多数不含对丝黑穗病具有防效的杀菌剂成分,而农民在选择时往往只注重价格盲目购买。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科学知识,不正确使用种衣剂也会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5、栽培管理粗放。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都会造成病原菌的大量积累,这是丝黑穗病逐年加重的重要人为因素。

四、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

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要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中心,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择抗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不同的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种植抗病品种是长期控制丝黑穗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具有稳定抗性的品种,即使在病害严重发生年份,发病率一般也低于10%。

2、合理轮作倒茬。将玉米与大豆、薯类等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菌数量,降低发病几率。重病田要实行多年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

第一,及时清理田间病株。根据玉米丝黑穗病苗期的典型症状,结合田间除草与定苗及时铲除病苗。特别是玉米抽雄后出现典型症状时,加强田间观察,及时将病株割除并进行深埋处理,防止病菌扩散,尽可能减少土壤中病菌残留量。

第二,施用腐熟有机肥。用病株喂食牲畜,病原菌通过家畜的消化道后仍不能完全被杀死。因而,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减少病菌通过粪肥传播几率。

4、科学防治。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种衣剂的品种很多。针对玉米病虫害不同的防治对象有一元和多元复配制剂,因此在使用上要有选择性。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含有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醇、三唑酮等成分的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有明显效果。防效高达87%~96%。使用种衣剂可兼防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综合防效好、安全性高。

腥黑穗病 篇6

关键词:玉米,黑穗病,丝黑穗病,发生特点,防治

玉米黑穗病又称黑粉病、瘤黑粉病, 俗称灰包、乌霉,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玉米、哑玉米。这2种病害是玉米经常发生的病害, 有时同时发生, 但二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生条件有所不同。现总结如下。

1 发生特点

1.1 病原

2种病害的病原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玉米黑穗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黑粉菌, 厚垣孢子球形或卵形, 黄褐色, 表面具明显细刺;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黍轴黑粉菌, 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 黑褐色至赤褐色, 表面有细刺。

1.2 症状

1.2.1 危害部位。

玉米黑穗病危害地上部的茎、叶、雌穗、雄穗等幼嫩组织[1];丝黑穗病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 一般在出穗后显症。

1.2.2 发生时期。

玉米黑穗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玉米丝黑穗病一般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1.2.3 症状。

玉米黑穗病所侵害部位, 能形成肿瘤, 肿瘤未成熟时, 外披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的柔嫩组织, 成熟时变为灰白或灰黑色, 破裂后散出黑粉[2];玉米丝黑穗病雄穗染病时, 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 有的花器变形增生, 颖片增多、延长, 有的部分花序被害, 雄花变成黑粉;雌穗染病时, 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散乱的黑色丝状物, 苞叶破裂, 黑粉外露, 散出黑粉。

1.3 发病条件

玉米黑穗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品种抗性、种植制度、菌源数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1) 前期高温干旱, 后期高温高湿或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利于病害的发生, 抽穗前后最易感病。 (2) 种植感病品种促进了玉米黑穗病的发生。甜玉米较马齿型玉米易感病, 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易感病, 耐旱品种比不耐旱品种抗病力强。 (3) 种植制度与玉米黑穗病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套种玉米播种期早, 与小麦共生期长, 幼苗生长弱, 不抗病, 若有昆虫危害, 增加了玉米苗感病的机会;管理粗放、植株抗病力下降、密度过大、施肥单一等造成植株生长幼嫩, 不抗病;连作重茬, 导致病原菌积累, 田间发病重。 (4) 土壤有机质少的砂质土, 田间的冬孢子易保存其活力, 翌年的病原菌多, 侵染力就强;反之湿润多雨的地区, 土壤肥沃, 易保水保肥, 排灌方便, 冬孢子存活量低, 该病发病轻。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种植密度、菌源数量、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3]: (1) 合理轮作发病轻;管理粗放, 发作重。 (2) 玉米播种至出苗间的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与发病关系最为密切。同一茬口条件下, 早播玉米发病较重;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砂壤地发病轻;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 墒情差的发病重;播种时, 整地质量好的发病轻, 播种浅的比播种深的发病较轻;温度偏低有利于病菌侵染, 低温拉长了玉米出土和幼苗发育初期易感病阶段, 给病菌创造了更多的侵染机会。 (3) 易感品种连作有利于土壤带菌量增加, 因丝黑穗是典型的土传病害, 病原菌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2~3年。因此, 种植易感品种, 会使土壤病菌迅速增加。冬孢子侵染温度20~30℃, 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

1.4 传播途径

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都能在土壤、粪肥或病株上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能进行远距离传播, 在病残体上越冬的厚垣孢子随风雨、昆虫等传播, 导致发病。玉米黑穗病以冬孢子侵染植株, 后期形成成熟的肿瘤, 肿瘤破裂, 散出的厚垣孢子还可以再侵染, 该病在玉米抽穗开花期发病最快, 厚垣孢子萌发适温为26~30℃, 最高38℃, 最低5℃。玉米丝黑穗病越冬的厚垣孢子与玉米播后发芽同期, 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 病菌进入花芽和穗部, 形成大量黑粉, 产生大量冬孢子, 冬孢子侵染适温20~30℃。

2 防治对策

2.1 调整品种种植结构, 选用抗病杂交种

一是选用生长期短的早熟品种;二是选用耐干旱品种;三是选用抗病品种。如抗黑穗病的品种有农单5号、浚单20、农大60等;抗丝黑穗病的品种有费玉13、齐单1等。

2.2 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壮苗, 适时晚播

根据品种特性, 合理密植, 采用配方施肥, 及时防虫治病, 实行3年以上轮作, 可与大豆、花生、马铃薯、油料作物等轮作换茬, 适时浇水, 做到旱能灌, 涝能排。

2.3 消灭病菌来源

秋收后, 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同时深翻土壤, 施用不带菌粪肥, 减少病菌来源。防治玉米黑粉病, 一定要将拔除的病株、割除的毒瘤及清除的病残体带出田外, 深埋或烧毁, 不要喂牲畜、沤肥或随意丢放, 以防粪肥和土壤带菌;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时, 要及时拔除病株。

2.4 调整播期, 提高播种质量

适当推迟玉米播种期, 避开侵染高峰, 播前晒种, 精细选种,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耕耘耙平, 适当浅播, 缩短出苗期, 能提高种子出苗率, 确保出壮苗, 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几率,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4,5]。

2.5 采取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 保持土壤水分, 促进出苗, 提高苗期抗病性。

2.6 药剂防治

2.6.1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7%用量拌种, 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0.7%用量拌种。

2.6.2 防治玉米黑穗病。

玉米出苗前可用15%三唑酮粉剂750~1 000倍液喷雾;花期喷50%福美双粉剂可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苗永建.玉米黑穗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 2004 (6) :23.

[2]李建喜.玉米黑穗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04 (6) :25.

[3]王秀兰.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 2010 (5) :47.

[4]张好艳, 李志锋, 刘彩杰.新安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9) :179.

腥黑穗病 篇7

1 发生危害状况

小麦腥黑穗病2005年仅在闻喜县河底等个别地块零星发生, 一般病株率1.5%~2%, 最高达10%;2007年在闻喜县2个乡镇发生面积13.4 hm2, 田间病株率达5%~20%, 减产达10%以上;2008年已扩展到4个乡镇16个村, 发生面积134 hm2, 严重发生面积20.1 hm2, 一般病株率20%~30%, 部分田高达65%, 减产达30%以上, 给粮农带来巨大损失, 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生产。

2 病害症状

小麦腥黑穗病是以病菌孢子附着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内越夏或越冬。小麦播种后发芽时, 病菌由芽鞘侵入麦苗, 达生长点后开始在植株体内生长, 以后侵入开始分化的幼穗, 破坏穗部的正常发育, 至抽穗时在麦粒内又形成厚垣孢子。小麦收获脱粒时, 病粒破裂病菌飞散粒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内越夏或越冬, 来年再次浸染。发病的适宜温度9℃~12℃, 温度越低, 发病越重, 土壤湿度对该发生也有直接影响。一般土壤含水量在40%以上, 对孢子萌发浸染较为有利, 不利于麦苗出土, 增加病菌浸染机会, 病害加重。

病症主要表现在穗部, 一般发病植株较健壮植株稍矮, 分蘖增多, 病穗较短且直立, 颜色较深, 初为灰绿, 后为灰芒向外张开, 露出部分病粒, 病粒较健粒短粗, 初为暗绿, 后变为灰绿, 外包一层灰色膜, 用手挤压后, 里面充满鱼腥味黑粉。

3 发生趋重的原因

3.1 品种抗 (耐) 病性存在差异

不同小麦品种间的抗 (耐) 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在发病的16个村调查中发现, 临丰615发病较严重, 平均病株率81%, 病情指数67.8;当地推广的烟农19表现为感病, 平均病株率6.7%, 病情指数26.7;抗病性较好的为晋麦54, 几乎未发病。

3.2 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播种期的连续降雨, 小麦播期推迟, 土壤湿度大、温度低, 出苗时间长, 都对黑腥病的发病有利。2007年9月下旬, 平均气温17.5℃, 比历年同期平均值17.8℃偏低0.3℃, 降雨37 mm, 较历年6.4 mm偏多20.6 mm, 日照时数偏少。2007年上旬降雨24.5 mm, 比历年平均值13.8 mm偏多10.7 mm, 上旬平均气温15.1℃, 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15.5℃偏低0.4℃, 中旬平均气温11.1℃, 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13.4℃偏低2.3℃, 本月日照时数123.3 h, 比历年同期的均值177.9 h偏少54.6 h, 对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发生十分有利。

3.3 麦种外地繁殖调运带来大量外地菌源

近年来, 闻喜县麦种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经销商从外地购买的, 且多数未经过严格的检疫处理, 病菌随种子传入麦田。外地调种是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源。

3.4 种子处理不力

近年商品麦种大多数已经实行了种衣剂包衣, 粮农购买后就直接播种。但据调查, 当地粮种的种衣剂绝大部分都只含杀虫剂, 很少含有杀菌剂。有的粮农虽然自己拌种, 但也极少有掺入杀菌剂的。即使有用杀菌剂的, 也是随麦籽一起入耧下种, 拌种技术不当, 起不到杀菌效果。

3.5 播种期偏晚

2007年9月下旬、10月上旬持续阴雨天气, 土壤湿度过大, 农机具难以入地, 造成小麦播期推迟, 尤其是回茬小麦播种较常年推迟10~15 d, 地温低、发芽慢, 增加病菌浸染机会。

3.6 其他因素

小麦出苗快发病轻。在调查中发现, 同一块麦田, 播种机车辙碾压过的明显较其它区域发病轻, 病情可降低1~2级。主要原因是经车辙碾过麦子出苗快, 根系发育好, 抗感染能力强, 发病较轻。

4 2008年秋播采取的措施

4.1 加强领导

腥黑穗病防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既要达到防病的目的, 又要保证出苗安全。针对这一问题, 闻喜县2008年专门成立“腥黑穗病防治领导组”, 负责制定技术方案, 印刷技术资料, 和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并制定专人负责田间指导, 开展新农药试验示范工作。相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和技术组织, 负责本辖区的拌种工作, 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6名包村下户, 手把手指导农民搞好播期药剂拌种, 有力地保障腥黑穗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由于腥黑穗病防治难, 拌种技术要求严, 闻喜县抓住小麦收获、播种2个阶段,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防治技术。一是6月中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有关会议等, 大力宣传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技术, 指导农民对病麦进行烧毁或深埋, 减少人工传播;二是6月下旬, 农技人员分组下乡包乡镇进行收获后处理, 播种技术培训, 共举办培训班10次, 受训人员达3 000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10 000余份;三是播种期技术人员晚上讲课培训, 白天下田指导, 指导播种面积约201 hm2。

4.3 开展技物服务

为了确保拌种工作落实到位, 闻喜从临汾化工厂引进五氯硝基苯, 对所发生的乡镇, 逐村发放药剂, 确保腥黑穗病发生的乡镇全部拌种。

5 综合防治技术

5.1 控制带菌种子的流通

一是做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在无病区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并有植物检疫部门进行全程疫情检查和监督控制;二是对繁育、销售的麦种进行强制性种子消毒处理。对于未进行消毒处理的麦籽, 严禁调运、销售和做种用。种子消毒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同时拌种或包衣, 避免种子带病。

5.2 选用抗 (耐) 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 本地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中, 晋麦54、晋麦80、运9805等品种具有一定抗性, 可选择种植, 有效减轻为害。

5.3 加强栽培管理

适当提前播种, 并避免播种过深, 促使小麦早发, 根系提前发育健壮, 有效避开腥黑病侵染高峰期。

5.4 轮作倒茬

与非禾本科作物如豆科作物、棉花油菜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可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5.5 药剂防治

5.5.1 广泛开展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腥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12.5%烯唑醇可湿粉剂15 g加入3 kg水, 拌30 kg麦种, 拌匀后堆闷10 h播种;或每100 kg小麦用40%五氯硝基苯500 g或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300 g。另外还可选用2%立克秀、15%三唑酮等杀菌剂, 先将药剂用少量水稀释, 然后与种子拌匀晾干播种。

5.5.2 粪肥和土壤消毒

对病菌污染严重的麦田进土壤消毒, 每0.067 hm2用70%甲托可湿性粉剂1~1.5 kg拌细土;每0.067 h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4 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4 g, 拌细土45~50 kg, 或40%的五氯硝基苯3 g, 加细土3~5 g, 均匀撒在地面, 然后翻耕入土。

摘要:针对闻喜县近年来小麦腥黑穗病发生趋重的现象, 对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加重的原因分析, 包括有外地调种检疫力度不够大、联合收割机的跨区作业、忽视小麦品种抗病性的选择、种子处理不当以及一些人为因素, 提出了强化检疫力度、重视种子处理、加强栽培管理、轮作倒茬和合理选用高效化学药剂等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探讨 篇8

1、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害循环

玉米丝黑穗病是土传病害, 土壤和粪肥带菌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的部位, 主要通过根茎和幼苗根部侵入玉米。胚芽鞘侵染高于中胚轴。侵染以胚芽为主, 根为次要。

2、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

2.1 品种因素

品种的抗病性是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主导因素。

2.1.1 选育抗病品种

在单交种中组成自交系的血缘主要来自于几个有限的系统, 使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拓宽种质基础, 增强抗病基因的多样性, 在抗病基因利用时, 合理利用显性单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加强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逐渐积累抗性基因, 不断提高群体的抗病性。

选用合适的亲本, 尽可能用高抗自交系为亲本, 不能用高感材料。用性状优良的中感自交系作亲本时, 必须以高抗材料与之相组配。

2.1.2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在利用抗病品种时应搞好多种抗源的合理搭配, 各地应有主栽品种再辅助一些搭配品种, 以防止品种单一化带来新的生理小种。在生产上根据品种抗性, 因地制宜做好品种布局, 尽快压缩或淘汰感病品种。

2.1.3 适时更新品种

所选用的品种在当地种植时间越长, 品种抗性就会降低。除了杂交种本身退化原因外, 病原菌生理小种随时间的推移, 会越来越适应环境, 造成对寄主的适应性增强。一个品种长时间种植在同一地点, 除了品种本身的抗性降低外, 病菌的致病性也发生了变化, 表现为致病性增强。

2.1.4 合理引进品种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态、气候条件, 在这些条件中, 如果侵染条件适合, 不同感病品种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病。在引进品种时, 不应大面积种植, 应先进行小面积、多点次抗病性鉴定, 达到抗病性要求再逐渐扩大播种面积。

2.1.5 不同抗病品种的轮作

不同品种抗性差异很大, 同一品种连续在同一地块上种植, 也会产生抗病性差异。因此, 小范围内也要避免同一地块经常种同一品种, 减少生理小种适应性的增强。应注意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轮换种植, 避免同一地区长期种植遗传背景相同的品种, 避免单一抗性品种在同一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每一个年度在当地主推品种的基础上, 适当选择多个种植品种作为搭配品种。

2.1.6 建立无病种子田

种子带菌也是玉米丝黑穗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对种子田的监管要从播种时期和苗期抓起, 各地生产部门应建立无病繁种基地, 尤其育种单位更应注意无病留种的重要性, 以杜绝种子传播, 切断种子传播途径。

2.2 减少初侵染来源

土壤中菌量是影响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感病品种。吉林省玉米产区连作现象严重, 使得土壤中丝黑穗病原菌量已积累到一定的数量。高感品种连作时, 土壤中菌量每年增长5~10倍。东北春玉米区大多数土地玉米连作在3~5年以上。土壤中积累了引起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充足菌量。

2.3 合理耕作管理

土壤要翻、耙、压连续作业, 以蓄水保墒, 提高地温。深翻可将病原菌埋压在土壤底层, 从而减少侵染机会, 减轻发病。但在土壤菌量大时, 防效不明显。粪肥带菌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因此施用净肥也是防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禁用病秆喂牲畜和积肥;冬孢子尚未成熟散落前, 及时割除病残株, 防效较好;加强苗期栽培管理, 促进快出苗, 出壮苗, 增强抗病力。

2.4 掌握播期

我省玉米播种时间正常年份是4月下旬至5月初, 为防止春旱, 常采用早播方式, 播种后等待降雨。由于春季地温低, 玉米从播种到出齐苗需要20d, 甚至更长的时间, 低温气候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 胚芽长时间在土壤中生长, 使丝黑穗病病原菌侵染概率增加, 导致发病率上升。各地应根据地势、土质、墒情、品种生育期和抗病性, 结合茬口和地块发病轻重, 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播种时期。

2.5 药剂防治

土传病害种子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有专家认为, 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是防治种传、土传病害和苗期病害的最佳措施, 防治效果为85.1%~90.4%, 增加保苗10%以上, 对植株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该病侵染期长, 而且带菌土壤是其主要侵染来源, 因此药剂处理种子防效不是很稳定。

三唑类杀菌剂的出现使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防治取得了新进展, 大面积防治防效可稳定在60%~70%, 有的甚至能达到80%~90%。但三唑类杀菌剂在低温多雨等不良环境下容易产生药害, 应慎重使用。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9

1 病害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土壤带菌传病侵染植株幼苗引发的病害, 侵害雌穗 (果穗) 和雄穗, 通常于玉米抽穗后呈现症状。

雌穗被害后, 果穗短粗, 外观近球形, 无花丝, 苞叶正常, 基部膨大而顶端尖, 除苞叶外, 整个果穗变成黑粉 (病菌的厚垣孢子) , 黑粉内有一些散乱的黑色丝状物 (即寄主植物的维管束组织残余物) , 故名丝黑穗病。生育后期果穗苞叶破裂, 散出黑粉。有的果穗受害后过度生长, 无花丝, 不结实, 顶部为刺状。雄穗受害后小花变为黑粉包 (病瘿) , 抽雄后散出黑粉。受害植株不产生花粉 (不能形成雄蕊) , 植株一般矮化, 有的雄穗受病原菌刺激畸形生长, 雄穗成刺猬状。绝大多数病株是雌花和雄花都受害, 都表现为黑穗症状, 少数病株只雌花成黑穗而雄花正常, 雄花成黑穗而雌花正常的很少见。

由于病原菌的侵染, 有些玉米品种 (或自交系) 在幼苗长出六七片叶时就表现出症状:有的病苗矮化, 节间缩短, 呈君子兰状 (矮缩丛生) ;有的重病苗分蘖增多, 株形呈灌丛状 (簇状) ;有的病苗心叶扭曲 (株形弯曲) , 茎秆下粗上细, 呈鞭状;有的幼苗叶片上出现黄白条纹 (黄条形) 等症状。

2 发生条件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土壤带菌传病为主的苗期侵染的病害, 特别是幼芽期胚芽侵染率最高。初侵染源主要来自于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入粪肥中及沾附在种子表面越冬的病源菌冬孢子。病害的发生发展决定于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播种出苗期 (病菌侵入期) 的土壤条件 (温、湿度) 、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以及栽培技术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2.1 菌源数量

多年连作重茬导致土壤中菌源数量大量累积, 环境条件适宜即可发病。加之, 不及时拔除病苗和不及时摘除病穗黑粉灰包, 带菌秸秆归田, 病株病穗作饲料喂养牲畜, 带菌农家肥施入田块, 收获后未及时处理的病株病穗残体的留存, 秋天不深耕灭菌等, 这些不良人为因素造成病源菌数量相应增加, 病害相应加重。

2.2 环境条件差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期侵染的病害, 从种子萌发到七叶期对玉米幼根、幼芽都可能侵染, 其中尤以胚芽侵染为主, 分生区为有效侵染点。侵染高峰从临近出苗到三叶期, 随着植株生长, 最后于成熟期侵染穗部成为黑粉, 即病原菌冬孢子。病菌冬孢子侵染幼苗的适宜温度为21~28℃, 土壤含水量较低或中等含水量。玉米播种至出苗的土壤温、湿条件与发病关系密切, 土壤温、湿度对玉米种子发芽生长和病原菌冬孢子的萌发有直接影响, 幼苗生长的适温与病原菌冬孢子萌发的适温大致相一致。当种子发芽时病菌萌发, 开始侵染幼苗。春季干旱利于侵染发病;春天气温偏低, 光照不足, 幼苗生长缓慢, 侵染时间延长, 亦可加重侵染;下湿地、阴凉地光照差、温度低, 病害重于光照充足、温度较高的地块。

2.3 品种抗性弱

当前种植的玉米品种, 高抗丝黑穗病的极少, 对丝黑穗病免疫的品种尚未问世, 但不同品种之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在土壤带菌量相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的前提下, 抗病性好的品种发病率相对低, 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率相对高。因此,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品种抗病性的强弱是一个重要因素。

2.4 栽培管理方法不当

栽培管理方法不当。如耕作粗放, 播种质量差, 播种过早、过深、覆土过厚导致出苗慢, 侵染时间长, 增加发病几率;留苗密度不适当, 施肥浇水不合理、不及时, 偏施氮肥, 土壤水肥不平衡等不良栽培方法, 使苗情长势弱, 自身抗性差, 这也是造成病害加重的因素之一。

3 防治方法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流行主要由种植品种、土壤菌源量、环境条件 (土壤条件、气候条件) 、栽培管理等因素引发。因此, 在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上, 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农业技术措施及化学防治 (药剂处理) 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减少初侵染源, 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3.1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防治措施, 这样既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同时又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轻病地块种植抗病性好的品种, 重病地块种植高抗型品种, 同时结合当地当时生产实际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尽快淘汰既感病又无独特优良性状的品种, 对于高感丝黑穗病品种要严格把关, 不予审定, 不得引种与推广。

3.2 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1) 避免连作。玉米丝黑穗病原菌厚垣冬孢子在土壤中生活力为3~5年, 至第三年仍可侵染致病, 因而连作地块的发病程度重于轮作地块, 连作年限越长发病程序越重。尤其是感病品种的连作种植, 土壤中的菌源量累积越多。实行轮作倒茬, 避免连作, 是减少和控制土壤中菌源数量, 减少初侵染源, 减轻病害发生的在效措施;同时也可调节土壤养分水分, 起到用地养地的效果, 改变生态条件, 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一般轮作三年以上才能达到防病的效果, 但轮作一二年也可起到明显减轻病害的作用。

(2) 拔病株、摘病包。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一般要到抽穗期才可表现, 但由于受病菌的侵染, 有部分感病植株幼苗期即可表现出症状。在出苗后结合中耕锄草, 根据病害症状特点及时拔除病株、弱苗、畸形苗, 留壮苗;植株抽出雄穗后症状明显, 在雄穗齐穗期病穗黑粉包尚未破裂时及时摘除病雄穗灰包, 并带出田外深埋, 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遗落存留和在田间的扩散, 以减少越冬菌源。

(3) 焚残灭菌, 及时秋深耕。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穗、病叶、病根残体, 携出地外焚烧, 清洁田园。玉米秸秆也要焚烧或妥善处理, 不要留在田间。及时深秋耕灭菌晒垡, 减少土壤菌源量, 减轻下一年侵染源, 减轻发病率。

(4) 加强水肥管理。播前浇好底墒水, 保持土壤墒情良好。施用不带病残体组织的粪肥作基肥, 减少土壤侵染源。根据品种生长发育需要, 适时追肥浇水, 注意氮、磷、钾肥料合理搭配, 增施有机肥, 保持土壤水肥平衡, 改善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酸碱度, 提高土壤肥力。不偏施氮肥, 防止玉米狂长。注意不要用病株病穗作饲料饲草喂养牲畜, 以防止牲畜消化后的带菌粪肥传入土壤, 减少土壤的侵染来源, 以利于玉米植株健状生长, 增加自身抗病能力。

(5) 改进提高播种质量。精耕细作, 提高和改进播种质量。避开低温适期播种, 播种不宜过早, 促进种子发芽早, 出苗快。播种不宜过深, 根据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播种深度。遇干旱年份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块, 抢墒播种要适期早播, 探墒播种要浅覆土。地膜覆盖有增温保墒作用, 可根据当地病害、种植品种等生产实际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方法。出苗后勤中耕, 多中耕。这些措施都可缩短病菌侵染时间, 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促使玉米植株健壮生长, 增加抗性减轻病害侵染。

3.3 化学防治

合理使用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但目前市场上种衣剂品种很多, 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选择品种, 严防使用不当产生药害。

3.4 选育抗病新品种

腥黑穗病 篇10

关键词:小麦散黑穗病;PCR检测;种传病害;特异性引物

中图分类号:S435.121.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036-03

收稿日期:2013-05-01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D19B04)。

作者简介:朱桂清(1959—),女,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E-mail:zhugq1959@126.com。

通讯作者:曹远银,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植物免疫学与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E-mail:caoyy66@yahoo.com.cn。小麦散黑穗病由小麦散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 (Pers.) Rostr.]引起,各国小麦产区均有发生[1]。在我国以华中和华东麦区发病最重,而东北麦区则重于西北麦区。该病为典型的种传病害,带菌种子(胚内菌丝体)是唯一的传播途径。小麦单株一经罹病,其产量损失就近100%,换句话说,小麦发病株率可约等于产量损失率。从对整体生产危害情况来看,未见有毁灭性的报道,严重地块可达10%以上,但一般中等发病率田块仅为1%~5%。然而,近20年来,由于疏于药剂拌种处理,病情呈上升趋势。例如,被认为较轻发生的西北天水等地区也变得较普遍,重病田块发病率竟达15%~200%[2]。在国外的发生情况也呈类似上升,如加拿大西部小麦散黑穗病造成硬粒小麦和面包麦的产量损失更严重,已高达27%[3]。

该病的最有效防治手段是种子处理等化学方法,发病后的应急防治意义不大。因此,关于种子处理的各种化学药剂种类研发较多,但鲜有大规模应用于拌种的报道。其原因应与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种子处理费时费工、增加成本及污染有关,特别是因缺乏简便快速可靠的技术检测病种率而影响拌种的决策有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研制其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常规检验方法非常耗时,完全依赖专业人员的症状观察、筛选培养基进行培养、育苗观察、血清学等鉴定以及广博的分类知识,而且其准确性与灵敏度难以满足要求[4-5]。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为种传病害检测提供了新的可靠途径,基于DNA检测的方法[如杂交探针、常规PCR、PCR-RFLP、巢式PCR、多重PCR、反转录PCR、荧光定量PCR、PCR-ELISA、in situ PCR、DNA 印迹、基因芯片以及RAPD(SCAR)、SSR、DNA条纹码等]快速简便实用,还能满足高通量和潜伏期检测的要求[5-8]。国际上已制定了61种种传病害不同的标准检测方法[5-8],好几种常见黑穗(粉)病已建立了分子检测方法,如常规PCR检测玉米瘤黑粉病[9]、巢式PCR检测茭白黑粉病和甘蔗黑粉病[10-11]、DNA印迹和PCR检测与区分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12]等种传病害,但对小麦散黑穗病的分子检测方面,尚未见对该病菌的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经济、简便、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的报道。本文报道了利用普通PCR检测小麦散黑穗病的新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1.1主要仪器与设备移液枪(德国,eppendorf);DYY-10型三恒多用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PCR基因扩增仪(美国,Bio-Rad);超纯水制造系统(美国,MILLI-Q);高速冷冻离心机(日本,日立公司);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美国,科达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U-3010(日立公司)。

1.1.2主要试剂主要化学与生物试剂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与美国Sigma公司,扩增引物与杂交探针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1.3供试菌种供试菌株见表1。小麦条锈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锈病组提供,其他菌系均由沈阳农业大学提供。

表1供试菌株名称和代号

病原菌1所致病害1菌系代号大麦散黑粉菌(Ustilago nuda)1小麦散黑穗病1XSH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1玉米丝黑穗病1YSH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1小麦白粉病1XBF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1黄瓜白粉病1HBF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1小麦条锈病1XTX秆锈病菌(P. graminis f.sp. tritici)1小麦秆锈病1XGX细柄锈病(P. triticina)1小麥叶锈病1XYX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1小麦赤霉病1XCM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1小麦纹枯病1XWK立枯丝核菌(Rh. solani)1玉米纹枯病1YWK

1.2试验方法

1.2.1菌种收集方法(1)小麦散黑穗病菌和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收集。用解剖针从样品或菌瘿中挑取单个冬孢子置于2%琼脂平板上,于20 ℃、12 h光照条件下培养15~20 d,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孢子萌发,将萌发孢子转移至PDA平板上,20 ℃培养15 d,收集菌丝,4 ℃保存备用。(2)小麦白粉病菌的收集。在实验室内,将保存的白粉病菌单菌落用抖落法接种到高感品种小麦穗上,培养7~14 d,待菌落长出,分生孢子大量繁殖时,在超净工作台上摇动花盆将其抖落到载玻片上,再用细毛笔将其刷进1.5 mL离心管中(可多次收集,每支管中达到30~50 mg孢子),将收集了孢子的离心管置于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中干燥3~5 d,-20 ℃保存备用。 (3)小麦秆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的收集。将感病品种McNair701播种于花盆内,待幼苗长至2叶1心时剪取第1张叶,平展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内(叶背面朝上),培养皿中垫有浸过保鲜液的滤纸。用牙签沾上孢子,轻轻地向叶面涂抹,使叶面均匀地沾有1层孢子。接种后,用5×10-4Tween 20溶液进行喷雾,18 ℃ 黑暗条件下保湿6~18 h。18 ℃、8 000 lx光照 14 h/d,培养15 d左右,收集孢子,干燥,-20 ℃保存备用。(4)其他参考菌株的收集。将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 d的各菌株接入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5 ℃,100 r/min) 4~7 d,用无菌纱布过滤,再用无菌水冲洗2次,用滤纸吸干多余水分,将菌丝体放入65 ℃恒温箱中干燥2~4 h,取出碾碎,装入 1.5 mL 离心管中,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备用[13]。

nlc202309041819

1.2.2基因组DNA的提取小麦散黑穗菌、玉米丝黑穗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玉米纹枯菌等分离纯化后接种至PD培养基中培养,菌丝体经真空抽滤,采用Pascual等改良后的CTAB法[14]提取病菌DNA。小麦白粉菌、黄瓜白粉菌、小麦条锈菌、叶锈菌和秆锈菌的小种或菌株在温室用各自的高感品种繁殖,分别收取孢子,采用Enjalbert等玻璃珠破碎病菌细胞壁的CTAB法[15]提取DNA,其中几个特别环节分述如下:(1)小麦白粉菌DNA的提取。隔离条件下收集白粉菌至2 mL离心管中,将菌体重量按5 mL ∶1 g比例加入裂解缓冲液,加入3/10总体积的石英砂,盖紧,涡旋振荡5~ 8 min,65 ℃ 水浴10 min,加入600 μL 7.5 mol/L NH4Ac,冰浴 8 min;然后反复抽提,收集沉淀,加入1×TE,于-20 ℃保存。(2)黄瓜白粉病菌提取。参照王娜等的方法[16],用手指轻弹染病的叶片,使病菌孢子及菌丝落在滴加缓冲液的载玻片上,在解剖镜下用针将孢子和菌丝压碎后转移至离心管,加入 10 μL Tween20,60 ℃水浴3 h后,12 000 r/min离心 5 min,取上清液,-20 ℃保存,待用。(3)小麦条锈病菌、小麦秆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DNA的提取。称取小麦条锈菌、叶锈菌和秆锈菌孢子装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玻璃珠及预热的0.8%CTAB提取缓冲液混匀,在涡旋仪上以最大速度振荡 3 min 后,于 65 ℃ 条件下水浴 1.5 h,然后反复抽提,收集沉淀,加入1×TE,于-20 ℃保存。(4)其他菌株DAN的提取。用液氮将病原菌快速研磨后转入事先装有500 μL提取缓冲液A的2 mL离心管中,混匀后加入50 μL 10%SDS,混匀,置于水浴锅 37 ℃ 1 h;再加入 75 mL 5 mol/L NaCl及65 μL 10%CTAB,再次混匀,置于 65 ℃ 水浴锅20 min;然后反复抽提,收集沉淀,加入1×TE,于-20 ℃保存。

1.2.3专化性引物的设计选用扩增ITS1、5.8S、ITS2核糖体基因的通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专一扩增 rDNA 中的ITS1、5.8S、ITS2区域[17]。对得到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用测序结果登录Genebank,与相关菌的ITS序列进行比对,选取小麦散黑穗病菌的特异DNA序列做特异的PCR引物(图1)。

1.2.4PCR扩增PCR反应体系(20 μL):10×PCR buffer 2.0 μL;25 mmol/L MgCl2 1.5 μL;10 mmol/L dNTP 0.4 μL;引物(15 μmol/L) 各0.8 μL;Taq DNA聚合酶(5 U) 0.2 μL;DNA模板(1ng/ μL) 1.0 μL;ddH2O 14.1 μL。

PCR反应条件:94 ℃预变性3 min;94 ℃变性30 s,58 ℃退火40 s,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1.2.5PCR产物电泳与染色观察PCR扩增完毕后,用 1×TBE 配制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每孔加样5 μL,100 bp Ladder Marker为对照,电泳液为1×TBE。凝胶在 0.5 μg/mL 溴乙锭溶液染色20 min,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照相。

1.2.6小麦散黑穗病菌PCR引物特异性检测用设计合成的特异性引物对所有供试菌株及小麦叶片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设计引物的特异性。

1.2.7小麦散黑穗病菌PCR引物灵敏性检测将提取的小麦散黑穗病菌的DNA稀释成1 ng、100 pg、10 pg、1 pg、100 fg、10 fg、1 fg共7个不同浓度,用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根据凝胶电泳结果测定引物的灵敏度。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病害病原菌PCR引物设计结果

将小麦散黑穗病菌的ITS区域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登录的相关菌的ITS序列进行比对,设计小麦散黑穗病菌的特异性引物,比对结果及特异性引物如图1所示,即设计出小麦散黑穗病菌的PCR的特异扩增引物对XSHF(5′-AGGAGAAAATCCTCGCGTCT-3′)/XSHR(5′-CAGAAGCACTCCAAACAGCA-3′)。F和R引物的序列长度均为20个碱基,很理想。

2.2小麦散黑穗病菌特异性检测

以设计的小麦散黑穗病菌特异性引物XSHF/R对所有供试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只有小麦散黑穗病菌能扩增出533 bp左右的条带,其他供试非靶标参考菌株未扩增出条带,说明設计的引物对小麦散黑穗病菌具有特异性,结果见图1。

2.3小麦散黑穗病菌检测灵敏度测定

用引物XSHF/R对稀释成1 ng、100 pg、10 pg、1 pg、100 fg、10 fg、1 fg共7个不同浓度的小麦散黑穗病菌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可以检测到最低含量为1 pg的DNA(图2)。

3结论与讨论

小麦散黑穗病是小麦常见的典型种传病害,带菌种子的病菌来源于生长季小麦扬花时,其他病穗上的冬孢子经风雨传给健康的花柱头,孢子萌发侵入子房,再以休眠菌丝潜伏在胚内。种子萌发时,病菌被激活生长且始终位于植株顶端和穗原基,直到抽穗,显露最易识别的症状:薄膜包裹的冬孢子团(病穗)[18-19]。带菌种子或植株与无菌种子或植株外观均无可诊断的差异,因此,是否需要进行化学药剂拌种等防治处理的决策需要以带菌率检测作为科学依据。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保证。本研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18],对小麦散黑穗病菌的ITS区域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Genbank搜索,用其他9个相近病菌作参照,通过软件分析比对,设计了长度为20个碱基的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XSHF(5′-AGGAGAAA ATCCTCGCGTCT-3′)/ XSHR(5′-CAGAAGCACTCCAAACAGCA-3′),能在Ustilago属内种的水平特异性上检测小麦散黑穗病菌,对小麦散黑穗病菌的检测限为1 pg。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为实现该病种子带菌率检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nlc202309041819

参考文献:

[1]裘维蕃. 农业植物病理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2]李继平,万安民,金社林.小麦散黑穗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1995(8):37-39.

[3]Randhawaa H S,Mathesonb F,Menziesb J G,et al. Molecular and virulence relationships among races of Ustilago tritici collected from durum and bread wheat[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09,31(2):220-231.

[4]Walcott R R. Detection of seedborne pathogens[J]. Hortechnology,2003,13(1):40-47.

[5]Munkvold G P. Seed pathology progres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J].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2009,47:285-311.

[6]Mccartney H A,Foster S J,Fraaije B A,et 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 fungal plant pathogens[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3,59(2):129-142.

[7]Majumder D,Rajesh T,Kipgen T L. Molecular approaches for detection of plant pathogens,frontiers on recent developments[M]// Goyal A,Maheshwari P.Plant science. 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2012:116-136.

[8]Capote N,Pastrana1A M,Aguado A,et al. Molecular tools for detection of plant pathogenic fungi and fungicide resistance[M]//Cumagun C J. Plant pathology. Rijeka,Croatia:In Tech Europe,2012:151-202.

[9]Martínez-Espinoza AD,León-Ramírez CG,Singh N,et al. Use of PCR to detect infection of differentially susceptible maize cultivars using Ustilago maydis strains of variable virulence[J]. International Microbiology,2003,6(2):117-120.

[10]Xu M L,Melchinger A E,Lübberstedt T. Species-specific detection of the maize pathogens Sporisorium reiliana and Ustilago maydis 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 and PCR-based assays[J]. Plant Disease,1999,83(4):390-395.

[11]Shen W K,Xi P G,Li M H,et al. 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nest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ustilago scitaminea[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2,11(46):10541-10547.

[12]Ruey-Shyang C,Der-Syh Dean Tzeng. PCR-mediated detection of Ustilago esculenta in wateroat(Zizania latifolia)by 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J]. Plant Pathology Bulletin,1999,8:149-156.

[13]陈怀谷. 小麦纹枯病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区序列比较[J]. 植物病理学报,2005,35(1):24-29.

[14]Enjalbert J,Duan X,Leconte M,et al. Genetic evidence of local adaptation of wheat yellow rust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within France[J]. Molecular Ecology,2005,14(7):2065-2073.

[15]Pascual C B,Toda T,Raymondo A D,et al. Characterization by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and PCR of Rhizoctonia solani isolates causing banded leaf sheath blight in maize[J]. Plant Pathology,2000,49:108-118.

[16]王娜,馬雅军,代光辉,等. 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病原菌的 rDNA-ITS 序列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35(10):155-158.

[17]Amplification W T,methods D T,applications E I,et al. 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fungal ribosomal RNA gens for phylogenetics[M]//Innis M A. A guide to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Academic Press,1998:315-322.

[18]Malik M M S,Batts C C V. The infection of barley by loose smut[Ustilago nuda (Jens.) Rostr.][J].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1960,43:117-125.

[19]Malik M M S,Batts C C V. The development of loose smut of barley (Ustilago nuda) in the barley plant,with observations on spore formation in nature and in culture[J]. Transaction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1960,43:126-131.付伟,叶嘉,张浩,等. 不同因素对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39-41.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11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 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 病菌以散落在土壤中的冬孢子越冬, 并可存活两年以上。丝黑穗病是以土壤和粪肥传病为主。病害的流行决定于土壤内越冬菌源的数量、播种日期、环境因数以及品种抗病性。近年来发病率趋于上升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多年连茬、秸秆还田、土壤中病原菌积累量增加

一般情况下, 连作地病重, 轮作地病轻。有的地块连续几年乃至十几年种植玉米, 导致土壤中菌源大量积累。另一方面, 施肥上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 施用未腐熟的和带菌的农家肥, 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 造成菌源量相应增加, 这是玉米丝黑穗病上升的重要人为因素。

2. 春季土壤干旱, 播种过早, 出苗期延长宜诱发该病侵染和发生

病菌侵染的最适时期是种子萌发到出苗期。病菌随种子发芽受幼芽分泌物的刺激而萌发, 并从玉米的幼芽或根侵入, 侵入的部位以胚芽为主, 其次是根。玉米播种后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这一时期土壤的温湿度条件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侵染的适温与幼苗的适温一致, 约在25℃左右;适于侵染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适, 所以春旱年份为病害的流行年。如果播种过深有利于发病, 这与中胚轴在深层中形成徒长并侵染时间延长有关;种子质量不好, 生活力低, 播种时间过长, 延长出苗时间, 也可加大侵染机率。

3. 缺乏抗病品种

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乡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早熟组春玉米二组试验中, 参试的15个品种中发病率在10%以上的有11个, 占73.3%;在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 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组抗病 (虫) 鉴定圃中, 人工接种条件下发病率在10%以上的品种占参试品种总数的57.7%。说明目前选育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同时在品种审定中缺乏统一标准。以东北三省为例, 黑龙江省人工接种丝黑穗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30%, 田间自然鉴定为10%;辽宁人工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25%, 没有田间鉴定为参考。标准不统一, 从而导致感病品种在市场上销售。造成丝黑穗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二、防治方法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 化学防治为主, 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1. 种植抗病品种

目前对丝黑穗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有:郑单958、先玉335、吉单27、吉单525、丰禾10、龙单13、吉单517、261、海禾12、盛世216、丹玉39、益丰29、德丰29、银河101、平全13等。

2. 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 减少菌源

适时播种, 避开低温, 减少病菌的侵染几率。在病害形成黑粉瘤未破裂时, 及时摘除瘤体并携至田外深埋, 减少病菌在田间的扩散和在土壤中的存留。

3. 化学防治

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防治效果明显的种衣剂有:烯唑醇、戊唑醇和三唑醇成分种衣剂, 但使用烯唑醇成分种衣剂时, 要适时播种, 避开低温, 同时播种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 而戊唑醇药剂就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含有这几种成分的种衣剂, 对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和玉米丛生苗等都具有综合防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三、结语

【腥黑穗病】推荐阅读: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如何起步下一篇:空乘专业学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