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

2024-07-04

文眼(共11篇)

文眼 篇1

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文眼, 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 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蕴的关键词句。《白杨礼赞》开篇第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这“不平凡”三字便是统系全文之眼, 眼在篇首。鲁迅《一件小事》中“———他满身灰尘的后影, 刹时高大了———而且他对于我———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段中的一“大”一“小”, 就是全文之旨, 眼在篇中。眼在篇末的俗称画龙点睛之笔, 《尊严》结尾一句, 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此句关联全篇, 发人深省, 耐人寻味, 成了全篇文眼。

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主题的凝聚点, 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 透过它可以查看文章的内在气韵, 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

清代学者刘熙载有言曰:“文中藏眼”, “眼乃神光所聚”, 作者在进行艺术构思时, 往往从情、景、理的交汇点出发, 以此来谋篇布局, 统领各个部分, 使文章成为完整严谨的艺术整体, 按刘熙载所言就是“在篇首, 则必后顾之;在篇末, 则必前注之;在篇中, 则前注之, 后顾之。顾注, 抑所谓文眼也”。这“顾注”之说给了我们启示:阅读文章要盯住文眼, 抓住它, 就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 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把握文章要点及结构特点, 并能透过语言的外壳深入到作品的内涵, 品尝到作品的旨趣, 获得更多的教益。

阅读中, 从语句中找文眼, 文眼小巧, 视野宏大, 于细微处见精神。文眼越精练, 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文眼是研究文章的突破口, 有较强的辐射性, 是文章的线索或灵魂, 有制约全篇的作用。下面以几篇课文为例, 体味文眼“牵一发而动全文”的作用。

一.文眼为纲, 统领全文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精品, 该文的写作背景特殊, 所反映的作者情感也较为复杂, 不容易把握。初读课文之后, 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心境的关键字眼, 大家都能找到“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也是全篇文眼, 找出了文眼, 顺藤摸瓜, 体现这种心绪的句子纷纷都被画上了着重号,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 “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都没有”, “这令我到底有些惦记着江南了”———作者在“不宁静”的心绪引领下, 带着我们走过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 把如诗如画的美文印在我们心间。

二.把握文眼, 贯穿始末

苏轼的《石钟山记》写了三“笑”, 这三“笑”应为此文的文眼。作者第一次写到“笑”, “余固笑而不信也”, 以敲石的声响作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作者是不认可的, 觉得这种认定太牵强, 但面对小童单纯可爱的敲石动作, 作者还是报以礼貌之笑的。第二次写到“笑”, “因笑谓迈曰———”苏轼为探寻山名, 夜半系小舟于湖面, 意外发现石钟山下的石洞和缝隙, 听得水石相激的澎湃之声, 认为揭开了古人为山命名的奥秘, 是喜悦激动之笑。第三次写到“笑”, “笑李渤之陋”, 是嘲笑之意。三“笑”贯穿全文, 将作者构思的苦心所依表达得恰当妥帖。

三.揣摩文眼, 体会主旨

《草原》的作者老舍先生, 在行文之间充溢了浓浓的深情, 文眼是“难舍”, 它隐藏在文章的精髓之中, 隐藏在作者的情感深处, 一句“何忍别”写出了对草原美景和蒙汉情深的依恋之情。《草原》开篇写景, 描绘草原天空的可爱明朗, 空气的新鲜, 牛马羊的撒欢, 句句写出了喜爱。广袤无垠的草原, 让作者总想“高歌一曲, 表达满心的愉悦”, 而淳朴热忱的蒙古人, 更令作者心仪, 他们豪爽好客, 男女老少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真诚如飘香的奶茶, 让人回味无穷。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是一种至情, 一种大爱, 情到深处, 即使天色已晚, 人们还是不想离开, 夕阳见证着这一幕, “何忍别”突出了主客双方的内心世界———两情依依, 同时又将文眼与主旨紧相扣合, 深化了文意。

文眼贵在精巧, 郑板桥画竹寥寥数笔, 着墨不多而竹韵尽显, 颇得形神兼备之妙, 这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抓住文眼进行阅读, 可以出奇制胜。如《祝福》, 让我们直接抓住祥林嫂常说的三个字“我真傻”, 围绕这一文眼设计阅读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作品的深层底蕴, 加深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

叶圣陶老先生谈到语文教学时说过, “倾筐倒箧简单, 画龙点睛艰难”, 唯其艰难, 我们更需要在阅读中加强研究, 抓住文眼。文眼能统摄全篇, 揭示主旨, 能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精要, 是阅读的一条简捷之径。

文眼 篇2

一位老师讲《散步》,其对于题目的发散性讲解,很有启发意义。为我当时给学生讲授课文到时候所未讲解过的。但听完之后,总觉得有一些遗憾。

《散步》是余映潮老师所保留的传统的教学篇目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波三折教《散步》”。特级教师蒋青莲老师来我校听课的时候,我着重讲了“一波三折”,也没有过多的讲述文章的题目。

关于题目的讲解,是课后练习的第一题。我想编者的意图在于换取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解文章的题目,有助于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从各个层面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我在教研会上直接提出了看法,但晚上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总又觉得谈的不甚妥当。于是上网查找有关教学资料,第二天重新发表我的意见——“放”绝对无什么过错,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收”到文章的题目《散步》上来。

余映潮老师在《散步》教学中有这样三个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他是这样出示第一个阅读活动的——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幻灯):

1、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下面是学生答案以及教师评价:

“整个世界的分量”——真好,扣住了结尾,有哲理的感悟;

“生活之美”——很好,家庭生活的美,瞬间之美,细节中渗透了亲情;

“小路亲情”——祖母对孙子的呵护;教师鼓励“亲情”

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是写亲情的,写家庭生活的,写中年人的家庭责任感的。

“情满小路”——多有情味的标题,越来越漂亮的题目;

“春天的步伐”——双关的意味;

“延续生命”——文章写的是三代,生命是传承的,对于“我”(中年人)来讲,有很重要的意义。

2、教师出示自己拟的标题: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如: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分歧 大路小路 责任 背起整个世界

如:春意 呵护 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温馨瞬间

3、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我以为,余映潮老师的这个环节非常关键,点出了文章的题目的作用的。

我们知道,《散步》是一篇非常难教的散文,传统的讲析在文学作品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面前常常没有市场,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作为中年人的责任感和家庭和谐温馨的主题并不是所有十三四岁的孩子都能深刻体悟到的。但是,余老师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通过重拟标题的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内容,完成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标题是多么准确多么有创造力啊!尤其是那个“整个世界的重量”能让人深深回味不已。学生在纷纷说出自己拟定的题目的同时,将自己对文本事件、人物、情感的理解也表达出来,连听课老师都惊讶地发现在那短短的十来分钟里,关于文本内容那一块不需要老师再多说了。

余老师还是要说自己也设想一些题目,这些题目与刚才学生所言大同小异,但是都没有原来标题好。“‘散步’作为题目,简洁,凝练,有情味,有故事味。”余老师一字一顿,清晰而令人信服。

余映潮老师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他的《散步》教学如此地重视从题目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的确,前几天来我校试讲的老师所进行的《散步》的教学中,虽然也进行了类似的教学环节,却没有对于“文章题目”的收束,所以显得“放”有余,而“收”则不足。

还记得去年学校青年教师在讲授《都市精灵》,文章讲得很细致,几乎是无懈可击,当徒弟再三问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就提到——在已进入课文的讲解,或者课文即将结束之时,为什么不强调学生理解文章的题目呢?

徒弟乃大悟。

近年来,在学校或者一些省市级的优质课中,经常看到一些老师不重视对记叙文题目的教学,笔者认为,这是是一个极大的缺陷,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硬伤。

例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思考,初一课文张之路的《反悔》在编选进中学课本之后,题目成为了《羚羊木雕》。这是一个值得教师和学生研究的问题,为什么编辑老师要更改呢?是原题目不好么?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文章的解读,得出自己的答案的。题目的作用无外乎是以物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

那么如何进行记叙文的教学,在这里秋风从题目的入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文章的题目,打开心灵之窗是迅速切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

例如,《土地的誓言》的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上课伊始就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土地不会说话,怎么有誓言呢?土地的誓言是什么内容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批文入情,破解疑团,抓住了文章主要内容:“土地的誓言”是作者面向土地发出誓言——为解放东北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

作者为什么在文末才立誓,文章前半部分写什么内容?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对全文内容及布局有了全面了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再如《黄河颂》,“黄河颂”仨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眼——“颂”。问:黄河有哪些可歌可颂的呢?联系历史知识与生活阅历谈一谈。学生完全可以借助历史知识和已掌握的地理知识谈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那么,黄河还有哪些可歌颂的地方呢,请到诗歌中找一找。这个问题一语中的,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了诗歌内容。

对于大多数记叙文教学,比较适合“开窗户”的方法,如《斑羚飞渡》《伟大的悲剧》等。

我们知道,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特写、游记、传记、回忆录等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说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记叙文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

我着重谈一下记叙文的教学中对于文章题目的教学。

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把握基本内容及结构特点。

第一、根据题目辨类型,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记叙文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章的题目是“文眼”,从题目基本上就可以辨别出文章的类型,能基本清楚文章的基本内容。

如:《背影》是写人的,写父亲临别时艰难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海滨仲夏夜》是写景的,写仲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藤野先生》——写人,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别离的过程;《白杨礼赞》——状物,绘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夏之绝句》——写景,写夏天蝉鸣的神韵。

第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线索因文而异,有以人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有以物为线索,如《夏之绝句》;有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等,把握住线索,也就理清了文章的写作层次。

《藤野先生》——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的交往——明线,把握住这条线索,就能明确“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作者到仙台见到藤野的缘由,“仙台医专职员的优待”是为写藤野作陪衬,“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是作者离开藤野的原因。同时文章的一条暗线即感情线索: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依次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夏之绝句》——以蝉声为线索,先回忆童年捉蝉的乐趣,再写夏天不同时间段听蝉的感受。

每一篇作品,都有一个清晰的构思之路,每一个题目,都是智慧的结晶,每一次开头,都历经长期的酝酿,只要我们精心研读,细心揣摩,总会巧妙地摸索出一条通向文章腹地的最佳途径。不同类型的文章,用不同的切入方式,因课而宜,因人而宜,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色彩纷呈。至于能否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或者说,能否深入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妙处,则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了。这个教学的过程,我认为,可以比较恰当比喻成——小货郎儿的穿街走巷的叫卖了。

当然,首先要明白今天您要到哪个村镇的!

而这个村镇,就是文章的题目!

写在后面:

就这篇数年前的文字,现在重新拿来,研究一番,颇有价值。某位极其优秀的老师这样评价我的这篇文字:反悔千千万万,孰能记得是哪一桩?(哪人没有这一桩?大家见怪不怪,甚至俗不可耐!)《羚羊木雕》——改的好!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洞!世界上还有这玩艺,特别!很是特别!绝!睹物思人,反而永远是那些静止的(却暗藏涌流)的东西让我们更爱寄托情感埋藏很深,也越发能让我们感情沉凝在那也能随时激活待势待发!这编辑眼光够准够精!佩服!也正是这篇文章让我知道张之路,更喜欢阅读了他的小说和散文,没有任何文痞的气息!很独到的作家!

纵观千古文章,越是简单的题目(古今绝文尤以名以物的文章耐人寻味记忆尤深挥之不去)其实是掌握作者思想内核的东西!题目,真实反映出作者积蓄的情感蕴积究竟有多深,千写万写不离其宗!也很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你,真的,用心琢磨了!很受益!很受教!要是有更多老师能这样,有种带领大家穿越,高空鸟瞰,这么简单清晰的感觉!多好啊!真理就在眼前,却视而不见!题目就是文眼,妙哉!

抓文眼,促感悟 篇3

关键词: 语言教学 “文眼”教学法 小学语文

教学一篇好的文章,我们常常惊叹作者谋篇布局之巧妙,其精微之处似乎不可用言辞说明。从哪里突破呢?题有“题眼”,那么文就有“文眼”,这样才能抓住“情眼”。这“三眼”应该成为我们解读文本优先考虑的突破口。它们大多揭示了主旨,突出了中心,交代了行文线索,标明了体裁,是一篇文章的神经中枢和信息节点,具有发散和贯通全文的作用。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在教学时,抓住“文眼”组织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眼”可以说是教学最重要的切入点。

一、紧扣“文眼”

文为心声,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因此,作者无论如何设词用语,谋篇布局,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表述自己的心迹,从而影响读者。就读者而言,则希望透过准确的阅读理解,既体悟作者的心迹,又陶冶自己。“文眼”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把握主旨的“金钥匙”。文本解读时,应该将它作为最好的突破口之一,以此紧扣文章主旨,顺利地进行深层次阅读,直达文章内核。“文眼”的巧配妙置,是实现作者、读者双向交流作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精神,文章的风采的凝聚点。是一篇文章最闪光的片断式语句,是最能体现文章“神”的语句。紧扣“文眼”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更能成为教学体裁结构的抓手。

二、捕捉“文眼”

“文眼”,有如人的心脏,溉血于全身;又如脊骨,柱立了整体。“文眼”,它能透露作者布局谋篇的秘密。“文眼”,它能使读者弄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品味作者结构的完整、严谨和精巧。一篇文章的“文眼”出现的位置不尽相同,其所处之处因人因文而异。

1.嵌于题中,显现思想。

“标题是著书立说的眉目,是宏观统摄和调控文章写作行为顺利展开并能高质量完成作品核心,是破译文章的直接入口”。好的题目,有提示作品的内容、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课题就是“文眼”,直接点明了作者热爱儿童的中心思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简单的诗文再创作,更是作者春游时候的有感而发。教学时,更应该紧扣这句话层层梳理文章脉络。由于以题为眼,而且在文中两次出现,既使一系列生活细节得到了精心的剪裁和安排,又抒写了为人子的“我”的深切感受,充分显示了其结构紧凑和构思之妙。

2.醒于文前,领起全文。

“文眼”在篇首,领起全文,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如,《天安门广场》,文眼就是开始的一句:“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全文以此发展,由“北端”到“南眺”一一介绍了天安门的建筑布局,再描写庆典、清晨、节日、夜晚不同时间段的样子。全文根据“文眼”,逐步铺排,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让读者感受广场的宽广和壮观。这种开启式“文眼”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是让读者见头而知首尾的结构安排法。

3.藏身文中,承上启下。

文章中的“文眼”,就像小河上的一座精巧的桥,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文眼”就在篇中,即:“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随之,展开介绍了徐悲鸿奋发努力、励志学画的过程。这不但照顾到前文留学受辱的文意,而且过渡自然,顺理成章。

4.落于文尾,画龙点睛。

有的文本,前面娓娓叙来,直到结尾处,水到渠成,点出“文眼”。这种在文章结尾处的“文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感受,而和谐的真谛在于信赖。从写作来说,这句就是全文的“文眼”,这是神来之笔,不但揭示题旨,而且这样的结尾收得有“味”,更饱含深深的哲理。又如,三年级上册的《石头书》一文,以六问六答方式介绍了关于石头书的样子、内容和作用,最后点明“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这一句“文眼”就升华了文章主旨。

但是,有的文本的“文眼”不止一个,有多个“文眼”的,还有的文本“文眼”在文章藏得隐蔽,这就要我们注意分辨和寻觅。

三、感悟“文眼”

“文眼”在不同的位置,对于教学的意义就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概括性和关联性入手,利用“文眼”组织教学。

1.文章主旨的凝聚点。

文眼是文章主旨的凝聚点,是贯穿全文的闪光点,具有画龙点睛或提携的作用。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重“文眼”,通过“文眼”揭示文本的主旨思想。如,《桂花雨》里“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一句除了点明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更加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乡愁成了挥之不去的花香,成了记忆深处铭刻的一幕可以说。一篇散文,有了“文眼”,使主题表现得更为鲜明。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从“摇花乐”入手,先让学生“赏出喜爱”,根据课文内容,出示一张张桂花图片再到文中体会“我喜欢的是桂花”。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淡化了教学的难点;再“读出快乐”,我的“摇花乐”尽在其中课文第二部分中,尽情地读,入境地读,想象着读,读出快乐,在读中体会童年的乐趣,思乡的情感;最后“悟出真情”,作者仅仅在写“摇花乐”吗?母亲的话,让你感觉到了什么?在反复的体会中悟出真情——思念故乡。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是“摇花乐”,又层层剥茧,感悟思乡真情。一篇看似行散的文章,在抓住文眼进行教学的时候,却有条不紊,步步“经心”。

2.文本结构的关联点。

三年级上册的《东方之珠》中,“文眼”就是“珠”,课文最后一句也点明了“珠”这个字的含义“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这颗明珠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说香港是“明珠”呢?文章前后就由这一“文眼”联接,以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从浅水湾、海洋公园和铜锣湾三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璀璨风光。因此,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入手,紧扣文眼,回环式体现文章主旨,明确香港美称的由来。

教学时可以带入情景,随着屏幕中飞机起飞、降落画面的出现,拉开了“香港之旅”的序幕,而学生手中的语文书变成了旅游手册,他们在飞机上兴致勃勃地阅读着“旅游手册”,准备着一会儿的“璀璨香港之旅”。当学生在文字中看到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和香港的夜景的影像,也仿佛置身于其中,体会到了浅水湾的迷人、海洋剧场的有趣、铜锣湾的繁华和香港夜景的璀璨。这时学生的情绪是激昂的,心中积蓄了丰富情感冲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挖掘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学生心潮澎湃地进行朗读实践时,不仅读得有滋有味而且充分了解了作者在说些什么,因为此时的学生已经充分体会到香港真是一颗“明珠”了。

不难看出,因为有了文本这一“眼”的艺术安排,看似骋笔点墨、随物赋形,一路写来,凭“眼”穿线,丝丝入扣。以“文眼”为突破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达到了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效果。

“眼”之于结构起统摄、支配的效能。同时,成为读者把握作者感情的脉络的“凝聚点”。作者其实透过这一“眼”的巧妙安设,为突出中心而构思,对丰富的叙事有个提纲挈领的所在。

通过前边众多例子可以再次说明:紧扣“文眼”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能引导得法,天长日久就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既提高了学生准确、快速把握文章立意及布局结构的能力,使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转化为学生写作的一种特有的良性思维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一些设置有“文眼”的课文,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捕捉这传统文章艺术构思信息的“文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多多指导学生从找准“文眼”入手,整体上把握文本。这对于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理解其在文章中各个方面的种种关系,更深层次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万香.巧抓文眼切入课文[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3(1):78.

深挖“文眼”,绽放课堂精彩 篇4

一、课题处着眼, 删繁就简

通常来说, 课题都能够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提示主要人物, 如《詹天佑》《船长》等;有的则提示了主要事件及线索, 如《“你必须放掉那条鱼!”》《第一次抱母亲》等;还有的则是直接揭示情感, 呈现出全文的脉络, 如《爱如茉莉》《暖流》等。不管是哪种情形, 课题大多都会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聚焦课题, 进行扩充或者解析, 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很快抓住题眼展开阅读, 思考题眼中传达的主要内容:“我”为什么要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发生了什么情况?“我”第一次抱母亲时感受到了什么?此时我由此引导学生思考:课题中的关键字眼是“第一次”, 你如何理解这个“第一次”?

学生循着题眼, 通过课文第二自然段, 深入理解和体会母亲的坚强和伟大, 通过一重一轻的两相比较中, 深刻体会到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忍受的辛苦, 而作为孩子的“我”却无从体谅她瘦弱的肩膀所承担的压力, 正因为如此, “我”内心才会无比愧疚。学生认为, “第一次”不仅仅体现在“我”抱母亲这个动作上, 还表明这是“我”作为孩子第一次将爱还报养育自己的母亲, 体会到母亲朴实的内心, 还有她对孩子的深情——从不求回报, 只要孩子一切安好!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 通过课题的指引, 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 逐渐触摸到文章的情感内核, 由此感受到文章所传递的爱的温度。

二、妙词里驻足, 提要钩玄

每篇文章里都不乏精炼的妙词, 散落在篇首或者文本之中, 吸引读者的目光, 不但能够贯穿全篇, 而且浓缩课文主旨。引导学生领悟这一词语, 便可以提要钩玄, 犹如曲径通幽, 使其感悟文章的精华。

如在教学《船长》这一课文时, 我抓住文本中“英雄”这个字眼, 分四个层次展开探究:层次一, 让学生找出船长的英雄壮举, 梳理船长在面对危机时的行为——1.大声吼;2.安排船员积极行动, 服从命令, 若有违反, 立刻开枪打死;3.最后一刻, 他来不及逃生, 逐渐在深渊中沉没。层次二, 引导学生思考:船长的身上有什么英雄特质?学生认为, 在当时紧张失控的局面下, 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 沉着冷静地指挥, 雷厉风行, 毫不犹豫, 面对生死他将生的机会让给了所有人, 最终自己忠于职守, 舍生取义, 这些都是令人敬仰的精神品格。层次三, 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为什么文中说又一次运用了英雄的权力?把“又”字去掉可以吗?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通过仔细品味, 从“又”字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一贯如此, 这证明他是个恪尽职守的好船长。层次四,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是运用了英雄的权力?你怎么理解权力的含义?学生体会到任何人都可以做英雄, 关键的是选择——在生死关头, 哈尔威选择了牺牲和出让, 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而这恰恰是他的英雄本色, 也是让世人为之动容的美好灵魂的体现。

通过四个层次的梳理, 学生循着文本中的关键词语一路探寻, 不但理清了文章思路, 而且能深悟“英雄”的意涵, 将书读到“纸的背面去”。

三、丽句中品咂, 经纬全篇

在文章中有些关键的句子, 可谓是经纬全篇, 提纲挈领。教学中教师可以循着文本的脉络, 带领学生寻觅这些丽句妙语, 进行充分阅读, 品咂回味, 从中体悟文章的精妙所在。

阅读时时盯文眼 篇5

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主题的凝聚点,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查看文章的内在气韵,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

清代学者刘熙载有言曰:“文中藏眼”,“眼乃神光所聚”,作者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往往从情、景、理的交汇点出发,以此来谋篇布局,统领各个部分,使文章成为完整严谨的艺术整体,按刘熙载所言就是“在篇首,则必后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也”。这“顾注”之说给了我们启示:阅读文章要盯住文眼,抓住它,就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把握文章要点及结构特点,并能透过语言的外壳深入到作品的内涵,品尝到作品的旨趣,获得更多的教益。

阅读中,从语句中找文眼,文眼小巧,视野宏大,于细微处见精神。文眼越精练,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文眼是研究文章的突破口,有较强的辐射性,是文章的线索或灵魂,有制约全篇的作用。下面以几篇课文为例,体味文眼“牵一发而动全文”的作用。

一.文眼为纲,统领全文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精品,该文的写作背景特殊,所反映的作者情感也较为复杂,不容易把握。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心境的关键字眼,大家都能找到 “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也是全篇文眼,找出了文眼,顺藤摸瓜,体现这种心绪的句子纷纷都被画上了着重号,“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这令我到底有些惦记着江南了”——作者在“不宁静”的心绪引领下,带着我们走过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把如诗如画的美文印在我们心间。

二.把握文眼,贯穿始末

苏轼的《石钟山记》写了三“笑”,这三“笑”应为此文的文眼。作者第一次写到“笑”,“余固笑而不信也”,以敲石的声响作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作者是不认可的,觉得这种认定太牵强,但面对小童单纯可爱的敲石动作,作者还是报以礼貌之笑的。第二次写到“笑”,“因笑谓迈曰——”苏轼为探寻山名,夜半系小舟于湖面,意外发现石钟山下的石洞和缝隙,听得水石相激的澎湃之声,认为揭开了古人为山命名的奥秘,是喜悦激动之笑。第三次写到“笑”,“笑李渤之陋”,是嘲笑之意。三“笑”贯穿全文,将作者构思的苦心所依表达得恰当妥帖。

三.揣摩文眼,体会主旨

《草原》的作者老舍先生,在行文之间充溢了浓浓的深情,文眼是“难舍”,它隐藏在文章的精髓之中,隐藏在作者的情感深处,一句“何忍别”写出了对草原美景和蒙汉情深的依恋之情。《草原》开篇写景,描绘草原天空的可爱明朗,空气的新鲜,牛马羊的撒欢,句句写出了喜爱。广袤无垠的草原,让作者总想“高歌一曲,表达满心的愉悦”,而淳朴热忱的蒙古人,更令作者心仪,他们豪爽好客,男女老少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真诚如飘香的奶茶,让人回味无穷。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是一种至情,一种大爱,情到深处,即使天色已晚,人们还是不想离开,夕阳见证着这一幕,“何忍别”突出了主客双方的内心世界——两情依依,同时又将文眼与主旨紧相扣合,深化了文意。

文眼贵在精巧,郑板桥画竹寥寥数笔,着墨不多而竹韵尽显,颇得形神兼备之妙,这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抓住文眼进行阅读,可以出奇制胜。如《祝福》,让我们直接抓住祥林嫂常说的三个字“我真傻”,围绕这一文眼设计阅读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作品的深层底蕴,加深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

叶圣陶老先生谈到语文教学时说过,“倾筐倒箧简单,画龙点睛艰难”,唯其艰难,我们更需要在阅读中加强研究,抓住文眼。文眼能统摄全篇,揭示主旨,能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精要,是阅读的一条简捷之径。

巧抓文眼读课文 篇6

文眼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 则文章的叙述方式也不同。文眼在前, 文章后面内容必须顾及到, 如《白鹅》开头段中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一句总领全文, 是篇首“点眼”, 下面五个自然段分别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来表现白鹅高傲的个性,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文眼在中, 则前注之, 后顾之, 如《秦兵马俑》第三自然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这句既是对前面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概述, 又是对后面五个自然段将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导语,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眼在后, 则前必注之, 如《乡下人家》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前面内容就都紧紧围绕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特点从不同时间、不同季节进行具体的介绍,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突出课文要表现的中心。

巧抓文眼进行教学, 可以治繁从简, 制杂从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标题中找文眼

很多课文的课题其实就是文章的眼睛、窗户, 更像隐藏在树叶丛中的瓜果。只要顺着“文眼”这根藤去搜索, 一定能摘到丰硕的果实。文章的题眼, 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设计教学, 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如在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 可以从题眼“变化”切入, 引导学生讨论: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使学生明确文章主要是写:黄河的变化及其原因。这样, 学生就有了探究课文的欲望, 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我在教《爬山虎的脚》时, 觉得这篇课文的文眼就是“脚”。上课时, 我问学生:“脚大家太熟悉不过了, 谁有脚?”学生说:“人有脚。”“还有一些动物也有脚。”我又问:“你能画出人或者某些动物的脚印来吗?请上台来画画。”有的画了人的脚印, 有的画了小鸡小鸭小马小狗的脚印。于是, 我话锋一转, 说:“爬山虎的脚, 你们见过吗?”同学们有的说:“没见过。”有的说“见过爬山虎, 但不知道它还有脚呢!”“是啊, 爬山虎是一种植物, 植物也有脚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想想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子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并画出爬山虎脚的简图。”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和画图, 了解了爬山虎脚的基本情况。我接着又说, 其实爬山虎的脚跟人的脚一样, 也是会走路的。那么它到底是怎样走的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学生很快用自己的话说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在墙上爬的以及它的变化。学生这样学起来, 无须老师口干舌燥地讲解, 自己去体会, 自己去感悟, 学得更踏实。尤其是, 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美丽。怎样导到学习爬山虎叶子上来呢?刚才不是有同学说见过爬山虎, 但不知道它还有脚吗?于是我就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难以发现爬山虎的脚呢?”学生说:“是爬山虎铺得均匀的层层叠叠绿得发亮的叶子挡住了爬山虎的脚。”“是啊!这么美的叶子我们来美美地读读。”这篇课文, 围绕“脚”这个“文眼”展开教学:脚的样子——脚的颜色———脚的变化———脚隐藏在叶下。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明朗, 老师教起来轻松自如。真的是顺藤摸瓜, 水到渠成啊!还如《富饶的西山群岛》《大自然的启示》《桂林山水》, 可以分别从“富饶”、“启示”、“山水”, 去思考梳理“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 自然走进了理解、分析、品味、体悟的习得过程。

二.从课文词语中找文眼

中心词是理解语言的突破口, 抓住了中心词, 就能更加深刻地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如, 在执教课文《触摸春天》这课时, 可以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奇迹、灵性、感动、热爱”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 读解课题, 初读课文。 (二) 细读课文, 感受“奇迹”。 (三) 用心品味, 体验“灵性”。 (四) 自主朗读, 抒发“感动”。 (五) 拓展延伸, 表达“热爱”。这种巧妙的设计, 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中“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再如, 我在执教课文《长城》这课时, 就想:怎样在文中找一根主线, 把课文串起来呢?我反复通读课文, 发现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咦!“奇迹”这个词岂不是串起文章的一根主线嘛?它不就是引领全文的“文眼”吗?课文就这样开头:“同学们,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那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自由读课文, 在文中找出答案, 并说出你的理由。”于是学生纷纷读文, 说远看长城怎样怎样, 近看长城又怎样怎样, 踏上长城又是怎样一番滋味。就像满头蓬乱的头发, 因为有了“奇迹”这个“词眼”, 让学生一下子梳理得顺溜光亮。这样不但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 加大教学容量, 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课文句子中找文眼

有些课文中的“文眼”, 不只是一个词, 而是一句话。透过这句话可以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息, 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抓住了这样的句子,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 学生的感悟、想象, 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因此, 抓住文眼, 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通过围绕文中某个句子, 把全文串起来导读, 读得一遍比一遍深刻, 一遍比一遍富有情感。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学得深刻仔细。例如: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这课,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觉得这句话就是课文的“文眼”, 围绕这个句子, 我说:“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说:“因为20世纪, 人类已经登上月球, 潜入海底,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接着用手指着那句话:“所以说……”学生顺着我的手指读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又说:“因为20世纪, 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 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又指着黑板上的那句话, 学生感情递进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有的学生回答:“因为20世纪, 人类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腾云驾雾’的梦想, 幻象纷纷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 学生对第一段这句话, 由毫无情感的朗读到赞美, 到惊奇, 再到赞叹。感情层层递进, 对课文的了解层层深入。理解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之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创造的兴趣。又如:《普罗米修斯》一课中, 第五自然段普罗米修斯的一番话“为人类造福, 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 但绝不会承认错误, 更不会归还火种”是文章的文眼。教学时, 以普罗米修斯的这番话为支点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自由探究中聚焦“造福”和“痛苦”, 反复感受文本语言, 潜心研读、品词析句, 感悟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形象, 从而巧妙地突破课文重点。我把整篇课文分成三个板块展开, 利用第五自然段中普罗米修斯的话:“为人类造福, 有什么错?……”把各个板块巧妙地串联起来。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反复地适时地将普罗米修斯的这番话进行呈现朗读, 让课堂中常常回荡着普罗米修斯坚定的话语, 带给了学生一次次的震撼, 普罗米修斯善良、坚强、伟大的英雄形象也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上。

以“文眼”确定教学内容 篇7

一、紧扣“文眼”, 辐射全篇

文章的脉络层次一般在语言形式上有它的特点, 显示脉络层次的句子的位置常在一个部分 (或一个段一个层次) 中间, 有时在句子形式上相似, 有时在表达方式上相同。把握了这个规律, 文脉就理清了。

苏教版教材三上《“东方之珠”》, 课文第一节以“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总领全文, 抓住了这个总写句, 学生很快就能理清课文的层次, 以“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三大景观具体展现香港的繁华与美丽。又如苏教版教材六下《烟台的海》第五自然段中有一句“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 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 抓住了这句话学生就很容易地理清了文章的条理———是按冬、春、夏、秋的顺序来写, 而不是春、夏、秋、冬的顺序。这能让学生感受到先介绍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它的景象尤为独特, 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再如《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 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 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中, 紧扣文眼“奇”, 把“奇”作为解读文本的“辐射点”来统领全文的教学, 能有效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品悟语言, 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紧扣“文眼”, 训练思维

有的“文眼”能起到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的作用。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把握“文眼”的思维训练点, 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选择适当的教学“切入点”, 激发学生在好奇、疑惑、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多思、深思,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苏教版教材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此篇的“文眼”:“‘给’永远比‘拿’愉快”。在教学中紧扣这句话进行教学, 不仅可以突破教学重点, 还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请看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师:有的同学说我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东西很愉快, 课文中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呢?“给”和“拿”都用双引号引着,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得弄清楚, 文中这两个人谁给了谁?

生:高尔基的儿子给了高尔基。

师: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

生:鲜花。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师:儿子种的鲜花什么样, 具体哪段进行了描写?

……

师:会读书的同学, 读着读着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就像放电影一样。儿子种的鲜花在高尔基看来格外美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听老师读。

(师配乐范读第四段。)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那些鲜花姹紫嫣红, 汇成了一个花海。

生:我看到鲜花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的样子。

生:我仿佛看到一群群蜜蜂嗡嗡飞着, 正在采花蜜。

生:我仿佛闻到了淡淡花香。

……

师:高尔基是因为肺病到意大利疗养的, 当他沐浴着鲜花, 欣赏着美景时, 他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啊!这对他的病情好转是多么有利啊!儿子给予高尔基的仅仅是鲜花和美景吗?

生:愉快的心情。

生:浓浓的爱。

生:对父亲的孝顺和关怀。

师:设想, 如果高尔基的儿子知道, 此时父亲正在欣赏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 他的心情会怎样?

生:愉快。

生:高兴。

师: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和爱, 高尔基又给了儿子什么呢?

生:一封信。

师:表面上就是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这封信。

(学生自读7、8、9段)

师:假设现在, 我就是高尔基, 你们就是高尔基的儿子, 我给你们写了一封信, 现在我来念, 你们听——

(师配乐范读)

师:老师读得时候发现, 短短一封信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 你们注意了没有?

……

师:这“美好的东西”, 有可能是别人跌倒时你扶起别人的一双手。还有可能是——

生:别人失落时你对别人的一句安慰。

生:别人受难时你给别人的一床棉被。

生:别人成功时你给他的祝福的微笑。

……

师:高尔基几十年兢兢业业写作, 给全世界的人们创造了无数高尚的精神食粮, 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勇气和力量。尽管他积劳成疾, 在意大利休养, 但他的身心依然感到非常愉快。所以, 他告诉他的儿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紧扣文眼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深入挖掘,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如苏教版教材《珍珠鸟》一课中“文眼”:“信赖, 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回顾全文, 信赖创造出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的那份“和谐”。那么人与人之间又该如何信赖, 创造更多的“和谐”呢?学生们畅所欲言, 联系实际, 富有教育意义。

三、紧扣“文眼”, 举一反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更要让学生会学。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 我们要紧扣“文眼”进行导读, 引导学生通过“文眼”把握文章的特点, 理解全篇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涵。授之以法, 学生在多次的训练中会逐渐地学会怎样抓“文眼”来学习理解一篇新的文章。

如苏教版教材五下《秦兵马俑》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这一过渡句, 接着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学习, 说说课文是如何介绍“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这两个特点的。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知道了:过渡句总结的上文主要是对兵马俑总体的介绍, 而它引起的下文则主要是对个体的描绘, 手法更细腻, 统领全文。再出示以往学过的《嫦娥奔月》, 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过渡句, 学生很快能找出《嫦娥奔月》一课中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过渡句。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合作探究这个过渡句的作用, 明白了这一过渡句, 不但在内容上由后羿过渡到逢蒙, 更是在情感上的一个转换:由赞美后羿的“为民造福”转向揭示逢蒙的“奸诈贪婪”。当然, 教学了有过渡句的课文后, 我们也可出示有过渡句的课外阅读文章让学生赏析, 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紧扣“文眼”, 读写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 跟游泳, 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 一是正确, 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 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课文中有些“文眼”在写作方法、遣词造句方面给学生提供了范式, 要抓住“文眼”指导学生进行练笔训练, 读写结合, 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 提高写作能力。

如苏教版教材五下《爱如茉莉》的“文眼”就是课题, 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它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 也呼应了课题。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齐读该段, 然后设计了一个“写”, 我说:“在我们生活当中的真爱, 不仅有爱情, 还有师生之爱, 朋友之爱……如果你要打一个比方, 你会把它比作什么?”并相机出示:“爱如”学生在静思默想中纷纷写下了自己爱的感言:

爱如茉莉,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

爱如阳光, 温暖自己, 也温暖别人。

爱如泉水, 滋润别人, 也滋润自己。

接着我又说“爱是什么?”学生又写下了如下语言:

“爱是什么?爱是妈妈的牵挂;爱是爸爸的叮嘱;爱是妈妈嘴角的微笑;爱是爸爸紧握着的双手;爱是清晨淡淡的阳光;爱是病房里那簇芳香的茉莉;爱是爸爸温暖的大手, 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此时, 他们被真爱感动着, 被浓浓的爱意包裹着, 对“爱如茉莉”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紧扣“文眼”, 升华情感

语文教材的编排大都是以若干篇内容相关的课文组合成一个主题单元。如苏教版教材六上第六单元以《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组成, 表达的是一种爱国爱民的情怀。教学这类课文时抓住“文眼”, 往往对领会文章主旨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文眼——教学设计的有效抓手 篇8

一、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凸显“了不起”

目标的确定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根本, 它决定教学的基本走向。《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 抱着坚定的信念, 不顾劝阻, 历尽艰辛, 经过38小时的挖掘,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本着三个维度交融和抓文眼的原则设定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品词析句中体验父子的“了不起”, 在感受父爱力量深广的同时, 领悟信守承诺、坚定信念的精神品格。2.领悟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写法, 并运用这种写法, 写儿子的“了不起”。目标紧靠文眼, 统领全文, 教学依目据标, 有序展开。

二、精心预设, 提纲契领———破解“了不起”

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 进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课改“个性阅读”的理念, 往往提出“读你喜欢的段落”, “谈谈你为什么喜欢”的阅读要求, 然后让学生讲感受。虽然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指向往往会偏离教学重点, 教师又因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独特体验”而让学生尽情发表见解, 这样, 课堂在一些非重点的枝节内容上绕了一大圈子, 才能切到重点上, 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教师要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发现和捕捉文眼, 设计能统领全文的富有张力的提问, 让学生的阅读理解快速指向文本的重点, 围绕重点进行自主探究, 独特体验, 从而提高效率。进入理解环节, 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 父亲的表现与其他家长有什么不一样?他到底“了不起”在哪里?学生通过比较分析, 理解了坚忍不拔、不畏艰险、永不放弃救儿子的伟大父爱和父子情深.用一个紧靠文眼的问题, 统领初读提示, 很快完成初步理解文本内容教学任务。用抓文眼的方法设计初读环节, 事半功倍.

三、含英咀华, 层层深入———体验“了不起”

对文本大意的把握, 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 这仅仅阅读教学的是第一层次。要发展学生的情感, 提高语文能力, 还必须从语言入手, 深度开掘富有表现力的精粹词句, 通过教师的引导, 透视文字背后丰富的内涵, 深切感受、体验人物形象。 (1) 品词析句、丰厚语言。在体验父亲的动作时, 我在“挖”字上设计了这么几个层次的问题:别的家长选择绝望的离开而父亲选择了“挖”, 那是怎样的挖?父亲挖了多长的时间?你想象一下, 连续38个小时不停的用手挖, 那仅仅是靠体力可以支撑的吗?那又是怎样的挖?父亲挖的仅仅是儿子吗?他挖的还是什么?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父亲挖的是生命, 是爱, 是承诺, 是信念。一个平常不易被重视的“挖”字,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赋予其深厚的意蕴。引导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内涵:满脸灰尘, 布满血丝的眼睛, 沾满血痕的破烂不堪的衣服……背后是痛苦, 更是希望;是极度的疲倦, 更是永不放弃的信念。 (2) 引导品读, 激活语言。在人物语言品味方面, 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语:好心人提醒绝望……父亲乞求的问:“你愿意帮助我吗?”消防队长提醒危险……父亲坚定的责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再一次提醒危险, 父亲愤怒的责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在我的引读下学生把父亲的三句话读得情深意切, 从父亲无助, 坚定, 和愤怒中感受到父亲的坚忍不拔、永不放弃形象。最后让学生深刻体会父爱是永不放弃的动作, 父爱是一次比一次坚定的语言, 父爱是灰尘的脸, 血丝的眼, 破烂沾血的衣服———特定情境下的外貌.品味语言, 从文眼入手, 取精集粹, 开掘内涵, 使学生的体验走向深入, 丰实理解环节。

四、领悟方法, 落实读写———迁移“了不起”

从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讲, 仅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是不够的。如果说理解感悟内容是带学生走进文本, 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那么领悟表达方式则是带学生走出文本, 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从言语内容得到的东西只有在语言形式中整理、归纳、溶炼之后才能内化到心灵, 外显于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领会文本的语言形式, 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 习得的写法若没有及时凝结成文字, 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的淡化、消失, 捕捉体验和情感的积蓄点, 及时练笔, 能将情感和感悟沉淀下来, 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 转化成语言的实践能力, 这是落实读写结合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办法。价值领悟环节提出了: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 我总结了本文通过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形象的基本写法和特殊句式的运用, 并让学生模仿这种基本的写作方法, 用上述特殊的表达方式, 展开想象, 写一写儿子阿曼达被埋在废墟中的所说、所做、所想, 表现儿子的“了不起”。这时候的学生还沉浸在感动之中, 心中有感、脑中有法、笔下自然就有物。

文眼 篇9

《背影》, 可以说是朱自清成功地安设“文眼”的范例。作者牢牢抓住“背影”这一“文眼”组织材料, 安排结构, 使文章疏密得当, 浓淡相宜, 虚实结合, 层次合理。文中四次写到“背影”, 四次写到流泪, “文眼”与抒写的感情基调密切融合, 构成作品诗意的内核。开头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设下“文眼”, 领起全文。接着却宕开一笔, 从那年冬天祖母死了, 回家奔丧写起, 徐徐引入故事本身, 反复强调“父亲的差事交卸了”和祖母的丧事, 引出第一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为“背影”涂上了一层黯淡凄凉的底色, 为父亲“背影”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次是通过一段父亲蹒跚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背影”的感人至深的描写, 集中刻画父亲的背影, 把抒情推向了高潮。第三次“背影”的出现是父亲与“我”作别,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也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使得情感进一步深化。在文章的结尾处, 作者引述父亲的信:“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其时, 生离死别之情都已隐含其中。行文至此, 作者自然再次引出背影:“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背影》的主题和它独有的情致就在这四次写到“背影”、四次伴随“泪光”中凝聚而成。四次“背影”仿佛一首交响乐的四个乐章, 徐徐展开, 造成感情上的回环往复, 最后把乐曲引向高潮, 使作品似一首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交响诗。

《绿》的“文眼”也是非常显著的, 文章首尾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作为文眼。但在结尾处的“惊诧”之前增加了“不禁”二字。“惊诧”指的是作者对于从前未见过的、奇异醉人的“绿”喜出望外, 异乎寻常的爱。中间两段, 则紧扣这种惊喜之情动用种种修辞手段, 通过映衬、对比等层层拓展, 写出梅雨潭“绿”的令人惊诧之处, 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美妙的意境。因此, 结尾处的“不禁”二字, 不仅有反复强调的意味, 而且有递进的含义。“不禁”二字, 是在作者经过对梅雨潭的绿细致观察、深刻体验、着意刻画之后, 突出了梅雨潭“绿”的美, 作者的陶醉竟达到了不能自禁的程度, “不禁”是作者难以自抑的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文眼”的反复、递进, 深化了主题, 增强了凝聚力, 使结构更加严谨精美。

《春》粗看似乎找不到“文眼”。作者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写作顺序, 用有声有色的语言, 精心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等几幅画面, 然后从自然的景物描写转入了对春天是人的活动和精神面貌的描写: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 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也赶趟儿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 有的是功夫, 有的是希望。

“一年之计在于春”, 正是文章的“文眼”。有了这一句, 整篇文章顿时有了生机和意境, 文章便“活”了。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春天的景色, 而是通过对春天的蓬勃生机和创造力的歌颂, 激发人们抓住春天的大好时光, 发愤努力, 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可以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统摄了全部的画面, 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春》“文眼”的设置较特别, 它融合于画面的描述之中, 与画面水乳交融, 不留痕迹。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 篇10

一、一纲带目,突出中心

课文《曹刿论战》一文的文眼是“远谋”。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第一次,他认为分衣食,不过是左右之人,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庄公二答,他认为小信未孚,则神弗福,驳得痛快。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得到他的赞许。纵观他所言,皆着眼于“民”,这就是他的“远谋”。在战斗过程中,重点写曹刿的两个“未可”与“可矣”的英明决断,突出他在战场的战略“远谋”。战后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这种一纲带目的写法,是优秀文章常用的写法。课文《答谢中书》一文的文眼是“美”。起笔总领全文,突出中心,后边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来写江南风景,最后首尾呼应。

二、乐境写哀,衬托人物

课文《孔乙己》一文的文眼是“笑”。课文开头写道:“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了全文。接着写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笑声里蕴藏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在这个时候,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笑”在这里回环往复,形成了诗一般的节奏,着力渲染,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写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是孔乙己被打折腿后,众人把对方的痛处当作笑料。“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阵阵笑声,以强烈的反差衬托着孔乙己的迂腐与不幸,也暴露出众人的麻木和冷酷,更使一个病态的社会被揭露无遗。鲁迅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三、上下勾连,脉络井然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文眼是“钱”。小说开头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原文的结尾是:“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便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这个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一入手就落在了“钱”上。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文,钱钟书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全文共用九个“不”字,上下勾连,突出五柳先生与世俗格格不入,突出五柳先生高洁志趣和人格追求。

四、对比映衬,水涨船高

课文《智取生辰纲》一文的文眼是“智”,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一智用天时—利用“热”;二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三智用矛盾—杨志内部矛盾激化时;四智用计谋—实施软取计划。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吴用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生辰纲被劫,不能不说是吴用的智谋用到了家。护送者杨志也是用“智”良苦,非常人可比。假扮客商,智藏行踪。小心谨慎,智变作息时间。走崎岖小路,智变路径。打骂军健,不准买酒。同样用智,一方计策高妙,无懈可击,一方却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矛盾激化。再加上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终于导致失败。小说用杨志的“智”来映衬晁盖的“智”,这正是“水涨船高”之法。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文眼是“欣然”。过去好多分析文章没有抓住文眼,造成错误的分析。文眼“欣然”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也衬托出“月色入户”的美好动人。下边写月下庭中景物,无不透出对月光如水的竹柏美影的喜悦。因此,笔者认为:本文表现的是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喜悦之情,而不是苦闷之情。

文中最富有的表现力、最能帮肋读者准确的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健性词语—“文眼”,做为统帅和观察全文的出发点,我们在细读文本时,不能不谨慎。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文章的眼睛。

抓文眼以会神提高概括能力 篇11

一、解剖课题,窥斑见豹

一般的课题都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了人物,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詹天佑》等;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草船借箭》《山中访友》《一次有趣的试验》等;有的课题直接揭示全文的主题,如《香港,璀璨的明珠》《再见了,亲人》等。不管哪种课题,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了我们提示,只要分析课题,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学习《草船借箭》,我们就可以采用题目扩充法。学生质疑后板书“向草船借箭”,问题: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结果怎样?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难把课题扩充成: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万支箭。然后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将事情起因补充完整,整理概括出主要内容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像这样学会了分析课题,也就理解了课题所概括的内容。

二、精炼一词,经纬全篇

课文中常有精炼的词语,抓住这样一个词,就能贯穿全篇,言简意赅,浓缩课文主旨,一词破的。教师可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这一“词”之上突破难点,概括出全文的精华。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爱戴”一词,指导学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教师板书“爱戴”。问:为什么伯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引导学生读全文,并用小标题分别概括四件事:1.趣谈《水浒》。2.笑谈碰壁。3.救助车夫。4.关心女佣。然后通过篇末的总结句回扣事件。理解“为别人想得多”的“别人”即四件事中提到的作者及下一代少年儿童、车夫、女佣及劳苦大众;“为自己想得少”,即为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反动派的罪恶,同情救助劳动人民,不怕“碰壁”,“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病。也正因为这样,伯父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就概括出了全文的主旨,化繁为简,统领全篇,学生易于接受,便于记忆。

三、抓重点句,提要钩玄

1. 抓总起句,提纲挈领。

有的文章常按照“总分总”或“先总后分”的叙述顺序来结构文章。这样的文章,在开头一般有表示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如果读到这样结构的文章,只要找到总起句,也就能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如《观潮》一课,篇首呈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然后,文章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进行叙述。学生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在声色交错中充分感受“奇观”。

2. 抓过渡句,层次分明。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些过渡句在承上启下的同时,也起到概括上下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抓住了这些过渡句,就能理清文章的条理,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如《赵州桥》中的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根据过渡句提示给课文分层,然后抓住赵州桥的两个特点“坚固”和“美观”,深入理解课文的每个部分。

3. 抓中心句,纲举目张。

【文眼】推荐阅读:

上一篇:职高班主任管理心得下一篇:四川盆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