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嵴低平

2024-05-11

牙槽嵴低平(共5篇)

牙槽嵴低平 篇1

口腔医学研究表明,随着老年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其中,老年患者低平牙槽嵴的患病率比例较大,已成为口腔医学的研究热点和治疗难点之一[1,2]。随着全口义齿修复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修复材料的问世,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3,4]。我院自2011年5月开始采用改良型舌侧集中对低平牙槽嵴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满意度,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口腔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低平牙槽嵴的患者46例,牙槽嵴吸收均为IV类,均无牙;所有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口腔分泌物无异常。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61~79(69.9±8.8)岁;行一次全口义齿修复者21例,二次全口义齿者25例。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将其分为舌侧集中牙组25例(观察组)与解剖式牙21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进行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全口义齿修复次数等)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修复方法[5,6,7]

两组全口义齿修复材料均由泰利无限牙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其中,藻酸盐印模由广州市春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1)模型制备:两种全口义齿修复前均先以患者原有义齿为模型,灌制闭口式印模。待模型制备后分别采用舌侧集中牙与解剖式牙进行全口义齿修复。(2)义齿制备:解剖式牙成型后,以其为模型,依托义齿复制技术,采用硅橡胶为修复材料,制作改良型舌侧集中牙。改良型舌侧集中牙应注意牙齿与基托合适的分离度,以保证后期咬合舒适度。(3)试戴:将两种义齿分别戴入患者口腔,观察外形及颌位是否良好,了解患者试戴的感觉,及时调整义齿位置,试戴3个月。

1.3 疗效观察

(1)修复有效率比较:良好:经简单调整后患者感觉良好,对修复效果满意;一般:经1~3次调整,患者于试戴后1个月内基本适应,感觉满意;较差:调整次数>3次,且试戴1个月后仍不适应,感觉较差。统计总有效率(良好与一般之和)。(2)患者主观满意度分析:试戴3个月后,分别对义齿修复的美观、语言适应性、咀嚼方便性、稳定性及舒适性进行评估,每项满分5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5.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主观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义齿修复的美观、语言适应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试戴期间咀嚼方便性、稳定性及舒适性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全口义齿修复为口腔科临床常见术,其多发生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低平牙槽嵴的发生为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与老年患者自身身体机能下降有关。老年患者多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以及长期佩戴不良义齿,导致牙槽嵴异常吸收,最终演变为颌骨萎缩及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9]。全口义齿修复为针对此类患者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但决定全口义齿修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义齿的稳固性以及舒适性,全口义齿修复后的稳定性则取决于全口义齿修复后的固位力。低平牙槽嵴患者固位力较差,导致常规义齿修复后固位效果较差,尤其是对于多次行义齿修复术的患者来说,其固位力更差,导致修复后义齿的稳定性及适应性均不理想,增加了全口义齿修复的难度。

低平牙槽嵴患者口腔条件较差,有学者研究报道,采用线性牙排牙可减少因上下咬合不平衡造成的不稳定性,可提高全口义齿修复后的满意度[10,11]。也有学者研究表明,针对低平牙槽嵴患者采用改良舌侧集中牙与解剖式牙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均可得到较好的咬合稳定性及试戴满意度。改良舌侧集中牙全口义齿修复对不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无牙患者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其牙在口腔的主要接触面为舌侧、舌向,同时具备传统解剖式牙全口义齿修复的全部有点,为口腔医学医师及患者普遍欢迎[12]。

本文研究中,根据患者的自主意愿,分别试戴改良舌侧集中牙与解剖式牙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试戴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义齿修复的美观、语言适应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试戴期间咀嚼方便性、稳定性及舒适性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表明,改良舌侧集中牙具有与传统解剖式牙全口义齿修复相同的美观满意度和语言适应性,可明显改善修复后患者嚼方便性、稳定性及舒适性,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析11例牙槽嵴萎缩的手术措施 篇2

关键词:骨移植术;上颌窦底提升术;下牙槽神经移位术

【中图分类号】R7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87-02

牙槽嵴萎缩最常见的原因是天然牙齿的缺失?拔除?增龄性变化和各种手术切除?临床表现为牙槽嵴低平?缩窄或缺失?出现反颌全口牙缺失,面形不对称?临床可通过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予以确诊[1]?临床治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一定的手术方法恢复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骨移植术,上颌窦底提升术,下牙槽神经移位术,牵张成骨术和引导骨再生膜技术等?本文就11例牙槽嵴萎缩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例患者牙槽嵴不同程度的低平?缩窄或缺失?根据形态学分类,A级3例,患者大部分牙槽骨尚存;B级2例,牙槽骨发生中等程度的吸收;C级4例,牙槽骨明显吸收,仅基底骨尚存;D级2例,基底骨已开始吸收?患者收治入院后,拟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全麻手术,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当日给予局部冷敷6~8次,每次20分钟,有利于减轻术后水肿?术后24~48小时抽出皮片引流?术后7日给予流质饮食,7日后可进半流?防性使用抗生素3~5日,一般根据体温?血常规和局部创口情况调整抗生素的用法?牵张成骨术术后9~10日属于稳定期,应保持骨块的稳定?术后7~8日开始间断拆线,2~3日拆完?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根据11例患者的牙槽嵴萎缩情况,给予骨移植术,上颌窦底提升术,下牙槽神经移位术等手术治疗?术前,充分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戒烟?酒,洁齿,保持口腔卫生?术前照相?取咬黔模型,必要时制作胎板?术前适当地给予抗生素?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

1.2.2骨移植术 4例患者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骨移植术,切口位于牙槽突顶偏舌侧?行骨膜下剥离暴露牙槽骨,修整突顶表面,并制备好移植骨块,用螺钉固定于牙槽骨,或保留牙槽嵴顶及其舌侧的黏骨膜,行牙槽突水平截骨,并在截骨断面间植骨,用钛板?螺钉将牙槽骨?植骨块及下方颌骨一同固定?

1.2.3上颌窦底提升术 2例患者行上颌窦提升术,从上颌尖牙到第1磨牙龈颊沟横行切开,分离暴露上颌窦外壁骨面,在骨面上按窦腔大小开窗,分离上移窦黏膜(一般为1.5cm),将移植骨修整与植骨床一致,植入上颌窦底,以钛钉固定骨块?

1.2.4下牙槽神经移位术 2例行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在剩余牙槽嵴顶略偏颊侧做一个软组织切口,从磨牙后区至尖牙近中,并在此处做一松弛切口,向下颌骨下缘翻起一个全厚黏骨膜瓣,于外侧骨皮质上标出下牙槽神经的走行路线,在下颌骨剩余高度的中1/3处开窗,分离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1.2.5牵张成骨术 3例行牵张成骨术,手术时,根据术前设计方案切开黏骨膜并暴露截骨部位,截骨,安放牵引器,缝合?术后应有3~7天的间歇期,然后开始牵引,根据不同情况调整牵引速度,一般不超过1.5 mm/d,完成牵引后,牵引器原位稳定一段时间(上颌为3~4个月,下颌2~3个月),最后拆除牵引器?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1例患者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和护理,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得到良好的恢复,骨块稳定好?无较大上颌窦穿孔出现,无感染病例?

3结论

自体移植骨以皮质-松质骨的效果为佳?对于部分局部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牙种植+邻近自体碎骨移植钛膜固定技术,取骨的部位通常是上颌结节?颏部和下颌骨外斜嵴等处[2]?对于牙槽嵴萎缩严重,移植骨量较大的患者,移植骨可取自体髂骨,采用钛网成形固定移植骨或采用三明治式植骨的方法增高增宽牙槽骨?

对于上颌后牙区由于上颌窦窦底到牙槽嵴顶距离过小,缺乏足够的骨组织支持时,一般采用上颌窦窦底抬高术?如果牙槽嵴顶距上颌窦的距离<5 mm,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抬高上颌窦底,4~6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如距离在5~8 mm范围内,可采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抬高上颌窦底,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如距离>8 mm,在制備种植窝后用骨挤压器直接将上颌窦底抬高?

如果下颌牙槽嵴顶距下颌管的距离<7 mm,可采用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增加牙槽骨的高度,避免种植体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该手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整个过程有可能导致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包括麻痹?感觉异常?

牵张成骨术适用于下颌骨的重度萎缩,通过此方法一般可使牙槽骨增高约1.5 cm?先经手术的方法将微型牵张成骨器固定在颌骨的萎缩处,术后1周起按每天升高0.8mm,达到预期的牙槽嵴高度后,固定2个月,再拆除牵引器?

需要特别强调是,手术时必须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的出现?一旦出现感染,应加强局部换药,调整抗生素的用量和用法?同时,对出现的并发症要及时给予处理?如发生移植骨坏死,则应及时清创去除坏死骨?穿孔较小,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穿孔较大,需做上颌窦黏膜修补术?做下牙槽神经移位术时由于对神经的牵拉会导致术后下唇的麻木,一般数月后会自行恢复,术后可配合使用神经营养药和理疗?

总之,手术治疗牙槽嵴萎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5

牙槽嵴低平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2个月龄健康雄性杂种犬12只,体重12~15 kg。由辽宁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1.2材料

1.1.2材料

人工骨修复材料(北京奥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Ⅰ型胶原组成,孔隙率为80%~90%,孔隙大小100~400μm。新型复合矿化胶原膜(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双层膜(图1A),致密层为Ⅰ型胶原(图1B),疏松层为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图1C),羟基磷灰石含量在20%~40%,孔隙率75%~90%,孔径50~500μm。

A:膜外形;B:致密层;C:疏松层

A:The appearance of the membrane;B:The loose layer;C:The dense layer

1.2 实验分组

12只杂种犬拔除下颌双侧第三前臼齿,共有24个牙槽窝,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

1.3 手术方法

12只实验犬使用陆眠宁(0.08~0.1 ml/kg)、阿替卡因行全身、局部麻醉,微创拔除下颌第三前臼齿,保证骨壁完整无破坏。A组远中牙槽窝内植入人工骨修复材料并覆盖新型复合矿化胶原膜(图2),B组牙槽窝内仅植入人工骨修复材料,C组拔牙窝不做处理。

1.4 观察指标和方法

1.4.1 大体观察

术后观察实验犬的饮食、活动。3个月时观察拔牙区黏膜情况并取材观察标本表面材料降解情况。

1.4.2 螺旋CT观察[3]

3个月时进行头颅螺旋CT扫描,采用双层螺旋CT(SOMATOM Spirit,德国SIE-MENS公司),扫描层厚1.0 mm,重建间隔1.0 mm,电压130 k V,电流45 m A,选取自牙槽嵴顶向根方5 mm,目标区域为半径2 mm圆的感兴趣区的CT值作为一个牙槽窝的骨密度值。

1.4.3 组织形态学观测[4]

牙槽窝水平宽度(D)测量方法(图3):S-S是一条平行于牙长轴的平分牙槽窝颊舌壁的中轴线。RBC,LBC是颊舌侧牙槽嵴顶。在距离舌侧牙槽嵴顶2、4 mm的位置分别做S-S的垂线、颊舌侧壁边缘之间的距离,则为此处牙槽窝的水平宽度。

1.5 X射线显微CT观察

3个月取材后将犬下颌骨的拔牙区域及其周围制成长、高各约为25 mm、15 mm的骨块并放入X射线显微CT(Xradia Versa XRM-500,德国ZEISS公司)中扫描,扫描电压80 kV,曝光时间1 s,旋转一周采集1600张投影,投影像素尺寸22.481 4μm。在3组新生骨组织区域选取大小为1.5 mm×1.5 mm感兴趣区域(ROI)。在ROI区域的基础上,选取一个长×宽×高为1.5 mm×1.5 mm×3.0 mm的长方体感兴趣体积区域(VOI)。比较3组的VOI区域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以及骨小梁分离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实验动物均生存良好,创口无感染,一期愈合。3个月时拔牙区黏膜生长良好,质地坚韧富有弹性。A组牙槽嵴轮廓饱满,探测质地坚硬,与邻牙牙槽骨质地相当,表面未见材料残留。B组牙槽嵴外形丰满度稍逊于A组,表面可见少许残余材料,质地不如A组,C组可见唇侧骨壁坍塌明显,高度和宽度下降明显。

2.2 螺旋CT检测

实验A组牙槽窝内充满较成熟的骨小梁影像,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松质骨牙槽骨影像(图4),B,C组牙槽窝内骨小梁数量较实验组少,与周围松质骨牙槽骨影像相近。A组感兴趣区CT值最大(表1)。

注:(1)与C组比较,P<0.05;(2)与A组比较,P<0.05

2.3 组织形态学测量

在2、4 mm位置,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A组牙槽嵴水平宽度的吸收量最小,空白组最大。B组吸收量多于A组,但少于空白组。

注:(1)与C组比较,P<0.05;(2)与A组比较,P<0.05

2.4 X射线显微CT观察

3 个月时X射线显微CT显示材料全部吸收降解,骨表面疏松多孔,与颊舌侧骨板界限比较明显(图5),A组新生骨组织充满整个拔牙窝,排列紧密有序,部分已改建形成成熟骨,并有骨小梁正在发生改建(图6a~c)。B组新生骨小梁较A组相对比较疏松,改建后形成的成熟骨数量少于A组(图6a)。C组新骨生成量最少,排列最为疏松,无规则(图6a~c)。显微CT显示A组骨小梁紧密有序地排列成立体网状结构(图6d~f)。B组虽形成了类似于A组的立体网状结构,但紧密性稍差于A组,且骨小梁的数量不如A组(图6d~f)。C组新生骨小梁数目稀少且未形成理想的立体网状结构(图6d~f)。通常BV/TV,Tb.Th越大,骨结构越趋成熟,Th.Sp越大,骨小梁之间距离越大,骨的结构越差。3组VOI区域(图7)各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BV/TV,Tb.Th的均数均大于其它2组,Th.Sp最小(表3)。

注:(1)与C组比较,P<0.05;(2)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新型复合矿化胶原膜为双层膜,疏松层由Ⅰ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组成的矿化胶原层,其具备促进细胞贴附、增殖、分化的生物学活性,能够为成骨细胞的活动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和支架作用[5]。同时其致密层为Ⅰ型胶原,有着较强的屏蔽作用。该双层结构使得致密层能够起到更有效的隔离作用,同时疏松层中矿化胶原也能发挥良好的诱导骨再生作用。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拔牙后骨吸收量动物小于人类且两者水平宽度的吸收量较垂直高度吸收量更为明显,3个月时人类水平宽度吸收量约为2.6~4.6mm[6]。Ara等提出12周时自然愈合的犬骨高度吸收量为(2.2±0.2)mm,薛洋[7]的结论则为(1.69±0.31)mm。Weijden等[8]提出相同时间点人的骨高度吸收量颊侧平均约为2.59 mm,舌侧平均约为2.03mm。Barone和Crespi则提出其可达3.6 mm和3.75mm。本实验在2 cm、4 cm处C组与A、B组的平均水平宽度差值为-1.7、-0.9;-1.9、-0.8 mm,该数据在人类实验中可能会更大。A组虽不能够完全保存牙槽嵴原有的骨量,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同空白组相比保存效果较为显著。同B组相比虽差值只有1 mm,看上去可能很小,但对于种植体的成功植入及后期的修复效果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骨愈合的进程中,新生骨小梁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骨愈合的情况[9]。因此对于骨小梁微结构的研究成为观察骨愈合情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基于此本实验采用X射线显微CT利用其高分辨率3D图像、不破坏样品以及能够基于容积图像数据进行有限元组织细微结构的分析等特点来观察拔牙创处新生骨小梁的细微解剖结构并分析骨小梁的一些结构参数。从而定性和定量分析3组的成骨效果。X射线显微CT显示A组骨小梁的结构更佳趋于成熟和稳定,更为接近原有的骨小梁结构。

本实验采用新型复合矿化胶原膜获得了良好的保存骨量的效果。总结其原因:(1)人工骨修复材料和新型复合矿化胶原膜的主要成分都为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两者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达到最佳,且新骨生成速率与2种材料的降解速率能够实现理想的匹配,加速了组织的早期愈合[10]。(2)人工骨修复材料具有立体网络结构,其孔孔相通的支架结构为各种营养成分和生长因子弥漫至细胞周围,促进骨组织生长提供良好空间。新型复合矿化胶原膜疏松层中矿化胶原层能为骨髓细胞提供生长支架,诱导骨再生,同时形成新附着、新的骨组织。二者可发挥协同作用,减缓牙槽骨吸收,促进新骨形成,提高愈合质量。相信新型复合矿化胶原膜良好的修复效果,将为未来开发可吸收胶原膜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次实验规模较小,实验对象数量较少,存在不足,尚需增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国伟,庄浩,沈海平.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临床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3):354-355.

[2]Song JM,Shin SH,Kim YD,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chitosan/fibroin-hydroxyapatite and collagen membranes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in rat calvarial defects: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analysis[J].Int J Oral Sci,2014,6(2):87-93.

[3]王程越,赵远,杨曼,等.纳米晶胶原人工骨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人的牙槽嵴保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2):1864-1871.

[4]Araújo MG,Lindhe J.Dimensional ridge alterations following tooth extrac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dog[J].J Clin Periodontol,2005,32(2):212-218.

[5]Flügge T,Nelson K,Nack C,et al.2-Dimensional changes of the soft tissue profile of augmented and non-augmented human extraction sockets:A randomized pilot study[J].J Clin Periodontol,2015,42(4):390-397.

[6]Srisurang S,Kantheera B,Narit L,et al.Socket preservation using platelet-rich fibrin in conjunction with epithelialized palatal free graft in minipigs[J].J Oral Maxillofac Surg Med Pathol,2014,26(2):108-117.

[7]薛洋,胡开进,魏建华,等.异种脱钙骨基质对拔牙创愈合的作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24(4):501-504.

[8]Van der Weijden F,Dell'Acqua F,Slot DE.Alveolar bone dimensional changes of post-extraction sockets in humans:A systematic review[J].J Clin Periodontol,2009,36(17):1048-1058.

[9]Hennessy KM,Pollot BE,Clem WC,et al.The effect of collagen I mimetic peptides on mesenchymal stem cell adhesion and differentiation,and on bone formation at hydroxyapatite surfaces[J].Biomaterials,2009,30(10):1898-1909.

牙槽嵴低平 篇4

1 材料和方法

1.1病例来源

自2006-07 ~ 2010-01 间36 例患者 (19 ~ 54 岁, 平均36 岁) 的42 颗患牙拔除同期应用骨胶原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保存牙槽嵴。纳入标准:①身体健康, 可耐受拔牙及种植手术;②患牙无法保留, 且牙周生物类型为菲薄型或颊侧骨板部分缺损。42 颗患牙中, 中切牙28 颗, 侧切牙7 颗, 尖牙3 颗, 前磨牙4 颗。其中, 22 个牙位拔牙时唇侧骨板部分缺损, 占52. 4% ;另20个牙位属菲薄型牙周生物类型, 占47. 6%。

1. 2 主要材料

骨胶原 (Bio-Oss Collagen, Geistlich Pharma AG, Wohlhusen, Switzerland)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 platelet-rich fibrin, PRF) :术前抽取自体静脉血10 ml, 离心制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压成膜状备用。

1. 3 手术方法

1. 3. 1 微创拔牙切断患牙冠方的牙龈纤维及牙周韧带, 纵向截断牙根, 分块取出。拔牙过程中, 避免对唇侧骨板的破坏和挤压。

1. 3. 2 拔牙窝清创搔刮牙槽窝内的感染肉芽组织, 以3%过氧化氢溶液、2%洗必泰交替冲洗 (图1) 。

1. 3. 3 拔牙窝植骨将Bio-Oss Collagen分层充填于唇侧骨缺损处, 挤压以丰满唇侧骨板, 恢复嵴顶及邻面骨高度 (图2) , 将自体PRF膜覆盖创口, 拉拢缝合、尽量缩小创口 (图3) 。

1. 3. 4 种植体植入择期进行种植手术。局麻下牙槽嵴顶正中偏腭侧切口, 翻全厚黏膜瓣, 逐级备洞, 植入种植体, 种植体肩台位于唇侧龈缘下3 ~4 mm, 距邻牙牙根2 mm以上;距唇侧骨板1 ~2 mm (图4) 。若距唇侧骨板厚度<1 mm, 则同期行GBR植骨术。

1. 3. 5 种植修复种植体植入后3 个月或种植体二期手术后1 月, 行种植体支持过渡义齿修复, 3 ~ 6 个月之后行永久修复 (图5) 。

1. 4 评价

1. 4. 1 临床观察所有患者于术后1 周、1 个月、3 个月复查, 观察软硬组织愈合情况。种植术中翻瓣观察拔牙窝植骨块生长及吸收情况, 记录骨质类型、种植体类型及初期稳定性、采用的植骨术式。术后1 周、1 个月、6 个月、1 年复查, 检查内容:种植体及其周围软硬组织的状况、修复体的情况。

1. 4. 2放射学观察锥形束CT、曲面断层片或根尖片观察拔牙窝愈合、种植体骨结合情况及边缘骨水平。

2 结果

42 个拔牙植骨位点中, 5 个牙位行早期种植 ( 拔牙后4 ~8 周种植, 软组织愈合完全而骨组织尚未愈合完全) , 占11. 9%;32 个牙位行延期种植 (拔牙后12 ~16 周种植, 软组织及骨组织均已愈合完全) , 占76. 2% ;另有3 位患者的5 个牙位因正畸治疗需要, 拔牙、植骨后6 个月以上行种植体植入, 占11. 9%。

42 个拔牙植骨位点均愈合良好, 全部完成种植手术。植入种植体平均直径为 (3. 8 ± 0. 4) mm (3. 5 ~5. 0 mm) , 平均长度为 (13. 5 ± 1. 7) mm (11 ~ 16 mm) 。种植术中测量骨愈合情况, 其中14 颗种植体植入后距唇侧骨板<1 mm, 采用GBR植骨术增加唇侧骨板厚度;21 个牙位种植体植入后距唇侧骨板>1 mm, 单纯行种植体植入术 (占54%) , 另外7 个牙位因唇侧软组织丰满度较对侧稍差, 采用结缔组织移植技术以增加唇侧丰满度。

42 颗种植体中, 38 枚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 40 Ncm ( 占90. 5% ) , 其中10 颗种植体行延期即刻修复;4 颗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30 Ncm (占9. 5%) 。临床观察36 颗种植修复体龈缘高度及牙间乳头均获得了良好的保存, 牙间乳头指数3, 6 颗种植修复体唇侧龈高度少量降低, 牙间乳头欠丰满, 牙间乳头指数2。42 颗种植体平均观察时间14. 6 个月 (3 ~ 48 个月) , 放射学检查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边缘骨水平稳定, 平均骨吸收0. 27 mm。

3 讨论

3. 1 牙槽嵴保存适应证的掌握

牙齿拔除后, 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改建, 以上颌前牙区的改建最为明显。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报道, 牙槽嵴的宽度会减少约17% ~60% , 高度会减低约1 mm, 曾有学者[3 -6]试图通过即刻种植阻断牙槽嵴的吸收、改建, 但是研究表明唇侧牙龈退缩是即刻种植的普遍现象[7]。前牙即刻种植后唇侧骨板的吸收可达56%[8], 唇侧软组织退缩可达30% ~ 40%[9], 拔牙后导致唇侧骨板大量吸收的危险因素包括菲薄型牙周组织、唇侧骨板的缺损[7]。

因此, 对于美学区域菲薄型牙周生物类型或颊侧骨板部分缺损的牙位, 拔牙后需要行牙槽嵴保存处理。本研究中97. 6%的种植体唇侧骨板完整, 66. 7% 的种植体唇侧骨板厚度>1 mm, 有效的避免了自体骨块植骨,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近[10 -14]。

3. 2 牙槽嵴保存植骨材料及方法

自体骨[13]、同种异体骨[6,11]、异种骨[10,14 -15]以及人工合成材料[4,12,16], 都曾用于牙槽嵴保存。本研究中采用的植骨材料是异体骨材料Bio-Oss collagen, 它由Bio-Oss整合了10%胶原基质形成, 既具有Bio-Oss作为骨引导材料的优点, 又具有易于塑形及保持形态的优点。这点对于美学区域尤为重要, 即能够防止拔牙后牙槽嵴顶及软组织的塌陷。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种植术中翻瓣暴露牙槽嵴顶及唇侧骨板时, 牙槽嵴顶宽度大于6mm的牙位占66. 7%, 从而为理想的种植位置及美学修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与Mauricio等[17]研究结果相近。原放置骨胶原处仍然可见颗粒状人工骨, 形成唇侧骨壁及牙槽嵴顶形态, 支撑唇侧及牙槽嵴顶处牙龈组织, 且实验已证实, Bio-Oss的吸收取代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最终会被自体骨所取代, 因此能长久地保存骨量[18 -19]。

实验证实PRF可以促进骨再生;可促进软组织愈合;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 且来源于自体血, 避免了感染传染性及免疫性疾病的风险[20 -21]。在本研究以PRF作为拔牙窝植骨后关闭组织伤口的材料, 全部病例术后均未感染, 植骨块生长良好, 软组织于术后2 ~3 周完全愈合。由此可见, PRF能隔离拔牙窝与口腔外环境, 为拔牙植骨后关闭拔牙创的理想材料。

3. 3 牙槽窝植入骨胶原后种植手术的时机

本研究发现, 骨胶原植入1 个月后, 种植术中翻瓣后可见其形态尚未完全固定, 牙槽嵴顶处仍存部分胶原成分, 且在备洞过程中不稳定、易被破坏而降低牙槽嵴顶的高度。5 个牙位中, 3 个牙位 (占60%) 需行GBR植骨增加唇侧骨板厚度。骨胶原植入2 ~ 4 个月后, 种植术中翻瓣后可见其形态保持良好, 备洞时虽感觉牙槽嵴顶部骨质尚软, 约为III类, 但到达原牙槽窝中层及以下时, 骨质变硬至II类, 仍能确保种植体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 这与Jung等[22]的观点一致, 即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内填入Bio-Oss Collagen可支撑牙槽嵴的颊侧外形并稳定下方血凝块, 促进成骨。32 个牙位中, 仅9 个牙位需行GBR技术, 占28%。而骨胶原植入6 个月以上者, 种植术中翻瓣后可见大部分骨胶原颗粒已被吸收, 虽牙槽嵴顶外形较丰满, 但其中2 个牙位唇侧骨板厚度< 1 mm, 仍需行GBR技术, 占40% 。因此, 通过观察我们认为, 牙槽窝植入Bio-OssCollagen后2 ~ 4 个月为较好的种植时机。

4 结论

牙槽嵴低平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固定修复患者82例,患者在入院时口腔检查情况有:牙槽嵴出现不同程度的突起现象;患者上下颌之间的间隙较小,无法正常戴入相应的义齿;拔牙后牙槽骨骨吸收不全,有骨刺及牙槽骨显著隆起的症状;牙槽骨明显前突影响义齿修复后的美观。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1~76岁,平均(48.5±18.3)岁;其中前牙不同程度错位25例,前牙牙槽嵴异常和缺损1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2~74岁,平均(47.9±17.8)岁;其中前牙不同程度错位27例,前牙牙槽嵴异常和缺损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全身检查,严格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冠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具体操作如下:在无菌手术室环境中,麻醉完成后,对患者口腔的相关部位进行有效清洁和消毒,对要修整的牙龈进行相应的染色剂标记,并详细记录口腔内牙龈的大小、长度及形状等。成功麻醉后,将牙龈有效翻瓣切开,之后切除相应的牙龈组织,使用涡轮钻处理牙槽嵴及牙颈缘的相关部位,确保其与拟好的金属烤瓷冠保持约3 cm的距离。采用涡轮钻将牙槽嵴有效取出后,对牙齿的根部进行相应的修复,保证其处于相应的平稳状态,并将牙周膜纤维完全有效切除,修整工作完成后,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冲洗、复位和切口缝合,7~10 d后拆除缝线。拆线后,患者要保证口腔卫生,并给予患者相关的口腔漱口液,3次/d漱口,防止牙周组织细菌滋生,影响牙龈的恢复。若患者拆线后口腔有炎症,应及时给予患者相应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严密监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牙龈及牙槽嵴恢复正常后,进行相应的冠修复术,有效调整不整齐的牙齿,保证患者的颜面美观。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对牙齿修复的满意度及治疗情况。(1)满意度。临床采用百分制对患者的修复后牙龈的颜色、协调性及形状等方面进行有效评分,不满意:修复后的颜色、形状与邻牙存在较大的差异,牙龈与牙齿及面型协调差,总分低于60分;满意:修复后的颜色、形状与邻牙基本无差异,牙龈与牙齿及面型基本协调,总分在85~95分;非常满意:修复后的颜色、形状与邻牙无差异,牙龈与牙齿及面型协调,总分超过95分。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效果。无效:牙龈的基本形态未恢复或症状恶化;有效:修复后牙龈的相关形状、协调性及颜色存在的差异较小,较为轻微的牙槽嵴及牙周袋存在,牙龈有轻微的充血和红肿症状;显效:修复后牙龈的相关形状、协调性及颜色均恢复正常,无牙槽嵴及牙周袋存在,牙龈有轻微的充血和红肿症状;痊愈:修复后牙龈的相关形状、协调性及颜色正常,无牙槽嵴及牙周袋存在,牙龈无充血和红肿症状[3]。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牙齿修复的满意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609,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93,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牙齿进行相关的修复时,还无法确保患者牙齿的形态和位置完全达到冠修术的标准,在修复时要严格修复牙周组织,避免发生牙周疾病,防止牙龈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并要尽量确保其有较好协调性,提高义齿的固定修复效果。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已经应用于临床。有研究报道称,牙龈、牙槽嵴修整术的临床修复效果较好,可有效保证牙龈的正常形态,提高牙齿后期固定修复效果[4]。

本研究中,探讨了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比单一的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明显好。分析其原因为在牙龈和牙槽嵴修整术中,临床应用高频的电刀可对需要修整的牙齿和牙周组织进行有效、精确的切除,可减少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减轻手术的创伤,利于预后,便于后期牙齿的修复和固位。其采用的修复操作可有效提高冠桥的固位性和稳定性,增强修复效果,恢复患者的面部美观。在操作中,临床医生常使用涡轮钻对牙槽嵴进行相应的修复,对建立牙龈生物学的宽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术的顺利完成,要确保修整的龈缘与邻牙龈缘之间要充分保持一定程度的连续性,提高龈缘的美观,减少牙龈萎缩,提高牙齿修复的整体效果[5]。在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前后,手术切口的宽度对整体修复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切口过窄或过宽,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影响术后切口恢复的速度,影响牙龈的颜色、形状及整体的协调性,出现牙龈退缩,影响患者面部的美观度[6]。

在本研究中,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表明患者对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在牙齿修复较为满意。主要由于在手术治疗的前后,患者对于此手术情况的不了解,易产生焦虑、恐慌、担忧等负面情绪,相关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利于预后。术后患者的口腔卫生对患者的牙周组织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的前后严格要求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和卫生,可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可提高固定修复体的稳定性,增强整体的修复效果[7]。由于患者对临床牙齿的修复要求较高,既要有效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还要尽量提高面部的美观,而临床应用的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可满足患者以上的要求,从而提高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满意度[8,9,10]。临床口腔医生根据患者的不同牙科疾病及牙龈和牙槽骨的相应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程度的牙龈、牙槽骨修整术,并设计不同的修复体,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龈的颜色和形态,帮助患者改善其牙周组织的形态,提高牙齿固定及修复的整体效果,提高食物的咀嚼率,充分保证患者的日常营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在保证牙齿美观的前提下,保证了患者口腔牙龈的正常形态,有效降低了术后牙周组织感染的概率,提高了冠修复后牙齿的固位和稳定,提高牙齿的咀嚼效能。

综上所述,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萎缩的情况,降低牙周组织的感染概率,提高口腔的修复质量,利于修复体的固位和稳定,提高患者牙齿的咀嚼效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固定修复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牙齿修复中给予冠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在牙齿修复中给予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嵴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萎缩情况,降低牙周组织的感染概率,提高口腔的修复质量,有利于修复体的固位和稳定,提高患者牙齿的咀嚼效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冠修复术,牙龈,牙槽嵴修整术,牙齿修复

参考文献

[1]张华.口腔修复中医学美学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3):143-145.

[2]刘琳,刘娜,郭靖,等.不同牙槽骨吸收程度下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分析的初步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13(2):75-79.

[3]林璐.牙龈生物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9):568-572.

[4]王伟,张艳,袁琳.两种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游离端缺失基牙应力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2):2053-2055.

[5]田海英,施生根.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5,16(5):280-284.

[6]吴媛媛.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21):3227-3228.

[7]张朋,贾筱诗,张秋霞,等.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骨厚度及嵴顶高度相关性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31(4):488-492.

[8]王文君,马敏,索万奎.骨劈开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9):18-19.

[9]朱玥.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33-134.

【牙槽嵴低平】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下一篇:孔子的审美境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