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层

2024-05-13

下层(通用11篇)

下层 篇1

引言

苏童, 这个出生于阴晦迷蒙、温润潮湿的南方男人, 用他手中的笔,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阴森瑰丽的世界, 叙说颓靡感伤的传奇, 笔锋尽处, 开拓了当代文学想象的视野”1。

苏童, 在80年代, 一直被批评家和当代文学史家认为是先锋派的代表者。“先锋”时期, 他备受关注的作品有《罂粟之家》、《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南方的堕落》等中篇, 及《桑园留念》、《仪式的完成》、《祭奠红马》、《狂奔》等短篇小说。进入90年代以后, 他的创作, 又成了“新历史主义”的代表。2

苏童笔下的女人是经典的, 历来成为研究者论述的焦点。慢慢的, 他笔下的男性也开始见诸于论述者的笔端, 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选了这位作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便阅读了他的诸多作品, 并查阅了几乎所有关于他作品的论文。我茫然了, 感觉我想到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前人论述过了:女性的悲哀、小说的时空穿梭性、叙述人称的模糊性……

我继续阅读着他的作品, 希望可以打捞到一条“漏网之鱼”。于是, 我写下了这个题目:《苏童笔下的下层男性形象》。虽然也不是什么新东西。苏童笔下的下层男性, 基本上都是无产者。虽然他们各自生活的方式不尽相同, 但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在沉默中爆发者与在沉默中灭亡者。忍耐、报复、情欲、死亡, 构成了他们的人生四部曲。

一、沉默中爆发

在“沉默中爆发”的有:陈茂、五龙、小瞎子等。在他们身上, 我看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

(一) 坚韧的等待

不管是陈茂、五龙还是小瞎子, 在他们没有出头之前, 他们都有着异常的忍耐力, 并且善于伪装。《罂粟之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陈茂, 一条狗。你说你是我的一条狗。”

陈茂的光脚踩在一碗毛豆上, 喉咙被卡住含糊地重复, “我说你是我的一条狗。”

“笨蛋, 重说。”

喉咙被扼得更紧了。

陈茂英俊的脸憋得红里发紫, 他拼命挣脱开那双虬枝般苍劲的手, 他喘着气说:

“我说, 陈茂是你的一条狗。”3

这是刘老侠知道翠花花产下了陈茂的种时, 与陈茂的一段对白。刘老侠十分精明, 他明明知道翠花花生下的孩子不是他的, 但是, 他不直接揭穿, 只是采用那样的方式侮辱陈茂。然后, 他认下了这个“儿子”, 取名为刘沉草。

那么, 难道陈茂真的对自己的种无所谓吗?不是。这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可是, 他在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并且, 即使刘老侠让他承认自己是条狗, 他也照办了。他很无能, 但这并不说明他软弱。只是, 他能忍。

“长篇小说《米》的主人公五龙是文学画廊中流氓无产者的典型形象”4。他五岁就成了孤儿, 一场大水灾使他流落城市, 开始了他闯荡城市之旅。由《米》改编的电影《大鸿米店》中, 五龙与狗争食而不得!五龙几天没吃东西了, 饿得发晕, 为了一口饭, 他肯跪在地上叫阿保一声“爸”。此后, 他为了得到进入城市的资格, 压抑住自己的仇恨, 拼命干活, 目的就是要得到冯等人的信任。可以说, 他是一个城府相当深的人。这点, 比陈茂强很多。他瞒过了所有人, 包括精明的吕六爷。唯有阿保看穿了他, 因为他在五龙的眼中看到了比自己更狡诈的目光。

小瞎子, “1934年逃亡”里陈家的一个特殊过客。他是城南妓院的弃婴, 可谓出身奇苦。五岁那年, 他与一条狗争抢人家楼檐上掉下来的腊肉。这点与五龙相似。他拉起了黄包车, 并认识了车上的陈宝年——一个从农村逃入城市并发迹的下层男人。小瞎子拜了陈宝年为师, 发明了锥形竹刀。他是聪明的, 他让陈看不出他有任何的二心。狗崽的到来, 使他内心的邪恶一点点外露。他唆使狗崽去偷看陈宝年与环子的媾和, 他训练了狗崽十五岁的情欲。我认为, 他这样做, 是他本身的情欲得不到发泄, 而小女人环子就是他性幻想的对象。但是, 在他还没有能力得到这些之前, 他只有忍, 只有伪装, 取得陈的信任。环子被送回乡下了, 他是苦恼的;陈在城南妓院逍遥, 他是嫉妒的。最后, 陈死在了他的手里。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他们都有着常人难及的忍耐力。从这点上说, 他们是坚韧的男人。但是, 他们把这“忍劲”化成了一股仇恨的力量。

(二) 强烈的贪欲和报复心理

五龙, 一个“在天灾人祸的共同作用下被排挤出正常生活轨道的边缘人”。但是, 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顺民、弱者, “他具有强烈的反抗和报复心理”。5他对整个城市充满仇恨。冯老板、吕六爷、阿保等, 都是他仇恨的对象, 他恨, 恨得咬牙切齿。但是, 在他还没有力量能够消灭他们之前, 他只好把愤怒发泄在女人身上。可以说, “织云与他通奸是他从城市手中得到的第一件东西, 在织云的身上, 他既感到了精神上价值的实现, 又有一种对城市实施报复的快感”。6美国学者卡罗尔说:“对妇女的征服是男人把自己的占有欲和统治扩大到自己的直接需要之外所必须采取行动的一个例证。”7所以, 五龙对女性的占有, 不完全是因为情欲的发泄, 而是要通过采取这样的行为来发泄, 报复, 反抗这个城市。

在《米》中, 五龙可是说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普通劳动者, 但是集聚于他身上的人性丑恶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也就是说人性之善恶并不是和阶级出身的不同而对应的。隐藏于五龙身上的人性之恶是作为一种原生态自始至终就存在的, 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因激发而爆炸。五龙的人性丑恶主要反映在他的性压迫上, 他强行霸占米店老板的两个女儿, 把她们作为一种发泄工具来使用。在《米》中几乎所有的人物内心都潜藏人性之恶。五龙一家人之间也丝毫没有一点温情, 彼此之间都是勾心斗角, 相互倾轧。苏童在小说中很显然强化了人性之恶的普遍性, 它寄生于每个人的内心。

另一部小说《罂粟之家》中, 将批判的锋芒深入到苦难农民身上, 揭露了他们身上的小农意识和劣根性。在小说中, 陈茂尽管是出身于雇农, 他身上全然没有《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等贫苦农民的善良与憨厚。陈茂自始至终是流氓和无赖, 投身革命之后, 思想素质和觉悟毫无提高, 强奸了刘老侠的女儿素子。作者在这里很明显解构了宏大叙事对于苦难农民所采取的一贯做法, 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尽管是革命的支持或参与者, 但却既不善良, 也不祟高。在苏童的小说叙事中, 革命已经褪去了正义和神圣, 而被涂抹上陈茂旺盛情欲的最终发泄以及他对刘家的刻骨仇恨的残忍报复。因此, 苏童的小说男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显然解构了“红色经典”中革命者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文本中不断为革命行动提供正义性和合法性阐释之叙事追求。

小瞎子, 则主要表现为因贪欲而对陈宝年狠下毒手。可以说, 他的伪装技巧与前二者相比, 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是可恶与可怜的共同体。他们的报复心理太强, 仇恨使得他们一点点丧失人性, 一步步不择手段达到目的。譬如五龙, 不仅利用六爷除去了阿保, 还把冯老板气得瘫痪在床, 一命呜呼。他成了六爷的人, 他取代了阿保的位置, 他成了码头兄弟会的头儿。抢劫、杀人, 无恶不作。最后, 他认为六爷没有利用价值了,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假借死去的阿保之名把整个吕公馆炸得粉碎。他得势了, 可以呼风唤雨了。我们可以看到, 欲望是万恶之源。从心理学层次上讲, 五龙变态的性格是因着他种种不幸的遭遇而形成的。在他的内心, 人性中存在的真善美已经找不到半分了。特别是文中关于五龙性变态的描写, 把人的原始欲望推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但成功之后, 无休止的贪欲又毁了他们短暂的辉煌, 继而又回归到生命的原始起点 (死亡) 。所以说, 他们又是可怜的。陈茂最后死于亲生儿子沉草之手。五龙最后染上了梅毒, 全身溃烂而死。小瞎子的最后结局则是焚火而死。他们没一个有好的下场。

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他们为之奋斗一辈子的目标借用五龙的话说, 就是“让你们把我当个人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他们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五龙顶住众人的嘲笑娶了织云, 但他并不是真的爱她。在他看来, 他要的不仅是织云这个人, 更重要的是粮食, 甚至是整个大鸿米店。粮食, 对他有更大的吸引力。织云, 在他眼里, 只是一座桥梁——一座让他从乡村跃入城市、从饥饿迈入温饱的特殊桥梁。那么, 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的仇恨一切?根源在哪?《米》有意夸大五龙的凶残狠毒, 他那强烈的、不能遏止的占有欲迅速演变为凶猛的复仇。而《罂粟之家》中的陈茂出身于雇农, 受着地主的剥削、压迫。投身革命, 他认为找到了一个可以翻身复仇的机会, 他强奸了刘老侠的女儿素子。所以我认为, 他们的仇恨一半来自个人的现实遭遇, 另一半则来自乡村对城市的天然仇视。其实, 城乡对立早在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时期就已经产生。中国的封建社会同样也是城乡对立的, 城市在政治上统治乡村, 在经济上剥削乡村, “农业服从于工业, 乡村服从于城市”。乡村与城市的纠缠与冲突, 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欲望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 也终于死在了回乡火车的米堆上。

(三) 情欲

1. 乡间采花盗——陈茂“陈二毛,

翻窗王,

昨夜会了三姑娘,

今儿又跳大嫂墙。”8

这首粗俗民谣里唱的陈二毛, 就是《罂粟之家》里的长工陈茂。陈茂是个典型的农民无产者。他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力, 受雇于地主刘老侠家, 做起了刘家的一条狗。从这点上说, 他是可怜的, 无助的。但是, 他不像一般的长工那么安分。他是“人面狗身”, 有着强烈的性欲望。他“所有的日子叠起来就是饲料堆, 一些丢在女人们身上, 一些丢在刘家的大田里。”甚至连刘老侠的老婆——翠花花他也敢碰。还在翠花花的肚里播了种。

“陈二毛, 变了样。

一把唢呐一把枪。

走到东啊奔到西,

地主老财遭大殃。”9

进入了革命队伍的陈茂已经完全不是昔日的陈茂了。他已经完全不把地主刘老侠一家放在眼里了。唢呐与枪, 成了他向地主老财耀武扬威的道具。他在沉默中爆发了, 他成了农工会主席, 他有了一定的地位。接下来他做什么呢?仍然是要女人。而且还是刘家的女人——刘素子, 就是那个整天像猫一样酣睡的女人。他在那个象征着男性生殖器的“蓑草亭子”里强暴了她。他以为这没什么, 难道革了命就不让搞女人了?所以他并不觉得心虚。直至刘素子怀孕, 才把他从农工会主席的位置上拉下来。性毁了他的前途。他们出身于下层, 他们是贫苦农民, 但他们不一定就是善良、淳朴的。他们与地主阶级的仇恨也不是阶级仇恨, 而是个人的私仇。“红色经典”在他们身上完全不起作用。苏童, 这个新历史主义的代表者, 用他手中的笔, 完全解构了革命历史文学中的下层人物形象。

2. 变态占有者——五龙

五龙与陈茂一样, 有着旺盛的情欲, 在枫杨树村时被堂嫂引诱。到了城市之后, 他开始疯狂的占有女性。我认为这是他向城市宣战的一种发泄。

五龙对城市充满恨意。他要报复, 直接的就是对城市女性的占有。他完全不懂得什么是爱, 与他发生关系的女人, 在他眼里, 只是一种工具。他疯狂地占有女性:织云, 绮云, 城南稍有姿色的妓女们, 都是他攻略的对象。他残暴地对待她们, 甚至把米粒灌入她们的下体。他根本不把她们当个人看。他只是在粗暴的发泄, 发泄他对这个城市的仇恨。这时的他, 可以说, 已经完全变态了。最后, 这个称霸一时的男人死于梅毒——还是死在了女人的裤腰带上。

陈茂最终被亲生儿子沉草所杀, “血气旺盛”产生无休止的淫欲与贪欲使他还没有“飞翔”即被击毙。工作组长庐方说:“你能更换一个人的命运, 却换不了他的血液”, “有的男人注定是死在女人裤带上的, 你无法把他解下来”10。陈茂如此, 五龙也如此。

3. 情欲幻想者——小瞎子

小瞎子, “1934年里”的一个小人物, 陈家家族史上的“一颗野酸梅”。由于他地位低下而没有能力去获取女人, 于是他选择了疯狂的手淫。而他情欲幻想的对象就是环子。心理分析主义学家认为:人的本能情欲等在社会道德和人的理性意识压抑下得不到满足, 就会转移到梦中去发泄。小瞎子的“白日梦”, 是把他在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本能情欲等, 转移到幻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宣泄。我们可以预测, 在他得到了陈宝年的财产后他会怎样做。

二、沉默中灭亡

上述的下层男人, 虽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至少他们辉煌过一段时间。另外的, 同样是下层男人, 但是他们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我把他们概括为是在“沉默中灭亡的男人们”。

(一)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者——春麦

《十九间房》想向我们展示什么?我只看到了春麦。春麦三十不到, 看上去却像五十出头的样子。“春麦的经历几乎是那个时代大部分农民的经历。极度的贫困使他不得不依附于生活的强者以获得生活的保障。但强者是不会将这种卑贱的弱者当作同道中人的。”11

自家的媳妇六娥被土匪金豹当面侮辱, 春麦却没有表现出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态度。在其寡嫂水枝怒骂:

“你还有脸给他们倒尿盆?眼睁睁地看着那货给你戴绿帽子, 你还有脸给他们倒尿盆?”……“你要是男人, 你要是有点血性就进去砍他们一刀, 要不你就往自己脖子上抹一刀吧。”12

发生这样的事情, 旁人都看不下去了。一般的男人受到这样的侮辱, 也定是怒不可遏, 不能容忍的。即便是读者读到此处, 也是义愤填膺。然而我们的主人公却说:“我家的事不用你管, 你回屋睡觉去吧。”好个“回屋睡觉”!我们不禁要说:“好没骨气的男人!”最后, 无处发泄的他, 砍下的居然是自己媳妇的手臂。

即便是金豹这样对他, 他仍然为金豹效命, 始终守护着地窖里的那些枪支弹药。事情暴露, 他带领妻儿连夜出逃。出逃途中, 为救妻儿, 自己跳河身亡。春麦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留下了什么?春麦, 一个被生活逼迫而不得不屈服于强者的下层男人, 让人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二) 进退两难者——沉草

刘沉草, 一般意义上都把他归为末代地主阶层。然而我认为应该把他归入下层男性。为什么?首先, 在血缘上他就不正宗, 他是长工陈茂与妓女翠花花的私生子。虽然后来继承了刘老侠的家产, 也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譬如把土地以较低的租子租给农民 (秋后只要一半收成) , 以此来解除贫雇农与地主人身依附的关系, 给他们更大的自由。这些可以说是挽救地主阶级命运的有效手段。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 刘沉草几乎是怀着绝望去做这一切的, 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他是被动和被迫的。许多农民都从刘沉草手上租到了土地。也有人跪着问刘沉草:“少爷这是真的吗?”刘沉草喊起来, 别给我跪下, 他说:“我恨死你们这些人了, 就像恨我自己一样。”13可是, 他根本来不及摆脱这些就死于昔日的同班同学之手。短暂的一生就此终结。他是不幸的。他本不是地主, 但地主阶级把他拉了进去。成了地主之后, 地主阶级的气数又尽了, 没人庇佑他。革命了, 本该是劳苦大众的他不管怎么努力还是逃不脱死亡的命运。他已经被踢离了广大的群众队伍。最后被革命者庐方杀死。“交易与逃亡救不了沉草的命, 历史的无常与人性的罪恶一开始就缠上了沉草孱弱的灵魂。”14

(三) 贵族中的下层男性——端白

《我的帝王生涯》是苏童其中的一部历史小说, 跟以往红色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 它完全放弃了历史乐观主义的想象, 而认为历史不过是偶然性的涂抹, 一件很小的事情足以改变所谓历史的发展趋势。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 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 在先帝驾崩之后冒冒失失地继位成为皇帝。这是一个性情顽劣而又不学无术的少年, 他的兴趣在于带着他忠实的随从燕郎玩斗蟋蟀。而对国家大事全然不去关心, 他也毫无政治抱负和治国大计。时而残暴不分青红皂白处死臣子, 时而忧愁怅然若失。在他短暂的帝王生涯中, 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这么一个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应该作皇帝的人, 在皇宫沦陷之时, 从皇太后口里才得知了他继位的真相:继承皇位的本应该是太子端文, 先帝遗诏册立端白只是皇太后有意改动而已。原因是端白当上皇帝较端文而言更容易受皇太后控制。也就是说仅仅是因为皇太后的权力欲望造成了端文的帝王生涯。苏童曾在《后宫.自序》中这么谈及小说《我的帝王生涯》:“《我的帝王生涯》是我随意搭建的宫廷, 是我按自己喜欢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 年代总是处于不详状态, 人物似真似幻, 一个不该做皇帝的人做了皇帝, 一个做了皇帝的人最终又成了杂耍艺人, 我迷恋于人物峰回路转的命运, 这是因为我常常为人生无常历史无情所惊慑。”15苏童正是据于这种创作观念, 创作了小说《我的帝王生涯》。小说展示了人世的无常, 偶然性的变故对于人的命运所具有的不可测性。作者通过一种历史想象, 极力避开正统的史料记载, 而着力挖掘历史的偶然性所带给人的难于预测的命运。

三、原因

其实苏童笔下的男性形象远不止上述几个, 但不管数量有多少, 不管是上层还是下层,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句话也经常由苏童笔下的女性亲口说出。他们对权力财富的极度追求, 对情欲的深度迷恋, 无休止的人性倾轧, 都证明了女性对他们的评价的不诬。那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国封建文化根源

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 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入封建社会以后, 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结合, 要求妇女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这其中, “出嫁从夫”及“夫为妻纲”最为重要。男孩是宝, 女孩是草。“兄弟如手足, 女人如衣服”。女性的命运全部由男性来操纵。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男性, 也不把女人放在眼里。他们视她们为玩物, 一种发泄的工具。妇女成了男人的附属品, 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正当的权利。

旧社会的文化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本位文化。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达对男权文化有较透彻的揭露。他指出:“世界女子过去一大部分的历史, 是被男子征服的历史。在这时期, 道德上风俗上习惯上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一切种种, 凡是女子所处的地位, 无一不在男子的下层。男子好像天神, 是主人。” (李达《女子解放论》1919年10月)

男权社会以男人为中心来支配整个社会, 这些男人最大的共性在于其凌驾于女性之上的优越感, 以及其他一系列男权观念。他们共同享受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玩弄所带来好处。同时, 他们男性内部也存在着权力分配的争夺。就像本文提及的下层男性们, 他们与真正的上层男性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 甚至这种矛盾是不能用文明的方式进行调和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隶属男权社会“金字塔”不同的阶层。就女性本身来说, 她们思想观念陈旧,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遭受男性压迫后总怪自己的命运不好。这说明男权意识已经深深刻入了她们的脑子里, 并对这个运作过程习以为常。

陈晓明说, “父系社会的封建时代无疑是由男性来控制的。几千年的人伦道德给了男性至高无上的权力。”16男尊女卑的观念, 在苏童的小说里随处可见。

(二) 男性本身的欲望

在苏童的笔下, 男人天生有一种优越感。这些男人共同享受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玩弄所带来好处。上层男性如陈左千、吕六爷、刘老侠、陈文治等, 他们都是妻妾成群。他们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是可以带走一群女人。下层男性, 当他们还没有能力去获取女人时, 他们在心里意淫。一旦他们得势, 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对女性的占有, 变态的情欲发泄。总之, 苏童笔下的下层男性没有一个好东西。

“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这句话众所周知。新时期的文学在走过伤痕、反思、大墙、改革之后, 进入了短暂的“先锋文学”时代。从先锋文学的探讨, 到新历史小说, 再到现实主义的回归, 都可以在苏童的小说创作中找到轨迹, 这使得他的写作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并成为透视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典范文本。我们通过对他笔下的下层男性形象分析, 了解到历史的无常与人性的罪恶。陈建功这样评价苏童:“苏童是一个安静的写作者, 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情, 平静的生活, 他自称是‘老农’, 像菜农一样种自己的地, 把菜提到市场上去卖。正因为苏童总是保持着一份静气, 使得他的作品也变得平静, 使得他获取了一种飞跃现实、超越日常生活的跃动和鲜活的想象力, 使得他对人性、人心、人情能做更深的开掘, 有更多的发现。” (2006年12月2日陈建功在苏童小说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们不妨把苏童的小说看成是一个“梦”。每个男人都在做着一个权力欲望、妻妾成群的梦。同时, 苏童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即男女平等究竟是指什么?男女关系到底怎样才算是和谐的?我想, 这也是目前人们热衷于研究但却难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A].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苏童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2]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3]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4]黄建新.“没有一个好东西”——苏童笔下的男人[J].世界杂志, 2005 (11) .

[5]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90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J].文学评论, 1999 (5) .

下层 篇2

——《红楼梦》读后感

吾于暑假之际,特寻《红楼》原著,以此领略前人之风骚,体味晚清之社会。稍有所感,斗胆妄评,或有不当之处,包含为上。

——前记

《红楼梦》者,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顶峰之作,其头衔数不胜数,不于此赘述。全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府及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全书内容中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因此从古至今吸引许多学者对其加以研究、评论,可谓是“前人之述备矣”,吾今日所论,乃深有感触之事,稍取一二,遂得此题。

在未读《红楼》之前,我唯一的感受便是对宝黛爱情感到心痛;而读过之后,更让我感触的却是那些贾府中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丫鬟,也有小妾。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无奈,更有他们不甘于这种“无奈”的无畏。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头等”丫鬟,之所以说头等,是因为她对贾母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是她身边“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因此连正经主子也要让他三分。可是这又如何呢?就因为他是一个丫鬟,荒淫无道的贾赦虽然年逾七十,仍派邢夫人强迫鸳鸯做他的妾,甚至在他们看来,被老爷看中,“遂了她素日心智高大的心愿”,还是件“又体面、又尊贵”的事。设想如果这番话是对一个普通的丫鬟说的,谁不愿意?即使这样违背了她们心中所想,但在从“丫鬟”变成“姨娘”的吸引下,在金钱和声望的诱惑下,甚至在贫苦的家庭环境的逼迫下,她们也只好“把握住机会”,不做旁人眼中的“傻丫头”了。可是鸳鸯只是“红了脸,夺手不行”,碰到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平儿、袭人时,她说出了她的心里话:“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的干净呢!”,在她的心中,要嫁便嫁一个称心如意的人,绝不为人所辱。这是何等的心性!连宝玉听后都“心中着实替鸳鸯不快”。但鸳鸯并未因此而获得胜利,一个丫鬟怎么敢反驳正经主子呢?丫鬟是服侍他们的呀!邢夫人看到鸳鸯满脸的不愿意,只好找来她的嫂子,那嫂子“自是喜欢”,刚向鸳鸯道了喜,就遭到她的一顿痛骂:“什么好话?又是什么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别人家的丫头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往火坑里推!”这媳妇无法,只好去回贾赦,贾赦便以为鸳鸯恋着少爷们,污蔑她看上了宝玉。鸳鸯受辱,心中更是愤懑不平,无奈自己只是一介女子,况且还是个丫鬟,如何能反驳贾赦,想着自己只能靠贾母做主了,索性和盘托出,便拉着哥哥嫂子去见贾母,说了这么一番既大快人心,又让人同情的话:“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真可谓“心比天高”啊!

不论最后鸳鸯有没有成功,我们都应该为她的勇气鼓掌。纵使自己的身份有多么低微,也不要舍弃自尊,甘受凌辱,不能放弃自己的底线。

苦姨娘毒设魇魔法

赵姨娘是何许人也?方才的鸳鸯是“有头有脸”的丫鬟,而此刻的姨娘只是个“没有好东西到我这”的小妾。当时的社会虽然容忍小妾的存在,但人们从心底对姨娘就没有过尊重。在贾府中,姨娘和丫鬟唯一的区别就是份例的不同,也就是每月银子的多少。尽管赵姨娘生有一男一女,但下人们也不把她放在眼里,因此她的生活也并不宽裕。一次与马道婆的闲聊更是透露了她的心机:“‘我只不服这个主儿’一面说,一面伸了两个指头,马道婆会意,便问道‘可是琏二奶奶?’”原来赵姨娘早为凤姐独揽贾府大权感到不满,今被马道婆点破,索性求她道:“你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来摆布死我们娘儿们不成?难道还怕我不谢你么?”那马道婆本会妖术,她们便联手做些鬼符。赵姨娘此刻只想着凤姐和宝玉死后这家私便归她们所有,那时便可出人头地,即刻给了马道婆几两银子,并立下五十两契约。她并没有想过这些鬼符能否灵验,没有想过就算他们死后家私是否真的可以由她赵姨娘掌控,甚至连这种犯罪的行为可能会被发现都没有想过。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在利欲熏心的不甘与煎熬中,哪怕是一丁点的希望也是万丈光明。哪怕她的这种希望是卑鄙的、小人的、下流的,也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如那些为生活所迫的丫鬟们,即使真的忍辱做了姨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是情有所原的,毕竟真正有心性的人又有多少呢?

如果这样,那么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决定了人——尤其是下层人民,能否不受到生活压力,以及可以用不伤及自尊、不违背内心的方式去解决生活压力。一个好的社会,不应该让人觉得不公平,也不应该让人觉得不顺心,更不应该让一些人为了生活失去自尊、丧失底线。

这也需要我们全体公民的努力。

我们从开始懂事开始,就常被父母灌输这样的思想:“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也只能当清洁工。”“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就曾演讲道“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也没有不是可敬的”“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劳动是有上下之分的,做官就比清洁工光荣,开公司就比扫大街高一等。因此有的人就看不起、甚至是歧视那些所谓的“下层劳动者”,在一尘不染的大街上,他们会随手丢下塑料袋,在拥挤的公路上,他们会从车窗中随手掷下垃圾,也将清洁工的安危置于脑后……这些人不仅丢下了道德,也亵渎了劳动人民的尊严和努力,他们与那些封建贵族中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又有何区别?

从现在做起吧!让公平和理解充满整个社会,让人性的光辉照耀神州大地!

“精英”会带社会下层一起玩吗? 篇3

说一个人是“农民工”,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个人处于社会底层——是下层中比较差的那一层,而说一个人是“精英”,他肯定就不属于所谓的底层。在中国,精英处于哪个阶层等级上,和其身份、所占有的资源和影响力有关——是权力精英、经济精英,还是知识精英?视乎有多少权、多少钱、多少影响力。

我这里所说的精英,特指知识精英、经济精英——尤其是那些能把自己所占有的稀缺资源,比如钱、身份,在公共领域里转化为话语上的影响力的人。而且,更多是指某些具有“精英心态”的人。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无论是否依附于由权力精英所掌控的利益结构,他们自身都和下层一样,普遍感到压抑,感到“不爽”。在面对“体制”时,他们和下层似乎还有某些共同语言,比如都认为现状应该改变。

这些知识精英、经济精英们,会带下层玩吗?在社会分层中,当精英们和既定的政治社会结构,和下层相遇时,会有什么发生呢?

精英和社会下层的纠葛

一方面,精英们在社会下层那儿有很多粉丝,他们具有偶像般的待遇。比如任志强的粉丝并不全是炒房者,其中还有很多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的房奴,以及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

并不奇怪中国社会具有某些珍稀物种——当精英们通过“市场”在公共领域表演时,无论是娱乐市场、政治消费市场,还是成功励志的市场,这些物种就会大量地被猎获。这一法则大概世界通用:一个社会下层者,会去艳羡、崇拜那些剥夺了自己父辈,以及自己的人,这是对自己的“激励”,至少可以让自己在心理上寄生。

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社会下层,又表现出害怕和警惕。看一下他们习惯性的话语模式就明白。诸如“暴民”、“不懂××学”、“舆论干预司法”、“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死一个人”、“警惕民粹主义”……无不透露着对大众鄙视的精英味。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玩?

精英们在中国社会阶层等级结构中,处境其实是尴尬的。他们大多数人处于中层的最上一层,以及上层的最下一层。在整个利益结构上,他们是受益者,但面对上层的权力——资本,则备感压抑。这使得他们无论对上层还是对下层,以及整个利益结构,都具有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他们的阶层等级所伴随的心理问题,也就是压抑、纠结。

就说对下层,这种心态很容易理解。精英们确实需要无数粉丝,这不仅是谋求影响力的利益需要,而且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需要: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觉得面对由上层所主导的利益结构、政治经济格局时自身的弱小。就是说,对于他们来说,无名的下层,一堆抽象的数字,既可以是博弈的筹码,同时,在心理上,也具有壮胆的功能。但社会下层在他们面前,不能有任何意志,更不能有任何违逆于其利益的声音,即不能独立地存在,否则,就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比如,在“舆论干预司法”这一伪命题的争议中,很多法律精英,包括律师和专家,总会跳出来指责老百姓。他们似乎看不到这一双重标准:为什么老百姓议论几句就是干预司法,而你议论就不是?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如果老百姓发声,在这个领域,他们的话语权必然削弱,而话语权威的失去,很可能导致利益受到威胁。他们必须保持对此的垄断。如果社会下层独立意识的增强,碰到了这个利益结构,他们肯定是会骂社会下层是“暴民”的。

某些肚子里并没有多少货的“专家”也一样。当他们的声音要对公共事务提出解释、规范时,同样预设社会下层,以及他人只能闭嘴,理由就是人们不懂“××学”。知识—权力,正是他们本能地要维护的利益结构。

如果一个精英是经济精英,那就更是如此了。他们的利益结构,和社会下层并无同构之处,预设下层社会对他们利益的威胁,并不亚于从权力、资本上层那儿感受到的压抑。所以,要他们带下层一起玩,这一可能性在今天基本上不存在。

这一切,都会在阶层心理、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中煎熬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聚落 篇4

关键词:城邑,聚落,文明

西辽河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称之为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200-3600年,相当于中原的夏和早商阶段。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因1960年中科院考古所在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发掘而命名,分布范围以赤峰市为中心,东至辽宁西部,南抵京津地区,西到张家口以东,北抵西拉沐沦河流域。

此时最能体现它的文明要素就是大量城邑群的出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多分布在丘陵山地,每个大城堡周围选择有利于防卫的小山头修造小城堡,构成一个众星捧月的“卫星城”。城墙建筑采用土筑、石砌或土筑与石砌相结合,高大坚固,规模壮观。这些石城多沿河分布,依河谷断崖高台而建,有的隔河相望,有的成组成片,遥相呼应。城内有房屋基址和其他设施,城外是大片的墓地,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治、经济联系和军事防御等功能。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与前一时代的环壕聚落不一样, 它已经发展成了具有城壕、城墙、城门、角台和马面俱全的城邑。下面就三座店山城来说一下,三座店山城位于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是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经过2005-2006年两个年度考古发掘所揭露的。遗址是由大小两个并列的石城组成,大城在西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小城在东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城内共发现圆形建筑基址65座,窖坑49座, 不同时期的墓葬10座,以及岩画、石墙、积石台等。其中大城的发掘面积为7500平方米,城墙高大坚固,城墙外侧有15个半圆形马面。城内房舍俨然,道路通达,布局清晰, 共清理出院落20余处,基本由单双圈建筑基址和窖坑,石墙等设施构成,大城内有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小城的占地面积约1585平方米,整体呈不规则形,四周环列着石筑的城墙,但与大城相邻的西城墙构筑十分简便,小城的东西北三面共有10座马面,南城墙不设马面。小城无论是城墙还是马面都比大城的要简陋,可见小城的地位不高可能只是对大城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山城已经有了比较独立的社会体系。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大都随山势建,利用陡峭的山崖和沟壑等地理条件扼险守隘,这些石城成组出现,一组石城址群中又有一、两座大的石城址,每组石城之间有相当远的间隔,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每座石城址可能是一个社会单位,每组石城群可能是社会单位的联合体,而每组石城中大的石城则可能是联合体的中心。这些石城的防御系统表现得比较浓厚,可能跟当时的时代有关,小的邦国已经形成,为了争取地盘扩大自己的利益,战事不断,才出现了这种石城。 从石城的布局、构造和规模来看它已经形成了城市的雏形。

三座店遗址是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石头建筑的山城聚落的代表,下面我们再介绍下土筑方式的二道井子聚落遗址。

二道井子遗址是目前夏家店下层文化中保存最完好的聚落遗址,二道井子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2009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达5200平方米。二道井子聚落遗址由环壕、城墙、城墙内村落三部分组成。共清理城墙、环壕、 院落、房屋、道路、窖穴、灰坑、墓葬等遗迹305处。遗址堆积深厚,平均深度达8米。在遗址上发现了环壕和城墙, 环壕平面呈椭圆形,剖面呈“V”字形,城墙位于环壕内侧, 城墙内侧堆积坡度较缓,城墙外侧坡度陡峭,与环壕内壁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城墙顶部与环壕底部落差达12米。为使城墙更为牢固个别地段使用了夯筑技术或包砌土坯。遗址中每个院子都有主房、配房、窖穴,院与院之间有公用的墙界、小巷。遗址内除少数房屋有祭祀功能,大部分是实用功能的居住建筑,除2座以外均为地面式建筑。房址多为圆形, 少量圆角方形,部分墙体设有瞭望孔,房址墙体大多为土坯错砌而成,少量夯筑。二道井子聚落遗址最大特点就是建筑房址内存在多次叠压打破关系,这种关系被清晰地保留下来,房址保存完好,小到每一户的门、通气孔、门槛、门墩等都清晰可见,这在其他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通过对二道井子遗址周边的调查,发现有多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基本相隔五里即可见到一处,这种对聚落有规律地布局和规划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具备一个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社会群体。 二道井子遗址是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发现房址最多的一个聚落,内有完整的环壕、城墙、院落、房屋、道路、窖穴、散水、 具有防御功能的瞭望孔等遗迹,已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古城遗址。

下层 篇5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是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发展而来的,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的器械,对早期胃肠道肿瘤进行切割的一种技术。这种手术不仅能治疗早期胃癌,还适用于早期食管癌及大肠癌等病症。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是由日本人开发的,并最早将其应用于临床。据统计,日本用该技术一共治疗了3087例胃癌患者,其中胃癌病灶切除不完全的病例仅为2.1%;在术后1年以上复发,并需要再次进行内镜下治疗或行剖腹手术的病例仅为1.9%;而其他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被彻底治愈的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无一例患者复发。那么,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是如何切除早期胃部肿瘤的呢?

患者在术前需通过胃镜及相应的器械,对胃癌病灶进行确定和标记。然后在病灶部位的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和美蓝,待病灶明显隆起后,用针形切开刀将黏膜切开,再用相关器械对黏膜下的肿瘤进行剥离。由于器械的限制,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对肿瘤的大小及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这类肿瘤应该是:①肿瘤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且没有转移至周围淋巴结。这类患者可进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并能获得与外科手术同等的治疗效果。②经超声内镜确诊的脂肪瘤、间质瘤及类癌等肿瘤。其中位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且直径小于1.0厘米的肿瘤,可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并可完整地将病变部位进行剥离;而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若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则易发生消化道穿孔等情况。因此,该类肿瘤可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将其剔除,以免引发并发症。此外,术后复发的肿瘤,以及因位置、形态及大小等因素,导致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也可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进行治疗。

下层 篇6

1 统治者对禁武与扬武的疑惑

武术是从军事战争中提炼出来的产物。冷兵器时代的统治者都是马上得天下, 靠的是刀戈剑戟、强弓硬弩。军事力量的强弱是国力的重要象征。但是统治者又怕别人依靠武力夺取他的江山, 扰乱社会治安, 于是就开展禁武运动。特别是宋朝, 由于统治者对武官的抑制, 使重文轻武的思想日益严重。这种情况下, 使武术与武艺走向分化。然而, 要保证自己的江山社稷, 必须依靠保家卫国、开拓疆域的将领, 那么他也需要具有特殊武术才能的将帅, 因此, 产生了武举制度。武举制度是从朝廷到民间展开的武术考试,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考试标准, 这就与禁止民间习武的政策相矛盾了。我们先看看不同时期武举制度对人才的要求 (表1, 表2) 。

四个时期均把低品位的文武使臣的子弟放在第一位, 而将平民的子弟放在第二位。凡年满十八岁以上, 缴纳十三年“品子课钱”的均可应考。同时朝廷还责令地方官员举荐俊杰, 有知情不报者, 将受到惩罚。可以看出, 以武取仕和“侠以武犯禁”的区别并非十分地明显。禁武与扬武在统治者的心中体现出双重性, 从这点上看, 禁武运动是不可能彻底的。

2 穷文富武的社会条件

古代平民取得功名利禄无非是通过“学而优则仕”的方式获得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即文和武。文人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的人数是很少的, 结果是造成缺乏生存技能的穷酸儒生。而习武则不然, 一方面, 考试失败了, 利用武术谋生的手段很多, 比如卖艺、走镖、看家护院、开场授徒等等;另一方面, 古人学习武术很多是免费的, 给予大部分穷人学习的机会, 只要工夫下得深, 不仅可以摆脱生活的窘境, 甚至还可能飞黄腾达, 名留青史。这是武术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条件。在古代历史中, 战争贯穿着始终, 穷文富武也表现在保护自己及家人、所属集团等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儒家思想对“武”的态度

众所周知, 孔子政治思想是仁, 道德标准是礼, 尽管孔子体魄雄伟、步履矫健、力可翘关、擅长射箭, 却终不肯以此扬名。对于“武”字相关的概念, 孔子并不作为首倡。在孔子的教育中存在体育的内容:六艺中的射, 御, 乐。孔子曰“射不主皮, 为力不同科。”可见孔子认为射中与否并不重要。孔子提到了“勇”, 说:“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孔子提出“勇”, 是因东周解体, 群雄并起, 充满争战, 游侠死士成风, 指的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许多英雄人物表现出了令人佩服的“勇”, 而“勇”字正是武术的“魂”。只是孔子把“勇”字作为一种意志和信仰, 引导到对仕途的执着和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等方面来。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重文轻武的思想, 这种思想一直占据着漫长的封建社会的主流。人们不以武术为荣, 反以“武夫”为耻。文人关于武术的历史记载如同凤毛麟角, 而在野史中也多以夸张、神化的文学手法对武术进行歪曲, 是导致武术技法失传和拳种源流扑朔迷离的原因之一。

4 人们对“超能力”的向往与追求是习武的隐性内因

自远古时代开始, 人们就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进行膜拜, 渴望得到自然赐予的力量, 于是崇拜太阳、动物、山川河岳等作为一种图腾。对于有超长能力的人物给予崇敬, 如黄帝战败蚩尤, 做武舞。“蚩尤氏头上有角, 与轩辕斗, 以角抵人, 人不能向”。特别在奴隶制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诗·小雅·车攻》记载“博兽手敖”, 《诗·郑风·大叔于田》记载“袒裼暴虎, 献于公所”等等。战国时代, 游侠、剑客、死士成风, 我们从荆轲、聂政、侯赢等故事当中可以知道他们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 多数的权臣政客都养有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士。而在以后的封建社会里各个社会阶层也继续表现着这种状态, 朝廷开设武举制选拔有“股肱之力”的将领, 招纳一定的具有特殊能力的艺人进行表演, 以供娱乐。而民间则存在着劫富济贫的侠客、抱打不平的好汉, 他们的行为虽然受到官方的镇压, 但是却可以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从普通人到具有“超能力”的人,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无疑是刺激人们习武一个有效的办法。

5 古代的武术界存在明显的竞争机制

从武术产生开始, 就存在着明显的竞争机制。“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武术的本质决定的。这种竞争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在春秋战国时代, 游侠墨客成为尚武的风气, 讲究比试和讨论剑法。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荆轲在刺秦王之前, 曾经与盖聂、高渐离比试剑法, 结果都输了, 但是荆轲很不谦虚, 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指点, 这也是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之一。这是当时的武士阶级的竞争机制, 目的在于“士为知己者死”或“闻达于诸侯”或者带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二、官方举办的“竞赛”, 引起民间的武师参加竞争, 如相扑、角抵等, 具有职业化的特征;三、“科举制度”, 是选拔人才的竞争机制, 通过演武比赛, 产生新的贵族;四、民间的武术门派之间也有竞争, 这些门派间的竞争有着独特的“规矩”, 即“江湖”规矩, 通过比武可以扬名立万, 提高本派武术的知名度, 提高自己的“江湖”地位, 名利双收。

6 武术是军事与健身娱乐的殊途同归

武术源于战争而并非源于军事。前面提到过游侠隐士、墨家, 以及传说中的越女等, 不能硬把他们扯进军事, 他们本身就是民间的老百姓。一些武术技能确实从军事上流传到民间, 而民间在接受军事武术的同时, 也在继承着原有的武术技能, 只是把军事武术和民间的武术加以融合、改进和创新。武术既然能够在民间广泛流传, 必然有它的存在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物质追求上, 也体现在精神需求上。武术源于战争也好, 源于军事也好, 只要走向民间, 最终都是殊途同归, 作为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7 结论

(1)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不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是武术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要决定的, 归根到底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2) 武术的发展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是导致武术史扑朔迷离的主要原因之一。武术价值取向的发展, 反映一个社会背景下的文化状态。

参考文献

[1]蔡宝忠.中国武术史专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下层 篇7

1 工程概况

许疃矿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 主要开采32、71、72、82煤层, 72、82煤层厚度分别为2.18, 2.27 m。72煤层与82煤层层间距为17 m, 属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72煤层布置的7223工作面, 位于82煤层石门上部, 石门为直墙半圆拱巷道, 直墙高1.8 m, 巷道宽5.6 m, 沿煤层底板布置。上煤层的开采造成下层煤布置的巷道围岩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 所以在7223工作面开采之前对82煤层石门进行补强加固。为此, 必须了解上层煤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应力集中位置及转移变化情况。

2 数值分析模型

根据许疃矿生产地质情况及顶底板岩层物理力学参数 (表1) , 建立FLAC数值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走向长度为284 m, 分布202个网格, 垂直高度为110 m, 分布260个网格。模型物理网格数为202×260。先期布置的82石门位于82煤层之中, 巷道顶板距离72煤层为15 m。模型上端为自由面, 施加垂直载荷, 地应力测量垂直应力为10.0MPa;下端为固定约束。左右两边为垂直方向可动约束, 一个自由度。

模型中72煤层工作面开采方向如图1所示, 远离巷道处开采步距为10 m。工作面自右向左推进。前100 m按步距10 m开采, 每50 m保存1个文件。后80 m每2 m为一开采步距, 每10 m保存1个文件。在每次保存的结果中提取监测点历史。通过82石门围岩位移场、垂直应力与塑性区变化信息对石门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5]。

(1) 巷道围岩位移场分析。巷道围岩位移场情况如图2—图4所示。

由巷道围岩位移场的变化可以看出, 在工作面推进、影响逐渐增强的过程中, 巷道围岩的位移场由原来指向巷道内部空间, 逐渐改变为随着工作面开采而引起的位移场为主导。当工作面跨过石门到达左边时, 巷道围岩位移场改变为指向采空区方向。

从巷道位移场及X、Y深部位移变化监测曲线可以看出巷道围岩位移的变化过程。上层煤开采以后, 下分层巷道的围岩不是一直向巷道内部移进, 尤其是Y方向的变形, 往返运动剧烈, 说明下分层巷道受上分层工作面开采形成的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较大, 出现较大的错动剪切破坏[6]。

(2) 巷道围岩应力场分析。巷道围岩应力场情况如图5—图7所示。

根据垂直应力分布云图可以看出, 当模型开采到第1个50 m时, 即工作面距离巷道水平距离约90 m时, 超前支撑压力开始影响到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支撑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由15 MPa逐渐增加到30MPa, 应力集中系数由1.5增加到3.0。当工作面推进120 m, 即工作面距离巷道的水平距离为20 m时, 巷道右帮应力集中强烈, 达到40 MPa;当工作面再向前推进10 m时, 即工作面距离巷道的水平距离为10 m时, 巷道左帮应力集中强烈, 达到35 MPa。当工作面继续推进时, 巷道逐渐过渡到采空区下方的应力降低区内。

由于82石门沿底板布置在煤层当中, 煤层较软, 高应力挤压下, 形成“两板压豆腐”模型, 巷道两帮出现严重内移, 巷道两帮出现大范围的剪切破坏区, 两帮的变形导致应力的释放,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底板的底鼓。巷道周围形成了X型的应力分布区域, 在此应力增高区的作用下, 巷道两帮底角和两肩较容易出现拉剪破坏, 应加强支护[7]。

(3)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析。巷道围岩塑性区情况如图8所示。

由图8可以看出, 巷道左底角和右帮靠上的区域出现了拉破坏, 大面积出现了剪切破坏。在82煤层中, 巷道维护困难, 应加强对帮两帮尤其是对帮脚与两帮肩窝围岩的控制。

当工作面开采影响到巷道之前, 巷道围岩的塑性区主要是由于顶底板较高的水平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随着工作面的影响越来越强烈, 巷道左右帮的围岩逐步遭到高应力的作用而破坏 (垂直应力在两帮表现为剪切作用) , 巷道顶底板的剪切破坏逐渐转移到巷道两帮。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工作面开采而导致底板破坏的塑性区与巷道在高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逐步扩大的塑性区贯通, 形成巷道围岩较大的破坏范围, 并且在巷道底部与巷道两帮出现不同程度的拉破坏, 导致巷道围岩产生大变形, 支护困难[8,9]。

3 补强措施

在72煤层工作面影响82煤层石门之前, 对82煤层石门进行锚索补强, 根据上面的数值计算可知, 72煤层工作面的回采对下煤层石门围岩稳定有较大影响。对应力增高区域、位移场活动频繁部位架设锚索进行补强。具体补强技术方案如图9所示。锚索材料为22 mm, 1×19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长度为6 300 mm, 极限破断拉力为550 k N, 配合高强度锁具和可调心托板。锚索托板规格为300 mm×300 mm×16 mm, 材质为Q235钢, 高度不低于60 mm, 承载能力不低于550 k N。锚索初期预紧力大于250 k N。

进行支护补强之后, 能有效切断顶板和两帮、两帮和底板之间的位移场、应力场及塑性区的转移扩散, 可有效控制82煤层石门的变形。工作面开采之后, 对石门进行围岩监测, 石门两帮及顶底板位移监测曲线如图10所示, 由此可知, 两帮最大移近量为26 cm, 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4 cm, 底鼓量为5 cm, 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4 结论

(1) 上分层工作面的开采对下分层巷道影响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变化。初期受水平应力影响较大, 巷道两帮围岩出现大面积剪切区域, 随着上分层工作面的推进, 垂直支撑压力逐渐增大, 两帮出现拉伸破坏, 而顶底板出现了剪切破坏。

(2) 从巷道位移场、塑性区变化可以看出巷道深部围岩位移的变化过程。上层煤开采以后, 下分层巷道的围岩不是一直向巷道内部移进, 尤其是Y方向的变形, 往返运动剧烈, 说明下分层巷道受上分层工作面开采形成的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较大, 产生较大的剪切破坏。

(3) 从巷道的位移场、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可以看出下分层巷道两帮底角和两肩较容易出现拉剪破坏, 因此, 在上层煤开采之前, 应对下分层巷道两帮尤其是对帮脚与两帮肩窝围岩进行补强加固, 经现场试验, 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黄艳利, 张吉雄, 范军, 等.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案[J].煤矿安全, 2009 (9) :66-68.

[2]朱涛, 张百胜, 冯国瑞, 等.极近距离煤层下层煤采场顶板结构与控制[J].煤炭学报, 2010 (2) :190-193.

[3]高春福, 王青海, 牛飞.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联合布置研究[J].煤矿现代化, 2009 (6) :19-20.

[4]肖建辉.许疃矿82煤层顶板工程地质特性及其稳定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 2009.

[5]张志康.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 2009 (5) :1-3.

[6]吴爱民, 左建平, 郭志飚, 等.钱家营矿近距离煤层巷道破坏原因及支护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1) :13-16.

[7]丛利, 石建军, 刘洪涛.近距离煤层开采矿山压力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煤炭, 2010 (2) :54-56.

[8]薛广哲, 任博玲, 冯宇峰.近距离煤层下层煤顶板结构力学分析[J].煤矿安全, 2011 (2) :143-144.

下层 篇8

阳煤集团一矿由于回采工艺和采掘衔接的制约, 经常会出现临采空侧巷道在动压期间的掘进。受到15#煤自身和采空侧动压的影响, 矿压显现剧烈, 巷道变形严重, 顶板下沉、支护破坏, 不断冒顶, 两帮位移量巨大, 底鼓严重。巷道在掘进期间的顶板支护和施工组织遇到到了很多难题。通过采用高强度锚索主动支护, 马丽散超前预注浆等技术和工艺, 在施工和顶板管理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巷道概述

1.1 巷道概述

15#煤二区S8203工作面位于采区东北部, 地面标高:1075-1260.8m, 井下标高:620.0-684.0m。地面位于松帽梁以南, 吴家掌以东, 王兰山以西, 西坟头以北。井下位于二采区回风巷以北, S8202工作面 (已回采) 以西, S8205工作面 (已回采) 以东。S8202工作面于2013年6月回采结束, 剧烈本巷道掘进只有7个月。巷道区域总体为一倾伏向斜构造, 煤层倾角最大14度, 最小2度, 一般5度左右。巷道设计长度1230m, 其作用为满足工作面回采时通风、行人、进料等要求。是沿15#煤底板掘进的全煤巷。

1.2 煤层特征

煤层厚度 (最小~最大/平均) / (m) 5.71-10.57/6.33, 煤层倾角 (最小~最大/平均) / (°) 2-13/5, 煤层硬度f=2.0,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1.3 顶底板情况

顶板:基本顶硬度8.0-12.0, 厚度9.69m, 深灰色石灰岩;直接顶硬度3.0-4.0, 厚度2.58m, 黑色泥岩。

底板:直接底硬度4.0-5.0, 厚度0.61m, 黑灰色砂质泥岩;基本底硬度6.0-7.0, 厚度4.34m, 黑灰色细粒砂岩。

2 矿压的机理对施工的影响

动压巷道的基本特点在于, 巷道在掘井过程中, 多数处于原始应力场中的静压状态, 一旦受到周围的采动影响, 在各种集中压力作用下, 改变了原岩应力的再次或多次重新分布, 巷道原有静压下稳定平衡被打破, 围岩发生显著变形位移和压力增大, 需要经过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 巷道围岩才能重新稳定下来。如果巷道的支护不能适应采动影响带来的应力变化, 或者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固补救措施, 则巷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或断面变形, 或围岩松动失稳, 影响巷道的正常安全使用。

煤矿巷道掘进及开采过程中, 常存在着高应力下积聚着大量弹性能的岩体在一定条件下突然释放能量, 发生破坏、冒落与抛出等明显动力效应的煤矿动压现象。突然的动压现象不但会造成煤岩体的振动与破坏, 还可能使巷道垮塌, 支架、设备损毁, 甚至发生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 因此必须引起充分重视。根据动压生成的不同机理可将其分为冲击矿压、顶板大面积来压与煤及瓦斯突出等三种形式。因此煤矿工作者必须得到在全面掌握动压分布及作用规律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巷道开拓布置的方式、科学安排工艺程序、确保支护措施到位, 并进行严格规范的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 尽可能减少动压巷道的潜在风险, 以提高掘进施工的效率及安全性。

3 采取的措施

3.1 巷道断面及支护

根据地质科提供的柱状资料分析, 巷道顶板属较稳定岩层;根据相邻工作面对顶板矿压观测数据的统计和顶板支护经验, 结合本巷道为动压巷道, 变形量大的实际, 同时为满足本工作面生产、运料及通风等要求, 确定断面为矩形, 巷道毛宽4.8m, 净宽4.6m;毛高3.1m, 净高3.0m。

由于矿压剧烈和巷道变形严重, 考虑到工作面回采时的使用要求, 我们主动加强了锚索的强度。顶板采用“锚索+补强锚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 排距800mm。钢带使用“BHB-880-220-4-4700mm”的6眼W钢带;每排布置5根进度锚索和1根补强锚索;补强锚索第一排布置在钢带从左往右数第3眼内, 第二排布置在钢带从左往右数第4眼内, 依次交替布置。锚索使用Ф21.6×7200mm的锚索, 补强锚索使用Ф28.6×8200mm的锚索, 锚索托板均使用400×200×92mm的铸钢波纹托板。两帮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联合支护, 每排每帮布置1根锚杆2根锚索, 从顶板往下第一眼和第二眼布置锚索, 第三眼布置锚杆;锚杆使用Φ20×2000mm的圆钢锚杆, 托板为350×120×50mm框式托板;锚索使用Ф17.8×5200mm的锚索, 锚索托梁使用长400mm的14#槽钢+300×300×12mm的大垫片+200×95×12mm的小垫片。锚杆锚索间距从顶板往下依次为400/1000/1000/700mm。

3.2 掘进工艺及组织

考虑到巷道的断面, 割煤、装煤的效率, 及临时支护的要求, 采用EBZ-160型掘进机配套的综掘工艺。配合SSJ-800型皮带运输机和SGW-40型刮板运输机运输。工艺流程:检查工作面隐患→综掘机割煤、落煤、装煤、运煤→敲帮问顶→支设临时支护→打顶锚索、锚杆→打帮锚索、锚杆→工程质量检查合格 (不合格工程先处理) →下一个循环。

3.3 破碎带的支护

巷道由于受采空侧动压影响, 在掘进机截割或支护时, 煤体的松软破碎, 经常会出现掉煤及冒顶, 多次冒顶已达到煤层顶板, 冒落高度达到3m;两侧片帮达2m, 冒落物均为破碎煤休, 冒落形状多样。从状态上分析, 这个区域的煤层几乎全部被压碎。对于频繁的冒顶和顶板破碎带来的顶板管理难题, 我们应用了超前注马丽散工艺。

马丽散是由两种成分组成的聚亚胶脂产品, 其具有高度粘合力和很好的机械性能, 当被注射后, 低粘度混合物保持液体状态渗透入细小的裂缝中, 然后开始膨胀和粘结, 从而有效加固松动围岩, 使围岩成为整体, 提高了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 从而控制巷道顶板的垮落。

其有明显的好处: (1) 大大提高了顶板的安全, 未注马丽散前, 巷道的顶板是破碎的煤岩体, 冒顶严重, 注马丽散后, 顶板状态良好, 未发生冒顶现象, 保证了作业安全可靠性。 (2) 加快了施工速度, 未注马丽散前, 由于冒顶严重, 每天进尺不到1.8m, 采用注马丽散加固结束2h后, 就可以掘进, 日进尺达到3.6m以上, 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快速推进。 (3) 综合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3.4 顶板与矿压监测

巷道掘进的持续进行使矿山压力不断增大, 巷道受采面动压影响的位置及集中程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施工中应通过巷道顶板下沉量及表面位移等实时监测数据准确判断巷道压力情况, 出具分析报告, 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改锚索支护设计参数。通过半年多的观测和分析, 巷道的顶板下沉和两帮位移基本在范围内, 局部底板松软, 底鼓量偏大。

4 结束语

通过高强度锚索主动支护、马丽散超前预注浆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我们在动压巷道的掘进过程中, 基本摸索出了适合我矿的施工模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建议以后优化衔接部署, 尽量不安排巷道在动压期间掘进;加大对底鼓治理的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下层 篇9

三交河煤矿位于蒲县与洪洞县交界处, 其中有4层可采煤层, 随着储量减少和开采条件变化, 2015年底矿井将全部转入2-2煤层开采。2-1与2-2煤层层间距为0.1 m~12 m, 平均5.6 m, 2-2煤层开采属于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范畴, 2-2煤层开采时上部采空区积水、瓦斯及顶板支护为三交河煤矿急需解决的理论和技术课题。

1 采煤新技术在2-2煤层开采中应用的重要性

煤矿开采自身属于一种危险性比较高的工作, 传统人力劳动开采方式大大加剧了这项工作的危险性。2-2煤层采空区下开采不同于一般普通单一煤层开采, 特别是当煤层间距很近时, 下部煤层开采前顶板完整程度已受上部煤层开采损伤影响, 其上为上部煤层开采垮落的矸石, 且上部煤层开采后残留的区段煤柱在底板形成的集中压力导致下部煤层开采区域的顶板结构和应力环境发生变化, 从而使下部煤层开采与单一煤层开采相比出现许多新困难, 主要表现为在下部煤层开采时, 易与上部煤层采空区沟通, 造成工作面漏风, 引起上部采空区煤层自燃。因此, 2-2煤层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易发生煤层自燃现象。为有效解决煤层自燃问题, 三交河煤矿有必要进行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2 传统煤矿开采技术

a) 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具体来说, 可分为两个方法: (a) 二型钢梁的放顶煤开采技术, 其主要是铜鼓架设二型钢柱及液压单体柱对顶煤进行支护, 该项技术在煤层结构相对不稳定的地质区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此外, 还可应用到比较偏僻、难以安装机械设备的开采区域。由于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对于机械设备的要求并不高, 这一点又与中国当前的机械化发展水平相符合, 同时还能灵活运用人工来操作完成相应煤矿开采, 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情况。但该项技术也具有一定缺陷, 即操作较为复杂, 对工作人员协作能力要求比较高; (b) 滑移支架放顶煤采煤技术。这种采煤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有效利用了前后梁及相互之间的弹簧钢和沟槽原理, 同时需在前后梁安装挑梁和尾梁, 这种安装手段比较灵活, 可自由移动, 方便快捷, 此外拆除也较为方便, 大大降低了煤矿开采成本, 且其对工作环境没有特殊要求。所以滑移支架放顶煤采煤技术在2-2煤层有着较大应用空间。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该项技术存在支架支撑力过小、无法确保设备稳定性等缺陷, 仍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b)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工作面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的方式开采煤矿, 运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技术操作简单, 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即开采工作面较长、掘进速度较慢等, 对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将工作面与采空面进行隔离处理, 这不仅能为采矿人员提供优良工作环境, 还能大大降低操作人员工作量。具体来说, 该项技术与煤层倾斜角度有关, 2#下煤层坡度较小, 煤层稳定, 使采煤过程也较为简便, 还可在以往高度上再增加一半高度, 回采过程则需与支架相连, 对于不需要支架的地方需及时处理, 以确保煤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c) 刨煤机采煤技术。在2#下煤层开采过程中, 运用刨煤机能大大提升煤矿开采效率, 特别是对于薄煤层或中等煤层的开采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具体来说, 刨煤机开采系统比较简单, 主要运用了无极绳牵引工作, 从煤层工作面端头位置沿着轨道在滑行过程中完成对煤层的切割, 这一过程中并不需配备专业看护人员, 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及人力成本。同时, 刨煤机支架移动由自动化设备控制, 有效提高了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 同时其可靠性和安全系统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 为煤矿开采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大量实践表明,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 刨煤机切割速度可达到3 m/s, 切割功率达到2×400 k W以上, 每刀达250 mm。不难看出, 运用刨煤机作业不仅提升了2#下煤层煤效率, 还保证了煤炭质量, 对于成本降低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刨煤机适用范围较广, 开采薄煤层时, 其优势更加明显。在这里需注意的是, 较长时间不间断作业, 刨煤机很容易出现磨损情况, 严重者还会导致粉尘出现, 大大降低了刨煤机工作效率, 所以在作业前, 还需在刨煤机上安装与其应用型号相符的水平控制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还需根据煤层实际变化状况及时作出调整, 并及时更换磨损零件, 满足煤矿作业需要;

d) 分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技术。分阶段爆破落煤技术主要是将已划分好的煤层再分成若干小区段, 再进行开采, 整个煤矿开采工作中还可实现无支护、无人员、无设备。该项技术对支护、人员及设备要求较少, 因此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较大幅度降低了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在回采过程中只需运用比较简单的技术即可完成相应回采工作, 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 小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即回采率比较低, 对煤矿开采量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加剧了煤矿采矿过程中通风系统繁琐程度, 极易导致无法对风流进行合理分配, 大大增加了采矿难度, 从而增加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因此这项技术对地质较为复杂且不需经过多次回采的煤层较为适用, 能大大降低采矿成本, 提升工作效率。

3 新技术在2-2煤层开采中的具体应用

3.1 工程概况

三交河煤矿的2-2-601工作面布置在+978水平2-2煤层六采区南翼西侧, 其正巷与六采区皮带巷紧密连接, 负巷与六采区轨道巷连接。煤层比较平缓, 不设上下山, 因此属于盘区式开采, 工作面在大巷两侧布置即可。具体来说, 可用综合机械化长壁式采煤法对2-2煤层进行开采。

3.2 主要设备选型

MG2×125/580-WD电牵引采煤机是2-2煤层工作面的重要应用型号, 这是一种多电机驱动、横向布置、机载交流变频调速的无链电牵引采煤机。其总体装机功率为600 k W, 主要适用于采高1.2 m~2.58m、倾角≤55°的煤层, 并能对矸石夹层起到一定截割作用。能有效满足2-2煤层的地质条件、开采生产能力要求, 并能与ZY4800-12/27液压支架和SGZ764/800刮板输送机配合使用。

3.3 新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采煤作业劳动强度, 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2-2-601工作面采空区下开采时, 支架移架采取紧跟采煤机前滚筒方式及时移架, 并尽大限度减小端面距, 以减小机道空顶距离, 通过现场观测表明, ZY4800/12/27掩护式液压支架满足三交河2-2煤层开采生产需要, 取得了良好效果。实测分析表明,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绝大部分分布于3 500 k N以下区间, 支架对工作面顶板条件适应性较好;支架支护性能优良, 对2-2煤层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顶板维护效果较好。

针对上覆采空区瓦斯问题, 工作面严格执行瓦斯管理制度, 合理加大了进风量;上隅角瓦斯管理使用挂挡风帘临时性措施进行处理, 回采过程中进行瓦斯抽放, 实施边抽边采措施预防瓦斯超限。

4 结语

下层 篇10

摘要:抗日战争中,不同地域下的中国中下层民众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卖身投靠、有的消极反抗、有的英勇抗争。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民众,表现出抗战的热情。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下层民众;抗战情况;研究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正式走上全民抗战的道路。抗战历时八年之久,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中国当时人口超过4亿,但由于民众处于一种很涣散的状态,而且不少人的民族、主权观念缺失,使得抗战中出现了少数人抗战、多数人观战、一部分人投敌的状况。

一、沦陷后的城市民众状况

城市沦陷后,中国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险和屈辱。日军攻城伊始,首先必是惨绝人寰的抢劫、强奸、烧杀等。其后,为消磨中国人的反抗意志,也为了加强和美化自己的统治,日军便开展了奴化教育。如在太原的国师附小旧址上,开设“新民学校”,还“另设小学教员训练班及地方人员训练班。”日本人还用留声机,吸引老百姓,为自己的统治作宣传。因此,沦陷区一些人没有抗日,相反做了日本人的帮凶,成了不齿的“汉奸”。甘心做汉奸的人中,多是一些品行不良的游手好闲之徒,也有极少数民族观念淡泊、求家人在乱世中能平安而当“汉奸”的人。如1938年9月6日的《大公报》,刊登了“一个汉奸的忏悔”的文章。这是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汉奸寄来的信,他是河南新乡人,日军攻陷新乡时,没逃出河南。他的舅舅是个落伍军人,劝他去为日本人做事。他当时的想法就是“饭碗问题只要解决,妻子老小只要安全,有何不可的。”做汉奸后,替日本人收集情报,收了不少钱,倒也十分高兴。但半年后,其妻、表妹等都被日军强暴,这才唤醒了他。于是他写信讲述自己的经历,规劝国人:“凡是用中华精血做成的人,千万不要再当汉奸。”可见,日本人只将他们当走狗待。当然,在沦陷区内,存在着一些自发的反日行为。如在天津,“常常地在黑漆的电影院里,会看到同蝴蝶一样地飞起许许多多地白纸片。纸片上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军阀,‘拥护政府抗战到底等宣传语”。“在北平,在幽静的小巷里,常常地会看到,黑墙上白粉笔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参加游击战反对日寇的侵略。”在街上贴着的“彻底消灭党军”的标语到夜晚就会被撕烂,日本人刚换新的标语第二天就会被撕碎,甚至连日本人驻军门口的牌子也在夜里被打烂几次。

二、乡村沦陷区的民众状况

国民政府时期的农村,是国家控制力最弱的地区,在生产方式、受教育状况、生活状况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日军占领后,各派势力趁机进行权力角逐。以人口不过20余万的河南省内黄县为例,抗战开始后,由于国民党当局很快溃逃,牢中囚犯出狱大肆抢劫,民众也将县里的义仓抢夺一空。县郊的土匪趁乱攻城,与守城的乡绅民团血战,日军路过时,误以为有抗日武装,又进入村落屠杀、几个月间800多人丧生。其中200多人被日軍杀害,其余死于自相残杀。后来,局面依然混乱,县里乡绅和日军勾结,组织傀儡政权,附近的红枪会则和河南境内的一支国民党军队联手进攻乡绅领导的民团。不久,红枪会投降日军。1940年初,当地的国民党军队也投降日军,被改编为伪军。日军在当地的兵力,也不过一个小队。整个内黄县仅剩下中国共产党的游击队在抗击日伪军。游击队之所以存在和坚持,与中国共产党从上至下的抗日政策是一致的。而内黄县其他势力则缺乏一个上层领导,也没有明确纲领,各自的行动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所以,沦陷区的农村处于一种封闭、被动状态,当日军行动威胁到生命安全时,才会有一些零星的自发反抗。但当日军统治固定下来,并在乡村中建立伪机构加以维持时,村民们的反抗情绪被转移了,不少人开始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而非国家、民族的命运。他们虽痛恨日本人和汉奸,但也无能为力,不主动去反对侵略者,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地方权力的考虑在若干民众心里,似乎比抗日情绪来得重要。”

三、国统区和根据地的民众状况

抗战期间,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政府统治地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由于两党统治方针不同,民众状况也有差别。国统区内法币发行量猛增,加上以前方巨大的物资消耗,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出现,民众生活往往得不到保障。一些官员尚能靠贪污度日,一些下级官员、知识分子就生活在苦海之中了。如西安一中学教员讲课时晕倒,原因是一家七八口人全靠薪水度日。薪水少,他几天都没吃饭了。学生知道后质问校长,结果引发了一场风潮。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情况与国民党统治区大相迥异。共产党将动员、组织民众抗日与进行社会改革很好地结合。第一、实施减租减息政策,使农民得到了较多的经济利益。之后,又推行了“合理负担”和“统一累进税”等税收调节政策,使农民的经济地位得以提升。第二、通过民主选举,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改变了传统乡村的政治结构。第三、通过广泛开展扫盲运动,传播新的文化,改造农村中的旧观念。如到1939年底,晋察冀边区小学达700余所。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深入农村,用通俗的语言传播新民主主义诉文化,在农村中开展“街头诗运动”、“街头剧运动”等。以抗日为内容的合唱、戏曲、话剧遍及各个村落,文化教育使农民思想获得了解放,农民的自主意识得到极大提高,抗战热情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斗争。

下层 篇11

沙漠藻类作为沙漠中的先锋植物,可以改变沙漠土壤中的物质循环,增加其中碳、氮、磷的含量。大量研究证实,结皮中的生物组成可以把碳、氮等养分固定到土壤生态系统中,促进土壤异养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变沙漠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改变其土壤结构和水分分布状况,苔藓和地衣真菌结皮的形成,加速了物质风化和风化物质累积速度,包括植物的一些必需元素如钾、磷和硫等的累积;同时,由于有机质的积累、大量微生物的侵入繁殖,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提高,从而促进了土壤的发育。生物结皮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风蚀,生物结皮与草、灌木相结合的固沙技术已被认为是沙漠化地区固沙技术的新方向。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毛乌素沙地乌审旗境内。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38′54″~39°23′50″,东经108°17′36″~109°40′22″。研究区是鄂尔多斯高原的组成部分,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洼地中,海拔一般为1 300~1 400m,最高海拔1 430m,最低海拔1 178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研究区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受蒙古高压影响极大,西北冷空气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干旱多风,蒸发强烈,日照充足,无霜期偏短。年降水量350~400mm(南部略少于北部),第3季度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蒸发量约2 592mm。无霜期140~150d。年平均气温6~8℃,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7℃和-33℃;7月平均气温22℃,1月平均气温-9.4℃,平均气温年较差为21~23℃,最大日较差14℃。平均年日照时数2 860h,积温年平均值为2 621℃。年平均风速3.4m/s;每年平均风速3m/s的天数为140~203d;每年平均风速8m/的天数为22~24d,最大冻土深度146cm。乌审旗无定河流域面积2 060km2,平均流量5m3,年径流量1.58亿立方米。在毛乌素沙地,风沙活动与风沙土的水分含量成为该区的重要生态因子和限制因子,因此该区植物的优势生活型是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臭柏(Sabina vulgaris)、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沙柳(Salix cheilophila)、乌柳(Salix microstachya)等耐风蚀与干旱的灌木丛。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采集

研究样地选择在毛乌素沙地的乌审旗附近,油蒿灌丛覆盖度为50%~60%,羊柴灌丛覆盖度为25%~30%,油蒿灌丛的固定时间要比羊柴灌丛固定时间长。在油蒿灌丛、羊柴灌丛的坡底分别选择生物结皮发育良好的样方,并以样方内的裸沙沙土作为对照。测定生物结皮的厚度,并采集结皮样品,将其放入土壤袋中,带回室内处理。对下层土壤养分和水分研究则以0~5cm(结皮层)、5~20cm(结皮下层)、20~30cm(结皮下层)、30~40cm(结皮下层)为间距进行采样,3次重复。

2.2 样本处理

将采集回来的土壤样本在室内风干后,去除样品内的结皮植物、种子、枯枝落叶、根系等生物体并研碎。研碎后的土壤样本过0.25mm孔径的筛子,作为土壤速效养分测定用,过0.01mm孔径的筛子作为土壤全效养分测定用。

2.3 分析测定方法

养分测定方法参考《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鲍士旦主编),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重法;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全磷采用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全效钾采用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速效氮采用蒸馏法;速效磷采用0.05moL/L NaHCO3法;速效钾采用醋酸氨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酸碱度采用PB-10型便携式酸碱度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结皮层的养分特征研究

土壤养分的缺乏是流动沙丘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固沙植被在流动沙丘上的固定,生物结皮的形成为养分的富集提供了条件,并以其特有的代谢方式改善了沙丘土壤的性质。因而,生物结皮的形成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由表1可知,2种植被条件下的生物结皮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地,说明生物结皮对干旱的沙地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聚集作用。在油蒿灌丛的生物结皮层有机质含量比流动沙地提高了362.61%,全氮提高了211.76%,全磷提高了64.71%,速效氮提高了946.82%,速效磷含量提高了334.35%,速效钾提高了186.85%。在羊柴灌丛的生物结皮层有机质含量比流动沙地提高了50.22%,全氮提高了35.29%,全磷提高了52.94%,速效氮提高了312.36%,速效磷含量提高了27.89%,速效钾提高了12.82%。

3.2 生物结皮层的pH值状况

土壤p H值是土壤的重要化学性质,它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土壤的其他性质与肥力状况。2种植被下生物结皮中,羊柴灌丛下结皮p H值较大为8.46,油蒿次之为8.25。而羊柴灌丛下结皮层和流沙环境的p H值相近,为8.45左右。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油蒿灌丛下结皮表面上生有匍匐的藓类植物,它们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要分泌酸类物质,另外植物的残体分解也产生腐殖酸,从而使土壤的p H值偏低;而羊柴灌丛下结皮没有匍匐的藓类植物,且形成时间相比油蒿灌丛短,因此p H值偏高。

3.3 生物结皮对结皮下层土壤有机质、全效养分的影响

由于生物结皮具有富集养分的特性,通过降水淋溶作用可以影响到下层沙土的养分状况。从图1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植被土壤生物结皮覆盖下,不同深度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均高于相应的对照土层,仅在5~20cm处含量相当。生物结皮存在的土层中(0~5cm)有机质含量均比生物结皮下层(5~40cm)高。不同植被下,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其中油蒿灌丛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羊柴灌丛全氮含量的变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流沙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地表生物结皮的发育,土壤中的氮素有在表层聚集的趋势(见图2)。羊柴灌丛下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油蒿灌丛全磷含量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并且在20~40cm土层中与对照流沙中含量接近,说明全磷含量随着生物结皮的发育向表层土壤聚集(见图3)。

3.4 生物结皮对结皮下层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速效氮含量在油蒿灌丛下含量最高,羊柴灌丛和对照流沙中的速效氮含量接近(见图4)。油蒿灌丛下速效磷含量仍为最高,仅在5~20cm与羊柴灌丛下含量持平。羊柴灌丛下速效磷含量在20~30cm最低为2.72mg/kg。油蒿和羊柴灌丛的速效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见图5)。速效钾含量在0~5cm的土层中油蒿灌丛下含量最高为14.11mg/kg,羊柴灌丛和流沙下含量较接近。在结皮下层5~40cm处2种植被的速效钾含量与对照流沙的含量均很接近,且都呈下降趋势(见图6)。

4 结论与讨论

不同植被条件下生物结皮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地,说明生物结皮对干旱沙地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聚集作用。油蒿灌丛下生物结皮发育的时间要比羊柴灌丛的时间长,因此油蒿灌丛下生物结皮对养分的聚集比羊柴灌丛的高。土壤p H值是土壤的重要化学性质,它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土壤其他性质与肥力状况。研究表明,油蒿灌丛下生物结皮层的p H值较羊柴灌丛下结皮层和流沙表层的低,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油蒿灌丛下结皮表面上生有匍匐藓类植物,它们的根系生长要分泌酸性物质,从而使土壤pH值降低。土壤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养分有明显影响,生物结皮下土壤的有机质、全效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均高于对照流沙土壤土层,且均呈随土层深度增加含量降低的趋势,表明沙漠生物结皮层对养分具有富集作用,对风沙土的改良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元明,杨维康,王雪芹,等.生物结皮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分异特征[J].生态学报,2005,25(12):3420-3425.

[2]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闫德仁.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层的肥岛特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4]胡春香,刘永定.土壤藻生物量及其在荒漠结皮的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03(2):284-291.

[5]闫德仁,季蒙,薛英英.沙漠生物结皮土壤发育特征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6(5):990-993.

[6]崔燕,吕贻忠,李保国.鄂尔多斯沙地土壤生物结皮的理化性质[J].土壤,2004(2):197-202.

[7]段争虎,刘新民,屈建军.沙坡头地区土壤结皮形成机理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6(2):31-36.

【下层】推荐阅读:

下层社会论文06-26

上一篇: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下一篇:人生成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