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砖(通用12篇)
敲门砖 篇1
小敏是北京一所知名大学经济类专业学生,通过了美国一家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京办事处的笔试、面试。第一轮面试考官是一位资深经理,他出了一道难题:上司让你加班,但你的一位至亲在医院快去世了,怎么办?小敏说:我会向上司讲清楚并请假。“如果上司不准怎么办?”“这个公司是以人为本的公司,看望亲戚不会影响工作,相信上司会考虑我的要求的。”小敏的“坚持”帮她通过了第一轮面试。
接着,最后一轮面试的考官是一位英国合伙人,他们聊起了“家常”:“如果你要继续深造,选哪个国家?”“美国。”“想留在那个国家吗?”“不可能,我肯定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国家,那儿有我的亲人。”小敏的回答,触动了考官的神经。一位没有穿正装,只是毛衣、休闲裤打扮的学生,能在这样的面试中脱颖而出,确实不易。
当时,小敏在回答考官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那就是,对于有关爱心的话题,她始终作出了人性化的回应,而好些功利性较强的考生,却连“爱心”也抛弃了。外国人其实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现实功利,他们也同样富于爱心,只是我们留意得太少而已。
现今,社会上很多求职者,不论是刚出道的新手还是职场老手,面对考官的发难,往往不能坚持己见,为了谋求一份职业,功利的话语往往湮没了本有的爱心,以各种答案迎合提问,以期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而最终给他们带来的却是事与愿违的结果。
身为求职者,在面试中要“出彩”无可非议,但连爱心都被泯灭,你说还能走多远?在面试时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绝对的,就像考官问及小敏的那道题目,实则是一次爱心与情智的拷问。考官更看中的是考生的理解、综合能力以及富于爱心的审读能力,自己的答案不一定是完整的,但有一定的逻辑性,有自己的思想,能自圆其说,能通过这样的面试,我想机率起码不会低于60%。
爱心,在求职中看似不重要,但有时它却可以成为一块“敲门砖”,让你脱颖而出。
敲门砖 篇2
预先取之,必先给之
销售人员中有这样一句市场箴言:如果要让客户购买你的商品,最好先提供一份免费样品,以此作为推广业务的“敲门砖”。这样做不仅令客户尝到了甜头,而且有效地证明了产品的质量。
求职简历也是一样。向未来的顾主提供“敲门砖”可以使他们了解你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使他们相信你是希望为他工作,而不是随便地混口饭吃。
敲门砖是什么?
怎样才能向用人单位提供一份免费的样品,使他们对你有个全面的了解呢?方法如下:
1.你所工作的领域最需要什么技能?不要仅仅局限在自己的范围内。回顾一下工作中的成绩,总结辅佐老板的经验,探讨一下获利的最佳方式。没必要把这些写入个人简历,因为帮助了前任老板并不等于你能帮助未来的顶头上司。你需要把这些历史性的东西包装起来,向他她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可以为你做这些事。
2.了解未来顾主的需求。销售人员不会盲目地送出任何礼物,他们知道自己要获得什么。介绍自己的优势也不能盲目乐观,你需要了解未来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可能的挑战。不妨阅读有关该企业文化的资料,跟踪一些新闻报道,掌握一些行业信息,你甚至可以直接给人事部打电话,联络其竞争对手,这样获得的信息可能更加全面,更有指导意义。
3.翻回头来思考你的过往成绩,开列一个清单,看看自己究竟采用了哪些技能,有哪些技术或优势对这家目标企业具备实际意义。
送出“敲门砖”
在简历中开辟一个全新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送出你的“敲门砖”。位置最好选在文首,你的名字之下。文字不需太多,两行即可。内容尽量具体,最好有多个版本。
下面是些蹩脚“敲门砖”的范例,建议尽量避免:
1.“工作努力,富于敬业精神,希望获得晋升的机会”
点评:每个合格的员工都应具备这种基本素质,否则怎样推进企业的事业发展?
2.“销售能力强,市场经验丰富,掌握充分的交流技巧,保证完成公司的项目任务”
点评:说了半天也没指明自己能为公司做点什么,失败!
3.“由于善于同人打交道,我能为任何公司带来巨大的价值。”
点评:这种说法太笼统了,根本没有点到招聘者需求的要害。人际交往能力是所有职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比较成功的“敲门砖”,不妨借鉴一下:
1.“由于比较善于同运输部门打交道,我能够为公司的业务节约大量的成本,此外,我还可以令贵公司的运输部门更为现代化。”
历史的敲门砖 篇3
【关键词】历史 史料阅读 阅读能力 培养途径
史料是人们了解和把握历史的主要依据,也是当前历史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研究资料。随着历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在运用史料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的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够使学生的历史觉悟获得提升,使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笔者认为,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欲教人者先教己
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教育理念,该理念对于教师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是对教师的考验,因此,教师也要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就要对历史相关的杂志以及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关注,关于史料的运用与应用的途径,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将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教师的引导是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将史料介绍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便能够使学生自然的融入史料记载的世界,把握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为学生更加深入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坚实的基础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
通过笔者对过年来全国和各省市的考试题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来看,虽然题目的提问方法和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是从根本上说,所有的题目都是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史料的分析以及内容的提炼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够促进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无论是在日常的学习中,还是在考试复习阶段时,基础的掌握永远是根本的目标。教师要对这一目标进行有效的把握,将其深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历史知识,便能够利用史料的阅读,使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穿插,这样便能够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个科学的检验。
三、阅读史料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
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史料的范围不断扩大,学生选择史料的途径也逐渐地增多,书刊、报纸、网络、电视等等,都成为学生阅读史料的途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来自网络、容易获取的史料在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是需要严格考证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应当进行一番考证,本着科学、认真的态度才能够确保学生阅读的正确性。同时,在选择史料时,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史料。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课的过程中,因为时代的久远、空间的距离、概念的生疏,学生在学习这课时尤其吃力。在学习罗马法的重要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供史料: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名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史料说明了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稳定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注重学生基本的阅读素质的培养
现代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历史阅读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量也成为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历史教师可以考虑与语文教师的配合,平时督促学生进行古文的阅读,做一些文言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形成较好的语感,这样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就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简单的史料阅读活动,如报纸、杂志等,也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新闻时事,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促进史料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阅读并不是简单地完成阅读这个过程,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史料的章节、体系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当学生能够对一节课或者是一本书的基本结构和层次有清晰的掌握,就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这样学生在史料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够将各个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衔接,实现从整体上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当前,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历史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借助史料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国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02).
[2]李良玉.史料学的内容与研究史料的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兴趣, 作文殿堂的敲门砖 篇4
一、学会问“为什么”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 有趣的, 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每当此时, 教师一定抓住这个潜在的观察的契机, 引导学生认真贯彻, 仔细思考, 养成了喜欢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就可以为其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教给观察方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观察事物, 但往往只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 看完之后, 如果让他们叙述出来, 或者写出来, 那就难了。因此, 教师要提醒学生们在平时养成自觉观察的好习惯, 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如上、下、左、右、内、外等) , 针对不同的事物和特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并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日积月累, 学生们就会感觉到“言而有物”了。
2. 设置情景, 让学生观察描述
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景, 集中给学生指导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 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是一时的兴趣, 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根本特征。因此, 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写作的需要, 创设一定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 在参加一些活动 (如拔河、打扫教室、运动会) 之前, 首先给学生们布置好写作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参加活动,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拿着小本子, 随时做好记录。这样, 学生在观察的时候, 注意力就会集中, 观察就会有重点, 观察得深入、细致。之后, 及时对材料进行整理, 完成写作。这样, 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也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再也不会感到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 无字可写了。还可以针对同一活动写出的作文进行比赛, 看哪些同学观察得细致, 写得更有水平。实践证明, 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之后, 即使教师在某些活动之前没有布置写作任务, 学生也会养成主动认真观察, 及时写作的好习惯。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无穷的, 小学生的想象世界尤其精彩。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作为兴趣的办法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往往就会想象出很多离奇有趣的事物, 教师适当地对其进行引导, 小学生就会写出精彩的作文。
1. 在看图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教材中有一些看图作文, 教师要运用好这些材料, 及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指导小学生看图作文的时候, 要交给学生看图的顺序和方法。如可先从整体入手, 了解所给图的大概意思, 然后看看图中有哪些事物形象, 并且把他们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边观察边想象, 遇到这些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观察得要有顺序、有重点, 并及时地积极组织语言。这样, 观察后, 再整理一下思路, 就可以让学生试着写下来。比如, 从笔筒、墨水瓶想到什么? (教师辛勤耕耘) ;从地球仪想到什么? (教师宽广的胸怀桃李满天下) 等等。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更加丰富精彩, 也就会写出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佳作。
2. 在一般性的命题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是需要想象的, 即使是一般性的作文也是如此。比如, 在平时遇到一般性的“仿写”“缩写”“扩写”“科幻作文”“童话故事”等富有想象因素的作文时, 教师要及时合理引导小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敢于想象。在开始训练的时候, 可以先给学生们一段想象的时间, 然后找学生叙述一下自己想到了什么, 对于想象大胆、丰富、离奇的学生要当堂给予掌声鼓励, 互相讨论交流之后, 安排他们及时写作。再比一比, 看谁在作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了更加丰富的想象力, 作文更加优秀。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 获得丰富想象之后的乐趣。
三、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小学生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表现欲, 希望教师和家长时刻喜欢自己、关注自己、重视自己。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创造条件, 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无异会提高他们的作文兴趣。比如可以在教室里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作文园地”, 及时把学生们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刊登上去。事实证明, 这种办法非常有效, 学生看到自己的“佳作”被教师表扬, 被同学们欣赏, 写作的热情立刻就会高涨起来。
1. 搞好课堂效应
每当学生写好作文后, 教师都要选择一些作文在课堂上读, 好、中、差三类作文都要照顾到, 然后讨论作文的好处和不足, 可以师生一起讨论, 也可以让小作者谈谈自己的写作感想。这样, 在有针对性的当堂点评之后, 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提高很快, 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也就会更加喜欢写作。
2. 积极投稿
教师要积极联系一些单位为学生作品的发表提供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校内、校外报刊、杂志上投稿。一旦某学生的作品被刊登, 不但小作者会得到巨大的满足感, 更加喜欢写作, 就连小作者的所在班级, 所在学校也是一种巨大的鼓励和促进。另外, 还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 举办各种作文比赛, 激发和培养写作兴趣。
3. 重视作文批改
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 篇5
引自笑看风云:刚开始学历是一把钥匙,是学子们踏入社会的敲门砖,此时的学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衡量人才的一把尺子。当然,有一定学历也不一定是人才,但是却不可否认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比一般人具备更多成才的条件。
用人单位到大学去招聘,说明什么,学历重要吗?当然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纸学历,你就没有了到用人单位进一步学习的机会那么多人考大学为了什么?!
理由很简单,考大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然后取得大学学历,要知道,中国千千万万的父母及学子,为了这一纸学历,可以说是心力交瘁,用心良苦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要知道,在很多家庭要是出了个大学生,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学历重要吗?当然重要!
打个比方,在深圳,乃至全国,如果没有过硬地学历,你能找到好工作吗?一句话,不可能!那么多人为什么造假学历,买假学历,学历重要吗?当然重要,你要是没有学历试试看!
目前社会上很多行业的就业都需要学历,不仅仅是中高级人才,甚至连营业员、普通的店员都需要持相应学历,包括初中学历、高中学历、中专学历,大学学历。。等等,请问对方辩友,你没有学历吗?!
对方辩友也知道,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学生,可想而知现在大学学历普及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能说明学历不重要,反而对方所说的笑话称现在大街上一竿子砸下去10个人有8个都是大学生,这就更加说明学历的普及性,而我方在前面就已经说过,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对方辩友别忘了,招聘单位虽然注明要求有多年工作经验,却是以具备相当学历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学历,你就休想被录用,没有学历而能够被人慧眼识英才的幸运儿又能有几个呢?!再次请问对方辩友,你没有学历吗?!茫茫人海如何向社会证明你有能力?这就需要学历。为什么不用你的能力去拿个学历向别人和社会证明这一点呢?如果你有能力,区区学历还不是轻轻松松搞定能拿到高学历的人,那他一定具备拿学历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连学历都没有能力得到的话,那他还能有多大能耐呢?
对方辩友的观点有意思。又说学历没人相信,又说有学历好找工作。没有人相信但会好找工作。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学历的确是证据,对方辩友也已承认。但它是代表此学生在规定学年所学知识的肯定。学生既然是学到了,必定会学以致用,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其作用。至于你说的假学生和替考,只是少数地方的少数学生,并不能代表全国。以点带面,不足为据!
对方辩友写了好几百子的长篇大论颇多引证,但上半段说来说去,让人还是认为学历重要!竟然还说要像什么比什么茨的学习,我咋就不认识他呢!难道你要向大家宣扬一种观念,即放弃你们的校园吧,投入社会中来,一边自学一边创业?那请问了,你们说 现在是有学历的人有好工作的多,还是你说的那种在学校违规不得不退学的人有好工作的多?看便整个世界,还是有学历的人多。以比尔来引证更是点中之点,其人其事世界上有多少?拿手就可以算得出来。
拿总统来说话了,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为什么要树立他为总统,那时候林垦可以说是美国人的大英雄,人心所向。有其政治意义。何况国家不是他一个人就能管理好的,在幕后有人们在前台看不见的无数的高学历智囊团的出谋划策。对方题道:“结合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我们可以认为,能力才能决定一切,即使偶尔靠着学历进了公司,但没有自身过硬的能力作为后盾,你的工作也不可能做的好,饭碗也不可能端的稳!”大学生找工作难,确实是难!但是你看一下,就业的人是谁?不还是大学生吗!就业的是大学生,不就业的也是大学生,说明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带来了多于往年的学生。而许多学生在学校的专业是相同的就说5年前,国家公布了,现在国家缺的是财会人才。结果学校全都加开财会班,以缓解人才不足。学生也是一窝蜂似的争相填报其专业。但是4年后再看,问题来了,学校生产的一大批毕业生多如牛毛,供大于求,试问,这些毕业生是都没有能力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如此多的人才面前招聘方只能消化一小部分,而剩下的则是已经饱和而不能溶解的盐!作家把真人真事编成美丽的口头故事,要有丰富的大胆的联想。
有一位专门在细节的起初性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经常指责马克·吐温说谎。马克。吐温挖苦他说道:“假如您自己不会说谎,没有说荒的本事,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知识都没有,您怎能说我是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他说话。您没有这种经验,而且也不可能有。在这一方面,您是一窍不通又要充内行的人。”对方辩友,听到了吧。总结我方前几位辩友的发言,再一次的重申:你有学历吧?一定是有。那你请不要在没有实践的经验时凭空想像的好啊!到了中国的发展上。那你说现在工作在一线的技术工人没有学历,是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的人了,想想他们生活的年代,是在什么时期,我想应该是我的父一辈的人了。他们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怎么学习,先是3年自然灾害,跟着闹文革,然后是下乡种地,分配到边远的农村,最后才工作。而一工作就是十几二十年的,要说人呢,不是傻子的话,就是天天看着这些工作的东西,光是看也会做了。他们呢,有着丰富的实践知识,而我们有着理论知识,在前辈的带领下将理论实践结合,那么十年后就会成为公司的技术中坚。两者的结合必将我国的发展生产推向最高峰!
我想对方辩友也回答不出来,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纸学历,敢问对方辩友,既然学历不重要,你为什么还要
考什么学历,为什么找工作还拿个学历证书呢?既然有能力,还要学历做什么呢?!对方辩友说来说去,还是等于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学历作为就业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再谈能力岂不是有如空中造楼阁,胡说八道呢?!
对方辩友一再强调能力比学历重要,但是却不知道,多少人为了一纸学历绞尽脑汁,多少有能力的人因为没有学历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多少人为了升职加薪而去考研、读MBA,说明什么,就算你有能力,还是需要用学历来证明,没有这一纸学历,我看你能怎么办?!
对方辩友不要混淆是非,有真学历也是能力的代表!你连学历都考不到,这就能证明你的能力吗?!我方并没有说有学历就不需要能力,只不过以学历为基础,而能力是可以后天积累的。
学历与能力孰重孰轻,很明显,当然学历更重要!
现在这个社会本生就是很残酷的,试问你去哪家单位面试,首先问你的:“你是什么学历?”一句话,用人单位先看你的学历在看你的能力。即使你有能力又怎样,你缺少了
一张学历,没有单位敢聘用你,你的能力又去哪里展现呢?所以,学历在这个社会还是相当看中的。如果学历不重要的话,为何父母一任的送你读书,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能让你有能力,有学识,有一张学历好在社会中立足。学历固然重要,能力则在其次。
你读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让自己长见识,有能力。不可否人的,读书多的人素质也高些,像一些没读过书的人,大多数素质很低,在公共场合出口骂人,公车上见了老人不让座。但读书多的人大多数就不会这么做。这以为了什么?读书为了一张学历,为了学识,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有能力的人并不代表这个人的素质高,也不代表他有学识,仅能代表的他有一计长。
既然对方辩友也知道学历的重要性,就不要否认学历的必要性。我方并没有说有了学历就不需要能力,反而能力需要学历来证明,如果没有这一纸学历,你空有所谓能力,却无处施展才华。
大家既然都知道学历是基础,想必也应该很清楚,我们探讨的问题是:学历与能力孰重孰轻?学历既然做为基础,自然比所谓能力更为重要!没有学历这块敲门砖能行吗?
我方并没有说有了学历就不需要能力,反而能力需要学历来证明,如果没有这一纸学历,你空有所谓能力,却无处施展才华。
看到一个卫视节目的关于学校招生的电视广告:某招聘公司办公室走廊里,两个美女相对视,彼此眼睛放出兰色的电光。。
(这个创意很好,广告效果是要形容她们都电力十足吧),看来是刚想去应聘。
然后自信地走进了办公室,两人一齐用“会发电”的眼睛望着办公室的负责人,这个负责人傲慢的说到:“我们需要的是正规军”。这时其中一个女孩拿出毕业证书,上印着金光闪闪的大字:“***大学毕业证”,丢在桌子上。这个负责人顿时两眼放光,对这个女孩温和的说到:“你被录取了”。然后是学校介绍„„先来谈谈这个广告:我觉得总体效果还不错,尤其是它不仅创意新颖,既说明了内在美和外在美在人们生活中结合所带来的便利,也达到了广告宣传的效果。
这个广告也让我想起了一种社会现象:学历比能力重要。广告中负责人一见学历,马上就说:“你被录取了”。而那个没拿出学历的女孩,要是她拿出比这个学校要好的学历呢?他会录取谁呢?
说明什么,面试只看学历而不看能力!一句话,自考是为了拿到学历,如果没有这一纸学历,你靠什么去证明你的水平及能力?现在那么多的培训认证机构,那么多的人忙着考会计证、考律师证、考驾驶证、厨师症、美发师证。。等等,就连一个普通技工也要有一个技术证明,说明什么,当然学历更重要。
现在社会上自以为有能力的人有很多,那怎么去证明他们的能力呢?就需要去考取相关的资格等级证书,也就是学历,如果连学历都考不到,我看你究竟能有多大的能力呢?!如果对方辩友没有任何学历,我自无话可说。
联想——作文的敲门砖 篇6
名师简介
伍剑: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少工委委员,动漫协会委员,儿童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北通俗文学协会会员。已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小说、童话、科幻300万字,出版了童话书20余本,作品入选《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导读》《2006年中国年度童话》《2007年中国最佳故事》等。
常常有学生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读的书不少,可一拿起笔来脑袋里就是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利用好“联想”这块作文的敲门砖。
我曾写过一篇叫《增智魔水》的童话,它起源千一个身边的笑话。一天,一个朋友的孩子做一道数学题。我的朋友不管怎么讲,他的孩子就是听不懂。我的朋友烦了,说:“肚子里一点儿墨水都没有,要是把这瓶墨水倒进你肚里就好了。”我一听很有趣,马上联想到如果有一种可以增强人智慧的魔水那该多好啊!通过这个联想我写了一篇童话。后来居然有同学来信想购买这种“增智魔水”呢。
瞧,写作其实就是一种联想的过程。
前几天家里吃黄豆,我儿子吃多了老是会放屁,他一边放屁一边还调皮地向前冲。这使我联想到火箭上天也是后面冒气,于是我写了一个小孩通过放屁飞天的滑稽故事,书名叫《飞天小皮蛋》。后来这本书由台湾一家出版社出版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一切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对平时生活事件产生的联想,而不是凭空产生的。
有的同学把联想看得很神秘,其实不然。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儿时做游戏,拿椅子当“汽车”开,用板凳当“战马”骑,用积木搭房子,画小人时给小人添上翅膀,这些都是由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的联想。我们都会,但真正用好还是不简单的。
传说我国宋代有个国画院,常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题目是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不少画家画的是:一千人骑着马,挥着鞭子,扬起的马蹄下是满地的落花。可惜,这些画都没有把“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香”字表现出来。要画出这个“香”字确实不容易,因为“香”只能闻到,肉眼看不到。但是,有个聪明的画家终于把这个“香”字画出来了。只见这幅画的画面上落花遍地,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轻地扬起一只后蹄,在马蹄旁边有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这幅画被公认为佳作,因为大家都知道哪儿有花香,蝴蝶就往哪儿飞,蝴蝶追逐马蹄,不仅把“香”字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而且点出了盎然的春意,既具体形象,又十分切题。
这也是联想的功劳。
再说说想象。想象和联想是联体婴儿,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想象往往基于一般的联想,它借助于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现实的基础上,想到它的过去和未来,往往是一些虚构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以扩展意境,深化主旨,激发读者的情思。
敲门砖 篇7
一、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良好开端, 是学习入门的向导。学生如果对学习有兴趣, 就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积极思考。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时要循循善诱, 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 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 完成并实现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
例如, 在进行新译林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英语《Unit 2 Great people》中的Part B Reading: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的教学时, 笔者向学生们展示了几张有关月球的图片, 然后提问:“When you see the pictures, who can you think of? What was he like?”学生们会马上联想到登上月球的第一位宇航员Neil Armstrong。而在课前, 笔者先让学生们的思维动起来, 想一想, 说一说有关的内容。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展示, 尤其是对天文学感兴趣的学生。他们会很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一方式可以为枯燥的英语阅读提供一个有趣的开头, 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 清扫他们在阅读方面的心理障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的导入中, 教师可以以图代文, 创设情景, 用多媒体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在新授课的导入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做到前后知识连贯, 抓住契机实现以旧带新
在新授课的导入中, 注意要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努力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 为教学新知识作好铺垫。教师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巧妙设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 找准切入点。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4 Finding your way》中Part C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中先复习上一单元的语法——名词所有格形式, 然后展示几张有关家族成员的图片, 运用所有格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如“Here is a picture. Look at the picture. There is a man, a woman, a boy and a girl.Who is the man? Who is the girl?”学生们回答:“He is the boy’s father. And the girl is the man’s daughter.”教师先引导学生对Unit 3的语法进行复习, 复习所有格的含义及构成规则, 再在此基础上导入冠词a、an、the的用法。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请思考:这里a、an和the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答:“a和an表示‘一个’, 属于泛指。the表示‘这个, 那个’, 属于特指。”通过复习, 把新旧知识统一起来, 使新课导入更连贯。
在复习的基础上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话题,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再通过师生间的问答活动, 启发学生的思维, 进而开展新知识的传授, 这样的方式既能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 又能为新知识技能的发展做好铺垫, 做好语言和情境的相互交融,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导入做到新颖直观, 促进课堂教学高效流畅展开
在新授课之前, 教师可以把以前学过的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内容以图片、音乐、设计情景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师生借助直观教具所提供的情景, 进行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导入。这种方式能为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起到省时高效作用。
以译林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Pets》中Part A部分的教学为例。在介绍pets时, 教师可以通过宠物的图片、视频短片等向学生展示一些宠物, 如学生们熟悉的dog、fish、mouse、parrot、rabbit、cat等。这些图片比较形象直观, 能使词汇复习更便捷,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短片的方法, 如播放老少皆宜的著名动画片《Tom and Jerry》, 调动学生的兴趣, 勾起他们的童年回忆, 为导入新课铺好道路, 快速高效地切入主题。这种方式能使学生非常轻松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大大降低学习困难。
在教学中, 教师要设计直观、新颖、合理的课堂导入, 为新课搭桥铺路;要根据教学内容, 依托旧知识、教学目标、学生心理、生理特征以及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的导入方法,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敲门砖 篇8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 有不少学生对古诗词鉴赏都比较茫然, 感到无从下手。通过对学生错答、误答的情况分析, 学生做不出题、答不对题的根本原因是误解了古诗词的意思, 甚至根本不明白诗歌说了什么内容。简而言之, 就是学生不知道诗歌说什么。当学生把握了诗歌的内容之后, 原来回答不了的问题, 多数学生都能作出不同程度的回答, 有的甚至已十分接近参考答案。所以, 让学生读懂古诗词内容是古诗词鉴赏的基础和前提, 弄懂古诗词内容是古诗词鉴赏的“敲门砖”。那么, 如何让学生读懂古诗词的内容呢?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来看, 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一考纲要求决定了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命题范围和答题指向, 也就意味着尽管每道试题的内容不同, 答案千差万别, 但答题时主要还是从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两方面出发来进行思考。古人写诗作词, 相当严谨, 又讲究传承, 使得我国古代诗词在内容、形式上都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 我们如果能把这些特点利用好, 无疑会给我们鉴赏古诗词带来极大的便利。
一、抓住“诗眼”就找到了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关键
能够明显地透露出古诗词情感、内容的“诗眼”, 是古诗词鉴赏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诗歌限制性多, 语言简约, 要写好诗, 往往需要“炼字”, 这就让很多诗歌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诗眼”。读者抓住了“诗眼”, 理解了“诗眼”, 全诗的含义、意趣就能一目了然。如杜甫《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表现出作者对春雨滋润万物的极度褒扬, 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使全诗充满了生机和喜悦。有时, “诗眼”也可以是一两个句子。如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 如果没有抓住颈联“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二句去深入理解, 就不会明白前两联写景的含义, 当我们正确理解颈联所包含的诗人想入朝为官却无人引荐的含义后, 就会知道前两联蕴涵着作者心中的向往与迷茫。
二、理解意象就能明了古诗词内容的意趣
古诗词中, 存在着大量的意象, 即作者在诗作中的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些景、物因渗入了作者主观的情志而成为意象。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 有规律可循的。例如, 松、梅、竹、菊号称“四君子”, 象征了君子四种美好的品格;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秋天往往与哀愁有关等等。如鉴赏唐朝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设计的问题是:简析“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两句诗。本诗表面看来比较明白, 但不少学生却无法回答到位, 很多学生都只答到菊花在战场边开放这个表层意思。如果能够关注到作品中的意象, 即使忽略了标题“九日”指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个重要信息, 也应该注意到“登高”、“送酒”、“菊”这几个意象所蕴涵的信息。再从“怜”字出发, 联系到诗中提及的“故园”、“战场”, 可知这两句诗还包含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还有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的意味。除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外, 有时诗人还会根据需要, 自主创造出一些意象, 这类意象其实并不难理解。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创造了11个意象, 这个意象群的中心意象“断肠人”就很容易理解, 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思归怀远之情。
三、“显志”之处往往呈现古诗词的核心内容
不少诗人在创作时喜欢采用“卒章显志”的手法, 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卒章显志”其实就是在古诗词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的诗歌《行路难》, 其结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就充满自信, 表达了对理想必定能够实现的旷达, 也为前文一扫颓气。《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了诗人不受羁绊, 向往自由, 驰骋闲放,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这种“显志”的句子, 是确定诗歌内容、情感基调的重要突破口, 不管是出现在文未还是篇首, 抑或其他地方, 都要充分加以利用。
四、正确归类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以古诗词的题材内容为分类依据, 我国古代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相同的题材, 往往会表达出相类似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相类似的写作技巧, 如果能够判别所读的诗歌是属于何类, 是有利于鉴赏该诗的。例如, 羁旅行役诗, 多写客居他乡、流浪在外时诗人因眼前之见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 对家乡的憧憬, 对亲人的怀念;托物言志诗, 是诗人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 间接地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将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寄托于某种具体事物中, 从而达到“言志”的目的。在正确归类的基础上, 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就比较容易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如鉴赏北宋郭祥正的《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若能判断出这首诗属于山水田园诗, 那么我们就会知道“隐者”的形象是为了表达避世脱俗, 随性自然的情怀。
五、题目往往点出古诗词内容的要旨
古诗词题目和诗歌的内容往往密切相关, 有不少的诗歌题目会透露出理解诗歌内容、结构的重要线索。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接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全诗的内容皆由诗题中的“望”字而来。清代仇兆鳌这样评议该诗:“首联远望之色, 次联近望之势, 三联细望之景, 末联极望之情。”通过一个“望”字结构全篇, 抒发情感。
六、注释帮助扫清理解古诗词内容的障碍
有些古诗词鉴赏题, 对一些陌生的内容或艰涩难懂的词语、典故等, 一般会有一些注释, 这些存在于题目中的内容往往会给我们理解诗歌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
梦中作[1]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2], 酒阑[3]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年) , 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 于是置斧旁观, 等一盘棋结束, 斧柄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注释①提供了创作的背景, 由此可以了解到作者当时的景况是仕途失意, 结合诗歌内容就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注释②让读者明白了该句用典的含义。注释③明确了“酒阑”的含义。结合诗句就很容易明了作者因苦闷而借酒消愁、思念家乡, 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这样, 我们通过注释, 基本明白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 对该诗一句一个场景, 拟景写情, 情景交融, 对仗十分工巧的写作特色也不难理解了。
以上提及的几种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内容的方法, 主要是从古诗词的创作习惯、内容特点等方面来考虑。任何文学作品, 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对内容又有制约作用。古诗词是一种格式相对固定的文体, 我们要充分利用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来理解它、鉴赏它。既然直接从内容入手来理解有困难, 就不妨尝试借助古诗词的固有形式和特有的创作规律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课本选文、高考试题及大量的高考模拟题所选的古诗词都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 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既然形式可以制约内容, 透过形式这一管道来窥探内容, 进而理解内容, 当是一个可选的角度。
古诗词鉴赏在高考中作为一种纯主观化的题型。不同的解题者对古诗词必然会产生有差异的鉴赏评价, 甚至是较大差异但又各具合理性的鉴赏评价, 这是正常的现象。在寻找到解读古诗词内容突破口的前提下, 按照合乎要求的方式, 大胆答题, 就可以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得到较为理想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张葆全.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钱钟联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3]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敲门砖 篇9
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方向。它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这种趋向只有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 才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 从而构成人的兴趣。兴趣的发生和发展, 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这样一个过程。有趣是兴趣的第一个阶段, 也是兴趣发展的初级水平。在这个阶段, 学生往往会被新异的现象和新颖的对象所吸引, 从而对他们发生直接的兴趣。乐趣是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它是兴趣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也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兴趣会向专一、深入的方向发展, 即对某一客体产生某种特殊的爱好。当人们的兴趣与崇高的理想以及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的时候, 便会由乐趣发展为志趣, 它是兴趣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我们教师要想在教学上取得成功, 就要使学生对所学科目发生兴趣。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 在教授新课上,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回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思考所学的内容, 特别要注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学习该内容的社会价值, 并使他们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爱上该科的学习, 这样, 学生就能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就能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他们对该科的学习从感到有趣, 接着产生乐趣, 最后可能会发展成志趣。
同样, 职中的政治课教师要想在教学上取得成功, 必须要培养职中生学习德育课 (政治课) 的兴趣。职中的德育课内容非常广泛, 它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内容。其中,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法律、哲学与经济等知识较感兴趣。但学生一提起上德育课, 没有几个说会很感兴趣的。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调动起职中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政治课教师上课以讲授为主, 他们平时很少给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且, 政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侧重于传统的评价方式, 即以学生的测验、作业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 因此, 学生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来。那么, 如何培养职中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就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几个因素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认识课程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该门课程, 笔者通过视频资料、前辈 (指他们的师兄师姐) 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 让他们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纪律观念及必要的法律知识对他们今后成长和就业的重要作用, 从而使他们愿意并喜欢上这门课。如播放感动中国的一些职场人士的成功经历和体会 (其中有些甚至是他们熟悉的人物) , 并通过介绍本校前辈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还有优秀毕业生的成功经历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让他们明白人无德不立, 并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二、成功的体验
许多同学对学习政治课不感兴趣, 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该门课程中没有成功的体验。许多学生觉得政治课要想考好, 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 平时不用花太多功夫。根据这些情况,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心态进行纠正。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成功感。要达到这一目标, 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搜集好上课的资料备好每一节课, 同时要考虑适当地使用电教媒体。教师在课前可先向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 然后在下节课上新课前用五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抽查评分, 对好的进行鼓励褒扬, 对有进步的适当加分, 这样, 就能调动学生课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 在上完每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内容以后, 教师应布置给学生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 (或实操性) 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该任务, 最后教师对每位同学的课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讲解, 鼓励学生下次继续努力, 争取更大的进步。
如笔者在上《善用合同办事》这一内容前, 先布置几组学生课前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在布置完学习任务后, 笔者根据情况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然后学生在课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本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笔者对每小组的展示情况和本小组参与整个课堂活动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 指出每个小组的优缺点, 并评出优胜组, 课后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 (加分和物质奖励) , 同时对其他小组进行鼓励, 让他们继续努力, 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在完成学习任务后, 许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实操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感。因此, 他们对学习这门课便产生了兴趣。
三、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生自我体验的影响是形成兴趣必备的内在力量。兴趣是人内在的一种倾向性。某种兴趣的形成, 自然有一定的外部诱因, 而这些诱因之所以起作用, 是因为它引起了人的活动并通过活动触动了情感, 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 于是, 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因此, 要使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课前可先搜集每一堂课上所必需的学习资料 (也可布置学生搜集并将资料提供给教师) , 然后教师按照课文的内容将资料编排好, 上课时用多媒体放映出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操作, 使学生通过上课感到政治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并且感受到学了思想政治课后, 懂得了如何去分析社会上的许多复杂现象, 并促进了自己良好价值观的形成。这样, 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便产生了美的体验, 他们学习该课的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
例如, 政治课教师在上职业道德课中“文明礼貌、优质服务”这一内容时, 可要求学生将一些服务忌语改为规范的服务用语。具体的操作如下:先给每组的学生分派不同的服务忌语内容,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然后教师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讲解。每组学生在接到本组的学习任务后, 每人通过电脑上网 (在电脑室上课) , 利用网上的公共学习区域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 全组每一成员充分发挥个人的认知特点并利用笔者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 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最后, 教师在计算机上对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讲解, 使学生能及时获得自己学习效果的反馈。这样,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既有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又有利于他们将学过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提高了他们的实操能力。这样, 教师在完成上课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同时被培养起来了。
四、积极的自我评价
一般来说,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经常受到教师肯定性的评价, 那么, 他对自己的学习也会作出积极的评价, 使他对学习该门功课产生信心, 激发他去努力学习, 即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他们也会有勇气去克服。若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或经常受到否定性的评价, 那么, 他对学习该门功课就没有自信心, 更谈不上上进心了。因此, 政治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除经常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 还应不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特别是对学得差的学生, 更应多点褒扬, 少点贬抑,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 从而产生较大的兴趣。
例如, 许多学生对学习法律较感兴趣, 教师除了在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 (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和生活中的事例等) , 还要适当进行课堂检测, 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去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于法律不易学好, 因此, 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褒扬, 鼓励学生深入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 让学生对学习该门功课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 为学生将来深入研究法律知识, 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 到最后可能会成为业余的法律专家或从事法律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以上四个因素可以看出, 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程的重要作用;其次, 要让学生在学习该门功课的过程中尝试成功的体验, 使他们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获得满足;再次,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美感体验, 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 并且它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即帮助学生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让学生善于自我欣赏, 懂得为自己在学习中获得的点滴进步感到自豪, 并能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样, 学生就能对学习德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 兴趣对学生学习德育课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只有当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愉快时, 他们才会把自己所有的心理活动指向于该门功课的学习, 才会使自己的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这样, 学生就能真正地学好政治课并打破原来的厌学、马虎应付的态度, 德育课也就能成为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课程。
摘要:许多职中生对学习德育课兴趣不大, 一提起上政治课就认为是在讲大道理。因此, 职中的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就感较低, 学生学得也没劲, 学习效果较差。如何提高职中学生学习德育课的效果呢?笔者认为, 必须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本文从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四个方面入手, 即明白课程的作用、成功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自我评价, 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详细地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职中生,德育课,兴趣
参考文献
敲门砖 篇10
一了解教学对象
高中美术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合格的后备人才, 培养对象有着其自身素质的多样性, 他们都很年轻、思维敏捷、易接受新观念和事物, 他们中间不乏对美术有着较高的悟性和兴趣浓厚者, 也有较好的艺术禀赋和渴求学习美术的愿望。通过2~3年的认真学习, 一般可以达到质的飞跃,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我们武宣县二中的美术生当中, 有这样两种现状:一种是喜爱美术, 对美术有较大热情而忽视文化课的学生;另一种是其文化课学习成绩本身较差, 投考其他专业无望而转向学美术的学生, 他们认为学习美术不需要较好的文化素养, 这显然是片面的。大家都知道, 美术是一种艺术, 它是一种精神创造, 其自身文化修养深浅与厚薄、人品的高低, 对今后的深入学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 美术教学要让学生明确:要学好美术, 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二基础训练方法
1. 加强临摹训练
第一, 临摹的意义和要求。临摹是美术基础训练学习的方法之一, 也是学习和借鉴优秀美术作品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可以说“花时少, 见效快”, 能够较快地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绘画技能。临摹的要求:从起稿到最后, 整个作画过程要清楚, 一定要明确目的, 从大局着眼, 不要照抄小的局部细节, 始终要明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切勿机械地照抄。临摹的目的是吸收别人的作品思路和技巧, 为我所用, 借助前人的经验, 提高自己的作画水平, 避免走弯路。
第二, 临摹范画要严格选择。 (1) 选择自己喜欢的, 档次较高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 吸取作品中的表现方法、技巧和表现风格。 (3) 研究作品构图的完美, 造型的严谨, 绘画的语言、表达方法等。 (4) 临摹作品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如纯绘画类和设计类, 由于画种的不同, 要求也就不同了。 (5) 学生在选择临本的同时, 专业教师要给予一定指导, 避免学生的盲目性和应付性 (见图1) 。
2. 加强默写训练
第一, 默写目的。默写考试是对考生知识面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组织画面和造型能力的考查。
第二, 默写的要求。考生要对绘画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物体的基本比例、结构、位置、透视、大小、明暗、组织画面、色调。
第三, 默写的内容。默写考试的内容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 如罐子、水果、盘子、杯子、酒瓶、花卉、面包、蔬菜、鱼、书等。
第四, 默写的形式。 (1) 全默写:以文字形式说明的, 如“橙黄色衬布一块、瓷盘有面包一块及用刀切好的面包两片, 水果刀一把, 大号玻璃杯内有褐色饮料, 两个苹果、一个桶子”等。 (2) 半默写:提供相关的图片作为依据, 提供单线黑白构图, 提供物品随意摆放在考场里, 由考生自己组织画面。
第五, 风景默写。从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色彩考试情况来看, 默写的内容基本是以静物为主, 但也有风景默写。因此, 在考前要做好风景写生、风景临摹、风景默写训练。
3. 重视写生训练
写生是美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短期的集中写生训练, 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体察对象的风貌, 并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独立的写生实践。在素描、色彩、速写等写生过程中, 老师要根据美术学习特点和学生素质结构的多样性, 采用不同表现手法、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多元并存的写生教学手段, 注意引导学生在写生中积累绘画经验, 培养他们发现蕴涵在自然物象中的美;要求学生超越表象的模拟层面, 进入表现与营造的层面, 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视觉的敏感性、表现手段的丰富性以及审美的广泛性。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在自然中寻找、发现、探索视觉表现的各种形式要素, 并创作出大量作品 (见图2) 。
三重视和加强素描训练
1. 素描的基本训练与美学教育之间的问题
素描的指导思想离不开艺术修养, 教师的素描水平和艺术修养又是基础训练的关键。教师要以自己较高的艺术修养, 启发学生发现和表现艺术之美, 启迪其艺术思维, 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去引导和点燃学生的艺术思想火花, 表明其独具慧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素描基础训练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 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 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提高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2. 素描基础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与个性发展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 是独特地运用了美学法则的表现, 我们在平时的基础素描教学中, 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同时, 就应重视培养和引导初学者的绘画个性, 它有助于今后创作风格的形成, 把绘画者的性格、兴趣、思想感情、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融为一体, 在作品中反映个人的精神面貌, 使其作出的画能给人一种“冲击力”, 能触人心怀。
3. 素描教学形式多样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采取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齐头并进、各光源前提下的作业相互结合;并且要在其间安排构图作业,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懂得画面的构成, 培养其表现整个画面的能力;提倡画记忆画。
四研究美术高考试题
了解近年来美术高考的新动向、新政策、新试题等, 从各大美术院校、美术设计院校的考试试题中, 通过对美术院校的写生与默写内容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各院校的考题内容的难度在不断增加, 但不管考试的内容如何变换, 万变也不会离开艺术规律这个宗旨:测试美术考生的最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艺术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艺术潜质, 艺术的可塑性是最重要的。加强对学生考试的心理素质训练, 了解考点考场情况, 掌握临考应变方法等, 提高应考能力。
生二胎自有“敲门砖” 篇11
政策限制已经不在,难处居然在于,“老大”们对二胎的反应太大。有报道说,山东青岛一所小学四年级的一位老师发现,班里几个学生搞了个“反弟弟妹妹联盟”。以前常听说孩子独立反对父母生二胎,现在都“有组织”了,太厉害。生,孩子难受,不生,父母难受。去年一个13岁女孩以死相逼,怀孕的妈妈含泪放弃二胎,选择流产,这种悲剧不能再出现了。
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相处,需要聪明的沟通。令人吃惊的“反弟弟妹妹联盟”已经表明,哪怕是年龄这么小的孩子,也已经具有了相当成熟的思维逻辑。而在这些逻辑表象之下,父母必须发现孩子真正的意图,才能明白这么激烈的表现因何而生。
不管是谁,都需要安全感,孩子因为没有成年,对安全感的缺乏尤其严重,对许多事物会格外恐惧。二胎的出现,就是一例。
因为经济压力,一些父母会在有二胎之后,减少对“老大”的物质投入。由于孩子的安全感基本来自于父母,所以这类行为就会导致孩子开始丧失安全感。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失去安全感,会促使孩子产生焦虑,丧失自尊和自信,并且容易导致孤独,从而对他人产生敌对行为。所以,当二胎或显或隐地成为“威胁”时,“老大”们以死相逼、成立联盟,就不足为奇。
所有的行为最终会指向一个问题,即“父母对我的关爱是否会分流”?父母作为成年人,距离童年生活太过久远,也许忘记了自己小时候也曾对安全感的丧失心存恐惧。且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现在的父母主体是“80后”,属于独生子女一代,从来没有面对过“二胎”的“考验”,就更难以理解“威胁感”究竟从何而来。因而,父母需要换位思考,扮演孩子的角色,通过对方的逻辑去想二胎这件事,才能体会到孩子的恐惧心有多强烈。
在二胎问题上,不管孩子是失落、愤怒还是恐惧,父母在体察到他们的心态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平复他们的情绪。心理学认为,一个拥抱或者一个道歉,甚至听人发泄内心的不满,都能缓解对方的紧张与不安,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不要小看这些微小的举动,作为对孩子情感上的补偿,这样有利于接下来的沟通。
在二胎这件事上,父母与子女的需求有错位。前者想的是多生孩子以防老,后者在乎的是维持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这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矛盾,如果孩子以安全感为重,父母有的是办法能给予这种保证。即便在物质方面做不到,也可以通过强化确认“老大”的家庭地位、赋予他足够多的生活决定权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防御机制,而这种机制排斥的仅仅是不安感,却不会将亲情与未来的“弟弟妹妹”阻挡在外。毋须将这样的方式视作交易,这并非以丧失双方的原则为代价,只不过是沟通过程中满足各自的需求,而这些满足,恰好能由另外一方来提供而已。
同时,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将孩子带入父母的角色,去体验养儿防老的心态。鉴于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妨为他们详细勾勒出父母年老后的情境,或者能够使孩子体味到父母究竟为何要生二胎。更何况,在一些父母的规划中,生二胎的目的之一,本来就是为“老大”提供更多的亲情体验,这使得双方的需求存在交集,将孩子带入类似情境后,沟通会顺畅得多。
电影《后会无期》的台词说:“道理我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用在解决儿童心理方面,也总能印证这句话,所以父母们常常头疼。其实道理真的不离其宗,难点在于“万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问题千差万别,孩子不同,家庭环境不同,解决办法的切入点也不一样。孩子的心结,有时只在一个细节之中,需要父母仔细地观察,道理只是铺路石,敲门砖却在父母手中。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敲门砖 篇12
一、中国文化饮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1、国外现有竞争者的威胁很大。
洋酒与洋茶在国外早已深入人心,占据着大量的市场份额和忠实的消费者,渠道建设也很完善,我国企业进入外国市场面临着与之抢夺客户、新建渠道等困难。
2、国外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不高,机会大。
首先,国外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的饮品、且认为高价意味着高档次,会乐意尝试中国文化饮品。其次,民族文化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我们打着中国文化饮品的旗号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3、替代品的威胁很大。
国际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饮品,光酒的种类和红茶的种类就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光从品名上看,消费者的选择很多,我们难以获得差异化优势。
4、供应商的威胁程度不大。
虽然世界粮价波动起伏,但白酒酿造往往用的是中国某地方特有的粮食和气候,所以酒价受世界粮价波动影响不大。而茶叶的产量一向比较稳定。
5、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不大。
在国际市场上,酒市场比较饱和,不会再出现有很大竞争力和威胁的新进入者,但可能会有现有洋酒品牌再推出新产品的威胁。而茶叶呢,随着最近几年立顿袋装茶的推行,出现了一批跟随者,会对中国传统的原料茶生产销售模式构成一定的威胁。
二、中国文化饮品现有营销模式的困境
1、传媒营销:广告+赞助
其中,电视广告最受白酒企业的青睐,见效也最快。其次,各种娱乐节目、活动的赞助也是常见做法。而因为茶叶本就在中国盛行,茶叶企业往往不屑于做广告。
2、会议营销:会展+指定饮品
现在的糖酒会,知名白酒企业和茶叶企业是必不会缺席的
3、网络营销:博客+主题论坛
网络病毒式营销越来越受欢迎。我们可以再各大网站上见到白酒企业的身影。
4、文化营销:神话故事+悠久的历史
没有哪一个白酒企业不运用文化来打造知名度的。一般做法有二:第一,编一段神话故事,以彰显该企业的历史悠久、来历神秘。第二,包装古典精美、宣传时不离古乐、古典舞等。这样的表面文化营销实际上带来了许多弊端。第一,文化“泛滥成灾”。目前,绝大多数的中高端白酒都是进行的文化定位,而真正有意义的文化价值的却不多。独特的核心价值不多,能真正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就更少。第二,迷信“文化”,忽视产品质量。一些白酒企业成功的挖掘了一个文化价值诉求点,便专注于使用各种传播手段进行狂轰滥炸,获取顾客的认同,忽视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第三,盲目进行文化概念炒作。一些白酒企业在进行核心文化诉求点挖掘时,忽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进行盲目的概念操作。
三、中国文化饮品的文化营销怎么做
1、首先,文化营销必须以坚实的企业文化为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灵魂,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就谈不上文化营销。
2、要有合适的文化营销战略。
任何一个品牌在市场上都要有一个卖点,这个卖点是它做市场的平台。
3、重视品牌文化营销。
主要包括社会对品牌的信任,顾客对品牌的价值选择,厂家和商家对品牌的保护和完善,品牌文化通常借助于品牌名称、标记和符号体现出来。
四、中国文化饮品的全球化文化营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文化饮品走入国际市场,不必刻意去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和文化习惯,应该实现自身的全球化营销。所谓全球化文化营销就是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统一的市场,而不是不同的国家视为不同的市场。然后用统一的一种文化营销策略打入市场。请注意,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市场开辟策略,在打入国际市场时采用全球化文化营销。然而在进入市场后,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其它营销组合策略。
1、全球化营销。
好莱坞那么成功,并不是每拍一部片子谁都去迎合世界不同文化,而是用着一种文化去影响着全世界,那就是美国人的自由主义文化。由此可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中国茶叶企业和白酒企业也可以用中国文化去打动世界消费者。
2、借助“中国风”飘洋过海。
现在全世界正在刮起一股中国风。茶与酒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借势进军海外。
3、与其它营销策略搭配使用,构成全方位的营销策略。
请注意,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市场开辟策略,在打入国际市场时采用全球化文化营销。然而在进入市场后,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其它营销组合策略。
摘要:中国既是一个茶的国度,又是一个酒的天堂。茶与酒伴随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流传至今,早已成为闻名天下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饮品。然而今天中国的茶叶企业与白酒企业却在迈出国门时屡遭滑铁卢。难以迅速打入世界市场,抓住外国消费者的眼球已成为中国茶叶企业与白酒企业的心病。那么现在我们将从文化营销的角度为企业提供一种新思路,即使用全球统一的文化营销模式撬开世界市场的大门。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营销,中国文化饮品,敲门砖
参考文献
[1]李飞.跨国公司的全球文化营销策略[J].江苏商论,2004(8)
[2]润锋.白酒企业2010年营销的“三板斧”[J].市场观察,2009
[3]鲁强,庄爱玲,余伟萍.白酒企业文化营销策略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
[4]陈树文,隋振杰.中国企业文化营销模式探析[J].商业研究,2004
【敲门砖】推荐阅读:
幸福来敲门08-19
高考作文:敲门05-14
幸福在敲门09-28
当幸福来敲门06-24
幸福来敲门赏析07-23
到你家敲门教案定稿07-05
当梦想的工作来敲门06-10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日记06-28
当幸福来敲门观有感07-08
幸福来敲门作文900字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