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

2024-06-11

1+N(精选12篇)

1+N 篇1

大约在200多年前, 在德国某一小镇上的一个小学里, 一位数学老师突发奇想地要求他的学生们计算从1加到100的和。不一会儿, 一个同学忽然站起来, 很快地报出了其运算的结果是5050!而这时其他的同学才演算到一半。这名学生也就几十年后, 被人们称之为“数学王子”的高斯!这里, 第一个数为1, 第二数为2……最后一个数为100, 可以发现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结果等于101, 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的结果也是等于101……而共有55个这样的结果存在。所以它们的和就为:

(100+1) ×100÷2=5050。

由此问0+1+2+3+…+ (n-1) 求它的和是多少?

公式也可以用以下方法得到:在同学聚会握手时, 把同学人数n与握手次数s之间的关系用下图的模型来表示:

若把n作为点的横坐标, s作为纵坐标, 根据上述模型中的数据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各点, 并用光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可见图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由此进行数学建模, 取上述数据中的三组代入s=an2+bn+c也可得

其实, 式子是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 在现实世界里, 运用上述公式在数角、线段、直线、交点的数量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几何中:

1.数直线的条数:过任意三个不同直线上的n个点中的两点可画 () 条直线。

2.数线段条数:线段上有n个点 (包括线段两个端点) 时, 共有线段 () 条。

3.数交点的个数:n条直线最多有 () 个交点。

4.数角的个数:从一个点引出n条射线, 它们共形成了 () 个角。

在代数中:

1.一次聚会, 出席的每位代表都和其他代表各握一次手, 统计结果表明, 一共握手45次。问参加聚会的代表有多少人?

2.某班有一个小组每人互送贺年卡一张, 已知全组共互送贺年卡72张, 问这个小组有多少名同学?

设这个小组有n名同学, 则n (n-1) =72n1=9, n2=-8 (舍) 。

3.一次象棋比赛中, 每名选手都与其他选手恰好比赛一局, 每局赢者记2分, 输者记0分, 如果平局, 两位选手每人各记1分, 今有四位同学统计了比赛中全部选手的总得分, 分别是365分、380分、381分、400分, 经核实, 只有一位同学统计无误, 问这次比赛有多少选手参加?

设这次比赛有n名选手参加, 则n (n-1) =统计分去求解, 当380分时求得n1=20, n2=-19 (舍)

4.范市中学七年级举行篮球比赛, 采用单循环比赛形式 (即每个班与其他班比赛一场) , 那么5个班级共需比赛几场?八年级6个班呢?九年级7个班呢?有什么规律?

根据单循环比赛规程, 5个班级参赛应该比赛10场;八年级6个班应该比赛15场;九年级7个班应该比赛21场;规律同样是和除自己以外的别的班级比赛一场, 总场数为

通过上面举例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公式来解决的真是不少, 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一条铁路上有10个站, 则共需要制 () 种不同的火车票。

2.一条线段上有10个点 (包括两个端点) , 则共有 () 条线段。

3.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 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 最多为n个, 则m+n等于 ()

4.如果要在一条直线上得到10条不同的线段, 那么在这条直线上至少要选用 () 个不同的点。

答案:1.C. (甲站至乙站与乙站至甲站视为不同的) 2.A 3.B 4.D

1+N 篇2

【学校简介及办学背景介绍】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建筑独具风格,美仑美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

一。武汉大学历史溯源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893年),后数易校名,1928年7月正式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校园整体上连成一片,面积5342亩,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学校有大型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档案馆和一座拥有20多万件珍贵动植物标本的标本楼。图书馆藏书520万册,中外期刊1万多种,是国家“211工程”全 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华中地区中心。学校现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百余年来,武汉大学形成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优良校风和学风,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010年,武汉大学综合对现行教育模式的分析与企业需求的调查,在号召和响应国家教育部课改项目和武汉大学自身完备的学科建设体系上,引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亚洲顶尖的职业教育模式,创办了国际先进的武汉大学1+N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武汉大学整合两岸名校办学力量和教育资源、借助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支持、利用全国各省市人才交流中心、依托全国各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广阔服务平台、联合千家企业共建对口实训基地、五位一体,选择设立部分大陆空缺、需求紧迫、发展前景广阔的十大前瞻潮流专业,全面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纵向解决“学生难就业,企业难招工”!

【招生专业】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师)、环境科学(景观设计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社区管理与服务(护理学)、电子与通信技术、光电工程、物流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房地产策划)、工商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企业策划)、时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

【教学特色——选择武汉大学1+N的理由】

▲ 所有学生每年3个月大陆企业或台湾境内大中型企业带薪实训实习(实习工资:1500—3000元/月)

▲ 学校每年邀请大中企业总裁授课、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由武汉大学MBA总裁班和国内各大企业老总零距离讲学授课)

▲ 文化产业和设计专业学生将有两个学期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完成学习(学校安排设计专业学生远赴国内潮流设计之都—台湾深造学习一年)

▲ 护理专业学生100%安排至省内各大中型医院实习、上班

(学校已与省内各大三甲医院、二甲医院、社区签订合作培养就业协议)

▲ 所有专业均由武汉大学教授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共同组成强大师资团队(理论与实战相集合、一改大学的传统教育机制和课程体系)

▲ 武汉大学本部学习、本部住宿(护理专业学生转到武汉大学医学部教学)(享受武汉大学本部教学资源、与武大师生共同进步!)

【毕业待遇】

◆ 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武汉大学大专、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授予武汉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在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n)查询。

◆ 毕业后推荐大陆大中型企业或台资企业实习、上班。(详细签约企业详见官方网站)

【招生对象】

◆ 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且原则上要求达到湖北省第四批录取线的应届毕业生。

◆ 选择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数学成绩应达到110分以上; ◆ 选择文化创意产业经营、时尚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要求有一定美术功底。

【报名流程】

◆ 学生直接到武汉大学校内报名点领取《武汉大学1+N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或在各地咨询老师处领取《武汉大学1+N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并准备近期1寸、2寸蓝底彩色登记照各8张,身份证复印件、高中准考证和毕业证原件。

◆ 由咨询老师带领学生亲自到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外招120室办理报名手续,现场签定《武汉大学1+N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报名承诺书》。

◆ 按通知时间参加面试后,依据高考成绩与面试成绩的综合排名,发放《入学通知书》,凭此报到入学。

【联系方式】

咨询地址:武汉大学工学部10号教学楼或武汉大学信息学部1号楼

联系老师:张老师、刘老师、李老师(手机号码和QQ号码见下方)

联系方式:027-86644991、***、***、*** 网络咨询:709336656、908465658、527748160

监督电话:027—68778365、86644991

“1+N”合作新模式 篇3

此次活动吸引了26家国内面料生产企业前来参与,其中包括联盛(福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健业纺织有限公司、苏州好麦尔时装面料有限公司、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江苏斯尔克集团等19家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

这种以单一服装品牌面料需求为导向,借助展方平台推出“1+N”的配对模式,自2012年已在园区举办过多次,曾吸引日播、贝拉维拉、唐狮等国内知名品牌及面料商前来“量身定制”。结合此前专场面料对接会的成功经验,本次“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精品面料对接会活动”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展现了“1+N”模式的精准与高效。

高效渠道高效益

作为快销时尚的国内知名女装品牌,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此次率领其30个设计师与面料采购总监首次参加专场对接活动。主办方根据其独特的品牌定位与面料需求“量身定制”筛选了26家面料企业,他们带来了2014春夏的新品进行展示交流,卓尚可谓不虚此行、在本次活动中收获颇丰。

卓尚的采购总监季郁文介绍,参加本次活动主要是为了采样并挑选合适的面料合作伙伴。基于工厂型面料公司与贸易型面料公司的不同特点,此次“1+N”的精准配对形式恰好解决了如何在两者中寻求更加符合卓尚品牌服饰的面料供应难题。按以往的采购经验,6:4的工、贸两种类型面料供应搭配比是该公司追求时尚、坚守品质的最佳选择。据悉,此次配对活动,卓尚服饰对每家面料商进行了采样,预计选择合作的供应商将达到70%。

出于面料与服饰品牌的契合度、面料出货期与面料质量的多重考量,卓尚公司旗下伊布都品牌研发总监李春江补充说,以往的面料合作由供应到采购很难满足快时尚品牌对于面料品类、质量及出货期的集合需求。“工厂型的面料企业注重面料的质量与发货速度;而时尚度的短板只能由贸易型的面料公司加以弥补,但在质量及发货速度上,贸易型的面料公司又很难保证。而‘I+N’的高效配对模式汇聚多种面料供应商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品牌商的需求,同时对品牌商筛选有研发能力的面料合作商提供了高效渠道。”

只为实现双赢

参会面料企业认为,能够与品牌商达成面料研发意见的直接交换及贸易对接,是吸引他们前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认为,通过企业间的交流,双方能直接了解到各自品牌特点和需求点,品牌公司能更直观地看到面料企业最新的面料,而能与单个服装品牌商一对一交流的形式,是有效推广面料企业及产品的更加直接、便捷的途径。

国内服装品牌设计师对于面料功能、工艺等方面缺乏认识,成为面料商与品牌商合作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沈雪峰和株洲雪松有限公司的销售部副经理马催尘均表示,此次和服装品牌设计师、采购经理、研发经理等相关部门人员都能实现面对面交流,机会难得,这在平常的业务开拓工作中很难遇到。一方面可通过针对亚麻、苎麻等面料产品独特功能特性的介绍式交流,帮助设计师拓展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品牌设计师又可以帮助面料商准确把握流行趋势进行产品研发,这种对接活动实现了面料商与品牌商的合作双赢。

关于n和n+1的最大素因子 篇4

关键词:素因子,微分,函数

如果n是一个正整数, 且n≥2。设P (n) 为n的最大素因子。在1978年, Paul Edros和Carl Pomernance发表了一篇关于n和n+1的最大素因子的著名论文, 他们证明了:n和n+1的最大素因子这两者并不接近。定理内容如下:

定理1:对于任意ε>0, 存在δ>0, 使得对于充分大的x, 满足n≤x且x-δ

在下面的定理中, 我们确定了ε和δ之间的关系:

我们采用了Paul Edros和Carl Pomernance的证明方法来证明了我们的结论。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个著名的函数ψ (x, y) , 其定义如下:

定义:对于任意x>0, y>0, 函数ψ (x, y) 表示满足:n≤x且n不存在大于y素因子这样条件的n个数。

关于ψ (x, y) 有如下重要结论:

对定理2的证明:

由定理3可以得出:

对于任意的n以及任意的0<α<1, 如果n的最大素因子P (n) 小于等于xα, 也就等价于n不存在大于xα的素因子。

下面我们分如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同理, 在情形2下满足 (1) 成立的n的个数最多为:

参考文献

[1]Erdos, paul and Pomerance, Carl, On the largest prime factors of and, Aequationes Math, 1978 (23) :311~321

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 篇5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2 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9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11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22 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的通知......................................26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32 关于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的通知..................................................................................................................................36 关于印发《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的通知..........................42 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54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6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7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7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81 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90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2015-09-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年8月24日)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广大职工付出了不懈努力,成就是突出的。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根本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要成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加强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做到两者 2 的有机统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要正确处理推进改革和坚持法治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处理搞好顶层设计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推进,把握好改革的次序、节奏、力度,确保改革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优化,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落实。

——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护资源环境、加快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充分发挥。

——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更加巩固,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二、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四)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区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五)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对这些国有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需要实行国有全资的企业,也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对特殊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实行业务板块有效分离,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对这些国有企业,在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同时,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完成特殊任务的考核。

(六)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这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三、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七)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八)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要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应有职工代表,董事会外部董事应占多数,落实一人一票表决制度,董事对董事会决议承担责任。改进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强化对董事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对重大决策失误负有直接责任的要及时调整或解聘,并依法追究责任。进一步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拓宽来源渠道。

(九)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有效实现形式。上级党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广开推荐渠道,依规考察提名,严格履行选用程序。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加快建立退出机制。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

(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 4 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与激励机制相对称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披露、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严格规范履职待遇、业务支出,严禁将公款用于个人支出。

(十一)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对特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委托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建立分级分类的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规范企业各类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十二)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决不缺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大力推进依法监管,着力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管理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

(十三)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

(十四)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培训等的作用,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切实保障退出企业依法实现关闭或破产,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推动国有企业加快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发挥国有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

(十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按照统一制度规范、统一工作体系的原则,抓紧制定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于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改革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十七)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安全审查规定,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开展多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逐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十八)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十九)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资产评估,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

六、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十)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明确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巡视以及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责,完善监督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建立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企业内部监事会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发挥企业总法律顾问在经营管理中的法律审核把关作用,推进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集团公司要依法依规、尽职尽责加强对子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职工民主监督。

(二十一)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出资人监督,加快国有企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以及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专业检查,开展总会计师由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委 6 派的试点。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制度,明确职责定位,强化与有关专业监督机构的协作,加强当期和事中监督,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建立健全核查、移交和整改机制。健全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实行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建立对企业国有资本的经常性审计制度。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工作,强化对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使权力等的监督,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狠抓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创新方式,共享资源,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建立健全监督意见反馈整改机制,形成监督工作的闭环。

(二十二)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架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建设阳光国企。认真处理人民群众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来信、来访和检举,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有效保障社会公众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十三)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评估、决策事项履职记录、决策过错认定标准等配套制度,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问责机制,对企业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敷衍不追、隐匿不报、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失职渎职责任,视不同情形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二十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保证党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经理层成员与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适度交叉任职;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增强管党治党意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聚精会神抓好党建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织班子其他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党建工作。中央企业党组织书记同时担任企业其他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设立1名专职抓企业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深入细致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根据不同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特点,科学确定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职责定位、管理模式。

(二十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明确选人用人标准和程序,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强化党组织在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责任,支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坚决防止和整治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领导人员,切实解决企业领导人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以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 7 优秀品行为重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

(二十六)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检机构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加强党性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正确履职行权。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与企业考核等挂钩,实行“一案双查”。推动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巡视工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反“四风”规定,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八、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二十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强国有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优化制度、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建立稳定可靠、补偿合理、公开透明的企业公共服务支出补偿机制。完善和落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土地变更登记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有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

(二十八)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政府和国有企业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等方式,剥离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和所办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继续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二十九)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氛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实践、创新。全面准确评价国有企业,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履行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完)

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毫不动摇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出台《若干意见》,对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提升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严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履职行权的监督;适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需要,加强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领导;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若干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党委(党组)和各国有企业党组(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不断完善党委(党组)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加强。

10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

2015年09月24日22:3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中国政府网今日公布意见全文。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

国发〔2015〕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多年来,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但治理机制和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许多国有企业为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运行效率,正在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当前,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挑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需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坚决防止因监管不到位、改革不彻底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引资本与转机制结合起来,把产权多元化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结合起来,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完善制度,保护产权。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调动各类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

——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坚持依法依规,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交易规则,科学评估国有资产价值,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切实做到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强化交易主体和交易过程监管,防止暗箱操作、低价贱卖、利益输送、化公为私、逃废债务,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宜改则改,稳妥推进。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改革规范有序进行。尊重基层创新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做法。

二、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稳妥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市场化、国际化要求,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新商业模式为导向,充分运用整体上市等方式,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各类非国有资本出资人以股东身份履行权利和职责,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四)有效探索主业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同时加强分类依法监管,规范营利模式。

——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枢纽型交通基础设施、重要江河流域控制性水利水电航电枢纽、跨流域调水工程等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控股,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依法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建设和运营。

——重要水资源、森林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在强化环境、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开发经营。

——江河主干渠道、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网、电网等,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特点实行网运分开、主辅分离,除对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外,放开竞争性业务,允许非国有资本平等进入。

——核电、重要公共技术平台、气象测绘水文等基础数据采集利用等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支持非国有企业投资参股以及参与特许经营和政府采购。粮食、石油、天然气等战略物资国家储备领域保持国有独资或控股。

——国防军工等特殊产业,从事战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核心军工能力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其他军工领域,分类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建立竞争性采购体制机制,支持非国有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服务和竞争性采购。

——对其他服务国家战略目标、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共用技术平台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和带动作用。

(五)引导公益类国有企业规范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水电气热、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领域,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政府要加强对价格水平、成本控制、服务质量、安全标准、信息披露、营运效率、保障能力等方面的监管,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其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三、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六)引导在子公司层面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二级及以下企业,以研发创新、生产服务等实体企业为重点,引入非国有资本,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明确股东的法律地位和股东在资本收益、企业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方面的权利,股东依法按出资比例和公司章程规定行权履职。

(七)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家有明确规定的特定领域,坚持国有资本控股,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其他领域,鼓励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可转债等方式,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八)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区分不同情况,制定完善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指导国有企业稳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改革依法合规、有序推进。

四、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九)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 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以货币出资,或以实物、股权、土地使用权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出资。企业国有产权或国有股权转让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在意向受让人资质条件中对民间投资主体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十)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发展股权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经济实体。允许经确权认定的集体资本、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作价入股,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制定股份合作经济(企业)管理办法。

(十一)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合作,鼓励通过海外并购、投融资合作、离岸金融等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分工,提高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按照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同步的要求,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安全审查规定,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

(十二)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优化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以项目运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适时对价格和补贴进行调整。组合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国家重点工程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或参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使投资者在平等竞争中获取合理收益。加强信息公开和项目储备,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十三)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在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战略性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市场选择为前提,以资本为纽带,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企业改制重组。

(十四)探索完善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方式。国有资本参股非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时,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行使特定事项否决权,保证国有资本在特定领域的控制力。

(十五)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试点稳妥推进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试点,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资产评估,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 14 制,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要按照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有关工作要求组织实施。

五、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十六)进一步确立和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政府不得干预企业自主经营,股东不得干预企业日常运营,确保企业治理规范、激励约束机制到位。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成员等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维护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

(十七)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同股同权,依法保护各类股东权益。规范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按章程行权,对资本监管,靠市场选人,依规则运行,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十八)推行混合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市场导向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依法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通道。职业经理人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照市场化原则决定薪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严格职业经理人任期管理和绩效考核,加快建立退出机制。

六、建立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

(十九)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在组建和注册混合所有制企业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产权交易等行为,健全清产核资、评估定价、转让交易、登记确权等国有产权流转程序。国有企业产权和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上市公司增发等,应在产权、股权、证券市场公开披露信息,公开择优确定投资人,达成交易意向后应及时公示交易对象、交易价格、关联交易等信息,防止利益输送。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应依据本意见制定方案,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批准;重要国有企业改制后国有资本不再控股的,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明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操作流程。方案审批时,应加强对社会资本质量、合作方诚信与操守、债权债务关系等内容的审核。要充分保障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要做好评估工作,职工安置方案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二十)健全国有资产定价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国有资产交易方式,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通过产权、股权、证券市场发现和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发挥专业化中介机构作用,借助多种市场化定价手段,完善资产定价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十一)切实加强监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监管,完善国有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改革中出现的违法转让和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利益输送、暗箱操作、逃废债务等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审计部门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加强对改制企业原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定价、股权托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企业职工内部监督。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营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环境

(二十二)加强产权保护。健全严格的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完整保护制度,依法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和知识产权权益。在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给予同等法律保护。

(二十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立规则统一、交易规范的场外市场,促进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完善股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及信托、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等产品交易机制。建立规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资产证券化和资本流动,健全股权登记、托管、做市商等第三方服务体系。以具备条件的区域性股权、产权市场为载体,探索建立统一结算制度,完善股权公开转让和报价机制。制定场外市场交易规则和规范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实行属地化、专业化监管。

(二十四)完善支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涉及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经营和民事行为,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且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方合法权益,不得限制进入。完善工商登记、财税管理、土地管理、金融服务等政策。依法妥善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的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确保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统计制度,加强监测分析。

(二十五)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力度,确保改革于法有据。根据改革需要抓紧对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破产法中有关法律制度进行研究,依照法定程序及时提请修改。推动加快制定有关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退出、交易规则、公平竞争等方面法律法规。

八、组织实施

(二十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守规范,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做好把关定向、配套落 实、审核批准、纠偏提醒等工作。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及时跟踪改革进展,加强改革协调,评估改革成效,推广改革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各级工商联要充分发挥广泛联系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优势,参与做好沟通政企、凝聚共识、决策咨询、政策评估、典型宣传等方面工作。

(二十七)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同步开展,根据企业组织形式变化,同步设置或调整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同步选配好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党的工作机构,配强党务工作者队伍,保障党组织工作经费,有效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十八)开展不同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结合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改革,开展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选择有代表性的政府投融资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二十九)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舆论宣传,做好政策解读,阐释目标方向和重要意义,宣传成功经验,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支持改革。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领导,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推动改革。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国务院

2015年9月23日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5〕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基本建立,保值增值责任初步得到落实,国有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竞争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必须看到,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依然存在,国有资产监管还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违纪违法问题在一些领域和企业比较突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有关部署,现就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真正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权责明晰。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依法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确保国有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激发企业活力、创新力和内生动力。

坚持突出重点。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管资本为主,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注重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国有股东权利。

坚持放管结合。按照权责明确、监管高效、规范透明的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和监管方式转变。该放的依法放开,切实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该管的科学管好,严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坚持稳妥有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突出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系统性、协调性,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二、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三)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作为政府直属特设机构,根据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监管企业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行使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以管资本为主,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实现保值增值。发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专业化监管优势,逐步推进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全覆盖。

(四)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监管重点。加强战略规划引领,改进对监管企业主业界定和投资并购的管理方式,遵循市场机制,规范调整存量,科学配置增量,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强对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及监管企业财务状况的监测,强化国有产权流转环节监管,加大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力度。按照国有企业的功能界定和类别实行分类监管。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综合考核资本运营质量、效率和收益,以经济增加值为主,并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着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结果与职务任免、薪酬待遇有机结合,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分配。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动监管企业不断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督,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责任追究体系、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

(五)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围绕增强监管企业活力和提高效率,聚焦监管内容,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行使的投资计划、部分产权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等出资人权利,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行使;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加强对企业集团的整体监管,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由一级企业依法依规决策;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

(六)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进依法监管,着力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按照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的思路,更多运用法治化、市场化的监管方式,切实减少出资人审批核准事项,改变行政化管理方式。通过“一企一策”制定公司章程、规范董事会运作、严格选派和管理股东代表和董事监事,将国有出资人意志有效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针对企业不同功能定位,在战略规划制定、资本运作模式、人员选用机制、经营业绩考核等方面,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分类监管。调整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内部组织设置和职能配置,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监管流程,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出资人监管信息化工作平台,推进监管工作协同,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在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及时准确地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情况,以及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管理架构、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建设阳光国企。

三、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七)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主要通过划拨现有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权,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组建,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为主要目标,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或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改组设立,以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整合等,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八)明确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关系。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监 19 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明确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授权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依法落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董事会职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维护股东合法权益,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九)界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关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依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所出资企业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以财务性持股为主,建立财务管控模式,重点关注国有资本流动和增值状况;或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建立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为主的管控模式,重点关注所出资企业执行公司战略和资本回报状况。

(十)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工作。中央层面开展由国务院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等工作。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展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

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十一)建立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国有资本收益管理规则。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根据政府宏观政策和有关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退机制,制定国有资本投资负面清单,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十二)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重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提升效率。按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要求,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推动国有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国有资本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好融合。

(十三)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财政部门会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等部门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要求,提出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实施国有企业重组过程中,国家根据需要将部分国有股权划转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持有,分红和转让收益用于弥补养老等社会保障资金缺口。

五、协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十四)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按照立法程序,抓紧推动开展企业国有资产法修订工作,出台相关配套法规,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夯实法律基础。根据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进展情况,推动适时废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研究起草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统一管理规则。

(十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削减政府通过国有企业行政性配置资源事项,区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管理职能,为国有资产管 20 理体制改革完善提供环境条件。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实行网运分开、特许经营。加快推进价格机制改革,严格规范政府定价行为,完善市场发现、形成价格的机制。推进行政性垄断行业成本公开、经营透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十六)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土地变更登记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明确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债权债务承接主体和责任,完善国有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调整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相关问题。

(十七)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针对“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等问题,制定统筹规范、分类施策的措施,建立政府和国有企业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优先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十八)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推进、规范程序、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管资本为主,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改革实施方案,确保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国务院

2015年10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

资产流失的意见

国办发„2015‟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市场活力普遍增强、效率显著提高,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一些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管理不规范、内部人控制严重、企业领导人员权力缺乏制约、腐败案件多有发生等问题,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中多头监督、重复监督和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部署,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切实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充分体现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时效性,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全覆盖,加强对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的监督,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坚持权责分明,协同联合。清晰界定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工作合力,形成内外衔接、上下贯通的国有资产监督格局。

坚持放管结合,提高效率。正确处理好依法加强监督和增强企业活力的关系,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方法,尊重和维护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完善制度,严肃问责。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监督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责任主体,严格追究责任。

二、着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三)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企业集团应当建立涵盖各治理主体及审计、纪检监察、巡视、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工作体系,强化对子企业的纵向监督和各业务板块的专业监督。健全涉及财务、采购、营销、投资等方面的内部监督制度和内控机制,进一步发挥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作用,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经营活动的财务、法律审核把关。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联动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流程管控的刚性约束,确保内部监督及时、有效。

(四)强化董事会规范运作和对经理层的监督。深入推进外部董事占多数的 董事会建设,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依法规范董事会决策程序和董事长履职行为,落实董事对董事会决议承担的法定责任。切实加强董事会对经理层落实董事会决议情况的监督。设置由外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建立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董事会依法审议批准企业审计计划和重要审计报告,增强董事会运用内部审计规范运营、管控风险的能力。

(五)加强企业内设监事会建设。建立监事会主席由上级母公司依法提名、委派制度,提高专职监事比例,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大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督力度,进一步落实监事会检查公司财务、纠正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权,保障监事会依法行权履职,强化监事会及监事的监督责任。

(六)重视企业职工民主监督。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产生程序,切实发挥其在参与公司决策和治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建立公开事项清单制度,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发挥企业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落实党组织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纪检机构的监督责任,健全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机制,强化党组织对企业领导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督,确保企业决策部署及其执行过程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三、切实加强企业外部监督

(八)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监督。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坚持出资人管理和监督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强出资人监督。健全国有企业规划投资、改制重组、产权管理、财务评价、业绩考核、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规范国有资本运作、防止流失的制度。加大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定期开展对各业务领域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针对不同时期的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抽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设立稽查办公室,负责分类处置和督办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需要企业整改的问题,组织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提出有关责任追究的意见建议。开展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向所出资企业依法委派总会计师试点工作,强化出资人对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监督。加强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重视在法人治理结构中运用出资人监督手段,强化对企业境外投资、运营和产权状况的监督,严格规范境外大额资金使用、集中采购和佣金管理,确保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安全可控、有效运营。

(九)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监督。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所出资企业依法实行外派监事会制度。外派监事会由政府派出,作为出资人监督的专门力量,围绕企业财务、重大决策、运营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事项和关键环节、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规履职情况等重点,着力强化对企业的当期和事中监督。进一步完善履职报告制度,外派监事会要逐户向政府报告监督检查情况,对重大事项、重要情况、重大风险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一事一报告”。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对监事会监督检查情况实行“一企一公开”,也可以按照类别和事项公开。切实保障监事会主席依法行权履职,落实外派监事会的纠正建议权、罢免或者调整建议权,监事会主席根据授权督促企业整改落实有关问题或者约谈企业领导人员。建立外派监事会可追溯、可量化、可考核、可问责的履职记录制度,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责任倒查机制。

(十)健全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公共审计、出资人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之间的职责分工,实现企业国有资 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力度,坚持离任必审,完善任中审计,探索任期轮审,实现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探索建立国有企业经常性审计制度,对国有企业重大财务异常、重大资产损失及风险隐患、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等开展专项审计,对重大决策部署和投资项目、重要专项资金等开展跟踪审计。完善国有企业购买审计服务办法,扩大购买服务范围,推动审计监督职业化。

(十一)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和巡视的监督作用。督促国有企业落实“两个责任”,实行“一案双查”,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对国有企业执行党的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审查国有企业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洁纪律情况,严肃查处违反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和“四风”问题。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严肃查办发生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投资并购、物资采购、招标投标以及国际化经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四个着力”,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

(十二)建立高效顺畅的外部监督协同机制。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创新监督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查核问题,实现监督信息共享。完善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移送机制,健全监督主体依法提请有关机关配合调查案件的制度措施。

四、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十三)推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重大信息公开制度,依法依规设立信息公开平台,对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情况等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企业要严格执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在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主动公开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架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

(十四)切实加强社会监督。重视各类媒体的监督,及时回应社会舆论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重大关切。畅通社会公众的监督渠道,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有关来信、来访和举报,切实保障单位和个人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推动社会中介机构规范执业,发挥其第三方独立监督作用。

五、强化国有资产损失和监督工作责任追究

(十五)加大对国有企业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力度。明确企业作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流失的责任主体,健全并严格执行国有企业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制度。综合运用组织处理、经济处罚、禁入限制、纪律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等手段,依法查办违规经营导致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案件,严厉惩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对国有企业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突出、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的,严肃追究企业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企业纪检机构的监督责任。建立完善国有企业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典型问题通报制度,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警示教育。

(十六)严格监督工作责任追究。落实企业外部监督主体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流失的监督责任。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外派监事会、审计机关和纪检监察、巡视部门在监督工作中的问责机制,对企业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应当发现而未发现或敷衍不追、隐匿不报、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失职渎职责任,视不同情形分别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完善监督工作中的自我监督机制,健全内控措施,严肃查处监督工作人员在问题线索清理、处置和案件查办过程中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的行为。

六、加强监督制度和能力建设

(十七)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法律制度。做好国有资产监督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按照法定程序修订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的规定,制定出台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条例,将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的职责、程序和有关要求法定化、规范化。

(十八)加强监督队伍建设。选派政治坚定、业务扎实、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充实监督力量。优化监督队伍知识结构,重视提升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加强对监督队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健全与监督工作成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监督队伍履职保障。

本意见适用于全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金融、文化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10月31日

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主体,应当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企业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依法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明显增强,为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但与此同时,中央企业法治工作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新形势下,全面建设法治央企,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的迫切需要。为此,现就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总体目标,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共同推进,坚持法治体系、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一体建设,加强制度创新,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促进依法经营管理为重点,以提升企业法律管理能力为手段,切实加强对企业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中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重点改革任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撑企业实施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等重大发展战略,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坚持全面覆盖,突出工作重点。把依法治企要求全面融入企业决策运营各个环节,贯穿各业务领域、各管理层级、各工作岗位,努力实现法治工作全流 26 程、全覆盖,同时突出依法治理、依法合规经营、依法规范管理等重点领域法治建设。

——坚持权责明确,强化协同配合。切实加强对法治央企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机构、其他部门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责任,有效整合资源,增强工作合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法治建设大格局。

——坚持领导带头,确保全员参与。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法治素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全员守法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中央企业依法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水平显著提升,依法规范管理能力不断强化,全员法治素质明显提高,企业法治文化更加浓厚,依法治企能力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努力成为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央企。

二、切实增强依法治理能力

(四)充分发挥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统领作用。根据企业行业特点、管理架构等实际,依法完善公司章程,合理配置股东权利义务,明确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突出章程在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法厘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边界,明确履职程序。依据章程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基本制度、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细化董事会、经理层工作规则等配套办法。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加强对章程落实情况的监督,坚决纠正与章程不符的规定和行为。高度重视子企业章程制定工作,依法依章程对子企业规范行使股东权,处理好维护出资人权益与尊重子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关系。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在章程制定、执行和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确保章程依法制定、依法实施。

(五)完善各治理主体依法履职保障机制。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治理主体依法履职能力。优化董事会知识结构,通过加强法律培训、选拔法律专业人员担任董事等方式,提升董事会依法决策水平。明确负责推进企业法治建设的专门委员会,对经理层依法治企情况进行监督,并将企业法治建设情况作为董事会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董事会审议事项涉及法律问题的,总法律顾问应列席会议并提出法律意见。加大监事会对依法治企情况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职情况的监督力度,配备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专职监事,将企业合规经营、依法管理作为当期监督的重要内容。总法律顾问应当全面参与经理层的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法律审核把关作用。健全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机制,强化党组织对企业领导人员依法行权履职的监督,确保企业决策部署及其执行过程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三、着力强化依法合规经营

(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细化各层级决策范围、事项和权限。健全依法决策程序,严格落实职工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法律审核、集体决策等程序要求。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会议讨论。高度重视对重大改革事项的法律论证,切实防范法律风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于法有据。中央企业报请国资委审批事项涉及法律问题的,应当出具总法律顾问签字的法律意见书。依法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产生的程序,切实发挥其在参与决策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七)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严格执行有关反垄断、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知识产权、劳动用工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崇尚契约精神,重合同、守信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自觉维护市场秩序。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切实维护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明确法律事务机构的合同管理职责,严格落实合同法律审核制度,充分发挥法律审核在规范市场竞争、防止违法违规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依法维权能力,加大对侵权行为的追责力度,妥善解决法律纠纷案件,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依法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国际规则、所在国法律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境外业务,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建立境外重大项目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工作机制,将法律论证与市场论证、技术论证、财务论证有机结合,实现从可行性论证到立项决策、从谈判签约到项目实施全程参与,确保法律风险防范全覆盖。突出境外法律风险防范重点,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法律风险,深入做好尽职调查,组织拟定防范预案。建立健全涉外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预警和应对机制。完善境外法治工作组织体系,推动境外重要子企业或业务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法律事务机构或配备专职法律顾问。

四、进一步加强依法规范管理

(九)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体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劳动用工、物资采购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机制,广泛吸纳业务骨干、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加强对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确保各项制度依法合规。健全规章制度实施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通过加强宣贯培训、纳入业务流程、明确岗位守则等方式,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探索建立规章制度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规章制度梳理工作,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堵塞制度漏洞,形成制度体系完整闭环。强化规章制度落实监督机制,法律、审计、纪检和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格督促整改、开展责任追究。

(十)依法规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加强对企业投资融资、改制重组、对外担保、产权流转、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流程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在推进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改革过程中,坚持依法规范操作,确保法律事务机构全程参与,严控法律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高度重视对企业内部审批、执行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 29 用。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积极打造阳光央企。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形成法律与审计、纪检监察、巡视、财务等部门的监督合力。

(十一)大力提升法律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快促进法律管理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将法律审核嵌入管理流程,使法律审核成为经营管理的必经环节,在确保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率100%的同时,通过开展后评估等方式,不断提高审核质量。加快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建立由总法律顾问领导,法律事务机构作为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合规管理工作体系,研究制定统一有效、全面覆盖、内容明确的合规制度准则,加强合规教育培训,努力形成全员合规的良性机制。探索建立法律、合规、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平台。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健全完善法律风险防范、纠纷案件处理等各项法律管理制度,探索创新法律管理方式方法,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五、加强组织领导

(十二)强化领导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认真履行推进本企业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建设作为谋划部署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明确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加快形成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总法律顾问牵头推进、法律事务机构具体实施、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本企业法治央企建设实施方案,将中央企业法制工作新五年规划各项要求作为重要内容,与企业“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积极为企业法治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人员、机构和经费等保障。

(十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合规经营等依法治企情况纳入对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体系。完善企业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建立法治工作激励机制,对于在法治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有效防范重大法律风险、避免或挽回重大损失的集体或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落实问责制度,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因未经法律审核,或者 30 虽经审核但未采纳正确法律意见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企业相关领导人员责任;经过法律审核,但因重大失职未发现严重法律风险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法律工作人员责任。对因违法违规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的,或者违反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的,在业绩考核中扣减分值,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实行重大法律风险事项报告制度,中央企业对可能引发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的法律风险事项,应当及时向国资委报告。

(十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在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全面推行总法律顾问制度,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总法律顾问应当具有法学专业背景或者法律相关职业资格。设立董事会的中央企业,总法律顾问可以由董事会聘任。总法律顾问作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全面领导企业法律管理工作,统一协调处理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全面参与重大经营决策,领导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健全总法律顾问述职制度。对标同行业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健全企业法治工作体系,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设立独立的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与经营管理需求相适应的企业法律顾问。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职业发展规划,将企业法律顾问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企业法律顾问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专业人员评价体系,完善职业岗位等级评审制度,实行与职级和专业技术等级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十五)打造企业法治文化。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理念,努力使全体员工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捍卫者。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律、宣传与各业务部门的协同联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学习作为企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管理培训、员工教育的必修课,形成全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积极树立推进法治央企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企业、集体和个人典型,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参照本意见,积极推进所出资企业法治建设。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

国资委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2015年12月30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因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对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有针对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划分类别

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其中,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为目标,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必要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可以由政府调控;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必须自觉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二、分类施策

(一)分类推进改革。

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要求,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其中,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加大改制上市力度,着力推进整体上市。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处于自然垄断行业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原则积极推进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需要实行国有全资的企业,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

公益类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二)分类促进发展。

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重组整合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和管理创新步伐,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其中,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支持和鼓励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推动国有产权流转,及时处置低效、无效及不良资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合理确定主业范围,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完成特殊任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公益类国有企业要根据承担的任务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严格限定主业范围,加强主业管理,重点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三)分类实施监管。

对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回报、规范国有资本运作、维护国有资本安全。建立健全监督体制机制,依法依规实施信息公开,严格责任追究,在改革发展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中,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重点加强对集团公司层面的监管,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重点加强对国有资本布局的监管,引导企业突出主业,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

对公益类国有企业,要把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重要监管内容,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四)分类定责考核。

对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责任使命,兼顾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性质,明确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要求,制定差异化考核标准,建立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相挂钩的考核制度。其中,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合理确定经营业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考核权重,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完成特殊任务情况的考核。

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有关方面在研究制定国有企业业绩考核、领导人员管理、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具体方案时,要根据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提出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三、组织实施

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直接监管的企业,根据需要对所出资企业进行功能界定和分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对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类别进行动态调整。

各地要结合实际合理界定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实施分类改革、发展和监管。

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关于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

本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改经体〔2015〕24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措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5年10月26日

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路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要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产权结构,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要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要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非国有资本参股或控股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应当遵循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的要求。

(二)主要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要坚持以下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把引资本与转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市场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权益对等、共同发展,保证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各类所有者权益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真正实现共担风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依法依规、公开透明。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关程序,确保程序公开、规则公开和结果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切实防止暗箱操作和国有资产流失。

完善体制、优化环境。加快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解决突出矛盾,确保引资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做到制度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二、拓宽合作领域

(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工作。允许非国有资本参与除法律法规明确 茶止和限制准入以外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或控股。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属于自然垄断领域的实行国有独资或控股;属于特殊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实行业务板块有效分离,其中竞争性环节逐步加大对非国有资本开放力度,对公益集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或控般。

对可以引入非国有资本的领域,在推进国有企业主业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的同时,鼓励非主业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或控股,推动国有企业各业务板块按照自身特点和规律寻求发展路径,最大限度释放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充分挖掘国有企业内在增长潜力。

(四)鼓励外资企业參股国有企业项目。在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的前提下,鼓励外资企业参股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积扱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完善外商投资安全审 37 査工作机制,有效防范风险。鼓励企业结合“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引入外资企业参股,吸引外资进入国有企业在境外的投资项目。

(五)在部分领城率先培育推出一批示范项目。优先在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跨区输电通道、配电、区域主干电网、分布式电源并网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水利设施、基础电信、宽带接入网络建设运营、民用空间设施建设、铁路项目、港口内河航通设施、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城镇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领域,率先推出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鼓励依法依规引入非国有资本投资。

三、完善引资方式

(六)拓宽并完善非国有资本投资渠道。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以货市出资参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创新渠道和方式,以实物、土地使用权等出资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出资的非货币资产应依法评估作价,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产权、版权、技术等与投资项目有关联的无形资产,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认定和评估,通过公平公开议价,可以作为出资参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之问或者非国有资本与国有资本投资主体之间,可以共同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联合参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

(七)支持国有企业和非国有资本在政府投资领域加强合作。由国有企业承担的政府投资项目,开展多类型试点,逐步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支持引入非国有资本。组合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投资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公开。

四、规范决策程序

(八)确保引资方式公开公平公正。以股权转让方式引入非国有资本的,除处于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的以外,国有产权转让一律进入产权市场公开桂牌,实行竞价交易。以合资新设企业方式引入非国有资本的,要切实加强实物资产出资的评估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在采取多种方法评估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企业整体价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38平等保护非国有资本股东利益。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非国有资本的,应参照产权转让管理方式,通过产权市场公开透明地选择投资人并决定对价; 对少数引入特殊战略投资者的,要加强尽职调查、资产评估、民主决策等工作,建立项目决策责任背书制。国有资本并购或入股其他企业的,应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做好尽职调查和资产评估管理,明确投资决策程序和责任;并购完成后要及时优化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确保股东权益和并购战略目标的实现。

(九)规范参与企业遴选办法。国有企业按照有关投资管理办法履行投资决策程序,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企业应按相关规定履行核准或备案程序。引入非国有资本时,应当对拟引入投资主体的资质、商业信誉、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管理能力、资产规模、社会评价、投资锁定期等进行核实或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引入的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应当是具备独立民事能力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并具有支持项目持续发展的意愿和实力。对于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产权、版权、技术等出资參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非国有资本,要依法对投资主体的资产进行评估作价,评估认定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引入非国 有资本时,应当通过产权市场、股票市场以及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发布信息,不得在参与主体资质条件中单独对非国有资本主体设置附加条件。

(十)强化项目管理。国有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引入非国有资本项目的投资管理制度。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投资项目,应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安排;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由股东会、董事会作出决策,并签字存档;应与参与方通过项目企业章程或合同,对可能涉及的经营管理、同业竞争、关联交易、风险管控等问题作出明确约定,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一)切实加强监管.对新设项目企业属子国有企业的,按照其功能定位实施分类、分级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依法加强对交易主体和交易过程合法合规性的监管。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明确监事会、39 审计、纪检监察巡视以及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责,形成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的作用,依法省障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外部审计,严格落实承债主体,防止逃废金融债务等各类债务。完善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與论监督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依法严肃处理改革中出现的侵吞国有资产、利益输送、暗箱操作化公为私等行为,禁止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投资进入国有企业投资项目。

五、健全体制机制

(十二)完善项目公司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需新建公司作为运营平台的,应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率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依法对项目公司的发展目标、重大经营活动、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聘任、薪酬管理等拥有决策权,并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考核评价。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监事会对公司财委和董事、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进一步加强当期和事中监督,切实增强监事会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党的建设,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十三)推行市场化运行机制。引入非国有资本投资项目的企业应当明晰产权关系,优化运行机制,切实保障股东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完善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完善激励与约束,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依法保障投资方合法权益。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时,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类投资主体的退出机制。公益类国有企业和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应在项目企业章程或合同中明确非国有股东持股主体发生变化时,国有股东拥有优先受让权。

(十五)积极探索优先股、特殊管理股等股权模式。为鼓励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为优先股,不参与项目企业具体决策,但在利润分红和剩余财产分配方面具有优先权,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探索在 40 新闻出版传媒等少数特定领域建立特殊管理股制度,依照相关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行使特定事项否决权,保障国有资本在特定领域的控制力。

六、优化发展环境

(十六)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涉及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应当在有关引资公告中予以说明。依照合同约定,项目收益可优先用于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十七)完善支持政策。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涉及的土地资产,应按照“产权清噺、估价准确、处置规范”的原则经营管理。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其使用的原划拨生产经管性土地可采用国家作价出资入股的方式处置。财政、税务等部门应从维护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统一性出发,落实有关项目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企业合并分立、转让实物资产、債权债务等方面税收支持政策。

(十八)形成工作合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机制建设,坚持过程公开透明、严格把关,确保责任明确、程序规范,确保顺利推进。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并做好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报道和與论引导,广泛凝聚共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终结后,要建立后评估机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工作。

本意见所称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是指国有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股权投资项目,非国有资本是指除国有资本以外的集体资本、民管资本和境外资本等。金融、文化类国有企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关于印发《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资[2016]4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国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科技局、国资委,各中央管理企业: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国有科技型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同意,我们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

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

2016年2月26日

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国有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调动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科技型企业,是指中国境内具有公司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未上市科技企业(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国有企业),具体包括:

(一)转制院所企业、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资的科技企业。

(三)国家和省级认定的科技服务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股权激励,是指国有科技型企业以本企业股权为标的,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方式,对企业重要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激励的行为。

分红激励,是指国有科技型企业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为标的,采取项目收益分红方式;或者以企业经营收益为标的,采取岗位分红方式,对企业重要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激励的行为。

第四条 国有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公正透明。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有序开展激励工作,操作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坚决杜绝利益输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因企制宜,多措并举。统筹考虑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采取一种或者多种激励方式,科学制定激励方案。建立合理激励、有序流转、动态调整的机制。

(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励对象按照自愿原则,获得股权和分红激励,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自觉维护企业和全体股东利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担市场竞争风险。

(四)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依法维护企业股东和员工的权益。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单位及同级财政、科技部门要加强监管,依法追责。

第五条 国有科技型企业负责拟订股权和分红激励方案,履行内部审议和决策程序,报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或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机构、企业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实施激励。

第二章 实施条件

第六条 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应当产权明晰、发展战略明确、管理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并有效运转,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建立了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员工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过中介机构依法审计,且激励方案制定近3年(以下简称近3年)没有因财务、税收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罚。成立不满3年的企业,以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二)对于本办法第二条中的(一)、(二)类企业,近3年研发费用占当年企业营业收入均在3%以上,激励方案制定的上一企业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成立不满3年的企业,以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三)对于本办法第二条中的(三)类企业,近3年科技服务性收入不低于当年企业营业收入的60%。

上款所称科技服务性收入是指国有科技服务机构营业收入中属于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学技术普及服务等收入。

企业成立不满3年的,不得采取股权奖励和岗位分红的激励方式。第七条 激励对象为与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具体包括:

(一)关键职务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对主导产品或者核心技术、工艺流程做出重大创新或者改进的主要技术人员。

(二)主持企业全面生产经营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生产经营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三)通过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引进的重要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企业不得面向全体员工实施股权或者分红激励。企业监事、独立董事不得参与企业股权或者分红激励。

第三章股权激励

第八条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激励标的股权来源:

(一)向激励对象增发股份。

(二)向现有股东回购股份。

(三)现有股东依法向激励对象转让其持有的股权。

第九条 企业可以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激励对象实施股权激励。

大、中型企业不得采取股权期权的激励方式。

企业的划型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大型企业的股权激励总额不超过企业总股本的5%;中型企业的股权激励总额不超过企业总股本的10%;小、微型企业的股权激励总额不超过企业总股本的30%,且单个激励对象获得的激励股权不得超过企业总股本的3%。

企业不能因实施股权激励而改变国有控股地位。

第十一条 企业实施股权出售,应按不低于资产评估结果的价格,以协议方式将企业股权有偿出售给激励对象。资产评估结果,应当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的管理规定,报相关部门、机构或者企业核准或者备案。

第十二条 企业实施股权奖励,除满足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外,近3年税后利润累计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应当占近3年年初净资产总额的20%以上,实施激励当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正数。

近3年税后利润累计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是指激励方案制定上年末账面净资产相对于近3年首年初账面净资产的增加值,不包括财政及企业股东以各种方式投资或补助形成的净资产和已经向股东分配的利润。

第十三条 企业用于股权奖励的激励额不超过近3年税后利润累计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15%。企业实施股权奖励,必须与股权出售相结合。

股权奖励的激励对象,仅限于在本企业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重要技术人员。单个获得股权奖励的激励对象,必须以不低于1:1的比例 45 购买企业股权,且获得的股权奖励按激励实施时的评估价值折算,累计不超过300万元。

第十四条企业用于股权奖励的激励额,应当依据经核准或者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折合股权,并确定向每个激励对象奖励的股权。

第十五条企业股权出售或者股权奖励原则上应一次实施到位。第十六条小、微型企业采取股权期权方式实施激励的,应当在激励方案中明确规定激励对象的行权价格。

确定行权价格时,应当综合考虑科技成果成熟程度及其转化情况、企业未来至少5年的盈利能力、企业拟授予全部股权数量等因素,且不低于制定股权期权激励方案时经核准或者备案的每股评估价值。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与激励对象约定股权期权授予和行权的业绩考核目标等条件。

业绩考核指标可以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现金营运指数等财务指标,但应当不低于企业近3年平均业绩水平及同行业平均业绩水平。成立不满3年的企业,以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在激励方案中明确股权期权的授权日、可行权日和行权有效期。

股权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权期权首次可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年,股权期权行权的有效期不得超过5年。

企业应当规定激励对象在股权期权行权的有效期内分期行权。有效期过后,尚未行权的股权期权自动失效。

第十九条 企业以股权期权方式授予的股权,激励对象分期缴纳相应出资额的,以实际出资额对应的股权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第二十条企业不得为激励对象购买股权提供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激励对象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贷款提供担保。企业要坚持同股同权,不得向激励对象承诺分红回报或设臵托底回购条款。

第二十一条 激励对象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激励股权。采用间接方式的,持股单位不得与企业存在同业竞争关系或发生关联

交易。

第二十二条 股权激励的激励对象,自取得股权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捐赠,特殊情形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因本人提出离职或者个人原因被解聘、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股权应当在半年内全部退回企业,其个人出资部分由企业按上一审计后净资产计算退还本人。

(二)因公调离本企业的,取得的股权应当在半年内全部退回企业,其个人出资部分由企业按照上一审计后净资产计算与实际出资成本孰高的原则返还本人。

在职激励对象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企业收回激励股权。

第四章 分红激励

第二十三条企业实施项目收益分红,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职务科技成果完成、转化后,按照企业规定或者与重要技术人员约定的方式、数额和时限执行。企业制定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听取本企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并在本企业公开相关规定。

企业未规定、也未与重要技术人员约定的,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一)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

(二)利用该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从该项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

(三)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的,应当在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连续3至5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

转让、许可净收入为企业取得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收入扣除相关税费和企业为该项科技成果投入的全部研发费用及维护、维权费用后的金额。企业将同一项科技成果使用权向多个单位或者个人转让、许可的,转让、许可收入应当合并计算。

第二十四条企业实施项目收益分红,应当按照具体项目实施财务管理,47 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反映具体项目收益分红情况。

第二十五条企业实施岗位分红,除满足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外,近3年税后利润累计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应当占企业近3年年初净资产总额的10%以上,且实施激励当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正数。

第二十六条 企业岗位分红激励总额不高于当年税后利润的15%。企业应当按照岗位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性和贡献,确定不同岗位的分红标准。

第二十七条激励对象应当在该岗位上连续工作1年以上,且原则上每次激励人数不超过企业在岗职工总数的30%。

激励对象获得的岗位分红所得不高于其薪酬总额的2/3。激励对象自离岗当年起,不再享有原岗位分红权。

第二十八条 岗位分红激励方案有效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激励方案中应当明确业绩考核指标,原则上各净利润增长率应当高于企业实施岗位分红激励近3年平均增长水平。

企业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应当终止激励方案的实施,再次实施岗位分红激励需重新申报。

激励对象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应当按约定的条款扣减、暂缓或停止分红激励。

第二十九条企业实施分红激励所需支出计入工资总额,但不受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不作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社会保险费、补充养老及补充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的计提依据。

第五章激励方案的管理

第三十条企业总经理班子或者董事会(以下统称企业内部决策机构)负责拟订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方案(格式参见附件)。

第三十一条对同一激励对象就同一职务科技成果或者产业化项目,企业只能采取一种激励方式、给予一次激励。对已按照本办法实施股权激励的激励对象,企业在5年内不得再对其实施股权激励。

第三十二条 激励方案涉及的财务数据和资产评估结果,应当经

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

第三十三条企业内部决策机构拟订激励方案时,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四条企业内部决策机构应当将激励方案及听取职工意见情况,先行报履行出资人职责或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机构、企业(以下简称审核单位)批准。

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相关材料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或机构批准;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所属子企业,相关材料报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批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所属子企业,相关材料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批准。

中央部门及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按国有资产管理权属,相关材料报中央主管部门或机构批准。

地方国有企业相关材料,按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报同级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或机构批准。

第三十五条审核单位应当严格审核企业申报的激励方案,必要时要求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或者外聘律师对激励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对以下事项发表专业意见:

(一)激励方案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二)激励方案是否存在明显损害企业及现有股东利益的情形。

(三)激励方案是否充分披露影响激励结果的重大信息。

(四)激励方案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等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法律建议。

(五)其他重要事项。

审核单位自受理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方案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审定意见。

第三十六条审核单位批准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后,企业内部决策机构应将批准的激励方案提请股东(大)会审议。

在股东(大)会审议激励方案时,国有股东代表应当按照审批单

位书面审定意见发表意见。

未设立股东(大)会的企业,按照审批单位批准的方案实施。第三十七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应当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方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以下材料报送审核单位备案:

(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激励方案。

(二)相关批准文件、股东(大)会决议。

企业股东应当依法行使股东权利,督促企业内部决策机构严格按照激励方案实施激励。

第三十八条在激励方案实施期间内,企业应于每年1月底前向审核单位报告上一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一)实施激励涉及的业绩条件、净收益等财务信息。

(二)激励对象在报告期内各自获得的激励情况。

(三)报告期内的股权激励数量及金额,引起的股本变动情况,以及截至报告期末的累计额。

(四)报告期内的分红激励金额,以及截至报告期末的累计额。

(五)激励支出的列支渠道和会计核算情况。

(六)其他应报告的事项。

中央主管部门、机构和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应当对所属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企业户数、激励方式、激励人数、激励落实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有关政策建议等,并于3月底前将上一实施情况的总结报告报送财政部、科技部。

地方省级财政部门、科技部门,负责对本省地方国有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于3月底前将上一实施情况的总结报告报送财政部、科技部。

第三十九条企业实施股权或者分红激励,应当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1+N”校本培训模式的初探 篇6

一、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所谓“1+N”,即“围绕一个主题,实施多元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它是指为适应以新课程为代表的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满足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为目的,依据行动研究理论,根据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困惑、需求提炼培训主题,并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元引领、逐年提高的教师培训模式。其中“1”是指每年所确定的一个主题,“N”是指引领方式的多元化。

二、我们的探索

从2009年起,我校便开始了“校本培训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学生、学校整体和谐发展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1+N”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我校得以深入持久的实践,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运作方式,主要体现在:

1.依据学校教师普遍性的需求确定培训主题

客观地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一度寸步难行。突出表现在:学校喊破嗓子,教师做做样子;形式千变万化,内容脱离实际;会议上讲合作,会议后靠单干;重视校外模式,忽视校内资源。因此,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走出一条科学实效的校本培训之路,显得十分必要。在探索中,我们有幸认识了“六阶段培训模式”,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谢费尔德大学教育学院针对以高等院校或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提供的教师在职进修机会存在诸多弊端而设计出来的教师培训模式,包括以下六个阶段:①确定需要。②谈判。③协议。④前期培训。⑤主体培训。⑥小结。这一模式中培训从需求出发的思想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我们觉得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于是,我们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校教师对校本培训方面的需求。然后,归类整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增强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认同感。二是丰富教师职业生活。三是提高教师处理教育语言的能力。四是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的技能。五是增强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们将其排列为以下主题链:精神追求→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协作探究。2010年至2011年的两年时间,我们分别围绕“梦想并不遥远”“不满足只拥有一桶水”和“讲究课堂教学策略”这三个主题,展开了收效喜人的校本培训。今年,我们的主题是“课堂观察与有效课堂建设”,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引导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听评课,以改善我校学生课堂学习状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一种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习与实践中我们发现,围绕这一主题所进行的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师听评课的专业化水平,而且其实效性、针对性、系统性、情境性强的特点有利于我们将先进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我们将课堂教学中方方面面的问题类别化、条理化,有利于我们创新实践,有利于我们调动教师的教研热情,有利于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目前,此项培训正在进行之中,下一轮培训主题将在此项培训的基础上产生。

2.依据学校教师个性化的需求实施多元引领

在立足教师普遍性的需求确定主题的同时,我们也高度关注教师个性化的需求。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指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会有不同的关注点、生长点,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需求。教师自然也是如此,由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从教经历和教育的对象存在着差异,不同任职期限、不同成熟度以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的学习需要和关注点也各有差异。如何针对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需要,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这是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得出的经验是,立足本校实际,实施多元引领,是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的有效方式。那么如何进行多元引领呢?因受篇幅所限,这里只能列举我们的主要做法:

(1)文化引领

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靠文化氛围引领教师爱岗敬业,自强不息。

(2)“菜单”引领

即围绕主题设置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培训内容。

(3)小组引领

学校根据教师自选培训内容,将全体教师分为若干小组,教师个人在小组的带领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4)动机引领

即建立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以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5)活动引领

主要是结合校本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引导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如登山比赛,教学开放周,读书报告会,基本功竞赛,成长论坛,教育沙龙等。

(6)平台引领

包括从校级到国家级的各级交流平台,校园网网络论坛,草根教研之家,骨干教师课堂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引导教师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

(7)专家引领

不定期聘请专家到我们学校进行讲座。

三、我们的收获与困惑

1.收获

(1)教师的素养得到了优化与提高

通过培训,参训教师找到了现代教育的理论依据,树立了新型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了教改意识与开拓创新精神,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这些都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教师确立了正确的教学态度

现今能重新审视和考察已有的教学态度,围绕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开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发展的教学活动,建立起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能以更加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开始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而从课堂观察发现,学生也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少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包括与教师不同的意见。

(3)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开始养成

现今能虚心求教、自我反思的教师明显增多,能潜心钻研的教师比比皆是,教师的团队意识明显增强,教科研能力也明显提高。仅这一学期,教师个人就有3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有4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4)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

教师的课堂用语水平、课堂调控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及教师机智水平均有了大面积的提高。

2.困惑

(1)初中学校的校本培训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们常常面临经费的严重欠缺。受此制约,有些工作甚至到了无法继续开展的地步。

(2)如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做出科学性的评价,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我们缺乏专业的操作和管理人员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如何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优质资源共享库,并成功实现与外界资源的互通互联,我们尚缺乏专业的操作和管理人员。

1+N 篇7

小明认为:三个小朋友,可握3次;n个小朋友可标号为1、2、3…n,第一位与其他小朋友握(n-1)次,第二位与除第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握(n-2)次,依此规律,第(n-1)个小朋友握1次,共[(n-1)+(n-2)+…+2+1]次. 爱动脑的小聪认为:每一位小朋友都握了(n-1)次,所以共有n(n-1)次,只不过这里有重复(重复一半),所以一共次n(n-1)/2!

实际上,1+2+3+…+(n-1)=n(n-1)/2是一个著名公式.

无独有偶,小明在学习线段概念时,碰到了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已知线段AB,

(1)在AB上有一点C,则图中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 ______ 条,图中共有 ______条线段(图1);

(2)若在线段AB上增加点D,则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 ______ 条,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图2);

(3)照这样的规律,若在线段AB上再增加一个点E,则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 ______ 条,图中共有 ______ 条线段(图3);图 3

(4)如图4,已知线段AB上有(n-2)个点P1,P2,…,Pn-2,则图中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 ______ 条,图中共有 ______ 条线段.

【解析】对于问题(1),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2条(线段AC、AB),共有线段3条;

问题(2)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3条(线段AC、AD、AB),共有线段6条;

对于问题(3),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4条(线段AC、AD、AE、AB),共有线段10条;…

到这里,聪明的小明,其实已经“嗅”出本题中数线段的味道来了!

【猜想】在图4中,认准一个端点!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n-1)条,图中共[(n-1)+(n-2)+…+2+1]条.

问题是(n-1)+(n-2)+…+2+1等于多少?其实在数线段时,可以以A为端点数,也可以以B(或C、D、E等)为端点数线段,换句话说,在线段AB上n个点都是自由的. 以B为端点也有(n-1)条. 这样看来一共n(n-1)n(n-1)条,这里也有重复,故最终条数为.n(n-1)/2从而也有(n-1)+(n-2)+…+2+1=n(n-1)/2在数线段的问题中,同样也有代数式n(n-1)/2的影子.

【归纳】在线段AB上有n个点(含A、B两点),则以任意两点为端点的线段有条n(n-1)/2.

在数线段这个问题中,若把每个点看成小朋友,连接两个端点就是握手一次,则问题就转化为握手问题,故本质上说是相同原理.

【推广】若平面内有n个点 ,其中任意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共有n(n-1)/2条. (如图5)图 5

其实本代数式n(n-1)/2在数角的个数时,也有同样的功效.

问题2图6中共有几个角?图7中呢?

【解析】认准一条边,(与数线段认准一个端点一样!)则以OA为边的有三个角(∠AOB,∠AOC,∠AOD);再数以OB为边的角有2个(∠BOC,∠BOD);最后以OC为边的有1个(∠COD). 故一共6个角.

如图7,有n条射线,图中的角的个数有(n-1)+(n-2)+…+2+1=n(n-1)/2

现在看来,代数式n(n-1)/2的身影无处不在!虽然问题背景不同,但是数学本质相同,即含有相同的模型. 请小读者用心体会并解答下列问题:

1. 8个足球队参加足球单循环赛,(注:单循环赛指每个球队都要和另外的7个队赛一场),则一共要赛 ______ 场.

2. 图8(1)是棱长为a的小立方体,图8(2)、图8(3)由这样的小 立方体摆 放而成,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放,自上而下分别叫第一层,第二层……第n层的小正方体个数记为S,请填下表:

3. 毕业前夕,初三(7)班40个学生相互送照片,若每人都送其他同学一张相片作留念,则该班共送出 ______ 张照片.

4. 观察下列图形,阅读下面的相关文字并回答以下问题: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

猜想: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3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参考答案

1. 1+2+3+…+7=8(8-1)/2=28(场).

3. 39×40=1 560.

暂堵剂N-1研制及其应用 篇8

关键词:屏蔽暂堵剂,井下作业,高温油藏,青海油田

在修井过程中, 经常发生工作液漏失现象, 会对产层引起伤害, 降低油井的产业能力。因此要使用一定的堵漏材料。这类才能要满足与工作液良好的配伍性和较好的抗温性等。

1 耐温性评价

将本文所制得的暂堵剂N-1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加热24h, 观察暂堵剂物理形态的变化, 结果见表1。暂堵剂初始外观都层乳白色悬浊液。

有上述实验结果可知, 该暂堵剂耐高温性能较好, 随着温度的增加暂堵剂外观变化不大, 说明暂堵剂耐温性好。

2 封堵性能评价

用模拟地层水饱和岩心, 注入模拟原油直到达到岩心束缚水饱和度, 测油相渗透率Ko1, 方向注水测水相渗透率, 后将暂堵剂N-1以0.5ml/min的速度注入岩心, 放置12-24h, 测定对水相的封堵率, 并计算暂堵率 (D=[ (Kw1-Kw2) /Kw1]×100%) , 实验结果见表2。

由实验结果可知, 暂堵剂对水相的封堵率达到93.7%, 说明能有效的封堵水相, 在修井的过程中注入地层, 能有效的起到封堵的作用。

3 解堵效果评价

由文献知, 煤油的解堵效果较原油好, 因此反方向注入煤油, 测定此时岩心的油相渗透率Ko2, 计算煤油使岩心渗透率的恢复率H[ (=Ko2/Ko1) ×100%]。实验结果见表3。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煤油能有效的降解暂堵剂N-1, 使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97.4%, 能有效的降解暂堵剂, 也保证了其在油田的应用。

4 现场应用情况

青海油田跃8-6井, 1988年投产, 2012年2月采用屏蔽暂堵技术井下修井, 作业前, 日产油1.21吨, 日产液60.59吨, 含水98%, 作业后, 日产油10.71吨, 日产液量59.14吨, 含水率降低至81%。现场应用效果好。

5 结论

本文所研制的暂堵剂N-1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随着温度的增加, 暂堵剂外观无明显的变化;

该暂堵剂对模拟岩心的封堵率达到93.7%, 封堵性能好;

用煤油对该暂堵剂进行解堵, 煤油使岩心的渗透率的恢复率达到97.4%, 岩心流动实验表明, 暂堵剂N-1能真正的起到暂堵作用暂堵剂用于现场试验, 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任占春, 张光焰, 韩文峰等.HT-10高温屏蔽暂堵剂研制与应用[J], 油田化学, 2002, 19 (2) :109-111

1+N 篇9

线路“N-1”通过率[1]常作为供电企业考核供电可靠率的二级指标, 其定义是在最大负荷运行方式下, 在变电站出线开关停运后, 该线路全部负荷可通过不超过两次操作就能转移到其它线路供电, 此类线路所占的比例, 即线路“N-1”通过率= (满足“N-1”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数) ×100%。由此可知, 线路“N-1”通过率的提升将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是供电企业为电力用户提供可靠、优质电力供应的有效手段之一。

2 接线对线路“N-1”的影响

如图1所示为某配网10kV线路常见接线方式。其中, 接线方式一亦称为树干式供电方式, 接线方式二、三、四亦称为单环网供电方式[2]。

如图2所示为2011年末配网10kV线路不同接线方式下“N-1”所占比例。由此可知, 方式一直馈线供电对线路“N-1”影响最大, 其次是方式五组合型联络线, 影响最小的是方式二变电站内联络的线路。

3 不满足“N-1”原因分析

如图3所示为影响线路“N-1”的原因分析。

1) 地理条件限制导致线路为直馈线敷设而不满足“N-1”, 共10条此类线路, 占总线路数16%, 属环境因素, 在不增加变电站或线路情况下, 不可改变。

2) 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线路为直馈线敷设, 共18条此类线路, 占29%, 可以结合工程或技改项目对直馈线进行联络线改造。

3) 因为局部导线截面过小而导致导线过载, 不能代供联络线全部负荷而不满足“N-1”, 共3条此类线路, 占5%, 可通过更换受限导线或更改联络点而得以解决, 改造投资较小。

4) 因为变电站内出线断路器或线路分段断路器TA变比过小而导致线路不满足“N-1”, 共6条此类线路, 占10%, 通过更改TA抽头或者更换TA即可解决, 改造投资较小。

5) 因为线路供电半径或主变压器容量限制导致保护定值整定偏小而使线路不满足“N-1”, 共2条此类线路, 占3%, 需通过工程或技改项目来解决, 投资较大。

4 改进方法

4.1 对直馈线进行联络线改造

直馈线不具备转供电能力, 是影响线路“N-1”通过率的主要因素, 因此对直馈线进行联络线改造是提升线路“N-1”通过率的有效措施。第一, 可结合工程及技改项目对直馈线进行联络线改造, 推荐使用方式三和方式五接线方式。第二, 规划、设计阶段杜绝新增线路为直馈线敷设, 当设计已考虑联络问题时, 需对线路是否满足“N-1”进行提前校验, 避免建成联络线后仍然存在站内或线路断路器TA过载, 联络点设置于分支线、导线过载等问题。

4.2 对联络线进行优化

联络线因断路器TA、局部导线截面受限等问题而导致线路不满足“N-1”的问题, 只需进行局部改造或调整运行方式即可解决。第一, 若断路器TA抽头运行档位较低, 只需将其调整到满足负荷要求的档位运行即可。第二, 若断路器TA抽头已在最高档位运行, 则需要整体更换断路器或TA。第三, 对于保护定值整定偏小的重新计算并下达新的定值即可;第四, 对于组合型联络线, 可以调整各条线路所供负荷分配比例, 使某两条线路所供负荷经可以互相转供。第五, 更换不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导线或更换联络点位置, 将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导线作为联络导线使用。

4.3 定期进行“N-1”校验

随着负荷的增长及基建工程、生产技改等带来的运行方式变化都会造成原来满足“N-1”的线路不具备“N-1”校验, 给电网运行带来了潜在操作风险。在蒙自配网实践中, 按照季度、年度校验较为合理, 校验结果可以与风险预警通知书或年度电网运行风险评估等方式反映, 实现风险闭环管理。

5 效果检验

2012年, 按照上述四项措施对某配网10kV网架进行了优化 (其中:共审核11条新增线路方案, 经校验有3条线路不满足“N-1”, 在投运前已进行整改;共更换4台断路器TA, 调整3台断路器TA抽头;共调整3条线路所供负荷比例;共更换2条线路联络部分导线;共调整1条线路联络点) 。

如图4所示为优化前后的不同接线方式下“N-1”所占比例。不满足“N-1”的线路所占比例由2011年的58.73%降低到了2012年的33.8%。由此可知, 对现有直馈线和联络线进行改造都有立竿见影的成效, 但更重要的是要从电源布点、负荷预测等方面入手, 从规划、设计上建立结构更加合理的接线方式, 使电网具有自适应的能力。

6 结束语

文中对某配网这样以单环网、直馈线为主接线方式的地区电网提升配电线路“N-1”通过率具有借鉴意义。今后, 将研究双环网、多分段多联络、“n供一备”等接线方式[3]在蒙自配网的可行性, 以使配电线路达到“N-2”甚至“N-3”的条件, 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摘要:结合某配网10kV线路现状, 论述影响配电线路“N-1”常见因素以及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N-1”,通过率,网架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DL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

[2]云南电网公司城农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S].2009, 8.

1+N 篇10

所谓的“N+1”是指当一个系统中有N套设备时, 只另使用一套设备作为备用。当系统中的某套设备故障时, 作为备用的那套设备会自动顶替故障设备, 使系统正常稳定的继续工作。在ZPW2000系统中, 发送器都是采用“N+1”冗余, 一般的按上下行端、站内区间等方式编组, 组成几个“N+1”冗余。当全站发送器总个数较少时, 也有全站发送器采用一套“N+1”冗余的。

2 ZPW2000系统的“N+1”在电路上的实现

2.1 载频类型的切换。

将“+1”发送器的载频类型选频端子和载频端子引至侧面;所有区段的载频选择电路通过FBJ接点并接在“+1”发送器的载频选择端子上, 各FBJ接点按照区段的优先级别由高到低排序接入电路。

2.2 中心载频的切换。

将“+1”发送器的中心载频选频端子和“-1”“-2”载频端子引至侧面;所有区段的中心载频选择电路通过FBJ接点并接在“+1”发送器的中心载频选择端子上, 各FBJ接点按照一致的优先级别由高到低排序接入电路。

2.3 低频编码条件的切换。

将“+1”发送器的低频选频端子和低频编码端子引至组合侧面;按照和载频切换电路中相同优先级将所有发送器所驱动的FBJ前接点串接;把与各区段的低频编码电路完全一样的另外一套编码电路并接在“+1”发送器的低频编码端子上, 但各编码电路的选频端通过各发送器的FBJ后接点与“+1”发送器的低频选频端子相连接。

2.4 发送电平的切换。各区段的主用发送器的电平调整是通过

本身的调整端子实现的。将“+1”发送器把电平调整端子引至侧面, 通过各FBJ的后接点按其所属区段的电平高低连接至相同的调整端子。各FBJ接点按照一致的优先级别由高到低排序接入电路。

2.5 发送通道的切换。

一个区段是主用发送器接入, 还是“+1”发送器接入是通过主用发送器的FBJ前、后接点进行选择的。各FBJ接点按照一致的优先级别由高到低排序串接在“+1”发送器的功出端子上。当某一发送器故障时, 它所驱动的FBJ落下。FBJ的前接点断开故障发送器的输出端, 后接点接通“+1”发送器的输出端, 使“+1”发送器接入轨道电路中。

2.6 优先级的一致性。

在发送器的各切换电路中要始终保持各区段的优先级相同。因为当同时有两个区段的发送器故障时, 作为“+1”发送器只能够顶替其中的一台发送器。若各电路中优先级不同, 会出现在中心载频切换电路中顶替A区段, 而在其它电路中顶替B区段的现象, 最终导致两个故障区段都不能正常工作。

3 ZPW2000系统“N+1”电路的调试与开通

3.1 调试。

3.1.1准备工作。认真核对“N+1”电路图纸, 将各区段名称按电路图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做好记录, 按照电路图、组合侧面图熟悉各切换电路中环线的环接情况。核对相关配线, 特别是各切换电路中的环线部分, 由于切换电路中需要环接的条件很多, 又组合排列位置一般跟其优先级不同, 条件环接时是根据组合排位进行配线环接的, 所以条件环线实际配线较为复杂, 一定要加强环线配线的核对, 以减小“N+1”电路试验时的复杂性。准备试验用的仪表 (包括:万用表、ZPW2000移频专用表等) 、工具等。3.1.2“N+1”电路试验的条件。3.1.2.1“N+1”冗余系统中的各发送器均试验良好;3.1.2.2各发送器对应的FBJ工作正常;3.1.2.3各发送器低频编码电路工作正常, 每个低频信息均能工作;3.1.2.4各发送器所在的区段模拟试验工作正常;3.1.2.5为“+1”发送器供电电源极性、电压符合要求。3.1.3室内模拟试验。3.1.3.1在正常试验主用发送器时, “+1”发送器不能打开。是因为在做室内模拟试验时, 若“+1”发送器打开, 有可能出现主发送器故障时, “+1”发送器顶替工作的情况, 而这时我们是在做主发送器电路的试验, 由于“+1”发送器的工作干扰了故障的正确判断。3.1.3.2将所有“N+1”冗余范围内的ZPW2000发送器均送电, 使它们都正常工作后 (各发送器所对应的FBJ全部吸起) , 再给“+1”发送器供电, 并确认+1FBJ也正常吸起。3.1.3.3试验的顺序。在进行“N+1”冗余试验时, 要按照各发送器的优先级由高到低逐个进行试验。也就是从“+1”发送器最近的一个切换电路试起, 向远端逐个进行。这样试验是因为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级连电路的中间部分故障对试验的影响。在试验优先级较低的电路时, 不用再考虑优先级较高的电路有故障相互影响的问题, 减小试验难度。3.1.3.4试验的内容。在试验过程中, 人为的使主发送器故障FBJ落下 (拧松发送器或切断电源) , 让“+1”发送器代替主发送器工作, 判断“+1”发送器是否工作正常。“+1”发送器的试验和主发送器一样, 每个低频信息都必须试验到。在一个编码电路试验完毕后, 还要进行每个低频状态的主备发送器切换试验, 在切换时用仪表检查切换前后的载频、低频、功出电压等指标的一致性。要按照“N+1”电路图对每个发送器、每个低频信息全部试验正确。单个发送器切换试验完毕后, 还要进行多发送器故障情况下的切换试验, “+1”发送器要能正常项替优先级较高的发送器工作。3.1.3.5故障的判断与分析。在处理ZPW2000系统“N+1”电路故障时, 要从发送器正常工作应具备的条件入手, 先找出故障条件, 再找出故障点。“+1”发送器与主发送器所需的工作条件是一样的, 它们包括:A、电源为24V, 极性正确;B、有且只有一路低频编码条件;C、有且只有一路载频条件;D、有且只有一个中心载频 (-1或-2) 选择条件;E、功出负载不能短路。所不同是主发送器的载频、中心频率、电平调整都是在发送器的调整端子上直接调整的, 而“+1”发送器的这些工作条件是通过接点电路调整的。3.1.4室内外设备联调。3.1.4.1、将室内外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并检查电缆、箱盒等设备处配线正确无误。3.1.4.2给设备送上正式电源, 试验检查各ZPW2000轨道区段工作是否正常。各区段应能保证:A、当ZPW2000设备正常工作时轨道继电器吸起;B、改变运行方向时轨道继电器状态不变;C、在不同的低频信息情况下, 轨道电路都工作正常;D、人为随机制造各区段发送器故障, “+1”发送器应可靠顶替故障发送器工作, 顶替后原轨道电路各电气参数保持不变。

3.2 开通。

3.2.1检查确认室内外ZPW2000系统“N+1”冗余电路的模拟联调试验工作完毕;各部位配线正确;器材设备性能良好。3.2.2再次检查发送、接收电平、载频、电缆模拟网络等调整部位的调整正确。3.2.3在要点开通时, 先给各主发送器供电, 待主发送器全部工作正常后, 再给“+1”发送器供电, 接入“N+1”冗余系统。3.2.4在点内要再次进行各种故障状态下的“N+1”系统的主备发送器切换试验。3.2.5确认开通试验全部做完后, 再消点开通。

结束语

1+N 篇11

关键词 补充变量法;多重休假;可用度;可靠度

中图分类号 O213.2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相邻koutofn:G系统是指由n个部件按线型或环型组成的系统正常当且仅当系统至少有连续k个部件正常,该系统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外可靠性数学研究中比较热门的模型之一,它在集成电路设计、卫星中继通讯系统等工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部件的工作时间与修理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时, Zhang等[1]和Wu等[2]得到了相邻koutofn:G系统的可用度和MTTFF等可靠性指标.对于相邻n1outofn:G系统这样一种特殊情形,张元林等[3]在假设部件两状态、部件的失效和修理时间均为指数分布的情况下,首先讨论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后来,宋月等[4]在假设部件具有三状态的条件下,分析了系统的相关可靠性指标;最近,王旭艳等[5]在假设部件不可“修复如新”的情形下,研究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在上面的文献中,作者们一般假定当部件故障后立刻开始修理,但在实际问题中,由于某些原因,比如修理工不在现场,修理工正忙于其他的事情等,导致部件不能立即修理,因此,研究可休假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几年,有学者研究了修理工具有休假的可修系统,如刘仁彬等[6]研究了具有多重休假的n部件串联系统,梁小林等[7]研究了修理工带休假的n中取k(G)冷备可修系统.但在相邻koutofn:G系统中,有关修理工可休假的文章,则还未见过.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讨论了部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修理工具有多重休假且修理时间和休假时间都服从一般分布的相邻n1outofn:G可修系统.利用补充变量方法和拉普拉斯变换工具,对此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可靠性指标.2 模型假设

1)n中取相邻n-1好的线型系统定义为:系统正常当且仅当系统至少有连续n-1个部件正常工作.系统中只有一个修理工,n个部件为同型部件.

2)第i个部件的工作时间Xi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i=1,2,3,…,n.任何部件的修理时间Y为一般连续型分布,生存函数为(t).

(t)=1-∫t0g(x)dx=exp (-∫t0b(x)dx),∫

SymboleB@ 0tg(t)dt=1b.

3)假定系统中n个部件开始工作时,修理工开始休假,休假时间为一般连续型分布,各次休假时间相互独立且服从相同的分布,其生存函数为(t).(t)=1-∫t0h(x)dx=exp (-∫t0c(x)dx),∫

SymboleB@ 0th(t)dt=1c.

修理工结束休假后,如果部件均正常,则修理工再次休假,若有部件故障,则立即修理故障部件.故障部件修复后,如果部件全部处于工作状态,修理工马上休假,否则继续修理.

4)故障部件能修复如新且服从先坏先修的原则,另外,当系统失效时,系统是关闭的,即没有失效的部件将不再失效.

5)在t=0时,假定部件全部为新,修理工开始休假.

6)工作时间、修理时间与休假时间均相互独立.

3 模型分析

系统状态定义为

0:t时刻部件全部工作,系统正常,修理工休假;

1:t时刻一部件故障,系统正常,修理工休假;

2:t时刻一部件故障,系统正常,修理工修理故障部件;

3:t时刻一部件故障,系统故障,修理工休假;

4:t时刻一部件故障,系统故障,修理工修理故障部件;

5:t时刻二部件故障,系统故障,修理工休假;

6:t时刻二部件故障,系统故障,修理工修理故障部件.

令S(t)表示系统在时刻t所处的状态,则{S(t),t≥0}是取值于状态空间J={0,1,…,6}的随机过程,由于休假时间与修理时间都是一般分布,故{S(t),t≥0}不是Markov过程,现引入补充变量:经 济 数 学第 27 卷

第2期梁小林等:修理工可休假的n中取相邻n-1好的可修系统

X(t):表示时刻t修理工已用去的休假时间;Y(t):表示时刻t修理工已用去的修理时间.

于是,{S(t),X(t),Y(t)}构成一个向量Markov过程[8].状态概率定义为

Pi(t,x)dx=P{S(t)=i,x≤X(t)

Pj(t,y)dy=P{S(t)=j,y≤Y(t)

根据模型假设可得系统状态概率微分方程组为:

P0(t,x)t+P0(t,x)x=-[nλ+c(x)]P0(t,x); (1)

P1(t,x)t+P1(t,x)x=-[(n-1)λ+c(x)]P1(t,x)+2λP0(t,x) .(2)

P2(t,y)t+P2(t,y)y=-[(n-1)λ+b(y)]P2(t,y).(3)

P3(t,x)t+P3(t,x)x=-c(x)P3(t,x)+(n-2)λP0(t,x);(4)

P4(t,y)t+P4(t,y)y=-b(y)P4(t,y) ;(5)

P5(t,x)t+P5(t,x)x=-c(x)P5(t,x)+(n-1)λP1(t,x);(6)

P6(t,y)t+P6(t,y)y=-b(y)P6(t,y)+(n-1)λP2(t,y). (7)

边界条件为

P0(t,0)=∫

SymboleB@ 0c(x)P0(t,x)dx+∫

SymboleB@ 0b(y)P2(t,y)dy+∫

SymboleB@ 0b(y)P4(t,y)dy+δ(t); (8)

P1(t,0)=0; (9)

P2(t,0)=∫

SymboleB@ 0c(x)P1(t,x)dx+∫

SymboleB@ 01n-1b(y)P6(t,y)dy;(10)

P3(t,0)=0;(11)

P4(t,0)=∫

SymboleB@ 0c(x)P3(t,x)dx+∫

SymboleB@ 0n-2n-1b(y)P6(t,y)dy;(12)

P5(t,0)=0;(13)

P6(t,0)=∫

SymboleB@ 0c(x)P5(t,x)dx.(14)

初始条件为 P0(0,x)=δ(x)=

SymboleB@ ,x=0,0,x>0,其余均为零.

记 h*(s)=∫

SymboleB@ 0c(x)(x)e-sxdx=∫

SymboleB@ 0h(x)e-sxdx,*(s)=∫

SymboleB@ 0(x)e-sxdx,

g*(s)=∫

SymboleB@ 0b(x)(y)e-sydy=∫

SymboleB@ 0g(y)e-sydy,*(s)=∫

SymboleB@ 0(y)e-sydy.

引理1系统状态概率方程组(1)—(14)解的Laplace变换式为

P*0(s,x)=P*0(s,0)e-(nλ+s)x(x);

P*1(s,x)=2P*0(s,0)e-((n-1)λ+s)x(1-e-λx)(x) ;

P*2(s,y)=2P*0(s,0)[n(n-1)h*2(s)+(h*1(s)-nh*2(s))g*(s)]e-((n-1)λ+s)y(y)n[n-1-g*1(s)];

P*3(s,x)=n-2nP*0(s,0)(1-e-nλx)e-sx(x) ;

P*4(s,y)=(n-2)P*0(s,0)[h*1(s)(n-1-g*1(s))+2ng*1(s)h*2(s)

+2(h*1(s)-nh*2(s))g*(s)]e-xy(y){n[n-1-g*1(S)]}-1;

P*5(s,x)=2P*0(s,0)[1n-e-(n-1)λx+n-1ne-nλx]e-sx(x)

P*6(s,y)=2P*0(s,0){(n-1)h*1(s)+(h*1(s)-nh*2(s))(g*(s)-g*1(s))-[n(n-1)h*2(s)

+(h*1(s)-nh*2(s))g*(s)]e-(n-1)λy}e-sy(y){n[n-1-g*1(s)]}-1.

其中P*0(s,0)={n(n-1-g*1(s))(1-h*(s))+[n(n-1-g*1(s))h*1(s)+2n(n-1)g*1(s)h*2(s)]

+2(n-1)(h*1(s)-nh*2(s))g*(s)](1-g*(s))}-1•n[n-1-g*1(s)];

g*1(s)=g*(s)-g*[(n-1)λ+s],h*1(s)=h*(s)-h*(nλ+s)

h*2(s)=h*[(n-1)λ+s]-h*(nλ+s).

证明通过对式(1)~(14)关于t取Laplace变换,解相应的微分方程并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可得结论成立.

4 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根据第3节系统概率方程组的分析,容易得到以下系统的一些可靠性指标.

定理1 系统在时刻t瞬时可用度、修理工处于休假状态的概率的Laplace的变换式分别为

(i)A*(s)=P*0(s,0){2*[(n-1)λ+s]-*(nλ+s)}

+P*0(s,0)2[n(n-1)h2(s)+(h1(s)-nh2(s))g*(s)]*((n-1)λ+s)n[n-1-g1(s)].

(ii)P*(s)=P*0(s,0)*(s) .

证明(i)根据前面的系统假定和分析,该系统在时刻t的瞬时可用度的表达式为

A(t)=∑1i=0∫

SymboleB@ 0Pi(t,x)dx+∫

SymboleB@ 0P2(t,y)dy.

对上述表达式关于t取Laplace变换,利用第3节中引理1的结论直接计算可得表达式:

A*(s)=∫

SymboleB@ 0P*0(s,0)e-(nλ+s)x(x)dx+∫

SymboleB@ 02P*0(s,0)(1-e-λx)e-[(n-1)λ+s]x(x)dx

+∫

SymboleB@ 02P*0(s,0)[n(n-1)h2(s)+(h1(s)-nh2(s))g*(s)]e-((n-1)λ+s)y(y)n[n-1-g1(s)]dy

由此容易推出结论(i)成立.

(ii)根据系统假定,修理工在时刻t处于休假状态的概率为

P(t)=∑1i=0∫

SymboleB@ 0Pi(t,x)dx+∫

SymboleB@ 0P3(t,x)dx+∫

SymboleB@ 0P5(t,x)dx.

对上述表达式关于t取Laplace变换,直接计算可得P*(s)=∫

SymboleB@ 0P*0(s,0)e-(nλ+s)x(x)dx+∫

SymboleB@ 02P*0(s,0)(1-e-λx)e-[(n-1)λ+s]x(x)dx

+∫

SymboleB@ 0n-2nP*0(s,0)(1-e-nλx)e-sx(x)dx

+∫

SymboleB@ 02P*0(s)[1n+n-1ne-nλx-e-(n-1)λx]e-sx(x)dx.

由此可推出结论(ii)成立.

定理2系统在稳态下的可用度、修理工处于休假状态的概率为

(i)A=n(1-h*(nλ))+[1-2nh*((n-1)λ)+(2n-1)h*(nλ)]g*((n-1)λ)nλ[n-2+g*((n-1)λ)]c+[(n2-2)(1-h*(nλ))+h3(λ)]b ;

(ii)P=n[n-2+g*((n-1)λ)]c{n[n-2+g*((n-1)λ)]c+[(n2-2)(1-h*(nλ))+h3(λ)]b},

其中,h3(λ)=n[1-2(n-1)h*((n-1)λ)+(2n-3)h*(nλ)]g*((n-1)λ).

证明 由A=lim s→0sA*(s),P=lim s→0sP*(s),注意到lim s→0sP*0(s,0)= n[n-2+g*((n-1)λ)]n[n-2+g*((n-1)λ)]c+[(n2-2)(1-h*(nλ))+h3(λ)]b,并利用*(s)=1-h*(s)s,*(s)=1-g*(s)s,可得结论成立.

为了求得系统的可靠度,令故障状态3,4,5,6为系统的吸收状态,则系统构成了一个新的广义Markov过程{(t),(t),(t)},状态概率定义为

Qi(t,x)dx=P{(t)=i,x≤(t)

Qj(t,y)dy=P{(t)=j,y≤(t)

类似于第3节的方法,可得系统状态概率微积分方程组:

Q0(t,x)t+Q0(t,x)x=-[nλ+c(x)]Q0(t,x); (15)

Q1(t,x)t+Q1(t,x)x=-[(n-1)λ+c(x)]Q1(t,x)+2λQ0(t,x); (16)

Q2(t,y)t+Q2(t,y)y=-[(n-1)λ+b(y)]Q2(t,y). (17)

边界条件为

Q0(t,0)=∫

SymboleB@ 0c(x)Q0(t,x)dx+∫

SymboleB@ 0b(y)Q2(t,y)dy+δ(t);(18)

Q1(t,0)=0;(19)

Q2(t,0)=∫

SymboleB@ 0c(x)Q1(t,x)dx. (20)

初始条件为Q0(0,x)=δ(x)=

SymboleB@ ,x=0,

0,x>0,其余均为零.

引理2系统状态概率方程组解的Laplace变换式为

Q*0(s,x)=Q*0(s,0)e-(nλ+s)x(x);

Q*1(s,x)=2Q*0(s,0)e-((n-1)λ+s)x(1-e-λx)(x) ;

Q*2(s,y)=2Q*0(s,0)[h*((n-1)λ+s)-h*(nλ+s)]e-((n-1)λ+s)(y).

其中,Q*0(s,0)={1-h*(nλ+s)-2[h*((n-1)λ+s)-h*(nλ+s)]g*((n-1)λ+s)}-1.

证明通过对系统各状态概率的微积分方程组关于t取Laplace变换,直接计算可得结论成立.

定理3 系统可靠度的Laplace变换式为

R*(s)=2*((n-1)λ+s)-*(nλ+s)+2[h*((n-1)λ+s)-h*(nλ+s)]*((n-1)λ+s)1-h*(nλ+s)-2[h*((n-1)λ+s)-h*(nλ+s)]g*((n-1)λ+s).

证明由系统的可靠度为

R(t)=∑1i=0∫

SymboleB@ 0Qi(t,x)dx+∫

SymboleB@ 0Q2(t,y)dy.

对上式关于t取Laplace变换并利用引理2计算可得结论成立.

定理4 系统首次故障前平均时间为

MTTFF=(n+1)(1-h*(nλ))-2n[h*((n-1)λ)-h*(nλ)]g*((n-1)λ)n(n-1)λ{1-h*(nλ)-2[h*((n-1)λ)-h*(nλ)]g*((n-1)λ)}.

证明由MTTFF=∫

SymboleB@ 0R(t)dt=lim s→0R*(s)及定理3可得结论成立.

5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修理工休假的相邻n-1outofn:G可修系统,并获得了一些重要可靠性指标的精确公式,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本文考虑了修理时间与休假时间服从一般分布,使得结果更具一般性,更加符合实际.

参考文献

[1] ZHANG Yuanlin, LAM Y. Reliability of consecutive koutofn:G repairable syst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1998,29(12):1375-1379.

[2] WU Yueqin, GUAN Jiancheng. Repairable consecutivekoutofn: G systems with r repairman[J]. IEEE Trans. Reliab., 2005, 54(2):328-337.

[3] 张元林,汪太鹏,贾积身.n中取相邻n-1好的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自动化学报,1997,23(6):807-810.

[4] 宋月,刘三阳,冯海林.n中取相邻n-1好的多状态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32(6):965-972.

[5] 王旭艳, 师义民.不可“修复如新”的线形相邻n中取连续n-1好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工程数学学报,2006,23(1):85-91.

[6] 刘仁彬,唐应辉,骆川义. 具有多重休假的n部件串联系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6(2):399-411.

[7] 梁小林,莫兰英,唐小伟.修理工带休假的n中取k(G)冷备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32(2):22-26.

[8] 曹晋华,程侃.可靠性数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The Consecutive N-1outofn: G Repairable System with Repairman Vacations

LIANG Xiaolin,TAN Lei,LIU Mei

(School of Mathematics & Computing Science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Hunan 410076, China)

Abstract We introducedthe consecutive n1outofn: G repairable system with multiple vacations of a repairman. It is assumed that the failure time of units has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repairtime and the vacations time have general continuous distribution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upplement variables and the theory of vector Markov process, we obtainedthe reliability indices of the system and the repair equipment.

1+N 篇12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技进步、税收贡献、解决就业等诸多方面,中小企业贡献颇多。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中小企业成长的一个大难题便是融资难。银行信贷本应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传统的银行信贷常因中小企业缺乏合格的抵押物或担保者而将之拒之门外,难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出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途径,也为银行授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供应链融资概述

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推出的“1+N”供应链融资模式,成为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实践的开端。此后众多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供应链融资产品,供应链融资在金融界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供应链融资产品虽多,但其中可以总结出三种最基本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将银行授信应用于预付账款,利用银行授信分批、连续采购原材料等,再以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偿还贷款。融通仓模式下,中小企业将自己的原材料、产成品等作为质押物获取贷款,用于这些原材料、产成品等的加工和销售。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将自己对核心企业拥有的应收账款债权质押给银行获得贷款,盘活这些应收账款。

供应链融资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也为银行和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以及物流公司等第三方带来利益。作为供应链主导的核心企业同样在供应链融资中担当者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将资金流的管理纳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将对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融资支持纳入核心企业的日常管理,有利于多方共赢。

(一)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融资是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为基础,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间真实的贸易背景和稳定的合作关系,考察供应链整体发展前景,以贸易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还款来源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供应链融资立足于供应链整体,重点考察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供应链的发展前景和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为易出现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融资方式。

(二)“1+N”供应链融资模式

“1+N”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就是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1”作为基础,然后再综合全面地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在以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N”的实际贸易的前提下,为供应链上的大多数中小企业“N”提供授信支持,再转变各中小企业“N”及其各项财务指标考核标准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因为核心企业有机会经常参与供应链金融模式,所以其核心企业此时与核心企业“1”一样。在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当中,其中的核心“1”包括的范围很大,不仅可以是信誉度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老大或是跨国公司,除此之外还可是政策性好、实力强的担保企业,或者是发展好的专业市场。不管核心“1”到底是哪一类的企业、公司或是专业市场,只要他们可以成为核心,它们都具备共同的特点就是业务发展好且信誉度高,可以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帮助他们得到银行的授信,以协助他们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近年来,纵向一体化的运营模式逐步被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所取代,并在很多的核心企业“1”中得到使用。这种通过供应链进行劳动分工,然后再将附加值的部分分给中小企业来完成的合作模式在国内外很多企业都曾使用。它们分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技术、企业产品品牌等核心产业上,以便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企业投入的这些核心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附加值。在“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N”是与核心企业“1”之间一直存在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以及固定资产等问题达不到银行授信的要求,面临融资能力不高的难题。一般来说,在所有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当中,核心企业占大部分,小型的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合作当中主要是为核心企业提供生产加工外包的任务。这对于没有专利且缺乏市场的中小企业来说,有利于发展企业的专业优势,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发展面越来越广,经常会出现资金缺口的问题,融资难并且融资的成本高。因此,“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题。

(三)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的角色与作用

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的诸多信息汇聚于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交换中心;核心企业掌控着供应链中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极大地影响着其他企业的生产销售进程,是物流调度中心;伴随着物流运转,供应链中大部分资金也集中于核心企业进行结算和调配,核心企业成为资金结算中心和协调中心。

(1)信用担保者。中小企业规模小、信誉低,缺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然而核心企业实力雄厚、信誉好,受到银行信赖。供应链融资中,银行不再只关注融资企业本身,而立足于供应链整体,将核心企业纳入进来,考虑真实的贸易背景。这样供应链被视为一个整体,核心企业的资信被注入其中,为中小企业做了信用增级,帮助他们获得资金。此外,签订融资合约时核心企业做出的回购承诺等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2)监督者。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融资中,虽然能促进整条供应链的发展,从中受益,但必须承担一定风险,有可能遭受损失。例如,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若融资企业(上游的供应商)无法还清贷款,由于核心企业提供了回购承诺,则核心企业必须回购部分甚至全部质押的货物。核心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在日常运营中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关注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关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警惕异常情况。

(3)额度调配者。现实中,很多银行都采取“一次授信、集中配置”的方式进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银行的授信不再具体到供应链中的各个中小企业,而是对整条供应链进行授信,将授信额度分配的权利授予核心企业。相较于银行,核心企业更加了解供应链中各企业的情况,清楚具体的交易情况,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为各企业配置授信额度。此外,还有一些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再需要链外资金。核心企业充当金融机构,利用链内资金开展融资业务,为上下游企业分配授信额度。

(四)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运作内容

核心企业在运作供应链融资时,首先要对供应链中上下游融资企业进行筛选,选出优秀的中小企业与自己合作;然后在银行对供应链进行“统一授信”的背景下,核心企业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授信额度的分配;最后对融资业务进行管控,控制风险。

虽然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贷款的考察重点不再是上下游融资企业的资信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融资企业的资信状况毫不重要。核心企业将自己的资信注入供应链,获得融资,再将授信额度分配给上下游各个中小企业,核心企业承担着较大风险。核心企业挑选合作伙伴时,青睐于优秀的合作伙伴,这样才能降低自身的风险,保证资金的顺利回收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核心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实现自己与融资企业、物流公司、以及银行的信息资源共享,帮助自己完成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核心企业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在信息采集时,核心企业关注的信息有:宏观经济形势,潜在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以及供应链上各个成员的贸易往来信息等。采集时要关注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全面性。

平台中信息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第一个渠道是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业务管理人员导入和更新的各项信息,包括宏观经济形式、供应链融资申请、融资申请企业的信用状况、供应链中上下游各个企业与自己的的贸易往来等诸多信息。第二个渠道是银行,借助电子交易平台,实现核心企业与银行的联网,从银行获得企业信用、债务变化等信息。第三个渠道是物流企业。信息平台连接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从中获取货物流转信息。信息初步采集后,一般会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例如单位换算、数学计算等,使得信息能更加有效地运用在供应链融资业务当中。这个信息平台不仅要接收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收集事前信息,也要关注融资发生后的后续信息,如质押物流转信息、贷款偿还情况等,进行后续的关注和分析。信息收集之后便是核心企业利用信息,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价和筛选。那么,核心企业应该如何筛选合作企业呢?本文认为核心企业可以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信用状况、产品及研发能力、合作状况等方面入手,选定多个指标,综合评价中小企业资质。

参考以往研究的成果和现实中已有的做法,本文为核心企业选择了一些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列举了本文拟定的一些指标。核心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数据为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评定综合分数。借用张睿(2013)的研究成果,合作企业选择的具体指标权重可参考表2。

核心企业首先收集关于各项指标的信息,再为各项指标设定权重,对于可直接量化的指标,可利用相关企业的实际数据,对于不能直接量化,需结合定性分析的指标,可利用专家打分,将其量化。核心企业利用这些指标和权重计算出潜在合作企业的分数,最后比较各潜在合作者,挑选得分较高者作为合作对象,提供授信。

授信额度的配置根据核心企业的参与方式不同,可以将供应链融资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企业间接参与的模式。在核心企业的积极配合下,银行掌握融资的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和贸易往来,提供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预付账款融资等供应链融资服务。第二种是核心企业直接参与的模式。银行考核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向核心企业进行集中授信。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却可以申请成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合作企业,从核心企业分配授信额度。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需要考虑如何为合作企业配置授信额度,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核心企业从银行获得授信,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经营需要后,剩余的部分可以向融资企业进行二次授信。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授信前需要基于自己掌握的新信息和数据积累重新计算有关指标,分析各企业的申请额度与实际需求。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授信时,设定授信限额进行管理,避免过高设置授信额度带来信用及经营风险。最后,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授信后,针对融资企业的授信额度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核心企业对授信额度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目的是对融资企业循环使用授信额资格确认,确保授信额度充分使用,避免浪费。

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三个平台实施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管控:信息共享平台接收供应链融资申请并对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初步加工。业务评估平台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再加工,运用一定的方法、模型等评价各个申请,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供应链融资合作企业。业务实施平台一方面实施评估通过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另一方面对融资业务实施后续的实时监控。这个平台负责融资业务具体操作,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银行和物流企业等多方接触,因而还需要采购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仓管人员等专业人士参与其中,提供专业服务。

核心企业除了要安排专人参与供应链融资,明确员工职责范围,还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树立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风险预警系统,运用检测技术,捕捉运营中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动,这些都能帮助核心企业降低风险。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W公司是美国的一家连锁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据W公司的统计,截至2015年4月30日,W公司已经遍布中国,在我国170个大小城市里开设了400多家商场,并拥有7家配送中心和9家鲜食配送中心。W公司现在已经与中国与数以万计的供应商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的采购金额达百亿美元,为W公司供货的上游供应商大多是中小企业,它们向W公司这种销售巨头供货往往需要提供长短不一的信用期,期满才能收回货款。维持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所需要的资金给企业带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供应商迫切需要盘活这些应收账款。资金匮乏长期制约着这些公司的发展,影响供应链整体的壮大,这对作为核心企业的W公司也是一种消极影响。因而在供应链管理者,上游企业的融资需求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为了满足众多供应商的融资需求,推动供应链整体的协调发展,也为了降低自己的财务成本,W公司于2006年与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了面向应商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二)W公司供应链融资业务运作

(1)业务流程。银行首先会考察W公司实力和信用状况等,也会对整条供应链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再考察融资企业相关条件。在了解融资企业时,从作为核心企业的W公司获得重要信息。W公司参与申请潜在融资企业的资格评审,向银行提供关于申请融资的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如融资申请企业与本企业的合作状况以及自己所掌握的供应商的信用状况等,挑选出合格者。

贷款利率最终确定为在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5%的优惠利率。另外,W公司在每笔业务中可收取0.2%的费用作为融资管理酬劳。以W公司的供应商A为例,其融资具体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①W公司向供应商A下订单。②供应商A收到订单后,向工商银行提出供应链融资申请。③银行收到申请后,审核申请企业资质,与供应商A以及W公司签订协议,供应商A在银行开设专项账户。明确权责,向融资企业发放贷款。④供应商A收到贷款,用于产品生产;在生产结束后,A公司向W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供货。⑤W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货物验收入库后提供相应凭证,供应商在W公司的供应商电子信息平台中录入订单确认信息(如输入收货凭证编号、发票号等)。⑥供应商A将应收账款相关信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传递给银行,同时将增值税发票、验收凭证转交银行。⑦W公司实现销售。⑧应收账款到期,W公司将所欠货款直接存入供应商A在工商银行设立的专项收款账户中,完成交易结算。同时,银行从此账户收回资金,完结此项贷款业务。经过上述流程,便完成了对供应商A的供应链融资。

(2)案例分析。

工商银行。银行在此项业务中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一定的风险。虽然供应链融资将W企业的信用注入供应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但作为重要参与者的W企业,即使实力雄厚,其经营也不是毫无风险的。若W企业经营失败,供应商无法收回账款,意味着银行将有大批贷款无法收回,将遭受巨大损失。另外,若供应商A生产了不合格产品,影响W公司销售,违约风险增大。工商银行不仅直接从该笔供应链融资业务中获得了手续费和贷款利息,还与核心企业的信息数据网络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了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供应链融资与中小企业合作,更拓宽了客户群,实现客户群的批量开发。

供应商A。供应商A在此项融资中仍有顾虑。一方面,取得的资金专款专用,只能用于W公司订单产品的生产,灵活性较差。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到期后,W公司汇入专项账户,自动用于偿还贷款,企业丧失了部分资金的支配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自己的财务机密。另外,贷款利率“一刀切”的方式也值得商榷。虽然对于供应商A有诸多限制,但其确实从中获益颇多。首先,企业获得了生产所需的资金,顺利完成了订单。这些资金在传统融资模式下本是难以获得的。其次,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贷款,供应链融资的贷款利率较为优惠,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再者,加强了与W公司的合作。最后,增加了银行对本企业的了解,为以后的银企合作奠定基础。

核心企业。W核心企业在此项融资业务中的顾虑在于:将自己的信息网络平台与银行对接,可能泄露自己的财务机密、销售信息等;利用自己的信用为众多供应商做信用增级,有可能受到不好的影响,降低自己的信用;0.2%的融资管理费是否太少,能否弥补自己的额外开支和补偿承担的风险。

W公司也是此项供应链融资的受益者。首先,向供应商A提供担保等服务,公司能够从融资业务中获得费用补偿。其次,能够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在供应商没有获得供应链融资时,资金紧张时,其较高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贷款利率致使企业财务成本增高。供应商在销售时,有可能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核心企业身上,这样便提高了W公司的成本。帮助供应商以优惠的利率获得用于产品生产的贷款,供应商有足够的资金以较低价格批量订购原材料,这些效应能够传递下去,降低核心企业的成本。再者,在供应链融资下,供应商A提前收回了资金,缩短了账期,而核心企业却可以延长账期,实现财务成本的降低。

W公司本身的供应链管理水平高,拥有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借助该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和跟踪,有效地控制了风险。此业务也得到了银行的充分重视,工商银行在自己的银行结算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针对这一业务的现金流跟踪分析系统,并实现与W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及时掌握订单、产品等相关信息。批量化的客户开发是业务营销方面的特点,供应链融资对象是中小企业,业务具有金额小、笔数多、频率快特点。若采用银行放贷的标准流程,效率将大打折扣。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工商银行还提出了柜台化办理此业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结论

供应链融资将资金流的管理很好地纳入供应链管理,在理论研究中受到重视。在业务实践中,由于众多银行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推出,众多企业参与进来,该金融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供应链融资一改传统银行贷款重点考察单个贷款企业财务状况和担保手段的做法,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中小企业在这一整体中,经过与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中小企业的信用实力得以提升,融资限制大幅减小,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打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提供了有用工具。

参考文献

[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2]宋华:《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冲突与合作机制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N】推荐阅读:

上一篇: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下一篇:经管类人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