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定理

2024-10-06

基尔霍夫定理(精选3篇)

基尔霍夫定理 篇1

关键词:物理教学,基尔霍夫定律,内容,地位,一题多解

一、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地位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大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定律,其内容是: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简称KVL定律,其内容是:在任一时刻,任一回路内各段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工具,是理工类高等院校本科《电工学》的必修内容,也是职业学院(校)机电技术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 是中等职业电类专业教学及中职工业类高考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基尔霍夫定律的几点体会

1.全面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的实际 ,当好学生学习的助手,避免急躁,不求大而全,但求由点到面,各个突破,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2.认真研究教材 ,做到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 ,应用灵活。课前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偏差,并结合学生出现的不同“意外”,设计应对的策略。

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既有固定的程序性 ,又有张扬学生个性的灵活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如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E1=40V,E2=5V,E3=25V,R1=5Ω,R2=R3=10Ω,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解法1: 设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选取各支路电流及回路I、II环绕方向,如图2所示。

根据KCL定律有 :I1=I2+I3,(1)

根据KVL定律 (约定电势升正降负)

代入数值得方程组:

电流都为正,说明实际方向与所选参考方向一致。

解法2:设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 选取各支路电流及回路I、II环绕方向,如图3所示。

根据KCL定律有:I1=I2+I3, (1)

根据KVL定律(约定电势升负降正)

代入数值得方程组:

电流都为正,说明实际方向与所选参考方向一致。

解法3:设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

选取各支路电流及回路I、II环绕方向, 如图4所示。

根据KCL定律有 :I1=I2+I3, (1)

根据KVL定律(约定电势升正降负)

代入数值得方程组:

电流都为正,说明实际方向与所选参考方向一致。

本题可以有约20种左右完全不同的解答过程,如果教师透彻理解本知识点,用鼓励、欣赏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不同的解法, 就能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树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基尔霍夫定理 篇2

一、教材分析

基尔霍夫定律位于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第一节,与元件特性一起构成了电路分析的基础,在知识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在前面的两章中主要介绍简单直流电路,本节将通过基尔霍夫定律的学习,为后面解决复杂的的直流和交流电路问题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汽修专业一年级学生。

1、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不是太好。

2、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还相对较低。

3、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区别。

(2)理解并掌握支路、节点、回路、网孔基本概念。(3)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计算复杂电路的能力。(2)领会电工学中归纳、假设的研究方法。

3.情感目标

(1)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谨慎、仔细、不怕难的乐观情绪,增强学生对本专业课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2)通过启发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难点:支路、回路、网孔等概念的理解和区分,广义上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五、教学方法

1、设疑提问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和思考,得出结论,引入新课。

2、讲授法:配合课件,向学生讲解复杂电路的几个基本概念。

3、实验法: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性实验。

4、启发式和师生互动式:此方法在要求学生分析电流关系、讲解例题和评讲练习等多处用到。

六、学生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引导学生提出自已的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可用学生自已提的问题作为全班的讨论问题,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学得懂、愿意学,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下面八个环节。

1.复习引入: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复习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的有关知识,为本课题的教学做好铺垫,展示教材图3-1,让学生对两个电路进行比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2.讲授概念: 结合课件讲授几个基本概念:支路,节点,回路,网孔。为了巩固知识点,及时进行随堂练习,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图3-1,让学生判断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和几个网孔,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评讲。

3.实验探究: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它们的关系,从而导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插入学生活动视屏)(评价)(分值)插图报告册

4.练习巩固:课件展示教材图3-5,让学生判断电路中有几条支路,老师抛出求支路电流问题,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前面总结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列出节点电流方程。通过这个练习,老师再向学生介绍电流方向的规定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及公式。5.拓展延伸:将狭义的节点扩展成一个封闭面,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难度,拓展学生视野。课件给出教材图3-4。引导学生得出:I进=I出。

6.强化技能:结合课件讲解教材例3-5。强化学生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理解。在讲解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电流方向。

7.课堂小结: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自主小结本节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

8.课后作业:熟记三个术语的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做课本习题。

八、教学反思

1、基本:达到了课前的设计想法,教学环节完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完成教学目标。

2、亮点: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

3、不足:课程中各个活动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讨论不太充分,对学生的想法挖的不够深入。

4、改进: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采取多鼓励,多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使这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个别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如果能很快接受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知识点,则可以给他们提出自主学习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要求。

总之,这节课设计的原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活动的串联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主要的活动者和体验者,在我们的课堂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

板书设计:

基尔霍夫定律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基尔霍夫定律》。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基尔霍夫定律》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单元第XX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但是欧姆定律只能解决简单电路的问题,对复杂电路及非线形电路只用欧姆定律并不能解决,而要用到基尔霍夫定律。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复杂电路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教材的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支路、结点、回路、网孔等概念(2)掌握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3)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支路、结点、回路、网孔等概念是复杂电路的重要概念,只有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对复杂电路进行分析,因此,这些概念我把它们确定为理解;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是今后学习复杂电路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确定为掌握;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我要求会简单计算,它的应用将在下节课具体讲解。2.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专业基本技能。

复杂电路是学生今后经常遇到的电路,而我们遇到这样的电路首先要进行分析,因此分析复杂电路非常重要,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路的一种重要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受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思维训练,团队合作、自主学习。

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必须认真、细致,思维严谨,中间有任何小问题,都会计算出错;而复杂的电路图本身就是实物的抽象,通过对它的分析,能使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得到训练;通过课堂练习,使同学们有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是本节的重点。这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决定的。电流参考正方向的理解及电阻电压和电源电动势正负号的确定为本节难点,因为在以前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出错的地方往往是电流方向、电压电动势正负搞不对,所以把这些确定为难点。

四、说教法

本节内容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因为本节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应用讲授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能更快更好地接受。另外还用了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密度加大,把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用了讨论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还用了练习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复习提 问

通过相关问题的复习,把问题引入到本教学课题中。

2、导入新课:

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概念,提出解决复杂电路的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的兴趣。

3、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知识的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扩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5、课堂小结:

总结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强化知识点,使学生牢固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6、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基础差的学生做练习册中的填空、选择、判断题,基础好的再加一个大题,优秀学生完成所有的题。

7、板书设计

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板书时写的比较少,只是提纲式或把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做了板书。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的情况我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我会很乐观的接受。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裴景飞

上一篇:本设计管理下一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