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共12篇)
老有所养 篇1
2008年9月8日下午2时,69岁的湖南农民付达信在北京站站前广场持刀抢劫一女性。11月24日,法院以抢劫未遂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付老汉对法官的宣判很不满意,认为“判得太轻了”,并恳请法官重判自己。
付老汉说,年轻时因为家里穷没娶上媳妇,年近七旬孤身一人的他实在干不动农活了,村里600元的生活补助“根本不够吃饭”,无奈之下出此下策,抢劫的目的是“进监养老”。
像付老汉这样的老无所养的农村老年人不在少数。自2000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当时只有1.5%的农村老人享受了社会保险养老金。2007年,中国内地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部人口的1/8,其中60%分布在农村。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4.5亿,这就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目前,在中国农村居住着一亿多老年人,他们的养老问题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家庭式养老能给多少老人真正的“家”
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多采用传统的“家庭养老”。老年人固有“家有万金,不如儿女孝心”的想法,认为“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推行和农村人口就业、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养儿防老”的模式越来越被淡化,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普遍来看,当前的农村家庭养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同堂式。这是典型的中国农村生活方式,老年人同儿女生活在一起,三代或四代同堂,这样的家庭,老年人的生活基本能得到保障。供奉式。这种方式是老年人独居,儿女定期给付粮食或金钱,采取这种养老方式的老年人要参加一定的劳动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一旦生活不能自理了,还得采取其它办法。寡居式。这部分老年人是不想依靠或无法依靠子女而独立生活的群体,他们自力更生,靠分得的土地以及微薄的劳动能力度日。空巢式。这种方式表面看是与子女同住,但子女长期在外打工,定期汇款回家,虽然吃穿不愁,但这些老年人不但要照顾家里的土地,还要照顾孙辈,精神压力比较大。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老年人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越来越普遍。
不难看出,无论哪种养老方式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中国古来就有“老来怕空”的说法,讲的就是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相对于物质生活而言,精神生活显得更重要,因为它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保障、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极其贫乏,经济条件稍微好的村组虽然成立了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各类团体组织,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都存在,但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和设施的老化,也逐渐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农村大部分老年人只能以聊天作为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在丹东市农村了解到,各个乡镇甚至有些富裕村都有非营利性养老院,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免费进驻,这部分费用由政府负担。有儿有女的老年人想在养老院生活一定要付费,政府一律不负担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
有些地区的老年人把他们自己名下的土地或山林交给政府,由村、乡政府统一管理,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由政府负责。
还有一些家庭贫困的老年人由市里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定期或不定期地给予一定的资助。但这仅限于离市内较近的农村,边远地区通常享受不到这一待遇。
失去土地就失去了未来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国农村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央对农村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但农村的社会建设进展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制约和束缚了农村社会建设的进程和生产力的发展,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城乡差别依然很大。
千百年来,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也是他们的养老保障。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另谋它处。据估算,中国失地农民已远远超过6000万人,这些失地农民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保待遇。这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对传统的土地养老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原本,“养老保险”是失地农民的最佳保障,但由于政策设计上的缺陷使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养老保险政策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中国农民普遍收入微薄加之理财能力较弱,每个月从他们手中拿出几十元上百元用于养老保险又不能既得利益,许多人认为不合算,不如把钱放在自己手里“安生”。他们无法对自己的养老问题作出合理的安排,因此,仅靠“自觉”使更多的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是很困难的。
二是个人缴费比例过高。调查显示,39.9%的失地农民因为个人缴费比例太高而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失地后,一方面由于非农就业技能缺乏等因素使收入水平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粮食、蔬菜等自给条件丧失,生活支出普遍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失地农民的缴费能力就更为有限了。
三是保障水平过低。调查表明,有22.1%的失地农民因为保障水平太低而放弃参加养老保险。目前各地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多在二、三百元,有的地区不到一百元,刚刚能维持温饱的水平显然对农民没有吸引力。
四是保险层次单一,满足不了失地农民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比较富裕的失地农民希望将来的保障水平能高一些,在有能力负担的时候多负担一些,以求将来衣食无忧;而经济状况较差甚至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无力拿出更多的“闲钱”参保,将来能保证温饱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但目前各地农村的养老保险大都缺乏层次性,致使部分失地农民因保险层次过低不愿投保,部分失地农民又因缴费负担过高而无力投保。
中国绝大部分农民没有理财能力,失去土地后政府给予的补偿金不会有效利用,花光后还想着向政府伸手,这是宣传、教育不到位的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最终将转化为城市市民,城市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都远远高于农村,没有养老金或靠着微薄的养老金要想在城市实现“养老无忧”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切实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势必要引发社会问题。
就连经济并不发达的波兰,政府还把5%的中央财政支出用于农民养老保险,而到目前为止中国中央财政对此则没有一分钱的投入,对于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广大农民,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办法”呼之欲出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只有切实地解决好9亿农民的养老问题,才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突破了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提出了要通过政府的力量,加大财政反哺力度,让养老保险从城镇向农村延伸,从市民向农民覆盖。及早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从制度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使广大农民实现由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过渡,给农民带来福祉,而且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赵殿国表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986年开始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覆盖面较窄,保障水平较低,还缺乏总体的制度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养老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他们在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争取报国务院审定后,适时启动全国性新型农保试点。另外,《意见》还提出了关于安排部分中央财政用于农民养老保险的想法,但具体的比例和方式还在讨论中。
据赵殿国介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把握的原则是:既要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又要建立引导机制,使政府投入能够调动农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目前,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了新型农保试点工作,这些各地自行开展的试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提高了参保率和保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杨魁孚认为,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家庭养老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但应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提倡在全国农村普遍签订赡养协议书,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通过政府指导、舆论引导、典型带动和计生组织保证,使赡养协议书真正发挥作用。
在已经实施新农保的地区中,北京市的养老体制堪称全国的典范。其办法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到2008年10月,北京市新农保参保人数已达107万,参保率达80%。2009年开始,新建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更是新农保的进一步发展,做到了“城乡居民尽同样的义务,享受同样的待遇”,即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北京居民,无论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都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缴费、待遇等城乡标准相同。
此外,他们还考虑到了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人群,采取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构成了北京市“全覆盖”的养老保障制度。
重庆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也值得探讨。他们的做法是商业保险参与社保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政府调控、保险经办、市场运作”的储蓄式养老保险模式,即“政府+保险公司+农民”的补偿金发放形式,解决了全市近13万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其办法是由土地主管部门将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交保险公司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并向保险公司交纳管理费;同时,政府向办理养老保险的农民提供利差补贴;最后,保险公司按月向农民支付“保险生活补助费”。
总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形式,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具体体现,是顺民意、解民难的民心工程。切实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不仅保证了社会保险体系的完整,更为亿万农民的未来撑起了“保护伞”。
老有所养 篇2
2013年10月25日 08:10中国保险报 微博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 韩啸】10月24日,瑞士再保险公司在北京举办2013健康研讨会,来自保险业界、学术界、政府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老年化社会医疗费用问题,重点关注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态势下,各界如何携手缩减医疗保障缺口,以及商业保险机构、民间组织、私人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新机遇。瑞士再保险公司研究报告《医疗保障缺口:亚太区2012年》显示,中国医疗保障差额2020年将达到730亿美元。到2025年,中国将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将大幅上升。在中国的医疗费用支出比例中,政府投入占55.9%,个人支出占34.8%,而商业保险可发挥的作用仅占6.5%。“这对保险公司来说是机会。”瑞士再保险公司中国区总裁陆勤说。
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表示,中国老龄化社会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碎片化;二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没有充分考虑老年医疗、老年护理,更没有提前积累。胡继晔介绍,截止到2012年底,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积累2697亿元,参保人数26486万人,平均每个账户超过1000元,“对于老年人而言,个人账户并未给其带来额外的医疗保障,而老年护理、大病保险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领域,个人账户资金如杯水车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发现,个人账户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降低了医疗保险的互济功能,不能在群体之间分散医疗风险;个人账户的总体积累率很高,但部分个体当年收不抵支情况严重;个人账户实际支付比很高,但成本收益不如普通门诊统筹等。
胡继晔表示,未来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大方向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逐渐弱化个人账户的功能、取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利用个人账户资金,通过引入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对老年护理、为大病保险。国际中华老龄产业协会创始人李怡然表示,预计截至2015年底,半失能和全失能老人人数将达到4000万。根据政府规划,中国未来约有3%的老人需要接受机构养老服务,相当于570万张床位的需求,而目前能接纳失能老人的公立或民办养老院只有不到300万张床位,其中仅有35万张全失能老人床位。“中产阶级老人对老年护理、养老服务需求巨大,虽然民间资金积极进入高端市场,但中端市场仍然资金匮乏。”李怡然说。
老有所养,老有所享 篇3
这是一家设在某社区的养老机构,住着社区里的90多位老人。他们有的是需要长期照顾的“常住户”,有的是因子女短期外出暂住于此的“短期居民”,还有的是每天按时往返的“日托”老人。而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的,还有几位是同一社区住在家里的老人。
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福利津贴、各种相关服务及熟悉的社区环境,已成为支撑老年生活的保障。虽然老年社会的快速到来、家庭保障功能的持续弱化使养老生活对国家、社会援助的依赖越来越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多功能的老年服务,却足以保障甚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长寿相伴的不再是生活风险,而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健康、幸福晚年。
当然,这只是我设想的未来中国老年保障体系下的快意生活,而现实离这一情景还很遥远。
首先,现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水平还很低,未实现全覆盖,不同群体间的差距也很大,尚不足以解决所有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虽然中央政府已承诺在今年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目标,即每一位年满60岁的城乡老年人都会享有相应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退休金,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农村老年人与城镇无业老年人享受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仍有许多人未参加养老保险。即便有的农村老年人可以领取养老金,月均也只有55元。
其次,医疗保障水平尚低。虽然政府对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补贴在持续提升,但其实际补偿水平并不高,对老年人的保障仍严重不足。特别是护理保险的缺乏,更使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生活困难,疾病与失能成了老年人的人生大忧。
其三,老年服务体系建设还很滞后。相对于我国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和数以千万计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言,我们的养老设施不但供不应求,更偏离了他们的内在需求,未立足社区,而是盲目追求规模效应与“大而全”的模式,步入“老人集中营”的误区。
另外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虽然国家在发展,但分享发展成果的老年福利津贴还只在少数地方试行;政府对相关领域的投入有限,对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利用更有限。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如此巨大,若不能尽快完善我们的老年保障体系,亿万老人,特别是那些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将因年老而陷入生活困境,有的甚至会陷入生存困境。这不仅是社会的灾难,也将是政治的、经济的乃至人道的、文化的、伦理道德的灾难。
鉴于此,我认为,国家需要更新理念,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加大对老年人的公共投入,理性构建老年保障制度,加快健全老年保障体系。
首先,应尽快构建多层次的老年经济保障体系,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有保障的经济来源。比如,在实现社会养老保险普惠愿景的基础上,不断缩小不同群体的养老金差距,最终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成为平等的国民养老金制度,让老年人享受平等的尊严;建立公平、普惠的老年福利津贴制度,让老年人合理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适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化解老年失能的后顾之忧;鼓励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发展企业年金(针对企业职工)、职业年金(针对公职人员)和商业性人寿保险,扩充老年人的经济来源。
其次,应理性构建适合国情与老年人需要的老年服务体系,即在科学规划布局的条件下,推动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及网络化,并推进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协同,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对日常生活、医疗保健乃至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立足社区、规模小型化、功能多样化。
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也应得到高度重视。要尽可能地让他们继续生活在熟悉的社区,与亲友、邻里充分交流,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密切相处,并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维系家庭成员的相互照顾。
最后,必须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持续加大对老年人的公共投入,特别是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政策措施,以激发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投向老年保障体系。唯有如此,才能调动更多资源,实现老年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老有所养 篇4
对家住福州晋安区新店镇义井村的陈学新和黄文芳夫妇来说, 养老金是家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陈学新夫妻是城镇居民户口, 既没有宅基地, 也没有村居分红, 退休前, 他们都在新店的一家集体企业工作。2000年, 他们相继下岗, 儿子结婚买房, 不仅花去他们所有的积蓄, 还欠下了一笔债。
前几年, 陈学新夫妇相继到了退休年纪, 陈学新工龄30年, 黄文芳工龄25年, 两人分别领到了养老金。陈学新说, 当时厂里为他们办理社保的时候, 还不理解有什么用, 只是强制扣除, 自己也没办法, 现在才知道这是一件大好事。2005年, 他开始领养老金, 当时每个月有1200多元, 到现在, 每个月已经可以领到1700多元了。黄文芳是从2009年开始领养老金的, 每个月也能领到1300元左右。
老有所养 篇5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为妥善解决我市老兽医人员老有所养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积极稳
妥解决好老兽医人员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的原则。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合情合理解决老兽医人员的老有所养问题。
2.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改善民生。
3.坚持属地管理、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各县、区(市)负责本地老兽医人员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资金安排、养老保险办理、资格年限认定、组织实施及稳定工作。
二、人员认定
1.认定范围:老兽医包括原公社兽医站和乡办兽医站人员。原公社兽医人员是指1984年以前在公社兽医站脱产从事兽医防检工作的人员;原乡办站兽医人员是指1985-1992年在原乡办兽医站从事兽医防检工作的人员。
2.认定依据:为确保老兽医人员认定工作真实有效,以下三类资料为佐证材料,并作为老兽医计算生活补助的依据。
(1)县粮食局、农牧局所下达商品粮补助的文件;
(2)工作证、荣誉证书等;
(3)畜牧部门发放报酬的花名册、防疫报表等相关档案及材料。
凡具有以上三类材料之一的,即可认定为老兽医人员。工作年限计算时间从1963年建立公社兽医站开始,按照实际参加工作时间计算工作年限,最长不超过其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
对不能提供上述材料者,可由本人向所在镇(乡)政府提出书面申请,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调查、县农林畜牧局核实,县、区(市)人民政府审定。
三、一次性生活补助计发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并参照《劳动合同法》,对离岗的老兽人员,按照以下标准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
1.1995年1月1日以后离岗的老兽医人员,按累计实际工作年限,根据当年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每工作一年补助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补助半个月。其中,1995年前没有实行最低工资标准的地方,按照1995年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2.1994年12月31日前离岗的老兽医人员,按累计实际工作年限,比照1995年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每年补助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补助半个月。
老兽医人员离岗时已经支付生活补助的,不再重复发放。原补助标准低于上述标准的,按上述标准予以补足。
根据“属地管理、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各县、区(市)政府将老兽医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时发放。
因违反计划生育等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而离岗的老兽医人员,连续从事兽医工作年限不足一年的人员,以及曾是老兽医人员现已转为国有企业正式职工或财政负担的正式人员,不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
四、解决老兽医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编制外聘用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劳社厅发〔〕58号)、《关于贯彻黔人社厅发〔〕23号文件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黔人社厅函〔〕704号)规定,对老兽医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按以下政策办理。
1.凡1月1日以后离岗的老兽医人员,可按照黔劳社厅发〔〕58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12月31日前离岗的老兽医人员,按照个人自愿原则,对符合《关于贯彻黔人社厅发〔〕23号文件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黔人社厅函〔〕704号)规定的老兽医人员,可按照该文件要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符合该文件要求的人员,除自愿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外,根据其户口性质,参加当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妥善解决我市老兽医人员老有所养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此项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各县、区(市)要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计划,筹措保障经费,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限要求,组织和调度解决好本地老兽医人员待遇有关工作,切实做到领导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和措施落实。
(二)加强协调,严格政策。全市各级畜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信访、维稳、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预案,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宣传解释政策工作,让广大老兽医人员清楚法律法规相关条款,了解政策精神,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
对纳入一次性生活补助的老兽医人员要认真核实,对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人员要进行清理,严格按政策标准办理。要及时开展老兽医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对提供虚假证明以及为他人作虚假证明,弄虚作假、套取资金、违规办理的,根据相关规定从严查处。
(三)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各县、区(市)要严格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在201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老兽医人员一次性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手续办理。市
人民政府将对各县、区(市)开展专项督查并对逾期未完成的县、区(市)进行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其他
老有所养国昌盛 篇6
就在各路资本纷纷“探路”养老产业的同时,相关主管部门也在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扶持养老产业发展方式。多部门正加快政策协调速度,据悉,今年将从土地、融资、补贴等多方面出台具体扶持措施。
扶持政策有待细化
近年来,地方政府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热情明显上升,但在扶持方法上,目前仍未形成有效模式。此前民政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也只提出了扶持目标,并没有提出具体扶持措施,政策实施效果有限。另外,养老产业目前面临的多头管理局面也是造成政策上难以有效突破的原因之一。此前,由于涉及民政部、老龄委、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多部门协调,且产业扶持思路不够明晰,因此具体政策协调期相对较长,且政策真正落地难度也较大。
近年来,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参与其中。可是,由于政府对提供中档设施的养老机构缺乏支持,运营商还未能成功地发展出一套针对大众市场的商业模式。同时,在业务和营运方面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包括市场的接收程度和负担能力、资金和受训人员的匮乏,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运营机构难以将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进中国市场。
部门协调加快 资本投入增多
近期各部门间协调进度已明显加快。在资金支持方面,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扶持养老产业政策走向的最大特点就是给钱,各地纷纷显著提高了养老床位一次性建设补贴标准,目前几乎所有省份都已出台了民间资本介入养老产业的优惠政策。
同时,民政部还在研究制定《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养老行业准入、运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此外,今年有望再出台多项行业重磅扶持政策。记者获悉,发改委近日将启动首支政府性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未来将针对护养型养老机构、日
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产品研发等养老产业各项细分领域给予引导和扶持。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透露,民政部会同发改委研究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已提请国务院审议。《意见》未来将以国务院名义签发,以求对此前养老行业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进行突破,达到多部门协作使政策真正落地的目的。此外,《意见》还将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将涵盖融资、土地、税费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资金支持在文件中将有具体规定,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第三方监督体系是妙招
事实上,比起金融、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直接扶持,养老产业经营者更期盼的是尽快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各自分工,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
“养老领域其实是两件事情,一个是社会福利体系范畴的养老事业,另一个才是养老产业。”唐文湘对记者表示,“现在已经明确政府和企业应当是一个做事业,一个做产业,两者未来应当尽快分离。”
对此,民政部也已表示,未来政府将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为孤老优抚对象、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政府和市场应形成明确分工,与保障房的分配相似,公办机构享受公共资源,其服务应当提供给经济能力较差的老人。而在政府和企业分工明确的过程中,建立养老服务第三方评
估体系尤为必要,未来应对老人生理状况、护理需求、家庭状况、经济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评估,以确保公办养老服务资源能到达确实需要救助的目标。目前,山东等地已开始探索建立养老第三方评估制度,但评估内容仍仅限于生理性评估,不涉及经济能力、家庭状况等指标,评估内容仍不够全面。对此,记者获悉,民政部近期准备在各地逐步建立综合性的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体系,为未来全面建立老年人入院和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以及进一步明确政府补贴投入的导向等奠定基础。
此外,去年民政部开始启动建立社会养老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对机构养老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和分类,将养老服务和产业发展进一步纳入政府工作规划,这将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显著促进作用。
努力使全体中国人民老有所养 篇7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5年间获得了空前发展:
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创性地建立了新农保制度, 全面建立省级统筹制度, 制定实施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
覆盖人群迅速增加。“十一五”期末, 全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25673万人, 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这有赖于推进参保的重大举措: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进程, 在累计近5000户企业关闭破产中, 妥善安置了一千多万名职工, 使这部分人没有流失到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二是根据就业方式的变化, 不断完善各类非公企业和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 尽可能把各类群体纳入保障范围;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将参保职工缴费多少与待遇水平高低紧密挂钩, 建立多缴多得的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四是许多企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制定补缴政策, 把集体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五七工”、“家属工”等陆续纳入制度覆盖范围。
此外, 养老保险工作实现了基金规模急遽扩大, 基本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 企业年金初具规模。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在这个时期, 养老保险工作有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期盼、物质基础增强、实践经验增多、理论积累增厚的有利条件, 养老保险发展将更加旺盛, 但新的矛盾又在凸显, 工作难度在加大。突出表现在:制度建设仍有较大缺失,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仍是空白,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尚有诸多难点需要突破, 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还在收尾, 全国统筹的方案有待精心筹划;城乡分割格局亟须改变, 城乡之间制度的衔接以及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需要加快;利益关系调整难度不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制度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 养老保险的目标将是制度基本完备, 体系比较健全, 范围大幅扩展, 待遇稳步提高, 向着“人人享有、共享增长”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保障网。围绕“十二五”建设目标, 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上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更加注重机制建设, 更加注重法制建设, 更加注重精确管理。
2011年养老保险工作的重点
老有所养 篇8
2005年, 晋江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了当年市人大的热议焦点, 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多次听取了关于此项问题的专题汇报。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工业化进程快、征地数量大等问题, 许多农民一时无法接受“地没了”的事实, 经常到晋江市政府上访, 一时间, 矛盾相当激化。
为了进一步摸清晋江市被征地农民在就业、收入、生活水平、参保意愿、征地数量等方面的情况, 2005年6月, 晋江市成立了由劳动保障、财政、农业、卫生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社会保障调研组, 开始了入户访谈、召开座谈会、数据采集等工作。
为了加快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 2005年7月、2006年11月、2007年8月, 由晋江市组织政府办、劳动保障、国土、财政、民政等部门组成的考察组, 奔赴江苏、河北一带考察。从2006年开始, 秦皇岛、吴江、迁安等地, 就已经陆续开始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的范畴。兄弟省市的做法给考察团很大的启发, 晋江市在经过多次研讨会, 多次反复论证之后, 出台了《晋江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并深入镇街道开始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
遇冷
本着“先行先试, 分步实施, 逐步到位”的工作思路, 2007年, 晋江市召开了被征地养老人员动员大会, 杨益民书记亲自到会动员。经过综合考虑, 市领导小组挑选了灵源街道小布林社区、梅岭街道许厝社区、池店镇溪头村和青阳街道湖光西路改造片区等4个村 (社区) , 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由于宣传较为到位, 在这一批的试点单位中, 许多村树立了典型。比如青阳街道湖光西路改造片区将参保费用 (集体负担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的40%~60%) 列入成本改造, 并结合拆迁工作同步进行, 有825人办理了参保;梅岭街道许厝社区结合土地招、拍、挂时, 为该社区失地人员做好养老保险, 有318人提出参保申请, 309人办理缴费手续, 参保率达97.1%。
虽然试点工作有所突破, 但是在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是集体负担部分保费筹措困难, 制约了工作进度。以当时常住人口测算, 街道需要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 镇里需要筹措资金5000万~10000万元, 才能解决全部参保对象的保费负担。按照各镇 (街道) 的财政收入, 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解决应负担的保费, 而多数村社区, 财力有限, 集体经济薄弱, 同样没有能力承担本村社区参保对象的集体缴费。
其次是选择性参保突出。年龄越高, 参保的积极性越高, 特别是已过了退休年龄的老人们, 缴纳了个人部分之后, 就可以马上领取养老金。而许多离退休差几年的农民则犯嘀咕了:参保了要过那么多年才能享受到, 再考虑考虑。更有许多人, 社会保障的意识并不强烈, 甚至质疑政府是不是为民办实事。同时, 还存在着一个家庭有多名成员需要参保, 因缴费总额太高而无力参保的情况。
第三是待遇水平较低。每月250元的养老金是依据“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 结合全市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2979元) 等因素而制定, 主要目的是着眼于解决被征地人员的基本温饱问题, 这个标准是保障的底线。但广大被征地人员反应, 这个保障水平偏低, 虽能解决温饱问题, 但水费、电费、煤气费等费用并无着落。
完善
针对试点中出现的问题, 晋江市结合国务院以及福建省提出的要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 对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2008年4月, 经晋江市常务会、晋江市常委会研究通过, 《晋江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出台了。新出台的《暂行办法》主要从规范参保范围、增加保障项目、降低缴费负担、延长社保补贴期限、提高待遇标准、调整参保推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针对集体缴费比例高达15%, 许多街道村社财政承担不了的情况, 在修改后的《暂行办法》中, 将集体部分承担的比例降低到了5%, 同时对缴费方式也进行了改进, 规定政府负担部分列入财政预算, 逐年拨付到位;集体负担部分, 由镇 (街道) 和村 (社区) 共同筹集;个人缴费部分, 年满60周岁以上需一次性缴纳保费, 60周岁以下可选择一次性缴费或分年度缴费。
而参保对象最为关心的养老保障待遇问题也从250元提高到了280元。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约56~70元, 基础性养老金约224元~21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固定, 不调整, 有特定的支付时限 (最高160个月) ;基础性养老金标准变动, 由政府适时调整, 支付至死亡。二是养老补助金, 不纳入社保基金统筹, 每年直接由财政列入预算支付, 其发放标准按晋江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补差标准予以发放, 目前每月为120元。
问题
2008年5月, 在《暂行办法》出台后, 晋江市按照“分步实施、分批解决, 稳妥推进、逐步到位”原则, 稳步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扩面工作。至今年5月, 晋江市扩面工作办公室已完成四批共54个村 (社区) 的扩面任务, 新增参保人员1.32万人, 累计参保村社区达58个, 参保总人数达1.48万人。达龄领取养老保障待遇人数1.35万人 (其中领取养老金1.32万人, 领取养老补助金0.03万人) 。累计收缴养老保险费3.33亿元, 其中政府出资2.31亿;镇街道补助出资0.23亿万, 村社区集体补助出资0.05亿元, 个人缴费0.72亿元, 慈善扶助0.02亿元。此外, 政府还从招拍挂总成交价中提取的调剂基金1.48亿元, 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总筹资规模已达4.81亿元;月发放养老保障待遇总额318万元, 已累计发放养老保障待遇2475万元。
数据是喜人的, 但数据背后依然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在采访中, 晋江市劳动保障局的温副局长向我们介绍了接下来的工作中依然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扩面村社区的参保资格确定难。随着晋江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扩面工作推进, 全市各涉及被征地的村社区纷纷向领导小组提出参保申请, 现在申请为第五批对象就有16个镇街道60个村社区提出参保申请。为把政府有限资金, 优先用于耕地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参保, 工作组按照《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户均被征收耕地在60%以上户籍在该行政村 (社区) 的居民”为依据, 要求各镇街道和村社区提供耕地承包和土地征收等资料, 但由于历史久远或档案保管的缺失, 提供的资料多数不齐全, 造成的扩面村社区难以确定。
其次, 仍然有部分集体和个人资金筹措难。《暂行办法》规定, 政府、集体 (镇、街道和村、社区) 、个人三方负担比例调整为75%、5%、20%。从村社区集体平均负担2.5%, 以该村社区常住人口约3000人进行测算, 每个村社区需筹措30~45万才能解决集体保费负担。但在推进过程中, 仍有个别村社区财力有限, 影响扩面工作的推进。从个人层面看, 虽然个人缴费比例下调, 但部分多参保对象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还是感到难以承受, 导致部分农民参保意愿不强。因而, 有的家庭选择申请不缴费, 直接领取每月120元养老补助金的方式。
采访手记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 因为谈到更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大家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在解决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的时候, 短暂的喜悦总是容易被接下来的问题所冲淡, 虽然成绩是喜人的, 但问题总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凸显。所谓工作越深入, 发现的问题也越多, 这是一把双刃剑。
在稿件即将出炉的时候, 记者得到最新消息, 受“晋江模式”影响, 省内许多地方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的各项计划也在逐步着手开展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一轮又一轮地不断完善和改进热潮中, 遗留的问题也终将会解决。
资料链接Related Links
《晋江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一) 范围和对象
1.参保范围。
被征地时享有第一轮土地承包权, 以村 (居) 民小组为单位, 户均耕地被征收面积在60%以上的行政村村 (社区居) 民。
2.参保对象。
上述范围内, 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均可参保。
3.保障项目。
三种保障形式, 分别是参加养老保险、享受养老补助金、申请社保补贴。一是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可申请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二是年男女年满60周岁以上的可申请领取养老补助金, 也可选择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三是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的被征地人员, 鼓励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对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 最长可申请领取10年社保补贴。
4.参保原则。
新征人员原则都应参保;原已征人员自愿参保。
(二) 基金筹集和缴费
1.缴费比例。
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其缴费比例为75%、5%、20%。
2.保费来源和缴费方式。
政府负担部分列入财政预算, 逐年拨付到位;集体负担部分, 由镇 (街道) 和村 (社区) 共同筹集;个人缴费部分, 年满60周岁以上需一次性缴纳保费, 60周岁以下可选择一次性缴费或分年度缴费。
3.调剂基金的提取。
由市财政每年从招、拍、挂总成交额按3%提取。
(三) 缴费标准和方法
1.缴费标准。
缴费标准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2008年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参保人员的缴费总额为44800元, 政府负担33600元、集体 (镇街道村社区) 负担2240元、个人负担8960元。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参保人员的缴费标准按其年龄从低至高依次递减缴纳保费, 其中男70周岁以上、女65周岁以上最低缴费额为16800元 (个人负担3360元) 。
2.缴费标准的调整。
缴费标准调整后, 新参保人员和分年度缴费的参保人员按当年度公布的缴费标准缴费。原来一次性缴纳保费的参保人员, 不再增加缴费。
(四) 享受条件和标准
1.享受条件。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并足额缴费 (申请领取养老补助金不必缴费) 的参保人员从批准的次月起可领取养老保障待遇。
2.养老保障待遇。
一是养老金, 采用统账结合模式, 由个人账户养老金 (包括个人缴费和村社区补助部分) 和基础性养老金 (包括政府负担和镇街道部分) 组成, 2008年月标准为280元,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约56~70元, 基础性养老金约224元~21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固定, 不调整, 有特定的支付时限 (最高160个月) ;基础性养老金标准变动, 由政府适时调整, 支付至死亡。二是养老补助金, 不纳入社保基金统筹, 每年直接由财政列入预算支付, 其发放标准按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补差标准予以发放, 目前每月为120元。
3.办理程序。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参保人员当月办理, 次月发放。
4.发放管理。
养老保障待遇委托市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于每月10日前发放, 并实行指纹认证对其生存状态进行动态管理。
母亲享受到了老有所养的阳光 篇9
吃过午饭, 我儿子拿出考试卷子和得到的奖状, 给爷爷、奶奶讲学校的事儿。这时电话响了。原来是社区劳动保障站的小李打来的, 说我妈妈的社保手续办妥了, 弟弟放下电话, 高兴地去给妈妈取存折了。
我妈妈高兴地说:“这回我也有社保了!这么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全家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挺高兴, 我的心里却感慨颇多。
我妈妈名字叫荷花, 今年72岁了。她十几岁时就参加了土地改革, 站岗、放哨、查路条, 后来又一面上学, 一面纺线织布, 支援抗美援朝。妈妈曾是当时县里15区的劳动模范, 县教育局还写歌表扬过她。也正是那时的废寝忘食、没白天没晚上地操劳, 妈妈积劳成疾。20世纪60年代时, 我们家下乡到了农村。几十年来, 妈妈养育我们、供我们上学、支持爸爸工作, 里里外外操持着家务, 但由于当时回农村时没办任何手续, 所以不但没有任何待遇, 后来连参加社保也没有资格。
妈妈说:“前些天, 我从电视台的新闻中听说, 国家决定自7月1日起, 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让我这样年满60周岁以前没有社保的城镇居民, 不缴费就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真没想到这么快好政策就落到我身上了。”
老有所为论 篇10
一、“老有所为”的理论回顾
活动理论: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的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 (1) 基本观点相反, 他们认为, 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 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 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美国社会学家厄尔德曼·帕尔莫在1955—1967年间, 对美国127名平均年龄78岁的老年人作过一次跟踪调查, 调查发现, 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活动并不因为年事已高而减少, 其社会活动程度也无显著减少, 并且老年人在某些领域活动的减少会在另外一些领域得以弥补。调查认为, 参加活动的老人, 生活满意程度都很高, 相反, 那些减少活动的老年人, 生活满意程度都较低。该理论的观点为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所肯定。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看来, 社会不仅在态度上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 而且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条件。
二、“老有所为”的必要性
(一) 人口老龄化增加社会负担
一方面, 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重大大上升, 导致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消费越来越大, 对于如今的“4-2-1”的家庭来说, 他们的抚养费很可能使得子女组建的年轻家庭无力承受。据2005年3月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字,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人, 超过总人口的10%, 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1亿人, 占总人口的8.5%, 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愈加严重。老龄人口抚养比 (2) 则相对更为直接度量了劳动力的养老负担。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 我国在1997年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是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 社会统筹由单位负担缴费, 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 个人账户由职工个人缴费, 缴费比例为个人工资的8%。而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 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 这就产生了“历史债”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一项研究表明, 在新旧养老制度的转轨过程中, 产生了约8万亿元人民币的养老金债务总额。这部分养老保险金产生了巨大的债务缺口, 而且企业将把各种社会福利保障的包袱推向社会, 这就给原本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尚未健全的“未富先老”的国家增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都能导致社会积累减少, 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社会进步放慢, 最终阻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形成一种发展的“负效应”。
(二) 老年人才的时效性
老年期可分为三个年龄段:低龄段 (60-69岁) 、中龄段 (70-79岁) 和高龄段 (80岁以上) 。低龄老年人一般身体健康, 不论体力还是智力都是比较活跃的, 人数占老年人口比例最大, 有再参与社会活动的资本和条件, 低龄段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时期;中龄段的老人大多以追求健康的身体为目标, 但在以智力为主的高科技、教育、医疗工作中, 老专家、老教授、老医师等高级人才由于其基础扎实, 累积资料丰富, 仍可以继续致力于钻研技术, 撰写论文、专著, 从事讲学、翻译咨询、指导手术等工作, 中龄段是老年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时期。然而人类生命有限, 低中龄段的老人虽说身体仍然健康, 但就其生命的整个过程而言, 他们终究已处于黄昏时分, 这就决定了这部分人力资源若不被及时开发利用, 其有效性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甚至完全丧失。对于处于高龄期的老年人, 他们多是历史的见证, 所拥有的丰富的经历、资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财富;所拥有的多年实践经验、研究成果更是维系社会事业连续性的不可代替的部分, 因而高龄期是老年人力资源的抢救时期。
(三) 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多数老年人健康状况尚好, 具有再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他们拥有潜在“资源价值”和“知识存量”, 是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中极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 一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为保障自己的生活, 减轻家庭负担, 增加经济收入, 一旦有再就业机会, 就积极谋求就业;另一方面,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 老有所为处于需求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层次, 老年人无论是退休老人还是一般的老人, 都有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对于离退休老人来说, 这种需要更为强烈, 他们从熟悉的工作退出后, 往往产生无用感、孤独感、压抑感等“离退休综合症”。“老有所为”可以给他们一个继续展现自身能力的平台, 解决因年老带来的心理问题, 满足他们心理上参与社会的需求, 实现继续社会化。
三、“老有所为”的制约因素
(一) 国家的退休政策构成了我国老年人力资源供给的限制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 女55岁, 这种“一刀切”的退休方式直接压缩了老年人力资源供给的空间。而现实状况是老年人的社会阅历深厚, 并有熟练定额劳动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特别是那些低龄老年人, 体力和智力都还处于良好状态, 完全将这部分老年人排除在人力资源系统之外, 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重新启用这些老年人,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余热, 为我国经济发展作贡献是明智之举。
(二) 社会价值观念的约束
社会普遍认为老了退休, 万事皆休。居家养老使得很多老年人放弃了再就业的想法, 安于安逸的晚年。一方面, 老年人选择参加一些老年人俱乐部、外出旅游等娱乐方式, 他们靠充足的退休金和赡养费生活得比较惬意;另一方面, 老年人再就业会使得熟悉的人, 例如邻居、单位同事认为子孙未尽到赡养的义务才使得老年人外出工作。这些传统的观念严重制约了老年人的再就业。
(三) 老年人就业与青年人就业冲突
很多人认为, 我国人口基数大, 就业形势一直很严峻, 老年人就业是在抢年轻人饭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老年人再就业的工作选择与年轻人的工作选择是在不同一个的范畴内。在我国, 虽然劳动力供给呈现过剩的局面, 但是在某些特殊领域, 例如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工作岗位, 仍然需要有经验、有专长的资深工作者。老年人的经验财富是其他条件不可替代的, 社会对于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年人仍然是有需求的。
四、“老有所为”的建议
(一) 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环境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延长, 科技进步, 复杂劳动所占比重增大, 在退休制度、工作制度上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长久发展, 提高劳动年龄上限, 延长劳动的有效岁月, 晚进晚退的退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同时需要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99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 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发展, 为老年人参与社会, 实现老有所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就老年人具体、专门的法律法规方面还是欠缺的, 所以按目前来说, 应加快制定针对老年人专门性的、可操作化的法律, 针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基本途径等做出具体规定, 保护老年人力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正当权益。
(二) 营造鼓励、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 更新社会观念, 摒弃“老无所用”的观念, 打破原有的“包袱”论, 鼓励老年人再就业, 通过大众宣传, 树立老年人再就业的典型;同时, 社会还应为老年人创造机会, 比如建立老年人职业介绍所, 构建老年人信息资料数据库, 使得老年人才市场为广大的老年人力资源牵线搭桥, 形成老年人才的双向选择建立平台等。
(三) 作为老年人自身, 应树立积极的再就业观
体力和智力都处于良好状态的老年应借个人专长和技术优势, 弘扬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积极投入到为社会、为家庭再做点贡献, 转变依靠“家庭养老”或“社会养老”的观念, 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老人自养。这对于老年人摆脱“离退休综合症”是有好处的。
“老有所为”是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 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与非老年人力资源的互补效应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战略地位, 有利于我国社会长远发展。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养老制度、退休制度等都给这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增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老有所为”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 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 提倡发挥老年人的内在潜力, 满足社会、家庭、个人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方式,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2]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人口学与计划生育, 2006, (2) .
[3]章惠君.老有所为的基本理论实践[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1998, (1) .
[4]孙中华, 等.完善我国城市老有所为实现途径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0, (5) .
[5]丁军强.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理论月刊, 2002, (10) .
实现城镇居民老有所养 篇11
专家指出,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情况,我们深感中国政府普惠于民的制度设计;解析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让人们“老有所养”的民本观念深得民心——
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2005年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今年将覆盖到4亿农村居民,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次突破城镇局限向广大农村发展。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也要求“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核心在于改善民生
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退休养老制度。2009年开展的新农保试点,将在近年内覆盖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适龄居民。但是,城镇中未就业人员以及就业不稳定无法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居民缺乏制度性养老保障,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的最后一个“缺项”。特别是新农保试点开展以来,试点地区农村适龄居民积极参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社会各界广泛呼吁尽快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城镇居民老有所养问题。
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谓是众望所归。其核心在于更好地改善民生。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印发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宣传提纲的通知》中,对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最后一项空白,制度所覆盖的城镇非从业居民这个群体,成分构成多样,其中一部分青壮年多是残疾人或劳动能力不强,常常在就业和无业之间反复,收入低或无收入;而老年人的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相当一部分是城镇中的困难群体。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善这些困难群众的老年生活状况和未来预期,使得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更多的群众。
第二,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步骤。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社会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容易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和不稳定。当前特别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人民是不是生活得有尊严、有希望、有幸福感,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程度。“民安邦固”,人民安定国家才会稳定。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改善低收入群眾的生活质量,建立起缩小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更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资源,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采取与新农保相同的制度模式,普惠公平、城乡统筹,有助于培育和引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强调“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制度上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在养老保险领域,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已经有了制度安排,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全体国民都纳入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达13.26%,近几年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老龄化趋势明显。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全体城乡居民,对于应对我国老龄化挑战,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首批试点覆盖面为60%
中央对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是十分明确的。这也是各地开展工作的指针。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目标任务是,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11年7月1日启动试点工作,首批试点覆盖面为60%,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样的力度和广度,反映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一原则与中央确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方针是一致的,同时根据城镇居民的特点,强调了“有弹性”。一是从城镇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农保基本一致
今年7月1日起启动试点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2009年启动试点的新农保,在制度模式和政策框架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即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方式是个人(家庭)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待遇支付结构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中央的考虑是:首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的城镇居民,没有单位给他们缴费,只能依靠自己缴费和政府补贴,这与农村居民有共性,而与职工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宜采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其次,社会保险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二者模式一致,有利于制度衔接融合,将来还可以整合成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已有部分地区按照这一模式开展了先行探索,得到群众认可,取得了初步实践经验。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主要政策
《指导意见》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应鼓励他们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确有困难的,可以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按规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标准为每年每人100元(与新农保一样),让收入较低的居民也有能力缴费参保;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考虑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缴费能力普遍高于农村居民,为体现多缴多得,因此规定缴费标准从100元至1000元设10档(新农保为100元至500元5档);统一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險制度的地区,可以不分城乡,由参保人在多档中选择,有利于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需求;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这为各地因地制宜留出了空间。
地方政府对城镇居民参保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目前为每人每月55元,中央财政按此标准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一半。
与新农保制度相比,城镇居民没有集体经济组织,因此没有规定“集体补助”的筹资渠道,但是保留“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作为国家提倡的辅助渠道。
对于个人账户的管理,其政策是比较灵活的:城镇居民的个人缴费、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及其他来源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实账管理。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那么,养老金待遇如何?其领取条件有哪些?《指导意见》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年龄,无论男女都是60周岁。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参保城镇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要引导城镇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引导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的子女按规定参保缴费。
中央在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上,十分注重与已有政策的衔接。《指导意见》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与新农保合并实施。其他地方应积极创造条件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关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办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城镇居民利益不受损、待遇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妥善做好制度衔接工作。
中央财政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助水平和办法与新农保一致
中央财政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补助水平和办法与新农保一致,即国务院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目前为每月55元,中央财政按此标准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一半。这样,一是在中央政策层面不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别,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二是符合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有利于两项制度合并实施;三是便于操作,在实现制度全覆盖后,适时统一提高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乡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本地适当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篇12
你一定对央视315关于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所售故障手机维修涉嫌非法和歧视的报道记忆犹新,但很少有人去看当晚美股苹果的股价走势。当天美股交易中苹果股价逆市走高,涨幅达2.58%,完全无视该负面报道。此外,三星3月15日推出新款旗舰智能手机GalaxyS4,以此挑战苹果iPhone地位,但华尔街对此不太买账,三星股价全天跌幅超2.6%。
无论在后来的手机大战中,三星GalaxyS4是否又成为撼动iPhone地位的另一部神机,但有一点确凿无疑,那就是,产品本身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还决定了企业的资本地位。工程机械企业也同样靠产品打天下,不同于手机,肩负重劳力的工程机械没一款设备是全能的,这很正常,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此前,本刊全程报道了卡特312D2 GC型液压挖掘机评测,新款卡特312D2GC型液压挖掘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更适用于即将到来的中国城镇化建设,GC的含义是普通作业(General Construction),具有不同于卡特彼勒以往产品的设计理念,燃油经济性表现出色,但不适合重装作业。该款设备推出之初,备受争议,有业内产品专家甚至认为,卡特彼勒出产经济型挖掘机属于自毁前程,使用卡特彼勒设备这一层次的用户没有使用经济型挖掘机的习惯。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令人对该设备的未来也充满了期待,毕竟,并不是所有工况都需要同一个性的设备。而事实是进入2013年,虽然挖掘机整体市场仍然没有改善,但是小型挖掘机市场逆市走强,其中卡特312D2 GC更是表现抢眼。据业内权威专家介绍,卡特312D2 GC就是要争夺另外一品牌同级别某款设备市场的,在挖掘2.2m以下的沟槽时,该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但是挖掘2.2m以上的深度时该机则表现得极慢无比,这是由液压系统的设计决定的,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款挖掘机是全能的。工程机械,尤其是液压挖掘机遵循着有取就有舍的取舍之道,液压系统的设计让挖掘机的取舍之道得以完美展现。卡特彼勒的另外一款设备365D型挖掘机在欧洲的铜矿和铁矿中应用较广,而且也获得了中国矿山用户好评,该机液压系统设计将几乎挖掘臂所有力直接作用在作业端,铲斗具有爆发性的挖掘力。但是不可否认,侧重某些方面性能的液压设计,一定也在另外一些方面有所损失。找准产品定位,并赢得市场才是王道。
无宣传任何一个品牌之意,除卡特彼勒之外,其他优秀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产品同样具有各自的过人之处,只不过是各有各的设计思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不同细分市场有着不一样的品牌结构。大家得以相对平衡地共存、发展。
【老有所养】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