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动物化

2024-05-24

人的动物化(精选6篇)

人的动物化 篇1

“人的动物化”,即在卡夫卡的作品中,他笔下的艺术形象本应当是人,可卡夫卡在描写过程中,将这些人物形象作了动物化的处理,从而使他们在外形或形态上出现了动物的相关特征。在卡夫卡早年所作的《乡村婚礼筹备》中,卡夫卡在此已经开始试着去表现人的动物化了;在《变形记》,卡夫卡在此明确写到人变形为动物——甲虫;人的动物化特征在《饥饿艺术家》中表现得较为微妙,因为饥饿艺术家在外形上一直没有明显的动物化的变形,但长达四十多天保持饥饿状态的艺术表演,这远远超出了常人的生理极限,实际上饥饿艺术家已经动物化了。“人的动物化”这类作品是卡夫卡所表达的思想旨趣最为形象的概括,而不单单是作为作品的故事结构而出现的。

一、婚姻的逃避者

在1907~1908年间,卡夫卡创作了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乡村婚礼筹备》,其中就有关于拉班想象自己是一只甲虫去参加乏味婚礼的描述:“我压根儿没必要亲自到乡下去,我只需打发穿着我衣服的躯体去就行了。当我躺在床上时,我相信自己具有一只大甲虫……它将妥善处理一切。”拉班自己不愿去参加乏味而又冗长的婚礼,只派躯体前往,并想象自己是只大甲虫,且装作冬眠的样子。从表面来看,拉班龟缩在大甲虫的躯壳里,他好像失去了属于自己原本的空间,但事实上他却逃避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甚至是现实生活的压力,且获得了自由。

拉班对婚礼的逃避与卡夫卡对爱情与婚姻的逃避在此处不谋而合。卡夫卡一生主要与菲利斯、密伦娜和朵拉这三位女性有过较为亲密的交往,她们都曾深深地吸引了卡夫卡,但又在不同程度上让卡夫卡感到畏惧。三次订婚经历都未曾使他们步入结婚的殿堂,卡夫卡也曾因为爱情的不堪重负,又相继选择了逃避。正如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我一直以来如此热烈地爱着菲莉斯,但出于自身写作的考虑,它却挡住了我,因为我相信婚姻对我的创作是有危害的”,卡夫卡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如果说菲利斯不够理解卡夫卡的话,那么密伦娜和朵拉呢?密伦娜是一个特别理性,同时与卡夫卡有着相同的兴趣,并且非常地爱他和理解他的人,但正因为如此,卡夫卡又惧怕与密伦娜结婚,因而也未能如愿。至于理解卡夫卡又不让他感到惧怕的朵拉,卡夫卡却痛恨她出现的太晚。卡夫卡终身未娶的原因正如他在日记中提到的一样,他最挚爱的文学创作需要的是自由、孤独与宁静,写作如同魔鬼一样缠着卡夫卡。写作不允许卡夫卡结婚,写作才是卡夫卡真正的情人,文学创作才是卡夫卡的志趣所在,爱情和婚姻终究无法改变这一切。

结婚和写作在卡夫卡那里根本不可能同时存在。在这相互敌对的矛盾中,他选择了逃避婚姻,就意味着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宁愿像拉班一样呆在动物的世界里,把自身附于动物的躯体内,以此寻找着属于他的那份孤独与安宁,望步于结婚的殿堂。

二、家庭里的陌生人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人化为动物的事例很多,如梁祝化蝶,焦仲卿、刘兰芝化作鸳鸯等。蒲松龄的《聊斋·促织》也写变形,其中的鬼怪神狐都是人的化身,但其笔下的变形主要是表达对理想的一种寄托之情。卡夫卡写人变成甲虫,他只注重写变形的既定事实和结果,其变形是一种世界观的表达。

《变形记》的开篇写道:“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格里高尔由于受到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其失去了作为人的本质,异化为甲虫。同时,通过格里高尔变形后的遭遇,使其产生了强烈的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放逐感、压抑感及对威权的恐怖,这正是对现代人真实感受的一种体现。人变成大甲虫成了人生存状态的寓言,成了令人可怕的、无出路的、在劫难逃的孤独与陌生人的象征。这种陌生感主要体现在家人相互间的亲情淡化、关系逐渐恶化,直到后来遭到家人的抛弃,终究成了家中最为陌生的人。《变形记》中的此种孤独感和陌生感就是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所遭遇的一切而表现出来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此刻甲虫便从人的视角去看人类,他看到的则是一群冷漠无情的人。站在人的角度来看虫性,那么变形后的格里高尔则变得更加的恐惧、孤独与无助。变形后的格里高尔具有两面性,他既是人同时也是虫,他体验着人与虫的双重痛苦;可他又不是人也不是虫,因为他无所归属,只是世界上的一个陌生人。

在格里高尔的一生中,家庭、工作和个人理想间的冲突与矛盾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些矛盾和痛苦一直伴随着他,直到在家人的抛弃中凄凉地死去。格里高尔之所以成为家庭中的陌生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从人变为甲虫,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失去了人的语言能力,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在为其家人而活,而从未真正地为自己活过。他在家中扮演着如同一台挣钱机器的角色,一旦这机器遇到故障无法正常顺利运转时,那么他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变形后的格里高尔对他出了什么事感到非常的好奇,相反却没有对为什么变成甲虫这整件事做过多的追究,反倒很快接受了自身变形的事实。此刻他急切地想知道变形后的他该怎么办,自己的日常工作和挣钱养家的义务该怎么处理。他一直想着替父亲偿还债务,让家人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他把这一切看作是他的职责和义务。家人却因为他的变形,因为他失去了与家人交流的语言,因他失去了工作而对他持异样的看法。家人认为他只会给他们惹麻烦,是增添负担的丑陋的可恶的怪物。格里高尔察觉到了这一切,因而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死亡,从家里永远地消失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遭遇,很好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利害关系,就连家人之间也毫不例外。一个人一旦失败、落魄、竞争无力,他就会遭到人们的嫌弃和蔑视,甚至遭到整个世界的抛弃,处在一种极端的陌生与孤独感之中。

三、艺术的追求者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描绘了一个“永远的饥饿者”的形象,让我们不由地联想到卡夫卡自己,及笔下的饥饿艺术家。因过于酷爱与执著艺术,导致了他自身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使其最终牺牲了自己。在对艺术的追求上,他们极为相似,可见《饥饿艺术家》就是卡夫卡自身对艺术追求的一个最好写照。

饥饿艺术家在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中,曾一度处在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命的矛盾中。饥饿艺术家从原本只有40天的饥饿表演一直坚持到自己身体消亡的那一天。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家追求无限的艺术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其有限的本体。艺术家对饥饿艺术表演永远也无法满足,他把饥饿艺术表演看得比生命还重,他宁愿选择他最热爱的艺术也不愿中途放弃他对艺术的追求。然而,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牺牲本体,恰如浮士德的满足就意味着肉体的消失一样,生命在于追求事业,而事业的追求却窒息了生命。

然而,饥饿表演是饥饿艺术家的生存目的之所在,如同创作就是卡夫卡的生存目的一样。尽管要求的表演期限是40天,但是饥饿艺术家则认为不应该在饥饿表演即将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停止,因而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继续其饥饿表演。因此艺术家在孤独与不解中坚持他的艺术追求,正如卡夫卡在孤独和不解中写作。尽管有那么多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来观看他的表演,但真正能理解他、欣赏他并对其表演感到满意的却没有,他自己才是饥饿表演的惟一忠实观众,可他对其表演却又从未满意过。饥饿艺术家没有别的办法,他必须继续保持饥饿,正如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直到临死前,他眼里还流露出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保持饥饿。“我只能挨饿,我没有别的办法。”正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食物,那么也就意味着他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饥饿艺术家已无法离开饥饿,艺术已经成了他的全部。

摘要:动物形象是卡夫卡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选取动物或类似动物的艺术形象作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或是重要角色,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人的生活具有一种非人化的体验和感悟。正因为他此种非凡的生活体验, 致使他选取动物形象作为切入点, 通过对他笔下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的描写, 从而表达他对人的存在的独特感受。

关键词:卡夫卡,人的动物化,动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卡夫卡 (著) , 洪天富, 叶廷芳 (译) .卡夫卡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曾艳兵.卡夫卡研究[M].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9.

[3]尼采, 周国平 (译) .悲剧的诞生[M].三联书店, 1986.

[4]叶庭芳, 论卡夫卡[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

[5]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6]Jack Murray.The Landscapes of Alientation:Ideological subversion in Kafka[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7]Erich Heller.Kafka[M].London:Fontana, 1974.

人的动物化 篇2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惹,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每个小蜂房的底部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这些结构与近代数学家精确计算出来的——菱形钝角109。28’,锐角70。32’完全相同,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人们仿其构造用各种材料制成蜂巢式夹层结构板,强度大、重量轻、不易传导声和热,是建筑及制造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的理想材料。蜜蜂复眼的每个单眼中相邻地排列着对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阳准确定位。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功了偏振光导航仪,早已广泛用于航海事业中。

蜻蜒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井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km/小时。此外,蜻蜒的飞行行为简单,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仿效蜻蜒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跳蚤的跳跃本领十分高强,航空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英国一飞机制造公司从其垂直起跳的方式受到启发,成功制造出了一种几乎能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现代电视技术根据昆虫单复眼的构造特点,造出了大屏幕彩电,又可将一台台小彩电荧光屏组成一个大画面,且可在同一屏幕上任意位置框出某几个特定的小画面,既可播映相同的画面,又可播映不同的画面。科学家根据昆虫复眼的结构特点研制成功的多孔径光学系统装置,更易于搜索到目标,已在国外一些重要武器系统中应用。根据某些水生昆虫的组成复眼的单眼之间相互抑制的原理,制成的侧抑制电子模型,用于各类摄影系统,拍出的照片可增强图像边缘反差和突出轮廓,还可用来提高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也可用于文字和图片识别系统的预处理工作。美国利用昆虫复眼加工信息及定向导航原理,研制了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的仿昆虫复眼寻的末制导导引头的工程模型。日本利用昆虫形态及特性开发研制了六足机器人等工学机器和建筑物的新构造方式。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人的动物化 篇3

在卡夫卡的大量创作中, 以动物为主题以及主要与动物相关的作品, 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从他早年所写的一篇未完成的小说《乡村婚礼》中拉班变成一只大甲虫, 到他临终前不久所写的重要作品《地洞》中那只鼠类动物, 十几年的时间里卡夫卡笔下出现了大量的动物形象。可以说在卡夫卡的整个文学世界里, 动物或类似动物的艺术形象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卡夫卡之所以对自己文学主题中的动物形象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根源也许在于他对人的生活有一种“非人化”的切身体验和感悟。在卡夫卡的日记里, 他就经常以“绝望的老鼠”、“林中迷途之兽”、“大家庭里的一只耗子”之类的意象, 来表达自己的生存状态和感受。所以, 他让动物主题在自己作品里反复出现, 也就是为了更加形象而深刻的表述他所体验到的关于人的存在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卡夫卡动物主题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是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 《绿龙的造访》、《猫与鼠的对话》、《兀鹰》等, 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当属《变形记》。

“人的动物化”是一种艺术处理或审美表达方式。它往往将作品中作为人的艺术形象进行“动物化”的处理, 使人在形体上出现了动物的某些特征, 或者纯粹变形为动物;但却依然保持着人的情感、意志和品质, 甚至尊严。卡夫卡早年写《乡村婚事》里, 已经开始尝试着表现人的动物化变形主题了:主人公拉班实在不愿去参加那长时间的、把人拖得筋疲力尽的婚礼, 而幻想“自己具有一只大甲虫, 一只鹿角虫或者是一只金龟子的形态, ”那样他就可以卧床休息, 让那只虫代自己去“妥善处理一切”。短篇小说《变形记》恰恰开门见山地描写人“变形”为动物, 并由此展开了一段十分写实的悲剧情节。

人变成甲虫是一件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可怕的事情, 而在《变形记》中, 作者在开头给我们交待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时却是那么漫不经心并无动于衷:“一天早晨,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中醒来, 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确实, 卡夫卡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叙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 在创作中他尽量不加入自己的意见, 不干涉事物本身, 让它自己陈述出来。即使内容十分惊骇, 他也不动声色, 保持冷静。的确, 作者的叙述态度是如此的“事不关己”, 人变甲虫似乎是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的。可这显然是有悖于人类生命本质的荒诞命题。因此, 在众多人眼里, 这是多么怪诞荒唐和神秘离奇, 一个人可能会遇到暴病、逮捕、创伤、死亡, 但绝对不会是变形, 可主人公格里高尔却偏偏变成了一个甲虫:“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几块弧形硬片”、“许多支腿真是细的可怜, 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的舞动着”、“肚子上布满了白色的斑点”、“他发出的声音人家再也听不懂了”、“一股棕色的液体从他嘴里流出”、“新鲜的食物却一点也不给他以好感, 他甚至受不了那种气味”、“他养成了在天花板上中横交错爬来爬去的习惯”……但是在他的意识中, 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人”。具有悲剧意义的是, 他无论如何难以应对自己的“变形”了。从而, 卡夫卡给我们提供了审视格里高尔的双重视角。我们确实已不能仅仅用人的标准去审视格里高尔了, 至少他已经变形成甲虫, 不再具有人的体形。

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与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他的父亲破产后欠了他所在这家旅行公司一大笔债, 为了还父亲的债, 为了奉养母亲, 为了实现妹妹进音乐学院升造的梦想, 尽管事实上家庭已经成为他的沉重负担, 可他依旧忠诚于家庭, 一如对公司的责任。他每天任劳任怨地为公司奔走, 任人摆布, 却依旧得不到上司的信任。在公司中“要有一点点差池, 马上会招来最大的怀疑”。秘书指责他玩忽职守, 老板怀疑他贪污公司的财务。这位老板盛气凌人, 总是坐在办公室居高临下地对雇员发号施令, 俨然是一位高居于王座的暴君。而格里高尔在老板的淫威下不得不恭恭敬敬, 每天按时上下班。格里高尔成了被公司强行运转的机器, 没有自由, 也谈不上个性与自主。他试图摆脱公司的束缚, 但父亲的那笔债似乎让天生是为了他顺从公司, 他得为父亲给公司卖命。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格里高尔却一直被群体 (家庭和社会) 疯狂地压迫着, 没有自己的时间、空间, 没有知己好友。面对家庭的重负和老板的苛刻, 他不得不苦心经营, 小心翼翼, 忙忙碌碌。四面楚歌的格里高尔的的确确已经沦为一架机器和工具, 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自我价值和个性尊严, 我们应承认他已缺失了人的特征, 异化为动物。在资本主义黑色血腥、“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下, 我想千千万万个像格里高尔一样的人都在呐喊和呼吁, 而他仅仅只是千千万万个受压迫者中的一个代表。从而, 格里高尔完全有理由将自己退回到带有坚硬的保护甲壳的虫的世界。他在潜意识中逃避着生活的重压和对自己的异化。但悲剧却延续了下去。

人变虫之后, 卡夫卡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渲染格里高尔被遗弃的境遇和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变形”前, 格里高尔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当一家人全靠他的收入维持生计是, 父亲是欢迎他的, 母亲是善待他的, 妹妹是尊重他的, 他们都把自己的一些愿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而在他变形之后, 父亲不理会他, 母亲害怕他, 妹妹同情并照顾他, 他的雇主和亲人不再把它当人看, 家人开始将他看作是妨害家庭安定的怪物来对待。当秘书到他家时, 他试图去解释自己的不幸, 然而“格里高尔才说出头几个字, 秘书就踉踉跄跄往后退……”, 他想劝阻秘书离开时, 却惊吓到了他的母亲:“本来似乎已经完全瘫痪的母亲, 这时却霍地跳了起来, 伸直两臂, 张开了所有的手指……她撞上了桌子, 又糊里糊涂地攸地坐了下去……”, 而父亲非但没有找他的意愿去留住秘书, 反而“一面顿脚, 一面挥动着手杖和报纸, 要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去”。这时格里高尔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放逐了, 可他还是执迷不悟, 希望早日在进入人类的圈子, 在十分想念母亲的情况下, 他从沙发下爬出来, 再次把母亲吓晕, 为此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父亲拿着一个苹果打他时“正好打中他的背并且还陷了进去”, 格里高尔所受的重创使他一个月不能行动, 那只苹果一直留在他的身上, 没有人敢去取。这只苹果不仅为格里高尔下, 父母只能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一天, 格里高尔被妹妹的琴声所吸引, 爬出了灰暗的寝室, 来到众人聚居之地。那些房客早已厌倦了妹妹的琴声, 倒是非人的格里高尔, 是唯一的善解人意的听众, 房客们发现他后惊恐不已, 要求要退租。妹妹表示无法容忍, 一定要把这个怪物弄走。这是格里高尔心灵受到的第三次打击, 也是最惨重的一次:让他失去求生的希望。由此可见, 格里高尔的不幸在于他先天性地失去了对自我生命进行抉择和改变的可能, 他不是在对绝望超越后生发出的一种生命意志去重建其价值和意义, 而仅仅在既定的生活轨道与命运中苦恼和焦虑。正如卡夫卡所说:“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 而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

格里高尔虽变形成甲虫, 但他的心灵世界始终和人保持一致, 他极力控制自己的发音, 企图以人的声音和他人交流思想而得到谅解, 可他的愿望落空了。他越是想和人类亲近与沟通, 越是闯下弥天大祸;越是想获得家人的同情和认可, 家人越是讨厌和憎恶他;越是想回到人的生活, 而他却离人类越来越远;越想为家人尽职尽责, 越是受到奚落和打击。卡夫卡用一种调侃的式的语言, 事先把人物推到一个窘困的境界之中, 然后对其种种缺陷进行言说, 言说的本质是让人的主体及意义在诸种努力的行为中失落而受嘲, 格里高尔也是如此。卡夫卡曾心酸地说道:“他越是一本正经的履行儿子或兄长的责任, 就愈变得滑稽丑陋, 不为世界所容。”《变形记》中通过对格里高尔变虫后家庭和雇主对其鄙弃和厌恶的描写, 揭示了变形了的格里高尔的境遇和卡夫卡有致命的相似性, 正如卡夫卡所说:“现在, 我在自己家里, 在那最亲近的、最充满爱抚的人们中, 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形象地反映了“异化式”处境。这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了西方和现代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因隔膜和无法沟通而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也尖锐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亲情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的, 情感再无经济的支撑下是摇摇欲坠、极不稳定的, 亲情在金钱面前是可有可无的, 人的价值也只是为了赚取养活家人的面包, 仅此而已。因此, 当老妈子发现格里高尔已经死去、成为一具干瘪的尸体时, 全家人仿佛卸掉了沉重的包袱, 如释重负地去郊外散心, 开始了新的生活……

“变形”对于格里高尔来说不啻是一场致命的灾难, 可他却天真地把它看作一种“小毛病”, 他认为人们可以平静的对待他的变形, 还一门心思想着出去赶火车、去完成任务。即使家人已经把他视为怪物和家庭的累赘时, 他还百般为家人着想。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家人提供衣食温饱, 而正是因为每天为生计忧心忡忡而改变并毁掉一个人的性格, 这也突显出现代人的个性已经淹没在群体之中, 也在暗示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格里高尔一如俄狄浦斯, 当他们自以为可以与异己力量斗争, 甚至忘乎所以称自己为万物的灵长时, 他已被命运主宰, 一如命运已经掐住了他们的咽喉。所以反抗是多余的, 斗争是徒劳的, 努力是无望的。俄狄浦斯不反抗命运或许可以安享太平, 快乐终老;格里高尔不企图回归正轨或许可以变回人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面对强权压迫和家庭重压, 格里高尔的变形是他对命运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反抗, 变形是他的出路, 是他在潜意识中为了不负担家庭的重担和社会命运的挤压做出的剧烈反应。当他变形的那个早晨, 他看到自己甲壳虫的身躯而突然想到自己“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担心火车的倒换”、“吃不定时的低劣饮食”、“萍水相逢总是泛泛之交”……他让一切都见鬼去吧!可见他宁愿活在当下——宁可当虫, 宁可变形, 也不愿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中来。这也体现了人不如虫的生活状态:人们在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和激烈的竞争中被迫变成物质的奴隶。痛斥资本主义的穷凶极恶已经把人压迫成了“非人”, 这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把人当牲口和工具来使用从而使人异化的邪恶本质。其实所谓“异化”即:本质向其对立面转化。在这种异化的社会制度下, 作为“人”的格里高尔必然不可避免地向“虫” (非人) 存环境:人已经变成了“屎蜣螂”, 变成甲虫。表明人已经不再是从古希腊以来那种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状态。从中我们自然可以看到文艺复兴以来作为万物灵长、宇宙精华的人的蜕化和消失, 从格里高尔这一个体形象折射出西方文化与整个人类在自我生存中面临的异化处境的高度寓意启示。

问题是, 通过变形就能使自己躲过命运的摆布和捉弄吗?恰恰相反。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哪怕格里高尔已经被吃人的社会制度异化为机器, 哪怕为了谋生不得不四处奔波, 但他至少拥有被剥夺得所剩无几的权利和健全的人的形体, 还能收到父母的欢迎和妹妹的爱戴。可变形为虫后, 即使他想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那也是一种妄想, 在变形后, 父亲的慌乱万分, 以杖相驱;母亲惊恐万分, 避之唯恐不及;妹妹隔帘饲食, 厌态昭然。最初的震惊与怜悯很快被憎恶所替代。连家里干粗活儿的老妈子都叫他“老屎蜣螂”并百般虐待他……全家人在惊慌后达成一致的共识:“用耐心等待, 别的都无济于事……”等待什么?无疑在等待格里高尔的死亡。然而他的生命的苟延终于让全家人失去最后的耐心与同情。最后连他疼爱的妹妹忍无可忍的指责他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 于是“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家人, 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他的头无力的垂下……呼出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就如哈姆雷特所说:“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默忍受命运虐待的毒箭, 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苦难, 在奋斗中扫除这一切……”格里高尔无疑是在反抗的, 他企图回归正轨就是对宿命的一种宣战, 而命运却把他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以说《变形记》重新奏响了远古时代的人与命运抗争的神话主题, 而且还增添了比古代人更浓重的悲哀, 凄苦和绝望。从而体现出在强大宿命观的掌控中微小的人类个体的命运无常, 世界的本质是荒诞而不可知的。这也寄寓了人的焦灼和绝望的生活状态, 表现了个体在面对理性崩溃的外部世界和信仰的沦丧以及价值观的解体时显得是那么脆弱、孤独和单薄。

陌生感和孤独意识主导了卡夫卡作品人物的精神状态。正如《城堡》中侍女佩壁所说:“我们房间外面的一切东西都是冷酷无情的——我们陌生奇怪的大房间里, 和陌生奇怪的人来往……”

《变形记》的成功塑造源自卡夫卡对所处的家庭、环境、时代和社会的世态炎凉的切身体验, 源于他本人浓烈的孤独意识和无援的生存状态, 可以说这是他捧着自己的灵魂痛苦的呕吐出来的作品。《变形记》之所以会成为卡夫卡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乃至于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也许正在于他用独特的笔调描写了西方现代人“异化”的现实本质。卡夫卡以《变形记》为代表的“人的动物化”审美表达方式,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终极意义上的“异化世界”的范例。其审美内涵跃然于怪诞情节的字里行间: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化本质和人的失却自我、自由、本真的悲剧处境, 极端摧残了人的生命、扼杀了人本文化。卡夫卡及其格里高尔们的悲情挣扎, 召唤人们从“变形”去找回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 体现了至为深厚的人本关怀意识。

摘要:卡夫卡以《变形记》为代表的相当数量“人的动物化”小说中, 主人公往往发生“变形”, 成为一个动物或者类似动物的非人的东西。正是这类作品, 构成了卡夫卡的创作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本文认为, 卡夫卡实则以他独特的生存体验和叙事美学向我们展示了他所体验到的人类生活现状的“非人化”和“异化”本质, 人类生存的一种困境。可以说, 这种“人的动物化”现象, 集中体现了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的人本意识。

关键词:卡夫卡,人的动物化,异化,生存困境,人本意识

参考文献

[1]尼采著.尼采的生存哲学[M].杨恒达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2]卡夫卡著.变形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

[3]卡夫卡著.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叶延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4]张沁文.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动物喻人的隐喻分析 篇4

摘要:

人与动物属不同的概念范畴,却一直持有历史悠久而深刻的关系。随着人们逐渐对动物的形象、习性等的了解,人们发现动物的形象和一些本质的特征与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存在相似之处,于是人们将这些相似性映射到人的身上,实现了不同概念间的转换,也就形成了动物喻人的概念隐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方面对动物喻人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分析,了解动物喻人的外貌、品行、行动及生存方式等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 隐喻;动物喻人

引言:

在日常交流中,隐喻使用频繁,“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形成的认知方式。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始源域之一,人们在长期与动物的接触中,对动物的各种特征性了如指掌,人们将动物的外貌、习性等特定投射到具有相似特征、却不同概念范畴的人类身上,从而形成了动物喻人的概念隐喻。

1.动物喻人的外貌

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形态多样,特色鲜明。人与动物无论是在基因、结构、行为等多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外表的生物特征上,人们很容易找到动物和人在外型上的相似性,例如,“凤眼”、“猿臂”、“峨眉”、“鸡胸”、“虎牙”等等。因为对某些动物特定的形态有着深刻的印象,我们经常会用此来形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身上,不需要特殊的语境,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些用语的涵义。

“大象腿”是对腿粗的人的一种叫法,形容腿跟大象的一样,整个脚都比较粗壮。“水蛇腰”是腰椎向前面弯曲而产生的一种脊椎变形。民间常以“水蛇腰”来说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含胸拔背”且腰肢扭转的姿态。

“鹰钩鼻”又叫结节鼻,是指在鼻梁上端有凸起,鼻尖有点下勾,形似“鹰嘴”。“鹅蛋脸”是人们对标准脸型的一种称呼。因其脸型的突出特点如线条弧度流畅,整体轮廓均匀,额头宽窄适中等等与鹅蛋有着天然的形似性,人们以鹅蛋为此命名。

“鱼尾纹”是人体生理衰老的表现之一,在人眼角和鬓角之间出现的皱纹,其纹路与鱼尾巴上的纹路很相似,故被形象的称为鱼尾纹。

2.动物喻人的品行类型

自然界的动物因为自身的特点及所处环境而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当人们提到这个动物的时候,这个印象就会浮出水面,比如“猪”好吃懒做,“牛”勤勤恳恳,“狐”狡诈阴险,“狼”凶狠无情等等。因为环境因素或自身的发展等,人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品性特征。人们将源喻“动物”的品行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人”的特性中去,形成了概念隐喻。

2.1 牛

牛是不可缺少的家畜之一,人与牛有着劳动的关系。牛外型高壮、力大,常隐喻身体强壮的人;牛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因此人们总会用牛来形容性格固执、老实工作,认真勤恳,无私奉献的一类人,如父亲,公仆等等。“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老牛舔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老牛象征着慈爱的父母。

2.2 狗

狗与人类的关系异常亲密,作为人类最早训话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兔死狗烹”:兔子死尽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形容统治者杀掉功臣。然而因为狗的外型邋遢、不干净;地位低贱,时常吠叫等特点,狗在中国人的心中始终有着不高的地位。凡是沾“狗”的词,大都是骂人的,比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因而狗在寓意方面多为贬义。例如:

“狗头军师”:笨拙而好为人师的人,爱给人出主意而又不高明的人。也喻意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狗仗人势”:指奴才依靠主人的权势横行霸道。“狗”隐喻依仗主子权势而很行霸道的奴才。

“鼠盗狗窃”:指小偷小摸或男女苟合之类下流物质的勾当。“狗”隐喻下流无耻的偷摸之人或苟合男女。

2.3 蛇

蛇是冷血动物的代表,因为其毒性,很多都害怕或者厌恶这种生物。不仅在诸多小说作品中都有蛇精等的刻画,更有“蛇鼠之辈”“蛇鼠一窝”的比喻把蛇看得跟鼠一样阴暗崇见不得天日。所有坏的属性都加到蛇的身上,“毒蛇猛兽”、“枭蛇鬼怪”“蛇蝎心肠”“蛇蝎小人”,等等一连串以蛇喻人的成语都为蛇定了性。“地头蛇”: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现在也用来比喻本地有一定能力的人物。

3.动物喻人的生存类型

动物的群体多种多样、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当动物群体的性质与一类人产生诸多的相似点时,我们就会天然的使用该动物描述此类人或者以该动物的生存方式来形容人的生存类型,即生动有形象。

3.1蚁居

现在社会,因人口的增多,社会竞争加大,就业形势严峻,房价过高等现状,在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居住拥挤、住房小、收入低、工作时间长等,人们称这类人群为“蚁族”,喻意跟蚂蚁一眼弱小却数量庞大,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打工族们。蚂蚁是昆虫,与人类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却存在多方面的相似度,首先,蚂蚁属群居动物,一个蚁穴里常常有成千上万只蚂蚁,这也与该群体在物理状态下呈现出与人类一样过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蚂蚁很弱小,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该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方面极为相似。这些共性投射到目标喻人的概念范畴上,是人们对“蚁族”这类人有着十分深刻而形象的了解。

3.2 蜗居

类似于蚁族,人们将窄小的住所、或在现代告诉的生活节奏下,男女虽然结婚,但是因为高房价没有地方居住处境的境地称为蜗居。因为蜗牛壳有着狭小、沉重的特点,与现在人们生活在窄小的房屋、沉重的房贷等有着深刻的形似性,这些相似性投射到人的生活方式上,产生概念隐喻,使人们对蜗居的现状有了具体的理解。

4.而有些动物喻人的句子则是很有深刻的哲学涵义,醒人深思。

1.乌龟在地上是跑不过兔子,可乌龟在水里永远比兔子游的快。——不要放错自己的位置。

2.乌鸦学老鹰去抓羊,结果被羊毛卷住了爪子,最后被牧羊人活活的摔死了。——不是每一种鸟都叫鹰,认清自己你才能活下去。

3.有一天蚂蚁去和大象比力气,蚂蚁自豪的说自己能举起比自己重一百多倍的东西,这时大象抖抖了身上的泥,结果却把蚂蚁砸死了。——永远不要找错对象,不然会死的很惨。

4.马在沙漠里碰见了骆驼,马嘲笑骆驼的背说:“嘿,老兄你的背真丑!”骆驼没有理马只是继续赶路。最后骆驼走出了沙漠,马却再也没有出来,看着马的尸体骆驼笑了。

——不要嘲笑别人的外表,不然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成为了别人的笑话。5.有一只兔子很懒,总是在自己的窝边吃草,最后被猎人逮住了。

——吃窝边草的时候想想后果,如果你觉得吃的起你就吃,吃不起千万别吃。6.森林举行选美大赛,孔雀第一个报了名觉自己肯定能拿冠军,结果连初赛都没过。孔雀很生气,就去找山羊评委。山羊评委说:“孔雀你开屏虽然美丽,但却露着屁股!”孔雀很尴尬的离开了。

——照镜子的时候不要光看前面,也看看后面。

7.夏天非常热,斑马去河边喝水,正好看见河马在河里玩,斑马就想它能玩为什么我不能玩啊。斑马就跳下去玩,可没一会鳄鱼就把它咬死了。——没那实力就别玩,因为你输不起。

8.一只鸭子看见大雁在天空飞的很自在,觉得自己也没差什么怎么就飞不起 来。结果它跑到悬崖边上纵身一跳,没扑腾几下它就垂直掉下去了,摔了个半身不遂。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不要贸然的去未知的领域尝试。

9.狮子邀请老虎去山谷捕猎,答应把捕到的猎物一半给它,老虎想了想就去了。到了山谷狮子就堵住了唯一退路,把老虎吃了。——和强大的竞争对手合作一定要想好退路。

10.一只乌龟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老鹰,乌龟觉得自己有坚硬的壳,老鹰拿它没办法就有恃无恐。结果老鹰一爪子抓起了乌龟,飞到上千米的高空,在飞过一片岩石的时候狠狠的把乌龟摔了下来,乌龟连肠子都摔出来了。——不要对自己过于自信,能收拾你的人比你能想到的多的多。

结语

传统的隐喻研究仅将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来分析,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事实上,正像莱考夫说的那样,隐喻是一种普通现象,它无处不在,“隐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处角落,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而且体现在思维和行动中。”

本文从动物喻人的外貌、品性和生存类型等各个方面对动物喻人的隐喻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出了人与动物有着十分天然而密切的共性特征,非常贴切的隐喻关系,而这些内在、外在的相似性的基础上,将动物的特性和人的特性联系起来,是我们对动物的世界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更好的探索人与动物的关系。通过概念隐喻,人们在人与动物的不同领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帮助我们了解自我、了解自然界、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

小绵羊——比喻性情温顺、百依百顺的人 糊涂虫——比喻不善思考、不明事理的人 孺子牛——比喻才智超群、大有作为的人 初生犊——比喻涉世未深,不怕困难和危险的人 笑面虎——比喻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孺子牛——比喻鞠躬尽瘁,为民找福的人

癞皮狗——比喻卑鄙无耻的人

丧家犬——比喻失去靠山,走投无路的人

老狐狸——比喻狡诈狡猾的人

领头羊——比喻带领众人前进的人

人中龙——比喻使人仰望的出类拔萃的人

下山虎——比喻健壮勇猛的小伙子

糊涂虫——比喻不明事理的人

癞蛤蟆——比喻痴心妄想的人

变色龙——比喻活泼好动,随机应变的人

笑面虎——比喻外表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

白眼狼——比喻恩将仇报的人

地头蛇——比喻在当地仗势称霸的人

应声虫——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铁公鸡——比喻吝啬小气的人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寄生虫——比喻不劳而获的人 哈巴狗——比喻为坏人把守门庭的人

落水狗——比喻暂时失势的人

狗腿子——比喻坏人的帮凶

马大哈——比喻粗心大意的人

参考文献:

【1】曹艳(2014),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动物隐喻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MA】 【2】霍永会(2011),“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3】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科布多大学外语学院2015-2016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动物喻人的隐喻分析

班级:汉语系二年级

学生姓名:阿木龙

三聚氰胺对动物和人的毒性研究 篇5

1 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代谢及排泄

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 又名蜜胺、氰尿三酰胺。其分子式为C3H6N6, 分子量为126.15, 无色至白色晶体, 不可燃。少量溶于水、乙二醇、甘油及吡啶, 微溶于乙醇, 不溶于乙醚、苯、四氯化碳。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 氨基逐渐被羟基取代, 首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 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 最后生成三聚氰酸。研究认为, 三聚氰胺在机体内的代谢属于不活泼代谢或惰性代谢, 即它在机体内不会迅速发生任何类型的代谢变化。单胃动物以原体形式或同系物形式排出三聚氰胺, 而不是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三聚氰胺对不同动物的毒

案、调查和做出裁决等方面透明的程序, 并具有明确的处罚权。4.3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 引入竞争机制

一是取消行业进入限制, 加强产权改制, 大力引入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 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鼓励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各行业的平等竞争, 形成一个良性的、多元的竞争局面。对于享有豁免适用除外的自然垄断行业也不能以本行业的特殊情况为由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独占地位的行为要求从反垄断法中得到豁免, 如电信、电力、天然气、铁路等以及与管道设施相关的产业部门。目前, 在电信、电力行业中进行的分拆规制, 仍然局限在国有企业的框架下, 其垄断地位并未真正被打破,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未真正形成, 因此, 应加快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对现有的既得利益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 减持或增量、稀释国有股, 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 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

4.4加强对垄断行为的监控和刑事制裁力度, 提高法律的威慑度

一是完善和强化对垄断行为的监督机制, 尤其对行政垄断行为的监控除了要突破和创新行政权力监控的机制外, 还要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的监控机制以及人民监控机制和新闻舆论监性具有选择性, 这种毒性的选择性可能是由于不同动物种属间毒物代谢的动力学差异引起的。

2 三聚氰胺对动物的毒性及机理

2.1 三聚氰胺对动物的毒性

三聚氰胺对哺乳动物低毒。大鼠连续2 h吸入三聚氰胺粉尘200 mg/m3, 未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三聚氰胺粉尘100~380 mg/m3, 2次/天, 6次/周, 连续4个月以上, 出现体重增加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及肾功能紊乱、肺内炎性改变等, 长时间反复接触可对肾脏造成损伤[4], 对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

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三聚氰胺对老鼠的半数致死量为3 248 mg/kg, 对兔子的半数致死量为每千克1 000 mg/kg。将大剂量三聚氰胺喂给猪、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急性中毒现象[5]。林祥梅等[6]的一项研究显示, 给高浓度 (>1.667 mg/ml) 三聚氰胺9 h后, 小鼠出现不安、呼吸急促现象, 几十分钟后死亡;其他剂量组小鼠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闭眼俯卧、不食等现象, 在24~48 h有个别死亡。灌胃死亡小鼠输尿管可见大量晶体蓄积, 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一层晶体, 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变化。三聚氰胺全部不致死的最大剂量为5 000 mg/kg。

控机制, 使监控机制在权力运行的整个过程中, 全方位地发挥有效监控作用。二是提高对垄断行为的刑事制裁力度, 对于公司或企业的垄断行为应处以罚金, 对个人应处以罚金和监禁, 增加实施垄断行为的成本, 甚至导致其濒临破产, 否则法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参考资料:

[1]杨紫烜.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一初.关于我国行业垄断的理论分析———从为构建和谐社会说起[J].社会科学论坛, 2006, 6:45~47.

[3]李霞.行政性垄断浅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4]周娉.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5]张维迎, 盛洪.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 2001,

[6]徐春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21~23.

[7]张宋文, 于雷.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聚氰胺的慢性毒性。Okumura等给F344雄性大鼠喂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饲料36周。1%浓度的三聚氰胺组中, 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为5% (1/20) ;3%浓度的三聚氰胺组中, 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为79% (15/19) , 2组大鼠的结石发生率分别为100% (10/10) 和70% (7/10) 。3%浓度的三聚氰胺饲料能导致F344雄性大鼠膀胱结石的形成, 并且诱发膀胱肿瘤和输尿管肿瘤。随着膀胱结石发生率的增高, 公鼠膀胱肿瘤发病率也呈现增高趋势, 而且这2个发病率之间高度相关[7]。Ogasawara等给F344/Du Crj鼠喂3%浓度的三聚氰胺饲料36周, 发现该种鼠膀胱过渡型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分别是90%和55%;1%浓度的三聚氰胺组中, 鼠膀胱过渡型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分别为21%和42%。

三聚氰胺可引起结石。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和尿酸 (总含量为61.1%~81.2%) , 两者的摩尔比值相同。三聚氰胺诱导的小鼠泌尿道增生性病变, 直接归因于结石的刺激, 而不是由三聚氰胺本身或它的代谢产物与膀胱上皮细胞[8]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remonezzi等利用三聚氰胺处理[9]BALB/C小鼠成功地复制出泌尿道肿瘤模型。林祥梅等[6]给猫喂三聚氰胺饲料后, 猫的血清尿素和肌酐逐渐升高, 23 d后其超出正常范围, 30d后猫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

2.2 三聚氰胺引起动物中毒的机理

目前认为三聚氰胺引起中毒的机理是肾衰。虽然在动物的肾脏和膀胱中都发现了结晶, 但现在仍不清楚在动物摄入三聚氰胺之后肾衰的发生和肾脏结晶作用之间是否有直接的联系。Cornell大学的Smith拍摄了结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混合实验, 重现这种结晶的形成过程。这是一个瞬间反应, 当2种物质的澄清溶液混合后, 呈烟雾状, 静置片刻, 晶体下沉。然而, Smith强调, 三聚氰胺已知的毒性反应还不能解释所有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症状, 比如中毒后在肾脏中出现的肾小管急性损伤和特征性的细胞炎症等[10]。目前认为三聚氰胺与它的3种同系物 (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二酰胺) 之间有协同效应,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混合物与中毒猫、狗的急性肾衰有关。Birgit Puschner等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以及两者的混合物对猫进行染毒实验。喂猫0.5%和1%浓度的三聚氰胺或0.2%、0.5%和1%浓度的三聚氰酸持续10 d以上未观察到肾功能变化。以0%、0.2%、0.5%以及1%浓度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喂猫48 h后因其发生急性肾衰给予安乐死。检查喂混合物的猫的尿和肾脏, 均发现扇形的双折射晶体。对肾脏的组织病理学的局部性检查发现, 结晶主要存在于远曲小管中。三聚氰酸浓度为487~690 mg/kg。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11]混合物是猫急性肾衰的发病原因。

3 三聚氰胺对人的毒性及机理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剂量和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三聚氰胺在婴儿体内的最大耐受量为15 mg/kg。专家对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 以7 kg的婴儿为例, 假设婴儿每日摄入奶粉150 g, 其安全阈值即最大耐受量为15 mg/kg奶粉。根据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的标准, 三聚氰胺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日0.63 mg/kg体重[12]。目前对三聚氰胺导致肾结石的机理并不是很清楚, 初步研究认为三聚氰胺经常和结构类似的氰尿酸一起添加, 两者能够依靠分子结构上的氢氧基与氨基形成水合键, 从而将两者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可以反复进行, 最终形成一个网格结构。当混在奶粉中的这种网格结构被人体摄入后, 由于胃液的酸性作用,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相互解离, 从而破坏了这种网格结构, 使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分别被吸收入血。由于人体无法转化这2种物质, 最终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被血液运送到肾脏, 准备随尿液排出体外。然而, 在肾脏细胞中, 这2种物质又一次相遇, 于是又进行了相互作用, 以网格结构重新形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复合物, 并沉积下来, 形成结石, 结果造成肾小管的物理阻塞, 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 使肾脏积水, 最终导致肾脏衰竭。这种结石的特点是比较松散, 一捏就碎。三聚氰胺结石微溶于水, 成年人由于经常喝水使得结石不容易形成, 而哺乳期婴儿由于喝水很少, 并且其肾脏比成年人肾脏狭小, 故更容易形成结石。三聚氰胺无遗传毒性, 其危害主要是形成结石, 对泌尿系统有影响。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发现其对人类有诱发肿瘤的证据。

4 展望

现已证实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联合喂猫时会使猫发生急性肾衰, 并发现晶体存在。目前已有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发生肾衰及死亡的患儿。但是, 肾衰发生与晶体形成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中毒后形成结石和晶体的机制以及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相互之间的毒性影响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当加热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时, 是否形成更多毒物或发生毒性变化;治疗肾结石时使用脱水药物 (如利尿剂) 以及其他能改变肾脏排泄的药物, 是否会引起三聚氰胺的代谢动力学改变及诱发加重结石形成;在检测方面寻找生物标志物, 预测中毒引起的肾衰;寻找更敏感的测定方法检测组织中低浓度的三聚氰胺;研究不同物种尿中三聚氰胺复合物浓度和结晶作用的关系;三聚氰胺是否会诱发人类肿瘤等问题也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urns K.Recall shines spotlight on pet foods[J].JAm Vet Med Assoc, 2007, 230:1285~1288.

[2]Thomas R, Kulkarni G U.A hydrogen-bonded chanel structureformedby complex of uracil and melamine[J].Beilstein J Org Chen, 2007, 3:17.

[3]Lund K H, petersen J H.Migration of formaldehyde and melaminemonomers from kitchen and tableware made of melamine plastic[J].FoodAddit contam, 2006, 23:948~955.

[4]江泉观, 纪云晶, 常元勋.环境化学毒物防治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Lipschitz W L, Stokey E.The mode of action of three new diuretics:melamine, adenine and formoguanamine[J].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1945, 83:235~249.

[6]林祥梅, 王建峰, 贾广乐, 等.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 2008, 22:216~218.

[7]Okumura M, Hasegawa R, Shirai T,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alculusformation and carcinogene sisintheurinary bladder ofratsad ministeredthenongeno toxicagentsthy mineormelamine[J].Carcinogenesis, 1992, 13 (6) :1043~1045.

[8]Ogasawara H, Imaida K, Ishiwata H, et al.Urinarybladdercarcinogene-sisinduced by melaminein F344malerats:correlationbetweencarcinogenicityan-durolithformation[J].Carcinogenesis, 1995, 16 (11) :2773~2777.

[9]Cremonezzi D C, Silva R A, delPilarDiazM, et al.Dietarypolyunsaturedfatty-acids (PUFA) differentiallymodulatemelamineinducedpreneoplasticurothelial-proliferationandapoptosisinmice[J].ProstaglandinsLeukotEs-sentFattyAcids, 2001, 64 (3) :151~159.

[10]Cornell University.Cornell Details Effect Of Pet Food Contaminant, Melamine[JB/OL]. (2007~04~10) [2007~10~26].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7/04/070409185542.htm.

[11]BirgitPuschner, Robert H, Poppenga, et al.Assessmentofmelamineand-cyanuricacidtoxicityincats[J].Journalof Veterinary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 2007, 19 (6) :616~624.

人的动物化 篇6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集束化护理,封闭式负压引流

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将目前较为分散的但被证实用于临床效果佳的护理措施系统地整合在一起, 以提高临床整体的治疗效果[1]。我科于2011年—2013年收治了骨折合并有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27例, 行清创原位植皮3次或4次封闭式负压引流 (VSD) , 转移皮瓣修复创面保肢成功25例, 采用集束化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7例病人, 男18例, 女9例;年龄22岁~67岁, 平均43.6岁;受伤原因及部位, 本组27例病人中, 交通伤有19例, 机器绞伤8例, 27例病人均合并有不同部位的骨折;游离皮瓣修复肌腱或 (和) 骨外露12例, 交腿皮瓣修复下肢肌腱或 (和) 骨外露8例, 腹壁下皮瓣修复上肢肌腱或 (和) 骨外露7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对有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 生命体征平稳后予以急诊手术治疗, 对于开放骨折的病人, 一期行清创复位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加皮肤撕脱伤原位植皮VSD负压封闭引流。

2 集束化护理

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VSD+皮瓣转移保肢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效果佳但手术要求高, 风险大, 一旦失败将造成新的皮肤及软组织 (供区) 的畸形和缺损, 病人有恐惧忧虑的心理, 术后又常需姿势固定, 给病人造成痛苦和生活不便。因此术前应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给病人讲解手术的过程及术中配合的要点, 以现身说法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其模拟术后姿势, 以提高适应能力和减少术后痛苦。 (2) 控制室温在25℃~28℃, 过高病人不适, 过低局部血管痉挛, 影响血液循环。 (3) 禁止吸烟。

2.2 术后护理

2.2.1 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

病人回病房接通负压引流装置, 检查负压封闭引流状态是否完好:当负压接通后, 如果引流管内有吸出物吸出, 无漏气现象, 说明引流封闭良好, 负压引流有效;反之则示无效。阻断负压源时, 如果海绵不回弹, 证实负压封闭良好, 负压引流有效;如果海绵回弹则示密封有空隙, 负压引流无效。将负压调整在-450mmHg~-125mmHg, 以维持一个高效的引流效果。负压值可根据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情况酌情调节。

2.2.2 严密观察皮瓣血运

(1) 皮温:注意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较, 一般移植皮瓣温度在33℃~35℃, 与健侧温差在0.5℃~2.0℃, 若低于正常提示发生血液循环障碍, 若高于正常提示有感染可能。 (2) 皮肤颜色:正常是红润, 动脉供血不足皮肤颜色变浅或苍白, 静脉回流受阻皮肤颜色红紫或黑紫。 (3) 肿胀程度:术后皮瓣均有水肿, 3d或4d后静脉逐渐沟通, 回流可迅速改善而消肿。动脉血供不足时皮瓣塌陷, 皮纹增多。静脉回流受阻时皮纹消失, 张力增大, 表面光亮, 有水疱。 (4) 毛细血管反应:用棉签压迫皮瓣皮肤, 使其颜色变苍白, 解除压迫后应在1s~2s转红润否则为异常。 (5) 针刺与切开出血试验:如果流出的是鲜红色的血则正常, 如流出的是紫色的血则表示静脉回流受阻。

2.2.3 镇痛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 有强烈缩血管作用, 不及时处理可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 故术后应及时给予止痛。

2.2.4 预防寒冷刺激

皮瓣局部给予60 W烤灯照射5d~7d, 距离30cm~60cm。

2.2.5 禁烟

绝对禁止主被动吸烟, 因为烟中含有较多尼古丁, 经肺进入血管, 刺激血管可使小动脉痉挛, 还使血小板凝集, 黏稠度增加, 血流变慢, 是动脉危象的诱发因子。

2.2.6 体位

术后保持患肢高于心脏10°~15°, 或根据手术部位适当调整, 以保证动脉供血又利于静脉回流;禁止患侧卧位, 避免皮瓣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 特别是熟睡时, 注意保持体位。

2.2.7 功能锻炼

促进静脉回流, 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的时间由短到长, 次数由少到多, 幅度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指导病人在床上行关节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要求病人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 防止足下垂。

2.3 健康教育

(1) 由于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反应及负压引流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病人极易造成负氮平衡。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 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要让病人尽量养成多饮水和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2) 防止碰伤、烫伤及其他意外伤, 冬季要注意保暧, 术后6个月会逐渐恢复。 (3) 在确保肢体固定良好的状况下, 指导病人行关节的伸屈活动。

3 小结

本组27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通过使用VSD引流, 25例创面愈合达70%~85%, 部分肌腱或 (和) 骨外露经转移皮瓣修复, 损伤肢体保肢成功。2例因肢体骨外露面积大无法修复施行了截肢。VSD+皮瓣转移是修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人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术后合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人临床护理方法。

4 讨论

传统的方法是反取皮植皮加压包扎, 创面渗血渗液多, 伤口需多次换药;创面渗血渗液血容量丢失多, 病人需大量输血。伤口包扎不能保证加压的范围及均匀的压力, 皮下积液引流不通畅, 易细菌感染, 皮肤坏死率较高, 因软组织坏死大面积骨外露不能保存肢体而须截肢[2], VSD技术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持续的负压吸引能够及时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促进肉芽生长来加速创面愈合[3]。

运用VSD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其持续的负压和密闭, 如果漏气会使负压下降不能充分吸引渗出液及坏死组织, 造成积液增多堵塞导管, 坏死组织有利细菌繁殖使感染加重, 植皮处皮肤坏死率增高;VSD不仅无效, 反而加重肢体组织坏死, 因此VSD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集束化护理模式则是系统地将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整合, 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本组病例通过VSD+皮瓣转移保肢治疗以及集束化护理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卫星, 张蔚蓝, 杜红莲, 等.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提高{JP3护理管理质量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13) :1564-1566.

[2]冯子明, 袁中平, 董谢平, 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9例[J].江西医药, 2013, 48 (9) :777-778.

【人的动物化】推荐阅读:

上一篇: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下一篇:村村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