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

2024-05-24

三美论(精选12篇)

三美论 篇1

1 概述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其中,古典诗歌的魅力尤为引人注目。在使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过程中,翻译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而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所谓“三美”,也就是意美、音美、形美。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对译者来说却并非易事。实际上,“三美论”包含了深刻的美学要求。“三美”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鲁迅先生的《自文字至文章》。在文中他这样解释到:“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三美”中,意美最重要,音美次之,形美居第三位。诗歌翻译要尽可能地传达原诗的美感,保留其风格和情趣。对于译者来说则要侧重于诗歌意境美的表现,同时尽最可能做到三美齐备。

在华夏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唐代无疑是文化发展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在这一阶段,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达到了顶峰。唐代诗人在数量上不计其数,闻名者众多。唐诗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从政治动态、社会风俗,到田园风光、隐居闲情,均有所涉及。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优秀诗人除了擅长诗词歌赋,在音乐、绘画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大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领军人物,无论是描绘田园美景的秀丽隽永、歌咏林间生活的清新闲趣,还是称颂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摹写边疆关塞的萧索荒寒,王维的诗作都为后世所称道。此外,他在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并且精通音律,因此他的诗作还颇具画面感和音乐感。苏轼就曾赞赏王维诗画合一的创作风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在英译王维的诗作时,除了要自然流畅地译出其中的意境之美以外,还要尽可能地兼顾到其音韵美和形式美的传达。

2 王维诗作英译文中的“三美”分析

2.1 意美

“三美”之中,意美最为重要。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表达出原诗的风韵,重现其意境之美。诗词的灵魂就在其意境。诗歌的意境之美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是诗歌的本源。译者对诗歌意境美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美感传达。

王维擅长创作描绘自然美景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就是这类诗歌中的代表。诗歌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许渊冲译)

After fresh rain in mountains bare,

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

Among pine-trees bright moonbeams peer,

Over crystal stones flows water clear.

Bamboos whisper of washer-maids,

Lotus stirs when fishing boat wades.

Though fragrant spring may pass away,

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

这首诗描写了初秋时节,经过一场秋雨滋润而格外清新恬静的山中美景。诗文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还极富画面感,可谓“诗画合一”。

该诗的颔联描绘了雨后山谷明月初生、泉水潺潺的景象。句中出现了月、松、泉、石四个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巧妙衔接,一副动静结合的生动画面出现在了读者面前:月光静静地洒落在松林间,澄清的泉水冲刷着石头。在译文中,译者将“明月”巧妙地译成了“moonbeam”而非“moon”。从原文中可以看出,皎洁的月亮透过松枝,变成了一束一束的月光洒在山间。译文用表示“一束月光”的“moonbeam”显然更符合实景,也更有韵味。在翻译“照”字时,译文将其译成了“peer”,这就把月光拟人化,读者仿佛能看到幽静的山林之中,月亮悄悄凝视这山间夜色的景象。此外,被泉水冲刷的石头也被译成了“crysta stones”,表现了石头的晶莹透亮,衬托出月光的皎洁。由此可见,译文所营造出的灵动清澈的画面与原文是一脉相承的。

颈联转而描绘人物,出现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展现出了一幕生动真实的生活场景:竹林中传来阵阵笑语,那是洗衣归来的女子们正笑闹着;不远处的湖面波光粼粼,荷叶微摆,细看之下,原来是渔船轻轻驶过。在这里,“竹喧”被译为“bamboos whisper”。“whisper”有窃窃私语之意,用其描绘女子们由远及近的嬉笑声,颇为贴切。而“莲动下渔舟”一句中的“下”字被译成了“wade”,有“涉水而过”的意思,读者仿佛能看到渔舟穿梭于荷叶间的场景,营造出了一种动态美。

纵观全诗,诗人将月、松、泉、石、竹、莲、浣女、渔舟等常见的意象巧妙融合,寥寥数笔就勾勒出雨后空山寂静又不失活泼的画面,充满了意境美和动态美。译文则秉承了原诗的风韵,用词精炼,将原诗的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2.2 音美

“三美论”中,音美的传达也是十分重要的。“音美”即音乐美,包括韵律、节奏等。秉承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的唐诗讲究平仄,注重格律,读起来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在英译唐诗时,要特别注意表现其音韵美。

诗人王维还是一名音乐家,其诗作除了画面感极强以外,还有着一种流动的音乐美,《送元二使安西》就是一个例子。诗歌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A Farewell Song(许渊冲译)

No dust is raised on pathways wet with morning rain,

The willows by the tavern look so fresh and green.

I invite you to drink a cup of wine again,

West of the southern Pass no more friend will be seen.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王维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在雨过天晴的早晨,杨柳翠色欲滴,映得旅舍也显得格外清新。诗人在此与友人话别,殷勤劝酒,不舍分离。该诗颇具音韵美,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音美的传达。

整体上讲,译文力求再现原文的音美。原诗格律严谨,读起来有明显的抑扬顿挫之感。首句仄起,奠定了全诗沉稳厚重的感情基调。前两句平仄交替,颇有节奏感。尾句连用五平调,感情悠远绵长。译文采用英语诗歌中常见的抑扬格,呈现出abab的隔行押韵形式。奇句中的rain和again押/ein/韵,偶句中的green和seen则押/i:n/韵,音律整齐,读起来很有音乐的起伏感。从节奏上看,译文中每行的字数、音节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从情感的表达上讲,原文的感情沉郁顿挫,而译文也与原文相呼应,/ein/和/i:n/的韵脚读起来平缓深沉,虽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却将诗人满腔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这份深厚的友情。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诗作中颇具音韵美的作品之一,其中的离别之情生动真实、感人肺腑。译文巧妙采用英语诗歌的格律对其加以翻译,创造性地传递了原文的音美,使之更易于西方读者接受,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欣赏价值。

2.3 形美

在文学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诗歌来说,除了美妙的意境和流畅的韵律以外,整齐优美的形式往往也能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形美”要求译文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唐诗形式多样,既发展了歌行体,又扩宽了五言、七言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独特的近体诗。人们喜爱唐诗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其文字排列的形式美感。因此,在翻译唐诗时,形美的表现也十分重要。

王维诗作在形式上也颇具美感,特别是其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这些诗歌除了本身固有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之外,在形式上也比较整齐美观,其代表作《相思》就是一个例子。原诗及译文如下:

原文: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Love Seeds(许渊冲译)

The red beans grow in southern land,

How many load in spring the trees?

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

该诗以“相思子”——红豆为起兴,将其与相思之情相融合,通过劝“君”多多采撷象征着相思与爱慕的红豆,来表达对“君”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五言诗在形式上非常工整。译文考虑到了原文整齐的形式,每句的字数和长度基本一致,在视觉上给读者以工整的感觉。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以“land”和“hand”结尾,而二、四两句结尾词的词缀也相同,均为“s”,这不仅在形式上十分和谐,在对仗上也颇为工整。此外,“s”的发音也与“相思”的“思”类似,这就照顾到了音韵上的美感,体现了音美和形美的兼顾。

相思之情乃人所共有,却历来难以表达。《相思》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表达出了无限深情。译文考虑到了原文的形式,格律工整,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也能体会到原文的形式美感。

3 结束语

唐诗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王维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其诗作集意美、音美和形美于一体,表现出瑰丽的大唐气象。因此,以“三美论”为标准来翻译王维的诗作,对于其“三美”的传达是十分有益的。在英译王维诗作时,要在充分领悟原文神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技巧,重视营造意境之美,同时兼顾“音美”与“形美”的传达,做到译文与原文在气韵、风格上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黎定平.诗歌翻译的意味与意境[J].广西师院学报,2000(1).

[2]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穆诗雄.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4]任莺.从“三美论”看古诗意境美的英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孙迎春.文学翻译意境问题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6]习华林.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J].外语教学,2001(6).

[7]杨雷.援西格中,融会贯通——以庞德翻译理论剖析《鹿柴》英译本[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8]张俊杰.美感移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英译本比读[J].名作欣赏,2010(24).

[9]张云霞.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美的传递——谈许渊冲诗译中的意美、音美和形美[J].沈阳大学学报,2008(3).

三美论 篇2

一、自然美

钱塘江潮是大自然展示伟力的一种形式。作者简笔勾勒了它雄奇瑰丽的形象,展示了它壮阔奔涌的自然伟力。《观潮》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的风景画。

作者在开篇即明示:“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接着,又用“既而”一词表明了海潮来速之急;用“玉城雪岭”、“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形和色、声与势,凸现了它汹涌澎湃、翻江倒海的雄姿。

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钱塘江潮壮丽的雄姿,而且展示了它身上那种勇往直前、气壮山河的奇伟之力,一种

因为力量的膨胀而产生的庄严和雄伟的气魄。这是大自然的力量之美、阳刚之美。英国美学家托马斯・班纳特在《大地上的`神圣理论》一书中说:“我认为,自然界的庞然巨物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除了天上的苍穹以及浩渺无际的星空之外没有比大海和高山更叫我感到愉快的了。这些巨大的东西有一种庄严和雄伟的气魄,在我们的心灵中激起伟大的思想和激情,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上帝和他的伟大。”周密笔下的钱塘江潮不正是这样的“自然界的庞然巨物”吗?它豪迈的气慨让我们感到庄严和雄伟,它奔涌的力量让我们充满想象和美感,它壮美的英姿让我们焕发着力量和激情。钱塘江潮不仅美在形象,而且美在力量。这就是钱塘江潮的自然之美!

二、风俗美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词中写到“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能不忆江南。”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也写到“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由此可见,钱塘江观潮的可能始于唐朝或唐朝以前,至北宋已成了当地盛行的一种风俗,南宋时又加进了军演和弄潮等活动,形成了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

本文写此风俗主要描写了水上活动和岸上观潮的动人情景。水上军演通过整齐雄壮的队列,变化多端的阵法,谨严有序的操演,给人一种威武豪迈之感,表现了水军将士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慨。水上弄潮则着重表现了吴中健儿劈波斩浪、奋勇争先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弄潮技艺。这些水上活动突出的是人与潮的搏击、人与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它给钱塘潮这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增添了许多亮丽的人文色彩。

此外,作者在最后一段写观潮盛景,也是这一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江面海潮翻腾壮阔,水上表演精彩动人;岸上车马塞途,人如潮涌。这是一幅多么热闹而又美丽的风俗画啊!

三、语言美

本文语言不拘格套,自由挥洒,文笔平易简洁,文风自然流畅。其优美生动的叙述、工丽精巧的描绘,更是独具特色、别具匠心。

首先,作者将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有机融合,创造了生动形象的画面。第一段既是对钱塘江潮自然美的生动描绘,又映衬了下文水上表演的绝妙精彩。二、三段写水上表演也是叙述与描写的绝妙结合,如写水军演习:“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写吴中健儿弄潮:“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这些描写既是生动的叙事,又表现了作者对水军将士和弄潮健儿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其次,作者熟练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展示了自然景物之美和人情风俗之美。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一句,只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夸张两种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壮瑰丽的形象和宏大的气势。引用杨万里“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诗句则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潮水横断江面,逆江而上的雄姿。写水军将士在水面舞刀弄枪如履平地,“吴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而手中大旗“略不沾湿”,显然也有夸张之意。但由于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没有斧凿之痕,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可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文章多用短句,语言凝炼生动,既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也显示了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如“震撼激射,吞天沃日”、“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这些短句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和弄潮表演的精彩动人,而且能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文章语言的优美生动由此可见一斑。

三美论 篇3

摘要:《致橡树》是舒婷早年的代表作,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全文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优美的语言当中。《致橡树》被翻译出不同的英译本,本文选取其中两个译本从三美论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评析。

关键词:致橡树;诗歌翻译;三美论

一、三美论及《致橡树》简介

许渊冲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翻译家和理论家,他提出了诗体译诗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诗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传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译者要严格按照原文进行翻译,做到忠实于原文,如果说翻译时带着镣铐跳舞,那么翻译诗歌就是带着双重镣铐跳舞。三美指的是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指的是传达原文的内容;音美,指的是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形美,指的是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致橡树》是朦胧派诗人舒婷的代表作,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作者借助“橡树”和“木棉”两个意象将情感委婉又刚劲地表达了热烈坚贞的爱。

二、意美

意美是指内容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之上,尽力做到文字优美,思想上能够感动读者并引发读者內心的强烈共鸣。在三美中,意美显然是居于首位的,正如许渊冲教授曾谈到:“三美之间的关系是: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例1: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译文1:O My Dear Oak,If I loved thee,/Never would I be a trumpet vine/Pranking up myself through thy towering branches.

译文2:If I love you/I won't wind upon you like a trumpet creeper/upvalue myself by your height

分析:译文1将 “攀援”译为“prank up”,译文2译为“wind up”,此处用wind更能够体现出诗歌的意美,因为wind有“蜿蜒,缠绕”之意,prank则只有“炫耀”之意,作者将凌霄花作为一个意象进行比喻,为的就是使诗歌更为形象,此处用wind更加具有动态美,仿佛眼前真的有一株凌霄花,它的枝梢正蜿蜒地缠绕着一棵大树。

例2: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译文1:Or even the sunshine,/Or the spring drizzles.

译文2:even sunshine/and spring rain

分析:“春雨”一词译文1译为“spring rain”,译文2译为“spring drizzles”,rain和drizzle都有雨的含义,其区别在于rain为广泛意义上的“雨”,而drizzle则有“蒙蒙细雨”的含义,古人云:“春雨细如绵”,它细如牛毛,仿佛一层轻纱,这是何等的美感,drizzle不仅精确的表达出了春雨的含义,更加营造了一种意境之美。

三、音美

音美是指诗歌所特有的音韵之美,诗歌所特有的韵脚和平仄使其读起来阴阳顿挫,朗朗上口,袁行霈曾提到:“诗人既要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性,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诗歌产生音乐的效果。”

例1:我如果爱你——

译文1:O My Dear Oak,If I loved thee

译文2:If I love you

分析:译文1中的 O My Dear Oak其实对原文的增译,增译的这句是“你”的同位语,之所以增译是为了使诗歌更适合朗诵,译文借鉴了雪莱的《西风颂》O wild West Wind,增译出这句看似作用不大,但我们朗诵时发现,增译的 O My Dear Oak使全诗吟诵起来更加有韵律感,表层结构没有的内容,其深层结构存在,我们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体现出英诗的特色,所以并不算过度翻译。

四、形美

关于形美,是指诗歌或结构整齐,或错落有致,长短交错,由于汉语本身的是一种意合语言,所以汉语既有长句,也有短小的流水句,汉语的这种特点使得中国的现代诗结构上有了其独特的结构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美,原文运用了两句两句的排比,结构对称。

例1: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译文1 将其译为 O My Dear Oak,If I loved thee/Never would I be a trumpet vine/Pranking up myself through thy towering branches./O My Dear Oak,If I loved thee,/Never would I be a spoony bird/Repeating the dull songs for thy shades.

译文2 If I love you/I won't wind upon you like a trumpet creeper/upvalue myself by your height/If I love you/I will never follow a spoony bird/repeating the monotone song for the green shade

分析:译文1和译文2都保留了原文的结构,类似于排比的结构营造了一种对称的结构美,译文1 “绝不”译为“Never ”开头的倒装句,译文2将原文译为“I wont”,虽然两种结构都能表示否定,但是两个结构在传情达意上稍有不同,Never开头的倒装句否定语气更强烈,而这种倒装结构更能体现原文中的“绝”字。

五、结语

通过《致橡树》两种译文的比较,发现译本的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翻译标准的讨论在翻译界也从来未平息过,但是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在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仍是不可否定的。英汉翻译是汉语精炼和英语精确间的竞赛,汉语独特的语言体系创造出博大精深的汉语意义,这增加了汉诗英译的难度,许渊冲的三美论在诗歌翻译上提出了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对翻译实践提供了巨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琛.许渊冲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01).

[2]唐希.从英汉诗歌的对照分析中看英语诗歌的形式美[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06).

[3]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02).

三美论 篇4

关键词:三美论,如梦令,英译本

一、中国古诗词的特点与许渊冲的“三美论”

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高雅, 音律优美, 形式考究, 语言简洁凝练。众所周知, 中国古诗词注重意象的构建, 字里行间隐藏着其美妙的深层结构, 仅仅数语便可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画面, 令读者身临其境, 感受其意境美。音律美也是中国古诗词的一大特点。平仄讲究, 韵律鲜明, 读起来朗朗上口, 正是这些特征促进了古诗词的广泛流传、脍炙人口, 为几千年来所传诵不息。此外, 形式优美也是中国古诗词不可或缺的美感之一。其文体、用词、中文字本身的结构和篇幅的结构, 都使得中国古诗词凝练含蓄, 形式工整, 具有相对的不可译性。特别是中国汉字为象形字, 译成外文时其形美必然会受到损失。例如“西峰峥嵘喷流泉, 横石蹙水波潺湲”中很多字都有“山”、“氵”的偏旁, 让读者单从字形上就可以感受到山峦起伏, 流水潺潺。而译成英语时这些特点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别芳芳, 2009) 。正是这些特点, 使得“翻译难, 译诗更难, 译古诗难上难” (张文彬, 1994) 。

然而尽管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道路上有着重重艰难险阻, 一批又一批的翻译家们毅然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呕心沥血, 笔耕不辍。许渊冲便是这众多翻译家中的一员。他几十年如一日, 翻译了众多中国经典, 以将中国诗词译为英、法韵文著称, 享有很高的声誉。许渊冲译作多达六十多本, 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不但在翻译实践上独树一帜, 还继承了中国各大翻译家的精髓, 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 提出自成一说的翻译理论, 概括为“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许渊冲, 1984) 。其中, “三美论”在中国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美”指的是意美、音美、形美, 是根据鲁迅先生在《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许渊冲将鲁迅写文章的理论应用到诗歌翻译当中, 指导其翻译实践,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三美中意美最重要, 然后是音美, 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 在诗歌翻译的实践过程中, 译者首先看对意美负责, 以达到意美为基础, 再尽可能地使译文音律优美。在两者都实现的前提下, 再努力发展形美, 做到三美兼顾 (刘千玲, 2008) 。三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译文的美感。本文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 从“三美”角度进行对比, 从而彰显许氏译作中“三美”的应用。

二、原词赏析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是南宋有名的女词人, 其诗以清新, 婉约著称, 字里行间的淡雅愁绪丝丝入味, 意犹未尽。其词作多口语色彩浓厚, 凄婉的同时更显语言的精炼。

这篇《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之一, 简单数语却道尽其热爱大自然, 惜春伤春之情。其中曲折, 尽藏于短短的几句之中。诗中“雨疏风骤”描写了昨夜的天气情况:下着雨, 虽然雨势不大, 但是狂风猛烈。这一句的天气为后来的“绿肥红瘦”交代原因——风雨吹得花儿凋零, 也为第二句的饮酒做出解释:暮春时节, 百花开得正艳, 本是赏花的大好时光, 却来了风雨。于是心生恼怨, 夜不能寐, 便“三杯两盏淡酒”下肚, 借酒浇愁。“浓睡”、“残酒”四字为读者搭桥, 将“昨夜”的画面展现于眼前, 诗人的情感世界与生活画面一览无遗。酒后的睡眠自是酣甜, 醒来已是天明, 但是酒劲未消, 于是作者想起来昨夜的情景, 询问“卷帘人”心中牵挂之事。侍女“卷帘”的动作点出了对话的时间, 是风雨过后的清晨。虽然文中没有给出所问何事, 但是通过“海棠依旧”的回答, 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关心的是屋外的海棠花, 可见其对花的热爱。侍女答曰一夜风雨海棠依旧, 这显然不是作者想问的, 于是有了“你可知道, 海棠花儿已是花少叶多了”的感叹。诗中用“绿”和“红”分别代指“叶”和“花”, 意象鲜明, 强烈的色彩跃然纸上。而“肥”和“瘦”本应用来修饰人的, 此处用以形容花, 可见作者对花的热爱和怜惜, 且借风雨葬花, 春光将尽来比喻自己青春易逝, 透出淡淡的哀愁, 悠悠的叹息。

三、《如梦令》四个英译本比较分析

译本A:

Ru Meng Ling

Last night the rain was light, the wind fierce,

And deep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effects of wine.

When I ask the maid rolling up the curtains,

She answers, “The crab-apple blossoms look the same.”

I cry, “Can’t you see?Can’t you see?

The green leaves are fresh but the red flowers are fading!”

杨宪益译 (郦青, 2005:156)

译本B:

Rumengling

Last night was windy with intermittent rain.

I've slept sound;but the effects of drink remain.

I ask how the flowers are of the curtain-drawer.

She says, "Begonias are e'er as before."

“Don't you recognize it for a fact at all:

Now leaves should be large and flowers should be small?”

徐忠杰译 (郦青, 2005:155)

译本C:

Tune:“Like A Dream”

Last night the wind blew hard and rain was fine.

Sound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aftertaste of wine.

I ask the maid rolling up the screen.

“The same crab-apple tree, ”she says, “was seen.”

“But don't you know,

O 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

许渊冲译 (许渊冲, 2003)

1、意美比较

关于词牌名“如梦令”, A、B译本皆采取音译的方法译成“Ru Meng Ling”, C译本将词牌意译为Tune:"Like A Dream", 其中“dream”与中文“梦”想呼应, 营造了缥缈、轻盈的意境。

第一句的“雨疏风骤”四字, 在A译本中为“the rain was light, the wind fierce”, 客观地描述了雨势小、风势猛烈的情景。其中, fierce一词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天气恶劣的景象。B译本中用“windy”和“intermittent rain”点名天气状况, 程度与“疏”、“骤”贴切, 但用词过于书面, 与李清照词作的口语风格不符。C译本中“hard”和“fine”道出了风之“骤”和雨之“疏”, 且将雨用“fine”形容, 跳出了原文的表达方式, 将雨天写得充满美感。

对于第二句的翻译, A译本中“deep”一词描写出了睡眠之深, 而B、C译本用“sound”一词衬托出了昨晚睡眠的香甜与酣畅, 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正在做梦的美人。同时, 对“残酒”的翻译, A译本用“effects of wine”, B译本用“effects of drink”, C译本用“aftertaste of wine”, 显然, effects虽然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醉酒之意, 但是不及“aftertaste”那般让人体会作者悠闲、雅致的生活情调, 因此C译本的诗意较为浓厚。

第三句的翻译, A、C两个译本相似, 为读者展现了侍女卷帘的画面, 但B译本将问题的内容“how the flowers are”增译出来, 破坏了原诗的妙笔。“知否, 知否”这句的翻译三个译本大相径庭:A译本用“cry”与两个“Can’t you see?”描写出了语气之强烈, 仿佛让我们看见作者正对着侍女抱怨甚至斥责, 透露出对春天的惋惜之情。B译本呈现的则是作者与侍女的对话。而C译本“O”一词, 让读者好似听到作者的对暮春惋惜的哀叹, 看到作者由景及己, 自言自语, 伤青春易逝的情景。由此可见, C译本表现的意境与原作更为贴切。

最后一句的翻译中, A译本保留了“绿”与“红”两个色彩, 也增加了“叶”与“花”两个意象。B译本直接省去了“绿”与“红”, 增添了“叶”与“花”, 意译出原诗的意象, 但妙意尽失。C译本采用异化的译法, 继承了原诗的借代手法, 用“绿”和“红”分别代指“叶”和“花”, 且用“languish”和“grow”将花喻人, 使作者的形容憔悴、哀愁惋惜跃然纸上。

2、音美比较

李清照的原词音律优美, 主要表现在尾韵与朗读节奏上。尾韵方面, 第一行的“骤”与第五、六行的“否”和第七行的“瘦”押韵;第二行的“酒”与第四行的“旧”押韵。而且这几个音较为相似, 使得全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方面, 该词每行的音节数分别为6、6、5、6、2、2、6。其中每行的朗读节奏我们用下划线表示, 一条下划线表示一个字一拍, 两条下划线表示一个字半拍: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每行的拍子数分别为4、4、4、4、2、2、4, 既有规律, 又有变化, 读起来仿似一支优美动听的曲子。

A译本中, 第一行的“fierce”与第三句的“curtains”押韵, 第五行的“see”与第六行的“fading”押韵。而第一行中, “night”与“light”押韵, 第二行的“deep”、“did”、“dispel”压头韵;

B译本中, 第一行的“rain”与第二行的“remain”押韵, 第三、四、五行末尾的“before”、“all”、“small”押韵, 为aabccc式;

C译本中, 第一行的“fine”与第二行的“wine”、第三行的“screen”与第四行的“seen”、第四、五行的“know”与第六行的“grow”分别押韵, 为为aabbccc式;每行的音节数为10、12、9、9、4、4、10, 无太明显的规律。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A译本虽有些许押韵, 但是朗读起来并没有明显的节奏感, 韵律不明显。它在注重忠实的同时, 牺牲了音韵美。B、C两个译本在音美方面的处理显得更加出色。

3、形美比较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美一目了然, 主要体现在汉字本身的美感以及其排列形成的形状、结构方面的美感。唐诗多数为每行字数相等, 因此结尾整齐, 对仗工整。宋词虽然不是每行字数相同, 但是诗行错落有致, 视觉效果强烈。《如梦令》也不例外, 其每行的字数分别为6、6、5、6、2、2、6, 其中第一、二、四、七行字数相等, 皆为六字, 因此长短相同。第五、六行字数相同, 为2字。

因英语由于每个单词的长短不一致, 所以无法通过单词的数量来衡量其外形的长短。但是通过肉眼直观观察可知, A、B译本的形状与原作毫无相似之处。C译本第一、二、四、七行字数为9个左右, 十分接近原文的整体框架, 且长短相同, 结尾整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C译本在形美方面表现得更胜一筹。

四、小结

通过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许渊冲的译本在意美、音美、形美方面都比较好地实现了中译英的“三美”。但是中国诗词博大精深, 其翻译自是难上加难, 哪个译作更加出色并不是仅仅凭一个“三美论”就可以衡量得当。徐志摩本人说过:“难不过译诗, 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 也不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化进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 (刘全福, 1999) 。我们应当学习更多的优秀翻译理论, 以客观评价译作, 用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别芳芳.古诗英译在汉字形美上的损失及其不可补偿性[J].文艺理论, 2009 (10) :20.

[2]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刘全福.徐志摩与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 1999 (6) :38.

[4]刘千玲.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

[5]刘文彬.中国古诗汉英比译五十三首[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4.

[6]庞丹丽.对《如梦令.风疏雨骤》译文的主位结构分析[J].大学英语:2009 (9) :40-44.

[7]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8]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阅读三美作文600字 篇5

在不同天气宜读之物不同。春和景明之际,吟诵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使人心胸开阔精神愉悦。阴雨天气,往往让人也心生压抑之感,读豪放词时的一股豪情也全郁结在胸中难以发泄,此时宜读诸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类的诗句。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也有不同的书适合读。白天阳光明媚、人的精神集中时,最适合读经史子集、专业著作等严肃的书籍。如《史记》、《四书》、《全球通史》这些大部头,都是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点一点仔细啃的。而在饭后、睡前,则可读些有趣的.、轻松的文章。

另外,读书当有所选择。有些书是必须认真阅读、细细品味的,如《红楼梦》、《四书》等经典中的经典,虽然初读时觉得晦涩难懂,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必能有所广益。而与《红楼梦》同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似乎更适合作为课后的消遣,只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桥段就行。

三美论 篇6

【摘要】《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北宋名词,并且被众多文人作曲家改编为歌曲,近现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多位翻译大家的精心翻译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林语堂、许渊冲、黄新渠和Turner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分别从语音美、形式美、意境美这三个方面特别是意境美这个方面分析和阐释其中蕴含的翻译美学,以及呈现出来的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本中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今后的翻译作品如何更好地展示出原诗词的艺术魅力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水调歌头 三美论 语音 形式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3-02

一、许渊冲的“三美”论

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

“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特别在尾韵上,中英很相似,都常在句尾押韵。这篇译文通篇就基本采用押尾韵,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译词同样具有词的歌咏性和音乐性。例如,在上网的前四句用了ab ab的押韵方式,后四句又采用aabb式,这有助于充分体现中国诗歌文化的“韵味”。

2.形美

“形美”,指译诗有诗的形式美。中诗在行数,每行的字数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英译时,也应尽量展现出原诗的特点。就此而言,一些译本小仅采用了诗体的形式,而且和原词一样分为上下两17,句式长短安排较为工整,总体上能较好地传达大多数中国古诗句式工整的“形美”。

俗话说“翻译难,译诗更难”,译诗只做到“形似”是远远小够的。诗之“形”往往只是冰由上露出水面的那一角,翻译时,对诗之“神”,即承载诗之生命的辞藻、音律和意境更要仔细斟酌,才能力求至臻至美。

3.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中诗向来最讲究意境,常“言在其中,意在其外”。译诗只有注意在意境方面的传递,才能带给读者原词的意蕴。诗歌之意境几乎体现在每一句诗上,评析“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需具体到每句诗。

二、“三美论”在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英译中的体现

1.语音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性和韵律感十分强,古典文人十分注重使用声律格式,如“平仄律”、押韵等,尤其是重视押尾韵。声律格式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诗歌的音律感和节奏感,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和谐的听觉满足感。在翻译古典诗词时,翻译家们特别注重保留原词的音乐性,确保翻译出的作品仍具有语音美。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天,年,寒,间,眠,圆,全,娟”,押【an】的尾韵。中国的翻译人家人多数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律于法。例如,林语堂翻译的英文译本仍然保留了原来词中押韵的用律于法,在译作中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句首为:festive , fly , fear, feel.押[fl韵;句尾为sky, by, high, tiedeny, goodbye, fly,押[ai]韵。许渊冲的英译本则采用隔行押韵,句首为:appear. sky. year. high. fly. be.me. play. gay. red. shed. bed. spite.bright. again. wane. days. man. can.displays。比较林语堂与许渊冲的翻译,不难发现,这两种译本都在极人程度上保留了原词在声律上的格式,确保了极强的韵律美。黄新渠的翻译则在前面四句中采用了押韵的形式,用bright.sky.tonight.high压[ai]韵。另一位翻译人家以英语为母语的John A.Turner,在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翻译为英语时,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但是其充分发挥了自由诗体即兴创作的独特优势,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形式,在句尾分别用sky.by.high.压[ai]韵,而且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再现原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读起来自然随性,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不管是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押韵的于法,还是自由诗体的不受限制风格,都仍然传递出了原词的音律美,保持了原词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2.形式美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遵守格律的字数,同时特别强调诗词语句的工整、对仗,对于诗句的行数、分节、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但是众所周知,将古典诗词翻译为英语,因为语言的差异导致很难保持语句的工整以及对仗。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来诗词的人致结构和基本形式,保留了原诗词的形式美。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上阕9行,全词21行,而林语堂的英译本译文前半部分也是9行,全词一共21行,成功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框架。

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字、用词、用句方而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极力追求文字的简练以及用词的准确。但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用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等方而都存在着较人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比较难以保持汉语语句原本的简练。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仍然十分注重保持原诗语句长短,尽可能确保语言的简洁以及句子的简短有力。例如,黄新渠在翻译《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时,分别使用了23个词、11个词和20个词。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翻译为:She m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loom.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原词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构成排比,译文也使用了“mund"."stoop". "shine”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并且保持了顺序、句式、语义的基本相同。在尽可能保留了原词的语句长短的同时,完美地传递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原本的形式美。而Turner的译作却没有很好地把形式的美体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3.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善于运用各种丰富多样、蕴含深远的意象,往往通过有限的文字营造出无尽的意境,在平凡的意象中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一词中,虽然笔墨洒脱,但仍然通过月亮、酒等平凡的意象寄托了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该作品时,不仅仅需要翻译出词作的表而意思,更应当传递出作者在平凡意象之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词牌名。词牌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产物,因此翻译时应讲究一番,小仅要注意传达词牌的神韵与美感,还应尽量反映出它的历史来源和格律,这样才小仅能保持汉诗词牌的古风韵及其风雅,又能做到忠实原作。这首词的词牌“歌头”在古词牌中意为“前奏或序曲”,因此四位大家的译文中都将其译为“Prelude"是很恰当的。笔者认为词牌既是宋词的特色,就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意象传译给外国读者。

其次,进入词的正文。上片首句“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二字是本诗的焦点。许渊冲的译本中将其译为“full moon”,看似“明月”并小一定是“满月”,但中秋之夜的明月当然就是“full moon",因此仍然是忠实原词的。更为妙的是“full moon"能让一幅画面顿入读者脑海:寂静的夜晚,一轮满月悬挂苍窍,月光如此明亮、皎洁。这同时能跟后面的“月有阴晴圆缺”形成呼应,因此这样翻译很富有意境美。而林语堂和黄新渠则把它译为“bright moon”,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忠实于原文,但在意境美方面差了一筹。而Turner则翻译为glorious moon,这其实体现不出中秋佳节圆而亮的明月的感觉,也凸显不了作者为何突然会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感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一词在中国古诗中已经显得有点俗套了,但它毕竟是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那么翻译时该如何处理?其中,林语堂、许渊冲和Turn人译诗中采将其直译为sky。然而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用“青天”一词常含有敬畏之意,如人们称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称呼县官“青天大老爷”。因此仅用“sky”恐怕难传译出这样的意境了。黄新渠则翻译为Heaven,这其实在啊传达意义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宗教理念里,heaven与天空是不一样的概念。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许渊冲采用直译,但补充了主语“I",使意境更完整清晰。其中将“何年”译为“what time”恰能与后面描写诗人“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小胜寒”有所呼应。因为“一年中的某个时候”和当时的气候是否寒冷密切相关。“高处小胜寒”被译为“too high and cold for me”简洁易懂,又小影响原词意境的展现。而对“何似在人问”,译诗侧重把“天上”(high)和“人间”( 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问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显然能更好地体现诗人以“天上”喻“朝廷”和“人间”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下片一开头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明月的动态,译诗则用一个“soft,体现月亮轻柔缓漫的移动,月光慢慢透进屋子的意境美。但将“朱阁”译为“red mansion”,对于意境的体现恐怕效果会小佳,因为“red”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理解差异很大。在中国,“红”是指喜庆、显贵,但“red”往往让西方读者想到的是暴力或危险。此外,这句诗中“照无眠”是中国古诗词中典型的无主句。汉语重“意合”,所以常出现这种省略主语的现象。这种句子因主语小确定,意义也就具有朦胧和多义性,翻译时一般应对省略的主语加以补充,以达到英语的“形合”。但译诗却用“sleepless bed”这样一个移就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睡在被月光照亮的床上的人无法安睡,这无形中添了一番诗意美。对“小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及“spite”和“full and bright”问的强烈对比来体现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看见明月更感伤的情怀,既“形似”又“神似”地传达原诗意境。接下来诗人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之悲欢离合,悟出自古万事难以皆圆满的道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人家都十分注重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因为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种各样平凡的意象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Turner将“明月儿时有”翻译为When did this glorious moon begin to be",其中的“明月”翻译为“glorious moon",我们知道在英语中“glorious”一词不仅仅表示光辉灿烂,同时还有令人愉快的含义。而反观原词中的“明月”是指月满之时的圆月,带有圆满之意,因此,"glorious moon”的译法就恰当地表现出了原词作者使用的普通的意象“明月”之下所包含的团圆的思想感情。再如,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翻译为“the sleepless bed",充分运用了换喻的修辞于法,以“无眠之床”代替“无眠之人”,避免出现“照无眠”的主语,使得原文的意象得以模糊化,这种翻译于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拓展了原词的想象空间和优美意境。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的翻译人家的英文译本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充满了各种翻译美学和翻译技巧。各位翻译人家的翻译作品充分展示了翻译诗词作品时应体现诗词的语音美、形式美、意象美,译本能够在最人程度上保留和原作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准确传达出作者在诗词里寄予的思想感情。这些成功的示例为今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艺洁.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的古典诗歌翻译——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17:101-102.

[2]孔祥立.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J]. 唐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2-15.

[3]李栖. “三美论”、“三似论”理论下的阿拉伯语俗语谚语翻译机制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62-63+107.

[4]陆璐,姚剑鹏. 从“三美论”角度浅析许渊冲对叠词的翻译——以《元曲三百首》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3:55-59.

[5] 刘千玲.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6-77.

[6]刘文婷. 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9-83.

[7]沈国荣.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J]. 贵州民族研究,2015,01:119-122.

[8] 谭碧华,陈月红. 从“三美”论角度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03-105.

[9] 王西强.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328-333.

三美论 篇7

唐诗英译由来已久, 18世纪英国汉学家及诗人詹尼斯 (S.Jenyns) 开创了汉诗英译的先河。自此之后, 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此, 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庞德、韦利、杨宪益及许渊冲等卓越的翻译家, 留下一批精美译作, 也使唐诗成为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最集中的领域。

对于唐诗英译的理论原则, 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流派 (王英, 2012) :韵律派、自由派和散文派。韵律派坚持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和保留诗歌的音美与形美, 其代表人物包括翟理斯 (Herbert A.Giles) 、弗莱彻 (W.J.B.Fletcher) 及中国翻译家许渊冲;以艾米•洛威尔 (Amy Lowell) 、亚瑟•威利 (Arthur Waley) 及威特•宾纳 (Witter Bynner) 为代表的自由派认为原诗的节奏和韵律会破坏英译过程中意义的传达, 因而, 他们更关注原诗主旨和意义的传达;除此之外, 中国翻译家翁显良则认为古诗词可以散文的形式进行翻译, 在格律问题上不必作茧自缚, 实行自度曲可也 (杨自俭、刘学云, 1999:137) 。同时, 他还指出, 单纯的形式上相似必然导致原诗精神的偏离, 只有原诗意义的正确表达才能保留原诗的精华。

越是优秀的诗歌, 审美信息越是丰富。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便是一首吊古怀乡的名篇佳作, 被誉为唐代七律之首。该诗之所以能够千古传颂、经久不衰, 主要在于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为了能将原诗中特有的审美信息予以传达, 许渊冲先生坚持在保留原诗格律的基础上“以诗译诗” (许渊冲, 1998:46) , 以“三美”原则为理论, 力求译诗尽可能保留原作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2 许渊冲与“三美”论

“译事难, 译诗更难”, 唐诗翻译几乎涉及翻译理论中的所有课题, 而传统翻译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理论都很难解决和解释高层次语言艺术转换过程。因而, 许渊冲先生认为, 诗歌翻译是艺术, 不是科学 (许渊冲, 1998:49) 。

许渊冲先生熟谙中英诗律, “赠欧遗美千首诗”, 被称为“诗译英法第一人”, 总结出“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的翻译思想, 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接受和推崇。以文学翻译的实践为基础, 许先生继承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中的美学思想, 追求译本的美学效果。这是对传统的以“信”为本、“美”为其次的翻译理念的一大突破。刘季春认为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是严复以来、傅雷之后翻译理论研究的第二次飞跃 (钱雅欣, 2004:1) 。

在许先生的众多翻译理论中, 广为称道的是“三美”思想。受鲁迅先生“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中“三美”的启发, 许先生在1979年首次提出许氏翻译理论的本体论——“三美”论, 即译作要从意、形、音三个方面尽量保持和传递原诗的神韵, 力求“意美”“音美”“形美”, 做到“三美齐备” (许渊冲, 1979) 。完整地传达原文的“意”, 如意境、内容等, 再现原文的思想、精神是诗歌翻译的首要目标;诗词的“音美”, 也就是节调、押韵、顺口, 听起来好听 (许渊冲, 1984:55) , 因而, 许先生主张诗词翻译必定不能译成自由体, 否则诗就不称其为诗了。诗歌翻译中应尽可能传达原诗的音与韵律, 使诗歌朗朗上口, 抑扬顿挫 (即有音乐美) , 保证译文的可读性, 体现原诗的“音美”;许渊冲认为诗词翻译的“形美”问题主要是“长短”和“对称”问题。最好能够做到“形似”, 至少也要做到“大体整齐”, 要在字数、外观、结构等方面符合原文, 保持原文结构的建筑美。

“意”“音”“形”三个方面层层递进, 同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相符相合, 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树立了新标准。许渊冲先生译作简洁明练、韵律丰富、节奏感强, 保持原诗忠实度的同时, 更保留了原诗的“三美”。

3 许渊冲《黄鹤楼》英译本中的“三美”赏析

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蕴含着独特的音美、字美、诗行美、诗人的情志美、作品的意象、意境美及象征美, 具有形式的独特性、结构的跳跃性、表述的凝练性与语言的音乐性等特点 (张保红, 2011:89) , 是高度艺术化了的中国文化的缩影。因此, 在中国古诗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该透过美学的角度去发掘中诗之美, 用美学的再现手段去再现中诗之美。这种理念与许渊冲的三美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意美要求表述凝练, 形美需要形式独特、结构跳跃, 音美即诗歌语言要有音乐性。

唐朝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 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成熟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 诗人迭出, 诗作极丰。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便是吊古怀乡的一例名篇佳作, 该诗的语言与形式都表现出律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先生以“三美”论为指导, 从意、形、音三方面尽力保留原诗的意境、韵律和结构美。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Yellow Crane Tower

(Xu, 2012:54)

The sage on yellow crane was gone amid clouds white.

To what avail is Yellow Crane Tower left here?

Once gone, the yellow crane will ne’er on earth alight;

Only white clouds stillfloat in vain from year to year.

By sunlit river trees can be count’d one by one;

On Parrot Islet sweet green grass grows fast and thick.

Where is native land beyond the setting sun?

The mist-veiled waves of River Han make me homesick.

3.1 英译本中意美的呈现

该诗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所选意象美意十足:诗中地点黄鹤楼枕山临江、轩昂宏伟, 而仙人乘驾黄鹤过此、憩此的浪漫传说, 更为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作者登上此楼, 放眼望去, “白云”悠然飘于天空之上,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清晰可见, 鹦鹉洲的“芳草”茂密如茵。眼见这幅美景, 时值黄昏, 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美景如此, 何处是我故乡?诗中的“楼”“云”“树”“草”“日暮”“烟波”等词意象美丽、清新自然, 色彩鲜明, 富有层次, 勾勒出一幅意境唯美的登高晚眺图。通过展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流露出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 意中有象, 景寓情中, 一情一景营造出一种优美动人的艺术意境。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中对此诗评曰:意得象先, 神行语外, 纵笔写去, 遂擅千古之奇。

诗人登高远望, 晴天白云、芳草绿树, 眼前一片美景大好, 日暮徐徐落下, 作者乡愁油然而生。在许渊冲的妙笔下, 诗歌中的这些美意都得到了传神的再现。首联中的“昔人”被译作“the sage”, 即“圣人”, 又增加了“amid the clouds white”, 在悠悠白云之间, “圣贤”“黄鹤”“白云”三个意象相融相合, 充分传达出了古代圣人驾鹤仙游而去的美丽传说。下半句将原句的陈述句转化为反问句, “To what avail is Yellow Crane Tower left here?”将“昔人已去, 此地空悠”的惋惜、失落、惆怅之感表达的入木三分。第三句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 许渊冲将“返”字译为“alight on earth”, 仅一个“alight”, 仿佛使读者看到了黄鹤优美灵巧的身姿翩翩落于黄鹤楼的神奇画面, 下句意思陡然变化, 可惜黄鹤“once gone”, 此景再不可出现, 只留白云朵朵年复一年的空飘着。两句之间, 惋惜之情自生。在颔联中, 许渊冲除了将“鹦鹉洲”译作“parrot island”之外, 又在句首加上了“by sunlit river”, “river”同“洲”字的三点水相符相和, 传神地再现了“茫茫水中一小岛”的画面。此句译者采用意译法, 将“历历”译作“be counted one by one”, “萋萋”译为动词短语“grow fast and thick”, 这样, 原诗中的静景在译者的笔下动了起来, 变成了生机盎然、动静结合的“动景”, 似比原诗更胜一筹。尾联译者直传作者感情:夕阳西下, “我”的故乡在何方?汉江如烟如纱的波涛使“我”不禁乡愁满怀。字词句之间, 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原诗的“意美”在许渊冲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再现。

3.2 英译本中音美的传达

原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极富音乐之美感。前四句由传说开头, 写明黄鹤一去, 仅留空楼一座, 音调自然, 气势之连贯完全可以省略律诗所要求的对仗、韵律。双声词“黄鹤”“复返”及叠音“悠悠”的使用, 使诗歌节奏感十足。五六句为景物描写, 晴川对芳草、历历对萋萋、汉阳树对应鹦鹉洲, 对仗工整, 音律整齐。其中, “历历”“萋萋”两个叠音的使用更增加了诗句的韵感和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尾句一问一答, 问答之间, 抑扬之感流露的自然而然。加上诗歌原本尾韵整齐, 使得本诗整体读来亦诗亦歌、自然流转, 音美之感汩汩而出。

要译出诗词中的音美要考虑许多问题。首先是诗词的平仄, 许先生主张汉语诗词译成英语可以考虑用抑扬格和扬抑格, 也可以用抑抑扬格和扬扬抑格。其次, 中国的诗歌主要是七律和五律, “七律译成英语可以考虑用亚历山大体, 五律译成英语可以考虑用英雄体” (许渊冲, 1984:55) 。节奏表现突出外显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至于押韵, 许先生认为最好能音似,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音似不容易做到, 但无论如何不能丢掉韵脚。在许的译文中, 音美亦得到完美再现。原诗韵脚为“ou”, 一韵到底, 读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而许的英文译本为了达到同样的音效果, 在首句增加了“white clouds”两个词, 并将带韵脚的词语有意移至句末, 如“white clouds”“on earth alight”。译文通过改变词语顺序的方法, 使得诗歌整体韵律为“ababcdcd”, 同汉语的韵脚几乎保持一致, 使译诗保留了韵律感和节奏感。除韵脚妙用之外, 译诗3、4句均以字母O开头, 整齐有序;四句中间的“float”“from”压头韵清辅音/f/, 读起来似乎能感受到白云飘飘的轻盈之感。此外, “year to year”“one by one”短语中一个词语的重复使用不仅使句子读来简明快捷、朗朗上口, 更体现了对称的音乐美;green grass grows一句中, 三个单词均以浊音/g/开头, 活泼欢快, 生动地展现出了小草旺盛生长的汹汹势头和勃勃生机。总体看来, 许渊冲对本诗的翻译比较完美地再现了诗歌的“音美”。

3.3 英译本中形美的保留

作为七言律诗中的典范佳作, 该诗在形式上具备七言律诗的特征:由八句组成, 每句字数为七, 两句组成一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排列整齐, 各联之间又有逗号分隔, 联尾以句号收结。全诗外形整齐划一, 方方正正, 气势磅礴, 犹如摩天大楼一般直线历历, 棱角分明, 毫无细琐多余之感, 颇具现代建筑的绝对整齐美。

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是构成其的诗节诗篇, 最为直观而独特的外在造型美与建筑美是有诗行构建而之成的。 (张保红, 2011) 在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 诗歌的形式美也被给予了充分的考虑。译诗保持了原诗“四联八句”的大体征, 每句字数基本控制在十个单词左右, 长度几乎相当;纵向排列下来, 句式相当整齐, 颇具建筑美。除此之外, 第一、二、八句均以字母T开头, 三、四、六句以O开头, T的工整方正同O的圆润丰满巧妙结合于译文之中, 诗歌的建筑美展得淋漓尽致。

4 结语

“译事难”, 翻译作为一种预计转换活动, 本身即是一个复杂困难的过程, 而唐诗形式讲究, 内容含蓄, 意境曼妙的特点使得“译诗更难”。英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能准确传达出原作的艺术意境, 使读者能通过译文感受到原作中同等的美的享受。中国唐诗语言含蓄隽永, 高度凝练, 意境丰富精深, 这就使得古诗英译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对等, 更要在目的语中再现美感。诗歌翻译大家许渊冲在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三美论”较为全面地总结出诗歌翻译的标准和方法。他认为“音美”“形美”“意美”三者相辅相成, 翻译时需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来体现诗词的整体美。唐诗《黄鹤楼》英译本便是许先生三美论的实践成果, 成功再现了原诗中所蕴含的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这一翻译思想也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标准。

摘要:唐代诗人崔颢所做的《黄鹤楼》集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于一体, 被誉为唐诗七律之首。为了能保留原诗中的美学意蕴, 在《黄鹤楼》的英译过程中, 许渊冲将“三美”论应用其中, 使译作充分传达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这一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不谋而合, 为古诗词翻译提供了新视角,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黄鹤楼,英译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 (下)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钱雅欣.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1

[3]王英.论许渊冲“三美论”在《毛泽东诗词选》英译本中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许渊冲.《毛泽东诗词》译文研究[J].外国语, 1979 (1) :30.

[5]许渊冲.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Z].北京:三联书店, 1996.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7]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唐诗 (上) [M].北京:海豚出版社, 2012:54.

[8]张保红.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三美论 篇8

1研究材料

本研究所选诗歌为唐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原诗分析: (1) 词汇。本诗中表示事物的词有:白日、山、黄河、海、目、楼;表示动作的词有:尽、流、欲穷、上;表示方向、状态的词有:依山、入海;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2) 句法和语篇。本诗句子两两对仗, 白日—黄河, 依山—入海, 尽—流, 穷—上, 千里目—一层楼。全诗连接自然, 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即景生意, 引出意境和主旨。 (3) 音韵方面。各句尾字的音韵分别为仄—平—仄—平, 二四句押韵。 (4) 内容方面。首句描绘夕照西山的现实景色, 是天空景, 也是西望景;次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景象, 是陆地景, 也是东望景;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激发出一种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别道玉、蔡夏初, 2006)

从“三美”论的角度来分析, 整首诗纳入上下、远近、东西之景, 同时动静结合、色彩相映, 描绘出一副宏大壮美的画面。音韵抑扬回旋, 句子对仗工整, 语篇构造精妙, 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以下是对《登鹳雀楼》的四种不同译本:

译文1:

The sun behind the western hills glows,

And toward the sea the Yellow River fl ows.

Wish you an endless view to cheer your eyes,

Then one more storey mount and rise.

译文2:

As daylight fades along the hill,

The Yellow River joins the sea.

To gaze into infi nity,

Go mount another storey still.

译文3:

Mountains cover the white sun,

And oceans drain the golden river.

But you widen your view three hundred miles,

By going up one fl ight of stairs.

译文4:

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s b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 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If you climb to a greater height.

2 研究过程

(1) 词汇比较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要素, 本文的研究首先从词汇入手, 看译文和原文在词汇方面的吻合度, 即忠实程度。

以上5个词为原诗中的事物 (亦即元素) , 是构成诗歌概念意义的要素, 对它们翻译的准确度决定着译文的质量。对“白日”的翻译, 译文2为“白天”, 不准确;译文3为“白色的太阳”, 是对原文的直接对译, 也不正确;译文1、4准确表达了原义。“山”的翻译, 前两个译文译为hill (小山) , 体现不出原诗所勾画的连绵起伏的群山的壮观气势, 尽管译文1用了复数但仍有缺憾;而译文3、4用mountains (连绵群山) 和原诗景象较为吻合。“黄河”为专有名词, 直译即可, 译文3不准确。“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 不仅指看尽远方景物, 也抒发胸怀, 指要有高瞻远瞩的胸襟。译文1、2译为“无尽”, 能够表达原诗之意, 较为忠实。译文3的“三百里”为错译, 因为“千里”是虚指, 是诗人想象中横向的空间, 并非具体的数字。译文4用sight不仅表示具体的“景象”, 还可以表示抽象的“视野, 眼界”, 最忠实地表达了原文意味。“一层楼”中的“楼”字, 译文1、2用极普通的storey, 使人联想到楼上楼下的世俗生活, 缺乏原诗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同时也不具备诗歌的典雅之美。译文3用表达楼梯的stairs来指代楼, 和前两种译文差别不大。对于“一层”的翻译, 前三种译文几乎一样, 都译为one, 实际上原诗中“一层”同前句的“千里”一样都是虚指, 是诗人想象中纵向的空间, 译为one没有参透原文, 貌似忠实, 实为“死译”。而译文4用a greater height准确地体现了原文的意境和主旨, 即“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2) 句法比较

由上表可知, 原文的各句句式为:主语 (白日) +状语 (依山) +谓语 (尽) , 主语 (黄河) +状语 (入海) +谓语 (流) 。隐含主语+谓语 (欲穷) +宾语 (千里目) , 隐含主语+谓语 (更上) +宾语 (一层楼)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结构角度来看, 前两句的主语“白日”“黄河”是句子的主位, “依山尽”和“入海流”为述位, 是对主位的阐述, 是句子的核心内容。译文1的句法结构和主位结构不清晰。译文2主语以及主位和原文一致, 但谓语及述位部分有差异, 因此尽管该句表达的意思和原文很相近, 也算不上很好的“对等”。译文3的主位是Mountains, 述位为cover the white sun, 整句话是围绕山展开, 该句话可以还原为“群山遮蔽了太阳”, 和原文描述内容不一致。译文4和原文的句法结构及主位结构完全一致, 因而完全“对等”。同理分析第二句。译文1和原文句式差别最大;译文2主语和主位跟原文一致, 但是谓语及述位部分构成有差别, 另外其谓语用了一个表示静态的动词joins, 不能准确形象地反映原文中“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的壮观景象, 也不忠实于原文。译文3把原文的主语译作宾语, 把原文的状语译为主语, 其主位结构和原文差别巨大, 因而也不是忠实的译文。只有译文4和原文的句式及主位结构完全一致, 并且能很好地描绘出原文的景象, 是忠实的译文。原文的后两句实际上也是“主+谓+宾”结构, 只不过是隐含主语。该两句是诗人抒发胸臆之词, 告诉人们“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这里的“人们”就是抒发之对象, 也就是这两句话的主语。

(3) 语篇比较

翻译中的语篇对等重点强调文本的构成方式, 也就是语篇结构问题。语篇结构主要通过衔接和连贯来体现。衔接手段分为四类:指称、结构衔接、逻辑连接和词汇衔接。原诗衔接手段包括词汇衔接、结构衔接和逻辑连接。词汇衔接和结构衔接主要是通过对仗来实现的。逻辑衔接体现在前两句写景为后两句抒情做铺垫, 而在后两句之间也存在条件关系:想要看得远, 就要登得高。四种译文中, 译文1完全没有对仗, 因此和原文的衔接方式相去甚远, 衔接方式不对等, 不是忠实的译文。译文2、3前两句用了和原文一样的对仗, 衔接方式一致, 但后两句没有对仗。只有译文4四个句子都实现了和原诗一样的对仗, 因而实现了衔接对等。首句sun (白日) —Yellow River (黄河) , along the mountains (沿着山, 即“依山”) —seawards (朝向海, 即“入海”) , bows (弯下去, 沉下去, 即“尽”) —flows (流) , enjoy a grander sight (穷千里目) —climb to a greater height (上一层楼) 。连贯方面, 该译文传达了原诗的所有概念, 并且准确地表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原诗中的“尽”, 用了bows (弯下去, 沉下去) 来翻译, 不但准确传达了原诗中“落下”的意义, 更为原诗增添了一种视觉美, 更为形象生动;后两句用you can…if…准确表现出原文的逻辑关系。所以在语篇结构层面, 译文4也做到了和原文的对等, 忠实于原文。

通过对词汇、句法、语篇层面的分析, 唯有译文4最为准确忠实地传递了原文的意义, 体现出了原诗的意境, 能够实现和原文本一样的交际功能。

(4) 音韵比较

除了译文3外, 其余四种译文都用了押韵的方法, 传递了原诗的“音美”。译文1、4中一、二和三、四行分别押韵。译文2中一、四行押韵。原诗为二、四句押韵, 一、三句并不押韵。看来以上所有的译文在押韵方面, 其“音美”并不等于原诗的“音似”。这一方面说明, 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使得完全严格的音韵对等不大可能, 另一方面表明了在“音美”方面, 译者可以适度地“再创作”, 以使得译文取得相同或相近甚至更好的“音美”效果。比如1、4由于使用了一、二和三、四行分别押韵的方法, 使得译作比原作音韵更为动听, 更为朗朗上口, 体现了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翻译中的“优势竞赛论”。 (许渊冲, 2003)

3 小结

Nida和Taber (1969) 认为, 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 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Nida又将对等分为语法层次的、强调信息本身 (形、义) 的形式对等, 和强调语篇整体接受 (效果对等) 的动态对等。因此,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的核心。翻译对等是是翻译标准的终结和最高体现, 是正确的翻译过程的最终结果, 是优秀或合格的译文的客观存在。 (桂乾元, 1991) 本文根据对等理论和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 从音、形、意三方面和词汇、语法、语篇三个层面, 对一首唐诗的4种不同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 论证了只有在词汇、语法、语篇方面和原文对等, 并且传递了原诗的意美、形美、音美的译文, 才是成功的质量上乘的译文。对等理论和“三美”论结合, 不仅是分析评价译文优劣的严谨科学有效的方法, 也是翻译我国古诗词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69.

[2]别道玉, 蔡夏初.唐诗鉴赏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 2006.

[3]桂乾元.论翻译等值[J].外国语, 1991 (3) :47-52.

[4]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散步》三美 篇9

母慈子孝向来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散步》用清新优美、平易朴实的语言阐述了这一话题。阅读这篇文章, 如同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旅行中, 我们渐渐感受到———

一.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开篇写一家人去散步, 母亲本不愿出来, 但在我劝说下也出来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个“慈母”, 一个“孝子”, 一种真诚的理解, 一种绝对的信任, 这种良性的循环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在岔路口, 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而“我”认为, 母亲年老体弱, 余年不多, 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 来日方长, 伴随他的时日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 顺从母亲, 做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 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

就在“我”决定走大路时,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疼爱孙儿, 了解孙儿的心思, 知道孙儿喜欢小路旁边金色的菜花, 整齐的桑树, 小路尽头水波粼粼的鱼塘, 于是决定自己克服困难, 满足孙儿的心愿。母亲改走小路的决定, 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美德。

到了一处难走的地方, “我”蹲下身子,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从字面上看, 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 走的是小路, 唯恐哪一步有闪失, 特别是母亲, 是经不起摔跌的。形象很有象征意义, 中年的责任, 既要赡养老一代, 又要抚养下一代, 一个家庭是这样, 一个国家、民族、全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 “大块大块的新绿”有浓有淡, “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了水泡”。这些句子描绘初春秀色, 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 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这“新绿”、“嫩芽”、“水泡”, 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 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 这是对生命的高歌, 对生命力的礼赞。

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景物:金色的菜花, 整齐的桑树, 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春的召唤, 生命的召唤。是啊, 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春天总算来了”, 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 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 展示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春天来了,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正该以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 迎接美好的明天。

两段景物描写, 看似简短, 实则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三.平易朴实的语言美

1.情趣盎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慈子孝, 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 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 又表现了家庭的温馨幸福。

2.言浅意深。“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 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地熬过冬天而庆幸的心情。“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 令人想起“在家里”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这令人想起“男主外, 女主内”的俗语。“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 以轻衬重, 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 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谱写新时代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乡愁》中的三美 篇10

以“思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中国自古有之, 多少骚人墨客曾经用他们饱含激情的笔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思乡曲。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到杜甫的“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再到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无不反映了深深的思乡情愫。余光中先生深谙中国古典文学, 并善于将乡愁题材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加之其有着漂泊生涯的真实体验, 所以这首小诗中, 那种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乡愁, 有如薄雾、犹如浓云, 是那般冷落, 是那般感伤而又扑朔迷离。从“小时候”、“长大后”、再到“后来啊”、“而现在”, 几乎穷尽人的一生, 多么漫长的时光。这里, 余光中先生饱含深情地放慢叙述的节奏, 你们可否发现一个人激动抑或悲伤至极时说话的速度怎样?一个字:慢。是啊, 余光中先生的这种思乡之情已压抑得太久太久了, 它终于如火山般爆发, 一发不可收。余光中先生借助这首小诗为台湾同胞找到了火山的喷发口, 与其说他是在用笔写诗, 不如说是用一腔浓愁在倾诉。

二、穿越时空的思想美

一般读者都认为, 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小诗是在写台湾人对大陆人的种种思念, 诚然, 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 仅仅认为只是这点, 那是不够的。正如华兹华斯所言:“一切过去了的, 终会变成美好的回忆。”如果我们暂时搁浅功利之心不谈, 就不难发现, 它远非一般的思乡主题, 可以说, 人类的每一次别离, 岂不是有乡愁般的依恋之感?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说来, 这种思念已上升至哲学的境界, 谁又终不离别“故乡”、告别短短人生呢?一切都是那般遥远, 一切又都会随时发生在眼前。孤烟大漠、残月如钩, 人生总会有太多太多的不完美和痛苦, 可以说, 余光中先生是在叙说人类的种种残缺, 没有别离, 就失去了相聚的意义, 没有残缺, 就难以感受美的存在, 跨越千年, 穿越历史隧道, 他在为世人苦苦寻觅精神家园的根, 其思想的深邃可见一斑。

三、独具一格的艺术美

浅析诗歌翻译“三美” 篇11

[关键词]欧阳修词 英译 三美

《采桑子》是欧阳修写景的一首词。“西湖好”是欧阳修十首《采桑子》所要表现的共同主题。先引用此诗如下:“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此诗译文如下:

Song of Picking Mulberries

West lake is fine for us in painted boat loaded with wine

From pipes and strings comes music fast;

From hand to hand jade cup soon passed,

Secure on calming waves, drunk we lie,

Fleeting clouds seem to float beneath our moving boat

The sky seems near to water clear

Looking up and below; away we will not go

It seems there’s in the lake another sky.

且看原词,它描述了一幅乘坐游船,口饮美酒,荡漾于湖光山色之间的惬意美景。上片写饮酒游湖之乐,下片写醉后观湖之乐。俯视湖水、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文中“急管繁弦”,这一“急”一“繁”,将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和节奏渲染出来了。“玉盏催传”的“催”字形象地传达出了主人、客人亲密无间,开怀畅饮的情态。

《生查子》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下片写“今年元夜”情景,月与灯“依旧”,却“不见去年人”,突出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引文如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此诗译文如下:

TUNE: SONG OF HAWTHORN

Ou Yangxiu

Last year on lunar festive night

Lanterns’mid blooms shone as daylight

The moon rose atop willow tree

My lover ha a tryst with me

Last year on lunar festive night

Moon and laterns still shine as bright

But where’s my lover of last year?

My sleeves are wet with tear on tear.

比较一下原文和译文,不难看出“night”和“daylight”“tree”和“me”“night”和“bright”“year”和“tear”压韵。整首诗读起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这一点正体现了“三美”中的音美。其次,此词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诗中用“花市灯如昼”来描写当时热闹场景,译文中用“lunar festival night”来译“元夜时”极其恰当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

欧阳修的词《蝶恋花》是描写一位深闺思妇其薄幸郎出外寻花问柳独守空房时的悲苦。现引原诗如下:“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诗译文如下:

TUNE: Butterflies in love with flowers

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 it’s veiled by smoke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

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

Leaving his saddle and bridle, there he has been merrymaking.

From my tower his trace can’t be seen.

The third month now, the wind and rain are raging late;

At dusk I bar the gate,

But I can’t bar in spring

My tearful eyes ask flowers, but they fail to bring an answer

I see red blooms fly over the swing.

原诗首句用了三个“深”字,突出庭院愈深,闺人愁苦愈深,译文用了三个“deep”来传达原意,并且有加强语气作用。在忠实与原文的基础上,体现了形美。原诗一个“堆”字更加突出了庭院之深,而译文用了“heap on heap”,此处在忠实与原文的基础上体现了音美。因此,此处传达了原诗的形美。再看诗中第三句和后面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的英译:

The third month now, the wind and rain are raging late

At dusk I bar the gate,

But I can’t bar in spring.

My tearful eyes ask flower but they fail to bring

An answer. I see blossoms fall beyond the swing.

可看出译文保存了原词长短句的“形美”,原词“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两句,只有四、五个音节,译文用了六个音节。

通过对这三首词的分析,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位译坛专家在翻译过程中追求“三美”的孜孜不倦精神。许先生的诸多译作和“三美”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学习鉴赏机会,而且对我们年轻的翻译人员树立榜样并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参考文献

话题作文拟题要“三美” 篇12

一、妙用修辞, 平添情趣美

1.比喻式。例如:中考话题作文:“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但结果往往靠不住, ‘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 靠的是坚韧不拔, 靠的是团结协作, 靠的是勤奋学习, 靠的是踏实苦干, 靠的是……请以‘靠’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 题目自拟。”再如考场佳作的标题《爱的港湾》, 标题用比喻的手法, 把家视为停泊风浪的港湾, 准确而又形象地点出“靠着这份爱, 我们在家的港湾度过一个个春秋;靠着这份爱, 我要乘风破浪, 而父母将青春常在”这一主旨。又如以“诚信”为话题。标题《诚信是金》、《一诺似千金》, 用比喻修辞把“诚信”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以“诚实”为话题, 标题《诚实就是财富》, 把诚实这种美德比作财富, 有力证明了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赢得成功、获得知识的主题。

2.反问、设问式。例如:中考话题作文:“选择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在人生旅途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朋友、选择学业、选择职业、选择高尚或卑劣、选择积极与颓废、选择欢乐或忧愁……也许你曾经选择过, 也许你正在选择着, 也许你即将面临选择。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 无论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生命都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我们所能做到的, 就是珍惜每一次机会, 把握每一次机会。请以“选择”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再如标题《安能取熊掌而舍鱼?》 (反问) 、《究竟谁错了》、《林黛玉非死不可吗?》 (设问) , 把问句形式用于标题, 能有意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去追寻其中的答案。

3.对比式。例如:中考作文题:以“回报”为话题。拟题有《回报与索取》;又如以“诚信”为话题, 拟题有《诚信与虚伪》、《对与错》、《走出与回归》、《白雪红梅》。标题两相对照, 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使读者未读全文就留下思考的空间。

4.引用式。文题中恰当地引用一些成语或名句, 能达到言简意赅、精练凝重的效果, 使你的文章增加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底蕴, 更显典雅蕴籍, 富于文学情趣。例如:中考作文题:以“收藏”为话题, 自拟题目。标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这是李商隐诗《无题二首》第一首的起始句。写的是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在这里借来表达对昔日友情的回味与珍藏, 可谓情景交融, 相得益彰。

5.对偶式。标题用对偶的形式列出, 对仗工整, 韵律优美, 也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夏之终曲冬之序歌》, 生动地表现了九月的季节特点 (以“盼”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生于改变死于顽固》 (以“改变”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

6.双关式。例如:中考作文, 以“风”为话题。《北京“风”情》, 标题一语双关, 既让人感受到北京初春时节风的威力, 又写了北京的民俗风情, 可谓一举两得, 浑然天成。再如标题《生命“诚”可贵》、《减负不能随意减“副”》, 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使得文章标题意味深长。

二、妙改名句熟语, 转换意境美

对名诗名句、成语熟语等进行翻新改造, 使作文标题显得亦庄亦谐, 妙趣横生。如以“改变”为话题。标题《江山易改, 本性可移》一改约定俗成的“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标题在立意上就显得声势夺人, 别具一格。又如标题《授我以鱼, 还须授我以渔》, 此标题一看即知由熟语“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化用而来, 个性独特, 角度新颖。《若为人生故, 诚信不可抛》, 该标题不但观点鲜明, 同时化用裴多菲的名句“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比起众多考生的一般性标题, 显得要别致新颖多了。再如标题《酒好也怕巷子深》由熟语“酒好不怕巷子深”变化而来。这样的转换, 使文章标题别有一番洞天, 自有道不尽的奥妙。

三、巧“卖关子”, 妙设悬念美

悬念即疑团, 在标题中妙设悬念, 巧卖关子, 能产生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如教材中的《死海不死》, 名已为“死”海, 又为何说其“不死”?原因何在?这样看似矛盾的组合大大调动了读者阅读的热情。题目中的重重迷雾, 直到阅读完全文方能感到柳暗花明。例如:中考作文题, 以“宽容”为话题。标题《美丽的谎言》, 谎言是具有欺骗性的, 肯定是虚假的、丑陋的, 又为何冠以“美丽”来修饰?题目巧用逆向思维, 以违反生活常理的语言拟题, 使作文题目鲜亮夺目。再如中考话题作文题, 以“感受生活”为话题, 标题《溺水的游鱼》, 人人皆知水是鱼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怎么游鱼会溺水呢?又如以“明天”为话题, 标题《假如明天没有太阳》、《如果没有明天》也能激发读者追溯文章本末, 慨叹妙笔生花的思维空间。

【三美论】推荐阅读:

三美05-12

鉴赏古典诗词三美08-01

上一篇: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下一篇:教师流动制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