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奥尔科夫斯基

2024-08-20

齐奥尔科夫斯基(共12篇)

齐奥尔科夫斯基 篇1

一、曲式分析

全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属于单三部曲式, 这是俄罗斯古典曲式的基本结构。

二、旋律分析

例1.

这是全曲的1到4小节, 它奠定了第一部分的整个基调, 整体外形特点为大山型, 使得这一段的气息宽广而崇高, 局部外形特点前两小节为环绕型后两小节为瀑布型, 旋律的起伏逐渐静下来, 好像是在叹息, 让音乐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例2.

第一部分连接部的旋律, 旋律密集短促细碎均匀能感到它的激动, 但是旋律仍在快速下行, 体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绪和纠结的矛盾。

例3.

这是第一段中补充的主要旋律材料, 经过不断的小跳最终回到静态, 虽然小跳到达很高的音区, 但是表情上却是相当弱的, 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无限凄凉。

例4.

此旋律为第二部分的开端前两小节为向心环绕, 后两小节为离心环绕+射线, 前两小节是从沉思到欢乐的一个小过度, 虽然是向心环绕, 略带一些平稳, 但是从速度和上方的跳音记号, 能感觉到与第一段的不同, 且所有的旋律都处于高音区, 透出了明亮的色彩。后两小节就更加热烈了, 小跳的上行, 给人一种刚劲有力, 积极向上的感觉。

例5.

这个乐句是对以上乐句的重复, 一小节里就重复了前面两小节的内容, 体现着更加急切, 激动的情绪。后一小节从直线到一个八度的跳进, 也是如此。

例6.

此乐句为第二段中到达高潮的乐句, 四度五度的跳进是力量的象征, 同时内声部中, 小二度音程快速的起落, 使音乐具有一种特别明显的民间舞曲特点, 展现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

例7.

这是第二段c部分的最后一乐句, 从几个特强, 和音符的级进快速的上行, 依然能体会到舞蹈的刚劲有力。作者运用疑问型的旋律, 来表现其感情上的增长。

例8.

这是第二段D部分的主要乐句, 第一小节的前半部分的旋律从同音反复到五度跳进, 能体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是后面的旋律却是向心环绕的, 而后越来越静, 暗示着作者的沉思和内心的叹息。

例9.

此乐句为第二段E部分推向高潮的乐句, 主旋律在低声部, 失望的下行八度, 和高声部持续的上行, 形成一种对比和反抗。充分表达着作者内心的美好愿望和现实世界的残酷之间的矛盾。

全曲的第三部分, 为再现段落, 高声部的旋律并没有很多变化, 可是低声部在时值上却缩小很多。音响上的单薄, 更加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彷徨与孤独。

例10.

三、音程分析

具统计在全曲的第一部分中二度音程一共用了178次, 特别是下行二度音程用了152次。且第一段总共45个小节, 其中有30个小节的结尾音程都是下行二度音程.

例1.

二度本身就带有悲伤的色彩, 特别是下行二度更是代表叹息。充分的展现了第一部分的悲剧色彩。

在全曲的第二部分里, 有很多段旋律大量并且重复的使用八度音程,

八度音程不断的上行进行, 也造就了一种热闹的场面。

例2.

在八度的音程上面, 用sf加以强调, 可见作者的坚定信念。

和铉不停的高八度重复, 表情上用了fff, 并且最高音到达了小子三组的7, 音响上如此的透亮, 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世界迫切的渴望。

例3.

以下是全曲的结束句, 前面的pp, 能看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可是消沉之后出现了八度的旋律, 用ff演奏, 与之前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希望和理想的八度。

例4.

四、结语

本文通过旋律分析的方法, 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特点, 他擅长使用音阶下行和二度下行, 来表现悲剧性的色彩;作者还利用八度的大跨度音程和音阶快速上行来表现内心的希望, 用锯齿型的旋律来制造活跃的气氛。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杜姆卡》这首作品所表现的对现实黑暗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美好世界渴望之间的矛盾。

摘要:钢琴作品《杜姆卡》是柴可夫斯基创作高峰期的作品, 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这首作品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 表达了对人民的热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全曲由缓慢和轻快地节奏不断交替和改变, 同时在音乐的旋律中也充满了多愁善感的忧郁与内心炽热的情怀, 本文选择旋律的分析方法, 经过分析而得出此作品表现了作者心灵上痛苦的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美好追求之间不可协调不可统一的矛盾。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旋律分析,材料音调特征,外形特征,紧张度

齐奥尔科夫斯基 篇2

1、不久,寒冬来了。人们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奋力劳动,刨开冻硬的土地。只要我们这口气不断,一定要建成这条铁路。

2、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3、哦,梦想终于成真了!铁环已经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回战斗队伍,开始新的生活。

4、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像光滑的大理石一般的海。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现出一片片的火焰。远处连绵的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5、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6、我们的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有可为的。

7、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

8、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9、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

10、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总是充满着生活和泥土气息。我从来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1、懒洋洋的波浪亲切地朝着脚边爬过来,舐着海岸的.金色的沙滩。

12、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

13、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14、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15、无论家庭或是爱情,都不能使人觉得生活真正美满。家庭,只是几个人;爱情,仅是一个人;而党,这是一百六十万人。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

16、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17、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18、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19、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

20、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2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22、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23、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24、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亲历齐奥塞斯库时代 篇3

孔寒冰:20多年前,原苏联东欧国家发生了政治大地震,即所谓“苏东剧变”。其中,罗马尼亚的剧变来势突然,过程和结果以血腥著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及其夫人出逃未果,三天后被处死。我想请您结合罗马尼亚的社会发展,谈谈这个政治事件背后的漫长成因。

罗明: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1989年的剧变只是一种结果,它的成因之种却是早年埋下的。在齐奥塞斯库之前,罗马尼亚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是乔治乌—德治。德治当党总书记的时候,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上半期,罗马尼亚的国内情况和对外交往还是不错的。剧变之后,罗马尼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批评罗共执政时期一无是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60年代时好像有一种春天覆盖罗马尼亚的感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积极而良好的表现。可不幸的是,1965年3月,乔治乌—德治去世,齐奥塞斯库当选为罗共总书记后,罗马尼亚就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孔寒冰:齐奥塞斯库为什么能当选为总书记?他是否一上台就全面改变了乔治乌—德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罗明:关于前一个问题,毛雷尔(1958~1961年任大国民议会主席团主席,1960~1965年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曾这样对中国总理周恩来说:“齐奥塞斯库之所以被选为党的总书记,是因为他是乔治乌—德治领导下党组织工作的助手,主要负责罗共的组织工作。因此,他比起其他领导人更熟悉党的各个部门。另外,他比较年轻。”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他会同年纪较大的、有经验的领导人协商才作出重大决定。开始时,事实似乎也如此。比如,1968年苏联和其他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侵犯捷克斯洛伐克时,齐奥塞斯库就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做法。在党中央大楼前面的广场(当时叫共和国广场,现在叫革命广场)上,向自动聚集在那里的罗马尼亚民众发表讲话。他讲话时,人们都鼓掌、欢呼。有这样的说法,那一天是齐奥塞斯库作为党的领导人最为光荣的日子,在民众心中,他成了民族英雄。

孔寒冰:齐奥塞斯库的个人特点是什么?

罗明:首先,他有很强烈的权力欲。正因如此,他做什么都很积极,很严格,有时甚至像打仗一样,而不是采取温和的方式。这使大家觉得很不舒服,都不是自觉自愿地参加这个工作。另外,他做事缺少灵活性,一旦认定要做什么事情,就不管任何特殊情况和不同特点,一定要达到目标。到后来,他年纪大了,而且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夫人——埃列娜•齐奥塞斯库对他和罗马尼亚社会发展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

孔寒冰:埃列娜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罗明:埃列娜觉得她的才智超越了任何人。比如,她有时会十分轻蔑地对外交官说:“你们算什么,我若不去那些国家,你们什么都干不成。”其实,她能到那些国家去,全因为我们这些外交官做了大量的工作,是罗马尼亚整个外交政策的结果。另外,她非常瞧不起科学家。其实,她本人就是科学院院士,在化学研究方面挺有名的。总之,外交部、科学院和其他一些部门都不在她眼里。在政治方面,埃列娜控制着内务部,又依靠内务部掌控着整个罗马尼亚。到上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曾在国外学习过的外交官,不论他们多么忠诚于罗马尼亚,都被她清除出了外交部。留下来的都是些与国家安全部门有密切联系的人,都得听从她的话。不仅如此,埃列娜还负责罗共的组织部门。

我要强调指出的有两点。第一,人们现在说的共产党时代就是齐奥塞斯库的时代是不对的。第二,即使所谓共产党的时代,恐怕也分为乔治乌—德治和齐奥塞斯库两个阶段。我一直以为,要真正和正确地理解某人的性格、思想,就看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做什么。乔治乌—德治在任时,几乎被所有罗马尼亚人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时代。齐奥塞斯库开始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以前的政策,所以,罗马尼亚到70年代中期之前還带有乔治乌—德治时代的特征,但以后就在齐奥塞斯库一家的影响之下了,80年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孔寒冰:在上世纪70、80年代,罗马尼亚有没有人对齐奥塞斯库的做法表示异议?

罗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那时遇到的困难不少,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发生了许多变化,社会主义的改革也有了一些发展。但齐奥塞斯库不赞成改革。1968年,苏联为首的华约五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借口是后者在国内政策方面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放弃了苏联经验。所以,齐奥塞斯库做出决定,对内要严格控制整个社会,对外则继续奉行原来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应当承认,当时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后来一听到改革就反对。为此,党的宣传部门还根据齐奥塞斯库的意思专门列出了禁止使用的200个词语,如“团结”、“改革”、“集中”、“专制”、“独裁”,等等。

1989年12月马耳他会议之后,美国和苏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欧国家。罗马尼亚曾有人提议更换党的总书记。1989年召开的十四次党代表大会上,有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党员站出来说:“我们应当另外选一个总书记。”当时我也在场。他一方面强调指出,总书记过去是由党中央选举的,而现在是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因此,要利用这次党代会的机会换选总书记。他批评说,齐奥塞斯库违背了党内民主,把自己的夫人提拔为政治执行委员会的委员,让自己的子女做总书记的候选人、继承人。但也有几个代表站起来反驳,包括萨安娜所在的研究所的所长和外交部的一位副部长等。其实,这几个人本也不是很愿意这样做,是埃列娜要他们表的态。

孔寒冰:您如何看待齐奥塞斯库本人?

罗明:齐奥塞斯库在落实政策方面没有灵活性。他主张民族主权、国家独立是正确的,但他采用的方式总让人觉得不妥。比如,1968年他在共和国广场上的讲话,尖锐地批评苏联,后来就有人说:“尼古拉,你这样继续批评苏联,明天他们就会侵略我们。”齐奥塞斯库知识比较浅薄,想利用这种强硬的做法成为世界“政治明星”,看得出来,他这样做都是为了他自己。

其实,当时有人提出要改选总书记,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可齐奥塞斯库不明白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当这种趋势变得越来越清晰时,西方一些国际组织开始对齐奥塞斯库施加压力。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罗马尼亚贷款时,就常常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齐奥塞斯库作了一个决定:罗马尼亚要把所有的国际借款都还清,不再听从这些国际组织的任何要求。当时,罗马尼亚国际借款的数额还是比较大的,齐奥塞斯库用7年多的时间还清了全部贷款,且国库里还存有30亿美元。但罗马尼亚人民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吃饭都有很大困难,民众过着非常可怜的生活。

萨安娜:那时,许多人包括我,都不明白为什么非要以严重损害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还债。于是,我就问罗明。他告诉我,借来的钱原本应投资在可以盈利的企业,盈利后再还债。可是,这些企业没用好这些资金。那个时代,罗马尼亚人民的生活真的很苦。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买任何生活必需品都得排队,买汽油需要晚上去,早上才回来,买鸡蛋也得排几百人的队。齐奥塞斯库的小儿子尼库在我的故乡锡比乌当县委书记,感觉他对人民还是十分同情的。他天天出来逛商店,有一次,他看到商店里没有东西卖,就命令从那里经过的向国外运送食品的卡车停下来,把车上的东西运到商店里卖给居民。

孔寒冰:齐奥塞斯库的这个小儿子剧变之后的命运怎么样?

罗明:剧变后,他也被捕坐牢,1992年因肝硬化保外就医,出狱后1996年因病去世了。关于我们罗马尼亚人的那个悲哀时代,可以讲许多不堪回首的故事,短缺的东西还有很多。当时的电力供应不足,电视每天只能看上两个小时。有的工厂没有钱购买需要的新设备,有的甚至连基本建设都没法进行。

孔寒冰:这个时候齐奥塞斯库的个人权力已经没法限制了?

罗明:是这样的,过一会儿我再谈这个问题。我还记得罗共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贵国中共中央代表乔石同志出席了。那时在公众场所,只要一提到齐奥塞斯库的名字,人们就得站起来拍手,一起喊:“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共产党!”乔石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的党代会没什么实质性意义。

当时有人认为,既然第十四次党代会没能改变罗马尼亚共产党的这种状况,那就应当采取一些别的办法。第一,包括伊利埃斯库在内的一些资格老、有经验的人就自然而然地考虑到更换党的领导人。据我了解,当时有人告诉维尔德茨(曾当过政治局委员和部长会议副主席,本是很有影响力的人,但在当时已经被排除在党的领导集团之外),要推荐他当党中央的总书记。维尔德茨表示并不反对,但认为应该走合法的途径,也就是通过大国民会议,通过召开党中央会议来作出最终决定。然而,这个做法肯定行不通,这样的会议永远都开不成,因为由埃列娜操纵的机构马上就会有所反应。第二个办法,有人提出通过组织一个秘密协会来更换党的领导,罗马尼亚有过这样的尝试。第三个办法,通过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向齐奥塞斯库政权施压,他们向该电台提供各种各样的批评齐奥塞斯库的资料。其中,批评最激烈的是农村城市化的问题。

孔寒冰:西方为什么会提出有关罗马尼亚的农村城市化问题?

罗明:因为这跟工业化和罗马尼亚的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比例不会超过7%,可罗马尼亚的比例是48%,而建国之初为52%。当时,大部分农村的厕所都在院子里,没有自来水,有的地方现在都还没电力。齐奥塞斯库想通过城市化改变农村的生活条件。

孔寒冰:(问罗明夫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萨安娜:按照我所了解的一些具体情况,第一,将农民所拥有的那200平方米土地占了盖楼房,让农民住楼房里面,农民当然很不高兴。因为他们一般都会养一些家畜,加上在那一小块土地上种的蔬菜等农作物,可以供应给城市居民。把农民的土地没收了,把他们放在几间小房子里,谁也不喜欢。第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农村的消失,也意味着民间艺术的消失,当时有好多知识分子反对这一点。

孔寒冰:现在中国有些地方也在做罗马尼亚当时做的事情,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农村不改造难以发展的现实问题。所以,怎么做是关键。这种农村城市化持续了多长时间?

罗明:大概10年吧。

孔寒冰:在中国,近些年有人研究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饥荒。我听父母讲,那时民众的生活是很苦的,以前叫做“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但也有一些研究气象的文献说,那三年的气象条件比平时还要好呢。学界的基本认同是刘少奇当时说的“不是天灾是人祸”。所以,我认为您刚才说上世纪80年代罗马尼亚的灾祸的原因是为了面子去还债,不借钱,一刀切。您能否再讲几个亲历的、比较典型的那时罗马尼亚人的生活片断?

罗明:我举一个小例子。有外地来客时,我们不得不招待他们吃肉,但商店买不到,怎么办呢?我跟马路对面的一个饭馆有些私人关系,当时去饭馆吃饭的人也不多。于是,每次我就从那里买一些还没有做熟的肉的半成品,但付的是成品的价钱。

萨安娜:那时我在罗共党中央的食堂吃饭。食堂每星期有一天可以在下午两点后卖一些东西。我通常就买奶酪,很咸的那种,还有一截肠子、一点奶油、一块黄油,有时也能买到一点水果。不过,能买到的东西实在不多,因为我们是下午2点钟进去,而党中央的工作人员12点就下来了,我们去时东西基本都卖空了。就那样,我们还是拼命地挤,有时只能买到一块已经臭了的奶酪——这可是我们一家一个星期吃的东西啊!

有件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圣诞节的第二天,我把家里的事都安排好了,就出去转转,看能不能买到什么东西。只见一个商店前面许多人在排队,一问才知道是在卖橘子。我排了一個多小时,家里的小外孙女就着急了,跑出来找我。轮到我时,售货员忽然把窗户关上,说“我不卖了”。我当时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懂事的小外孙女在旁边安慰我说:“外婆,您不要买了,我真的不喜欢吃橘子。”

生活虽苦,但苦中也有乐。一次排队买小鸡,人很多,队很长。我同时在构思一篇关于司马迁的文章,最后我只买到了两只瘦瘦的小鸡。把那两只小鸡拿回家后,那篇文章在心里也写好了。

孔寒冰:中国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把票、证取消了,在此之前也是什么都凭本或凭票。

萨安娜:在罗马尼亚,只有油票和糖票。一次,齐奥塞斯库乘车时看到路边有很多人排队,就问为什么排队。身边的人告诉他,商店下午可能卖肉。齐奥塞斯库就说:“要是外国人来了看见人们排队买东西,那怎么行,以后不许让人们在那里排队。”之后,布加勒斯特人排队买东西就得藏在路旁的树后面。

孔寒冰:当时,商品的匮乏除了还债的原因,还有别的吗?

萨安娜:还有出口,罗马尼亚的商品是以很便宜,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卖出去的。

罗明:这也是齐奥塞斯库的思维方式。他的目标是不管以多低的价格,也要把罗马尼亚的商品卖出去,以还清债务。

萨安娜:后来我们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罗马尼亚出口的东西有多便宜。比如,在超级市场,500克的罗马尼亚果子酱是25分,而英国的150克的果子酱是50分。罗马尼亚的鞋子、衣服都是几个美元就可以买到了。

我经常想起我们研究所最后一次基层党组织会议的情况。做完报告后,党委书记叫我们发言,可大家一句话都不说。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党委宣传部的人,他看见我们一点都不积极,也竭力鼓动大家表态讲话。最后,还是一个杂志社的社长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这是我参加的最后一次党组织会议,时间是1989年8月,最后在人们的无语中散了。那时候,我们的压力很大,人们感觉失去了希望。

罗明:接下来,罗马尼亚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义、政党和团体,它们都希望改变政权。那些政党组织,有的同苏联有关系,有的是同西方国家有关系。

在那个时候,我同伊利埃斯库经常见面谈论局势。我们都认为,这样一些组织不会起决定性作用,不可能推翻齐奥塞斯库一家的政权。应该有人民群众站出来,组织示威、游行、罢工等活动。据我了解,负责国家安全机构的一些人也认为有必要改换罗马尼亚的领袖,不然稳定、安全保证不了。1989年12月22日,布加勒斯特有许多工人出来示威游行,国家安全机构的一个将军(不是埃列娜任命的)下命令,国家安全部队退到军营,不参加任何活动。正因为如此,后来只有军队参加了一些镇压民众示威的活动。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影响罗马尼亚社会剧变的势力是多种多样的。电视台在这一过程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负责电视台的都是些犹太人,他们通过电视节目实际上是引导了布加勒斯特事态的发展。

另外,20日在蒂米什瓦拉有一个牧师叫拉斯洛•特凯什,他既是罗马尼亚特殊机构的工作人员,又是匈牙利人。当时,他鼓动群众反对齐奥塞斯库政权,一些普通的工作人员要把他从教堂拉出去,而信徒们不赞成这样做。结果就发生了冲突,这个冲突扩大化,就发展成为蒂米什瓦拉革命。

萨安娜:群众反对齐奥塞斯库的态度,在最后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表现得非常厉害。1989年3月,在一个很大的机械制造厂进行人民代表选举,齐奥塞斯库是那个选区的候选人。通常,选举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可那天这个工厂的选举在早上9点左右就停止了,因为工人们投的票都是反对齐奥塞斯库的。这是罗马尼亚人民第一次有组织地表明对齐奥塞斯库的不满。

孔寒冰:有这样的说法,齐奥塞斯库的政权是家族式的统治。除了齐氏夫妇外,他们家族中还有其他人在党和国家机关占有比较重要位置的吗?

罗明:除小儿子尼库外,齐奥塞斯库还有一子一女,但他们都是比较正派的人。齐奥塞斯库还有两个弟弟当将军,一个是内务部警官学校校长,另一个是国防部副部长。他的一个妹妹在他的故乡当小学校长。其实,对于民众对他的这种个人崇拜,齐奥塞斯库的家人,甚至他的父母都不是很高兴的,他们觉得这不真诚。

孔寒冰:齐奥塞斯库形成的这种个人专断、家族统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罗明:这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很多因素。第一,要考虑到罗马尼亚人民还是很“东方”的,对领袖有崇拜的情结。第二,罗马尼亚共产党的组织和运行具有能够产生个人崇拜的特点。第三,我觉得齐奥塞斯库一方面继承了乔治乌—德治的一些好的政策,比如罗马尼亚在国际上的威信等,但另一方面也利用这些因素慢慢营造对他个人崇拜的环境。他可以随意任命任何官员,决定宣传的方式。

萨安娜: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些有关齐奥塞斯库夫妇的情况。70年代时,每天早上齐奥塞斯库夫妇都带着两只大黑狗来到罗共中央大楼。我们去食堂吃饭时,会路过党中央大楼的门口,有时候看见齐奥塞斯库的车开进去,我们只是停下来等他开走了再走,也没有谁推我们、欺负我们,只是等等就行了。可到了80年代末,那里连走路或路过也不行。齐奥塞斯库夫妇来到之前,警卫就把路过的人推到墙边。一次我没带手表,包里放了一个小闹钟,不知道怎么搞的那个闹钟响了起来,结果遭到了警卫的严厉斥责。

孔寒冰:所以,也不难理解齐奥塞斯库夫妇最后的命运是那样的悲惨。

萨安娜:那时,罗马尼亚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对齐奥塞斯库的个人崇拜。例如,电视台的节目只有歌唱他的,一天好几个小时。我们还算幸运,能够看到中国的电视剧,像《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济公》等,都是中国大使馆送给我们的。

我在研究所工作时,每年透过办公室的窗户都能看到各县给齐奥塞斯库夫妇送来的礼物,全是用卡车拉来的。接近他们的工作人员后来告诉我,送礼的来了后,埃列娜有时也下楼去看看,一边看还一边说:“让我看看都送了什么,某某县长就送给我这个玩意儿?他是个什么人,以后要注意……”于是,评价哪个县长的工作能力和功劳,就主要看埃列娜对送来的礼物满不满意。

另外,齐奥塞斯库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任何崇拜他都觉得不够。有好多人不敢反对他,像著名的經济学家马尼亚•曼内斯库院士见完齐奥塞斯库后,临走前还得吻他的手,以表示尊敬。可是,罗马尼亚没有这样的习惯呀。我还记得,有一次在走廊上见到档案库的一个工作人员,他负责收集外地给齐奥塞斯库寄来的信。他对我说:“我受不了了,那些人写信的时候也不知道用的什么词,那些词好得字典里都找不到了。一个人能接受这样的话语,表明他的脑子有问题。”我也认为,齐奥塞斯库能接受这种崇拜,而且还感到高兴,那不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罗明:我在这里要补充一下。刚才萨安娜说齐奥塞斯库是一个自高自大的人,我觉得不应该以这样的修辞来形容他。我认为,齐奥塞斯库觉得权力就是一切,所以别人批评、谴责他的时候,他不觉得是攻击他本人,而是攻击他的权力。作为罗马尼亚共产党的总书记,作为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他是不能触动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浅析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意境 篇4

一、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是艺术中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 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 情和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境中有情, 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 是情与境、意与境的统一。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 它给人美感的特点。我们说, 意境的美感, 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 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这种美感, 也像尼采说的那种“形而上的慰藉”。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远望, 这样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 这种感悟, 带给诗人的就是一种惆怅。这种惆怅也是一种诗意和美感, 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当我们听到《保卫黄河》的时候, 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壮美山河、豪情壮志, 在这种美感中, 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 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二、柴可夫斯基简介

彼得.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 是俄国伟大的浪漫乐派民族作曲家。“在俄国从来没有一个音乐家比柴可夫斯基更具有彻底的国际性, 却又具有彻底的俄罗斯式。”他的创作之中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他的音乐的基调是以民歌和民间音乐为基础的。他的创作之中注入了俄元素, 深刻表达了对本民族的热爱, 还采用了不少俄国和其他国家的名著作为创作的题材, 能够把原著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人们常把柴可夫斯基的3部芭蕾舞剧《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视为经典之作, 至今盛演不衰。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的友情被后人传为佳话, 据说他俩几乎从来没有见过面, 却是书信不断, 而且持续了13年之久。梅克夫人在写给柴可夫斯基的一封信中写道:“在你的音乐里, 人们能够受到至善至美, 并感受到他们最深切的愿望, 还能获得现实生活不能提供的幸福。”

三、《杜姆卡》意境分析

1. 作品简介

《杜姆卡》也可以译成《悲歌》Op.59。于十八世纪产生于波兰, 根据叙事故事诗写成的民谣形式的乐曲, 不久便传播到斯拉夫民族的各地方。题目 (dumuka) 的俄文原意是“沉思”, 也可译为“想”。《牛津简明音乐辞典》上写道:“《杜姆卡》, 一种斯拉夫的民间叙事歌, 起源于乌克兰, 其中悲哀的和快速节奏相交替[3]”。在器乐曲中常以“哀伤忧郁和朝气蓬勃的性格相交替出现[4]”。1885年正是柴可夫斯基创作辉煌的时期, 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杜姆卡》也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 当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黑暗的统治之下, 他一方面感到这种暗无天日的腐朽制度让人窒息, 憎恨那些采用专制的统治者, 同情人民大众。另一方面, 他又拥护保守的王朝, 认为革命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因孤独而苦恼, 总是在这种矛盾中挣扎着, 在乐观与悲观中, 积极与消极中辗转不定, 并把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社会的发展观和对人生的价值观都融入到他的创作中, 这也就是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悲剧性与民族性色彩的原因。《杜姆卡》这首钢琴作品把矛盾的冲突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种造成他心灵上的痛苦的情感和对阻碍光明力量的情感集中体现在他的音乐作品当中,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美好追求, 把现实的事物理想化, 并赋予它最美好的音乐形象, 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将人们带到了一个没有矛盾和冲突的意境。

《杜姆卡》以“俄罗斯乡村景色”作为这部作品的副标题, 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情, 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 劳动人民的生产情景, 表达对人民的热情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柴可夫斯基生动的描绘一首充满生机的悲歌, 并结合了斯拉夫民族的传统民谣, 低沉忧郁的旋律唱出凄凉的色彩, 也衬托出斯拉夫人民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 将俄罗斯民族之“悲情”及热烈的舞蹈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非常富有感染力。全曲由缓慢和轻快的节奏不断交替和改变, 在音乐的律动中不时充满了多愁善感的忧郁与内心深处炽热的情怀。最后首尾呼应的段落, 柴可夫斯基运用重现序奏的方式, 更增添丝丝的忧郁和惆怅。

2. 乐曲中的意境分析

(1) 第一部分

(1-45) 小节:降E大调, 行板, 如歌的 (Andantino cantabile) , 情绪十分忧郁, 低沉, 好像在回忆和感叹过去的事情。 (1-16) 小节是这首乐曲的主题, 旋律写的优美而悲情, 故这个主题也称为“悲歌”。这一旋律让人们聆听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内心压抑的情绪, 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痛 (见谱例2-1) :

这一段落突显了俄罗斯民歌的色彩, 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气息, 速度较为缓慢, 力度上的强弱起伏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不安, 情绪带有一些的诉说性, 好像在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第9-12小节, 情绪比前面更加激动, 而且采用了原样重复的写作手法, 后两小节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内心的心理活动, 随后逐渐平静。

后半部分节奏加密, 织体变的更加复杂将之前的哀伤、沉闷的主题旋律发展的更为动力化与情绪化, 内涵更加深刻。最后一连串的装饰音在mp中结束, 一个延长的休止并没有让音乐停止而是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思考, 让音乐到达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在这个呈示部中, 主要包括三个织体形态逐渐递增, 织体由简单到复杂, 虽然作者身处大自然中, 但仍没有忘怀内心的苦恼与不安。合唱式的织体部分和伴奏和弦, 模仿了俄罗斯民间乐器“古丝里”的拨弦效果, 呈现出浓烈的俄罗斯风情与民族特色。

(2) 第二部分 (46-113) 小节

Con anima富有灵魂的 (有表情地) 。这一部分是一段对比性质的段落, 情绪热烈粗犷, 具有典型的俄罗斯舞曲风格。主题积极向上, 刚劲有力的俄罗斯舞曲, 节奏感明显加强, 力度和速度也急剧递增, 与呈示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体现了俄罗斯人民能歌善舞, 热情豪迈的性格特点, 展示了一幅热闹无比、欢快的俄罗斯舞蹈场面 (见谱例2-2) :

从64小节起, 这一段落是第二部分的高潮段落, giocoso“快乐的, 有兴致的”, 速度急剧上升, 力度上由mp进入逐渐加强到mf、f烘托了热烈的舞蹈气氛, 右手的旋律声部用了小连线、跳音和保持音增添了愉快喜悦的心情。在72-73小节, 内声部旋律隐藏在复杂的声部中, 弹性的跳音形象的描写了热烈的舞蹈场面。 (见谱例2-3)

从78小节-113小节, 情绪变化较为丰富, 旋律主要集中在右手的高声部和中声部, 音乐色彩浓厚好像表达了作者冥思苦想的事情, 既有着大自然无限辽阔的感觉, 又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波动。从78小节到86小节, 旋律较前面多了延音连线和附点音符, 因此音乐便多了些沉思的情绪, 接着用了Cadenza“即兴演奏乐段”, 充分展现了内心的矛盾冲突, 激烈到三个fff, 最后那种渴望和现实的激烈冲突慢慢消失在惆怅中。

(3) 第三部分 (114-138) 小节

再现部也是结束段。114-129小节完整的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的呈示段, 但不同之处在于主题比第一部分要低了一个八度, 时值更为短促则用了八分音符, 和声运用更加单薄, 整个情绪显得更痛苦而孤独, 有一种沉思的意境, 之前热烈的情绪最终要回归到悲痛的现实中来, 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空泛的想象。第130-136小节以属, 主和弦反复交替出现作了全曲的延伸和扩展, 像是在叹气, 哀怨。最后137-138两小节, 三个有力的和弦在c小调上收拢结束, 与第二部分的舞曲的段落和节奏有了一定的联系, 既统一了全曲, 又像是在叙述之后用强烈的狂舞结束了全曲, 一切归于平静。表现了一种无奈、惆怅、优伤的意境。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曾说道:“柴可夫斯基是我们之中最俄罗斯化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虽然不是每个人听起来都很“俄罗斯”化, 但从根本上说, 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了他的民族性格, 旋律宽广, 气息悠长, 自然质朴, 真挚动人。他的音乐长期以来标榜为莫斯科式的诗情画意的音乐, 以《杜姆卡》为例,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境。正如梅克夫人所说在他的音乐里, 人们能够受到至善至美, 那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2]毛宇宽.俄罗斯音乐之魂——柴可夫斯基[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3]利.列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3.

[4]申波.音乐艺术的审美阐述.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奥斯特洛夫斯基简介 篇5

国籍:俄国

出生年月:1823~1886年

基耶特洛夫斯基与《初恋》 篇6

在幼小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心目中,锅炉工是他最初的梦想,后来发展为话剧导演。报考洛兹电影学校也仅仅是为当话剧导演作准备。可是,他两次都没考上。第三次再去报考完全是出于自尊心,他只想向那些主持入学考试的“混蛋”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当时,一千名报考者当中最后大约只有不到六个人能够被录取。克里斯托夫侥幸过关,直到最后口试,所有的老师对他都非常中意。口试的一道题目是:请说出大众传播的工具有哪些。克里斯托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电车、公共汽车、轮船、飞机。”主考官们认为这个考生高深莫测,不肯正面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故意说一个讽刺性的答案。事实上,当时的克里斯托夫的确认为这就是正确答案。

1969年,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洛兹电影学校毕业。在离开洛兹之前,他为这个古老陈旧的小城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洛兹小城》。从这部电影开始,基耶斯洛夫斯基确立了自己的纪录片创作观念:接近现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了解人在社会现实中的行为。1970年,他来到华沙。当时,在社会运动的促动下,波兰影坛也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电影革命,电影史上称之为“道德焦虑电影”。这些电影主张表现人在社会中的真实存在和生活。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个时期的主要创作是纪录片。他的纪录片比较鲜明地反映了“道德焦虑电影”的一些基本追求。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基耶斯洛夫斯基一共拍了大约30多部纪录片。他深信纪录片这种媒介可以忠实地描述波兰社会现实中人的处境。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喜欢研究别人的生活,他们的无穷变化比我所能编造的故事要有趣得多。

曾获法国克拉考维纪录片电影界最佳影片奖的《初恋》拍摄于1973年,讲述了一对恋人罗米克和杰西亚从准备结婚到结婚生子的过程。在拍摄时,克里斯托夫一直把女人的肚子比作一团面,把它放进烘箱里面自己会慢慢变大,然后用摄影机跟踪这个过程。为了拍摄生产那一幕,剧组准备得特别仔细。他们确证了年轻的妻子杰西亚要去的医院,做了周密的安排,这是拍摄一部纪录片所必须考虑的。但是不论如何精心准备,都有可能会失败。比预产期提前一个星期,克里斯托夫和同事们就在产房里安排好了录音设备和灯光,尽量把在场的男性工作人员减到最少。因为夫妻俩没有电话,所以摄制组制定的计划是:杰西亚一开始阵痛,丈夫罗米克就给摄制组成员之一“鸟嘴”打电话,由他负责通知其他人。已经花费了近半年拍摄的影片决不能错过这场重头戏。

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什么消息。一天晚上,贪杯的“鸟嘴”忍不住出去喝两杯,不料喝了个烂醉。凌晨四点,烂醉如泥的他搭上一辆公共汽车倒头就睡。忽然之间有人摇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罗米克扶着杰西亚过来了。杰西亚晚上开始阵痛,两人给“鸟嘴”打电话没有人接,就自己坐公车去医院,结果在车上看到唯一的乘客就是东倒西歪的“鸟嘴”。“鸟嘴”马上清醒过来,下车给克里斯托夫和其他成员打电话。半个小时之后,所有人都赶到了医院,拍摄没有出什么问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里安排了一些情节,甚至故意制造冲突,比如有意安排了一个突然出现的警察来检查这对恋人的居住证明。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解释这个说法的时候说,我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纪录他们生活中发生的戏剧性事件,而我的安排正是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的事。由于被拍摄对象并不知道这是人为安排,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和不安是真实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用用肩抗摄影机拍摄的长镜头准确地表现出两人此时的心情。

恋人们在读一本关于孩子早期教育的书的段落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人为安排的。他让两人读他们将来要读的书,然后拍下了他们读书时的反应。这个段落完全由两人脸部的大特写组成,使观众能从两人的脸上看到他们心理的微妙反应。

基耶斯洛夫斯基坚定地相信,人的状态和命运是他纪录的核心。在小俩口儿结婚的段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使用了超级长镜头,镜头在纷乱的场面中始终拍摄新娘的脸,新娘的面部表情像一部充满情感的诗篇,激动、幻想与莫名的伤感。基耶斯洛夫斯基配上一段音乐烘托出人生命运的主题。

对于声音的运用,基耶斯洛夫斯基别出心裁。在恋人相会的段落,姑娘在楼上,小伙子在楼下,影片完全忽略了二人之间的对话,只有表情的切换,而声音则是俏皮的长笛演奏,表达了约会的美妙、愉快。在草地游戏的段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个训狗的镜头交待了这个段落的声音来源,整个段落都用训狗的声音贯穿,而画面是母亲与婴儿。他幽默地点出新娘将要面临的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纪录片是思想的逻辑,如果加入一些故事性的因素,纪录片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母亲生孩子这个段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把母亲生孩子与父亲焦急的等待交叉剪辑在一起,使整个段落的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初恋》没有用一句解说词,完全通过声画的蒙太奇处理来叙事,特别是声音的处理尤其精细。影片的结尾部分,基耶斯洛夫斯基又用婴儿啼哭声贯穿两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样的声画蒙太奇段落预示了两人在将来的生活中所要面临的处境。

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之后,罗米克和杰西亚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尽管有人在路上认出他们,向他们微笑,但是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但是克里斯托夫的确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难题——住房。当时夫妻俩住在祖母的一间小屋子里。克里斯托夫给电视台打报告,申请拍摄小女孩降生之后的生活。他对领导说:“你是想看到积极的报道还是消极的?如果你想看到积极的生活,我们必须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你不可能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快乐地生活。”电视台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为夫妻俩弄到了一套四间房子的公寓,这在当时已经非常高级了。对小女孩的追踪拍摄没有进行到底,因为克里斯托夫觉得自己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利用纪录片来影响片中人物的生活,无论好坏都是不对的。纪录片不应该造成任何影响,尤其是关于人物人生观的部分,这是纪录片的陷阱之一。克里斯托夫萌生了放弃纪录片的想法。十多年之后,克里斯托夫和这对夫妻仍然保持着联系。他们后来又生了两个孩子,住在加拿大。有一次德国举行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回顾展,克里斯托夫把这一家子也叫了去,片中出生的那个小女孩已经18岁了,每一个人看过之后都热泪盈眶。

在经过十多年的纪录片创作之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渐渐的对纪录片的表现力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他认为纪录片有一种先天的缺陷,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愿意让记录者拍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此时,他开始把兴趣转向了故事片。

于是,《十诫》、《蓝色》、《白色》和《红色》走进人们的视野。基耶斯洛夫斯基从纪录片开始了它的电影生涯,到后来成为故事电影创作的大师。这其中的奥妙给电影爱好者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录片研究专家。

简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篇7

一、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

这是他1878年的作品, 与贝多芬D大调, 门德尔松e小调, 勃拉姆斯D大调并成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全曲一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短歌, 行板三段体结构, 最后一个乐章是快板, 回旋奏鸣曲式.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即第一乐章主部与副部那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大胆的转调与频繁的三六度跳进……每次演奏的时候, 我总是感觉着自己身上的血液都沸腾啦, 每一寸肌肤都在被燃烧着, 一方面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情趣, 一方面仿佛在歌颂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与生命, 尤其是这部作品的副部主题, 通过4个乐句逐渐推向高潮, 一环接一环, 是那么的华丽, 那么壮观, 无疑, 这部作品展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天才,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旋律大师!第二乐章是个非常短小的短歌, 他凄美的另一面在这个乐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曲略带忧伤色, 像一个女子在不停地抽泣诉说着什么一样, 但旋律是那么的婉转而柔美, 我记得国外好多动画与电影中的背景音乐就是用的这一段……放佛是对大自然的沉思.第三乐章一开始就与第二乐章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我第一次听的时候, 真是被吓了一跳, 因为第二乐章你会完全沉浸在那种忧郁宁静的气氛中……这也是这位天才的成功之处, 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俄罗斯人民伴随着激烈的鼓点节奏载歌载舞, 欢快的庆祝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全曲总体的音乐风格应该是乐观而华丽的, 更多的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风俗与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 是一首倍受世人所欢迎, 绝无仅有的音乐佳作, 同时也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久演不衰, 是小提琴界许多大师与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二、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音乐风格

如果说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为俄罗斯人民而谱写的一首著名佳作的话, 我童年的回忆—天鹅湖即勾绘出了人性的善良与忠诚.这是一部四幕芭蕾舞剧, 其实原著是悲剧来的, 但现在很多音乐家把它改编成了一个王子和一个中了巫婆魔法的公主的爱情故事, 最后是完美的大团圆结局……但我更青睐于他的原著, 那种独特的, 只有他才能完成的悲壮的效果。

下面我来详细说明下这首曲子的配器与音乐色彩, 舞剧一开始的序曲就是众所周知的那段柔美的双簧管旋律, 这是整部作品的主题的变奏, 它勾勒出通过邪术变成天鹅的公主的一幅凄美的图画.接下来同样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第一幕的音乐, 标题为席格富力王子的宫殿大厅前, 这段音乐与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华丽而明快, 显示出了这位旋律大师独有的音乐天才, 第一幕结束时, 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 真正的天鹅主题音乐第一次亮相, 那种凄美与伤感在竖琴与双簧管的烘托下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第二幕标题湖边, 甜美柔和的旋律向人们展示出了一幅天鹅在湖边游水嬉戏的画面, 著名的舞曲四小天鹅就是出自第二幕.这些都是为被标题为王子席格富利之城堡内正举办一场舞会的第三幕做准备的, 它是由一系列的特性舞曲组成, 著名的查尔达什舞曲与西班牙舞曲等等全出自这一幕, 它热情而奔放, 具有浓烈的西班牙风味, 强劲的节奏与动力感十足的舞蹈, 都加重了这部舞剧音乐的民族特色。最后一幕被标题为湖边, 首先通过一个间奏曲引出了一系列的情景音乐, 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 最后转入颂歌主题:歌颂了伟大的爱情, 战胜了死亡, 以战胜恶魔而告终, 另人观后热血沸腾!这部作品在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曾被人们称为永远的天鹅湖.他把芭蕾舞的优雅与柔美同交响乐的华丽与壮观在这部作品中结合的天衣无缝。同时也再现了他音乐中的壮观华丽与凄美的情感, 并流芳百世,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的音乐风格

说到柴可夫斯基, 当然不能少了他最后一部作品, 同样也是他这一生当中最为成功的一部的作品: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前面我所提到的华丽而凄美的音乐情感在这部作品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注:很多参考书上指出,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 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 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 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由一个慢板引子转入到一个不是很快的快板旋律, 给人以苦恼, 不安和焦燥的印象, 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 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 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而温和, 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 形成谜一样的结尾.第二乐章是温柔的快板, 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 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 后半部分为三拍, 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 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 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 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第三乐章则是一段非常活泼的快板, 谐谑曲, 有许多学者指出, 此乐章是作者对过去的回忆, 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 轻快活泼, 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 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 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 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 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 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经扩展后, 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 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第四乐章是全曲的终曲, 是一个哀伤的慢板, 自由三段体形式, 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 (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 而本交响曲正相反, 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 , 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 描写人生的哀伤, 悲叹和苦恼, 凄怨感人, 有深沉的悲怆.令人回味无穷。它的一切都证明了这部作品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 也是古今交响曲中最为第一流的精品!

齐奥尔科夫斯基 篇8

一、内容分析

这一段曲子诗意很浓, 自由、舒缓是其主要节奏, 侧耳倾听, 我们的情绪得到熨帖。松雪草生命力极其顽强, 冬天还没有完全消失, 冰雪仍在控制着大地, 但是松雪草却坚强地冲破了坚硬的土地, 在冰天雪地中开出蓝白色的小花。由于它的坚强不屈, 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 很多俄罗斯诗人学者都为它写下了赞美之词。

有这样一个关于松雪草的传说:生活在伊甸园中的夏娃和亚当被上帝驱逐后, 遇到大雪, 夏娃感觉非常冷, 在天空中飞舞的几片雪花看到后, 于心不忍, 就变为花朵, 迎着寒风怒放, 给予夏娃安慰和鼓励。这些花朵就是松雪草, 因此, 松雪草又是温暖的象征, 是报春草, 迎着寒风怒放, 给人希望和憧憬。

二、教学分析

乐曲采用了单三部曲式A B A的结构, A段包括1—24小节, B段包括第25—58小节, 接下来是A段重复, 尾声是75—86小节。

A段的节奏连贯、流畅, 气氛温馨, 左手和弦以固定的节奏来烘托刚刚破土而出的松雪草纤细而又坚强不屈, 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演奏时需要注意的是:将高低声部的旋律连贯地表达出来, 尤其是高声部要连贯、悠长, 演奏娴熟后要加入一些踏板。

谱例

B段较为活泼, 属于舞曲类。在弹奏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时, 要表现得一气呵成。从33小节开始出现了一个嘹亮、舒展的旋律, 发展到40小节处, 有一些略微的停顿, 此时, 左手逐渐缓慢的旋律起到了一种承接上下文的作用。

谱例

在41—48小节的重复句之后, 主题会重复出现, 但是此时的旋律和声部较前一部分有了一些略微的改变。

53小节之后, 左右手声部前后呼应, 颇具圆舞曲的特色。

谱例

齐奥尔科夫斯基 篇9

(一)浪漫主义风格

1. 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热爱

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总带给柴可夫斯基无穷的灵感来源,他总是把自己对俄罗斯大自然的深情挚爱倾注在音乐里,形成情景交融的音乐风格。如在〈三月―云雀之歌〉中,柴可夫斯基运用了大量的「拟声创作手法」,在乐曲开头的右手主题,以十六分及三十二分音符的长短节奏搭配,除了巧妙地模拟出云雀在枝头上下蹦跳的景象,也传达春天迎来、万物复苏的欣喜之情。

2. 标题音乐―文学与音乐的结合

标题音乐盛行于浪漫乐派时期,是一种带有文学或图画联想性的器乐作品,强调音乐的文学性与描绘性。李斯特将「标题」定义为:「加之于某件器乐作品开端前的、用具有可理解性之文字写成的序言。借着此种方式,作曲家有意让聆赏者不致受到错误的想象性诠释的影响,并且将聆赏者的注意力导向乐曲全体或特殊部分之想象性概念上。」因此,标题音乐可说是将音乐与描写性文字结合的音乐。柴可夫斯基在《四季》中也用标题音乐的手法描绘了十二幅鲜明生动的俄罗斯风俗画,而此十二首乐曲的音乐情境巧妙地呼应了标题与诗词的文学意涵。

3. 色彩性的和声

浪漫乐派时期的音乐中,和声处理手法最典型的特征是从功能性和声到色彩性和声的过渡倾向,而和声的色彩性是指通过变化和弦来达到音响的「视觉可感性」,柴可夫斯基喜爱使用不协和和弦来增强音乐的色彩变化。

(二)民族主义风格

1. 俄罗斯民间歌曲的运用―完全四度上下行音调的特征

旋律中多处完全四度音程来回跳进,洋溢着朴素、亲切之感,极具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在《四季》中也能看到这样带有民歌风的音调被使用,如〈十一月―雪橇〉。

2. 俄罗斯民间舞曲节奏的运用

俄罗斯舞曲为2/4拍子的节奏特点,速度较快,节奏动力感强,音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通常会有一个固定的节奏型反复出现。在〈二月―狂欢节〉中就运用了俄罗斯舞曲的节奏特点,其乐曲开头主题的节奏感强烈,且反复出现。

二、《四季》之教学运用与价值

(一)简洁的曲式与多样化体裁的学习与掌握

《四季》的曲式结构多以单三段体(simple ternary)或复三段体(compound ternary)为主,除了〈二月―狂欢节〉和〈十二月―圣诞节〉是采用回旋曲曲式(Rondo)。而三段体和回旋曲式最大的特色便是不同段落之间的对比,也由于段落的篇幅不大,学习者更容易从各个段落中分析其运用的音乐素材、速度的转变及乐句的划分等,进而呈现出各段落不同的音乐情境。

在这样简洁的曲式结构基础上,柴可夫斯基运用了多样的音乐体裁,丰富音乐的多样性,如〈六月―船歌〉为船歌体裁,但特别的是,柴可夫斯基没有采用一般船歌的6/8拍的创作手法,而是采用节奏上较为平稳的4/4拍子,此特殊的拍号安排倒也巧妙地传达出静谧的水面波光景象。而〈十二月―圣诞节〉则为圆舞曲风格,这里作曲家也作了些特殊的尝试,一般来说,传统的圆舞曲特别重视第一拍的强音,藉由第一拍的强音制造出强弱弱的节奏韵律。但柴可夫斯基却将旋律开始于第二拍弱拍上,让我们认识了圆舞曲不同的风貌呈现。

(二)音乐情境的理解与掌握

《四季》的十二首曲子各自有不同的情境氛围,学习者必须先理解每个曲子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再透过乐曲的分析,完整且正确地弹奏出每首曲子的音乐情境。

(三)了解异国风俗文化

《四季》这套作品的独特之处即在于,柴可夫斯基以十二个月完整呈现出俄罗斯的自然景色、人民的生活及节庆活动。学习者在弹奏《四季》时,除了音乐上的学习之外,也是认识俄罗斯风俗文化的良好机会。

如〈四月―松雪草〉,柴可夫斯基以松雪草当作四月的主题即在于,松雪草(Подснежник)为俄罗斯最早报春的植物,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而俄罗斯一年中有很长的时间皆是寒冷的冬天,因此春天的来临,使人们的情绪格外欣喜。

三、结语

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生动地描绘出俄罗斯十二个节令的特色,这一首首钢琴小品虽然篇幅不大,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且极富民族特色等因素,深受大众喜爱。弹奏时首重音乐情境的表达,演奏者需传达出音乐的「可视性」,以音乐来描绘十二幅俄罗斯风俗画。《四季》是一部「以声绘景」的钢琴作品,而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着实是教学、演奏与艺术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毛宇宽.俄罗斯音乐之魂―柴科夫斯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高士彦译.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1993.

齐奥尔科夫斯基 篇10

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下半叶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于中等贵族家庭, 自幼喜爱音乐并学习钢琴, 10岁进入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 19岁毕业后在司法部任职。22岁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专攻作曲, 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虽然既没有像瓦格纳那样成为音乐历史上的改革家, 也没有像马勒那样被作为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更没有像德彪西、勋伯格、巴托克或斯特拉文斯基那样, 或开创出不同的音乐时代, 或创建起不同的作曲体系。但是, 他却有他自己独特而崇高的追求, 那就是:在创作中追求真实、美好和友善, 追求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诚挚情感, 追求与广大听众之间的沟通。

二、创作生涯

1、投身音乐。

1861年是对柴可夫斯基起关键作用的一年, 弃司法而全身心转入音乐创作。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受到六十年代激荡着的社会思想最初反映:以标题音乐的形象, 来表现“生活的戏剧”。他从交响序曲《大雷雨》起, 即逐渐走上引导他写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黑桃皇后》和《第六交响曲》等一系列作品的创作道路。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社会生活的阅历使得他的世界观、艺术观、精神面貌、生活志向等方面成熟了。

2、“莫斯科”时期。

1866-1877年间, 即“莫斯科”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充满了明朗乐观、肯定生活的思想感情。但其中也隐现着作曲家在后来表现得特别强烈的“悲剧性”的情绪, 特别是那些标题交响乐, 如《暴风雨》、《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第一钢琴协奏曲》 (1875) 等。这一时期柴可夫斯基致力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研究, 他用俄罗斯民间旋律来充实自己的创作。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一弦乐四重奏》。1876年完成的舞剧《天鹅湖》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和音乐创造为俄罗斯舞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期的钢琴小品《四季》, 流露了作者个人对生活的感情。

3、1877-1878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和《第四交响曲》。

4、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 面对残酷的沙皇制度下的社

会现实, 也促使柴可夫斯基考虑祖国的命运, 在自己的作品里, 提出了关于人生的意义的问题。如《黑桃皇后》是一部描写心理的歌剧。柴可夫斯基描写的盖尔曼的形象, 丰富了普希金笔下的主人公的特点。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盖尔曼、少女丽莎和老伯爵夫人, 体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盖尔曼和丽莎的爱情体现着生活的力量;占有三张神秘纸牌的老伯爵夫人的形象体现着敌视人类幸福的邪恶力量。歌剧的主题思想就是在这样的鲜明的对比下展开和结束的。而《第六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最后一部交响乐, 也是反映他的世界观和艺术成就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愤慨和内心悲痛;但是也明显地暴露了他的软弱无力。

三、作品赏析

1、《天鹅湖》。

舞剧《天鹅湖》取材于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相传有一种邪恶的魔法能把少女变成鸟禽或其他动物, 只有爱情和忠诚的力量才能解除它。《天鹅湖》所描写的是关于王子齐格弗里德和被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奥杰塔的恋爱故事, 他们俩就是因为爱情忠实而坚贞, 因此尽管遭到严峻考验, 最后还是战胜了魔法。公主恢复人形, 同王子一同过上幸福欢乐的生活。这部舞剧的戏剧性主题是为争取自由幸福而同邪恶、黑暗与暴力进行的顽强斗争, 它歌颂人的精神美, 歌颂忠诚和崇高的爱情, 整个作品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天鹅湖》组曲从舞曲中选出六段乐曲组成。1) 场景。在城堡外花园里, 为了庆贺王子成年, 人们为他举行欢乐的酒宴。2) 圆舞曲。这是第一幕开头的第一首舞曲, 村民们为了取悦王子而跳起舞来。3) 天鹅舞曲。夜晚, 在天鹅湖畔, 天鹅女郎们在月色下轮流翩翩起舞。王子就是在这里第一次遇见公主的。4) 场景。王子对奥杰塔一见钟情, 两人合跳这一段充满抒情气氛的舞蹈。5) 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在位王子安排的一个挑选新娘的舞会上, 一些外国客人表演了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 包括匈牙利、西班牙和波兰的舞蹈。6) 场景。奥杰塔得知王子已经背弃同她的忠诚盟誓, 她满脸泪痕, 肝肠欲断, 急忙跑回来, 非常伤心地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女伴们, 现在再也不能希望王子来解救她们了。

2、《特列帕克舞曲》。

舞剧音乐完成于1892年, 是柴可夫斯基舞剧作品中的最后一部, 同年在圣彼得堡首演。音乐以优美动听的旋律, 精致的配器和高超的作曲技法, 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代表作之一。组曲的乐队基本是双管编制, 音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是一部短小的序曲, 即《小序曲》。原是舞剧开幕前演奏的音乐, 具有天真烂漫、灵巧活跃的儿童特点, 体现出童话中儿童和玩具的世界。第二部分是六首较为短小的舞曲。第三部分是一首终曲《花之圆舞曲》, 原是舞剧第二幕中, 众仙女跳的群舞音乐, 也是舞剧众最著名的一段音乐。最后, 全曲结束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

参考文献

[1]、彭志敏,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8

[2]、张洪岛,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1

[3]、邱晓枫,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7

[4]、赫博·考斯汀, 华夏出版社, 2004-8

[5]、埃弗里特·赫尔姆,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10

墨西哥 阿卡普尔科市 篇11

阿卡普尔科市的经济活动领域主要为第三产业服务行业,占产业的72.92%,包括酒店业、饮食业、运输和通讯、金融服务、保险、房地产、银行服务、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业。约有7.5万人在1万余家公司部门从事这些行业;当地第二产业包括市场、零售食品商店、药店、鞋店、服装店、超市等,从业人数人口排名占第二位。该行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人口的7.38%,该行业需要更多的关注、支持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在农业发展方面,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农村地区发展,阿卡普尔科通过实施一些项目、工程、生产方案等,帮助提高生产量和生产率,向绿色、健康、优质、多产、高科技、有组织方向发展。

被誉为“如梦的海滨城市”的阿卡普尔科市,气候极适于发展旅游业,是海滨旅游度假的天堂。当地每年接待游客500万,其中一半是外国人,并以美国和加拿大居多。旅游业给阿卡普尔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当地旅游收入占全国每年旅游收入的1/3。

阿卡普尔科市,整个城市依海湾而建,有多家旅馆和夜总会等旅游设施。市中有一座圣迭戈古堡,是阿卡普尔科最显著的历史标志,也是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海上堡垒,以其五角星的形状而闻名,包括阿卡普尔科历史博物馆,有13个展厅,记录了19世纪初墨西哥人民在这里为争取独立进行的最后的一次战斗。

在阿卡普尔科市的海岸边有20多处金黄色的海滩,其中比较著名的如卡莱塔海滩和卡莱蒂亚海滩、莱沃卡德罗海滩、罗盖塔海滩、马尔盖斯港海滩、女伯爵海滩、皮奇林盖海滩等,在这里四季都可以进行游泳及钓鱼等娱乐活动。其中,沙坡之脚海滩以观看雄伟的落日景象而著名。当地海滩上还散落着数不清的小凉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此休闲度假。

拉凯布拉达是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其悬崖跳水已经成为世界一绝。在这里,每天都有扣人心弦的跳水表演。表演者在悬崖的裂缝之间,找到一块高约为35米的小平台,在那里表演者要计算海浪、潮汐和风的运动,以极快的速度在三秒钟之内落至水面。这种表演可以借助落日余晖,在下午进行i若到了晚上,跳水者独自或者三人一起,手持火炬跳下悬崖,更有特殊的气氛。

2009年4月17日至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多国海军活动”期间,墨西哥驻华大使瓜哈尔多一行两次访问青岛,分别出席了4月18日为参加此次活动来访的墨西哥“夸乌特莫克”号风帆训练舰抵达时码头欢迎仪式及4月22日在该舰上举行的甲板招待会,青岛市副市长秦敏出席了此次招待会。

4月18日上午,瓜哈尔多大使一行在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了“墨西哥——中国投资与旅游的理想之地”推介会。推介会上大使亲自介绍了墨西哥的旅游资源、相关签证政策、投资优势以及此次墨西哥军舰访问青岛情况,对墨西哥的旅游资源和投资环境进行了详细介绍。

墨西哥以其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文化、迷人的海滩和著名的美食成为世界第六大旅游国,2008年共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然而其中的中国游客仅为18000人次。2008年5月开通的上海直航墨西哥城的航班已大大缩短并便利了中国游客前往墨西哥的旅程,同时墨驻华使馆也大幅压缩了签证审批程序和时间,为中国各旅行社、旅游者提供便利。墨西哥是世界上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与美国、加拿大共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与欧盟、日本以及智利等拉美国家签订了自贸协议。近20年来,由于其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便利的物流运输吸引了众多外资进入。瓜哈尔多大使表示,欢迎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前往墨西哥开拓业务。

墨西哥“夸乌特莫克”号风帆训练舰的到访,是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该舰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出发,航行30多天抵达青岛市;该舰启程时,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特地亲自前往送行,希望“夸乌特莫克”号训练舰带去墨西哥对中国及中国海军最美好的祝愿。该舰选择从阿卡普尔科市出发,尤具象征意义400多年前,满载着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象牙雕刻等的“中国之船”最终抵达阿卡普尔科港,从此开辟了墨西哥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海上贸易航线,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同时,阿卡普尔科市与青岛市于1985年结为友好城市,这次航行也是从友城到友城的友谊之旅,这些都见证着中墨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齐奥尔科夫斯基 篇12

一、肖邦钢琴作品特点

肖邦1810年生于波兰,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肖邦的作品深受巴赫的影响,以钢琴曲为主。1822年肖邦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尔,1829年开始,肖邦以作曲家、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在巴黎去世。

肖邦的作品题材大多是描述波兰人民的生活,体裁丰富多样、 感情朴实真挚,肖邦的钢琴作品创作形式包括:练习曲、圆舞曲、 前奏曲、谐谑曲、马祖卡舞曲、夜曲。以肖邦钢琴作品中的前奏曲为例,前奏曲作品可谓是肖邦最高成就经典之作,尽管作品篇幅短小,但其作品中织体统一、形式灵活,和声语言极具色彩性,肖邦在前奏曲的创作上继承了巴赫的前奏曲体裁,但又脱离了赋格,使前奏曲得到了新的诠释。肖邦的24首前奏曲各具特色,有的作品气息清新、有的作品气势磅礴,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为19世纪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特点

柴可夫斯基1840年生于俄罗斯,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1861年进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1865年,第一批音乐作品问世。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有:舞剧《天鹅湖》、《睡美人》、 《胡桃夹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他的钢琴作品织体饱满,旋律优美。柴可夫斯基生活年代处于沙皇没落时期,为了表达出苦闷心情,他开始将自身感受融合到音乐作品创作当中去。

就钢琴作品体裁而言,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与其他作曲家不同的是,柴可夫斯基将浪漫主义与民族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听众一种奇妙的听觉感受。此外,柴可夫斯基善于追求自己并不熟悉的现代音乐风格音律。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受到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影响,后人可以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感受到俄罗斯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肖邦与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共性分析

(一)情感的共性

肖邦与柴可夫斯基均属于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这一特质便为两人音乐作品增加了不少的共性,就钢琴作品情感表现而言, 二人的钢琴作品都抒发了个人情感,作品体裁相对丰富,且不拘泥于形式。二人音乐作品情感的共性与他们的个人经历有着重要联系,肖邦与乔治桑的恋情,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最终,他们都与自己的恋人遗憾分手,分手后,肖邦与柴可夫斯基便寄情于作品创作的当中,将所有的伤感、彷徨、爱恋都渗透到音乐作品里。

(二)作品风格的共性

肖邦与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的风格形式具有共同点,在和声的运用上均具有丰富色彩,曲式的应用无不体现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肖邦的《前奏曲》就采用了浪漫主义特色和弦——属七和弦。 柴可夫斯基的《四季》,A部分旋律落到第28小节E大调的属七和弦上。

四、肖邦与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个性分析

(一)性格的差异

综上分析,肖邦与柴可夫斯基在音乐作品风格上有一定相同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二人性格的不同。肖邦性格比较敏感,但富有斗争精神,我们可以在肖邦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力量。柴可夫斯基自幼缺乏母爱,家境贫困,导致了多疑、忧郁个性的形成,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人生无常的无奈感受。

(二)成长背景的差异

肖邦与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不同与二人成长背景的差异有直接联系。众所周知,肖邦生于波兰,自幼对波兰音乐接触较多,以 《玛祖卡舞曲》为例,在玛祖卡舞曲中,肖邦频繁使用了3/4拍子或者3/8拍子,玛祖卡舞曲这个的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交替运用都是在模仿波兰器乐演奏。而柴可夫斯基则是生于俄罗斯,自幼接触俄罗斯民族音乐,他将俄罗斯民间舞蹈节奏充分应用到作品《四季》当中,给予听众独特的感受。与肖邦相比,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创作来源更加纯粹,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俄罗斯音乐风格,肖邦因为长居他乡,接触了多元的音乐风格,因此,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不仅凸显了波兰民族音乐的基调,也具备了法式浪漫情怀。

五、钢琴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肖邦在音乐作品创作中坚持独特性,他的作品在旋律创作、 调性布局、和声运用上都别具一格,肖邦对音乐模式进行了大胆革新,他将转调、和声、半音音阶以及等音进行了巧妙的应用,将一些难以名状的特色音用小提琴演奏技巧进行了模拟,使钢琴音响更为优美、明亮,肖邦的音乐具有细腻、梦幻的风格,这与肖邦幼年生活的美好息息相关,肖邦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贴近波兰民间音乐特性,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但在后期,肖邦的音乐作品开始具有悲怆、忧郁的情绪,这与肖邦自身经历紧密相连。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富有俄罗斯民族音乐形式,他在作品创作中融入多种艺术形式, 如:交响乐、芭蕾舞等,他的音乐作品富有独创的戏剧效果,在音乐整体效果的体现上具有大气恢弘的特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具有创新性,他在创造音乐作品时会将各种音乐元素进行熔炼,此外,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演奏技巧相当高,他能将人声发音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演奏力度能抵过一个乐团,柴可夫斯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时而奔放、时而婉转,带有管弦乐风格,不论是肖邦还是柴可夫斯基, 他们对西方音乐的贡献都是巨大的,他们对后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时代终将过去,音乐却会永远留存下来,我们要不断发扬创新精神,为音乐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结语

肖邦与柴可夫斯基都是世界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多共同点,包括风格、表现形式、情感等。但由于二人自幼成长经历的不同,导致其音乐风格上存有一些差异性,然而这种差异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赋予了更多生机。

摘要: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其主要代表作品包括:《叙事曲》、《钢琴协奏曲》、《夜曲》等。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两个伟大的音乐家钢琴作品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有着个别差异。

【齐奥尔科夫斯基】推荐阅读:

上一篇:生产路线下一篇:建筑造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