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2024-06-17

134(共12篇)

134 篇1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0.46%~2.1%[1,2],北欧国家较低约0.38%~0.51%[3],胎盘早剥一旦发生,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与母婴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现对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收治的134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胎盘早剥的病因识别和诊断水平,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在我院分娩总数20 258人次,胎盘早剥134例,发生率为0.66%,与国内报道0.46%~2.1%相近,全部病例在产后和术中检查胎盘,均有血凝块及血块压迹。年龄19岁~42岁,平均年龄26.7±2.74岁。孕周:小于28周5例,28~36+6周有73例,37~41+6周56例。胎次:初产妇71例,占52.99%,经产妇63例,占47.01%。外来人口54例,占40.30%。

1.2 诊断方法

参考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2],根据胎盘早剥面积分为Ⅰ、Ⅱ、Ⅲ度,Ⅰ度:可无症状,仅产后检查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Ⅱ度:胎盘剥离面积为1/3,突然发生持续腹痛或腰背痛,宫缩有间歇,胎儿可存活;Ⅲ度:胎盘剥离面积为1/2,临床表现较Ⅱ度加重,子宫板状硬,宫缩无间歇,胎心消失,胎位不清,可出现休克表现。以上均以术中及产后检查胎盘的血块压迹面积为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相关统计,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发病诱因

134例胎盘早剥中,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诱因的42例;胎膜早破35例;不明原因的22例;外伤与同房8例,羊水过多7例,双胎妊娠9例;子宫收缩过强6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例。

2.2 临床表现与体征

在134例胎盘早剥病例中阴道流血伴腹痛36例,腰酸痛23例,血性羊水18例,板状腹15例,胎动减少与消失26例,无任何症状16例。

2.3 胎盘早剥分度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见表1。

2.4 并发症及分娩结局

134例胎盘早剥中,101例为轻型胎盘早剥,其中剖宫产为56例,平产33例,阴道助产12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1例,产后出血19例,子宫胎盘卒中2例,新生儿窒息5例,死胎死产2例。33例为重型胎盘早剥,其中剖宫产为31例,平产1例,阴道助产1例,发生DIC为7例,产后出血28例,子宫胎盘卒中9例,新生儿窒息13例,死胎死产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病因

胎盘早剥的发病机理及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常见的可能原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同房或外伤、羊水过多或过少等,还有一部分病人病因不明[4,7]。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是胎盘早剥的首位因素,占31.34%(42/134)。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引起的胎盘早剥有所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由于底蜕膜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引起胎盘早剥。本研究发现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第二位发病因素。分析原因,胎膜早破时发生宫内感染,白细胞浸润羊膜,容易导致底蜕膜与子宫壁分离,同时胎膜早破导致羊水大量流出,宫内压力突降而引起胎盘早剥[8]。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适时终止妊娠;预防治疗生殖器炎症,防止宫内感染,减少胎膜早破;防止腹部受压,减少同房,可预防和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部分原因不明者,多在夜间起病,可能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有关,双胎、长期保胎者、孕晚期或临产后,仰卧时间长,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致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静脉压升高,致底蜕膜血管破裂、出血,胎盘提早剥离。因此,应适当活动和侧卧,避免长时间仰卧。子宫收缩过强也可造成胎盘早剥,往往引产引起,严格掌握催产素引产指征,注意子宫收缩及胎心变化情况,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如有宫缩过强,及时处理。

3.2 及时诊断,正确处理是关键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1]。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可能与胎盘早剥部位及面积、出血程度及胎盘位置等有关,典型临床表现是持续性下腹痛或腰酸胀、血性羊水和阴道流血,部分病例表现为胎动异常或消失、血性羊水、板状腹。本研究发现阴道流血伴腹痛36例,腰酸痛23例,血性羊水18例,板状腹15例,胎动减少与消失26例,无任何症状16例。对于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的重型胎盘早剥,产前诊断多不困难,但有典型症状时,胎盘早剥往往已经重度,病情已较严重,故及早诊断与治疗显得非常必要。而临床表现不明显的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分析有无发病诱因存在,有无不明原因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突然出现的腹痛,腰背痛或子宫局部压痛、血性羊水应高度重视,对无明显诱因的早产,应用宫缩抑制剂无效,应鉴别有无胎盘早剥。超声检查可以协助诊断,但准确率大约在25%[9]。胎盘早剥的超声现象是胎盘后不均质回声、胎盘增厚、羊水回声异常、绒毛膜板下血肿等,但也不能单依靠超声检查,要知道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并非必须,特别是后壁胎盘,超声漏诊率高,超声检查阴性不能排除胎盘早剥,在紧急情况下或临床诊断明确时可以不必做超声检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有部分病例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上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综合分析判断,以免造成漏诊。有以下情况应考虑胎盘早剥: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未临产已出现腹痛或阴道出血;②无原因出现早产症状;③无原因的胎心异常;④持续性的阴道出血;⑤血性羊水或子宫敏感性增加;⑥产程中出现宫缩时间长,间歇时间短,活跃期进展快。一旦考虑为Ⅱ度或Ⅱ度以上胎盘早剥,如孕32周以上,胎儿存活,宜及早终止妊娠,建议尽快果断进行剖宫产术,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0]。

3.3 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影响

本资料显示轻型、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在产后出血、分娩方式、DIC、子宫胎盘卒中及围产儿结局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且胎死宫内患者比例高,134例胎盘早剥中6例死胎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且子宫胎盘卒中,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产妇出血多,输血多,且1例还切除了子宫;4例病例已足月,2例早产。产妇自身的创伤和胎儿的死亡,对产妇的精神心理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新生儿窒息18例,窒息发生率高,增加了经济负担和新生儿一系列后遗症。

3.4 胎盘早剥的预防

本资料显示,外来人口占40.30%,围产儿死亡中外来人口8例,比重大,可能与这部分孕妇知识水平低,经济条件差,产前检查少,管理薄弱有关;且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中也以外来人口多见,故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进行产前宣教,建立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提高孕产妇文化知识水平,可以降低胎盘早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应加强外来人口的孕产妇管理,多宣传,多指导,做好产前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改善母婴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并发症及分娩方式。方法:对134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例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2例,占31.34%;胎膜早破35例,占21.62%;不明原因的22例,占16.42%;轻型、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DIC、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的病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外力因素等,及时诊断和处理,可改善母婴预后。

关键词:胎盘早剥,子宫卒中,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4-397.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116.

[3]凌开建.胎盘早剥45例病因及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0):103-106.

[4]TIKKANEN M.Placental abruption:epidemiology,risk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1,90(2):140-149.

[5]陈颖,张建平.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6):420-422.

[6]董世庆.30例胎盘早剥病例回顾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1978-1979.

[7]叶娇君,陈敏玲.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30(27):4826-4827.

[8]王静,王艳,王永清.胎盘早剥184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24(5):396-398.

[9]Spong CY.Obstetrical hemorrhage//Cunningham FG,Leveno KJ,Bloom SL,et al.Williams Obstetrics.23rd ed[J].New York:McGraw-Hill Professional,2010:757-803.

[10]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2):957-958.

134 篇2

4关于交通运输局治理公路“三乱”

工作总结的报告

旗纠风办:

现将《交通运输局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随文呈上,请审阅。

此报告

二O—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抄报: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组

交通运输局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

扎鲁特旗境内有公路里程2194公里,其中国道199公里,省道101公里,农村公路1894公里。旗境内有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的鲁霍一级公路哲北收费站、图布信收费站、乌罕达巴收费站,省际通道306线华杰收费站、鲁北收费站,通鲁一级公路鲁北南收费站等公路通行费收费站六个,鲁霍一级公路设有霍林河和哲北两个超限检测站,交通运输管理所在黄花山和鲁北东桥设有两个检查站,这些交通基础站在服务人民群众、保障公路畅通、维护路产路权、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交通运输系统直管行政执法人员74名,驻扎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近百名,都是经过业务培训并经考试考核合格后上岗的。在旗委、旗政府以及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严格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市、旗关于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会议精神,以构建和谐、便民、法治交通为己任,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交通行政执法的重中之重来抓,扎实、有效地推进了交通运输系统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规范基础性工作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交通变化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扎实做好“三个服务”,确保公路无“三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做好今年的软环境建设,我们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党委书记、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各位党组

成员为成员的治理公路“三乱”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设在局纪检组,具体负责行业“三乱”综合协调工作。由于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纳入了“一把手”工程,所以工作力度强大,各协管单位都高度重视,不敢懈怠。

(二)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注重执法质量

组织机构建立之后,我们科学分析,合理安排,分工负责,实行了纪委负责驻扎单位、公安负责交警、交通负责直管单位的抓“三乱”体制,并通过召开会议明确部署,我们主要分为三步走:

1、制定了《二Ο一一年治理公路“三乱”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措施,根据上级最新要求和上一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整改方向,对全年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做出计划,力求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有新的起色。

2、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交通运输局局长负责全旗公路“三乱”工作,各协办单位分管领导为分工负责的第一责任人,系统内各二级单位执法单位“一把手”为直接责任人,局各分管领导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强化监督检查,严查违纪违规行为。一是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不定时深入到基层站所和执法现场进行明查暗访,主要督察是否落实绿色通道政策,是否存在公路“三乱”,是否发现超限运输等问题。二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有案必接、有接必查、有

查必果。三是定期对各执法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勤提醒,常纠偏。今年我们共组织明察暗访5次,其中专题暗访了运政执法、路政执法、公交等规范服务、文明执法情况,对查实的执法人员着装不整、服务不佳、顶风违纪等问题在系统内进行了通报,有力有效地遏制了不良风气,促进了行业风气的持续好转。并为旗委、旗政府及有关工作部门办理了鲁霍一级公路工作通行证,为上级领导及其他职能部门高效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针对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执法不规范、临时工上岗、无证上岗等突出问题,今年我们专项组织开展了《执法队伍整顿》和《纪律作风整顿》两项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坚决治理了无证上岗。对系统内执法单位严格落实“两证”(交通运输部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证)上路制度,缺一证的不许上路。

二是坚决清退临时工上路。交通运输系统共清退和转岗临时工14名,保证了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三是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哪个执法组在执法过程中出现偏差,小组长没收执法证一年,具体责任人转岗;情节严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是定期组织执法人员业务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准上路,直至在下一次培训考试中成绩合格方可上岗,并与奖金挂钩,不上岗者扣发奖金,从而保证了执法人员素质的持续提升。

五是开展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印发了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定期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考核和评议,并与年终执法单位评优评先挂钩,督促各执法单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134 篇3

【关键词】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诊治

近年来,国内医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症具有病情严重、意识障碍明显、死亡率相对较高等特点,如果不能在患者入院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前,医护人员必须通过患者家属或亲友了解其发病原因,并且迅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保证治疗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临床治愈率的提升。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急诊内科收治昏迷患者134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急诊内科收治昏迷患者134例,男性78例,女性56例;年龄11-82岁,平均(43.5±1.4)岁;发病时间0.5-7.5h,平均(2.7±0.5)h。本组病例的昏迷原因为:中毒58例,脑血管意外36例,脏器功能衰竭19例,颅内感染14例,物理因素7例。

1.2临床诊断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主要是采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即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于其昏迷状况进行专业、系统的评分,<8分的患者确认为昏迷状态,<3分为深度昏迷,排除短暂意识丧失状态的患者[1]。经过临床诊断,本组病例中轻度昏迷48例,中度昏迷62例,深度昏迷24例。

1.3急救方法本组病例入院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急救处理,必要时可以进行呼吸机、气管插管等辅助通气,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在采取常规急救措施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病史与临床分类,实施相应的急救方法:1)因中毒、疑似中毒引发的昏迷患者,进行彻底的洗胃或导泻处理,并且给予特效解毒剂;2)因急性脑血管意外引发的昏迷患者,在进行脑部MRI、CT检查的同时,给予脱水治措施疗,以尽量降低患者的脑内压,并且给予保护脑细胞类药物;3)因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引发的昏迷患者,在迅速纠正脱水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的胰岛素静脉滴注;4)合并肝病的昏迷患者应立即采取弱醋酸保留灌肠处理,并且通过静脉给予降低血氨类药物;5)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给予纠正酸碱失衡、抗感染与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急救措施[2];6)心源性昏迷患者的急救中,及时检查患者的心电图,必须要可以为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并给予同步直流电复律。在本组病例的基础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以纳洛酮为主,常用量为0.4-0.8mg,静脉滴注,5-10min可以重复给药,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待患者抢救成功后,转入ICU或相应的专科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2结果

经过临床诊断与急救处理,本组病例中,好转102例(76.1%),均于1-18d内恢复清醒,有意识恢复21例(15.7%),生活基本能自理9例(6.7%),死亡2例(1.5%)。本組病例的住院时间为12-36d平均(16.4±1.8)d。

3讨论

在急诊内科中,昏迷患者处于意识障碍较为严重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意识的持续中断或者完全丧失,患者对于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难以做到准确判断。根据患者对于外界刺激、周围环境的反应情况,可以将昏迷患者分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深度昏迷等级别。在现代内科临床中,对于患者昏迷程度的评分主要是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结果越低表示患者的昏迷程度越严重,存活率也相对较低[3]。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疗中,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科学、合理的判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进行急救处理的重要基础。

在急诊内科中,昏迷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另外,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疗中,医护人员还应简明扼要的向患者家属、亲友询问其括发病情况、既往史,以及有无中毒可能等,以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要保证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特别是对于老年昏迷患者,在诊断中必须快速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筛查出低血糖的病例。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基础治疗过程中,本院主要是给予纳洛酮静脉滴注,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该药可以效地拮抗β-内啡肽对于患者机体产生的相关不利影响。

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医护人员鼻血加强对于昏迷患者及相关病症的认识,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才能尽量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另外,对于昏迷患者的重要脏器应加强功能保护,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临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37.

[2]周继如.实用急诊急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03-204.

食管癌手术134例诊治分析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6月—2011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34例, 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其中男95例, 女39例, 男女比例2.44∶1;年龄最大76岁, 最小39岁, 中位年龄56.5岁。

1.2 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

按照1997年U ICC的TN M分期标准:0期2例, Ⅰ期23例, Ⅱa期62例, Ⅱb期8例, Ⅲ期39例。所有患者中, 腺鳞癌1例, 神经内分泌癌1例, 其余均为鳞癌。

2 结果

2.1 134例患者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 A1组18例, A2组64例, A3组40例, A4组12例。

手术切除129例, 切除率为96.2%.进胸探查不能切除5例, 其中活检2例, 肠造瘘3例, 各年龄不同临床结果见表1.

注:如1例患者同时并发几种并发症, 则相应并发症人数各计算1次。

2.2

134例患者中, 除5例未施行食管癌根治术外, 右胸及腹部切口、胸内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以下简称三切口手术) 9例,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9例, 颈部胸两切口手术1例, 其余均施行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及食管胃吻合术共110例。本组手术行弓后吻合8例, 弓下吻合45例, 弓上吻合53例。颈部吻合19例, 胸顶吻合4例, 具体人数与并发症情况见表2、表3.其中1例胸颈两切口患者在颈部吻合。本组共有3例死亡, 1例三切口患者死于心搏骤停;1例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患者术后9 d出现乳糜胸, 最终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按死亡统计;1例单纯左开胸患者死于吻合口瘘。

注:如1例患者同时并发几种并发症, 则相应并发症人数各计算1次。

注:如1例患者同时并发几种并发症, 则相应并发症人数各计算1次。

3 讨论

3.1 目前, 食管癌的治疗仍旧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导。

由于食管癌手术涉及进胸, 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比单纯的开腹手术风险更大, 如何更好地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成为决定能否手术的关键。影响手术耐受性的因素有: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状况、年龄等, 笔者认为, 在各个因素中, 年龄应作为首要的影响因素考虑。随着年龄的增高, 各个器官功能呈线性下降, 器官老化, 功能与年轻时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由于高龄食管癌患者进食受阻, 普遍术前营养差、合并症多, 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约为12.2%~48.4%[2].虽然高龄患者各项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检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 但手术后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检测值均长时间处于异常状态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因为现有检测值仅仅是一静态指标, 不能预测患者受到手术打击后的变化。手术是一种应激, 这时机体功能的恢复主要靠机体器官的功能储备能力, 对于功能储备能力强的患者, 能很快适应手术应激, 器官功能很快恢复正常, 基本不受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 机体器官功能储备能力的降低是不可避免的, 这已达成共识。由表1可以看出:≥70岁的A4组患者总的切除率只有75%, 而小于70岁组总的切除率几乎100%.本组病例中, ≥70岁组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组, 同时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均长于其他组。高龄组患者并发症主要为胸腔积液以及肺部感染, 原因是由于身体功能及储备能力较差, 恢复慢, 治疗效果差。

随着年龄的增大, 手术的无法切除率及手术后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都在升高,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年龄在外科患者手术耐受性评估中应该占据重要的位置, 甚至应优先考虑。因为≥70岁的患者无论从术前的营养支持、手术后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年龄轻的患者差, 高龄患者尤其是≥70岁者, 手术风险性明显增大。但是, 年龄不是决定手术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有些患者年龄虽然偏大, 但是身体各项功能完好, 功能储备能力强, 仍然可以较好地耐受手术, 对于这些患者, 仍应积极地争取根治性手术切除, 以免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所以, 临床上应该更加注重患者的生理年龄, 而不能仅靠实际年龄来衡量。必须重视年龄在手术中的作用, 但是不能陷入绝对化的误区, 年龄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3.2 手术入路

3.2.1

本组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及食管胃吻合术110例, 弓上吻合53例, 弓下吻合45例, 弓后吻合8例, 胸顶吻合4例;其中弓下吻合患者均为中段或者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其余患者为中段或者中上段患者;此术式并发症最少, 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且手术创伤小。值得注意的是弓上吻合53例, 与弓下吻合均为单纯左胸切口, 并发症却比弓下吻合要多, 而且患者恢复时间延长, 这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同时胸顶吻合及弓后吻合并发症均高于弓下吻合。考虑到胸顶、弓上及弓后吻合由于操作复杂, 吻合部位较深, 手术视野不清, 容易造成手术游离切除及吻合质量下降。同时由于吻合口位于弓上或者弓后, 主动脉的压迫和搏动进一步影响吻合口的愈合, 加上胸腔胃对纵隔、肺和心脏的反向压迫也影响正常的心血管循环及呼吸, 造成心脏及肺部并发症的增多。值得一提的是胸顶吻合、胸膜顶吻合有人比喻为经胸腔的“颈部吻合”。由于胸顶吻合视野较难暴露, 位置深不易于手术操作, 而且胸膜顶吻合后胸胃对肺的压迫增多, 减少了肺容量, 对肺功能影响巨大[3], 且容易合并其他并发症。

3.2.2 本组右胸及腹部切口, 颈部食管胃吻合术9例, 均为上段及中上段食管癌或者肿瘤长度较长, 侵犯范围较远者。

此术式操作复杂, 手术持续时间长, 一个体位无法完成全部手术, 需要重新铺巾;且颈胸腹同时手术, 对患者创伤很大, 要求患者体质好, 能耐受较长时间的手术, 且术后并发症多。此术式优点同样明显:适用于胸上段及部分中段癌, 因没有动脉弓的遮挡, 手术术野清晰, 病变全长甚至食管及其周围组织均可良好暴露利于分离, 利于对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 符合肿瘤的根治性原则。此处有三点值得注意: (1) 由于三切口手术吻合口多在颈部, 而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通常比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 但是颈部吻合口瘘的病死率却远远低于胸内吻合口的病死率 (约8.25%~56.25%) [1], 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只要治疗及时, 治愈存活率几乎是100%. (2) 手术时间长, 操作复杂, 且术后胸式和腹式呼吸均受到限制, 故只适用于年龄相对较轻、体质好、无明显肺功能损害和其他合并症的患者。 (3) 颈部吻合由于右胸胃容易在幽门部形成成角畸形, 且游离的低动力胃在右胸内扩张加剧了这一效应, 影响了胃的排空, 造成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高于左胸入路者。这个情况和本组病例相吻合, 其中1例患者死于心搏骤停, 参阅文献, 颈部吻合和弓上吻合在心血管并发症方面发生率高, 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术后高血压多见[4], 与弓下吻合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弓上吻合及颈部吻合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考虑与右侧进胸, 淋巴结彻底清扫的同时, 对心肺系统的正常生理环境也造成了较大影响, 同时迷走神经等的损伤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

3.2.3 本组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9例, 病变位于中上段及上段食管。

此术式优点:无需开胸, 对心肺影响小, 手术创伤小, 并发症发生率低, 且患者住院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对那些心肺功能差、年龄偏大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尤为适合。此方法优点显著, 缺点也同样显著, 由于不开胸, 游离食管等操作在非直视下完成, 使其损伤血管造成胸腔内出血甚至大出血的概率增高。所以此手术最好在有开胸准备的前提下操作, 如遇大出血无法止血应随时中转开胸。本组中有1例术后并发乳糜胸, 可能是由于非直视下食管游离不彻底, 拔脱时致乳糜管损伤所致。同时此术式在拔脱时由于不开胸无法清除胸腔内可能存在的淋巴结, 违反了外科治疗肿瘤的原则, 使一些病例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所以此术式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对高龄、心肺功能不良的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可能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3.2.4 本组病例中有1例采用了胸部及颈部联合的两切口手术, 同时吻合在颈部, 可以看成是三切口手术的一种改良。

对于上段、肿瘤侵犯范围较小的患者比较适合, 同时也降低了对患者的创伤。

3.2.5 单纯的右侧开胸及非开胸食管钝性剥脱术等术式由于种种原因, 本组没有患者采取此种手术方式, 故本组调查病例不包括这几种患者的资料。

根据文献, 在我国经右胸切除食管癌的术式不如左胸术式常用。位于主动脉峡部水平的食管肿瘤是经右胸术式的主要适应证, 单纯右胸入路手术创伤小, 不需改变体位, 操作简单, 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及轻中度肺功能损害的患者都适用。近年来, 一些学者积极主张右侧剖胸食管癌广泛切除[1]。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在确定食管癌手术方案时应把患者的生理年龄作为手术耐受性的主要因素考虑, 以进一步制订合理的、适合患者个体的手术方案、手术路径。我们认为, 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及食管胃弓下吻合术操作简单, 技术成熟, 且并发症少, 患者恢复快, 应该作为中段及中下段食管癌的首选手术方案[5]。对于病期较晚, 食管病变位于上段或者病变较长的年轻患者应首选三切口手术, 彻底地进行颈胸腹三野清扫, 力求达到根治。对于瘤体位置偏上、手术耐受性差且有手术意愿的高龄患者, 可考虑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 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不可勉强手术。同时在设计手术时慎重选择吻合口位置, 多在弓下吻合, 尽量避免操作困难、视野不充分、危险性大的胸膜顶吻合。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入路、吻合口位置的选择及年龄因素对食管癌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3年6月—2011年6月134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回顾近年文献。结果 ①年龄增大,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增多, 住院时间延长。②单纯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弓下吻合并发症最少;食管病变位于上段或者病变较长的年轻患者应首选右胸及腹部切口、胸内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结论 年龄在评估食管癌患者手术耐受性时应作为主要因素考虑;手术入路及吻合口位置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肿瘤在食管的具体位置决定, 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的相对切除范围灵活选择。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入路,吻合口位置,年龄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克能.食道癌治疗的若干问题[J].继续医学教育, 2004, 20 (8) :29-34.

[2]张克强.高龄食道癌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 2004, 6 (S1) :90-92.

[3]李更天, 柴莹.食道癌155例外科治疗体会[J].浙江临床医学, 2001, 3 (9) :662.

[4]王锡花, 李荷慧.食道癌、贲门癌术后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 (学术版) , 2007, 1 (5) :93-94.

134 篇5

教务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遵循学校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课程意识、学习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学习各学科2011版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为我校构建绿色、和谐、人文、书香校园做出不懈努力。

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监督、指导与常规制度的落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积极探索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以学校制度建设为平台,努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搞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教研组活动为抓手,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体艺教学,落实教育部 “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较好地掌握2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抓实常规及安全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一、落实常规,有效监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工作规范,是实现教学目标、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基础。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要求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起。本学期教务处将以学校制度建设为契机,以各项规章为标准,努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抓好教学质量流程的每一个环节。

1、提高备课实效性。备课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方案,并能根据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备课前要认真研究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式,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撰写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设计。不同学科要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重点突出的备课。在提倡电子备课的前提下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每位教师提前对自己的教案进行有效修改,以利于教学,从而提高教案的实效性。学校将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以及听推门课的方法,检查教师是否按教学计划和教务处要求进行超周备课以及修改教案及教案的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

2、主抓课堂教学。上课时严禁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严禁其他工作占用课堂,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现象,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要强化质量意识,切

实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真正落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继续加强对学生的书写及阅读、习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及朗读能力方面;数学:把握学例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综合学科要注重过程的规范,抓好综合能力提高。课后,每位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小结,并以“课堂反思”的形式,添注在备课之中,使之成为今后的教学借鉴。

实行教师候课制,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提前2分钟进教室,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提醒学生进入上课状态。严禁教师上课迟到、旷课、随意停课,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严禁教师酒后进入课堂以及课堂上吸烟、接听电话等有悖于教师形象的行为。课堂教学要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氛围。为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要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沟通,及时总结,促进提高,校领导及教研员将不定期进行教学常态课的检查,重点针对教案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继续开展好各教研组的公开课和个人汇报课。个人汇报课于11月30日前结束。

3、作业、课后辅导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求作业布置数量恰当适中,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意提醒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坐姿。作业批改必须认真、规范,及时、准确。小学一、二年级作业当堂完成,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对学生的评价采用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即时评价与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重在激发兴趣,正面引导。

4、重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开展校本研究的突破口,扎实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加强校本培训,做到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做到信息技术掌握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发现问题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教研组长要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了解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情况,了解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情况,指导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5、重视体育、艺术学校课程活动,保证课外辅导质量。本学期,将以 “2+1”项目活动为契机,加强学生体育与艺术才能训练。学校还将继续组织 “阳光体育”活动等社团活动,各社团活动,要重实效,做到计划、内容、时间、人员落实,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领导要加大平时检查课外活动的力度,每周值周领导选择课外活动时间去各活动场地检查指导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各组织社团活动的教师每周活动记录必须找本周值周领导签字。

二、搭建舞台,均衡师资,不断推动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本着培养一支觉悟高、业务精、爱心强的学者型教师为出发点,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青年教师培养,促师资均衡发展。本学期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努力造就一支适合学校发展、个体需求、家长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以科研、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成为学习型、学问型、学者型名师。进一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实施能力,规范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施为载体,把进行课堂研究、开展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重视青年教师的跟踪、有针对性地指导汇报课、公开课、研讨课等活动,在动态教学中生成青年教师的教学实力。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上课——说课——案例撰写的技能训练。开展青年教师的说课、上课、评课活动,通过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并在实际锻炼中提高。开展教学比赛、教学开放周活动,进一步拓宽师徒结对和青年教师跟踪培养途径,促进青年快速成长。

2、着力高效课堂构筑,促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好教研组的教研功能,切实提高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继续做好新教材、新课标的学习工作,并做好学习记录。本学期以各学科汇报课、公开课活动为契机,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好课多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等形式让每个教师参与进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中。学校将加强对教研组长、教研员的培训管理,规范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好教研组的教研功能,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3、教务处将大力创造机会,不断搭建舞台,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培训、参赛等活动。本学期,为活跃教师及学生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教研组继续依据本组特点制定符合本学科性质的活动,为我校元旦汇演增添亮丽的风景线。各教研组要早做准备,群策群力,借此推进教学研究,进一步展示我校教师、学生风采。

三、加强师德建设,夯实校本教研,促进和谐发展

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上好各类课程;严格执行“二表(时间表、课程表)二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一活动(大课间活动)”;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倡导终身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促教师素养提升。大力营建书香校园,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倡导师生共同阅读,真正让阅读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

3、着力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教研组和谐发展。本学期继续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六年级教师会等,努力打造教师教研共同体。各教研组要能结合学校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究,切实保障校本研究的制度化、正常化和规范化。

四、积淀素养,整合资源,不断创建课改特色

1、着力学习素养积淀,促学生学力提升。语文以读好书、练好字、说好话、写好文为切入口,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数学以“提升计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学生的审题习惯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训练;其它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兴趣和动手、动口、动脑等综合能力。

2、加强阳光体育及卫生工作。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继续执行大课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及学习卫生习惯,重视“防近”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计划,有专人上课。

总之,本学期,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良好的风貌、优异的成绩,努力开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34团第一小学教务处

134位奥运冠军和一位摄影师 篇6

当我问起这次摄影展的主题时,小威告诉我摄影展的名字叫《英雄》,是迄今为止所有中国奥运冠军的肖像展。我又一次惊呆了!中国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后,历时24年,又先后参加了5届夏季奥运会。20多年的时间跨度,往昔的奥运冠军很多都离开了体育行业,他们有的经商,有的在国外生活,散布在世界各地,全部联系一次都会让人感到头痛,更不用说逐个拍摄了。然而,逄小威完成了,并且一个都不少地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现在的表情。

在美术馆举行的《英雄》摄影展上,一边欣赏着排成长廊的奥运冠军肖像,一边与小威交谈,我仔细体味着小威近两年时间的奔波甘苦和拍摄中一个个拨云见日般的快乐。

中国奥运冠军 一个都不能少

逄小威1983年开始迷上摄影和摄像,闲时喜欢对着中华全国总工会话剧团的同宿舍伙伴葛优拍个不停。2002年,留日归来的逄小威与夫人增田顺子联合出版了摄影作品集《周渔的火车·现场》。

2005年12月,为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逄小威从历时4年拍摄的1000多位中国电影人肖像中精选出100幅,以《面孔》为题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并获成功。与之合作的吉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鄂俊大就建议小威拍摄中国奥运冠军。

体育并不是小威熟悉的领域,对于那些曾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他甚至无法说出几个名字。为了拍摄这些照片,他做足了功课,几乎重温了中国现代奥运史。“我后来查资料的时候才知道中国有134位奥运冠军,其中包括在香港的李丽珊,包括冬奥会的杨扬、韩晓鹏、王,全部8届加起来有134位。在开始拍的时候不知道,所以当我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我还是怀疑能不能完成,心里没底。其实有两个难,大家都说全部都完成很难,可是我觉得联系这134位冠军,能够得到他们的配合,完成拍摄这固然很难,但是还有一个难,就是怎么能够拍好,这对我来说比联系到冠军更难。”

2006年7月4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小威的奥运冠军人物之旅终于从乒乓球奥运双打冠军王涛开始。选择王涛的原因很简单,在所有134个奥运金牌获得者中,逄小威和王涛最熟,他也只认识王涛。王涛的父母和小威在同一个单位,他是看着王涛长大的。

王涛很配合地完成了拍摄之后,又给逄小威写下了20多个奥运冠军的电话号码,并告诉他说:“你给这些人打电话,就说是我介绍的。”这些电话对于小威如获至宝。通过不断联系,这些冠军成为逄小威最早拍摄的一批人。再后来,他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合作,由对方负责联系奥运冠军,拍摄计划也比原来更顺利了。

拍摄进度进行到一大半时,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我们的目标只要拍完85%的冠军,就算完成任务了。”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是因为一些奥运冠军退役后移居国外,他们中的一些人远离媒体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拒绝采访或是拍摄。

这时,逄小威的执着劲儿又来了,他说:“我们完不成的理由是什么?谁拒绝我们的拍摄了吗?没有!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要怀疑自己,要拍就拍100%,一个都不能落下。”

每一个人物拍摄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134位奥运冠军,134个拍摄故事。经过20个月的付出,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行程,如今小威说来,平静而淡然,但每一个听者的内心都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134∶1 执着的成功故事

小威告诉我,在拍摄这134位奥运冠军黑白肖像之初,面临着许多的困难。134个奥运冠军,就得有134个联系方式,然后同样的准备工作要做134次。他们中有很多人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很多人早已工作、生活在异国他乡。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备战的一线选手们,他们更是每天都在争分夺秒,不许受到任何干扰。

困难就是用来解决的,而逄小威就是这样一个敢于面对任何困难的人。他没有为此而退缩,通过自己坚韧的努力,终于一个不少地把134个冠军的最新风采,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影展中有两幅作品很独特,一幅是杜丽哈哈大笑的图像,一幅是刘翔沉默刚毅的神情,这样的神情与大家平日里熟知的两人有些不同。“在给杜丽拍摄的时候,她和身边的朋友正在说笑,我就给拍了下来,这样很容易焦点发虚,但出来的结果很自然。”小威解释说。而对于刘翔的那幅肖像,则完全是他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一个男人就要有这种感觉,刚毅不屈,有力量。大家平时看到的刘翔大都面带微笑,看上去很阳光,很精彩,但不少都带有商业味道,我就是要给大家展示一个平日里不多见的刘翔。”刘翔的这幅肖像是在上海拍摄的,不过刘翔本人到现在还没机会看到他自己另一面的写真。

在拍摄过程中,最让小威感到头痛的是那些身居海外、低调生活的奥运冠军。当他定好日内瓦的酒店,千里迢迢赶到瑞士去拍摄老女排成员杨锡兰时,谁知杨锡兰度假去了。杨锡兰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的主力二传,退役之后移居海外,过着平淡的生活。她几乎推掉了所有的采访要求,从来不在电视或杂志上露面。

“我当时给杨锡兰打电话时,心跳得特别厉害,生怕她拒绝我。”逄小威回忆说。不过幸运的是,杨锡兰在那次电话里答应了逄小威的拍摄要求,后来,她自己都感到奇怪。

逄小威问杨锡兰为什么如此爽快地答应自己,杨锡兰说:“在电话里我就能听出来,你是个不会被拒绝的人。”

逄小威告诉我最后一个拍摄对象是原中国女排队员姜瑛。当他完成了对所有奥运冠军的拍摄时,姜瑛半信半疑地说:“不会吧,你连杨锡兰也拍到了吗?”

现任中国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的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逄小威为了拍他,前前后后将近一年。最后一次,逄小威“逮”到王义夫,家里却电话告知母亲病重。逄小威给王义夫发了个短信,如实告诉他自己想迅速拍完然后赶到母亲病榻前的意愿。王义夫收到短信后便立即打电话给小威同意马上拍摄。小威提着行李就往他办公室跑,拍完,王义夫还叮嘱逄小威说,“代问老母亲好”。

除了拍照片,逄小威也见到了很多奥运冠军的另一面。退役多年,伏明霞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定居香港的她几乎不再接受媒体采访。而为了拍摄伏明霞,逄小威先后3次前往香港,最终在去年11月5日拍摄成功。拍摄完后,伏明霞请大家吃饭,“当时我们没吃完,伏明霞就让服务员打包带回了家。”这让逄小威十分诧异,他从未想过奥运冠军伏明霞吃完饭还要把剩下的几个小点心打包回家。“伏明霞后来告诉我,在香港,吃不完不打包回家,会让人笑话。”

2008年3月15日,逄小威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拍完最后一个奥运冠军姜瑛,胜利完成对中国134位奥运冠军的拍摄任务。在第一时间,如释重负的他给国内的朋友们发了一条短信,内容只有5个字:“任务完成了。”

中国美术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破天荒地临时空出展位,免费安排小威的所有作品展出,并收藏了全部作品。这样,134位奥运冠军的黑白肖像终于第一次齐整亮相在大众面前。

自然光下的奥运冠军

每一名奥运冠军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公众人物,和他们有关的影像资料不在少数。但他们普遍认为这次“简单”的黑白拍摄有些与众不同。逄小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背上他的那把折叠布椅。这把椅子是他给被拍摄者准备的,除非特殊情况,所有的拍摄都是在室外这把椅子上进行的。小威偏爱自然光,他认为:“摄影棚里拍出的不能说不好,但比起自然光条件下拍出来的作品是两种味道,后者是生动的、真实的、自然的。”

“简洁和真实是最有力量的。”逄小威拍摄这些奥运冠军时是拍摄脸部的黑白肖像,他从不要求他们特意穿什么衣服,而是时刻注重抓住他们动人的瞬间。逄小威镜头前的奥运冠军“很多是在赛后拍的”。像2006年12月22日拍摄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单打冠军刘国梁,就是在长沙的“国球大典”活动结束后的空隙。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杨昊也是在大汗淋漓的状态下被抓拍的。

“摄影最大的魅力是有什么拍什么。不要回避缺点,有了缺点也许会更生动。”逄小威在无锡好不容易拍到雅典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单人3米板冠军郭晶晶,但由于当时光线过强,郭晶晶双眼下部都有黑影;在长沙拍摄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时,由于采用侧光,他的脸一半是亮的一半是暗的。

“抓拍明星其实很难,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们的形象大家太熟悉了,而我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有自己的特色,不雷同。”情况允许的话,小威每次拍摄大都用4到5个胶卷,然后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张放大。不过并不是每次都这样。“很多人都忙啊,留给我的时间也就一两分钟,一个卷下去,咔咔咔完事。”小威告诉我拍摄时间最短的就是体操王子李宁了。“我们约了他有半年时间,都没约成,而最后拍摄的时间也就一分钟。”去年5月15日,小威得知李宁在国贸出席一个活动,便匆忙赶了过去。“我们是在活动间歇把李宁拉过来拍摄的,时间非常短,我一个卷都没拍完,秘书就过来催李宁去讲话了。”

对于这次奥运冠军的拍摄任务,小威坦言自己更担心的是拍摄条件的不足,但对于每一个奥运冠军而言又不能就作品取舍,一个都不能少。“不管你拍得怎么样,他必须是一件作品,必须要得到展示,而我是在各式各样的情况下进行拍摄的。我刚才说不到一分钟就要拍完,有的时候天阴了,下雨了,没有光线了,你拍不拍?不拍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你只有拍。你明明知道拍的效果不好,也要拍。拍完以后也要做出来,也要展出来。这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讲,我是很不情愿的,但是没有办法。”

“一个群体也有自己的个性。”通过对134位奥运冠军的拍摄,逄小威发现“奥运冠军每一个人的眼神都是坚毅的肯定的。”中国体育人的共性就是不服输的精神,为了表现好这一共同特点,小威非常注重调子的处理。“比如许海峰,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得主,我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有一些沧桑和凝重,在照片的调子上我就会特别把握,注意处理性别、年龄、性格的不同,尽量与他们的感觉靠近。”

望着这些由世界各地聚集一处的黑白肖像,我的眼前又出现了曾经和有拼命三郎之称的逄小威一起工作时的场面。他是我们的大哥,一边翻山越岭找寻最佳角度,一边和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自己的理想。

134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2月, 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 且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初次发病者。排除危重患者和 (或) 意识障碍患者, 共纳入134例, 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参加此次研究。研究对象男75例, 女59例, 平均 (59.4±3.04) 岁。按照住院号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对照组各67例。干预组患者中脑出血31例, 脑梗塞36例;对照组患者脑出血33例, 脑梗塞34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住院72 h内, 评估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 (BMI) [1], 具体指数评价见表1, 其中:100分为完全自理;75~99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50~74分为中度功能缺陷;25~49分为严重功能缺陷;0~24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1) 心理护理, 与患者多沟通, 排除畏难情绪, 鼓励其配合治疗, 降低或消除治疗前后患者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2]; (2) 肢体康复干预, 首先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 告知肢体功能锻炼的必要性, 然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如每天进行关节活动训练等; (3)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 并鼓励其继续康复锻炼。患者出院前再次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 进行比较, 评估综合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 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3,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BMI比较

护理前患者BMI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 再次评价两组患者BMI, 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2 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非常满意51例, 基本满意14例, 不满意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33例, 基本满意28例, 不满意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524, P=0.005) 。

3 讨论

据卫生部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患者多达200万人, 发病率多达120/10万, 且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地生活不能自理和 (或) 丧失劳动力, 给患者和家庭均造成一定负担[5]。现阶段治疗方法各异, 依据患者病情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担心今后生活及活动是否受影响, 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也有患者因为怕疼痛, 不进行康复锻炼, 故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不能仅停留在常规护理层面[6,7]。此次研究中, 选择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的134例脑卒中患者, 给予干预组常规、心理、康复综合护理, 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 护理满意情况良好,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国内研究一致[8,9]。

综上所述, 针对脑卒中患者, 护士除给予其日常护理外, 应该全面了解患者, 及时沟通, 从生理、心理、康复等多角度对其进行综合护理, 帮助患者配合治疗, 积极锻炼, 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脑卒中患者, 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功能独立性进行评定, 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 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措施非常满意51例, 基本满意14例, 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 可以明显提高其功能独立性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干预,功能独立性

参考文献

[1]缪鸿石, 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6:22-26.

[2]宋晓光.浅谈中风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8 (1) :146.

[3]高敬佩.中风患者的出院指导[J].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 (10) :2042.

[4]许小玲, 韦梅珍, 徐巧玉.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8) :873-876.

[5]韩翠, 罗永梅, 李保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回归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5) :514-517.

[6]雷艳, 李平, 项安凤, 等.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J].广东医学, 2009, 30 (12) :1940-1942.

[7]曹靖惠, 于静.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15 (30) :2203-2204.

[8]谭惠予, 冯云亮, 张树山, 等.拮抗肌取穴法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7) :138, 146.

134 篇8

湖北省黄冈市农科院于2000年春在海南用辐恢838作母本与明恢77杂交, 采用系谱选择方法, 经黄冈和海南连续多年选择, 于2004年春在海南从F7代中选择出米质优、农艺性状好的单株与各个不育系测交, 通过2004年黄冈秋季鉴定, 发现天丰A与编号为03H134所配的组合米质优、产量高、性状好。2005年在海南进行大量测交, 在黄冈进行小组合制种。2005年秋季在黄冈进行的晚稻品比试验中, 该组合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遂把恢复系定名为R134, 组合定名为天丰优134。2006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区域试验, 2007年进入续试。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9。2008年申报了农作物新品种权保护, 申请号为20080161.9[1]。

2 生物学特性

2.1 农艺性状

天丰优134叶鞘及稃尖紫色, 分蘖强, 株型适中, 剑叶挺直, 谷粒长型, 少芒, 株高100.7cm, 有效穗295.5万穗/hm2, 穗长23.4cm, 每穗总粒数146.1粒, 每穗实粒数106.3粒, 结实率72.8%, 穗层较整齐, 成熟时叶青籽黄, 千粒重27.67g。全生育期115.2d, 比金优207长2.7d。

2.2 米质

在2006~2007年2年湖北省区试中, 米质综合结果为:糙米率81.8%, 整精米率66.0%, 垩白粒率16.0%, 垩白度1.8%, 直链淀粉含量20.7%, 胶稠度61mm, 长宽比3.2, 有香味, 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

2.3 抗性

2006年抗性鉴定结果为:稻瘟病宜昌点为高感, 恩施龙洞和两河为抗和中抗;白叶枯病宜昌和湖南点为高感;纹枯病龙洞点为中抗, 为参试品种中最低;稻曲病两河点为高抗。综合抗性明显优于对照金优207。

2.4 产量表现

天丰优134在2004年黄冈市农科院进行的株系比产中, 单产9.53t/hm2, 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6.01%, 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在黄冈市农科院进行的品比试验中, 单产8.50t/hm2, 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0.11%, 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在湖北省晚籼区试中, 单产7.26t/hm2, 比对照金优207增产0.71%, 不显著。2007年在湖北省晚籼区试中, 单产7.95t/hm2, 比对照增产3.45%, 达极显著水平。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 稀播匀播, 培育壮秧

天丰优134在湖北省作晚稻种植, 6月16~20日播种, 秧田播种量150kg/hm2, 大田用种量15kg/hm2, 要求做到稀播匀播, 秧田用进口复合肥225kg/hm2作底肥。1叶1心和3叶1心时追尿素75.0~112.5kg/hm2, 注意防治稻蓟马。

3.2 及时移栽, 合理密植, 早管促早发

7月20日前后带水移栽, 大田底肥施碳铵750kg/hm2、氯化钾112.5~15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 秧龄控制在30d以内, 移栽前打1次预防药。栽植株行距16.5cm×19.8 cm或16.5cm×23.1cm, 穴插3~5株苗。移栽后5~7d追尿素75.0~112.5 kg/hm2, 结合拌除草剂防治杂草, 保持水层2~3d[2]。

3.3 适时晒田, 构建合理高产群体

栽后第12天灌浅水促分蘖;栽后12~15d追第2次肥, 追尿素和氯化钾各112.5kg/hm2。每穴苗数达10株时即可晒田, 根据田块情况决定晒田时间长短和轻重, 泥脚深、肥力高、壮苗和旺苗的田块宜重晒;沙壤、弱苗宜轻晒。

3.4 确保安全齐穗, 防虫治病

确保9月10日之前齐穗, 如遇低温可喷施“九二○”30 g/hm2解除包颈。始穗前用3 000g/hm2杀虫双对水喷施防白穗。

3.5 注意防治稻飞虱, 及时收获

发现稻飞虱危害, 用扑虱灵或蚍虫啉喷施, 或用敌敌畏拌细土选晴天中午撒施, 撒施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及时收割、脱粒并扬净归仓。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合理安排播期, 确保花期相遇

在湖北黄冈等地制种, 春制第1期父本3月23日播种, 第2期父本3月28日播种, 母本4月3日播种;夏制第1期父本5月20日播种, 第2期父本5月25日播种, 母本5月22日播种;秋制父本第1期6月10日播种, 第2期父本6月15日播种, 母本6月13日播种。

4.2 合理密植, 采用适当行比

父母本行比2∶16, 父本株行距19.6cm×19.6cm, 母本距父本19.6cm, 母本株行距13.2cm×16.5cm。与母本厢向垂直间隔5m左右设置一走道, 便于农事操作与赶粉。

4.3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在母本10%抽穗时开始喷施“九二○”, 连续喷3d, 共用“九二○”300g/hm2左右, 3次喷施比例按2∶5∶8。每天赶3次粉, 赶粉时间间隔30min左右[3]。

4.4 严格去杂保纯, 及时收获

在大田期特别是抽穗期对父母本进行去杂, 除去异常株和保持系等杂株, 确保种子纯度。母本成熟时及时抢晴收割、晒干并扬净。

摘要:介绍了天丰优134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 总结了天丰优134的栽培及制种技术, 以期为天丰优134的推广种植提供指导。

关键词:杂交晚稻,天丰优134,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参考文献

[1]周强, 涂军明, 王欢, 等.优质高产中熟晚杂新组合金优38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 2004 (4) :38-39.

[2]占小登, 曹立勇, 程式华, 等.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培两优8007[J].杂交水稻, 2008, 23 (1) :85-86.

134 篇9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理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 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而冠心病的发生、治疗、预后与诸多的心理因素有关, 不良的情绪反应易导致病情加重。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 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利用心理学的方法预防和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与行为, 是增进病人的心身健康最佳护理过程[1]。因此做好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我科对收入院的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2008年6月入院的134例冠心病患者, 男性61例, 女性73例, 年龄最小55岁, 最大84岁, 平均年龄68岁。134例冠心病患者中128例经护理病情缓解出院, 6例由于病情恶化死亡。

1.2 方法

评估方法采用临床健康评估方式收集患者基本健康资料, 由主管护士向患者作入院介绍, 通过询问、交谈收集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 填写入院患者护理评估表, 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类。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计划。

2 结果

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状态的心理问题见表1。

3 心理护理

3.1 制定心理护理措施

根据采集到的健康资料, 填写健康教育计划单,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方式, 尽量个体化, 提出不同的护理诊断, 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 语言尽量通俗易懂, 卡片尽量形象逼真;示教与讨论相结合;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性。

3.2 心理护理效果及体会

3.2.1 孤独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患者34例, 占本组患者的25.3%。他们大多属高龄老人, 离开亲人来医院进行住院, 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患者家属与子女由于各种原因, 不能常来探视, 所以患者产生孤独感。有些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已久或者得到亲人朋友去世消息的打击, 常常会感到伤感。护士应该以热情和蔼的态度, 关心帮助体贴患者, 向患者耐心介绍病区环境和病室患者, 使患者很快熟悉环境及病友尽快度过孤独陌生感。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有一定的亲和力, 对患者的生活要多加关心询问, 并给予帮助, 交谈时语言和蔼可亲, 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 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医护人员所作的一切产生放心感。同时, 护士还要鼓励他们的亲人前来探望, 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被遗忘感, 这样终可以使其感到幸福和温暖, 拥有轻松和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2]。通过精心护理, 有30例患者孤独感消失, 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有4例患者孤独感减轻。

3.2.2 焦虑心理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是呈昼夜变化的, 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好转常常产生焦虑心理, 特别是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 患者顾虑重重, 心神不定、焦虑不安, 影响睡眠和情绪, 加重了原有病情。护理人员以鼓励、关心、爱护、解释等方法为主, 鼓励患者坚持服药, 多向患者进行耐心解释, 讲解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 纠正他们对疾病理解的误区, 及时向患者传递治疗效果, 并让恢复较好的患者和他们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 提高其自信度, 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 由于对焦虑心理患者实施了恰当的心理护理, 收效很好。本组62例患者中60例患者焦虑症状消失, 2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3.2.3 怀疑心理

由于疾病反复发作, 有11例患者对自己所患冠心病的疗效持怀疑态度, 服药时怀疑所服药物是否对症, 怀疑自己的病无法治疗, 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 表现在做各种辅助检查时不积极, 认为检查结果不可靠, 因而表现情绪低落、态度消极, 甚至多疑、烦躁。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接触交谈, 给予理解尊重, 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面临的困难, 不要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嗜好和习惯, 以宣泄、转移、平息等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 消除各种不良刺激, 发挥药物和精神两方面的作用, 使患者在最佳的心境中接受治疗护理[3]。多向患者分析病情及治疗检查的目的,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自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变怀疑、消极的情绪为积极情绪。通过对症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怀疑心理均消除, 病情好转出院。

3.2.4 恐惧心理

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 加之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不了解, 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 或者心绞痛频繁发作常有濒死感, 生命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 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护士应该多体贴、关心患者并和其沟通, 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使其情绪稳定, 并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暗示病情并不严重, 举例说明疾病的可治愈性, 从而消除恐惧心理。本组9例患者有6例患者恐惧心理症状减轻, 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3.2.5 悲观心理

有悲观心理状态的患者13例。由于冠心病常反复发作, 特别是高龄老人比较多, 患者情绪不稳定, 对所患冠心病能否治好失去信心, 常表现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自述躯体不适加重, 心绞痛发作频繁, 此类患者多伴失眠, 食欲欠佳, 精神差。加之有些老人退休后角色转变, 产生老而无用的思想, 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疏导、体贴、爱护患者, 多与患者谈心,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自己的病情, 并鼓励他们看报、听音乐、丰富生活内容, 分散注意力, 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 从而使这类患者改变了悲观心理状态, 通过以上方法护理, 10例患者悲观心理明显减轻, 病情好转出院。

3.2.6 绝望心理

这类患者5例, 年龄在55-60岁。此年龄段的人资历与阅历丰富, 多为事业处于黄金时期的知识分子, 由于住院时间长, 病情常反复发作, 心灰意冷, 消极等待, 心情烦躁加之家属、子女、亲友体贴不够, 从而丧失了坚持治疗的信心, 甚至拒绝治疗, 产生绝望心理, 表现为沉默寡言, 极度消沉, 不能配合治疗与护理, 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护理人员应该用真诚的心、和蔼的态度多与患者谈心, 安慰、激励他们, 与患者分析病情和预后, 做好心理安慰、精神调养和生活指导, 并与患者家属诚恳的沟通, 为他们分析患者的思想动态, 让家属多理解、体贴患者, 抽出时间多陪伴患者, 给予他们生理上的舒适感以及心理上的温暖感, 让他们从失落和绝望的的心态中振作起来,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3例患者绝望心理消失, 病情好转出院。

参考文献

[1]梁宝勇, 岳之洁.医学心理学[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253.

[2]赵金仙, 吾尔娜, 荆春霞.关于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体会[J], 全科护理, 2008, 6 (10B) :2686.

134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4例,其中男98例,女36例,年龄61~76岁,中位年龄65岁,低分化鳞癌131例,中分化鳞癌3例,按1992年福州分期,T1期19例,T2期32例,T3期39例,T4期44例, N0期40例,N1期45例,N2期44,例N3期5例,Ⅰ期8例,Ⅱ期20例,Ⅲ期58例,Ⅳ期48例,治疗前贫血4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按常规分割照射,每次2 Gy,每周5次,采用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照射技术,鼻咽原发肿瘤照射剂量68~74 Gy,颈部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64~68 Gy,颈部预防照射50 Gy,放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放疗中断者40例,50例Ⅲ期和(或)Ⅳ期、KPS评分≥80分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同期化疗4~7次(化疗方案是顺铂30 mg/m2,每周化疗1次),出院时鼻咽肿瘤残留51例(T2期3例、T3期14例、T4期3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残留21例(N1期1例、N2期17例、N3期3例)。

1.3 随访

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3月随访1次,第3、4年每6月随访1次,第5年或5年后每年随访1次,采用门诊、电话、信访等方式随访,随访截止到2012年10月,随访时间6~102月,中位随访时间68月,随访率为95.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结果

13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 3、5年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是66.7%、41.7%和72.5%、53.1%,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是100.0%、80.0%、74.1%、66.7%和100.0%、65.0%、58.6%、39.6%(P<0.05)。单纯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7.1%和68.0%、50.0%,单纯放疗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同期放化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

对13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放疗中断、鼻咽肿瘤残留、颈部转移淋巴结残留、贫血、联合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以总生存率为预后指标及以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预后指标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临床分期、放疗中断、颈部转移淋巴结残留、贫血是影响老年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见表1,2。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鼻咽癌患者的绝对数也不断上升。由于鼻咽癌病灶比较隐蔽,以及老年患者感觉功能减退使其自觉症状大多不明显,就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且老年鼻咽癌患者常合并以心、脑血管常见的内科疾病[2],因此如何应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放疗科医生认真探讨。蒋伟平等[3]对95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5、8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89%、87%、8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5%、79%、79%,不良反应较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局部控制率的因素是放疗是否中断、颈部淋巴结疗效,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因素有T分期、N分期、放疗是否中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局部控制率的因素是放疗是否中断和颈部淋巴结疗效,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因素有N分期和放疗是否中断。有研究表明放疗结合化疗可提高老年鼻咽癌的疗效,Xiao等[4]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81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化疗方案为顺铂80 mg/m2,每21 d为1周期,共2周期),结果显示5年局部控制率为94.9%,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76.7%和74.5%。Ho等[5]也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26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老年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尚缺乏大宗病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有研究显示化疗不是老年鼻咽癌患者预后有利的影响因素[2,6,7]。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放疗中断、鼻咽残留、颈部淋巴结残留、贫血、联合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放疗中断、颈部淋巴结残留、贫血是影响老年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而与是否合并化疗无关。这与曾奇等[2]和朱海生等[6]的报道相近。

疗程是影响放疗疗效的重要因素[8],本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疗中断,疗效降低。老年鼻咽癌具有鼻咽癌一般流行病学特征外,在临床表现方面具有颈淋巴肿大出现比例更大,临床分期更晚,且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更多的趋势[9]。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功能变化可能会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变化,骨髓储备功能减少,导致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毒性增加,使老年人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差,放化疗相结合不良反应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放疗中断从而延长疗程,降低疗效,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老年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医疗安全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素梅.鼻咽癌流行病学//洪明晃,郭翔.鼻咽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7.

[2]曾奇,郭翔,李宁炜,等.313例老年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回顾性研究[J].癌症,2008,27(3):289-294.

[3]蒋伟平,吴君心,陈传本,等.95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1):7-11.

[4]Xiao WW,Huang SM,Han F,et al.Local control,xurvival,and late toxicities of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by simultaneous modulate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concurrent chemotherapy:long-term results of a phase2study[J].Cancer,2011,117(5):1874-1883.

[5]Ho HC,Su YC,Lee MS,et al.A preli minary result of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with weekly cisplation in elderl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J].Acta Otolaryngol,2008,128(8):930-935.

[6]朱海生,杨云利,赵丹,等.171例老年鼻咽癌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3):281-285.

[7]马礼钦,杨凌,孔祥泉,等.224例老年鼻咽癌放疗效果与预后因素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6):18-20.

[8]苏胜发,卢泰祥,赵充,等.调强放疗总疗程时间延长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的影响[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5):400-403.

134 篇11

【摘 要】 目的:[SS]观察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SS]选取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SS]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观察组经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7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SS]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66-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既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近年来,我院采用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2004年)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4例,男73例,女61例,年龄43~76岁,平均(.4±10.2)岁;病程3~20年,平均(10.7±.9)年。观察组134例,男76例,女8例,年龄44~78岁,平均(6.1±11.2)岁;病程3~21年,平均(10.8±6.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且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恶性高血压患者,排除脑血管意外患者,排除心、肝、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胶囊(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80mg/粒,批号20120316),1次/d,1粒/次,并对用药效果进行观察,2周内效果不理想者,增加服药剂量至160mg/d;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缬沙坦服用方法同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0mg/片,批号20121023),2次/d,1片/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比较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3] 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g,且已达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有所下降,尽管未达到正常范围,但下降值>20mmg;有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g,且已经达到正常水平;或者舒张压有所下降,未达到正常范围,但10mmg<舒张压下降值<20mmg;无效: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无法满足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资料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X-*3]±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分析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经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表2结果表明:对照组经缬沙坦治疗,降压总有效率为83.8%;观察组经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降压总有效率为94.7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分析 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头痛、皮肤潮红、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96%,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3 讨论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缓解高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治疗上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患者血压至理想水平,同时保护患者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多的降压药物为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等。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拮抗剂,可竞争的拮抗Ang II介导的生理效应,扩张血管,改善心室及血管的重塑,抑制醛固酮,排钠保钾,从而达到降压作用。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3.8%;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4.7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头痛、皮肤潮红、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取得更理想的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这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进入机体后直接作用于细胞钙离子通道,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舒张血管,发挥更好地降压效果有关。且硝苯地平控释片还能扩张周围动脉,降低肺循环的阻力,使机体重大器官得到保护[6]。综上所述,缬沙坦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高血压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92-94.

[2]刘金汉.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撷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3):1437-1438.

[3]惠焕晴.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13-14.

[4]倪小莉.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62例[J].中国药业,2012,21(3):61-6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0.

[6]詹俊,谭伟硕,吴毅芬,等.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6):8-86.

134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4例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6月—2011年5月本院门诊患者, 其中女56例, 男78例;年龄16~78岁, 病程6个月~20年。将两组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67例, 临床主要症状是:胃脘疼痛, 嗳气呕恶, 泛酸嘈杂, 纳少乏味。全部病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依据[1]

(1) 胃脘部疼痛, 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 (2) 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3) 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 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4) 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者, 提示并发消化道出血。 (5) B超、肝功能、胆管X线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1.2.2 西医诊断

参考2003年重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关于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 200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执行。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给予黄香汤方, 药物组成:黄连9g, 香附10g, 苍术12g, 栀子12g, 半夏9g, 瓜蒌20g, 神曲15g, 鸡内金10g, 佛手10g, 蒲公英15g, 高良姜5g, 甘草6g等。1剂/d, 水煎取汁400ml, 分早、晚各1次口服。加减:气虚者, 加党参、白术益气补脾;脾胃虚寒者, 加吴茱萸、干姜温中散寒止痛;恶心呕吐、吞酸者加竹茹、厚朴、海螵蛸降逆止呕制酸;水湿困脾者加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运脾。

1.3.2 对照组

阿莫西林0.5g, 3次/d, 甲硝唑0.4g, 2次/d,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 3次/d, 口服。

1.3.3 疗程

1个月为1疗程, 3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项目

每月观察1次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5大临床主症:胃脘疼痛、上腹胀、嗳气、泛酸、纳呆食少, 临床症状根据无、轻、中、重分别为0、1、2、3级。每个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1次, 幽门螺杆菌检测1次。随访3个月, 观察有无复发。

1.5 疗效标准

治愈:胃脘痛及其他主要症状消失, 电子胃镜复查无糜烂、充血水肿, 黏膜液清, 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好转:胃脘痛及其他主要症状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胃镜复查黏膜无糜烂, 充血水肿面缩小减轻;无效:经治疗连续服药2个月以上, 症状无明显好转, 胃镜复查无改变。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2。

2.2 两组幽门螺杆菌检查情况见表3。

2.3 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情况见表4。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涉及肝、脾、胃三个脏腑[3]。其发病与肝关系最为密切, 肝失疏泄可影响到脾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从而出现消化功能障碍的病变, 如胀闷、嗳气、泛酸、胀痛等肝气犯胃、肝脾不和之侯。叶天士指出:“肝脏厥气, 乘胃入膈”及“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所以胃脘痛其痛虽然在胃, 却与肝、脾关系极为密切。在治疗上制定出“治胃勿忘肝, 肝胃同治”的治则[4], 故选用疏肝行气, 和胃止痛的香附、佛手、苍术、甘草, 以疏肝和胃, 理气健脾止痛。慢性胃炎在胃镜下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 说明炎症的存在, 故用黄连、蒲公英、瓜蒌、栀子清泻郁热, 苍术、半夏燥湿健脾和胃, 神曲、鸡内金消食导滞助消化。反佐高良姜以防黄连等苦寒清热太过。

西医认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主要以消除病因和药物对症治疗为主, 由于缺乏特异性, 因而疗效一般。近年来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 胃肠肽类激素是一类由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肽, 对胃肠道分泌、运动、吸收、水和电解质转运、免疫增生等方面有重要调节作用。现在发现胃肠肽类激素可分为11族, 共50余种。近年来对慢性胃炎相关胃肠肽类激素的研究多集中在胃泌素、前列腺素F2、胃动素、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a、血管生成因子、瘦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指标[5]。近年研究发现胃肠道内的肽类激素也存在于脑内, 这就提示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不良精神刺激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情志致胃病”越来越普遍, 所以治疗慢性胃炎时要充分重视精神心理的调节。从生理上说, 肝主疏泄, 脾胃主运化腐熟, 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有助于脾胃之消化吸收。若因情志不畅, 肝之疏泄功能失调, 则脾胃运化功能障碍, 从而导致脾胃疾病的发生, 常表现为胃痛、恶心呕吐、痞满、泛酸等, 称为“肝脾不调”和“肝气犯胃”。由于频繁的七情刺激所致, 特别是忧思恼怒, 引起肝胃不和, 气滞血瘀, 气血失调。黄香汤治疗慢性胃炎正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整体调节, 运用疏肝理气, 和胃解郁治疗慢性胃炎, 具有身心双重调节的优势。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讲, 香附、佛手能调节胃肠运动, 保肝利胆、抗菌、抗炎, 醇提取物能松弛平滑肌。HP对黄连高度敏感, 可直接抗HP, 而且黄连中的小蘗碱有利胆作用, 能增加胆汁分泌, 黄连素有调节机体免疫作用, 可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 增强吞噬细胞活力;苍术可调节胃肠功能, 抗溃疡, 水提取物可使兔十二指肠亢进受到抑制, 使迟缓的平滑肌收缩加强;栀子有保肝、利胆、利胰降胰酶、抗菌的作用;蒲公英可抗溃疡、保肝利胆, 水煎剂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性溃疡、乙醇性胃黏膜损坏均有良好保护作用, 并能提高大鼠胃组织中PGE2的含量;半夏镇吐、镇痛、抗溃疡, 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川芎可抗溃疡, 改善胃部血液循环;神曲、鸡内金能调整肠道菌群, 含多种酶类, 增加胃排空, 助消化。

总之, 黄香汤汤具有抗炎、镇痛、保护胃黏膜, 抗溃疡, 抑制胃酸分泌, 调节胃肠功能, 对胃肠神经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3], 从而可以缓解或消除患者因疾病造成的胃脘疼痛、上腹胀、嗳气、泛酸、纳呆食少等症状, 其作用机制明确, 疗效显著。

摘要:目的 观察黄香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3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 分别运用西药、中药黄香汤加减治疗, 疗程3个月。结果 经治疗后, 和西药组比较, 患者的胃脘疼痛、上腹胀的症状改善明显, 幽门螺型杆菌转阴率提高。结论 黄香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香汤,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6.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172-175.

[3]黄建平.祖国医学方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170.

[4]赖善中.“胃得康”散 (胶囊) 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杂志, 2009, 27 (1) :80.

【134】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储粮下一篇:临时支护技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