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度论文

2024-12-24

自动调度论文(精选12篇)

自动调度论文 篇1

1 系统以中文Windows NT为平台, 采用国际标准网络协议TCP/IP, 使用商用关系型数据库Sybase, 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绝对提升了数据整理和采集的有效性, 并且稳定性和扩展性也得到提高。对于系统容量方面, 通常只约束大小, 软件在这方面不做要求, 图形处理成为设备概念的有效组成部分, 按照等级和程度进行处理, 地理化的反映电网连接, 自动生成拓扑分析。接线图可分为多层画面, 可从简单到详细地显示出电网接线状态。具备航标功能, 可很方便地查看整个电网结构图。

2 智能通信前端机采用Motorola 32位CPU单片机, 提供两路全双工的调制解调器, 中心频率、波特率可以由软件设置调节。通信前端机模块独立, 减小了前端机故障对实时数据传输的影响,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RocketPort多口串行通信板, 可直接进行高质量的数字化通信。通过WTS卫星天文钟对时, 使调度自动化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保持高度同步, 解决了电力系统时钟统一问题。

3 主变经济运行方式分析:根据主变经济运行点, 自动判断并提示42台并列运行的主变经济运行方式;一次网损在线理论计算:实时计算所有线路、主变理论损耗, 并绘制网损曲线图, 及时观察网损情况;语音报警:能及时分辨出是事故还是预告信号, 以及发生故障的变电所, 电网日报表中融入了公式, 可进行力率、电压合格率等量的计算, 使报表更加灵活, 并实现了负荷曲线与供电量、运行工况等数据的组合;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 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断路器、刀闸及线路的运行状态, 实现网络拓扑着色和联想调图功能。

调度自动化使用了较为先进和有效的扩展分布形式。使用较为全面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图画, 声音以及文字等。使得人机交流的方式更为全面, 更为新颖独特。这在电网调度工作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4 开发应用管理软件, 优化电网调度

变电所信息能够有效在远动主站进行汇集, 通过处理工作完成后, 和调度管理工作相互交汇结合。并在网络状态下实现几个人物的共同管理, 为实现调度带来了优良的技术依据, 并使得安全稳定性更加突出。有助于提升稳定性。

4.1 建立负荷管理子系统, 提高负荷利用率和供电量

我们建立了负荷管理子系统, 开发了供电量管理、负荷率管理、拉路限电管理等应用程序, 对各值调度员的供电量、负荷率、拉路条次等指标, 进行合理恰当地解释, 使得工作的标准有所更新, 考核的标准也更为科学准确。用自动化系统的方式进行考察, 能够使得平度电网的负荷能力有所上升, 使得本市供电水平一直处于领先状态, 并敦促供电内涵的不断扩大和提升。

4.2 开发网损管理子系统, 实行一次网损的在线理论计算

实现一次网损的自动化管理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我们根据管理的要求开发了一次网损管理子系统, 对电网52台主变压器和206条输配电线路实行在线或离线的网损管理, 特殊方式可按小时计算, 通常状态下, 根据值班的作为顺序, 完成计算, 将调度员的收入也纳入评判标准。同样的指标达到供电标准的情况下, 网损高者实行财政扣罚, 网损低者进行奖励, 进而有助于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 对于电网的状况加紧关注, 并对于有隐患的地方进行调整, 使得电网在效率和收益的双重优势下进行运转, 达到最好的运行状况。

4.3 开发无功电压管理子系统, 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

电压合格率是一种重要标准, 能够反映供电效果和供电质量。应当将无功电压的管理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效率。实现平衡。将子系统的建立保质保量。能够紧密实现远动主站数据内容的扩充, 使其具备良好的查找能力。对电压合格率、无功负荷就地平衡以及分变电所、分电压等级、分线路的力率考核等管理项目均能进行定性定量的运算分析, 可随意选择时间来完成表格的制定, 对于各个部门以及调度人员实行责任考核。通过考核使人员的责任动机增强, 主动检查工作的漏洞, 使得工作的进展更加科学合理, 并能够及时开展有效办法。提升电压工作的有效性, 使得其能够达到合格标准。甚至超越标准。

4.4 开发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 提高办公自动化和调度管理水平

该系统包括调度、通信、远动等三部分, 与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联网, 建立19个管理工作站, 信息数据的共享变得容易, 提升了管理水平, 进而提升工作效率。管理部门可以依照当前的运行情况做出调整, 保证季节性够点的实现, 以及照明用电, 电压合格程度和供电稳定程度连接等式进行运算。并反映真实的运行进展状况, 实现各种检测报表数字的提供, 通信、远动管理部分根据设备运行状况, 自动完成各类通信设备和远动设备运行率的计算以及遥测合格率、事故遥信动作正确率、遥控正确率的统计, 并自动生成设备运行月报表。

适当地进行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使用。平度电业公司网络已经形成规模, 体现在性能稳定畅通, 主站性能成熟, 软件技术性较强, 这使得安全控制以及经济管理的技术性得到保证, 使得手段更为先进, 有助于电网工作的高效高质。进而使得安全性能有所提升, 有助于公司更加面对公众, 能够充分为人民大众服务

摘要:经过国内外多年的试验来看, 调度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的基础, 所以应当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可以快速而高效地提升管理的效率, 提升电能质量, 并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并且能够利用最少的人数来获得最大的效率。目前, 利用较为普遍的一项系统功能是SCADA, 本文详细利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新的调度功能。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分析

参考文献

[1]孙浩.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大学, 2008 (9) .

[2]徐学峰, 叶建国, 周飚, 熊欣.调度自动化双通道系统应用与分析[J].农村电气化, 2011 (4) .

自动调度论文 篇2

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的实时监控、故障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电网调度方法,是电网调度手段的一次革新,是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为例,针对系统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数字;市场;智能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历史趋势、报表生成与打印、画面编辑与显示、Web浏览、多媒体语音报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调度员培训模拟等。重要节点采用双机热备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任一台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所有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数据自动平滑地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有健全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快速、平稳地自动或人工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切除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其他正常节点的运行。调度主站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从整体上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分析电网的运行状态,协调变电站内RTU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2.1系统的开放性

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调度自动化系统遵守各种工业标准。系统的设计参考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IEC61970/IEC61968系列国际标准,遵循CIM模型开发。支持系统软硬件升级,支持第三方的开发,可以与其他厂家的系统接口。因为有众多的厂家支持这些工业标准,所以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有广阔的选择空间来进行系统配置,以满足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

跨平台体现了系统的开放性。跨软件平台:操作系统:UNIX、NT;数据库:Oracle、Sybase等;跨硬件平台:COMPAQSUNIBMHP的64位系统;WINDOWSINTEL的32位系统。2.2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分层、分级、分布式管理的设计思想为系统进行方便的扩展提供基础。主站节点,站端设备服务器、工作站及网络设备等硬件,软件模块等都可以方便的扩充,就象是搭积木一样。这种持续可扩的性能,使用户在实现调度自动化时,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来实施,避免了一次性投资太大。2.3先进的系统平台

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持续开放的通用网络平台,即SuperOpen平台的设计,运用lient/Server结构,强调中问件设计模式,由此形成的网络级中性服务平台仅服务于客户请求的中性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系统服务定义的内涵,且为内部不断扩大的各部门系统网的Intranet及与外层Internet的自适应网络互联带来了潜在效能,使使用者可自行灵活定义拓广的应用,并自动接入系统及与系统通信。

平台将上层应用和底层支撑隔离开,为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和奠定坚实基础,它为整个西山电力提供通用的平台功能支持。

2.4强大的WEB浏览功能

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调度自动化系统平台本身支持功能强大的WEB浏览功能。采用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通过WEB服务器,支持多个客户端实时数据、静态数据、图形、曲线、报表(动态报表)、事项等查询。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3.1数字化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字化变电站和数字化电网的研究开发。电网的数字化包括信息数字化、通信数字化、决策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4个方面。

3.1.1信息数字化:是指电网信息源的数字化,实现所有信息(包括测量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和市场信息等)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以及对所有电网设备(包括一次设备、二次保护及自动装置以及采集、监视、控制及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电网具有很强的时空特性,需要采集、监视和控制设备的二维及三维时变 信息。信息数字化的目标是数据集成、信息共享,主要以数字化变电站为主体。

3.1.2通信数字化:是指数字化变电站与调度自动化主站或集控中心之间通信的数字化。畅通、快速、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实时、准确、有效运行信息的无阻塞传递是数字化电网监控分析决策的重要前提。

3.1.3决策数字化: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是电网数字化的根本目的,必须具备强大的分析和决策功能,实施经济调度、稳定控制和紧急控制的在线闭环,达到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目的。

3.1.4管理数字化:包括设备生产、运行等大量基础数据在内的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从电网规划、勘测、设计、管理、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的信息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数字化将会给调度的视角带来新的变化,许多新兴技术,如遥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会在未来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广泛深人的应用。

数字化的目标是利用电网运行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和信息综合利用的框架建立分区、分层和分类的数字化电网调度体系,实现电网监控分析的数据统一和规范化管理以及信息挖掘和信息增值利用,实现电力信息化和可视化、智能化调度,提高决策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

3.2市场化

电力市场化改革也给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例如:电网的传输容量逐步逼近极限容量;电网堵塞现象日趋严重;负荷和网络潮流的不可预知性增加;大区电网运行相对保密,相关电网信息和数据不足;厂网分开后的调度权受到限制,以安全性为唯一目标的调度方法转向以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综合目标的调度方法;市场机制不合理可能降低系统的安全性等。因此,需要未来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市场的运营系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传统的EMS和WAMS应用中更多地融入市场的因素,包括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电

网安全风险分析理论,以及研究市场环境下的传统EMS分析功能,如面向电力市场的发电计划的安全校核功能、概率性的潮流及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在线可用输电能力(ATC)的分析计算等。

3.3智能化

智能调度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有效整合并综合利用电力系统的稳态、动态和暂态运行信息,实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监测与优化、预警和动态预防控制、事故的智能辨识、事故后的故障分析处理和系统恢复,紧急状态下的协调控制,实现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电网调度可视化等高级应用功能,并兼备正常运行操作指导和事故状态的控制恢复,包括电力市场运营、电能质量在内的电网调整的优化和协调。

调度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网络保护和紧急控制一体化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协调电力系统元件保护和控制、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紧急控制系统、解列控制系统和恢复控制系统等具有多道安全防线的综合防御体系。

4、结束语

计算机、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特高压、电力体制改革等新形势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调度自动化技术及系统将会有更快更大的发展,但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初探 篇3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研究

在21世紀,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生活的用电量,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节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这种现状,自动化的电力系统调度实行就显得迫在眉睫。电力自动化系统是指系统中的应用软件、人员、系统的分析工具、运行数据和检测工具,网络运行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处理功能,可直接集成和有效融合。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经验调度和分析调度。他们的成功运行,对发展智能自动化系统为我国的电力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部构成及特点

具有庞大的内部组织结构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包括(1)广大范围的收集复杂信息的数据;(2)实时监测和电源系统控制等。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参照基础设施运行条件、范围和相关的自动化调度及自动化形状等内容,自适应自动化系统的形式取决于预期的用途来调整其结构的功能,并始终坚持由简向难,由高向低的进行合理化调整发展变化趋势。从构建系统方面,其能有效借助人机操作平台的界面,将整体更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的交互画面呈现出来,其中包含文本、颜色、大小、位置及角度等性质,而且包含动画特征,从而使各类特性进行完善融合,达到一体。而为了使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同时控制工作人员使用操作,同時也为能源自动化系统实施全面的规划优化改进,包括以下两点:首先,以确保该系统实时转换屏幕刷新机制,为操作控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器,使每种图形元素有多个属性在变量作用下不断对其属性进行改变;其次,系统自带的各种不同领域可以令其自身具备有效的故障报警功能,依据包含的最小单元及监控点中的变量,并监督执行,实现高效连接有关的历史记录数据。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含有的多个功能诠释其强大的能力

现阶段,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先进科技技术,这些都被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理利用,且符合工业标准和相关的国际标准。画面显示与编辑、数据采集、信息处理、计算统计、实时数据库管理、报表生成与打印、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多媒体语音报警、Web浏览、调度员培训模拟、历史库管理、历史趋势、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等都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例如,当服务器出现任一问题,服务器上的数据都平稳流畅的运行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确保系統的正常运行。所以为了提高可靠性和系統稳定性,采用双机热备用的重要节点。一个完善的系统权限管理功能,平稳,快速的手动或自动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这样不会影响切除故障时系统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主调度自动化以整体上实现全面的监测和控制,协调变电站内RTU之间的关系,网络分析的运行状态,保证整个网络为整个系统的有效管理,是在最佳运行条件,所以它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具有高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监控电网运行的实时操作系统。

3.实现五化一技术,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1 模块化

由于组件技术使分布式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是基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应用程序。自动化系统软件提供了很重要的设计思路,这个思想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的设计是双向电力调度设计。电力系统的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它是基于自动化技术平台层来解决异构数据交换的问题,模块化、分布式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运作合理、最有效 的方法,而且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3.2 可视化

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安全分析和图像处理技术,这四种技术在电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应用,电力系统可视化的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其应用方式是把以前用文字、表格、数字等方式来表达的离线信息利用先进的图形技术和显示技术有机的转换成表现出来的直观图形信息,从而可以使电力系统调度工作人员做出更快速、准确的判断来处理不同形式的电网故障,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这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存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可视化技术中。

3.3 智能化

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必然走向是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智能调度技术的含义是: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动态的预防控制及优化适当的预警、增加系统对事件辨识、故障处理以及恢复系统的实施采用先进的技术的调度数据的操作整合,需要进行动态的电力系统、稳态、暂态的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并进一步的综合利用。在紧急情况下,系统能自动进行完成运行、调度、规划和协调控制以及管理的一切工作。另外,该系统帮助实现控制和对事故的恢复及正常运行,而且还具有电网的可视化调度、远程控制等高级的应用,实现了对电网监管的目的和协调的优化。

3.4 无人化

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立成能进行分析系统地安全性、能进行估计系统地状态,能进行实时的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能进行预测负荷以及远程的调控等无工作人员值班的综合监控系统。电力系统,必需具有自动进行报警功能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以便规划调度的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进行处理和修复故障,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此外,电力系统调度的无人化,可以直接的减少值班人员,并加强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结构,最大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的工作效率,加快无人化建设的前进步伐,体现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水平。

3.5 综合自动化

全系列系统数据库调度建构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力系统地崩溃或者重大停电事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直接提高电力系统调度整体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从侧面改善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能够完成的工作范围电力系统最优化的设置。完善电气事故的处理体系,可以使事故造成的停电降到最短时间,这样减少了一切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而且还集成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讨论的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调度全面、综合的管理能力就是综合自动化,这也是电力系统调度的精髓,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实现自动化,推动实现整合的自动化是最终目标。

3.6 面向对象技术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的理想模式是面向对象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且对CIM技术能进行更好的遵循。但是与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状况相比,要想实现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也就是说,人们要想把电力系统调度完成从自动化到面向对象技术的尽快转化和运用,还有待于相关部门的配合以及专业人才的进一步探索。

4.结束语

通过逐渐引入电力市场,市场参与者现在可以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和查询等操作,对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智能规划系统做出了更完善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研究领域,它的监控整个电网的实时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我们对其的研究将面临更多挑战,但是我们要坚持不懈,还要加强对其研究的力度,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志华.PowerSys 6000调度自动化系统浅析[J].科技资讯.2011(03).

[2]叶飞,宋光鹏,马发勇,米为民,王恒.调度自动化系统监视与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

自动调度论文 篇4

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介绍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在电网的运行以及服务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国家电网安全以及经济可靠的运行重要支柱。在电网调度中应用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通过多种软件的应用完成的, 促使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自动性、智能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 从而准确的收集各个变电所中的数据, 实现实时监控电网供电运行状态。调度自动化主要的功能是有调度功能、权限管理功能、监控功能, 其中具备的调度功能是指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在电网中应用过程中能够合理的调度, 一旦电网中某一设备出现故障, 系统将跨故障设备, 对下一个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控制。权限管理功能是调控自动化系统对电网各个方面的运行能够进行监督和控制, 保证电网调度的各个方面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权限范围内合理的进行, 大大提高电网调度的正规化、合理化、有效化。监控功能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调度方面具有一定的监督和控制功能, 以保证电网调度的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为目标, 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监督和控制, 促使电网调度优化进行得以实现。

总体来说。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极强的控制、监督。分析;收集能力, 在电网调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起到优化整个电网调度作用。

2 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优化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网中建设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电网中运行的电力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 有效的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电力设备故障, 避免电力设备故障扩大化, 给电力设备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 合理的、适当的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网调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促使电网调度自动化, 智能化, 高效化, 合理化发展, 进而使整个电力系统长期稳定安全的进行。

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调度中应用非常的复杂和繁琐, 需要建立多种软件对电网调度进行控制和执行, 促使电网调度自动化进行, 调度自动化系统具体的应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建立负荷管理子系统, 提高负荷利用率和供电量

建立负荷管理子系统需要开发供电量管理、负荷率管理、拉路限电管理等应用程序, 对各值调度员的供电量、负荷率、拉路条次等指标, 进行合理恰当的解释, 使得工作的标准有所更新, 考核的标准更加的科学化。在电网调度中建立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对电网调度的各个方面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监督、控制等, 促使电网调度标准的进行。在这其中建立负荷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供电量、负荷率、拉路限电等方面, 使得这几方面保持标准、合理状态, 积极推动电网调度水平不断的提高, 促使电力系统供电内涵不断的扩大和提升。因此, 建立负荷管理子系统非常的必要, 能够有效的提高负荷利用率和供电量, 推动电网调度优化进行。

2.2 开发网损管理子系统, 实行一次网损滴在线理论计算

在进行电网调度中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需要开发网损管理子系统, 对一次网损的在线理论进行计算。此项子系统的开发是必不可少, 其是衡量电网供电是否达到标准。网损管理子系统的开发是以电网调度实际的管理需求为准, 在电网调度中应用的网损管理子系统能够符合电网调度的需求, 对配电线路实行在线或者离线的网损管理, 将电网网损的影响情况降到最低, 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电网调度中网损管理子系统的具体应用是对一个区域电网中主变压器和输配电线按照小时计算为标准进行在线或者离线网损管理。此种管理方式大大提高对电网运行的监督和控制, 及时的调整电网中存在的隐患, 避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因此, 在电网调度中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网损管理子系统能够有效的保护电网, 促使电网以最好的状态进行运行。

2.3 开发无功电压管理子系统, 能够反应供电效果和供电质量

电网合理率是一种重要标准, 能够反应供电效果和供电质量, 在电网调度中构建无功电压管理子系统对电压合格率、无功负荷、分电压等级等进行进行运行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考核标准, 将需要考核的项目合理的评价, 从而掌握整个电网供电情况。无功电压管理子系统的构建是通过实际的无电压管理, 将各个变电所中电网运行的数据进行衡量和分析, 确定各个变电所电压的实际情况, 一旦发现有电压不稳定的情况出现及时的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电网中电压的稳定, 保证电网供电质量。因此, 电网调度中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无功电压管理子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 能够反映供电效果和供电质量, 促使电网安全运行的得到保证。

2.4 开发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 提高办公自动化和调度管理水平

开发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 能够提高办公自动化和调度管理水平。因为, 开发的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是由调度、通信、远动三个部分组成的, 通过这三个方面对电网调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能够有效的接收变电所中的数据信息, 并作出准确的调整, 将电网调度最大化, 促使电网供电高质高量。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电网调度部门进行监督和控制, 促使电网调度部门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调度, 保证季节性够点实现、电压达到合格的程度、供电达到稳定的程度。另外, 通过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应用, 将电网运行的真实情况准确的表现出来。在通过各种通信设备将电网中设备运行的效率准确的计算出来, 从而使得整个电网当前的现在得以显现。电力企业能够针对整个电网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促使电网不断的优化发展。因此, 在电网调度中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办公自动化和调度管理水平, 同时还能够表现出整个电网真实情况。

3 结语

在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当下, 电网供电稳定性得到质疑, 很对不确定的风险存在于电网中, 很可能对电网产生严重的破坏, 促使供电质量、稳定供电、持续供电无法得到保证。为此, 在电网调度方面增设了调度自动化系统, 通过其所开发和构建的负荷管理子系统、网损管理子系统、无功电压管理子系统、调度信息管理子系统等对电网调度进行监督和控制, 不断优化电网调度, 促使电网供电质量, 供电安全, 供电稳定等方面得到保证。

摘要: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科学进步的产物, 其主要应用于电网调度中, 对电网调度进行优化和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对电网调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合理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促使电网供电长期稳定安全的进行得以实现。为此, 本文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优化电网调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供电

参考文献

[1]马红.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 2012 (2) .

[2]何岩, 吴发旺.SVG在店里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电力, 2008.

[3]张中习, 段自成.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优化电网调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10 (11) .

[4]何景斌.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调度管理自动化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09 (11) .

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介绍 篇5

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四大支撑体系之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二)智慧电网下的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水电站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

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是集自动采集水文气象、工情、机组、闸门信息、电网信息(包括调度指令)、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水务计算、报表制作、日常管理、决策分析(高级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工程。

其中水调自动化系统平台功能包括除决策分析(高级应用)以外的功能。采集流域水情自动测报雨量站实时雨量信息、水位站实时水位信息。

采集机组监控系统数据:包括各个机组实时有功、无功、状态。

闸门监控系统数据:各个闸门实时开度。

电网信息包括:线路约束、调度计划等。

高级应用(或者叫做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短期径流预报、水库(群)短期发电调度、水库(群)中长期径流预测、水库(群)中长期发电调度、水库群(防洪调度)、电价预测等系统。

平台框架结构:

平台技术:

图形报表技术:

浅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改进措施 篇6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改进措施;探讨

一、调度运行管理与调度自动化的现状

调度运行中经常涉及到停送电,发电机并网、解列,切换运行方式等一系列倒闸操作,操作失误会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引发严重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倒闸操作首先要编写倒闸操作票,在编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填写,填写操作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不允许有涂改,编制好的操作票有操作人、监护人、值班负责人、值班调度员逐一审核签名,层层把关,保证操作票万无一失,然后运行人员在模拟盘上进行模拟操作,实行监护复诵制度,并按照操作票逐项执行。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分析

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三级分布模式,即管理与监控机构、调度中心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其构成则包括运行管理级与生产管理级,并采用网络分布系统,包括维护工作站、PASS工作站、调度工作站、报表工作站、远动工作站、前置工作站、SCADA体系、网络服务器以及数据服务器等。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

1.人为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使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目前函待解决如下两方面问题:

(1)安全意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必将给安全生产带来灾难。调度自动化系统从作为辅助调度的“两遥”(遥测、遥信)起步,到目前的调度、集控人员全面掌控电网运行的“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系统,产生了质的飞跃。

(2)综合业务素质不够,故障处理盲目性大。调度自动化系统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快,对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要求高。运行规程所列的常规事故的处理原则、方法尚能掌握,但处理一些不常见、突发事件的设备故障、事故时,头脑不清醒,缺乏经验,盲目性大,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点隔绝,及时排除故障,甚至造成事故扩大。

2.系统自身缺陷

(1)产品设计或工程施工环节不当,埋下安全隐患。自无人值班模式推广普及以来,大量老变电站相继进行无人值班改造。由于现场环境千差万别,如不认真细致设计改造方案,精心施工,就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引发事故。

(2)远动无用的告警信息过多。调度自动化系统告警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实际运行当中,每逢现场检修、保护年检、装置复位、遥测波动、遥信接点颤动等,自动化远动装置总是多报许多无用的告警信息,这些类似“狼来了”的信息极易淹没真实的事故信号,为安全监控带来隐患。

3.环境因素

(1)人机混杂,设备运行环境得不到保证。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核心的远动主站机房,其设备运行环境要求极为严格,不少单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很多地方都存在人机混杂的情况,没有设置操作间,人员随意进出机房,随意开关空调、窗户,设备运行环境变化大,增加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2)设备电源维护未受重视。调度自动化系统要求有可靠的电源供应,目前多采用UPS提供停电时的临时电源,许多单位的UPS自投运以来就放任自流,蓄电池长期不进行维护、保养。由于没有电源维护管理的相关措施,造成即使UPS失效也无人知道的局面,给设备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4.管理因素

新装备、新模式下出现的管理上的漏洞。无人值班模式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管理方式上的变化。例如:在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的不少影响远方实时数据的检修工作,许可人在现场,与调度、集控和远动人员互不沟通;又如:在部分单位,调度员角色错位,出现调度员在调度端计算机上直接遥控,充当操作人员角色的现象。这些都给安全调度、监控带来隐患,其根源均在于管理不到位,存在着漏洞。

四、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改进措施

1.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在出现一些问题时,要记录并分析发生的原因。各个部门之间不要互相的指责对方,而是要进行互相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而在处理问题时,也需要和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比如要处理一个开关量遥信抖动问题,往往需要和检修及保护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因此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应任用那些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比较高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开展一些重要的专业知识教育讲座和有助于能力水平提高的活动,从而使系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2.使信息得获取变得准确可靠。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可能产生了一些问题严重的干扰信号,在二次回路监控设备侧通信线路中增加适当的阻容抗干扰措施,对于分散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从开关柜来的信号可以考虑用光纤传输以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同时结合变电检修,检查、调整好隔离开关辅助接点位置,发现有问题的及时协调相关专业修理、更换。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做好对设备运行的维护,包括计算机、厂站、主站的运行与维护、收发两端的遥信正确率与遥测精度,如存在误差值比规定值大或遥信拒、误动,则应立即将原因查明并作处理。对于通信的电路,则应做好其日常的运行与维护、调测以及故障处理工作,确保通信的畅通。像对二次回路信号继电器所进行定期的检查与校正,更换老式型号的信号继电器等措施。把检查调度自动化二次信号回路工作作为变电检修的工作任务之一,通过相应的传动试验核对信号的正确性,保证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获取变得更加的准确可靠。

3.不断应用先进技术。在21世纪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地涌现出来,尤其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硬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Internet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也加入了一些新型的技术应用,如在其中使用的CORBA中间件平台技术,公用信息模型,可视化技术等技术。随着社会需要的剧增,作为在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EMS,不仅有着传统的电网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功能,还要其它重要的功能。

五、结语

今后,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要及时的对不合理、不科学的方面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其运行的效率,提高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何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

调度自动化测试分析系统 篇7

为了从一开始就规范它的实施,广东电网公司调度中心和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了IEC系列规约模拟测试分析系统,确保进入广东电网的调度自动化、配调自动化设备通信协议必须符合IEC的规定。系统还可以对运行系统进行在线体检,作为第三方,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情况。

1 系统配置方案

模拟测试分析系统配置见图1。可以根据被测对象的不同,选择其中的部分设备,根据不同用途给出下述不同的配置方案。

1)当只检测分析IEC60870-5-101协议时,仅需一台带串口的便携机。

2)当只检测分析IEC60870-5-104协议时,仅需一台带网口的便携机。

3)作为模拟系统时,根据待测厂站规模配置串口扩展设备和一台交换机。

2 系统功能特点

模拟测试分析系统功能有以下特点。

1) IEC60870-5系列协议都是以问答(Polling)方式工作,要测试通信报文发送和应答的对错。

2)要测试通信错误恢复处理机制。

3)要重点测试传送信息的实时性以及优先级的合理运用。

4)既可扮演主站端(启动方)又可扮演厂站端(从动方)的角色,分别测试厂站端和主站端系统的协议执行情况和突变数据处理能力。

5)可以作为第三方设备,对运行中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同时侦听并记录主站的下行报文和厂站的上行报文、跟踪分析,提供双方系统对于规约通信范畴和通信机制方面的分析报告。

这就可以从入网测试把关,将不规范的设备堵在系统之外,又能够对运行系统进行动态实况体检,及时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每个通信环节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加强对自动化通信的规范管理。

2.1 作为主站系统角色

由于国内大部分厂站都使用点对点通道进行通信,从提高通信效率和便于控制角度考虑,IEC60870-5-101一般选用非平衡方式通信,主站作为启动站,厂站作为从动站,主站负责发起链路连接[2]。而IEC60870-5-104一般选用平衡方式通信,主站作为客户端,厂站作为服务器端,总是由主站发起链路连接[3]。主站端(或控制站)是主导通信的有序进行,启动链路建立、查询链路、召唤数据、下发控制命令、时钟同步、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检查等,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过程的报文发送,测试厂站端应答情况。

测试方法有手动逐条报文测试和自动测试两种。这两种测试方法对系统测试都必不可少。手动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报文的正确性;自动测试主要是测试通信机制的完善性。往往先针对有问题的报文或过程采用手动单步测试,所有单个问题解决后,再经过自动测试来验证通信机制方面的问题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测试方法。

该系统可用来验收厂站端设备或对厂站端设备体检。在新建了一个厂站而又不具备与主站的通信通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系统在厂站端现场进行验收测试,该系统不仅可以查询实时信息,还可以模拟发出遥控、遥调命令以检验控制环节的正确性,解决厂站验收和通信测试不同步的问题;或者利用它对厂站端系统进行运行体检,从而评估厂站端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2.2 作为厂站系统角色

该系统扮演厂站端系统角色时,它能够模拟各种变化数据回答主站的询问,还能够模拟各种错误信息或应答机制错误来检验主站系统的所有通信报文或过程的处理情况,也可以作为模拟RTU来对主站系统进行体检。具体讲,作为站端的模拟测试分析系统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根据各种典型情况建立、编辑、修改、保存、查询各种典型测试方案,形成多套的模拟测试典型方案。

2)按照IEC60870-5-101或IEC60870-5-104远动通信规约分别以RS232串口和10 M/100 M以太网口的通信接口方式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置机进行连接,并且具备主备通道同时通信和切换功能。

3)模拟产生厂站典型的实时信息,并可同时模拟多个厂站实时数据,各厂站默认信息1 280个遥测量、4 096个遥信量、128个遥控量、128个遥调量,还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配置参数。

4)模拟典型电网事故的实际过程,如开关事故跳闸、保护动作、冲击负荷跳变压器、潮流分布变化等。

5)模拟自动化装置异常而出现的一些现象,以检验主站系统的容错能力。例如因接点抖动或采集单元故障引起的误遥信,主站是否能够识别并且过滤;给某些遥测增加不同的品质描述词以表示其被封锁、取代、不刷新、无效等来检查遥测处理机制是否完整。

6)响应主站的遥控、遥调命令,给出返回和确认报文,并且将被控点信号作为突变数据上送,方便主站控制过程的完整性检验。

7)对各种通信报文进行显示和全过程记录,并作为测试附件或记录输出并保存。

8)模拟“雪崩”数据,按照设定的厂站规模、信息容量、变化频率、持续时间等参数,模拟巨量的变化数据,以检验主站系统的极限处理能力。

9)模拟报文应答错误。模拟回答格式错误、机制错误、死循环的报文,检验主站对错误报文的处理和恢复能力。

2.3 作为第三方角色

作为第三方角色具有在线评估功能,可以对在实际运行中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做体检。这样的检查才更有实际意义。系统的联机在线检查不影响主站与子站的正常运行和通信,通过实时监测双方交换的通信报文,对每个通信过程做出跟踪分析并进行监测评估;对报文发送机制、发送频率、发送内容、应答机制、应答内容、错误重发、报文间隔、实时性等方面会给出明确的分析报告,并且全程自动记录双方通信报文。

3 软件模块设计

模拟测试分析系统的软件模块配置如图2所示。

3.1 人机界面模块

人机界面模块主要实现4方面功能。

1)配置功能。可以对通信参数、系统参数、测试参数进行配置,包括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的权值、测试模式的参数配置。

2)查询功能。查询历史的事件包括遥信变位、事件顺序记录、遥测跳变压器、遥控操作、遥调操作、历史测试评估的结果、历史测试分项明细、查询测试过程保存的报文。

3)在线监视功能。可以在线监视上下行报文、通信原码、实时数据、告警信息。

4)错误模拟。IEC60870-5-101规约共设计模拟了22种错误类型,IEC60870-5-104规约设计模拟了12种错误,这些错误模拟基本涵盖了规约的各个层面。

3.2 通信模块

针对IEC60870-5-101和IEC60870-5-104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的要求,设计了与之相配套的串口通信和网络通信处理模块,特别是作为模拟监视系统使用时就需要更多的接口,利用终端服务器的串口扩展功能,可以实现与多路串口通道通信。网络通信采用TCP/IP方式,根据系统扮演的不同角色分别作为TCP的客户端、服务端或客户服务兼而有之。通信模块只负责将通信报文安全接收到或发送到对方。

3.3 规约处理模块

规约处理模块主要负责规约解释和数据处理,统一转换成标准格式的数据进入实时数据库。与常规规约处理不同的是,它要对解释和处理的过程进行全记录,还包含标志处理和机制判断方面的内容。该系统设计了一个规约库,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对其他通信规约的处理而不至于对系统架构做修改。

3.4 分析统计模块

分析统计模块能够实时动态显示遥测、遥信、遥脉等实时数据信息,显示遥控操作、遥调操作等事件信息。能自动统计厂站通道的状态、误码,对每个通道的始测进行控制,并能看到测试状态。

3.5 记录输出模块

记录输出模块有实时告警窗,能对遥信变位、事件顺序记录、遥测跳变压器、遥控操作、遥调操作及其他系统事件进行告警,能看分类或全部告警;能提供简明的测试结果,也能将测试过程得到的明细作为附件输出。

4 结语

规约模拟测试分析系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科研和生产厂家可以将该系统应用于主站、厂站系统的调试阶段,为规约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调试效率大幅度提高;行业管理机构可用该系统对入网产品的通信协议作检测和评估;调度自动化系统可用该系统对运行系统进行在线常规应用检查和试验,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患。

目前该检测技术已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检测国内的产品,同时对准备进入南方电网的法国ALSTOM产品进行了规约的检测,证明效果很好。该项目已经通过广东电网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验收结论为: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项目的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规约模拟测试分析系统的成功应用,促进了规约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既能够提高通信规约和实时数据的应用水平,又可定期对运行系统展开在线测试和评估,有利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摘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当前电网的安全稳定。介绍了新研制的IEC系列规约模拟测试分析系统,可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具体介绍了该系统的配置方案,以及进行规约入网测试对运行系统在线体检、通信机制评估的功能实现,软件模块设计。该系统已通过广东电网组织的验收。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通信协议,模拟测试,在线评估

参考文献

[1]王首顶,王玉玮.IEC系列协议应用现状分析[C]//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2003.

[2]王首顶,卢建刚,段新辉,等.广东电网DL/T 634. 5101—2002实施细则[S].广东电网公司,2002.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分析 篇8

所谓的智能电网, 国际上 (如美国电力科学研究所) 是这样定义的: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进行全面的监控, 然后把监控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理, 最后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探讨, 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优化管理。而智能电网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就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 将发电、输电、配电以及供电设备与能源用户的各种电器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 通过智能终端控制对电能的供应进行精准的控制及实时的全面监控。

2 智能电网技术的特点能力分析

2.1 很强的自动愈合能力

电网的自动愈合能力就是指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时, 出现的各种事故, 电网都能在短时间内依靠对自身系统的检测、分析等措施进行解决, 预防电网出现大规模的故障, 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网的自愈, 要时刻监控电网的运行情况, 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快速诊断与解决, 进行良好的自我恢复。电网的自愈能力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是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使得智能电网系统的能力很强, 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安全、稳定、全面的监控, 并对监控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估与判断, 并进行自动操作。

2.2 互动性强

电网的管理对用户设备和行为进行互动, 能够促进管理的提升。现在的电力用户获取信息量有限, 与电网管理部门的互动较少, 这样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智能电网的运行, 可以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电力用户与电力管理部门有效的互动, 这样有利于电力部门得到用电反馈信息, 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与选择,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2.3 资源管理的优化

庞大的电网系统的特点就是高科技和资源密集, 所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大量的设备作为保障。传统的电网管理效率非常低, 资源严重浪费, 而现在的智能电网通过运用数字处理技术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 提高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力度, 优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寿命周期环节, 充分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利用率, 延长了设备的工作使用寿命, 使电网的运行更加智能化且经济高效。

2.4 强大的兼容性

电网的兼容性反应了电力能源的利用率, 现在小型的发电设备发展迅速, 但是不能与大型电网进行很好的兼容, 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智能电网具有双向测量及能量管理系统, 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 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类型的电源或者是储能装置。同时可以与小型的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期同时向电网输送电能。

2.5 电网的集成性

电网的集成性是反应电力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电网集成性较差, 企业的管理效率也较低, 而智能电网通过对电力管理流程的优化与电力市场以及调度自动化的集成, 形成全面的电力支持体系, 促进了企业电力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3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3.1 通信系统的开放、标准和集成

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电网需要有监控和分析电力系统目前状况的能力, 这些能力具体包括:故障早期识别能力, 对发生故障的响应能力。通信系统检测范围将大范围扩大, 全方位覆盖, 为电网的运行以及综合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持。

3.2 网络结构的坚强与灵活

智能电网的基础就是坚强、灵活的网络结构。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 互联大电网的形成, 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与脆弱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优化特高压和各级电网规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只有提高电网结构的坚强性与灵活性, 合理地规划电网, 才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对电网造成的安全影响。

3.3 可视化技术

一般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可视化技术应用卞要包括二维可视化和二维可视化两类, 都是基于可视化的理论, 通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将整个电网调度中庞大工程数据转换成为图形或者图像, 最后直观地旱现出来。

4 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4.1 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

针对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的变化, 我们采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对网络不同安全设备实施情况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采用报警系统, 在设备出现异常时报告给系统值班人员, 然后对这些警告做出分析判断, 进而实现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以及监控系统在整体安全状态上的全面反馈。

4.2 对集控站系统进行设计

集控站系统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各应用设计上针对以往的难点进行了技术攻关, 避免内部标准不同而导致的系统接口上的信息转换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集控站系统在应用功能、软件性能、操作方法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标准化的电网集控装置设计了一个符合标准要求的实时信息系统平台, 所提供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可以单独或同时支持集控系统与公共信息的应用系统。

4.3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未来设想

未来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在测量体系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智能电网技术, 建立一个庞大的智能电网系统。新时期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发电、输电、配电、供电以及用户用电情况统一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去, 实现电网双向供电, 构建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 形成全局性的电网结构, 为电力系统提供完整的电力服务, 及时掌控电能供求需要, 合理分配电量, 提高投资效益。

5 结语

现在的网络、计算机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以及新的指导思路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思想保障, 为现在电力电网智能系统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相信在外界经济因素的带动下, 在国家部门的规划下, 在强有力的科技推动下, 未来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及系统有更快更大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 描述了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 结合电网调度实践经验, 阐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并对今后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调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徐艺.衢州调配集一体化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8.

[2]陈小鹏, 杜明田, 苑跃贞.提高调度自动化支持系统数据维护准确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对策探讨 篇9

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下, 对电力的需求以及使用量越来越大, 电力调度更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国地区一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已经十分的普遍。这些年, 受到电网改造的影响,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的技术和功能越来越完善。但是, 当下发挥出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的全部能力还需要不断研究, 只有电力专家和通用控制平台更好的合作才可以真正发挥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潜在能力。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 对于电力配网自动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 从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的系统建设和系统运行以及系统管理等层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电力配网调度的方式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 但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电力调度的质量, 所谓电力调度, 主要是指以负荷预测为依据, 对发电机等各种电器元件运行时的状态、方式和调度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电力调度方式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从最传统的电力调度发展至今, 它经过了三个阶段, 分别为“三公调度”、“经济调度”、“节能调度”。“三公调度”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发电完成率达到均匀分配, 做到公平调度。

1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所存在的问题

忽视核心基础功能和系统应用价值

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为了得以提高, 创建一个理想框架下的系统, 没有对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进行统一细致的规划和管理, 所以导致提不出准确、科学的实际需求, 致使电力配网自动化后期的应用没有办法实用化。过多的想要达到故障的处理和恢复能力, 具备一定的示范作用, 但是不可以大范围推广。只有少数的馈线自动化得到了解决, 致使使用方法没有全局的受益, 没有对全部电力配网实行科学化管理, 前期投入和后期回报不成正比。

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问题、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和通信方式、操作和控制电源问题。上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对于设备的可维护性和设备的可靠性非常高。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都是安装于户外, 户外的环境非常的恶劣, 电子设备非常容易损坏。提取操作电源和开关控制电源比较困难。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厂商对于供电企业配网管理流程不够熟悉。对于供电企业的实际血球不够了解, 造成产品的不适应性。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建设问题

在选择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单位的时候, 借助专业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公司, 从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站、设备、通信、土地建设、管理模式、实现方式进行全局考虑。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没有确定好工作职责, 跟不上运行管理工作, 数据维护和系统应用方面比较薄弱。具有将DMS当成EMS翻版或者是简单的集成不良习惯, 在进行规划配电网网架时, 要研究和探讨本公司实现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所需要的潜在能力, 制定科学的方案, 要考虑好地理环境、管理模式、网架结构、负荷性质等等。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不足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模式和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模式不相匹配,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基层的工作人员对于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不够深入。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自身就是电力系统技术中管理薄弱的环节, 存在的现状是工作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和工作人员人数不够。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涉及设备、通信、土地建设、配网运行的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运行, 在人员的管理和培养上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导致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失去了解决配网管理的工具价值, 成为了一种工作负担。也就是说,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在成熟的情况下,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以及维护和工作人员的培养都是相当重要的。

2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意义

电力配网调度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中最后一个面向用户进行供电的部分,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水平的好坏程度将和用户是否可以得到最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电能。所以,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建设的时候要做到具备优质服务的工程。

当下是“科技兴电”的发展大势, 要实现降低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必须要加快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我国的国民逐渐步入小康社会, 用电的用户不断增加, 导致用电的负荷也在逐年的上升, 电网的格局布设越来越复杂, 进行供电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 导致电网的故障大幅增加, 过去传统的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科技含量非常低, 致使整个的电力配网调度系统日常的运行和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多, 过去专业水平不足的电力工作人员没有办法适应当下的电网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

实现电力配网调度系统自动化, 保障供电可靠性

电力配网调度系统实现自动化将有利于电力配网调度系统可以更加高效的运行, 通过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运行状况, 来优化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运行模式。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 保证电力用户具备用电的时效性, 从而满足用电用户的供电需要。符合居民家用电器的需求和高新技术装备用电的需求, 降低高峰低谷、电压谐波、频率、电压幅值对于用电用户产生的危害。采用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降低停电面积, 缩短用户的停电时间, 这样就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故障判断能力, 增强自动隔离故障速度, 可以快速恢复没有故障线路的供电。对于配电网设备的自身可靠性运行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大大地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配电系统实现自动化, 用电负荷就可以被可以合理控制, 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可以快速的判定故障, 从而可以快速的排除故障, 不仅科学合理的控制用电负荷, 增强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还增强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策

注重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通信、自动化、配电网运行管理多种高新科技结合的产物。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涉及人员较多和涉及面较广以及不稳定的线路结构, 还要加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包含更新换代的特质, 所以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是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得以科学运用的关键之处,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需要数不尽的终端设备提供数据支持和无线与有线网络提供数据传输通道, 数据库的更新还要数据统计和汇总以及分析。

构建相对应的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机构

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人员较多和涉及面较广以及不稳定的线路结构, 包括设备、通信、土地建设、配网运行等等, 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日常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以及设备的维护是有直接联系的, 要建立相对应的班组机构, 拥有具备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将电力配网调度系统实现自动化以后, 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使整个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日常运行更加的高效和快捷, 使得供电企业得到了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要做好配电网络规划以及自动化规划, 做好本地区的配网结构、负荷情况调查, 还要结合本地区配电网规划情况, 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 网架结构一定要相对完善、稳定。在选择产品供应商时, 要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电力市场背景和对电力系统了解较深, 并且具有良好业绩的专业公司, 质量可靠为第一原则, 选择符合相关产业标准并经取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资质的质检中心检测通过的合格产品才可以使用。

4结语

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思考 篇10

目前, 以信息技术彻底改造现有的电力能源利用体系, 最大限度地开发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成为当前非常热门的焦点。主要通过一个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电能从开发、输送、存储、转换 (发电) 、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终端用户等多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精确控制。将能源的利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降低污染, 提高投资和收益比例, 这就是智能电网的基本建设思想。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的发展也将受到智能电网框架思想的影响, 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 向智能化发展。

一、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近年来, 美、欧等不少国家都相继开展了智能电网的有关研究。到目前为止还都处于初级阶段。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EPRI) 提出“Intelli Grid”概念, 而美国能源部 (DOE) 则提出了“Grid Wise”。虽然二者称谓不同, 但内涵和目标基本一致。在欧洲, 则采用了“Smart Grid”。尽管智能电网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是总体来说, 是使用健全的双路通信、高级的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机的电力传输和分配网络, 其目的是改善电力的传送和使用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传统和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区别

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由变电站自动化和调度主站自动化组成。自1954年, 中国从苏联引进了远方终端装置RTU, 东北电网安装了16套遥测装置后, 中国进入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时代。此后国内开始了系列远动产品的研制开发, 并在华北, 华东和东北三大电网推广应用。变电站自动化走过了集中式、分布式的道路。调度主站系统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 基于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的研制而开始的。两者构成了传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框架, 其对客户的服务简单、信息单向, 系统内部存在多个信息孤岛, 缺乏信息共享。虽然局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善和共享能力的薄弱, 使得系统中多个自动化系统是割裂的、局部的、孤立的, 不能构成一个实时的有机统一整体, 所以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程度较低。而与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相比, 设想中的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将进一步拓展对电网全景信息 (指完整的、正确的、具有精确时间断面的、标准化的电力流信息和业务流信息等) 的获取能力, 以坚强、可靠、通畅的实体电网架构和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 以服务生产全过程为需求, 整合系统各种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 通过加强对电网业务流实时动态的分析、诊断和优化, 为电网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 并给出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 以及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最大程度地实现更为精细、准确、及时、绩优的电网运行和管理。智能电网将进一步优化各级电网控制, 构建结构扁平化、功能模块化、系统组态化的柔性体系架构, 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灵活变换网络结构、智能重组系统架构、最佳配置系统效能、优化电网服务质量, 实现与传统电网截然不同的电网构成理念和体系。由于智能电网自动化可及时获取完整的输电网信息, 因此可极大地优化电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技术体系, 承载电网企业社会责任, 确保电网实现最优技术经济比、最佳可持续发展、最大经济效益、最优环境保护, 从而优化社会能源配置, 提高能源综合投资及利用效益。

三、目前智能电网自动化研究现状

虽然中国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制定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 但在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发展智能电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尤其在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方面主要是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和提升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

目前数字化变电站主要基于先进的变电站网络通信、非常规互感器、智能终端系统和系统协议IEC61850标准, 和以前使用的标准不同之处在于对象模型, 它以服务器模型、逻辑设备模型、逻辑节点模型和数据对象模型建立了装置和变电站的数据模型。IEC61850定义了统一的XML配置语言用于描述这些数据模型。这些工作使得装置和变电站的数据变得透明化, 使得数据变得确定化, 满足数据读取和互操作的要求。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方法定义各类数据对象类型DOType、DAType;多种类型的数据对象组成逻辑节点类型 (LNType) ;多种类型的逻辑节点组成逻辑设备, 最后形成装置模板;通过多个装置实例、一次设备实例形成变电站数据;定义了完整地描述这些数据对象的语言代码和方法;定义了完整地描述面向对象的数据服务的方法。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 数字化变电站具有的特点是采用新型互感器, 通过过程总线实现测量信息的全面共享;间隔层, 甚至站控层自动化功能突破智能装置的“边界”, 实现自由分布和应用集成;取消传统的“硬接线”, 自动化功能之间的逻辑配合关系建立在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变电站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源和控制终端, 通过信息传输为控制中心系统提供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信息, 例如一次设备监测信息、二次设备监测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电网故障信息、计量信息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成为整体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变电站信息传输可以实现如区域无功优化策略、区域防误策略、区域备自投策略、电网故障分析系统等控制中心功能。

调度自动化主站也将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主要是采用先进的IEC 61970标准, 给系统带来新的变化。使得系统可以是不同厂商开发的EMS应用的集成和独立开发的完整EMS系统之间的集成, 也可以是EMS系统与有关电力系统运行的其他系统之间的集成, 例如发电或配电管理系统。IEC 61970使EMS的应用软件组件化和开放化。能即插即用和互联互通, 使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更加容易。对电力系统中的三个最主要的涉众———最终用户、开发商和行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变化使得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和以往相比可以更加开放地融合其他商家的产品。使得接口和模型更加通用, 为以后的系统之间交互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信息流间的壁垒减弱了, 信息孤岛将被消除, 系统之间可以共享资源, 为系统智能化提供了大量可互通的模型结构。

四、智能化调度自动化设想

未来的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将是一个庞大的智能化系统, 系统将基于高级测量体系AMI将负荷数据和系统联系起来, 高级测量体系包括智能电表, 通信网络, 用户室内外网等。系统将包括基于三维的GIS地理信息子系统, 高级智能配网子系统, 高级智能输电运行子系统, 以及智能机器人巡视子系统等。由于所有的区域性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能互相传输, 互相兼容, 所以互动性非常强, 消除了信息孤岛。强大的系统间冗余和组合能力使得数据能在全局范围内得到整合。可以从各个区域性系统数据库中调用所需要的电网数据, 并形成全局性的电网拓扑能以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完整统一的电网模型。这样的智能系统结构扁平、多层分布、功能可组及布置灵活。构建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层次架构, 避免无谓的、甚至是有害的海量信息操作。同时, 新型的智能化信息交互平台将是坚固的、灵活的、抗攻击的、自防御的。智能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将发电, 输电、配电和用户信息统一到完整的平台上, 并实现电网的双向互动供电。从用户端来说, 个性化、需求化、灵活的电能需求将可以得到实现;自有、富余、投资性电能可以用于电网补充、调配和应急。从电网侧而言, 可以实时掌握电能需求、即时掌控负荷分配、预估系统安全稳定、有效调配电能资源、合理引导用户节电、快速应对突发风险、切实提高投资效益。而且, 双向交互式的信息沟通, 将会大大提高真实、有效信息的传递, 提升智能电网的反应速度和效能;还可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体验用户需求, 铸就良好企业形象, 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用户主动关注和参与电网稳定运行, 培养用户主动节能。

结语

智能调度自动化将是智能电网运行不可缺少的智能系统, 对其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充分利用先进的IT技术和智能化科技, 以及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必须将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在模型结构上统一, 兼容, 实现系统间的双向互动, 既能分散运行, 又能自由组合。在安全性, 保密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在系统群中的自由定位。使得智能电网能实现信息交互、需求交互, 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

摘要:简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 介绍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和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在智能处理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区别, 着重分析了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现状, 并以目前在变电站建设中推广的IEC 61850和在主站构建中推广的IEC 61970标准以及计算机网络和先进的通信技术作为基础, 重点分析了未来中国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IEC 61850,IEC 61970

参考文献

[1]鲁宗相, 王彩霞, 闵勇, 等.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9) :31.

[2]王成山, 王守相.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若干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20) :32-125.

[3]Draft IEC 61970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 (eEMS-AP) I, Part302: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CIM) Financial, Energy Scheduling, and Reservation.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 篇11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建设前景智能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对供电的质量也相应的有了更高的憧憬,在这个基础上,国家电网既要保证人们的用电需求也要致力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因此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不仅提供了连续的电力供应,同时还保证了电力的运行受到有效的监管。调度系统的有效工作是电网能够稳定持续运行的关键。在智能化越发普及的社会,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电力供应,就得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变,研制出具有高效率的电网自动化系统。当前电网故障已频频发生,单单依靠传统的方法是不能解决这一现状的,这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电网自动调度系统。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当今,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呈现出以下特点:

1、巨大的兼容性。智能电网的兼容性涵盖了不同类别的发电模式,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这些模式可以采取分散或集中两种手段,保证燃料与资源的有效融合,同时使得负荷的压力有效减少。除此之外,电网也建立了相应的环保系统,一旦能量产生了消耗,即可马上识别对此做出有效的消除,以改变能量的使用方式。2、强大的自愈力与交互性。自愈能力是保障电网安全的重要屏障,电网的自愈能力,就是不受人的干扰,做到自我完善存在于电力建设中的问题,及时排除未知的风险。交互性即为在同时同地电力的供需进行交换,各个用户是它的作用对象。它的基础是用户接口,在短时间内完成人机模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整个电网结构。3、有效地优化性与集成功能。资产的正常运营以及成本的支付是电网优化的两个方面,通过对电网分布以及电力传输情况的了解,来调配资产分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削减能量消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集成性则体现在对各项工作的全方位的考虑,对工作流程的全面掌握。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智能电网在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 种特征:

1、电网分布不均,在发达和贫困地区,电网自动化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现存的技术手段無法完全满足对电力的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电荷受阻的现象时有发生;3、电网的基本构件相对落后,供电效益低下;4、是浪费现象严重,没有有效地开发可再生能源,与我国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违背。

三、针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的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当今世,各个国家都致力于探索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使之得到更好的应用。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电网建设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整体的发展程度不高,应该积极的探索电网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有效运行,促进国家电网更好更快的发展。综合我国的国情、电网的安全性能、节能环保性能、以及总的需求量,同时兼顾国家电网与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1.制定相关制度,提出高效的标准,从而为实际建设智能电网提供指导和提供保障。2、改进相关设施,不断的完善计算机和网络等通讯技术,确保电网系统的顺利运行。3、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方案,任何形式的电力开发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电力系统得到合理发展。4、节约资源与能源,合理地安排电力储备与设置发电模式,制定多种不同方案,并结合实际问题,改造方案,即时的对电网的管理采取优化手段。

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景展望

当前为了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国家着力于改革电力体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1、由独立系统发展为多种系统并行。随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现阶段我国有三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这三种系统独具特色,各有优势,三种系统并行使得我国的电网系统更加稳定与高效。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采取三种以上的系统并行,从而结合各种系统的优势,使得国家电网更加高效、稳定,同时通过信息的共享,能够避免信息中断这一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加连续的电力供应,将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大大减小。2、数字化发展。当前阶段,电力行业将致力于电网的数字化探究,在日益成熟的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电网数字化表现在对信息、通信、管理、决策方便的数字化。3、智能化发展。智能化体现在数据集成水平上,通过智能化发展,能够对信息进行智能化整合,从而促进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在智能化发展中,主要有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电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优化提高效益;二是,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优化,电力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调度,可根据发生的问题采取智能化应急措施;三是可视化发展。电网系统的智能化能够增强电网的防御系统,在系统的运行中,通过自身的协调,来保护各个电力原件,采取紧急控制,维护电力的安全与稳定。

五、结语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此基础上,相应的电力行业也受到相应带动,获得全新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更加重视对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投入,通过各种技术层次的变革与创新,来应对电力运行方面的问题。同时,国家电网应当与政府的政策以及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情况的特殊性来加强资源的整合,保证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在现阶段看来,智能电网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以完善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玲玲.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46

探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篇12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随着电网不断的发展,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柱手段之一。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需求在不断地变化, 要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 作为重要支柱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要适应电网需求的发展。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 符合相关的国际和工业标准

其主要功能包括: (1) 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历史趋势、报表生成与打印、画面编辑与显示、Web浏览、多媒体语音报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调度员培训模拟等。 (2) 重要节点采用双机热备用,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任一台服务器出现问题时, 所有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数据自动平滑地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 系统有健全的权限管理功能, 能快速、平稳地自动或人工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 切除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其他正常节点的运行。 (4) 调度主站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 从整体上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 分析电网的运行状态, 协调变电站内RTU之间的关系, 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

2、如何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的安全管理

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制定各自的安全防护策略, 还必须做到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双管齐下,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和控制系统的安全。

2.1 在管理制度方面

(1) 加强人员管理,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 防止来自内部的攻击、越权、误用及泄密。参加调度数据网运行的技术交流和培训, 提高维护人员网络安全技术。 (2) 对全网实施监管, EMS系统与电力调度数据网连接的节点都必须在有效的管理范围内, 保障安全的系统性和全局性。 (3) 加强运行管理, 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及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安全联防制度, 将网络与EMS系统安全维护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将调度数据网设备运行维护纳入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值班工作中, 设备的运行状况应在OMS运行日志中记录。

2.2 在技术措施方面

规划数据网络技术体制和电力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应根据电力生产业务对数据网络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方面的特殊要求, 并遵照国家对涉密单位和重要设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首先应根据网络的规模、目的、服务对象、实时程度、安全级别等综合考虑, 确定最基本的网络技术体制。

从应用和连接方式来看, 企业内部网络有两类:一类是与公网完全隔离、在链路层上建立的企业内部网络一般称为专用网络;另一类是连接于公网、并利用公网作为通道的企业内部网。第一类网络除了面临来自物理层面的安全问题外, 主要面临内部的计算机犯罪问题, 如违规或越权使用某些业务、查看修改机密文件或数据库等, 以及从内部发起的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的恶意攻击。第二类网络除了具有上述安全问题外, 还要承受来自公网的攻击和威胁, 由于公网上黑客、病毒盛行, 网络安全的攻击与反攻击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公网上。

由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服务对象、网络规模相对固定, 并且主要满足自动化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的特殊需求, 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端到端的服务, 符合建设专网的所有特征, 所以电力调度数据网宜在通道层面上建立专网, 以实现该网与其他网的有效安全隔离。

目前国家电力数据网同时承载着调度控制业务和管理信息业务, 应当在将来通道资源允许的条件下, 将现有电力调度数据网上的信息业务逐步分离出去, 改造成为实时控制业务专用的数据网络。

3、如何建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

数据网络是支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 要求数据网络安全可靠, 实时性要求在秒级或数秒级, 其中发电报价系统、市场信息发布等电力市场信息系统由于需要与公网连接, 因而还要求做加密及隔离处理。近年来,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涵有了较快的延伸, 由原来单一的EMS系统扩展为EMS、DMS、TMS、厂站自动化、水调自动化、雷电监视、故障录波远传、功角遥测、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和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

3.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要制定安全防护策略。

应用系统的安全策略位于安全防范的最高一级, 是决定系统的安全要素。从大的方面讲, 安全策略决定了一个系统要达到的安全级别及可以付出的代价;从小的方面讲, 安全策略的具体规则用于说明哪些行为是允许的, 哪些行为是禁止的。系统是否安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初设计时制定的安全策略, 因为今后的安全措施, 都围绕这一策略来选择和使用, 如果在安全策略上出了问题, 将会给今后的应用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从而使将来的安全建设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考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 应首先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 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3.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要确立信息系统的安全分层理论

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含五个层面, 即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人员管理。物理安全主要包含主机硬件和物理线路的安全问题, 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盗用、偷窃等, 由于此类隐患而导致重要数据、口令及帐号丢失, 称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层面的安全。由于联网计算机能被网上任何一台主机攻击, 而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的安全问题。系统安全是指主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包括系统存取授权设置、帐号口令设置、安全管理设置等安全问题, 如未授权存取、越权使用、泄密、用户拒绝系统管理、损害系统的完整性等。应用安全是指主机系统上应用软件层面的安全。

4、结语

上一篇:价值运营下一篇:中小城市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