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语篇(精选11篇)
批评语篇 篇1
一、批评性语篇分析
语言学家们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程, 但已经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尤其以英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大陆国家和澳大利亚的专家、学者们作出的贡献最多, 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代表兰卡斯学派 (Lancaster School) 的N.Fairclough、代表社会符号学 (social semiotics) 的G.Kress、代表社会认知法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的Van Dijk, 以及R.Fowle等人。除了这些语言学家个人的研究成果之外, 国际性的刊物与地区性的合作研究项目也大量涌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主编的以批评话语分析为重点研究方向的国际性刊物Discourse and Society。欧洲联盟和欧洲自由贸易区专门设立了名为, 伊拉斯莫 (Erasmus) , 的批评话语分析学术交流项目。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具体语篇的分析有的着眼于社会理论, 有的则以语篇分析为主, 有的则把社会理论和语言特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出国外的批评语言学研究倾向于对社会的关注, 同时也涉足权利和知识系统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国内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虽然起步比国外要晚, 但也成绩斐然。国内第一个涉足批评语言学的是陈中竺。他于1995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批评语言学述评》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批评语言学方向的学术论文。在此之后中国不少专家和学者都逐渐对批评语言学产生了兴趣。国内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5个方向:介绍、评价、综述方向;理论探讨;方法论;应用方向;跨学科方向。就研究现状而言, 国内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介绍、评介、综述为主。最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已经发表的关于批评语言学应用方面的文章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多以机构话语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为主, 如:教育语篇、政治语篇、法律语篇等, 而对真正关系到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众语篇 (本文特指社会新闻语篇) 却涉及很少。由此可见, 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是客观全面的对批评语言学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批评语言学主张用适当的语言学方法, 联系相关的历史和社会语境, 分析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具体作用。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它从各种角度反映社会现实, 再通过意识形态来操纵影响社会过程。任何一篇语义内容可以用若干个语言形式来表达。语言形式选择是由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是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目的下所产生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也越来越重大。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传播形式和特殊的新闻语篇, 社会新闻报道虽然不会像政治语篇那样直接传达国家或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 但其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娱乐的同时又起着隐性约束, 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和习俗的作用。
二、主要分析方法
运用批评语言学理论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已经成为语篇分析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因为批评语言学家主张以语言学为主体, 以系统功能语法等语言学理论为工具, 揭示隐藏在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倾向, 为社会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结合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个纯理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对大众语篇的某些语言形式进行分析, 揭示其中所隐含的特殊意识形态。
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 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验和经历的表达。就是说语言通过这种功能来反映主观和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实物和发生的事情。关于这个功能, 批评语言学家主要探讨的是及物性与其的对应关系。及物性的作用是“把经验世界分成易操作的一组过程”, (Halliday, 1985:106) 这些过程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六种。人们在组合文本的过程中“选择哪类过程来表达一个真正的过程会具有重要的文化、政治或意识形态意义”。 (Fairclough, 1992:180)
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韩礼德指出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的, 其中最常见的是情态系统。在英语中, 除了may、must、should、need、would等情态动词以外, 人称代词、实义动词、时态和直 (间) 接引语等都可以表达情态意义。
语篇功能指的是把信息和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连贯的语篇并把它与语境相联系的功能。根据韩礼德的观点, 信息结构是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语篇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信息不断引出新信息, 新信息不断变成旧信息, 同时又引出新信息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语篇的意义才能展开。
三、实例分析
美国一向标榜自己是平等的国家, 总是对其他国家指指点点。但就其新闻语篇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其经常吹捧的女权主义实际上在其国内的新闻报道中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美国CNN中两篇关于校园枪击案件的报道“Pennsylvania girl arrested in classmate’s shooting” (下简称新闻一) 和“School shooter is student, police say” (下简称新闻二) 进行分析对比, 发现美国主流媒体CNN新闻网中存在歧视女性大行其道的现象。本文从词汇分类、情态、及物性等角度考察了两篇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并对两篇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权利意识形态与语言间的关系。
(一) 分类
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任务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 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下面我们对这两篇报道同样类型案件的新闻进行分析, 看其词汇选择上的特殊的阶级立场。新闻一中对嫌疑犯的描述只提到了枪击案件发生的地点 (Pennsylvania) 、性别及年龄 (girl, 14-yearold) ;而在新闻二中除了这三点之外还同时提到了嫌疑犯所携带的武器 (shotgun and handgun) 和对身形体貌的描写 (plump) 。仅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媒体在对性别不同的嫌疑犯的描述上男性要比女性更细致, 给出的信息量也要大得多。这样会人为造成读者无法客观地了解女性嫌疑犯, 而仅仅从主观臆断其是个罪大恶极之人。新闻一的标题使用“girl”来指代嫌疑犯, 而标题二使用“shooter”来指代嫌疑犯。“shooter”是个中性词, 不能表征任何性别, 而“girl”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而对周边人群和受害者的描述上差别就更大了。新闻一在对受害者的描述上非常详细 (13-year-old、girl、Eighth-grade) , 而新闻二仅仅轻描淡写了人数 (One adult and three students) 。新闻一对周边人群的描述包含了很多信息, 如a police spokesman;Officer David Ritter;Maria Orzel, a spokeswoman for the diocese of Scranton;Geisinger Medical Center spokesman Max Meng;Police;Lycoming County District AttorneyThomas Marino, 而新闻二仅提到了“Capt.Bill McClure of the El Cajon Police Department;Police;Dave Cook, a police dispatcher”。在词汇分类方面, 新闻一中只介绍了女性嫌疑犯的性别、年龄和所在地;新闻二中对男性嫌疑犯的介绍详细到其使用的武器。从CNN本身对此二人的关注度就能显示出其所隐含的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
(二) 情态
本文对情态的考察着重在转述引语形式的选择上。
转述引语形式包含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 其在具体的语篇中有不同的作用。由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一般出自事件当事人或知情者, 或者权威人士之口, 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 能够有效地增强语篇的权威性。直接引语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事情的事实, 而间接引语的选择取决于新闻作者对原话的理解和他自己个人的观点和意图。所以新闻语篇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数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为作者个人意识所左右的多少。新闻一中共有七句引用, 其中除一句直接引语外其余全部都是间接引语。而新闻二中共十四句引用, 四句间接引语其余全部是直接引语。仅从数量上我们就能很清楚新闻一中作者本身的个人意识被大量强加于文章之中。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闻二要比新闻一更客观地反映事情的真相。
(三) 及物性
在及物性方面通过对两篇新闻所选择的不同的过程类型进行分析找出其所隐含的意图:对女性的歧视。虽然这两则新闻语篇中都包含数量几乎一致的物质过程和行为过程。但是当我们进一步对这些过程类型的实施者进行分析时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新闻一中物质过程主要集中在对受害者和周边人群的描写, 而新闻二中的物质过程主要偏重在对嫌疑犯本身的描写。就行为过程而言, 新闻一主要集中在对嫌疑犯本身, 新闻二则是对周边人群的概述。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一重视对受害者和周边人群反映的描述及对犯罪嫌疑人动作行为的描述, 突出女性罪犯的凶残和恶劣影响。
以上对比分析研究, 不仅充分认证了从批评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语篇可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而且指出语言既反映社会、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 又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此两则貌似没有任何偏颇新闻报道的分析, 揭示了其实质上暗含的对女性的歧视意识形态。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两篇校园枪击案件的新闻报道的分析, 笔者希望读者能在平时的新闻语篇阅读过程中, 即使是描写人们身边所发生事件的社会新闻, 也要做一个批评性读者。虽然是同类型的事件, 但是对其的报道由于新闻作者受自己已形成的意识形态或思维观念的束缚会使两篇新闻报道截然相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读者要有意识地辨别新闻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 防止被看似客观中立的语言操纵和误导。合理地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 这种有效的语篇分析模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意识和批评性阅读能力, 能够帮助人们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阅读者和思考者, 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增强反控制意识。我们相信随着批评语言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于批评语言学进行系统完整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将会越来越为语言学家们所重视。不久之后, 在语言学的浩瀚星空中批评语言学必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恒星, 而语言学家们对批评语言学的应用也必会放射出不可湮灭的光芒。
批评语篇 篇2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回顾批评语篇分析的简短的历史,重点研究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对两篇互联网新闻的对比性分析,探讨了意识形态在写作过程中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批评语篇分析在分析大众语篇时的独特优势.
作 者:戴炜华 陈宇昀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93刊 名:外语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年,卷(期):“”(4)分类号:H0-05关键词:批评语篇分析 意识形态 权势 系统功能语言学
英语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篇3
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
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这儿我们主要探讨及物性、转换、情态、言语复制等。
及物性。整个及物性系统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及物性系统包含六个过程: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选择哪一个过程来表达一个真正的过程可能具有重要的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意义”。①
转换。在考察英语语篇中的转换时,批评语言学家主要感兴趣的是被动化和名物化。选择被动语态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大众语篇中使用被动语态就很可能有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为了隐瞒动作的发出者。另外,被动化还能有效减弱行为过程的动作感。名物化通过删除情态成分,模糊时间概念和掩盖参与者等创造一种非人格化的效果。②大量使用名词性成分代替动词性结构能有效削弱整个语篇的动作感,它在官方、政府和正式的话语中很流行。
情态。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情态系统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以体现其权威性、支配性和霸权的权势关系。③辛斌认为考察语篇的情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和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④情态的一个重要体现手段是借助情态动词,某些形容词或副词、实义动词、人称代词、时态、直接/间接引语等。
言语复制。言语复制(verbal reproduction)是语篇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新闻报道通常分为事件描述和谈话描述。谈话描述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为描述当事人、知情人或权威人士的话可以表示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如果一个人要提供关于某事件公正的报道,他必须预先对那件事一无所知。然而对一件事完全一无所知将很难用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报道那个事件。他肯定不知道该针对什么、该采访谁等”。⑤因此记者在报道一件事时不太可能完全不带个人观点。
谈话描述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往往报道的是被报道人的确切的语言,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间接引语是用记者的话来描述被报道人的观点,这就容易让记者利用来展示他们自己的观点。当然,即使是直接引语也不可以说它们就是公正的,因为采访谁、报道谁的话是由记者决定的。
实例分析
在这里我们将要分析的是从《时代周刊》(Oct.11, 2001)上选取的一篇报道“US Lists Most Wanted Terrorists and Offers reward of Millions”。
批评话语分析强调话语的历史和社会语境。话语的意义只能从它所使用的语言结构的语境中获得,所以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该报道的政治历史背景。在“9·11事件”以后,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了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并试图抓住拉登等人。但在美军地毯式的搜索下仍一无所获,为此美国发出了悬赏通缉令。
从及物性来看,这篇报道的标题选择的就是物质过程。作者想要极力渲染恐怖主义分子的可恶和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与此相应,文章中出现的75个动词性成分中,就有54个表达动作性强的物质和行为过程(约占72%),13个为言语过程(约占17.3%)。
该语篇使用被动语态的一共有21处,其中省略施动者的就有20处,只有一处清楚地写明了动作的发出者。这足以说明作者在极力地隐瞒动作的发出者,让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恐怖分子身上,加强人们对他们的憎恶感,也表明了作者是倾向美方的。
从名物化角度来看,本文中有8个名词描述美国方面。而至于另外11个描述恐怖分子一方的名词是因为作者并不清楚施动者是谁,只好省略了施动者而改用名词性词。
至于说情态,通过情态,媒体可以把他们对事件的认识强加到观众身上,迫使观众接受他们对事件的看法,使他们与媒体保持一致。这个过程是权威性的。本文一共有6处用了情态动词,而被采访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美方总统或高官。情态动词有“可能、也许”等意义,表示一种不确定性,说明作者在为总统和高官开脱,同时也维护了政府的利益。
本篇报道涉及谈话描写的一共有13处,其中几处用的是间接引语,3处是直接引语。从所采访的对象来看,不是美国总统就是政府高官,他们并非中立的第三者,代表着美方的利益,由此可见作者所持的立场。这样做也使人分不清这些话到底是记者自己的话还是当事人的,有效地规避了记者为此应负的责任,使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不会意识到记者在向我们强加什么意愿,因而自然而然地接受它们。
注释:
①Fairclough, N. L.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②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现代外语》,1996 (1)。
③戴炜华等:《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外国语,2002 (6)。
④辛斌:《英语语篇的批性分析刍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4)。
⑤Geis. M. L.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批评性语篇分析及其实例 篇4
1 批评性语篇分析之简介
批评性语篇分析, 又叫批评性语言学, 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大众传媒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 是旨在把语言和语言使用与其意识形态意义联系起来的一种分析。它本质上是对语篇特别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进行的一种社会分析, 以提高读者对语言的敏感程度, 使他们认识到语言和现代社会生活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语言运用和不平等的社会权力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促使读者实现批评阅读, 增强他们对大众语篇的反控制意识。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是针对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进行的, 主要包括电视、广告、报刊杂志、官方文件等。在分析方法上, 批评语篇分析坚持以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 不仅对语言和语言使用进行分析, 而且要联系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语篇进行评估。比较常用的来自系统功能语法的具体手段有:名物化、被动化、原话引述和间接引述等。除此以外, 对语篇字体的选择、照片的运用、排版的位置等与视觉效果有关系的因素的分析也属于批评语篇分析的方法。
2 批评性语篇分析之实例
由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新闻语篇, 该文在此便以ABC当地新闻 (ABC Local Radio) 于2005年4月13日播报的一篇题为《抗议日本教科书》 (Japanese Textbook Protest) 新闻为例进行批评性分析, 考察对人物事件的性质的描述、名物化和被动语态、以及时态和直接引语是如何反映作者的意识形态的。
2005年4月5日下午, 日该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日本8家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公民等教科书的审定结果, 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也被文部科学省认定合格。这本教科书没有直接谈到随军慰安妇问题;对于“南京大屠杀”也改变了历史事实, 仅称其为“南京事件”, 还极力回避大屠杀的被害人数;对日本自古至今的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从来不用“侵略”二字, 对丰臣秀吉入侵朝鲜, 也称为出兵, 是“借道朝鲜来征服中国明朝”。这些原则性的错误在书中比比皆是, 严重歪曲了事实, 因此引起了中国、韩国、朝鲜等许多曾在二次大战期间遭受过日本军队侵略的亚洲国家人民的极度不满, 并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 抗议日本教科书对历史的歪曲。对日本教科书的争议在全世界都得到了报道, 美国ABC当地新闻台也播报了一篇相关报导。这篇报道在内容上力求客观, 不偏不倚, 但仔细考察其语言便不难发现作者对日本教科书和对中韩等国人民的抗议行为所持的不同态度和立场。
2.1 词汇的选择
由于语言的丰富性, 对同一件事物往往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词汇进行描述, 而这些不同的词汇意思却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因此, 作者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词汇来赋予事物不同的感情色彩, 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不同的思想感情。换言之, 词汇的选择能够反映作者的世界观, 也具有意识形态意义。认真考察语篇中词汇的选择也就会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态度和立场。
下表中就是作者描述日本教科书和其中内容所选择使用的词汇, 它们与人们通常使用的词汇在内涵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这一版本的日本教科书, 日本侵略的国家人民和日本的右翼分子对它的理解截然不同, 多数亚洲国家认为这是一本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教科书, 而日本右翼势力却认为它是对以前历史的修正, 因此人们一般把它定性为controversial (有争议的) 。而该文作者却称其为politically sensitive (政治性敏感的) 。Sensitive的隐含含义是“感情脆弱而易受伤害的, 容易生气的, 神经质的”, 言下之意为只有那些神经质而又感情脆弱的人才接受不了这一教科书。而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映, 并不是因为教科书的内容不正确, 而是因为这些人先天就脆弱, 容易受伤害。
二战中日本在中韩等亚洲国家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为Japanese atrocities (日本人的暴行) , 表面上似乎也表达了对这些行为的愤慨和不耻, 但其实却借“暴行”掩盖了日本侵略其他国家的实质。
对于那些在二战中被迫向日本士兵提供性服务的女子, 该文作者也跟随日本右翼分子美其名曰comfort women (慰安妇) , 似无意又有意地隐藏了这些可怜女子sexual slaves (性奴隶) 的本质。从这一称呼中, 读者不仅无法了解到这些女子的悲惨遭遇, 反而可能误认为comfort women是一光荣称号。
1937年中国南京陷落后, 日本军人在南京实行“屠城”, 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在穷凶极恶的日本人的刀枪之下丧生。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在作者笔下变成了一般意义的“南京事件”, 而三十万无辜受到残害的鲜血淋漓的“大屠杀”实质却被作者抛到九霄云外。从这些词汇的选择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作者对日本教科书其实是持赞同态度的, 虽然他极力想隐藏这一事实。
2.2 被动化
被动结构把表示受事的宾语成分移到句首, 充当有标记突出该成分所表达的信息;同时又把表示施事的主语移到了句尾, 有时甚至省略了主语, 因此为掩饰因果关系和行为者提供了方便。本篇报道虽然大部分都使用了主动语态, 但在涉及“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时, 却连续使用了三个被动句。
这三个句子不仅被作者有意识地被动化了, 而且全部省略了句子的施事。首先, 作者在描述“慰安妇”的悲惨境遇时, 减少了句子本来的信息含量, 并没有告诉读者一手制造这些惨剧的始作俑者, 隐匿了惨剧的幕后黑手——日本军部。作者虽然指出了性奴隶被美化为“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被淡化的事实, 但他的被动化没有透露是谁在为日本军部的丑陋行为文过饰非, 也没有揭露是谁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淡化为不痛不痒的“南京事件”。这对读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因为作者剥夺了他们知道真相的权利。
其次, 句子缺少了施事就削弱了行为或过程的动作感, 也减损了事实可能对读者产生的震憾力。句子的被动化掩盖了那些日本军队曾经犯下的天理不容恶行, 淡化了这些恶行对受害者们造成的难以磨灭的伤痛。作者的动机, 很明显并不是为了达到客观公正的效果, 而是为了隐瞒真相, 以掩盖事实, 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再次, 被动化在削弱动作感的同时, 增强了话语的状态感。Flower和Kress曾指出, 过程一般在行为者的控制之下, 可以修改, 而状态则往往被视为难以改变, 就是事实。因此, 作者使用的被动语句其实在暗示读者, 向日本救死士兵提供性服务的是一种光荣任务, 其中不存在任何丑陋, 被叫做“慰安妇”是理所当然的。同样, 作者也在向读者传递一种信息, 三十多万南京人民丧生也仅仅是“南京事件”, 不存在任何屠杀。这些都是事实, 是无法更改的, 读者们只能接受这种说法。句子的被动化, 间接显示了作者的意识形态, 透露了作者对日本军部的庇护和对受害人的不以为然。
2.3 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它们往往出自当事人、知情者或权威人士之口, 所以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 读者们也很容易接受报道的内容。然而, 一般来说, 作者往往只选择他自己认为可信的话, 因此, 读者的知情权就极大程度地受到了作者这种选择的影响。所以, 从作者给予何方更多的发言空间, 往往就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意识形态。报道者也常常利用直接引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并把它们间接强加于读者。
在这篇报道中, 直接引语只使用了一次, 而作者把这唯一的发言权给了the author of the books (日本教科书的编撰者) 。编撰人员并不是为他们错误百出的教科书向世人道歉, 相反却是为自己编写这本荒唐的教科书进行无罪辩护:“When it comes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Japan and the Westin modern history, all the bad things about Japan are emphasised.The good things Japan contributed are hardly mentioned.We wanted to correct that imbalance.”由于作者的慷慨赐予, 编撰人员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谬论。这段话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 以前的教科书都是对历史的歪曲, 只有这本经过他们改编的才是还历史一个清白的面目。这一引语也间接暗示出作者对日本教科书态度:他是赞同编撰人员的谬论的, 否则他不会对那些人的话进行直接引用。而事实恰恰是他们改编的教科书才是真正颠倒黑白, 扭曲了历史。
当然, 在这篇报道中也有三处间接引述, 分别是参加示威游行者们对日本右翼教科书的看法the books whitewash Japan’s aggression、Yayori Matsui, 其身份是日本妇女资源中心的领导人也是示威游行的组织者之一, 对这一版本的教科书的观点the textbooks aren’t just inaccurate, they’re downright dangerous以及日本教科书中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论述Japanese war was a war of liberation of Asian countries from the western colonial rule这三段文字。虽然间接引述也可以使文章看起来客观公正, 这似乎也正是作者想要的目的, 但间接引述与上文分析的直接引语相比, 无论是真实性还是可信度都大大地打了折扣。而这样的表达方式, 实际上是在向读者暗示引用的这些证词不一定可信, 这或许也正是报道者的观点。
而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的人民对日本教科书的看法和态度, 在作者的笔下没有得到一丁点体现。作者只是一笔带过他们对这本颠倒黑白的教科书的抗议和不满。作者的这种处理, 很明显是为了误导读者, 妄图使他们相信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根本不反对这本教科书, 企图间接说明这本教科书的真实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作者虽然尽力想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但显然其立场已经有所偏颇, 是站在日本右翼分子这边为他们说话的。而且, 他还使用了许多技巧, 如精心选择词汇, 利用被化和进行直接引述等来说服读者, 以使其相信日本军队和日本教科书的无辜。
语言为表达意识形态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手段, 而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又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前者比较容易识别, 而后者往往体现在内涵意义, 感情意义, 联想意义等之中, 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批评性语篇分析正是谋略通过对语言和语篇结构进行分析, 以揭开作者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 使那些用以操纵和控制读者的手法暴露无遗。
摘要:作者的意识形态可能通过语篇传递给读者, 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需要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 尤其是在解读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时。该文简要阐述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概念和大致方法, 并以实例论述了意识形态对读者的影响。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意识形态,影响
参考文献
[1]谢·卡拉-穆尔.论意识形态操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戴炜华, 陈宇昀.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研究, 2004 (4) .
[3]胡逢瑛.美国随军记者的意识形态观[J].新闻知识, 2005 (6) .
[4]辛斌, 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 1996 (1) .
[5]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4) .
批评语篇 篇5
新闻语篇中的互文性与杂语性-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对一篇CNN报道的浅析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来分析新闻报道,其中话语文本互文性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话语表现和杂语在文本中表现各自权力阶级的权势和意识形态.反之,权力和意识形态也影响着话语的产生和形成.
作 者:胡婷婷 HU Ting-ting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5(3)分类号:H315关键词:话语 杂语性 互文性
批评语篇 篇6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多模态 语篇分析
一、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在国外兴起的话语分析方法,它又被称为语言学批评或批评语言学。它通过语言的表面形式来揭露话语和意识形态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利关系的,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这样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笔者发现语篇分析者们大多对新闻、政治等敏感话题以及一些小说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这种对文本语篇的分析往往会缺少声音、图像等因素。因此,本文试图对多模态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
二、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大众传媒等多门学科,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而文学批评是在经历了英国的“实用批评主义”、美国的“新批评主义”和法国的“结构主义”后而逐渐形成的。后来的文学批评以阐释语篇中的语言结构为主,摒弃了过去以批评作者的意图、个人的情感和简单的价值的方法。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文学家们对语言结构的阐释不是那么专注了,而转向语篇的交际方面,即文学的语用方面。这样就扩展了语言学批评的视野,最终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了新的话语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
1973年,德国社会学家Habermas发表了《理论与实践》一书,在这本书里Habermas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认为在进行话语分析时应拿起批评的武器,把对语言的研究和人类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平等自由而奋斗,这样就使得“批评”因素加入到了话语分析之中。法国哲学家Foucault则认为话语与权利有密切的关系,这样批评话语分析就因此而得以转向。在话语中,权利代表着真理,代表着权威,代表着体制。随着权利的出现,人类的生活就出现了不平等。
基于以上这些历史渊源,批评话语分析主要讨论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话语和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人们证明和安排自己生活的方式,它是通过社会制度强加于个人身上从而构建成意识形态和个人的双重主体。例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就必须掌握医院(社会制度)附加于医生这一个人身上的意识形态和话语,要学会像医生一样说话,一样看待问题。第二,话语、控制和权势。语言结构可以把人分成类和等级,可以调节人的行为,所以说话语不仅是用来交际的,而且是可以用来控制的。有了控制和权势的存在,人类就会出现不平等。第三,话语和社会。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批评话语分析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来源。Halliday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语言的使用是包含于社会这个大语境之中的。所以批评话语分析也离不开社会。
三、多模态
多模态是指“在符号产品或者事件中几种符号模态的使用”,它以多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图像、手势、文字、言语、姿态等。我国国内对于多模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6年才有相关研究的发表。但是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多模态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的关注,它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
多模态研究领域很广泛。第一,和声音相关的研究。这一研究就目前来说还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声音这种模态较为复杂,不易把握,稍纵即逝。第二,和动作相关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探讨手势和动作,考察动作的动态特征、本质和其深层意义。第三,涉及图文关系的研究。众所周知,语篇不仅涉及语言,也离不开图像,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该研究的重要目标。第四,与教育相关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把多模态引入教育领域范围内,比如多媒体的使用,这样就使得教学多样化,多模态化。
四、对综艺大电影奔跑吧兄弟的批评话语分析
1月30日,根据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国内公映,首周末3天超过2亿,至今已接近3.5亿,成为2015年开年以来卖座速度最快的华语片,同时引发了整个业界对“综艺电影”的关注。其中,知名导演冯小刚对“综艺电影”的炮轰成为焦点事件。上面的图片是该电影的宣传海报,网友附上了“《奔跑吧兄弟》处在了风口浪尖中”的评论。
冯小刚评论说:这是电影的自杀。冯小刚一向敢说敢为,这次他再次展示了自己“小钢炮”本色。冯小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奔跑吧兄弟》这样的综艺电影的大卖,是‘电影的自杀,对整个行业有巨大害处。投资这样的电影,电影公司做得不妥。拍摄这样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做得不妥。同意这样的电影在大银幕上播放,主管部门做得不妥。有人给我贴标签,说我又炮轰谁了,好像我很情绪化。但我不是,我这是理性的思考,我愿意跟整个行业讨论,我也在联系导演协会和制片人协会共同发声,我们都要为行业的健康做点儿事儿。”(摘自腾讯网)
目前不少媒体都在报道《奔跑吧兄弟》只用6天就拍完了,这也是冯小刚难以接受的事情。尽管华谊兄弟公司是《奔跑吧兄弟》的主要投资方之一,冯小刚作为华谊的股东,本不该公开炮轰,但他仍然对此痛心疾首:“六天就拍摄完成,还获得很高的票房,这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愿意继续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
无论是语言还是图像,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对该电影的批评,或者说是炮轰。本身是一档具有青春活力的综艺类节目,把它改编成电影的确是无剧情可言无逻辑可谈。作为评价理论的一个方面,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批评话语分析的力量是多么地强大,它可以在整个社会引起轰动。如果说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权势和意识形态来压服对方或者说会造成双方的矛盾和冲突,那么积极话语分析就是要力图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所以说,将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结合起来将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
五、小结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下,电视媒体正以多模态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影响。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应该关注对多模态语篇的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语篇分析。本文通过对综艺类电影《奔跑吧兄弟》这样的多模态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批评话语分析的语料可以是新闻报道语篇,政治语篇,各类小说语篇,也可以是多模态语篇。第二,批评话语分析可以转向积极话语分析,从而有利于个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戴炜华,高军.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2002(6).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5]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驳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4).
[6]张庆熊.二十世纪英美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新闻标题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篇7
关键词:批评语言学,新闻标题,语篇分析
在新闻作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当中, 新闻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以及相应产生的新闻倾向一直是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 在表达新闻内容的同时, 也间接地表达出媒体对待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媒体在处理其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时所采取的方式。 (1) 批评语言学就是利用语篇分析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 透过语言分析的表层来揭示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包括语言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及意识形态对语篇生成的反作用。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 不仅对修辞语用等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对报刊媒体等制作标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笔者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报纸或媒体如英国的《卫报》, 美国的《华盛顿邮报》、CNN (美国有线新闻网) , 中国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新浪网及部分晚报、都市报为研究对象, 以韩礼德 (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标题语篇分析的指导理论, (2) 分析新闻标题的语言选择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试图找出报纸出版人或集团的价值判断与其标题制作之间的关联性。
首先, 我们以2010年7月17日各大媒体对伊朗清真寺爆炸事件的新闻报道标题为例, 以下是七条报道标题, 括号内为小句的及物性关系过程 (因为概念功能是所有语言都具备的基本功能, 可以同时用来分析英语和汉语的句子) 。
1.伊朗发生两起自杀性袭击事件死伤300余人 (存在过程) ——《人民日报》
2.伊指责西方为清真寺爆炸案罪魁 (言语过程) ——《参考消息》
3.伊朗指责美英两国幕后支持清真寺自杀袭击 (言语过程) ——新浪网
4.伊朗清真寺遭人弹袭击伤亡百余人 (物质过程) ——CCTV新闻
5.Iran attempts to connect U.S.to deadly blasts in southeast (物质过程) ——《华盛顿邮报》
6.Deadly blast in Iran caused by munitions (物质过程) ——CNN
7.Iran accuses US and UK of supporting group behind mosque attacks (言语过程) ——《卫报》
上述标题尽管都是对同一事件的报道, 但是报道来源不同, 所用标题也各不相同。可见, 同一意义, 不同报纸的标题会选用不同的话语形式表达。《人民日报》的标题所用字数较多, 同时包含的信息也是最为详尽的, 提到了事件发生的次数 (两起) 、造成的损伤 (300余人) , 还有事件的性质 (自杀性) , 标题小句的及物性系统体现为存在过程, 存在过程表示某物存在于哪里, 通常没有主观感情色彩的介入, 只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这个标题客观地说明了“在伊朗有这样一个事件及其带来的结果”, 不存在立场偏颇的问题, 并且尽可能多地包含了消息的其他信息, 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参考消息》的新闻一般来自外媒, 或是对外界媒体的翻译、编译。《参考消息》中的新闻标题采用了伊朗的简称, 并用一个“西方”来模糊指代中国读者都明白的“英美”, 采用的是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主要动词除了“说”、“告诉”这类客观的动词, 还有诸如“表扬”、“赞同”、“谴责”这样带有褒义或贬义色彩的动词, 后者通常会成为发话人介入自己感情判断的手段, 因此《参考消息》作为这则新闻的发布者, 意在转述伊朗的态度。通过新闻标题的制作, 告诉读者《参考消息》的立场是同情伊朗的。
新浪网的新闻更像是《卫报》新闻标题的完整翻译, 采用的也是言语过程, 与《参考消息》不同的是, 新浪网的标题更直接明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判断它的立场。由于网络新闻的标题和内容并不在同一页面上, 这样网络标题在制作方面就需要在版面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表述详细, 甚至不惜加些渲染, 以吸引读者点击标题细读二级页面的详细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标题, 采用的是物质过程, 因为电视新闻的播出与画面是同步进行的, 所以电视新闻标题多采用物质化过程, 增加事件的动感和时效性。
《华盛顿邮报》当天的新闻标题虽然也采用的是物质过程, 但该小句的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的选用却很有戏剧化, attempts有“试图, 企图, 想……”的意思, 这个词的选用表明了该报纸的政治立场:维护美国政府的利益;认为伊朗的指责是一种“企图”, 是没道理的。而CNN的报道则通过被动语态的使用, 大大降低了行为或过程的动作感。在英语里, 表示动作或行为的被动态结构与表示状态的系表结构之间有时只有一步之差。CNN的新闻本来可以像当时的其他媒体那样把该事件表达为一个突出动作者或环境的物质过程, 但报道者却把这一新闻简单地用一个“caused”就把惨烈的爆炸和简单的物质原因连接在一起。其结果, “Deadly blast”变成了主位, “munitions”的角色由纯粹的工具变成了行为者。另外, 把“I-ran”这个命题置于介词短语中, 放到了句子中间。在英语的句子结构中, 中间位置最不引人注意, 所以说话者通常把表示次要信息的成分放到此处, 这样无疑大大削弱了该地点的重要性。最后, 选择被动使得过程的行为者不再是“某人”, 而只能是“munitions”, 即导致爆炸的不是某个人、国家, 而是炸药。被动化是主题化 (thematization) 的一种手段, 它把表示受事的宾语成分移到句首, 充当有标志主位 (marked theme) 以突出该成分所表达的信息。
相比《华盛顿邮报》和CNN, 英国的《卫报》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所使用的标题更加客观公正, 标题选用的也是物质过程, 主要动词是“accuse”, 突出表现伊朗对此事件的态度, 并且毫不避讳英国也是伊朗认为的罪魁之一的事实, 仍然客观地写进标题中。
从上述分析中就可以发现, 意识形态会影响到语言运用, 语言也会被控制传播媒体的权力阶层用来传播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语言运用中, 发话人总是故意利用各种表达方式来歪曲事实, 欺骗受话人, 以达到某种目的。总体来说, 新闻报道的特点依旧是要客观公正。“新闻话语本质有三大形式:一是叙事性新闻话语, 即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 而不是虚假的言说, 这是新闻话语内在本质规定的表象之最低形式;二是意见性新闻话语, 即新闻话语在叙述某种客观事实时, 还具有表示态度、发表意见功能;三是意识形态话语, 没有一家新闻媒体是没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的, 更何况新闻的本质属性和新闻话语的本质属性也要求其在适当的时候维护公正、客观、准确的意见和意识形态。” (3)
2010世界杯的报道也能突出说明这个问题, 在世界杯6月16日巴西对朝鲜的比赛中, 各路媒体竞相报道, 用词表达也各具特色。如下列标题:
1.巴西赢得比赛朝鲜赢得尊重——新华社
2.巴西突围朝鲜防守以2比1取胜——美联社
3.足球王国艰难战胜朝鲜——法新社
4.零度激情——《体坛周报》
5.朝鲜1>巴西2——《体坛周报》
新华社的报道标题采用的是两个并列小句, 分别用事件的两个主要参与者 (巴西、朝鲜) 作为主位, 而在谓语动词的选择上则用了同样的动词“赢得”。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报道者对双方的态度都是积极的、认可的。报道的标题就奠定了报道的基调:虽然“两军相战”必有赢输, 但比赛的输赢不重要, 还有比比赛更重要的, 那就是尊严,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 朝鲜作为赛场上的失败者, 却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从美联社的报道标题上, 可以看出它的报道更倾向于对细节和整个赛事的客观报道, 标题句子的主位是赢得比赛的巴西, 而朝鲜则是述位, 谓语动词“突围”告诉读者巴西胜得并不轻松, 随后又补充了一个比分细节, 来印证“突围”, 最后才出现胜利的字眼。相比起来, 法新社的报道就简单明了得多, 标题的主位是“足球王国”而不是“巴西”, 足见报道者对巴西的支持, 但是报道也是本着客观的立场, 如实报道不是简单战胜而是“艰难战胜”。即便是同一报刊的不同记者在组织标题时, 手法也各不相同, 如《体坛周报》上的头版标题是“零度激情”, 阅读完报道读者就可以领会到零度的几个含义, 可以说标题非常具有艺术性。零度和激情相搭配, 构成矛盾修饰法, 极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在该报纸的另一版面, 仍然是对这件事的报道, 标题采用的是一个数学公式:朝鲜1>巴西2, 这个标题使用一个看似不成立的公式, 既把巴西和朝鲜的比赛结果报道出来, 同时又加上了自己的评论或是观点, 那就是朝鲜虽败犹荣, 因为虽然是只有1个进球, 但因其前面加有朝鲜, 从而大于巴西的2个进球。
报纸的大众媒体的身份, 决定了它一方面必须尽可能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 反映客观事实, 表达大众的思想和情感, 但是另一方面, 写作新闻报道的记者又是客观现实中活生生的人, 不可避免地具有现实的主观情感,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总会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掺杂着个人的或者某一个群体的情感。作为消息来源的机构或个人, 他们的意识形态或价值判断更容易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组织上表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表达目的和主题确定的前提下对言语进行选择, 当然这种选择一定要建立在同上下文的内容和形式彼此相互协调的基础上。例如:
1.中国公司期待和好莱坞合作 (《华盛顿邮报》, 2010-09-07)
2.好莱坞挖掘中国“电影金矿” (《参考消息》, 2010-09-07)
上述两则标题反映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标题制作的影响, 《参考消息》的文章是转自《华盛顿邮报》, 也就是说, 这篇报道的原创是美国的记者, 他写作时, 出发点自然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 所以报道的标题是“中国公司期待和好莱坞合作”, 而《参考消息》的编译人员则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 把标题改为好莱坞挖掘中国“电影金矿”。主位和述位的位置对换, 使得标题表述的语义有了微小的改变, 那就是哪一方在主动向另一方靠拢的问题, 按照《华盛顿邮报》的标题, 我们是处于主动地位, 是寻求合作的主动方, 而在《参考消息》的标题里, 美国则是主动方, 而且是有目的地寻求合作, 因为中国的电影是他们眼中的“金矿”。
通过对同一事件看起来相同的报道进行批评性的语篇分析, 我们不难找出存在于其后面的政治形态、阶级立场的差异, 这在不同国别的报纸标题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同样, 报纸的市场定位也会影响办报风格, 如严肃的或官方大报, 新闻标题选用的词语一般不追求华丽的辞藻, 而是喜欢平实朴素、准确到位。地方报、都市报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 因此标题语言创新、丰富, 还常常可以见到方言或网言网语。
在任何语言里, 同一个意思, 不同的交际主体、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交际目的和意图都会影响用来表达的语言材料或策略的选择。从语言学的视角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 可以使公众看清话语中隐藏的权力和意识形态, 提高他们对话语和语篇的敏感性和批判能力, 并且有利于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的解读与研究。
注释
1Fowler, R.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Routledge, 1991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Arnold, 1994.
批评语篇 篇8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CDA) ,政治语篇,研究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简称CDA, 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 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学派。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最早由R.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 (Fowler, 1979) 一书中提出。批评话语分析 (CDA) 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这一语言学分支的研究中, 并且将CDA应用到越来越广阔的领域。近些年来, 国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很有热情,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人们运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某种语篇, 例如利用批评话语分析来研究新闻语篇、机构语篇、政治语篇等等。人们在分析这些语篇的过程中会充分运用到批评话语分析这种方法, 是因为它在分析语篇的优越性。利用批评话语分析这种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语篇的字面意义, 来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信息。尤其是在政治语篇中, 这些隐藏的信息就包括话语, 意识形态以及权势的深层关系。政治语篇的研究一直都是语篇分析学者不可忽略的一个领域, 在政治语篇中包含有大量的隐含信息, 而这种隐藏性的信息正适用于批评话语分析这种研究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 (CDA) 所吸收的理论是丰富的,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和其关系较为密切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systemic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 。不管是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政治语篇还是其他类型的语篇中, 我们总能发现SFL这一理论,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 除此之外, 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来源还包括其他领域的理论, 鉴于这并非本篇论文所讨论的重点, 在此就不再赘述。
1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SFL理论
如上所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批评话语分析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在理论上给了批评话语分析宏观的指导。韩礼德认为, 语言有三大语言元功能, 即: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 和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其中, 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表达其对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和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 是人与人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语篇功能指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去组织信息。而这三大语言元功能的不同点是其实现形式。
在概念功能下, 及物性 (transitivity) 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概念。此“及物性”并不等同于我们传统语法中的及物性, 而是一种描述整个小句的系统。人类活动是极其丰富的, 因此根据这些活动的不同性质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过程类型, 例如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等。 (Geoff Thompsom, 2004) 但是这些过程并不是随意选择的, 每一种过程选择的背后都有一种意识的存在。
人人际功能主要通过情态系统 (modality) 和语气系统 (mood) 来表现。同样, 在政治语篇中, 选择何种情态或语气都不是任意和随便的, 每一种选择的背后都存在这一种动机或是意识。例如, 在一些政治演讲中, 语篇中使用的人称就会隐藏不同的动机和意识。使用单数第一人称“I”可以将演讲者的个人形象凸显出来, 成为注意的焦点, 复数第一人称“we”以及“us”缩短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 暗示受众也被包括在语篇之内。
2 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是近些年来人们比较亲睐的一个方法。人们通过建立语料库, 通过总结的数据来对语言或话语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研究。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政治语篇的过程中也会用到此方法。确切地说, 语料库更像一种工具, 人们通过使用这一工具能够更好地获取隐藏在语篇中的信息。
在使用数据库进行话语批评分析的过程中, 首先要根据话题选定语料库, 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在具体地分析过程中, 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方向的分析。在政治语篇中, 通常对于高频率出现的人称代词进行分析、及物性中各种过程出现和分配的情况、情态语气词等。
纵观国内人们通过使用语料库对政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中, 大多是通过总结束语篇中各种过程的使用比列, 以及情态、语气和人称的使用情况来对政治语篇进行具体分析。所以用到的还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 利用语料库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各种有用的数据和总结, 从而能够更好地对语篇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 进而获得语篇中所隐藏的信息和意识。
3 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隐喻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新的方法, 它综合运用了语料库、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的语言、语用和认知特征, 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态度和情感。它用语料库方法识别隐喻, 从语用和认知角度来解释隐喻, 通过对隐喻的话语进行分析来揭示出潜在的信息, 从而了解话语的真正用途。用词方法对英美政治人物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演讲进行分析, 就能对其隐喻的使用动机有更深层的解释和说明。从这一点来看, 批评隐喻分析其实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新的补充方法。
通过一些政治语篇, 我们发现演讲者通常选择用隐喻的表达方式来传播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等, 从而激起人们的反应。因此在政治语篇中,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隐喻的踪影, 而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可以利用语料库来分析隐喻数据。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语料库研究语篇中隐喻词汇所占的的比例以及非隐喻词汇所占的比例, 或者是隐喻词汇的分布情况等来研究语篇中隐藏的信息。
4 补充—积极话语分析
一般语篇分析的角度有两种, 即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并不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方法或手段, 但是它与批评话语分析互为补充。通过批评话语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并理解作者是如何操控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所关注的重点是话语中隐含的不平等现象, 同样积极话语分析对此也十分关注。但是两者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点, 批评话语分析是揭露出这些不平等的现象, 不且是彻底地揭露, 以达到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积极话语分析则是以一种更乐观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问题, 这并不代表积极话语分析是消极地解决问题, 而是以一用跟温和软化的态度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学者介绍和应用积极话语分析理论尚属初期阶段, 加上Martin等人 (Martin&Rose 2003;Martin&White 2005) 的有些论述不够清楚, 因此积极话语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我们进一步讨论和清理, 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推动我国语篇分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5 总结
本篇论文简单地总结了国内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政治语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其中包括了系统功能语言学 (SFL) 、语料库、以及一种较新的方法批评隐喻分析。其中,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渗入其中的, 不管是从大的方向, 三大语言元功能, 还是更小方面的及物性、情态、语气、人称等, 在研究政治语篇的过程中都是不可忽略的。其次, 语料库对于批评话语分析是一个很好地辅助工具;通过语料库, 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必要的数据, 从而更好的进行政治语篇的分析。最后批评隐喻性, 综合运用了语料库、语用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对批评话语分析做了很好地补充。
除了批评话语分析之外, 在进行政治语篇的分析和研究过程中, 近几年, 人们也逐渐关注了积极话语分析。积极话语是一种新的话语分析角度, 与批评话语互为补充;同时积极话语分析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上这些就是当前批评话语分析政治语篇常用的方法, 当然, 随着学者们不断地挖掘和创新, 政治语篇的研究方法还会不断地出现。
参考文献
[1]Fowler R.Language and Cont rol[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2]Martin J R, D 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gn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3.
[3]Martin J R, P R R 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Palgrave, 2005.
[4]Geoff T.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5]陈忠华, 杨春苑, 赵明炜.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外语学刊, 2002 (1) .
[6]顾晓波.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 (2) .
[7]胡壮麟.积极话语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J].当代外语研究, 2012 (7) .
[8]纪玉华, 陈燕.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 2007 (6) .
[9]李慧, 李经伟.基于语料库政治演讲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武陵学刊, 2010 (5) .
[10]王晋军.CDA与SFL关系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6) .
批评语篇 篇9
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是当今西方修辞学重要的批评范式之一, 它的产生是受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Bales对小组交流研究的启发。研究发现在小组的互动过程中会出现群体幻想和戏剧化现象。Bormann把Bales的幻想概念扩展成一个理论和一个批评模式及“象征趋同理论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
本文是将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模式运用到演讲语篇分析的一次尝试。通过对乔治布什2001年9月21日在国会发表针对“9 11事件”的演讲语篇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分析, 一方面探究批评模式在更广领域的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揭示演讲中修辞运作背后的动机和作用等。
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理论分析模式
Bormann指出一群人在象征趋同过程后, 个人符号世界将部分产生重合, 那么他们就享有一个共识并具有了彼此沟通、讨论经历、达成理解的基础, 进而形成群体意识。也就是说通过分享幻想, 私人的象征世界彼此靠拢、再靠拢, 甚至是重叠。就是这种共享戏剧化的重叠导致一种“趋同”, 人们有可能具有共同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作为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最小分析单位, 幻想主题包含三种主要分析形式:场景主题、人物主题和行为主题。其中场景主题是戏剧中行为发生的地点和人物所处的环境, 人物主题描述戏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动机等, 行为主题即情节, 是人物在戏剧中的所作所为。当一连串共享的相同或相似的幻想主题重复出现而形成一簇并在集体中产生链接时, 就形成一个幻想类型。团体成员所共享的幻想类型会逐步构成修辞视野, 所谓“修辞视野”是“相关幻想主题构成、并集合成集体幻想类别的复合戏剧”, 它“反映了群体共同信念的一种连贯的、统一的、整体的图景”。共享一个修辞视野的人们构建成一个修辞团体。修辞团体的行为动机存在于它的修辞视野中。如果我们知道他们建构了什么样的修辞视野, 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行为动机, 甚至预测人们的行为变化。
三、幻想主题修辞批评对演讲语篇的分析
2001年9月11日, 纽约等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9月21日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会发表反恐演说, 阐述美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立场。本文应用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分析这一演讲语篇中的幻想主题及其建构的修辞视野, 揭示布什总统是如何通过幻想主题引导听众建构修辞视野, 成功达到修辞目的的。
1. 场景主题
布什在演讲中为其话语行为及所倡导的行为建立起适合的场景主题: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恐怖组织把伊斯兰的教义极端化, 仇视西方的民主、自由, 其宗旨是重新塑造世界, 把伊斯兰宗教极端信仰强加在世界各国人民身上。极端恐怖主义者会用一切收单来实现他们的宗教目的, 不惜一切杀害无辜。2001年9月11日基地恐怖组织对纽约市的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特区的五角大楼发动武装袭击, 造成了数千人伤亡。布什告诉国会和公众“自由的敌人给我国犯下战争行为”, 自由遭到了袭击“, 以此来构成的场景主题:美国正面临恐怖主义战争威胁的紧张局势。
2. 人物主题
布什在演讲中采用我们/他们 (us/them) 的范畴来分别指代美国和基地组织及庇护他们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 将我们/他们的内涵通过隐喻的方式投射到各自的目标域上, 形成“自己人”和“另类人”的人物幻想主题。他用蕴含积极评价意义的词语, 如“民主”、“自由”、“文明”、“勇气”和“正义”来建构“自己人”的人物主题, 而把基地组织隐喻为“黑手党”、“法西斯”、“纳粹”和“独裁者”使人们感到另类是“自己”的对立面.“They stand against us, because we stand in their way”。区分“自己人”和“另类人”来构成的人物主题:美国人民是受害者, 是“民主自由”的捍卫者, 是反恐战争的领导核心, 而基地恐怖分子则是仇恨民主、滥杀无辜但终将被正义打败的恶魔。
3. 行动主题
布什的演说中大致涉及两种行动主题: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行为, 美国人民如何赢得反恐战争的行为。背叛伊斯兰教义的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仇恨西方民主、自由, “They hate our freedom”, 他们从自己国家、邻国收集、征召成员, 专门收集情报, 专门进行恐怖活动, 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发动恐怖袭击活动, 于9月11日袭击了“我们的国家”。“On Sept.11, enemies of freedom committed an act of a war against our country。在恐怖威胁的严峻形势下, 美国政府紧急进行战争部署和行动:“We will direct every resource at our command……to the disruption and defeat of the global terror network”, 召唤盟军:“We ask every nation to join us”, 最后预判胜负输赢:“The course of this conflict is not known, yet the outcome is certain”, 表达美国人民打赢这场反恐战争的决心和信心:“We will not tire, we will not falter, and we will not fail”。
4. 建构修辞视野
出于某些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动机, 作为美国首要政治修辞者的布什精心建构恐怖战争威胁的场景主题, 布什通过概念隐喻“国家即人 (State as person) ”把这场修辞意义上的战争演绎为一个正义战争的英雄故事, 在这个叙述故事里, 人物主题之一的美国是受害者又是英雄, 是“善”与“正义”的代表, 而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是恶魔, 是“邪恶”与“残暴”的代名词。恐怖分子的可恶行为是四处发动恐怖袭击, 而英雄肩负的使命是“从地球上根除‘恐怖主义’”。
正义战争的英雄故事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当美国民众的幻想主题发生链接, 依据共享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观, 在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影响下, 不知不觉接受修辞背后的意识形态, 即美国是在进行一场“正义”之战, 代表“自由”和“正义”的美国必将战胜代表“恐惧”和“残酷”的基地组织。这时, 修辞视野得以形成, 进而达到劝说美国民众支持反恐战争、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作个人牺牲的修辞目的。
四、结语
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是修辞批评和社会研究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的使用从而更好的理解语言。通过运用这一方法对布什总统演讲语篇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布什通过分享幻想主题与美国受众达成同一修辞视野, 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达到了劝说的修辞目的和影响公众思维与行为的修辞作用。
参考文献
[1]Bales, Robert Freed.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
[2]Bormann, Ernest G.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A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J].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1972
[3].Foss, Sonja K.Rhetorical Criticism:Exploration&Practice[M].Long Grove, Illinois:Waveland Press, 2004
[4]Kuypers, Jim A. (ed.) .The Art of Rhetorical Criticism[M]Boston: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5
[5]李雯, 邓志勇.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略论[J].时代文学, 2007
批评语篇 篇10
同时由于广告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及经济发展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广告和新闻标题、产品说明媒体语言——“段篇章”逐渐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语言学家从文体学、符号学、修辞学、语用学等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因此, 本文将结合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探讨广告语在社会用语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希望此研究能够使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更加全面、更加系统, 同时能够深化对广告语言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希望帮助人们理解广告语言的内涵意义, 为广告语的运用和发展莫定理论基础做出贡献。
一、语料
广告以其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强大的渗透力不断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大媒体上几乎一半的版面都被广告信息所占据。广告依托于各种媒体的强大辐射, 引导日常生活, 改变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广告是连接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媒介, 目的是扩大销售量, 影响社会舆论导向。文案是广告创作中的首要元素之一, 好的文案语言帮助表达了商家的销售意图, 同时还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文在各网络媒体中筛选出一则HTC手机的英文广告, 介绍消费者和手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It’s the first thing you see in the morning and the last thing you see at night. It stresses you out. It calms you down. It helps you remember. It helps you forget. It keeps you connected. It’s the only thing you own. That is always within an arm’s reach which is why you don’t need to get a phone.You need a phone that gets you and you… and you ….And we are HTC.
(早上, 她叫醒你的耳朵。晚上, 她陪伴你入眠。她会让你歇斯底里, 也能让你从容淡定, 她唤起你的记忆。她帮你忘记忧伤。她让你不再孤单。她就是你的唯一并触手可及。你不用为她费尽心思, 她就会为你打理一切, 还有很多好处, 请相信我们HTC。)
二、语料分析及讨论
(一) 关于人际功能的讨论
人际功能是指对话中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交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它是与人交往, 建立以及保持某种社会关系;影响他人行为;或者表达出说话人身份地位以及态度的一种功能。此功能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本文采用选取人称代词的方法, 分析来体现人际意义在广告中的运用。
该语篇共使用了21个人称代词,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you。 (You:61.9%) 而it的使用频率为第二, 33.3%。这个语篇的出发点是受话者是you, 开头的主语是it, 在该语篇中it指HTC是一款中国制造的手机, 广告中指出该手机的一些强大功能, 潜在意识就是以受话者为出发点, 以手机的功能和消费者出发点。接着该文转为以you为主语 (You need a phone that gets you and you… and you ….) , 这种从自身作为出发点, 来说明“你是怎么处处需要一部这样的智能手机的”, 表明发话者为了受话者的既得利益而努力的积极意愿和态度。从it到you的转换, 体现了受话者和发话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使得受话者很容易受其言语的影响, 成为该手机的消费者。最后是以we做主语指出我们就是HTC手机 (And we are HTC.)
(二) 关于经验功能的讨论
经验功能则主要通过“及物性”和“语态”两者来体现的。笔者通过分析所选语篇的及物性, 尝试找出其语篇中的潜在意识形态。在所选广告语篇中有11个过程。其中10个为物质过程, 关系过程只有1个。很明显物质过程占绝大多数, 而且物质过程又是以发出的行动为主要特点。其中以it手机为主语的有10个。其潜在的意识说明如果受话者想拥有这部智能手机, 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来购买, 这样才能拥有这些功能。而这些潜在的意识都是通过分析及物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中You need a phone它们的劝诱性其实更大。你需要一部这样的手机, 是一种切实的体会和感受。另外,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 语态的选择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比如在该语篇中都是采用主动的语态, 说明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都是积极主动进行某一实际行动, 卖家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 买家主动获得产品的信息, 这样才能互利, 达到双方的共赢。
(三) 关于语篇功能的讨论
语篇功能主要是通过主位—述位来实现的。我们每条信息都包含有主位和述位, 而且主位就是信息的出发点。本文只分析此广告语篇的主位选择问题。如何选择主位则体现说话者是何种意识形态。在该广告语篇中的大多数句子的主位是无标记的, 让受话者感觉到发话者对自己是很熟悉的, 拉近了商家和消费者两者的心理距离, 消除了受话者对广告心理障碍。语篇中有标记主位是You need a phone that gets you and you… and you…。这里主位的使用强调了两者关系的重要性, 让受话者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手机的重要性。
三、结语
笔者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语言元功能分析了一则互联网上选取的广告语篇, 通过分析其人际功能, 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 揭示广告中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广告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语篇, 潜在的社会意识形态通常隐藏在语言中, 不易被人们所意识到, 所以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广告的语言特征, 有利于揭示其潜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也实例证明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篇分析中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Blommaert, Jan.Discourse:A Critical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Fairclough, 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Longman, 1995.
[3]Geoff Tompson.Introduction Functional Grammar[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M.A.K.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语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吴云娣.系统功能语法在广告批评话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19) :521+529.
[7]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2 (06) :34-41.
[8]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2005.
[9]张杰.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批评话语分析的有力工具[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99-101.
批评语篇 篇11
本文选取美国前总统布什2004年第二次就职演讲稿和现任总统奥巴马2008年第一次就职演讲稿为语料, 揭示就职演讲背后的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该文选取这两个演讲主要是因为:奥巴马和布什是两位颇具影响力的总统, 分别代表美国两个党派民主党和共和党;他们的就职演讲最具有时效性, 最能反映当代的政治和文化生活, 也最贴近人们的视野。
1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和美国的两党政治
批评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即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ic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与语言学、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紧密话语联系。批评话语分析所关注一个重要领域是大众语篇, 特别是政治语篇和官方话语, 这些语篇值得分析是因为他们来自官方, 在塑造一个社会的态度、意义和意识形态上起着直接的作用, 而对于这样的语篇, 普通百姓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 很少对话语的生成者直接做出反应 (辛斌, 2002) 。批评语篇分析旨在把语篇、语言使用和言语交际这个微观层次与权势、控制、社会集团间的不平等的宏观层次结合起来, 以发现和分析语篇中的意识形态, 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分析。在语言学上, 批评语篇分析充分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以及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从思想取向层面来看, 美国两大政党分别代表两种差别极大的政治哲学:民主党——自由主义;共和党——保守主义。一般说来, 美国当代的自由主义理论推崇革新、容忍与社会平等, 主张观念、制度和法律应随社会环境之改变而变迁;而保守主义思想则强调文化延续性, 注重传统价值、社会稳定与宗教之作用。
两大党派不同的政治哲学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核心价值观, 也体现在演讲所使用的不同语言技巧中。布什的演讲体现了典型的严父家庭模式。他的演讲多出现暴政、恐怖主义、压迫者等词, 反映的价值观为:世界上存在着邪恶势力, 美国必须显示力量并消灭它。而奥巴马的演讲则反映了慈父家庭模式, 他的演讲中多出现自由、友谊、和平、文明对话, 反映的价值观为:伸张正义, 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要相互理解。奥巴马演讲中传递的核心概念为责任。它始于共情, 即能够同情他人, 理解他人, 又寓于责任之中, 对某人负责, 保护和照顾他人。
2 两篇演讲的对比分析
恰当的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演讲语篇中的人称代词同样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第一人称, 不管是单数还是复数, 往往比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更广泛。这是因为演讲人经常要提到自己, 提到自己的主张。在演讲过程中, 演讲者使用“I”和“me”来表示他自己的想法与意愿, 但所持立场、观点和态度往往带有主观性。为了弱化这一趋势, 演讲者也经常使用“We”和“us”。“We”和“us”的使用可以表明演讲者和听众站在同一立场, 可以缩短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引起听众的共鸣。此外, 演讲者使用“We”和“us”, 可以使演讲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 容易得到听众的支持和合作。
笔者统计了各种人称代词在这篇演讲中出现的次数, 然后具体分析“I”和“We”在这篇演讲所体现的人际意义。
奥巴马就职演讲的词汇数为2406, 超过了布什的2083。统计结果显示, 他们在人称代词使用情况方面也有不同。两位总统的就职演讲中第一人称单数I出现的次数都比复数形式we少得多, 但是是值得注意的是I在布什总统的演讲中出现了7次, 而在奥巴马篇幅较长的演讲中只出现了3次。如此大的差异表明布什更关注自己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地位, 这也许与他自己严格的个人主义信仰有关。奥巴马则巧妙地减少了I的使用, 多次使用的we很容易博得其他民众的信任, 并直接影响民众对其所代表的政府的支持。
布什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有freedom, America, nation, American和liberty, 相比之下, 奥巴马演讲中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汇有nation (s) , new, America, generations, people, world和common。这些词汇的使用表明了演讲者潜在的意识形态。布什演讲中多次出现的freedom和liberty意在表明他要向民众展示美国人作为人类价值先驱者的形象, 而通过重复使用20次America和10次America, 他激起了一股美国主义 (Americanism) 风潮。Free, freedom, liberty和hope的使用表明了布什的种族主义思想, 而tyranny, tyrants, dictators, terrorists和moral threats的使用又表明他要说服民众美国对伊拉克, 阿富汗发起的战争是为了人类正义而战。如:
Today, America speaks anew to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All who live in tyranny and hopelessness can know:the United States will not ignore your oppression, or excuse your oppressors.When you stand for your liberty, we will stand with you.
在以上句子中, 世界人民通过tyranny, oppression, oppressors等词汇被刻画成了负面形象。Peoples意在涵盖全世界所有民众, 这个词的使用是具有高度意识形态象征的。尽管布什想要说服民众相信他对受压迫人民充满了深切同情, 并且声称美国是自由的拥护者, 但问题是如果他们是自由的拥护者, 为什么美国士兵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屠杀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手无寸铁的民众呢?
布什演讲重要的另一点就是基于宗教的共和党理念渗透在他的演讲中。在演讲开始, 他向尊敬的神父们表达了谢意。用reverend来表达对神父的尊敬表明了布什将他的宗教倾向与共和党理念交织在一起。他使用诸如the day of our Founding和when the soul of a nation finally speaks等来提及他作为一位共和党总统的宗教信仰。
在奥巴马的演讲中, 使用的最频繁的技巧则是自我认同, 委婉和隐喻。在他的演讲中, 身份认同这一技巧最为显而易见, we使用了62次, our使用了67次, us一共23次, 以及nation共15次, people共8次。
That we are in the midst of crisis is now well understood.Ou nation is at war, against a far-reaching network of violence and ha tred.Our economy is badly weakened, a consequence of greed and ir responsibility on the part of some, but also our collective failure t make hard choices and prepare the nation for a new age.Home have been lost;jobs shed;businesses shuttered.Our health care is to costly;our schools fail too many;and each day brings further evi dence that the ways we use energy strengthen our adversaries and threaten our planet.
从奥巴马的演讲中, 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政府关注的美国价值是自由, 和平, 友谊以及人道主义原则。
But those values upon which our success depends—hard wor and honesty, courage and fair play, tolerance and curiosity, loyalt and patriotism—these things are old.These things are true.
Journey是奥巴马最喜欢使用的隐喻, 他有目的地提醒美国民众1492年哥伦布成功发现美洲大陆, 以及之后祖祖辈辈陆续迁移到这块土地上的漫长历史。Journey不仅引起了民众的共鸣, 而且还会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
In reaffirming the greatness of our nation, we understand tha greatness is never a given.It must be earned.Our journey has neve been one of shortcuts or settling for less.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 the faint-hearted—for those who prefer leisure over work, or see only the pleasures of riches and fame.Rather, it has been the risktakers, the doers, the makers of things—some celebrated but mor often men and women obscure in their labor, who have carried us u the long, rugged path towards prosperity and freedom.
3 结束语
本文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就职演讲。由于政治理念不同, 布什和奥巴马采取了不同的演讲策略。布什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掩盖他的民族主义和共和思想, 为非美裔民众及非基督教徒刻画了负面形象;奥巴马则尝试着为他们党派的政治议程描绘一个不同的形象, 创造了一个奋发向上, 和谐共赢的局面。毋庸置疑, CDA能够揭示语言, 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总之, 政治领域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 为了获得公信力和民众的支持, 成功的政治家必须避免陷入尴尬境地, 时刻保持警惕。
摘要:该文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就职演讲的社会语用功能。由于政治理念不同, 布什和奥巴马采取了不同的演讲策略。布什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掩盖他的民族主义和共和思想, 为非美裔民众及非基督教徒刻画了负面形象;奥巴马则尝试着为他们党派的政治议程描绘一个不同的形象, 创造了一个奋发向上, 和谐共赢的局面。毋庸置疑, CDA能够揭示语言, 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批评语篇】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