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机制论文

2024-08-22

安全监管机制论文(共11篇)

安全监管机制论文 篇1

原标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6日

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 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然而, 近年来“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勾兑醋”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 令人谈“食”色变。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在警示我们, 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如果不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国人的健康将无法保证, “美丽中国”将只能停留在纸上。

一、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往往使用质次价低的原料, 或者不按工艺要求操作, 不按质量标准生产, 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披露, 近5年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案值逾21亿元。对社会、对整个食品行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 滥用食品和非食品添加剂现象严重。

食品添加剂, 原本是为改善食品品质或者食品的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随着技术的进步, 许多过去认为是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却被发现存在慢性毒性或者有致癌、致畸的可能;也有一些添加剂本身无毒, 但经过加工却会产生致癌物质。更有甚者, 一些食品生产者把对人体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当中来, 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更大的威胁。近年来, 我国食品问题中出现的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灰、羊肉精粉……大多数属于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沈阳晚报》曾披露, 一些儿童零食中, 添加剂都在10种以上。各种添加剂的滥用会对人的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等造成严重危害。如果食用过量, 还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

(三) 微生物污染隐患重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披露, 微生物污染是危害我国食品安全的头号敌人, 控制起来难度很大, 这一问题仍是世界性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 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 70%是由于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起的。这其中既包括一些传统的食品卫生问题, 如沙门菌污染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在不断地发生, 而且新的食品卫生问题如禽流感、疯牛病等也在局部地区暴发和流行。

(四) 化肥农药及各种生长剂不当使用现象普遍。

有资料显示, 每年全国农药的使用量超130万吨, 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和3倍。研究表明, 过多地使用氮肥会导致病虫害加剧, 进而增加农药的使用量。而有些生产者为了早见效益, 大量使用一些化学激素, 如催熟剂、膨大剂、保鲜剂等。近期曝光的“速成鸡”事件则是生长剂不当使用的典型代表。而广大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时, 往往会抱怨“不是原来的味道”。

(五) 食品流通秩序混乱。

目前, 我国食品企业总数已经超过300多万家, 但是规模普遍不大, 多数是小企业或者家庭作坊, 加工、储存、销售条件简陋, 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而在一些食品批发市场中, 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检测设备缺乏;有些地方有一些检测设备, 却因监管者责任意识淡薄而形同虚设。所谓的“监管”仅仅是挂在墙上、停留在嘴上, 行动上是收取管理费、卫生费, 导致了食品流通秩序混乱, 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屡禁不止, 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事件屡有发生。

二、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一) 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2009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同时废止了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但是, 《食品安全法》仍然比较原则, 不能涵盖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条款相对分散, 可操作性不强, 且存在很多盲区。执法部门无法可依甚至有法难依, 留下了执法空隙和隐患。如, 该法中缺少了畜禽的养殖以及食用农产品的种植;针对食品安全犯罪所制定的处罚措施过轻, 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协调不够等。

(二)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不少食品经营企业往往把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 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增加企业的成本。所以, 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对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能逃则逃, 能推就推。事实上, 这种自利行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眼前利益, 但是却会损害长远利益, 甚至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发展。例如, “三聚氰胺”事件后, 不仅倒下了一个“三鹿”, 而且使我国的整个奶制品行业受到重创, 在洋奶粉的步步紧逼下, 国产奶粉企业举步维艰。

(三) 执法部门监管不力。

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执法部门监管不力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 在食品检测上, 法律明文规定不能添加的添加剂, 即便无害也不能使用, 有毒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就更不能使用。但是在检测过程中, 检测部门却长期漠视这一问题, 导致许多如“苏丹红”等本应可以轻易避免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当媒体质疑这种行为时, 相关部门却经常以不知道为理由推卸责任。在我国食品领域, 许多关系民生的食品安全监管行为往往以运动的方式存在。上级不推下级就不动, 问题不出也不动, 问题过后懒得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后, 质检机关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击毒奶粉行动, 事实上这次行动并非出于积极主动执法, 更多的则是因为出了问题, 怕上面追查下来无法交代。时过境迁, 问题奶依然没有消失。

(四) 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由企业自愿结成的联合团体, 本应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完善行业标准方面起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食品领域的行业协会组织发展并不健全, 没有发挥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的职能。一些行业协会在消费者需要的时候反而无声无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不少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五) 消费者自身存在不足。

受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所限, 不少消费者, 尤其是农村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们一般都只关注商品的价格和最终形态, 甚至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不去主动争取, 放弃了许多本应享有的权益。在缺乏消费者有力的监督状况下, 让企业主动积极地去履行社会责任无疑是很难的。不少经营者正是利用了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忽视甚至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对策研究

(一)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目前, 仅仅依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中原则性的规定来规范企业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充分解决法律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 同时还须依靠其他部门法律规范, 全面整合法律资源, 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系统, 形成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补充的法律体系。尤其是要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 还要对其他法律法规中存在的过时的、滞后的条款也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 从而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中都能有法可依的目标。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个平台, 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优良法治环境, 让广大消费者不再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恐惧。

(二)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 反映出食品安全领域监管机构存在漏洞, 监管工作不力。因此, 必须强化外部监督,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检查力度, 同时可以对存在安全隐患或为富不仁的企业给予“一票否决”式的严肃处理, 形成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企业不敢违犯的惩戒机制、不能违犯的防范机制、不易违犯的保障机制。同时, 也要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 完善检验监督体制, 及时公布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信息, 日常监管不缺位。

(三)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

一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对社会责任认识有偏差、缺乏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监管缺位等原因造成的。所以,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 还要对企业家进行教育和引导, 让他们明白企业不可能脱离社会责任来发展, 必须把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只有履行了应尽的社会责任, 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才能带来长久的利润。正如温家宝在谈到“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企业家身上应流着道德的血液, 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

(四) 支持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

食品领域各行业协会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及时准确传递有关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国外经验表明, 食品安全系数的提高最终要靠行业协会主导下的行业自律与政府部门的监管相结合。目前, 我国食品行业协会的发展仍然很落后, 应有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政府应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 鼓励各行业协会通过制定和实施本行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守则》和自律规章, 规范本行业的竞争秩序, 预防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监督, 并进行年度评估, 对社会责任缺失的企业施加外部压力。真正发挥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的职能。

(五) 提高消费者的维权能力。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所有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因此消费者也要不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样也可以从外部迫使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只有人人关心食品安全, 人人重视食品安全, 才能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建立起我国的长效食品安全体系。

摘要: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既有相关法律不完善、监管不力等因素, 也有企业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等原因。因此, 必须通过加强监督和监管, 加强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 以及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等途径, 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保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吕军书.食品安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思考——兼论三鹿毒奶粉事件.前沿, 2009.9.

[2]李玮.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 2010.11.

[3]李海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中国证券期货, 2012.11.

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管机制与对策 篇2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 卫生监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66-03

多年来,在各部门不懈努力下,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城乡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我国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卫生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饮用水安全卫生形势仍十分严峻。首先,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第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每年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使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第三,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目前还有55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仍有9860万农村人口饮用初级改水,达不到饮水卫生标准。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高氟、高砷、苦咸、血吸虫等饮水卫生问题,水质亟待提高;第四,规划不足,管理不善,计划和设施不到位,造成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

一卫生部门在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管中的作用

1.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水源性传染病暴发流行。一是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二是对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等大型建设项目,进行卫生调查和传染病监测,指导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防控措施;三是对饮用水生产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实施卫生许可管理和监督检查,保障饮用水和涉水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要求;四是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采取临时封闭控制措施,防止傳染病传播流行。

2.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卫生行政部门与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自建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保障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的安全;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学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管理进行监督,防止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用水污染导致介水传染病流行和中毒发生。

3.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一是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并实施监督检查;二是承担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参加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的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负责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监测和评价;三是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和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工作。

4.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调查研究,为制定饮用水监管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指导和促进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对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实施监督和管理;开展饮用水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使全社会了解饮用水安全卫生对于减少疾病保护健康的重要意义,促进不良卫生习惯的改变。

二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管保障工作重点

1.加强行政管理工作,提高技术支持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把饮用水安全卫生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技术队伍作用,配备必要仪器设备,改进现场监测手段,保证监管的技术支撑能力。

2.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开展经常性的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二次供水和用水点水质卫生监督监测,及时掌握城乡饮用水水源环境和供水水质状况,注意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督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国城乡饮水卫生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城乡饮用水水质卫生和水性疾病监测网,形成有效监测系统,实现数据网络传输,资源共享,提高饮用水安全卫生综合监管水平。

3.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在城市,重点加强对集中式供水,特别是自建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逐步理顺管理职责,确立运营者为第一责任方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农村,加强水源卫生防护和饮用水卫生监督,规范饮用水设施和水质卫生评价工作,进一步指导开展改水改厕,保障改水工程水质安全卫生合格率,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严防介水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4.开展全国饮水卫生质量与水性疾病调查,全面摸清新时期城乡居民饮水卫生和水性疾病状况,积极发挥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饮水卫生与健康影响研究,提出饮用水安全卫生保障的健康干预和疾病防控措施;追踪观察重大水污染事件对健康的影响,为国家制定饮用水安全卫生相关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建立饮用水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完善饮用水供应的应急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重大事件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饮用水供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6.积极协调,建立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管的长期有效实施。

三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饮用水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1.要进一步加强饮水安全的法制建设,明确涉及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管各环节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严格执法,提高监管效率。监管用水点水质安全卫生,是确保居民健康饮水的最终防线,但在这个最终环节的监管职责上法律基础不坚实,影响监管效果,需要进一步充实供水末端水质安全卫生管理的法律依据。

2.集中式供水安全卫生涉及公共安全问题,监管责任重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主要针对集中式供水监管,赋予卫生部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职责,但该文件只是部门规章,无论在法律地位还是在监管力度上均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要求,需要在法律地位上进一步提升,在监管力度上进一步加强。

3.进一步完善饮用水安全卫生标准,在既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饮用水安全性评价标准,特别要明确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标准,形成统一的饮用水安全标准体系,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质量。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研究 篇3

1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配置不合理, 职业化有待增强

区一级安监局安全监管力量逐级减弱, 人员配置自上而下呈倒三角结构, 办事处安监站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 存在量大任重、人少事多的情况;监管能力参差不齐, 人员变动频繁, 导致监管人员在安全检查中存在检查、复查、整改不到位的现象。

1.2 监管救援缺乏技术支撑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强, 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专业技能, 还需要具备有相应资质的安全技术机构和现场检测装备。区安监局没有自己的安全评价机构、安全咨询机构、安全技术监测和鉴定机构, 也几乎没有培训机构, 仅仅依靠政府监管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监管任务的。

1.3 社会参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职工应对安全生产享有监督权和参与权, 而我国在《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规中对此方面规定得不明确, 企业执行时也不够坚决;有关全区安全生产的相关信息不够透明, 比如危险源分布、安全管理现状、事故隐患治理和安全生产检查问题、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和职业危害预防等应面向企业内部和社会公开, 主动接受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的批评、监督。

2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2.1 加强机构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区安监局基层执法队伍中安全工程、化工和法律等专业的执法人员较少, 加之政府严格控制人员数量, 很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 应鼓励现有执法人员通过在职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这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

2.2 构建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可有效降低政府、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管理成本, 并弥补官方监督管理机构在技术上的不足。第三方机构常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将最新的技术转化为实践成果, 区安监局应积极推广成熟、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中小型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行业自律性和诚信度, 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2.3 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

近年来, 安全生产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层安全监管部门可通过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 使群众真正地了解安全生产动态。比如, 可利用新闻媒体披露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3 结束语

基层安全监督管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之一,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鼓励执法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安监人员的录用门槛等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安监监管水平的有效途径。此外, 还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并及时运用新兴媒体, 建立安全生产微信公共服务平台, 使人们通过微信互动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 进而与安监部门、政府实时沟通, 最终为安全监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对于目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多从宏观方面对安全监管模式进行研究, 而对基层安全监管部门运行机制的细节把握不足。通过对河南省某地区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实地调研, 分析其安全监管、执法和宣传等日常事务和基层安全监管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安全生产,基层监管,新媒体,安全评价机构

参考文献

[1]李焦明.企业安全管理的要领与“陷阱”[J].安防科技, 2005 (01) :11-12.

安全监管机制论文 篇4

“18个押犯单位全部实现“四无”(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疫情、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目标,没有发生影响全国、全省的重特大案件,全年没有发生罪犯非正常死亡现象;教育改造挽救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大教育的格局初步形成,监狱全额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这是福建省监狱系统稳定工作在2008年创下的历史最好水平。最终实现这个安全目标,得益于福建省建立了监管持续安全长效机制。

监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看似平静,但却危机四伏,民警与罪犯之间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时刻都在上演着,监狱的安全,影响着社会的安定稳定。当前,建立监管持续安全长效机制,不仅是全面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加强对监狱劳教场所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现实需要。而这一机制的建立,对实现监狱自身惩罚改造功能,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以及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虽然这些年来我省监管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问题和隐患依然存在,且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更加突出,维护监狱场所持续安全稳定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在特殊的现实形势之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建立持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更是大势所趋。

建立持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首先要对“安全”二字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除了“不出事”这个定义以外,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首先,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要让监狱系统不出任何安全事故,在现阶段还是困难很大的。其次,安全又是可控的(思想动态、时间、范围、行为方式可控),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掌握规律,加强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认真汲取事故的教训,事故又是可以预防的。事实证明,发生事故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第三,在事故与人的主观努力的评价上,要实事求是,客观地鉴定和处理。没有事故不等于没有问题,出了事故也不能对工作全盘否定,不能简单地“以事故定乾坤”。万一发生安全事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究竟是责任事故还是意外事故。

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首要任务。全省监狱系统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真正担负起维护稳定工作第一责任,进一步健全监管工作“四个体系”,打造监狱安全稳定长效机制:

理念体系建设。持续安全稳定的理念主要靠牢固树立系统安全观念、过程安全观念、全员安全观念和统筹安全观念来形成。系统安全观念就是要把安全作为一个大局、一个大系统,全面抓,系统抓,不能孤立地就安全抓安全,单打独斗,搞片面性。过程安全观念,是指要关注过程,尤其要关注细节,防止整个安全链条在监管过程中出现薄弱环节,发生断裂,影响整个安全链条的稳定性和可靠度。全员安全观念,是指安全管理在每个人手中,安全没有局外人,保证安全、人人有责,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干警无一例外都要作安全的主人。统筹安全观念是指对构成安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搞好综合平衡,比如对生产环节、教育环节、饮食起居环节要统筹安排、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兼顾各个部分,防止顾此失彼。

队伍体系建设。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人是安全的主人。从监狱来说,主要是切实抓好民警队伍、领导队伍、保障队伍、督查队伍建设。在人防、物防和技防的“三防”中,人防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每位干警都能切实负起责任,就能避免许多安全上的事故。因此,一定要抓住“人”这个根本,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教育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确保监狱持续安全为己任。

法规体系建设。法规是行动的依据,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就是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行业规章等。目前,有关监狱的国家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国务院行政法规以及司法部规章等,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这些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提出建议,不断完善和出台新的政策和规章,做好法规体系建设上的“立、改、废”工作。各监狱单位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相关制度,确保持续安全稳定。

责任体系建设。实现持续安全的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发生问题的教训也恰恰在于责任落空。主要是落实监狱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上级主管部门(包括厅、局)的安全监管责任、各级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和民警的安全岗位责任,还要强调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一定要把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作为“一把手”工程,自觉地拿出主要精力来抓监狱安全,把改造质量摆在第一位。

安全监管机制论文 篇5

关键词:榆林市 系统监管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2-0048-02

1 制度机制的构建

食品安全标准化系统监管机制的构建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及措施,使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序运转。也就是要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政府 支持、技术机构服务、标准化管理部门管理、媒体及消费者有效监督的运转模型,并从中寻找出关键环节并进行控制。以上是一个食品企业产品标准的形成过程,也是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质量控制过程,还是单个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系统监管模型。这一过程中对标准质量影响的关键点有:产品的类别定位、产品稳定后的检验指标的确定、企业内相关专家的审查、相关标准化专家的审查、备案、监督等六个过程。

2 食品标准化保障体系的构建

食品标准化管理要靠法律和制度去管理,要允许适当层级、层次标准的存在,要通过制度的管理增强活力,促进竞争,提升水平。

当前我国食品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省级机构,市级机构基本不从事食品标准的研究。这种现状是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引起的,国家级、省级机构经费充足,经常能得到国家的专项资金,并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还能从检测中得到更多的经费。但不可否认,经费的充足并不能解决其主动研究标准的意愿,也不能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展系统性研究,特别是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可能只有某个市才有的产品。

起草、制定或修订标准的人员最好要包括相关专业人士(生产、检验、研发、深加工、客户、行业协会、质量检验等相关人员),且这些专业人士中要有人掌握和熟悉相关产品检验项目和方法,了解国家、行业、企业等各层次的现行标准及标准的变革,国内外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产品质量水平、应用情况等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只有多方相关人士共同参与标准的研究,标准水平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3 食品标准有效性、合理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标准的有效性、合理性是标准的灵魂。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建立食品标准有效性、合理性评价体系是促使标准有效、合理的重要举措。主要从有效性确认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备案管理、标准水平评价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来促进。

(1)建立食品标准有效性确认信息系统。建立食品择准有效性确认信息系统能增强标准化管理部门对企业实施标准的统计、汇总,提升有效管理的水平。陕西省一直实行标准登记制度,通过企业报相关产品标准,质监部门发登记证书的方式进行,这一制度是好制度,一是确实为标准化管理部门做好汇总、统计工作,为当地经济作好决策助手的工作;二是真正建立一套方便、有效的汇总工具,服务企业生产。

建立食品标准有效性确认信息系统有助于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是标准的编写与管理,主要是产品标准、管理标准与技术管理的编写,无论是什么标准最终必须服务于产品标准。

建立食品标准有效性确认信息系统也是当前标准化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1993年前标准化管理是以行政手段来推动的,主要管理的是国有企业,—般通过在企业设立标准化科,上报月报、季报、半年报或年报表,通过行政手段对标准进行宣贯,通过对企业标准化定级升级等方式管理。

(2)加强标准备案管理。加强备案的收费管理。按相关文件规定食品标准的备案是不收费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各行政部门会利用各种机会收取相关费用,且乱相环生。例如标准的起草编写费用,产品的检测费用,专家的评审费用,评审时的餐费,标准查新费用等等。

(3)加强食品标准水平评价体系建设。食品标准水平评价体系主要是指依据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对食品标准相关参数、指标的评价,并得出一个高于、相当或低于的结论。我国的采标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标准水平评价制度,是企业自觉采取的行动,是和国外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比较而进行的,采标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标准化管理方式的变革——危机意识和文化建设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是先哲留下的治国安邦之策,如今对于企业的危机管理也同样适用。尤其在食品危机和风险高发的年代,千古哲理值得反思,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经验告诉我们,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是决定现代企业能否贏得竞争、长治久安的基础。对于本土的我国企业,尤其作为内地的民族企业,有在未来的食品业有所发展,必须具有传统的前瞻性思维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并且具有强烈的食品安全危机意识,这才能够保证食品安全危机预警与危机管理得以顺利开展。

加强标准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是必然选择。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杨锋对国内外标准化教育政策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的标准化教育与美、英、日、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实际上表明我国的标准化教育还停留在为专业人士,包括政府官员、商业人员、标准化协会成员等提供标准教育上,进几年来全国仅有几所大学引进了标准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光德.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政府管制变迁的特征及其完善[J].经济体制改革,2005,(5):19-22.

[2]李凯年.国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动态与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2004,12(308):18-20.

[3]李里特.农产品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基础[J].标准科学,2009(1):18-21.

[4]李琳.食品安全与相关标准化体系建设[F].中国标准导报,2005,10:12-14.

[5]李伟.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协同理论视角下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篇6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0万人左右,伤残几十万人,此外还有几十万的职业病患者。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研究,充分发挥安全监管能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对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上看,已有许多学者对安全监管机制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一般倾向于从宏观或中观层面上通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把事故的发生率或劳动者因工死亡率、事故频繁程度、企业生产率等作为自变量指标,主要研究这些自变量指标变化对反映安全生产监管效果的因变量指标变化的影响。如Smith[1]采用大量数据样本,分析了1973-1974年间,OSHA对制造业的事故发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973年OSHA使伤害发生率减少了16%,而1974年下降效果并不显著,大约在5%左右,因为OSHA政策的效果有三个半月的时滞期。作者认为,OSHA的安全管制效果是良好的。Wi11iamP.Curinton[2]研究了在作业场所时安全监管行为对企业事故频繁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安全生产监管对企业事故频繁程度的影响很小,但是安全监管可以降低作业场所所受伤害的严重程度。Denison[3]分析了不同要素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他估计政府的管制对1972-1975年间的生产率下降的贡献率为0.35%,在其后的研究中又发现1973-1981年期间政府管制对生产率下降的贡献率降为0.15%。国内学者对安全监管机制的研究大多借助某种理论工具,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安全监管的效果。例如,禹金云、罗一新[4]借助博弈理论,建立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安全生产监督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认为要改善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和激励监督者的“努力”行为。沈斌[5]运用系统动力学(SD)建模方法,对约束性监管措施的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加大约束性监管措施的力度会使企业和政府都得利。并且,如果在约束性监管措施基础上引入激励性监管措施,会降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监管的效果。然而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安全监管运行中各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对安全监管的影响以及安全监管机制设计等理论的研究,则有所忽视或研究不足。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组织、信息、资源四个方面构建了安全协同监管机制,这是我国传统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1 协同理论下当前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1.1 协同理论概述

在汉语词典中,“协同”的解释为相互配合、协同办理、团结合作、协调一致、协助等意思。在管理学中,协同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体、部门、组织或单位为实现同一个任务目标,相互之间配合协作,完成单个个体、部门、组织或单位无法完成的任务。

协同理论[6](synergetics)是由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创立的。它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协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用统一的观点处理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宏观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协作。

(2)协同是指复杂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的合作、协调和同步,最终达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化。

1.2 协同理论下当前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市场机制的缺陷客观上要求我们须设立政府机构,对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预防和矫正市场失灵问题。但是政府作为最庞大复杂的权威组织,管理领域宽泛、服务对象多元,因而所承担的公共职能往往无法依靠一个或一级政府单独实现,需要联动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来分工配合、协作。当前,我国的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着如下问题。

(1)从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先后制定并颁布了《海上交通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建筑法》、《消防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7],但是现行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和衔接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由于各法律法规起草制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法规存在交叉、矛盾和盲区,衔接性不够好等问题;由于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安全生产主体权责不明确,多头执法等问题突出,形不成整体合力。

(2)从监管机构设置和监管职能方面看,各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定位模糊不清,缺乏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不同的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能配合协作和交流沟通,常常出现重复监管,各监管部门各执一词,产生矛盾和冲突,很难形成高效统一的工作机制。例如,我国的安全监管工作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监督管理,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分级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如公安部负责消防、道路交通安全,交通部负责道路建设和运输安全,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国防科工委负责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等)专门负责某一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齐抓共管,才能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从监管权力配置方面看,监管权力配置不合理,监管信息不对称。由于国家采用分级监管的方式,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权力分级下分到省、市、县各安监局,最后让企业具体去实施。这种委托—代理的监管方式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对企业安全状况最清楚的基层员工相对于政策制定者中央监察机构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部门和企业若存在寻租行为,那么中央监察机构所获得的信息会受到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加工和修剪”,最终导致企业真实的安全状况信息不能在上下级机构或各部门之间相互连通,出现监管失灵[8]。因此,让员工和社会其他力量拥有自己话语权和主动权,配合政府部门参与到监管活动中进行协同监管,对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寻租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关系,才能提高监管能效。

(4)从监管运行机制方面看,过度依赖政府的“单打独斗”,缺少社会联动。我国目前的安全监管体制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和运行的,主要是政府部门根据自身职责进行分工并通过政府权威的发挥来实现其监管职能。这种重行政干预、轻社会管理的治理方式,很难收到监管效果。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协会等中介机构不健全,行政化严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明显不足。其次,企业员工和工会组织难以参与到安全生产的政策制定当中,自己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另外,受利益影响,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也有限。因此,如何实现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监管,是我国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新方向。

2 安全协同监管机制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确定了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管理中的多元主体地位。这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是解决我国当前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新出路[9]。

基于上述理念,本文提出了安全协同监管机制,即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配合协作方式促进部门之间的横向连接、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整合,同时注重与安全生产协会、中介机构、生产企业、工会组织和舆论媒体等非政府组织的有机融合,做到协调联动、整合互补、同步高效,最终实现从政府的单一安全生产管制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安全协同监管模式转变。

安全协同监管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达到 “1+1>2”的协同效应,其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监管整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势互补和功能倍增,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对各种安全管理要素进行整合,使协同管理的各利益主体相互配合、协调和同步,从而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进而支配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最终达到整体优化和发展,产生协同效应[10]。

3 安全协同监管机制的构建

3.1 安全监管的协同机理

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安全监管涉及到的组织系统(部门、企业等),首先对自己所处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制定的安全工作目标进行比较,找出现实水平与理想水平(协同目标)之间的差距,认清进行管理协同的动因,这是协同的初始形成阶段。然后进行分析识别,挖掘系统的协同要素(法律制度、信息、组织、

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以预测协同效应及要素存在的价值,再通过综合、互动和要素结构重组等方式,将不同的协同要素融合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在整合关系中产生决定系统“命运”的序参量,使系统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这是协同的过程。最后得到的协同结果,若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则进行协同效果反馈,吸取经验教训;反之则实现了协同效应。

整个安全协同监管体系中,法规制度、信息、组织、资源这四个协同要素的运行状态,最终决定着是否能实现协同效应。下面就从这四个要素出发来构建安全协同监管机制。

3.2 完善协同监管法规制度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合理的制度设计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法律制度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各种系统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形成自组织所遵循的重要规则。对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整个系统,法律制度是其外部的控制参量,它规定着安全监管系统各子系统的行为方式和关联方式,约束着安全监管系统各子系统无规则的独立运动,使安全监管系统各子系统协同运行,最终形成有序结构,即实现安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说,协同形成法律,法律形成秩序和结构。因此,构建安全协同监管机制首要是完善协同相应的法规制度,以保障协同机制的实施。

从图2看出,要实行安全监管的协同效应,首先必须完善安全监管体系的基本法律,通过法律的约束性以保障多元主体协作、配合的合法性。其次,要健全各部门、组织协同管理的工作制度,比如协同监管委员会会议制、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等,以保障协同监管的有效进行。总之,协同监管法规制度的设计改善是为了保证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定化、高效化。

3.3 优化协同监管组织体系

完整的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有效运行的载体需要,它涉及到监管系统内部分工协作的程度、配合关系、各自职责以及任务安排等方面。因此,要实现安全协同监管,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安全监管组织进行优化,把他们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

图3为安全监管的动态协同网络组织模型[11]。该组织模型基于配合、协作理念,通过合理设置权限,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协同联动、动态交互、同步高效。主要特点如下:

(1)安全协同监管组织模型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示中央政府层面上的监管机构(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处于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挥其统筹监管的政策核心作用,以权威规制各部门因利益关系和专业偏好而导致政策的碎片化,同时又要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指导和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第二层次表示地方层面上的监管部门,起到衔接地位,即正确执行国家制定的政策并切实落实下去。第三层次表示把整个组织体系设置细化到点对点,建立社会性监管网络,让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工会组织以及大众媒体等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政府进行协同监管。

(2)安全协同监管组织模型实现了同层次组织机构之间和不同层次组织机构之间的协同交互。图中实线表示不同层次组织机构上下级固定关系,虚线表示同层次组织机构动态交互关系,同层次组织机构中间都有一个中心组织机构(该层次的上级机构),起到协调和纽带作用。这样既可以实现同层组织机构之间的横向协调沟通,又可以达到不同层组织机构间的纵向对接,大大优化了监管组织体系,提高了监管效率,实现监管网络无缝隙。

3.4 创建安全协同监管信息平台

在对协同论的研究过程中,哈肯教授发现了一种新的信息,称为“协同信息”,认为“协同信息”的改变决定着组织系统信息的改变,并反映系统的集体性质。因此,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协同效应成功实现的基础,它渗透到整个协同行为中,把各子系统的协同活动联接在了一起。而目前我国整个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没能充分做到信息的有效沟通,既存在着纵向上下层之间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又存在着横向各组织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造成监管成本巨大,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互联互通、动态管理、动态监控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如图4所示。

该信息平台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先进的通讯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等,把政府各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有效的衔接起来,在信息交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和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联动系统。这样,通过这个系统对各种分离的信息与资源进行很好的系统分析和系统集成,为系统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利益主体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为多方的协调提供便利,为快速反应提供支持,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发展,最终产生协同效应[12]。

3.5 加强协同监管资源的投入和配置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协同监管机制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协同效应的实现,先决条件就是从外部获得充足的资源保障。此外,安全资源的投入是有限的,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鉴于此,本文从协同管理的角度看,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国家安全投入的资源规模逐渐增大,但是要注意安全投入在制度、结构上等的合理性,以达到相应的安全效益。同时对各行业、部门的安全资源(骨干人才、先进技术、设备等)进行整合,让业内共享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着力培育协同监管的社会组织。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企业、中介机构、工会组织、大众媒体等非政府组织能够切实参与到安全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减轻政府在监管中的任务。

(3)安全监管的投入不仅表现在技术、资金、设备等“硬条件”方面,同时需要在信息交互、非正式制度、社会道德等“软条件”上的投入,让安全观念扎根于人的脑海中,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氛围。

(4)大力发展职业化、专业化的监管人才。这些专业监管人员不仅包括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还可以是来自企业、高校、中介机构乃至基层群众的技术专家。

4 结论

从协同视角上分析,我国现有的监管模式在法律法规体系、机构设置、职能分配以及运行机制方面上存在着各监管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多元社会主体参与不足等突出问题,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监管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必须对现行的安全监管体制进行完善,探索出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协同监管思路。文章以协同理论为基础,从法规制度的健全、组织优化、信息交互、资源投入配置四个协同要素方面,具体构建了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工会或协会组织、大众媒体等多元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的监管机制,对提高我国的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逐渐调整,将会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因此,安全协同监管的模式无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Smith.The impact of OSHA inspection on manufacturinginjury rates[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XIV,1979

[2]Wi11iamP.Curinton.Safety regulation and workplace in-jurie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1,53(1):51-72

[3]Denison,Edward F.Accounting for Slower EconomicGrowth: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J].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9

[4]禹金云,罗一新.基于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研究的博弈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3):67-70YU Jin-yun,LUO Yi-xin.Game analysis based on coalmine work safety supervision[J].China Safety ScienceJournal,2007,17(3):67-70

[5]沈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安全生产监管有效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5):85-91SHEN Bin.Study on safety production regulation effective-ness based on system dDynamic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2,22(5):85-91

[6]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李全生.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考[J].煤矿安全,2003,34(8):1-5LI Quan-sheng.The think of improv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of China's safety production[J].Safety inCoal Mines,2003,34(8):1-5

[8]彭彦强.煤炭安全生产规制失灵与协同规制构建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1-66PENG Yan-qiang.An analysis of the regulation failure ofsafe coal production and synergy regulation[J].Journal of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2008,10(3):61-66

[9]童志峰.努力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协同管理[J].杭州(我们),2011,(6):21-23TONG Zhi-feng.Efforts to achieve the social and govern-ment's collaboration management[J].Hangzhou(US),2011,(6):21-23

[10]杨宁.赵官煤矿班组安全协同管理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19-20

[11]韩豫,成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1):177-182HAN Yu,CHENG Hu.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urban mass transit[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2,42(1):177-182

安全监管机制论文 篇7

根据党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为加强华北地区省际间的农机安全协作和联动,共同做好跨区作业农业机械安全监管,推进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2015年1月16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机管理部门在京签署了《京津冀晋蒙农机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协议书》。今后,华北地区将建立省级农机安全监管联控机制,在促进农业机械作业的有序流动、强化农机安全监管措施、提升农机安全服务能力、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等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据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王振邦介绍,农机跨区作业打破了地域界线,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把农机作业服务推向市场,加快了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但同时,跨区作业机械也存在着无牌无证,或证件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等问题,农机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深入发展,相关的农业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开始探索跨省区土地承包或订单作业服务模式,如北京河南寨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内蒙古赤峰有一万亩地的牧草作业,常年5台拖拉机、7台牧草收获机放置在赤峰;在河北省张家口有1.07万亩地的青贮作业,每年有10台机械跨区临时到沽源、尚义等地区作业,出现了季节性跨区作业和长期异地作业并存的新情况。因此,做好跨区农机手的安全教育、跨区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和日常监管是各地方农机安全监管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协议》,京、津、冀、晋、蒙农机管理部门将就以下几方面加强协作:建立京、津、冀、晋、蒙农机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农机安全监管会议,实现长期稳定的协作;建立省级、地市级、区县级3级农机安全监理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沟通和通报各地农机跨区作业情况;加强源头管理和执法检查,对长期异地作业农业机械,共同做好异地检验和服务工作;推行安全协议制度,鼓励跨区作业农机手与服务对象之间签订《农机作业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各自安全责任及事故承担责任,切实保障作业双方权益;推广农机政策性保险,确保农机手在出现农机事故后,风险有保障;做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通过跨区作业服务站、流动服务车、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做好省际间农机手接待、机具调度、维修、零配件供应、信息咨询等服务。

安全监管机制论文 篇8

1 主要成效

近期, 舒兰市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102个定点屠宰场 (厂、点) , 20个肉品经营市场, 500个肉制品摊点开展了多次巡查, 全部符合法津法规和专项整治的要求, 各项措施已经落实, 为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提供基础保障。一是全市畜禽免疫密度保持100%, 免疫抗体合格率85%以上, 常年保持重大动物疫病清净无疫;二是产地检疫到位率和屠宰检疫到位率均达到100%, 保证了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全部是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 不仅实现了市内生猪及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也保证了外调生猪及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县城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四是县城进点屠宰率实现100%, 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5%;五是全市没有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市政府调整和加强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确定为向全市人民承诺的“惠民行动”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乡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目标责任, 对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率先在全省实施并建立了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工作, 实行“一个机构, 两块牌子”, 实行联合建设。人员、业务、经费由市畜牧业管理局统一管理。

2.2 强化检疫, 坚持售前报检和驻场 (厂) 检疫制度

切实做到了检疫工作“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仪器设备、人员素质”四个到位。一是全面实施生猪售前申报检疫制度, 强化产地检疫, 把好“三关”。第一关, 申报检疫关;第二关, 到户检查关, 重点检查生猪用药、免疫和健康状况;第三关, 检疫出证关, 经检疫合格的生猪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患病的、未经有效免疫的或在休药期内的生猪, 一律不得出栏;二是全面落实驻场 (厂) 检疫制度。每个定点屠宰场派2~3名动物检疫员。科学设置了“六岗”, 即宰前检疫岗、头部检疫岗、胴体检疫岗、内脏检疫岗、旋毛虫检查岗、总检岗;严把“五关”, 即入场登记关、宰前健康检查关、屠宰同步检疫关、出厂签证关、无害化处理关。

2.3 加强监管, 确保猪肉及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强化生猪养殖过程的用药监督, 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从源头抓起, 杜绝违禁药物的使用;二是组织开展由畜牧兽医、工商、技监、商务、公安等部门参与的3次清理整顿屠宰场 (厂) 行动;三是强化市场和运输监管。坚持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 严把市场准入关。对县境内一个省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实行了24h值班;四是加强了兽药、饲料监管, 建立购销、使用等记录制度。坚持经常性检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五是对病死畜禽严格执行“四不一处理”制度, 即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不转运, 对病害动物及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2.4 狠抓防疫, 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按照“政府保密度, 部门保质量”的要求, 全面落实以免疫、检疫和消毒为重点的综合防疫措施。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对部门、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 市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防疫经费, 保证防疫工作有效开展。

中、日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对比研究 篇9

1 中、日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差异

中国对食品采取分段管理模式,突出宏观协调管理下的专业化分段管理理念,强化对整个食物链的专业化管控。而日本以内阁府消费者厅、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组成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消费者厅负责食品行政,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风险评估,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为风险管理机构。日本突出食品安全行政的一元化管理,摒弃以往依靠最终产品确认食品安全的理念,力求从源头把关,实施风险评估基础上的风险管理。这说明中、日两国在食品安全监管理念上有所不同,中国模式要求政府宏观监管协调能力强,部门间协调紧密、无缝对接。

日本模式体现该国重视科学的风险评估先行的监管理念,风险管理机构服从风险评估机构的政策建议,强调风险交流管理和消费者参与。换言之,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避免政府一言堂,要在科学管理下注重消费者的参与和尊重国民的意见,主张将消费者的建议直接转化为食品行政政策。

2 中、日食品监管模式特点

中、日食品监管模式在形式上相同,均为分段式管理多部门参与,设有风险评估机构,设有协调机构或起到协调作用。两者监管模式都覆盖了整个食物链。但划分方法有较大差异,日本按照风险职责分段,我国按照食物链分段。

2.1 中国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模式的优点在于:宏观协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强、力度大、反应快、职责明晰、管理专业。具体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该机构领导人由国务院领导挂帅,宏观协调单位明确,职责分明,具体参与管理机构包括9个部委和每个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要求监管部门高效运转,协调一致,监管到位,形成合力,确保监管无缝衔接。

缺点是需要克服推诿和扯皮现象,应避免监管缺位,努力消除食品监管的盲区。

2.2 日本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日本按风险职能划分监管职责的多部门监管模式,职责分明,强调科学评估和风险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共担,强调中央和地方步调一致,让消费者直接参与管理,凸显食品管理的“科学化”、“消费者化”和“大众化”的特点。

缺点在于,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相比,日本消费者厅负责人虽然由内阁总理挂帅,行政级别与中国相当,但日本没有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协调机构,虽然消费者厅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但被明确的职责是负责食品安全行政和食品标签标识。除此之外,由于法律法规多且有交叉现象,处理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启动程序复杂,运作较慢。

日本食品安全四部门合作机制中也需要克服扯皮、推诿现象。尤其需要明确宏观协调部门和职责,建立宏观协调机制。

3 中、日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对比和分析

3.1 中、日食品法律法规的相同点

中、日两国的食品安全基本法均需要国会或者全国人大国家级的立法机构制定,行政法规等由内阁成员自行制定,同时以相应的国家元首令的形式发布执行。部门规章则由制定部门长官以令的形式发布。

中、日食品法律法规的共同点是: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完整、门类齐全、层次清晰、配套合理。法律法规覆盖了食品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体现出系统性、结构性、科学可追溯等特征。对于法律涉及不到的领域和盲区,中国依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部(总局)令和下发的各种通知、要求、规定等进行补充。

我国食品法律法规尚有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部门性的规定较多,原则性的规定较多。实体性的规定较少,通用性的规定较少,部门立法重复性较大等。

对于法律涉及不到的领域和盲区,日本则辅之以政令、省令等相关配套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一点做法与我国相似。但日本食品法律法规也存在交叉或重复现象。

中、日两国食品法律的立法宗旨和目标具有一致性。这些法律法规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质量水平、规范进出口食品贸易秩序夯实了法律基础。

3.2 中、日食品标准制定部门设置的差异

中国设立了国家标准的专门管理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说明在行政管理方面对标准制定的重视程度高。其中,食品标准由卫生部门负责制定。

日本未设置专业化的标准管理机构,其食品标准的制定职能分散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食品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厚生劳动省负责,农林水产省和消费者厅参与。

3.3 中、日食品标准分级体系不同

中国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级,并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两类。在食品领域,按照用途不同分为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在中国,强制性标准按法规来对待。

日本的标准体系分为3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一般食品标准由风险监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企业标准涉及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3.4 中、日食品标准国际标准采标率不同

日本食品标准的显著特征是国际标准的采标率高,信奉“拿来主义”。据有关资料,日本食品国际标准采标率达90%以上。日本之所以保持较高的国际标准采标率,主要是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尽量采用国际标准,从而较好地融入国际标准体系之中,与国际市场接轨,进而取得国际贸易的主导权。而我国对国际标准的采标率较低,仅为15%左右,融入国际标准的程度较低,导致贸易的主导权较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将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哪个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就意味着哪个国家占领了国际贸易的主导权,否则,就意味着失去市场和贸易的主导权。在这方面,日本走在亚洲前列。建议我国可借鉴日本的做法,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取得国际贸易的主导权。

4 中、日进口食品监控计划对比

4.1 监控计划的类别不同

日本食品监控计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日本有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进口食品监控指导计划,由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制定;另一个是地方食品安全监控计划,由地方自治体负责制定,具体到都、道、府、县。

而我国的国家监控计划包括国内和进出口两部分:国内监控计划由卫生部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制定和实施。

4.2 中、日进口食品监控计划内容的差异

4.2.1 对进口商的要求不同

日本进口监控指导计划中明确写有对进口商的基本要求,例如:要求进口商去相关检疫所了解进口食品的基本知识,包括进口商必须掌握的进口食品的报关以及检验检疫程序、日本的检验检疫制度、进口食品的卫生要求、标准、卫生证明书以及日本《食品卫生法》对进口食品的相关规定以及进口商应履行的义务等。只有了解并掌握了上述基本知识,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日本才允许其食品进口。而我国相关进口食品监控计划中缺少对进口商和从业者的相关监管要求。

4.2.2 对培训的要求不同

日本明确规定针对进口业者开展培训是政府的职责。日本在《食品卫生法》和《年度进口食品监控指导计划》中明确规定:政府对食品业者具有政策宣贯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咨询工作。政府部门列有专项费用用于培训,每年不定期免费向业者进行培训,其形式为说明会和讲习会。日本的做法对业者掌握进口食品必要知识和政策变化十分有益,也有助于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与日本相比,我国进口食品监控计划中培训职责或培训计划尚不明确。

4.2.3 中、日进口食品特殊监管措施的差异

在检出问题食品后,日本对后续进口同类食品的检验检疫(监控)由抽检率为10%的监控检查变为抽检率30%的强化监控检查。要解除强化监控检查,通常要求一年内(从实施强化监控检查的那一天开始)60件以上没有发生同样的违反事例,可以回到监控检查程序。通常,监控检查频率被提高至30%后,再次违规就要启动命令检查程序。日本解除命令检查的条件为如在两年内没有违反事例,或是1年内没有违反事例且实施命令检查的件数在300件以上,具备此条件将暂时被解除命令检查。而我国则通过发布警示通报对后续进口食品进行强化检验,一般实施期为90天,如无违规可予以解除。

以上说明,中、日进口食品在强化监控的时间跨度、检查件数、严厉程度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日本在进口食品时采取的监控检查、强化监控检查、命令检查措施,在监控进口食品安全方面显得很主动,伸缩性强,控制效果好,在调控和平衡进口食品贸易方面起到有效作用。其调控的主要特征是:市场食品短缺时,其监控检查和命令检查措施适当放宽,当市场饱和时将加严监管。

4.2.4 中、日两国对不合格食品的处罚措施基本一致

中、日两国对检出的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措施基本一致。我国对不合格食品的扣留采取退货、销毁、改作他用,对已经上市的食品可以进行召回。日本对口岸扣留的食品采取销毁或退货处理,对上市食品进行召回由厚生劳动省统一发布指令,都、道、府、县实施召回。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其网址定期公布扣留信息。

5 结论

中、日两国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方面,均体现出系统性和完善性特征,覆盖整个食物链,立法宗旨和立法目标具有一致性。日本按照风险职责进行分工协作,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职能分离,以品种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但缺乏一个明确的宏观协调单位和相应的协调职责。中国采取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的分段管理模式,但“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建议通过以“产品监控为主、分段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来弥补食品安全监管的缝隙。

两国在技术标准方面,日本食品标准的采标率高,法律体系构建与标准体系前呼后应,基本覆盖整个食物链,即有基本标准,又有通用标准,其国内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成功率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有利于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导权。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应尽快改变标准滞后、重复制标的问题,加快国际标准制定的步伐。

完善监管机制 确保公屋质量 篇10

对於小业主发现並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房屋局以及承建商,虽然作出解释,但大多数小业主並不认同。房屋局主要強调,经屋是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其次強调的是,永宁经屋是根据93年制定的公共房屋法规(第13/93/M号法令《重整及调整有关发展房屋合约规范》),以及有关合同建造。作为承建商,只是从一般常理作出解释,例如,基於每个人对房屋质量以及装修的要求都可能不同,因此很难满足每个人的每一种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是否每一位提出问题的所有小业主,都是有意找毛病?从新闻报道以及现场的实际情況来看,並不能如此一概而论。作为新的楼宇单位,不管是私人楼宇,又或者是公共房屋,水管生锈,门窗变形、破烂,墙身发霉,天花剥落等等,都是不应该有的;至於石油气管道,从大门进入,经客厅天花板,再到厨房,令小业主担心安全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主观上来看,他们可能怀疑存在设计方面的先天不足。对此,房屋局等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公开保证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

永宁经屋拖了20年才建成,20年,澳门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造业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对建筑的标准和要求,自然也会不断提高。按照当局的讲法,永宁经屋是按照93年的法规要求,根据合约规定兴建的,相关验收符合要求。也就是说,所用的建材、装修、验收都是20年前的标准。政府的解释,似乎暗示居民应该时光倒流20年,回到90年代初,以当时的眼光和要求去看房屋的质量。但是,矛盾和错误的是,永宁经屋20年后才出售,去年10月1日《经济房屋法》生效,永宁经屋11月开始发售,房屋价格、转售条件等,都是按照新的法律规定进行。20年前,新城市花园的一个三房一厅经屋,在当时的售价,只是10几万元,目前,永宁经屋的同等单位,高达一百多万元,升价10倍,而且转售条件也比以前严格。以现在的价格以及其它附带条件,去购买只是符合20年前质量标准的房屋,是否合理?虽然永宁经屋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但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当局是否应该以过去的思维、过去的标准去衡量现在的房屋质量?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经屋示范单位和其它同等单位,质量与装修出入较大的问题,有永宁经屋的小业主表示,当年他们也比较满意其中的示范单位,但到收楼时卻发现货不对板,差距好大;日前,公共房屋委员会组织人员到氹仔参观兴建中的公屋示范单位,据讲,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到时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而这方面的问题,之所以可能出现,其中最关键的是,主管部门的监管和验收是否严格,负责监管和验收的人员,是否理论和实践的水平都得到要求。据了解,相关部门在招考工程人员时,考试的内容之中,各种法律、法规,包括部门架构等等,佔了相当的比例,往往不重视地盘实际工作经验,结果可能请了一些“书呆子”,去到地盘,分分钟被人蒙骗,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又如何监督把关?至於公屋合同,由於可能存在漏洞,就可能造成偷工减料,据说,氹仔正在兴建中的某经屋,有人竟然用海砂充当河砂,造成楼板开裂,有关部门要求採取措施补救,但是,承建商卻以合同无说明,反过来要求政府补偿。

房屋问题是民生问题中的最重要一环,公屋作为房屋政策的补充措施,特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长官一再承诺,今年底兑现万九公屋兴建计划,显示政府为居民适当解決住屋问题的決心。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在妥善处理永宁经屋质量问题之余,认真总结有关的经验和教训,最重要的是,在大量公屋单位陆续建成,交付居民使用时,力求减少同类问题的发生。公屋虽然应该以经济实用为原则,但公屋不等於是茅屋,相对的质量保证是必须的,有关官员应该高度重视,遇到问题时,不能凡事只懂得“踢皮球”,又或者以法律、法规做“挡箭牌”,而是应该实事求是的对待,态度应该诚恳,只有这样,才能取信於民,才能不断強化特区政府的管治威信。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篇11

一、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已有94%的涉农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落实专职和兼职监管人员5万余名,重庆市832个涉农乡镇已1 00%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专职监管人员2090人。各地积极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在乡镇监管站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普遍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乡镇监管体系。建立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在建设方式上,主要采取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的方式实行联合建、单独建,或跨区域建站;在工作条件上,解决了办公场地、办公设备、检测仪器和交通工具,保障了工作正常开展;在乡镇监管站的组织形式上,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监督员、组协管员制度,作为乡镇监管站的延伸和补充。二是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乡镇监管制度。基本建立了涵盖农产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在产地环境监管方面,建立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制度;在农业投入品监管方面,建立了准入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监管方面,建立了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在农产品准出方面,建立了检验检测和产地准出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乡镇监管站运行保障机制。建立了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强化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投入;通过政府财政购买劳动的方式,加强了监管人员工资福利保障;在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和考核管理办法,为各项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二、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必要性

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新时期国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站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从全国来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五个不”:一是机构不全。个别地方乡镇监管站虽然挂了牌,工作没有开展起来;一些地方乡镇监管员在编不在岗,主要精力从事乡镇其他工作;二是机制不畅。全国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很多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没有建立。三是经费不足。绝大多数乡镇还没有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工作经费无法落实。四是素质不高。基层监管队伍老化,专业人员进不来,新生力量补充慢,部分地方已出现人才断档;现有人员培训跟不上,知识更新不及时,工作能力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五是手段不强。不少地方办公条件较差,农产品检测室尚未建成,仪器设备配置不到位,监管工作缺乏必要的手段。

(二)有利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把关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石和源头。只有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才能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技术服务、产品监测进村入户;只有将乡镇农技推广站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依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宣传、培训、指导和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从源头把住质量安全关。

(三)有利于推动乡镇农业站所向公益性职能转变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方向是进一步明确和增加公益性职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国家公益性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农技推广站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将大大强化其公益性职能,有效拓宽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工作领域,促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职能的转变。

三、构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制度

(一)建立乡镇监管站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

乡镇监管站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有利于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控制农产品源头污染。建议制订《乡镇监管站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办法》,主要涉及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应当办理经营许可,并到乡镇监管站备案登记;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制度;乡镇监管站应当对备案登记的农业投入品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农业投入品,及时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帮助投入品消费者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建立乡镇监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巡查,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农业部门的法定职责,是防止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的有效措施。为规范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必须制定《乡镇监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如加强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巡查是乡镇监管站必须履行的职责;规定乡镇监管站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的频次;对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办法等。

(三)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记录档案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基础的工作、最关键的措施,是获取农业标准化执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重要依据,是生产者建立诚信机制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加强生产档案的规范管理,是乡镇农产品监管站的一项重要职责。制定《乡镇监管站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乡镇监管站应当加强辖区内农产品生产记录的监督管理,强化培训指导,促进建立规范的生产记录;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4条的规定,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

(四)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制度

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是农业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开展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食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必要条件。制定《乡镇监管站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制度》非常必要。主要应当规范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在运出产地以前,应当向所属辖区的乡镇监管站或受委托的村社组织申请产地证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依法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申请《农产品产地证明》,应当附有生产档案和检验合格证明,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还应当附具检疫合格标志或者检疫合格证明;乡镇监管站或由受委托的村委会应当查验检验合格证明和生产记录,对符合相关要求的农产品,应当出具《农产品产地证明》。

(五)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制度

鉴于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设备设施限制和鲜活农产品保鲜的需要,乡镇监管站只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应当加倍抽样送当地农业部门复检,复检完成前,抽样基数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复检合格的,可上市销售,复检仍不合格的,不得收获、销售抽样基数农产品,已收获的农产品要全部封存,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抽检不合格农产品的生产、用药情况要进行调查;定期报告监督抽检工作情况,分析问题。

(六)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为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信息,加强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畅通和共享,提高上下工作衔接效能,制定《乡镇监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向乡镇监管站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检验检测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隐患和事故;乡镇监管站应当向县级农业部门报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具体内容;突发事件、安全隐患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乡镇监管站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七)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制度

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制度,有利于迅速解决乡镇辖区内群众投诉的问题;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形成政府监管和老百姓群策群防的联动运行机制;有利于更好地打击违法行为,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制度》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乡镇监管站应当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的方式和途径;对投诉举报,应当做好记录并及时开展调查;调查中发现的一般性案件,应在三个工作日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请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调查中发现的重大、恶劣案件,应立即报告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为投诉举报者保密。

四、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的保障

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抓好制度的运行保障是关键。要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制保障、组织领导,建立公共财政保障和考核制约机制,推进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一)加强法制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没有授权乡镇政府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作出了要求,但这只是一个规范性文件。“法无授权不可为”。建议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授权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实施农业投入品监管、购销台帐管理、生产档案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产地准出管理等日常监管职能,而行政个罚职能仍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二)建立考核制约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履行职责、提高效能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制度上墙。二是落实监管责任。要通过采取签订责任书的方式,明确农产品生产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所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乡镇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要落实乡镇站所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将监管任务落实到岗,责任到人。三是加强工作考核。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内容。制定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规范。参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或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的管理模式,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特点,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三)加强公共财政保障

上一篇:批评语篇下一篇: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