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精选12篇)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篇1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不容忽视。据中新社报道, 今年我国将重点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给广大老百姓造就一个安全可靠的饮食环境。就目前而言, 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主要靠运动式监管。一个时期一阵风, 吹完“草又生”, 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可喜的是, 在新近公布的《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加强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 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篇2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概况
在基本结束了我国食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后,当前我们主要面临是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建国以来,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事件频频发生,事件数量和危害程度有日益上升的趋势。回顾近几年发生的影响极其恶劣的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四川彭州“毒泡菜”、广州的“毒酒”和河北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等事件都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二.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打乱了人们饮食生活的正常习惯和秩序,损害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身心健康,进而在社会上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大大挫伤人们的食品购买需求,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拉动内需;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将质量好但由于成本高而导致价格高的食品排除在了市场之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国产食品价格的回落,为国外廉价的食品进入我国市场间接上创造了条件,进而会影响农民收入和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抑制我国食品的出口提供了理由,影响我国的食品出口的国际形象。总之,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尽全力做好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
1.监管主体
我国食品监督管理是多部门联合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环保局等。国务院2004年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出重要调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此外,市场食品监督管理监察信息将由质检、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4个部门联合发布。
2.监管法律
随着食品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食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长期的立法建设,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取得很大成绩。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律为基础,以涉及食品安全要求的大量技术标准法规为主体,以各省及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规章为补充的食品质量法规体系。
3.监管制度
我国政府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相继组织实施了多项计划和措施,并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食品质量安全事先保证与事后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督与企业自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一项有效的监督制度,它包括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的审查,强制检验、食品安全、安全标志等内容,自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已分三批对数十种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为规范食品生产秩序,推动食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食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将系统风险评估制度法制化,更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和实施全面的和系统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这其中,技术落后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瓶颈,许多中小企业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化人才、技术和设备,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说,也是相当匮乏的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一个集中统一、协调有力的政府主管机构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长期由十多个部门分段管理,虽然现在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环保总局、科技部等部门仍然行使部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监管不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建立一个权威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局可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加大监管力度,增强责任意识,协调行动,避免多部门分散管理造成的工作漏洞和浪费资源,缺乏威信,相互争权,推诱的弊端。
在这样一个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局的构建上,我们可以借鉴浙江省的成功经验。2005年,浙江省在原有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22个部门组成的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一委员会由负责此项工作的一个副省长主管,建立了一套省、市、乡的全省统一的食品监管体制。这一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了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为了一个常设机构。正是在这种统一的模式下,浙江省的食品安全监管才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北京、上海等地区也建立了诸如浙江的模式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完善我们的全国体制,这条路子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行的通的,因为我们之前的许多地方上的做法和措施都很好的被国家所采用,从而成为贯穿中央到地方的标准模式或是做法。
那么,在国家层面上,这种机构应该怎么组建呢?本人的观点是应该效仿我国在工商、税务、海关、质监、交通、药监、司法、国土资源管理等行政执法部门实行的垂直领导方式。因为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人、财、物权都统一在了省里,政府垂直管理部门具有非行政区划性、垂直性、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垂直管理部门从政府序列中分离出来以后,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得到切实强化,行政执法工作减少和避免了诸多不利甚至是消极因素,如地方保护主义等,执法效率与质量明显提高。实践证明,新的垂直管理模式不仅在统一行政执法、队伍控制及管理和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国家食品安全局应该直属于国务院的单独领导,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垂直领导,由其领导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管理局,统筹“人、财、物、事。”当然我们也需要在某些方面突破垂直领导方式,比如在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期间,就应该启动国家国家公共应急预案措施,由中央机关统一负责
(二)加快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的职能只有通过严格执法才能体现,才能更好地实现替代作用。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首先,加快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
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良性的法制管理环境。补充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实践又迫切需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风险评估
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危机处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其次,加强食品安全法律的研究和交流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吸收和借鉴,使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监控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尽快和国际接轨。积极推动危险度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坚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传播信息并开展咨询服务。
再次,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探究实践 篇3
【关键词】国民经济;安全监管体制;铁路行业;问题;措施
铁路行业的安全监管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逐渐地体现出了自身的缺陷,影响着相关工作开展的效率。在此形势影响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保证铁路行业运输安全监管体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关系着铁路企业未来更好地发展。
一、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1.政企不分,职责权限不清 作为铁路行业的重要管理部门,铁道部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铁路运输中直接的受益对象,有事政府部门重要的管理机构。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它既要保证自身的生产效益不受影响,又要规范铁路运输行为,保证各种经营活动开展的合法性。这种特殊的角色使得铁道部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职责范围,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实际作用效果。
2.相关的监管法律不完善 现行的有关铁路安全运输的法律主要属于经济学领域内,本质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文件,符合铁路运输行业的基本利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关铁路运输的某些内容已经显得过于陈旧,制约着铁路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既有的有关运输的法律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相关的监管体系并不完善,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1:20-22]。
3.安全监管主体混乱 铁路运输中很多的工作主要是由铁道部主管,其它的监管部门只收复杂少部分的监管。这就造成了监管主体的混乱性,影响着相关监督体制的顺利实施。同时,这些现象也客观地反映了监管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铁路行业生产效益的增加。安全监管主体的混乱性,导致铁路行业发展中出现了职能重叠现象,降低了实际的监管效率。
4.成本控制效果不明显,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铁路行业价格监管主要采用的是成本加成的定价机制。当铁路的运输水平达到运输企业的相关要求时,可以实现获利的发展目标。但是,当铁路结构合理时,安全监管机制的效率就会逐渐地降低,导致运输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效益上调相关产品的价格,减少自身的运输成本。这些举措客观地体现了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使用中成本控制效果不明显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5.某些机制的设计不完善,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的铁路企业属于垄断性企业,相关运输企业的产品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自身的信息不透明,双方之间的交易信息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同时,铁路企业对于很多的运输产品采取的是直接报销的方式,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无法实现价格监管的具体目标。铁路企业对于客流高峰期的某些路线,允许适当地上调一部分的票价。但是,这样的行为明显带有主观性,定价参考依据缺乏说服力。这些不合理的举措缺乏针对性,影响着铁路部门安全运输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的有效措施
1.构建独立监管机构 铁路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的监管机构处理实际的问题时,往往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影响着相关制度的实际作用效果。因此,为了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加快铁路行业的建设步伐,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独立于铁路企业和政府之外的监管机构,制定新的监管体制,避免监管越位现象的出现。在新的监管体制建立过程中,相关的工作者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保证监管体制的适用性。
2.构建出综合的交通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已经撤销了铁道部,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为了使安全监管机制能够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保障作用,可以在交通部下设具有一定职能作用的铁路安全监管机构,对铁路运输方式进行集中的管理,规范相关的竞争行为,增强各项监管措施的实际作用效果。
3.明確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范围 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具有联动性强、连续性运转等特点。因此,铁路安全监管工作应该扩大自身的覆盖范围,进行动态化管理。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职能作用,减少铁路部门内部混乱现象的出现。同时,聘请专业的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促使他们能够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
4.细化安全监管机制内容 为了扩大铁路运输业务的范围,简化审批程序,扩大铁路行业的社会影响力,相关的铁路管理部门应该细化安全监管机制的内容,增强各项监管机制的适用性。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铁路运输活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工作质量的保证主要依赖于高效的安全监管机制,需要铁路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实际的业务需要细化安全监管机制的相关内容,为铁路企业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快信息化安全监管网络建设的步伐 传统的铁路安全监管机制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铁路行业生产活动的效率。为了增强铁路部门安全监管能力,充分发挥相关机制的优势,应该加快信息化安全监管网络建设的步伐,丰富安全监管技术手段,提高实际问题的处理效率。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为铁路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靠的工作思路。
结束语
健全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需要结合铁路运输中实际的发展概况,制定出可靠的针对性措施。目前铁路部门对于运输企业采取的主要是实报实销的方式,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制约了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做好铁路行业信息化安全监管网络建设的相关工作,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中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比较 篇4
近几年来, 地沟油、劣质奶粉、毒豆芽、毒酒、苏丹红、红心鸭蛋、染色馒头、瘦肉精、黑粉条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1.食品安全立法存在漏洞
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保证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主要分为国家制定和各部委制定的两大部分。同时, 各地方政府也配套出台了许多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但众多的法律法规、规章办法之间却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甚至在权力配置上出现了重叠交叉以及模糊不清的现象。这是一种赋予许多部门以执法权力的制度, 而这种制度导致各监管机构的职责交叉, 各部门的食品监管力量并没有全面沟通和协调, 并且在总体上出现了食品监管执法资源的重置和浪费。
2.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监管效率低
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诸多环节, 任何一家监管部门都难以单独承担安全监管的重责大任。在“一个部门管不了”的情况下, 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被迫选择了多家部门分段监管的思路。然而, 这些监管部门之间既有监管重复, 也有监管盲区。由于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各部门的职权, 各监管部门在机构改革中往往想为本部门争取更多的部门利益, 导致食品监管过程中有利争着抢、无利没人管的局面。
3.国家尚未建立起权威性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
我国食品检测机构设置过于分散, 缺乏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而过于分散的机构设置导致了政出多门, 部门立法, 各自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的机构设置不仅给不法分子生产加工劣质食品以可乘之机, 也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4.社会组织机构参与不够
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监管体制制约了社会监督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政府监管问题, 还需要消费者、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力量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消费者而言, 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受益者, 应该具有监管积极性,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投诉回应机制, 往往在多次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无果后, 无奈放弃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权利。上述问题, 是现实中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本症结所在。既然如此, 我们就不能单单依靠政府的监管, 还要积极发挥社会的作用。在发达国家, 行业参与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但是, 目前在我国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1.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立法经验
美国联邦法律法规具有覆盖全面、内容具体的特点。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别:第一类, 综合性法律, 如《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美国有关食品安全法令均是以《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为核心, 它为食品安全的管理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框架, 赋予了相关方相应的职责与权限。第二类, 针对不同产品制订的法律, 如《联邦肉品检查法》等。第三类, 针对食品流通环节制订的法律, 如《食品运输卫生法》等。第四类, 与生产投入相关的法律, 如针对农药的《食品质量保护法》。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是:将政府的监管职能与企业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紧密结合, 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并重、疏而不漏”, 相对独立的各个监管环节, 杜绝了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端, 公开透明的监管程序有效杜绝了腐败及玩忽职守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互不干涉、互相监督的作用。同时发动食品安全相关各方的力量, 提高各方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能力。
2.德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立法经验
德国的食品安全法律, 既有综合性法律, 又有具体性法律。二者互相补充。德国综合性食品安全法律有4部, 包括:《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食品卫生管理条例》、《HACCP方案》、《指导性政策》。这四部法律是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支柱。
在德国, 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检验检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企业自我检测;第二层次是介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完全独立的中介检测机构;第三层次是政府检验检测机构。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以检验检测为基础, 检验标准和操作规范统一。中介检测机构独立于企业和监管部门之外, 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 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公正。
2002年, 德国议会批准建立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办公室和联邦危险性评估研究所。这两个新机构都隶属于消费者保护、食品及农业部。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办公室, 是一个协调机构, 负责指导食品安全危险性管理, 并承担德国与欧盟委员会的联系点的工作。此外, 其职责还包括在联邦层面协调食品安全监督和制定一般管理规定, 指导联邦州级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法律。而联邦州政府继续承担履行食品安全法律和对地方政府开展的食品检查进行监督。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1.健全食品安全法律和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体系
(1)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部门包括卫生、农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商务等都在根据各自业务的需要而制定一些法规。这些法规的实施的确对加强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协调, 不同部门的法规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甚至冲突, 而且进一步强化了重复监管。因此, 有必要通过加强协调提高一致性。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强化综合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各部门在颁布法规之前, 必须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 在达成一致意见后颁布部门法规。
(2)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体系。目前, 卫生、农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都在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由于各部门发布的信息不一致, 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比较好的办法是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信息收集、筛选、分析和发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各部门的业务分工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应当统一汇集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经过审核和协调以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发布。并且各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沟通, 强化信息公开体系, 做到信息透明化。
2.建立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
《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作了明确的规定, 肯定了卫生、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其进步意义不容质疑。但是, 该规定原则性较强, 可操作性较低。我国应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部门大体不作变动, 而主抓监管职责的细化和落实以及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具体工作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和完善分段监管的模式, 落实各阶段责任部门的具体职责;二是要注意使各监管阶段的工作完整流畅, 改变当前各阶段负责部门相互缺乏沟通的局面, 使分段监管的模式在整体上符合全程监管的理念。但是,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责划分不应该仅停留在原则性和大体性的层面上, 而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 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的, 要坚决予以支持和改进, 以确保相应监管工作的顺畅和效果。
3.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1) 整合现有检验检测机构。为建立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必须对我国现有官方检验监测机构进行整合。在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监测网络、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条块结合的方式实现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之间、中央各部门机构之间、针对国内和进出口食品安全检验检疫机构之间的有效配合。针对目前多部门分割的实际情况, 作为负责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协调管理工作的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 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就检验检测体系的分工进行协调。
(2) 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根据入世承诺, 2004年以后检验检测市场将逐步开放,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将面临挑战, 需要一批高水平的质检技术机构携手联合, 发挥龙头作用, 提高与国外检测机构的竞争能力。可以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顺利的出口。
(3) 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的自我检验检测。一个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应该做到政府监测、中介组织监测和企业监测相结合。我国现有的检验监测体系以政府机构为主, 今后应注意加强企业自检和中介组织监测。以行、商监测为代表的中介组织监测既可以对食品企业进行监督, 也可以对政府的检验监测机构进行监督并提供建议。企业食品安全的自我检测检验则对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食品行业中介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力量。
4.发挥行业组织、消费者协会与媒体的作用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篇5
来源:发布时间:2009-2-3 1:29:09 【字体:大 中 小】
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体系之我见
杨思涛
内容提要: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从我国目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来看,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体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国只有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的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社会体系建设,才能真正做到监管有力,监管到位,监管无处不在,从而真正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人类在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自然界、作业场所以及劳动工具的伤害。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之后,这种伤害变得愈发严重,以致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一个非常严峻、非常迫切的问题。
一、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形势严峻
专家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000美元—3000美元这个区间,是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体现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事故隐患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大量存在等方面,如果监控、整改不力,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13多万余人,伤残70多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并且,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安全生产状况也存在较大差距。如煤矿安全,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39人,南非0.13人,波兰为0.26人,印度为0.42人,而我国高达4.17人。
从以上惨烈的数据可看出,在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背景下,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事故率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尽快进一步完善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体系以降低事故率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影响和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影响和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好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造成的:
(一)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条件缺乏。
一方面,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工、临时工和外来工等,已经成为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与上一代职工相比,这一代职工的思想面貌、文化水平、安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客观上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目前矿山企业每年事故死亡8000人左右,约90%是农民工。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既有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生
产力水平低下,甚至于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调查,近年来工矿企业约半数以上的伤亡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而导致。一些小矿山、小五金、小电子、小型制鞋厂和箱包工厂等,频频发生机器伤人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被切断、压碎手臂、手和指头的,就多达4万人。
(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几经变革,从国家层面来讲目前基本理顺。但从全国来看还很不健全。截至目前,全国还有23%的地市、36%的县区没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大部分地区的安监机构都是挂靠的,笔者所在的海南省就仅有海口、三亚、澄迈三个市县设有独立的安监机构,其余市县都是挂靠在人事劳动保障局)。已建立机构的地方,也普遍存在设置不规范、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等实际问题。
另外,安全监管部门面宽量大,机构建制和性质各不相同,人员编制完全由地方政府决定,经费完全看地方财政收入好坏,有的县区安监部门至今无交通工具,更有甚者连电话费都付不起。这样的情况让基层安监部门寒心,将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监管一线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三)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不健全、监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安全生产法》已颁布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是涉及具体工作的法规如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等一些操作性强的还未出台,仍然沿用的是国务院75号令以及原劳动部的规范性文件,明显地与当前安监管理体制不合拍。另外,现有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培训教育、知识更新、考核发证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个别安监人员不依法行政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安全监管队伍的形象。
(四)安全培训体系不完善。
安全生产培训不单是进行了培训,更重要的是要抓针对性、抓难点、空白点,扩大受训覆盖面,提高培训质量。而当前我国安全培训存在着培训针对性差、管理层受训难、空白点多、基础设施弱、不够规范、认识不足等薄弱点。
(五)安全奖惩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没有完全与政绩考核、经济收入挂钩,很多地方没有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有的企业不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有了规程的也不上墙,没有严格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严肃追究事故有关责任者的责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安全事故的责任者得不到惩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成绩卓著的又得不到奖励,很多安监人员觉得工作没奔头,没干头,以致于以罚代管、只罚不管、不罚不管的不正常现象大量存在,给安全生产监管带来很大隐患。
三、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体系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虽然总体稳定,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形势依然严峻,稍有放松,就会酿成安全事故。因此,亟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体系。
(一)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是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运行的主体。针对当前各地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健全、不规范,甚至存在监管力量层层衰减的问题,我们要抓紧完善全国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确立安全生产执法主体的地位,不挂靠、不合署办公,日常经费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和教育经费、科技经费一样按财政比例专项列支,以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的权威,切实履行好国家赋予的职能,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同时,在乡镇设立必要的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此外,规模以上企业都要设置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规模以下企业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聘任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二)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各项监管制度。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法,存在着法律调整范围过窄、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没有法定化、安全评价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定不尽全面、有关行政执法主体的规定不明确、有关事故调查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外的其他责任人的处罚缺乏法律规定等问题。当前,应尽快做好安全生产法的配套和细化的立法工作。一要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单行法规、条例;二要补充和完善安全生产法;三是研究制定高危行业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市场准入的“门槛”;四应加强安全生产立法理论研究和司法总结,扩大安全生产立法的公开性、民主性和广泛性。
(三)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一方面,明确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行政监管责任,在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上下功夫。政府每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时,要与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部门及有关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确保实施。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要求承担的主要监管任务是全面排查和整改在打击“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力度,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或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地方政府、企业领导人,要依法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另一方面,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安监人员奖励制度,把安全生产与政绩考核、经济收入挂钩,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充分调动安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完善安全生产的源头监管。
严格执行项目安全设计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其安全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必须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在研究建设项目可行性时,应当同时研究项目的安全可行性。凡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无法控制其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或无法解决安全技术设计的,或安全设施无法保证从业人员及他人安全的,不得立项;对矿山和生产、储存危险物品、使用危险化学品及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预评价,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其安全设施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项目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五)完善安全生产评价制度。
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原属政府管理实施的相当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将由中介市场来实现,由中介组织来承担,政府对中介组织的行为仅进行指导和监督。为此,我们要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应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大力培育安全生产的中介市场,发展咨询、评价、检测检验和体系认证等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并逐步建立和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等,最终实现科学、公正、合法、自主地开展评价的目标。
(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随着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逐步理顺和队伍的调整充实,首先重点应完善安全生产监察员资格培训和执法培训;其次要依据《安全生产法》抓好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再次要切实抓好特种作业培训考核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与本工种相应而又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
理论考核和实际技能操作考核,取得安全合格证书。第四要抓好生产经营单位其他管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补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不留空白点;第五要建立高素质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师资队伍。
(七)完善全社会的安全监督体系。
各地要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强化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安全文化内涵、理论和体系的研究,以指导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开展对公民和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抓好基层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城市社区、学校、企业及村镇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民生、事关发展、事关和谐,因此,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管理,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做好关系民生的重要设施的安全防范,从源头上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确保万无一失。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52-02
在全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需求增加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种媒体、网络等信息传播,食品安全也是国内居民最为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收入的差距逐渐增大,国内对食品需求在价格、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层次取向多元化发展,同时食品安全需求不断提高与生产力水平发展极为不对称,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假冒伪劣食品时有发生。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也暴露出我国在监管上存在的不足,需要不断的加强管理,调整食品安全监管的结构和制度,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1 我国食品安全及监管体制现状
1.1 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是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民以食为天,食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趋向是好的,但有个别生产经营者受利益驱使,诚信缺失,致使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多起用病死猪肉生产香肠、腊肉事件;味千拉面骨汤;用地沟油冒充合格油进入餐桌餐馆;过期食品回炉或更换包装或篡改日期,如广州“甜心客”面包、蒙牛牛奶;肯德鸡用豆浆粉调制醇豆浆等等。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如肯德鸡调料包添加“苏丹红”、上海染色馒头、甲醛喷洒蔬菜、福尔马林水发海产品、饮料添加起云剂等;不按规定标识。许多食品名称不体现真实属性,还带有功效宣传,如用可食用花卉拼配而成的代用茶其名称为“减肥汤,窈窕汤”(形态为固态);使用转基因原料加工食品不标识;用辐照不向消费者明示等等。此外,来自生物的污染,化学的污染、物理的污染及新兴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危害也是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2 监管体制现状
2004年,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调整,确立了初级农产品由农业部门管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由质监部门管理、食品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管理、餐饮环节由卫生部门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综合协调的分段监管体制。尽管分段监管体制在部门力量充足、队伍专业性强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一是部门间各自为政,往往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监管制度体系的设计存在系统性、整体性差异,相互衔接薄弱的问题,容易导致潜在风险未能及时发现和控制,系统性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经济发展使食品生产、流通、消费逐步一体化,糕点店、快餐店等“前店后厂”式的经营方式大规模出现,监管职责不清,易产生监管漏洞和脱节;三是各监管部门间信息不共享、执法衔接难,在跨环节食品案件的查处上联动性差、效率较低;四是监管和检测资源分散,各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的有关硬件建设、设施配备等方面存在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
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措施
近几年,国家逐渐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改革,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存在的现状分析及现阶段食品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2.1 改革有利于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
针对分段监管体制存在的部门职责衔接不畅的问题,国家各级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力度,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2010年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部门之间职责交叉、衔接不畅、资源分散等问题仍然存在,往往会出现一件事多个部门管,就会变成谁都不好好管,管也管不好现象。2013年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食品监管体制改革,整合监管资源(将质监、药监、工商等职能交错部门进行了整合),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过机构改革来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成为食品安全第一人的有效机制。
2.2 改革有利于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通过机构改革,增加监管执法队伍的建设,让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有效的实施。在以往的监管中,监管执行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不对称,在监管中容易造成监管严而执法不严或监管松执法松等问题;二是执法的队伍力量不足,监管资源分配不均,在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装备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和综合协调,加强监管力度,协调好监管与执法的统一性,同时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增加监管设备的先进性,才能让食品监管更好的进行。
2.3 改革有利于加强部门监管协同
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所涉及到的部门有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环境保护部、工商部等,在监管过程中容易造成监管中的盲区或监管的重叠,职责不清楚,任务不明确。通过改革进行机构整合,调整部门的监管体制,让参与食品监管的各个部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或职能的优势,在本部门范围内提高监管效率,增加监管力度。让监管协同机制在监管运行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使国内监管体系不断的完善,消除监管的盲区,构建最新型的统一协调监管体系。
2.4 改革有利于提高监管部门责任意识
在食品安全监管的执行中,由于涉及人员和部门较多,人员在监管的执行过程中容易减低标准,监管意识逐渐薄弱,这会让监管出现较多漏洞。通过改革整合机构,使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得到了明确,机构内部细分责任,各施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监管的力度,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2.5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和政府的职能转变,健全食品风险预警机制和地方监督检查机制,构建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管理机制。继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开展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风险评估工作,对风险点进行排查,及时通报风险信息,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各类潜在风险。
3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不仅是政府的事,我们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改革新机构的职能,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环境,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下,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开创我国食品安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3]24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2]国发[2013]18号.国务院关于地方改善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
辐射安全监管体制变迁与现状分析 篇7
1 我国辐射防护和安全监管体制的变迁
我国辐射防护和安全监管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称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至今,从法律和管理体系上经历了3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
1960年,国务院公布了《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辐射安全管理法规,其规定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1974年,国家发布了《放射防护规定》(GBJ8-74),这是我国电离辐射防护方面的第一个技术法规。此阶段还处于探索性管理阶段。
1.2 第二阶段
以1984年国家发布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为技术基础,以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44号)为标志,我国步入了辐射防护监管工作的正规化和法制化轨道。《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用于辐射安全监管的行政法规,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核技术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实行分段管理,仅对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管,没有建立放射源从生到死的监管模式,极易发生丢源等辐射事故。二是实行多头管理模式,卫生部门负责颁发许可证,公安部门审批放射源转让,环保部门负责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废源处置。这种分散监管模式监管责任不清,易出现监管盲区和死角。三是辐射事故的分级、预防、应急和报告制度不完善,应急反应能力不足。四是我国的医疗行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数量占整个核技术应用的50%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医疗行业的主管机构来监管辐射安全,不符合安全监管应由独立第三方进行的原则[1]。
1.3 第三阶段
2002年,根据6个国际组织批准并联合发布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防护基本安全标准》(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丛书115号,1996版)为基础,我国修订发布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替代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这是一部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辐射安全管理技术法规,此后我国发布的电离辐射方面的技术标准均是以此为基础制订出台的。期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提交了遵守《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的承诺。《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规定了某一国家监管放射源安全的基本法则,其要求某一国家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应由与核技术应用部门无任何利益关系的独立第三方进行。根据《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的要求和我国核安全监管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国于2003年6月通过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监管工作纳入到国家法律层面,并确立了环保部门在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中作为实施统一的防护和安全监管部门的地位。同年12月,中央编办下发了《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编办发[2003]17号),为理顺和明确各有关监管部门在辐射安全监管中的职责、任务提供了依据。2003~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级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核技术应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普查,为后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2005年12月1日,国务院令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以下简称《安全与防护条例》)颁布施行。这意味着我国的辐射安全监管进入到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
2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安全与防护条例》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防护条例》)相比,在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上有了变化,理顺和完善了管理体制,调整了辐射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明确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的监管管理工作,卫生和公安部门根据各自分工实施监督管理。建立了放射源从生产、进出口、转让、使用、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源分类》对放射源实行分类管理,做到监管工作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对放射源实行国家统一编码管理,一枚放射源从“出生”之日就分配一个终身编码,就像公民身份证一样,有利于管理和追溯。强化了许可和进出口、转让审批制度。实行了进出口、转让、处置完成后和异地使用备案制度,使得放射源始终处于环保部门的监控之中。完善了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对辐射事故按照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类,健全了处理和报告程序,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在辐射事故应急中的职责。
《安全与防护条例》颁布实施3年来,由于管理体系的理顺,我国的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辐射环境处于安全状态,辐射事故有减少的趋势。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该条例部分条款把握不准,认识不到位而导致日常监管越位执法或缺位管理的事件时有发生,还有部分法律法规在辐射安全监管上存在冲突,给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加重了辐射工作单位的负担。
2.2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安全与防护条例》明确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由环保部门统一实施,履行辐射安全、转让和进口放射性同位素等行政许可行为,负责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管和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对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工作(即放射诊疗许可证)和辐射事故中的医疗救助。公安部门负责辐射事故中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工作和用源单位的安保监督检查工作。由此可看,条例对于医用辐射工作单位设定了两个行政许可行为,非医用辐射工作单位设立了一个行政许可行为。由于医用辐射不仅涉及到环境、公众和执业人员,还涉及到病人摄入合理辐射剂量问题,而病人在保证治疗和成像效果的前提下,怎样使得照射或摄入辐射剂量达到最小是医学研究课题。因此对于医用辐射工作单位设置两个行政许可行为是合理的。但是在现实监管工作中,医院对于一项工作设立两个行政许可事项非常不理解,使用一台X射线机,不仅要到环保部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还要到卫生主管部门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而且办理两个许可证所需资料基本相同,办理程序也相差不多。在现场监管时,环保和卫生管理人员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亦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辐射防护、放射性警示标识、警示灯设置、辐射工作人员培训、个人剂量监测等问题。造成了医院对于辐射监管认识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环保部门对于医院这类单位监管不到位。
国家对从事放射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按照2011年5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18号)第十七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审定的辐射安全培训和考试大纲,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操作人员以及辐射防护负责人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而按照卫生部《放射性职业受照人员健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辐射工作人员要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能上岗,虽然卫生部声明《放射工作人员证》不作为一项行政许可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放射工作人员申领此证仍设置了培训、考核、健康体检等限制条件。所以在辐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上,仍存在重复管理、多头管理等问题。
2.3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医院等辐射工作单位既要到环保部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还要到卫生主管部门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形成了多头监管的问题。由于设立医院要到卫生部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该许可证上明确规定了医院的从医范围,包括放射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等。获得该许可,说明医院在技术、资历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开展此项工作的资格,和医院申领《放射诊疗许可证》具有同等意义,因此建议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相关规定,取消《放射诊疗许可证》这项行政许可事项。这样有利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关于辐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既要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又要取得卫生部门的《放射工作人员证》问题,建议环保部和卫生部联合出台文件,将培训交给第三方有资质机构独立进行,健康体检由职业病医院进行,上岗证由环保部门办理,与卫生部门信息共享。以此解决辐射工作人员重复培训、重复体检、多头监管等问题。
3 结语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确立了环保部门在辐射安全监管上的独立第三方监管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利益等原因,造成了在实际管理上存在的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有待于相关法规、规章的修改,更有待于环保部门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责任,提高辐射工作单位的法律意识。以确保社会的辐射环境安全,切实保障公众人身和生命健康。
摘要:随着核技术日益广泛的利用,我国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技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辐射危害,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监管任务重。就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的问题进行法律法规解读,以提高辐射安全监管的依法行政能力。
关键词: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变迁,现状
参考文献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探究 篇8
我国最初采用的是多家部门分段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思路, 因为任何一家监管部门都很难独自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 毕竟这个问题会牵涉国家几亿人口的安全问题。
最初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和监管, 负责对重大安全事件进行依法查处。
后来, 我国于2009年6月1日颁布了《食品安全法》, 对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 同时也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对我国食品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食品安全问题交由横向和纵向各级食品安全专门的负责部门进行监管。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到各县级食品安全委员会, 都统一协调, 共同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负责和监管。
但是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 我国的分段监管体制中仍然存在很多管理漏洞。
我国的横向和纵向的监管体系和监管部门虽然都有监管职责, 也都具备其配合机制, 但是多头分段的管理机制就决定了其中各种漏洞出现的必然。
2. 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实行这些法规和法律时没有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还不够健全, 很多商贩钻法律的空子, 相关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惩处。另外, 在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和落实方面, 监管部门的行为缺少监管, 导致出现了职能缺位或滥用职权的现象。
3.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体系的内容中出现了重叠、矛盾、多重标准等各种问题, 使食品生产市场产生混乱局面。另外, 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没有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接轨, 很多种类的食品生产标准还是一片空白, 这样就不能适应国际食品生产行业的迅速发展。
4.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环节, 公众的参与度低, 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比较弱。
单靠国家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 国民才是食品的最终食用者, 所以他们才是食品安全的最忠实和最有力的监督者。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公众参与度相对滞后, 主要的参与渠道比较单一且不太畅通。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
1. 国家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监督和鼓励作用, 建立更加完善
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使食品生产企业都在政策、法规的指引下得到不断的提升, 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发挥政府的市场监管作用, 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淘汰那些不思进取、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的企业, 优化整个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环境。
2. 食品加工厂中的领导以及每位工作人员都应该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食品生产厂的工作人员也是食品的最终消费者, 如果他们都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生产法规, 食品的安全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
3. 要对企业的每位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让每位员工认识和了解食品安全生产的步骤和法规, 可以增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让他们更好地执行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和改革步骤。
4. 制订公平、公正的工作考核评价标准, 以便在食品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奖惩分明。
对积极的因素和个人, 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以鼓励更多的人积极主动地配合食品监管体制改革行动。
5. 要加强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要督促食品行业制订统一的食品生产法则。
严惩国家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以及收受贿赂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国家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让国家监管部门在阳光下监管食品生产的全过程, 保证食品的安全问题。
6. 健全和完善公众参与监管的机制, 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公众的监督力度强、影响面广、时效快。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公众参与监管的途径、渠道等, 充分发挥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篇9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现状
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 还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质量, 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化。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中心, 我国积极在各方面采取措施, 如在道德层面宣传, 从技能方面培训等, 但各种食品安全事故仍层出不穷, 归根究底还是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督体制上不完善。食品质量也使我国在对外出口上处于不利地位。质量无法跟上世界需求的标准, 不仅降低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还影响我国对外的大国形象。食品企业陷于信任和诚信危机, 如何推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进程属当务之急。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缺陷
食品安全监管工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社会各方各面的密切配合。笔者分析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的特点, 并从生活中的经验出发, 得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法律规定是监管部门行动的依据。我国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规定繁多, 反而导致多标准化和部分方面法律条文的漏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食品种类越来越多, 制造过程的环节也逐渐增加和高要求化。选料, 加工, 储存等各方面的质量要求都需要有明确监管的依据, 但我国法律多只要求成品的质量。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相关法规不够严密, 且分散性, 重复性高, 部分地方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法规。同时又有很多安全法规存在空白的地带, 使部分法律规定无法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 需要合理地调整。在监督部门具体的实施中, 人员的行动要求也缺乏完整法律体系的规定。合格品所占比例、监测品的随机检测原则、监管人员在行动中避免和企业有关人士接触等重要的影响因素, 都应以法律条文的规定。
有关部门行动的不合理
中国行政部门的特点是多而杂, 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都设立有相关部门, 反而使部门间权责不明, 权利和义务划分不公, 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 降低产品质量。食品生产整个过程都具有统一性, 监管部门分离也增加了监管中环节交界处的造假机会。有些小范围的食品不合格, 因为相关部门未及时处理, 而扩大了影响范围, 造成了恶劣影响。有关人员在行动时执法不严, 常出现监管人员和企业理事私下交易的丑闻。面对利益的诱惑, 的确很难坚守住道德的底线。但如果连监管人员都无法标准化检测食品安全, 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食品监管体制的完善
监管的不完善是导致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混乱的主要因素, 是市场调节下市场失灵和缺乏有效监督的原因,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解决。
有法可依, 完善法律规定
缺乏符合规范要求、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核国家现有的法律规定, 结合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案例分析研究, 优胜劣汰式精简混乱的标准规定, 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要建立严格的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从源头上制止不合格食品企业进入市场, 以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增加一条重要的防线。提供权威唯一的标准, 不会造成少标准, 反而可产生更加有利的影响。相关人员的行动要有完善的法律规定的支持, 增加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 使监管人员在利益与道德相碰撞时, 坚守法律的规定, 抓稳质量的问题。使食品制造过程中各环节法律规定配合, 形成科学、完整、综合、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
执法必严, 明确部门职责
在相关部门的行动执行中, 应制定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合理统一的标准。安全监管应涵盖整个食品链条, 部门间必须明确责任归属, 减少过重中权利争议。应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 使食品监督部门直属中央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商品流动化日益明显。针对不同地区的食品联合安全问题, 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后合作处理。地方卫生地方部门管理, 范围大、影响恶劣的安全问题直接提交中央部门管理。可增加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质量。
违法必究, 加大处罚力度
在中央建立直属机构, 可大大增加食品安全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完善相关的责任归属, 便于对责任实施合理奖惩, 提高监管体制的执行力度, 便于监管真正发挥作用。加大违法成本, 使受监管的主体所承担的违法责任后果增加。使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处得到抑制, 而不是等相关安全事件发生后, 才采取解决的措施。监管要起到预警和抑制作用, 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要完善的重点。
结语
浅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建设 篇10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生产分布广泛, 监管难度大
当前, 我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农产品生产分散, 产业链长, 从田间到餐桌监管线路长;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 质量安全意识也不强, 监管难度非常大。
1.2 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关注度高, 社会影响大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群众对自己吃的东西是否安全、是否有利自己的健康非常关心, 特别是新闻媒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格外关注和发达的网络信息, 稍有不慎或者处置不当, 极其普通的一件事也会被不断放大, 酿成质量安全事故。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 监管工作难以落实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 监管部门职责交叉、联合监管机制不协调, 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检测结果不规范。
1.4 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体系未健全, 监管责任难落实
我区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区, 也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区, 可直接担负农产品质量监测重任的镇级食药监办公室设置了一个机构, 没有专业检测设备, 没有专业的、专职的检测人员从事农产品检测工作;畜产品安全监管条件更差, 镇级连监测机构都没有设立, 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以畜牧兽医站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机构缺失、职责不清、出师无名、监管乏力, 畜产品安全责任难落实。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1 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营造齐抓共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2.1.1 高度重视舆论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 向农业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及广大群众进行农产品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宣传培训工作, 从生产源头打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2.1.2 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
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中心和公众举报电话, 并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及时公告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动态, 严格做好每月的农产品检测并及时公布结果, 对严重违规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予以曝光, 借助社会舆论形成广泛的监督效应。
2.2 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督与管理, 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由农业、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组成一支综合执法队伍, 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对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加大监管力度, 对现有农资经销情况全面进行检查摸底, 整顿和规范农资经营秩序, 不符合规范的限期进行整顿。依法严惩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瘦肉精”的违法行为, 从源头上确保农业投入品的科学使用。
2.3 围绕合川区现代农业园建设, 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2.3.1 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把建设合川区现代农业
园与建设农产品标准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基地相结合, 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技术普及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引导全区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 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3.2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 打造合川知名农产品龙头企业、合川名优农产品、合川特色农产品, 拉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质量,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增强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2.3.3 巩固农产品生产基地成果。
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工作, 对已经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全面清理, 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相关农产品生产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使用农业生产资料, 建立健全生产技术档案, 实施可追溯管理,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 实行农产品安全生产保证书制度。
2.4 执行最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守住农产品第二道关口
2.4.1 严把市场准入关,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
在农贸市场以及超市等农产品销售场所,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 配置专用检测仪器和专职检测人员, 对农产品质量免费进行安全检测。
2.4.2 推行追溯和承诺制度。
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 建立不同农产品特点的快速“身份”识别制度, 对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农产品实行“身份”管理。进入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凭快速查询的“身份”优先进入, 没有“身份”的农产品需等待快速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
2.5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力度,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支撑
2.5.1 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
着重抓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建设力度。当前, 我区镇级政府设置了食药监办公室, 可肩负畜产品安全监管重任的镇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没有设置, 影响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建议加快设置名称统一、标识一致的镇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实行专人负责、专职管理。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支持力度, 将人员工资、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5.2 加大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力度。
全区统筹规划, 整合目前各相关部门的检测资源, 明确各级检测机构检测职能的专业分工。重点建设1个区级综合性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 负责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指导工作;在农产品生产量的基地由企业负责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在农产品生产量少的地方, 由镇相关职能部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定期检测工作, 也可根据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需要以及广大群众的需求实施农产品质量检测。
2.5.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按照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 由区级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对全区农产品质量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 建立内外一致、统一规范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认证体系, 确保上市农产品能够在区内区外有序流通。
2.5.4 以行业自律提高市场竞争力。
金融经营及监管体制探讨 篇11
关键词: 金融混业;机构监管;功能监管
一、金融经营模式及其趋势分析
金融业是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构成的一个大行业。其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金融业内的经营者(即金融机构)可以在一个小行业内经营,也可以在这个大行业内跨各小行业经营,所以在金融业就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
在20世纪,世界金融业先后经历了“初级阶段的混业经营——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由于早期证券业不发达,银行业承担主要金融业务,世界各国金融业大多实行混业经营。而在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混业经营被认为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于是,美国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和证券业务严格分离。混业经营一统天地下的格局被打破,以美国、日本和英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随着新的竞争者崛起,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许多国家又逐步放弃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英国在1986年完成了金融“大爆炸”的改革,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形成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企业集团。日本于1998年实施“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放宽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限制,废除了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业务的禁令,旨在推进日本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过渡。东欧转型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在转型之时就实行了混业经营。1999年11月4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这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转变。
目前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讲,当前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由于金融创新,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分业经营的前提。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业的渗透,资本市场对传统银行业的替代,使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日益艰难,为了拓展业务,开发新收入,需要多元化经营。第三,国际竞争力的加剧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推进了银行全能化,分业经营束缚了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分业经营已经不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办法,甚至还会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
二、金融混业经营下监管体制的选择
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前文所说的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这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面而言,即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问题,它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从目前全世界金融业来看,混业经营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然而,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给仍实行多元化分业金融监管机构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前提下,监管体制有两种选择,即统一监管和功能监管。统一监管指由一个监管当局对所有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监管的制度安排。功能监管指由多个监管当局按照监管对象的业务活动的性质分别就某方面的业务活动及由其引起的风险进行监管的制度安排。前者的好处是有利于控制金融机构的总体风险,后者的好处是有利于监管的专业化。由于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经营的产品具有跨产品的复杂特性,其风险来源比较复杂,单纯的功能监管可能忽略了由产品的复杂特性引发的风险,不利于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总体水平的控制。但是简单的统一监管也越来越不适合金融产品复杂化的形式,因而理想的监管体制应该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体制,具体地,可以在统一监管框架下实行监管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也可以在功能监管体制的基础上设立一个协调和风险综合控制机构,以实现专业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的结合。
所谓功能性统一监管或统一性功能监管是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关注总体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较之传统金融监管,其优点主要是:(1)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从而能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的出现;(2)针对混业经营下金融业务交叉现象层出不穷的趋势,强调要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主张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这样可使监管机构的注意力不仅限于各行业内部的金融风险;(3)由于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得据此设计的监管体制和监管规则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能够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在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法》即是依据功能性监管的思想对其监管体制进行全新的设计。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在为银行设置全球性的证券资产组合的资本标准时也采纳了功能观点。
三、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进展
1. 我国金融业的运行态势。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分业经营格局,但事实上,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出现了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冲击着分业经营模式。早在1995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就与美国摩根斯坦利集团等五家金融机构合并组建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并拥有42.5%的控股权;中国工商银行则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光大集团以及平安保险等公司,目前都在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而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光大集团目前已经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信托三家金融机构,并已组建合资保险公司,实际上已经是一家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公司。在1999年,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国家赋予其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任,并指明,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除股票二级市场外,可以从事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其中包括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业务。针对逐渐出现的混业经营局面,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金融分业经营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从1999年以来,中央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从政策上已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业之间的资金壁垒。分业经营格局正面临着混业经营内在冲动的不断撞击。
2. 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的评价。
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轨迹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金融分业监管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阶段实行分业监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相距甚远,各项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运用分散金融风险工具的经验,监管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实行分业监管体制可以在各自特定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但是,在我国由分业向混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混业渗透现象不容忽视,而且随着混业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广泛,现行体制下以机构监管为主的方式会不断降低效率。
以国际通用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的金融监管,其基本情况是:(1)不良资产比例(高);(2)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情况(多);(3)金融机构违规行为普遍程度(高);(4)金融案件发生比例(高);(5)支付系统的稳定性(稳);(6)资本充足率(低);(7)经营信息的透明度、信息的真实性(低);(8)国际评级(中等)。由此可见,以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的金融监管,其效能是较低的。
3. 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现代金融业务刚刚起步,金融市场仅初具规模,许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已是很平常的金融工具在我国还没有推出,现有的股票交易还很不规范,短时间内还难以突破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我们的许多金融问题还局限在机构内部苦苦寻求解决的方案,譬如,银行的坏帐问题还只看作是企业体制不对、银行审核不严的问题,没有从银行存贷业务的风险收益的对称性上找问题,没有深入分析为什么除了中国、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也都有大量的银行坏帐,没有深入研究银行现有的存贷业务结构可以抵御非系统风险,是否可以抵御系统风险。因此,基于功能观点的理论对我国金融理论的研究、金融领域问题的解决、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都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另外,现阶段对功能性监管理论的研究还只限于借鉴国外进行的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大部分的论点还缺乏理论模型和实证的检验。而作为我国现实问题,这方面更是缺乏实践研究,就难以发现这一理论应用在我国是否具有实际绩效,以及对功能性金融监管在我国面临的各种可能障碍,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提升功能性监管对我国金融稳健运行产生的作用,都还限于泛泛之谈。因此,我们的工作可以从中国的现实性出发,建立提供金融功能的机制与设计出可行的步骤,并用实证分析得出其作用发挥的绩效,指出改进其作用的思路。
四、总结
金融监管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功能性金融监管取代传统的机构性金融监管的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给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它兴起的必然性和模式方法的选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对国外的研究成果吸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才能真正给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带来新的可用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松奇,王国言.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及金融监管模式的结构性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黄毅,杜要忠.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徐加,浙江大学金融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王丽,浙江大学金融学硕士生。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篇12
然而,这部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半年多以来,作为基层第一线食品药品执法监管的一员,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食药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进一步统一完善监管体制和细化法律法规适用细则。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公布后,执法监管人员严格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主体责任、严格监管、属地管理、社会共治、严惩犯罪”5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利用制作法治宣传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等传统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类媒介,结合食品安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切实开展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全面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进一步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是,理论和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宣传普及和执法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五花八门
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饮食习惯、传统食品加工生产工艺水平和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诚信道德缺失、唯利是图,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再加上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随时都在“制造”新闻,往往造成消极影响,加剧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而新食品安全法全面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组建的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花样繁多,名称也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二合一”“三合一”,甚至“五合一”的格局层出不穷,让人晕头转向。新组建的部门机构名称标识不统一、执法依据不统一、执法程序不统一、法律文书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实施的效果。且基层监管部门的上一级仍是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检等部门,上级多头部署,下级疲于应付,存在不协调等情况。表面上地方政府是为了精简机构,整合行政执法力量,实际上,却无形中大大弱化了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职能。
应强调食品安全为公共安全的定位而非市场监管定位。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特定区域中心场镇设立派出机构,明确村一级的协管员责、权、利。加大投入,解决基层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经费保障和人手力量均不足等问题,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例如,安岳县在10个中心场镇设立了10个监管所,按照辖区乡镇数量每个乡镇核准一个编制,所长按照实职副科配备,人财物均由县局统一调配,大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职能。但是,目前仍存在无标准化房屋设施、无执法使用车辆等基本问题。相应地制约了工作的更好开展,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基础薄弱问题。
事权责任不清,人财物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安岳县基层监管所执法人员基本都是其他单位调入或者新考录人员,缺乏相应工作经验,未经过长时间的专业系统的培训,往往都是赶鸭子上架,上岗就投入到第一线监管工作中,人才短缺是关键。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往往只是去市场查看持证经营、人员健康证、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情况和查看有无过期变质食品、经营场所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规范等。食品安全监管是基于科学的风险管理,不是简单的查看索证索票和是否符合卫生规范。必须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规范系统检查,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抽样检验力度和范围,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惩处。才能让食品监管执法队伍真正权威、高效。
事权清晰,责任才清楚,设置相应的机构,人财物资源配置才能够科学合理。食品安全风险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历史原因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复杂。过去的多头监管和现在的统一监管还尚未完全真正的衔接好,责权的轻重缓急还未很好地理清。如国家、省、市县具体应承担的工作和事权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怎样划分等。笔者非常支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毕井泉局长的建议,国家负责特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上市审评审批及其相关检查、核查、检验等工作;省级集中负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监管,承担企业许可、体系核查、日常监督检查、案件稽查及违法行为查处职能;市县两级负责食品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监管,负责对食品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的定期抽检,负责食品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餐饮企业以及小作坊等的日常检查。
对于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特定区域设立的派出机构(基层所)的事权责任方面,笔者认为基层所应以宣传培训、规范指导、许可核查、抽样检测和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为主,而不是一味把案件查处,处罚罚没款项收缴作为一种推进工作的手段。同时,从本职工作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社会影响要求,必要的行政处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应该放在产品本身质量安全问题管理方面,从生产经营源头上加强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而不是拿一些经营户所谓的无证经营、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证、预包装食品过期、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标注不清等简单的问题做文章。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毫无争议,必须贯彻,但是,对于不是主观故意行为、不能证明食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还是应区别对待,减轻处罚。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经营行为,长此以往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和知法守法水平才能共同提高。
配套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目前,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还未出台,修订工作需进一步加快完善。同时还需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地方立法,使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更加细化,以便于实施。
2015年,全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安全领域违法案件24.78万件,罚没款金额11.65亿元,责令停产停业9 731户,吊销许可证235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79个,移送司法机关1 618件。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安岳县坚持出重手、下重拳、加大打击力度,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400余件,开出了四川省第一张5万元罚单。虽然,在全县食品经营领域形成震慑,但新食品安全法对大部分轻微食品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起点较高问题,也带来了执行难、结案难等现象,给基层执法人员造成困扰。农村市场食品经营者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或者留守人员,生活本来就很困难,无意中难免会因清理不及时遇到经营的个别食品超过保质期,被立案查处起价5万元,从经济上肯定无法落实,情理上也于心不忍。个别经营者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假冒伪劣食品鉴别能力有限,虽经过每年的培训,但在造假手段不断翻新面前,他们也防不胜防。在送货下乡的销售人员手中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即使保留有所谓的随货单或者收据,但因为电话地址可能是假的而无法找到上家。自觉接受处罚时,往往也无法承受巨额的罚款而导致案件结案较难情况出现。这些都需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委员会成员进一步加大到基层的调研和听取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建议,尽快制定出客观、科学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相关细则,以便于基层食品监管执法工作权威、高效。
另外,地方性法规严重滞后,不利于地方解决食品安全矛盾工作的开展。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经营店和食品摊贩等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四川省下发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办法》却没有相应的法规来予以支撑,只有监管责任却没有配套的处罚依据等。这些都给日常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是群众非常关注和意见较多的地方。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推荐阅读:
安全生产监管07-23
食品安全生产监管10-20
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07-06
安全生产条件监管制度09-20
安全生产监管实习报告07-13
鼎城区安全生产监管专项资金10-11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