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2024-10-13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精选13篇)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1

XX年以来,南江县针对全县乡镇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事故多发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创新,探索出了安全生产监管新模式——乡镇安全生产监管委托(协助)执法,破解了乡镇安全监管权责不对等、监管无手段的问题,有效遏制了事故多发态势,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又快又好发展。

一、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方面,由于我县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增加了工作难度,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财力所限,道路交通、工矿企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加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或配备不到位,为有效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增加了难度。

(二)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措施到位不够。主要表现在部分地方和单位抓安全生产的措施不够具体,监管乏力;一些执法监管部门对违章生产、违规作业的行为查处不力,使安全生产的风险指数增加。

(三)跟踪督办不彻底,隐患整改落实乏力。个别部门、乡镇和单位责任意识差,对安全隐患治理,跟踪督办少,工作不够到位,措施不够落实,存在不会管和管不好的问题,导致出现管理上的空挡和盲区,导致监管上存在漏洞和死角,影响安全隐患的及时有效整改。

二、主要做法

(一)把准政策法规,创新执法机制。在认真学习、吃透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充分用活、用足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办公室行使部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政执法权的复函》、《四川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组织安监、交通海事、农机等相关安全监管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将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水上交通、农机等行业和领域部分安全生产执法权委托给乡镇人民政府行使;县公安交警、消防,交通运管、路政等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监管协议,聘请乡村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消防安全协管员,协助公安交警、消防,交通运管、路政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相关执法工作。

(二)完善规章制度,明确执法权限。县政府、县安委会办公室先后制发了《南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委托执法工作的通知》、《南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南江县安全生产隐患(事故)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管规章制度,为乡镇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健全监管机构,配强执法人员。全县48个乡镇成立了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中队,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按照一万人口以上乡镇3人、一万人口以下乡镇2人的标准,在本乡镇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中明确专门工作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彻底解决了乡镇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的难题。

(四)提高业务素质,组织培训到位。由县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县政府法制办组织,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全县48个乡镇125名委托(协助)执法人员就烟花爆竹、危化品、工矿商贸企业、农业机械、水上安全委托执法,道路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协管等方面,进行执法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了委托(协助)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所有执法人员经考试合格颁发委托执(协助)法证件后,准予其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五)配齐装备设施,安全投入到位。县政府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60余万元资金,为乡镇纳入委托(协助)执法人员统一着装,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必要的照像、摄像等执法设备和办公设施,为顺利开展委托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2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性

(一)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财政部“两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两基”建设即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就是对“两基”建设内容的融汇贯通和具体实施, 是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贯彻落实财政“三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两基”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二)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推进乡镇财政职能转型的有力推手

财政部相继出台的两个关于乡镇财政管理改革的指导性的文件:《关于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镇财政干什么的问题, 即职能问题, 在界定乡镇财政职能中就明确了资金监管的职责, 突出乡镇财政层级, 全面具体明确其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 弥补了乡镇财政在涉农资金监管工作中无“位置”、无职责的制度缺陷, 要求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来大力推进。

(三)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来,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 财政涉农投入逐年大幅增加。而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 乡镇财政参与监管的力度严重不够。这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发挥职能作用, 发挥就近、就地优势, 加强各种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

二、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到位

国家尽管宏观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乡镇财务管理制度, 对乡镇财政资金的运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大多数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当前很多乡镇的制度制定流行于形式, 不够具体和完善, 不切合当地实际, 只是为了有制度而制定, 并不是为了真正规范和执行, 缺乏可操作性。

(2) 财务制度监管不严, 导致财务人员执行力度欠缺, 实际执行过程中, 制度流于形式。部分乡镇领导不按财经制度办事, 利用自己的职权, 以权谋私, 制造假账, 不接受财务人员的监督, 出现挪用公款等现象。

(二) 预算编制不完整、执行不到位

1.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内容不完整

目前很多乡镇的预算编制基本采取“上年基数+增长”的方法, 虽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 但未能将“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相结合, 从而导致预算不能很好地起到控制和执行预期。同时在预算编制内容上不够完整, 当前乡镇预算编制存在着项目不细化、具体资金使用单位不明、所需资金未能在编制中详尽体现, 财力无从保证, 财政监督难以到位。

2. 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基本流于形式

乡镇预算执行中存在重预决算轻预算执行与调整的情况,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调整随意性大, 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发挥预算控制职能。

(三) 财政资金浪费严重, 使用效益不高

目前乡镇财政普遍存在专项资金支出不够规范, 招投标、预决算手续不完善, 因审计人员缺乏及乡镇重视程度不够, 工程不审计的现象时有发生, 财政的监管职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资金效益低下。

(四) 资金监管制度建设不完善, 难问责

近几年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越来越多, 乡镇财政的工作内容也同时在发生较大的变化, 但适用于乡镇财政的管理、考核、监督、评价机制未能及时充实和完善起来, 不利于财政资金监管的高效运行。有些乡镇一级政府由于目前事权财权不对等, 预算控制不严等诸多原因导致财力紧张“被迫”拆东墙补西墙保运行。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是由于行政行为造成的, 如决策失误, 管理不到位等。地方监督管理部门在问责时, 往往从宽、从轻处理, 长此以往致使监管不力, 甚至是放任自流。

(五) 基层财政人员缺乏, 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 虽然省市县都高度关注基层财政建设, 但是乡镇财政人员年龄偏大, 人手较少, 业务水平偏低的局面在很多地区依然未发生根本改变。乡镇基础条件较差, 工作环境艰苦, 报酬不高, 人员上升空间狭窄, 从而导致无法留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很多地方基层财政人员流动较快, 人心浮动, 这都给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愿意留在乡镇工作的财务人员又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 素质较低, 业务生疏, 以及一人多岗精力难以为济等问题, 难以适应财政监管的要求, 无法胜任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

(一) 切实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加强制度建设, 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督促、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 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会审通过, 然后发布执行。同时切实发挥乡镇财政部门的就地监管职能, 定期上报监管数据, 接受上级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二) 强化预算管理, 科学完整编制预算, 严格执行预算制度

一是要增强预算观念, 强化预算约束力, 杜绝支出随意性和重支出轻收入现象。二是上级财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各乡镇在编制财政预算时, 要对收入支出进行调查、摸底, 使预算的编制全面、科学完整, 具有可执行性。要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按照预算年度所有事项的轻重缓急, 测算出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 同时根据乡镇经济状况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 实事求是地预算出各项支出需求, 在政府编制出年度预算草案的基础上, 要多方征求意见, 反复讨论修改, 提交人代会审议。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预算制度流于形式和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编制滞后的现象。

(三) 制定完整的乡镇资金监管制度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以制度为依据, 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资金监管职责, 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 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 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 明确财政所在每个监管环节的监管职责, 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 使财政所在加强资金监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从制度上强化资金监管工作。

(四) 加强业务培训, 充实工作人员, 提高资金监管能力

1. 完善干部培训, 打造业务素质强队伍

制订业务培训计划, 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训, 使其尽快掌握和熟悉资金监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达到有效开展乡镇资金监管工作。主管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各乡镇对资金监管工作做具体指导, 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 完善用人机制, 打造高素质乡镇财政队伍

完善乡镇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 按照量力而行、人尽其才的原则, 合理增加工作人员, 选派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热心财政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同时积极探索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新模式, 为基层财政人员的晋升创造上升的通道, 从而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爱岗敬业”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 为扎实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打下良好人才基础。

摘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 关系到财经纪律在基层的执行, 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的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促进乡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和规范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丁琳.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思考[J].财政研究, 2013 (12) .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乡镇农机;农机管理;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S232.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13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领域还处于原始劳动力的水平,机械化程度较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建设,农业生产对于机械化上产的需求越来越大。农业生产体制的集约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主要思路,农机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搭建形成,是农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各地政府也在引导农业农机生产合作、鼓励农业用地的高效绿色的现代生产,推进农业效益的增长发展。本文将针对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体系进行分析探讨。

1乡镇农机管理意义与作用

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我国从传统的农业时代步入了工业时代,但仍是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机械需求还是比较多的,随着政策扶持与整体产业水平的提高,乡镇农机如雨后春笋般装配到大部分农户家庭。因此基数庞大的农机在缺乏管理管控的制约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安全生产、高效产出都有比较大的影响。近年农机数量的猛增以及管理法案措施的延迟,引发了很多农机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与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根据乡镇农机的特殊性以及现状,出台相关管理管控法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安全管控也对农业产值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

2乡镇农机管理现状与不足

2.1政策法规约束缺失

我国当前农业农机的安全生产及规范使用形势严峻,相关安全、农业部门的监理力度与职能有了新的挑战,整个农业农机产业缺失相关的政策法规约束,各大农机厂商执行安全标准也不尽统一,这不仅为管理平台的搭建带来困阻,也为用户对农机的安全使用实施带来困阻。因此,相关条例与行业标准的缺失是妨碍农机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因。

2.2缺乏自研创新

相关部门与研发机构缺乏专项的发展研究资金,对于农机生产技术,后续生产、使用、维护等相关技术的创新缺乏突破优化性的研究,以致于整个农业农机生产水平还是以传统的简单机械、人力劳作為主,这种生产方式对于效益的提高并不是很显著。

2.3宣传、推广工作不到位

由于国家体制改革,与生产需要,在农业农机领域的管控、推广并没有受到必要的重视与实施。相关管控部门也缺失相应的宣传、推广农机安全生产的举措。广大的农户家庭还没有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的农机操作技术。因此,农户的生产模式转变与安全生产、规范生产的意识对农机管控管理有着关键影响。

3加强农机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农机管理监管力度

农机从生产从生产,再到使用维护,都应建立相应的规范操作体系,加强安全操作的宣传力度,能够使广大农户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安全法律知识,对于农机的使用范围,行驶限制都要有明确的标识规划,杜绝紊乱无章的农机操作行为。

3.2做好宣传培训

随着农机的需求量连连攀升,农机监督管理是农机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结合相关的安全操作宣传,将农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工作及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的开展引向深入,专有工作人员也需将未经审核批准的农机调查出来,利用培训时间进行访村登记审核,农户也应积极配合农机检验升级以及相应的技术培训。

3.3实现办公自动化,强化统计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农机管理工作和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单位无条件配备电脑的情况。抓实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机安全,向机手发放宣传资料,并适时督促农机驾驶人员参加安全日活动。

3.4对农机生产调度指挥

“指挥中心”将对春播、夏耕、秋收和秋整地的进度适时汇总,为全省耕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农机跨区作业时,进行调度指挥;农忙季节时,及时高效地调配省内农机开展作业。对农机售后服务远程化。整合农机推广、销售、鉴定、监理、维修等方面的专家,适时进驻指挥中心,开展农机远程交互式维修咨询和农机故障分析处理;开展农机保养检修远程技术指导;开展农机驾驶操作和机务管理技术咨询;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

3.5扩展其他功能

在对农机管理以及安全生产培训的基础上,管控体系还需必要的农机操作和机务管理技能培训系统,通过系统平台的搭建,全省农委、农机部门可以实时网络交流沟通工作;工作人员也可对全省气候、作物种植、土壤情况和农业灾情分析及预测;利用云平台语音导航农机作业和行驶;农机车辆远程油量监控和分析。

4结语

农业农机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管理组织人员的积极参与,定期检查检测农机运作状况以及生产的环境安全,调研排错工作需要耐心仔细,绝不能放过一丝可疑的安全隐患,这对于保障人生安全与产能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克忠.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2]李玉.浅谈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利福商厦有限公司(电子版),2011,(23)

[3]高燕.搞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几点意见[J].中华会计安阳分校,2014,(21)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4

第二条 乡镇政府(街办、开发区管委会、发展大道新区指挥部)应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乡镇食药安办),负责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第三条 乡镇(街道、开发区、发展大道新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应当确定本辖区内的专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兼任该乡镇(街道、开发区、发展大道新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和辖区内食品药品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二章 监管职责

第四条 乡镇食药安办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和落实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负责辖区内食品药品的日常监管;

(二)按照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实施辖区内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三)在本辖区内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在当地政府和区食药安办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二)推荐、管理辖区内行政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并组织和指导其开展工作;

(三)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辖区内食品药品相关单位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工作,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四)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餐饮服务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情况;

(五)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食品药品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六)向当地政府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诉求和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七)参加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培训和其他活动;组织乡镇(街道、开发区、发展大道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和培训。

第六条 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从事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

(二)发现违法违规行为隐瞒不报;

(三)对管理相对人进行处罚,私自收缴罚没款,扣押相对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产品;

(四)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吃、拿、卡、要,或以被举报事项要挟管理相对人,对管理相对人进行打击报复;

(五)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章 监督管理员的管理

第七条 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乡镇政府(街办、开发区管委会、发展大道新区指挥部)在职在编公务人员; 

(二)身体健康,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与食品药品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 

(三)熟悉食品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食品药品基础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勤政廉政,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无不良品行记录;

(五)曾担任过乡镇副主任科员以上职务的干部。

第八条 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按照以下程序确定:

(一)推荐。由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向区食药安办推荐拟任人员名单;

(二)审查。区食药安办对推荐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拟任用人员;

(三)公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对拟任用人员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并将文件抄送区食药安办;

(四)培训。区食药安办对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进行上岗培训;

(五)区食药安办将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名单报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并予公布。 人员调整时按上述程序办理。

第九条 区食药安办每年与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签定目标责任书,并根据目标责任书内容要求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考核结果进入个人档案。

第十条 区食药安办对评定合格等次的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核发工作补贴;对评定优秀等次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或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所在乡镇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及时调整。对举报的食品、药械违法案件,经查证落实,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财政部《举报制售假劣药品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具体考核细则由区食药安办制定,报经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5

镇监管站职责:主要承担农民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日常巡查、各项监管措施督促落实等任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高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

二、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推广农民群众看得懂、会使用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普及科学种养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

三、承担对种植、养殖过程的督导巡查工作,重点对农药、肥料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生产环节,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农业园区建立生产经营档案记录。

四、对产地农产品进行快速检验监测,协助上级管理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工作。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指导本辖区内农资经营门店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档案记录,受理假劣农资投诉举报。完成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镇政府交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

监管站检测室职责:主要承担辖区内农贸市场、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工作,对生产的经检测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农产品,出具产地准出证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基地的抽检,为全镇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村级监管员职责:负责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管,指导本村生产基地建好生产档案。实施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协助镇监管站工作,及时向下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向上反馈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及对策 篇6

一、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1、乡镇安全监管乏力。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文 件上、会议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队伍建设不重视,经费上舍不得投入。二是监管无手段,执法无资格,责大于权,权责不对称。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有网络,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尤其是责任区、村组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对非法生产和经营及安 全生产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和举报,以至于酿成事故。

2、基础工作薄弱。一是乡镇安监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二是监管面较窄,对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相对重视一些,对其他行业的监管流于形式,甚至没有监管,监管存 在死角、死面。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情况不清,管理台帐不健全。四是乡镇站、股、所、村、组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发挥不够,乡镇安监站的工作陷入“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困境。

3、乡镇安监员专业知识缺乏。乡镇安监员都是半路出家的,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安 全教育培训,自学的积极性也较为欠缺,对于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的业务知识及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不能清楚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存在不能管、不会管和管不好 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行政或执法主体、适用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出现错误的现象。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一是生产经营业主因文化素质低,不知道怎样去抓安全生 产工作;二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现 象经常发生;三是全民安全意识不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在近期难以形成。

5、安全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差、待遇差 安全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差、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1、在经费保障方面,除个别乡镇纳入预算并成立专户外,大部分的开支非常困难,监 管人员在监管工作中都是用自己的摩托车,而燃油费都无钱报销。上级要求乡镇安监人员 24 小时保持通讯畅通,以便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而

安监人员因单位属 事业性质,公务员每月享受的通讯费补助 60 元自己也没有,还自己从工资中支付通讯费。个别乡镇安监站负责人至今为工作垫支上仟元无从报销。省、州组织举办的安监人员培训,因交不取培训费不能参加培训。

2、安监系统均未配置检测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安监员到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粉尘、辐射、噪声、高低温、事故抢险等危险场所执法检查无人身安全保障(特别是井下检查),更谈不上人身伤害保险。

二、工作建议与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职责权限。法律法规、政策对乡镇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责任作 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乡镇安监站的建立及职能却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也没有赋予乡镇 人民政府在安全监管上一定的执法权,造成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漏洞,不利于乡镇的安全 监管,也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建议省级以上相关部门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乡镇安全 生产执法权。

2、加强督查,强化责任。乡镇处于安全监管的最前沿阵地,情况熟、监管方便。乡镇 的安全生产监管好坏,与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党、政一把手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情况 紧密相关。县级人民政府由安委会每年组织对各乡镇进行二次安全生产督查考核,对促进乡 镇的安全监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终究权威有限。建议象教育两基评估验收一样,由 县每年或每二年一次,对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查考 核评估,严格实行奖惩,安全工作的好坏要与干部的提拔重用真正挂钩。

3、健全机构,完善网络。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乡镇安监站建设,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 多少,配备好人员,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关心,在工作上和勤政廉政方面要从严要求。要 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培养一名合格的安监人员很不容易,需要大量的理论业务学习和实践 工作总结。只要没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工作表现出色,就不要轻易更换。要真正发挥监管网 络的作用,责任区、村、组、站所、部门的安全监管至关重要,必须强化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4、将基层安监站人员的编制上收。由安监局和乡(镇、街道)两级管理,一是有利于 整合资源,便于加强人事管理和交流使用,保证安监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有利于加强 安监队伍的建设和壮大安监力量。三是有利于组织安监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安监队伍整体素 质。乡镇需要提拨或调整安监站工作人员时,须征求县安监局的意见。

5、加大对基层安监站的财政投入。每年根据乡镇安监人员编制,足额将工作经费列入 财政预算,

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6、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生产 知识,真正使全社会的人都懂安全、会安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安全投入,在安全生产 宣传、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如对各类生产经营业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干部职工、村民的安全教育培训,制作永久性宣传牌、安全生产标语、宣传栏、墙报等,营造浓厚的安 全生产氛围,逐步提高人民的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

7、职能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鉴于目前基层安监站的权力有限,执法难以到位的状况,各职能部门应工作前移,重心下移积极支持协助安监站工作,并将一些简易执法程序下放,让基层安监站真正发挥监管作用。预防的重点放在基层,监管执法的重点也放在基层,真正 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7

如何做好乡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 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防线下沉、关口前移, 管好用好各类农业机械,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 是值得乡镇农机管理员思考的首要问题。

1. 建立健全相关农机台账

乡镇农机管理员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和通过调查摸底来建立健全本乡镇的相关农机台账资料: (1) 建立辖区内上道路拖拉机及驾驶员台账; (2) 建立辖区内各类农业机械及操作手台账; (3) 建立辖区内农机经营点及维修网点相关台账; (4) 建立辖区内外省籍拖拉机及驾驶员台账。对所建立的台账要进行动态管理, 及时登记和注销, 对辖区内的农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岗位调动时应主动做好移交工作, 保持台账的完整性、延续性。

2. 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工作, 乡镇与村、乡镇农机管理站与农机手都应分别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与农机手的责任书要求机手亲自签订。责任制的落实要求切实做到“横到边、纵到点、不留死角”, 一级对一级负责, 层层落实责任制。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 进一步增强农机手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3. 扎实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有效掌握辖区内农机安全生产动态。强化拥有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机维修网点及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等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 全面排查治理农机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 有效防范并遏制较大以上农机事故发生。重点排查无牌无证、拖拉机载人、报废车辆上路行驶、脱检脱保拖拉机继续作业等严重安全隐患。努力提高辖区内拖拉机的登记率、检验率, 提高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 消除事故隐患。

4.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以“平安农机”建设为载体, 继续深化“十个一”平安农机主题宣教活动。宣教工作要做到年度有计划, 宣教有记录, 执行有落实。根据农忙季节、节假日及农村生活实际,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和公开信、开展“有奖问答”及“农民信箱”宣传平台,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机安全宣教活动, 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着力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 切实增强广大农机从业人员、村民群众和农村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 努力营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5. 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资料

乡镇农机管理员对重特大农机事故包括重大事故苗头、隐患, 要及时、准确上报县农机监理站, 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为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详实依据, 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坚守岗位, 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松阳县农业机械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及时向值班人员报告。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派出机构;法律地位;职能权限

一、派出机构的定义

目前,派出机构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对各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做出了规定,但并未提及派出机构。结合实践来看,派出机关是指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设立的,负责指导和协调辖区内各市、县、乡镇等政府工作的行政组织,包括省、自治区政府设立的行政公署、县政府设立的区公所,及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设立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机构则是指地方政府或政府(包括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为了实现对某一行政事务或特定区域内行政事务的管理而设立的行政组织。因此得出,派出机构的定义是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区域内设立,授权实施某方面行政管理职能的工作机构。

二、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的法律地位

派出机构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实施行政行为要取决于单行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具体规定,这里涉及到有关派出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在此列举了《行政复议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第二十条规定:“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从《行政复议法》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派出机构的法律地位要视具体调整或设立该派出机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授权而论。一般情况下,派出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也就是说既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也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独立的法律责任。关于这里的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从地方上的试点来看,一般是以其设立机关,即以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名义实施具体的行政行为,并以其名义承担法律责任。

三、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的职能权限

机构改革之后,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将承担基层一线的行政执法工作,但是目前还没有像公安派出所、工商所这样已有较为成熟的职能权限的规定。在执法实践中,其能否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法监督检查等行政执法权,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由派出机构自己的名义做出,将直接影响到执法的成本和效率。因此对于其具体的职能权限,只能参考同为行政机关派出机构的公安派出所和工商所。

公安派出所和工商所均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如日常监督检查、证据收集和事实认定等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实施行政处罚权则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和《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第八条均明文规定了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的执法权限:公安派出所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做出警告和5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工商所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个体工商户和集市贸易中的违法行为做出除吊销营业执照外的行政处罚。结合实践来看,公安派出所和工商所在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授权范围外则必须回到所属机关盖章。

由此可见,机构改革后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将如何行使职能权限,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第三十一条、七十七条规定了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对食品生经营行政许可,实施现场检查,抽样检验,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及相关资料,查封扣押违法产品、工具、设备、场所等。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可以派出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采取上述措施。关于行政处罚的问题,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至九十一条的规定,均是“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行行政处罚,尽管没有明确是哪一级主管部门,但纵观《食品安全法》全文及《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立法权限的规定,除非有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明确授权,否则行政处罚权限应当理解为县级以上质监、工商、药监等部门的职权,而非派出机构。

结合地方关于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职能权限的规定细则,大致归纳了其主要职责:贯彻落实上级食品安全监管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辖区内食品、保健品等有关情况的摸底调查,建立相关经营企业的诚信档案;对辖区内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性进行日常检查和巡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和处罚;做好辖区内食品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示范创建工作;协助食品药品协会组织辖区内食品药品企业人员参加集中学习和培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强化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

各地在基层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的同时,应明确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责,赋予派出机构更多的执法权限,强化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工作,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一是应当细化派出机构的职责。由于对派出机构的职责界定太过抽象宽泛,为了保证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展开,必须细化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的职责,使其拥有与监管任务相匹配的监管权力。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参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结合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定,以规章的形式对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责做出具体的规定,制定好有关派出机构以自己名义或派出单位名义履行职责的管理规定,使得派出机构在法律法规或是规章明确授权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没有明确法律法规规章明确授权的,以派出它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避免行政违法。

二是应当明确赋予其相关的执法权限。比如,在行政处罚权方面,警告或者1000元以下的罚款及没收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可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决定;在行政许可职权方面,特别是对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量多面广的行政许可,法律法规可明确授权给派出机构实施,便于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廖天虎.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的控制体系[J].农村经济,2013(3).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篇9

岗位责任制

站长:全面负责本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定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计划及日常管理工作,指导辖区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适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培训。

监管员:在站长领导下实施监管工作,承担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并及时提出监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严格按照信息制度,定期报送信息。

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总结 篇10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组织、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营造放心消费、安全的食品市场环境。现将我乡今年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确保全乡人民的消费安全。我乡积极成立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的成立,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网络队伍。与此同时,各行政村、卫生院、学校等部门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监管小组,充实了乡二级监管责任网络,使食品药品工作形成及时有效的体系。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明确了乡、村、单位等部门的监管责任,抓好对所属辖区、行业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责任,努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对不履行职能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广泛宣传,制造氛围

今年以来,我乡以维护群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药品宣传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依托新闻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全面系统地介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二是组织开展大型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在全乡1000余名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讲座,传授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发放相关知识宣传册子1000余份。三是建立宣传队伍。以各村食品联络员为基础,乡食品领导小组提供宣传资料,村联络员免费发放到户。同时在各村设立知识宣传点,村民可免费索取相关宣传资料。通过各种宣传形式,不仅提高了我乡食品药品小组的自身影响力,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饮食安全,同时通过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安全经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为我乡更好地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明确目标,加大整治

1、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为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乡食品药品办公室在乡村两级单位提前安排落实节日值班人员,并要求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做到有事必应,有人负责。同时对卫生院作好部署,制定食品安全急救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另外会同卫生监督所对周边的餐饮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共计检查餐饮单位11户。检查的重点是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操作流程、持证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另外还对方便食品、熟食制品、酒类及饮料等进行了检查。根据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乡马上对10余家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专业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具体有食品设施卫生、饮食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餐具的卫生、食物贮存的卫生要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等。通过学习培训,使餐饮负责人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卫生知识。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11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关系到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和市场准入等环节的管理, 涉及到种子管理、植保、农技推广、农村环境保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多个单位, 是一个系统管理体系。但就信阳市目前的实际来看, 关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1.1.1 产地环境管理缺乏

产地环境管理需要财政、水利、水产、土地、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 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 通力协作, 依法进行。目前, 产地环境管理大多实行属地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属地环境负总责。鉴于人力、财力等的不足, 各乡镇并没有对农产品基地制定统一的发展计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县级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没有对产地进行分类与整理、保护与建设, 也未在农产品基地建立长期定位环境监测网点, 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更是缺乏监督机制。

1.1.2 生产过程监督管理缺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 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情况, 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等。并且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生产过程记录的管理。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多次下发了关于生产记录管理的通知, 但是, 由于当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分散农资经营体制等问题的存在, 使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的难度较大,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县开展生产过程的全面监管工作。

1.1.3 农产品安全生产指导缺失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指导, 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据了解, 绝大多数县 (区) 农技推广队伍体系不完善, 并没有专门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 更没有从推广农业标准化、指导农民使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指导服务。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不到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 县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信阳市只有市农业局和固始、淮滨县专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 三个检测机构中只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了监督抽查工作, 还存在着检测范围小、检测能力弱等问题。八县两区因无专职检测人员、检测设备不齐全等, 到目前为止, 监管工作还不能进行。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较低

总体看,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机构、人员和力量上与监管工作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矛盾比较突出。当前的检测能力不足, 通过认证的检测项目少, 不少新的风险参数没有能力检测, 检测的人员也严重不足。

1.2.1 检测设备不完备

从全市范围看, 目前只有市检测中心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试验室, 设备配置还不齐全, 部分机构的仪器设备已经老化。八县两区中, 只有六个县区分别争取到了300-400万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资金, 但检测设备还不齐全, 其中的四个县区还都没有建立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的县区, 检测水平只限于定性分析。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建立检测点的建设更是不足, 大部分生产经营者没有能力建立检测设施。

1.2.2 检测队伍素质亟需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认定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比例应当占机构总人数的70%以上。申请省级考核认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 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40%。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熟悉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产品生产特性, 具备相应的检测技能, 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和考核合格。信阳市各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严重存在缺编、缺乏技术人员的问题, 检测技术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当前检测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市检测中心也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检测人员专业不对口、检测与管理人员混用、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少等问题。

1.3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问题

1.3.1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总体规模较小, 认知度低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 加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较低。认证的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知, 在市场上没有优选性, 直接导致认证作用和意义的削弱, 又导致生产企业认证率低。另外, 有些生产者为逃避监管和责任追究, 直接拒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 GAP、GMP和HACCP体系认证的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前期的考察与标志审批, 对于认证的后续跟踪监管和用标过期企业申请续展等的工作重视不够, 直接影响企业和农户进行质量自我监查的自觉性和进行认证的积极性。

1.3.3 认证流于形式, 国际互认程度较低

我国标准的技术内容老化、标龄过长、标准的层次不合理,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较低, 缺乏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 使现有标准难以与国际标准接轨, 又没有与国际上许多认证机构达成互认协议, 我们认证的产品不被国际认可, 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特别是外企认证的积极性。

2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项规定, 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1 建立有效协作机制

要强化部门协调,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食药、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横向配合, 强化纵向联动, 明确各自职责, 严管各个环节, 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应组建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行动, 对违规销售和使用农兽药的行为进行重点清查整顿。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2.2 加快农产品监测机构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 各县区必须成立独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专业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 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在加强和完善市、县区一级农产品检测机构的同时, 按照农业部推进乡镇监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快建设进度, 加大投入力度, 合理成立镇一级的检测机构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超市检测点, 让其作为县区级检测机构的延伸点, 使检测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建立政府检测机构的同时, 应有重点地扶持一部分企业, 特别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建立自己的检测机构。

2.3 提升检测队伍的工作水平

农业行政部门协调人事管理部门, 根据农检机构和认证机构的实际需要, 确定机构工作人员事业编制, 建立专业、精干的检测队伍。各级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要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 加强规范化管理, 加强培训指导, 强化岗位练兵, 切实提升基层农业部门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 不断拓展工作思路。

2.4 强化制度管理

建立基地准出和农产品准入制度, 对农产品进行售前检测, 凭检测合格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生产者、经营者信誉管理档案, 加强跟踪管理;加强产地源头管理, 逐步建立定点采购和检测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规和制度,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2.5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基地管理, 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和推广, 对农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行农业标准化培训, 引导他们按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开展对生产投入品的监管, 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 实行规范的标准化生产。在产业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当中, 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 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模式。

2.6 加快建立认证体系

加强认证机构建设, 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提供硬件和人力支持与保障。加强认证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三品认证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严格“三品一标”的认证程序, 提高认证门槛, 严把认证质量审核关, 重点加强证后监管, 建立退出机制, 实行认证产品的持续性监管。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生产监管, 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冒用品牌、超范围使用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品牌形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也随之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剖析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幼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6) .

[2]范玮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责任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3]雷百战, 郑玉燕, 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2) .

[4]李莉, 李阳.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11, (7) .

[5]李仕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 (3) .

[6]任玉娟.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工作总结 篇12

全面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农产品的生产一线在基层、工作难点在基层、监管重点仍在基层,加快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可以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农产品生产源头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乳山市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把机构建设作为一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抓手,特别是坚持把工作触角向乡镇延伸,工作力量向乡镇倾斜,按照上级的具体要求,立足实际,加快筹建,积极作为,探索出了一条以队伍配备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保障、以工作见效为标准的乡镇监管服务机构建设新路子,有力推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以机构配置为重点,加强了乡镇监管服务机构的工作能力建设。根据上级要求,充分结合区域内农业产业化特点和发展实际,积极筹建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在机构设置上,立足实际,科学布局,确定了“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统一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之中,依托现有的镇

二是以宣传培训为重点,加强了乡镇监管服务机构的组织能力建设。群众充分认识、广泛参与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也是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重点。围绕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基层广大农民群众和生产经营企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坚持从群众不认识的环节入手,从经营商不了解的知识讲起,从干部不熟悉的业务开始,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在群众培训方面,以广大群众的具体生产经营为题材,先后录制了6期以高毒农药鉴别、标准化操作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片,每晚黄金时段在电视上滚动播出;印制了挂历、年历等宣传资料100多万份,通过赶农村大集、镇干部走访等多种形式,集中发放到涉农企业、农资经营者和农户手中,把农药案件受理、如何鉴别真假、举报投诉方式等内容宣传到千家万户,收到了寓教于用、潜移默化的实效;在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专门开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课堂,先后举办培训班8期。在经营者培训方面,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分期分批对所有农资经营单位业主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对农业植保、供销生资两大系统的农资经营者进行了多次强化培训,提高了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在干部培训方面,农业局及农安办定期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及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知识等方

包干到人。规定,各分包责任人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各镇区域内农业标准化生产,分包情况要纳入对单位个人的责任制考核,与评先选优、物质奖惩挂钩,凡是区域内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的,首先追究分包责任人的责任,以此较好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三是定时提供技术指导。在加强日常跟踪服务的同时,各分包责任人根据病虫害发生、作物生长规律,定时到试点单位提供指导,特别是注重监督和协助各村及生产企业技术员做好农事操作记录、农残速测、条码粘贴等一系列工作,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四是以监督检查为重点,加强了乡镇监管服务机构的监管能力建设。严格管理和控制农业化学投入品,坚决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具体工作中,乡镇监管服务机构主要落实好四项制度。一是渠道管理制度。坚持堵源头、管市场、重防范,配合做好乡镇农资店经营资格审查、筛选及日常监管。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以农业植保、供销生资和邮政服务站3家农资经营单位管理的18处配送中心为主体、400多家农资经营网店为挂靠的农资直供配送体系。配送中心与挂靠店之间农资专营专供,封闭运行,并且实行追根管理和责任连带,执法中凡是发现问题,对经营业主和挂靠单位实行“双追究”。近年来,镇监管服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有90多家农药经营网店存在违规经营的现象,全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推进,使全市农产品质量实现了从无形到有形、从产品优势到产业优势、从企业增效到农民增收的“三级跳”,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乳山农资监管得到农业部认可,前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批示“乳山模式”在全国推广,乳山也先后荣获“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是创树了乳山农产品质量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对外扩大了市场影响,打造起了“安全、生态、高效”的乳山农业品牌,扩大了乳山农业的对外影响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日本客商取消每年4—5次的浓缩果汁原料质量检测;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永旺集团将乳山作为农产品采购基地;香港最大的食品进出口商和批发商五丰行与乳山签订了供港苹果基地建设协议;俄罗斯客商主动来乳就蔬菜出口事宜进行磋商,初步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新加坡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计划在乳山建设无疫病食品区,把乳山作为原料采购地和产品加工区。

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初步形成了“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调动了农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乳山的苹果、花生、大姜、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乳山

共服务机构建设涉及到很多领域、诸多方面,单纯依靠农业一个部门的力量很难独立完成,需要多个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乳山市从筹建工作一开始,就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市长任组织的领导小组,负责监管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帮助解决人员编制、运转经费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正是得益于全市上下各级的支持和配合,才使乳山的镇级监管服务机构迅速建成。

体会二:发挥作用是关键。乳山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成后,始终致力于服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在技术指导、市场监管、服务基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产业得发展的多赢局面。

乡镇价格监管工作执行情况汇报 篇13

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价格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镇党委、政府对价格监管工作高度重视,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价格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价格监管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制,为价格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对涉农收费部门的监督管理。镇党委、政府委派专人对涉农收费单位的收费情况进行了调查,针对是否私自提高收费标准、公示工作是否落实等现象进行了督查,对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督促整改。

2、针对XX年年粮油肉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困难群众影响较大的情况,镇党委、政府要求民政部门及时发放农村低保、五保户、孤儿的各种补助和救济品,并积极协调各种生活必需品,以保证困难群众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

3、强化措施、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结合我镇实际,在搞好**集镇物价监督管理的同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职抓。

4、切实加强对成品油、电力、供水、票价等公共事业价格的监管。通过组织各种明察暗访活动,除成品油价格监管没有大幅回落外,电力、供水、票价等公共事业收费价格执行平稳。

5、对服务业及农业物资价格的监管。经调查,我镇的服务行业收费价格基本平稳,但因缺乏必要的执法权、人力、物力及调查取证困难,我镇的部分农资门市部仍不时出现不按国家定价销售的现象。

6、对粮、油、肉、禽、蛋、饲料等价格的监管。通过向各粮油门市及批发部发放《按国家定价销售倡议书》等方式,我镇的粮、油、肉、禽、蛋、饲料等价格不存在乱涨价现象,但肉食品、食用油价格仍然偏高。

7、对建材行业的监管。我镇对辖区内的大小砖厂、石场等企业实行严格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部分企业披上行业自理的外衣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牟取暴利。

8、严厉打击缺斤少两、以假充真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我镇严格要求工商部门在集镇设立公平称和商品质量鉴定点,对缺斤少两、贩假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受前期油荒影响,在成品油价格的监管上仍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XX年年部分不法商贩和单位长期提前囤油,在油荒期间将油批发给农村商贩,这些成品没黑销售点点多面广、隐蔽性强,加之我镇两家正规加油站一个不对外供油(康丰公司加油站),另一个正在进行整改不能售油,使得对各成品油黑销售点的打击取缔难度加大。

2、对农业物资价格监管的困难较大。农业物资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效益和群众切身利益,因缺乏执法权和调查取证困难。

3、乡镇缺乏价格监管机构和执法权,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价格监管控制工作难以长期有效执行。

4、粮、油、肉、禽等销售点点多面广、取证困难,管理难度较大。

四、下步工作建议

1、由县物价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充实壮大价格执法检查组织机构,加大对基层涨价现象的支持打击力度,或成立基层价格执法常设机构,夯实价格监管控制工作。

2、将成品油限量供给作为一项长期制度来执行,加强对各加油站成品油的购、销、存监管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成品油供给方案,做到未雨绸缪,不给囤油行为留任何空子。

上一篇:实习生自行校外实习证明下一篇:小池拼音版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