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用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

2024-08-0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用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精选3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用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 篇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用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

/sps可直接进入信息系统。

(二)信息系统使用帮助。

信息系统首页的“登录说明”中对各类用户登录方法进行了说明。各单位在登录后,可点击界面的右上角“帮助”,下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手册》和在线观看《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说明》视频教程,熟悉、掌握信息系统应用。

(三)信息系统用户类别及权限。

信息系统面向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和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申请企业开放,用户权限如下:

1.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

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激活。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登录系统后,在“评审组织单位管理”栏中创建所管理的评审组织单位的用户名和密码;在“评审申请审核”栏中核准经评审组织单位初审通过的企业评审申请、“核准报告”栏中核准评审组织单位报告。

2.评审组织单位。

评审组织单位登录信息系统后,须在“评审组织单位管理”栏中为本级评审单位创建用户名及密码,完善本单位和评审专家库信息;在“评审审核”栏中处理本级申请企业的评审申请;在“证书管理”栏中,完成对相应等级已公告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的打印。

3.评审单位。

评审单位登录信息系统后,可在“评审报告管理”栏中接收评审组织单位下发的“评审通知书”和上报评审方案、评审报告;在“评审单位管理”栏中完善本单位和评审员库信息。

4.申请企业。

申请企业首次使用“信息系统”,请点击首页的“注册”按钮,根据提示如实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完成注册,并进行登录。登录信息系统后,可在主界面左侧“注册信息维护”栏中修改完善企业基本信息;在“评审企业管理”栏的“评审申请”中,填写评审申请信息,完成评审申请表,并上传附件等相关材料。

三、有关要求

1.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本通知及时转发到有关单位和企业,督促申请企业、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正确使用本信息系统。同时,要做好信息系统当前用户的管理及下级用户的创建及授权管理。

2.评审组织单位要及时通知申请企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申请提交;指导申请企业正确使用信息系统,确保填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申请材料在线审核、证书在线打印等制度,做到各环节审核人明确、审核流程明晰;做好评审专家、评审单位的管理工作。

3.评审单位要加强评审员的管理,加强评审工作上报管理,确保评审方案的及时性和评审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

4.申请企业要按照信息系统及相关要求,如实、完整地填报申请信息,及时上报评审申请。

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于5月15日前,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人员名单报送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标准化办公室,并联系获取信息系统登陆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联系人及电话:王曦、杨松柳,010-6446393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用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 篇2

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

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认真吸取近年来有关冶金企业煤气中毒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加强冶金煤气监测监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分级属地原则,迅速将本通知转发至有关冶金企业并监督贯彻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 针对《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在执行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现就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提出以下有关规定:

一、冶金企业应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建立和完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相关要求。

二、煤气危险区域,包括高炉风口及以上平台、转炉炉口以上平台、煤气柜活塞上部、烧结点火器及热风炉、加热炉、管式炉、燃气锅炉等燃烧器旁等易产生煤气泄漏的区域和焦炉地下室、加压站房、风机房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等,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三、煤气生产、净化(回收)、加压混合、储存、使用等设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岗位,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值守的房间应保证正压通风。

四、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必须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19.5%,作业时间要根据一氧化

碳的含量确定,动火必须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或爆发实验合格;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50ppm)或氧气含量低(小于19.5%)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宜添加臭味剂后供用户使用。

六、水封装置(含排水器)必须能够检查水封高度和高水位溢流的排水口;严防水封装置的清扫孔(排污闸阀或旋塞)出现泄漏。

七、检修的煤气设施,包括煤气加压机、抽气机、鼓风机、布袋除尘器、煤气余压发电机组(TRT)、电捕焦油器、煤气柜、脱硫塔、洗苯塔、煤气加热器、煤气净化器等,煤气输入、输出管道必须采用可靠的隔断装置。

八、用单一闸阀隔断必须在其后堵盲板或加水封,并宜改造为电动蝶阀加眼睛阀或插板阀。

九、过剩煤气必须点燃放散,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于周围建筑物,且不低于50米,放散时要有火焰监测装置和蒸汽或氮气灭火设施。

十、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当压力低于500帕时,必须采取保压措施。

十一、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设备及设施内的煤气,必须用蒸汽、氮气或合格烟气,不允许用空气直接置换煤气。

十二、煤气管道应架空铺设,严禁一氧化碳含量高于10%的煤气管道埋地铺设。

十三、煤气管道宜涂灰色,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种类标志,横跨道路煤气管道要标示标高,并设置防撞护栏。

十四、煤气管道的强度试验压力应高于严密性试验压力;高压煤气管道(压力大于或等于3×104帕)的试验压力应高于常压煤气管道。

十五、煤气设备设施和管道泄爆装置泄爆口,不应正对建筑物的门窗,如设在走梯或过道旁,必须要有警示标志。

十六、凡开、闭时冒出煤气的隔断装置盲板、眼睛阀或扇型阀及敞开式插板阀等,不应安装在厂房内或通风不良之处,离明火设备距离不少于40米。

十七、煤气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施工,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凡新型煤气设备或附属装置必须经过安全条件论证。

十八、生产、供应、使用煤气的冶金企业必须设立煤气防护站,配备必要的人员、救援设施及特种作业器具,做好本单位危险作业防护和救援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用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 篇3

盐安监〔2011〕76号

各县(市、区)安监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安办〔2011〕21号)和盐城市安委办(盐政安办〔2011〕18号)文件精神,现将《盐城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冶金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按期完成我省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目标,并于10月15日前将工作方案报市安监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盐城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推动全市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江苏省安监局关于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全面贯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通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深化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加快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安全保证。

二、实施范围

盐城市辖区内的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

三、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求突破”的工作思路,根据各地工贸企业数量统计情况,每年以一定目标考核任务比例下达,推进我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1年,按照盐城市安委办《转发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盐安办〔2011〕18号)的要求,制定各县(市、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在每个行业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

2012年底前,全市冶金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必须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全市其他工贸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必须有30%的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

2013年底前,全市冶金、机械行业企业必须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其他工贸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必须有50%的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

2014年底前,全市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必须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其他工贸企业必须有70%的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

2015年底前,全市工贸行业所有企业必须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

四、考核标准与考评程序

(一)考评标准

已有国家、江苏省标准的执行相关标准。没有的参照执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二)考评程序

1.企业自评。各有关工贸企业组织自评小组,按照考评办法和标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自评,形成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2.企业申请。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程序后,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由省监局同意后,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申请;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由市安监局同意后,向省安监局申请;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的,由县(市、区)安监局同意后,向市安监局申请。

3.机构评审。评审机构收到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后,依据考评办法和标准组织专家组对企业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意见。

4.审核公告。依据评审机构的评审结果,分级认定和予以公告。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定并公告,二级企业由省安监局认定并公告,三级企业由市安监局认定并公告。

五、工作方法和步骤

为使我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认真把好安全评审工作质量,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真正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按照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一)启动试点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安排部署。市安监局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各县(市、区)安监局、市属重点工贸企业,要按照省、市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情况,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制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确定标准化试点企业名单,确保标准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顺利开展。

2.宣传发动。各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各市属重点企业要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组织有关企业职工培训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政策要求及规范、标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3.摸底调查。各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内工贸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加强与经信委、工商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资源共享,充分掌握辖区内工贸企业分布、结构、类别、数量、生产安全状况等情况,为整个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4.开展试点。在本地区、本行业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按照标准化建设程序及要求开展试点创建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企业按照各行业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全面查找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生产工艺的安全设施、各岗位、各工种作业行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按照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整改后,对照考评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做好申报准备。

2.各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通过检查、召开现场会、交叉检查等形式,使企业主动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形成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大格局。

3.建立完善中介机构专家服务队伍,确保有足够技术力量支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三)整体突破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

采取各种宣传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扩大标准化企业覆盖面,完成工贸企业安全全面达标的目标任务。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使各类企业正确理解和把握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实施细则,让广大职工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执行安全标准、实施标准化奠定基础。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县(市、区)要在全面摸清各行业及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全市标准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研究制定符合各县(市、区)实际的工作方案,明确本工作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分类排队,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有步骤地推进标准化工作。

(三)抓住重点,务求实效。开展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要高度重视,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今后3年的一项核心工作来抓。要抓住关键环节,优先解决严重制约本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在工作实施上把重点放在加强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上,不能重考评、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要注重工作实效,真抓实干,防止走过场,真正推进我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eda课程设计讲解下一篇:大学计算机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