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2024-09-26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共12篇)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1

摘要:食品安全是不仅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特别是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显著。本文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对食品安全监督模式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综合性监管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法为准。食品安全是民族生存的基础、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也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每年“两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再一次引起了国家高度的重视。要求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由于食品安全受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着种种问题。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相互对立的两者之间只有在获得足够的有关食品特性的共同信息时,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由于食品安全质量特性,食品市场买卖双方同样面临着对食品安全信息了解的不完全性。相比之下,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比消费者对食品的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相关食品安全性的信息了解更多。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下,拥有信息优势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会不自觉地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提供虚假、遗漏、过时或误导的信息,甚至采取不道德的手段生产并将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给顾客。消费者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占有上总是处于劣势,对于所选食品的安全性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以致出现低质量的劣质食品驱逐高质量的优质食品的现象,最终导致食品市场秩序混乱。第二,政府行为的不完善。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控制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也作为一种行政权力,完全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监管权力。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引入了市场机制,但是我国还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经济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在食品安全领域,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代表,政府公权力是必须涉入的,运用政府公权力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方面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

但是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需要巨大的运行成本。第一,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也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制定、运行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时,也要考虑成本收益。因此可能会为了政府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甚至直接损害个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由于政府的行政官僚组织庞大,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政府官员可能在理性经济人的支配下,导致政府权力异化,出现权力设租、寻租现象,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违背初始目标。第二,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单一供给模式,使公众对供给的公共产品缺少可选择性,政府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可能致使行政效率的低下,行政管理成本增加。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的单方性、强制性、刚性,导致行政监管行为的不易接受性,受监管主体可能会对监管行为不服,导致监管行为的执行困难,增加行政的执行成本,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增加解决纠纷的成本,使我国原本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加紧张,社会的诉讼成本增加。第三,政府若既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供给者,同时又履行监管者的角色,在没有相应的竞争机制的压力下,在监管成本的约束下,政府缺乏食品监管制度供给的创新动力,导致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失衡。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在制度不均衡的情况下,产权难以界定清楚,社会资源会产生巨大的浪费,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第四,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性、专业性有限,而受监管主体在技术上往往拥有信息成本优势,政府要想对受监管主体有效监管,必须在相关的技术、专业、行业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精力,这直接增加了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运行成本。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需要一种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个人资源的综合性监管模式,应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社会中间层监管为主体,以市场监管为基础,合理配置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力,实现制度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均衡,以降低社会监管成本,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 加强政府主体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保障

要实现食品安全的长期有效监管,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第一,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主要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一个监管环节有一个监管部门”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导致监管的效率低下、可操作性不强和协调性差。为此,可以实施“在宏观上各行政主体统分结合,在中观上以分为主,在微观上以统为主”的监管体制。在宏观上建立食品药品监管委员会来指导、协调、调度各具体部门的工作,在中观上加强省级和地区级食品监管机关的分段管理,在微观上强化县级监管机关的集中执法。第二,强化食品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严格的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这是食品安全防护网的首要防线。我国法律应该明确食品经营企业具备的卫生条件和检测手段,对食品企业的立项、安全状况进行实质性审查,增加对食品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强制性的培训和实质性的、不流于形式的考核,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三,整合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体系。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法律法规有《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些法律存在交叉、重叠、矛盾、空白,对同一食品违法行为,法律有不同的规定,有些规定甚至是矛盾的。如关于食品的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相冲突,存在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但对有些违法行为,却出现法律的空白,如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检疫,就没有相应的法律去规范,食品安全监管者的监管行为“无法可依”,导致不必要的纠纷增加,诉讼成本增加,政府司法资源浪费。所以在整合现有的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资源体系的同时,应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力求食品安全的技术要求标准化和统一化,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第四,加大受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后果。食品企业是有限理性的,具有经济人思维,也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他们在进行食品的供给时,拥有较大的信息成本优势,如果对违法后果的预期成本低于违法收益,他们它会尽一切努力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不惜损人利己,公然违背政府法律,甚至损害社会整体利益。所以必须加大它的违法责任后果,不能仅仅停留在罚款层次、行政处罚层次,而要给予相关责任人刑事处罚,能力处罚———禁止它从事食品生产的资格,对违法企业的商誉给予降级惩罚,增加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使它在巨大经济、法律、社会成本的压力下克制机会主义行为。

2 健全社会中间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组织结构

食品社会中间层组织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的机构,食品安全的检测机构,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机构,食品安全信用评估机构,食品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披露机构;它是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和谐的组织架构体,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相对独立、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第一,提高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国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我国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法律地位不高,没有完全独立的法律地位,在人事、业务、财务上受行政机关很大的限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间层的监管将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所以要大力发展社会中间层主体,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人格,使他们能独立得做出行为,政府也要把具体的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回归社会中间层主体,使他们拥有准公共权力,保障它们的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同时也对社会中间层组织的成立资格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它的专业性。第二,建立体系完整的社会中间层组织。社会中间层组织是监管食品安全的主体,要实现监管主体的功能,必须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即建立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机构,食品安全的检测机构,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机构,食品安全信用评估机构,食品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披露机构;各机构分工合作,相互独立,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社会性监管。第三,建立社会性监管网络,社会性监管本质是整合社会资源,利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实现监管目标,即调动政府立法、执法、司法监管、社会中间层具体业务管理、媒体舆论监督、个人的监督起诉等,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通报、发布食品安全的信息,并且实现在各监管主体之间信息共享,降低公众收集食品安全信息的成本。第四,建立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监督机制。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第三种力量常常出现“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的现象,可能被一些食品利益集团“捕获”或者沦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丧失它应有的公正性、公益性和独立性,所以我们要建立对社会中间层组织的监管约束机制。首先,强化社会中间层组织的自律机制。社会中间层组织往往是食品企业自己组成的,用它们自己的章程和制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其次,加强社会中间层的互律机制。同行互律是由社会中间层组织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方式,行业组织有权要求每个会员组织必须遵守,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严重开除其会员资格。并通过行业的认证制度来评定社会中间层组织的专业资格和能力,提高社会中间层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最后,实施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的监督、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专门组织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对社会中间层组织的负责人给予相应的监督约束,使他们在外部压力下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出现。

3 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利益机制

食品安全的消费者监管,关键要建立相应的利益机制,既要有促使消费者监管的利益驱动机制,也要有实现消费者监管的利益保障机制。第一,确保消费者个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诉讼权等。无论是政府主体的监管,还是第三部门的监管,都是由具体的个人来操作,而每个具体的个人都将扮演消费者的角色,最终落实到每个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诉讼权,也就客观上推动了政府主体监管和第三部门主体的监管的实施。另外,消费者个人利益受到侵害,也最有动力对政府和第三部门施加压力。比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来促使他们履行监管义务,实现对食品安全的依法监管。第二,建立消费者监管的利益驱动机制。消费者也是经济人,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考虑成本收益,尤其是对抗实力强大的企业时。所以政府要建立利益驱动机制,用利益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提高消费者监管的动力。政府尽量提供充分的食品安全信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促使消费者有能力进行更有效的监管。减轻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延长起诉时效,提高受监管主体对消费者的民事赔偿标准,使消费者愿意起诉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政府要加大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减少消费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概率。第三,建立消费者的利益保障机制。无论法律上规定的消费者权利,还是建立相应的利益驱动机制,其目的都是最终实现消费者的利益、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所以要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建立食品行业相应的社会保险、企业赔偿和国家救助等制度,使消费者的利益能够得到制度的保障,实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持续性监管。

参考文献

[1]李长健,江晓华,王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及对策——基于经济法与行政法双重角度的思考[J].法治论丛,2006,(2).

[2]李长健.新编经济法通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3]李长建,张锋.一种社会性监管模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理性回归[J].重庆社会科学,2006,(3).

[4]李长健,陈占江.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2

谈谈创新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摘要:为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本文从剖析基层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着手.提出四项对策:首先要增强监管意识,其次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三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四是创新安全监管思路,从而推动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健康发展.作 者:吴仁龙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安监中队期 刊:中国科技财富 Journal:FORTUNE WORLD年,卷(期):,“”(14)分类号:X9关键词:安全生产 监管模式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3

关键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G478;R155.5

一直以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都是重难点工作,也是整体的食品安全监管薄弱部分,如何加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消除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对学校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学校食堂食品的安全现状探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与应用。

一、当前我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以约束,甚至缺乏膳食管理机构与相应的管理人员,食堂的经营与管理并不在学校重要事务管理工作中,大多学校管理者都将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将食堂食品安全作为软任务执行,缺乏管理态度及执行力度[1]。其次,我国很多学校的食堂设置属于自管的类型,也就是承包管理经营,缺乏外界定时定期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长期的经营中不检查、不投入,将安全责任抛之脑后,还有的学校甚至将学校食堂当作赚钱的场所加以经营,出现严重的以包代管现象。再者,很多学校的食堂普遍投资较少,于是导致卫生条件差,而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与扩建,食堂的建设与管理却完全跟不上学校进步的步伐,尤其是一些地段偏远或城镇小学,录取的学生大多为农民工的子女,就更忽略学生对饮食的搭配与安全性。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不良,比如食堂的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非常差,各种设施布置简陋,食堂区域没有根据使用功能进行分区,在防尘、防蝇和防老鼠蟑螂方面的设施不完善,使用盛放饭菜的餐具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在操作上的不规范以及生熟不分等情况都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些学校的食堂食品原料采购工作把关不严,没有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的索证流程,也缺乏相应的约束制度,在进货验收时流程不规范、不做账或做账不完整,特别是一些学校的食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以承包形式经营,为降低成本而有意采购卫生条件较差的原料,导致校园饮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最后是学校管理以及当地行政部门管理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学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往往点到即止,重指导,轻惩处,或是由于当地其他行政干预难以执行到位的监督,最终都会导致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管理不严。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教育行政部门极少监督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缺乏严谨的事故防范意识,再加上很多学校本身的注重成绩和教育、轻视安全和隐患的侥幸,更是没能肩负起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

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模式研究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的校长自始至终都应该成为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重视完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工作,健全责任制,保证学校食堂提供的食品途径责任至个人身上,并由横向、纵向延伸拓展[2]。此外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与检查,将制度实施落实到底,确保食堂工作者的培训率与体检率都能达到百分之百。

(二)强化研究,合理谋划

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与其他餐饮服务的安全监管工作相联系,并将其放到全局性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去规划和研究,尤其在中考或高考以及夏秋季节等重要阶段时更要进行彻底的食物防毒工作。要将学校的食堂建设成为安全性工程,确保其硬件设施设备得到有效的改善,必须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及《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一旦违反相关规定的,必须关闭重建,指导符合要求与标准为止。而学校食堂的重建或改建后必须得到当地卫生部门安全预防性的卫生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为学生提供食物。

(三)坚持原则,细节把关

坚持监管人与负责人统一的原则,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对食堂的食品卫生进行检查,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丰富督查形式,保证学校真正将食品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要通过细节把关的方式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放到学校的发展任务中去,主要把好六关:(1)采购进货关,避免假冒伪劣的食物进入学校;(2)验收存储关,保证食品食用质量;(3)加工关,严禁因人为加工的因素而导致食物存在安全卫生隐患;(4)样品保留關,必须做好留样的工作,并以标准形式存放,做好相应的登记记录工作;(5)消毒清洁关,严格落实相关的消毒工作,遵循消毒制度,并做好记录;(6)食堂工作人员健康卫生关,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健康证以及培训资格证[3]。

(四)创新方法,整合机制

首先,学校必须实行定期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以预防为主,监督学校在每周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全面排除安全隐患,杜绝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各餐饮服务部门也要对安全卫生工作进行抽查,针对就餐人数的配套设施以及硬件条件等情况进行全面整改。其次,要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针对食物中毒情况有合格的应急处理预案,同时紧抓专业培训和演练,提高实战能力,提升处理水平。再者,要坚守严格执法的原则,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的模式,保证学校食堂的分级率为100%,并建立食品安全的监管信用档案,有不良记录的单位不但要依法查处,同时还要进行重点的监管。最后,要真正落实学校负责人制度,从整体上强化学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应该成为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管理工作,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对食堂的食品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抢抓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联合性检查,加强监督作用,落实责任制,全面消除食堂食品的安全隐患,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环境。

参考文献:

[1]朱艳红.大同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2(32):79-80.

[2]曹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和管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08):3026-3027.

从安全事故原因谈安全监管模式 篇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天津港“8·12”事故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公共安全不是小事,企业必须加强安全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查找安全漏洞,改变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形势,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现阶段国内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政府也建立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然而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2016年以来,全国共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23起,死亡和下落不明348人。湖南发生1起特别重大事故,天津、山西、辽宁、吉林、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地区均有重大事故发生。道路运输业发生1起特别重大事故、5起重大事故,占今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总量的26.1%。煤矿发生6起重大事故,占今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总量的26.1%。水上发生5起重大事故,占今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总量的21.7%。

1 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认为尽管伤亡事故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海因里希认为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或死亡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016年4月22日,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组织承包商对油品罐区二号交换泵房进行检修,在焊接作业时引发泵房及附近油品管线着火,造成泵房上部管廊坍塌,泵房南侧存有1 300余吨汽油的2401号储罐和残留少量汽油的2402号储罐内油品沿损毁管道外泄并燃烧。经调查,该公司组织承包商在交换泵房进行管道焊接作业时,未按照公司动火作业规程,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清理作业现场地沟内的油品,电焊明火引燃作业现场地沟内的油品,火势迅速蔓延,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16年8月16日,甘肃省张掖市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西沟石灰石矿安排9人在斜坡道底部破碎硐室进行维修作业时,因斜坡道上部外包施工单位采用气焊处理冒顶作业,导致充填竹跳板、草垫和原木混合材料着火产生浓烟,造成9人中毒窒息死亡,企业盲目施救,又造成3名救援人员死亡、16人受伤。该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不严格,入井人员未按规定携带呼吸自救器,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报告、现场应急处置不力、盲目施救,矿井通风管理和外包施工队伍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

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分析以上两个案例及近年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人的行为和企业自身管理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对生产安全事故原因认识的变化影响着监管模式的发展变化

随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逐步发展,在国际上形成了管控型监管和合作型监管两种不同的模式。管控型监管模式,是政府一元主导,通过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命令,要求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进行自身安全管理,依赖严格执法确保实施;合作型监管又称协同型监管模式或罗本斯模式,这种理念最早是由英国罗本斯报告[1]提出的,强调通过政府和企业及其他责任主体的有效合作来实现监管。

罗本斯模式是英国罗本斯委员会对当时英国职业安全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后,在1972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此前英国人普遍认为物理层面的问题和法律法规的不足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故而采用了管控型监管模式。这种模式使企业产生依赖政府、消极守法的心态,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命令企业做很多具体事项,致使企业普遍认为安全不是自己的直接责任,而是政府的责任[2]。

根据罗本斯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员工及企业的安全意识淡漠,对安全健康问题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而不是物理条件不足。

我国安全监管模式还是属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随着对安全事故原因的深刻分析。政府不再是直接管控者,而更多承担起构建者的角色,构建起个人和企业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3 构建罗本斯模式的努力方向

3.1 树立“大监管”理念,从意识上转变狭隘的“政府监管”

“大监管”理念要求非政府组织不仅要履行责任,还要成为监管主体。狭义上,政府是唯一监管主体,安全监管即是政府行为。然而,监管主体可以是多样性的,不仅是政府,可以是专业性技术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甚至是企业及个人。监管手段也可以多样化。专业性技术服务组织对企业进行技术层面的监管的服务。行业协会、企业也可以进行自我监管。

“大监管”理念充分调动其他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进而改变政府“单枪匹马”的局面,与政府共同监管,真正实现全社会齐抓共管。

3.2 进一步推进分级监管制度

分级管理制度将企业按照风险大小、地域及安全管理水平分级采取的不同的监管手段。对企业实施差别待遇,激励企业主动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坚持行业(职能)优先、属地为主、科学评定、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建立监管等级要实事求是,以企业自身情况相符合;分级评定过程中标准统一,程序合法,运行透明;监管部门分类监管要松紧有度,惩奖分明。

3.3 继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根本是消除安全隐患,重点是加强防范,关键是责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要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完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

企业要加强自身安全基础管理:狠抓制度建设,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员安全素质;推进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危险源管控,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目标必须先确立,然后才可以弯弓搭箭对准目标射击,这就是有的放矢。我们分析所有的事故原因无非是人的疏忽和企业管理缺陷,找对症状,采取监管改革,由管控型向合作型转变。个人认为政府监管应重在激发其他社会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从“大监管”理念、分级管理制度和企业主体责任方向做出政府构建角色的第一步。

摘要: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分析今年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发现事故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行为和企业自身的管理因素。对生产安全事故原因的认识的不断变化造成了对政府监管模式的推动。

关键词:安全事故原因,罗本斯模式,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1]刘亮.论罗本斯报告对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借鉴意义[C].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参会论文,2009:212.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5

作者:赵光政 刘艳辉

摘自:饲料广角

日期:2012-05-10

摘 要: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宏观政策引导,养猪业逐渐向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规模养猪场发展迅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密集封闭环境使畜禽的生长环境恶化,各种疾病也易发生,控制难度增大,饲养成本提高。而抗生素的使用也易起动物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特别是造成机体内微生物失调和环境污染。同时,抗生素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免疫和健康。因此,抓好规模猪场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养殖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监管工作的重头戏。本文就如何搞好养猪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监管和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监管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关键词:生猪;规模养殖;动物源性食品;食品安全;控制;监管当前养猪业中存在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当前,动物疫病和药物残留是制约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的两大问题。

1.1 动物疫病

动物疫病是制约我国养猪业经济增长、阻碍我国畜产品出口和造成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而且近几年呈现出致病微生物种类增多、毒力上升、耐药性增强等特点。若生猪在饲养阶段感染或在加工阶段污染了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肉食品中就很可能携带这些治病性病原微生物,对以猪肉为主要肉类食品的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构成直接的危害。

1.2 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是导致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我国生猪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来源于饲养过程。有的养猪者及养猪场为了达到防病治病和减少生猪死亡的目的,实行药物与口粮同步,还有一些不法者为谋取经济利益而违法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违禁药物,导致动物身体本身存留有害成分;二是来源于饲料。目前,饲料中添加药物主要有4种,防腐剂、抗菌剂、生长促进剂、镇静剂,其中任何一种添加剂残留于动物体内,均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三是加工过程中的残留,一些生猪性产品加工经营者在加工贮藏过程中,非法过量使用一些有毒防腐剂或色素、香精等。食品中的兽药或饲料添加剂残留超标,在人体内富集易产生过敏、畸形、癌症等不良后果,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2 养猪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监管措施

醴陵市是生猪调出大县,养猪业是我市农业支柱产业,年出栏约120万头。因此,抓好规模猪场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养殖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监管工作的重头戏。为此,我们建立有生猪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制度。一是加强动物源性食品产前环节监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从养猪业投入品抓起,加强饲料、添加剂、兽药的监督管理。二是加强饲养环节监控。要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抓好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等强制免疫工作和危害大的生猪疫病及人畜共患猪疫病的防控工作,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猪疫病的流行和发生。三是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禽屠宰加工条件》等规定,新建或改造屠宰加工企业,使其在动物防疫等方面符合卫生要求。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进行屠宰加工,严格遵守《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进行宰前宰后检疫,对检出的病害动物源性食品严格依据《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处理,确保出场的猪肉产品安全可靠。四是加强流通环节监控。首先,严格执行商品猪流通环节产地、运输、屠宰检验检疫同步检测“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违禁物品制度,特别对异地销售的生猪更要严格检疫同步检测,防止疫情扩散和有毒有病害生

猪及其产品流向市场进入餐桌;其次加大市场环节的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决不徇私。执法的重点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集市等猪肉产品质量问题高发地,防止有质量问题的猪肉产品从这些地方流入市场;最后,结合可追踪体系的建设,严格市场主体的准入及产地准出和退出机制,一旦经营者违规经营,严肃处理,严重的坚决取缔其经营资格。生猪规模养殖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监管模式探索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政府政策的引导我市养猪业的专业化、产业化养殖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因此,如何搞好规模养殖场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给我们政府职能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以下是针对规模猪场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的实践求索。

3.1 我们利用动物防疫长效机制模式建立县、乡、村3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一是市设质量安全股,成立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单位为成员,责任分工,订立责任状,并纳入目标考核,负责全市监管工作的计划、方案的制订及监管措施的组织实施;二是每乡镇设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1~2名质量安全监管员,负责并配合市职能部门搞好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常年性监管工作及信息联络,协助本局开展各项专项整治。三是每村配有质量安全协管员,负责协助辖区内质量安全的宣传和常年监管及信息联络,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这样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有人管、事有人做,责任层层分解并签订责任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使监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从而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

3.2 市局与全市规模猪场签订《醴陵市规模猪场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书》,规范养猪者行为,明确责 任,风险自负,使之提高认识,自觉接受监管,积极配合搞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生产方面:自觉接受管理和法规及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养殖水平,积极推进健康生态养殖。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规定在以下几方面个做好日常记录:一是生猪常年生产情况,品种、数量、繁殖、标识、种猪来源、进出场、日期等;二是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的名称、生产厂家、批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三是免疫程序及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四是消毒、诊疗、用药、无害化处理等情况;五是按时向畜牧股报送上月生产情况月报表。(2)动物防疫方面:一是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二是遵守免疫操作规程,自觉搞好常年免疫,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及时加挂免疫标识,建立免疫档案,每年完成免疫监测送样,送样量按种猪存栏量的1/

10、商品猪存栏量的1/50;三是按猪场实际情况搞好非强制免疫的品种免疫。(3)动物卫生监督方面:一是搞好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治理要按规定达标;二是按规定引种和商品猪出栏提前产地检疫申报;三是按规定搞好无害化处理积极配合职能部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4)质量安全方面:一是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建立用药登记制度,严禁使用假劣和违禁药品;二是严格遵守兽药使用休药期规定,所有采购饲料、兽药、疫苗来源必须向职能部门申请登记备案,并做好出入库使用记录备查;三是自觉接受不定期的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品抽样检测,全年育肥猪总量抽样率不少于2%。

3.3 管理模式。一是多层面地对多环节实施常年监管。市局职能部门采取不定期对规模场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进行督导监管,乡监管员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实施常年监管,村级协管员协助监管员对辖区内规模猪场实施常年监管。二是开展考核评先活动。制订规模猪场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考核细则,采用百分制,半、分别按责任完成情况考核评分,综合评比按全年两次考核所得分值从高到低评选先进单位,设立流动红旗奖,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三是以奖代罚。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完成好的规模场优先享受国家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以之鼓励广大养殖者积极参与质量安全促进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管理网络体系,分工到人、责任层层分解,规范养殖者行为,以奖代罚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监管方法模式,引导、促进、提高各从业人员的动物源性

供应链视角下的大米安全监管模式 篇6

关键词:大米安全;供应链;流通现状;监管模式;优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TS207.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267-03

收稿日期:2014-03-19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3JGC088 )。

作者简介:杨浩雄(1974—),男,湖南长沙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城市物流。E-mail:yanghaoxiong@126.com。我国大米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先后有五常大米大规模造假、央视曝光的大米掺香精假冒香米等事件,近期又出现湖南省的问题大米流向餐桌的事件,使得社会各界对于这个乱象纷呈的产业提高了关注度。只有通过搭建质量安全沟通平台,实现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在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贯彻和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1]。大米质量安全监管要覆盖整个供应业链[2],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大米质量检验和监督。大米供应链是由农业、加工和包装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大米生产和供应网络,其主要环节包括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以及最终消费者。在这些环节中,消费环节是比较特殊的,因为这是直接受大米安全影响的环节,其他环节都存在着对大米安全不利的因素。这些环节在大米供应链中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使得保障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事情,而是必须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考虑的事情,基于供应链研究大米安全保障体系[3],才能使食品安全不限于空谈。在大米质量安全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诸如大米追溯系统的研究也只能做到事后追究,而且这些研究一般从宏观角度进行阐述,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本研究基于大米供应链系统观念,构建了由监管米源、监管加工和包装企业、监管仓储和运输过程以及信息服务平台组成的基于供应链的大米安全保障体系,从预防和追溯2个方面保障大米质量安全,以期对保障我国大米安全有所帮助。

1大米质量安全问题现状

1.1大米供求现状

我国是大米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大米的消费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但人口仍为刚性增长,这也同时促进着大米市场需求的活跃,在大米的消费中,居民的食用消费占了85%以上;另一方面,大米的饲料和工业用量有所增加,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一方面饲料和工业用米量有所增加,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稻谷与玉米的差价扩大,使得稻谷饲料和工业用量增加较多,饲料用量将超过1997年最高水平的1 186万t,工业用量也将达到1 000万t的水平。预计2013—2014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量为20 150万t,比2012—2013年度增加310万t,增幅为15%;其中食用消费17 200万t,较2012—2013年度增加300万t,占8536%;饲料消费1 526万t,较2012—2013年度减少92万t,占7.6%;工业用量1 300万t,较2012—2013年度增加100万t,占6.5%;种子用量124万t,较2012—2013年度增加2万t,占0.6%。

1.2大米流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米流通基本上是从种植地经过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之后到达社区、经营网点进而到达消费者手里,各环节由政府、行业协会分别进行监管。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整理,笔者对大米流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得出大米监管流程,详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大米从原产地种植到进入批发市场/超市的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种植环节,未对土地用途进行划分;在抽检环节,中小米厂的抽检如同“牛栏关猫”,重金属含量长期以来没有被列入粮食常规检测项目,部分企业虽可抽检但却不公布,也没有公信力,而且农户常以未经处理的污水,甚至工业废水灌溉,由于大米需要吸收大量水分,使得大米较其他主要农作物更易受污染。(2)加工和包装环节,我国的大米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在大米中不允许添加任何香精和色素,但是近年来有的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有的往香米里掺白米后销售,有的将一种叫做“香檬精”的食用香精喷到白米上,进行处理后冒充香米,有的是将大米倒进机器里搅拌、打磨,将大米着上黄、绿等颜色,标上含有β-胡萝卜素大米、竹香大米、七彩米等名称出售,还有的是抛光去除米粒表层的糠粉,通过适当的抛光使米粒表面淀粉胶质化,呈现一定的亮光,不但外观效果好,商品价值也得到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大米表面的光亮度,极个别不法厂商在抛光时不仅添加水,而且非法添加矿物油,这虽然能使米粒外表更加光洁,但完全是违法生产有毒大米的行为。另外,大米在包装上目前较常使用的主要是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袋;质量在5 kg以上的包装几乎全用塑料编织袋材料。使用塑料编织袋来包装大米,

包装方式简单,材料防潮性差、阻隔性差、大米易氧化霉变,虫害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夏季储存期更短。(3)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大米保管不当容易发生霉变,大米霉变后,除了使大米颜色、外观发生改变外,更重要的是会产生一系列有害霉菌,如粮食、油料霉变时常见的黄曲霉菌。黄曲霉菌在大米中繁殖是有一定条件的,温度在30~38 ℃、相对湿度为80%~85%、大米含水量为20%~25%的条件最适合黄曲霉菌繁殖生长。黄曲霉菌所产生的黄曲霉素B1是严重的致癌物质,不但很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且极耐高温,280 ℃的高温都不能破坏其结构。正常淘米、煮饭根本无法去除其毒性,食用这样的大米对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大米在流通中的潜在污染如图2所示。

2大米监管模式的优化设计

nlc202309040105

大米从种植到消费者手中经过较多的流程,为了保证大米的质量安全,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要实行监管,主要包括大米的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然后到各个粮食批发市场,再到各大超市,这些过程都需要实行适时监控,以保证大米的质量安全。

2.1监管米源

从供应链角度分析可知,大米供应链中的第1个环节是生产环节,它决定了大米质量安全的起点。在这一环节由农业技术专业人员指导监督水稻种植过程,商场、超市、餐饮、集体用餐单位与安全食品基地直接对接,以此来严格市场准入,并由质监局对米源进行抽样送检。本研究设计的种植环节质量监测方法见表1。表1种植环节质量监测

关键

控制点显著危害关键限值监控对象方法频率人员纠偏记录验证种植环节(企业)霉菌、害虫、农药残留、重金属、化学污染GB2715—

2005《粮食卫生标准》等土壤(重金属)、水质(重金属、硫化物、亚硝酸盐)、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乙烯)、作物(农药残留、霉菌、害虫)土壤(重金属)传感器、水质(重金属、硫化物、亚硝酸盐)传感器、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乙烯)传感器,企业对产品自检传感器实时监测,产品定期自检企业检验员(第3方)找出污染源,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监测数据上传服务器、自检报告政府抽檢

2.2监管加工和包装企业

大米生产的下一个环节是加工和包装,在加工和包装环节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有危害的大米进入供应链的后续环节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大米加工和包装应该成为大米监管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合格的米源进行加工以及包装,在大米生产过程中也将执行更为严格的标准。对大米生产加工的设备及大米的包装进行检测,在磨制过程中将经过多道过滤,多次金属含量检测,并将进行颜色、形状、千粒质量、水分、残留物等多种检测,并由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监督检验。本研究设计的加工和包装环节质量监测方法见表2。

2.3监管仓储和运输过程

根据大米的仓储和运输过程的监控进行检测,其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常规检测项目,按照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普通大米等级别标准过“安检关”。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由粮油质检中心对成品进行检验、监督。本研究设计的仓储和运输环节质量监测方法见表3。表2加工和包装环节质量监测

关键

控制点显著危害关键限值监控对象方法频率人员纠偏记录验证加工(企业)致病菌、化学物污染、添加剂GB 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产品(致病菌、化学添加剂)、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环境(温湿度)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企业对产品自检传感器实时监测,产品定期自检企业检验员(第3方)找出污染源,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监测数据上传服务器、自检报告政府抽检包装(企业)致病菌、化学物污染、断针、异物GB 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金属异物不得检出等产品(致病菌、断针、异物)、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环境(温湿度)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企业对产品自检传感器实时监测,产品定期自检企业检验员(第3方)找出污染源,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监测数据上传服务器、自检报告政府抽检

表3仓储和运输环节质量监测

关键

控制点显著

危害关键限值监控对象方法频率人员纠偏记录验证仓储霉菌GB/T 29372—2012《食用农产品保鲜贮藏管理规范》产品(霉菌)、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环境(温湿度)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企业对产品自检传感器实时监测,产品定期自检企业检验员(第3方)找出污染源,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监测数据上传服务器、自检报告政府抽检运输霉菌GB/T 29372—2012《食用农产品保鲜贮藏管理规范》产品(霉菌)、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环境(温湿度)、运输工具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车辆(陀螺仪套件、压力传感器、北斗定位)等,企业对产品自检传感器实时监测,产品定期自检企业检验员(第3方)找出污染源,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监测数据上传服务器、自检报告政府抽检

2.4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大米安全监管模式的现状为政府垄断模式,其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监管理念陈旧、监管环节脱轨导致监管滞后以及监管过程不透明等。为了加强大米检测信息在各个环节的有效流通,并且提高大米监管透明度,可以建立信息服务系统,该信息系统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链接到一起,共同监管大米质量安全。消费者通过新闻中心了解有关大米质量安全问题的报道,还可以利用信息查询系统做进一步的探究,然后通过公众参与平台反馈给各控制环节,各控制环节据此做出反应,有利于各个监控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大米质量问题;同时,各控制环节通过相关链接掌握最新政策法规、检测标准等,并且利用智能决策模块对大米质量进行实时追踪、分析与预警,有效地遏制大米质量安全问题,并将有关大米各环节的相关信息推送至信息直报平台,方便其他监控环节了解大米的最新信息。该信息服务系统应由政府监管为主导,对失信企业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来督促企业实施大米安全保障措施。信息服务层主要提供两大类服务,一是各种查询及信息提供等基础信息服务;二是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用于大米安全监督管理的特色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系统可以满足当前大米安全的急迫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时准确反映大米的质量安全问题,保证大米流通过程中各部门随时监督与管理;有利于大米上市前、流通和消费期间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满足消费者了解所购买大米信息的要求。一旦发生大米质量安全问题,能够根据信息平台追溯事故根源及相关责任人员,从而满足明白消费、安全消费的社会要求,保护消费者的适当权益。

3结论

本研究基于供应链系统观念构建了适合我国大米供应链的大米安全保障体系,由监管米源、监管加工和包装企业、监管仓储和运输过程以及信息服务平台组成的基于供应链的大米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在大米流通过程中进行监控及信息跟踪,能够有效保障大米在供应链上的安全性。但是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包括大米安全保障体系的具体实施细节、各环节的有效衔接问题等,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华书,林光华,韩纪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构想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267-271.

[2]郝涤非.食品产业链安全监管全覆盖问题研究[J].农业机械,2012(18):23-26.

[3]田源,张文敏.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8(24):95-96,176.王海鸥,陈守江,胡志超,等.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与控制[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70-273.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7

1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是卫生问题,其设计到了许多不同的领域而所能影响到食品安全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如果说食品安全产生问题那么其产生的原因有时也不是某一个单方面的因素,其问题本身涉及到了农业、商业、环保、道德等等不同的领域,因此对于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也不应该单纯地从某一个方面出发。

1.1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生态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是较大的,如今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十分严重,而由于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工业废料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就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例如生产者所使用的水源的纯净性、所用各类原材料的是否没有被污染者方方面面都会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威胁。1.2农药与化肥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食品的生产是离不开农产品的供应的,而如今的农业产品大量地使用了化肥和农药,这些化肥与农药在防止虫害的同时也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而目前许多农产品依靠化肥催发里面含有一定的激素类药物,如果这些东西不能被清洗干净那么就会很容易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影响。因此农药与化肥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3产品加工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近些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食品安全问题都出在了加工环节,例如为了保证颜色鲜艳用硫磺熏金针菇、用苏丹红制作汉堡和鸭蛋等等,为了能够使得其产品更具卖相和食欲无良的加工商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除此之外,许多产品加工原料本身是已经腐败的,而为了不浪费这些材料许多加工商会添加许多化学品使其看起来十分新鲜美味。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这其中除了法律方面的缺失外也是加工厂商道德沦丧的结果。1.4检验食品安全的技术落后的影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这不能不与社会监管部门的管理有关系。我国在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方面还是有些落后的,而且不够严格。因此想过监管部门缺乏一定的技术手段,在食品安全技术的制定标准,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有一定缺陷。所以国家在这一领域大量投资,出台相应的成熟度的法律法规,以及研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在食品的安全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严加把守,很有必要。1.5真菌、细菌、病毒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在食品工业中,有些真菌被用来酿酒、面包发酵等,但这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黄曲霉素致毒、事物中毒性白细胞减少症等都是因为人体服用了这些真菌导致产生的,更有甚者会导致癌变。有些细菌用在制造食醋、味精等方面,这也多多少少威胁人体的身体健康。对于病毒,我们所熟知的狂犬病病毒,其致病危害众所周知。还有一些慢性病毒、口蹄疫病毒等。这些都给人体带来了危害。

2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缺陷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食品药品监督、卫生、农牧、商务、工商、质量监督检验、海关、环境等多个执法主体。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采用“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这样的监管模式虽然分工明确但是各个监管方之间的联系却不紧密,期间的协调性也很难保证,而在问责方面更是变得困难起来。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主要缺点有以下几点。

2.1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划分并不清晰。

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并非是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其问责时对责任主体的确定工作就变得相对困难起来。不仅如此,由于是食品监管是多个部门协同监管,在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的情况下,其分工也不明确。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监管职能交叉重叠,部门之间互相掣肘的情况时有发生。职权交叉和责任真空的出现在所难免,扯皮、推诿现象司空见惯,彼此无法做到明确分工,协调配合,食品安全监管难以形成合力。2.2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造成执法困难。在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定方面,在以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没有过多的法律条文因此在处理相关问题上遇到了无法可依的尴尬境遇,而在这几年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其在法律法规方面变得更加完善,但是这种完善也只是相对与原本的状态而言。其中对于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追究、对于执法方面的强制力度等等的规定还是没有十分明晰。因此这使得食品全监管的难度被增大。

3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改善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强调风险分析和预防,从而把资源和工作重点放在具有最大潜在影响的风险上;以清楚、合理和科学(以风险为基础)的国家食品法律体系为基础;开展全面的监督和监测活动,并以其作为风险分析的基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必须从现存实际问题出发,在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陈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全新的科学监管模式。将整个食品安全链的监督职能赋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行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职能。将执法力职能合并是目前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好方式,在以往的监管体系内各种不同的权力部门有着许多权利重叠的部分,而对于这些重叠部分,各部门则又本着就易弃难的态度,对于一些易于监管的部分则相互争抢对于一些难以监管责任较大的却又避之不及,这使得食品监管的力度与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一旦执法职能被合并同意管理,那么这样的权利重叠和互相推诿的状态就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形成食品安全监管一条边垂直监管的机制后,可有效地避免过去那种政出多门,多头执法,执法部门之间相互制约,职权重叠交叉,办事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对涉嫌食品安全的违法事件打击不力的种种弊端,从而真正形成权威、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涉及到人民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也无法让步,所以我们必须在威胁食品安全的源头对其进行遏制,而在监管模式上也应当吸取一些欧美国家的先进理念以及优秀经验从而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上进行改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8

1 餐饮连锁企业的概念

餐饮连锁企业是指经营同类餐饮服务产品的若干企业, 以一定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 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 从而实现规模效益的一种经营组织。

2 连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技术手段落后, 监管信息无法实现共享

目前, 对于餐饮连锁企业的监管, 都是围绕某单店面来进行的, 没有上升到连锁的层面, 监管部门往往还是沿用单店的监管模式和思路去监管, 忽略了对于连锁餐饮监管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连锁餐饮食品安全流程的规范是复杂的系统, 而不是各单店简单相加的结果, 信息技术手段的落后导致监管信息无法及时发布、共享, 往往只能暂时改善单门店的卫生状况, 而不能涉及整个连锁系统, 致使监管手段片面化。

2.2 政府监管部门缺乏统一的规范性规定

目前, 许多餐饮连锁企业在总店本身的餐饮服务和管理水平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盲目扩张。而我国的卫生监管部门对餐饮连锁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 又仅停留在基本的餐饮卫生方面, 无法建立针对连锁餐饮的区别于其他普通餐饮企业的监管方案, 甚至出现对位于不同地区的同一连锁餐饮门店的监管标准参差不齐的情况, 致使对餐饮连锁企业的监管缺乏规范性, 效率不高。

我国除了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各地方根据自身特点还制定有各项地方性法规, 如《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云南省食品卫生条例》、《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等。由于各地政策法规的不统一, 餐饮连锁企业各门店管理模式混乱, 食品质量 (包括:食品的色、香、味、形等) 及其安全不稳定, 且同一品牌店, 各地执行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多方面因素致使餐饮连锁企业各门店的食品安全状况良莠不齐, 造成我国餐饮连锁企业的不稳定发展。

2.3 分段监管导致对连锁餐饮中央厨房与经营门店的监管脱节

连锁餐饮的中央厨房是其独有的特色, 是指采用巨大的操作间, 采购、选菜、切菜、调料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 将原料按菜单分别制作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 用统一的运输方式, 配送到各连锁经营店, 进行二次加热和销售组合后供应给顾客。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我国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管理体制, 这就导致大部分连锁餐饮的中央厨房、经营门店分属食品生产和餐饮环节, 分别由质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分段监管的脱节, 往往使得食药监部门在门店内查见问题食品后无法向中央厨房追溯, 而质监部门在中央厨房内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也无法及时向经营门店发布, 造成治标不治本、监管脱节的困局。

3 建立餐饮连锁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的建议

3.1 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升监管部门对连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这里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餐饮连锁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推动连锁餐饮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信息技术的渗透对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特别是搭建电子采购平台, 可以将连锁餐饮各门店纷乱复杂的食品信息统一规范, 提高食品信息的透明度和采购溯源能力, 能够很好地保证食品品质、降低风险, 信息技术对把好食品原料关的渗透将更加深入。另一方面是指政府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对于餐饮连锁企业监管信息的共享, 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 及时发布某单门店食品安全隐患信息, 既是对该连锁所有门店食品安全状况的预警, 更使各地区监管部门对该连锁餐饮进行全覆盖检查时更有针对性, 颠覆原本对各单门店监管各自为政的监管思路和模式, 使针对连锁餐饮的监管方式更加系统化。

3.2

统一监管思路, 指导餐饮连锁企业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餐饮企业连锁经营必须抓住统一经营管理, 结合餐饮业经营的特点, 适当扩张, 形成一定规模。监管部门应鼓励、倡导餐饮连锁企业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 并使之推广到各加盟店。按照质量管理体系, 制订规范性操作手册, 作为提高和统一管理的有效手段, 促进餐饮连锁企业的科学管理, 形成一套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用管理模式。

在实际监管中, 监管部门应结合餐饮连锁企业的特点, 在企业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统一对连锁餐饮的监管标准, 使餐饮连锁企业真正做到食品、服务、管理的全面连锁, 同时提高监管效率。3.3归并连锁餐饮门店与中央厨房监管部门, 减少监管环节连锁餐饮门店与中央厨房之间监管部门的不同, 产生了监管空隙, 多头监管导致监管真空。为解决此弊端, 对连锁餐饮的监管应逐步实现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模式, 延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连锁餐饮的监管链, 由门店延伸到中央厨房。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例, 对于园区内的餐饮门店及其对应的中心厨房的食品安全采取了单部门监管模式, 即由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质监部门完全退出对于世博园区餐饮店中心厨房的监管, 并非采取法律所规定的分段监管模式, 这样既保证了从原料至成品相关信息的流畅, 也彻底解决分段监管导致的监管缺位、责任不清等深层次、瓶颈性问题。世博食品安全保障的成功经验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当今时代对餐饮连锁企业而言, 意味着更多机会的同时, 也意味着其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牵涉甚广。由于餐饮连锁企业与人民的饮食安全息息相关, 一方面, 企业要具备高度灵敏的管理系统, 及时分析、处理食品安全危机, 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将危机损失最小化;另一方面, 监管部门要针对餐饮连锁自身的特点, 创新监管模式, 在不断追求餐饮连锁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的同时, 完善连锁餐饮食品安全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于显洋.影响餐饮业持续发展的五大因素[J].连锁与特许, 2004, (3) ,

[2]乐清, 李蓉君.对传统餐饮业实行特许连锁经营的思考[J], 商业经济文荟, 2003, (3) .

[3]耿莉萍.对中餐企业连锁经营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 (1) .

[4]蒋国洲, 张继军.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国际化探讨[J].商业研究, 2002, (9) ,

[5]王林.论我国餐饮连锁企业的特色及优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9) .

[6]李敏.我国餐饮业连锁经营现状和特点[J].市场营销导刊, 2004, (03) .

[7]耿莉萍.对中餐企业连锁经营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 (01) .

[8]陈实.中外餐饮连锁发展的比较分析[J].商业文化.2006, (21) .

[9]肖艳辉, 刘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兼评我国《食品安全法》[J].太平洋学报, 2009, (11) .

[10]池进, 李秀兰.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4, (02) .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9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财富的增加, 公众闲暇时间的增多, 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等, 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个区域十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且较敏感的产业, 极易受到外部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例如, 自然界中的地震、水灾、火灾、异常恶劣气候等;经济领域中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客源国经济危机、外汇汇率波动、能源危机等;健康因素中的流行性疾病等, 它们或对游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或破坏旅游生态资源, 或导致旅游者改变目的地, 从而给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害, 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此外,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安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或者管理者各项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等诸多原因, 目前各类旅游事故仍旧频繁发生。

2 旅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近几年, 旅游行业在各级政府领导下, 在国家旅游局指导下, 旅游安全工作一直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 扎实推进旅游安全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 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我国在发展旅游业伊始, 就注意到了旅游活动中存在着的安全问题, 并通过各种立法手段保障旅游者安全。国家层面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国家旅游主管部门颁布的旅游安全管理方面的部门规章, 如《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试行办法》、《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二是其他相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法规, 如《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在地方层面, 2004年9月10日,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 条例以专章形式对旅游安全进行了规定, 明确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旅游安全监管职责, 明确了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在旅游安全方面的权利义务。2006年12月12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北京市星级饭店安全生产规定》。2008年4月20日, 北京市旅游局下发了《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2008年5月28日, 北京市旅游局下发了《北京市旅行社安全管理规范》。2009年1月6日, 北京市旅游局又完善、修改并出台了《北京市旅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

2.2 旅游行业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划分情况

目前旅游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遵循统一指导、分级管理、以基层为主的原则。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 会同有关部门, 对旅游安全进行行业监管。旅游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指导、督促、检查本地区旅游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旅游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制定的涉及旅游安全的各项规章的情况。

旅游经营者通过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 设置内部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专门人员,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设施, 切实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旅游经营者应当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并向旅游、公安等有关管理部门和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报告。

2.3 旅游行业安全监管纵向体制现状

按照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 旅游安全管理体制是:企业主体责任, 综合监管, 行业监管, 专项监管。它突出了旅游企业负责, 强调了旅游企业对安全生产负责的重要性。

(1) 企业主体责任是指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为职工的职业活动以及旅游者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同时, 企业作为独立法人, 对本企业发生的事故, 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行业监管是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及地方旅游法规、政策, 对旅游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组织指导, 监督检查, 促进企业努力改善旅游安全环境, 消除不安全因素,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保障职工及旅游者的安全和健康。

(3) 综合监管是指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以政府名义并运用国家权力, 对旅游企业和有关机关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和执行安全管理法规、政策的情况, 依法进行监管、纠正和惩戒的工作。

(4) 专项监管是指旅游企业在安全领域涉及的各专项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的安全监管, 如消防、质监等专项监管。

2.4 旅游行业安全监管横向体制现状

以北京市为例, 2004年, 北京市政府依法对各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逐项予以明确和落实, 并以市政府京政发[2004]22号文件印发执行。2007年, 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涉及5个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的政府规章, 进一步明确相关行业监管职责, 其中就涉及旅游部门的监管职责。

(1) 旅游行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依法对本市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具有综合监管主导地位。而北京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属于行业管理部门, 对旅游行业安全生产负有行业监管职责。

(2) 旅游行业中的治安、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公安部门对旅游企业社会治安的监管、对大型活动的审批与监管。二是消防部门对旅游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 旅游行业中的疾病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旅游行业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食品卫生、消毒产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和食品包装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二是旅游人员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和监督管理。

(4) 旅游行业中的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

质监部门对旅游行业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区及娱乐业的游乐设施的安全方面。游乐设施安全事故是旅游娱乐安全较为特殊的一种表现形态, 指由于娱乐场所的游乐设施设备原因而引发的不安全事故。

3 旅游行业安全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 现行的旅游安全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旅游安全管理的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 旅游行业现行体制机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3.1 旅游行业安全监管执法机构不健全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除旅游局外, 旅游业尚有其他主管部门。例如, 旅游景区的主管部门有旅游、建设、林业、园林绿化、水务、环保、消防部门等。这些部门共同形成了旅游安全管理的外围机构群体, 能比较有效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也容易因主管机构多且分散而形成多头管理和管理的“真空地带”, 造成管理的低效。旅游行业内部, 虽有部分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 (尤其是饭店) 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或设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但至今尚有为数不少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连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因此, 当前旅游行业安全监管执法机构不健全, 基层旅游管理部门缺少专门的旅游安全监管机构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这种体制上的缺陷和不足, 势必会影响旅游行业安全监管的质量。

3.2 旅游行业内业务管理机构安全监管缺乏主动性

目前省级旅游局对承担安全管理职能的机构工作职责的规定是:组织拟订本市旅游业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 组织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宣传教育, 督促、检查旅游业重点单位落实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组织制订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承担安全管理职能的机构面对的监管对象非常多, 但实际的工作人员数量却很少, 导致了人员与任务的不对称。其次是业态管理机构缺乏安全管理主动性。目前, 全国省级旅游局还内设了各个旅游业态管理处室, 负责具体的旅游业务管理工作, 但在安全监管方面却没有相应的责任, 旅游业态管理机构内部缺乏安全监管主动性。此问题如不加以解决, 将会严重影响旅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业绩。

3.3 旅游行业内部沟通缺乏联动性

实际工作中, 省、地市及县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各处室之间对旅游安全监管工作的沟通协调还是较弱, 特别是各业态管理处室对各自监管对象实施管理时, 还没有充分考虑旅游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关需求, 特别是在旅游景区、旅行社评级、饭店评星工作中, 旅游安全监管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联动性。

3.4 旅游安全监管职责范围不明确

在旅游行业安全管理方面, 各级地方旅游管理条例对于旅游行业安全监管责任进行了一般的分工, 明确相关监管部门的旅游安全监管职责, 但这些职责分工还是过于笼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公安、消防、卫生、建设、质监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 在相应领域肩负安全监督职责, 旅游部门负责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这样的划分, 虽然明确旅游管理部门是以行业管理部门的身份来对旅游行业进行安全管理, 但是它缺乏明确定位, 在众多的权力部门当中, 旅游管理部门又应当如何行使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 却没有明确规定, 因此在现实的工作中, 也因职能交叉、职责重叠, 导致了多重多头执法、权威性差的状况, 无形当中降低了旅游行业安全监管执法的效率, 也增加了行政执法成本。

3.5 旅游安全监管法制不健全

虽然国家及各省级政府已经制定了许多旅游行业安全管理的法规或文件, 但依然不够, 突出表现是安全管理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 有的法规制定年代过早, 有的领域还是管理空白。特别是随着自驾游、探险游、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的产生, 旅游安全管理的法规建设问题更加凸显。

3.6 旅游行业监管协调工作机制不足

实际工作中, 有的监管部门在对旅游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 很少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通气, 大多各行其是, 甚至相互掣肘, 严重削弱了监管执法力度, 重复检查、重复处罚的现象时有发生, 使旅游企业无所适从, 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最显著的表现是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与专项监管之间协调不力, 也体现出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和工作关系的不顺, 因而难以形成监管和执法的合力,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的效果。因此,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 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 形成旅游安全联合执法机制。

3.7 旅游安全监管方法和手段落后

由于旅游行业管理起步较晚, 特别是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赋予安全行业监管的职能后, 在安全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方法的确很少, 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模式, 缺乏丰富的工作手段和方法, 往往只能依靠日常和专项的安全检查来对旅游经营单位进行监管执法。

4 完善旅游行业安全监管模式的对策

4.1明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管理处室安全监管职责

按照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基本思路, 省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内部处室之间的安全管理职责应进一步明确, 明确各业态管理处室的安全监管职责, 不能将安全管理与具体业务脱节。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部门, 并强化其内部综合协调和对外联系协调的工作定位, 要让安全监管部门在内部担负协调各业态部门之间安全管理工作, 对外负责与公安、质监、安监等部门的对口联系, 对上负责与国家旅游局旅游安全的综合监管的对接工作。

4.2 健全和完善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制

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制, 就是建立并形成完整的、合理的、顺畅的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制架构, 并在这个架构下, 横向拓展, 纵向延伸, 形成由若干个完整的子系统构成的总系统。应该树立大体系的概念, 构筑大体系的格局, 纵横交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监管体系。

旅游安全监管体系应包含以下一些内容:在新型旅游安全管理体制中, 政府监管处于主导地位, 承担着制定“游戏规则”并监督执行的责任;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不仅调节企业的安全投入水平, 而且为安全中介服务组织的成长提供土壤;社会监督是防范“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新型旅游安全管理体制中, 政府、市场和民众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

(1)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中的政府监管。

是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旅游安全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管理。具体来说, 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审批权、许可权、审查权、认证权、验收权、处罚权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 承担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职责, 做好旅游安全工作。

(2) 促进旅游安全管理中的市场调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安全投入作为企业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为企业及其负责人必须考虑的工作。另外, 随着政府的简政放权, 政府和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中间地带, 必然要通过社会中介服务来完成。因此, 旅游安全管理中的市场调节, 主要是指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 企业更加注重对旅游事故的预防和准备, 同时中介市场能够提供企业进行旅游安全管理的相关服务。

(3) 完善旅游安全管理中的社会监督。

将社会监督引入旅游安全管理体制, 赋予公众对安全管理同等的监督权力, 有利于防止“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情况的出现, 从而真正形成政府、市场和民众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 旅游安全管理, 不仅与企业内部人员 (主要是从业人员) 的健康、安全休戚相关, 而且和外部的民众 (如企业附近社区及居民, 或与旅游事故利益相关的团体和个人) 也存在密切的利害关系。因此, 旅游安全管理中的社会监督应该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权利维护, 另一是旅游安全管理的公众参与。

4.3 创新旅游行业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要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旅游安全格局, 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为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必须不断地对安全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创新监管和服务方法, 细化监管措施, 完善服务机制, 创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安全监管服务新模式。旅游行业安全监管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提倡“投入使其有根, 教育使其不为, 制度使其不能, 监督使其不敢, 问责使其不怠”。

(1) 实施旅游安全标准化。

旅游安全管理是旅游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应该力求达到“旅游服务设施危险源辨别率100%、服务设施安全标准覆盖率100%、安全标准贯彻实施率100%”。实施旅游安全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星级饭店、社会旅馆, 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食品卫生设施、监控设施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为主要突破口;二是等级旅游区, 以完善娱乐设施、道路安全、危险路段警示系统为主要突破口;三是旅行社, 以规范旅游合同、完善租用车辆手续和旅行社责任险为突破口;四是旅游汽车公司, 以完善各项车辆安全行驶的制度、强化管理措施、确保零事故为突破口。通过实施安全标准化达标工程, 促进旅游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全面提升旅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2) 增强旅游安全管理的激励措施。

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将有效地激励企业增加安全投入, 主动预防事故。这是一种正激励。同时, 也可以采用负激励的措施刺激旅游企业注重安全管理, 即通过不断加大对重点企业违规的处罚成本, 刺激旅游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3) 建立社会联动系统与旅游执法总队。

建立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 由旅游、治安、质监、消防、保险、交通等多部门参与的社会联动系统, 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抑制旅游安全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又能够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安全问题, 把安全问题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 可考虑设立旅游执法总队, 作为社会联动系统的主要执法力量。

(4) 建立有效的旅游救援系统。

旅游救援指在发生旅游安全问题时, 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护和应急援助, 可分为医疗援助和非医疗援助两类。旅游救援是以保险业为依托的一项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以旅游保险为基础。旅游者可通过向旅行社交付一定费用, 预先办理救援服务卡, 在旅游活动中遇到安全问题时向救援中心寻求求助, 在符合救援服务的范围内不再交费。旅游救援系统应包括:保险、医疗、公安、武警、消防、通讯和旅游接待单位 (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等) , 并与省内外、国内外旅游救援中心联网。

(5) 完善旅游安全宣传与教育系统。

提高旅游安全意识确保旅游安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公众教育。宣传教育既要面向旅游者又要面向旅游地社区和旅游从业人员。前者可通过旅途中的各种告示 (诸如各种安全小册子等) 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建议等。旅游从业人员安全宣传教育包括两部分, 一为旅游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 二为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社区宣传与教育则可通过各种招贴告示、新闻媒体乃至学校等各种渠道。

(6) 推行旅游安全管理中的社会中介服务。

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是一个“有限政府”, 在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管理和服务空间。这个空间主要是由社会中介服务来填补。中介服务可以向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最佳配置, 因此, 旅游安全中介服务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旅游安全管理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今后, 我国应该通过制定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对旅游安全中介服务的机构 (组织) 设立原则、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提供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服务过程与业务范围、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逐步建立起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旅游安全领域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

4.4 改进旅游行业安全监管的保障措施

改进旅游行业安全监管的保障措施, 对于健全和完善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制有着积极作用, 保障措施的改进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根据行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和规范旅游业的有关法规、规章, 建立健全旅游业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要互为补充和协调, 以促进旅游行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健全旅游投诉有效预防机制、投诉受理网络和快捷处理工作机制。建立处置社会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2) 准确定位旅游行业安全监管职能。必须对旅游安全监管体系准确地进行定位,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旅游安全行业监管职责的具体内容, 并制定一些配套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细化与专业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 加强沟通协调合作, 增强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安全主动监管意愿, 旅游安全工作实行联合监管, 有效避免旅游安全难题面前发生的职能定位不准的情况。

(3) 加快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旅游安全监管机构, 明确监管执法主体。从职能上划分, 旅游安全监管机构应当包括旅游行业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 即旅游安全监管部门与公安、交管、消防、质监等有关部门。从层级上划分, 旅游监管机构应当包括市级与区县级旅游安全监管机构。各项安全监管职责应当法律化、制度化, 即在法律规定和政府授权的范围内履行各自的职责。其次要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的新型旅游安全监管队伍, 通过补充立法方式, 保证旅游安全监管队伍名称统一、服装统一和标识统一, 切实承担起旅游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能, 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逐步树立旅游安全执法威信, 提高旅游安全执法效果。

(4) 加强各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旅游安全管理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旅游安全管理体系, 特别是对于公安、质监、安监、消防、卫生等部门涉及的具体内容更为突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各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应在旅游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通过协调联动机制、信息交流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等, 加强各部门在旅游安全问题上认识的一致性和工作的同步性, 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工作效果。

(5) 建立强有力的旅游安全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旅游安全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是旅游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旅游安全中介机构正日益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成为旅游安全生产的服务主体。因此, 要注重研究和遵循市场规律, 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安全认证、评价、检测检验、培训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加快培育旅游安全中介机构市场, 实现旅游安全生产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

(6) 开展旅游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安全文化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文化本质上就是企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旅游安全文化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点抓起:一是旅游安全文化应该与行业特点相符合。二是安全文化的宣传方式、方法、内容应该与行业工作人员实际工作及自身素质相适应。三是制定旅游安全文化宣传效果的评判方法、标准。四是旅游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与经济利益挂钩。五是分析总结旅游行业安全文化, 作为基准, 指导、监督行业有效发展自身的安全文化。

5 结语

改革和创新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制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也是旅游安全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应进一步明确的行业内部安全机构及业态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 健全旅游行业安全监管的三个层次, 创新旅游行业安全监管的运行机制、方式、方法, 进一步改进旅游行业安全监管的保障措施, 为旅游行业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旅游安全格局。

参考文献

[1]钟群鹏, 吴素君, 骆红云, 有移亮.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和自主创新的若干思考及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 (3) :3-8ZHONG Qun-peng, WUSu-jun, LUO Hong-yun, YOU Yi-liang.Consideration and suggestion of the system, mechanism and inde-pendence creative of work safety 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2 (3) :3-8

[2]武正君.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6) :177-179WU Zheng-jun.Fulfill enterprise s responsibility and construct long effect mechanism safe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 (6) :177-179

[3]崔秀娟.旅游区 (点) 安全评估体系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1 (1) :64-67CUI Xiu-juan.Fuzzy Safety Classification for Tourism Region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1 (1) :64-67

[4]赵波.旅行安全及其保障论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2, (4) :31-33ZHAO Bo.Touring Safety and Safeguard[J].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02, (4) :31-33

[5]张进福.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旅游科学, 2001, (2) :44-46ZHANG Jin-fu.An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and Solution of Tourism Security Management[J].Tourism Science, 2001, (2) :44-46

[6]张进福, 郑向敏.旅游安全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1, (1) :15-22ZHANG Jin-fu, ZHENG Xiang-min.A Study on the Safety in Tourism[J].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2001, (1) :15-22

[7]张西林.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初探[J].经济地理, 2003, (4) :542-546ZHANG Xi-lin.Genesis of tourismaccidents[J].Economic Geog-raphy, 2003, (4) :542-546

[8]郑向敏.旅游安全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9]郑向敏, 卢昌崇.论我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3, (6) :16-20ZHENG Xiang-min, LUChang-chong.On Tourist Security System[J].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3, (6) :16-20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10

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分析

国内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负责管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中食品质量安全的部门是质量技术监督局, 我国质量检总局2001年开始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 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第二, 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强制检验;第三, 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张贴市场准入标志。检验合格的食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贴有QS标志, 若食品未张贴QS标志则不能进入市场。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美国是世界公认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做的最好的国家, 其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较为健全, 发展时间也较长。表现为:第一, 美国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有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规、肉类检验法规、禽类检验法规、蛋产品检验法规、食品质量保证法规和公共健康事务法规等;第二, 在立法与执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高, 美国在该方面也建立有关法规与行政命令, 在执行各种法律法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开, 同时对外公开食品管理过程;第三,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运行有效。

淮安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来, 淮安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明显改善, 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还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当前法规还无法覆盖食品生产的全部环节, 自食品生产与销售还存在一定漏洞, 食品监督执法不能适应食品质量安全形势发展, 淮安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未发挥自身职能。第二,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淮安市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很多食品安全标准存在老化、水平偏低等问题, 已明显失去应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给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造成执法困难。第三, 监管体系不健全。淮安食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食品安全控制方法与出厂检验手段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很多食品质量无法保障;很多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未认识到食品质量的重要性, 本身卫生条件也不达标, 生产环境与操作不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只有县级部门设置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乡镇政府一级缺乏监管人员, 基层食品安全无人监管。

淮安市五维联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五维联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念

创建五维联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做法, 如图1所示, 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个人的积极性, 强调政府部门在食品监管中的重要性, 重视监管食品市场与食品生产, 同时结合社会监管, 下放食品安全监管权限,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社会监管不需支付过多资金, 保证社会福利最大化与可持续性化。

五维联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意义

1.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在五维联动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 政府是主导, 市场是基础, 生产是根本, 社会是支撑, 第三部门是主体。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 政府、市场、社会可及时沟通信息, 第三部门将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时传递给政府、市场和社会。如食品行业协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存在于食品行业与企业中, 本身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最为齐全。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政府, 可帮助政府加强监督与管理, 进一步杜绝食品安全事件;利用这些信息的公开可使食品生产企业结合在一起, 共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不良食品生产企业和存在问题的食品种类也能及时展现在社会广大公众面前, 提醒广大社会公众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 社会各界监督食品企业的生产。

2.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在五维联动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 政府结合法律规定, 严格做好食品安全立法、执法、司法等工作, 同时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政府鼓励消费者监督食品生产企业, 自觉维护自身权益;政府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提高社会各界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在全面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保证实现全面监督与管理, 在食品监管中发挥积极作用。强调第三部门承担监管主体, 大力支持与扶助第三部门的发展。政府利用全面推行食品安全改革, 使第三部门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主体, 进一步减少自身负责的具体事务, 集中精力做好立法与执法工作。第三部门要结合自身非营利、自治、民间、专业等特点, 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行为的公平、公开、顺利进行, 保证全体社会公众身体健康。

3.形成食品安全监督网络

笔者研究统计数据发现, 当前淮安市共有7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 另外, 淮安市还存在食品小生产作坊4 000余家, 这些小生产作坊不具备生产许可证, 假如缺乏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将无法保障当地的食品安全。五维联动模式构建政府、市场、生产企业、社会及第三部门五方结合的完整监督网络, 有利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淮安市五维联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成效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11

关键词:安全生产监管;B/s模式;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国家对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工作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模式已与当前迅速变化的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不适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强化对各类企业,尤其是强化对危险品、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增强政府及安监部门对突发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安监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安全生产监管MIS系统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监管工作的需要,而且还能成为危化品、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和防范、以及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指挥的重要基础,也可以为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一个高效平台。

二、安全生产监管MlS系统的建模与设计

1.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信息系统的用户层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来实现(如图l所示),同传统的C/S模式相比,B/S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重用性。

B/S模式的工作过程为:用户通过浏览器以提交表单(F01Tfl)的形式实现交互操作,发出诸如对数据库的插入、修改、查询以及删除等请求。当用户在浏览器上填好表单并提交HTTP请求时,Web服务器根据表单所设定的应用程序分析解释浏览器请求,如果请求的内容需要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则把请求转换为标准的SQL语句并通过数据访问接口(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on、ADO—ActiveData Obiects等)提交给数据库服务器,由它来完成这个操作,然后把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进行格式处理后以HTTP的形式返回浏览器并显示。

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计算机化实现的是三级监管体系,也实现三级数据交换体系。监管系统所需的数据将通过地市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进行采集,并通过省级系统上传到国家安监局数据中心。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在系统的纵向结构设计上,采用流行的三层体系结构,把应用程序组件定義为三个独立的逻辑组成:用户层、业务层、数据层(见图3)。用户层主要解决系统与用户的交互以及信息的数据格式和用户端的显示等问题。业务层则是处理具体业务处理流程包括各企业、政府机构等原有的业务系统及本地数据库管理系统,依赖系统核心部分即业务应用基础服务器提供的业务服务来完成用户请求的功能,它收到用户接入系统转送来的请求后。根据特定应用领域的业务逻辑,将用户请求分解成粒度更小的业务操作送业务应用基础服务器。数据层采用性能优越的数据库,运行在独立的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上。该结构的优点是使整个系统逻辑界限清晰,利于资源的优化和负载均衡,增强和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并使系统易于扩展。

(2)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系统。部、省、市三级网络互联,连接方式采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方式。以保证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整体实现网络拓扑如图4所示。

(2)网络与信息安全方案。

①网络的安全。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服务和防火墙技术。将系统的所有服务器都建立在虚拟子网内,并用防火墙隔离。只允许安全的网络协议(如HTTP协议等)通过,其他如FTP、TELNET协议限制执行。同时用ISAPI将对系统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的IP地址限制在某一范围内。

②系统平台的安全。在本系统中,我们将服务器作为域用户管理器,为其下的工作站设定工作组,并为不同的管理员用户设置访问权限和相应的口令,充分利用了软件平台自身的这些安全机制来确保系统平台的安全,同时关掉可能导致安全漏洞的服务,如Telnet、Ftp等。

③Web服务器的安全。采用Web服务器IISS,0对允许访问的用户、组、IP地址或域主机名进行授权,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同时与Windows 2000 Server结合,控制用户访问权限。

④数据库的安全。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强大安全功能,如数据库帐号、数据库视图、帐号操作权限等对访问进行控制。具体如下:(A)使用身份认证,使SOL Server的登录安全与Windows 2000Serve安全性高度集成,保证系统用户的登录安全。(B)创建预定义的数据视图,使用户只能访问需要观察的视图。例如不同用户对住户信息查询时,工资、住房补贴等敏感信息只能由主管人员访问。而对其他用户这时可以创建一个视图,只显示姓名、性别、年龄等一些不敏感信息。(C)利用存储过程。例如我们创建了一个存储过程用来检验存储在数据库安全表中的ID,这样当在注册过程中要进行维护,只需要在存储过程中完成。从安全角度来看,存储过程只存取安全表的实体,应用程序访问的只是存储过程,而不是数据表,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

⑤通信的安全。系统用两种不同的加密手段实现网络数据通信安全性的设计。一种采用安全协议加密客户端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的信息,一种通过专门的加密算法实现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重要数据的加密传输。

三、安全生产监管MIS系统具体实现方案

1.数据传输途径。部级由各省将数据整合后通过数据传输平台将传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数据库中。此数据库成为部级实现对全国范围内业务监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搭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同时对一些必要的信息通过公众信息网对外发布。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流程的监管。其数据归集整合后通过数据传输平台传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数据库中。此数据库成为部级实现对全国范围内业务监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搭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同时对一些必要的信息通过公众信息网对外发布。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主要环节及其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管数据归集归纳为企业状况数据库、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三大数据库集中在数据中心,采用先进的Oracle 9i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维护其数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将通过对各业务系统的功能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各业务部门新的业务需求和业务发展的趋势,制订标准的监管系统数据标准。监管平台的建立采用微软的,Net技术架构,技术先进,开发快捷,能够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数据传输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技术,做到数据安全稳定地传输。

而省级监管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是从数据整合平台获取的,数据整合平台将地市级上传的数据和省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数据中心的符合标准数据库规范的数据。最后,省级监管系统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监管后,将数据上传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标准数据库进行监管。所以省一级监管系统分为三部分:省级、地市级业务数据的传输(数据传输平台)和整合(数据整合平台),省级监管数据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数据库的传输(数据传输平台),省级监管系统的监管平台。省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系统还留有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部门直接查询的接口,以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部门主动查询信息的需要。省级的数据传输实现如图6所示。

2.软件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系统数据采取部、省、市三级分布存储的方式。其系统平台、应用软件部署方案如图

四、结束语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基础上,基于B/S模式模拟开发了全国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计算机化应用软件,在部级采用Oracle9i数据库、Unix操作系统、Windows2000 Server+IIS5;在省市级采用SQL Server2000、Windows2000、Windows2000 Server+IIS5。对于网络安全方面链路层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网络层采用防火墙及入侵检测技术;对于系统平台安全方面,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均作了技术上的安全优化配置的尝试。从实际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来看,都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随着net框架的出现,很多应用功能模块采用Web Service实现,所以利用ASP,net和Web Ser-vice开发信息发布系统必将成为新的趋势。

另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各级安监部门的事,还涉及到政府其它部门和众多企事业单位,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筹划建设地区级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规范各地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建设标准,以便在全国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后能做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篇12

1 榆次区食品行业基本状况

2013年榆次区建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5个, 畜、禽养殖场2938户, 食品生产企业68家, 食品经营单位2679家, 餐饮服务单位1428家 (包括学校及幼儿园食堂128家) ;养殖合作社18家, 奶站15家, 饲料生产企业10家, 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2052个 (动态数字)

2 健全落实食品安全共同监管长效机制

2.1 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建设

2013年榆次区政府组建了由区委书记为主任, 区长、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副区长为副主任, 22个相关部门和19个乡 (镇) 及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 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区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食药局。为夯实基层基础, 区政府充分利用社会管理网格化电子平台, 把1250名网络长聘请为食品安全信息监管员, 利用统一配发的手机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开展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和信息报送。使监管部门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 发现监管漏洞和不到位的问题, 使食品安全工作实现了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社会监督功能。

2.2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经费保障机制

2013年榆次区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加大了支持力度, 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及行政管理、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各项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 强化对经费的统筹分配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保障了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13年榆次区食品安全经费财政预算200万已全部到位。其中175万元根据检测和办公需要已经拨付到各监管部门、各乡镇和办事处。

2.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2013年榆次区政府与各监管部门、各乡 (镇) 、街道办事处签订责任书, 强化政府领导、部门监管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 执行联席会议制度, 有效的整合了全区食品安全监管资源, 提高了全区的监管效能。

2.4 建立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制度

(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制定出台了《榆次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 在榆次时报公布了区食安办及各监管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 (2) 制定出台了《榆次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响应原则, 及时开展应急处置, 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 (3)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及时收集掌握和核查处理群众、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4)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制度, 稳妥、准确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问题, 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防止引起消费者恐慌和舆论负面炒作。

2.5 加强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由经信部门牵头, 监管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各部门加大对食品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引导, 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持, 努力打造一批重质控、讲诚信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以引领和带动全区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监管部门严格实施“黑名单”制度, 对严重失信食品企业及时向上级部门反应并在食品企业大会上通报批评, 促进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3 榆次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情况

3.1 机构改革, 提升食药监管工作能力

这次改革在原餐饮、保化、药械监管职能的基础上, 将原质监部门负责的生产环节和原工商部门负责的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赋予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监管力量显著增强, 责权各家清晰、明确。启动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从卫生监督所、卫校、物价检查所、乡镇、街道和原种厂抽调96名同志, 组件了区食药局稽查队和10个乡镇、9个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

3.2 竞聘站长, 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为真正选拔出有能力、有素质、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站长, 区政府成立了竞聘领导组, 制定了科学严密的站长竞聘方案和人员双向选择方案。基层站长的竞聘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一是面试题由省考试中心出题, 由区纪委、监察局和区食药局两名同志双锁密封运送至考场, 在所有评委的监督下于开考前10分钟启封使用;二是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参加评分;三是所有竞聘人员抽签确定面试顺序, 参加面试只报序号, 不公开个人信息;四是候考区和面试现场均实行电子屏蔽, 充分避免作弊现象的发生。

3.3 组织培训, 增强食药监管执法本领

新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组建成立后, 为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和文明执法能力, 区政府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上岗培训, 邀请了市监察局、食药局、质监局和工商局的专业干部进行授课。

摘要:2013年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和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本次调研就是以此为背景, 选择榆次区为调研地点, 通过了解榆次区2013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目的是从中发现找出榆次区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好的做法和亮点, 为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探索出一条捷径, 为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创出一块新模板。

上一篇:礼仪服装下一篇:会计信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