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2024-07-24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共11篇)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1

新年伊始,正值春季气温回升阶段,各类病原微生物和媒介生物生长繁殖处于高峰,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易发高发。为切实做好全市春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食品安全认识

目前气温迅速回升,导致各种细菌繁殖较快,食物极易变

质、腐败,引发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易发食源性疾病。各区市县局和分局要高度重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站在讲大局、保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吸取以往各地食物中毒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针对春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特点,结合当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研判形势,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严防餐饮服务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共筑餐饮食品安全防线。

二、突出重点,加强监管力度

要针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春季消费特点,突出监管重点,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要结合抽检和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深入排查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将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以餐饮服务集中区、旅游景区、地方特色小吃聚集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以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大中型餐馆、农村集体聚餐、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家乐”、小餐饮等为重点单位;以凉菜、裱花蛋糕、生食海产品、饮料现榨、水果拼盘等为重点品种;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制度的落实情况、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再加热、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的综合治理,特别针对各类专间和单独操作场所是否达到操作规范要求、食品的加工贮存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是否有未经许可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

三、加强宣传,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要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健全和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增强诚信自律、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加大政策解读、监管动态等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健康消费,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积极防控,强化应急管理

要高度重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动态,防控在先,作为在前。要加强舆情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遇有突发食物中毒事故,要依据职责分工,配合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当好政府参谋,防止演变成群体性治安事件。要做好善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危害,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2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餐饮行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有食物原材料的采购、食品的加工制作、消费者进行消费购买这样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监管不力都会引起食品安全的问题。首先是原材料的选择和购买,在我国的自然生态大环境下,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水、土壤等方面都收到了影响。工业化的生产环境下,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土地中的金属含量超标,农业灌溉水资源的质量得不到具体的保障。在庄稼生长起来后,对于植物的杀虫农药又使用量超标等等,这是在植物方面。在食物原材料的肉类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次,在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中,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过期食物的加工生产,完全罔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最后的食品销售服务环节,餐饮行业人员对于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不强,并没有对食品进货设立一个专门的账册,有一部分人员拒绝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和食品安全质量的安全承诺制度,也不愿意在客人用餐结束或者购买结束时主动提供发票,或者直接拒绝提供发票,这样的话就造成食品采购无证可查,尤其是一些黑心作坊里流传出来的一些熟食制品。还有一些经营者食品安全的思想意识极差,缺乏专业的安全食品操作手法,极易发生食品污染。

一般进行食品投资时,资金投入都不大,餐饮业可以说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以家庭经营为主,因此在没有经过正式培训的情况下,对于食品安全方面也都不是十分看重。首先是功能分布不合理,操作间小不达标,各类功能区混在一起,尤其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地区这种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其次是卫生问题的不达标,废弃物的随意堆放,餐馆设备简陋,无法对于维持餐厅卫生,清洁设备配备不全,消毒设施落后或者基本没有,食物污染严重。最后就是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餐饮行业人员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认识,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到位。

加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加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的原材料采购环节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化食品原材料的购买渠道和安放。与此之外,建立供货商监管制度,严厉食品和其原料的造假和售假行为。“餐饮行业可以根据烹制各种菜肴的实际要求,制定各类原料的采购标准,并坚持使用[1]。”督促餐饮服务提供建立完整的进货加工售卖体系,在其中建立相关环节的发票提供和查验制度等,严格控制食品安全的源头。其次,对于食品加工环节的管理。将风险进到最低化。

首先就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按照不断更新的理念,进一步对餐饮行业中的各项制度。其次,尽快制定餐饮行业安全标准的脚步。还有就是执法队伍的加强和扩大。食品安全的监管的有效程度和监管队伍的质量是分不开的,做到公正执法。最后就是加强关于餐饮食品的安全培训。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述评 篇3

国内的研究。(1)关于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管体制:郑文杰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机构的历史沿革进行阐述,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模式,容易导致监管重叠、监管缺位及政出多门,将会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和高效性。刘旭霞、李洁瑜、朱鹏总结发现美国已建立由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整体协调的统一监管模式。按照产品种类的不同来分工,不同种类的食品归不同的部门来管,美国食品安全由各国会直属部门的各下属机构和各不同的法律定共同监管。徐润龙罗华标总结新加坡和香港的监管制度:新加坡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实行少部门监管体制,主要由家发展部下属的农粮食品和兽医局两个部门负责。中国香港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实行单一部门的集中监管体制,实徽策层与执行层分离的政策。(2)除机关部门监管外的监管类型及建议:李光德提出可以通过食品安全的公众监督、社会舆论及社会组织的监督来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3)法律法规方面的监管:张利庠与张喜才对欧美的食品发全危机管理进行了相关经验介绍,认为处理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应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机构设置,完备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并积极开展应急预案建设。

国外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包括安全监管部门的研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1)安全监管部门的研究:徐景波通过系统地研究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指出建立相对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避免出现多头监管,浪费监管资源;徐润龙,罗华标,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对完善中国大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启示中总结新加坡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实行少部门监管体制,主要由国家发展部下属的农粮食品兽医局和国家环境及水源部下属的国家环境局两个部门负责;朱慧娴在欧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得出: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包括两个层次:欧盟、主权国家;具体内容按照职能机构来分:①欧盟理事会。②欧盟委员会及相应的常务委员会。③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美国食品也被评为全球最安全的食品,美国已建立由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整体协调的统一监管模式按照产品种类的不同来分工,不同种类的食品归不同的部门来管,国食品安全由个国会直属部门的各下属机构和个不同的法律规定共同监管!

(2)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美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公众健康,建立了公认的世界领先水平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国会和各州议会也相应颁布了贯彻落实的食品安全法令,并授权或强制要求监管机构依法执行。朱慧娴在欧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讲到美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公众健康,建立了公认的世界领先水平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国会和各州议会也相应颁布了贯彻落实的食品安全法令,并授权或强制要求監管机构依法执行。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已有研究的优点。纵观现有研究,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餐饮食品安全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呼吁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关注这一事情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不仅仅直接关系民生,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外贸经济。并且也都注意到了政府部门在其中起到的引导作用,企业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民众自我意识提高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对现有政策给出的建议,都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非常有帮助的。在周永刚王志刚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中,还提到了主体重构:弱化政府监管职能,实现全社会创新协同,这一提法较为创新,既要看到政府重要性,又要实现全社会的创新协同。

局限性。现阶段的研究很少提及第三方的监督,而在我国的现有形式下,第三方的监督检验必然会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应整合食品安全检测资源,鼓励支持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及创新

从市场失灵角度谈谈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体系。肯德基“多腿鸡”等事件的发生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政府的监管层面上。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食品质量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消费者在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这几个方面导致了市场的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监管。政府虽然也有能力监管,但由于部门之间的缺位与错位,监督制度的缺失,政府能力的局限,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动机的影响,导致了政府管制的失灵。在政府管制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解开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关键在于对安全监管体系进行重构。

创新。整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应提倡以现有具备较强食品检测能力的政府办检测机构为基础,整合检测能力较弱的政府办检测机构,强化政府办检测机构的“第三方”属性、弱化部门归属,在地方政府主导下探索建立跨部门的食品检测资源共享机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观念,让现有政府办食品检测机构发挥最大化效用;在检测资源整合共享中,可以参考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按照生化与化学、微生物学、兽医学等检测专业进行分类,根据检测机构的专业优势,通盘考虑检测机构规划,进行专业整合和侧重发展。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4

XXXX〔20XX〕XX号

签发人:王某某

小餐饮监管整改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规范引导,逐步完善和创新小餐饮监管机制,基本形成全区餐饮服务监管网络,提升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水平,小餐饮的环境卫生和加工条件明显改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到位,食品安全突出隐患基本消除,小餐饮占道经营、油烟扰民、环境脏乱等问题得到根本好转。

(一)基本形成全区餐饮服务监管网络,小餐饮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二)到2012年底,全区小餐饮单位持证率达到90%以上;全区主次干道、商业集中区、交通枢纽站、学校周边等区域无小餐饮占道经营、无证经营;

(三)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和信息公示率达到100%;

(四)按照我市餐饮市场建设标准与管理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统一规划建设具有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和地方特色的餐饮市场、美食街区等,鼓励和引导小餐饮进场、进店经营和实行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服务;

(五)加快中小学食堂升级改造,截至2012年底全区新增A级学校食堂7家,创建5家示范学校食堂。

鼓励寄宿类中学、高等院校食堂实行夜宵经营。

二、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

按照“街为基础,社区为网络”的原则,街道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负责本辖区的小餐饮整治工作,负责餐饮市场、美食街区和示范店的日常检查、信息收集和反馈。食品药监、工商、城管、环保等部门作为执法主体,认真依法履行职责。教育、建设、公安、民宗、城建、交管、卫生、质监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积极参与和支持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

各街道要对本辖区小餐饮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按照主干道和学校周边、次干道、交通枢纽路段、背街小巷、居民社区院内的先后顺序,列出整治计划安排,确保9月底至少完成40%的整治任务,10月底至少完成70%的整治任务,11月底基本完成整治任务。

(一)有证小餐饮的规范

1、对卫生条件达标的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小餐饮,由食品药监部门在10月底前完成量化分级管理,11月底前信息和脸谱公示到位。

2、对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小餐饮,由食品药监部门和街道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整改到位后由食品药监部门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分级和脸谱公示。对整改不达标或拒不整改的,由食品药监部门吊销其《餐饮服务许可证》,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街道组织联合执法进行取缔。

3、对有油烟噪音扰民投诉的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小餐饮,由环保部门和街道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整改后环保部门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对油烟噪音扰民拒不整改的小餐饮,由环保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二)有门店无证小餐饮的整治

1、对卫生条件较差具备整改条件的无证小餐饮,由食品药监部门和街道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对按要求整改到位的小餐饮,食品药监部门和街道一起检查验收,对符合要求的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2、在对卫生条件进行整改的同时,如有涉及到油烟噪音扰民的无证小餐饮,由环保部门和街道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后,由环保部门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工商部门应根据《餐饮服务许可证》、房屋租赁备案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办理工商执照。

3、对现有所在场所为历史遗留的产权证照不全的房屋,或在居民楼下非商用门面的无证小餐饮,也应按要求整改达标,纳入规范管理。

4、对不具备整改条件或整改不达标,或拒不整改的无证小餐饮,街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予以取缔。

(三)占道经营小餐饮的整治

城管部门负责对出店经营、违章占道的餐饮单位进行查处,依法对沿街流动摊贩、乱搭盖餐饮摊点进行取缔。8月底前完成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占道经营的整治,9月底前全区违法占道餐饮夜市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1月底前基本完成占道小餐饮的整治任务。

(四)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及其他单位食堂的规范

教育部门负责对幼儿园、学校食堂硬件设备升级改造和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安全就餐,对属于学校资产的门店实行严格管理,禁止提供给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9月5日前完成5所示范食堂的创建,12月底前完成7所B级食堂的升A工作,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对发现未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工地食堂,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申请办理,截至10月底,已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达到全部工地食堂的90%以上。

其他有关单位对自己内部设置的食堂要加强日常管理,未办证的在9月30日前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

(五)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的规范

工商部门对集中式餐饮具消毒单位严格审批,对无营业执照的集中式餐饮具消毒单位依法查处;街道发现辖区内有无工商执照从事集中式餐饮具消毒的,应立即通知工商部门进行查处。

食品药监部门对已办理《营业执照》的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和信息公示,每月至少上门监督2次,对其工作环境、设施设备、洗涤剂、检验记录、包装标志等进行严格检查,每季度至少抽检一次,每次采样不少于5件。对达不到C级标准和严重违法企业,由食品药监部门依法查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提请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六)小餐饮夜市排档的建设与规范

结合我区现有夜市排档的区域分布和硬件条件,综合考虑交通组织、水电供应、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因素,在充分征求辖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2-3个现有夜市排档作为规范夜市排档建设路段,9月15日前整改规范到位。

城管部门负责选点和排档建设,街道负责日常管理,食品药监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卫生部门负责从业人员的体检。

三、工作措施

按照“疏堵结合”的方式开展小餐饮专项整治,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纳入街道食品安全绩效目标,实行综合考核与通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区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组织和调度相关部门和单位,解决好我区小餐饮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确保各项整治任务圆满完成。街道办事处主任为本辖区小餐饮专项整治第一责任人,由分管城管工作的副主任具体负责小餐饮专项整治。食品药监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安排相对固定的执法人员参与到每个街道的小餐饮专项整治中来,提供技术指导,参加联合执法。

(二)因地制宜,立足长效。

在整治工作中,街道和各部门要结合我区实际,按照《武昌区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标准》(附件3)的基本要求,讲求实效,因地制宜地开展整治工作。对正在集中整治的路段,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要同步跟进,拆除违章搭建的建筑物,清理占道经营,对外环境和外立面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整治,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对绿化进行修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统一更换招牌和粉刷外墙,还市民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街道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小餐饮进行日常巡查,督促小餐饮经营户保持卫生环境,落实人员健康体检,督促小餐饮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门前三包”不落实的单位进行查处;城管部门要加强值守,严防沿街流动摊贩、乱搭盖餐饮摊点和露天排挡卷土重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三)加强督导,严格考核。

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纳入“大城管”考核范畴,每月对各个街道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成绩占“大城管”总分值的6%。同时,将小餐饮规范管理工作纳入到各街食品安全绩效目标考核。各街道每周四下午向区整治专班报送小餐饮整治工作进展情况一览表(附件2),对工作力度不大,整改进度缓慢的街道,及时予以通报督促,确保全区所有街道都能按进度、按要求完成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任务。食品药监、工商、城管、环保等部门各抽调一人成立区小餐饮专项整治督导小组,对各街小餐饮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督导,对涉及小餐饮的举报投诉、媒体曝光以及上级转办事项进行督办。督导小组每周通报一次检查督导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区整治专班汇报,加强调度,重点解决。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5

食品安全是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因此,我们要全面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频繁发生,保证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一、夯实基础,全面摸清我县餐饮服务单位的基本情况 组织监督员深入辖区逐家逐户进入调查登记,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掌握我县餐饮单位的数量、规模、分布、卫生设施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状况,按大、中、小餐饮饭店、小吃店、小餐馆、饮品店、学校食堂、工地食堂、职工食堂进行登记建档,重点摸清《餐饮服务许可证》持有情况,针对调查摸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为今后的监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纳入我局的一项新的工作,社会认知度低,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1、召开餐饮单位负责人会议,明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2、利用每年一度的法制宣传日进行宣传活动,可以撒发宣传单,制作宣传车,悬挂横幅等。

3、广泛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如开展电视讲话等。

4、由食药监部门定期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三、加强监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从原材料采购、贮存、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仔细检查,重点检查餐饮服务许可证持有情况、索证索票制度、餐具消毒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禁止经营有毒有害产品,而且监管覆盖率要达到100%,不留盲区,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2、认真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许可证专项整顿活动,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行为,对有证的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力争达到标准,使全县的餐饮服务单位持有证达到100%。

3、开展学校食堂、工地食堂专项整治行动。学校食堂和工地食堂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易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因此要对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的举办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食品安全意识,严格检查,对不符标准的坚决停业整顿。

3、认真开展“问题乳粉”、“地沟油”、“一次性筷子”、“食品添加剂”等专项行动。

4、认真开展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各个节假日,中、高考期间要加强监督,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清除隐患,尤其对大型集餐饮单位进行备案,留样管理,不留死角,全面保证食品安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工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虽然我们 原来也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但是与现在的要求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要采取各种形式提高监督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能力,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提升整体团队的战斗力。

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我相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能够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杜绝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创造优良的饮食消费环境,使全社会满意我们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前郭县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稽查分局前身是前郭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过去几年中因职能划转问题可以说对食品监管方面出现很多问题,是药监局领导及时的接管和积极的工作使局面得以彻底的改观,我作为一名老同志、预防医学的一名老兵很欣慰也想为组织分忧,谈几点看法。

我是疾控中心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在疾控工作26年了,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的一句话就是——多干工作,少找借口,工作不仅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还可以让我们积累为人做事的经验。通过26的工作积累,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工作职责。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岗位,有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这个必须要十分清楚。有的同志在被问到具体负责什么工作时,经常模棱两可地说“啥都干”。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是工作分配不清楚,也有可能是自己理解有问题。我们的工作一方面要分配好,不能出现有人没活干或有活没人干的情况;另一方面,该自己干的尽量自己完成不要有依赖心理。当然,对于一个人干着有难度的工作或者适合多人的工作要学会与人合作,发挥集体的威力。此外,每个人的工作都不尽相同,但都有重大意义。一件很不起眼的工作对整个工作的连续都是极为重要的。记得有人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二、要端正工作态度。药监局作为前郭县唯一一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关系全县58万人口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感恩之心,是药监局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岗位,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 自身才华的平台。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带着怨气工作,才会体味到工作的乐趣。而且,干就要干好,不能对付。如果你敷衍了工作,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你敷衍的是自己,所以我认为态度决定结果。

三、要做一个“有心人”。我说的“有心”是指信心、决心和耐心。在做一件工作之前我们必须相信我能做好,即有信心。有的同志工作有畏难情绪,这个工作担心干不好,那个工作轻易不敢做,遇到工作往往一句“我不会”应付。如此则必将长期原地踏步,时间久了就这也不敢那也害怕,工作起来畏首畏尾。然后,我们还必须有不做好绝不罢休的干劲,即有决心。最后我们还要有充分的耐心,因为任何工作都有难度,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战胜困难最终要靠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耐心。

四、要有一份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在八小时之内也许无法及时解决,但下班不是问题搁置的理由,对于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下班时间或休息时间解决是必要的。但加班不应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必须提高工作效率,班上能解决的绝不拖到班下,今天能解决的绝不留到明天。只有对工作负责任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领导的认可,也才会更有发展。

五、要勤学好问。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嘴勤、手勤。腿勤就是不怕麻烦。比如作为监督员要多去和业户的交流了解业户的收入和日常工作情况,因为如果不了解企业情况,所谓的“保驾护航”就只是一句空话;嘴勤就是遇到问题不能不懂装懂或得过且过,要通过多问获得新知识;手勤就是多作记录,大脑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只有做好记录才能为今后的再学习创造条件。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

六、工作不找借口。有一些对我们工作的要求,可以用十六个字表述工作作风——杜绝理由、不讲客观、眼睛向内、真抓实干。这十六个字字字珠玑,言简意深。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我没学过”、“这个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的错,是领导没有方法”……我想这些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寻求到了心灵上的一种安慰,但这却是危害最大的,最要不得的。因为借口让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养成做事拖拖拉拉的坏习惯,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如果我们不想生命虚度,如果我们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坚决抛弃借口,勇敢地对自己、对别人说“这是我的错”。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以上六点,就一定可以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真心希望我们每个同 志都能立足本岗,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争当岗位明星。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我的文章,“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请好好掌握今天吧”。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6

农村学校要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意见》指出,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建立以县为监管中心, 以乡 (镇) 为监管前沿, 向村辐射延伸的县、乡 (镇) 、村3级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网。县要加快推进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交接和队伍组建, 加快提升监管队伍能力和素质;乡 (镇) 要明确地方政府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 对监管任务繁重的乡 (镇) , 鼓励设立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站, 配备餐饮食品安全协管员, 负责协助县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监管。

鼓励村设立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联系点, 配备餐饮食品安全信息员, 负责本村餐饮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报送。鼓励地方依托村委会、村卫生所等机构, 不断延伸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触角, 拓展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视野, 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逐步实现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沟通合作, 督促农村各类学校全面落实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签订餐饮食品安全承诺书, 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关键环节、重点时段、重点品种, 要加强农村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和监督抽验,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加强对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 严防假劣、过期或“三无”食品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督促各类学校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 确保采购、贮存、加工、消费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要严查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 违规采购、贮存和使用亚硝酸盐, 违规加工制作豆角;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严格供餐准入, 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

提高对“农家乐”监管频次

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农村集体聚餐活动指导意见, 确定农村集体聚餐报告的范围、内容、时限等要求, 并明确农村集体聚餐的环境与设施、食品采购和贮存、加工过程控制、厨师管理、饮用水管理等基本要求。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做好农村集体聚餐的备案和指导, 加强农村厨师的培训和管理。

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应将菜单、举办地点、参加人数等内容提前向本村餐饮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 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餐饮食品安全信息员应及时向乡镇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站报告。餐饮食品安全协管员可视情况到现场进行指导, 必要时可由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人进行现场指导。

《意见》强调, 严格许可审核, 确保小餐饮和“农家乐”满足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和要求。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 进一步明确农村小餐饮和“农家乐”餐饮的准入条件和标准。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针对农村小餐饮和“农家乐”餐饮食品安全的特点, 强化分类监管, 提高监管频次, 严格从业人员健康、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以及就餐场所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监管, 严格食品安全加工操作行为, 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 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

售假劣酒水、饮料将被公告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7

关键词:餐饮 食品添加剂 监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1 前言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产品中添加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生产的需要,对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供应,繁荣食品市场,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以及色、香、味的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著名院士陈君石说过:“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

其实,食品添加剂不仅仅是在食品工业中使用,同样在餐饮服务业也要被用来改善色泽、调节味道、增加口感,甚至延长保质期。然而,近年来由于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添加剂被媒体频繁曝光:罂粟壳火锅事件、染色馒头、熟食亚硝酸盐超标,等等。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一个敏感问题,加上一些媒体的渲染,使得部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谈之色变。因此,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显得迫在眉睫。

2 餐饮环节中食品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2.1 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1]

在食品餐饮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现象。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为迎合消费者的色泽、口味和香气等要求,餐饮服务环节中的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现象数见不鲜。以亚硝酸盐为代表,亚硝酸盐在肉灌肠中超限使用,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严重会令脑部缺氧,甚至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长期使用会导致食道癌和胃癌。

2.2 食品添加剂管理不到位

餐饮服务行业流动性大,总体素质较差,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标准几乎一无所知,个别餐馆更是对食品添加剂管理不到位,如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有从业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性能、作用、剂量、禁忌和注意事项等知识匮乏,仅仅凭着感觉和经验随意添加,这种现象在农村和中小餐馆中尤其普遍。也有部分经营者受利益驱使,利用消费者重感官的心理,为了掩饰食品腐败、变质和增强感官效果肆意添加食品添加剂;另外食品添加剂的保管也欠妥,做不到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和专柜保存的要求,索证索票制度也不规范。

2.3 使用非食品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

最近几年,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使用物质已经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我国也从肯德基的辣椒油、红心咸鸭蛋以及5类调味休闲食品(辣椒酱、辣椒油、酱菜和腐乳)中分别检测出苏丹红1号和苏丹红4号、以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身体健康有着危害,因此严禁添加在食品当中。但是仍然有不少餐饮经营者仍然存在使用非食品原料作为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2.4 由原料带入的问题复杂“带入准则”

“带入准则”是指某些种类的食品按照GB2760-2014规定不允许使用某种食品添加剂,但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某些配料或辅料本身添加了允许使用的上述食品添加剂,当带有食品添加剂的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携带的食品添加剂被检出的几率就会大大地提高,从而引起了食品安全问题。餐饮服务环节是食品安全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各种配料或者辅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主要凭借厨师的经验,加之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累积,如果之前任何一步有问题,都可能体现在餐饮服务环节。

2.5 社会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误解

近年来,由于部分媒体的危言耸听,经常令社会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同时,很多饭店也贴出告示:本店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这些做法都加重了对食品添加剂的不信任程度。其实,迄今为止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关键是要按规定去使用,不能超量、超范围。

3 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对策

3.1 强化对餐饮从业者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宣传教育

为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监管部门要根据每年的餐饮管理相对人培训计划,增加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和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内容,同时,要对食品添加剂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技能考核,让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达到相关法规要求的标准;为了增强培训的生动性,监管部门要充分考虑到餐饮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注意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管理相对人明确哪些不可以用,哪些可以用,又该如何用,通过学习和培训让他们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规范,从而在下次检查时候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便于监管工作的开展。

3.2 强化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力度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实施日常监督检查中,应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具体表现在:要加强餐饮服务环节中食品添加剂备案公示制度执行情况;要严查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制度落实情况;要严查餐饮单位操作加工过程中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通过监督检查使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管理得到有效规范,对不按规定落实备案公示制度和记录查验制度,相关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使用非食用物质的,以及在操作加工过程中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查处。

nlc202309051401

3.3 创新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食品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弥补食品监管工作中的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盲区多、监管效率低等不利因素。为此,监管部门要把互联网思维融入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模式创新之中,如:北京市为做好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监管工作,研制开发了“食品添加剂备案程序”,将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申涉及到的食品类别,按食品添加剂名称、功能类别、CNS号、使用范围和使用量进行梳理,以指导餐饮服务单位正确、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随时查询餐馆添加剂备案情况[2]。

3.4 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了社会共治原则,成为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一个亮点。所谓社会共治,就是要改变过去政府、监管部门“包打天下”的保姆式监管理念,而应该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让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在全民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让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等良性互补,合理互动,创造覆盖面更广的食品安全格局。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近年来发生的食品添加剂问题一经媒体曝光,政府才去被动处理。这充分说明政府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尚且存在短板,这就政府平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在宣传培训方面,政府可以主动联系相关媒体的记者、编辑等,邀请他们参与监管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逐渐形成一支懂食品安全、关心食品安全、正确报道食品安全的媒体队伍;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政府可以发挥牵线的作用,把相关企业和消费者连接起来,同时鼓励和引导媒体进行客观、科学、真实、全面的报道,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决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肆意炒作。

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变被动为主动,加强食品添加剂知识的科普宣传。通过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为契机,设立宣传板,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开办讲座等方式,引导公众理性、科学看待食品添加剂,提高对食品添加剂的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对于非法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举报,同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进行举报,从而达到发动社会公众,使违法者无可遁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守文.食品行业要科学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2012(4):65-70.

[2]徐亚东,李红,胡克强 等.北京市实施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电子化备案监管模式的建立[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2(8):39-41.

收稿日期:2015-03-26

作者简介:朱亚熙(1990—),女,江西南昌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初级职称, 硕士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8

****县抽调相关人员对辖区内的食堂、饭店进行拉网式的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一店。以“四查四看”做好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查餐饮服务许可证,看有无超范围经营、超限期经营

行为。

二查购进台帐,看所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

相关产品、半成品及成品是否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三查消毒记录,看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餐饮具和盛

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能否保证用前洗净、消毒,保持清洁。

四查健康证,看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及健康状况。

截止目前,该所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餐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9

为切实加强元旦、春节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止重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依照市局《关于转发省局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全面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做好应急和宣传工作,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食品监管责任

针对元旦、春节期间群众消费特点及重大活动期间安排,我局高度重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把保障餐饮食品安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并根据职责分工,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及保障措施,将食品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人。同进,通过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落实餐饮服务单位企业主体责任,积极消除监管盲点,确保各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有效保证了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零事故。

二、突出重点,强化餐饮安全监管

为深入落实“两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局结合餐饮服务环节私屠滥宰、“注水、注胶”肉和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项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对各类学校食堂、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承办集体性聚餐的餐饮服务单位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接待单位为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针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薄弱环节,重点检查了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贮存保管、操作加工、餐饮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

健康检查等方面内容,严查各单位是否按照许可范围开展经营,从业人员是否持健康证上岗,是否落实食品原辅料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加工制作是否规范,餐饮具是否清洗消毒等情况。加大对以畜禽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食用油、蔬菜、酒类、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节日消费量大、食品安全风险高的重点品种的监管,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一次监管漏洞和食品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隐患。针对节日期间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的工作特点,我局强化对定点接待单位的接待资质和接待能力的前期审查,加强对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的检查、巡查,有效地保证重大活动的餐饮安全。对于农村自办酒席、群众性集体聚餐活动,我局依照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做好指导工作,发挥社会监督网络作用,增强了群众风险防范意识,严防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在元旦、春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检查各类餐饮服务单位366户次,立案查处违法经营1户,警告并责令改正42户次。同时,积极参加县食安办组织的联合执法检查3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节日食品安全整治行动的宣传工作。

三、强化宣教,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在做好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我局积极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一方面加强《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提高餐饮经营单位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印制了《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宣传册和宣传单,共计发放宣传材料150余份。积极联系县内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另一方面密切结合节日餐饮食品特点,加大

关程序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引导和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掌握和落实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规范餐饮服务行为,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切实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我局及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投诉餐饮单位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值班,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为确保“两节”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我局在节前组织执法人员对节日期间供应“年夜饭”的单位进行了详细登记,要求相关单位全面做好食品原料采购和加工供餐工作,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同时,我局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值班纪律,坚守各自工作岗位,保证每天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10

关键词:餐饮服务 监管 原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2-0061-02

1 随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域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下辖一市一区一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县。全市共有餐饮服务单位7048家(城区3226家,广水1241家随县936家,曾都区乡镇305家)。持证餐饮单位5569家(城区3226家,广水1190家,随县884家,曾都区乡镇269家)。其中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368家,特大型1家、大型餐馆 50家,中型餐馆232家,小型餐馆(含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4649家。特大型、大型、中型餐馆占5.08%,小型餐馆占83.48%,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占6.6%。除此以外,尚有1479家各类小餐饮因达不到发证要求而未予发证。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餐饮业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随州市是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建市时间短,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对餐饮网点布局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管理主体不明确,造成一些区域的早餐夜市未经规划,一哄而上,同时,城市小区在规划建设中没有考虑大众餐饮需求,污水、油烟、废弃物等随意排放,普遍存在脏、乱、差等问题。二是全市小餐饮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集贸市场、学校周边、老国企辖区内,其人员主要来自下岗人员、退休人员、城郊农民、进城农民、刑满释放人员等,因小餐饮投资少、见效快,迫于生计,小餐饮蜂拥而起。按照有关法律法律要求大多数达不到办证条件,加之部分小餐饮业主属于城市弱势群体,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考虑这部分人的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因素,监管部门往往不能强行取缔。三是一些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卫生就餐意识以及饮食习惯在外面过早为无证小餐饮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四是小餐饮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经营业主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对餐饮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要求。特别是小餐馆大多数食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五是食品操作间功能分区和工艺布局不合理。一些小餐馆前堂后店没有分开,有的生、熟制作没有分开,有的甚至没有粗加工间。特别是有些小早餐店厨房面积不足8平方米,更谈不上功能分区和工艺布局。六是烧烤店、流动小食品摊贩管理难度较大。这类饮食摊点多为占道经营,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没有自来水源,无基本的卫生防护设施,经营环境差。这种经营活动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证核发条件,不能取得合法证照,实际属无证非法经营状态。

3 对策和建议

一是统一规划,循序规范。在城区选择合适地段,划出餐饮业集聚发展区域,对餐饮网点整体规划,合理布点,建立“美食一条街”、“小吃城”、“早餐超市”等,引导餐饮业经营户入驻经营、合作办店,彻底解决城区小餐饮业不规范问题。二是摸清本底,科学监管。建立并完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监管网络,签订责任书。摸清全市范围内餐饮业的数量、类别、规模和食品安全状况,建立电子监督管理档案,因地制宜实施科学监管。在日常监管中将巡查、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落实到每一家餐饮单位,强度不减、力度不松、标准不降,实行全程监控。三是明确政府职责,构建监管网络。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在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和完善餐饮监管网络。通过在乡镇、村委会、居委会聘请协管员的办法,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及时收集和反馈基层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打击、早控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动态,对无证照的小餐饮店实施稳、准、狠的有效打击;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有关事件的发生。四是建立餐饮服务监管保障体系。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检验检测经费、专项整治经费等经费列入地方财政经费预算,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基本经费保障。加大全市餐饮服务监管执法装备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执法装备问题,为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五是结合小餐饮的特点,按照“厨房与餐厅分区清楚,店内布局合理、环境卫生清洁、设施整洁有序、证照上墙公示、台帐管理规范”等要求,设立“小餐饮业示范户”标准,强化考核,树立典型,打造出一批卫生达标、质量过硬、管理先进的小餐饮业示范户,实行统一授牌,重点扶持,物质奖励的政策。同时,组织其他小餐饮业经营户到示范户参观、学习,充分发挥示范户的典型引路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以期“示范带动、由点及面”,积极开展示范区(街、巷、店)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小餐饮业单位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六是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让消费者掌握和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伪劣食品鉴别能力,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通过媒体、法制咨询、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消费者去消费环境卫生、信誉良好的餐饮店就餐。七是出台《随州市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办事处为主、社区为网络”的共治格局。进一步加大整治进度,对基础条件较好,整改达标的小餐饮及时检查验收,予以发证;对基础条件差,不具备改造条件或改造能力的,加大劝导力度,引导其尽快退市;对坚持无证经营的钉子户坚决予以取缔。

4 结语

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着眼长远,力求长效,标本兼治,将整治措施转变为长效管理手段,建立持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保证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篇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餐饮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餐饮服务环节中, 食品添加剂也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 这里所指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指的是在食品中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改善食品的色、香、味, 并且达到食品防腐和加工工艺的目的。通过添加食品添加剂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可口的食品, 并且食用更加便捷。不过如果食品添加剂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 都会造成食品的污染, 严重的影响食品的安全, 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就最近几年就有多起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事件被媒体所报道, 这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只有通过加强食品的监督管理, 控制餐饮业各个环节的食品添加剂用量, 这样才能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存在问题

近年来, 我国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尤其是在餐饮服务环节, 要求食品添加剂一定要做到专人保管、专人采购、专人登记、专人领用和专人保存等, 并且对于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整顿, 然而, 在食品添加剂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食品添加剂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在餐饮服务环节中, 食品添加剂的采购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地方, 很多餐饮单位并没有按相关的规定来记录采购台账, 有些单位采购时没有索证索票, 而且没有对采购的添加剂做验收工作, 此外, 有些添加剂的包装和产品说明书也不符合相关的规定, 没有表明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这样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食品添加剂存放管理混乱

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 在餐饮服务环节, 对于食品添加剂应该存放在专门的橱柜中, 并标注添加剂字样, 建立相应的台账, 然而, 很多小型餐饮单位在管理上没有严格要求, 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专柜储存, 甚至存在着和其他非食用产品一起存放的现象, 这些问题在制作肉制品、面包和糕点时特别常见。

其他问题

当然, 在餐饮服务环节中,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对于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行为处罚缺少依据, 在如何处罚、处罚的标准和大小等都没有明确规定;相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 存在着有意超量和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的现象;餐饮服务的监管工作也还不够, 食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检测设备还比较落后, 检测手段简单、检测水平滞后, 信息化网络也不完善, 影响了市场的检测效果, 导致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管理对策

完善法规制度

健全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尽快修订现有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制定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存放保管、使用管理、备案公示等方面不按相关法规操作的具体处罚条款, 明确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形与行为, 便于监督执法。制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由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 中对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主要基于食品生产者, 涉及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方面的内容较少、适用性较小, 应尽快明确餐饮服务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范围, 防止滥用和违规使用。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尽快编写指导手册和监督手册, 以便指导餐饮服务单位正确地采购、规范使用和管理食品添加剂。

加大监管力度

着力提升检测能力,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食品监管工作人员的培训, 及时配备更新食品检测设备, 增加食品安全检验经费, 不断提高基层食品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 更好地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加大抽检频次, 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规范执法文书, 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加以重点监督, 对各种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定期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排查安全隐患, 夯实监管基础, 逐步探索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建立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管理制度, 由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备案管理, 登记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品种、数量、使用范围和用量及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人员、保管设施、称量设备等相关信息, 监督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

开展教育培训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增强餐饮服务单位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餐饮服务单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加强单位内部管理, 自觉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要每年制定培训计划,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定期对采购员、保管员、厨师等进行食品添加剂知识的培训, 提高从业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能力, 对食品添加剂在采购、使用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强化社会监督

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监管部门要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与媒体主动沟通, 及时曝光违法案例, 发挥警示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向餐饮服务单位和社会各界宣传食品添加剂知识, 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加强烹饪协会、餐饮协会等协会的行业引导, 强化行业自律, 加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投诉举报和奖励制度, 畅通举报渠道, 发挥“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服务热线作用, 建立网络互动平台, 创造条件便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结论

上一篇:微信商城开发合同范本下一篇:怎么正确学习电脑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