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2024-05-20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精选12篇)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1

摘要: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政府监管体制庞杂、消费者监督乏力等造成了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统能力的欠缺。在比较“多部门分工监管、单部门主导监管、专设部门独立监管”等食品监管模式的基础上, 可通过引导企业诚信建设、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完善政府及部门间的协同体制、搭建消费者反馈平台等来构建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权益

近几年来, 我国相继发生了“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大头婴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为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食品安全由一般卫生问题演变成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安全的社会问题。对此, 我国于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取代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以从制度上防范与治理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 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于食品在质量方面出现问题而对社会造成的负面性影响, 其范围巨大、影响严重;因此食品生产与消费既是一种市场行为, 又是一种社会行为, 存在着公共利益问题, 政府应着重关注。

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诱因

食品安全问题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政府却往往成为替罪羊。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 市场发展水平是食品安全的基础, 企业自律是食品安全的根本, 政府监管是食品安全的保证, 消费者维权是对食品安全的反馈, 4个因素应该是一个完善的、协调的利益统一体, 而实际中却是相互脱离, 矛盾重重。

(一) 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

惠普创始人之一戴维·普卡德认为“企业不仅要赢利, 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1], 英国国际工商领袖论坛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要求企业运营应该公开透明, 符合伦理道德, 尊重劳工社群, 保护自然环境, 从而既能为股东又能为全社会持续创造价值”[2]。依照此种观点, 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3]。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折射出我国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严重缺失, 究其原因, 主要有经营理念陈旧、承担能力羸弱等主客观因素。

1. 食品企业经营理念落后

传统的经营理念认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使命和动力是获取利润, 承担其他责任会导致企业利润的锐减。现代的经营理念却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 它有股东投入的物质资产, 也有职工投入的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 此外还有政府支持等, 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 这些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企业创造价值的分配[4]。因此, 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必须要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相应的责任;而且CSR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与股权持有人利益共赢的一种途径, 也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和进步, 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5]。

2. 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羸弱

我国现有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 绝大部分为“家庭小作坊”, 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生存已属不易, 承担社会责任显得力不从心[6]。HACCP体系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但采纳HACCP需要支付高额成本 (包括建设符合要求的设备及厂房、人员培训费用、生产和检验技术标准高面临的费用等) , 而且标准化生产对于技术条件的要求高, 对于小企业来讲难以承担或无法达到[7]。

(二) 政府监管体系存在缺陷

食品安全的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 执法部门的公正性遭到质疑等使得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多为事后控制, 缺乏预警机制和防范系统。

1. 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以往的关于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规有78部之多, 但散乱、孤立, 既不系统也不统一, 多是从食品卫生的角度而不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进行规范, 而且这些规定也都是一些概要性的, 针对性较差, 相互之间也不够协调, 如《食品卫生法》与《产品质量法》在很多规定上都是重复的[8];各主管部门条款的标准也存在冲突、抵触;加上出台时间早, 条款相对分散, 不仅不能充分反映现阶段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还给执法留下了许多隐患和漏洞, 经常出现针对同一违法行为, 不同执法主体依照不同执法标准, 处理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2. 监管机制不合理

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划分是建立在行政学的基础上, 主要从各部委行政责权本身的角度来划分的;而不是在食品安全学的基础上, 按食品安全本身的特点来划分的;这就易造成监管权力分割、监管标准混乱, 甚至某些环节上的监管缺位, 无法构成一个合理的“从农田到餐桌”的政府监管规则系统。

此外, 中央和地方多层级的执法权配置结构, 进一步使食品监管有效性受到侵蚀。在某种意义上,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作与否主要建立在彼此间合作收益的精确计算基础之上,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效果, 更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收益;弱化监管力度则有利于地方政府的短期收益[9]。食品安全监管往往直接关系地方经济利益的得失, 这使得地方政府往往依据实施成本的约束, 对监管改革作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修正”, 不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创新提供服务, 甚至阻碍其实施。

3. 执法部门的执法公正合理性遭质疑

目前, 包括国家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 但不同部门仅负责食品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由于监督管理部门多, 各部门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 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 部门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各取所需, 各自理解执行, 争权夺利、推诿扯皮、相互掣肘的现象时有发生, 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 监管责任也就难以落到实处。此外, 现有执法部门过分依赖临时性的“运动式执法”, 缺乏日常化的、可持续的执法手段, 大大削弱了食品监管的公正合理性[8]。

(三) 消费者的消费知识缺乏

消费者虽力求食品的绝对安全保障, 但政府和科研机构则倾向于“最小伤害”, 食品企业则试图把“吃了不倒”作为食品安全的目标[9]。由于食品安全的鉴定需要专业化知识与技术, 而普通的大众消费者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消费知识体系, 再加上信息不对称, 因而消费者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处于严重弱势地位。即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由于消费者与监管主体间传递信息时间长、通道窄, 也难以对受监管主体形成约束和有效监督。此外, 消费者的法律意识、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及维权观念不强, 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主要模式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较为完善, 大多建立了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食物链各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设置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可分为3种基本模式:多部门分工监管模式、单部门主导监管模式和专设部门独立监管模式。

(一) 多部门分工监管模式

多部门分工监管、共同负责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美国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机构主要有3个:卫生部 (DHHS) 的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 主要负责除肉类和家禽产品外美国国内和进口的食品安全;农业部 (USDA) 的食品安全检验局 (FSIS) , 主要负责肉类、家禽及相关产品和蛋类加工产品的监管;环境保护局 (EPA) , 主要监管饮用水和杀虫剂[10]。此外, 美国商业部、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也不同程度地承担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为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美国还先后成立了“食品传染疾病发生反应协调组”和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但美国联邦食品安全体系也已显露出三大弊端, 即分割性 (Fragmentation) , 即多个联邦政府部门拥有食品安全的监管职权;不一致性 (Inconsistency) , 即联邦立法以及联邦政府部门有关食品安全的监管规定不一致;重复性 (Overlap) , 即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能重叠, 执法重复[11]。

(二) 单部门主导监管模式

单部门主导监管模式是由中央政府的某一职能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并负责协调其他部门来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管, 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加拿大。1997年加拿大成立了食品监督署 (CFIA) , 统一负责加拿大食品安全, 在此之前, 食品安全由4个部门承担:卫生部主要负责食品加工、销售和零售设施的管理、紧急事件的召回处理;工业部主要负责食品成分、重量和计量管理;渔业和海洋部主要负责渔业生产以及加工等管理;农业和农业食品部主要负责动物健康和作物保护管理[12]。食品监督署成立后, 整合了原4个部门的执法职能, 统一负责食品、动物和作物执法检查工作, 政府间的职能分工通过法律予以明确划分, 并以政府间的协议等协商合作机制为补充。

(三) 专设部门独立监管模式

专设部门独立监管模式是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由其全权负责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英国。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根据《1999年食品标准法》, 英国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食品标准局 (FSA) , 由该局代表英王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其遵循3个指导性原则:消费者至上、开放性和参与性、独立性;它的使命是与地方当局合作, 借助肉食品卫生局 (MHS) 的工作对食品安全和标准有效地进行实施和监督;采用准确和明示的标识支持消费者选择;就食品安全、营养及食用向公众和政府提供咨询[13]。

食品安全监管除了上述的3种模式外, 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还有丹麦、日本[13]、德国[14]等, 但各国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立有一个基本共识, 即:食品由农产品的生产到最终用于消费是一个有机、连续的过程, 对其管理也不能人为地割裂, 均强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性监管。这种全程性管理不仅强调要从农业投入品开始, 对食品由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 并且体现在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机关的数量, 由尽可能少的机关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性监管[15]。

三、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争论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 采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 确立了多部门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 我国学者提出的观点主要有:“协同监管模式”, 即针对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实现监管部门间的横向链接, 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整合[16];“少数部门掌权、辅助部门协调监督”模式;以及“把多个监管部门整合成一个模式”[17]。这些观点基本反映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对食品安全进行政府监管的现状, 但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诱因, 政府监管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 加强食品企业诚信建设

2009年12月22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委共同制定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指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要“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 加强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 守法遵章为准绳, 社会道德为基础, 企业自律为重点”, “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 行业协会加强自律, 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 逐步建立起以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18]的系统。应尽快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 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政府对其指导、管理的指标体系中来, 加强对食品企业的引导和规范。

(二) 健全食品监管法律体系, 完善监督机制, 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后, 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但它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应按照法律规定尽快组建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发挥其行政核心与政策中心的作用, 统筹监管, 防止各部门因自身利益及专业化偏见而导致政策制定的碎片化[19];充分发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明确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活动的监督职责及协同机制;尽快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的国家与地方标准及管理方案, 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责, 落实执法力度。

(三) 多元治理, 构筑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合作机制

公众最相信政府及其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在不断拓宽收集信息渠道来源的基础上, 通过强行披露与食品生产经营有关的综合性公共信息, 并确保相关信息动态变化的一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 可使相关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为有效, 也能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管理的信心。同时, 监管机构通过加强与食品安全领域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社会舆论的合作, 可以有效减轻政府的监管压力, 并有利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 积极培育公民社会, 可以促进消费者对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 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事关企业信誉和国家形象。实现食品安全是多方的共同责任, 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食品行业, 消费者及消费者组织、学术科研机构等, 他们都对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统的能力起着作用。在防范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并应注重在监管过程中与食品企业、消费者的信息共享。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午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卫生局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职责。我县于2011年6月1日成立古县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负责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与卫生局合署办公,人员和经费没有单列。

我县各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有:农委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畜牧中心负责畜禽疫病的检疫、防治、畜禽卫生检疫、饲料饲政、兽药药政等行政执法和管理工作。工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依法查处流通领域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质监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依法查处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业和学校、机关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推进餐饮业、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从去年11月11日以来,我县分别在2011年3月24日进行了“瘦肉精”专项整治排查行动、2011年5月6 1

日严厉查处辣椒及其制品中含苏丹红等工业染料专项整治行动、2011年6月24日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2011年7月25日清查含邻苯二甲酸类物质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动、2011年8月5日关于问题乳粉清缴销毁专项行动、2011年9月22日关于对苏丹明B专项查处行动。

我县县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一是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制建设。进一步协调理顺部门关系,抓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制建设;二是全力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禽畜产品生产过程投入物的监管,继续抓好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的建设,做好检验检疫工作;三要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提高我县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各环节的整体安全监管水平;四是强化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五是积极推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采取分步实施、宣传教育与制度规范并重的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监管;分段监管;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156-0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有着几千来年悠久饮食历史的中国而言,饮食在中国民众心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被尊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种类不断丰富,食品安全的现状却越来越糟糕,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从最初的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到地沟油、三聚氰胺事件,再到毒胶囊、老酸奶事件,以及最近刚刚曝光的含铝宽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挑战着公众脆弱的神经,“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的口号似乎成为一句空话,飘渺的回荡在人们耳畔。这不禁让我们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了质疑,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属于偶然还是必然?是个别企业的个别行为还是背后隐含着的监管不力?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发展,本文重点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一、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影响

(一)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接二连三的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辣酱”、“红心鸭蛋”、“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的接连发生,已严重地危害了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8年发生的国家驰名品牌、免检产品“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更是让世人震惊。有网友无奈的嘲笑“中国人是要把元素周期表吃个遍啊”。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水果、大米、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蔬菜、鲜肉等10种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的检测,发现不合格率接近10%。导致食品不合格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食品安全。如:食品添加剂不符合规定、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卫生指标不合格、包装类食品标签不规范、水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二)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食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降低了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已经成为每个消费者的“心头大患”。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对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阻碍。不仅我国的公民对于食品行业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国外的许多国家也加强了对中国出口食品的检测,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禁止进口中国食品。这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了我国食品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形象。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行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行法律法规

迄今为止,有关食品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已颁布的多达几十部,如《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同时,我国还设有专门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抽查制度,以及众多的管理机构和执法人员。因此,我国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由一系列有关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食品安全法律框架。然而,“毒奶粉”事件还是堂而皇之的爆发了,监管不力是恶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正常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下,食品安全监管者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但遗憾的是,无论是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红心鸭蛋事件还是愈演愈烈的“毒奶粉”事件,都是媒体最先将其推到了聚光灯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漏洞。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许多有关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由于出台时间早、标准要求低、覆盖面窄,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食品安全法》颁布后,新法和旧法存在冲突,虽然按照我国的法律适用原则可以解决法律规定冲突的问题,但是有些冲突造成了监管的真空地带。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责任设置不明确。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实行多头管理,一方面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由于职责分工不清,有些部门在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有利就抢着管,无利就让着管”的思想观念,这必然会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贻误最佳监管时机。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法》对监管主体的责任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只规定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惩罚,而未对监管部门的责任进行规制,缺乏震慑力。

3.食品安全预警防范机制存在缺陷。虽然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在我国建立,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是缺乏技术性,检测手段落后。食品及其添加剂的种类不断增加,如果其检测技术手段跟不上,监管根本就只是空谈而已。二是缺乏预见性。食品安全领域缺少食品安全信息获取能力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质量信息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信息分散、交流不及时、信息失真等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食品安全信息获取、鉴别的手段,很难使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预警工作达到预见性、时效性和警戒性。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建议

(一)引进先进的食品安全立法理念

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立法,健全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立法体系。正确界定食品安全的概念,对其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全面的定义。充分认识到食品标签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借鉴国外食品标签方面的立法,逐步健全我国在食品标签方面的立法,强化食品标签方面的监管、执法力度,逐步减少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保证食品标签的实用性和便民性。因此,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借鉴国外食品监管的成熟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亡羊补牢的应有的明智之举。

(二)加大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已经规定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责任承担,但由于我国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惩处力度较为薄弱,造成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助涨了违法者的违法气焰,侵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经验,加强我国食品安全违法责任的法律规制,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使生产经营者不敢再轻易的实施违法行为,触犯法律的权威,从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规范食品安全生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平稳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食品安全不但需要政府的监管,加大建设信用体系也是政府不可或缺的职责。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长效的治本之策。一方面,政府引导市场促进企业自律。在我国,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目前一些调控都是靠政府发挥作用,然而,要想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就要靠政府和市场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调控和调节。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企业的良知,使企业在有秩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自律调整,以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社会的安定为己任,来进行安全食品的生产。另一方面,政府引导市场构建信用体系,督促食品企业加强其产品生产质量,健全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信用体系的核心是道德良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鉴别能力有限,需要国家统一辨别、统一制定标准,给不同产品设立不同标志,并以一种明确而可靠的方式告知消费者。最后,把食品进行编号,实现全程追踪。每种食品,从农田到市场再到餐桌都要对其进行密切的监管。通过对食品编号,实现网络全覆盖。

(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预警体系

我国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各职能部门的相关数据库也大部分在建设之中,如果能够在系统内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在信息的建设过程中多考虑加强系统之间的沟通,解决布局共享问题,不仅能够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做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及时整治、及时解决,而且能够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整体建设,加速提高我国整体的食品安全防控水平。

一方面需要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落实监管部门责任、提高监测检验能力等方面下工夫。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的政策和机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严格市场准入,健全诚信道德体系,确保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持续达标;强化源头治理,促进食品产业优化升级,扶持优质企业,淘汰劣质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基地化生产、场区化养殖,夯实食品安全基础。同时,要切实抓好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大幅度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成本。

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食品监督是检查有关对食品的法律规定是否得到遵守和落实,食品法所规定的目的是否能够得以实现。对于我国而言,面对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想人民生活更幸福,经济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增强食品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解决对外贸易现状,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处理好食品安全的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

——————————

参考文献:

〔1〕马淑芳.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法律反思与构建.甘肃社会科学,2009,(6):187.

〔2〕李晓红,李晓梅.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之探析.兰州学刊,2010,(12):113.

〔3〕王耀忠.食品安全监管的横向和纵向配置—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5,(12):68.

〔4〕曾祥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模式转换与法治化.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11(1):25-26.

〔5〕张永健,等.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2):15.

〔6〕胡珊.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24):25.

〔7〕刘俊敏.美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及其经验启示.理论探索,2008,6(174):32.

〔8〕中国驻德国使馆经商处.德国食品安全监督体制.中国经贸,2003,(11):58.

〔9〕郑春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比较法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1):124.

〔10〕李昌玉.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思考.长江大学学报,2010,33(2):58.

〔11〕常江.浅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活力,2009,(02):65.

〔12〕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新编食品安全法律手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6.

〔14〕周应恒,等.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86.

〔16〕唐晓纯.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研究.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08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9.

〔17〕李志林.本溪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东北大学,2009.

〔18〕黄丹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机构研究.河南大学,2010.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4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法规规章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改善

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建设等相对不完善,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管法规、规章制定时未考虑本地区切实情况,造成无法切实有效的处理本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等存在严重不足,或是跟风式地制定了部分法律法规,但是缺乏一定的实际执行能力,导致监管不严格。

多头管理,导致监管效率不高

在《食品安全法》中规定,我国采取的监管模式是分段监管,农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负责监管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及餐饮服务活动。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根据实际情况拟定相关的食品检验标准、处理食品中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等。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负责相关研究的部署以及统筹指导等工作,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我国实行的这项分段监管政策,存在大量的监管空白,许多监管部门的工作无法实现无缝对接、存在交叉和漏洞,同时还会出现各自围攻的现象,造成监管中错位、缺位、越位等混乱局面,进而出现推诿现象。

在食品安全管制机制中,问责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责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行政执法中,监管部门对违法经营者的处罚手段多以罚钱为主,相比违法收益,所罚数额较低,交付过罚款后很快又能进行生产,违法成本较低,这也是企业屡次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在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承担责任的往往都是食品生产者,很少有政府人员、执法人员被追究责任,无法有效打击监管人员,致使后期执行不严谨。

食品监管的预警系统不完善,存在滞后性

目前,我国监管体系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我国预警系统体系,缺乏安全预警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导致预警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食品监管主要是对未来会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但现实却非如此,食品安全监管者却往往是在问题被曝光或者披露后才会进行查处,这属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失职。此外,政府的信息披露也存在着不规范、不明确、不透明的问题,没有起到应有警示和监管作用。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及建议

完善食品监测的法律法规体系及食品安全标准

对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修正,形成一种以食品安全法为基础,其他相关法律为辅的多层次法律法规体系,使监管做到有法可依,让不合格的企业不再有漏洞可钻,促使其合法经营。对于触犯食品安全法的企业,加大对其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的成本,使其不再轻易触犯安全法规。另外,还要对相关食品安全的标准制度进行修订,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标准体系,科学确定食品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逐步实现我国标准体系和国际惯例接轨。

对监管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共同打造无缝隙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第一,各个监管部门应以大局为重,按照《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各自职责要求,对监管方向进行明确界定,防止出现职能交叉、重叠的盲区,同时食品安全委员会应在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下,做好本职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配合好,形成各监管部门协调统一的监管格局。第二,各监管部门之间建立好合作联动机制,各行政监管机构发挥各自的职能及技术优势,实行“联合执法”。实现部门联合,形成监管合力,在制度上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的一致性。同时,行政执法部门应建立食品违法的信息数据库,争取实现信息共享,增加监管部门在执法中的透明性。

建立和完善信息、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

对当前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电子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包含省级、县级行政区的食品安全信息与监测网络体系,争取形成一种信息共享统一的体系。在监管中,要实行动态管理,对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对食品的监测重点还是要建立对食品应用源头疾病和危害的监测、溯源和预警系统、风险评估体系、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等,制定信息公开制度,对食品进行不定期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违法处置等信息进行公开,使消费者能及时准确地获知食品安全的信息。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对各行业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执法检查记录进行修订完善,并对食品安全经营者的信用记录以及行政处罚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对于信用不好的企业严加处置。

浅谈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相关文章 篇5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在肯定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其安全性的质疑要求我们必须严格监管。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监管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转基因产品安全管理的严格苛刻和民众抵制,转基因食品在发达国家缺乏市场。发展中国家由于食品短缺,受教育程度低、基因知识贫乏,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不重视。这种宽松的环境吸引了利润丰厚的转基因食品大量涌入,客观上导致近年国际上转基因产品风险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转基因食品

1.1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所谓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针对某一或某些特性,以突变、植入异源基因或改变基因表现等生物技术方式,进行遗传因子的修饰,使动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增强此特性,降低成本,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价值。1.2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

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的今天,转基因食品在节省成本、防治病虫害、增加作物抵抗力、改良作物营养成分、解决粮食短缺及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等方面无疑具有很多传统食品不具备的优点。

长久以来,转基因技术引发了人们对其在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社会伦理方面的关注。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会增加和积累食物中原有的少量毒素;转基因技术会改变食品的营养品质,使其营养结构失衡,影响新陈代谢,甚至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以及由它们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健康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转基因生物具备自然生物所不具备的优势,释放到环境中可能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破坏生态平衡以及生物赖以依存的生物多样性。

2、世界范围内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商业化,尤其是转基因农产品已经成为主要国际贸易产品。但由于转基因产品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潜在影响还难以确定,以及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使得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对转基因产品贸易施以限制措施。目前世界范围内转基因食品监管主要存在三种法律制度: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

2.1美国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的发源地,也是转基因技术商品化生产最发达的国家,转基因产品已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影响。因此,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将“实质等同”原则作为安全评估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对人类消耗食品的安全性考查应在预期状况下使用不会造成伤害为原则。美国目前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监督原则侧重于此类产品的客观性及成分,而不是其生产方法和过程,采用以产品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2.2欧盟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

欧盟在对待本来就毁誉参半的转基因产品问题上更是谨慎有加,采用的是以工艺过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与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大相径庭。欧盟认为,由于目前相关研究都没有得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不构成危险的结论,因此欧盟有权采取“预防在先”的谨慎原则。根据该原则,在有关潜在风险的科学数据不充分、非结论性或不确定时,有关管理当局对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可不予批准。“预防在先”原则被人们视为在科学尚不能提供确定的基础时的行动依据。基于此,欧盟先后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和标签问题、新型食品管理规章问题、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添加剂和调味料问题等作了规定,并停止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农产品。2.3日本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

日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也是倾向于基于生产过程的管理。与美国和欧盟的鲜明态度相比,日本则采取了一种较为折衷的态度。一方面,由于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优于传统技术。转基因食品在日本得到了部分民众的支持。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农产品的进口大国,转基因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又使国内许多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质疑。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因素,导致日本在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上长期游荡于可靠科学原则与预防原则之间,转基因食品政策也试图在这两种原则的指导下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日本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垂直监管为主、地方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在此种模式下,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分别就各自职责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垂直管理,地方政府则负责本区域内转基因食品问题的综合协调管理。

3、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人口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同样面临着粮食总量无法满足国民生活消费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转基因食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国内的粮食危机,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政策上选择了与日本类似的道路,以审慎和发展作为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基调。3.1法律制度

2009年2月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发布,并于 2009年 6 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食品安全法》中明确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优先适用其他相关法律,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在该条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适用《食品安全法》,并提出转基因食品是以品种管理为主,突破了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模式。

总体而言,我国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已初步形成体系,但仍然比较零散,立法层次较低,主要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缺乏综合性专门立法。我国仍需要一部结合《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且以“预防原则”为首要指导原则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法》,以构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体系。同时需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食品审批制度,建立标识追踪制度,对转基因作物及食品是否有损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做出警示,鼓励媒体、民间组织和公众监督执行。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使各项法规逐步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

3.2科研监测

目前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技术检测主要是农业部委托,没有专门设立机构,面临着核心检测技术与设备落后、监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对转基因产品批准销售后的长期监测也构成了困难。此外,一些低级的转基因技术实验室也存在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方面的不足,我国应当加强同发达国家的科研合作,学习其成熟的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过程的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注重对实验室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安全管理机制。

3.3管理机构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转基因食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口监管涉及农业、检疫、工商、质监等多个部门,在机构设臵、职责划分、职能协调上存在重复设臵、多部门管理、规章条例繁杂等混乱的现象。对此我国应在国家层面上设立由农业部、卫生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并进行集中监管。同时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框架,细化和明晰各部门在其中的职权范围,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监管体系。

3.4公众教育

当前,我国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人们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知识比较贫乏,对其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此食品管理部门应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向消费者传递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普及生物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4、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尽管转基因食品已经走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但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知之甚少,他们也并不清楚当前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6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体系的价值涵义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温饱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然而,在我国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后,随之而来的食品问题给广大食品安全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食品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安全决定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市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趋势下,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出具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115年,由食源性疾病造成的医疗成本已经占到了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在增加医疗费用的同时,影响了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形象,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农村地区,因为相关监管措施的失衡和食品检验技术的低下,安全系数较之于中小城市要低的多,潜在的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种类也更多。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食品监管措施不到位。在食品监管这个问题上,农村地区因其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隔离性”。因为地域面积较为狭窄,一些食品监督执法人员执法不严,对于缺少食品安全防疫证件的营业者,给予了默许和纵容。导致很多无良商家无证经营,严重扰乱了食品行业的纪律。同时,在监管工作的开展中,受到农村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食品检测体系的硬软件设置上都不到位,很多食品监管人员的监测工作甚至“名存实亡”,不能推行科学的监测,也未能达成严格的监管,这些原因都是导致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素质较低。农村地区信息闭塞、消费水平不高,很多食品经营者都是当地的农民。无论是在经营素质、文化水平还是思想观念上,都十分保守。这些现象导致一些经营者成为了“不法商家”,为了谋求利益不惜贩售假冒伪劣产品,或是通过一些营销策略,变相销售过期、变质,甚至没有经营许可的产品。特别是一些非法的食品加工厂,为了缩减开支,掩藏非法行为,在农村地区设立非法加工窝点,利用消费者保护意识不强等心理,销售不健康的产品。同时,对于农村地区的一些商贩来说,因为商家资产游侠,所以在进货、出货的渠道上并不规范,无形中给“三无产品”提供了便利。

如何解决完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体系

各司其职,加大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法规,以《食品安全法》为发展核心,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法制化监管渠道,从而推行一系列可行性强、实施效果好的监管策略。

政府各监管部门要根据具体的责任分工,通过等级、评定、报告等一系列的手段,加大对地方食品安全卫生执法人员的沟通、检查。要本着责任到人、监督到户的原则,避免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监管失责。在政府监管部门,要树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行为规章,不断加强对农村食品监管问题的执法力度。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在农村村委会出设立食品安全举报信箱,对于举报非法食品商家、经营业主的居民给予“匿名奖金”。一旦发现举报的情况属实,要加大对该网点的查处力度,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又或是丰富监护手法,将常态性检查和抽查、巡查结合在一起。彻底清除农村地区的“三无食品”的发生概率。

严格审批,实现严格的制度化经营管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了食药监、卫生、质检等多个部门。追根溯源,最终的源头是食品经营的确立和审批。因此,各基层审批单位要进一步规范依法审判、依法登记的工作行为。对不合格的食品经营者,卫生部门不发放许可、工商部门不登记、质检部门不核验。这样一来,才能在农村地区形成齐抓共管的发展局面。

同时,在制度化的经营模式上,要加大对着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培养和对食品消费者的道德意识宣传,通过发放传单、悬挂条幅、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促使大家形成对“绿色食品”的关注理念。在市场卫生安全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农村地区食品的进出厂秩序。在行政执法人员的队伍建设上,除了为他们配备转业的执法设备,还要将一些年轻、能力、有水平的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投入到食品监管队伍中,确保形成科学的制度化经营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已经出台了专项治理政策,对农村地区的食品行业进行了定期、不定期的监管抽查。特别是在我国部分偏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和监管体系上需要从经济、制度、宣传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广大食品经营者和监督者要形成合力,一方遵纪守法、一方严格执法,从而为消费者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绿色的食品环境。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7

1.1 法律规制与管理制度缺陷

我国虽然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在内的一套法律法规体系, 但该法律法规体系仍存在不少逻辑缺陷, 以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被人为割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仅适用于规范食用农产品, 而《食品安全法》只适用于规范食用农产品之外的食品;农业部牵头监管包括蔬菜在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牵头负责监管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所加工出来的“食品”。2类密不可分的食品却要遵照不同的法律文本和监管体制并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监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2a后由“三聚氰胺事件”催生出来的《食品安全法》, 不仅未能深入考虑2部法律的对接和协调, 也没有很好解决原来期望的监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监管者职责不清、权责不明、重复监管、监管真空等问题。

1.2 监管“能力”和“动力”缺失

近年来,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 卫生、农业、质量监督检疫等部门均设立了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关的机构, 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 且已经“培养了10万人以上的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 但在某些地区,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 实施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足的现象的确存在, 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等方面的投入、人员、设备仍然存在一定的历史欠账, 亟需加大投入以提升监管能力。更重要的是, 由于当前体制不满足激励相容约束, 主要相关方确保蔬菜质量安全的“动力”严重缺乏。监管者也是理性人, 亦有其自身的成本-收益计算, 良知和责任心并非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的充分条件。若没有足够的激励和必要的约束, 监管的“执行”和“实施”必然十分困难。

1.3 监管相关方之间沟通不足

信息不对称往往被认为是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必须面对的最基本困境。在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上, 容易陷入2个极端:为吸引眼球和迎合部分民众的情感, 一些媒体可能会在其质量安全问题上故意夸大其词, 有时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因为就普通公众而言, 其获得的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媒体, 媒体的观点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普通公众的观点;与此迥然相异的是, 一些掌握了重要信息的部门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故意粉饰太平。以上2种极端的情形都会对公众造成严重的误导。由于种种原因, 尤其是监管方、媒体与消费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比较低, 加上监管者的确有故意瞒报不利消息的嫌疑和先例, 从而导致专业人员和政府权威部门的“缺位”和媒体不同程度的“越位”, 必然影响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效果与方式方法。

2 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改进策略改进

2.1 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食品安全法》, 推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当前,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一体化趋势明显, 农业生产管理外延不断扩大。居民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控制从制成品延展到原料生产, 产品源头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来自生产和消费2方面的压力, 促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调整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行政职能和机构, 并将相当一批职权集中在食品生产源头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虽然目前农业部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起主导作用, 但同时仍然存在多头监管的尴尬, 更重要的是, 农业行政部门监管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目前农业部的职能定位上, 并不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对于农业行政部门而言, 最重要的政绩莫过于产量的增产, 即便其查出本地农产品有质量安全问题, 也一般会采取瞒报的方式, 所以应该重新考虑农业部的职能定位。

2.2 继续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监管体制的规定

增强检测激励, 不仅需要通过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等予以保证, 同时还要推进相应的配套政策与体制的改革。现行体制的真正难点在于:如何能够确保质量不合格的蔬菜从所有市场都消失?如何确保批发市场经营者销毁不合格蔬菜的权力和激励?这一问题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选择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控制点。关于监管 (包括检测) 点的选择, 理论上选择供应链的最末端 (零售商) 进行监管最有效和最经济, 其结果也最相关。但是, 鉴于零售商规模小且数量众多, 而批发商数量相对较少的现状, 选择批发市场比较合适。

2.3 改善监管相关方之间的沟通, 缓解信息不对称

应强化学界、业界、政界、消费者之间必要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以化解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不信任, 尽可能缓解各种信息不对称。有关组织, 如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质量安全监管部门, 应及时、适当地公布相关质量安全信息, 加强对消费者有关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 使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判断标准和良好的消费观。

2.4 改革农药登记、监管体制

长期以来, 受“产量挂帅”思路的影响, 政府的农药监管重点是所谓“药效”, 或者说是“药效优先, 兼顾安全”。这种思路必须予以纠正, 应该更多地强调农药的安全性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有效改进农药监管体制和方式方法。

2.5 尽快推动食用农产品质量分级管理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8

最近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犹如一场飓风, 席卷了国内22家知名品牌的乳制品企业, 各种食品安全事件, 如大头婴儿事件、毒大米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层出不穷再一次引发社会巨大的恐慌。触口惊心的食品安全现状一次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 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政治的稳定。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经济人的自利性使得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成为必然, 这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以保证其健康发展[1]。在食品安全问题中, 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企业是一对策略互动主体, 他们是在互相研究对方的策略后做出最佳反应决策, 由于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短视行为, 其策略反应是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因而表现出行为生态学的特征。演化博弈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论, 最初产生于行为生态学。它从有限理性的个体出发, 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认为现实中个体并不是行为最优化者, 个体的决策是通过个体之间模仿、学习和突变等动态过程来实现的[2]。随着博弈论研究的深入, 演化博弈论在经济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鉴于此,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中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为进行分析, 以期揭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从理论上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1 基本假设和模型

为了建构模型和简化计算的需要, 特作如下假设: (1) 博弈方:假设该博弈方都是有限理性, 且划分为两类, 即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 (2) 行为策略:对于监管部门来说, 其策略可以监管食品质量, 也可以不监管, 因此其策略选择空间为 (监管, 不监管) ;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 它也有两种选择, 生产合格食品和不合格食品, 其策略选择空间可简写为 (合格, 不合格) ; (3) 行为策略的采取比例:假定在博弈的初期, 监管部门选择监管的概率为x, 选择不监管的概率为1-x;企业集群中选择生产合格产品的企业比例为y, 选择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比例为1-y; (4) 收益矩阵:随机博弈中双方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现对矩阵的含义解释如下: (1) 当企业生产合格食品而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食品质量的策略时, 为了方便起见, 假设双方的收益均为0 (当然实际收益不可能为0, 设为0的原因是此处只是为了比较不同策略下收益的相对值) ; (2) 当企业生产合格食品且监管部门也选择监管食品质量时, 监管部门这样检测行为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得到负u单位的收益, 同时需要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这种支持和配合使得食品监管部门得到s单位的收益, 而企业的收益依然为0, 其中u>0, s≥0; (3) 当企业选择生产不合格产品而监管部门选择监管食品质量时, 食品企业从这些低成本的不合格产品中得到v单位的收益, 而当监管部门检测到这些质量有问题的食品时会对生产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没收不合格产品, 因而企业损失了t单位的收益, 由于对食品质量有效的监控使得监管部门得到上级政府部门奖励e单位的收益, 其中v、t>0, e≥0; (4) 当企业选择生产不合格产品且监管部门也选择不监管食品质量时, 企业会得到v单位的收益, 但监管部门由于失职会受到上级政府部门对其进行p单位收益的处罚, p≥0。

2 政府监管部门与食品生产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

根据上述假设和收益矩阵可知, 采取监管食品质量策略的食品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额为:UG1=y (-u+s) + (1-y) (-u+s+e) , 采取不监管食品质量策略的食品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额为:UG2= (1-y) (-p) , 故政府平均期望收益额为:U¯G=xUG1+ (1-x) UG2。

我们引入演化稳定均衡中的复制动态方程[3]:

dx/dt=x (Us-U¯) (1)

复制动态实质上是描述某一特定策略在一个种群中被采用的比例或频率的动态微分方程, 式中:x为一个种群中博弈方采用策略s的比例;Us为该博弈方采用策略s的期望得益;U¯为该博弈方采用其策略空间中所有策略的平均得益;dx/dt为该博弈方采用策略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率。上述动态微分方程与生物演化中描述的特性个体频数变化其自然选择过程的“复制动态”过程相一致, 因此称为“复制动态方程”。

这样根据复制动态方程 (1) , 经过简单运算后得到食品监管部门采用监管食品质量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dx/dt=x (UG1-U¯G) =x (1-x) [ (-u+s+e+p) -y (p+e) ] (2)

同理, 可以得出食品企业选择生产合格食品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dy/dt=y (UG1-U¯G) =y (1-y) (-v+xt) (3)

对于政府监管部门, 令F (x) =dx/dt=0, 得y0= (-u+s+e+p) / (p+e) 。当y=y0时, F (x) ≡0, 意味着所有x均是稳定状态;当y>y0时, 且假定0<y0<1, 此时, x1=0和x2=1均是稳定状态;当y<y0时, x1=0和x2=1也均是稳定状态。但这些并不是进化稳定策略 (ESS) , 因为ESS要求一个稳定状态必须具有抗扰动的功能, 在数学上必须有F′ (x) <0, 于是对式 (2) 求导得:

F′ (x) = (1-2x) [ (-u+s+e+p) -y (p+e) ] (5)

由式 (5) 可知, 当y>y0时, F′ (0) <0, F′ (1) >0, 即x1=0是ESS;当y<y0时, F′ (0) >0, F′ (1) <0, ESS是x2=1。

同理对于食品生产企业, 可求得x0=v/t。当x>x0时, 且假定0<x0<1, ESS是y1=1;当x<x0时, y2=0是ESS。

将上述的稳定均衡策略用相图表示, 如图1a所示。就企业而言, 当v<t, 即食品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小于政府监管部门的处罚时, 随着政府监督部门处罚力度t值的增大, 或者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所获得收益v的减小, x0越小, 由相图可知, x>x0的概率越大, 那么企业经过长期的演化趋向于采用生产合格产品的策略;当v>t, 即政府监督部门对生产不合格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较轻时, x0>1, x始终小于x0, 显然y2=0是唯一的稳态策略, 也就是说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从而选择生产不合格食品的策略, 相图演变为如图1b所示。因此, 为了保障企业能生产合格的食品, 有两条途径, (1) 降低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所获得的收益, (2) 加大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不合格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 其实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增加处罚力度其实就是相应地降低了企业的期望收益, 降低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的期望收益需要提高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水平, 提高不合格食品被发现的概率。

就政府监督部门而言, 当-1< (u-s) / (e+p) <0, 即0<u-s<e+p, 就是说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费用要高于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支持的力度, 但是其差值又要小于e+p (监管部门采用监管策略受到的奖励与采用不监管策略受到的处罚之和) , 随着 (u-s) / (e+p) 值的变小, y0= (-u+s+e+p) / (e+p) 的值越大, y<y0的概率也越大, 那么经过长期反复博弈, 政府监管部门趋向于选择监管的策略。因此, 为了保持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进行监控的动力, 有如下几个策略: (1) 降低u值, 即降低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的费用, 这就需要上级政府加强对监管部门的重视, 使监管队伍更加地知识化、专业化和素质化, 提高检测水平, 降低监管成本; (2) 提高s值, 即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增加对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力度, 相应地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 (2) 提高e值, 即当监管部门很好地完成监管职责, 保证了食品质量, 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时, 上级政府应给予监管部门更多的奖励, 提高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进行监管的动力; (4) 提高p值, 即当监管部门没有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 出现了因食品问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生命财产安全时上级政府给予监管部门更加严厉的惩罚。如果u-s<0, 也就是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力度折算为收益高于其监管成本时, y0>1, y始终小于y0, 显然监管部门选择监管是唯一的稳态策略, 相图演变为如图1c所示。如果u-s>e+p, 也就是说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过高, 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力度又不足, 但当监管部门很好地履行了监管职责时上级政府又未给予或者很少给予奖励, 当监管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监管职责时上级政府又未实施处罚或者只给予很小的处罚, 其时y0<0, y始终大于y0, 那么监管部门选择不检测是唯一的稳态策略, 相图演变为如图1d所示。

3 结论

综上所述, 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原因有: (1) 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获得的收益远高于生产合格食品; (2) 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不合格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 企业依然有利可图; (3) 相对于监管得到的奖励和不监管所受到的处罚, 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过高, 从而放弃了对食品质量的监管。要想保证企业生产合格的食品, 有如下几个措施: (1) 提高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力度, 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 (2) 监管部门加大对生产不合格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 (3) 上级政府对监管部门施行恩威并重的方法, 当质检部门很好地完成监管任务, 保证了食品质量时给予很高的奖励, 当监管部门没能履行好职责时应给予严厉的处罚。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的失灵, 急需政府对食品安全负责。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产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讨论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决策的选择, 并提出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演化博弈

参考文献

[1].谢庆红, 周殿昆.产品质量事故频发的原因、危害及治理[J].财贸经济, 2005, (7) :53~57

[2].Simon.Theories of Decision-making in Economicsand Behavioral Scienc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9, (49) :253~283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9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助推器, 也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诸多不合理问题。例如, 部门间监管的协调性不够, 行业发展不协调, 基层监管组织力量较薄弱, 农业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参与度低, 人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等等。换言之,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 这种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康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因此, 合理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问题

2.1 部门间监管的不协调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省级农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要联合推动市县两级政府抓紧落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县、乡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建立相应的考核规范和评价机制。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局面, 是典型的“碎片化”治理模式, 呈现“九龙治水”却又未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尴尬监管局面。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协作程度低, 也反映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结构不合理。

部门间监管的协调性不够, 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要对更多的人配置, 即更多的人要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 如产地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 对产品检测都要建立相应管理部门、监测机构、配相关仪器设备等等。

2.2 行业发展不协调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各行各业必须通力合作、协调发展方能促进问题的解决。目前人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普遍较差。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行业, 少数不法生产企业不按标准生产合格产品, 如为提高药效, 在正常的农药产品中添加非法隐性成份, 导致生产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生产的肥料主要有效成份含量低于标准要求, 或重金属含量超标, 导致农作物减产或土地污染。流通行业, 为追逐利润, 少数不法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商销售不合格的农药、肥料, 导致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市场管理部门, 因人力、物力、财力不够没有监管到位。农产品行业, 生产者不按生产规程生产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行业发展不协调同样导致资源浪费。不合格的农资不仅可能使生产的农产品有质量安全问题, 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自然资源—土地造成污染。对其进行监督增加了成本, 浪费了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

2.3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不合理

2.3.1 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乡镇地方政府重工、商, 重维稳和增加农民收入, 关注于较大的质量安全事件, 而对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有所忽视, 监管动力不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资金投入也不足, 这是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3.2 队伍建设滞后, 监管队伍稳定性差。

乡镇、村级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相对不够。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前后的变化, 管理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变为“图钉型”, 社会资源从计划配置方式变为市场与计划混合配置方式, 基层监管人员兼职多、事务繁杂, 有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 任务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以落到实处。另外由于基层人员任务重、待遇差, 导致监管队伍不稳定。

2.3.3 监管执法困难。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 农产品品种多样、生产周期长、分布地域广, 因此监管工作艰巨而复杂。当前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 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记录不完整、不规范, 给常规执法检查带来难度;一般生产经营者法律责任意识不强, 主动接受法律监督管理自觉性差,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有抵触。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心理, 一些监管人员对本区域出现的问题采取放任或默许的态度, 如此在多数地方产地监督管理形同虚设。

2.3.4 农业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参与程度低。

对于农业企业, 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没有完全执行, 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规模小, 标准化程度不高;重视质量认证, 但产品标识率低, 不重视品牌建设;隐性危害增大, 如大量施用化肥、盲目使用除草剂, 造成土壤结构变化, 容易引起病虫害, 对周边农产品和下一季农产品都会造成影响。

对于农户, 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差, 数量众多, 分散种植, 监管难度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率小, 难以确保安全;生产水平较低, 标准化推行十分缓慢;接受能力差, 新政策、新技术推广慢。

2.3.5 农业生产用地经营不规范。

我国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显著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 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由于最初土地的分配是按人口多少分配, 而不按劳动能力配置的, 使得生产用地无法在相同的生产水平上经营维护, 因而部分土地质量下降;另外, 尽管在2005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在流转时要明确土地质量状况, 但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很不规范, 普遍存在民间化、口头化、短期化、随意化, 几乎没有权威部门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评估, 例如:土壤的肥力状况如何、科学产出多少、是否存在掠夺式经营等等, 土地资产是增值还是贬值了, 是否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无法给出科学答案。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反映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极不合理。首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缺乏有效的配置途径, 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 (人、财、物) 短缺, 再者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自然资源的土地缺乏有效监控。

3 有效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将长期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不仅仅是农产品质量, 更重要的是人, 是人们的生产加工过程, 只有人们行为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才可能真正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监管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实际上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过程。

3.1 政府方面

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在市场-政府-社会三维资源配置主体的作用机制下分配于诸发展领域。政府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主体, 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来调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分配, 并规范、引导、约束市场 (企业) 、社会 (个人、社会组织) 的行为。

针对资源配置不协调性、资源浪费, 政府应综合考虑各部门、各行业如何协调发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不仅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 (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 (如监管组织、农业基础设施) 的建设、开发, 而且在如何协调配置方面下功夫。当全体公民都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才可能有根本的好转。因此, 政府应着眼于未来, 以学校为支撑点, 寓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于教育中, 赋予《锄禾》以新的内涵, 培养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全新公民。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建立统一的追溯体系,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全程监管。督促企业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包装、标识, 便于建立一套质量追踪、追查、追溯的机制和制度, 这样当农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追溯到生产企业。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建立不仅可以掌握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来源信息, 起到监控的作用, 而且也能提高在农产品各个环节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行为,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大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监管, 但关键在生产、在基层, 因此必须加大对基层的财政投入, 建设一支稳定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点。

政府应制订土地流转时对土地质量评估的实施细则, 在流转的前后作出科学评估, 避免集体资产隐形流失。

3.2 行业方面

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行各业必须通力合作方能促进问题的解决。教育行业应培养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公民, 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行业应生产合格的农用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行业应销售合格的农用产品, 各级监管部门应监管到位, 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违法行为严惩不怠, 对相关企业、个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 坚决淘汰信用等级低的企业、个人。

3.3 基层组织

3.3.1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绩作为乡镇地方政府重点考核内容。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重视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资金投入纳入地方财政, 并落到实处。

3.3.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高乡镇、村级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的待遇, 稳定队伍,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对相关岗位人员要定编、定责。

3.3.3 严格、科学执法。

对在农业生产中出现违法行为必须严格依法查处。同时要追踪溯源, 弄清楚原因。对于恶意违法, 严惩不待;对于无意识, 例如使用伪劣农资导致违法, 应酌情查处。另外农产品生产周期长, 有些蔬菜瓜果品种边施农药边采收, 有可能出现安全间隔期没控制好, 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不应该采取“暴力行为”, 如全部铲除、销毁, 而应该更科学地处置, 避免资源的浪费, 如延缓上市时间, 待农残降到符合安全要求再采收、上市。

3.3.4 提高农业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参与程度。

要求农业企业 (合作社) 对从业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生产标准规程等知识培训, 增强从业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每个企业 (合作社) 应配备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 做好生产记录, 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鼓励农业企业 (合作社) 创建自己的品牌。

政府还应通过各种渠道, 如电视、广播, 对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 可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等单位, 开展对农民合理施肥、安全用药等生产技术进行培训、指导。基层监管部门应把本辖区内的个体农户生产经营纳入监管范围。鼓励个体农户加快农业土地流转, 推进规模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樊铭勇.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12) :5-7.

[2]雷勋平, 邱广华.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6, 16 (05) :73-76.

[3]冯咏芳, 苏生平, 等.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分析与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04) :72-73.

[4]邵青.资源配置视角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绩效、仿真模拟及政策优化[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10

2013年全区畜牧业三大产业链总产值2.15亿元, 其中畜牧业总产值0.3亿元, 涉牧第二产业总产值1.8亿元, 涉牧第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0.05亿元。全区目前畜禽存栏量28.15万头 (只) , 出栏47.3万头 (只) , 肉类总产量2 341吨, 蛋类总产量2吨, 奶类总产量48吨。其中, 家禽存栏25.15万, 出栏45万只;生猪存栏2.0万头, 出栏1.8万头;羊存栏1万只, 出栏0.5万只, 蓝狐、水貂、梅花鹿等特色养殖。开发区形成了西利渔、横里路、河北领子、王呈、榆园、七里规模化养殖片区, 大型规模养殖户6家, 中型规模养殖户达到164户。

1.1 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主体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为开发区食品安全最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2011年4月, “双汇瘦肉精事件”后, 成立区食品质量安全办公室及食品安全委员会, 农林水利局、工商质检局、经济发展局 (商务局) 、疾病控制中心作为成员单位, 不定期组织到各农贸市场、餐饮娱乐、超市等经营场所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开发区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安全监管主体为农林水利局, 正科局级, 具体执行机构为农林水利局畜牧科, 正股级, 下辖央子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和大家洼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 为开发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成员单位之一, 主要负责畜产品的食品安全监管, 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及规模养殖企业的监管。管理队伍共7人, 在编在岗3人, 编外在岗临时工2人, 皆为畜牧兽医专业人员, 其余2人调任开发区白浪河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 不再负责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2 规模养殖场的监管现状

1.2.1 监管的要求

重点监管内容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添加使用情况, 出栏前药物残留情况, 疫病防控情况。规模养殖场的日常饲养管理进行监督、规范, 使饲养过程符合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不添加违禁有害饲料添加剂及药物, 在出栏屠宰前, 确保休药期限, 通过动物自身新陈代谢, 达到药物排出净化要求。要求规模养殖场树立预防大于治疗的思想, 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 进行免疫, 确保不发生大型流行性动物疫病。监督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病死尸体的要求, 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严禁为谋利益, 将病死畜禽低价处理出售的行为。

1.2.2 具体做法

1.2.2. 1 开发区对养殖场的饲养环节主要做法。

一是对区内最大的3家畜禽养殖场 (户) , 监管人员每周到场 (户) 不少于1次, 并制定了《饲养场 (户) 监管档案》, 每次监管, 填写档案。监督指导养殖场 (户) 建立用药记录制度, 完善饲料兽药使用, 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全面建立健全饲料兽药购进、用药记录。二是加大对养殖场 (户) 饲料兽药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力度, 普及安全用药知识, 提高养殖场和农户识别假劣饲料兽药的能力, 做到科学合理用药, 防止使用违禁药物、滥用药物、不按休药期停药的现象发生。三是与较大饲养场签订《安全用药责任书》, 规范其安全用药责任。四是加大执法和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直接使用原料药、人用药以及来历不明、标签说明书内容不全的饲料兽药, 严查代购代销饲料兽药、与畜禽种苗搭配销售等行为。

1.2.2. 2 开发区养殖场出栏产地检疫环节监管的具体做法。

在大家洼街道乡镇畜牧兽医管理站设立报检点, 由生猪养殖户打电话报检, 农林水利局畜牧科派车及人员到现场进行检疫, 主要检测项目为瘦肉精尿液快速检测试纸卡检测, 感官检测动物疫病情况。检疫监督人员对当地肉牛、肉羊、生猪出栏, 每批必检, 采用10头抽检1头, 采集尿液, 用“瘦肉精”快速检测卡批批检测, 严把出栏检疫关, 确保开发区出售外调生猪“瘦肉精”零检出。经现场检验检疫合格的发给产地检验检疫合格证, 免收一切费用。全区蛋鸡存栏1 000只以上、生猪存栏150头以上、奶牛存栏5头以上、羊存栏50只以上的养殖场 (户) 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开具产地检疫证的兽医一般为通过乡、镇、县的考试, 并在上岗前经过培训, 取得兽医从业许可证的人员担任。开发区都是官方兽医才有资格开具检疫合格证, 非官方兽医开具的检疫合格证不具有法律效力。开发区的官方兽医都是经过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的执法培训考试合格, 并获得山东省行政执法证者。

案例:2014年4月22日, 农林水利局畜牧科接到相江养殖专业合作社电话, 预计4月23日上午, 出售生猪45头。23日上午, 农林水利局委派畜牧科科员胡云海检验员到王呈村相江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检验检疫。经查看该合作社本批出栏猪群耳标号码、养殖档案及免疫档案, 确认该猪群耳标号码标示正确, 已对易发疫病进行了接种免疫, 养殖档案表明符合休药期规定;感观检查该猪群, 本次出栏生猪皆为健康无疫病育肥猪;然后, 随机抽检4头采集尿液, 经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尿液残留快速检验试纸检验, 5 min后显示尿检阴性, 确认无瘦肉精添加饲喂情况。收购车辆为利津县第二生猪定点屠宰场, 经车辆消毒后, 装车, 并开具检验检疫证明及消毒证明, 不收取检验检疫费用及消毒费用。

2 存在问题

畜产品中药物及添加剂残留监管不到位。开发区一般仅从畜产品的外观及养殖记录档案来查看是否有质量问题, 未对激素、药物残留等检查项目进行化学检测。存在使用药品质量不合格、超过保质期等问题。

案例:2013年12月17日, 潍坊市冬季兽药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山东某公司生猪养殖场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经现场查验存在两点问题, 一是不能提供所使用药品供货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二是药品库中, 部分药品批号过期 (批号过期药品视为假药) 。开发区农林水利局下发整改通知, 要求针对以上问题限期整改, 并将整改报告及相关复印件报农林水利局备案。

3 原因分析

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及养殖观念落后为畜产品中药物及添加剂残留监管不到位的根本原因。违法成本低, 技术装备弱, 人力技术水平低, 责任分工不明确也是造成监管漏洞主要原因。

3.1 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及养殖观念落后为根本原因

畜牧养殖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 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落后是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开发区164户小规模养殖户的电话访谈调查结果发现, 89户接受采访的养殖户中仅有3户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户了解原因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其余86户皆为被动执行休药期制度, 其中90%以上的养殖户在问及如果发病后, 会首先考虑用药物治疗, 而不考虑休药期长短。病情刚刚好转就会及时出栏销售, 不想承担疫病风险, 不会考虑药物残留会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其一, 畜牧业养殖场户为社会弱势群体,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畜牧养殖的主要目的为获得经济利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畜产品药物残留的违法成本低, 相反的守法成本却大大高出了违法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靠良心来守法, 在真金白银面前, 很难坚持。

其二, 养殖场户观念落后, 饲养技术水平低。不注重防疫, 注重治疗的养殖观念, 导致对兽药的依赖程度高。治病心切的观念也加重了药物剂量的使用, 笔者通过对89户的访谈中得知, 100%的养殖户在用药时高于用药说明书剂量。用药量的大小, 视畜禽发病情况而定, 一般用1.5~3倍, 高者能超过5倍, 家禽用药剂量倍数要家畜用药剂量倍数。超量用药, 即使严格执行药物休药期也无济于事, 药物残留依然超标。同时, 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养殖户对养殖业的资金设备及精力投入不足, 疏于日常管理, 抵御市场风险及流行疫病的水平较低, 养殖效益较低, 养殖资本投入的积极性较低, 出现过期药物仍然使用问题。造成饲养环境差, 动物发病率高。

其三, 畜牧业不是开发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开发区“一城四园”的规划布局, 体现了开发区旅游与生态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 没有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导致开发区畜牧养殖量在逐年减少, 缺少政策的支持更是让开发区畜牧业发展雪上加霜。

3.2 检验监测设备及技术水平严重滞后为间接原因

检测成本过高, 检测设备等客观条件阻碍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基层监管机构的资金少, 相应的用于检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设备就不到位。基层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也不能得到保证, 从而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人员对现有设备的运用也难以发挥至最大极限。最终导致了“没有设备干不了, 配了设备不会用, 闲置仓库未开封, 只等上级来检查, 一哄二骗过了关, 国家资金支农了”的可笑现象。

多年来, 开发区对养殖、运输、市场、屠宰等各环节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和监管, 主要依赖于执法人员直接现场检查, 手工操作等传统的监控方式, 尚未建立起统一、完善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网络信息监控系统, 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功能优势, 且监控手段单一化, 信息不对称, 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效率和质量。

3.3 部门间权责不清、个人责任意识不强也是检验检疫监管漏洞的主要原因

在日常工作中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执法监督主要是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不够。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对私屠滥宰和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常常需要工商、卫生, 甚至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但实际操作中, 往往只有畜牧部门一家, 在面对个别暴力抗法的商贩时, 畜牧部门更是独木难支。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转移机制缺乏可行性。个人责任意识不强, 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不给予配合协作, 甚至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无法及时有效的对违法行为实施监管, 使监督工作存在死角。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责任推诿, 执法不严, 法律无力现象的产生。

摘要:通过对开发区规模养殖场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梳理, 结合畜牧兽医对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的工作实践, 针对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反省存在的问题, 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的分析, 找出症结所在, 从源头上保障“舌尖上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篇11

赵玺,男,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管理专业。

摘 要: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因此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加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成为我们社会重要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政府监管职能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解决途径和对策,对食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保障市民安全的进行食品选择,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对策研究

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隐患是时刻的关注并且对于不法分子做出严厉的打击的,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黑心的食品制造商依然此起彼伏,打击的力度远远跟不上黑心食品生产的速度,如何有效的进行食品安全监控成为我们政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食品安全問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多起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何如此多的黑心商人违背良知和道义做出危害市民人身安全的事情,从三聚氰胺事件到苏丹红事件、从三鹿奶粉到阜阳奶粉事件,劣质食品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尤其是在对于新生儿而言,还未来得及清楚的看看这个世界就已经伤痕累累。

对于食品安全经常产生的隐患,我们应该深刻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准确的把握隐患的根源从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就是黑心商家利欲熏心,违背道德良知肆意的进行生产,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资料,人们时刻离不开食物,因此食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黑心的商家正是看出食品市场这一发展的规律,企图用简陋的生产手法和有毒的廉价化学药品对变质的食物进行加工和生产,不顾消费者的死活一心谋求暴利。其次,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到位,让黑心的食品商人有机可乘。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对于食品市场的流通上没有严格的把关,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监管和控制,因此会有漏网之鱼的存在。政府和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协作,职能的分散不利于集中地管理,最终导致市场监管的力度不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不明显,造成悲剧的时有发生。

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上应该对自身有正确的定位,作为市场的监管者,政府应该对市场的发展状况,企业的生产状况都有深刻的了解。在各部门的工作中应该有正确的定位,增进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集中多个方面的力量,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另外在消费者方面,政府应该给予消费者提供安全知识讲座,让消费者有一个自觉的判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对食品安全有自我辨别的能力,从而规避风险。

二、政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

政府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必须时刻的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强硬的态度,对黑心商家的

姑息就是对消费者的一种隐患。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调动多个方面的力量,将社会的力量集中起来,严厉打击不法分子。

首先,深入市场监管提升食品检测门槛。食品行业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如果没有确立很高的门槛,人们就不会对政府有很高的信任,对食品的选择也不会放心。对于所有的食品企业设立食品安检部门,在产品流入到市场之前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到市场上。对于民间的不合格的小作坊严格进行取缔,没有达到安全水平的商家予以严惩,在食品市场中形成高标准的生产作业,使商家自觉的有安全意识,和政府积极的进行配合,共同为食品安全流入市场努力。

其次,设立专门的食品立法,严厉打击不法分子。黑心的食品生产者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进行生产就是因为他们怀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法律不能对他们做出很严格的惩治,甚至可以通过不法的手段逃脱法律的制裁。在立法方面,没有严厉的食品安全法规对黑心商家的做法进行严厉的惩治的,所以不法商贩没有内省的恐惧感,道德和良知被吞噬者,满眼只有利益。提升食品安全立法力度,让黑心商家收到应有的惩治,还食品市场一片清静,还消费者内心一份安全感。

再次,积极的进行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自觉选择的能力。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总是在问题发生后猜得到社会的关注,主要的原意就是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到位,对于食品安全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政府在食品安全的宣传问题上没有做到位,宣传的手段过于单一,以至于大家并不能及时的把握如何辨别安全的食品。新媒体时代已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种信息交流的手段,政府应该与时俱进,充分的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向消费者们讲解如何辨别安全的食物,如何和不法的商贩进行对抗。在问题出现以前就能够及时的避免,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加强政府、市场和市民的合作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你政府部门的部门分工和职责能力是不同的,政府的内部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食品安全是一项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也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大家相互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才能够提升政府的工作能力,增强政府的社会公信力。政府与市场之间也应该相互的促进提升管理的能力,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不能放松对于市场的监管,时刻的保持清新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力,维护食品市场发展的正常秩序。在与市民的合作中,相互建立信任,提升公民的参与程度,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建立公众参与的社会性的监管平台,为市民们进行食品监管赋予更多的权利。对于举报威胁食品安全的厂家的市民予以表彰和奖励,提升大众的参与程度,及时的深入到群众中进行意见征集,将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纳入到政府的工作当中去,完善政府的职能。

食品安全监管应该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对于大众的参与能力应该不断的提升。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促进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为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百姓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努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董伟霞.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

[2] 范柏乃,喻晓,张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构与政府行为分析.[J].公共行政,2008(10)

[3] 李晓燕.浅谈如何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J].民营科技,2009(12).

[4] 宗占国,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若干问题[J] ,食品科技,2005(8).

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探讨 篇12

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要求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明确管理责任,依法可审查其许可证,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做出了规定,并明确将网络食品销售纳入国家食品监督部门的监管范围。国家有关部门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积极采取措施,依法加强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检查,认为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是对网络食品安全,国家有关部门认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求加强监管。2016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义务,以及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近日,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强化细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但由于网络食品交易的虚拟性和广泛性,在对网络食品安全的具体监管上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网络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些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逐利润,弃消费者的利益而不顾,忽视对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食品来源、加工、包装、运送等环节卫生不合格;对工作人员及送餐人员的健康要求不严格,实际餐饮店面空间狭小,环境恶劣,与网络服务平台显示的相差甚远,且证照不齐全。而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网上发布的图片及文字来判断该食品的质量,不能像在实体店那般进行选购订餐,不能看到店铺的实际情况,不能了解店铺对食品进行加工等是否安全。据北京市食药监管局统计,2016年三季度北京市三大网络订餐平台投诉举报400余件。其中北京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9月份共收到有关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三大网络订餐平台投诉举报159件,三大订餐平台投诉举报数量均在50件以上。投诉举报反映主要问题仍然为平台外卖餐食存在不干净、不卫生、有异物等问题。如:有的消费者反映通过三大外卖平台下单的餐食中发现异物;还有消费者反映通过订餐平台下单的餐食食材存在不新鲜已变质等问题;在例行监测中共发现美团外卖平台涉嫌公示证件信息虚假22件。在美团网上,北京市食药监管局互联网监测中心还发现了10个店铺公示的许可证上显示的有效期已过。

二、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规范仍显不足

首先,《食品安全法》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不统一,需要对农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滞后规定进行梳理并修改。其次,网络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足,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立法上不协调,一些网络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没有适合的罪名,犯罪的认定存在取证难、入罪难、追诉难等问题。第三,信息不对称缺陷仍未解决,现有监管法规缺乏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食品安全的风险防控措施,实践中对消费者的信息公开不充分,对存在安全卫生问题的食品在网上公开和处理不及时,一些网络交易平台对网店的经营商的信息审核流于形式。

(二)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卫生、质检、食品药品等监管部门,实践中各自为政,日常执法信息常态交流不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地域交叉,部门分工模糊等问题。网络食品安全管理比线下食品安全管理难度系数更大,各部门分管更容易产生推卸责任、工作推诿的现象。2015年以来,一些地方组建市场监管局,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合并,但对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从技术上来说通信管理部门在技术上对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没有充分发挥,而且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责任也不具体,如何有效整合市场监管力量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三)基层的监管执法能力薄弱

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发现基层存在能力薄弱,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管理执法需要的问题,对网络食品的监管存在很多执法真空,一些地方监管部门信息技术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对网络食品安全不重视,执行过程中以证难、检测难、责任认定难为由,对线下实体店的经营证照不检查,对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解决,影响了执法的效果和权威性。

(四)社会整体对网络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社会大众因为维权意识较低,遇到问题不主动投诉反映,不积极协助食品监管部门调查了解情况,社会监管力量不足,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对网络食品安全的关注不够,舆论监督的作用也未很好的发挥。

三、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食品安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对网络销售的食品,如何加强安全监管,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课题。

(一)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贯彻维护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一部重要法律。面对广大的网络食品销售市场,政府监管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加强对食品安全法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深入进行普法宣传;认真落实法律规定的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网络第三方平台的义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责任,以及违反法律的处罚,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做到有责任有担当。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负责人,要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从进货、原材料、成品等各环节,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尤其要注意对添加剂的使用,熟食品的贮存和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要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加强源头预防和追溯,确保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应跟踪、责任必追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更应有自律意识,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承担自己的法律责任,密切配合监管部门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管理。

(二)强化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明确工商、质检、卫生等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监管衔接恰当。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与抽样检验,坚持网络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交流,强化常态和突发风险预警。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着力打造一个层次分明、协同一致而又运转高效的标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食品安全法规,将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强制性内容转化成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并辅之以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监管队伍执法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大数据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应用”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如何有效挖掘并利用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终端信息记录,对于加强网络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至关重要。要加快建立全国性的网络食品交易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推进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供给、收集与反馈方面,通过监管部门、生产经营者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协同合作来确保提供充足的、专业的、可信的质量信息,使企业能够根据监测的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和流程再造;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得食品质量的安全类信息;监管部门能够实现信息联动和资源对接,安全预警和责任追溯,拓宽监管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建设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监管体系。

(四)构建网络食品安全共同治理体系

动员社会各方参与保障食品安全,充分发挥中国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作用,促使网络食品生产提供者和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自省自律,加强宣传和组织,鼓励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投诉举报,积极主动提供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线索,支持社会监督,在法治的轨道上使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网络食品安全治理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共治局面。

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监管战场正逐渐向网络转移。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着力弥补现有监管体制机制与网络食品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的短板,把监管的重点逐渐向网络大市场转移。

参考文献

[1]徐卉.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孙杰,张刚,刘冠鸿等.浅析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困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18):176-178.

上一篇: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Ⅲ级下一篇:互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