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译能力(共10篇)
互译能力 篇1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的互译能力的重视也在不断地增加, 我们可以看到, 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中对英语方面的应用能力提出了量化的标准, 与此同时,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也加入了翻译的题目。英语的翻译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 分别是英译汉和汉译英。那么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 究竟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提高呢?
一、培养学生英译汉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 强化学生的英语基本功
英语基本功的学习, 一般包括对于英语单词词汇以及语法结构的掌握。词汇的学习实际上是没有过多的技巧可言的, 对词汇的记忆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利用, 但是还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过程来进行完成。接下来所要讲解的基本功强化则侧重于对于学生句式结构上的强化教学。
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必不可少的是学生对于英语句式结构的牢固掌握。因为只有当学生对英语结构句式进行掌握, 才能对于英语进行思维的良好表达。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 在句式上和英语有着较大的差异, 学生对于英语句式的熟悉正是为英语能力的提高奠定一个表达的基础。结合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来看, 英语主要有五种句式结构, 主系表、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以及复合宾结构五大类。教师在强化学生基本功的过程中应让学生牢牢掌握这五种句式结构, 如数学科目的公式一般, 所有的英语表达基本上都可以囊括进这五种句式结构里, 万变不离其宗。一旦学生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且能从这一方向进行努力, 并且能结合教师的引导自行的进行训练和提高, 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牢固这五种基本句型,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学生只需要考虑清楚, 这一语句采用的是那一种句型, 相应的部分在句式的结构中分别扮演的是哪些成分, 翻译起来就比较轻松了。然后再来具体考虑时态以及语态等问题。英语表达中, 不管多长的句子都是遵循这五类句型的结构的, 只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多引导学生抓住句子的主干, 在理解成分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汉互译的能力。
(二) 对表达方式的强化训练
同一个意思在英语的表达中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除了句式结构的掌握之外, 同时还应对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加强训练。比如就问题“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表达方式就有数种, 可以说“Where are you come from?”“Which country do you come from?”“What’s your native country?”等。当然表达方式的累积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具体的英汉互译教学当中, 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举一反三, 进行归纳总结, 在这样的训练与巩固下, 相信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得到一个质的提高。
(三) 强化学生对于英汉语言的固定表达方法
由于文化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中, 存在着一些固定的表达方法。在具体的英语翻译教学中, 应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固定表达法。比如在英文中“It rains cats and dogs”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倾盆大雨”, “plough the water”译为中文是“徒劳”的意思等, 在具体的翻译教学中插入这些固定搭配,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起到调节课堂氛围的作用。
二、对于学生汉译英能力的强化
作为第二语言, 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总是不如中文那样熟练, 因此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对于英语的悟性。强化学生汉译英的能力, 首先需要强化的仍然是学生的结构掌握程度。汉语和英语在句式结构上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在汉语中, 一般陈述句的排列方法是:时间+地点+副词+动词, 比如, 昨天晚上他在马路上大声的呐喊;而英语的陈述句排列顺序则不一样, 它的排列通常是:动词+副词+地点+时间, 如“He spoke loudly on the road at last night”, 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 但是它们的排列完全不一样, 要在这二者之间进行融会贯通并不是容易的事, 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最好能将一些典型的排列书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对知识本身加深记忆的同时, 还能全面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排列顺序, 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其次, 中文中有许多文字在句子中是没有释义的, 但是如果翻译成英文就会改变原来的意思, 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汉英翻译教学过程中, 应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 并且结合相关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最后是场合的判定, 英文环境中,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具体的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融入进这一教学理念, 教会学生依据不同的场合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禁止吸烟”和“请勿吸烟”用英语表达出来是不同的, 它们分别是“No smoking”、“You are expected not to smoke”, 虽然都是说不能吸烟, 但是根据它们表达的严肃程度, 翻译成英语也就有所区别。
汉翻译和汉英翻译在入手点上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 比如对于结构、语法基本功以及固定搭配的掌握等,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总结方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寻找到最为适合而且最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
摘要: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 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大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量化要求, 同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 重视对于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以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着重就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给出相关的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汉互译能力,提高,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红丽.小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互译[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1:82-84.
[2]张雪冰.英汉互译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章, 2013, 12:167.
[3]蔡晓晴.如何提高英汉互译水平的几点技巧[J].考试周刊, 2009, 16:46-47.
[4]胡爱萍.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 2004, 02:127-130.
[5]王蕾.论英汉互译与大学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 2011, 48:105-106.
英汉互译说红绿 篇2
红色red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都相当普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红色象征着喜庆、幸运、幸福、吉样如意,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多为褒义,因而红色多用于婚礼、生日及其它一些庆典。在跨文化交流中,由“红”所派生出来的汉语词汇,译为英语时往往不能直译为“Red”。例:走红being popular红榜honor roll红利bonus红运good luck红颜beauty红糖brown sugar红茶black tea红豆love pea红娘match-maker女红needle-work红眼病green-eyed等。当代汉语里红色是政治色彩很浓的一个颜色词,使用得很频繁,象征着革命和进步。如:红色政权red political power红军Red Army红卫兵red guard等。
Red在英语里的用法也是亦褒亦贬。用作褒义的例:a red-letter day过去教堂的一种习惯, 节日都用红字在日历上显示出来,今天用来泛指任何喜庆和值得纪念的日子;paint the town red指狂欢,饮酒作乐;red-blooded英语中指健壮的,有勇气的。英语为母语者认为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代表着愤怒、暴力、恐怖、淫秽。用做贬义的如: to see red发怒、冒火red flag使人生气的东西have red hands犯杀人罪catch somebody red-handed当场抓获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风化区Red Alert紧急警报等。红色还有“负债”或“亏损”的意思,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有了这些词组:red figure(赤字)in the red(亏损)red balance(赤字差额)。
还有些古诗词例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指词作者酒后醉眼惺松时看绿叶红花所得到的一个朦胧的视觉印象,若只将绿红二色直译,其意境显然就差点火候。
绿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生机。无论是在英语或汉语中,绿色的这一象征意义都是一致的。例:Greens绿色食品green fingers园艺能手green house温室、花房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 keep the memory green永记不忘等。green还表示“新鲜”、没有经验,如:green meat鲜肉a green hand新手。美国永久居留卡,简称绿卡Permanent Resident Card。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例如: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或财团。
在汉语中绿还指“因妻子的不贞而使丈夫受辱”的意思,这层意思大约始于唐代,“绿帽子”成为那些被蒙在鼓里或默许妻子不贞的男人的代名词。
再如古诗词中的绿,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中的“绿云”指女子美丽乌黑的头发,就不是绿色的那么简单了。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3
1.1 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对语言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 而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八节里,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我国学者辜鸿铭对“天命”的翻译是“the laws of God”, 把“天命”当作是宗教的真理, 把孔子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介绍给西方。然而, 孔子的言语大多为规劝建议, 并不宣传神秘的宗教思想。威尔·杜伦博士在1932年出版的《哲学概论》中认为, 对孔子的学说最好称哲学而不称宗教, 因为孔子的言论中缺乏宗教的意味。所以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出发, 笔者认为把此处“天命”理解为“the will of Heaven”更为妥当。
1.2 习俗文化的影响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由民族习惯形成的文化。汉英两个民族在风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尤其是在称谓、寒暄语、颜色词的使用及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1.2.1 称谓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 对纲常不很重视, 体现在亲属称谓上为关系区分不够清晰, 而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严格的宗法观念。例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夫、姨夫、舅父在英文里都统称为“uncle”, 这种情况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英译《红楼梦》中的称谓空缺常使译者感到困惑。
《红楼梦》中有凤姐对贾母的一句话:“这通身的气质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孙女和外孙女在英语中都用“grand-daughter”来表示, David Hawks的译文另换了角度来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e!She doesn’t take after 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 is more like a Jia.”
但这仍未译出贾母和黛玉的关系, 杨宪益夫妇从黛玉父亲的角度进行翻译, 意思表达得较为清楚: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 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1.2.2 见面语差异
汉译英时如不了解中西方见面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冲突, 仅仅使用直译, 就会误解。
见面语一般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两类。汉语用的招呼语形式多样, 而英语中的招呼语则比较模式化, 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因此在翻译招呼语时就会出现词汇空缺。如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打招呼, 若直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西方人则认为是在干涉其私事, 造成文化冲突。
寒暄语中, 中国人常以谈论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 如《祝福》中, “一见面是寒暄, 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中国读者对“说我‘胖了’容易理解, 但英美人士不明个中缘由, 且忌讳肥胖, 易产生误解, 因此应增添解释性词语, 有学者将其译为:“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remarks when we met, 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fat’, 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launch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甚妥。
1.2.3 对颜色词使用的差异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同的颜色词,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寓意相差甚远。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红色表示喜庆, 而英语中红色代表暴力、激进。因此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 “红糖”则为“brown sugar”。“黄色”在传统文化中是“尊贵, 庄严和王权”的象征,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淫秽、色情”的意思, 此意源自于英语中的“yellow press”, 但实际上“yellow press”指的是“低俗的出版物”, 并无淫秽色情之意;“yellow”在英语中一般寓有怯懦之意。
1.2.4 常见事物寓意的差异
由于社会习俗、文化传统、历史地理的差异, 两个民族的人民分别赋予了同一事物不同的联想。例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但在西方, dragon是一种长鳞、喷火、有翼的大型蜥蜴, 是罪恶的象征。英国早期民族史诗“Beowulf”, 最后Beowulf杀的是代表邪恶势力的dragon, 此处的翻译就应注意, 应译为“恶龙”。近年的美国优秀的动漫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对此亦有鲜明体现。
1.3 审美情趣的差异
审美观念因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汉语文字脱胎于象形文字, 中国人也擅长于形象思维, 而英语则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制约, 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势必产生语言的形象美和逻辑美的不同取向。在英汉翻译作品中我们常见到很多的工整的四字格和排比句式。对这种译法有人认为有美化译文或归化原文之嫌;但从翻译理论的异质同构说或动态对等说出发, 似乎又颇为有理。审美取向的差异给翻译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4 地域文化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如“西风”一词, 中国人提及此词会有“秋风潇飒”、凄凉的感觉。而英国属于大西洋气候, 一旦刮起西风, 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带来的就是温暖, 故为英国人深深喜爱。如“Chaucer Canterbury Tales”中第五行诗“When also Zephyrus (西风) with his sweet breath”中的Zephyrus意为西风, 但应于注释中加以解释, 方能让中国读者明白。同时《西厢记》中“西风紧, 塞雁南飞……”直译为“Bitter is the wes wind...”亦为不妥, 仍需加以补充, 笔者试译为“the wintry wes wind”。
2. 消除文化差异时英汉翻译影响的方法
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交流, 译文中文字符号的改变应体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出现许多词汇空缺, 特别是能够相互对译的俗语、谚语、俚语就更少。为保持译文“忠实”, 翻译时往往需要采用“直译加注”、“释义”、“意译”等手法。
2.1 直译加注
翻译实践中, 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 为了向译文读者介绍原文文化的相关知识, 译者要作适当注释。如对《红楼梦》第34回中的“可谓东施效颦”这句话杨宪益先生译为:“She is Tung Shih imitating Xi Shih. (X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
2.2 意译
在处理某些带文化色彩的词句时亦可用意译法, 例如英语中有句习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an comes the tug o war.”若直译为“希腊人遇上希腊人, 定有一场好斗”则失去了原文的意义, 因此不妨改译为“两雄相争, 其斗必烈”。又如汉语中“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如直译成“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 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removed.”就不妥, 可译为:“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 maker is removed.”
2.3 释义
在译文语言中, 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时, 可采用释义的方法以保留词语的内涵意义。释义是直接向译文读者解释原文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的一种手段, 以清晰地表达原意, 避免误解。
如:端午节那天, 人们都要吃粽子。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y lunar month) , 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 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译文是端午节和粽子的说明, 较好地传递了文化信息。
3. 结语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各自不同地特点和其所处地不同的文化环境。在翻译时不仅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 还需要了解英美人的物质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习惯、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应仔细研究其中的文化差异, 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地弥合起来, 让读者最好地理解源语文字, 感受异域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4]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5]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s.1-3, Penguin Books.
[6]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中国翻译, 1999, (2) .
[7]李天辰.论语英译体会点滴.外语教学, 1999, (2) .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 1984, (1) .
我的中英互译情结 篇4
在我看来,英文学习的本质是先模仿后内化,即不断重复、模仿那些语言规范的、地道的、经典的英文篇章,然后在实际使用中“激活”这些英文,使大脑形成对这些英文的新的神经反射,从而实现英文的内化。而在英文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中英互译习惯对英文的内化起到至关重要、不可磨灭的作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是我通过多年来的英语教学以及我自己以前的英文学习总结出来的。
我在新东方教授写作类课程十年,几乎从每个班的第一节课开始,我都会发起中英互译活动,要求学生从新东方的英文范文库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然后每天花40分钟的时间做翻译训练。具体方法如下:①先花5分钟时间阅读300字左右的范文原文;②挑出不认识的词汇,通过查词典、研究例句来进行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③在扫清生词障碍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话的含义;④用15分钟的时间将原文翻译为中文;⑤再尝试将自己翻译的中文翻回英文,然后和原文对比、找差距,并用红笔标出与原文出入较大或是翻错的地方。这样做相当于是在多次和原文作者沟通,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原文用词的精妙。同时翻译又带有一丝个人创作的意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关键的是,回到原文对比并通过原文来纠错、改正的过程能加深学生对原文语言的印象,促进学生对英文原文的内化。
这种中英互译的学习方法也是我在读书期间最常用的。2002年的夏天,我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就读。在哲学系满是书卷气息的院子里,我常常捧着一本用五块钱淘来的好书读。这本书的作者是林语堂,英文书名为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我自幼时就听过《苏东坡传》的大名,却未曾想这本书的英文书名竟然是The Gay Genius (意为“快乐的天才”),我觉得这种对比很有趣,于是便萌生了用这本书做中英互译练习的想法。
整个2003年,我都在做这一件我当时觉得很宏伟的事:我将整本书进行中英互译,先将英文原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回译为英文,最后对比找差距。回想13年前,寝室破败而冷清,我常常躺在硬木床板上,左手一本英文的The Gay Genius,右手一本中文的《苏东坡传》。我每天早晨将英文译成中文,晚上再将中文译回英文,然后对照原文,将自己英文译文中和原文不同的地方通通用红笔标出来,第二天再回看原文以加深自己对原文语言的印象。在那些杂乱的标满红圈的草稿纸和我那乌七八糟的字迹中,我常能隐约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快乐。
The Gay Genius是林语堂直接用英文写的,所以很多时候我在看书中的英文诗歌时,并不知道这是林语堂翻译的苏东坡的哪一首。但是通过仔细研读英文原文和不断推测,很多时候我都能正确地猜出其中文版本,这便是做中英互译时最让我心满意足的时刻。
整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个桥段:“有一次在黄州为他送行的筵席上,一个歌妓走到他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题诗,但是苏东坡从来没听说有此一歌妓。立即吩咐她研墨,拿笔立即开头写道:‘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至此停下,接着与朋友说话。在座的人以为这是很平淡无味的起头,而且仅仅两句,全诗尚未完稿。东坡继续吃饭谈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诗写完。东坡又拿起笔来,将此首七绝的后两句一挥而就:‘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我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后来问了中文系的教授才知道,这首诗四句话的意思大致是:我苏轼在黄州住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给李琪写过诗呢?李琪就好比是一朵海棠,我就好比是杜甫,海棠纵然好看,但杜甫从来没为海棠写过一首诗。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因为杜甫的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为了避讳母名,杜工部一生写诗却从未提过母亲的名字。苏轼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将歌妓比作海棠花,将自己比作杜甫,欲扬先抑,后两句升华,体现出中文诗歌的最高境界。而在The Gay Genius中,林语堂将这首诗译为:“Four years has Tungpo lived at Huangchou / Strange that he never mentioned Li Chi / Exactly like Tu Fu of the West River / Of the best flower, begonia, he sang the least.”译文十分精妙,既传达出原诗的含义,也将比喻修辞翻译了出来。
就这样,通过一年的中英互译和对中英文的不断思考,我的中文和英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003~2004年是我进入武大后英文进步最快的一年。那一年,在哲学系读书的“苦逼”岁月里,我每天都坚持背单词、做中英互译,还经常去哲学系的英语典藏书库看书,并陆续互译了哲学、古典音乐、建筑等方面的经典书籍。在那段时间,英文于我就是那天边最美的云彩。2005年夏天毕业,当时的我已经积累了两大箱子的资料,一箱是几年前我备考GRE和托福时的书籍和笔记,另一箱则是我在大学期间看过和翻译过的各种书籍、资料。我当时听闻新东方要在老家长沙开新学校,于是凭着对英文的热爱果断前去应聘,自此开始了在新东方教书的生涯。
本科毕业那天,我用英文写了几句短诗来纪念自己短暂的青春:“Cherry bloom of March / Plato beyond my touch / What a melancholy flower / What a sentimental power / Aging away in reminiscence / Pining away in transience.”后来,我将其翻译为:“春花乱心窗,古圣空行囊。少年辗转事,每忆总神伤。”这也算是我用中英互译这种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生活所做的总结,而这首诗也可谓是对我本科时的英语学习经历所做的最好注脚。
英汉常用颜色词的互译 篇5
语言, 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更是文化的载体, 容纳着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着文化的任何内容, 并以文化为其赖以生存、更新、发展的源泉。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及社会现象中形成的, 因此,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 而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为语言差异。不同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其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会在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产生出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内涵意义。
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 由于与母语存在差异, 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才能对目的语有真正的把握。任何对语言纯形式的掌握都是不全面而且不正确的。两种语言的一般常用词完全对等较少, 即使表面对等的词, 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 引起不同的联想。比如说颜色词, 每种语言都有许多表达颜色的词, 但由于各民族文化习俗、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颜色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 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这就使得颜色词的翻译, 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下面, 比较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的异同。
2 英汉常见颜色词的互译
2.1 蓝色
在汉语言文化中, 月亮的颜色一般和黄色联系在一起, 至多, 我们会抒情地联想到白色。而在英语中却有“blue moon”的说法。为什么呢?这要从两种天文历法的计算方法说起, 以“太阴历” (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为一个月, 我国农历叫逆望月, 大约为29.5天, 这样可以保证春节总出现在开春的一月) 为依据的一个阴历年比以“太阳历” (以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 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下一个春分点的时间为一年, 约为365天, 在此基础上, 再用12平分, 就是阳历一个月, 约为30.5天) 为依据的一个阳历年少11天左右。由此, 每隔两三年, 一个阳历年就会多一个朔望月, 也就是说, 我们一年之中会看到第13次月圆。但是,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 都只为12个月取了名字, 于是, 中国把这第13个月取名为“闰月”, 西方为之取名为“blue moon”。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的“闰月”与“blue moon”内涵仍有不同。中国的“闰月”指增加的那一个月;“blue moon”而是指多出的那个满月本身。西方之所以用“blue”来形容一年之中的第13个满月, 是因为“blue”有“偶然”的含义, 而第13次满月是一种偶然的天方现象, 这样, “blue moon”就不足为奇了。还有“once in a blue moon”应译为“千载难逢”。
同时, 蓝色还有“沮丧的、犹豫的”含义, the blues, 慢四步舞由原是一种表达伤感情绪的黑人民歌。“sing the blues”是指“垂头丧气”。除此之外, “blue”在英语中还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贵族的含义, 如:“He is a blue blood.”意思是他出身贵族, “blue coat”是指穿蓝色制服的人, 警察。
2.2 红色
《圣经》中记载耶酥受难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拿起杯说:“你们喝这个, 这是我立约的血, 为多人流出来, 使罪得赦。”之后他便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 用自己的生命作赎价救赎世人。由于《圣经》对英语文化的巨大影响, 英语中的红色“red”便与流血牺牲等不好的可怕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如“red hands”意指“沾满鲜血的手”;“waving a red flag”指“做惹人生气的事”。“red battle”指血战;“red ruin”指火灾;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 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了这些词组:red figure:赤字;red ink:赤字;in the red:亏损;red-ink entry:赤字分录;red balance:赤字差额, 除此之外, 还有如red cent:一分钱;red gold:纯金;red tip on stock market:指股票市场的最新情报。红色还有“危险、暴力”的含义, 如red alert (空袭) 紧急警报, red tape繁琐拖拉的公事程序, 官僚作风;see the red light觉察危险逼近。而在中国文化中, 红色则象征着“喜庆”“吉祥”“成功”, 如“满堂红”“开门红”, 英文则是“get success at the very beginning”, 年终买卖合伙人分的利润叫“红利”, 英文是“dividend”;“红火”翻译成“very busy and flourishing”;红事则为“wedding”;红运则为“good luck”;红豆为“love pea”。
2.3 白色
英语中的“white”其涵义可表示纯洁、美好、善意、合法、公平、幸福、轻轻的、政治上反动等, 如: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white coffee加牛奶的咖啡;white list 白名单 (指守法人士、合法机构等) ;white room最清洁的房屋;white hope为某团体 (或) 城镇带来荣誉的人;white sheet 忏悔者的白袍;whe white bird 人的知觉与灵魂。汉语中的“白色”其涵义表示清楚、明白、陈述、纯净、无代价的、无效的, 如:真相大白the fact made clear; 白吃eat something without pay;表白explain something for oneself;白给give somebody something for nothing;白丁very common people;白眼the tired look;不分皂白not tell right or wrong;白痴the foolish person;白圭之玷the good man’s shortcoming。
2.4 黑色
英语中“black”可表示严重的, 不受欢迎的, 不吉利的、罪恶的、不合适的、不合法的、愤怒的等。如:a black letter day不吉祥的日子, 倒霉的一天;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black market非法交易市场;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Mass死人的弥撒;Black Maria囚车、巡警车;black look恶狠狠的神色;black mood情绪低落;black spot交通事故多发地段, 事故、犯罪焦点;black sheep败家子、害群之马;in somebody’s black books失去某人的宠爱;black heart指奸恶、阴险的人;black house指军营的牢房;black despair大失望;black man恶魔;black ox不幸;black coffee不加牛奶或糖的咖啡、诈骗犯。汉语中的“黑色”也多表示贬意, 如“阴暗的、非法的、秘密的、坏的、狠毒的等。”如:黑心人the very cruel people;黑市unlawful market;黑幕the evil inside of something;黑手the reactionary power having some evil activties secretly;黑社会组织the unlawful social organization doing some illegal activities as their job;黑货the unlawful carrying or selling goods;黑帮the reactionary organizations gathered secretly;黑色幽默the humour expressing nihilism and pessimism。
2.5 黄色
英语中“yellow”除表示黄颜色外, 还可表示胆怯的、卑鄙的、靠不住的、妒忌的、 (报刊等) 采用耸人听闻手法的、作低级渲染的等。如:yellow dog野狗、杂种狗、卑鄙的人;yellow boy金币、黑色杂种;yellow back法国的一种廉价小说;have a yellow streak怯懦、胆小、卑鄙的行为;the yellow press黄色报刊, 另人激动的报刊;yellow journalism (美) 黄色新闻编辑方式;yellow alert (空袭) 预备警报;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 诧异的眼神。在汉语中“黄色”还可以表示下流、堕落, 同时黄色与其它词语在一起构成了许多新的词汇, 使用广泛。如:黄色书刊obscene books;黄色电影blue films;扫黄to blow or get rid of the obscene things;黄卷the ancient books almanac;黄屋the ancient emperor’s carriage;黄泉the place where the dead were buried;黄教one kind of lamaism;黄梁梦a fond dream;黄发垂髯the old people and children;黄道吉日the lucky day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
2.6 绿色
英语中的green一词可表示新的、年轻的、嫉妒的、佳境的等。如:a green hand新手;green house暖房;green room演员休息室;as green as grass无生活经验的;green eyed monster嫉妒;green fingers成功的种植者;种植的高超技艺;green thumb园艺技能;green light绿灯、准许、许可;green line (军) 轰炸机、敌我分界线;green stuff蔬菜、草木;in the green青春期;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to get the green light得到允许做某事;to look through green glasses对…感到嫉妒;jack in the Greens花屋中的人 (西俗五月一日用冬青和花扎成小屋, 人居其中, 上街游行) ;in the green tree (或wood) 处于佳境;green power (美) 财团;green sand (铸造用的) 新取砂;go to the green wood落草 (去当绿林好汉) 。汉语中的“绿色”还可表示年轻的、新的、未成熟的、健壮的、永恒的等。如:青史留名leave a glorious name in the history;青女the god having charge of fog in the legend;青史the history book;青睐favour;炉火纯青the perfect skills of doing something;青出于蓝而胜于蓝the new coming from the old is better than the old。
2.7 棕色
在英语中“brown”除表褐色外, 还可与其它词语搭配组成新词汇表示不同的涵义, 使用也较广泛。如:to be done brown被欺骗, 被烤;Brown aggers学习用功的学生;Brown Bess明火枪 (旧时英国军队中用的旧式步枪) ;Brown bill戟 (十五、十六世纪一种枪两用的武器) ; (be in) brown study空想、梦想、沉思、幻想;brown sugar红糖;brown bread黑面包;brown rice糙米;brown polish (美) 黑白混血儿;brown stoners贵族气派的人;brown off (美俚) 出大错;brown out, a. 灯光暗淡 (指剧院院灯) ;b. (为防空袭或节约用电) 把灯弄暗;do up brown (美俚) 把…彻底搞好;brown stone district富人住宅区;do something brown使某人上当。在汉语中“褐”可表示粗布或粗布衣服, 但它却很少或其它词语搭配构成新词。
3 小结
从上文可以看同,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每个词都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颜色词使用广泛, 除了其色彩意义外, 还有许多抽象的象征意义, 就其象征意义而言, 英汉两语的颜色词在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很大, 碰到特别的词语要有追本溯源的精神, 英语中有许多“假朋友”, 即那些其真实意义在其字面以外的语句, 理解此类词句决不能看字面意思。同时, 应通过对英语国家的心理因素、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充分了解来正确掌握并运用这些词汇。不懂得文化背景就不可能学好语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 就不可能真正地学到语言。所以, 在英语学习中, 学习者要努力培养自身的习得意识,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必备的文化规范, 使“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文化能力” (cultural competence) 同步发展, 同时兼备, 最终达到提高英语水平, 恰当地完成各种语境下的言语行为。
摘要:每种语言都有许多表达颜色的词, 但由于各民族文化习俗、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颜色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 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这就使得颜色词的翻译, 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翻译,方法论
参考文献
[1]李松涛.汉英语言中有关颜色词汇的联想差异与翻译[J].汉语言文化研究 (下) ,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12) .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谢文英.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讲授[J].语言文化交际 (上) , 华文出版社, 2001 (4) .
[5]候莉萍, 陈景鹏.大学英语教学在文化导入问题探讨[J].汉英语言文化研究 (下) ,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12) .
汉英互译中的副词 篇6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副词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能够使语言表述的意思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简洁明了。从数量角度上来讲,英语副词数量总数远远大于汉语副词的数量。从组合角度讲,汉英副词可以与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副词共同组合使用。[1]在实际语言使用过程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副词与形容词搭配的使用在种类变化上显著低于本族语者,在观点副词的使用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观点副词的使用频率和本族语使用者相比较也显著低于本族语者。[2]但是,也有研究者发现,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使用认知立场副词有过多的现象,而态度立场副词、言语风格立场副词使用不足。[3]在频率副词使用上,有研究者发现,学习者使用英语频率副词既有使用过多的倾向,也有使用不足的倾向,但前者比后者严重;学习者口语中有过多使用带有书面语特征的频率副词,书面语中也有过多使用带有口语语体的频率副词,学习者使用的是混合语体。[4]由此可见,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副词使用还是有一定不同的,需要用心学习才能更加正确自如地使用好英语副词,使英语表达更加自如和生动准确。本文将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英语副词的使用的教学体会做一点归纳和总结。
二、以范围副词为例看公外大学英语教学中注意引导副词的使用的必要性
根据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在汉语中表示范围的副词例如如“都、总、凡、一共、总共、统统”等表示总括,如“只、光、单、就、仅、仅仅、独自”等表示限制。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必须放在总括对象的后面,如“同学们都同意这样做”中的“都”。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必须放在限制对象的前面,如“这个班光男生就四十人”中的“光”。[5]
汉语中的副词位置是比较固定的,但是英文的副词位置比较灵活,英语和汉语的范围副词使用不是完全对等。例如‘他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是他的心智是非常健全的’,这句汉语的状语实际上并没有使用副词,但是在英文翻译时可以通过使用副词简单地翻译出这句话的中文意思,Though he is physically handicapped,he is mentally healthy.和汉语语法结构不同的是英语句子中的副词’physically’和’mentally’均可以放到句子的其它位置。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学生还是能够想到使用副词来翻译原句中的状语,但是不是所有的英汉句都能如此自如转换。看下面的例子,‘谷歌公司就是要整合全球信息,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和使用信息(Google is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一句,首先,universally这个范围副词可以放在accessible和useful前面,也可以放在accessible和useful后面,这样的语序同样符合英语习惯,这就是英语和汉语的不同。如果让学生把这句话从汉语翻译成英语,学生一般不会想到使用范围副词‘universally’,因为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学生会用‘使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够获得信息并且使用信息’这样的结构,翻译成‘Google is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everybody[all the people]in the world able to use it’。很少会有学生想到用一个范围副词universally来表示‘地球上的所有人’这样一个广泛的使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结语
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这样的千变万化的语言环境里,副词都是被广泛使用的。如何根据具体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根据上下文,正确判定副词的词义,并把它顺利地翻译成英语,并非易事。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副词的对比和讨论,并且结合多年教学中翻译实例,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好副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英文副词的本身词义和它在某一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同一个句子可有几种译法,副词的恰当使用可以使英语句子更加符合英语句式结构的习惯,表达更加简洁紧凑和生动,具体如何选择要以译文的顺畅和准确为标准。本文只是对此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
摘要:副词作为一个重要的句子成分,在汉语和英语中均被广泛使用,但是出现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上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英语副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汉英副词转换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中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学习,以便用好英语副词。
关键词:大学英语,副词,范围副词
参考文献
[1]郭建芳.汉英副词对比研究[D].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
[2]何影,梁茂成.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副词与形容词搭配使用得特点[J].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陈建生,张燕.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立场副词使用情况的语料库调查[J],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文秋芳,丁言仁.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频率副词的特点[J].现代外语,2004,2.
新兴词汇英汉互译现状分析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也产生了改变。这一切都促进了新兴词汇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词汇遍及各个领域,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类:日常生活类、网络类以及时事政治类。有些新兴词汇基本同时出现于中国和英语国家,因此可以在对方国家找到相应词汇,也就为英汉互译提供了便利;然而有些词汇起源于一方国家,它们的产生多与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较难保证翻译结果的原汁原味。对精彩新兴词汇互译结果的品味可以熟悉相关翻译技巧,并对其他新兴词汇互译的结果加以改进。
二、新兴词汇翻译的闪光点
1、注重语义,言简意赅
(1)一些源于英语国家的新兴词汇是首字母缩略词,因此这类词汇本身包含的是一个词组,蕴含了较多信息。相比直接音译为汉语的翻译策略,抓住语义进行翻译往往效果更加。例如,英文词NEET(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缩写)有两种翻译:尼特族和啃老族。直接音译产生的前者不能给中国人带来有价值的语义信息,而后者用寥寥三个字简要表述了这个词的含义,而且言简意赅,与缩略词的效果异曲同工。其他类似的翻译还有WAGs(wives and girlfriends)——太太团等。
(2)有些英语国家的新兴词汇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直接(或通过增减词缀)进行词类改变之后形成的,且新的词义与原有词义相差较大。这时的翻译便可以不受原有词义的束缚,根据语义直接翻译即可。例如,新兴词汇snacky(零食snack+词缀-y)可以直接译为“有一点点饿”。
2、音似与义似相结合
(1)当新兴词汇的产生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时,不可译性尤为明显。这时音译的方法较为普遍,例如将SAGGING译为“撒精”。但如果译者能够在音似的基础上选择已经存在的、意义相合的词语来翻译,则会使结果更加出彩。例如,胡锦涛同志曾提出“折腾”一词。该词在中国并不罕见,但对于英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兴词汇。“Z-turn”这一翻译结果首先做到了音似;其次,turn本身就具有转弯的意思,再加上字母Z的象形效果,事态七拐八拐、难以稳定的情形自然映入眼帘。
(2)有些新兴词汇有多种译法,如果能利用谐音,则效果会更加精彩。例如拼缀词boobalicous(boob+delicious)被译作“波”涛汹涌。首先,“波”与英文单词的第一个音节发音相似;词义上也暗指指女性胸部曲线诱人,即秀色可餐。
3、不同文化元素的灵活处理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若在大致对应的基础上能做到融入本土文化,翻译的词汇便能更好地为人们所用。例如,low-profile是低调的意思;但是low-profile women的翻译是“暗香型女性”而不是“低调的女性”。很多古诗词都用“暗香”形容女人的神秘美妙,如“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种翻译更具文化色彩,也更有美感。
4、汉语与英语的接轨
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是文化重叠现象一直存在。如果能找到两国语言文化的相似性,则会给翻译结果增添色彩。例如,新兴词汇stupig(笨得像猪)是一个中国网民创造的合成词(stupid+pig)。stupid是原有英语词汇,而“猪”又是中国文化中“愚蠢”的代表,二者的融合可谓精彩。
三、新兴词汇翻译难点
1、情感色彩较难把握
(1)有些新兴词汇汉语与英语表达方式的情感强度并不相同。例如,新兴词汇easy like的英文解释为:An easy like gives up their“likes”almost indiscriminately.可以看出,英文中强调的是不加选择、随意包揽(easy,indiscriminate);而汉译“点赞狂人”展现给我们的是更加疯狂的点赞形象。
(2)有些新兴词汇无法准确界定褒贬,难以形象翻译。例如,“屌丝”一词的官方翻译是loser。然而在中国,“屌丝”越来越被广大男性用于自嘲、甚至自谦,并无强烈的贬义色彩;而loser在英语国家更多用于形容失败者或做事失败时人们对自身的自怨自艾,两者感情色彩不尽相同。
(3)某些新兴词汇带有暗讽色彩,在翻译时应切忌夸张、扭曲。例如,“中国特色自由”这一词汇的产生源于一些网民对中国现状的讽刺与批评,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网民提供的英文表达法freedamn(对假自由的谑称)感情色彩过于强烈,或许会影响到很多不明情况的外国友人。类似的情况还有conferensleeping(中式会议,讽刺中国的会议很无聊,使大家都想睡觉)等。
2、翻译结果较难理解
(1)很多汉语新兴词汇翻译时采用的是音译法。如果没有内涵语义的扶持,外国友人起初接触这些词汇时可能会完全无法理解。例如,汉语新兴词“给力”的英文说法是geliable。geliable在中国用于英语交流的用途自然没有问题,但要想使外国友人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显然很有难度。
(2)由于英语与汉语的构词方法与思维方式并不相同,面对翻译结果,人们可能会误解其中的内涵。例如,“拼孩”这一新兴词汇描述的是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进行攀比的行为 ; 而它的翻 译结果是mompetiton或dadpetiton( 拼缀词 ,mom/dad+competition)。这种英语表达略去了“拼”的宾语“孩子”,因此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很容易把dadpetiton误解成“拼爹”。
(3)词汇新兴程度在不同国家不对等
有些词汇起源于一方国家的社会或网络热点话题,它们所代表的不是新兴事物,而是一种更加流行的表述方式。根据内在语义,这类词汇在其他国家很容易找到对应的表达方法,但都是固有存在于其语言中的。例如,近年来,我们常常用“二”来形容一个人傻傻的(或是有点可爱的傻)。“你真二”的对应英文说法是You are an idiot.这一说法是很地道的英文口语,但并不是新兴词汇,因此不能反映中国词汇的发展新变化。
(4)较难保证凝结简练
有些词汇源于一方国家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些现象在其他国家并不存在,难以直接翻译,而是多采用意译甚至详细解释词汇含义,因此较难做到翻译结果的凝结简练。例如,“高考保姆”指那些专门为参加高考的学生提供营养、生活起居、心理疏导等服务的保姆,是中国特有的职业。它的英文表达是nannies whotake care of students preparing for gaokao。这种表达方式确实能让外国友人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比较冗杂,失去了原有词汇朗朗上口的韵味。
四、中英文对应工整的新兴词汇
中英文对应工整的新兴词汇主要有两类。一类不需要人工翻译,本来就同时存在于汉语和英语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两种表达方式对应起来;另一类虽然需要经过翻译才能得到对应词汇,但由于构词比较正规,因此不需要繁杂的翻译技巧,逐字翻译就能达到所需效果。
1、描述最新心理心态的词汇
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心理、心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在中国以及英语国家同时存在的,因此它们的汉语及英语表达方式大多对应工整。例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一些人总是感觉时间不够,做每件事都很快,遇到任何耽搁就会心慌……这种心理状态叫做匆忙症(hurry sickness)。类似的新兴词汇还有the Monday syndrome(星期一综合症)、holiday syndrome(假期综合症)等。
2、描述新兴流行事物的词汇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新兴事物层出不穷,新兴词汇应运而生。这些新兴事物虽然起源于一个国家,但往往会很快散布开来,成为其他国家同样流行的新事物。因此,在另一方国家它们也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和融合度,从而产生对应工整的词汇。例如see-through dress(透视装)、sun-protective clothing(防晒服)、second screen(第二屏幕:指看电视时能同时与电视节目内容互动交流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
3、描述最新普及活动的词汇
人们对生活现代化、多样化的追求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其中包含了很多新兴活动。有些活动有着很强的地域性,但有些活动已经在很多国家开始普遍起来,成为了一种流行活动。例如:owling(猫头鹰蹲:指任意选择某个地点,像猫头鹰一样蹲在那里,然后拍照上传到网上的行为)、Ice Bucket challenge(冰桶挑战)等。
4、描述宏观经济政治的新兴词汇
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治建设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词汇。涉及这一方面的新兴词汇相对于日常生活以及网络新兴词汇来说更加严谨、官方;经济政治的宏观性也使得中英文表达的工整对应成为了可能。例如environmental ta(环保税)、toxic politics(有毒政治)、Obama Care(奥巴马医改方案)等。
5、英文表达由拼缀法构成的新兴词汇
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有自身独特的减缩方式,往往更加简洁;因此新兴词汇的英文表述容易比汉语冗长。也就是说,当英文用拼缀词来表达时,往往能达到对应工整的效果。例如vegeteal(网上偷菜:vegetable+steal)、smilence(笑而不语)等。
6、在普及词汇基础上加以扩展的新兴词汇
有些新兴词汇是在之前已经普及的新兴词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得来的。例如,facekini(脸基尼)是一种游泳使用的尼龙防晒头套,能阻挡紫外线照射和海蜇的蛰伤。该词是在bikini(比基尼)的基础上得来的。虽然比基尼是音译,并没有做到完美对应,但这一词汇经过几年的沉淀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为广大人民所用,成为了中国词汇的一部分。因此,facekini与“脸基尼”自然形成了完美对应,十分易于理解。
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的作用下,新兴词汇不断涌现出来,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中国以及英语国家不同的社会文化、构词方法与思维方式给新兴词汇的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翻译时,不但要注意结果的情感色彩和可理解度,更要仔细斟酌,追求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待译词汇的文化元素和语言特色。同时,英汉互译结果新兴程度不对等的现象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词汇应运而生。新兴词汇的出现无疑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交流需求,但同时也提高了英汉互译的难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兴词汇英汉互译现况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其中的翻译技巧与难点;同时对拥有英汉双语完美对应词的新兴词汇进行分类总结。
颜色词汇的英汉互译策略 篇8
一.直接翻译
不同文化中共有的色彩只具物理属性而无文化喻意之时, 译入语读者较易了解原文信息, 此时翻译宜用直译法。当颜色词汇具有文化蕴意之时, 译者仍可采用直接翻译法保留原语作品中有深刻喻意的颜色词汇, 将原语文化展示给译入语读者。例如朱生豪在处理莎士比亚剧本《奥赛罗》里“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中green-eyed monster时, 直接将“green”译为绿色。在英美文化里, green有嫉妒之意;而中国人惯用红色表示嫉妒。此处朱生豪没有把绿色转化为红色, 则是为着保留原著里色彩的文化含义, 让中国读者品味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出于同种目的, 汉语中的“红色政权”之“红”、“白色恐怖”之“白”等, 在译成英语时都保留了原色。
二.增补/省略翻译
增补翻译法是在译文中加上原文没有的颜色信息, 目的是化抽象为具体, 比如不同的译者翻译红色时, 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添加上具体的颜色信息, 因而红色或被译成pink, 或作rosy, 或为vermilion。省略法是颜色词汇翻译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翻译策略, 尤其在诗歌翻译中甚为常见。这是因为诗歌需要在有限字数中传达较多的信息, 倘若把原语文字承载的信息全部翻译, 则会影响诗歌的表达效果, 故而诗歌翻译者不得不为了表达效果而略去原文的部分信息。例如:在诗人徐安贞的诗作《闻邻家理筝》中有这么一句:“曲成虚忆青娥敛”。青娥指的是黑色的秀眉;颜色“青”即为黑色。然而, 翟里斯 (HerbertGiles) 和弗雷彻 (W.Fletcher) 都省略了此处的颜色信息, 仅对眉形做出了翻译, 翟里斯之译为moth-eyebrows, 弗雷彻则将之译为eyebrows fair。杨宪益夫妇在翻译《崔待诏生死冤家》时把“皂雕追紫燕”这一诗句译成Swift hawksthatonweaksparrows fall。此译把诗句中的颜色全部予以删略。无疑, 从这这两个例子看来, 去掉颜色信息后, 诗句翻译直达本意, 因而译文显得简洁直观。当然, 省略法在诗歌翻译中的采用亦可实现诗译的音律节奏之美。
除了诗歌翻译之外, 也有其它文体的作品翻译时使用省略法。在《佛经故事一百篇》里载有:昔有愚人煮“黑石蜜”。黑石蜜乃甘蔗糖, 质坚、味甜, 因其色黑, 故有此名。然而译者张庆年却仅用了“honey”一词以翻译该词条, 把表示颜色的词汇略去不译。究其原因, 一是为了追求达到原故事文字的简练效果;二是为了突出翻译重点, 因为黑石蜜重在本质, 而不在其色。
三.替换翻译
美学视角下英汉互译研究 篇9
关键词:美学 翻译主体 翻译客体 审美风格
翻译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活动,是译者主动进行审美创造的活动。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根据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对译文进行鉴赏,创作出与原文具有类似审美风格和审美意境的作品。从美学的角度看,译者的工作正式鉴别美、欣赏美、传递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理论基础,能够用最准确、优美的文辞将原著的思想情感原汁原味的表达出来。美学与翻译的结合是翻译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对翻译理论的发展意义重大。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比,翻译美学较更注重翻译的审美表达,对译者的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科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汇集了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特点。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翻译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且在学科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不同学科的界限正在逐渐的模式化。那么,在学科体系已经成熟的今天来反观不同学科对翻译的影响就能清晰的看到翻译学的发展轨迹,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角出发来反观美学对英汉互译活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从主体、客体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美学视角下的翻译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是受制于审美客体的,但从其反面看正是这种制约性促使了翻译学科的诞生。如果漫无目的、没有约束的翻译,那么就很与具体的文学创作区别开来了。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翻译作品都不可避免的带上译者的影子,折射出译者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
首先,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审美风格上应与原著的行文风格保持一致,趋向于“本土风格”,这符合中国传统的“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以原文为翻译依据这是译者应严格遵守的基本翻译准则。而翻译出中国韵味,则是更上一层楼。如,《哈利·波特》中,人名的翻译就很讲究。我们来看芙蓉(Fleur)的名字,Fleur在英文中指花香,在法文中指花,法国著名香水Fleur du Soir名即由此出,这里亦是音意结合。芙蓉在书中是一名有媚娃(Veela)血统的银发美女,书中主要人物罗恩在看到她时一度非常痴迷,而芙蓉二字在中文里就有指美女的面庞之意,如杨贵妃的形象即为“芙蓉如面柳如眉”,如译为“弗洛尔”则韵味全无。
对于诗歌的翻译来说,如何再现原诗的韵律是翻译过程中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音律美和节奏美都应该再现出来。诗歌之所以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是因为其严格的韵律与审美意境,中外诗歌创作都对诗歌韵律有着严格的要求,诗歌中涉及到大量的意象,从美学的视角来看诗歌的翻译,将古典诗歌的意境传达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汉语和英语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在处理音节、词汇和韵律时都要遵循源语语言系统的规则,尽量保留原诗中的意象,不要破坏原诗的意境。事实上,文学本来就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再加上不同的主体由于身份、知识背景的不同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其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就不仅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的转换,其中涉及到不同的生活观和价值观的碰撞,这样一来只有翻译主体能够坚守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才能够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
其次,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下,翻译活动中就不得不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不仅作用于语言意义的表达同时还渗透到语音、文字结构等不同的层面,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转换。以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翻译为例,《论语》《老子》《道德经》等先秦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其中涉及到很多哲学思想和命题,源语读者阅读起来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常常是通过简练的语言阐释一个深奥的哲学道理,如果译者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阐释,那么会大大降低原文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译著应该符合以英语为母语读者的审美期待,要充分考虑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表达习惯。这就对译者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译者通晓源语和目的语,而且要熟知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只有达到了以上两个要求才能真正的从事翻译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文化典籍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会与贯通。
二.美学视角下的审美客体
美学与翻译理论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美学视角观照英汉互译在原来重视翻译内容真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翻译形式问题,将形式美正式纳入翻译标准中。内容与形式双重审美标准促使这一学科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美学理论的融入对审美客体的明确和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审美客体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的依据,任何翻译活动的展开都必须以翻译的审美客体为依据。按照刘宓庆先生的观点翻译的审美客体是指译者所要翻译加工的原文,只有那些有一定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的文字材料才能成为审美客体。相反,一些内容空洞、文字诘屈聱牙的作品并不具备翻译价值,因而不属于翻译的审美客体。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活动的对象变得更加明确。译者在进行英汉互译活动时选择那些更具审美价值的作品,极大地提高了翻译活动的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优化了翻译客体的前提下,译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面对优秀的审美客体,译者应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和多样化的翻译技巧来顺利实现翻译活动。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最大化的体现翻译活动的艺术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不仅要能够达意,而且要实现传情的功能,要通过准确、规范的语言将意义以及情感传达出来,使读者获得审美的感受。
其次,翻译是一门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学科,其科学性是指翻译活动的严谨性与严肃性,译者的翻译活动必须以原文为依据,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不能随意主观臆造。科学性主要是从语言的交际功能进行考量的,因为只有明确、简练的语言才能顺利的实现交际功能,但语言除了具有最基本的交际功能之外,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这种功能尤其体现在文学作品当中。那么,翻译文学作品当然也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审美功能。对于译文读者而言,他们只有获得了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相似的审美作用,才真正实现了译文的审美功能,同时也实现了交际功能。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都会鲜明的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如何处理这些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题是翻译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一方面,保持原来作品的风格和意蕴是翻译活动最基本的要求。翻译者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造脱离翻译客体,在翻译过程中添枝加叶。比如翻译诗歌时应该注意原作品中的韵脚,翻译小说时要注意原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另一方面,由于审美客体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审美主体在不损害审美效果的前提下进行主观发挥。也就是说翻译活动要求并提倡审美主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总之,译文是翻译活动的实践客体,是译语交际赖以实现的手段,它是为译者的交际目的服务的,翻译主体应灵活的对待翻译客体。
三.美学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对美的事物的喜爱之情。对于翻译而言亦是如此,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都更易于接受美的语言。“语言求美”“表达趋美”这是翻译的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国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首先,中国的翻译活动历时悠久,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佛经的翻译。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最早关于美学的论述却可以追溯到《老子》中,其中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被视为中国最古老而又最具生命力的翻译命题,类似的记载在经史子集的表述中有很多。悠久而丰富的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学思想。近代以来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也在不同的著述中发表过自己的翻译活动的看法,严复、鲁迅、钱钟书这些学者都在中国翻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严复于19世纪末期提出“信达雅”的标准,从某种层面看也是从美学的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观照的。“雅”即从文辞角度出发,要求翻译语言要要文采,要尽量做到言辞优美,是一种对翻译的完美追求。我们现代的翻译工作可以从古代的文化典籍和现代学者的论述中汲取大量的营养。这些或成体系或零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对翻译工作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不断完善着现有的翻译策略,完善着翻译实践活动。
其次,翻译是一定条件下可以看作是一种美学现象,是一种审美活动。这就要求译者不能将翻译看成是一种机械的活动,需要译者既要尽可能的将原著的风貌表现出来,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译出有生命力的文本。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它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障碍,文化的、语言的、审美方面的等等。在译与如何译的选择面前,在求同与存异之间,译者必须明确自己的选择与追求。无论是选择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都不能走极端,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态度,在两极中寻找一个适量的度,顺利完成翻译活动,实现交际和传播的目的。
综上,在美学视角下的翻译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活动,是一种能够满足读者的审美渴望与审美需求的充满创造力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6):68-270.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
[3]余继英,郭建中.美学理念——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中国翻译,2006.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美学关照视角下英汉互译研究”(编号:2015-QN-477)。商丘师范学院2015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美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5GGJS12)。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 篇10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我们应明白这样的事实, 由生活经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英汉两种语言成分在意义上不完全对应的情形, 也就是有时彼此不能在对方的语言里找到相应的对等词, 即所谓的词汇空缺现象。通俗地说, 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 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个圈子才能表达。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 就会给交际和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 研究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寻求词汇空缺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
一、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 因生存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汉语的谚语、典故、成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作为基础形成的, 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历史渊源。如:“隔墙有耳”、“四面楚歌”、“东山再起”、“名落孙山”、“胸有成竹”等, 若直译只会令英美读者费解。在我国, 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 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 说话人并不是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 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饭了吗?”则他的第一反应是“怎么, 没吃过饭你会请我吃?”有的还会对问话人产生反感。
2. 因宗教信仰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paint the lily, 从《圣经》天使报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合花在基督教艺术中被当做贞洁、清白、纯正的象征, 显得格外高贵和美丽。因此为百合花饰粉抹彩是徒劳无益的事。如果仅译成“多此一举”、“徒劳无益”等汉语习语, 则文化差异丧失殆尽。汉语习语“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 含有褒义, 而原意略带贬义, 二者修辞色彩不一致。“画蛇添足”又令人联想起中国文化中有关蛇的传说故事, 与原文文化背景不符。又如把中国的玉皇大帝译为Jade emperor, 或把佛教里的“观音”、“四大金刚”之类的词直译过来, 都会令西方人困惑。
3.因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汉语里用“张三”、“李四”、“王麻子”来指普通人, 而英语则用Tom, Jack, Mary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常见的“油漆未干”说成英语也变成了“湿油漆” (wet paint) 。女生宿舍门口常见的“男士止步”警示语, 多被误译做Don’t come in boys!或No admission for gentlemen!这是最为典型的直译。国外习惯性的称法为Girls only.我们考虑的是别人的立场, 总是客气地说:“您先请!”而一般在国外却常说自己怎样, 一句After you也传达了不少思维过程的差异。
4. 同一人或事在两种语言中各有所指。如即翻译专有名词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否则会造成混乱。如你把“张曼玉”译成Zhang Manyu, 英语读者多会不知所云, 但是你若说Maggie Cheung他们就会啧啧称赞, 因为他们在影片中所熟悉的美女是Maggie Cheung而不是ZhangManyu。
5. 英汉两种语言里, 有不少修辞格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 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相当困难, 有的甚至是不可译的, 因为它们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或文化背景不为译文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如:
人曾为僧, 人弗能成佛 (拆字)
外甥打灯笼——照舅 (歇后语)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双关)
女卑为蜱, 女又可为奴 (拆字)
上述方面是英汉互译中产生词汇空缺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 语言之间存在词汇空缺, 完全属于正常现象, 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二、英汉互译时词汇空缺现象的处理
在英汉互译中, 针对词汇空缺现象, 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种对策:音译、直译、意译。
1. 音译
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的情况, 如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 (kowtow) 、荔枝 (litchi) ;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 (引擎) 、motor (马达) 、sofa (沙发) 、logic (逻辑) 。
2. 直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素质不同, 两种语言的一对成语即使词义相近或相似, 因潜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联想不同, 二者的确切词义与情感色彩也不会完全等值。直译加注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歪曲中文形象, 二是有益于文化交流, 三是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
“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 这就是说, 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毛泽东选集》第956页)
The old saying,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3. 意译
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 采用“并行对策”即意译对策非常有效。如果某一语言现象, 在译文语言中只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 那么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一个“空缺。有些汉语在字面上就内含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 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对这部分词汇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 加上解释性的文字又失去了成语精粹的特点。这时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 译出其内含意义即可。如将“毛遂自荐”译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说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不管三七二十一”译为regardless consequences, 粗枝大叶仅说成careless或crude均较妥帖。
4. 套译成英语习语
有些汉语惯用语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和地方色彩很浓厚, 直接把它们的字面意思译成英语, 无法使英美读者接受, 我们可用对等的英语习语进行套译。一方面可使译文读上去更通顺, 另一方面能给英美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如“说曹操, 曹操到”可译成Talk about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惺惺惜惺惺”套译为Like attracts like.“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
结语
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 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才能更好地解决它给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繁杂, 只有把握好源语言的真正含义, 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许多原本难以翻译的词汇已经被直接借用, 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新的词汇空缺仍会不断出现。深入学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译英教学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2]范仲英.使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杨佳.翻译处处皆学问[J].英语学习, 1999.
[4]冯庆华.辞格与翻译[J].英语自学, 1992.
[5]邱懋如.翻译纵横谈[J].英语自学, 1999.
[6]沈志莉.谈英语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J].英语自学, 1997.
[7]苏海花.汉英翻译中的词语缺乏对应[J].外语教学与翻译, 2003.
【互译能力】推荐阅读:
提升能力能力08-23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05-14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10-26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1-08
模仿能力比创新能力06-16
自理能力生存能力作文11-13
适应能力VS教育能力05-09
能力及能力的提高教案08-27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05-14
提高驾驭经济能力实现执政能力新跃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