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2024-09-28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通用12篇)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1

二十世纪70年代, 我国大部分煤矿井下工人对于井下环境, 尤其是瓦斯, 主要采用光学瓦斯检定仪和风表等携带式仪器。20世纪80年代之后, 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 我国煤矿井下生产设备及安全监控设备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较为先进的监控系统外, 部分监控系统、传感技术和相关元件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从90年代至今,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系统才从真正意义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此推动了我国矿井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的发展进程。随后, 我国多种型号矿井监控系统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实现了国产化。

1 瓦斯安全监管系统概述

瓦斯安全监管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监测井下通风速度压力, 除此之外, 还有井下瓦斯的湿度与温度以及相关关键区域的状态, 尤其是在监测甲烷方面实现了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功能。该系统的组成主要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传感器根据功能不同主要包括甲烷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压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风筒开关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执行器、声光报警器、馈电传感器、断电控制器。除此之外, 安全监管系统还包括分站和主机, 在实际应用中, 传感器将信号传给分站, 然后分站再把信号传输给距离较远的传输接口, 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执行器的工作进行控制。工控微型计算机或普通微型计算机是选择最通用的两种主机型号, 主机不仅要求双机或多机备份而且还必须具备信号接收监测、校正、报警、据统计、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等多种功能。

2 瓦斯安全监管系统的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作为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 其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通风瓦斯方面面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贯彻“先抽后采, 以风定产, 监测监控”的瓦斯管理方针, 在管理体系上适应“系统可靠, 通风达标, 管理到位, 监控有效”的总要求。

3 做好井下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

3.1 做好瓦斯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和安装工作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要坚持“四统一”管理即规划统一、平台统一、软件统一和数据接口统一, 煤矿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从无到有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 比如在设计要走严格的设计审批程序, 在设备采购时要严把质量关, 因此在选设备时还要有严格的采购程序, 在安装时要有严格的施工程序和质量把控程序, 二在网络上也要有严格的认证验收程序。同时瓦斯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还要结合矿井的实际条件和生产环境, 比如在高瓦斯矿井中, 在安装瓦斯抽放系统的同时必须要把主要参数并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实行网上管理, 这样, 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可以得到保障, 使得相关信息和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上传, 而且还能提高井下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因此, 矿井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是现代化进行安全生产和提高产量的必备条件。煤矿安全监管系统的设计方案要结合矿井的实际条件, 明确规定对所选的主要设备的相关情况和参数要做明确规定, 除此之外, 绘制瓦斯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也要绘制合理, 但是煤矿瓦斯安全监控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采掘工作发生了变化, 上述设计还要及时跟踪变化根据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规范的布置图应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臵、接线、断电范围、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断电控制图应标明甲烷传感器、馈电传感器和分站的位臵、断电范围、被控开关的名称和编号、被控开关的断电接点和编号;并须编制设备清册、单价、数量, 各类传感器及分站的数量及布置位置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3.2 煤矿矿井瓦斯安全监控系统处理程序

煤矿企业的汇报程序应当制定严格, 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值班员应该时刻关注超限报警当瓦斯超过规定浓度时, 瓦斯监测系统值班员必须立即通知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应立刻通知有关负责人组织隐患的排查, 并及时向所属煤炭主管部门用电话或传真上报采取措施和处理结果, 在上报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制, 报告必须由矿值班领导签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瓦斯超限断电但馈电传感器显示开关仍然有电的异常情况, 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值班员发现异常时, 中心站值班人员应该以最快时间上报有关职能部门, 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异常情况。与此同时, 井下某一区域瓦斯超限时波及其他区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煤矿企业应当立即启动瓦斯事故应急预案, 利用系统的异地断电功能手动遥控切断瓦斯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

安全监管系统中的软件设备在实际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 煤矿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软件设备报修程序, 而且还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 当煤矿矿井瓦斯监控系统软件、硬件出现故障时, 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有关负责人, 并及时与厂家联系尽快修复, 同时, 井下的瓦斯员要定时用光学检测仪器对瓦斯进行测量。

3.3 完善瓦斯安全监管系统软件

中心站硬软件设备必须严格按要求配备齐全, 煤矿企业在选择设备时必须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可保养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在软件选择上必须选择正版, 而且软件应有详细的汉字说明和汉字操作指南。

4 结论

煤矿瓦斯安全监控系统作为一个综合管理系统, 其重要作用就在于能够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煤炭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 煤矿效益要想提高, 就必须以安全生产为保障, 然而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 煤矿企业必须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 在采用新的生产技术的同时, 还必须保证瓦斯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投入, 瓦斯安全监管系统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越来越得到了诸多煤矿的重视, 但就目前现状而言, 我国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还有待发展, 因此还需要在该技术领域增大研发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企业降本增效的生产经营理念。

摘要:瓦斯安全监管系统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得到了诸多煤矿的重视, 本文就煤矿瓦斯安全监管系统展开探讨。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王衍生, 等.监测监控系统在矿井瓦斯管理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0, S1:71-72.

[2]吴资玉.数字通信原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9.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2

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

排查治理行动的通知

各园区、乡(镇)街安监站,局内各有关股室、区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8月30日日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和8月31日全区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根据《在全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治理大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朝龙安委发[2011]号)要求,自9月1日至10月31,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决定,在全区安全生产监管系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以下简称排查治理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查治理的范围

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的行业领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对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化品、烟花爆竹、冶金机械、铁路监护道口等行业领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有效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二、排查治理的内容

煤矿领域要以近期各地煤矿事故频发为鉴,认真抓好“一通三防”,杜绝瓦斯和透水事故。加大检查频次,严格技改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复工生产。

非煤矿山领域要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为突破口,促进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要抓好尾矿库的治理和检查,保障采空区治理工作顺利收尾。

危化品领域要严格区场准入,把好发证关。加强对油库、民爆库、鞭炮库等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监控手段,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职业卫生领域要继续深入开展石英砂加工和木质家具制造职业危害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落实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冶金、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要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三同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铁路道口安全管理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及时协调解决设备、技术、人员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道口事故防范能力。

三、组织领导

区局成立全区安监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赵海峰区安监局局长

副组长:刘广忠区安监局副局长

冯晓华区安监局纪检组长

王德民区安监局副局长

成员:各业务股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局应急办,负责负责组织、调度、统计、协调等工作,刘广忠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时间安排

(一)部署发动阶段(9月1日至9月5日)。各园区、乡镇街安监站要及时将省、市、区三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和企业,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排查治理阶段(9月6日至10月20日)。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彻查隐患,继续按照“细化、量化、表格化、双签字”的要求,做好各类执法文书的记录和存档备查。区安监局对监管企业的排查率要达到100%,对园区、乡镇街重点企业抽查率达到20%;各园区、乡镇街安监站对辖区企业排查率要达到100%。要通过企业自查、区乡同步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落实责任,制定治理方案,安排资金和人员,确保按时限治理完毕。

(三)督查检查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区局对各园区、乡镇街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抽查,同时,区、乡两级安监部门要认真做好迎接市、区政府督查的准备。

五、职责分工

第一组:负责煤炭企业和铁路道口排查治理

组长:刘广忠区安监局副局长

成员:谭泽友区铁路道口办主任

崔向前区煤炭办科员

第二组:负责非煤矿山、冶金机械等地面企业和职业卫生排查治理

组长:王德民区安监局副局长

成员:李淑环区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所所长

邵玉新区安监局非煤矿山企业股股长

高海波区安监局工贸企业股股长

一科负责非煤矿山领域排查治理,四科负责职业卫生领域排查治理。

第三组:负责危险化学品和铁路道口排查治理

组长:谭鉴区安监局副局长

成员:孙国强区安监局二科科长

于国清区铁路道口办公室主任

崔文武区安监局二科副科长

陈宏保 区安全生产监察支队二大队

大队长

赵志刚区铁路道口办公室科员

苏桂兰区安监局高级工程师

二科负责危化品领域排查治理,道口办负责铁路道口排查治理。

第四组:负责冶金机械等地面企业和区直综合监管行业排查治理

组长:巩军区安监局副局长

成员:刘万忠区安监局副县级调研员

褚彬区安监局法制监督科科长

刘波区安监局三科科长

尹桂林 区安全生产监察支队一大队

大队长

李旭区安监局三科科员

张杰龙区安监局工程师

王肇文区安监局高级工程师

法制监督科负责区直综合监管行业排查治理,三科负责冶金机械等地面企业排查治理。

五、有关要求

根据区政府主要领导意见,自9月1日起,区政府每半月要对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10月下旬还要听取各部门情况汇报。请各县(区)区安监局、区局各排查组每半月将排查治理行动书面总结材料及附表一同报区局应急办(其中区

安监局各科室、单位仅填报表2),联系电话(传真):3888103,电子邮箱:SIM1994LXD@SINA.COM。

附表:

1、全区安监系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汇总表.doc2、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明细表.doc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3

摘要:依据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研究的现状,为提高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需要应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来加强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的途径。在现代管理学原理、信息理论指导下,设计与构建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安全监管平台系统。本文就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其具体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概括,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深基坑施工。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

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的深度超过5m,其中也包括5m,或者是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者是深度虽然没有超过5m,但是其地质条件与会走位环境以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深基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关系社会公共安全,属于城市工程质量安全与和谐社会的系统性工程,市城市建设领域中的质量监控的关键点。在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市建设中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大批涌现出来。使得城市深基坑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建设的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工程建设的期限也越来紧张。以我国中发达城市武汉为例。近年来深基坑工程建设的数量逐年增加。直至2012年,就已经达到了600多项。深基坑开挖的区域是与地下结构施工的区域,甚至有时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属于地下永久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就应当保证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地下结构与深部结构工程建设的质量,为后期施工安全提供重要的保证。

1.动力机制分析

在深基坑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当然,在存在内因的情况下,外因也是存在的。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程建设将变得越来越多,深基坑工程从最初的5-7m已经发展到目前20m[1]。在施工过程中,土体性状、邻近建筑物、环境以及地下监测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每年工程监测的项目可以高达数千项,其中产生的数居是非常庞大的。同时,施工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的工艺方法存在不同的使用条件,在施工中对施工方案不经过谨慎的评选,就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另外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条件是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这种介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为保证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安全,应建立明确的、科学、合理的安全责任体系。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管理。因此,在深基坑施工中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中所包含的信息处理工具,将传统的深基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进行改造,实现质量监管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构建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动力机制

2.系统结构的设计

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主要服务与政府相关的监管机构。该系统的设计的理念为以现有的深基坑质量安全监管流程体系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工作流程、数据集成分析互联网以及可视化决策支持技术,研究相应的监管系统[2]。所研究出来的监管系统主要遵循的是深基坑监管流程,将相关监管部门机构所得的数据收集起来,对其中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供决策依据。据此,该系统则可分为两个部分:基于传感器的自动监测系统和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这两个组成部分可以为深基坑各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对工程实时监测的过程中,实现安全监管。

2.1基于传感器的自动监测系统

在深基坑工地上将传感器布置于其中,在传感器变形、位移等变化中,可以进行数据自动实时采集并将其传输到施工现场中,检测工程施工的转矿。该种设备主要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同步发送到远程数据库中,并将该数据存储好,为深基坑工程安全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实现玩定的基础数据监测。

2.2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主要部署在政府监管的机构部门,可以从多方参建中自动收集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填报平台,以确保现场检测人员填报数据的准确性,为施工的安全提供有效的数据。

3.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应用

3.1系统功能的设计

在建筑工程建设系统功能的设计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自动监测管理、监测预警管理、质安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管理、质安事故管理、政府监督管理、质安总控中心等。在该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为实现对深基坑工程个还能够实时监测,需要依据各功能的具體应用进行设计,并且各个不见得设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政府监督管理中,行政监管机构对日常巡视中的监督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根据深基坑工程施工情况,对有重大隐患的下发整改单、停工令,对改正合格下发复工令,参建方通过系统第一时间接收并及时整改。以此来保证各参见单位实时监督互动,进行全记录跟踪检查。

3.2系统的应用

针对多城市建筑深基坑工程数量多、分布广,控制力度大,数据结构复杂,使用主体要求各异等特点,系统开发采用JAVA语言,并采用稳定的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基于J2EE、Web Services等技术构建分布式多层结构;运用于平台无关的JSON数据和Socket通讯接口进行传输和交互工作,实现业务模型资源与系统实现技术的分离,保证系统的技术无关性;同时采用webGIS(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践了系统既定的设计和构建思路,从应用层面解决了如何有效加强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监管问题[3]。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工程建设行政监管逐渐趋于网络化、信息化。在行政监管改变时,行政监督管理机构已经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于多项业务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强化政府的监管,提高监管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郭海燕,李胜林,张云,等.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有限元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01):267-268.

[2]邓文龙,蒋曙杰,席金虎,等.闹市区深基坑逆作法施工的环境控制[J].建筑施工.2013,9(06):598-599.

信息系统安全统一监管平台设计 篇4

随着现代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升高, 网络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 信息系统已经融入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等各个方面, 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1]。为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效率, 烟台供电公司已经建设了多个监控管理系统, 包括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日志审计系统、桌面终端管理系统、备份系统等等。但是, 这些安全系统和设备通常由不同的厂商生产, 彼此之间缺乏互操作性, 监控方式也过于分散, 缺乏整个网络的统一视图。另外, 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关联企业的信息资产进行风险管理以及预警管理, 使得安全管理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不利于故障的及时发现与解决。

此外, 公司目前在线运行的系统软硬件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 系统管理员每日单靠人工方式进行监控管理, 覆盖面不够, 时效性不足, 不能及时发现系统运行的故障和隐患。而且, 纷繁复杂的各类系统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告警信息和安全日志, 也往往令管理者感到束手无策, 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安全隐患严重[2]。

因此, 烟台市电力部门集成北塔网络管理、华三认证管理、北信源桌面管理等各类监管运维系统于一体, 建立一套可靠稳定的信息系统安全统一监管平台, 来实现对各类数据信息统一采集分析, 对各类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 集中监控公司内各系统以及设备, 实现各系统信息的统一展现,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电力部门的各项业务。

2、系统架构设计

统一监控管理平台架构包括:统一访问门户、服务流程管理子系统、综合展现平台子系统、报表子系统、事件平台子系统、数据接口子系统组成。

2.1 服务流程管理

烟台电力公司参照ITIL最佳实践, 根据目前公司实际情况对运维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 对服务管理进行改善, 提高运维效率, 建立一套标准的系统运维管理流程, 实现对突发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要求/安全策略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同时整合内部信息系统的技术服务资源, 进一步完善运维知识库建设, 实现知识库共享, 将知识库与流程结合, 从而提高运维服务效率。

2.2 综合门户展现

统一监管平台打破管理域的概念, 不再以功能领域为主线, 而是以IT整体运维逻辑为主线, 实现网管、安管、桌面和流程等不同管理维度的监控、告警、事件等信息的综合统一展现。运行展现平台集成各个监控系统, 快速搭建统一、集中的展现视图, 从不同切面、视角展现更宏观的信息。

2.3 数据集成子系统

平台通过不同的接口方式, 达到与北塔网络管理、华三认证管理、北信源桌面管理等各个监控系统无缝对接的目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两种:

(1) 通过接口程序 (约定传输数据库内容) 的方式, 调用各个监控系统中相应的监控数据, 在统一展现平台上进行展示。

(2) 通过web界面集成的方式, 直接把各个监控系统的http url界面进行集成, 最终实现单点登录, 统一查看的目的。

3、系统实现功能

信息系统安全统一监管平台集成北塔网络管理、北信源桌面管理、华三认证管理等系统, 在充分考虑人员、流程与工具的配套发展与协调的情况下, 根据ITIL的原理[3], 结合烟台电力公司的现状, 决定重点实现以下功能:

3.1 高效的统一事件管理平台

事件管理涉及到系统的大部分模块, 如图1, 平台内建有事件规则库 (RULES) , 将各个子系统进行关联, 以事件流程贯穿整个平台体系。

统一事件平台是内部各种消息、事件的会合中心, 可让管理人员对各个业务系统的实时事件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并根据管理需要进行信息过滤, 关联、重复事件压缩、事件关联分析和处理, 将这些信息分发给负责的管理员, 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事件处理规则进行调整、添加或删除。统一事件平台提供了实时的事件监控界面, 有效地提高了烟台电力公司对各类事件管理的效率, 减少事件的定位及解决时间, 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2 全面的告警监控

全面的告警监控为电力系统中网路、设备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平台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当前运行的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各类故障、性能和安全隐患。当故障发生时, 通过告警事件分析引擎, 对各类告警信息进行过滤、关联、分析和处理, 对重复告警事件进行自动压缩, 并进行故障的快速定位, 很快发现问题根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从而缩短故障解决时间, 减少维护成本。

告警系统可自动将不同地域、不同节点、不同消息源产生的事件和告警进行集成, 并在应用展示层统一展现, 通过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类型的事件及严重程度, 在同一窗口显示事件的来源、时间、原因等详细信息。同时, 通过平台处理机制, 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告警的标准化、识别、过滤和关联分析, 去伪存真, 快速定位故障根源, 并通过指定的告警方式 (如手机短信、邮件等) 及时通知到管理员。此外, 系统能够自动将用户的资源信息与原始事件进行关联并在知识库中查询解决办法, 如果存在则自动在事件信息中附上解决办法, 使管理员在收到告警的同时, 直接可以查看到相关的内容, 如联系人、联系电话、解决办法等, 不用进行额外的手工查询工作, 从而缩短故障的解决时间, 显著提高了事件处理效率。

3.3 违规IP智能分析

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主要包括网络管理、认证管理以及桌面管理等系统, 各大系统运行数据可以通过IP地址建立关联关系[4]。通过对网络管理系统中的IP、MAC地址信息, 桌面管理系统中的用户注册信息及终端认证系统中的账号信息进行关联和分析, 将各系统IP地址信息进行精确对应, 完成一致性校验, 快速定位差异信息, 从而保证IP地址的精益化管理。

此外, 通过关联IP静态信息 (IP地址分配表) 与IP地址动态信息, 将北塔、北信源、华三和用户自己的静态维护表四份信息形成矩阵式视图来查看IP地址情况。如 (图2) 所示, 此视图可以很好的帮助用户判断出某IP在违规使用和IP地址在各系统的注册情况, 从而及时发现IP地址盗用现象, 并及时产生报警信息。同时, 根据运行信息的分布, 可以对IP地址的分配进行宏观掌握, 做好IP地址分配规划, 从而合理调整IP地址分配情况。

3.4 统一访问门户

统一监控平台基于S S O单点登录机制, 提供了统一访问门户 (portal) 功能, 统一门户为用户提供基于WEB的统一IT系统管理访问入口, 通过一次登录, 即可对所有的平台功能进行操作, 从而方便的实现对运维流程管理平台、IT系统监测与管理的访问。同时, 统一门户采用灵活的角色和权限控制, 能够针对不同的登录用户, 提供专门的个人桌面和辅助工具, 为不同的登录用户提供快速通道, 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管理人员带来便利。

统一访问门户采用最新的WEB3.0技术, Portal视图提供灵活的自定义模式, 用户可随意拖动并保存最终布局, 形成面向用户的个性化门户页面。同时, 系统还提供模型编辑器,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拖拽用户关注的管理视图, 并且视图能够和监测到的各项IT资源的实时数据相关联, 从而满足不同场合的管理和查看需要。

3.5 集成系统的监控视图

针对烟台电力公司IT环境中现有的网络管理、桌面管理、认证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统以及其他设备, 系统将通过数据交互和界面集成的方式, 实现数据共享、统一处理和展现[5]。集中监控展现平台对IT基础设施监控数据进行多角度集中展现, 它以监控到的性能和告警数据为基础, 从各个视角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在展现方式上, 结合报表、视图等各种手段。在展现设置上, 可以自行指定要查看的图表显示类型、时间属性、界面分组等各种特性相互关联, 并提供图形操作界面、浏览器访问等用户操作和使用功能的统一操作界面。同时, 通过关联各系统采集的数据, 实时监测各个资源的运行状况并及时通过颜色变化 (颜色变化包括闪烁、光晕、警示框等) 在视图上面进行告警。集中监控展现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各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故障与异常, 并迅速定位和解决, 缩短响应时间, 更好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3.6 多维度、综合统一展现平台

统一展现平台的建立基于单点登陆的统一登陆Portal界面以及统一的管理门户, 管理员能够通过统一管理门户, 自由加载监控与管理视图, 实现用户全网IT网络资源运行状态的宏观监控和运维管理。

运行展现平台在设计上采用先进的可视化展现模型编辑器, 以统一的资源配置为基础, 基于FLEX展现技术, 显示了动态的、变化的数据和图形, 提高了技术人员在WEB平台上的交互式操作能力。在展现内容上, 基于先进的WEB Portal技术, 提供模块化、可定义的Portal浏览视窗, 支持用户自由定义展现窗口、展现位置、规格和图形显示模式, 展现平台内部集成有80多种Portal浏览视窗, 用户可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关心的内容进行展现。同时, 平台也可以和其他第三方Portal服务器相配合, 通过WEB浏览器形式与第三方软件、业务系统相集成, 为用户提供了灵活定制的工作平台。

此外, 运行展现平台提供统一的告警展现平台, 具备强大的事件处理能力, 能够对大事件量的IT系统中的告警事件进行采集、处理和统一展现功能。平台支持多种告警接入方式, 具备事件标准化功能, 支持告警过滤和告警压制功能, 能统一、实时呈现出基础资源监控的全面告警信息, 能根据设定创建工单, 从而保障底层网络、应用、安全、机房环境等系统健康有序的运行。

4、系统性能设计

统一监控平台采用JAVA/C++为主的CORBA开放性体系、分布式架构, 保障平台能力的进一步扩展, 平台在确保网管系统数据库的性能、安全性、通用性的同时, 保持对海量数据的管理能力, 并采用了多种模式保障系统的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以下3种:

(1) 系统采用优化的WEB服务器, 提供了并发多线程的HTTP/HTTPS服务, 在不影响系统支持多达800人的并发在线;

(2) 系统关键的数据模块, 均采用了缓存Cache的设计, 随着系统的运行和缓存的不断优化, 系统长时间运行的性能指标会不断提升, 同时系统的Cache缓存支持分布式存储, 通过内嵌的组播协议进行实时同步;

(3) 系统关键的处理模块, 采用高性能的C++模块和优化的JAVA IO线程库实现, 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根据电力企业系统需求和性能优化, 统一监管平台可以达到如下性能指标:

(1) 7X24小时的运行标准, 年故障率小于0.05%;

(2) 页面平均响应时间≤1秒, 页面平均装载时间≤3秒;

(3) 报表平均处理时间≤5秒;

(4) 系统平均占用服务器系统CPU时间≤30%;

(5) 系统事件风暴处理能力, 最大可以达到1000条/秒, 可以满足平均500条/秒的处理;

(6) 不考虑网络因素, 系统可监控网络设备最高达2000台, 监控服务器操作系统最高达1500台;

(7) 系统支持最短监控周期为30秒, 最大监控周期可以为每天、每周, 支持人工调整监控策略和停机策略;

(8) 被监控系统资源占用不超过被监控对象的2%。

5、结语

信息系统安全统一监管平台以应用性能监控为主线, 集成现有的各类监控系统, 实现从网络层到应用系统的全面集中监控, 做到主动、及时地发现问题, 解决被动服务的局面。平台通过集中的告警分析处理机制和故障预警机制, 提供自动化的事件处理能力, 实现对性能指标、告警信息、IP信息、和综合拓扑等各类信息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视角的全方位统一展现, 实时掌握信息系统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故障与异常, 并迅速定位和解决, 显著提高了信息网络的整体安全防御能力。

信息系统安全统一监管平台作为电网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有效解决烟台市供电公司的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瓶颈, 显著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效率, 为各类业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摘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保障信息系统可靠运行, 确保信息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发挥重要作用的重大使命。为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效率, 烟台供电公司以IT整体运维逻辑为主线, 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统一监管平台, 实现了各类信息系统的告警、性能、安全事件、漏洞、资产数据的统一采集和统一展现, 为各类业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安全,统一监控,统一采集,统一展现

参考文献

[1]杨磊.促进我国信息系统应用条件下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2008.

[2]孙建庆.信息系统运维综合监管平台设计.电力信息化, 2009, 7 (3) .

[3]van BONJ.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基础篇[M].章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马迪, 毛伟.面向可信互联网的I P地址管理技术研究, 2012, 3 (3) .

[5]陈玉慧, 蒋元晨.打造电网特色的信息运维综合管理系统.电力信息化, 2011, 09 (2) .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5

(共55个)

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天津市蓟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冀中监察分局

山西省寿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安全监察室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鄂尔多斯监察分局

辽宁省开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辽西监察分局安全监察二室 吉林省柳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延边监察分局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佳合监察分局执法监督室 上海市金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东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淮南监察分局

福建省漳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局综合处

江西省九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东北监察分局

山东省诸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处

河南省濮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豫东监察分局

湖北省襄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处

湖南省常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处

广东省珠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广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处

海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一处

重庆市九龙坡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渝中监察分局安全监察二室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办公室

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川西监察分局

贵州省铜仁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安全监察三室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红河监察分局安全监察三室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咸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咸阳监察分局

甘肃省平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陇东监察分局

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青海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处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宁夏煤矿安全监察局银南监察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南疆监察分局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监管;B/s模式;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国家对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工作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模式已与当前迅速变化的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不适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强化对各类企业,尤其是强化对危险品、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增强政府及安监部门对突发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安监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安全生产监管MIS系统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监管工作的需要,而且还能成为危化品、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和防范、以及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指挥的重要基础,也可以为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一个高效平台。

二、安全生产监管MlS系统的建模与设计

1.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信息系统的用户层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来实现(如图l所示),同传统的C/S模式相比,B/S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重用性。

B/S模式的工作过程为:用户通过浏览器以提交表单(F01Tfl)的形式实现交互操作,发出诸如对数据库的插入、修改、查询以及删除等请求。当用户在浏览器上填好表单并提交HTTP请求时,Web服务器根据表单所设定的应用程序分析解释浏览器请求,如果请求的内容需要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则把请求转换为标准的SQL语句并通过数据访问接口(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on、ADO—ActiveData Obiects等)提交给数据库服务器,由它来完成这个操作,然后把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进行格式处理后以HTTP的形式返回浏览器并显示。

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计算机化实现的是三级监管体系,也实现三级数据交换体系。监管系统所需的数据将通过地市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进行采集,并通过省级系统上传到国家安监局数据中心。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在系统的纵向结构设计上,采用流行的三层体系结构,把应用程序组件定義为三个独立的逻辑组成:用户层、业务层、数据层(见图3)。用户层主要解决系统与用户的交互以及信息的数据格式和用户端的显示等问题。业务层则是处理具体业务处理流程包括各企业、政府机构等原有的业务系统及本地数据库管理系统,依赖系统核心部分即业务应用基础服务器提供的业务服务来完成用户请求的功能,它收到用户接入系统转送来的请求后。根据特定应用领域的业务逻辑,将用户请求分解成粒度更小的业务操作送业务应用基础服务器。数据层采用性能优越的数据库,运行在独立的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上。该结构的优点是使整个系统逻辑界限清晰,利于资源的优化和负载均衡,增强和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并使系统易于扩展。

(2)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系统。部、省、市三级网络互联,连接方式采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方式。以保证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整体实现网络拓扑如图4所示。

(2)网络与信息安全方案。

①网络的安全。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服务和防火墙技术。将系统的所有服务器都建立在虚拟子网内,并用防火墙隔离。只允许安全的网络协议(如HTTP协议等)通过,其他如FTP、TELNET协议限制执行。同时用ISAPI将对系统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的IP地址限制在某一范围内。

②系统平台的安全。在本系统中,我们将服务器作为域用户管理器,为其下的工作站设定工作组,并为不同的管理员用户设置访问权限和相应的口令,充分利用了软件平台自身的这些安全机制来确保系统平台的安全,同时关掉可能导致安全漏洞的服务,如Telnet、Ftp等。

③Web服务器的安全。采用Web服务器IISS,0对允许访问的用户、组、IP地址或域主机名进行授权,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同时与Windows 2000 Server结合,控制用户访问权限。

④数据库的安全。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强大安全功能,如数据库帐号、数据库视图、帐号操作权限等对访问进行控制。具体如下:(A)使用身份认证,使SOL Server的登录安全与Windows 2000Serve安全性高度集成,保证系统用户的登录安全。(B)创建预定义的数据视图,使用户只能访问需要观察的视图。例如不同用户对住户信息查询时,工资、住房补贴等敏感信息只能由主管人员访问。而对其他用户这时可以创建一个视图,只显示姓名、性别、年龄等一些不敏感信息。(C)利用存储过程。例如我们创建了一个存储过程用来检验存储在数据库安全表中的ID,这样当在注册过程中要进行维护,只需要在存储过程中完成。从安全角度来看,存储过程只存取安全表的实体,应用程序访问的只是存储过程,而不是数据表,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

⑤通信的安全。系统用两种不同的加密手段实现网络数据通信安全性的设计。一种采用安全协议加密客户端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的信息,一种通过专门的加密算法实现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重要数据的加密传输。

三、安全生产监管MIS系统具体实现方案

1.数据传输途径。部级由各省将数据整合后通过数据传输平台将传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数据库中。此数据库成为部级实现对全国范围内业务监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搭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同时对一些必要的信息通过公众信息网对外发布。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流程的监管。其数据归集整合后通过数据传输平台传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数据库中。此数据库成为部级实现对全国范围内业务监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搭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同时对一些必要的信息通过公众信息网对外发布。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主要环节及其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管数据归集归纳为企业状况数据库、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三大数据库集中在数据中心,采用先进的Oracle 9i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维护其数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将通过对各业务系统的功能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各业务部门新的业务需求和业务发展的趋势,制订标准的监管系统数据标准。监管平台的建立采用微软的,Net技术架构,技术先进,开发快捷,能够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数据传输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技术,做到数据安全稳定地传输。

而省级监管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是从数据整合平台获取的,数据整合平台将地市级上传的数据和省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数据中心的符合标准数据库规范的数据。最后,省级监管系统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监管后,将数据上传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标准数据库进行监管。所以省一级监管系统分为三部分:省级、地市级业务数据的传输(数据传输平台)和整合(数据整合平台),省级监管数据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数据库的传输(数据传输平台),省级监管系统的监管平台。省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系统还留有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部门直接查询的接口,以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部门主动查询信息的需要。省级的数据传输实现如图6所示。

2.软件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系统数据采取部、省、市三级分布存储的方式。其系统平台、应用软件部署方案如图

四、结束语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基础上,基于B/S模式模拟开发了全国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计算机化应用软件,在部级采用Oracle9i数据库、Unix操作系统、Windows2000 Server+IIS5;在省市级采用SQL Server2000、Windows2000、Windows2000 Server+IIS5。对于网络安全方面链路层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网络层采用防火墙及入侵检测技术;对于系统平台安全方面,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均作了技术上的安全优化配置的尝试。从实际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来看,都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随着net框架的出现,很多应用功能模块采用Web Service实现,所以利用ASP,net和Web Ser-vice开发信息发布系统必将成为新的趋势。

另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各级安监部门的事,还涉及到政府其它部门和众多企事业单位,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筹划建设地区级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规范各地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建设标准,以便在全国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后能做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7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和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城市作为这个活动的主要场所,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近一年多以来,以社会财产和人民生命为代价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主要就有:2010年7月28日南京拆迁化工厂爆炸废气泄漏、11月7日上海工厂锅炉爆裂砸中轨交9号线桥墩、上海“11·15”特大火灾、2011年1月13日,湖南长沙一宾馆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这些事故的接连发生表明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如果不预防、不警醒、不行动,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将时刻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服务,稍微严重的更可能危及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

学者金磊早在2004年就出版过《中国城市安全警告》一书。在该书中,金磊告诫各级政府管理者,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不仅要在“防与避”上下功夫,更要使“危机是常态”的忧患意识与加快治理城市薄弱环节相结合,从根本上促进建立中国城市应付快速、组织科学、运转高效的防灾难事故应急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机构要及时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合理制度设计。一方面,必须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努力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加强自身灾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为了落实政府职责,保障城市安全和谐,以防范于未然的思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北京市某区对监管对象风险进行分类分级,根据“极高、高、中、低”的不同风险级别区别进行管理,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监管重点风险单位,把监管的力量用在刀刃上,重点监管风险高的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

2 指标体系建设

研究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分级的方法,建立完整的监管对象风险分类(包括火灾风险、事故风险、火灾爆炸风险、事故风险、职业危害风险、地面塌陷风险、拥挤踩踏风险、溺亡风险和大型游乐设备设施风险等),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或者半定量指标,确定主要监管对象风险来源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以企业填报实际数据为基础,以科学模型计算为依据,按照企业现状信息填报、行业监管部门审核、风险模型计算、公共安全指挥中心认定等操作步骤,建立系统的城市监管对象风险评估体系,提出重大风险监管对象的综合对策措施。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调查系统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

根据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分级系统的性质和总体目标,弄清监管对象的风险包含范围、要素和每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按照每个城市特点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各类监管对象及其对应的风险情况如图2所示。

根据调查系统的使用经验,企业一般会瞒报或者不报对自己企业不利的信息,但有时候这些信息又恰好是风险分级的关键信息。因此,在风险指标和内容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设计出的指标能较准确的反应监管对象的风险等级状况,又要考虑各企业工作人员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还要考虑各个指标间相互的关系。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和现场数据多次的数据调查分析,对于每类风险,设计出详尽的指标和具体内容。各类城市,根据不同的监管对象现状,可以适当调整、修改相应指标、具体内容和分级指标赋分标准。

对于设计好的风险指标和具体内容,每个指标又有不同的权重,根据指标体系判断矩阵和调查分析,得出每个风险分级指标及其权重表。这样,分级计算模型基本建立起来,企业填报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调查表后,根据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结果,对于计算出来的结果值,根据定义好的分级限值表就可以得出相应的风险级别,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制定不同的检查应对措施。具体分级限值表如表1所示。

3 软件动态实现过程

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调查系统要满足不同城市监管对象的差异,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根据使用情况也可能适当调整风险指标、具体内容、赋分标准、指标权重和分级限值表,因此灵活是对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要求。

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要求,设计出系统用户种类和各类用户的模块功能,具体机构图如图3所示。

根据图3可知,系统用户有三类,分别是:

(1)企业用户:

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的用户,负责如实填报本企业风险对象的调查情况,拥有“风险调查表”、“单位修改申请”等五项功能。

(2)行业监管部门用户:

负责审核企业填报的信息,审核通过后根据风险分级模型和分级方法计算相应的风险值。计算出来的风险等级,行业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相应调整,给出建议等级并备注调整原因。对于已经审核的风险调查表,企业用户提出修改申请,行业监管部门用户认可后进行修改。

(3)公共安全监管中心用户:

查看风险调查表详情,根据实际情况,认可或者给出风险最终等级并备注调整原因。还可以统计查询各个行业管理的风险监管对象的风险状况、维护基础数据表、风险权重表等。

系统功能如下:

(1)风险调查表:

企业填报,行业监管部门审核,同时行业监管部门和公共安全指挥中心分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等级值。

(2)单位修改申请/查看单位申请:

审核通过后,如果企业填报的风险调查表需要更改,需提出修改申请,上报至行业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查看企业上报的修改申请,认可后即可修改风险调查表。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列表、重点区域列表:

填写风险调查表的时候,部分内容的填写可以参考此页面。

(4)统计分析:

公共安全指挥中心从宏观上统计分析数据,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将不同风险等级的监管对象分别采取措施管理,重点监管高风险的单位。

(5)基础数据维护/风险权重表维护/分级标准表维护:

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适当调整风险调查表信息,在这三个信息维护界面即可实现。

(6)填表说明:

用户填写帮助文档。

4 总结

城市公共安全一直是政府和广大市民关心、关注的问题,而涉及到这些安全因素的主要来源是城市众多公共安全监管对象所拥有的风险。因此,怎样控制、降低这些风险,成为当地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设计出一套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风险调查表和计算模型,同时对各个风险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进而达到较准确的反应监管对象风险现状,从而减少这类风险对社会的不利影响,为城市的顺利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铁民.安全评估方法运用指南[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范维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吴宗之,周永红.论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J].中国公共安全,2005,(4)WU Zong-zhi,ZHOU Yong-hong.Discussing building theinsp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nd emergency and succorsystem of city big dangerous sources[J].Public Safety ofChina,2005,(4)

[4]关贤军,徐波,尤建新.城市灾害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J].灾害学,2008,(3)GUAN Xian-jun,Xu Bo,You Jian-xin.Basic Factors ofUrban Disaster Risk[J].Journal of Catastropology,2008,(3)

[5]季学伟,翁文国,疏学明,申世飞,范维澄.城市事故灾难风险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1)JI Xue-wei,WENG Wen-guo,SHU Xue-ming,SHENShi-fei.Research on the Risk Analysis of Urban Acci-dent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6,16(11)

[6]易立新.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J].灾害学,2000,(12)YI Li-xin.Index system design for urban fire risk assess-ment[J].Journal of Catastropology,2000,(12)

[7]杨用军,刘祖德,赵云胜.新形势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2007,(6)YANG Yong-jun,LIU Zu-de,ZHAO Yun-sheng.Re-search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 Emergency Ma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J].China PublicSecurity,2007,(2)

[8]陈朝阳.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实践与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9)CHEN Chao-yang.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assessmentof the urban regional fire risk[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27(9)

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篇8

关键词:RFID,食品安全,食品追溯,供应链管理

从“毒大米”、“毒面粉”、“毒饺子”、“毒奶粉”到疯牛病、禽流感, 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1]。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整个食品工业的安全恐慌,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受到公众普遍关注, 而且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WTO的成员,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各种限制的解除和国际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食品出口额及其占总出口总额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出口的各种产品大类中大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活动物、蔬菜、动植物油脂、水果和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制品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2]。究其原因, 除了受客观的大环境影响外,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食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食品物流等方面不符合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

食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食品安全涉及到食品本身的安全和食品供应链安全, 即食品本身的生产和质量必须是确保安全的, 同时必须确保食品的仓储运输是安全的。食品供应链中仓储运输等关键环节缺乏安全监管, 需要用冷链运输的食品, 中国只有20%采用了冷链运输, 而西方发达国家是85%, 美国是100%[3]。食品储运环节的缺乏监管和不规范, 使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 发生二次污染等, 是食品安全的极大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 基于食品供应链的概念, 从食品生产完成封装成成品开始, 一直到终端销售, 综合利用RFID技术、先进传感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监测与控制技术、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 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全程监管体系, 实现食品供应链的安全。

1 食品供应链管理

食品安全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 食品供应链也不再是简单的加工, 一份食品从原材料到可食用, 中间环节多达十几个, 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既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 也增大了食品安全的风险[4]

对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 覆盖了从原料产地到加工厂, 从物流到销售的全部过程, 包括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加工环节、仓储环节、运输环节、零售环节, 各个环节流程如图1所示。

2 RFID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 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RFID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于区分联军和纳粹飞机的“敌我辨识”系统[5]。随着技术的进步, RFID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现已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目前RFID技术在物流、交通运输、在农牧渔业、医疗、制造业及文档管理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图2是RFID系统的构成, 由RFID标签 (Tag) 、RFID 阅读器 (Reader) 及计算机几部分组成。

3 基于RFID 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设计

电子标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食品物流中的食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它能将食品的有关信息通过电子标签 (一维或多维) 的方式记录下来, 形成各种食品有别的“身份证”, 确保食品本身的安全。同时采用先进传感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监测与控制技术、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 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全程监管体系, 实现食品供应链的安全, 整个食品安全的监管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食品安全监管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平台收集、整理与分析大量的物流信息, 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的整个冷链过程进行跟踪和信息记录, 实施从食品生产基地到加工企业、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到最终消费的全程监控, 实现食品的可追溯和信息透明化, 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系统中需要用到食品信息采集系统、冷链品质特征识别与数学模型、冷链物流实时跟踪技术、数据发布系统等关键技术。

3.1 食品信息采集系统

通过在食品产地、收费站、港口、码头、仓库、货场等地安装食品自动识别系统, 采集相关食品或车辆信息以对其进行跟踪。信息采集系统是食品供应链监管的核心, 是数据管理以及数据交换的基础。主要解决从食品供应链监测电子设备、到阅读器或数据采集接受设备、到中间件、到站点管理、到区域管理、以及到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3.2 冷链品质特征识别与数学模型

应用现代理化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采集农产品物流动态过程生命体存亡和产品腐败变质的特征数据, 分析关键影响因素, 并重点挖掘与鲜活度高度相关的品质特征, 建立动态监测过程中冷链储运货物 (如鲜活农产品) 品质与储运环境的数学模型。

3.3 冷链物流实时跟踪技术

针对食品物流动态过程中生命、品质和地理位置的易变性, 集成射频识别技术 (RFID) 、GPS定位技术、GPRS/卫星通讯等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多通道信息采集技术, 建立冷链物流实时监测与跟踪网络, 将实时采集的各种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 实现冷链储运货物品质、标识、地理位置的实时监控与跟踪。

3.4 数据发布系统

主要包括GIS 地理数据单元、信息发布单元食品安全追溯单元、物流企业追踪单元等功能。

系统可以提供WEB 网站、WEB SERVICE 接口、短信、邮件通知等多种方式, 用户根据自身特点, 选择合适的方式, 进行查询服务。

4 系统集成

系统通过RFID 技术实现食品的溯源, 通过传感技术和远程无线通讯技术, 实现对食品运输供应链的实时监管, 对食品的标准规范运输提供了有效的监管手段, 避免的食品仓储和运输环节的监管确失, 确保食品采用有效规范的运输工具和方式, 避免了减少了食品仓储运输过程中的变质和二次污染发生。采用GPS实现对运输工具的定位与跟踪, 采用GIS技术实现对运输工具的信息显示与实时监管, 图4是GIS系统的地图窗口。

5 结束语

本文在基于RFID 技术实现对食品溯源的基础上, 引入食品供应链的管理技术, 实现了食品从成品封装开始到终端销售的全供应链跟踪监管, 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出了食品运输途中的高品质监测和监管方式, 在有效监测食品运输环境情况的同时, 有效识别食品的剩余寿命, 在提升食品的运输品质的同时, 避免和降低食品品质和成本在供应链中的损耗和损失。

参考文献

[1]杨天和, 褚保金.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研究.食品科学, 2005; (26) :264—268

[2]张建华.孟晓明.基于RFID的现代食品物流系统模型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5;5:2—3

[3]Golan E, Krissoff B, Kuchler F, et al.Traceability in the US Food Sup-ply:Dead End or Superhighway.The Magazine of Food, Farm and Re-source Issues, 2003; (2) :17—20

[4]张卫斌, 顾振宇.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食品工业科技.2007;1:215—216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9

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我国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我国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的难点。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 它关系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安全不仅涉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加强食品流通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然而如何构建一个长期有效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机制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

2 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现状

2.1 缺乏健全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健全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是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保证, 也是决定该系统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虽然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颁布了大量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 但是我国现有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条款的内容仍相对粗疏, 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实际的可操作性也不够强。而且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中的责罚也较轻, 对相关食品安全违法人员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力。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严重滞后于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需要的不利局面。

2.2 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

食品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是影响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跟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例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严重滞后于食品新方法、新材料的出现, 或者是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太过于陈旧, 已经难以适用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客观需要, 而且很多食品安全标准远远低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也急需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修订。此外, 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的制定和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部门之间缺少合作协调, 以致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的监管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发展。

2.3 未充分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监督作用

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除了法律、体制相关方面的问题, 还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未能充分发挥消费者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整体, 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如果发挥好了他们的普遍监督作用, 将会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然而, 由于大多数消费者都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 更别说是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了, 而且政府相关部门也缺少对消费者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适时引导, 致使消费者即使遭遇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主动维权的意识和自觉性, 没有发挥其本应有的大众监督作用。

3 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建议和对策

3.1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是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影响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 我们有必要加快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的进度和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 特别是要针对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有效的法律机制, 从而为构建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同时, 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食品流通安全标准体系, 在整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流通安全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样才能确保食品流通安全标准真正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需要。

3.2 建立协调一致、行之有效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责任制度

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监管过程必须要得到众多政府部门的通力配合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 建立协调一致、行之有效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责任制度是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也是提高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成效重要保障之一, 更是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建立协调一致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责任机制的主要内容有:以权责一致为基础和原则, 对涉及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 并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和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 让各部门在行使职能和权力完成相关工作的同时, 也能清楚知道自身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如果遇到职能履行不力或不履行的政府部门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损失的, 还要追究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 提高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

3.3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水平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领域也不例外。引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相关监管部门克服时间、空间等限制因素, 实现对分隔各地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信息的共享,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食品相关监管部门的实际监管工作水平和效率。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全方位地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此外, 加强信息技术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应用能够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存在于不同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相关资源的开发, 这不仅能够提高这些资源和信息的利用率, 而且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时还能提供所需的全面、完整的信息, 促使其制定出的相关监管政策和制度能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3.4 强化消费者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消费者在整个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过程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如何采取措施让消费者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这对提高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本文前面提到的消费者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中作用缺失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在食品安全相关方面加大对广大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 从而逐渐提高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专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的意识, 这样能使消费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过程中来, 进而大大提高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果。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10

为了实现政府新医改的既定卫生目标,大批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快速进入各级医院,在提高医院技术装备能力的同时,医疗器材和设备的安全使用、科学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因医疗器材不安全使用带来的医源性医疗风险加大,由此引发的医疗事故比例呈上升趋势。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2010年1月卫生部以政府部门法规的形式颁发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其目的在于加强和规范全国各医疗机构对在用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管,将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管理作为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我院医学工程部门多次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对照《规范》要求,结合医院相关管理制度,修订整理了目前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流程和方法,突出对在用医疗设备的使用监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临床工程信息系统,采用计算机软件将《规范》要求落实到在用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流程中,使之标准化、程序化。采用临床工程信息系统后,工作实践表明:优化了在用医疗设备的管理流程,部门之间管理信息沟通及时、准确,无论是采购工作,还是日常维保,都能够想临床之所想,急临床之所急,更好地体现了医学工程部对临床的保障作用。

1 管理构想

医疗器械关乎患者生命安危和康复,世界各国政府对其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有着严格的法律监管。《规范》的推行,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医院在用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监管的法律空白,更使医院医工部门的工作有了法规依据,对确保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有效防范因医疗器械引起的医疗风险具有重大作用。

医疗器械因用途不同,其使用寿命有较大差别,短至一次性使用,长至5~8年或更长时间使用后才报废,从采购、验收、维保,直至报废的使用生命周期结束,都体现出环环相扣的安全监管责任,不仅医院医工部门责无旁贷,而且各临床使用科室也有相应职责。如何准确反映临床的需求,如何及时监管在用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如何通过合理采购、维修、调配设备资源,降低医疗成本等等不一而足,成为医工部门面对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日趋重要,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约有10%左右的医院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始建立用于临床医疗业务的临床信息系统,如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电子病历(EMR)等[2]。医院未来的信息化办公方式是以电子政务系统为主导,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3]。为了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通过对《规范》的学习,更新管理理念,探索临床工程信息系统(Clinic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System,CEIS),寻求高效、规范在用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运用法制的标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临床医学工程对临床医学的技术保障作用,成为医院医工部门的工作目标。

2 总体思路

我院设计开发CEIS的主要目的是:以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为指导,通过编制的系统程序来规范医学工程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准确反映和统计每一个安全监管环节,达到医院内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CEIS是基于全新的医院工程保障服务概念设计,建立在医院HIS数据中心基础之上的一个工作管理平台,它利用了用友的NC(New Century)平台,采用J2EE构架和先进开放的开发平台UPA,NC-UPA作为基于多组织构架的企业应用运行平台、基于模式化的开发平台、开放的系统集成平台及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均是建立在Java语言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基础上开发的。

NC系统支持目前商业主流数据库如:Sqi Server、Oracle、DB2等,可根据企业数据量、IT技术支持能力及投资预算选用数据库。我院需要与HIS同步,因而选用Oracle数据库。

NC平台基于J2EE技术体系,可跨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Unix、Linux等,方便部署。

NC平台应用B/S多层结构,可基于互联网应用,应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可通过IE浏览器直接访问,无客户端维护成本。

医院物资采购职能没有设置在临床工程保障部门,这并不影响CEIS系统建立,采购和保障部门之间可以通过CEIS达到信息共享,及时沟通。

根据目前我院临床工程保障部在医院的职能和工作流程,CEIS与HIS的关系和数据流框图如图1所示:

3 CEIS系统监管环节和方法

在CEIS构架中,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采购模块、管理模块、科研模块。需要进行监管的环节主要分布在采购和管理两大模块中,科研模块主要是对部门员工的创新和研究能力进行评价,力求以课题合作的方式将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更紧密结合。CEIS构架如图2所示:

3.1 采购模块

3.1.1 设备的采购。

申请主要先由临床和科研单位根据本科室的发展需求提出购买计划,对于一般设备直接进入采购程序,对于属于年度计划的大型设备(可依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来划分)由医院的采购小组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合理分配资源并概算医院资金后纳入购买。

3.1.2 耗材的采购。

该部分主要用于对新引进耗材的购买。临床需求科室提出申请后,若与护理部或院感染科有关,相关部门都会有电子签名的意见汇总到采购部后酌情购买。所有申购、论证结果的回复都将通过该模块进行传输。在该模块主要监管环节对内是医院纪监审对采购环节的监督;对外是对供应商及产品资质的审查。

对于中标的商家资质和产品证件,采购组及时输入电脑,以便在管理模块的验收环节达到信息共享。该模块对商家资质和产品证件的有效期具有预警功能,以便管理人员提前更换过期的证件。

3.2 管理模块

在该模块中,由4大环节组成:验收安装、风险管理、效益分析、报废处理。安全监管主要集中在验收安装和风险管理的环节中。

3.2.1 验收

(1)耗材的验收和发放:耗材有出入库管理系统,在入库时库管员根据采购模块共享的信息审查资质验收货物,根据临床的网络定单由医院配送中心进行及时发放。库管员根据临床常规用量,定出最小库存量的报警限保障库存物资不断货,植入性耗材目前都采用了条码管理,对其它耗材正在探讨采用条码管理的可行性。

(2)设备的验收与安装:大型设备验收一般要求有资产管理员、工程人员、临床使用人员和厂家参加。资产管理员将验收的厂家、产品信息和保修期等及时录入电脑,与维修组信息共享,便于今后对设备的维护,入库的固定资产全部实行二维条码管理。

由于医疗设备验收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如何评判购买设备的“合格”是验收工作的难点,寻求更加简便、有效的方法将是实践中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3.2.2 风险管理

它大体包括预防维护、维修、风险评估、紧急预案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基本都涉及安全监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主动下修,预防维护:将全院设备进行分级管理,对用于抢救类设备和高风险设备,按区域和类别在预防维修菜单中制定出详细的不同周期的预防巡检维护计划,再将计划分配到责任工程师,定期检查预检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将该项工作作为责任工程师年终工作量的重要考评内容。

(2)临床报修,现场维修:全院临床科室实行了网络报修,其特点是:临床科室不需要打电话,随时可以通过CEIS报修设备并了解维修的进展。每一台设备的保修期该系统有准确记录,对超过保修期的设备系统进行提示,以便向临床科室对维修成本明确进行告知。

临床科室可以从护士站查看本科室的设备清单和明细,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很快可以调出相关设备档案填报故障上传,维修中心的电脑很快得到报修提示,负责该区域的责任工程师就会赶往现场维修。如果需要等待配件采购,工程师也会通过电脑及时向临床科室告知等待的时间和配件的费用,临床科室可方便地统计每月本科室发生的维修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对于手术室急需修理的设备,手术室可以直接电话告知责任工程师约定维修。

对于放在临床科室的在修设备,工程师都会挂上明显的“维修勿用”标识牌,以示区别和警示。

(3)风险评估:根据设备使用年限、维修次数(故障频率)和更换配件的统计,相关计量检测和校准结果等各方面的安全监测报告,由计算机来综合评判设备使用的风险程度,作为医院更新和淘汰设备的参考依据。

(4)紧急预案:由于我院病种原因,有些急救设备使用频率很低,但在抢救病人时又必须使用,我们将这类设备实行全院共享,定期检查完好率,保证随时待用。将共享设备的清单挂在网上,明确存放地点,告知每一台设备的性能和适用的范围,以便临床合理选用,既节约了医院的资金又达到了使用的目的。

3.2.3 效益分析

该模块主要对一些大型设备进行收入和支出的计算,如CT、MRI等,临床通过深入到本科室的CEIS系统,统计设备的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由支出和收入计算大型设备的纯收入,实质性地分析大型设备为医院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便医院今后投资大型设备作参考。

3.2.4 报废处理

报废手续通过网络申请和审批,国有资产的处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临床工程人员的论著发表情况、科研课题和申报等情况,由该模块进行统计

3.3 科研模块

临床工程人员的论著发表情况、科研课题申报和获奖等情况,由该模块进行统计。

4 CEIS今后的使用效果

(1)CEIS系统将作为一个专业管理系统进入医院HIS系统中,与HIS系统管理相融合。

(2)医院管理层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在PC机上就可查看临床工程部门98%的管理信息。CEIS作为行政管理主要参考信息系统之一,其作用在医院的管理中类似于LIS、CIS等。

(3)临床工程部门几乎所有的工作流程、监管环节基本都能在该系统中体现,便于与医院临床、感染管理、护理等诸多平级部门的沟通。

(4)从CEIS管理系统中,财务部和信息部可以调用相关数据进行物价收费、财务报表、信息统计和分析,达到真实的相关数据共享,可以避免有些数据重复录入的现状。

(5)加强了对医疗设备使用周期内的安全监管,使管理环节做得更细,使重点监管环节更加突出。

5 结语

目前我院CEIS系统部分功能已经开始在实践中运用,在总体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其余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研发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在设计中也不断在探讨一些比较难于处理的问题,比如:对维修后安全的评价和设备报废的评价方法;医用耗材的编码;CEIS与电子病历(EMR)的融合等。

CEIS系统的研发和使用过程,是我们将医工部门的工作与医院信息化系统无缝对接的过程,也是用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医工部门工作的过程,通过工作实践不断继续完善CEIS系统功能,我们的目标是:采用标准化工程流程,实现法制化对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安全监管。我们在设计中也在不断探讨一些比较难于处理的问题。

我国首次以法规形式颁发《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表明政府职能部门对医院因医疗器械引发医疗事故的高度重视,其管理正由“事故处理”型的事后管理转变为监管“使用安全”型的事前防范[4],至此,我国建立了从生产、使用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的一个监管体系,更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生命的重视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管理工作应尽快适应这一转变。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对临床服务的模式,临床医学工程应在医疗体制的变革中进行适应性转型,探索信息化、法制化的管理模式,强化在用医疗设备运用质量的监管将会成为医学工程部门管理工作的重点。可以预料,随着《规范》的深入贯彻执行,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将会联合临床相关学科,分别制定出相关临床科室在用医疗器械可操作的质控指南,如:呼吸机质控指南、麻醉机质控指南、血透机质控指南等,实现在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的管理标准化,确立起本部门工作的管理重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EB/OL].(2010-02-02)[2010-03-1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bwstjxxzx/s8208/201001/45652.htm.

[2]中国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发展研究报告[R/OL].(2006-11-15)[2010-03-10].http://www.chinaccm.com/48/4813/481305/news/20061115/154718.asp.

[3]周源.医院办公自动化实施方案[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2):63-65.

[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EB/OL].(2002-04-04)[2010-03-10].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04/15/content_358058.htm.

[5]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10-01-18)[2010-03-1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lfwjgs/s3582/201001/45650.htm.

[6]欧阳昭连.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

[7]王斌.国际医疗器械安全性信息适时监测和分析研究[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09(2):30-36.

[8]董作军,张宗利,郑文华.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监管若干问题的研究[J].齐鲁药事,2007(4):14-17.

[9]刘杰.临床工程进入数字整合时代[J].中国医院院长,2007(9):60-64.

[10]谢松城,祁建伟,董明,等.建立以质量保证为核心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8(5):53-55.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 篇11

周代:未成熟产品不流于市

周代,尽管由于技术落后及交通不便,食品安全事件似乎不多,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为:“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这里所讲的“不时”是指未成熟。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周代严禁未成熟果实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未成熟的果实引起食物中毒。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此外,为杜绝商贩牟利而滥杀禽兽鱼鳖,周代规定:“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即不在狩猎季节和狩猎范围的禽兽鱼鳖,不得在市场上出售。

汉唐:严惩销售食品变质者

汉唐,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变质食品,否则将处罚肇事者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

从《唐律疏议》规定看,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构成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明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变质食品,以除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须视情节及后果加以处罚。

宋代:严格行业协会管理

宋代,孟元老在其所著《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繁荣。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和行会,其中酒楼、食店、肉行、饼店、鱼行、馒头店、面店、煎饼店、果子行等就占半数以上。此外,还有许多流动商贩,在大街小巷和各大饭店内贩卖点心、干果、下酒菜、新鲜水果、肉脯等小吃零食。

书中周密追忆了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状况,提到了临安的各种食品市场和行会,如米市、肉市、菜市、鲜鱼行、鱼行、南猪行、北猪行、蟹行、青果团、柑子团、鲞团等。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不法分子“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

有的商贩甚至通过使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的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亦有职。医克择之差,占则与市肆当行同也。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让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它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亦称“行首”“行头”“行老”)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

《宋刑统》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如辙一样的启迪

古代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都施以“重典”,规定以有毒食品致人死命者,要被判處绞刑。为防止引起食物中毒,周代禁止未成熟的果实进入流通市场;宋代不仅对变质食品的安全施以重典,而且对食品掺假等质量问题也很关注。可见,古代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强调的不仅仅是食品卫生、食品安全,而且对掺假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管也毫不含糊。在当前食品安全立法和监管体制方面,其具体指向应转变成包括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食品质量在内的全方位的食品监管体系,为未来制定食品基本法确定范围和框架。

更为重要的是古代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的同时,还引入了行会管理,通过行业自律,对食品质量进行把关并监察其不法行为。这也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重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对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新的更为深切的认识。

安全监管系统论文 篇12

1安全监管工作中周期性思想麻痹的防范

安全环保工作的核心是风险防范,风险防范的最大敌人是思想麻痹。麻痹思想一日不绝,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事实上,过去几年我们也在反复强调,对于工作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隐患,只要我们思想上有认知、能重视,就一定可以通过相应手段有效消除或者进行控制;怕就怕本该认知的我们没有认知、本该重视的我们没有重视、本该防范的我们没有防范。

不仅如此,按照安全管理的周期理论,新的安全周期,始自上一次事故的发生。人们的注意力、关注度、警惕性,也恰在新的周期初始阶段保持最高值,此后如无人为干预,将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递减。与之对应的是发生事故的几率会呈增加趋势。这并非多么高深的理论,但却是一个值得警觉和引起关注的问题。伴随安全周期的延长,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松懈思想、厌战情绪都已经有所抬头,由此导致潜在的事故发生几率正在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保持警惕。

我们在安全监管过程中必须首先时时“自警”,带头克服周期性的思想麻痹,始终坚持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并通过加强警示教育、做好心理调适以及发挥文化引导作用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手段,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安全环保工作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营造安全监管工作法制化的管理环境

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生命安全,事关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已实施的新《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事故行政处罚”、“终身行业禁入”、“环保罚款无上限”、“严重违法行为公告”等一系列新举措的施行。安全环保工作已经和正在步入“史上最严厉”的法制化管理环境,并被真正意义地纳入到全面法治管理的框架之内,管理更细、惩处更严、责任追究范围扩大将成为一种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环保发展的理念,真真正正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和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正在对我们以往形成的惯性思维方式、常规做法行为、传统管理模式,也包括现有的规章制度体系,发生剧烈碰撞,产生巨大冲击。有效把握、抓紧适应、全面调整、快速跟上,应该成为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环保工作的新常态、新节奏。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带头学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处理问题、开展工作的能力,并通过积极行动教育和引导职工,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防范法律风险。在制度建设上,要着手对照新标准梳理完善现行的制度体系;在实际执行上,要依法履行主体监管责任,消除监管盲区,避免衔接空档。稳步提升我们的安全环保工作管理水平。

3强化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基层重点管理工作在现场。通过细化现场管理,实行大队领导跟班制度,对重点工作检修现场的安全与质量进行负责。安全环保工作需要各级领导身体力行,自上而下逐级推动。我们倡导“有感领导”,核心的一条就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促使职工感知、感受、感悟到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就我个人理解,有效示范和扎实推动是“有感领导”的最大价值。牢牢把握住“人”这个关键性要素,紧紧抓住危险户和危险人,每天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和班组成员要相互查看情绪,注意细小的变化,对各种违章行为敢抓敢管,严格责任追究,固化员工执行规程的自觉性。实施“优秀变电站值班员”、“优秀配电线路工”、“优秀群众安全监督员”、倒闸操作千次无差错等奖励新制度。在日常管理中都要抓安全、管安全,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负起自己的责任。比如说,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养成。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一岗双责”的提出,给每一个岗位,特别是每一名干部都赋予了安全责任,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各负其责、尽职履责,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真抓严管的良好局面。保证现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地逐级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确保岗岗完善安全职责,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真正使责任体系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4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众多、体系庞杂,电力系统安全监管工作有其特殊性,也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过去几年,HSE管理体系作为覆盖安全管理全程的一种先进工具和有效手段,已被大家普遍认知。危害因素辨识、风险削减等手段、方法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安全监管中发挥较好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捕捉、静心研究,把我们的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摘要:安全环保工作永远在路上。电力工作身处高危行业、属24小时连续运行单位,又兼具危险点源众多、管理区域分散等特点。所有这些,注定了安全环保稳定始终是我们丝毫不敢懈怠的追求,必须时刻强化电力系统安全监管工作。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监管,经济效益,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军事教学下一篇:体育比赛中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