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工程

2024-05-27

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工程(共12篇)

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工程 篇1

0引言

交通工程施工具有线路长、施工技术复杂、工人流动性大、建筑工地与公司距离远、施工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切实有效地实施安全管理,促进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稳定。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对监管进行创新,更好地实现安全管理。

1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工程建设也在“紧锣密鼓”中,各地都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推动了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但在当前很多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一些交通事故非常严重,让人触目惊心。究其原由是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不到位,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交通安全带来重大的问题,也为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更大的隐患,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问题,让交通工程施工得到有效的监管。

2交通工程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交通工程安全的监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监管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使人员伤亡减到最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人们的出行做出更大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监管可以提高交通工程的质量,为以后投入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交通工程的更快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活跃了市场,为整体的流动创造了条件。

道路是经济的先导,是经济的先锋军。因此,各地交通工程都在迅速发展,保证工程质量的问题非常突出,监管就成为最为有力的武器,为质量把好关,给交通工程带来更大的保险。所以说,安全监管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成为交通工程质量的护卫队。

3交通工程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交通工程安全监管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交通工程建设的规模和管理之间还有很大的冲突,安全监管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到位,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2)由于监管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使得工作效率非常的低。(3)由于工程建设的费用比较低,这就使得工期比较紧张。

4创新交通工程安全监管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安全监管措施进行探索,保障工程质量。

4.1完善安全监管法制体系

法律是最为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要加强法制监管体系。目前,在对工程施工监管中,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在工程建设中,有一些死角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出现一些豆腐渣工程,使得法律监管体系势在必行。必须针对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应新的情况。每个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要互相沟通交流,做到不冲突,尽量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部门之间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其他部门的利益。

4.2运用新的技术条件

当今时代在不断地变化,科技也在推陈出新,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每个行业,因此作为安全监管,要充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技术条件,加大对安全监管的力度。在安全监管过程中,单靠人的因素有时候是不能全面把握安全问题的,这就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对安全监管采取有效的管理。一是,加大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把一些涉及安全管理的数据输入电脑,通过电脑对其进行控制,加强有效的监管;二是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要想做到有效监管,必须提升人员素质,只有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工作更上一层楼,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使监管力度到位。通过使用计算机,也可以减少工作量,使人员不再陷于疲惫,从而更加有效的工作。

4.3加大对其投入

交通建设成本非常的高,如果一味地降低成本,就使得工期非常的短,这样工人们就会偷工减料,监管力度不到位。因此,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对安全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

5结语

总之,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建设的支撑。只有交通发展了,经济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在交通发展的同时,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连接经济发展和工程质量的纽带,必须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在现代化阶段,创新安全监管,给安全监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交通建设的质量,为经济的明天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巨大努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程越来越重要,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在交通工程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经济的更快、更稳发展。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措施是保证工程顺利运行的重要把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安全,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使交通工程施工得以保障。首先介绍交通工程的现状;其次介绍其重要意义;最后探索对策和策略,促进交通工程不断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措施,创新

参考文献

[1]忻刚明.交通工程施工创新安全监管措施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3):25-27.

[2]樊辉.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措施创新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月刊,2014(22):248-249.

[3]康军.新时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思考及实施对策分析[J].门窗,2014(11).

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工程 篇2

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

四 方 监 管 协 议 书

工程项目名称:

工程地点:

甲方(建设单位):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地址:

乙方(施工单位):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地址:

丙方(安全文明费专用帐户银行):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地址:

丁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监制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管理的通知》(湘建建〔2010〕111号)规定,(以下简称“甲方”)、(以下简称“乙方”)、(以下简称“丙方”)、(以下简称“丁方”)四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

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以下简称“安全文明费”)支付事宜订立本协议,并严格遵照执行。

第一条

乙方必须在建设工程办理安全受监手续时,在丙方开设建筑工程安全文明费专用帐户(以下简称“专用帐户”),该帐户内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

第二条

乙方在丙方开设专用帐户时应如实提供以下资料:

(一)营业执照(正本)、机构代码证(正本)、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等;

(二)存款人的基本存款帐户开户登记证以及相应的证明文件,包括项目中标通知书、已备案的施工合同、主管部门批文、、等;

(三)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及委托书。第三条

甲方必须按文件要求及施工合同约定,分阶段提前一个月足额存入安全文明费,并将情况及时向丁方报告。

第四条

乙方在从专用帐户支取安全文明费时,必须先向丁方提出支取申请,由丁方根据施工现场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适时评价情况签署支取意见后,再向丙方申请支取。

第五条

丙方应根据丁方的支取意见,通过专用帐户,将安全文明费划到乙方的基本帐户或其项目帐户。第六条

甲方如未及时向乙方专用帐户存入安全文明费,乙方应书面通知甲方,并报告丁方。甲方接到乙方的书面通知后,应及时组织资金足额存入乙方的专用帐户。若甲方未按期足额存入资金的,乙方有权采取停止施工等措施,且所造成的后果由甲方承担。

第七条

丁方应定期对专用帐户安全文明费存拨情况进行检查,丙方应予配合。

第八条

丙方要对专用帐户资金的支出进行严格监督,发现乙方有挪用或其他不法行为的,应立即停止划转款项,并及时向丁方报告。

第九条

甲、乙、丙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串通,动用专用帐户资金用于其他开支。

第十条

丁方应严格监督甲、乙、丙三方按本协议履行各自义务。第十一条

乙方不得利用专用帐户规避其它法律责任。第十二条

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丁方及时告知,情节严重的,丁方可撤消乙方在丙方开立的专用帐户,并会同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一)不及时划拨安全文明费的;

(二)不按协议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

(三)监督不力,致使专用帐户资金挪为他用的;

(四)与甲、乙方合谋违反本协议约定的;

(五)其他违反本协议约定内容的。

第十三条

丙方遇到法院冻结、划拨专用帐户资金时,应告知法院办案工作人员该帐户的性质,并及时通知丁方,必要时由丁方会同相关人民法院协调处理。

第十四条

四方约定的其他内容:

四方约定签订《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四方监管协议书》补充协议,进一步明确《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四方监管协议书》中所确定的监管内容及操作细则。

第十五条

乙方已经完成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任务,经甲方书面同意并经丁方确认后,可结清专用帐户余额,做好专用帐户销户,本协议关系终止。

第十六条

本协议自四方签字并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日期:

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日期:

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日期:

丁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日期:

年4

日 月

日 月

建筑施工安全预警和监管探讨 篇3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预警 ;监管

施工安全是建筑企业的生命,近年来建筑工程开发的规模和体量越来越大,施工事故频发,大量血的教训,给了我们警示和提醒。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反思,牢记教训,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作为企业不变的信条,时刻谨记。目前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的必修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成为施工企业立足市场、参与竞争、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将重点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安全预警和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 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建筑产品形式多样,不同的设计面临的难度也不同,对每个建筑而言,具有唯一性,施工过程又是一次性,加上施工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手工操作多,队伍流动性大,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整个施工过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这些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危险性因素多,管理难度大。统计显示建筑业安全事故率远高于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 25%左右,所以建立可行的现代化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对每个建筑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1. 建筑安全事故主要原因

从目前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分析来看,引发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从大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活跃,建筑规模、数量越来越大,施工活跃是造成事故多发、易发的客观因素。从企业管理体制建设来看,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重大及危险工程未做专项设计和专家论证,安全成本投入不够,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多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则是一些企业为节约成本,采用较落后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安全技术保障和防护配套措施不足。

2.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要有明确的工程施工安全主体负责机制 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施工等各个单位。首先要针对这些主体单位明确安全责任。其次就施工单位内部而言,单位内部的安全职责分工最为重要,也是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的责任划分机制。

(2)要有明确的施工安全管理组织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组织,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成员要具备专业的管理和工程技术能力,能承担各自的安全职能和责任,责任心要强,能关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

(3)要有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目前,企业一般都制定有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各类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但多重于书面张贴,对制度和机制的保障执行却不够重视。所以如何制定适合企业的具有可执行力的制度才更为关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要立足保障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到位。安全检查要做到细致检查责任挂钩制。施工安全考核制度也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制度,要让考核与员工绩效挂钩,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在此基础上,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还包括施工安全预警机制和监管

机制的建立,下面我们单独进行分析。

二、 施工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施工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要着眼于施工安全可能引发的主要因素。预警机制建设要着眼于根本,从源头抓起。从建筑安全事故原因总结来看,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建筑工程本身的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等结构和设计因素;二是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三是由管理落后导致的人为因素;四是包括材料质量、设备不达标等因素。所以施工安全预警机制要从这四个因素着手抓起,分别建立对应的设计不当预警、灾害预警、管理预警和材料设备预警四方面的保障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施工企业要基于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重大节日(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重要会议(如国家和省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特殊季节(冬季、雨季、高温季)、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雨、大雪、冰雹、泥石流、地震)等建立对应的施工安排和施工管理专项策略,以应对这些特殊时间和特殊因素导致的施工安全因素。

(2)施工企业成立专门的安全预警和防范领导小组,加强预警领导工作。小组人员要保持 24 小时通讯联络畅通;预警提示要及时公布。

(3)做好预警提示的基础工作,如及时搜集、整理有关天气、气象、地质、水文、工程建设等方面情报,为施工提供预警保障。

(4)构建详细的安全检查保障机制,加强对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日常检查,确保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同时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要在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增加检查的数量、频率。

(5)加强预警发布机制保障。包括预警发布流程高效、科学;预警内容发布规范、及时;预警风险应急策略及时跟进。

(6)建立各专业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定期组织演练。

三、 施工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监理单位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监督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对施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强制性规范标准及行业要求的情况重点监督,施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处理。监理单位要依法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审查并对施工安全生产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对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不到位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内容的,要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1)要严密监控施工作业的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针对临建设施、机具、材料和水、电、气(汽)管网以及塔吊、起重机、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基坑基槽土石方开挖、施工用电等内容,开展安全专项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符合现场安全、防火等的要求。

(2)要严格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查情况;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情况;重点设备设施备案登记情况;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等安装验收及日常维护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

(3)要认真检查规章制度建设、人员到位、持证上岗、安全教育、伤亡事故报告处理、班前活动等基础管理落实情况;检查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严格督促整改到位。

四、 结语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性工程,施工企业要注重安全管理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要注重从细节抓起,从人员保障和安全责任到位抓起。做到制度建全、制度执行力可靠。作为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全预警和监管机制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防范机制,是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的关键支撑,所以更要重视对企业安全预警和监管机制的建设和执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成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浅析 篇4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研究多集中于施工企业和建设项目两个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企业和项目建设安全的投入与收益、安全监管与组织原理、安全技术、安全文化等几个方面[1], 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技术体系的研究较少。国外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宏观研究则以交通安全法规领域的探讨为主, 研究者多为安全方面的专家而不是法律方面的专家, 主要从安全监管原理的角度探讨安全法律方面的问题[2]。

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 企业全面负责, 群众参与监督, 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3]。并以立法的形式确保交通工程施工安全,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部2007年第1号令) [4]。

在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模式正处于变革之中的今天, 急需更多的交通工程施工安全基础性的研究来促进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实践的发展[5]。为此, 本文以浙江省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为例, 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目标、手段和实施措施进行研究, 以期能够进一步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1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目标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目标主要是保护每个交通工程施工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从交通工程施工特点及事故调查中可发现, 施工单位是否采取适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决定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从而决定了工人是否能受到足够的保护。所以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应该是通过各种手段, 营造良好的法制、市场和文化环境, 使施工单位能够采取适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来预防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 见图1。

2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手段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手段和原则在建设工程行业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单纯依靠建设工程市场, “安全”的供给必然无法满足需要, 表现为企业的安全状况不尽如人意, 因此政府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管理是必要的。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在进行安全管理时, 应该尽量减少对各种市场行为的直接行政干预, 而应依靠法律、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四种手段来规范建设工程市场各方的行为, 使安全管理真正融入到建设工程市场这个系统中来, 如图2所示。

建设工程行业进行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如下:

2.1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来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活动, 体现政府的意志, 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目标的实现, 包括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及法律和制度的执行和遵守两个方面。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主要通过法律体系、机构体系和监察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活动。

我国现阶段现有的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如图3所示。

这些法律法规及标准在地方的具体落实和执行是当务之急。交通主管部门应该依据法律法规的精神把安全生产抓到实处, 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 经济手段

经济促进手段一是建设单位应当保证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满足安全生产的措施费, 将该项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二是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单列, 不列入竞价项目;三是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量清单中包括安全生产项目, 列出实现安全生产项目的预算, 保证安全生产项目的实施, 并对遵守安全标准的施工单位进行奖励, 对不遵守者进行处罚, 将安全投入从工程竞标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2.3 文化手段

文化手段是指能够直接引起安全文化进步的各种有效措施的总称, 而安全文化是指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处理与风险相关的问题的模式和规则。通过培训和教育能够创造更好的安全文化。针对安全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 以提高全体从业人员, 甚至整个社会的安全意识。主管机构在每年的预算中应该给宣传和推广工作留出必要的资金。政府、施工单位和工人各方通过充分的合作和交流, 可以有力地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帮助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科学评价, 通过社会中介向施工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 可以促进安全文化的管理手段。通过完善的安全文化教育和熏陶, 切实提高工程人员安全意识, 才能确保工程安全。完善民工教育形式和内容, 对三类人员进行知识考核是当前提高工程人员安全能力的主要途径。

2.4 科技手段

要想达到充分控制施工现场危险的目标, 需要对事故预防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检查和事故调查, 了解施工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 可以不断掌握更多的危险事件和新危险源的信息, 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研究, 得到的结论可以应用于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对行业的建议和指导, 以及执法活动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持续改进的过程。

重视科研计划和经费, 利用各种科研资源, 重视科研结果, 形成良好的转化制度。建立创新体系, 鼓励技术创新。安全的创新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 把握时机、发展交通安全技术。建立合理制度, 鼓励新技术的运用。

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主管交通工程施工安全, 不仅能从多个层面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监管, 对施工现场的人、料、机等进行动态管理, 同时有技术力量进行事故的源头管理, 防范事故的发生, 在工程预算中也能进一步保障经费的投入, 达到“综合治理”的最佳效果。

3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实施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并丰富安全监管手段, 创新安全监管理念, 最大程度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近年来, 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在继续做好安全监督备案、狠抓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的同时, 在安全监管法制、经济手段监管、信息化监管、安全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研究, 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建立健全交通工程安全监管法制体系

积极推进交通工程安全监督方面的立法工作, 是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是做好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也是解决和理顺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保障。为加强杭州市交通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有效地解决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为基本法令,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制定一部符合杭州市交通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的政府规章, 是十分必要的。

3.2 完善交通工程安全监管经济措施

3.2.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风险责任金制度

为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2007年, 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在杭州市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首推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度, 与各交通工程指挥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要求各签约工程指挥部缴纳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风险责任金, 并制定奖惩办法, 对全市范围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考核, 奖励优胜, 处罚落后, 较大的促进了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2.2 安全信用评价制度

2006年浙江省交通厅颁布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浙交[2006]372号) , 全面推行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的信用建设工作。其中公路水运工程从业单位安全生产信用体系, 作为交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部分, 其评价结果将很大程度影响从业单位的信用等级, 进而影响企业在投标过程中的评标分值和中标机会, 从而建立了对从业单位和人员实施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的机制。

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目前尝试将施工、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行为, 工程交 (竣) 工阶段的企业安全评价纳入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的信用建设工作, 对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自主性, 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总结,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较大的现实效果。

3.2.3 保险业辅助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模式

基于工程保险的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服务关系是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 保险公司给施工企业提供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服务。利用保险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相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 强化事前风险防范, 有利于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3.3 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解决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手段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对解决和完善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基于网络和大型数据库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设计、开发、构建的模型、方法、技术, 对于构建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 结论

本文从监管体系的角度, 提出监管目标是营造良好的法制、市场和文化环境, 使施工单位能够采取适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来预防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监管手段方面, 应依靠法律、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四种手段来规范建设工程市场各方的行为, 使安全管理真正融入到建设工程市场这个系统中。

摘要:随着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急需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模式进行研究和完善。本文从监管体系的角度, 分别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目标、手段和实施措施进行研究, 以期能够进一步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关键词: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交通工程,监管手段

参考文献

[1]刘铁民, 周建新, 任智刚, 等.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分级与分级监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 (4) :3-7.

[2]Hinze J.Incurring the Costs of Injuries Versus Investing in Safety.Construction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J].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2.

[3]张剑.建筑安全监督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2 (4) :4-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管办法 篇5

为规范施工现场监管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促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施工现场监管办法。

一、工作机制与主要职责

(一)工作机制成立由主管副指挥长牵头,工程组、监审组成员参与组成的施工现场监管工作小组。实行施工员现场直接监管,技术负责人总揽监管,工程组组长重点监管,监审组参与全过程监管的工作运作机制。

(二)主要职责全面落实各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实施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的有效监管。

1、施工员履行《劳务用工协议书》中规定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

2、技术负责人履行原制定的现场工程师代表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

3、工程组组长履行原制定的工程组组长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

4、监审组全面监督工程施工中各种材料、各施工环节的质量与数量、安全。

二、监管范围与主要内容

(一)监管范围现场施工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等建设全过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的监管与控制。

(二)监管主要内容

1、贯彻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

2、熟悉建设规范、技术要求,并予以严格执行;

3、掌握施工现场建设情况,按计划分阶段评量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并提出实现计划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4、督促工程缺陷修补到位,按规定进行整改;

5、严格计量计价,公正签证,有效控制好成本;

6、督促施工方程序规范、工序有序,做到监管有力,服务到位。

三、工作要求与主要措施

(一)工作要求

1、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心强,业务精,处事公,法规明,工作细,作风正,完成任务好。

2、严把“三关”,即:严把按图、按规范、按要求进行的施工关;严把施工工序、环节的验证认可关;严把材料质量、数量及其他养护的验签关;

3、监督有序、有力、到位,服务热情,力促工程顺利进行;

4、洁身自好,廉洁监管,不以工作之便谋求个人私利。(二)主要措施

1、实行分层次监管和联动监管制度。建立工程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做到对工程实行有序监管;

2、实行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制度。做到从按图进行施工检验,原材料进场数量、质量验证,到各工序检验认同,直到最后的施工完成,均需实施全过程跟踪监控;

3、实行现场施工监管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奖优罚劣,确保现场监管“三大控制”目标的实现。

四、现场监管奖励与责任追究办法

1、现场监管奖励办法

(1)奖励种类、数量及额度种 类 评选数量 奖金数量 产生经济效益奖励对象质量管理优秀季度奖 2300元现场施工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各一个。合理化建议采纳奖每件200元2(含)-5万元合理化建议提出者。400元5-10万元800元10万元(含)以上设计缺陷提前发现奖每件 100元设计缺陷提出者。

(2)奖励条件质量管理优秀季度奖奖励条件:监管到位,业绩突出,无一、二类(见后文)责任问题、事故,连续三次月评为优良者。合理化建议采纳奖奖励条件:建议被采用,并能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设计缺陷提前发现奖奖励条件:在施工实施前发现设计院设计上存在缺陷,避免了返工或重新改造造成的经济损失。

(3)奖励的确认各组申报,监审组审核,办公室汇总,指挥长办公会议审定。

浅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改进 篇6

关键词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95-0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日漸形成,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挑战。因此,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从监管的“深度”和“广度”上实施突破。

1广度拓展

从单纯注重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拓展到既注重房屋建筑又注重建设领域其他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地方只注重对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忽视了市政工程、开发区工程以及园林建设、城市道路、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就成为了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由于监管不利,造成许多不应有的问题甚至酿成事故。有些工程没有及时办理施工许可和安全受监手续,致使工程没有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而施工单位在质量安全保障没有进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擅自开工,最终酿成重大责任事故。鉴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辖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不论手续是否健全,都无一例外应依法纳入监管范围。要切实加强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充实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监管的“盲区”和“空白地带”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监管。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深度开拓

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开拓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

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等的划分越来越具体,使建设监管难度越来越大,许多恶性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只注重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而忽视建设工程全过程监管是极其危险的。所谓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产权登记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有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工,而更为严重的是其开发商私下雇请有关人员擅自设计、施工,并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在未经工程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的情况下擅自投入使用。因此,要遏制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监管。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3注重创新

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发展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

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3.1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3.2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

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3.3建立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工程保险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项措施,通过工程保险的引入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诚信建设。

3.4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目前,工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工程建设的造型、结构类型、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突破原有技术标准的超高、超常、超深的结构,并伴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必须针对新技术,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扩大培训内容,以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力量的质量安全保证能力。督促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依照有关技术要求,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突出重点工种,强调专业化,尽快培育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队伍,确保新形势下质量安全生产的需要。

4结束语

谈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管 篇7

第一, 认真做好前期资料的监控。施工前就要做好备案资料的管理。工程开工前审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责任主体准备的资料。首先是建设单位, 其承建的项目是否已具备开工的条件、三通一平是否完成、资金到位情况 (本年度完工的项目, 资金到位工程造价的50, 跨年度工程资金到位30) 、是否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制式施工合同且合同内容无违法行为。其次是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的资质与营业执照是否具备承揽本工程的能力、施工组织设计是否能指导本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人员的组成情况 (尤其是项目经理、质检员、技术负责人的资格) 是否满足本工程的要求、项目部所配备的机械设备能否完成本工程。最后是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监理规划及旁站监理方案的资料是否完备、见证取样是否已确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所报施工方案是否已审批签字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 注意施工工程资料的监控。管理资料在工程施工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技术交底更为关键。一个工程各分部分项都需要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好坏影响着工程质量, 预检资料是施工单位在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前的自检, 如果预检资料不能通过, 就不能进行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是重要的一项, 所涉及的内容是不可缺的。质量保证资料上在砖混或框架结构中, 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实验室出具的复检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钢筋的合格证中必须注明供货商的签字及本工程所用的批量, 如果是复印件并注明原件的存放处。水泥不但有复检报告, 而且有28d补强的资料。门窗的三项试验也尤为重要, 不按规定进行复检, 绝不能进行验收。砌体工程中对一些材料除满足合格证及复检的条件外, 还要满足节能的需要。钢结构工程中, 钢材的复检等于或大于4mm的钢材全部需要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预埋螺栓也是关键的, 不仅要从外观检查有无裂纹、损坏, 而且还要进行复检, 所有进厂的材料必须经监理检查审批后方可使用。在冬季施工中还要增加两种试块, 一种为临界强度试块, 按施工次数及部位留置;另一种为同条件28d、标养28d试块。除试块的留置外, 土的试验、水的试验、防水材料的试验也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有玻璃幕墙的工程要有螺栓的拉拔试验。钢结构工程中, 高强螺栓的复检是重要的, 按螺栓型号取样, 要按图纸标注取, 不能漏取, 一般每种型号取20个, 钢结构中焊缝的探伤试验也很关键, 除构件在厂家制做时要有试验报告外, 必须要有第三方具有试验资质的单位在现场进行试验, 而且要有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监督, 探伤的数量要根据焊缝的级别来确定, 一级焊缝要100%进行检验, 二级焊缝要20%进行检验, 三级焊缝不需进行检验, 但有些探伤报告不规范, 有的单位8mm以下钢板做UT无明确规定, 建议采用JBJ/T3034.2—96标准探伤为好。有的探伤报告无构件示意图比照、构件编号, 无法追溯构件的探伤部位。有的无探伤检测判定结果, 只有一张报告, 探伤了几根构件, 很不规范。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不规范, 不能清楚显示坡口形式、角度、间隙、有无垫板等, 采用什么设备、焊接方法都未注明, 有的只有一张报告, 填写UT结果及物理试验报告, 而没有相应的UT检测试验报告。

第三, 把握施工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 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 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一是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 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 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一些场合下, 虽然设计符合规范, 但由于施工较困难, 为保证施工质量, 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 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二是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 还要检查质保书, 检查其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需要复检的, 必须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取样复检。三是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是施工时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 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前提下, 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按规范、规程、规定施工上, 把事故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四是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在装饰工程中, 如大面积整体地面, 外墙大面积贴大理石, 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砖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两种含义, 一是新技术、新工艺, 因是第一次施工, 质量无把握, 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 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渣、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轨缝, 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 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 掌握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质量监控的方法, 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 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 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达到监控目的。其一是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其二是隐蔽工程验收。这是监控的主要手段, 凡属隐蔽项目, 必须进行全数监控。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其三是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 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 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其四抽检。随机检查, 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 容易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早, 整改方便, 受检频率也不受限制, 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其五是安全和功能项目。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 包括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沉降观测、通水通球试验,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等必须认真按规程严格把关。其六是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 认真把关, 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 因此要牢牢抓住, 不应忽视。其七是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 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 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上设计质量管理点, 采取事前控制,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薄弱环节, 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 设置了质量管理点, 问题迎刃而解, 因此, 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利手段。

参考文献

[1]文辉栋.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管 篇8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管

因临时用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电气线路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 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事故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 为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管, 需要施工单位做到以下几点:严格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及用电设备负荷要求做好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加强临时用电相关人员的管理。

1 严格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的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这属于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

1.1 严格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对于有些施工现场根本没有采用TN-S系统, 或者主系统采用TN-S系统, 而主系统以下仍采用三相四线系统, 这在国家强制性标准是不允许存在的。

1.2 严格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有些施工现场存在用电设备直接从二级配电箱接出, 而未使用开关箱;开关箱或照明专用回路无漏电保护装置;采用刀闸开关作为负荷开关等现象, 这都违反了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的规定。

2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的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 W及以上者, 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2.1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在于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是

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首要前提和理论依据, 也是加强临时用电技术管理、现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2.2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为施工现场设计一个完备的临时用电工程, 包括施工现场总用电量计算;

电源进线、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电线电缆的选择及敷设;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等几个方面。

2.3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使用和变更时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后, 方可投入使用。

3 加强临时用电相关人员的管理

3.1 加强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

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各级各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通过学习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 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其危害性。建立、健全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包括: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技术交底;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电工工作记录等。

3.2 加强电气操作人员的学习与管理

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 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低下, 普遍存在电工、电焊工等无证上岗, 新进人员未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即上岗工作, 现场电线电缆随意拉扯的现象, 而这也是导致电气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加强电气操作人员的学习与管理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不仅应当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 对施工企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管应在制度上、管理上以及现场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上得到提高。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 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 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达到保障人身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目的, 更好的为社会创造效益。S

参考文献

工程施工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9

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当前,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包括代表政府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质量监管, 建设单位及其代表建设单位利益的监理单位等中介组织对参建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的督促监管, 以及直接参建主体的质量审核监管三个层次。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中, 三个层次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的核心, 它分别对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实施全面质量监管。监理单位是关键, 它根据委托内容代表建设单位监管施工、设计的质量, 通过道道工序检查、层层把关签字, 使建设工程投资、建设、质量监管进入良性循环。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则是自身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按照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建设, 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要求。

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具体来说,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立法不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主要表现是:立法层次过低。应该说《建筑法》是我国建筑市场的最高层次的法律, 但它只规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没有规定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 为此,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规定只能在第二层次即行政法规中有所规定, 甚至只能在更低层次的部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或文件才有所涉及;立法不健全。《建筑法》颁布于1997年, 现在很多条款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则和行政管理的要求, 存在许多与国际惯例不相符的条款, 更没有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缺乏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法规及实施细则, 导致有关质量责任主体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操作性不强。

2.2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随意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 建筑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 建筑市场混乱, 各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质量监管者见多不惊, 往往风声大雨点小。此外人情、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它职能部门的不正常干涉, 也导致监管的随意性。

2.3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渠道不畅通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遗憾的是, 我国很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由于各质量责任主体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不一致, 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信息系统, 这种情况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顺利进行。

3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措施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3.1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它们是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准绳和规范依据。现行《建筑法》与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有必要从长远出发,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 酝酿制定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法》, 并在此基础上, 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 从根本大法上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合理确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法律地位, 明确规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 严格界定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应的惩处标准。

3.2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实行“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所谓技术法规是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通过立法机构审议、发布, 强制执行的。在技术法规中可引用技术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款;技术标准则是自愿采用的, 由专门的标准化机构或社会组织来制定发布。

3.3 完备建设工程市场准入制度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 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 无一不在建设市场的准入制度上大做文章。严格的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 在有效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正当从事专业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资质管理方面, 我国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 我国应当改革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制定合适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管理办法, 统一协调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工程咨询单位的从业资质,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 高度强化个人执业责任, 形成企业从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推动建筑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3.4 由无区别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

原有的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 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 因为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之间存在矛盾, 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可能全面覆盖, 监督面越大, 监督管理的深度越不够。因此, 必须有所侧重, 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的思路, 应该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 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实行差别化管理。差别化管理在当前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动态确定和区分重点和一般监管对象, 对其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二是在工程类型上, 要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等直接涉及到城市公共安全的工程的监督管理。三是在实体质量上, 要突出对技术风险较大工程的监督。注意抓好对技术风险较高的高切坡、深基础、抗震结构、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等部位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现场的监督检查。

3.5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科学手段,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水平。为此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监管、检测工作, 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监管、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检查记录录入监管管理信息系统中, 及时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备案, 竣工验收条件审查, 监管报告审查签发等工作在网上发布, 使有关人员能及时查询所监管工程建材检测结果, 对不合格报告及时跟踪处理等等。在信息化建设中, 为了及时向社会宣传贯彻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 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地区质量状况, 积极引导促进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

4 结束语

总之,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工程建设环境日趋复杂、工程质安监督机构资源约束条件下, 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能必须立足自身, 放眼全局, 探索有效监管模式, 抓住要点, 才能真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保底线。

摘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笔者首先分析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有效措施。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徐波.工程质量管理的一次机制创新[J].工程质量, 2006 (8)

浅谈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 篇10

1 对水电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监管的意义

(1) 加强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 是保障水电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手段。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灵魂和生命, 保障施工安全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水电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不了, 国家预防和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就无法正常发挥, 工农业的生产发展就没有保障,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一旦水电工程因质量和安全问题出现事故, 不仅水电施工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危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想杜绝或者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就要对水电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严格的监管。科学的监管是保障水电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2) 对水电工程实施科学监管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和工程进度。成本控制或管理是水电工程施工的关键问题, 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减少资源浪费, 降低施工成本, 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而对水电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监管是保障这一途径的重要方法。工程的进度关系到工程施工是否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水电工程施工与其他一般工程不同, 水电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等制约工期的多种因素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要想克服这些难以预测的制约因素, 使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就必须对水电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监管,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工期。可见, 科学的监管对于水电工程的成本和进度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加强水电工程的科学监管有利于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经验不丰富, 管理水平还不高, 距离科学先进的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视和加强对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有利于推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探索与研究, 能够促进我国水电工程科学监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 加强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能够增加水电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国家水电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 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科学的监管是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控制工程成本和进度的重要方法, 科学的监管在提高水电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保障国泰民安的社会效益方面意义深远。

2 我国水电工程施工科学监管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水电工程施工在科学监管方面的现状尚无法令人满意, 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科学监管的理念比较淡薄, 固有的重建设, 轻管理的观念制约着科学监管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于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理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科学监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而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科学监管理念应重点加强和培养。国家和社会对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不够, 企业内部的监管往往流于表面, 误认为对工程的监管只是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工作, 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没有参与到监管中来, 全员参与监管的意识尚未形成。

(2) 施工监管的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 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水电工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国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方法主要是分单位, 分段式的管理模式, 缺乏全过程的管理, 往往是建设一个项目前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指挥部负责工程的监管。对于工程的监管也多是分段监管, 缺乏科学性和全过程性。对于工程质量、安全、成本及进度的监管采取的是粗放型的方式, 缺乏细致到位的监督和管理,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科学监管的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目前在各个水电施工企业都在对科学监管进行积极的探索, 但是在监管方面还缺乏相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 对于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体现出较强的人为性、随意性、经验性和不固定性, 监督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无制度可依。

(4) 科学的监管体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国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政府的监管缺位, 社会监督不足, 企业管理力度欠佳, 员工在自觉遵守和参与监管方面还有待提高。

(5) 相关人才比较缺乏, 急需建立一支懂技术, 擅管理的监管队伍。要想加强我国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 不断提高科学监管的水平, 需要有一大批了解水电工程建设, 懂得相关技术并通晓管理科学的专门人才, 但目前在我国这类人才比较缺乏, 科学监管的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建设。

3 加强水电工程施工科学监管的措施

(1) 增强全社会对水电工程共同进行科学监管的意识。水电工程建设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的局面才能促进我国水电工程科学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政府, 要增强相关监管部门人员的积极监管意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等方式增强全社会参与水电工程监管的意识, 可以设立监督举报信箱和电话, 通过奖励方式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中来, 借助社会的力量促进全面监管意识的形成。作为水电施工企业, 可以通过构建相关的企业文化, 加大宣传力度, 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等方式加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对工程进行科学监管的意识, 尽快形成“企业兴, 员工荣”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员工的认同感、荣誉感。

(2) 改变落后的监管方式方法, 引进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提高水电工程施工监管的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改变以往重建设, 轻管理的局面, 改变原来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网络和信息技术, 设计和开发相关的监督管理软件, 通过模拟实践, 动态分析, 数据分析、过程监控等方式加强对水电工程施工成本、安全、质量及进度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加快建立健全水电工程施工科学监管的相关制度, 将以往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 不断完善自己的监管制度, 促进水电工程施工监管的科学化, 规范化和制度化, 让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4) 积极构建科学的水电工程施工监管体系。尽快形成政府监督、社会支持、企业自检, 员工自觉的监管体系。

(5) 国家应通过教育部门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逐步建立一支精通业务, 擅长管理的高效的有战斗力的水电工程施工监管队伍。作为企业要经常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 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4 结语

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的监管对水电施工企业生存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安定和谐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突飞猛进, 加强对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势在必行。我们相信在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水电工程施工科学监管的水平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大力发展水电工程, 是国家和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是惠民工程的具体体现, 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根本要求。要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健康发展, 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监管, 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安全以及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在科学监管方面, 我国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经过多年的实践, 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水电工程施工的科学监管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和改进的过程。本文将在充分阐释水电工程施工科学监管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目前我国水电工程施工科学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以期对我国水电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电工程,科学监管,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周建平.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经理实用指南[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5) .

[2]单文培.21世纪水利发电工程建设与管理实用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9) .

[3]张风鹏.谈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 2004 (2) .

[4]谷雅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5 (2) .

[5]李俊, 王林霞.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4) .

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工程 篇11

关键词:微信;信息交流;施工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7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研发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其中人们的交流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批新的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与应用。如何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来加强信息的交流与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成为了众多企业创新管理方式时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利用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的功能,将其发挥的效用从日常生活中扩展到生产活动中,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生产活动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率,这就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的。

1 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

1.1 现代信息交流平台的定义

信息交流促进了人们的理解与沟通,推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文明的进化,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信息交流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交流平台上的。

信息交流平台就是指人类利用纸质、电子等各种不同形式与性质的媒介、达到信息的接受与传送目的的相关平台[1]。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人们信息的交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种、民族之间都有着不同的信息交流平台。

1.2 现代信息交流平台的发展历史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上,信息交流平台的发展也随着历史而在逐步演变。在原始社会,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于语言、躯体动作等人类自身的交流平台;到了封建社会,驿站、烽火台和飞鸽传书等成为了人们开展社会和家庭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人类社会也开始进入了现代社会,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在形式上出现了变化,而且交流的内容与信息传送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电报、电话、书信邮递等成为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群体交流信息的关键平台。

20世纪6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信息交流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依靠电脑与互联网等信息交流平台,人们首次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1.3 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的作用分析

进入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研发技术的迅速推进和智能手机应用的日渐普及,一种崭新的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诞生了,这就是手机微信通讯平台。我国的手机微信通讯平台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开发应用的,作为一款智能手机上使用的软件,微信可以依赖于互联网而实现语音、图片、文字及视频的即时传输。一经推出,微信由于其快捷、方便和实用的特性而迅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与推崇,如今全国大部分手机用户每天都离不开微信的使用。在国外,类似手机微信这样的移动信息交流平台还有很多,如Talkbox、What-s App、KiK和LINE等[2],而国内也有类似的“米聊”、“飞聊”、“沃友”等信息移动交流平台等。但是,从近些年各平台的发展情况来看,微信已经成为了市场占有率最大的、首屈一指的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利用它可以聊天、谈生意、约会、开展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2 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在地铁施工安全监管中的 应用分析

2.1 地铁施工安全监管的主要任务分析

在地铁施工中,其大部分工程位于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地下管线与地下水情况不明,往往会造成地铁施工安全上较大的风险。如今,我国许多城市为了拓展城市交通空间,纷纷上马了地铁工程。因为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了一些地铁施工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例如,在2014年12月,某市4号线隧道工程施工中,钢筋绑扎期间钢筋架发生倒塌,造成了施工人员的四死三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我国地铁施工时,施工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地铁施工安全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事前制定的安全管理方案,认真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对施工中各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全程监控,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确保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2.2 地铁施工安全监管的传统实施方式研究

从以往的地铁施工安全监管实践来看,我国实行多年的传统安全监管方式主要是依靠分级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即上一级向下一级布置任务,下一级开展工作并且向上一级进行汇报的模式。分析地铁施工传统的安全监管方式,各管理层级包括了施工企业总公司、项目部、安全主任、安全员和班组长,他们之间开展安全监管的体系。

地铁施工传统的安全监管方式中信息的传送也是如组织结构体系一样,形成了垂直化的模式,即通过会议、文件或者电话往来等交流平台,将安全监管的相关信息由上一级传送给下一级,下一级又向更低的下一级传达;下一级施工安全管理的情况也是向上一级汇报,然后再由上一级向更高的上一级报告。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层次多,效率慢,而且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失真[3],造成施工安全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与偏差,给地铁施工安全监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3 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在地铁施工安全监管中应用 的方法研究

为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的作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地铁施工安全的监管,通过研究,在某地铁7、8、9号线的施工中创新施工安全监管方式,利用了微信平台来建立起施工安全的监控体系,较好地完成施工安全控制的任务。分析本项目应用微信平台构建施工安全监控体系的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点:

①以地铁项目施工建设参与人员为主体,以微信为纽带,分别建立起地铁7、8、9号线的施工安全监管微信群。由业主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具体项目安全管理员牵头,利用智能手机,组建了施工安全监管微信群,简称“Anquan-7、8、9”。参与人员包括了地铁7、8、9号线的业主单位、施工单位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部安全员、各班组长、施工员、监理等。由于微信群的建立与加入不需花费额外的费用,又能更快地了解、掌握各标段工地施工安全情况,加快了交流的效率,因此大家都非常乐于加入微信群,愿意更多地沟通交流。

②业主单位、监理和项目部及时在微信群里发布施工安全管理文件与要求。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管理信息交流的快捷性,业主单位、项目部和监理一旦有了新制定的地铁7、8、9号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就及时在微信群里发布,使得通过编制、层层下发文件而获得安全监管的时间被大大缩减了。业主单位在微信群中经常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公布用电、机械施工、设备安装、装修、空中作业、深基坑施工等工序的施工安全规范。监理人员时常发布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理会议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反馈生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微信中提醒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项目部明确施工安全监管的规章制度,及时在微信中公开,便于各班组、各施工人员对照检查。同时,项目部提前预报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在微信群里提醒各标段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采取有意识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③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多种形式地开展地铁施工安全监管。在“Anquan-7、8、9”微信群里,入群的人员都是互相平等的主体,大家通过图片、语音、文字等各种形式互相交流。既有点对点的单独交流,也有群里的共同交流[4]。曾经有一个标段施工检查中发现了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不合格,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安全员立即在微信群中通过拍摄的照片与文字说明公布出来,使得其它地铁7、8、9号线所有的工地立即知晓了错误,在其它工地的脚手架搭设中都改进了搭设方法,避免了安全隐患。

2.4 应用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开展地铁施工安全监管 需注意的问题

利用微信这种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进行地铁施工安全监管,大家能够快速知晓最新的安全管理规范与文件,了解时下最需要注意的安全生产事项,掌握安全监管的最新动态;同时,大家经常在微信群中发布工作经验,提出安全生产和安全材料管理的注意事项,也有利于共同做好地铁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不过,在微信应用中,应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微信群内容的引导,避免微信群成为了工作时间聊天与抢红包等游戏的场所。

3 结 语

作为现代信息移动交流平台的一种,微信不仅在生活中、而且在生产管理上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地铁7、8、9号线施工中,利用业主、监理、施工方共同参与的施工安全监管微信群,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公布用电、机械施工、设备安装、装修、空中作业、深基坑施工等工序的施工安全规范;时常发布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理会议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反馈生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微信中提醒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明确施工安全监管的规章制度,及时在微信中公开,便于各班组、各施工人员对照检查。通过微信平台的运用,加快了地铁施工安全信息发布的效率,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共享,有力地促进了地铁的施工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1] 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6).

[2]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2014年微信发展状况年度报告[J].新 媒体与社会,2015,(1).

[3] 张炜薇,柯赟.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对受众选择行为的影响[J].科技致富 向导,2013,(18).

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工程 篇12

1 BIM技术与安全管理

1.1 BIM技术及其特点

BIM技术除具备CAD的各项功能,包含各类建筑和结构信息以外,还包含涉及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经济和管理信息。另外,其信息的可计算性为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各种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为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可解决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有效提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BIM技术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2,3]:面向对象化、参数化设计建筑构件、包含整个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项目信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关联性。3D-BIM是建设项目的可视化表现;4D-BIM是在3D的基础上加入时间轴,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分包单位的工作顺序,进行施工工序的优化;5D-BIM则是在4D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维度,本文研究的是增加安全管理信息以实现形成一个科学的、实际有效的、操作性好的管理技术方法来改善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提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避免施工现场发生建筑安全事故。

1.2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BIM技术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阶段,项目的各参与方都可通过BIM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如项目各方都应用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BIM的优势就会进一步得到体现,各方的资料信息可形成一个共享的数据库,实现集成、协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的一体化管理可通过从项目整体的角度优化项目实施方案,使项目的总体目标最优[4]。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存在许多立体交叉作业,如规划不合理、不规范,将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而且施工现场会随着施工的进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对施工场地和空间的安全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利用BIM技术不仅可建立可视化三维建筑模型,还可进行4D施工模拟,在此基础上添加安全信息形成5D-BIM,对施工不同阶段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即可在实际施工之前发现危险源,在施工期间提醒作业人员施工区域的危险等级,然后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或制订安全应急措施来控制安全风险[5]。

2 5D-BIM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1 实际工程中5D-BIM模型的建立步骤

南京江宁区青年公寓工程位于江宁开发区苏源大道以西,机场高速以东。总建筑面积为53803m2,地下1层,地上3号、7号、8号楼18层,配套中心2层。建筑高度:3号、7号、8号楼53.5m,配套中心8.0m。主体为框剪结构体系,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分类为一类,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该项目应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进行了安全管理,其建模过程:首先在Revit中建立标高和轴网,将工程地下室、一层、二层、标准层的CAD图纸分别导入Revit中,然后依据CAD平面图画出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三维墙、柱、板等,逐步建立并完善3D模型。由于后期的分析处理软件Navisworks是不能对模型进行修改的,因此需保证在Revit中建立的三维模型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比如轴网、CAD图和3D模型三者的原点必须一致、单位必须统一等。完成以上步骤后将模型导入Navisworks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表,利用Navisworks软件中的功能进行与实际施工进度同步的虚拟施工。最后将包含危险源分析、安全防护信息、安全交底记录和应急措施等资料的安全信息库以word的形式链接到模型构件中,方便管理人员直接在模型上针对构件进行安全信息的读取。即形成包含施工进度、安全信息的5D建筑信息管理模型,即5D-BIM。

2.2 BIM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2.1 虚拟施工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动态的工程,包括土方、基础、主体等多个大的工序和无数个小的分部分项工程,为保证施工进度,工序交叉进行。虚拟施工过程就是利用仿真技术,将3D模型与项目进度计划和安全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识别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分级,最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在进行虚拟施工模拟之前首先要编制出详细准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组织设计对项目起着整体性地规划作用,是项目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技术依据,全盘指导施工过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根据项目的工期要求和人、材、机等资源配置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再利用BIM建模技术建立虚拟施工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交互仿真,优化方案[6]。

比如,在主体结构现场施工至第三层时,BIM虚拟施工已经施工至第四层,见图1 (a);在主体结构还未完成前,虚拟施工已经到达主体封顶阶段,见图1 (b),即可通过虚拟施工技术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构件碰撞、施工组织交错等问题,提前布置应对措施或重新组织施工流程,防患于未然。本工程应用虚拟施工技术多次发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的不符之处,通过提前与设计单位沟通,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a)虚拟施工第四层:(b)立体封顶

2.2.2 碰撞检测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不只关于建筑结构,还有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参与,不同专业间由于沟通不畅,常出现时间安排和空间布局的冲突,导致构件、设备、机械的碰撞等不安全状态。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通常会用到很多大型机械,如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等,这些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持足够的运行空间,才能避免机械与机械之间、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一旦有碰撞的情况发生,往往会带来重大的安全事故和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能在施工之前对大型机械进行动态模拟,优化机械行进路线和操作人员的活动半径,就可以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南京江宁区青年公寓工程的外脚手架采用悬挑外脚手架,悬挑外脚手架在施工电梯部位需断开留出电梯的通行空间,同时须保障建筑的外围安全防护(图2)。项目应用BIM技术进行方案模拟,不仅使方案合理可行,也使安全设施细部一目了然,对于安全技术交底及现场安全检查都收效良好。

2.2.3 5D-BIM在安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5D-BIM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数据收集和处理阶段、安全模型评估阶段和安全预警阶段。首先,数据收集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从施工现场采集的实时数据信息;二是项目的安全信息库以及安全事故相关案例的数据;三是由安全管理技术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数据和人为干预措施。例如,如经检查某临边洞口已安装了临时防护措施,便可由用户在管理系统中进行输入,将系统认定的危险区域调整为安全区域。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输入到5D-BIM模型中,集成和存储实时施工信息,并依据安全规范和安全等级评价标准进行安全分析和风险评价。最后一旦通过系统分析得出的安全风险值达到安全预警的标准,管理员立即收到预警信号,并将预警由通讯设备传达到现场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当收到安全管理员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反馈后,由系统管理员输入新的数据更新模型,安全系统停止预警。

塔式起重机通常是施工中必备的垂直运输设备,也是重要的安全风险源。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1)塔式起重机设备结构本身的安全,这涉及塔式起重机基础、塔式起重机附墙等;(2)塔式起重机设备安装作业期间的安全,这涉及塔式起重机的组装与自升等;(3)塔式起重机吊运作业的安全,这涉及吊物指挥、吊物捆绑起升作业等。对这些重要的风险控制信息,可根据施工进度,提前附加到模型中去,并随工程进度提示重要风险信息(图3)。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亟待革新。把BIM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支持,进而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符合安全管理中的系统原理、动态控制原理和循环原理等。在5D可视化条件下,从项目整体的角度综合考虑施工安全管理,通过虚拟施工和碰撞检测,识别现场的危险源和安全风险等级,进而优化施工方案并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BIM技术在施工安全中的应用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安全管理模式中,工人随身携带电子警示器,当工人进入某块施工区域时,安监系统便可将此区域的危险源、风险等级、应急措施等发送到工人的警示器上,这样便可使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个人,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的最高危行业之一。建筑项目工艺繁杂、施工周期长,且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BI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一次革新,其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探讨将BIM技术引入施工安全管理,解决当前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建筑信息模型,虚拟施工

参考文献

[1]王爱娟.基于BIM的建设项目进度风险分析模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3]崔同元.浅议施工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J].建筑安全,

[4]柳娟花.基于BIM的虚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5]K K.Research needs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Construction Safety[D].Vuginia:Virginia Tech,2010.

[6]董强,刘英林,李志辉.BIM技术在机场航站区建设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5,46(12):1118-1121.

上一篇:高血压近况研究下一篇:飞机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