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机指标

2024-06-11

发射机指标(精选7篇)

发射机指标 篇1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M W -300中波发射机高前采用固态功放,高末选用单只电子管D B 930,载波功率为250KW 。该机自投入运行以来,发射机三大电声指标始终处于乙级标准的临界状态。针对上述情况,我台有针对性地对发射机线路进行测试调整,改善了发射机三大电声指标。

一、调整音频通路板中三角波信号幅度

PSM调制器组合M G 4音频通路板中的70k H z三角波信号用来触发PD M补偿脉冲,让它弥补模拟音频信号在转换过程中对应点所丢失的电压分量,这样极大地减小了信号转换过程中引入的误差,使整机能获得好的失真和杂音指标。

三角波频率在载波时取70k H z,随着音频频率升高而自动升高。三角波幅度正比于基准电压,取为基准电压的1/49, 为104m V 。而补偿脉冲脉宽同时受到三角波频率和幅度的影响。为此我们在调机中,适当调节三角波幅度与基准电压的比值,发现当三角波信号幅度为170m V时失真最小,说明此时补偿脉冲脉宽为最优状态。

二、合理调整48个功率模块开关顺序

由于两台PSM移相变压器众多次级绕组的漏磁电感不可能相等,变压器的48组三相输出电压也不会完全平衡,从而导致48个功率模块经整流滤波后输出的直流电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载波情况下,由功率模块输出的总信号包含开关频率的残波分量,主要是开关频率fc对开关总数的分频。 而fc一般取50~100k H z, 则残波频 率f约为fc/48,即1.04~2.08k H z,由于此频段仍处于音频通带以内,不能通过解调器滤除,最终将会变成杂音信号的一部分。

而发射机48个PSM功率模块依靠循环调制器进行开关控制,遵循“先拉先合,先合先拉”的原则,即当要合上一个PSM开关时,自动选取拉开时间最长的那一个;而要拉开一个PSM开关时,自动选取合上时间最长的那一级。

为了减小功率模块输出的总信号中杂音信号的影响,我们可以先测量48个模块输出电压大小,然后通过调配光缆排序,使之按照电压“高→低→高”的顺序排列。当需要拉开或合上一级开关时,变化的电平比较接近,增减电平的幅度波动较小,从而减小残波分量的能量,达到提高板极电源质量的目的。

功率模块理论输出电压应为600V ,调整前各功率模块实际输出电压情况如下表:

表中电压平均值为599.82V ,其中最大电压601.95V ,最小电压598.13V 。若按照原顺序循环,在11号和12号模块间电压变化最大,为3.36V 。

调整后的导通顺序如下表:

按此顺序排列,各级模块电压之间变化值不超过0.6V , 很大程度上减小残波分量,提高了信噪比。

三、双π网络改造

π 网络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是阻抗匹配作用。电子管板极输出等效阻抗为210Ω,经 π 网络与特性阻抗为150Ω 的天馈线相匹配。二是滤波作用。板流ia中含有很多谐波分量,对于谐波来说,槽路是严重失谐的,且等效阻抗是容性的,对高次谐波起短路作用。只有基波分量Ia1才能在槽路上产生足够的压降,而谐波电流在槽路产生的压降几乎为零,从而实现滤波作用。双 π 网络具有阻抗匹配范围更宽, 滤波度更好等优点,由陶瓷真空电容器和可调电感组成,可以通过电动或手动调谐,具有调节方便、线路简单、匹配良好的优点。 该发射机双 π 网络具体线路如图1所示:

其中R e为电子管输出等效阻抗,等效值为210Ω,R L为负载电阻 ,等效值为150Ω,C1容量为4000p F,C3为11000p F,C5为5000p F,均为固定真空电容,C2,C4,C6为2000p F真空可调电容。

现将图1线路作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其中Q1,Q2,Q3,Q4为品质因素,Ra,Rb,Rc为视在电阻。

原设计中,Rb取190Ω,Q1取6.5,C2为1643p F。现为改善频响,并适当降低C3,C4上电压,将R b调整为150Ω,对Q1调整后取值为5.6,则有:

在基波状态下f=873k H z

故可调电容C2应为862p F。

原Q3=5.5,C4为227p F,C6为913p F,现调整Q3=5.0,则有:

在基波状态下f=873k H z

故可调电 容C 4应为1885p F, 可调电容C6应为1076p F,L2为10.5μH ,至此改造后的双 π 网络各元件取值确定。在调整元件参数同时,我们还对元件布局进行优化,如对真空电容C1,C2的接地线单独走线,而C3,C4,C5的地线一起走且地线较短。对槽路内三个放电球间隙进行适当调整, 以保护元件安全。

四、结语

通过以上改造,发射机三大电声指标均有较大改善,选取最佳三角波幅度值和对功率模块开关顺序的调整有效地抑制了电源噪声的产生,信噪比提升达3.6d B ,双 π 网络的改造改善了发射机的频响特性,调整后指标测试如下:

从上表可知,通过改造,发射机指标达到乙级标准,甚至接近甲级指标,在提升播出效果方面成效明显,对具有相关电路的发射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广播电视技术手册第六分册发射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 .脉阶调制设备[M].北京,无线电台管理局,1999.

ZF10发射机杂音指标的调整 篇2

一、杂音的产生原因

1、光纤接头接触不良。光纤接头是连接两根光纤或是连接光纤和设备的重要工具。它是消耗品, 长时间的使用使其老化影响信号传输或是一些人为触碰导致接头的接触不良, 而引发信号传递不连续, 时有时无, 就会产生杂音。2、功率模块故障。1) 功率模块本身。发现功率模块工作指示灯不亮或是灰暗, 说明功率模块出现问题, 功率的变化会引起杂音, 需要检查每级输入输出判断出现问题器件, 若某个器件出现问题及时更换器件。也可以使用备用模块, 降低杂音, 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2) 功率开关控制器。功率开关模块控制信号缺位、输出电压偏低和模块拉合都会引起低频的连续杂音。3、杂音补偿电路。杂音补偿电路也就是镇噪电路, 其作用就是去除杂音。电路设计不达标或是电路板故障都会造成杂音产生。在实际应用中, 杂音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杂音补偿电路出现问题。4、贝塞尔滤波器。贝塞尔滤波器主要应用在调制系统也就是音频通道的模拟输入板中, 是音频信号进入发射机的第一步, 主要作用就是滤除杂波, 噪声和不需要频段的信号为发射机提供最佳的音频性能。贝塞尔滤波器本身是无源器件, 避免了电压对其的影响, 但是如果滤波器接地不好或者滤波器本身出现故障不能滤除杂波, 会使信号失真或噪声杂波很多, 影响音频质量, 导致杂音产生。5、电源带来杂音。如果设备的三相电分配不均衡, 造成外电的三相电不均衡, 会使给被供电的模块电压不稳。例如:给功率模块供电, 使其输出波形失真, 产生杂音。因此, 电源电压未及时修正会导致输出非线性失真, 致使产生杂音。6、元器件质量。数量众多的元器件组成的发射机, 会因某些器件的质量问题出现电压波动影响杂音指标变化[1]。例如:在音频信号经过调制编码后, 转换为控制多个功率模块的导通/ 截止的控制信号, 给模块供电需要使用变压器进行变压, 如何能够给多个模块同时供应相同的电压, 变压器的质量问题尤为关键, 生产中改进变压器的制作工艺和质量降低杂音产生概率。7、地线干扰。对于广播系统来说, 地线设计十分重要, 音频系统中有功率地和信号地等。区分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 其设计要求不同, 高频电路地线设计主要考虑分布参数和地线阻抗, 低频电路严格遵循独立走线, 一点一地。地线设计是否优良也是避免杂音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杂音来源分类

1、器件引发的故障。在一个复杂电路里, 器件故障是很普遍的问题, 全天的设备运行, 长时间负荷工作, 这些事器件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器件故障主要包括元器件损坏, 光纤接头损坏等等。2、指令引发的故障。对模块的输入工作指令不正常或者是一些器件调节, 例如:功率微调和校正电压等, 需要随时调整功率和电压, 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2]。3、线路引发的故障。信号传输线之间相互干扰, 因为信号线和地线都很长, 也容易受到杂散电场的干扰。光纤接头接触不良等都是由于人为可以避免的, 合理的布线, 定期检查线路都会避免有这些问题引起的杂音产生。

三、杂音指标调整必要性

杂音指标体现的是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设备的性能是否优良, 杂音指标不达标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此外杂音指标还体现出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广播系统要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杂音指标标准, 不能影响人们群众的正常收听, 保证信息的正常传播。在一些重大消息上, 更要保证传输质量。一是国家规定在重大场合出现播出问题属重大事故, 二是为了广大的听众、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 杂音指标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四、指标调整

1、器件择优。器件择优, 指的是选择质量优良的器件, 选择性能或技术高的器件。通过测试和上机反复调试, 在进行使用, 对于已经产生问题的器件, 也需要经过多次替换实验, 结果合格再进行替换。选择质量合格且耐用器件能够从一开始就把高压电缆故障风险降到最低。随时观测杂音的变化, 对易消耗的器件定期检查, 定时更换, 以防止问题发生时在解决, 影响发射机的信号传输。

2、合理发送指令。合理发送指令,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各项参数, 能及时避免问题产生, 保证发射机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降低发射机杂音产生率, 避免因杂音对信号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广播收听效果不佳, 二是出现问题时能够反复测试得到合适的参数使信号杂音降到最低。

3、交互排查产生原因。通过示波器观察杂音波形的特点, 是低频还是高频等, 找到波形的波峰, 它就是主要产生杂音的点, 要先解决主要矛盾。分步排查问题原因, 首先根据杂音波形, 检查可能出现故障的位置, 然后检查设备模块是否工作正常, 若有模块工作不正常对它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果所有模块工作正常, 其次检查输入信号是否有问题, 接头是否接触良好, 最后依次检查各级信号输如输出, 时刻观察杂音波形, 便于尽快找到问题点。只要认真分析, 先主后次, 坚持科学的态度, 问题会迎刃而解。

五、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杂音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如果产生杂音可以通过分析这几个方面快速找出问题所在, 便于杂音指标的调整, 这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也减少对广播播出质量的影响。ZF10 发射机杂音指标调整, 不仅进一步积累了杂音指标调整方案, 对发射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而且保证了广播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广播行业也需要随着时代进步。广播系统中发射机的某些普遍问题也急需解决, 在ZF10发射机中的问题改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杂音问题在众多问题中很突出, 它对音质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 杂音指标差成为影响发射机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ZF10发射机产生杂音的原因、对主要原因进行分类以及杂音指标的调整。

关键词:ZF10发射机,杂音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关于PSM制式发射机改善杂音指标的探讨[J].广播发射技术, 1998, 25 (4) .

发射机指标 篇3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 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广播电视发射机经过长时间运行, 其技术指标将会发生变化, 这将影响播出质量。为了及时掌握发射机的运行状态, 需要定期对电视、调频、中波发射机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但以往的手动测试存在测试速度慢、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缺点, 为此笔者等人开发了广播电视发射机指标自动测试系统。

新开发的测试系统具备指标自动测试和设备管理两大功能。指标自动测试消除了手动测试带来的人为测试误差, 提高了测试精度, 缩短了测试时间, 而且测试结果和测试报告能自动存储和生成, 实现了指标测试自动化, 提高了发射机测试维护水平。设备管理功能可实现发射机建档、维护测试结果分类汇总管理、日常报表自动生成以及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等。

2 系统设计简介

2.1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系统设计思路是以现行的中波、调频、模拟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广播电视行业标准为依据, 使用现有的测试仪器搭建相应的测试平台, 按照行业标准中各指标测试方法开发相应的测试软件模块, 通过计算机对仪器设备进行控制, 使其按照软件规定的流程自动完成相应的测试。测试完成后,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并按要求生成相应的报告格式。

2.2 系统的硬件系统组成

现有测试仪器包括泰克TG2000视频信号发生器、R&S VSA视频分析仪、R&S EFA模拟电视解调器、R&S UPL音频分析仪、R&S FMAB调制分析仪、R&S FSP30频谱分析仪。以上仪器具备IEEE 488接口或LAN接口, 具备程控功能, 其控制指令符合国际仪器程控指令标准 (SCPI) 的要求。

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配置标准为PIII 600 MHz以上CPU, 内存在1 Gbyte以上, 配备NI (美国国家仪器) IEEE 488控制卡。

2.3 系统的软件编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是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使用VB编程语言并结合Office办公软件编制的, 测试结果被存入Access数据库, 测试报告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要求分别以Excel表或Word文档形式给出。软件可以实现对测试仪器的控制,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使测试数据与生成的报表平滑对接。根据实际需要把测试分为单参数测试、维护测试和验收测试3种类型:

1) 单参数测试主要用于对发射机某个指标进行维护调整, 选择单参数测试后, 系统输出相应的测试信号并监视调整过程中的指标变化情况, 测试数据不存入数据库。

2) 维护测试主要用于对发射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测试。选择维护测试后, 系统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对每个指标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存入维护管理数据库并可以按照要求生成测试报告的文本。

系统对于数据库中的测试数据具备纵向比对和横向比对功能:纵向比对是对某部发射机的某一参数按时间顺序给出其变化曲线, 便于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 同时系统还对指标是否超标做出判断, 对超标的指标进行提示;横向比对是对某两部发射机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 从而掌握设备之间运行状态的差异。从维护管理角度讲, 这些测试数据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 可使用户随时掌握发射机运行状况, 尽早发现和消除存在的设备隐患, 为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提供技术保障。

3) 验收测试是对新安装的发射机进行的首次指标测试, 其测试项目和流程与维护测试基本相同, 只是测试的数据存入单独的入网设备管理数据库并按要求生成正式的验收测试报告, 以供存档。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 每个参数是一个单独的测试模块, 仪器驱动也采用独立模块。模块化设计的优点是:如果测试仪器更新或测试标准修订, 系统只需要调整相对应的仪器驱动模块和测试参数模块, 而不需对整个系统进行大的改动。

2.4 系统基本测试工作流程

利用该系统对发射机指标进行测试时, 需要经过以下主要流程:1) 正确连接测试线, 包括信号电缆和仪器控制电缆。2) 开启控制计算机和测试仪器, 进入自动测试系统。此时系统将根据测试任务进行系统本身及仪器的自检, 自检内容包括仪器连接线是否正常、仪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通过自检后系统将仪器进行初始化, 使仪器的各项参数设置符合测试需要。3) 操作人员对被测发射机的工作状态进行验证, 包括频率、功率、工作模式等参数。4) 选定测试模式, 进入单参数测试、维护测试或验收测试界面, 并置入频率、频道等。5) 测试开始后, 如果需要对发射机的某些设置进行调整, 系统会自动提示。6) 测试完毕, 系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测试报告。

2.5 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

系统可以对所有在用的发射机建立设备档案, 并与测试结果数据库建立索引。根据设定的检测周期自动提示用户对应该检测的发射机进行检测。所有测试数据按发射机型号、测试时间归类并存入数据库。

系统的测试结果检索汇总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发射机月报、季报和年报的自动生成功能, 并可通过自定义检索条件, 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对发射机指标、运行情况和设备老化情况进行分析, 为管理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3 系统所使用仪器及功能

3.1 泰克TG2000视频信号发生器

TG2000视频信号发生器是一部多格式和多制式的、具有模拟视频和数字SDI信号的精密视频信号发生平台, 可用于对电视播出中心、信号传输通路及发射机的指标测试。仪器采用模块式结构, 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模拟和数字视频信号的各种参量。在本系统中, TG2000视频信号发生器用在电视发射机测试当中, 输出标准规定的各种视频测试信号。

3.2 R&S EFA电视解调测试仪

在本系统中, R&S EFA用于对发射机监测口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 解调输出的全电视信号和伴音信号供视、音频分析仪测试, 同时还可对射频信号电平、图像调制度、伴音调制度、图像/伴音功率比等指标进行测量。

3.3 R&S VSA视频分析仪

该视频分析仪除具备一般视频分析仪的功能之外, 还适合于对非标准的视频信号进行测试, 因此被广泛用于电视发射机和电视信号开路指标的测试。该仪器具备视频和FFT分析功能, 具有4路带宽为9 MHz的视频信号输入端口, 可同时显示其中3个通道的视频信号指标并具有矢量显示功能。在本系统中, 该仪器用于对电视发射机的图像解调信号进行分析。

3.4 R&S UPL音频分析仪

该音频分析仪具备高精度的双声道模拟音频、AES EBU数字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双声道模拟音频、AES/EBU数字音频信号分析仪, 其工作频率范围为DC~110 kHz, 可以双声道独立测量, 具有较高的动态范围。在本系统中, 该仪器的用途广泛, 其模拟/数字音频信号发生器在对中波、调频、电视伴音发射机指标测试中被当作信号源使用, 输出不同频率和电平的音频信号;其音频分析仪主要用于对中波、调频、电视伴音发射机的音频频响、失真、信噪比、隔离度等指标进行测试。

3.5 R&S FMAB调制分析仪

该调制分析仪具有高精度的AM, FM, PM调制分析功能, 其工作频率范围为50 kHz~1 360 MHz, 可以实现射频电平、射频频率、调制比、调制信号频率的测量并具备解调信号的基带输出接口。其内置的高精度立体声解码器可实现调频立体声信号的解码、音频信号的去加重及左/右声道的音频输出。在本系统中, 该仪器主要用于中波和调频广播信号的解调、解码及射频电平、射频频率、调制比等参数的测量。

3.6 R&S FSP30频谱分析仪

在本系统中, 该仪器主要用于电视发射机图像和伴音载波频率的测量、图像射频频响的测量及中波、调频、电视发射机带外无用发射指标的测量。

4 系统各测试模块功能简介

4.1 电视发射机测试模块

该模块依据GY/T177-2001《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编制, 主要仪器配置有TG2000视频信号发生器、EFA电视解调测试仪、VSA视频分析仪、UPL音频分析仪、FSP30频谱分析仪。测试的指标包括亮度信号非线性、色亮增益/时延差、2T脉冲K系数、DG、DP、连续随机噪波信噪比、行频倾斜、场频倾斜、图像载频偏差、群时延频率特性、振幅/视频特性、邻频道内/外无用发射功率等。图1为该模块组成框图。

4.2 调频广播发射机测试模块

该模块依据GY/T169-2001《米波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编制。主要仪器配置有UPL音频分析仪、FMAB调制分析仪、FSP30频谱分析仪等。测试的指标包括信噪比、失真、频率响应、分离度、导频频率、载波频率偏差、杂散发射等。图2为该模块框图。

4.3 中波广播发射机测试模块

该模块依据GY/T225-2007《中、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编制。主要仪器配置及连接与调频广播发射机测试模块相同。测试的指标包括载波频率偏差、谐波失真、信噪比、音频频率响应、载波跌落、正/负调幅不对称度、杂散发射等。

5 系统主要设计特点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 方便使用者操作。比如, 系统将各发射台的各部发射机的参数存入数据库中, 测试时只需点击相应的发射机名称, 系统会自动输入其频道 (频率) 、音频信号模式、耦合器衰减量等参数。同时系统会自动记录该发射机本次测试的信号输入电平, 在下一次测试时自动选择该电平, 以节约信号电平的调整时间。在测试过程中, 当需要对发射机参数设置进行调整时, 系统会自动弹出对话框进行提示。

2) 系统严格按照广电系统的测试标准搭建和运行。在编写控制软件的过程中, 每个步骤和环节都按照标准执行, 使测试结果达到标准要求的精度和准确度。

3) 系统在测试过程中采用坐标曲线的方式将测试结果实时标绘出来, 使操作者直观看到指标变化情况, 其界面如图3所示。同时, 系统将测试过程中的中间数据存入数据库中, 便于检查测试情况。

4) 系统具有在指定时间段内汇总和分析发射机指标的功能, 可使操作者方便地掌握发射机的运行规律, 其界面如图4所示。

5) 系统可将测试数据以Excel表或Word文档形式输出测试报告。测试完毕后, 如果选择保存数据, 系统会自动生成该发射机的指标测试报告并存入指定的文件夹。

6) 在测试过程中, 系统注意对发射机进行保护, 避免造成发射机故障或损坏。比如在对中波发射机的“音频信噪比指标”进行测试时, 不使用仪器自带的“信噪比”测试功能, 而是采用分别读取100%调制及无调制时的信号电平, 使用其差值计算“音频信噪比”, 避免由于频繁加减调制信号造成发射机过载。

6 小结

广播电视发射机指标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专用测试仪器的结合, 提高了测试的精度、效率及设备管理水平。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完成了多次测试任务, 系统工作稳定可靠。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更新, 还需要对系统不断完善和拓展, 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摘要:介绍了广播电视发射机指标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组成及主要功能, 并对系统的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该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专用测试仪器的结合, 提高了测试的精度、效率及设备管理水平。

发射机指标 篇4

首先, 调幅度测试仪的使用和电声指标的测量, 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否则会产生意外的测量故障。

要严格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当前、后面板旋钮、开关全部按要求设定后, 方可准备对发射机进行测量:

1.将测量选择开关置于“射频”位置。

2.将耦合旋钮置于“0”处, 使耦合最弱。

3.将检波插孔与待测输入插孔用ST连线接通。

4.将面板上的音频输出幅度调节旋钮W1逆时针调至最小。

5.RF波段选择开关置于待测发射机的波段, 调幅度表头选择开关置于“载波”处。

6.打开综合测试仪电源, 测试仪显示器的最高位置显示“0”, 说明仪器处于待测状态。若测试值显示“1”或其它状况, 表示仪表工作异常, 应立即断电检查。

7.开启发射机, 将射频信号引入仪器的射频输入插孔, 由音频输出插孔将音频信号经电缆送到发射机。

8.旋转调谐旋钮使调幅度表指示最大, 并调整后面面板上的耦合旋钮使调幅度表的指针指在中间位置有标识处。

需要注意的是, 开始测量前仪器会进行自动的自检, 将仪器后面的测量开关调至“音频”一侧, 利用功能键可以进行自检, 以检查各种情况。

一切准备就绪后, 按“调幅”键, 调整音频输出幅度, 使测量显示为10%≤M≤50%, 然后按复位键, 测试仪显示为“0”, 即可按照“频率响应、失真度、信噪比”这三大电声指标值进行自动测量。

须注意的是, 在自动测量过程中, 不能对仪器进行任何的手动调整, 测量完毕后, 要按复位键使之复位, 取下面板上的射频电缆和音频电缆, 关闭综合测试仪。

在中波发射机三大指标中, 频率响应指标一般情况下不宜降低, 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失真度和信噪比。下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有关三大指标的各种状况加以分析:

1.频率响应不达标

发射机的调制系数, 随输入发射机振幅电平恒定的正弦音频信号的频率而变化, 发射机对所有输入信号的幅度, 随频率不同而放大不均匀, 引起频率失真。

以海纳3KWPDM发射机为例, 在调制推动中, 电感L1两端并一0.47μF的电容。如果频响不达标, 且指标为负值, 则并的电容值小于0.47μF;如果频响不达标, 且指标为正值, 则并的电容值大于0.47μF。此时开机测频响指标应该达标。若要指标更好多测几次, 频响指标最终会调到理想状态。

另外就是A/D转换板中的A/D转换之前的音频电路, 还应注意末级输出网络和天调网络本身的频响, 我台出现过末级输出网络及天调网络失谐时造成频响不合格 (明珠DAM10) 。

2.失真度不合格

对于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而言, 由于被调管和调制管工作于丁类和开关状态, 而且工作区都在漏流降落线的线性良好部分, 因而发射机产生失真的主要部位是调制器, 此外被调制级负荷失常时也会产生失真, 也是我们常提到的包络出错, 这时就要将两个相关的音频信号进行比较了。一个信号是从发射机输出取样板的已调制信号经过解调后得到的音频信号;另一个信号是A/D转换板上的音频信号再经过反变换, 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

一般情况下, 失真度较大, 功放问题、调制编码、A/D转换、模拟输入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需注意的是:发射机的失真度变大往往是由多个功放未工作, 区分功放损坏还是调制编码信号的问题很重要;同样, A/D转换和模拟输入的区分也需关注。

以明珠DAM10为例:

功放的原因较好确定, 正常情况功放都应工作, 排除功放后, 故障就可能出现在调制编码板A36或者开关信号驱动电缆。检查电缆线故障, 检查两端插头是否松动, 若一切都没问题, 则需查电路板。可用万用表查测连接线上的直流电压, 正常值应为﹢4.5V, 对应电路输出也应该一致, 若电压正常, 则查集成输出端的低电平由此可判断出是否为集成电路的原因。

在A/D转换板的X2端接上示波器, 检测复原的音频信号。在此处若有失真, 说明问题在模拟输入板, A/D转换器及信号源本身 (其中包括音频处理器板) 有故障;若此处没有失真, 说明问题在调制编码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或输出调谐网络。

3.噪声电平过大

(海纳3KWPDM) 当信噪比不达标时, 大多状况来自于调制器。L1-L13、C2-C4、C23-C30组成椭圆函数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 , 它的作用是滤除负载波及其边带, 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调节。

对于DAM机 (明珠DAM10) , 工作中出现的噪声电平状况较多, 原因也较复杂, 大体有以下这些:

1.电源电路中的调制B-电源调整不当。

2.功放问题, 如台阶缺损。

3.直流稳压板A35板上的电路。

4.集成元器件虚焊、功放模块插件接触不良。

发现技术不达标, 最好用假负载进行测试, 必要时可调整输出网络可调电感, 如果发现测试合格, 那就要对天线系统认真检查。

发射机的电声指标值意义重大, 每月都要进行测试, 要及时掌握发射机的运行状况, 如果偏离指标过大, 除了及时查找原因, 最好和厂家联系求证, 以求妥善解决问题

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现象, 了解状况、分析判断、测量验证必不可少。出现状况, 在诸多疑点都被排除还没解决问题时, 莫要慌乱, 细心开拓新的思路, 注意那些易被忽略的小细节。同时, 详细记录, 注意和以往的故障进行分类对比, 归纳整理、提高能力。所以, 要想搞好维护工作, 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缺一不可,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理论, 不断学习、不断总结, 才能提高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海纳1-3KWPDM发射机原理及图纸

发射机指标 篇5

1 中波广播发射机失真度指标数值增大

故障现象:中波广播发射机失真度指标测试数值增大, 发射机等级由甲级降为乙级。

故障分析:发射机的信号产生失真, 是由于发射机输出信号中产生谐波频率造成的, 谐波频率的产生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是由于放大、调制等加工过程中, 采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非线性元件造成的; 外因主要是由于匹配网络没有调整到最佳点, 阻带衰减不足, 通带内带宽较窄, 受邻频影响, 在机内产生谐波频率造成的。 经查发射机各项指示表头数值均正常, 发射机各部件电流、电压测试数值均为标准值。 开机加音频信号工作时, 发射机反射功率随音频信号变化而轻微摆动。 由于发射机各部件无人为改动, 考虑到当时为夏季, 气温较高, 天线高度较低, 地网损坏较多, 判断故障原因为天线系统受到环境变化影响, 天线阻抗数值发生改变, 匹配网络没有调整到最佳点, 天调网络边频带宽过窄, 产生谐波频率造成的。

故障处理: 由于无专业设备测试电桥对天调网络进行重新调整, 所以考虑对发射机内部带通滤波器进行微调, 通过带通滤波器降低谐波频率的影响, 达到降低发射机失真度目的。

带通滤波器由L2、C5、L3、C6 组成 ( 附图1) , 兼有阻抗变换作用, 带通滤波器的负载阻抗通常为50Ω, L2 和C5 串联谐振于工作频率, L3 和C6 并联谐振于工作频率, 但XC2 并不等于XC5 而是由调整L2 使得由场效应管构成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为纯电阻, 因而克服了合成变压器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变压器以及双抽头的电感L3 带来的漏感的影响。 L3 的抽头是用来作阻抗调整用的, 由此可见, 带通滤波器的输入阻抗是小于负载阻抗的。

由于天线系统受到环境变化影响, 天线阻抗数值发生改变, 本频和边频的实际阻抗值也发生改变, 导致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阻抗变化, 不再为纯电阻。 所以, 我们通过调整L2 使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为纯电阻, 达到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与本频和边频的实际阻抗相匹配的目的。

首先用记号笔给L2 抽头夹子的原始位置做好记号, 便于今后恢复。轻微移动L2 抽头夹子的位置, 增加或减小L2 的电感量, 调整后开机观察发射机入射功率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发射机入射功率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会随L2 的电感量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小。 选择使发射机入射功率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增加的线圈移动方向, 微调L2 抽头夹子的位置, 直至发射机入射功率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增加到最大, 反射功率表读数降至最小。 关机后固定好L2 抽头夹子, 然后开机调整发射机入射功率控制电位器, 使发射机入射功率降至标准的1KW, 发射机电流也会相应地减少。 至此, 带通滤波器的微调工作玩完毕。 调整后失真度指标测试数值明显减少, 等级由调整前乙级升为调整后甲级。

注意事项:a. 此调整方法仅适合失真度指标测试数值增加较小的情况。 b.实际操作中, 一定要轻微移动L2 抽头夹子的位置, 微量增加或减小L2 的电感量, 如变化太大, 开机会造成机器元器件损坏。

2 中波广播发射机频率响应指标数值大

故障现象:中波广播发射机频率响应指标测试数值增大, 发射机等级由甲级降为乙级。

故障分析:频率响应的好坏, 是由频率失真的大小衡量的, 造成频率失真的原因是由于放大器电路内包含的电抗原件对不同频率呈现出不同的电阻值, 所以放大器对输入的各频率分量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 致使输出信号中频率分量的振幅失去原有的比例关系造成的。 所以, 电路中阻值变化是频率响应变化的主要原因, 而低通滤波器的特性优劣可以改善频率响应的指标好坏。 经检查发射机各项指示表头数值均正常, 发射机各部件电流电压测试数值均接近标准值, 但由于天线阻抗数值发生一定变化, 对机内网络进行了微调, 电路中阻值发生了一定变化, 从而造成了频率响应指标的变化。

工作处理:由于频率响应指标的变化较小, 仅高频段一项不达标, 所以考虑对发射机内部低通滤波器进行微调, 达到降低发射机频率响应数值, 提高发射机等级的目的。

低通滤波器由L1—L3 和C2—C4 以及C23—C30 组成 ( 图2) , 作用是滤除负载及其边带, 从调宽脉冲中解调出音频信号去调制高频功放末级。 L2 和C2、L3 和C3 并联谐振, C23—C30 与功放场效应管相连, 起到滤除负载波及其边带的作用。 C23—C26 与C27—C30分别与两组功放相连接, 分别调整两组电容的大小, 就能达到改善频率响应指标的目的。

用烙铁分别在C23—C26 与C27—C30 两组电容中各增加一只同型号电容或去除一只电容, 减小或增加电容量, 调整后开机观察发射机入射功率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如发射机无变化, 连接指标测试仪对频率响应指标进行测试, 可以发现频率响应指标会随着电容量的增加或减小而变化, 关机后再对电容量进行变化, 再次对频率响应指标进行测试, 反复进行多次, 直到频率响应指标达到标准值为止, 低通滤波器的微调工作完毕。 通过调整后, 我台发射机等级由调整前的乙级升为甲级。

注意事项:a. 此方法仅适合频率响应指标测试值数值增加较小的情况。 b.实际操作中, 一定要同时同量的增加或减小C23—C26 与C27—30 两组电容的电容量, 保持功放电路均衡。

摘要:针对如何提高1KW PDM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声电指标进行了论述。

发射机指标 篇6

1 调频发射机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结合近年来调频发射机的应用情况,可知调频发射机在信号传播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易引发传播音质不清晰、质量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声音传播信号的质量及准确性,在认识相关技术,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测试处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整体层面分析,调频发射机关键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信号噪声比技术指标分析

信号噪声比又可以称之为讯噪或者信噪比。我们将调频发射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功率和同时输出噪声功率之间的比值称之为信号噪声比。此项技术指标是应用“贝数”加以表示。在调频发射机信噪比处于较高的状态下,便视为引发的噪音及杂音较少。相反情况下,倘若调频发射机信噪比较低时,那么便视为引发的噪音及杂音较多。

1.2 谐波失真状况分析

谐波失真是指基于原有的频率中,存在各类倍频有害干扰,在1kHz的广播频率信号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更高频率的广播,如2kHz或者3kHz。另外,可能还会有二次谐波发生。基于理论层面而言,倘若在频率信号放大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二次谐波偏高或者偏小,那么失真度便会有所减弱。

1.3 频率响应状况分析

对于频率响应来说,属于调频发射机中的一大关键技术,是指把具有恒电输出功能的音频信号和系统互相连接,基于音箱中所引发的声压会在频率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逐渐变大或减小;与此同时,相位也会随着频率发生变化的情况随之改变。上述整体过程,潜在声压与频率之间的关联性、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将这些关联性称之为频率响应状况。

2 调频发射机关键技术指标的测试处理措施探究

2.1 测试基本要求

以我国对调频广播做出的准则为依据,前文提到的三项指标需满足的条件包括(1)信号噪声比不低于58dB;(2)谐波失真需不超过1.0%(3)频率响应差值需维持在±05dB以内。然而,基于具体应用期间,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上述三项指标均很难达到相应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调频发射机关键技术指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测试处理措施显得极为重要。基于整体层面分析,在测试过程中,需充分满足一些基本要求:一方面,准备各类测试仪器,涵盖了音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以及示波器等;另一方面,对测试环境进行合理控制,如相对温度、交流供电电压以及交流电频频率,均需合理控制。

2.2 信号噪声比技术指标测试处理

在对信号噪声比这类指标进行测试处理的过程中,需遵循规范的步骤,首先对音频信号发生器进行测试,然后以依次的方式对调频发射机、假定载荷以及调制测试仪进行测试,最后对电平输出仪进行测试。在测试期间,需通过音频信号发生器将1kHz信号向发射调制器中发射,然后把频偏控制在75kHz左右,并对失真仪的工作选择模式进行调整,调到校正部位之后,对电压量程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1V挡,在控制电位器调校之后,让失真仪表能够处于0dB。

2.3 谐波失真指标测试处理

以信噪比测试处理措施为依据,将谐波失真指标接入,进而对回路进行测试。基于调频发射机高频端子输出一定频率的高频信号,进而在调制度测量仪中给出信号,然后完成发送。在测试过程中,需规避预加重,同时也需规避去加重,从而确保音频信号发生器能够输出不一样的频率信号,如0.1kHz频率信号、0.5kHz频率信号、7kHz频率信号以及15kHz频率信号等。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了解调频发射机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相应的技术指标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如信号噪声比技术指标、谐波失真技术指标以及频率响应技术指标,均需采取有效的测试处理。总而言之,在使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得到有效保证的条件下,才能使调频发射机在广播电台中的价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进而使广播电台播音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摘要:广播节目在传播娱乐信息、新闻信息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广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广播日益发展的今天,调频发射机在其中的起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调频发射机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其测试处理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为完善电台广播相关技术提供帮助。

发射机指标 篇7

就目前来看, 中短波发射机噪声指标的维护难度比较大, 主要在于中短波发射机噪声指标的影响因素较多, 低周、高周以及电源出现异常状态均会对噪声指标造成影响[1]。因此, 技术人员在维护中短波发射机噪声指标的过程中, 应当确定中短波发射机噪声指标的故障范围, 使用示波器深入分析故障点的特点、位置, 确定噪声频率, 对故障范围进行合理的判断, 选用的仪器为ZCG型测试立柜, 对于波形的观察与信号的拾取相对比较简便, 以此合理控制中短波发射机噪声指标[2]。通过测量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的频率, 发现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频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超音频、音频、300 Hz、150 Hz、100 Hz、50 Hz。本文主要针对上述几种频率的噪声信号的故障范围、产生原因、特点以及改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探讨改善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噪声电平指标的主要方法。

1 超音频、音频噪声信号的诱发因素、故障范围以及改善措施

超音频、音频的噪声信号频率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超音频、音频的噪声信号主要由于频率泄漏、自激振荡导致的, 大多数均由自激振荡造成。例如:504机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噪声指标降低至-32 d B, 使用示波器对噪声信号进行观察发现, 频率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 与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其频率在15 KHz范围内, 而超音频信号发射机中无此频率, 因此可以判定为产生原因为自激振荡。若是低末、低三、低二、低一、低周噪声信号并没有完全消除, 表明高周部分发生故障, 同时高周部分的电路结构十分复杂, 容易出现自激振荡状况。在激励器中将晶振倒向宽振的过程中, 噪声信号会完全消失, 使指标恢复至正常的水平, 可以判定故障主要发生于晶振电路中[3]。超音频震荡电路中产生的电容量值、电感值明显高于射频电路, 电源电路中对于此类元器件的使用较为频繁, 因此应当对电源电路进行仔细的检查。采用示波器对24 V电源输出进行检查, 发现存在相应的振荡信号, 此电源电路主要由分立元件组成, 是一种串联型稳压电路。对其进行处理的方法, 主要是使用同一支1μF电容, 将一端与电路相关部分接触, 另一端接地, 对波形产生的变化进行观察, 当与C9非接地端接触的时候, 若是振荡完全消失, 代表此电容存在故障状况。该电容为5μF耐压15 V电解电容, 将调整管与其相对接, 使其连接基极对地, 能够对自激振荡具备一个有效的预防功能, 将其拆下进行测量的时候, 已经没有容量, 对其进行更换之后自激振荡完全消失, 噪声指标恢复正常。

在对200 k W机的频率进行更改的时候, 在对噪声指标进行调整的过程中, 应当选取示波器对噪声频率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为9 KHz, 噪声主要来源于高周, 由于200 k W机采用了新型频率综合器, 而该机基准脉冲信号频率为9 Khz。若是高通滤波器的性能不稳定, 导致9 KHz信号出现泄漏状况, 然后对高通滤波器元件的型号、参数进行更变, 将噪声消除。从该例子中可以发现, 寻找故障, 采用噪声信号频率确定的方式, 通用性较强。

2 300 Hz、150 Hz噪声信号的诱发因素、故障范围以及改善措施

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射机电源部分。发射机的电源部分, 通常由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与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构成。三相半波整流波纹中的基波频率主要为150 Hz, 三相桥式整流波纹中的基波频率主要为300 Hz。应用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主要包括4 k V、1.25 k V, 应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主要包括-600 V、8 k V以及2.5 k V。此类整流器具备的滤波功能比较差, 因此会产生300 Hz噪声与150 Hz噪声。以下通过实例分析, 简述电源部分噪声的判断、解决方法。在对505机噪声指标进行测量的过程中, 测量结果显示为-42 d B, 不入级。通过示波器能够清晰的显示噪声波形, 将其与信号发生器输出150 Hz信号进行对比分析, 其与噪声信号频率处于同一水平, 将噪声信号频率确定为150 Hz。505机4 k V与1.25 k V均为三相半波整流, 需要对哪一组整流器出现滤波不良状况进行确定。根据先简后繁原则, 首先对1.25 k V整流器进行检查, 因此1.25 k V整流器主要对低一级与低二级进行供电, 因此将低一小盒与低二小盒拉出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波形幅度显著变小, 改善噪声指标, 主要为-56 d B, 表明1.25 k V整流器滤波处于不良状态, 更换1.25 k V整流器滤波电感之后, 改善噪声指标, 主要为-49 d B;然后将新换滤波电感与原滤波电感串联在一起之后进行使用, 噪声指标明显改善, 主要为-53 d B。电源出现滤波不良状况, 并不会造成发射机表值出现十分显著的变化, 但是对于其他电声指标与噪声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维护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电源滤波整流元器件的测试、检查[4]。

3 100 Hz交流声的诱发因素、故障范围以及改善措施

100 Hz交流声主要发生于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的运行过程中, 其诱发因素主要是大功率管灯丝出现磁控效应造成的[5]。通常情况下, 大功率管灯丝的电流值比较大, 当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较为强力的磁场, 造成大功率管灯丝出现较大的噪声, 此噪声主要发生于末级。所以, 针对这一实际状况, 技术人员应当选取网状灯丝结构, 以此减弱噪声。对于100 Hz交流声的降低, 最有效的一个处理方法就是缩减大功率管灯丝供电相差。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 推挽或者并联两管灯丝的电压之差在90°左右, 并联三管的电压之差在120°左右;通过此方法,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100 Hz交流声降低, 确保能够将噪声指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是, 实际工作过程中, 因为对管子进行并联处理的过程中选取的新旧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其他参数之间的区别较为显著, 所以技术人员应当合理控制管灯丝相差, 以此将100 Hz交流声降低。

4 50 Hz交流声的诱发因素、故障范围以及改善措施

通常情况下, 低周前级是产生50 Hz交流声的主要来源, 因为50 Hz交流声的产生部分在前级, 所以微小噪声经过后级放大之后, 会对噪声指标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整机指标要比限放噪声指标低一个等级:丙级:55 d B, 乙级:60 d B, 甲极:65 d B[5]。在维护设备的过程中, 若是把噪声指标控制在一个最佳的范围内, 设备的整机指标会处于一个不断下降的状态, 主要在于控制过程中其他部分所产生的交流声均被输出的交流声消除[6]。技术人员在面临此类状况的时候, 应当通过排线直接将指标解出来, 然后根据测量之后得出的数据合理控制指标, 确保其处于一个最佳状态。这个时候, 技术人员需要重视的是, 调整之后出现附加脉冲状况代表异常, 一旦发生附加脉冲, 技术人员应当采用有效的措施消除附加脉冲状况, 只有这样菜能够合理消除其产生的噪声。

5 结语

中短波发射机容易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干扰, 这无疑增大了维护噪声指标的难度。现阶段, 技术人员在维护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的时候, 因为噪声指标造成的影响范围较为广泛, 所以应当确定故障范围, 然后选取相关的设备深入分析故障点的特点、位置, 以此合理控制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噪声电平指标。广播发射机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 不断采用新器件、新电路以及新的调制方式, 因此需要通过对噪声信号的频率、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故障发生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新的问题, 对设备电声指标进行改善, 提升播出质量。

摘要:广播电视发射台信号, 是广播电视节目能够顺利播出的关键所在, 其发射质量直接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是否能够正常开播。文章主要针对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噪声电平指标的改善进行深入分析, 探究改善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噪声电平指标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改善,电平指标,发射机噪声

参考文献

[1]张春艳.改善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噪声电平指标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4) :6.

[2]群宗.浅谈调幅广播到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J].西藏科技, 2014 (4) :78-80.

[3]郄莹莹.改善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噪声电平指标的措施[J].电子制作, 2014 (10) :84.

[4]颜军.浅谈中短波+广播接收障碍及其改善措施[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 (5) :119-120.

[5]韩勇, 宋航宇.调幅广播发射机技术指标的分析和解读[J].广播电视信息, 2013 (8) :87-89+86.

上一篇:抽油机节能方法下一篇:打开世界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