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

2024-06-02

信达雅(精选9篇)

信达雅 篇1

一、严复及其翻译标准

作为研究严复作品的专家,贺麟(1902-1992)在其《严复的翻译》中指出:一、严复对待翻译较之慎重,选择原书较之精审;二、严复在翻译史上第二个影响,就是翻译标准的厘定。他于《天演论·译例言》里发表了他的信达雅三条标准。然而,对于严复的这三条标准,后人褒贬不一。例如, 傅斯年先生就曾指责严译失之信,蔡元培先生说严译在当时雅而且达,但或非今日普通人所易解。对此,贺麟总结到: 一、严复的译文很尔雅,有文学价值,是人人所公认无有异议的。二、严译并非今日普通人所易解,但能使就文人看明了,合于达的标准,这也是无人否认的。三、讲到信的方面,第一期的三种,似乎偏重意译,略亏于信。第二期的译品则略近直译,少可讥议。第三期所译《名学浅说》,《中国教育议》,不甚重要,且所用译法也与前两期不同,我们可以不必深究。笔者认为,对严复的翻译标准,众人之所以褒贬不一,其根本原因是众人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理解不同导致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当然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我们何不冷静下来,努力去探索严复信达雅的真正含义。

二、近代之严复信达雅

众所周知,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当时的中国寄希望于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这时候一大批翻译人才也涌现出来,严复就是其中之一。从他的作品《原富》、《法意》、《群学肄言》、《社会通诠》等也可以看出,严复翻译的主要是社科类书籍。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知识背景,加上自己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严复提出了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由此可以推断,信达雅主要适用于翻译社科类作品,这也是严复的本意。经过一年深入学习,笔者对信达雅翻译标准也由混淆进入清晰状态。笔者认为,严复的信达雅中的“信”即主题思想、达旨;“达”即通顺流畅; “雅”即汉以前文字。对此,笔者比较赞同杨镇华先生的观点,即:信-达旨-将原文说明(实非正法)。达-前后引衬, 以显其意。——为达即为信。雅-尔雅-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当然,任何翻译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对于文学翻译,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就不再完全适合,而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稍作变通,加以发展,产生更适合文学类翻译的中观理论。

三、当代之广义信达雅

自严复提出信达雅标准至今,一百多年来人们仍然将其奉为“译事楷模”,不过,他们的信达雅,和严复的已很不同了。他们的意思是:信-忠实于原文;达-明白晓畅; 雅-词句的优雅或风格的转移。对于这一点,笔者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读研究生之前,笔者对信达雅也持“顶礼膜拜” 的态度,认为信就是忠实于原文,达就是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通顺明白,雅就是译文富有风采。由此可见,“广义”的信达雅已“深入民心”,就像思维定势一样,让人不懂变通,守旧古板。这样的信达雅早已变了味,早已不是严复口中的信达雅,如在《对严复“信达雅”的分析和突破》 中,作者就对信达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认为“信”即对原文的忠实,“达雅”即译文表达的流畅与可接受性。又如在 《浅议严复的“信达雅”与奈达的“对等论”》中,作者认为“信”是指要忠实于原文,“达”是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雅”是翻译之语体选择,就是要注意修辞,富有文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更有甚者连《天演论·译例言》内容都没有认真习读,就妄加评论。这也说明了细读原作的重要性。

四、信达雅历史发展轨迹

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 《法句经序》中提到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提出了相对全面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随后,经过中国翻译界人士的推陈出新,又出现了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的标准,郭沫若的“风韵译”, 傅雷的“传神论”,钱钟书的“化境”等标准,使信达雅深化发展为信达切、信顺、信、出身入化等四大主要流派。严复的信达雅之所以能够“独霸百年”,除了中国固有的祖先崇拜思想之外,当然更多的是其伟大之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严复信达雅的提出是伟大的,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应被禁锢在这一伟大光环下无法脱身,而应像前人一样推陈出新,在全面理解传统翻译理论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与时俱进,只有这样,翻译研究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摘要: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后人也将“信达雅”奉为“三字真言”,神圣不可侵犯。然而,此“信达雅”非彼“信达雅”。那么,严复本人所推崇的“信达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针对这一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是后人混淆了严复对三者的定义与自己的定义。另外,翻译研究应有不同的中观理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不是“一论独霸天下”的局面。

关键词:严复,翻译标准,信达雅,中观理论

“IT翻译”也需信达雅 篇2

与各行各业的公司CIO接触多了,会经常听到一些相似的困惑。比如公司要建设一套IT系统,究竟是包给集成商做还是自己做,CIO们常常陷入两难:自己做项目周期就会拉得很长,人力物力跟不上,很多东西还要边学习边摸索;包给集成商做又怕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不符合预期,后续还要修修补补。“尤其是规模较小、不太正规的系统集成商,做出来的东西基本都不好用。”某公司CIO这样抱怨。

专业的事情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去做,这是大势所趋,但CIO们的困惑恰恰反映了系统集成行业当下的症结——缺乏“翻译”能力。

所谓系统集成商,本质上是在IT业充当“翻译者”角色的公司:他们一头面对政企客户、行业客户,另一头面对硬件、软件、网络供应商,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把供应商零散的IT技术和产品按照某种逻辑打包卖给客户。

系统集成商为什么会存在?原因很简单,因为“语言不通”——客户需求和IT技术之间使用的不是同一套话语体系,大家自说自话,所以产生了“翻译者”。

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序言里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提出的是文本翻译的要求,其实对IT“翻译”同样适用,如能一一做到便可彻底化解CIO的困惑。

首先是“信”,忠实于客户需求谓之“信”。客户需求四个字有时候很简单,比如某公司说要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员工办公效率,翻译成IT语言就是OA系统,简单明了;比如某学校要让老师、学生、家长三方能够互动,这就有点复杂,市场上的产品叫“家校通”,是一个简单的平台产品;当地方政府提出要做智慧城市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挺时髦的概念,其实要做到很难,因为智慧城市的内涵很丰富。所以地方政府需要供应商帮助自己梳理,找到核心需求。这时候考验的是化繁为简的能力,考验的是大局观,“信”字便不容易做到。

福州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说过一个例子。福州市政府在做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发现,政府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需求非常繁杂,不仅包括医疗、社保、交通、教育、工商等各个行业,还涉及市民和城市中的各类企业。这就给供应商神州数码提出了难题,到底什么是政府的核心需求?神州数码CEO林杨说最后选择了人,自然人——把城市的主人市民作为服务对象搭建了一个市民融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聚合了针对市民提供的全社会服务资源,包括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便民服务以及网络信息服务。

再谈“达”。“达”者通达、畅达,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要求翻译得顺畅,文字读起来没有如鲠在喉的生涩感,写文章的人把这种能力称为语感,对应到IT领域不妨称为技术嗅觉。

IT行业的人有时不大看得起做系统集成的公司,认为没有技术含量,这是偏见,这种偏见和翻译家不受重视是一样的。道理很简单。要搭建一套运行畅达的IT系统,需要对各种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性能、特点、优劣势以及适用领域了如指掌——宽带用电信还是联通?路由器用华为还是思科?数据库用Oracle还是Sybase?移动端的开发是用HTML5还是Native?PC与平板、手机如何无缝对接?需不需要云?能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的不一定是专才,但一定是嗅觉灵敏的通才,“IT翻译”就是需要这样的技术嗅觉。

语感是内家功夫,没法速成,靠的是日积月累,技术嗅觉同样如此。IT技术是汪洋大海,除了一望无际深不可测之外,还有新的水流不断汇入。所以IT系统集成公司中的佼佼者大多不是直接踏入该领域的,基本是主营业务利润摊薄转型做IT整合服务,骨子里的基因还是原先的技术和产品积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IBM、中国电信、神州数码、华为等等。

最后说“雅”。“雅”是个性,是唯一,寻常的文字变成艺术,打上个人的烙印。在翻译界,人们往往把周作人和日本文学、罗念生和古希腊文学、王道乾和法国文学、朱生豪和莎士比亚一一对应,是因为他们的译作赋予原文第二次生命,达到“雅”的境界,他们具有不可替代性。

CIO们也时常感叹,系统集成这一行当同质竞争太严重,很多公司没有自己的“绝活”,千人一面,所以CIO选择起来很费劲。他们建议从业者需要找到一个抓手,在某一个领域精雕细刻,塑造核心竞争力。IBM、惠普找到的抓手是大企业、政府,戴尔是中小企业,神州数码是智慧城市,中国电信是全球眼等等。虽然这些公司的业务经常交叉竞争,正如周作人也会翻译古希腊文学一样,但当标签一一贴上后,也意味着具有了排他性,翻译者的中间价值就转化成了核心价值。

漫谈“信达雅”与“化境” 篇3

“信”“达”“雅”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 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 即是译文要准确, 不歪曲, 不遗漏, 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 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 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 简明优雅。

在我们翻译实践过程中, 是否能真正能够达到“信达雅”?是否完全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就能让译文变得更加完美?在此, 不同的人却持不同的观点, 虽然“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标准, 但它并非就是唯一的标准, 在进行翻译实践过程中, 多少都会遵循“信达雅”原则的轨迹, 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是衡量或者说限定翻译轨迹的唯一标准。

所谓“信”就是忠实原文, 不随意增减, 但翻译实践过程中, 是否能完全达到信。毫无疑问, 这是不可能的, 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 完全的忠实原文是很难达到的, 并且源语言若是西方地方方言, 在汉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表达, 那么只能采取其它的译法, 如意译或者找到汉语中普遍都知晓的地方方言去进行翻译。

“达”指翻译过程中不拘泥于原文形式, 让译文通顺明白。“达”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与“信”相悖?如果完全达到“信”, 是不可能实现“达“的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 进行适当调整, 对译文翻译采取的方法要有轻有重, 而不是将思维束缚在所谓的固定定理之中, 若是这样, 只会让译者钻进一个死角, 反而会给自身带来更大的困惑。

“雅”是说译文用词要得体, 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 简明优雅。以文学翻译为例, 诸多文学翻译用词优美, 但它是否在追求优美, 也就是“雅”的同时, 能够实现翻译的“信”与“达”呢?这完全是不现实的。在追求文章用词优美的同时, 是难以保证译文的忠实度的, 追求“雅”不能避免对文章或多或少的增与减, 用词也不可能达到完全对等, 这样就达不到翻译的基本原则“信”与“达”。所以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完全实现“信达雅”的翻译基本原则是不切实际的。

如此看来, “信达雅”的翻译基本原则,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是否还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 “信达雅”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翻译的基本准则, 它为译者提供了一个宏观上的指导与规范, 在整个翻译领域也产生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译者, 我们不该把思维束缚在条条框框的定理中, 这样长久以来, 会让我们的翻译水平只局限在某一个点上。虽然译文有好有坏, 但这也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

二、浅谈“化境”说

“化境”说是钱钟书先生翻译理论思想的核心。“化境”的核心在于“化”。“化境”就是指译文化入原文的语境, 与原文的意境相同或者相同。由于两种语言、两个国家以及两种文化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时, 想要实现“化境”是件不容易的事。

如:1. 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会导致人们对相同事物的看法产生异同, 面对相同的译文, 也会持有不同的评价, 而“化”要求我们能译出原文的意境, 译者可能本身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又如何能将原文的意境准确表达呢。

2. 不同的社会风俗:在特定的社会风俗背景下, 一些事物也会具有其独特的含义。就如一些关于狗的经典例句, 狗在西方国家是人类的好伙伴, 但在中国一般带有贬低色彩, 那么达到“化”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了。

“化境”虽是译者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实现“化境”并非易事, 这需要译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具备良好的翻译基础, 还要拥有灵活的思维。

三、“信达雅”与“化境”的关系

“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而“化境”是翻译的“最高理想”, 后者是前者的升华。

“信达雅”作为基本原则与标准, 说明了“信达雅”相对“化境”而言, 是可以实现的。但并不是译文必须要达到这个基本标准, 因为任何文章在翻译的过程中, 都有它的局限性, 如果译者一味的追求这个基本原则, 也会导致译文的失败。

“化境”作为翻译的“最高理想”, 显然是不易实现的, 它是“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升华, 如果说“信达雅”是宏观上的准则, 那么“化境”就是具体实践指导, 但是要实现“化境”, 不仅需要译者有良好的学识修养, 还要具备良好的翻译水平。

总之, “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化境”是翻译的“最高理想”, 我们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对于基本原则, 我们要努力去实现, 而对于最高理想, 我们也要勇于去追求, 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严复.天演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0.

[2]刘云虹许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支点——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实践再审视[J].中国翻译, 2010 (5) .

[3]马志媛.“信达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潘珊珊.论文学翻译中“化境”的实现问题[J].海外英语.

[6]张丽萍.钱钟书“化境”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信达雅 篇4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本作者及文本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小说的文体风格及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了“信、达、雅”理论的提出、历史沿革及当今之内涵;第三部分介绍了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翻译原则;第四部分用案例分析“信、达、雅”三个原则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以及翻译实践对“信、达、雅”理论的运用;第五部分谈了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感悟。

一、原文本描述

(一)文本作者

马库斯·艾默生是《六年级忍者日记》的作者,他的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他的写作目标是创造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

(二)文本

《六年级忍者日记》,译者所译部分节选自此。主要讲的是蔡斯转学到新的学校,结识了表妹佐伊,佐伊仗义、爽直、桀骜不驯。她为了帮助蔡斯融入新的学校生活,陪着蔡斯加入忍者帮派,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惊险又有趣的故事。该书体现了儿童细腻天真又妙趣横生的心理活动,向读者展现了生动、明媚中又夹杂着些许躁动的六年级校园生活。这部作品语言简明、口语化,语言画面感强,情绪代入感强。

二、“信、达、雅”理论的提出、历史沿革及当今之内涵

“信、达、雅”最早是由严复提出来的,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1898年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这里的“信”是由“修辞立诚”中的“诚”演化来的,即指忠实,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神韵;“达”字直接套用了孔子“辞达而已”中的原文和原意,即“达旨”,通过翻译语言、语气等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意境;“雅”为“雅言”,即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他用雅言是为了迎合当时知识分子的口味。严复对“信、达、雅”三者的关系也做了简要的说明:“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从此看,严复认为,“达”比“信”更重要,如果不达,则翻译就不能称其为翻译,更谈不上达到翻译的目的。虽然严复认为“达”比“信”重要,但并不是轻视“信”,严复说:“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由此看,严复认为“达”是为“信”服务的,“达”的目的是为了“信”。严复认为,雅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雅”的目的是“为达易”,是为“达”服务并最终服务于“信”的,即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来达到求“达”、求“信”的目的。综上所述,“雅”为“达”服务,求“雅”为“达”,“达”为“信”服务,求“达”为“信”,最终的目标是“信”,“信、达、雅”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紧密配合,最后达到“信”,这是一种辩证思维方法,这便是“信、达、雅”的真谛之所在。

严复的“信达雅”原则提出之后,得到了一些著名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的高度评价。如郭沫若曾在《论文学翻译工作》一文中提出:“严复对翻译工作有很多的贡献,他曾经主张翻译要具备‘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他这种主张是重要的,也是很完备的。翻译文学作品,三条件不仅缺一不可,而且是信达之外愈雅愈好。”文学翻译大家许渊冲老先生也在其文《翻译的艺术》中说道:“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我认为,忠实于原文内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扬译文的语言优势,可以当作文学翻译的标准,如果概括一下就可以说是‘信达雅’。”可见,此原则在翻译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很多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奉为经典和法宝。

翻译实践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也会丰富和发展理论。所以,随着翻译实践的进步,翻译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于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信、达、雅”来说,不能将其僵化,要不断融进新的内容,必要时,要有新的理解和重释。

民国翻译家林语堂先生认为严复提出的“雅”面太窄,对“雅”的标准又进行了重新界定,他在其《论翻译》一文中提出“雅”有三个标准,即“忠实标准”“通顺标准”和“美的标准”。再后来,我国的文学翻译家刘重德对严复的“信达雅”既有吸收,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提出了“信、达、切”三原则,他认为“雅”只是文风上的标准,但读者的层次、水平不同,欣赏角度各异,原文风格迥异,不能千篇一律用“雅”来要求,而“切”则是指贴近实际、实事求是。

自严复提出“信达雅”原则的一百多年以来,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三条原则的研究,在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其进行了完善、丰富和发展。

从当代世界的宏观环境、各个国家的中观环境、翻译界的微观环境看,再结合文学翻译自身的特点,“信、达、雅”有如下新的内涵。

信:就是译文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原文的思想寓意是什么就要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偏差地表达出来,不能有译者自己主观臆想的成分和凭空想象的内容。

达:指的是通顺流畅,用行云流水般的翻译语言,使得译文清楚明白、准确无误。

雅:指译文选用的词语要合理得体,使得译文优雅和富有文采,给人美的享受。

这三条原则的新释,是对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文学翻译实践的提升。

三、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翻译原则

儿童文学亦称少年儿童文学,它是整个“大文学”里相对独立的一个门类,它的读者是少年儿童,所以,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儿童由于具有认知水平低、理解力差、好奇心强、情感饱满等特点,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儿童文学要具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

教育性是儿童文学的显著特征。儿童的身体、心智、认知、思想道德修养正处于发育、成长、养成时期,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塑性很大,对于儿童的可塑性古人曾用素丝来比喻,“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儿童文学比成人文学更要具有教育性的功能和特点。

nlc202309090635

形象性是儿童文学的首要特征。儿童的知识少、生活经验贫乏,所以,认知能力比较低下,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也不具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只能观察表层的现象,所以,儿童文学必须具有形象性,缺乏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儿童也无法理解,儿童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一切价值。

趣味性是儿童文学的必备特征。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差,他们的行为都是出自于好奇心和兴趣,缺乏趣味性的作品对儿童没有任何吸引力,儿童不喜欢看,甚至不看。

知识性是显示儿童文学价值的重要特征。儿童比起成年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迫切探究他们还未知的领域,所以,儿童文学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故事性是儿童文学的其他特征衍生出来的一大特征。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和知识性都要求儿童文学作品通过一个个故事来呈现。儿童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充满趣味,使小读者如醉如痴,在读故事中得到教育,汲取知识的营养。

由于儿童文学的特点,要求其翻译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关于儿童文学的翻译原则,任溶溶先生指出:“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要遵循注重童趣、口语以及创造的翻译原则,使译文在意义、文体和文化三方面达到功能对等,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作出大致类似的反应。”

首先,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要充满“童趣”,这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本质要求。“童趣”指的是儿童情趣,充满童趣的译文,才能使小读者产生亲切感,引起他们的共鸣。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要使译文的童趣与原文实现对等。

其次,“口语化”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大原则。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口语更加自由。口语化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亲切生动、平易近人。

第三,“创造”是儿童文学翻译的最高原则。在翻译成人文学作品时,如果有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加进很多的注解,但是翻译儿童文学则不能加很多的注解。这样就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用鲜活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字面上可以不用很忠实于原文,但精神是忠实于原作的,让小读者能够轻松接受的同时,又感到妙趣横生,这对于小读者获得与原读者同样的感受帮助巨大。但这对译者的要求很高,既要有创造,又要忠实于原文。

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除了坚持以上原则外,还要坚持“信达雅”原则。若要使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能保证广大少年儿童在阅读译文时得到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启发和教育,在翻译时,除了严格忠实原文、不掺杂译者自己主观的成分外,还要调用一切艺术的手法。“信、达、雅”原则以忠实原文内容为核心,以读者的接受为宗旨,以传达原文的形象性和审美性为目的。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信、达、雅”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指南。用“信、达、雅”原则去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原作的风格,又能充满儿童情趣,再现原作的思想、精神、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意境。

四、案例分析

例(1)原文:Is Brayden really against the whole ninja thing?

译文:布莱登难道是真的反对所有关于忍者的事物吗?

这句话首次翻译的时候翻译成了“布莱登难道是真的反感所有的忍者吗?”这句译文看起来通顺且与上下文衔接流畅,但仔细与原文对比,还是有些出入。“Against”更倾向于反对的意思,而“ninja thing”也不单纯是“忍者”的意思,应理解为与忍者有关的事物。联系上下语段,布莱登并不是反对忍者,也不是反感忍者,而是反对加入忍者这件事。理解了这一点,翻译时会更加忠实于原文,这就体现了翻译中“信”的原则。不仅在词汇意思上忠实原文,更要在表达逻辑上忠实原文。

例(2)原文:“I’m about to make you eat a mouthful of grass,you little...”

译文:“看我不让你吃个一嘴草,你这个小……”

如果逐字逐句翻译,则为“我大概让吃满嘴的草,你个小……”但这样翻译,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在逻辑上,都不够顺畅。对语序和单词稍作调整,就能描绘出佐伊气急败坏、桀骜不驯的人物形象。如此,能够使读者在脑中勾勒出当时的场景画面。语言非常口语化和情绪化,能够使读者的阅读更加顺畅。由此可以体现出翻译中“达”的原则。如果说“信”是“质”上的掌控,那么“达”是在“量”上的把握。我们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语义的“达”,更要关注情感和审美上的“达”。

例(3)原文:And you know what they say–a few bad apples spoil the bunch.

译文:你知道这叫什么吗——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译文读起来虽然谈不上高雅,但可以说更符合审美。一是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即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如果逐字翻译原文是“一个烂苹果坏了一堆”,这种表达方式中国读者读起来会觉得别扭。此时,就要找一种在中文中表达同样意思的习语,使得中国读者更能接受。二是这种翻译方法更符合此篇文学作品的审美,更贴合于作者想要营造的文学气氛。此篇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生动诙谐,不拘一格。所谓“雅”是文风上的标准,原文是怎样的风格,译文也要翻译出怎样的风格,即“雅”不局限于文字的高雅,更是文风上的贴切。

五、结语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关系密切,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使翻译实践少走弯路,能够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翻译实践能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在此次翻译过程中,通过对“信、达、雅”原则的应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深深体会到“信、达、雅”理论的精妙,加深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并且提高了运用这一理论的能力。

感悟教师职业的“信达雅” 篇5

一、教师之“信”

严复先生强调“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的真实意思。作为一名教师,从“信”的角度,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信国家

十八大后,习总书记发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讲话,其内涵之一,就是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他指出,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付出的努力也永无止境。教育事关国计民生,既是当前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中国梦的梦想大使,要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进一步体会职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在履职中坚定方向,在尽责中牢记历史使命,在敬业中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为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2.信职业

国外很多地区,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可是面对学生,他们常常是面带笑容、很温柔、很有爱心,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他们都很认同教师这份工作,享受自己的成果!

在国内,无论怎样改革,教师的“饭碗”相对来说还是“铁饭碗”,可是在我们周围却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的训斥声,对工作的抱怨声,抱怨工作太辛苦,抱怨学生太难教,抱怨补贴太少,抱怨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太枯燥,教师职业的待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教师的职业信仰却没能成比例地增长,大多数教师还只是把教师职业视为一个“饭碗”,或忙着转行、炒股,或家教、理财。正如庄墨显所说:“职业就像一个饭碗,可以盛放米饭,也可以装满爱意。当我们仅仅用来装米饭的时候,饭碗同时也失去了更多的寓意,就像人只剩下肉体。作为人,在这个时候会出现焦虑,身体内会伸出无数只手,向外和向内抓取”。

职业信仰是教师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支撑着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的所有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享受职业的乐趣,感悟人生的幸福。

3.信学生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不仅要发挥教师 “教”的积极性,更要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新课程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也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信任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概念“皮格马利翁效应”:痴情的皮格马利翁把自己心爱的姑娘雕刻成偶像,并不断地对她诉说心中的爱慕,终于有一天这尊没有生命的雕像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信赖和期待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作用。

二、教师之“达”

严复先生在解释翻译要求的时候强调的“达”,是指意思表达要准确、流畅。从教师工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达”:

1.达师德

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以教师〔2014〕1号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该《办法》共14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明确了骚扰学生、遇突发事件不保护学生人身安全、收礼或有偿补课等十余种行为属于“违反师德”,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新时期下更应该关注和坚守师德,这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石。” 师德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蓬勃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进步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也是明天”。我们只有不断将师德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方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在这个播种希望、收获成长的特殊行业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2.达规律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理想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扭曲、是非界限不清等种种不良倾向。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对待一些教育问题时表现的急功近利, 缺乏对教育规律的理性把握和对学生生命的充分尊重,片面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被扭曲为应试,应试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错认为质量,考试、分数、升学组成了一条冰冷的流水线,无视学生的天性差异,无情地对学生进行着筛选、淘汰和选拔。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分数,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快乐换取所谓的未来幸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教育从“立人” “育人”的伟大事业异化为优胜劣汰的“竞技体育”。

3.达科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给教师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观察和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发现其中的教育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并采取恰当的改进措施,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逐渐摆脱单调重复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状态,去体验工作的乐趣和专业成长的喜悦,并逐渐将教育视作自己心爱的一份事业。教育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朝阳产业”,而教育问题又往往是当下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外在表现,对此,我们要以理性的思维作天秤,去厘清教育者自身的责任担当。“每人都存用科学方法去办教育的决心, 每个人都去研究或解决一个小的问题,我敢说,不出三十年中国教育准有好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说。

三、教师之“雅”

严复先生从翻译的标准,将“雅”解读为文笔优美、富有文采。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追求这三方面的“雅”:

1.人格之雅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让他们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反省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时时记起仅教过他两年的藤野先生,并对他充满感激之情?原因就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鲁迅毫无民族偏见,使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崇高伟大。这种崇高而伟大的人格又时时激励着鲁迅以笔为武器,为民族的新生而摇旗呐喊,为祖国的光明而奋斗终生。这一事例极好地说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深远影响。

2.信仰之雅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我们知道, 教育过程就是把实然的人转化为应然的人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种精神历程和心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有教育信仰的教师都拥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能从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满足,学生的点滴进步在他们看来都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教育信仰能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这份职业,支持教师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对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上,在“信仰”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奢侈品的当下,我们尤其需要坚守教育的信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自己保留一份清醒,以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

3.评价之雅

适时、适当、适量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 温馨的语言,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多元评价,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积极引导为主,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译取于何——重读“信达雅” 篇6

严复先生所讲的“信”, 取意信于原文的词汇。严复对翻译重“信”, 本无可非议。然而, 仅限于对原文词汇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 还应该“依义旨以传, 而能如风格以出”, [2]信于原著的内容和风格。如此一来, 不仅契合翻译的定义, 而且更加生动贴切, 这其中还涉及“直译”和“意译”的微妙关系。目前已有一种较为普遍接受的想法, 即能直译之时便直译, 不能直译时便意译, 我很赞同。直译, 即原文直说它也直说, 原文譬喻它也譬喻, 而且是原来的那种譬喻, 即忠实于原著内容, 又力求保存原文的语言特色, 修辞意图, 但外语的有些说法未必都能直译。例如“catch cold”, “be caught cold”, “be coldshouldered”都有“cold”一词的这个短语, 不妨分别译作“着凉”“给逮着了个正着”“遭到冷遇”, 若全用直译, 反而全部错误。所以严复前辈的“信”字取意, 可以更加宽泛一点, 最好能够融入内容, 风格的考虑。

再说“达”。翻译求“达”, 是要以别的语言从形式到内容复现原文而“达”于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还要求译文具备原著所具备的那种“达”的品质。这原是不错的。但虽不错, 却也多余。因为原著是一定达于读者的, 否则译者本人便不理解, 便无从翻译也不必翻译。任何著作文章, 如不翻译便不能称为“原文”。而原文即达, 则译文的达无非忠实原文的达。此种“达”是寓于“信”之中的。虽说其画蛇添足有些过分, 但确实也不必为之立一条规范。严复前辈之所谓“达”, 是专就翻译而论, 专指译文务虚合乎汉语语法以及表达习惯这一条。《译例言》中说: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可以看出, 严复先生将“达”作为了“信”的一部分。

再次说“雅”.译文雅与不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文, 无非是原文雅以另一种语言在译文中的再现, 它被独立列为一条的必要性与“达”如出一辙。原著本身就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社会的映射, 其中充分地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无论是喜怒哀乐, 阳春白雪抑或是下里巴人, 均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就算是其中出现了不文明的词汇或是不雅的语句, 都是原著的真实内容, 固执求雅, 很可能不过以译者本人的可能因时而异的雅取代原著的雅或不雅, 从而对“信”提出质疑。取信于译者带任意性的“雅”审美观, 而与忠实原著相抵触。马克思的一位论敌有一篇文章, 作为附件必须译出, 而马克思以为此人文字极其卑劣, 实际上也是真的, 该怎么对待?仍然雅之译出吗?又如, 《水浒》中第三回描述鲁达对郑屠的憎恨, 痛殴并且大骂:“直娘贼!”此言如忠实译出, 恐怕只能译为“motherfucker”。[3]无论对于英文中文都不雅, 但这确实是忠于原文内容和主人公的真实情感。翻译的后面, 民族, 地域, 风俗, 文化, 时代, 甚至吃喝拉撒的习惯等等差异。就好比, 东北人的笑话, 外地人听不懂一样;即使在东北, 各地方也有差异。有了这些的差异, 谁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信达雅。所以明智得体的做法是, 承认这些差异, 不必过于谦卑, 也不必过于学院化, 而是用诚实的态度来做无法说话的灵魂的口舌。[4]所以, “雅”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翻译标准时有些片面的。

相对于严复对“信达雅”的阐述, 我还是更为赞同钱锺书先生的见解:“译事之信, 当包括达、雅:达正以尽信, 而雅非已饰达。”短短几句话, 明确界定了若将何以为信的内容传达了, 风格复现了, 就做到了信;也明确界定了“信达雅”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和雅都包括在信之中。这样理解达、雅, 虽在字面上与严复先生所言略同, 实际上则大异其趣。

正如论文开篇所说, 翻译是门深奥通古今的学问, 想要做好翻译也不是朝夕之间, 了解几个普遍认可的翻译规律就可以左右, 它需要我们秉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的做学问做人的态度, 学贯古今, 方能成事。

参考文献

[1]、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2]王小波.谈翻译的信达雅.http://antidesign.blogbus.com/logs/554738.html

[3]、王向远, 陈言.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6.

论“翻译三原则”与“信达雅” 篇7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是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1790年泰特勒在其所著《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优秀翻译”的标准,即“好的翻译就是把原作的优点完整地移入到另一种语言中,使得译入语国家的读者能够像原语读者明确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原作那样,领悟和感受译作。”(申雨平,2002;174),正是在这篇论著中,泰特勒提出了三条翻译原则:

1)译作应该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时隔一百余年,严复于1898年在给其翻译的赫胥黎之作《天演论》作序时提出了著名的翻译原则。在这篇名为《译例言》的卷首语中,严复说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这段话就是流传百年,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信达雅”三字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在提出之后也受到了一些译者的质疑,例如,罗新璋于1984年提出“严复的看法无疑受到了比他早一百多年的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影响”(罗新璋1984:681-687)。之后陆续也有学者,例如刘重德、周熙良、黄邦杰等人也都提出这两个原则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应该肯定的是,两原则虽有相似之处,但通过深入比较仍旧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以下,笔者将从翻译标准,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等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两个原则之间的异同之处。

2“翻译三原则”与“信达雅”之共同点

虽然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与严复的“信达雅”提出的时间相距一百余年,但是二者之间仍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标志着西方翻译史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严复也因其所提出的“信达雅”被人称为“我国翻译史上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的人”(马祖毅,1998:377)。

2.1 两原则的相似之处

对比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严复的“信达雅”,可以找到三点相似之处。第一,泰特勒和严复都强调“信”的重要性。根据他们的观点,译文必须忠实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这也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其次,泰特勒和严复都强调畅晓表达的重要性。换言之,两种翻译原则都强调好的译文应当和原文一样表达顺畅、自然。因此,正如作者创作原作一样,译者也应将翻译视为再创造,除了要尽可能完整地移植原作内容之外,还要使译作语言自然流畅。最后,泰特勒和严复有着相似的身份,二人都是经验主义者,并且二人的翻译理论都直接来自于翻译实践活动。导致两理论相似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2 相似的社会背景

新理论的诞生往往和当时盛行的翻译实践活动相关。泰特勒生活在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现代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凸显了翻译的重要性,特别是科技翻译的需求量在这一时期内急剧加大。除此之外,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占据了文学领域的主要地位,这也在另一方面为翻译活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世纪末的中国正承受着内忧外患。一大批仁人志士意识到救国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完备的经济体制和民主的文化思想。而翻译是译介这些的最好途径,这也推动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

2.3 相似的理论背景

“翻译三原则”和“信达雅”均建立在他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和众多18世纪的翻译理论一样,泰特勒的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的影响,德莱顿是17世纪的著名翻译家,提出过“逐字译”,“意译”,“拟作”等翻译方法。严复的“信达雅”也不是首创,这一理论的基础最初可追朔到三国时佛经翻译家支谦的言论,而在严复提出“信达雅”之前的五年,另一位翻译理论家马建忠就曾提出过详细的翻译标准,但是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都为“信达雅”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翻译三原则”与“信达雅”之不同点

一些学者认为严复的“信达雅”提炼自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是泰特勒翻译理论的翻版。事实上,若只从字面意义来看,二者的确有相似之处,但是若从深层次探究就会发现二者间的区别。

3.1 两原则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可归纳为三点:首先,理论的内层地位不同。在严复的“信达雅”中“信”是核心,而“达”与“雅”则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但是在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中,三条原则并无轻重先后之分,同等重要。其次,严复所谓的“信”与泰特勒所说的“译作应该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完全不同。依照严复的观点,译者应当准确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同时他也强调了理解的重要作用。但是泰特勒的“完全传达”则是从意思,形式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两个翻译理论享有的地位不同。严复的“信达雅”一直被尊为中国翻译界的最高原则,处于不可超越的地位。它是中国翻译界长久以来被尊奉的信条,此后许多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理论都是在严复理论基础上的再发展。泰特勒的理论虽然极为系统和科学,但人们并没有将其奉为不可逾越的权威,在其同时期和之后也不断有新的理论被提出。导致这些不同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3.2 价值导向不同

西方学术理论均建立在对科学的追崇之上,他们习惯于在某一科学理论或哲学理论基础之上进行透彻的研究和科学的论述,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阐述清晰,逻辑缜密,正是这一特点的充分映证。中国的价值导向历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强调给读者留以想象空间。因此语义的模糊性是“信达雅”的主要特点,严复并没有对其理论做出清晰的定义,这也留给后世理论家和译者很大的空间继续阐述这一理论。

3.3 思维模式不同

总体来说,西方思维模式倾向于理性思考,主张客观清晰区分主体与客体。反映到翻译理论中,就是泰特勒所言的客体拥有至高的地位,意指译者应当充分尊重原作,尽可能地在译作中再现原作的每一个要素。强调直觉和顿悟则是中国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中国翻译理论也常将客体与主观感受相糅合,达到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例如,严复所指的“达”并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义,译者唯有倚靠自身的直觉和领悟力进行翻译实践。

3.4 理论基础不同

大多数西方翻译理论都是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思潮之上,这种有意识的行为模式和科学传统让西方人建立起翻译理论学派和翻译系统来更为容易。例如,奈达的翻译理论就是建立在信息论和读者反映论的基础之上。在我国,翻译标准的建立仍旧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即使我国拥有很长的翻译活动史,也诞生了许多卓越的翻译作品,但是我国的翻译理论仍旧很匮乏,也很难在翻译理论界产生影响。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比较不难看出,虽然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严复的“信达雅”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若深入分析就能发现二者本质上的不同。从此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示:在对中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应正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优缺点,不应忽视外国翻译理论的成就,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学习西方优秀翻译理论的宗旨就是取其精华之处来完善我国翻译理论,使我国翻译理论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Tytler A F.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1998.

[4]申雨平.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严复.《天演论》译例言[C]//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信达雅”在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篇8

一、从细节处理的角度审视译文

相对于修辞艺术而言,“对原文的细节处理上和句子优化方面译文能更多地表现“达”原则,进而使译文在原有直译的基础上更加合理,通顺,自然,流畅却没有“翻译腔”,我们应该努力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在美学上与翻译的标准相匹配; 并且在“达”的基础上帮助译文更接近“雅”的要求。中国自古有俗语“细节决定一切”,这句话同样可以生动地应用与文学翻译中,细节的处理若能恰当地运用, 就能体现出译者对于语言的把握。例如: “或许这真的就是千年等一回、 除却巫山不是云了”通过适当的理解可以翻译为: “Maybe it’s a once in a lifetime feeling and you are never gonna find it again. ”通过细节处理,译文的句子明显具有明朗直接之感,尤其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文也因此独具活力,更好地透视出原文深刻的内涵。

二、从句子优化的角度审视译文

汉语思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中国人表达习惯,说话方式和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表达的重点,这使得汉语的重点多数出现在句末; 英语的表达习惯则正好相反,英语句子的重点往往是在句子开头就有直接的表达,开门见山。因此,在翻译时,调整语序就成个完成“达”的关键之处。 句子得到优化才能使整个译文看起来没有翻译的痕迹,这也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例如: “因为有人以人为伴,也有人以书为伴,所以一般来说看一个人读什么书就能知晓其为人,如同看一个人的交往对象就能知晓其为人一样. ”翻译时合理地调整语序: “A man usually be known by the books he reads as well as by the company he keeps; for there is a companion- ship of books as well as of men. ”由此可见,这样的处理更为成功,翻译就是通过将句子优化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成功的译作必须要遵守信达雅这三个方面的原则,缺一不可。

三、从修辞艺术的角度审视译文

与细节处理和句子优化相比,修辞艺术则更多更好地体现了译文的 “雅”,“雅“能使译文在“达”的基础上,更优美,大方,深入,在意境、精神、语气、话风等较为抽象的方面使其更接近原文的意境和精神,注重修辞艺术就能使译文成为一种适合目标语读者的作品,这也是译文的再创造过程。修辞艺术有特殊的美感,能体现出译者的主体特征。在读书界有句名言: “好书常如最精美的宝器,珍藏着人生的思想的精华,因为人生的境界主要就在于其思想的境界。”原文运用比喻的修辞,在译文中也应运用暗喻的修辞手法,“A good book is often the best urn of a life enshri- ning the best that life could think out; for the world of a man’s life is,for the most part,but the world of his thoughts”,通过对译文修辞的再现,体现出了原文的特点和的美感。通过阅读原文能够感受到,作品即译文要想在文中表现出简练,自然的特点,非一般散文的铺陈记叙,就要在修辞上大下功夫,所以优质的译文也必须沿袭了这种风格,全篇语言精炼,优雅, 和谐,通俗易懂,并且多使用简单的词汇及短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原文的简单之美。

四、结语

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是受各方面条件因素制约的,所以在进行翻译时应该作出适当合理的改动,不仅是在句式的选择上,还是在词语的运用与删减上,翻译过程中的信达雅三原则是始终不能置之不理的。当我们进行文学翻译中的散文翻译时,由于受到原文所有信息的制约,所以我们的译作不仅准确译出忠实于原文的译作,还要有理有据,不能因一味追求与原文的形式与内容的绝对统一而产生死译、硬译的现象,译者应要让散文译文的精神,态度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要求与原文高度一致,保留原滋原味。在进行散文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在译作语中表现出原文的精神与深入内涵,从而成功复制出原文的情态与意境。从某种程度上说,译者既是一个精通源语的“作者”,也是一个能够忠实于原文并且熟练驾驭目标语来重现译者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原文的“再生作者”。 大部分翻译散文的译者,本身也能理解体会散文的精妙之处,并且能对散文的内容与情感提出独到的见解。由此才能真正做到将原文中深刻而富有影响力的词汇语言融于译文,融于翻译之中。通过信达雅的翻译技巧,译者才能够从中了解翻译精髓,从而地道地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1]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信达雅 篇9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中所首倡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译界尽人皆知的一种理论思想,也可能是被引用最多或者说影响最深的一种理论思想。在严复的心中,“信达雅”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信”是核心,“达”和“雅”都是手段。“信”有两个方面,对原作的信和对译文读者的信,严复似乎更侧重于后者,“达”是通过运用技巧来表达原作的思想,而“雅”则是要再现论文的书面书卷的语体特征。严复作为《天演论,译例言》所谈论的“信、达、雅”与后人作为“翻译的标准”所论述的“信、达、雅”,由于出发点不同,自然也就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林克难教授《严复-奈达-严复?》(林克难,2003)中也写到,信达雅是针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理论”的翻译,是为了向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灌输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我们现在提到的其实都是自己所理解的信达雅,而离开正宗的信达雅已经有很大距离了。甚至连严复都特地指出“学我者病”,可以证明他对自己的探索拿不定是否可行。然而至今,在一些学术论文中还不难发现有许多学者依然活跃在“信、达、雅”的“光环”下对应用英语翻译大做文章。信达雅竟能在中国风行100多年之久,可见它的伟大,但是单凭借一个“信、达、雅”就能独领天下,支撑整个中国翻译界吗?当然不行,一种理论既然有它的优点也必然会有它的局限性。

2 实用翻译中错误理论标准

前不久,笔者在CNKI上看到一篇文章《新闻标题翻译的“信达雅”原则》(王瑞玲,2007),文中写到:“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其高度的理论概括性赋予其广泛的意义,因此适用于任何翻译,英语新闻的翻译亦概莫能外。新闻标题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更应恪守“信达雅”翻译原则与标准。

新闻翻译属于实用翻译的一种,在新闻标题很多情况中,中文标题及它的英译,或英文标题及它的中译是毫无联系的,中文标题更多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说明新闻内容,而英语新闻标题更侧重吸引读者眼球,引导读者往下读。单凭这一点就很难做到“信”了,有时还要考虑意识形态问题,涉及到政治敏感话题,新闻标题更要大作变更。这些都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写作特点等种种因素制约,应用英语翻译如果遵循“信达雅”原则,有时并不能达到翻译目的,过于“信”就会导致无法取得同等的效果,并不像这篇文章的作者所说的那样“‘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适用于任何翻译”。

3 实用英语翻译理论呼吁百花齐放

3.1“看易写”

针对应用翻译的实际情况,林克难教授提出“看、易、写”的翻译标准。“看”就是阅读,熟悉在相同环境中操英语母语者是如何表达的;“易”,就是变易,翻译时模仿英语表达方式,而不是逐字照搬,使译文符合英语为母语者的习惯;“写”,就是根据翻译发起人的意图直接用英语写作。

然而杨清平在《应用翻译的规律与原则应当如何表述———评林克难教授“看易写”原则》(杨清平,2007)一文中提到“看易写”在总体上还是经验性的,表现为理论表述不够完善,作为翻译标准或原则,缺乏足够的理论解释力和概括力,对应用翻译的适用性也有限。笔者对杨清平的这一观点并不否认,“看易写”更像是一种翻译的步骤,方法,尤其是“看”,很难把它说成是一种标准,但如果作为翻译步骤来说,“看”是绝不容忽视,正如林教授所说:“看易写”的重点在于“看”,因为“看”不仅仅能够做到实用英语翻译地道准确,同时也能让实用英语翻译变得十分容易与便捷。在后文杨清平提到:“至于用‘信达雅’指导应用翻译所出现的问题,原因不在‘信达雅’本身,而在于译者对‘信达雅’采取了机械理解,对于‘信达雅’可以根据应用翻译的实际做出新的解释。”说到这我们想一想是不是又回到了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他把“信达雅”赋予了信的意义了呢?既然是刷新过的“信达雅”,那何不起个其他的名字命名,重新开辟新大陆,何必又要“信达雅”一路到底!提到“写”杨清平又提到:“根据意图,直接写作,不是翻译,而是写作”。这一点,笔者认为他是误解了“写”的本意,林教授所说的“写”,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给个题目就任由译者发挥,写作与翻译是有很大区别的,它应该是与目的论联系起来,由翻译的发起者提供信息,考虑译入语读者语言特征,充分考虑作者、译者、原文、译文、原文读者、译文读者诸多因素。它是界于写作和翻译对等之间的。笔者认为“看易写”的提出的亮点是“看”。尽管它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已经摆脱了运用百年之久的“信达雅”,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3.2 模仿———借用———创新

丁衡祈教授提出了实用英语翻译ABC(the Adapt-Borrow-Create模仿-借用-创新)。“模仿和借用”是指英语中如果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方式,我们就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找到英语中的平行文本,根据它的模式和特点来翻译。ABC模式的亮点在于“创新”,是当遇到英语里找不到的相同或相近的表达,必须按照英语里的习惯和思路进行创译。丁教授的使用英语翻译模式是对“看易写”原则的补充和细化。

4 结束语

其实,至今提出的指导应用英语翻译的策略还不止以上这些,例如还有人提出“经济简明”策略。但几乎每一个翻译策略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都有其欠缺的地方,甚至连风光了近百年的“信达雅”也不例外,但每一个理论出现或淡漠的同时,也会存在着很多可取之处,如果产生新译本,出现新的思想,要进行比较鉴别,吸收好的思想,或者我们何不把每个理论的亮点结合在一起完善一套新的理论。总之,我们应当学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指导,不断地出新才能使中国翻译理论不断完善,进而更好的来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林克难.严复-奈达-严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2]王瑞玲.新闻标题翻译的“信达雅”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7(5).

[3]林克难.从信达雅、看易写到模仿-借用-创新——必须重视实用翻译理论建设[J].上海翻译,2007(3).

[4]杨清平.应用翻译的规律与原则应当如何表述——评林克难教授“看易写”原则[J].上海翻译,2007(3).

【信达雅】推荐阅读:

上一篇:全站仪免棱镜测量下一篇:综合物流代理模式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