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管理

2024-09-10

算法管理(通用12篇)

算法管理 篇1

0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 网络业务量的不断增长, 人们对网络的服务质量 (QOS) 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Internet采用的是传统的“尽力而为”的服务机制, 这种机制的优势是设计简单, 但是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会产生拥塞崩溃现象, 使得链路利用率大大下降, 所以因特网必须提供拥塞控制机制。而传统的TCP端到端的拥塞控制并不能避免拥塞的发生, 所以网络本身的节点就必须自主地参与到拥塞控制中, 依靠网络结点主动感知缓冲区的占有率来管理缓存, 从而有效地避免拥塞的发生。

队列管理是指在网络发生拥塞时, 通过丢包来管理队列长度, 调节缓冲区的占有率, 对队列长度进行管理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结点的拥塞控制能力和网络的QOS。而目前队列管理机制主要有两大类:被动队列调度机制 (PQM) 与主动队列调度机制 (AQM) 。PQM在因特网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存在两个重要的问题:死锁和满队列。由于因特网的数据具有突发性, 在满队列的状态下导致了“TCP全局同步”现象, 导致了整个链路的利用率在下降。为此IEFT又提出了AQM, AQM方法是根据队列长度的变化对队列满行提前丢包, 从而预先告之网络拥塞, 使得发送节点在链路缓存溢出前作出反映, 有效减少和避免拥塞的发生。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网络仿真软件NS2的原理, 再对IEFT提出并推荐的AQM主要的算法随机早期检测 (RED) , 与现有网络采用的去尾算法 (Droptail) 在网络仿真平台NS2上进行了仿真研究, 通过队列长度、延迟、抖动、丢包情况和吞吐量进行比较, 最后重点对随机早期检测 (RED) 算法的公平性进行分析。

1NS2网络仿真平台

目前常用的网络仿真工具主要有OPNET、NS等。其中NS是一种针对网络技术的、源代码公开的、免费的软件模拟平台。它是美国DARPA支持的项目VINT (Virtual Internet Testbed) 开发的通用、多协议网络模拟软件, 通过为研究者提供一套网络模拟工具, 更好地促进各种新协议的设计和实施。它能够有效地支持有线和无线网络、局域网和广域网, 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以及可扩展、易配置的特性, 在国际网络研究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1是NS2架构图。

NS是一个离散事件仿真器。NS中有一个“调度器” (Scheduler) 类负责记录当前时间, 调度网络事件队列中的事件, 并提供函数产生新的事件, 指定事件发生的时间。

NS有丰富的构件库。NS构件库支持的网络类型包括广域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流量产生模型有telnet流量模型、FTP流量模型、CBR流量模型、实时音频流量模型、RTP模型、WEB流量模型、指数分布流量模型、Pareto分布流量模型等;跟踪监测包括包类型、队列监测和流监测;路由模型有点到点传播路由、组播路由、网络动态路由、层次路由。由于NS具有的开放性, 网络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各种协议, 满足自己的研究需要。

NS具有分裂对象模型。NS的构件库是用两种面向对象的语言编写的:C++和Otcl (Object Toolkit Command Language) 。NS构件一般都是由相互关联的两个类来实现, 一个在C++中, 一个在Otcl中。这种方式称为分裂对象模型。构件的主要功能在C++中实现, Otcl中的类用来提供C++对象面向用户的接口。通过TclCL机制, 用户可以在C++中直接调用Otcl解释器的功能, Otcl和C++能够互相直接操作对方定义的数据。用户先通过编写C++程序来描述链路中的算法和增加各种网络协议, 再使用Otcl脚本来描述需要仿真的场景、拓扑结构、链路中使用的算法和协议, 并对这些对象进行配置、组合, 最后调用NS来完成仿真[1]。

2Droptail和RED算法分析

2.1Droptail算法

Droptail算法又称FIFO即先进先出, 是一种被动的队列管理机制, 也是当前网络上采用的重要的队列管理方法。其基本的思想就是当网络结点缓存队列长度达到最大值时, 通过丢弃分组来指示拥塞, 先到达路由器的分组首先被传输。由于网络结点的缓存有限, 如果分组到达时缓存已满, 那么网络就丢弃该分组。一旦发生丢包, 发送端立即被告知网络发生拥塞, 从而调整发送速率。这种队列管理机制目前仍然是因特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组排队、丢弃的方式。但是它将网络发生拥塞的责任全部都推给了网络边缘。所以TCP假设网络中的节点 (如路由器) 对拥塞起不了任何作用, 而由协议本身独立承担检测和响应拥塞的全部责任。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实现很简单;缺点是容易造成队列死锁, 进而导致“TCP全局同步”, 降低了网络的利用率[2]。

2.2RED算法

为了解决全局同步等问题, RED (随机早期检测) 应运而生, 与Droptail相比, RED为队列管理增添了两种机制, 第一, 不等队列完全满的时候再进行丢弃分组, 而是利用节点的缓存占有率情况, 事先丢弃部分分组来预防即将可能发生的拥塞;第二, 通过计算平均队列长度而不是瞬时队列的长度来调整分组丢弃的概率, 以此避免突发的数据流的丢弃。其基本思想就是对拥塞进行提前预测, 在拥塞发生之前就按照一定的概率丢弃分组, 通过分组的丢弃来通知发送端减少进入网络链路的数据量。

对新到的分组, RED路由器首先计算平均队列长度, 将它与预先设置的最大门限值与最小门限值进行比较, 如果介于两者之间, 每个新到达的分组都会按照概率p被丢弃, 而p又是平均队列的函数。在实际应用中, 连接中分组丢弃的概率大致和该连接占用的带宽成正比。简而言之, 对于一个发送量较大的数据流来说, 可供随机丢弃的分组的数量也相对较多[3]。图2是RED算法流程图。

2.3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为了对两种队列管理机制进行分析, 我们在网络仿真平台NS2上进行了仿真, 操作系统为Windows+Cygwin, 通过实验对Droptail与RED在队列长度、队列延迟、抖动以及吞吐量几个方面的性能进行比较。最后再重点分析了采用RED时, 链路中存在不同数据流时的带宽竞争情况, 也就是RED算法的公平性, 并指出了算法的改进方向。

实验1到实验3采用哑铃网络模型, 网络拓扑结构见图3, 分别在各条链路上配置参数, 链路带宽与时延分别如图3所示, 其中0到1是网络的瓶颈链路, 所有输入都是TCP流, 由FTP驱动。

2.3.1 平均队列长度的比较与TCP全局同步

图4是Droptail队列长度, 很显然Droptail的队列长度较长, 并且图中显示队列长度的变化幅度也很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Droptail算法总是在队列满的时候再进行尾丢弃, 即链路缓存直到满的状态才发送拥塞通知。这就导致了一旦发生拥塞, 所有的发送端就同时降低发送速率, 这样各条链路的队列长度又急剧减少, 链路缓存又处于空闲状态, 接着发送端的所有TCP流又同时提高发送速度, 再一次造成链路缓存急剧增加, 如此反复, 从而产生 “TCP全局同步现象” (如图5所示) , 进而导致了整个链路的利用率在下降。图6是RED的平均队列长度, RED队列的平均长度变化幅度较小, RED算法提前对队列进行丢包, 使得队列长度达到某个长度的时候就通知发端降低发送数据, 避免了缓冲区被完全占满, 如图7所示, RED的TCP窗口变化,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TCP同步的现象。

2.3.2 队列时延的比较与抖动分析

图8所示为队列时延, 由于Droptail的队列管理机制的特点是直到链路的缓存满的状态才进行丢弃到达的分组, 导致了队列长度有很大幅度的变化, 同时也导致了队列有很大的时延, 而RED由于队列长度变化是按照某个概率进行丢弃, 其链路的缓存变化缓慢, 时延就很小。抖动是时延的变化率, 是与时延相近的概念, 表示的是网络的不稳定性, 如图9所示, 它与图8所示的时延一致。

2.3.3 吞吐量与丢包比较

链路的吞吐量如图10所示, 虽然RED算法在平均队列长度和队列的时延上都比Droptail算法要好, 但是RED算法的链路吞吐量比Droptail要小, 尤其是在开始的阶段。这是因为算法本身不同所引起的, RED由于预先就作好了丢包的准备, 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的吞吐量要小于其它两种算法。表1是对两种算法在NS2进行模拟产生的trace文档进行分析所得到的丢包数比较。显然RED的丢包情况要比Droptail算法差, 这也就导致了它的吞吐量要次于Droptail算法。

2.4带宽竞争分析

按传输层协议是否具有端到端拥塞控制机制Internet中的业务可分为响应流 (responsive flow, 如TCP) 和非响应流 (unresponsive flow, 如UDP) 。响应流能根据网络拥塞状况调整发送速率拥塞时降低发送速率, 拥塞减轻后, 又逐渐增加发送速率。非响应流的发送速率与拥塞状况无关。TCP流是一种典型的响应流。当响应流占绝大多数时, 对于Internet的正常运行和多用户共享带宽, TCP的这种端到端拥塞控制机制是行之有效的。然而随着较多非响应流 (如以UDP为传输层协议的IP电话等) 的加入, 情况有可能改变。但由于非响应流对分组丢失不作反应, 网络拥塞时, 响应流降低发送速率, 非响应流仍有可能保持高发送速率。其后果是, 网络拥塞难以缓解, 有限的带宽被非响应流大量抢占, 情况严重时, 还会出现拥塞崩溃[4], 为了在响应流和非响应流并存的环境中维持前者的正常通信, 就有必要考虑带宽竞争问题。下面两个实验分析带宽竞争即算法的公平性, 均采用的是如图11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

2.4.1 仅存TCP流的情况

采用图11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 仿真时间50s, 节点0-1是瓶颈链路, 带宽是10Mbps, 时延10ms, 其它所有链路的带宽都是45Mbps, 且从发端2到结点0之间以及接点1到接收端5的时延为2ms, 其它链路时延均为20ms, 所有的发端都是TCP流。为了分析算法对带宽分配的影响, 定义公平算子作为评价标准, 有如下定义:整个系统仿真时间t, 瓶颈链路的带宽为B, 发端与接收端的连接数为k, 接收端接收来自相应发端的数据总量为M, 则定义平均速率为V=log (M/t) , 而期望的平均速率为VE=B/k;公平算子J=V/VE。表2是对RED算法公平算子的测量, 由表2可以看出, RED对于响应流TCP流而言, 对时延较小的TCP流FTP1, 它的公平算子比其他时延较大的TCP流要大, 即它占据整个链路的带宽要大。

2.4.2 TCP与UDP在链路上共存

本实验对不同流的goodput[5]作了记录。所谓goodput, 是指除去所有重传分组后获得的吞吐量, 它直接反映出带宽的分配和有效利用程度。对于UDP数据, 由于不存在分组重传, goodput等价于吞吐量。

采用的还是图11的拓扑图, 在进行仿真设置的时候, 节点2、3、4到节点0都是TCP流, 由FTP驱动, 而节点5到节点0是UDP流, 由CBR驱动。为了更好地分析在仿真过程中不同流的带宽占有情况, 设置FTP相继在0.5s、1s、1.5s的时候启动, 在49.5s的时候停止;而CBR在第5s的时候启动, 第15s的时候停止。TCP与UDP共存的公平性仿真如图12所示, tredput1表示TCP流, 而tredput2则表示UDP流, 可以看出RED算法, 属于响应流的TCP连接对丢包很敏感链路发生拥塞的时候会自动通知发端降低发送速率, 而非响应流没有响应机制, 依然保持着高速率的发送, 故在整个仿真时段内, 当出现非响应流UDP的时候, 它几乎占据了瓶颈链路的整个带宽。若提高缓冲区大小, TCP的速率有点提高, 但是继续增大的时候, 两者占据的带宽比已经达到极限, 依然UDP占有大部分的带宽, 这样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所以RED算法也不能保证各个连接的带宽的公平性。

3结论

本文通过在NS2上进行的仿真实验, 对Droptail、RED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并重点对RED在公平性方面进行了分析。RED算法在队列长度、时延等方面要比Droptail要好, 但是吞吐量较Droptail要略小。如果链路上只存在单一的数据流, 对于RED算法, 那么小时延的链路, 将会占据链路的更多的带宽, 而大时延的链路将占据相对较少的带宽。在链路上同时存在响应流跟非响应流的时候, 带宽竞争是很多算法要面临的问题, 经过分析表明, 当链路上同时存在响应流跟非响应流, RED算法的也不能保证链路上带宽的公平性。针对带宽公平性问题, 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改进算法, 如RED-PD对带宽竞争的公平性就有很大的改进。针对如何提高带宽分布的公平性将是以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于斌, 孙斌, 温暖, 等.NS2与网络模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4.

[2]任丰原, 林闯, 刘卫东.IP网络中的拥塞控制[J].计算机学报, 2003, 29 (9) :1025-1034.

[3]李方敏, 李仁发, 欧青立.路由队列管理机制[J].计算机工程, 2001, 27 (8) :29-32.

[4]F loyd S, Fall K.promoting the use of end-to-e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the Internet.IEEE/ACMTrans.on Networking, 1999, 7 (4) :458-472.

[5]Newman D.Benchmarking Terminology for Firewall Performance[S].RFC 2647, 1999.http:/www.faqs.org/rfcs/rfc2647.htm.

算法管理 篇2

提出了一种考虑目标威胁等级的多传感器管理算法.该算法通过基于互熵的传感器效能矩阵,引入目标威胁等级产生多传感器的`最优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跟踪效能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跟踪重点目标.

作 者:程红斌 张凤鸣 韩疵 CHENG Hong-bin ZHANG Feng-ming HAN Zhe-min 作者单位:程红斌,张凤鸣,CHENG Hong-bin,ZHANG Feng-ming(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

韩疵,HAN Zhe-min(中国人民解放军93897部队,西安,710006)

算法管理 篇3

【关键词】 新预算法; 高校;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5-0121-02

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在出台20年后,历经四次审议于2014年8月正式通过了修订决定。此次修订突出了预算的完整性,强化了预算约束,建立健全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更加符合经济规律,指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方向。高等学校部门预算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促进高校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近年来,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所有财政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这一实践符合现代预算完整性的要求,体现了建立全面预算的改革方向。目前,高校在预算收入方面已将利息收入、出租收入、出售收入等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学费、住宿费、报名费等行政事业类收入以及财政补助收入全额纳入了部门预算管理。根据新预算法的精神,纳入高校预算收支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横向课题收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经营收入等也将会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同时,预算年度会进一步延长,目前高校预算都是一年一预,根据新预算法跨年度平衡预算的政策,下一步高校要进行跨年度预算,预算不能只顾当年,还要兼顾长远。这些都要求高校树立“大预算”财务管理理念,推行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不仅要做财务预算,还要编制其他收支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债务预算等。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各高校应从“三全”上入手。首先是全员参与,预算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事,也不是某几个部门的事,是全校上下全体教职工的事,需要人人参与,人人有责,每一个人都要有预算管理的理念和维护执行好预算的责任;其次是全额管理,教育事业类资金、科研事业类资金、基建资金、其他资金、债务资金以及经营资金都应在预算范围内,这是传统、简单财务预算的全面扩展;最后是全程管理,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控、预算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等全过程进行流程化管理,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明确权限分工,促进办学资金的科学配置,真正发挥预算的“指挥棒”作用,做到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二、促进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

新修订的预算法在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对比等方面都有一些细化规定,突出强调了政府预算的科学性与严肃性。目前,我国预算收支编列包括按功能分类和按经济分类两套主要体系,我国财政预算公开一般是按功能分类。但新预算法规定政府支出在按功能分类后还要按经济分类,促进预算的进一步细化,以此来说明政府各项职能的具体支出差别。新预算法对预算的编制作了尽可能的细化规定,这加大了预算编制的难度,对预算管理精细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等学校在目前的预算体制下,一般都有两套预算,一套是上报主管部门的预算,一套是校内管理的预算,在具体预算执行过程中这两套预算也是“两张皮”。但在新的预算法出台后,这种做法将难以为继,因为新预算法在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的双向管理,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立体化,在预算调整与预决算对比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校内校外预算如果不统一,预算将难以执行,资金也难以支付。因此,各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按照“几上几下”的方法编制好校内预算,然后根据财政要求编制财政部门预算,做到内外预算的高度统一。高校要做好预算精细化就要做到“三早”:首先是早规划,各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落实好当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明确重点专项工作及经费重点投入的方向;其次是早实施,根据相关项目管理办法及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尽早开展项目的论证、采购的报批工作,确定年度固定资产的购置明细、基建维修工程,便于规划使用资金,提高预算的执行率;最后是早编制,每年上级部门预算一般是10月份上报,而校内预算在11月份才开始编制,这也是导致内外预算“两张皮”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校内预算编制要早于财政部门预算的编制,便于校内需求对接上级预算要求,形成统一细化的预算体系。同时,学校要通过完善预算管理规章制度,运用多种预算方法,科学制定预算定额,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预算的科学性。

三、促进高校会计核算精细化

新预算法规定,“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按照这条规定,在实际会计核算中既要按功能分类进行核算,又要按经济分类进行核算。同时,新预算法提出各级人大要对政府预算进行重点审查。为了满足人大审查需要,部门决算要按照预算口径进行转化,做到决算草案与预算相对应。而要做到报表口径一致,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通常高校的日常会计核算要满足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就要在全面真实反映学校整体财务状况的前提下,做到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即运用会计信息化软件,通过设置不同的会计科目、项目及核算主体进行多维度的核算,以此来满足财政监管、学校管理、职工查询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便于资源配置及落实管理责任。

四、促进高校财务规范、公开

新修订的预算法新增了25条,其中很多条款都是关于促进预算公开、加强审查监管的条款,这些条款对提升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高校作为教育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的实现,社会民众对于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相比于其他财政资金,教育资金更为敏感,社会民众更多地关注高校财务的规范性与效益性,关注生均培养成本与教育质量。因此,高校财务的规范、公开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三公”经费问题,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省政府的有关规定,“三公”经费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更要特别注重“三公”经费的公开。其次是债务问题,随着国家对高校债务化解资金政策的落实,对高校新增贷款也作出了严格限制,高校对于自身的债务问题要非常谨慎。再次是绩效问题,尤其是专项经费的绩效。新预算法增加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的条款。高校担负着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使命,要坚持勤俭办学,坚持厉行节约,管好用好每一分钱,更多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绩效,更多注重投入产出的分析。最后是资金管理规范问题,新预算法强调了“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的条款。这两条规定都是对于资金使用的规范要求,同时对资金的使用年限作了明确规定,要求讲求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结余结转资金,使资金更好更快地发挥效益。因此,在财务公开时要注意结余结转资金的问题。

五、促进财务人员加强学习

近年来,随着政府收支改革政策的实施和新一轮会计制度的修订,高校财务工作不断创新改革。2012年至今国家陆续出台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预算法》等财政法规。这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给高校财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财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才能适应改革的步伐,才能真正做好财务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用好一个办法,即加强学习勇于实践。高校财务部门要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好新的政策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到勇于实践。其次,增强两个敏感性:一是增强政治敏感性,要让每位财务人员明白预算不仅是数据更是政策,要充分理解政策的精神内涵;二是增强时间敏感性,要有资金时间价值的观念,要追求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预算执行率。再次,树立三种意识:依法理财意识、节俭办学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最后,处理好四种关系:处理好内部管理与外部要求的关系;处理好业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强调支出要求与绩效管理;处理好发展规划与当期预算的关系;处理好临时工作与经常工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东.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多维核算体系的构建探讨[J].商业会计,2014(14):87-89.

[2] 孙思惟.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探析[J].会计之友,2011(26):109-110.

[3] 楼继伟.认真贯彻新预算法 依法加强预算管理[N].人民日报,2014-09-01.

算法管理 篇4

首先, 把内存中的所有页面按照2n划分, 其中n=0~5, 对一个内存空间按1个页面、2个页面、4个页面、8个页面、16个页面、32个页面进行六次划分, 划分后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存储块, 称为页面块, 简称页块。包含1个页面的页块称为1页块, 包含2个页面的称为2页块, 依此类推。Linux把物理内存划分成了1、2、4、8、16、32六种页块。对于每种页面块按前后顺序两两结合成一对Buddy"伙伴", 按照1页面划分后, 0和1页、2和3页…是1页块Buddy。按照2页面划分, 0-1和2-3、4-5和6-7…是2页块Buddy。

Linux把空闲的页面按照页块大小分组进行管理, 用数组free_area[]来管理各个空闲页块组。在/mm/page_alloc.c中定义如下:

当进程提出存储请求时, 系统按照Buddy算法, 根据请求的页面数在free_area[]对应的空闲页块组中搜索。linux并不是按照要求的页块的数目去进行分配, 而是将大于、等于这个数目的最小2n个页块分配出去。比如, 要求3个页块, 就分配22=4块;要求16个页块, 就分配24=16块, 如此等等。因此, 系统总是按照进程所需连续存储块的申请数量, 到空闲区队列free_area中能够满足要求的最小空闲区队列里查找。当队列不空时, 就把第一个空闲区分配出去。如果该队列为空, 那么就继续查找下面的队列 (其空闲区的尺寸为上一个队列的2倍) 。当它里面有空闲区时, 就把该空闲区一分为二:一个分配出去给进程使用;余下的一半, 排到它上面的空闲区队列中去。

在内存页面释放时, 系统将做为空闲页面看待。然后检查是否存在与这些页面相邻的其它空闲页块, 若存在, 则合为一个连续的空闲区按Buddy算法重新分组。

2、用Buddy算法分配和释放空闲区

举个例子:比如系统的可分配内存总量是1MB。现在有一个存储申请、释放序列:进程A申请100KB, 进程B申请256KB, 进程C申请64KB, 进程D申请256KB, 进程B释放256KB, 进程A释放100KB, 进程E申请75KB, 进程C释放64KB, 进程E释放75KB, 进程D释放256KB。

那么, 它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一个请求是进程A需要100KB。按照2的幂次计算, 应该分配给它128KB的存储量。于是, 先把1MB的区域一分为二, 划分出两个512KB的伙伴, 再把其中的第一个划分成两个256KB的伙伴, 最后把这两个中的第一个划分成两个128KB的伙伴。至此, 将伙伴中的第一个分配给进程A, 如图 (b) 所示。接着是进程B申请256KB。由于已经有这样的存储区存在, 就直接分配给它, 如图 (c) 所示。随之进程C申请64KB, 就把原先128KB空闲区一分为二, 出现两个64KB的区域, 并把第一个分配出去, 如图 (d) 所示。图 (e) 表示分配给进程D一个256KB的区域。图 (f) 表示进程B释放了它所占据的256KB区域。这时要注意, 虽然该区域前面有一个64KB的空闲区, 但因为他们不是伙伴, 因此不能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大的空闲区。图 (g) 表示进程A释放了它所占据的128KB。图 (h) 表示将一个128KB的区域分配给进程E。图 (i) 表示进程C释放64KB。这时它的伙伴是空闲的, 所以将它们两个合并成一个128KB的大区域。图 (j) 表示进程E释放128KB, 根据伙伴原则, 这个释放将引起一连串的空闲区合并, 即释放的128KB和它的伙伴合并成一个256KB的空闲区;两个256KB的空闲区又合并成一个大的512KB的空闲区。最后, 进程D释放256KB, 又通过一连串的合并, 整个区域恢复呈现一个大的、1MB的空闲区, 如图 (k) 所示。

3、结束语

Linux但由于地址结构, 而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在完善和优化内存管理单元的功能和性能。本文所提出的Buddy算法的时间性能主要取决于查找空闲块的位置和分割、合并空闲块所花费的时间。分配、释放空闲空间的时耗极小且相对稳定, 比较适用于嵌入式实时系统。

摘要:操作系统中对内存空闲空间的管理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采用的是分区分配表,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采用的是单链表、双链表,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采用的的是单链表等等。Linux内核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 类同于请求分页式。Linux对内存空闲空间的管理采用的是Buddy算法, 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内存碎片, 增加内存的使用率。

关键词:Buddy算法,页块,空闲区

参考文献

[1].郭福顺, 王世铀, 藏天仪.一种动态存储管理机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1999;36 (1) ;62~66

[2].石峰, 刘坚.动态存储错误的静态检测方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J].2004 (19) , 104-106

[3].刘佳, 张毅.基于流数据的动态存储技术.燕山大学学报[J].2005 (4) , 344-347

算法管理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国债余额管理的主体是()。A.国家财政部 B.全国人大 C.审计署 D.中纪委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2.2014年《预算法》共()条。A.76 B.106 C.101 D.90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共计11章,101条。3.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A.代理 B.经理 C.办理 D.代办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62条规定: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地方国库业务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办理。4.人大代表对于预算草案,有()权。A.批准权 B.质询权 C.监督权 D.发言权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5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就预算、决算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受询问或者受质询的有关的政府或者财政部门必须及时给予答复。

5.各级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实行()。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D.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A B

C

D

答案解析: 2014

6.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自()起开始施行。A.2014年8月31日 B.2015年1月1日 C.2014年10月31日 D.2016年1月11日

A B C D

答案解析:《决定》明确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7.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级科目。A.类 B.款 C.项 D.目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6条规定: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8.在法律体系中,预算法素有()之称。A.宪法 B.政治宪法 C.经济宪法 D.财政基本法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号称经济领域内的根本大法。9.部门预算编制中,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至()级科目。A.类 B.款 C.项 D.目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6条规定: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

10.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至()级科目。A.类 B.款 C.项 D.目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6条规定: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至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至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至项。

11.下列选项中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的机关是()。A.各级人大 B.各级政府 C.各级审计部门 D.各级党委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4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材料。

12.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至()级科目。A.类 B.款 C.项 D.目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6条规定: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至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至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至项。

13.审查批准政府预算草案的机构是()。A.本级人大 B.本级党委 C.本级纪委 D.本级法院 A B

C

D

答案解析:人大是立法机构,与本级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审查批准本级政府预算草案。

14.各级政府的预算调整方案,必须经过()的批准。A.党委 B.人大 C.审计 D.纪委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69条规定: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15.政府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A.预算法定原则 B.先有预算,后有支出 C.事后报账 D.赤字预算原则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2条,明确了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预算管理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预算调整项有()。A.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 B.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 C.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D.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A B

C

D

E

答案解析: 2014

2.下列属于预算调整事项的有()。A.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 B.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 C.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D.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A B

C

D

E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67条规定。

3.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的处分。A.撤职 B.警告 C.开除 D.记过 A B

C

D

E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94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或者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者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4.下列属于地方政府支出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的是:()。A.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 B.按需分配的原则 C.统筹兼顾原则 D.事后报账的原则 A B

C

D

E

答案解析:参见《预算法》第37条: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统筹兼顾,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国家确定的重点支出。5.下列属于人大的权限的是()。A.质询权 B.审查批准权 C.监督权 D.否决权 A B

C

D

E 答案解析:参见《预算法》第84、85、86条。

6.中国1994年以来财政改革集中于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有()。A.2000年的部门预算改革 B.2001年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C.2003年试点财政支出绩效考试 D.2002年的所得税共享改革 A B

C

D

E

答案解析:D是属于财政体制的调整,不属于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其他的都是。7.根据2014年《预算法》要求,为实现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各级政府的预算的包括是()。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障预算“纳税人权利”意识的提升,需要《预算法》积极回应纳税人广泛关注的预算公开问题 A B

C

D

E

答案解析:参见《预算法》第5条条文内容。

8.下列事项中,本级政府必须向本级人大报备的是()。

A.政府间收支项目划分办法备案 B.预算汇总备案 C.预备费使用情况

D.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预算抄送人大

A B C D E

答案解析:参见《预算法》第29条、50条、52条的规定。

9.下列属于地方收入预算编制的原则的是()。A.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B.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原则 C.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原则 D.按需分配原则 A B

C

D

E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6条: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将所有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省级政府有发债权。10.下列关于预算法立法宗旨的表述,正确的是()。A.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B.强化预算约束

C.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

D.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A B

C

D

E

答案解析:参见《预算法》第1条条文内容。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在预算执行中,地方各级政府因上级政府增加不需要本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而引起的预算支出变化,属于预算调整。()对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71条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地方各级政府因上级政府增加不需要本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而引起的预算支出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融资平台的方式筹措资金。

2.按照一级政府,一级国库的原则,乡、民族乡、镇政府也必须设立国库。()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2条: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

3.各级政府预备费的运用,必须经过本级人大的审查批准。()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4条规定:各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提出,报本级政府决定。

4.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 错

5.各级政府的决算草案,必须经本级审计部门审计后才能报送本级人大。()对 错

6.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弥补收支缺口。()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规定: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必需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举借债务应当控制适当的规模,保持合理的结构。7.省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弥补收支缺口。()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5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不得列赤字,建设性部分资金缺口,可以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

8.《预算法》主要是服务于财政部门管理好政府收支的一部法律。()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主要是服务于财政部门管理好政府收支的一部法律。()9.各级政府在预算管理中,需要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8条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须作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

10.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十日前,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9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三十日前,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11.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融资平台的方式筹措资金。()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5条规定:除前款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12.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对于紧急事项,可以先安排支出,再报人大备案。()对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9条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13.1994年《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对 错

答案解析:1994年《预算法》中地方政府无发债权。

14.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可以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进行调剂。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72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的,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15.省级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可以通过发债方式弥补。()对 错

算法管理 篇6

【关键词】新预算法;地方财政管理;挑战与对策

新预算法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与现代财政制度的第一步,为我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目标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但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地方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还无法适应新预算法的要求。因此,新预算法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给我国地方财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特别是在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地方财政运行本就有着巨大的收支矛盾压力,进一步增加了地方财政管理的难度,因此如何缩小地方财政管理与新预算法要求之间的差距就成为了我国当前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是关于新预算法给地方财政管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的研究。

一、新预算法给地方财政管理带来的挑战

1.新预算法提出了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

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将收支活动纳入到地方预算管理的范围中,使得政府预算只约束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一直都处于预算监管范围之外,引发了政府性基金的预算外管理问题,再加上地方政府还存在着政府债务性资金管理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管理口径过小问题。而新预算法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这就给地方财政管理带来了更大压力。

2.新预算法提高了对地方债务管理的要求

在之前实施的预算法中,其规定地方各级预算不列赤字,不考虑国务院与法律的另行规定,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在实际上,我国的地方债问题已经存留了很长时间,并且还处在不断扩张的状态中,地方债务规模的过度扩大,使得地方财政的安全运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新预算法中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制度,不断削弱地方债务的规模,将地方债务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新预算法提出了增加预算公开透明度的要求

实际上,一般只有公共预算才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公开的内容,其他内容并没有进行公开。而预算的公开透明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是否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运用,是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的一项基础内容,但是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的预算公开透明都难以满足公众的要求。所以在新预算法提出了增加地方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度的要求之后,也就给地方财政管理的预算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二、地方财政管理应对新预算法的对策

1.重视全口径预算管理,不断延伸地方财政管理的范围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要严格遵循新预算法提出的要求,将政府性的全部收支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全口径预算管理框架。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强法治观念,为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实现奠定基础,对新预算法进行认真学习,培养依法理财的意识。其次,对地方政府各主要领导分割财政管理权的现象加以管控,地方财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其绩效能力,并对此制定合理的管理条例或方法,将其纳入到地方财政管理中来。

2.对地方债务管理模式加以完善,实现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有效管控

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新预算法与地方债务管理新政的客观环境,首先要对存量债务加以严格甄别,对债务增量的趋势进行有效控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来控制地方政府增加的新增债务。其次,要将融资平台公司具有的融资资格取消掉,将其转变成为一种实体性公司,让其合理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来,并与其进行良好的合作与竞争,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最后,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加以完善,树立全新的发展观,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债务性资金。

3.加强预算公开力度,不断提高地方政府法预算透明度

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新预算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地方政府要大力加强地方财政预算的公开力度。首先,在地方政府的预算编制与制定过程中要加大社会各界的参与力度,建立一种参与式的财政预算制度体系,避免形式主义,确保民众对公共服务或产品的诉求能够体现在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其次,建立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将预算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最后,要增强政府预算报告的可读性,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或图表来加以表述,确保社会各界能够在预算报告中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

三、结语

综上可知,随着新预算法的深入实施,给我国地方财政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增加了地方财政管理的难度,对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加紧采取应对措施,严格根据新预算法提出的要求,通过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等措施,将遗留在地方财政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掉,实现地方财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煜辉,沈可挺.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问题、挑战与对策——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状况的分析[J]. 金融评论,2011,03:1-18+123.

[2]解洪涛,陈志勇. PEFA政府财政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及在中国地方政府的适用性——兼评《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J]. 财政研究,2016,04:2-14.

[3]冯辉,沈肇章. 政治激励、税收计划与地方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03:27-39.

[4]冯辉. 宪政视野下央地税权分配体制之重构——以《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修改为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15,11:11-22.

一个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算法设计 篇7

1、引言

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流媒体压缩技术的提高, 数字音乐、图片、视频、书和游戏在网络中被广泛分发。虽然现今的DRM技术日新月异, 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 在技术上, 还存在两个被忽略的问题。其一就是用户隐私的保护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通常在颁发证书的时候, 没有把用户的身份隐藏起来, 使得用户的身份可以被轻易地泄露。而一个用户在合法使用数字产品时, 他的身份应该是隐匿的, 不应该被公诸于众。其次就是现今密钥管理中的"前向安全性"问题还甚少被引入DRM系统的设计理念中。

针对上面的两个不被重视的问题, 本文运用电子现金技术里的两个算法, 对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进行改进, 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算法, 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以上所提到的两个问题。

2、一个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公平匿名性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设计

本文针对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设计了一个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公平匿名性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下面先论述该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结构。

本文提出的数字版权系统由票据交换中心 (CH) , 用户 (U) , 服务提供商 (SP) , 可信方 (T) 组成。

票据交换中心 (CH) :票据交换中心主要执行向需要使用某数字内容的用户颁发版权使用许可证书, 收取用户版权费的职能。这里, CH主要的功能是和用户进行交易。

内容提供商 (SP) :用户获得了票据交换中心的版权使用许可证书后, 向内容提供商 (数字内容存储在内容提供商处) 出示CH颁发的版权使用许可证书, 内容提供商检测该用户的证书, 如果合法, 就颁发给用户一个内容使用证书。

可信方 (T) :当用户进行了被禁止的操作时 (非法复制, 传播) , 应该能在可信方的协助下, 把该用户的真实身份恢复出来。图1是本文提出的具有公平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的DRM系统模型图。

2.1 系统参数设置

CH:选择大素数p, q, 且q|p-1, Gq表示乘法群Z*P的一个阶为q的子群, 使得在Gq上求解离散对数是不可行的。选取xCH∈RZp*作为密钥。记 (g1, g2, g3) 为的一个生成元组, 公开h=gxch, h=g1xch, h=g2xch。

SP:引用上面提到的主密钥机制[1,3,6], SP选取k个私钥, k个模数和1个公钥。即选取k个三元组 (e1, d1, n1) (e2, d2, n2) … (en, dn, nn) , 满足eidi=1mod Li (1=1, 2, …, k) , ni=piqi, Li= (pi-1) (qi-1) 其中pi, (qi是两个秘密的大素数, 并且任意两个数ei, ej要满足下面的等式:ei=ejmod (Lim Lj) (i=1, 2, ..., k) 总成立。

图1具有公平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的DRM系统模型

根据前面的论述, 在这对密钥对中存在着一个主公钥满足:

SP把这个esp计算出来并把它作为公钥公开。把ni (i=1, 2, ..., k) 按从小到大排列, 并重新编号3元组 (ei, di, ni) , 把它们按ni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排列完成后, 任意两个三元组 (ea, da, na) (eb, db, nb) 满足下面的关系:当a<b时, na<nb在时间段ti时公布ni

SP再选取一个不可逆函数Hsp作为它的参数。

U:用户向CH出示自己的身份资料, 选取ui∈RZq*作为私钥, 计算Iu=g1ui (作为用户U的帐号) , 使得g1uig2≠1, 然后用户使用Schnorr身份识别方案, 向CH证明他知道Iu关于g1的表示, 发送这一证明给银行CH, CH验证此证明, 若验证成功, 在其用户帐号数据库中存储新用户Iu。

T:可信方选择xi∈RZq*, 公开f2=g2x T, 。

2.2 CH颁发证书过程[2]

1) U随机选取s∈RZq*, 计算:A'1= (Iug3) s-1g2, A'2=f2*S, 产生知识证明

, 并发送:A'1, A'2以及知识证明U给银行。

2) CH验证知识证明P, 并随机选取w∈RZq*, 计算a'=gw, b'=A1'w, 发送a', b'给U。

3) U选取u, v, x1, x2∈RZq*, 计算

, 以及

, 发送c′给CH。

4) CH计算, 并将r′发送给用户。

5) U计算, 并验证

是否成立。如果成立, 那么, (A, B, C, Sign (A, B, C) ) (其中Sign (A, B, C) = (z, a, b, r) ) 就是CH颁发给用户的证书。这个证书满足:

2.3 SP颁发证书过程

1) U取msg=KID||DID‖t, 其中KID为用户的机器指纹, 它是由U机器上安装的DRM系统的客户端提供给SP的, DID为U要使用的数字产品代码, t表示交易的日期与时间。U计算出和知识证明

, 并发送给SP。

2) SP验证知识证明V以及。如果上面的式子都满足, SP就颁给用户一个合法的数字证书。

上面的证书里, sn表示数字产品的序列号;KID为用户的机器指纹, 防止用户非法复制数字证书;Usagerule为用户对该数字产品的使用规则;other-data为一些其他的数据。

对知识证明V, 验证步骤详述如下:

1) U计算, 。

3) U计算, 并把A1, A2, B, C, r1, r2传给SP。

4) SP计算, 并验证:

SP的签名的产生步骤如下:

令, 假设在时间段s (1≤s≤k) 对该证书进行签名, 那么SP选取的私钥就是ds, 模为ns这时, SP的签名就是计算Signxsp=tdsmodns。而验证该签名是否合法只需要计算, 如果上式成立, 那么, 该签名也就是一个合法的SP签名。如果SP发现它的私钥在时间段k内被非法用户窃取, 那么, 至少它可以认为在时间段k前所签名的证书是合法的, 这就有效避免了损失。[3]

SP颁发给用户一个合法的数字证书后, 它再传给用户一个经过加密的并带有数字水印的数字内容, 水印里嵌入的信息是 (A1, A2) 。

而经过加密的数字内容的解密密钥是根据SP传来的用户机器码KID再经过一个散列函数H0变换来的。该散列函数的算法可以自行设计, 并需要对其进行保密处理, 以使用户无法得知加密后的数字产品的解密密钥。

2.4 用户使用数字产品过程

用户获得SP提供的证书后, 每次当要播放数字产品时, 用户机器上的客户端程序都先检测用户是否具有SP颁发的数字证书。如有, 再提取出当前用户的机器码与证书上的机器码进行比较, 如果是一致的, 就把用户的机器码输入散列函数, 得到该数字产品的解密密钥, 用户就可以开始使用该数字产品了。注意这里, 虽然用户拥有SP服务器的合格证书, 可是客户端程序只当每次用户要使用数字产品时才对其进行即时地解密, 当数字产品使用完后用户依然无法得到解密后的数字产品, 这就保证了用户无法非法传输解密后的数字产品而越过SP服务器的版权保护管理。

同时, 即使证书被非法用户复制到别的机器上去, 由于证书上所带的用户机器码非法用户无法修改, 因此依然无法使用该数字产品。

5、系统的一些特性讨论

5.1 正确性

用户如果按照系统描述的协议进行, 可以得到正确的CH, SP的签名。

因为CH计算a'=gw, b'=A1'w, , 发送a', b'给U, U计算A=A1's,

以及, 发送

c′给CH, CH计算, 并将r′发送给U, U计算r=r'u+v mod q, 那么g r=h H (A, B, C, z, a, b) a和Ar=h H (A, B, C, z, a, b) b就会成立。

证明:

这就证明了, 当用户按照系统描述的协议进行, 将会得到正确的证书, 并且, 这是一个限制性的盲签名协议, 当用户按照系统描述的协议去申请证书, 用户的身份信息也必须被嵌入到盲签名里, 不能修改。

5.2 安全性

该DRM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下面分别阐述这四点:

5.2.1 非法用户追踪过程

如果一个用户把数字内容复制到别的机器上去, 并想在该机器上用CH颁发的证书再请求SP颁发使用证书, 以达到非法使用数字产品的目的, 那么, CH可以把用户的真实身份还原出来。如果用户用CH颁发的同一证书请求SP的证书两次, 那么在支付协议的知识证明中msg=DID‖t总是不相同的, 由随机O-racle假设 (即假设hash函数H的输出是一个真正的随机数) , 在支付协议的知识证明V中, d≠d', 由r1=x1-du1mod q和r1=x1-du1mod q CH由此可计算出u1= (r'1-r1) / (d-d') mod q, 从而得到想非法使用数字产品用户的帐号, 实现了非法用户的跟踪。

5.2.2 非法证书, 数字产品所有者追踪

如果用户非法复制SP颁发的证书, 或者在网上发现非法传播的数字产品, 均可以利用电子现金的技术把用户身份还原出来。在SP的证书里和数字产品的水印里均含有 (A1, A2) , 可以利用可信方的协助来进行身份还原:CH如果发现网上有非法被复制的证书或者数字产品, 那么, 把证书或数字产品的水印里的 (A1, A2) 提取出来, 传送给可信方T, T计算Iu=并回传给CH, CH由此在其帐号数据库中查找与帐号Iu对应的用户的实际身份, 从而实现了对非法证书或非法数字内容所有者的跟踪。

在这里, 本文不给出数字水印的统一算法。因为相对于各种不同的数字产品格式而言, 统一的数字水印算法收不到最好的效果。因此, 建议在使用本系统时, 根据特定的情况选取特定的水印算法, 效果会更好。

5.2.3 能抵御暴力攻击的安全性

本系统安全性主要是建立在离散对数问题上的, 只要用户不能破解离散对数问题, 那么破解本系统是不可能的。只要用户不能攻破离散对数问题, 就不能伪造出SP所发的数字产品使用权证书。因为用户要得到有效的SP签名, 必须从CH得到盲数字签名, 而这依赖于CH的私钥xCH和随机数, SP和CH得到A, B, C, Sign (A, B, C) , A1, A2, r1, r2, 其中A2, B, r1不含有用户的识别信息Iu, 而A, B, C, Sign (A, B, C) , A, A1, r1都是Iu变盲后的结果, 故SP和CH若想从接收到的信息中得到Iu, 就得知道盲因子s, 而s是用户随机选取并保密的, 因此, 用户的匿名性得到保护。

而在SP颁发证书时, 证书里嵌入了能供可信方T追踪用户身份的信息 (A1, A2) , 并且在数字产品的数字水印里, 也嵌入该信息, 这就保证了既可以通过证书追踪用户, 也可以通过非法流出的数字产品来追踪用户, 增加了追踪的渠道。另外, 由于嵌入的信息只有可信方才能识别, 因此, 也更加保证了用户的隐私。

5.2.4 前向安全性

前向安全性是该DRM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假设SP的私钥在时间段i时被泄露, 那么SP在验证电子现金的合法性时, 在时间段i之前签名的电子现金都可以被鉴别出来。具体方法是, 假设时间段i时, SP对数字产品的签名是S, 只需要验证如果不相等, 证明这个数字签名是在时间段i之前所签署的, 就可以排除是不诚实用户所冒签的, 从而能把损失限制到最小。

6、结论

DRM概念的提出很好地保证了数字版权所有者的权力, 本文借助电子现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算法, 针对现在DRM系统构架的一些缺陷, 提出了一个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保护用户隐私的特性和前向安全性, 而其安全性都是基于数学上的离散对数难题, 是可以在理论上论证的。因而, 能在一定程度上既保护了合法用户的利益, 又防止了非法用户对数字产品的传播和篡改。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K.Koyama."A master key for the RSA public-key cryptosystem."In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Systems, J65-D (2) :1982.163~170.

[2].S.Brands, Untraceable off-line cash in wallets with observers[A].InAdvance in Cryptology-Crypto′93, Proceedings (Lecture Notes inComputer Science 773) [C].Springer-Verlag, 1993.302-318.

[3].S.Brands.An efficient off-line electronic cash system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on problem.Technical Report CS--R9323, CWI (Centre for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 Amsterdam, 1993.anonymous

基于数据库的算法管理和选择 篇8

数据处理是对数字、文字、图像或声音等进行加工和分析的技术过程,数据处理技术贯穿于各个领域,对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应用不同场合的算法应运而生。而随着应用场合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单一的算法已经无法满足普适性的要求。因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发展新的算法或修改原有的算法。数据处理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的算法,其中不乏经典算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算法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往往是在一些经典算法的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正后得到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可能完全相同。同时,每年都不断的有很多新的算法被提出。面对不同的需求,重新设计或修改算法总是能达到目的。当算法比较简单的时候,这项工作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当算法非常复杂时,这项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各个领域里都有着大量的算法,但是这些算法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造成大量的重复设计工作;而随着算法数量的进一步增加,这一问题会更加严重,将造成极大的时间和人力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当掌握足够的算法时,绝大多数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而对于具有某些特定特征的数据是可以采用同一种算法得到比其它算法更加令人满意的处理结果。而如何有序地管理及建立基于大量数据的算法分析对比系统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数据库作为当今最有效的大型数据的组织管理方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提供一种可以方便、高效地存取数据库信息的途径[1],因此建立基于数据库的高效算法管理及分析系统是可行的。

1 系统模型

本文提出的系统是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算法管理及优化选择的系统,其底层核心是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模块与数据库间的通信完成数据的匹配、算法的选择、算法的调度以及数据的更新等。整个系统的工作如图1所示。

本文提出模型的整体工作思想为:当获取新的数据之后,通过对数据某些特征的提取使得数据得以量化描述;然后搜索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找到匹配数据;搜素对匹配数据进行处理的算法及其结果对比得到最优算法,此时即可认为该算法对新数据具有最优的处理效果,采用该算法对新数据进行处理即可而不必重新设计新的算法;最终更新数据库保存该数据、处理算法及处理结果。

为得到本文所提出的系统,设计了如图2的系统模型。

整个系统的底层核心是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储着算法、关于算法的描述、数据的描述、实验组和(数据、算法及参数的组和)的描述、以及实验结果的描述等。

其中各个辅助模块的功能说明如下:

数据预处理:提取数据的某些特定参数(数据库中需要存储的用于数据描述的属性,如在一个简单的图像去噪模型中关于噪声的描述)。

数据匹配:依据确定的模型进行数据相似度的计算及匹配,数据匹配算法的确定依赖于应用层面(如在一个简单的图像去噪模型中可以将噪声的类型作为匹配依据)。

处理结果评价:该模块的标准依赖于具体的应用(如图像去噪中的信噪比、图像检测中的虚警与漏警、以及复杂应用中的一系列参数的加权组和等)。

算法选择:此模块根据匹配数据所有实验组和中结果的比较选出预期的最佳处理算法。

算法调度:根据算法选择模块所选出的实验组和调用算法对新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返回处理结果(可能还包含不同算法调用实验结果的比较)。

结果反馈: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数据库(可能包含对某些模块的调整,如数据匹配等)。

整个系统的模型及各模块的功能描述如上,当然要完成整个系统需要解决以下的一些问题与难点:

(1)数据的描述:在特定的应用中采用数据的那些特征来准确的描述数据是需要审慎确定的,这关系到数据的区别与匹配。

(2)数据的匹配:在特定的应用中确立如何的标准以决定不同的数据是相似的或不同的,这关系到算法的选取以及最终的实验结果。一个基本的思路是通过反复的实验提取影响实验结果的因子以及各因子的比重,根据这些因子的加权组和确立数据匹配的依据。越简单的应用数据的匹配越简单,复杂的应用由于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可能数据的匹配将是一件比较耗时的工作。

(3)处理结果的评价:如何评价处理结果关系到算法选取的依据,应该审慎的确立和验证。在不同的应用中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应用的不同场合其评价标准也是可能有差异的。如图像去噪有时仅考虑信噪比,有时却需要同时考虑到边缘效应等;在图像检测中也存在漏警和虚警之间的取舍问题。

2 系统实现

整个系统的实现依赖于底层数据库的设计实现以及各个模块的实现。要完成底层数据库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如何数据描述、如何描述实验(数据、算法、参数的组和)以及如何描述实验结果(对一个实验需要将那些参数作为最终决定实验结果的元素)。

整个系统的实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数据累积阶段及规则建立阶段和系统验证及调整阶段。

(1)数据累积阶段及规则建立阶段主要工作是实验素材的收集、实验数据的累积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①数据累积包括素材的收集、实验及记录两个步骤。

素材的收集:包括数据的收集以及算法的收集,在收集素材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一是素材的代表性;二是素材的广度。简而言之,在收集算法和数据时可以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确定好系统针对的应用领域之后,可以根据该应用领域的实际情况收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算法,以及能体现这些算法差异性的数据。

实验及记录:在此阶段对算法(可能还包含各参数的不同组和)及数据的不同组和进行大量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通过对已经记录的实验组合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的差异,寻找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提取描述数据、算法以及结果的初步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评价结果的标准。同时,建立测试数据库,记录相关条目,初步确定各模块算法,初步建立可供测试的系统。

(2)系统验证及调整阶段,该阶段的工作如图3所示。

在此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①验证、调整及最终模型确立:获取一些额外的数据,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系统进行测试,利用测试系统选取的算法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对数据用其它算法进行处理,比较各算法处理得到的结果。并将比较结果反馈给测试系统,用于系统的调整(涉及的各个模块的调整)。通过反复的验证、调整不断的对系统进行优化,最终建立稳定可用的系统。

②系统的建立与测试:建立最终的数据库及各个模块,并投入使用。

3 系统可行性验证

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系统的可行性,选取图像去噪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因此图像的描述以及结果的评价等方面都显得非常粗略,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本文实验主要针对不同的噪声,选取了PSNR作为评价去噪效果的客观标准[2],即在本实验中认定噪声相同的图像为匹配图像,而最优算法为获得最大PSNR的算法,选取的算法主要有中值滤波[3]、均值滤波[4]、Wiener滤波[5]和小波变换[6]。经过取部分图片实验,得到结论如表1所示。

选取一幅新的图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2所示,结果对比如图4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最终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同,即可以根据以往的实验数据得到最优的算法。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算法管理及最优算法的选择的思想,并阐述系统模型及系统实现的步骤,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所提思想的可行性及正确性。至于本文所提思想在更加复杂领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与验证。

参考文献

[1]希尔伯沙茨,等.数据库系统概念[M].机械出版社,2012:1.

[2]刘涛.小波域中的非局部平均去噪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13-15.

[3]龚声蓉,刘纯平,王强.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冈萨雷斯,等.数字图像处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83-185.

[5]冈萨雷斯,等.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6-128.

算法管理 篇9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企业的管理手段慢慢转向以信息化为主, 实现人控与机控的结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信息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提供对产品信息的统计与维护, 提供给企业自身与客户对企业产品的查询服务与反馈功能。随着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多样化与灵活化,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做好对产品信息的有效管理。二是, 有效的合同管理职能, 信息管理能够通过机控对企业的合同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通过计算机系统设置能在源头防控风险。三是有效的资料管理。企业的资料与客户的资料都要分类别进行统计管理。并且通过不同的客户权限对企业资料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四是, 电子计算机的其他功能, 包括通信、报表等等。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通常运用.Net系统, 此系统为三层架构结构, 对应的每个业务系统功能都能够在各个层次上得到体现。.Net系统中, 最高层要向各个下级系统用户提供能够查询、便于操作的功能界面与检索系统;用户可以在从最高层界面中输入数据后, 到中间层中提取信息, 再在逻辑层中做出自己的判断, 若不合理, 系统会提醒用户, 用户还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测算数据, 再通过数据录入等形式反馈到上级信息库中, 以备份与查询。最底层数据库用于访问与维护, 数据用户在获取中间层数据并处理好后, 通过数据库的整理进行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或提供用户查询等功能。

然后将数据整理结果反馈至中层。最终完成数据的循环。对于企业的信息来说即使如此, 对于客户信息或是自身信息, 都要通过三层次的系统一步步的处理, 最终得到一个有效的文件管理与信息反馈功能。

信息管理的工作原理

信息管理作为一种严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内容通常包括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各个项目的详细设计以及编写具体的程序与算法说明书等等。第一, 要想做到企业管理的内容植入企业的计算机系统, 然后根据系统的处理, 将数据模块进行合理的配置。第二, 设计详细流程, 依照定好的企业管理基调,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 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设计, 拿出整体逻辑方案, 设计具体流程, 将不同的数据板块串联起来, 再进行具体的执行方法的详细描述, 常见的方法有编制流程图, 设计程序语言, IPO样图, 差错分析编程。具体操作有代码设计、页面设计、网页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等工作。然后编写系统使用说明书, 这一步具体是利用文字形式将设计的内容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 在程序员进行编码设计当中, 需要参考企业整体的系统设计要求来做说明书, 系统使用说明书可以提高使用者对设计与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并且对后期系统的整理与维护也十分的方便, 因此说明书是系统开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

企业信息管理首先是对于产品信息的管理, 对产品信息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一是产品的类别信息管理。产品的列别主要包括既有产品的信息管理、新产品信息管理, 以及对所有产品信息的维护。对于一个企业的产品信息, 企业的一把手要进行主抓, 因此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来说, 不但要细致而且要做到便捷, 使得界面一目了然。此外还要做到安全与保密。举个例子, 计算机数据库对于没用的或是出错的产品信息要做到有效的删除。工作步骤为, 首先构建该类产品类别表, 建立的即将删除产品类别表主键是所有产品类别信息表的外键, 若要删除该产品的信息, 需要将产品的整体信息纳入信息系统进行裁定与划分。确定其未包含其他重复或是交叉信息后再进行删除, 建立此类信息表, 没有进行分类的不能执行删除。其中要进行筛选产品信息、将要删除的信息进行被删除, 然后进行核定, 对于重复、冗余与错误的信息可以直接删除, 对于过期的信息, 可以进行备份。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中, 通常将检索为这类产品信息的数据定义为空, 检索为空的数据可以直接删除。若是不为空, 则无法删除, 用户可以查询。在对于过期的产品信息, 用户可以进行查询, 管理端可以在信息变为有效时继续提取使用。

二是对于产品信息的补充。一般为产品信息的及时添加与修改管理。其操作为产品信息表的变更。主要对于新增产品的信息进行描述与变更。对于计算机数据库中产品信息进行详细描述, 编写程序, 在使用的过程中, 自动的提取产品信息, 然后作为临时变量, 在系统中存储起来。然后在进行判空设计, 对于新产品与以前产品完全一样的进行信息替换与时间统计, 如果需要补充新信息, 则在系统中插入Insert操作;当返回值为“true”时, 要向用户提供新信息插入请求, 并提示新增信息插入成功, 如果返回值提示“False”时, 则提示插入失败。

三是对于合同的信息管理。合同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中的最重要一步, 也是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真正对企业的风险控制起到作用的一步, 其主要内容包括合同中基本信息统计、查询与维护。合同的标的、签署时间、违约处理方案、签字扣章审核等, 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把关与控制, 此外系统还能够针对企业的风险控制要求, 进行合理的细节设计与风险防控设计, 能够做到严格的机控监管, 保证查询的合同信息中合同的名称、签署时间、客户名以及合同中的产品名称、协定的条款等等事项一致, 对于关键的条目, 系统要求可以提供进行分类查询的功能。具体程序实现流程如下:第一, 提取查询表单的数据, 一般包括合同名称、时间、客户名与产品名等属性信息;第二, 假如合同名称值为非空, 就将其存储于Contract Name变量中;第三, 假如“时间”为非空字符, 则将起止与终止时间存储于Contract Date Start与Contract Date End中;第四, 假如“客户名”为非空字符, 则将其存储于Contract Customer Name中;第五, 假如“产品、服务名”为非空字符, 则将其存放在Product Name中;第六, 在做检索数据库表时, 检索引擎按可查找的条件选择各变量;第七, 如果检索结果为空, 则要做出“无记录”的提示, 如果不为空则在页面上绑定该数据。

四是客户信息的信息系统管理。客户信息的查询、提取、变更、新增, 主要是针对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表来操作。首先, 将一条客户记录插入信息列表, 然后获取客户的信息值, 此数据由信息管理员进行输入, 然后同上面的删除与添加的步骤做判空操作,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客户信息, 进行删除。然后对客户信息录入的合法性做出判断, 对客户信息的反馈要及时, 对错误信息要及时修改, 以免在合同管理等环节产生风险。

新预算法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浅析 篇10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 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很多高校 (尤其是高职院校) 的预算管理制度仍然不完善, 没有制定一个相对完善、可操作性的预算管理制度。没有制度的指导, 如何进行管理, 就算管理, 也是流于形式罢了, 流于形式的管理, 职责分工不明确, 不具有操作性, 又没有制度的约束, 预算工作积极性就会打折扣, 如果预算的编制、执行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或财政部门的工作任务, 预算在学校的整个经济活动中就无法起到“指挥棒”和核心作用, 体现不了预算管理价值所在。

(二)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目前高校的预算管理由学校一级财务部门负责, 具体的预算编制基本上由预算科室独自完成, 教学、科研、后勤等职能部门参与整个预算编制过程时间短、积极性不高, 觉得不是“份内”的事, 参与意识薄弱, 未能从学校未来事业发展目标的高度来思考问题, 加上没有独立的组织 (如:预算管理委员会等) 统一主导、协调, 编制出来的预算与实际发生数会有较大的差异, 预算的控制作用就无法体现, 预算的客观、全面、科学性受到影响。

(三)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 编制方法不科学, 采用固定预算或“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法方法编制,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方便, 但预算规模会逐步加大, 基数大的部门就会多得预算, 基数小的部门就会少得预算, 成本费用不能有效控制, 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不高, 造成资源浪费, 不利于调整不合理的资金支出结构, 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也不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

(四) 预算监督不到位

预算的监督是指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 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 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在预算执行中, 有些项目是不能进行调整的, 有些调整是有范围的, 调增或调减、追加预算应该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按照规定审批流程审核批准。目前部分高校预算监督和控制不到位, 弹性大。一些部门盲目开支, 没有按照编制的预算进行实际控制, 一旦超支就以影响部门或学校的发展为由, 向学校要求追加预算, 加上预算调整、追加审批程序不严格, 出现预算编制与预算的执行脱节的现象, 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了破坏。

(五) 预算绩效的考评机制缺乏系统性

有效的预算管理需要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 当前高校预算管理大多数停留在预算编制与执行阶段, 忽视了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 没有及时发现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也没有相应的奖罚措施, 预算的管理与控制流域形式。造成资金使用与管理低下, 影响了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新预算法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新要求

(一) 要求高校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

新预算法第4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也就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这就要求从高校预算管理必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高校的所有收入、支出都必须在预算的范围内, 不允许有非预算项目收支出现。按照新预算法精神, 如横向课题收入、科研成果转化收入、院系和部门创收收入等也属于高校预算管理范围。

(二) 要求高校预算管理公开透明

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 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了明确前提的要求, 对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 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因此, 根据新预算法的精神, 除涉及到国家机密事项外, 高校预算必须在预算批准20日内进行公开, 做到主体公开、形式公开、内容公开和时间公开, 特别是“三公”经费问题, 要严格控制, 不能超支。接受社会监督, 这是预算法基本原则, 充分体现了预算管理的科学和民主。

(三) 要求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

新预算法在第4、6、7、8章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方面都有较为细化规定, 如第46条规定“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 按其经济性质分类, 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 这就要求高校在编制预算时, 对项目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高校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应遵循相关条文尽量全面、细化, 以符合部门预算工作要求。

三、新预算法下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 健全高校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主要由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和预算考核三个环节构成, 要健全高校预算管理制度, 就是要制定预算编制的规程、原则, 明确各项收入、支出内容、测算依据、标准、程序, 并使其制度化、程序化。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环节, 要对经批复的预算进行严格执行, 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反馈, 对确需追加或调整的预算, 必须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 才能进行相应地预算调整。最后还要对预算完成结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 以更好地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二) 完善高校预算组织机构建设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建设, 必须要有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高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架构应包含三个层次:第一是决策层面的机构, 设立由校级领导、专家、教授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预算管理最高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 主要负责拟订学校预算政策和程序, 指导编制, 审核与修正, 提交审批, 组织实施、预算执行结果评价等一系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第二是日常工作层面的机构, 设立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的预算管理办公室, 主要由分管学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或总会计师、财务处长、学校各主要职能部门的领导及相关财务人员构成, 主要负责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核、汇总、执行、监督、考核等预算管理工作;第三是执行层面的单位, 由学校各部门组成, 它们是具体预算执行部门, 主要负责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 执行经批准下达的预算方案, 上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等。

(三) 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高校财务在编制预算时, 不能搞“一刀切”, 预算项目既不能全部采取“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 也不能都采取零基预算, 而应该“因地制宜”将两种或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根据学校特点、发展战略和管理要求, 进行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例如, 在编制人员经费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定额预算法编制预算, 构成人员经费的定额项目主要是:基本工资、津补贴、社保费、离退休费等, 按照财政预算分配定额标准进行测算;而公用经费和其他日常经费, 可以根据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 该增加的预算就要增加, 该减少或删除的预算也必须做到调整。

(四) 加强预算监督, 建立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预算的监督就是要从预算的编制, 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预算完成结果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学校的预算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 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按照批复预算的项目、开支范围、标准执行, 不能随意变更, 这就需要加强预算监督, 监察督促学校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执行, 对不合理的开支一律不得批准, 强调预算的严肃性, 并对预算进行刚性管理, 对于无预算项目或超预算的经费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任何人均无权超越预算进行审批, 对于因特殊情况而进行的预算调整或追加, 也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五) 建立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 每年预算执行完成后, 绩效怎样?就要建立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学校组织教务、人事、科研、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及人员按照设定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考评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评价, 并与下年度经费安排、工作目标、任务等业绩指标进行挂钩, 对完成绩效好的部门进行奖励, 对完成绩效差或无绩效的部门进行处罚, 做到“奖罚分明”,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实现学校预算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然.《新预算法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6) .74-75.

[2]周曙光.《高校预算管理优化路径研究》[J].会计之友.2014 (13) .124-126.

[3]辜伟鑫.《新预算法下加强管理医院预算管理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4 (33) .

[4]杨志红.《高校预算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4 (7) :94-95.

[5]赵德平.《四川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务研究.2015 (27) .13-18.

算法管理 篇11

关键词:错题管理;个性化推荐;算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67-05

一、引言

网络学习者作为众多Web用户之一,有其独特的特征。在错题管理系统中,更正错题作为最重要的环节,其中主要的策略是巩固练习的实施。如何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的练习,消除学习者知识缺陷,最大程度做到“错题不错”,其推荐技术及算法值得研究。

一般来说,个性化推荐可采用基于规则的技术、基于内容过滤的技术和协作过滤技术。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主要依靠关键词匹配技术,过滤掉那些相关度不高的项目。基于内容过滤通过“资源——用户”关系,利用信息资源与用户兴趣之间相似性来过滤信息,把符合用户兴趣的新的资源推荐给用户,简单有效。

错题管理系统要为学习者推荐的试题应该具有与学习者做错的试题具有相同知识点、类似难度的特征。所以,本研究采用内容过滤方法为学习者筛选出合适的试题资源。

二、算法设计

1.推荐试题特征分析

错题的巩固练习作为错题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学习者需要,为学习者推荐一定数量相关知识的练习题,以用于练习和巩固知识。在错题管理系统中,推荐给学习者的试题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与学习者做错的试题同属一个知识点

作为学习者“巩固练习”而推荐的试题,其首先要具备的特征就是要与学习者做错的题目具有相同的知识点属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巩固该知识的目的。

(2)试题具有尽可能高的质量

试题的质量高低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试题资源的得分,系统用户对试题的评分越高,说明试题质量越好,该题越值得推荐,反之亦然;二是试题被收藏次数,由于错题管理系统有着不同于普通学习系统的特点,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学习者错误。所以,决定试题质量高低的第二个因素是试题被收藏次数。试题被收藏次数越多,说明该题目被做错的次数越多或者该题目极具经典试题的特征,该试题对于当前学习者的质量也就越高,试题也就越值得推荐。

(3)与学习者做错的题目具有类似的试题难度,兼顾基础巩固和能力提升

为维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习者掌握知识,系统尽量为学习者推荐相同试题难度的试题。但是,当前的推荐是发生在学习者已经发生错误,并且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之后,所以为起到巩固基础知识和进一步提高能力的作用,系统可以为学习者推荐相邻试题难度的试题。例如,学习者当前出错试题难度为“理解”,那么系统为其推荐的试题集可能包含“识记”、“理解”、“应用”三个难度等级;而如果学习者当前出错试题难度级别为“识记”,那么系统为其推荐的试题则可能包含“识记”和“理解”两个难度级别。

2.算法的设计思路

该部分依据上一小节的讨论,针对错题管理系统中推荐试题所应具有的三点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推荐算法。

(1)知识体系的建立

系统采用知识结构树建立知识体系,知识结构树的建立按照“课程——章/单元——节——知识点”的次序依次建立,效果如图 1所示,该图为初二《科学》课程的知识结构树,包含三个级别:课程——章——知识点,这是因为:根据科目的不同,知识结构树的建立所作的取舍也不同。

知识结构树建立完毕后,题目入库将绑定到相应的知识点(可以绑定为“课程”、“章”、“节”、“具体定理、公式、单词等”其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当系统为学习者推荐试题时,系统将首先检索出与错题具有相同知识点的题目。

(2)试题质量的确定

根据上一小节的讨论,被推荐的试题质量由两部分决定:试题资源的得分和试题被收藏的次数。

系统采用“5”、“4”、“3”、“2”、“1”评分的形式区分不同质量的资源,将试题分为五个等级。试题得分越高,说明试题资源的质量越好。试题评分者可以是学生或者教师,试题得分取所有评分者评分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公式 1所示。假如试题是新加入到系统中,那么会出现试题没有得分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将新加入系统中的每道试题得分默认设为“3”,也即设为中等水平。伴随着系统的使用,试题评分逐渐增多,系统将自适应地计算和更改试题得分。筛选出的试题按照试题得分由多到少排序。

S=公式 1

其中,S表示试题得分,Si表示第i个评分用户对试题的评分,n表示对试题评分的用户总数。

被收藏次数是指一道试题被所有学习者收藏到错题本中的总次数。试题被收藏次数越多,说明试题质量越高,越具有知识点代表性,越值得学习者去做。系统为学习者推荐的试题按试题被收藏次数由多到少排序。

由于试题质量要综合考虑试题得分和被收藏次数两方面因素,而且两个因素没有权重区别(即同等重要),试题得分已经界定取值范围为1~5。所以,为了消除由于被收藏次数单方面过多或者过少而引起的试题质量得分偏高或者偏低的现象发生,试题被收藏次数采取与试题得分相同的五等级划分方法。由此而得出的结果称为试题收藏度,其计算公式如公式 2所示。

F=*CT公式 2

其中,F表示试题收藏度,CTmax表示所有试题中被收藏最多的试题的被收藏次数,CT表示试题的实际被收藏次数。

综上讨论,试题质量的最后得分取试题得分和试题收藏度的均值,其计算方法如公式 3所示。试题质量得分越高,说明试题质量越高。

QS=50%S+50%F=50%(S+F)公式 3

其中,QS表示试题质量得分,S表示试题资源评分,F表示试题收藏度。

(3)试题难度的划分

为指导教育测量和评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发表《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代表着不同的知识结果和认知水平。

系统借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方法,将试题标记为识记、理解、运用(包含原始分类的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三个难度等级。

内容过滤技术的基本过程如下:在同一特征空间下,建立资源特征向量和用户描述文件;依据用户描述文件,比较系统内所有资源特征向量与用户描述文件之间的相似度;把相似度高的资源推荐给用户。余弦相似度计算公式如公式 4所示。

sim(u,q)=公式 4

其中,u表示用户向量,q表示资源向量。

结合第二部分第一节的讨论,试题难度特征值按照其难度级别,依次将识记、理解、运用记为“1”、“2”、“3”。由于跟学习者做错的试题不属于同一知识点的试题是不希望被选出的,试题难度级别最大特征值为“3”,所以为了区别出试题知识点属性,将知识点特征值按照是否为所需要知识点设为“5(任意一个大于5的值)”或者“-5”。

3.个性化推荐流程

根据以上讨论,确定系统整体推荐流程如下:

(1)获取用户描述文件,对学习者做错的题目和试题资源进行特征向量构建。

(2)通过比较资源特征向量与用户描述文件,筛选出与学习者错误试题具有相同知识点、类似试题难度的试题集C1。

(3)C1按照试题质量由高到低排序,形成试题集C2。

(4)C2按照实际需要选出top(N)推荐给学习者。

以上内容过滤算法推荐流程中的关键步骤是特征向量的构建,其思想如下:

IF 出错

THEN 获取出错试题属性信息

SELECT 试题 FROM 试题库

IF 试题知识点属性值=出错试题知识点属性值

THEN 试题知识点特征值=5

ELSE 试题知识点特征值=-5

SET 试题难度级别特征值=1,2,3 WHERE 试题难度级别=识记,理解,应用

试题特征向量=(试题知识点特征值,试题难度级别特征值)

三、算法分析与实现

1.算法分析

为验证推荐算法的有效性,现假定有10道试题,它们的属性信息如图 2所示。采用本文讨论的个性化推荐方法,为学习者推荐3道试题。其详细推荐步骤如下:

(1)假定t0为当前学习者出错试题,按照“试题(知识点,难度)”获取所有试题特征向量值如表 1所示。

(2)接下来,根据公式4计算T1~T9与T0的余弦相似度,计算结果如表 2所示。

舍弃与T0不属于同一知识点(即与T0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小于0)和与T0难度级别相差大于1(即与T0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小于等于0.94)的题目,也就是只取sim值大于0.94的试题,形成试题集C1={T1, T2, T3, T6, T7, T8, T9}。

(3)按照公式2和公式3计算C1中各试题质量得分如表 3所示。

C1按照资源质量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形成试题集C2={T7,T6,T3,T2,T9,T1,T8 }。

该部分代码输出结果如图 4所示。

(4)根据需要,从C2中选出3道试题,即T6,T7和T3,推荐给学习者。

根据上一部分的讨论,可以看出,为学习者推荐的三道试题,符合被推荐试题所应具有的特征。

2.算法功能实现

根据个性化推荐练习算法的设计,在系统功能上予以实现。当学习者做错题目时,点击 “举一反三”按钮,则弹出推荐试题练习窗口,学习者可以进行巩固练习。

四、结束语

为考察个性化推荐练习算法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错题管理系统设计和开发,笔者在深圳市福田区南华中学某两个班进行了教学实验。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将第一时间公布实验结果;并进一步优化个性化推荐练习算法,检验其效果。

参考文献:

[1]Stellan Ohlsson. Learning from performance errors [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2): 241-262.

[2]Tzu-Hua Wang.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Taking assessment a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y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Learning effectiveness[J].Computers & Education,2010(54): 1157-1166.

[3]Steven J. Lorenzet, Eduardo Salas, Scott I. Tannenbaum. Benefiting from Mistakes: The Impact of Guided Errors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Self-Efficacy[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5, 16(3): 301-322.

[4]王文.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6(16): 4562-4564.

[5]王智. E-learning环境中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9.

[6]尤秀梅.教学平台中基于知识点的个性化推荐学习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7]刘建国,周涛,汪秉宏.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9, 19(1): 1-15.

[8]尤秀梅.教学平台中基于知识点的个性化推荐学习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9]刘博.智能教学系统中个性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0(284): 110-114.

[10]陈敏,余胜泉,杨现民,黄昆.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 13-18.

[11]郑婕.个性化推荐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 2011.

[12]Marko Balabanovic, Yoav Shoham. Fab: Content-Based,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40(3): 66-72.

[13]郭丽丽.E-learning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D].山东:山东科技大学, 2008.

[14]John S. Breese, David Heckerman, Carl Kadie.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edictive Algorithms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 Proceeding UAIs 98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8, San Francisco: 43-52.

[15]Nicholas J. Belkin, W. Bruce Croft. Information Filter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J].Communication of The ACM,1992,35(12): 29-38.

[16]曾春,刑春晓,周立柱.基于内容过滤的个性化搜索算法[J].软件学报,2003,14(5): 999-1004.

[17]张开飞.个性化推荐学习系统的模型研究与设计[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9.

[18]叶海琴,尹世君.个性化推荐预测模型性能指标研究[J].软件导刊,2010,9(8): 31-32.

[19]李高敏.基于协同过滤的教学资源个性化推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0]张炜.教育信息共享系统中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D].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新预算法对高校预算管理影响刍议 篇12

2014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并颁布了修订后的预算法, 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政府收支、预算信息公开、绩效预算、跨年度预算平衡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财务报告等五项要求被列入预算法发条。如何围绕新预算法, 改进预算管理工作, 是当前高校财务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根据作者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亲身体会, 分析新预算法实施1年以后, 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受到的深远影响。

二、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现状

(1)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现阶段各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 主要由财务部门包揽, 财务部门需要完成预算的编制、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和分析, 执行完成后的评价等, 教学、行政、科研、后勤等职能部门普遍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参与意识也不强, 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预算编制意义不大, 预算控制太严格不利于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由于没有专门独立的预算工作组织 (如预算管理委员会等) 进行统一主导、分工和组织协调, 编制出来的预算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同实际支出数差异较大, 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

(2) 预算编制不全面科学、不精细。新预算法第一条要求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第四条规定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这就明确要求高校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目前大部分高校只将当年的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编制, 对上年结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及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和债权债务则未纳入当年预算, 这导致高校预算未能全面反映真实财务状况。

根据新预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第三十二条规定,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收入分为类、款、项、目, 支出按其功能分类为类、款、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类、款。根据第四十六条规定,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 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这些规定都对细化高校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 不少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过于笼统, 如预算安排境外招生经费40万元, 却不能列出经费具体经济用途, 认为只要和境外招生相关的支出都可开支, 无法详细列出这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具体将发生多少办公费、差旅费、出国费和劳务费等。

(3) 管理不完善, 缺乏评价和考核。新预算法第十二条指出, 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 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五十七条指出,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以及第七十九条中提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预算草案, 重点审查内容中包括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可见, 加强预算支出管理, 建立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少高校仍存在争取经费时积极主动, 不遗余力, 执行经费时责任意识不强, 漫不经心, 不计成本, 不讲投入产出效益的现象, 导致资金执行进度落后, 大大降低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新预算法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影响

(1) 有助于促进高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为了适应新预算法和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必须要有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高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应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和各责任中心构成。作为预算管理最高决策机构, 预算管理委员会应由校级领导、专家、教授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 其主要负责制定学习预算政策和制度, 指导编制预算方案, 组织实施预算执行结果考评等一系列决策层面的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职能部门作为专门办事机构, 处理日常预算事务, 初步审查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 汇总全校预算申报后编制学校预算草案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最终审定, 并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差异分析、业绩考评进行管理。各责任中心是预算的具体执行单位, 由学校各部门构成, 主要负责本部门预算草案的编制和修改, 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复下达的预算方案,

(2) 有助于促进高校预算管理更加精细。根据新预算法的规定, 高校预算工作要更加细化, 预算草案的编制、预算调整和最终的决算, 都要细化到功能类, 做到以一贯之, 预算管理工作者也必须意识到, 预算精细化工作对预算编制基础工资要求较高, 例如劳务费预算的编制, 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 不仅要提供预计劳务费总金额, 还应细化到提供所需人数、薪酬标准、所需劳务数量、单价以及劳务费总金额的测算依据。通过提高预算编制的细化程度, 建立更加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 使预算变得更加有约束力, 预算控制的严肃性真正得以体现, 同时, 为预算公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预算公开更加通俗易懂, 广大群众能看明白资金具体花到何处, 增加群众监督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3) 有助于促进高校转变观念, 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根据新预算法要求, 预算编制应参考上年执行情况, 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 要求高校在财务工作中对预算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各部门和预算管理人员应树立成本意识, 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就高校而言, 简单从事业发展或学科水平来进行绩效评价是不可取的, 必须具备规范的评价标准和制度, 将绩效目标和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和分配的重要依据, 促使各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算执行过程中, 要实时掌握各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进度, 项目执行与绩效目标发生偏离的应进行及时纠正和调整, 预算执行完成后, 运用科学规范的考评方法对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评。对评价结果优秀的单位可给予适当奖励, 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单位相应削减下年预算, 严重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罚。

(4) 有助于促进高校财务信息透明化、公开化。新预算法将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作为预算法的基本准则和立法目的, 大大提高了预算公开透明的法律地位。随着国家教育资金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 社会大众也越来越关注教育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益性。高校除了要公开三公经费的详细信息, 还应公开披露财务信息及相关运行情况, 接受主管部门和社会大众的监督, 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促进高校预算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人民日报, 2014-09-02.

[2].周曙光.高校预算管理优化路径研究.会计之友, 2014 (13) .

上一篇:分析干预化下一篇:数字X线机(DR)